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六章 念佛(及菩萨)三昧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1日
来源:   作者:印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六章 念佛(及菩萨)三昧

 

  第一节 通三乘的念佛观

  「六随念」之一的念佛buddha$nusmr!ti,是「佛法」中重信的方便道。在「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中,适应信众崇敬的心理,特别发达起来。如念佛灭罪,念佛往生净土,念佛不退菩提心;经典纷纷传出,念佛功德不断的强化。然念佛法门,不限于信,也不限于持名,本可以引向甚深智证的,这就是修念佛三昧buddha$nusmr!ti-sama^dhi。所以『观佛三昧海经』说:「欲系念者,欲思惟者,欲行禅者,欲得三昧正受者」(1),都要观佛;念佛是系念佛而得三昧[定]的修行。为了说明念佛三昧,先要说到:学佛法而解脱生死,或修菩萨道而成佛,都不离般若──慧prajn~a^的证悟法性;没有胜义观慧的修证,是决不能成就的。 [P242] 修学位名般若,证果时名菩提bodhi,这是佛法的心要,但慧是不离禅定的。释尊所开示的正定,主要是四禅。禅定与生理有关,是世间所共的,这是修行者所应该知道的!

  初学者修定(依此而进观胜义)的方便,释尊初说不净念as/ubha^=-smr!ti ──不净观。出家众首制淫欲,从对治制伏贪欲烦恼来说,不净观是最有力的方便。但世间是缘所起法,有相对性,如不能适当的应用,会引起副作用的,不净观也不例外。经、律一致的说到:释尊赞叹不净观,比丘们依着修行,引起了严重的厌恶自身;结果,有六十位比丘,都自愿的被杀而死。这样,释尊才为比丘们,别说安那般那念a^na$pa^na-smr!ti──数息观(2)。从一切依缘起来说,修息而不能恰如其分,当然不会厌身自杀,但也会有副作用的。不净观与数息观,古称入道的「二甘露门」;或加(四或六)界差别念dha^tu-prabheda-smr!ti──界分别观,名为「三度门」。其实,由于众生的根机不一,烦恼各有偏重,『杂阿含经』已说到四类:「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身)无常 [P243] 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寻思]」(3)。『修行道地经』综合为五种对治,如说:「行者情欲炽盛,为说人身不净。……瞋怒而炽多者,为说慈心。……设多愚痴,当观十二因缘。……设多想念[寻思],则为解说出入数息。……设多憍慢,为说此义……」(4)。为憍慢者所说的,就是界差别。『达摩多罗禅经』说「安(那)般(那),不净,界,又附说(慈等)四无量心三昧等」。『修行道地经』所说的五种对治,也就是『瑜伽论』的五种净行所缘(5)。鸠摩罗什Kuma^raji^va 于西元五世纪初来华,传出的『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一下)说:

  「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寻思]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

  宋昙摩蜜多Dharmamitra,元嘉年(四二四,四四二卒)来华,传出的『五门禅经要用法』,也列举『坐禅三昧经』的五门,但说「若心没者,教以念佛 [P244] 」(6)。五门禅与『修行道地经』的差别,是以念佛代界分别,这已进入「大乘佛法」,而还没有忘失「佛法」固有的方便。

  不净观引起了副作用,释尊别说数息观,但不净观有对治贪欲的作用,仍为佛弟子所修习,只是别出方便,就是从不净观而转入净观,如八解脱as!t!au-vimoks!a^h! ,八胜处as!t!a^v-abhibhv-a^yatana^ni,十遍处das/a-kr!tsna$yatana^ni(7) :

  图片

  八解脱    │    八胜处     │十遍处

  ─────────┼────────────┼────

  ┌┤    内有色想观外色少    │

  内有色想观外色─┤│                        │

  └┤    内有色想观外色多    │

  │                        │

  ┌┤    内无色想观外色少    │

  内无色想观外色─┤│                        │

  └┤    内无色想观外色多  │

  [P245]

  ┌┤------------------------│地遍处

  ││            │水遍处

  ││            │火遍处

  ││            │风遍处

  净解脱身作证──┤│  内无色想观外色青──│青遍处

  ││  内无色想观外色黄──│黄遍处

  ││  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赤遍处

  └┤  内无色想观外色白──│白遍处

  空无边处─────┼────────────│空遍处

  识无边处─────┼────────────│识遍处

  无所有处          │                        │

  非想非非想处      │                        │

  想受灭身作证    │                        │

  [P246]

  不净观与净观,都是以色法为所缘境的。八解脱的前二解脱,是不净观,第三净解脱是净观。八胜处的前四胜处,与八解脱的前二解脱相当,是不净观;后四胜处──观青、黄、赤、白,是净观。后二是无色处,是『阿含经』所说的 (8)。不净观,主要是青瘀、脓烂等九想(或作十想),末后是骨!B虍。从骸骨不净而转起净观,是从「白骨流光」而转净的,如『达摩多罗禅经』卷下(大正一五‧ 三一六中──下)说:

  「于身起净想,不净观对治。不求止贪欲,思惟习厌患,更有净对治,不作厌患想;方便净解脱,智者开慧眼。谓于不净缘,白骨流光出。从是次第起:青色妙宝树,黄、赤若鲜白,枝叶花亦然。上服珠璎珞,种种微妙色。是则名修行,净解方便相。于彼不净身,种种庄严现……此则净解脱,方便不净观」。

  有的修不净观,不着意于离贪欲,只是厌患自身,这就是观不净而自杀的问题所在,所以修净观来对治。从白骨流光,观器世间(青、黄、赤、白)与自身 [P247] ,清净庄严,就是净解脱。从不净而转起净观,名为(改)「易观」,如『禅秘要法经』说:「不净想成时,慎莫弃身[自杀],当教易观。易观法者,想诸(骨)节间白光流出,其明炽盛,犹如雪山。见此事已,前不净聚,夜叉吸去」。「见此事时,心大惊怖,求易观法。易观法者,先观佛像」(9)。『思惟要略法』也说:「若极厌恶其身,当进(修)白骨观,亦可入初禅」(10)。从不净观而起净观的方便,是白骨流光,依正庄严;或观佛像。这是「佛法」禅观而渐向「大乘佛法」禅观的重要关键。

  禅定的五方便,本是「佛法」而流行于西北印度的禅法,「念佛」取代「界差别」而为五门的一门,可见「念佛」在这一地区的盛行,也可见「佛法」与「大乘佛法」的关涉。传于中国的禅法,起初是大瑜伽师僧伽罗叉Sam!gharaks!a 的禅集──『修行道地(瑜伽行地的古译)经』(11)。西元四0三──四五五年间,译师们传译了好多部,如:

  图片

  『坐禅三昧经』        二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P248]

  『禅法要解』          二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思惟略要法』        一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禅秘要法经』        三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达摩多罗禅经』      二卷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一0卷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五门禅经要用法』    一卷    刘宋昙摩蜜多译

