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章 如来藏与「真常唯心论」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1日
来源:   作者:印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章 如来藏与「真常唯心论」

 

  第一节 般若学者的佛性说

  西元四世纪后半起,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的瑜伽派Yoga^ca^ra与起,不但论义精严,门下人才济济,出家众也相当严净。这时期,重在如来tatha^gata本具的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在重信仰与修持(念佛)的学流中,流行不衰。如来藏说与瑜伽学,有了相互的影响,开展不同的新猷:理论倾向于真常的唯心cittama^trata^,事行倾向于念佛buddha$nusmr!ti。当然,「初期大乘」经与龙树Na^ga^rjuna的「一切皆」空说,也在流行;佛护Buddhapa^lita与清辨Bha^vaviveka,Bhavya的兴起,使后期龙树学大盛。「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论义的多采多姿,非常兴盛,而在适应印度的时代文化下,重信仰重修持的倾向,由真常的如来藏心说,推进佛法到另一阶段──「秘密大乘佛法」。这需要分别的来叙述。

  如来藏与我a^tman,瑜伽学者是以真如tathata^、法界dharma-dha^tu来解说的; [P284] 这是无着与世亲论的见解,多少融会了如来藏说。但世亲的弟子陈那Din%na^ga,译作「大域龙」,依(下本)『般若经』,造『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却这样(大正二五.九一三上)说:

  「若有菩萨者,此无相分别,散乱止息师,说彼世俗蕴」。

  『大般若经』「初分」(上本十万颂),说「实有菩萨」等一段经文,无着论解说为「遣除十种分别」(1)。「实有菩萨」句,是对治「无相散动分别」的,世亲解说为:「显示菩萨实有空体」(2),以为菩萨以实有空性s/u^^nyata^为体的。陈那的解说不同,如『释论』说:「谓令了知有此蕴故,除遣无相分别散乱。如是所说意者,世尊悲愍新发意菩萨等,是故为说世俗诸蕴(为菩萨有),使令了知,为除断见,止彼无相分别,非说实性」(3)。这是说,说有世俗五蕴假施设的菩萨,是为了遣除初学者的断见。陈那这一系,重于论理,接近『瑜伽论』义,所以不取无着、世亲调和真常大我的意见。

  如来藏我,是『大般涅槃经』说的。从如来常住,说到如来藏我,我是「常乐我净」──四德之一,是如来大般涅槃maha^-parinirva^n!a的果德。如来常住,所以说众生本有如来藏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4)。我,如来藏,佛性buddha-dha^tu ,约义不同而体性是一。『楞伽经』(世亲同时或略迟集出的)近于瑜伽学而倾向唯心说, [P285] 也觉得「如来藏我」,太近于印度神学的「我」了,所以特加以解释,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上──中)说:

  「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 「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 …为离外道(我)见(妄想)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楞伽经』以为:如来藏是约真如、空性等说的,与无着、世亲论相同。『大般涅槃经』说:为声闻说无我nira^tman,使离我见,然后开示大般涅槃的大我:如来藏我是比无我深一层次的。『楞伽经』意不同:愚夫、外道都是执有自我的,「畏无我句」的,如说无我,众生不容易信受。为了摄引外道,所以说如来藏(我)。如外道们因此而信受佛法,渐渐了解真如、空性等,「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就能远「离不实(的)我见妄想」。说如来藏,与「佛法」说无我一样,不过不是直说无我,而是适应神学,方便诱导「计我外道」,称真如为如来藏,故意说得神我一样。说如来藏的意趣如此,所以结论说:「当依无我如来之藏」。如真能了解如来藏教的 [P286] 意趣,佛教也不会步入「佛梵一如」了!

