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门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1日
来源:   作者:印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门

 

  第一节 信方便的易行道

  「佛法」,有适应慧强信弱的,有适应信强慧弱的,根性不同,适应的修行方便,也就多少不同。「大乘佛法」,理想与信仰的成分增多,以信为先的方便,也就越来越重要。然「大乘佛法」主流,仍是重慧的甚深广大的菩萨道。修菩萨行,是「大乘佛法」所共的,而慧prajn~a^与信s/raddha^的适应,不同而又相通。如重慧而以「法」为主的,闻、思、修、证,而又有书写、供养、读诵功德的方便,如上一章所说。重信而以「佛」(菩萨、天)为主的,以称名、忏悔等为方便,然也有念佛实相的深行。说到「大乘佛法」的念佛buddha$nusmr!ti,内容异常的广大,先从「易行道」说起。 [P134]

  「大乘佛法」以无上圆满的佛为究极理想,而从菩萨bodhisattva的广大修行中去完成。菩萨的发心:「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1),先人后己的精神,是希有难得的!发心修行,从释尊过去生中的修行事迹来说,特别是布施,为了慈济众生,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菩萨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这是随顺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说的,其实,「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2)。在无量时劫中修行,「任重道远」,没有比菩萨更伟大了!菩萨的广大修行,惟有胜解adhimoks!a一切法空sarvadharma-s/u^nyata^,才有可能,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七中)说:

  「若能如实了知生死,即无染心流转生死;若于生死不以无常等行深心厌离,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于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圆满涅槃资粮;虽于涅槃见有微妙胜利功德,而不深愿速证涅槃。是诸菩萨于证无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是大方便依止最胜空性胜解,是故菩萨修习学道所摄最胜空性胜 [P135] 解,名为能证如来妙智广大方便」。

  『瑜伽论』所说空义,与『中论』有所不同,然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道,非有「空性胜解」不可,是一致的见解。佛果究竟圆满,菩萨的广大修行,当然不是「急功近利」者所能成办的。在修行过程中,有的中途退失,名为「败坏菩萨」;有的久劫修行,到不退转──阿惟越致avinivartani^ya地,再进修到圆成佛果。修菩萨行到不转地,「是法甚深,久乃可得」,对一般人来说,这样的甚深难行道,可能会中途退失的,正如『般若经』所说:「无量阿僧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萨道,……若一若二住阿惟越致地」 (3)。行菩萨道成佛的法门,广大甚深,不是简易的事;说老实话,这不是人人所能修学的。所以释尊成佛,一般弟子都是求证阿罗汉而入涅槃的,传说仅弥勒Maitreya 一人未来成佛。菩萨道难行苦行,「大乘佛法」也是这样而出现于印度的。不过,究竟圆满的佛果,广大甚深的菩萨行,应该是见闻者所有心向往的;如此的深妙大法,也总希望能长住世间,利益众生,所以适应一般根性,(继承「佛法」 [P136] 的「念佛」),有易行道的安立,易行而又能成为难行道的方便。这与智证的正法甚深,而又安立书写、供养、施他、读诵功德等方便,意趣可说是同一的。

  现在来说「大乘佛法」中,以「念佛」为主的易行道,如龙树Na^ga^rjuna 『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上──中)说:

  「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十住毗婆沙论』是『华严经』「十地品」偈颂的广分别。『十住毗婆沙论』所说的易行道,先说称念佛(及菩萨)名,忆念,礼拜,进一步如『论』卷五(大正二六‧四五上) 说: [P137] 「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

  原则的说,易行道是广义的念佛法门。对于佛,称(佛)名是语业,礼拜是身业,忆念是意业:这是对佛敬信而起的清净三业。在佛前,修忏悔行,劝请行,随喜行,以回向佛道作结。这一念佛法门,在龙树(西元二、三世纪间)时代,大乘行者,主要是在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很多是这样修行的,如『大智度论』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五中)说:

  「菩萨礼佛有三品:一者、悔过品,二者、随喜回向品,三者、劝请诸佛品」。

  三品修行的内容,『智度论』作了简要的介绍:「菩萨法,昼三时,夜三时,常行三事: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礼十方佛言:我某甲,若今世,若过(去)世,无量劫身、口、意恶业罪,于十方现在佛前忏悔,愿令灭除,不复更作。中、暮,夜三亦如是。二者、念十方三世诸佛所行功德,及弟子众所有功德, [P138] 随喜劝助。三者、劝请现在十方诸佛初转*轮;及请诸佛久住世间无量劫,度脱一切。菩萨行此三事,功德无量,转近得佛」(4)。日夜六时,菩萨于佛前行此三事,与中国佛教的早、晚课诵相近。易行道的功德无量,主要能保持大乘信心,不致于退失。『十住毗婆沙论』说:「佛法有无量门,……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5)。这是二类根性,也就是重智与重信的不同。『智度论』也说:「若闻、持乃至正忆念者,智慧精进门入;书写、供养者,信及精进门入」;「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6)。所说略有差别,总不外乎在甚深难行的正常道外,别说菩萨初学的通俗法门。然重智(及慈悲)与重信,只是初入门者的偏重,不是截然不同的法门,所以『十住毗婆沙论』卷六(大正二六‧四九中──下)说:

  「是菩萨以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故,福力转增,心调柔软,于诸佛无量功德清净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诸大菩萨清净大行,希有难事,亦能信受」。 [P139] 「信诸佛菩萨无量甚深清净第一功德已,愍伤诸众生无此功德,但以诸邪见,受种种苦恼,故深生悲心。……以悲心故,为求随意使得安乐,则名 慈心。……随所能作,利益众生,发坚固施心」。

  依『论』所说,修易行道而能成就信心的,就能引生慈悲心,能进修施等六波罗蜜。这可见菩萨道是一贯的,重信的易行道,重悲智的难行道,并不是对立,而只是入门有些偏重而已。

  『大智度论』所说的「礼佛三品」,是出于汉安世高所译的『舍利弗悔过经』。舍利弗S/a^riputra启问:「前世为恶,当何用悔之乎」?佛答分三段:悔过,助其欢喜[随喜],劝请。舍利弗再问:「欲求佛道者,当何以愿为得之」?佛答说:「取诸学道以来所得福德,皆集聚合会,以持好心施与[回向]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飞蠕动之类」。末后说:种种福德,「不如持悔过经,昼夜各三过读一日」(7)。『舍利弗悔过经』的内容,是在十方如来前,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与『十住毗婆沙论』所引的经说相合。这部经,有梁僧伽婆罗Sam!ghavarman [P140] 异译的『菩萨藏经』;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共达多Dharmagupta 等译的『大乘三聚忏悔经』(西藏译名『圣大乘灭业障经』)。异译的组织小异,分为忏悔及三聚──随喜功德聚,劝请功德聚,回向功德聚。忏悔中,说到罪业随心,空不可得的深义。这部经,古代每称之为「三品经」,如汉安玄所译的『法镜经』说:「昼三夜亦三,以诵三品经事」;晋竺法护Dharmaraks!a的『离垢施女经』说:「三品诸佛经典」,「昼夜奉行三品法」(8)。说到这三品内容的经典很多,可见这是初期大乘盛行的易行道。「三品」,或作「修行三分,诵三分经」;或作「三支经」。这可能「品」是pa^ks!ika^的义译,如「三十七菩提分」,或译「三十七觉品」、「三十七觉支」。但晚期的异译,转化为「三聚」或「三蕴」(「三阴」);蕴,那是skandha了。经名「三品」,而实际有四分:「忏悔」,「随喜」,「劝请」,「回向」,这是值得注意的!依个人的意见,三分、四分是次第集成的。原始是「忏悔」部分,所以经末称此为「悔过经」;异译名为「三聚忏悔」、「灭业障」。异译『菩萨藏经』说,「此经名灭 [P141] 业障碍,……亦名菩萨藏,……亦名断一切疑」(9)。「菩萨藏」与「断一切疑」,是一部分大乘经的通称,「灭业障碍」才是主题。所以推定这是该经的原始部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自三0到三八品,为善男子、善女人,广说听闻、受持……书写、供养、施他的功德,三九品名「随喜品」,明无相的随喜回向。『大智度论』说「礼佛三品」,以「随喜回向」为一品,是随顺『般若经』而说的。回向,不只是[随喜]回向,修一切行,末后都是要回向的。忏悔回向,与『般若经』的随喜回向相结合,成为二品行。如『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说:「我悔一切过,劝助[随喜]众道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10)。弥勒Maitreya 菩萨「不持耳、鼻、头、目、手、足、身命、珍宝、城邑、妻子及以国土,布施与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无上正真之道」(11) 。这是忏悔、随喜的易行道,净土行(12)。在这二品上,加劝请行,成为三品法门。至于回向,无论是一行、二行、三行,都是以回向作结。如以回向为一行,那就成为四分行了(13)。 [P142]