  『治禅病秘要经』      二卷    刘宋沮渠京声译

  这几部,是部派「佛法」禅观,而含有「大乘佛法」禅观的成分;或是大乘禅观而通于「佛法」:代表了西元二、三世纪来的西北印度的禅法。鸠摩罗什所译的,一、『坐禅三昧经』,如僧睿『关中出禅经序』说:「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罗陀[童受]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蜜 [世友]、僧伽罗叉[众护]、沤波崛[近护]、僧伽斯那[众军]、勒[胁]比丘、马鸣、(鸠摩罗)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菩萨习禅法中,后更依持世经,益十二因缘一 [P249] 卷。要解二卷,别时撰出」(12)。僧睿序的内容,正是『坐禅三昧经』,这是集各家的禅要,而附入「菩萨习禅法」。二、『禅法要解』: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的禅法;末后的「五神通」,依大乘法说。三、『思惟要略法』:先举五门,特明菩萨求佛道的大乘观法。四、『禅秘要法经』:内容为:「如来初为迦絺罗难陀说不净门,为禅难提比丘说数息法,为阿祇达说四大观」(13) 。这还是不净、数息、界──三度门,但内容繁重(风格与『观佛三昧海经』相近)。数息观前有「念佛三昧」,四大观有点杂乱。所说的数息──「一数二随,三数四随」等,与罗什所传的数息不合:这可能是昙摩蜜多失传的『禅秘要』。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是著名的禅师,所译的一、『达摩多罗禅经』:题名不妥当,应作『修行方便禅经』(14),为说一切有部的禅法。本是(安般、不净、界)偈颂集,在后附的长行中,观缘起见佛,已通于大乘了。二、『观佛三昧海经』:观佛的相好,取『华严经』意。「观像品第九」,「观七佛品第十」,通于声闻的念佛观。昙摩蜜多所译『五门禅经要用法』,传为「大禅师 [P250] 佛陀蜜多撰」,佛陀蜜多Buddhamirta传说是世亲Vasubandhu的师长(15) 。然这部禅经,性质是纂集所成的;佛陀蜜多撰的,可能指「观佛」三十事,「慈心观」二十事说的。沮渠京声译的『治禅病秘要经』,是对治禅病的方便。

  在这几部禅法中,念佛是以念佛色身为主的,如『观佛三昧海经』说:「得此观者,名佛现前三昧,亦名念佛三昧,亦名观佛色身三昧」(16)。观佛色身相好,可说是「大乘佛法」的特色。但在部派佛教中,大众部Maha^sa^m!ghika 说「佛身无漏」,有念佛色身的可能。『增一阿含经』卷二(大正二‧五五四上──中)说:

  1.「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 2.「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足,四无所畏,在众勇健」。 3.「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如来慧身……;如来身者解脱成就 [P251] ……;如来身者度知见城,……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

  『增一阿含经』,属于大众部的末派所传(17)。经中所说的念佛:1.是总说佛身与功德;2.是金刚身与十力、四无所畏;3.是佛相端严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法身。这样的念佛,比起「大乘佛法」的念佛色身,还相当的古朴。也就因此,禅法中的念佛,也还有通于声闻的意义。如『达摩多罗禅经』,观缘而入正受[等至],见佛光明普照的境界,有声闻境界、辟支佛境界、菩萨境界、诸佛境界的浅深不同(18)。『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心念佛,从额上出现佛像,去而复还的远与近;见诸佛从心而出,出而还入的不同,分别是声闻人,是辟支佛人或大乘人(19)。当然,禅法中的念佛色身三昧,是「大乘佛法」的。

  各部禅经所说的念佛三昧,多少有些不同,这是广略不一,修行(瑜伽)者的修验与传承不一,然从修行的次第来说,仍有一致性。鸠摩罗什的『思惟要略法』,分为「观佛三昧法」(这实是总名),「生身观法」,「法身观法」,「 [P252] 十方诸佛观法」。『坐禅三昧经』中,「治等分」的念佛法门,虽广略不同,而内容与次第是一致的(20)。『五门禅经要用法』,将『思惟要略法』的这一部分,全部纂集进去(21)。依此来观察,『禅秘要法经』的「念佛三昧」,『观佛三昧海经』所说,也不外乎这一次第。念佛三昧的修习次第,依『思惟要略法』,先观佛像。佛涅槃以后,不见佛的色身,经上虽说佛有三十二相,但不容易忆念到明明了了的见佛形相。自绘画的,木、石等造的佛像流行,有佛的具体形相,可以忆念思惟,念佛观就盛行起来。所以修念佛法门,要先观(佛)像」:「先从肉髻,眉间白毫,下至于足;从足复至肉髻」──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如印象明了,然后一心观佛,「闭目思惟,系心在像」。观像而心得安住,能开目闭目,「坐卧行步,常得见佛」。进一步观「生身」:「当因于像,以念生身」。念佛在菩提树下成佛,鹿野苑Mr!gada^va转*轮等,「随用一处,系念在缘」。这与观像不同,生身观是观释尊在世的具体活动,所以『坐禅三昧经』作:「初生……;出家;勤苦行;菩提树下,……成等正觉……;观视道树; [P253] 初转*轮」。再进而念「法身」:「已于空中见佛生身,当因生身观内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无量善业。如人先念金瓶,后观瓶内摩尼宝珠」。功德法身是不离色身的,与说一切有部等,生身以外说佛无漏功德法身,是不同的(没有说法性为法身)。佛像观,生身观,法身观,都是依释尊而起的忆念思惟。再进观「十方诸佛」:这要从东方的一佛、二佛,渐渐增多到无量佛;然后观东南方,南方,一直到现见十方诸佛。从观像到观十方佛,是念佛三昧的次第进修。依『坐禅三昧经』,生身观时,就进念十方佛生身;念佛功德法身后,再念诸佛功德法身。『禅秘要法经』,分为观像佛与真佛。观像佛,从一佛像,增多到铁围山内充满佛像;从坐像到行像、卧像,到释尊入大涅槃。这可见『禅秘要法经』的观像,是通于像佛及生身的。真佛是不离色身而内有金刚(功德法身) (22)。『观佛三昧海经』,篇幅很长。「观相品第三」起,「观四无量心品第五」止,是观佛相的观像。「观四威仪品第六」中,舍卫城S/ra^vasti^度老母;上忉利天Tra^yastrim!s/a为母说法;下忉利天见金(佛)像;至旷野A^l!avi^泽 [P254] 降伏散脂Sam!jn~eya鬼大将;到那干诃罗Nagaraha^ra化毒龙,留影;到拘尸那Kus/inagara降力士;如来卧(入涅槃),与「生身观」的性质相同。「观马五藏相品第七」,那是因为佛像没有马阴藏相,所以特立这一品。「本行品第八」,明一切佛的身相功德,都是依观佛相好而来的。『观佛三昧经』(多采取传说)主题,到此可说已告结束。此下的「观像品第九」,「念七佛品第十」,「念十方佛品第十一」,及「观佛密行品第十四」,可说是扼要的重说,便于一般人的实际修持。