  『大般涅槃经』,中天竺的昙无谶Dharmaraks!a,北凉玄始十年(西元四二一)初译。起初只是「前分十二卷」,后又回西域去寻访,在于阗得到经本,共译成四十卷(5)。前分十二卷,与法显、智猛所得的『泥洹经』同本;法显与智猛,都是在(中天竺)华氏城Pa^t!aliputra 老婆罗门家得来的(6)。「前分十二卷」,是现行的前十卷五品。这部分,从如来常住大般涅槃,说到众生本有如来藏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与『不增不减经』,『央掘魔罗经』等所说主题,完全相同。富有神我色彩的如来藏我,与佛法传统不合,所以佛教界,如瑜伽学者等,都起来给以解说,也就是淡化众生有我的色彩。『大般涅槃经』的后三十卷,思想与「前分」不同。如来藏说起于南印度;『大般涅槃经』传入中印度,也还只是前分十卷。流传到北方,后续三十卷,是从于阗得来的,这可能是北印、西域的佛弟子,为了解说他、修正他而集出来的。在后续部分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即是我」,不再提到如来藏了,这是值得注意的!佛性的原语为buddha-dha^tu,也可能是buddha-garbha(佛藏)、tatha^gata-dha^tu(如来界)的异译,意义都是相通的。对众生身中,具足三十二相的如来藏我──佛性,给以修正的解说,如『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中)说:

  「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 [P287]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这是「佛性当有」说。一切众生决定要成佛,所以说众生将来都有佛的体性,不是说众生位上已经有了。所以说「佛性是我」,是为了摄化外道,如梵志们「闻说佛性即是我故,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然后告诉他们:「佛性者实非我也,为众生故说名为我」(7)。又有外道听说无常、无我,都不能信受佛的教说,但「佛为诸大众说有常乐我净之法」,大家就舍外道而信佛了(8)。总之,依『大般涅槃经』的后续部分,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藏我),只是诱化外道的方便而已,与『楞伽经』的意见相同。如来藏我、佛性说,依佛法正义,只是通俗的方便说,但中国佛学者,似乎很少理解到!

  续译的三十卷,可分四部分。一、从「病行品」到「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五品,明「五行」、「十德」,以十一空或十八空来说明一切,可说是依『般若经』义来说明佛性、涅槃的。关于佛性,如『经』上(9)说:

  「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见法性,以不见故,则见佛性」。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假众缘故,则便可见。假众缘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待众缘然后成者,则是无性;以无性故,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P288]

  「不见法性,……则见佛性」,佛性是「绝无戏论」的空性。一切都是依待众缘而成的,所以是无性asvabha^va的,空的。般若prajn~a^,如来,大般涅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anuttara-samyak-sam!bodhi,都是无自性的,所以依待众缘──修行而能得、能成、能见;随顺世俗而说是有的。佛性是常住无为的;「不说佛(如来)及佛性、涅槃无差别相,惟说常恒不变无差别耳」(10)。经依缘起无性空说佛性,当然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不过众生有佛性,不是芽中有树那样,而是说:以善巧方便修习(空三昧),离一切戏论,不见一切法,就可以见佛性了。

  二、「师子吼菩萨品」:本品依十二因缘[缘起]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第一义空parama$rtha-s/u^nyata^,中道madhyama^-pratipad,而展开佛性的广泛论究。如『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中)说:

  「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十地]。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见)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

  缘起即空的中道,是龙树『中论』所说的。『回诤论』也说:「诸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P289] 」(11)。观缘起得道,是一切圣者所共的,只是声闻s/ra^vaka与缘觉pratyaka-buddha── 二乘圣者,第一义空不彻底,所以不见佛性,也就是不见中道。究竟彻见缘起即空即中的,就是佛。十二因缘的真相,是:「十二因缘,不出[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异],不来不去,非因非果。……非因非果,名为佛性」(12)。这是参考了龙树的「八不中道」的缘起。缘起是佛出世也如此,不出世也如此,常住而超越因果的,所以加「非因非果」句。八不中道的缘起,就是佛性;二乘不见中道,所以不见佛性,如『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三中)说:

  「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以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无常、苦、无我)者,一切生死;不空(常、乐、我)者,谓大涅槃。……中道者,名为佛性」。

