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太虚法师:法华讲演录 明纲宗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4日
来源:   作者:太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太虚法师:法华讲演录 明纲宗

 

  凡演讲一经之先,必先提挈此一经之纲宗,故天台宗分五重玄义,贤首宗有十门玄谈。兹于讲此妙法莲华经之先,仍依窥基大师所撰玄赞,略以六门分释。兹胪列如下:

  一 叙经之起意

  此起意复析为五:甲、酬因请,乙、破疑执,丙、彰记行,丁、利今后,戊、显时机。

  甲、酬因请  此复析为酬因、酬请二义:酬因之义又有六:一曰、酬行因。凡学佛者,必有因行方成果德。佛既亲近无量阿僧祇佛,尽修六度万行,能圆满无上功德,显现一乘实相,仍愿众生亦能如是修习因行,是为酬行因。二曰、酬愿因。在佛本因地中,原具最大誓愿,愿一切众生得入于佛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愿众生亦尽如我能发此愿,是为酬愿因。三曰、酬求因。佛于无量劫来勤求无上菩提,曾不退转,如本经提婆达多品所说是已。佛即以所求得之妙法,答众生之所求,并愿众生亦尽如我能作此无上妙法之希求,是为酬求因。四曰、酬持因。佛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供养承事,值多善友,长时受持。又释迦过去为常不轻菩萨,临终闻空中说法华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历无量劫。往时既自常持此经,并愿众生亦常受持,是为酬持因。五曰、酬相因。佛说大经,天雨曼陀罗华,地遍六种震动,均为瑞相,如本经序品中所说。佛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文殊师利告言:世尊将说大法。以将说此经,故先现大相,先现大相即为说是经也,是为酬相因。六曰、酬说因。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本愿广说开示众生,令得究竟一切种智。而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此妙法,遂能开此法会,利益当机,是为酬说因。酬请者,即酬答诸大菩萨诚请说法之请也。如本经舍利弗及弥勒三请演说妙法,乃为说之,是即酬请之义。

  乙、破疑执  此复析为破疑、破执二义:破疑者,破众生之疑。众生之疑有二:一为耽涅槃之二乘众生,自谓已得自度解脱,疑彼大乘佛果永无我分。一为发大心之菩萨,虽已发大乘心,然因舍利弗等已具种种功德智慧,尚于大乘无分,故自疑亦难成佛,驯至失心退转。自此经诸品出现后,阐发三乘唯是一乘,声闻悉当作佛,而三乘众生之疑破矣。破执者、破众生之执。众生执中,有大乘执与小乘声闻执之别。声闻又分四种:一为曾发菩提心,而因怯弱已至退转,遂发小乘心修行得果,如舍利弗等是也。二为菩萨应化示现为声闻身,如富楼那、阿难等是也。三为未发大乘心,未修大乘行,但著于小乘,自谓已得灭度而误以为即究竟地者。四为勤求世间禅,或已证初禅、二禅、三禅及四禅者,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谓与佛无二无别;如楞严经所说之无闻比丘,本经所说增上慢之阿罗汉是也。大乘亦分二种:一为从凡夫地即发大乘心修菩提行者,此名顿悟菩萨。一为先发大乘心,已至退转修小乘行,后复遭遇法会,重发大心回向佛乘,此名渐悟菩萨。在四种声闻小乘中,除应化示现声闻身之菩萨原本无执,及增上慢之阿罗汉尚未证果无有可执者外,其余两种声闻,均自谓所证之果即是佛乘,所得涅槃无可再上,此即为声闻小乘之执。自本经出现,乃知所得涅槃,不过解脱于三界生死之苦,仍居暂息之化城,而小乘之执破矣。在二种大乘中,均以为证小乘果之人再不能发无上心,修菩提行,证究竟涅槃,圆满无上妙功德智。以此种种,悉为我大乘人所修证,非小乘所堪,此即大乘菩萨之执。自本经出现,乃知小乘证果,正为修大乘法之方便,以彼已解脱于三界烦恼,即可直趋于无上涅槃,而大乘之执破矣。

  丙、彰记行  此复析为彰记、彰行二义:彰记者,佛自成道后,未为声闻授菩提记,今因时机已至,为诸声闻悉皆授记,故说此经即为彰记。彰行者,佛为六道

  轮回众生说二乘法,然实唯一乘。此经正以彰二乘之权,一乘之实,亦即是彰一乘因行为绝对之因行也,是为彰行。

  丁、利今后  此复析为利今、利后二义:利今者,指利益遍于佛说法之时言。利今亦分二种:一为果记利。如佛为诸大弟子亲口授记,决定成佛。诸大弟子因是决定勤求无上菩提,修入佛乘,是名果记利。一为现证利。如佛说妙法,龙女立地成佛,余众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现证利。利后者,如于后末世,有人受持读诵是经,即为供养佛之舍利。又自佛示现迄今二千九百四十八年,因此经典,正法、像法、末法悉获利益,均名利后。

  戊、显时机  此复析为显时、显机二义:显时者,显明说经之时期也。或别为五时,或云三时,或云唯一时,说各不同。玄奘法师则谓:各时说教,因机不同,实则唯是一时之教。特随时相长短而现,而实亦并无有时分之相可见,故唯是一时。兹可略为第一时多说有,第二时多说性空相空,至第三时则说此妙法莲华经等。

  为显露第三时中道了义、开权显实之教也。显机者,显说此经之机也。从根本言,机唯是一,以众生本具同一法性,同以真如法性为性。但以众生种姓不同,故令说经之机亦随之不同。或先说小乘,使先证果,后入大乘,此一机也。而此经所正被之机,即使曾发菩提心,怯弱退失,流入小乘之声闻众,再发大心,重趋佛乘,此则本经之机也。