  像观,先要用眼去审细的观佛形相,如『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一九九上)说:

  「人之自信,无过于眼。当观好像,便如真佛(无异)。先从肉髻、眉间白毫,下至于足;从足复至肉髻。如是相相谛取,还于静处」(23)。

  『坐禅三昧经』也这样说:「至佛像所,……谛观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还至静处」(24)。谛观佛像相好明了,是用眼来审细观察,留下极深 [P255] 刻的印象。其他禅经虽没有说到,但这是必要的。如『观佛三昧海经』说:「观白毫光,暗黑不现,应当入塔,观像眉间,一日至三日」;「若坐不见(佛)眼,当入塔观」;「若不见(佛耳)者,如前入塔,谛观像耳,一日至十四日」;「若不能见胸相分明者,入塔观之」(25)。这样的一再说到入塔观像,那时的佛像,多数是供奉在佛塔中的(26)。先以眼取佛像相好,然后到静处去闭目忆念观像;如不见,也就是不能明见像相,那末再到塔里去观佛像相。『大宝积经』的『摩诃迦叶会』说:「若于毡上、墙壁之下,造如来像」;大精进菩萨「持画毡像入于深山。……在画像前,结跏趺坐,正身、正念观于如来」(27)。这都是用眼来谛观佛像的明证;特别在「墙壁之下」造像,是为了适合静坐平视观佛的。谛观像相明了以后,要观佛像了,如『坐禅三昧经』说:「还至静处,心眼观佛像,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28)。「心眼观」,是心如眼那样的观像,是闭目的观念。依『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九(大正一五‧六九0下)说:

  「结跏趺坐,系念一处。随前众生系心鼻端,(或)系心额上,(或)系 [P256] 心足指。如是种种随意系念,专置一处,勿令驰散,使心动摇。心若动摇,举舌拄颚,闭口闭目,叉手端坐,一日至七日,令身安隐。身安隐已,然后想象」(29)。

  依此,在观像前,先要静坐,使身心安隐。如平常静坐而身心安定的,当然不必用这一准备了。说到正观佛像,有逆观与顺观:「逆观者,从足逆观乃至顶髻;顺观者,从顶至足」(30)。『观佛三昧海经』也这样说:「如是(逆观顺观)往返,凡十四遍,谛观一样,极令了了。观一(像)成已,出定、入定,恒见立佛在(修)行者前」。然后观二像、三像等(31)。一直要观到「心眼见佛像(三十二)相光明,如眼所见,无有异也:如是心住」;「是为得观像定」 (32)。观(念)佛三昧,要先修像观;像观成就,再进修「生身」、「法身」、「十方佛」。古代的进修次第如此。

  念佛三昧的修习,与不净观、地遍处等相同,都是先以眼取相分明,然后闭目[垂帘]忆念观想。起初是先观一相,然后扩大,如从一骨到骨骸处处,从一佛到 [P257] 佛像遍满等。这是胜解作意adhimoks!a-manaska^ra,也就是平常说的假想观。胜解作意的念佛,达到:「能见一佛作十方佛,能见十方佛作一佛」;「见一切诸佛来入一佛身中」;「正遍知诸佛心智无有限碍,我今礼一佛即礼一切佛,若思惟一佛即见一切佛」(33)。从脐出一一佛,还入人脐(34)。这是从观念中,达到一切佛即一佛,一佛即一切佛,从自身出佛,佛入自身的境界。这不只是理论化的玄谈,在印度是修胜解观而呈现于自心的。

  念佛三昧的修习,是与「易行道」──忏悔等相结合的,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一上)说:

  「至心求大乘者,当行忏悔。行忏悔已,次行请佛(说法、住世)。行请佛已,次行随喜。行随喜已,次行回向。行回向已,次行发愿。行发愿已,正身端坐,系念在前,观佛境界令渐广大」。

  在观佛像达到「一室内满中佛像」时,就要行忏悔、请佛、随喜、回向、发愿,也就是天台家所说的「五悔法」。其实,以忏悔为中心的「念佛三品」的行 [P258] 法,与念佛观深切相关,在开始,「欲观像者,先入佛塔。以好香泥及诸瓦(?)土,涂地令净。随其力能,烧香、散华,供养佛像。说己过恶,礼佛忏悔。如是伏心经一七日,复至众中,涂扫僧地,除诸粪秽,向僧忏悔,礼众僧足,复经七日」(35),然后静坐。如观佛不明了,或光色不显,不说是自己的烦恼、散乱,修持不善巧,而认为自己的过去罪业,就诚恳的礼佛、忏悔。『思惟要略法』也说:「若宿罪因缘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悔、随喜、劝请,渐自得见」。『禅秘要法经』说:「昼夜六时,忏悔诸罪」(36)。念佛三昧与「易行道」的「念佛三品」相结合,与重信的「六念」法门,也见到了关系,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正一五‧六七四中、六七五上)说:

  「诸佛心者,是大慈也」。 「一一化佛赞说不杀;赞叹念佛,赞叹念法,赞叹念僧,赞叹念戒,赞叹念施,赞叹念天;赞六和敬,赞慈三昧。如此六念,能生善法;此六念者,是诸佛因。佛心者是六念心,因六和敬而得此法:欲成佛道,当学佛心 [P259] 」。

  从观佛身相而观佛心,佛心是以大慈为本的,而慈心又是从「六念」为因而生起的。这样,成佛应学佛心,学佛心应学「六念」,六念是以念佛为先的。所以,「菩萨法者,唯有四法。何等为四?一者、昼夜六时,说罪忏悔;二者、常修念佛,不诳众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头然」 (37)。这些,就是重信菩萨所修行的。

  上文说过,念佛能灭罪,「称名」以外,主要是观佛相好的念佛三昧。如『禅秘要法经』说:「未来众生罪业多者,为除罪故,教使念佛」;「此名观像三昧,亦名念佛定,复名除诸罪」;「贪淫多者,先教观佛,令离诸罪,然后方当更教……数息」(38)。鸠摩罗什所传的五门,念佛是治(贪、瞋、痴、寻思)等分的,但末了也说:「是名念佛三昧,除灭等分及余重罪」(39)。在观佛的种种相中,观「白毫」相的功德最大,如『观佛三昧海经』说:「能须臾间念佛白毫,令心了了,……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之罪」;「设复 [P260] 有人但闻白毫,心不惊疑,欢喜信受,此人亦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40)。众生的罪业真重,观佛见佛的功德真大!