  这段文字,应略加解说。第一义空,是缘起胜义空。空为什么名为智慧?如『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分为二分:成就者名为菩提,未成就者名为空」;「十八空即是智慧」(13)。空是空观(空三昧),观因缘本性空;如到了现见空性,空观即转成菩提bodhi。观慧与菩提,都是般若──智慧,所以「第一义空名为智慧」。空,怎么不见空与不空?空是毕竟空atyanta-s/u^nyata^ ,般若是绝无戏论的,于一切法都无所得,所以空也不可得。然般若无所见而无所不见,所以见空、无常、苦、无我,也不见不空、常、乐、我。空、无常等是一切生死;不空、常、乐 [P290] 、我,是大般涅槃。二乘但见空、无常、若、无我,所以不见中道佛性。佛见空等又见不空等,所以说见中道,见佛性。即空的中道缘起,曾参考龙树论,是非常明显的。然龙树所说的缘起中道,是三乘所共的;中道是不落二边,如落在一边,怎能成圣呢!但「师子吼品」是不共大乘法:二乘但见一边,不见中道;佛菩萨是双见二边的中道。所说空与不空,用意在会通「涅槃经前分」:「空者,谓二十五有(生死)……,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大般涅槃)。

  佛性,一般解说为成佛的可能性。依「师子吼品」说,「佛性」一词,有不同意义。如说:「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14)。「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观十二因缘智……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15)。观十二因缘(第一义空)智,能成无上菩提,是无上菩提的种子(因),所以观智名为佛性。观智是观中道的十二因缘智,所以十二因缘也名为佛性了。观智与十二因缘,都名为佛性,其实(八不的)十二因缘,是非因非果的,不过为观智所依缘,也就随顺世俗,说十二因缘为佛性。这二类──观智与十二因缘的名为佛性,是约「因」说的。又如说:「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16)。这里所说的佛性,约「本性」说 。其实,无上菩提与大般涅槃,都是佛的「果」性。依此而论,众生有没有佛性呢?「一切众生定有如是(即空中道的) [P291] 十二因缘,是故说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17)。约十二因缘说,一切众生是「定有」佛性的。佛性=佛的果德,「一切众生定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18)。在众生位,这是当来一定可得的,所以是「当有」佛性。以中道缘起(或称「正因佛性」)来说,即空的缘起中道,是超越的,虚空般的平等无碍,可以作不同说明:「云何为有?一切众生悉皆有故。云何为无?从善方便而得见故。云何非有非无?虚空性故」(19)。所以,一切众生「定有」佛性,犹如虚空,要观即空的缘起中道,才能体见的,决不能推想为因中有果那样。

  三、「迦叶菩萨品」:断承上一品的思想,而着重因缘说。关于众生有佛性,「前分」所说的「贫家宝藏」、「力士额珠」等譬喻,几乎都作了新的解说。分佛性为二类:「佛(的)佛性」,「众生(的)佛性」。「佛佛性」是:圆满一切功德,佛性究竟圆满,不再有任何变易,也就不落时间,所以说:「如来佛性,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20)。「众生佛性」是:众生位中,「一切善、不善、无记,尽名佛性」(21)。这一见地,是非常特出的!如『大般涅槃经』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一中──下)说:

  「一切无明、烦恼等结,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从善五阴,乃至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不断不常的缘起说。众生在十二因缘河中,生死流转,一切不断不灭的相似相续,如灯 [P292] 焰(流水)一样,前后有不即不离的关系。如没有无明烦恼,就没有生死众生,也没有善的五阴,不能展转增胜到圆满无上菩提。所以,不但善法是佛(因)性,不善法也是佛性,一切是佛所因依的。一般所说的生死河,其实也就是「佛性水」(22)。这样,十二因缘流中的众生,「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23)。本品专依因缘说佛性,可说简要精当了!这样,众生有无佛性的说明,也都可以通了,如『大般涅槃经』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二中)说:

  「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众生)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说众生有佛性,无佛性,亦有亦无佛性,非有非无佛性,如合理的了解,那是都可以这么说的。否则,就不免大错了。「若有人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常乐我净,不作不生,烦恼因缘故不可见,当知是人谤佛法僧」(24)!文句虽依佛性说,但显然是指通而俗神化的,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具足如来功德的本有论者。在「佛法」缘起论的立场,如来藏我本有说,不免是毁谤三宝了 (25)!