  在佛前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在「初期大乘」时代,非常的流行。如『贤劫经』说:「念佛法,勤悔过,乐助[随喜]功德,施众生因[回向],劝诸佛」(14) 。『思益梵天所问经』说:「有四法善知方便,何等四?一者、顺众生意;二者、于他功德起随喜心;三者、悔过除罪;四者、劝请诸佛」(15)。这一通俗易行的方便,与文殊师利Man~jus/ri^及普贤Samantabhadra有关;文殊与普贤二大士,是『华严经』中佛的二大辅弼,所以也与「华严」有关。先提到两部经:一、晋聂道真所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三曼陀跋陀罗,是普贤梵语的音译。这部经是「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处,自然金刚座,光影甚明」,也就是『华严经』「初会」的说处;经是普贤为文殊说的。经的内容是:悔过,礼,愿乐助其欢喜[随喜],劝请诸佛──转*轮与住世,施与[回向]。末后总结说:「是善男子、善女人,昼夜各三劝乐法行:所当悔者悔之,所当忍者忍之,所当礼者礼之,所当愿乐[随喜]者愿乐之,所当请劝者请劝之,所当施与者施与之」(16)。「悔」是自说罪过;「忍」是容忍,是忏摩的义译:合起来就是忏悔。经文正宗 [P143] 分,分「悔过品」,「愿乐品」,「请劝品」,与「三品法行」相同。但在「愿乐品」中,多了礼敬「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诸迦罗蜜[善知识]、父母、及阿罗汉、辟支佛」,凡是有功德而可敬的,都作礼,这是从随喜一切功德而来的。「三品」本是「礼佛三品」,是在佛前礼敬而修行的。这部经说到:「般若波罗蜜,兜沙陀比罗经」;「兜沙陀比罗经」,义译为「如来藏[箧]经」,为华严法门最初集成的经名。这部经的成立,『般若』与『华严』经已开始流传了。二、竺法护译的『佛说文殊悔过经』,是文殊为如来齐光照耀菩萨说的。经文不分品,内容是:礼佛,悔过,劝助[随喜]众德,劝转*轮,诸佛住世,供养诸佛,(回向)我及众生成佛道。对于礼佛──五体投地,作了「表法」的解说(17)。经上说:「或问上界悔过之处,十地,十忍,十分别事,十瑞,十持,十印,十三昧」 (18),显然的与「华严」内容相通。这两部重于忏悔的经,文殊说,或普贤为文殊说,与华严法门有关,比起「三品经」来,虽同样的是通俗的易行道,而又通于深义了(19)。 [P144]

  「六十华严」的传译者──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于晋元熙二年(西元四二0),译出『文殊师利发愿经』,共四十四颂,与『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文殊悔过经』,非常接近。唐不空Amoghavajra所译的『普贤行愿赞』,六十二颂,与「四十华严」末卷偈颂相同,都是『文殊师利发愿经』的增广本。依『文殊师利发愿经记』说:「晋元熙二年,岁在庚申,于扬州斗场寺,(佛陀跋陀罗)禅师新出。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20) 。大抵『舍利弗悔过经』、『文殊悔过经』等,文字长了些,要昼夜三时 ──一日诵念六次,不太方便,所以编为简要的偈颂。如龙树的『宝行王正论』说:「为此因及果,现前佛支提(即佛舍利塔),日夜各三遍,愿诵二十偈」。二十偈的内容,也就是礼敬,离恶(忏罪),随喜,请转*轮,「穷生死后际」是常住世间,回向发愿(21) 。『文殊师利发愿经』,是日常持诵的诵本,与『普贤行愿赞』等,内容都是七分:礼佛(赞佛),供养佛,忏悔,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回向。这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经所没有的,「四十华 [P145] 严」把偈颂编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末了,长行为了满足「十」数,加上「恒顺众生」与「常随佛学」,这是偈颂所没有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说:「持是功德,令一切(众生)与某[自己名字],……生有佛处,有菩萨处,皆令生须呵摩提阿弥陀佛剎」(22)。这一法门,是易行道,净土方便道,发愿往生,是不限于某一净土的,但经文却提到了须呵摩提Sukha^vati^阿弥陀Amita^bha佛剎。须呵摩提是极乐或安乐的音译。『文殊师利发愿经』说:「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23)。易行方便与往生极乐,有了更密切的关系。