  观佛色身的念佛三昧,成为「大乘佛法」的一大方便。这本从大众部系而来,传入西北印度(及各地),显然的受到部派佛教者所采用,成为五门禅法之一。五门禅是初学禅法者的对治方便,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行者(修五门)虽得一心,定力未成,犹为欲界烦恼所乱,当作方便,进学初禅」(41)。「念佛者,令无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禅定」(42)。念佛三昧是可通于声闻乘的,如『禅秘要法经』说:「闻佛说此观佛三昧,……成阿罗汉」(43)。『观佛三昧海经』,也有成阿罗汉的记录;「悉于毛端了了得见,见已欢喜,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有发声闻、缘觉心者」(44)。

  注【21-001】『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大正一五‧六四七下)。

  注【21-002】『杂阿含经』卷二九(大正二‧二0七中──二0八上)。『相应部』(五四)「入出息相应」(南传一六下‧一九三──一九六)。各部广律的杀戒,载说到这一因缘。 [P261]

  注【21-003】『杂阿含经』卷二九(大正二‧二0九下──二一0上)。『增支部』「九集」(大正二二上‧一一──一二)。

  注【21-004】『修行道地经』卷二(大正一五‧一九一下──一九二中)。

  注【21-005】『瑜伽师地论』卷二六(大正三0‧四二八下)。

  注【21-006】『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五下)。

  注【21-007】参阅拙作『空之探究』(六八──七一)。

  注【21-008】觉音Buddhaghos!a的『清净道论』,为了以十遍处为净观,改后二为光明遍a^loka-kasin!a与限定虚空遍paricchinna^ka^sa-kasin!a,这大概是赤铜鍱部Ta^mras/a^t!i^ya瑜伽行者所修改的。

  注【21-009】『禅秘要法经』卷上(大正一五‧二四四中──下‧二四八下)。

  注【21-010】『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八下)。

  注【21-011】参阅拙作『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八章(三九四──四0六)。

  注【21-012】『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五上──中)。

  注【21-013】『禅秘要法经』卷下(大正一五‧二六七下)。

  注【21-014】参阅拙作『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十二章(六二二)。

  注【21-015】『婆薮盘豆法师传』(大正五0‧一八九下──一九0上)。

  注【21-016】『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二下)。 [P262]

  注【21-017】参阅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二章(九一──九四)。

  注【21-018】『达摩多罗禅经』卷下(大正一五‧三二四上──中)。

  注【21-019】『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五下──三二六上)。

  注【21-020】『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下)。『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 ──二七七中)。

  注【21-021】『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下)。

  注【21-022】『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二五六中)。

  注【21-023】『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

  注【21-024】『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

  注【21-025】『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二(大正一五‧六五五中‧六五六中)。卷三(大正一五‧六五六中)。卷四(大正一五‧六六五中)。

  注【21-026】参阅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一章(八六二)。

  注【21-027】『大宝积经』(二三)『摩诃迦叶会』(大正一一‧五一二中‧五一三中──下)。

  注【21-028】『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

  注【21-029】『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

  注【21-030】『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下)。

  注【21-031】『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一上)。 [P263]

  注【21-032】『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

  注【21-033】『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七上)。『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三0上)。『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一0(大正一五‧六九五上)。

  注【21-034】『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六上)。

  注【21-035】『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九(大正一五‧六九0下)。

  注【21-036】『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下);『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下)。『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二上)。

  注【21-037】『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七(大正一五‧六八二中──下)。

  注【21-038】『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二五六下、二五八中)。

  注【21-039】『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七中)。

  注【21-040】『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二(大正一五‧六五五中)。 (41):『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二七七中)。

  注【21-042】『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

  注【21-043】『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一五‧二五六下)。

  注【21-044】『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三(大正一五‧六六一上)。卷二(大正一五‧六五四下)。 [P264]

  第二节 大乘的念佛三昧

  上文所说的念佛三昧buddha$nusmr!ti-sama^dhi,从佛像观,生身观,功德法身观,到十方佛观,是从释尊的(像与)生身观开始的。部分的声闻瑜伽者yogaka ,作为「五门禅」的一门,那只是修禅的方便。所以上文所说的,是在「大乘佛法」流行中,部派佛教采用大乘念佛的意义。如专依「大乘佛法」来说念佛三昧,那就应重于念(过去)现在十方佛,及大菩萨的三昧。

  「大乘佛法」中,经典众多,内容真可说广大无边。但扼要的来说:「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的,是智证的「甚深行」;菩萨的悲愿无限,无数亿劫在生死中利益众生,是「难行苦行」;适应一般信增上的,施设的易行道,是方便行。适应不同的菩萨根性,法门的风格也就不同,但佛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究竟寂灭而德相无边,大用无方,却是「大乘佛法」所共通的。重于现在十方佛;多数经典仍说释迦佛,但佛的德相,也多胜过人 [P265] 间的释迦。如『般若经』说:「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国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1)。理想的佛陀观,成为「大乘佛法」的通义,所以甚深,广大的菩萨道,也要说到超越的佛陀观,而不只是信愿增上的大乘行。如大本『阿弥陀经』说:「阿难……西向拜,当日所没处,为阿弥陀佛作礼,以头脑着地言:南无阿弥陀三耶三佛檀!阿难未起,阿弥陀佛便大放光明威神,则遍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即时,阿难、诸菩萨、阿罗汉等,诸天、帝王人民,悉皆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国土七宝(庄严)」(2)。『道行般若经』说:「持释迦文佛威神,一切(大众)悉见阿!B粊佛,及见诸比丘不可计,皆阿罗汉,诸菩萨亦无央数」(3)。重信的『阿弥陀经』,大众现见西方的阿弥陀Amita^bha佛,菩萨等及国土的庄严。重智证的『般若经』,大众见到东方的阿!B粊Aks!obhya佛与菩萨等。这二部是西元一世纪传出的圣典,虽用意不同,而都现见了他方世界的现在佛与菩萨。『法华经』中,过去的多宝Prabhu^taratna佛塔 [P266] ,涌现在空中。多宝佛的「全身不散」,并出声赞叹:「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4)。『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安住── 毗瑟底罗Ves!t!hila居士,常供养栴檀佛塔。开塔时,得佛性三昧,见过去以来的一切佛(5)。『法华』与『华严经』,都说到开塔见过去佛,意味着佛寿无量,不是二乘那样毕竟涅槃的。无论是重信的,重智的;见现在佛,或开塔见过去以来的佛:初期大乘经的现见佛陀,是一致的。

  「大乘佛法」的念佛见佛,主要是般舟三昧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a$vasthita-sama^dhi 。般舟三昧的意义是:「现在佛悉立在前(的)三昧」,是专念现在佛而佛现前的三昧。专明般舟三昧的『般舟三昧经』,汉译的现存四部:一、『般舟三昧经』的三卷本,一六品;二、一卷本,八品:这二部,都题为「后汉支娄迦谶Lokaraks!a译」(应与竺佛朔有关)。三、古代失译的『拔陂菩萨经』,一卷。四、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译的『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一七品。汉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译出的『般舟三昧经』,受到 [P267] 初期大乘的非常重视,如龙树Na^ga^rjuna的『大智度论』,再三的提到般舟三昧;『十住毗婆沙论』,自「念佛品第二十」,到「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就是依『般舟三昧经』而说的。这部经,也有(先后)不同本的糅合情形,如「一心念若一昼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以后,见阿弥陀佛」(6),与『阿弥陀经』说相近。又说:「不得卧出三月,如指相弹顷;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饭食左右」,能疾得般舟三昧(7):为后世三月修般舟三昧的依据。般舟三昧的修习,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大正二六‧八六上──中)说:

  「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生身)佛,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应以(功德)法身念佛。心转深入,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着」。 「未得天眼故,念他方世界佛,则有诸山障碍,是故新发意菩萨,应以十号妙相念佛。……以缘名号,增长禅法,……当知得成般舟三昧。……菩萨成此三昧已,如净明镜,自见面像;如清澄水中,见其身相。初时,随 [P268] 先所念佛,见其色像;见是像已后,若欲见他方诸佛,随所念方,得见诸佛无所障碍」。

  论文所说的念佛生身、法身,与五门禅中的念佛相同。修习大乘的念佛三昧,主要是「念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比丘亲近,诸天供养,为诸大众恭敬围绕;专心忆念,取诸佛相」(8)。但初学者没有天眼,是不能见他方佛的,也就不容易取相修习,所以初学者念「如来、应、正等觉」等十号,也就与「佛法」六念中的念佛相同。这样,念佛三昧的修习,有念佛(十种)德号,念佛生身,念佛法身,念佛实相──四类,也可说是次第的增进。『大智度论』说到(六念中的)念佛有二:一、念如来等十号;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念佛戒具足,……解脱知见具足;念佛一切知……十八不共法等功德(9)。这与念佛的十号,生身,法身相同。二、般若的实相念佛,「无忆[思惟]故,是为念佛」。而无忆无念的念佛,是色等五阴;三十二相及随形好;戒众……解脱知见众;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十二因缘法;这一切 [P269] 都无自性,自性无所有,所以「无所念,是为念佛」(10)。佛的生身,以五阴和合为体,所以观五阴无所有。经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我(佛)」(11),所以观缘起[因缘]。惟有般若的离相无所有,才真能见佛之所以佛的。但实相念佛,是于生身、法身等而无念无思惟的,所以般若的「无所念是为念佛」,与念色身、法身等是不相碍的,如「中本般若」(「大品」)的菩萨般若,已说到「念无量国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了(12)。

  修般舟三昧的历程,如『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大正一三‧八七六上──中)说:

  「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欲成就菩萨摩诃萨思惟一切诸佛现前[般舟]三昧,亦复如是。其身常住此世界中暂得闻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名号,而能系心相续思惟,次第不乱,分明!9龤彼阿弥陀佛,是为菩萨思惟具足成就诸佛现前三昧。因此三昧得见佛故,遂请问彼阿弥陀佛言:世尊!诸菩萨等成就何法,而得生此佛剎中耶?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若人发 [P270] 心求生此者,常当系心正念相续阿弥陀佛,便得生也」。 「时彼菩萨复白阿弥陀佛言:世尊!是中云何念佛世尊,精勤修习,发广大心得生此剎耶?贤护!时彼阿弥陀佛复告彼言:诸善男子!汝若今欲正念佛者,当如是念!今者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以上德号)。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以上色身)。身色光明,如融金聚,具足成就众宝辇轝(以上法身)。放大光明,坐师子座,沙门众中说如斯法:其所说者,谓一切法本来不坏,亦无坏者,……乃至不念彼如来,亦不得彼如来。彼作如是念如来已。如是次第得空三昧(以上实相)。善男子!是名正念诸佛现前三昧也」(13)。

  无论在家的、出家的,听说西方阿弥陀佛,就一心念,念到现见阿弥陀佛。见到了阿弥陀佛,就问:怎样才能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应怎样的念佛?经文含有四种念佛,与『十住毗婆沙论』说相合。念十号,是称名忆德的念佛。三十二相 [P271] 等是念色身佛。「色身光明如融金聚,具足成就众宝辇轝」,是念佛法身。鸠摩罗什Kuma^raji^va 的『思惟要略法』说:「当因生身观内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无量善业,如人先念金瓶,后观瓶内摩尼宝珠。所以(法身)尊妙神智无比,无远无近,无难无易,无限世界悉如目前,无有一人在于外者,一切诸法无所不了」(14)。『拔陂菩萨经』也这样说:「紫磨金色身,如净明月水精珠身,譬如众宝所璎珞」(15)。念功德法身,大乘是不离色身的,只是无量功德所庄严,色相光明、清净、广大、无碍,显出佛身的无所不在,佛智的无所不了,不是声闻行者那样,离色身而念佛功德法的。所说「一切法本来不坏」等,是念佛实相。在念佛三昧中,能见佛,与佛问答,这种瑜伽行者的修验,是「佛法」到「秘密大乘佛法」所一致的。修行者从三昧起[出定],对于定中境界,进一步观察,如『大智度论』卷二九,依经文(大正二五‧二七六中──下)说:

  「从三昧起,作是念言:佛从何所来?我身亦不去。即时便知诸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去。复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 [P272] 悉皆得见。以心见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见。若取心相,悉皆无智;心亦虚诳,皆从无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诸法实相,所谓常空」。

  这段经文,为瑜伽行者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所本。定中见到了佛,听到佛的说法,但修行者并没有到佛国去,佛也没有到这里来。见佛与听佛说法,都只是自己定心所现的。对于定中见佛,与佛问答,『般舟三昧经』列举了梦喻、不净想喻;正与从水、油、明镜、水精(四喻)所见自身的影子那样。后来,『解深密经』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也是依三摩地[定]影像说的;并以明镜为喻(16)。无着Asan%ga造『摄大乘论』,成立唯识,也以梦等、不净想为喻来说明;并引颂说:「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17)。这可见,念佛德号、色身、法身,于定心中所见的,听到的,都是胜解adhimoks!a观想所成就的。『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Sudhana所参访的解脱Mukta长者也说:「一切诸佛,随意即见。 [P273] 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无所从来,我无所至。知一切佛及与我心,皆悉如梦」(18)。从念佛见佛所引发的唯心观,成为「大乘佛法」的重要内容。在了解「以心见佛,心即是佛」后,『般舟三昧经』卷上进一步(大正一三‧ 九0六上)说:

  「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泥洹[涅槃]。是法无可乐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设有念者亦了无所有」。

  这是从「唯心所现」,趣入空三昧;从有想念而向离想念的涅槃(以涅槃为趣向,显见为大乘初期的圣典)。定心所现见的,只是观想所成,没有真实性,所以有念是空无所有的。『大智度论』立三种空:一、分破空(天台家称为析法空),二、观空,三、十八空──缘起的无自性空(19)。前二者是方便说,不了义的。『般舟三昧经』自心所见为空,是观空;「一切法不坏」的空,是境空心也空的,与无性空相同。当时还没有中观Ma^dhyamika与瑜伽Yoga^ca^ra学派,而学派是依行者所重而分化出来的。 [P274]