  四、「憍陈如品」:遮破外道的种种异见,说如来常乐我(续译部分,我约得八自在说)净,使外道改宗信佛。全品没有说到佛性的含义。总之,续译部分,是以『般若经』空义,龙树的缘起中道说,缘起说,净化「前分」如来藏──佛性的真我色采。这是如来藏思想流行中,受到北方「初期大乘」学者的分别、抉择,修正。

  注【21-001】『大乘庄严经论』卷五(大正三一‧六一八中)。『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三一‧一四0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大正三一‧六九二下)。

  注【21-002】『摄大乘论释』卷四(大正三一‧三四二下)。

  注【21-003】『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二(大正二五‧九0五中)。

  注【21-004】『大般涅槃经』卷七(大正一二‧四0七中)。

  注【21-005】『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五五‧五九下──六0上)。又卷一四(大正五五‧一0二下──一0三中)。

  注【21-006】『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五五‧六0中)。

  注【21-007】『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五上──中)。

  注【21-008】『大般涅槃经』卷三九(大正一二‧五九一中)。

  注【21-009】『大般涅槃经』卷二六(大正一二‧五二一中、五一九中──下)。

  注【21-010】『大般涅槃经』卷二五(大正一二‧五一三下)。

  注【21-011】『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七所引(汉藏教理院刊本三二上)。

  注【21-012】『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上)。

  注【21-013】『 大智度论』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一九上 )。又卷五七(大正二五‧四六五下)。 [P294]

  注【21-014】『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三下)。

  注【21-015】『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中、上)。

  注【21-016】『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上──中)。

  注【21-017】『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大正一二‧五五七上)。

  注【21-018】『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大正一二‧五五七上)。

  注【21-019】『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六上)。

  注【21-020】『大般涅槃经』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一中)。

  注【21-021】『大般涅槃经』卷三六(大正一二‧五八0下)。

  注【21-022】『大般涅槃经』卷三六(大正一二‧五七九中)。

  注【21-023】『大般涅槃经』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二中──下)。

  注【21-024】『大般涅槃经』卷三六(大正一二‧五八0下)。

  注【21-025】『大般涅槃经』后续部分,所说「佛性」,可参阅拙作『如来藏之研究』第八章(二五一──二七0)。

  第二节 融唯识而成的「真常唯心论」

  兴起于南印度的,真实常住的如来藏tatha^gata-garbha为依说;起于北方的,虚妄无常的阿赖耶识a^layavijn~a^na为依说:二者是恰好是对立的。传入中印度(北方人称之为「东方」 [P295] ,因接触而有了折衷与贯通。如来藏,本来不一定说是「心」的,后来也就名为「如来藏心」。心在梵文中,有二:一、citta,音译为质多,是「心意识」的心。依契经的习惯用法,是一般心理作用的通称。特有的意义是:「心是种族义,……滋长是心业」;「集起故名心」(1),表示种种(知识、经验、业力)积集滋长的心理作用。这是一般的,也是「虚妄唯识论者」所说的。二、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是心藏的心[肉团心],树木的心。一般树木,中心总是比较致密坚实些,所以解说为坚实,引申为「心髓」、「心要」等。肉团心,在古人的理解中,是个体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切心理作用,是依此而有的,所以名为汗栗驮[心]。有偈说:「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2)。质多心是没有形质的,却潜藏在洞窟里;窟就是心脏。这样,汗栗驮心与质多心,在古人的理解中,是不同的,却不是无关的。关于心[质多],『增支部』这样说:「心极光净,而(为)客随烦恼杂染」(3)。心是极光净pabhassara的,使心成杂染的,是随烦恼upakkilesa。随烦恼是客,有外铄而非心自性的意义,后来形成「心性本净 cittaprakr!ti-vis/uddhi,客尘所染」的成语。心性是否本净,成为「部派佛教」间重要的论辩项目。「初期大乘」的『般若经』等,也说心性本净,但约心的空性s/u^^nyata^说。不但心本净,一切法也是本净的。『大智度论』说:「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以人畏空,故言清净」(4)。本性净与本性空prakr!ti-s/u^nyata^同一意义,所以不能意解为心本性是怎样清净庄严的(5)。 [P296]