  在佛前忏悔、随喜、劝请,本是为初学者开示的通俗易行法门。文殊与劝发菩提心有关,「为一切师」,如『濡首菩萨清净分卫经』等说。文殊又与忏罪有关,如『阿阇世王经』、『如幻三昧经』说。悔过等三品法门,终于与文殊,因文殊而与普贤有关了,也就与华严法门有关,如『十住毗婆沙论』,将『十地经』所没有说的称名、忆念、礼拜、忏悔、随喜、劝请,附入初地中。西元三、四 [P146] 世纪间,竺法护与聂道真,译出与文殊(更与普贤)有关的『文殊悔过经』,『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西元五世纪初,译出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已是当时印度日常持诵的法门了。通俗易行而又与深义相通,到「四十华严」而充分明了出来。这是重信的、易行的广义念佛法门(24)。

  三支法门,名为三支而其实有六支:三支是礼敬现在十方佛(「礼敬诸佛」而后修的);忏悔;劝请中有「请佛说法」、「请佛住世」;随喜;末后又有回向。或加入「供养」(供养也本是对佛的礼敬),如『文殊师利发愿颂』所说。宗喀巴Tson%-kha-pa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也依『华严经』颂而说七支,作为积集顺道资粮,净治业障逆缘的加行(25)。迟一些译出的,还有唐那提Nadi 译『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内容为七支:礼敬,归依,忏悔,劝请(转正*轮,不般涅槃),随喜,回向,发愿(26)。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五)「灭业障品」,以「四种对治业障」:于十方世界一切如来前,「说一切罪」(忏悔);劝请(说法及久住世间);随喜;回向。与「三品经」相合 [P147] (27)。赵宋施护Da^napa^la译『佛说法集名数经』,说「七种最上供养」,内容为: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28)。先后的开合、增减,总列而比对如下(29):

  图片

  │A│B│C│D│E│F│G│H│I

  ────┼─┼─┼─┼─┼─┼─┼─┼─┼──

  礼敬诸佛│ │ │1.│1.│1.│1.│1.│1.│1.

  ────┤  │  ├─┼─┼─┼─┼─┼─┼──

  称赞如来│ │ │ │ │ │ │2.│2.│

  ────┤  │  │  │  │  │  ├─┼─┼──

  广修供养│ │ │ │2.│ │6.│3.│3.│2.

  ────┼─┼─┼─┼─┼─┼─┼─┼─┼──

  忏悔业障│1.│3.│3.│3.│2.│2.│4.│4.│3.

  ────┼─┼─┼─┼─┼─┼─┼─┼─┼──

  随喜功德│2.│2.│5.│4.│3.│3.│5.│5.│4.

  ────┼─┼─┼─┼─┼─┼─┼─┼─┼──

  请转*轮│ │ │ │ │4.│4.│6.│6.│5.

  ────┤  │  │  │  ├─┼─┼─┼─┼──

  请佛住世│3.│4.│4.│5.│5.│5.│7.│7.│6.

  ────┼─┼─┼─┼─┼─┼─┼─┼─┼──

  常随佛学│ │ │ │ │ │ │ │8.│

  ────┤  ├─┤  │  │  │  │  ├─┤

  恒顺众生│ │1.│ │ │ │ │ │9.│

  ────┼─┼─┼─┼─┼─┤  ├─┼─┼──

  [P148]

  普皆回向│4.│ │6.│7.│6.│ │8.│10│7.