  般舟三昧是现在(十方)诸佛现前的三昧,不是限定于某一佛的,如『贤护分』说:「独处空闲,如是思惟,于一切处,随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是人尔时如所闻已……」(20)。『般舟三昧经』也说:「菩萨(随)其所向方,闻现在佛,常念所向方(佛),欲见佛」(21)。般舟三昧所念的,是随所听闻的他方现在佛而发心念佛见佛的。经上特举西方阿弥陀佛名,应该是般舟三昧是在北天竺传出的,而这里恰好流行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的法门,所以就以阿弥陀佛为例。初修一定要专念一佛,等三昧成就,佛身现前,再渐见东方……十方一切佛,展转增多。遍虚空中见无数佛,如「明眼人,夜半视星宿,见星其(甚?)众多」一样(22)。般舟三昧是念十方现在一切佛的法门;念佛法门的广大流行,念他方佛经典的不断传出,表示了「大乘佛法」界的一项重要意义。根本原因是:「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释尊在世,佛弟子见佛,闻法、如说修行。佛涅槃后,虽还是闻法、修行,在一般佛弟子的心目中,到底没有佛那样的应机开示,鞭辟入里。从释尊入灭到弥勒Maitreya成佛,要经 [P275] 一段漫长(而没有佛法)的时期。修学佛法的,如还没有见谛,得须陀洹果,虽凭善业而往来人间天上,但长期不逢佛法,是有误失堕落可能的,这该是佛弟子永恒怀念的重要因素。现在十方有佛,胜解念佛而三昧成就的,能见佛,听闻佛法,还能与佛问答,那真是太理想了!念佛的能往生佛国,可以不离见佛闻法;能满足佛弟子的愿望,是一切念佛法门盛行的原因。如『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一(大正一三‧八七四中)说:

  「世尊!譬如今时圣者阿难,于世尊前亲闻法已,皆悉受持,如说奉行。彼诸菩萨身居此土,不至彼(佛世)界,而能遍睹诸佛世尊,听闻法已,悉能受持,如说修行,亦复如是。从是已后,一切生处,常不远离诸佛世尊,听闻正法」。

  「彼诸菩萨」,是修般舟三昧的菩萨。能见佛、闻法,更能「一切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般舟三昧经』也说:「行是(三昧)比丘已见我,常为随佛不远离」(23)。『论』中也说:「菩萨念佛故,得入佛道中。……念佛三昧,能除 [P276] 种种烦恼及先世罪」;「菩萨常爱乐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报」(24)。念佛能消罪业,生生世世见佛闻法,得不退转,是一切念佛法门所共同的。往生西方净土,也不外乎这一意义。有些净土行者,厌娑婆而求生净土,不免消极了一点!日本部分净土行者,以为「生净土即成佛」,那真是无稽之谈了!

  般舟三昧所见的佛(及菩萨等),是由观想所成的,如『大智度论』说:「般舟三昧,忆想分别,常修常习故见(佛)」(25)。经文以梦中所见,不净想等为譬喻,这是唯心所现,虚妄不实的。那末,所见的佛,与佛问答,听佛说法,都虚妄而不足信吗?那又不然,定心所现的,与错觉、幻想不同,名「定自在所生色」,在世俗谛中是实有的。修般舟三昧成就:「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于此间终(往)生彼间,便于此坐(三昧)见之」(26)。般舟三昧能见能闻他方世界事,却不是天眼等神通力,与『法华经』六根清净说相近。「常修习是三昧故,得见 [P277] 十方真实诸佛」(27)。三昧力有浅深,所见闻的也就有优劣,但约佛与法来说,那是真实的。般舟三昧是自力念佛,现生就能见佛、闻法,其中也有他力的因素,如『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大正一三‧八七七上)说:

  「得见彼(世界)佛,有三因缘,何者为三?一者、缘此(般舟)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缘故,即得明见彼诸如来」(28)。

  于三昧中见佛闻法,不只是般舟三昧力,也有佛的加持力。「自善根熟」,异译作「本功德力」,指过去生中积集的功德,今生「持戒完具」。含有他力因素,「他力」不断的强化起来,那是以后的事了!

  梁天监年间,曼陀罗仙Mandra译的『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传出念佛的一行三昧,如卷下(大正八‧七三一上──中)说: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 [P278] 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僧伽婆罗Sam!ghavarman是曼陀罗仙同时人,依据曼陀罗传来的原本,再译的『文殊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却没有这一段。但唐玄奘所译的『大般若经』(第七)『曼殊室利分』,也有这段经文。玄奘所译,译一行三昧为一相庄严三摩地;译「不取相貌」为「善想容仪」(29)。一行三昧eka$ka^ra-sama^dhi与一(相)庄严三昧ekavyu^ha-sama^dhi,都是『般若经』中百八三昧之一。一行三昧是:「不见诸三昧此岸彼岸」;龙树解说为:不见禅定的入相、出相,得相、(失)灭相;一相庄严三昧是:「观诸法皆一(相)」(30)。『文殊说般若经』,释一行三昧为系缘法界dharma-dha^tu一相,是法界无差别的甚深三昧;而从专心系念一佛入手,见三世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与般舟三昧同样的是念佛三昧,而这是与通达甚深法相结合的。所以,般舟三昧的念佛,是由浅而深的,一 [P279] 行三昧是直下见三世(般舟作「十方」)佛,通达诸佛无差别。曼陀罗仙译为「不取相貌」,所以禅宗(四祖)道信以下的禅门,都说忆念佛名入手,而不取佛身相好的。然依玄奘所译,念佛是「善想容仪」,那是观佛相好而通达法界了。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译『千佛因缘经』说:「念佛三昧庄严心故,渐渐于空法中心得开解」;「思空义功德力故,即于空中得见百千佛,于诸佛所得念佛三昧」(31)。念佛三昧与空s/u^^nyata^慧,是这样的相助相成了。罗什所译『华手经』,立一相三昧与众相三昧。缘念一佛而成就的,是一相三昧;缘念多佛而成就的,是众相三昧。经上又说:一相三昧见一切法等相,众相三昧了达一切法一相无相(32)。等相,是法法平等;无相,也是法法平等;似乎方便不同,而其实都是归于实相的。在「大乘佛法」中,念佛执持名号,固然是适应信行人的易行道,但念佛而修三昧,能从「观相」,「唯心」而深入实相的;易行道本是甚深难行道的方便,诱导行者深入的。法界无差别中,毕竟寂灭而化用无尽,正是「大乘佛法」共同的佛陀观。以上所说的,都是通于现在一切佛的(33)。或以 [P280] 阿弥陀佛为例,那不过是经典流通处,恰好流行阿弥陀佛的信仰,也就举例说明,使人容易信受吧了。