  二 明经之宗旨

  本国古德总判经论,约分四宗:一、立性宗,明法有体性。二、破性宗,明法有相无体,如成实论是也。三、破相宗,明法相亦空,如般若等经是也。四、显实宗,显中道了义之一乘实相,如华严、法华等经是也。此经即属第四宗。至于依文判教,教凡三类:一、多说有宗,虽多说有总归于空,如阿含等小乘经是。二、多说空宗,虽多说空不碍于有,如般若等经是。三、非空有宗,说真俗二谛非空故名为有,说我法二执非有故名为空,如华严、法华等经是。以上义故,此经摄于中道了义宗,然亦尽摄各宗,以此经能显示诸法实相,而总括趋入无上乘之方便也。

  三 解经品得名

  先解经得名,即解释经题之名也。妙法莲华经五字,梵云萨达摩奔荼利迦素呾揽。萨、正妙之义,平正正直为正,众善毕彰为妙。达摩、法也。奔荼利迦、白莲华也。素呾揽、经也。亦译契经,以能契于说法之时、及契于众生之机也;亦略称为经。

  经名妙法者,具妙以成法,因法以彰妙。盖自有此经,而一切大小乘众生皆知回向于一乘如来智慧,即知以一切根本智、后得智,证于理智无别之法性。而此法性、即为真如平等法界之本来实相。故此经名,堪称妙法也。经云开佛知见者,一真法界平等实相,生佛无二,本有不可思议之妙相妙用。若由证知心空、法空,随顺无上妙智以证于不二法性,即可显现本具之无边功德,以顺成此不可思议之性用。然众生不悟,恒迷没于烦恼生死海中。佛乃以根本智、后得智所证之广大性用,向众生性海烦恼中而开发之也。经云示佛知见者,即佛以所证得之佛乘、涅槃、解脱三德之理显示众生,使莫不知同具此三德涅槃与佛无二是也。经云悟佛知见者,即显示佛所成就之菩提圆满报身,使众生知可依以修习,得悟入于佛智是也。经云入佛知见者,因众生在无明烦恼中,不复知有佛乘之无上妙果。佛乃开示解悟,使之因悟趋行,得渐证入,于是修于一乘因行,以入于佛之知见是也。以上所说,若理若智,若因若果,均名妙法。又此妙者,绝对之妙,何以故?以在三恶道恶法中,若为言人天之法,即为妙法。然福果易空,乃为说四谛、十二因缘之二乘法,以较人天之法,即又为妙法矣。然二乘妙法虽可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之苦趣,而于一心本具之法身、般若德用,实未能成就,则二乘法仍非究竟妙法。故惟有唯一大乘,始足为究竟妙法也。是故未有法华会以前,佛所说种种法各为妙法;法华会既开以后,则从前所说诸法,不过为趋入佛智海之方便因缘,惟此经义能以一法界摄入一切法界,乃堪称为圆融绝待之妙法也。

  经名莲华者,所以彰喻。盖莲花与众花异,莲花未开之先即已有实,喻真如法性不因生灭而起,佛本具足一切智德也。莲花既开实即同时显现,喻真如法相随时随机无不显示开露也。莲花既落实即圆满,喻幻妄既销,本来之真如实相、一切妙功德智,及一乘之妙果,无不圆满具足也。真如智德,生佛不二,徒以众生妄想执著,不能显露受用。佛乃以方便善巧诱化众生,若去烦恼,若去无明,无非为实施权。后乃开权显实,卒使众生了知一一方便皆为趋向于无上之一佛乘;而此一乘,即具足无量方便乘。迨一乘显现,而诸方便乘亦融,有如白莲华之花落而莲实显现也。以有如是等义,故是经名为妙法莲华经。

  次解品得名,即解释经品之名也。本经计共二十八品,有从法得名者,如方便品等是也。有从喻得名者,如譬喻品、药草喻品等是也。有从人得名者,如法师品、提婆达多品等是也。有从事得名者,如序品、授记品等是也。有从人法得名者,如授学无学人记品等是也。有能所为名者,如分别功德品是也。有因果为名者,如随喜功德品是也。有三义为名者,如五百弟子授记品是也。有不定为名者,如安乐行品、见宝塔品是也。均可依类以为辨别。

  四 显经品废立

  本经计有三译: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然鸠译原只二十七品,无提婆达多品。至梁末真谛法师,始从梵文原本译出。并增置于见宝塔品之后。鸠师于童子之年,即具耆宿之德,其译著向为学者称颂。今鸠译既无此品,于是后增之品人遂引为疑议矣。第本经各译,均有提婆达多品,且均在见宝塔品之后。考其文义,后先亦无抵触。鸠译偶缺,或以贝叶脱简以致漏译一品,亦未可知。且经名虽佛当时所命,而经品多为结集经典之人所分配,或为后来受持读诵之人所分配,如梁昭明太子配金刚经三十二分之类,容不免间有舛错,要不足为全经之疑难也。

  五 彰品之次第

  经品次第,为一经之脉络。鸠译本经各品及真谛法师译增之提婆达多品,共二十八品,教义品次,互为衔接。惟流通分中嘱累一品,在神力品之后,药王品之前,此与诸经通例微有不同。正法华经及添品法华经,均以嘱累品列于经后。鸠译维摩诘经亦以嘱累品列后,而此译独列于流通分之中间。或其本无用意,然赞劝既周,化缘已毕,殷勤付受,远使流通,故有此品。要以居后为合宜耳。

  六 释经之本文(广如下述)

返回目录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