  ────┼─┤  ├─┼─┼─┤  ├─┼─┼──

  发广大愿│ │ │7.│6.│  │  │  │  │

  ────┤  │  ├─┼─┤  │  │  │  │

  归依三宝│ │ │2.│  │  │  │  │  │

  ────┴─┴─┴─┴─┴─┴─┴─┴─┴──

  注【14-001】『大般涅槃经』卷三九(大正一二‧五九0上)。

  注【14-002】『大智度论』卷四(大正二五‧九二中)。

  注【14-00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二八四下)。

  注【14-004】『大智度论』卷七(大正二五‧一一0上)。

  注【14-005】『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二六‧四一中)。

  注【14-006】『大智度论』卷五八(大正二五‧四七二下)。又卷三八(大正二五‧三四二中)。

  注【14-007】『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0上──一0九一中)。

  注【14-008】『法镜经』(大正一二‧一八下)。『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五下)。

  注【14-009】『菩萨藏经』(大正二四‧一0八九下)。

  注【14-010】『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一二‧一八八下)。

  注【14-011】『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一二‧一八八下)。 [P149]

  注【14-012】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推论在三品行以前,有忏悔、随喜──二品行的可能(一三七──一三八)。

  注【14-013】以上参阅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五七0──五七六)。

  注【14-014】『贤劫经』卷一(大正一四‧二中)。

  注【14-015】『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大正一五‧三五下)。

  注【14-016】『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八下)。

  注【14-017】『佛说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二上──中)。

  注【14-018】『佛说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一下)。

  注【14-019】以上参阅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三章(一一三四──一一三五)。

  注【14-020】『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七下)。

  注【14-021】『宝行王正论』(大正三二‧五0四中──下)。

  注【14-022】『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八上)。

  注【14-023】『文殊师利发愿经』(大正一0‧八七九下)。

  注【14-024】以上参阅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三章(一一三六──一一三八)。

  注【14-025】『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汉藏教理院刊本‧二三──二四)。 [P150]

  注【14-026】『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大正一四‧六九九中──七00上)。

  注【14-027】『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正一六‧四一四下──四一六上)。『合部金光明经』卷二(大正一六‧三六九中──三七0下)。

  注【14-028】『佛说法集名数经』(大正一七‧六六0中)。

  注【14-029】a.『佛说舍利弗悔过经』;『金光明最胜王经』。b.『思益梵天所问经』。c.『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d.『佛说法集名数经』。e.『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f.『佛说文殊悔过经』。g.『文殊师利发愿经』。h.『大方广佛华严经』。i.『菩提道次第广论』。

  第二节 易行道支略说

  「念佛」为主的易行道,是以信s/raddha^为方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名称也就不一。如『思益梵天所问经』,名善知「方便」。『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以「礼佛」为名,也就是礼佛与佛前的修行。『金光明最胜王经』集为「灭业障品」,这正如智者大师的集为「五悔法」了。『佛说法集名数经』,称 [P151] 为最上「供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名为十大愿;『文殊师利发愿经』,也是名为「发愿」的。『大宝积经』的『善臂菩萨会』:菩萨于三时中,扫塔(礼佛),劝请,忏悔,念善根[随喜],愿得无上菩提[回向],都是「戒波罗蜜」所摄(1)。易行道的内容,或多或少,到『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虽多少超越了这一原则,但不失为集易行道的大成。以下,一一的略加解说:

  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佛在世时,弟子们见了佛,一定是虔诚敬礼。印度古代,见了国王,每赞颂以表示敬意(如我国古时的相见赋诗,不过赋诗是相对的)。在『杂阿含经』(「祇夜」)中,鹏耆舍Van%gi^sa就已作偈赞佛了。大乘佛教盛行赞叹如来,如『佛一百八名赞』,『一百五十赞佛颂』等。西元七世纪,印度佛教的赞佛情形,如『南海寄归内法传』所说(2)。对于佛,因崇敬信念而有所表示,那是当然的。在大乘法中,礼佛是礼十方佛,通于身语意三业,如『普贤行愿品』说:「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3)。这就是『十住毗婆沙论』的「称名、忆念、礼拜」。称名是语业的礼敬 [P152] ,如说「南无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忆念是意业的礼敬。礼拜是身业的礼敬,如合掌,稽首佛足,五体投地。传说释尊在因地,见燃灯佛Di^pam!kara 时,五体投地,可说是最敬的身礼。三业的礼敬,以内心的忆念为主,依内心敬念而表现于身业、语业。如内心没有诚信忆念,那称名如鹦鹉学语,礼拜要被禅者讥笑为如碓上下了。所以三业礼敬,主要是虔诚的「念佛」。称佛名号,其实就是赞叹,如『佛一百八名赞』;世亲Vasubandhu所造的『无量寿佛优波提舍』(一般称为『往生净土论』),立「五念门」说:「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4)。这样,礼佛就是念佛;本来「称名、忆念、礼拜」就可以了,为了适应佛教界的赞佛偈,『普贤行愿品』别立「称赞如来」一门。礼佛、念佛,「大乘佛法」中法门众多,当别为叙说。