  注【22-00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下──二一八上)。

  注【22-00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下)。

  注【22-003】『道行般若经』卷九(大正八‧四六九上)。

  注【22-004】『妙法莲华经』卷四(大正九‧三三中──下)。

  注【22-00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0(大正九‧七一七中──下)。

  注【22-006】『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上)。

  注【22-007】『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上)。

  注【22-008】『十住毗婆沙论』卷九(大正二六‧六八下)。

  注【22-009】『大智度论』卷二一(大正二五‧二一九中──二二一中)。

  注【22-010】『大智度论』卷八七(大正二五‧六六七中)。

  注【22-011】『中部』(二八)『象迹喻大经』(南传九‧三四0)。『中阿含经』三0『象 迹喻经』(大正一‧四六七上)。『小部』『如是语经』「三集」(南传二三‧三四三)。

  注【22-012】『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上)。

  注【22-013】『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中)。 [P281]

  注【22-014】『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中)。

  注【22-015】『拔陂菩萨经』(大正一三‧九二二中)。

  注【22-016】『解深密经』卷三(大正一六‧六九八中)。

  注【22-017】『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七中)。

  注【22-01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六(大正九‧六九五上)。

  注【22-019】『大智度论』卷一二(大正二五‧一四七下──一四八上)。

  注【22-020】『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一(大正一三‧八七五中)。

  注【22-021】『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中)。

  注【22-022】『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中)。

  注【22-023】『般舟三昧经』(大正一三‧九00下)。『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八中)。

  注【22-024】『大智度论』卷七(大正二五‧一0九上)。又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六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大正二六‧八七下)。

  注【22-025】『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六上)。

  注【22-026】『般舟三昧经』(大正一三‧八九九上)。『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上)。『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一(大正一三‧八七五下──八七六上)。

  注【22-027】『十住毘婆沙论』卷一二(大正二六‧八六中)。

  注【22-028】『般舟三昧经』(大正一三‧八九九中)。『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 [P282] 『拔陂菩萨经』(大正一三‧九二二下)。

  注【22-02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七五(第七)『曼殊室利分』(大正七‧九七二上)。

  注【22-030】『大智度论』卷四七(大正二五‧四0一中)。

  注【22-031】『佛说千佛因缘经』(大正一四‧七0下、七一中)。

  注【22-032】『佛说华手经』卷一0(大正一六‧二0三下──二0四中)。

  注【22-033】以上参阅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一章(八三九──八六八)。

  第三节 念佛菩萨的观法

  经,是劝人(或浅或深)依法修行的。大乘经中,说十方十佛,六方六佛,广说佛名的着实不少,也有专明某佛某菩萨的(全经或其中一品)。这显示了某佛某菩萨的特殊功德,也就有专修某佛某菩萨的法门。在「秘密大乘佛法」中,如毗卢遮那Vairocana、阿!B粊Aks!obhya、阿弥陀Amita^bha等佛;文殊师利Man~jus/ri^ 、普贤Samantabhadra、观世音Avalokites/vara、 [P283] 地藏Ks!itigarbha等菩萨的修持法,大量集出流传。这一风气,「大乘佛法」已经开始了。在西元五世纪上半,就已译出了:

  图片

  『观无量寿佛经』                一卷  宋!7淋良耶舍译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一卷  宋!7淋良耶舍译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一卷  宋昙摩蜜多译

  『观虚空藏菩萨经』              一卷  宋昙摩蜜多译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    一卷  宋沮渠京声译

  『观世音观经』                  一卷  宋沮渠京声译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一卷  西晋聂道真译

  !7痳良耶舍Ka^layas/as,昙摩蜜多Dharmamitra,沮渠京声,都是有名的罽宾Kas/mi^ra与西域的禅师(瑜伽者);与鸠摩罗什Kuma^raji^va及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 ,时代与地区相近,这可以想见当时的罽宾及西域,念佛及菩萨的禅观,是相当兴盛的。沮渠京声所译的『观世音观经』,已经佚失。聂道真所 [P284] 译『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也是「观经」的一类,是西元四世纪初译出的。

  这几部「观经」,概略的说明他的内容:一、『观无量寿佛经』,是依『无量寿佛经』所出的观法,十六观。从观想西方落日起,次第观净土庄严,无量寿Amita^^yus佛、观世音、大势至Maha^stha^mapra^pta菩萨的相好庄严。观想净土的依正庄严,死后能往生西方极乐Sukha^vati^国土:共十三观。后三观,明九品往生,是『无量寿佛经』「三辈往生」的分别,配合「十六」这一成数而已 (1)。『观无量寿佛经』的缘起,是:阿阇世王Aja^tas/atru逼害生母韦提希Vaidehi^ ,韦提希对佛说:「我宿何罪生此恶子?……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2)。这是充满了不满现实的厌离情绪,不是为了容易修菩萨行而求生净土。从此,厌娑婆Saha^苦,求生极乐,成为中国一般净土行者的心声。还有,『观无量寿佛经』传出的时代,流行念佛灭除罪业的思想,所以经中一再说到:「此(座)想成者,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作是(菩萨像)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的,是「五逆 [P285] 十恶」人,由于「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3)。「消业往生」,因时代不同,与古本大『阿弥陀经』多少差别了。二、『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法华经』中,有『普贤菩萨劝发品』,说到五浊恶世,有受持、读诵、思惟、修习『法华经』的,普贤菩萨会乘六牙白象而来:「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现其人前而为说法,示教利喜」(4)。依此而成的「观普贤菩萨行法」,先观普贤菩萨,再进而见十方佛、十方净土,见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十方分身佛,见多宝Prabhu^taratna佛塔。十方佛说六根忏悔;于佛菩萨前,受菩萨戒法。这是以普贤菩萨为出发的「法华观法」(5)。在鸠摩罗什的『思惟要略法』中,已有「观无量寿佛法」,「法华三昧观法」(6)。无量寿佛的观法,钝根先作白骨观,再观从白骨放白光明,于光明中见无量寿佛;利根直从光明观起修。罗什的修学,也在罽宾与西域,比!7淋良耶舍等要早半世纪,而以不同的佛菩萨(及净土)为主,修不同的观法,已经开始流行了。但罗什所传的大乘佛菩萨观法,还相当的简略,!7淋良耶舍等所传,完善得多了。三、『观 [P286] 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药王Bhais!ajyara^ja与药上Bhais!ajyasamudgata二位菩萨,也见于『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依此而成立的观法,分别说观二菩萨的身相,所应修及得的功德;药上菩萨开示了过去五十三佛的忏悔法(7)。四、『观虚空藏菩萨经』:姚秦佛陀耶舍Buddhayas/as译出的『虚空藏菩萨经』,先后共有四种译本。经中说忏除罪业──国王五根本罪,大臣五根本罪,声闻五根本罪,初学菩萨的八根本罪。并说称名、礼拜、供养虚空藏a^ka^s/agarbha 菩萨所得的现世利益(8)。依此而成立的「观虚空菩萨法」,就是罪业的忏悔法。如说:「先于功德经中,说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能除一切恶不善业」。又依『大宝积经』(二四)『优波离会』(竺法护所译,名『佛说决定毗尼经』)说:「于深功德经说治罪法,名决定毗尼,有三十五佛」。这样,礼敬称三十五佛名,观虚空藏菩萨,见菩萨的身相而灭除罪业(9)。五、『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弥勒Maitreya是继释迦佛,未来成佛的菩萨。说:「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的,有好几部经,都依『阿含经』说,增入释尊付嘱大迦叶Maha^ka^s/yapa [P287] ,迦叶待弥勒成佛相见而后入灭的传说。弥勒是释尊唯一的菩萨弟子,入灭后上生兜率陀天Tus!ita,佛教界有「上升兜率见弥勒」的多种传说。这部经说弥勒菩萨的上生兜率陀天,天宫与菩萨身心的功德庄严。经文所开示的,主要为「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应该「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这就能除罪业而往生天上,未来遇见弥勒成佛,闻法得益(10)。这部经的意趣,近于大乘初兴时期,与前四部经有所不同。六、『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说文殊的身世,涅槃时的相好,劝众生「当勤系念,念文殊像,念文殊像法」,见文殊身相的功德。经上也说:「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11),显然是「观经」的一类。以上六部,是释迦牟尼即毗卢遮那佛(12)、阿弥陀佛──二佛;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药王、药上、虚空藏──八大菩萨的观法。不同佛菩萨的不同修法,正不断的发展起来。

  念佛、念菩萨,能净除罪业,得生净土,得陀罗尼,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P288] 提心:为「大乘佛法」的重要行门。这一修行,与「易行道」的佛前忏悔,关系极深。易行的「三品法门」,是一般的,昼夜六时的经常修持,而在念佛与菩萨的观想中,是不断的为修行而忏悔。修持中的不断忏悔,是与罪业观有关的,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诸佛世尊……常在世间,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见」(13)?『宝积经』的『发胜志乐会』说:「今为业障之所缠覆,于诸善法不能修行」(14)。『善住意天子会』说:禅定中,「自见往昔所行恶业,… …深生忧悔,常不离心,于其深法不能证入」(15)。『谤佛经』说:「求陀罗尼而不能得,何以故?以彼往世恶业障故」(16)。这样,众生之所以不能见佛,不能得陀罗尼,不能修行,不能证入,一切都是过去生中的罪业在障碍了。也就因为这样,在念佛、念菩萨的观行过程中,不断的忏悔,才能不断的向上进修,如『观佛三昧海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叙说得最为明白。『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也就扼要的说:「净除业障、报障、烦恼障,速得除灭,于现在身修诸三昧,念念之中见佛色身,终不忘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随意往 [P289] 生他方净土」(17)。『观虚空藏菩萨经』,就是以念佛忏悔为主的观行。早期传出的大乘经,如『小品般若』,二十四愿本的『阿弥陀经』,『阿!B粊佛国经』等,还没有重视过去生罪业的忏悔。『金刚般若经』已说持经而「先世罪业则为消灭」(18);『观无量寿佛经』就一再说到:消除多少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19)。念佛、念法(持经)、念僧(菩萨),与「三品法门」的忏悔相关联而发展起来。念佛主要是观想念佛,忏悔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取相忏」。『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说六根清净功德,是由于「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没有说忏悔。依『法华经』而有的『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六根忏悔法,得六根清净。所说的忏悔,是念法的忏悔,如说:「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行忏悔法:诵大乘经,读大乘经,思大乘义,念大乘事,恭敬供养持大乘者,视一切人犹如佛想」;「若有忏悔恶不善业,但当读诵大乘经典」(20)。所以忏悔六根,是:「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21),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实相忏」。 [P290]

  念佛(菩萨)见佛,称为念佛三昧。依『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四五‧ 一三四中)说:

  「见佛三昧有三种: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十方佛所,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二者,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三者,学习念佛,或以[已]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三种定,皆名念佛三昧」。

  三类见佛人中,一、是依禅得五通pan~ca^bhijn~a^的。二、是常修念佛,没有神通而能见佛,这应该是离欲得定的。三、初学念佛,或已离欲,或没有离欲,也能见佛。三类都名为「念佛三昧」,而浅深大有差别。依此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说:「云何不失无上菩提之心?云何复当不断烦恼,不离五欲(即「离欲」),得净诸根,灭除诸罪,父母所生清净常眼,不断五欲而能得见诸障外事?……此观功德,除诸障碍,见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专心修习,心 [P291] 心相次,不离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见普贤……」(22)。不入三昧,专心修习,心心相次,这是定前的「一心不乱」的境界;这就能见佛、菩萨,当然这是低层次的。一心诵持到心不散乱,如隋智顗的「诵至药王品,心缘苦行,至是真精进句,……见共(慧)思师,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23)。『法华经』所说的六根清净,是受持、读、诵等「法师」的功德。父母所生的眼耳,能见闻障(如铁围山等障)外的佛与净土,与智顗所得的境地相当。『般舟三昧经』说:「闻西方阿弥陀佛剎,当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昼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以后,见阿弥陀佛。于觉(醒时)不见,于梦中见之」。这也是「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的(24)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所说:「普贤菩萨复更现前,行住坐卧不离其侧,乃至梦中常为说法」(25),那是深一层次了。

  注【23-00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一二‧三四0下──三四六中)。

  注【23-00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一二‧三四一中)。 [P292]

  注【23-00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一二‧三四三上、中、三四六上)。

  注【23-004】『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九‧六一上──下)。

  注【23-005】『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八九下──三九四中)。

  注【23-006】『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下──三00下)。

  注【23-007】『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大正二0‧六六0下──六六六上)。

  注【23-008】『虚空藏菩萨经』(大正一三‧六五一下──六五六上)。

  注【23-009】『观虚空藏菩萨经』(大正一三‧六七七中──六七八上)。

  注【23-010】『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大正一四‧四一八中──四二0下)。

  注【23-011】『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大正一四‧四八0中──四八一中)。

  注【23-012】『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九二下)。

  注【23-013】『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九0下)。

  注【23-014】『大宝积经』(二五)『发胜志乐会』(大正一一‧五一九下)。

  注【23-015】『大宝积经』(三六)『善住意天子会』(大正一一‧五九0中)。

  注【23-016】『谤佛经』(大正一七‧八七六下)。

  注【23-017】『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大正二0‧六六一中)。

  注【23-01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八‧七五0下)。

  注【23-019】『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一二‧三四三上)等。 [P293]

  注【23-020】『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九0中、三九三上)。

  注【23-021】『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九三中)。

  注【23-022】『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八九下)。

  注【23-023】『续高僧传』卷一七(大正五0‧五六四中)。

  注【23-024】『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上)。

  注【23-025】『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九0下)。 [P294]

返回目录

-----------------------------------------------------------------------------------------------------------------

更多印顺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