  三、「广修供养」:这是对于佛的供养。佛在世时,衣、食、住、药等,一切是信众恭敬供养的。佛涅槃以后,佛舍利(遗体)建塔,渐渐庄严起来。对于佛塔,也就以:「华、香、璎珞、伎乐、幢、幡、灯油」;「花鬘、灯明、幢、 [P153] 幡、伞、盖供养」(5)。一般重视的,是财物的供养,出家众又怎样供养呢?佛在世时,如阿难A^nanda为佛侍者,为佛服务,就是供养。最上的供养,是弟子依佛所说的,精进修行,得到究竟解脱的阿罗汉,能满足佛为弟子说法的最大愿望,就是对佛最上的供养。重法的大乘经,也说到法供养,如『维摩诘所说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即为供养去来今佛」;「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是名最上法之供养」(6)。从信解受持,到得无生忍,如法供养,是通于浅深的。重信的易行道,『文殊悔过经』才提到财物的供养诸佛:「十方世界无所系属」的无主物,「持以贡上诸世光耀佛天中天」 (7)。『普贤行愿品』说:「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我以广大胜解心,……普遍供养诸如来」(8)。这些都是财供养。一切是「最胜」 [P154] 的,「一一皆如妙高(须弥山)聚」的。这样的广大供养,是由于广大的胜解心。胜解adhimoks!a是假想观,依定所起的假想观(或以假想观而得定),观成广大供品来供佛,这不是一般人所能的。『普贤行愿品』所说,本是「大愿」,发愿能这样供佛,如修行深了,能以胜解所成作广大供养,那已不是易行道了。『大智度论』说:「供养者,若见若闻诸佛功德,心敬尊重,迎逆侍送,旋繞礼拜,曲躬合手(掌)而住。避坐安处,劝进饮食,华、香、珍宝等,种种称赞持戒、禅定、智慧诸功德。有所说法,信受教诲。如是善身口意业,是为供养」 (9)。依此可见,供养实只是礼敬的一部分,所以初期的「三品经」,是没有说供养的。

  四、「忏悔业障」:忏悔能达成佛弟子三业的清净,在出家僧团中,是时常举行的。人非大圣,不可能没有过失,有过失就要知过能改,如有罪过而隐藏在内心,会影响内心,障碍圣道的进修,不得解脱。「大乘佛法」的忏悔,是在十方一切佛前,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普贤行愿品』所说,还只是忏悔业障 [P155] ,但有的却扩大为忏悔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等。在「大乘佛法」中,忏悔有了不寻常的意义,而忏悔的方法更多,这留在下面作专章来叙说。

  五、「随喜功德」:随喜anumodana,是对于他人的所作所为,内心随顺欢喜,认可为行得好,合于自己的意思,所以「随喜」是通于善恶的。简略的说,佛法是浅深不等的离恶行善,这是要自己身体力行的,但不只是自己行就够了。任何一种离恶行善的善行,可分四类:一、「自行」,自己去做;二、「劝他行」,还要劝别人去做;三、「随喜行」,知道别人做了,起认可欢喜心;四、「赞叹行」,赞叹这一善行,赞扬行此善行的人,以激励大众。大家都向于离恶行善,才是佛教的理想。善行如此,恶行也有「自行」、「劝他行」、「随喜行」、「赞叹行」;如恶行而具足四行,那可是恶性深重了(10)。这里,约随喜功德说。一切善行,不外乎一般人的人、天福德;声闻与缘觉乘──有学、无学功德;菩萨发大心,广修福慧,自利利他的功德;如来圆满大菩提,现成佛、说法、入涅槃等最胜功德。对于这一切功德,都「心生欢喜」,如『普贤行愿品』 [P156] 说:「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11)。『般若经』「随喜品」也是这样,不过与般若相应,无相无着(是难行道)而已。『法华经』「随喜功德品」,听闻随喜而转化他人。「随喜功德」,是一切大乘法门所重视的。『大智度论』说:「随喜福德者,不劳身口业作诸功德,但以心方便,见他修福,随而欢喜」。这不是说,不需要身语的实际善行,是说见他修福而心生随喜,是有很大功德的。依『智度论』说:随喜功德之所以有大福德,一、确信福德因果,「得正见故,随而欢喜」。二、「我应与一切众生乐,而众生能自行福德」,作福的一定能得安乐,那就与自己行善一样。三、「众生行善,与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随喜」(12)。众生是自我中心的,虽明知行善是应该的,但从自我而起颠倒,每对他人的善行善事,福德慧德,会引起嫉妒,障碍或破坏,这是修菩萨行的大障。如能修随喜行,时时随喜一切功德,那一定能慈心普利,趣入菩提的大道。随喜是「礼佛三品」之一,是在佛前修的,佛菩萨的功德,当然是随喜的主要内容,但如来化导众生,不弃人、天、 [P157] 声闻、缘觉功德,所以一切功德,都是发菩提心者所随喜的。

  六、「请转*轮」,七、「请佛住世」:在「三品法门」中,这二者是合为「劝请品」的。这二者,出于各部派的共同传说。一、释尊成佛以后,感到了佛法甚深,众生不容易教化,曾有「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的意境。梵天brahma^ 知道了,特来请佛说法,这才受请而大转*轮(13)。佛法是不共世间的!世间的神教、哲学等学行,不是一无足取,而是对于彻悟人生的真义,实现人生的究竟归宿,是无能为力的,惟有佛法才能达成这一目的。梵天是印度的最高神,自称是宇宙、人类、万物的创造者。梵天来恳请说法,表示了神教的无能为力,有待佛法的救济。佛转*轮,是世间出现了新的希望,如昏暗中的明灯一样,那是多难得呀!二、佛曾三次对阿难说:「佛四神足已多修习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阿难听了,当时没有说什么,释尊这才答应了魔ma^ra的请求,三月后入涅槃(14)。这表示了:虽然说佛涅槃后,「自依止,法依止」,如法修行,与佛在世一样。实 [P158] 际上,佛涅槃后,虽然佛法在开展,教区在扩大,而佛法的真意义──究竟解脱的,却大大的低落了。这所以有「正法」与「像法」(后来又有「末法」)的分别,不免想到了佛法从世间灭失的悲哀(15)。这二项传说,在部派佛教中,没有引起什么问题。「初期大乘」兴起,「劝请」成为「礼佛三品」之一。昼夜六时,对十方佛初成佛道的,「请转*轮」;佛要入涅槃的,「请佛住世」。这是愿望佛法的出现世间,佛法永远存在于世间,为苦难众生作依怙:这是真诚的护法心。西元前后,印度的政局,非常混乱;佛法在传布中,不免要受到破坏、障碍。圣弟子面对当前的佛教,从内心激发护法的热心;而将「请转*轮」、「请佛住世」,作为礼佛要行,时时忆念,以激发佛弟子为法的热忱!

  一0、「普皆回向」:回向parin!a^ma是回转趣向;回向功德,是将所有功德,转向于某一目的。『普贤行愿品』的回向,是:「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16)。依偈说,回向是将上来所说的「礼敬功德」、「赞叹功德」、「供养功德」、「忏悔功德」、「 [P159] 随喜功德」、「劝请功德」:一切回向于众生,与众生同成佛道。依偈文,可见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经」也如此),本没有「恒顺众生」、与「常随佛学」的。回向众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过经』说:「学道以来所得(一切)福德,皆集聚合会,以持好心施与[回向]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其福;有余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17)。异译『菩萨藏经』说得更明白:「一切和合回施与一切众生,……一切和合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此善根,愿令一切众生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8)。菩萨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众生,就是将自己的功德,转而布施给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发心修行成佛。菩萨的功德,真能施与众生,使众生受福乐吗?这里面含有重大问题,也就是「自力」与「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说善恶因果,修因证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违反佛法的特质吗?『大智度论』卷六一(大正二五‧四八七下──四八八上)说:

  「共一切众生者,是福德不可得与一切众生,而果报可与。菩萨既得福德 [P160] 果报,衣服、饮食等世间乐具,以利益众生。菩萨以福德清净,(所有)身口,人所信受;为众生说法,令得十善,……末后成佛。……是果报可与一切众生,以果中说因,故言福德与众生共。若福德可以与人者,诸佛从初发心所集福德,尽可与人」!

  经上说福德回向施与众生,这是果中说因,是不了义说。菩萨的福德,是不能转施与别人的。但菩萨发愿化度众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来福慧具足,就能以财物、佛法施与众生;使众生得财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福德而可以回施众生,那是违反「自力」原则的。佛菩萨的功德无量,如可以回施众生,那世间应该没有苦恼众生,都是佛菩萨那样,也不用佛菩萨来化度了!『十住毗婆沙论』这样说:「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为诸众生故,正回向佛道」(19)。菩萨发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回向众生及佛道」,是说「为诸众生故」,以一切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非以福德善根施与众生。『普贤菩萨行愿赞』但说「悉皆回向于菩提」,没有说 [P161] 回向众生,也许是为了避免读者的误解吧!

  「大乘佛法」的易行道,主要是忏悔、随喜、劝请──三品。这是在十方佛前进行的,所以从「礼佛」而分出:礼敬、赞叹、供养──三事。修行终了,这一切功德,为一切众生而回向于佛道。所以易行道的主体,到此为止。『华严经』「十回向品」,二处说到:一、忏悔,礼敬,劝请,随喜──「悉以回向」;二、忏悔,随喜,礼敬,劝请──回向(20)。「离世间品」说:「四行是菩萨道:忏除罪障,随喜福德,恭敬尊重,劝请如来」(21)。易行道的本义,就是这些。大乘行者,对佛礼敬、供养,坚定了清净的大乘信心;忏悔,使内心没有疑悔,不碍修行;随喜佛菩萨等的功德,养成乐人为善的无私心,劝请能激发护持佛法的热忱;并以一切功德,为众生而回向佛道(不为一切众生,就会趣入涅槃)。易行道是以佛为中心的进修,能成就这样的菩萨心行,也就能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为了符合『华严经』的体裁,满足 [P162] 「十」数,『普贤行愿品』长行,才加入此二愿。约意义说,这二者是菩萨道所应有的。在修学过程中,生生世世见佛闻法,是向上不退的最佳保证!到底应该怎样修学?也只有学习诸佛那样的(因中)修学,才能圆成佛道。「恒顺众生」,是于众生「随顺而转」:尊重众生,救助众生,利益众生。『思益梵天所问经』说:「菩萨有四法善知方便」,在随喜、忏悔、劝请外,「顺众生意」,也确是方便之一(22)。

  上来的解说,是依易行道的十支,作一般的解说,并非专依『普贤行愿品』说的。

  注【15-001】『大宝积经』(二六)『善臂菩萨会』(大正一一‧五三0中──下)。

  注【15-002】『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正五四‧二二七上──下)。

  注【15-00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

  注【15-004】『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大正二六‧二三一中)。

  注【15-005】『四分律』卷五二(大正二二‧九五七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二(大正二四‧五三中)。 [P163]

  注【15-006】『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正一四‧五五六上、下)。

  注【15-007】『佛说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五中)。

  注【15-00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

  注【15-009】『大智度论』卷三0(大正二五‧二七六下──二七七上)。

  注【15-010】『杂阿含经』卷三七(大正二‧二七五下)。『增支部』「十集」(南传二二下‧二七0 ──二七一)。

  注【15-01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

  注【15-012】『大智度论』卷六一(大正二五‧四八七下)。

  注【15-013】『相应部』(六)「梵天相应」(南传一二‧二三四──二三七)。经律都有记载。

  注【15-014】『长阿含经』(二)『游行经』(大正一‧一五中──下)。『长部』(一六)『大般涅槃经』(南传七‧七一──七五)。

  注【15-015】如来可住一劫余,因阿难不知请求住世,八十岁就入涅槃的传说,意味着佛寿可能很长的。

  注【15-01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文殊师利发愿经』(大正一0 ‧八七九上)。『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一0‧八八0中)。

  注【15-017】『佛说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一上)。

  注【15-018】『菩萨藏经』(大正二四‧一0八九上)。 [P164]

  注【15-019】『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二六‧四六中)。

  注【15-02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五(大正一0‧一三三上)。又卷三一(大正一0‧一六五中)。

  注【15-02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七(大正一0‧三00中)。

  注【15-022】『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大正一五‧三五下)。 [P165]

返回目录

-----------------------------------------------------------------------------------------------------------------

更多印顺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