  佛教界流传的「心性本净」说,瑜伽派Yoga^ca^ra怎样解说呢?『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卷五四(大正三0.五九五下)说:

  「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毕竟不净能生过失,犹如贪等一切烦恼。亦不独为烦恼因缘,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无有独于识性而起染爱,如于色等」。

  心识的本性,不是烦恼那样的不清净。如于识而起染爱,那是与烦恼俱起的关系。论心识的自性,可说是本净的。这样的会通经说,不同于「心性本净」的学派,是心识本性无记avya^kr!ta 说,继承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等的思想。但在『辩中边论』,也依心空性来解说了。『辩中边论』「相品」,论说空性,末了说:「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为客尘所染」。世亲Vasubandhu解说为:「云何非染非不染?以心性本净故。云何非净非不净?由客尘所染故」(6)。本净而又为客尘所染,是多么难以理解呀!无着Asan%ga的『大乘庄严经论』说:「非净非不净,佛说名为如」(7)。如tathata^是空性、心性的异名,实际上是离言而不可说的。说非净非不净,非染非不染,本性清净而为客尘所染,都只是方便安立。关于心性本净,『大乘庄严经论』卷六(大正三一.六二二下──六二三上)说:

  「譬如清水浊,秽除还本清,自心净亦尔,唯离客尘故」。 [P297] 「已说心性净,而为客尘染,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

  经上说的「自心净」,约心的真如citta-tathata^说,并非说虚妄分别vitatha-vikalpa 的心识是本净的。『论』上解说为:「此中应知,说心真如名之为心,即说此心为自性清净」(8) 。「心性净」,大乘经每译为「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的心。「心真如」,梵本作「法性心」dharmata^-citta。所以论义的抉择,是大乘经的「自性清净心」说。瑜伽学者约真如说自性清净心,说如来藏,心还是质多心,虚妄分别心与真如心,有不离的关系,也就是与如来藏不相离了。真如是可以称为心的,那末对妄心说「真心」,当然是可以的。后魏瞿昙般若流支 Prajn~a^ruci所译『唯识论』说:「一者相应心,二者不相应心。相应心者,所谓一切烦恼结使、受想行等诸心相应。……不相应心者,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9),也不能说不对的。不过真常的清净心,后代瑜伽学者,大都避而不谈,以免有「似我真如」的嫌疑。

  如来藏我,是一切众生中,具足如来功德相好庄严的。在传布中,与自性清净心相结合,由于清净的如来藏,在众生身中,为烦恼所覆,与心性清净而为客尘所染,有相同的意义。如来藏的本义是「真我」,在「无我」的佛法传统,总不免神化的嫌疑。说如来藏是自性清净心──「真心」,那如来藏更可以流行了。所以,『央掘魔罗经』解说为声闻说偈中的「意」说:「此偈意者,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所作」(10)。『不增不 [P298] 减经』说:「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思议法自性清净心」(11)。这是说:依清净真如、法界dharma-dha^tu,说如来藏;依如来藏相应的不思议佛法──清净功德,说为自性清净心。依真如、法界说,可通于瑜伽学。如来藏与自性清净心相结合,更说到剎那ks!an!a生灭识的,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一二.二二二中)说:

  「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 「如来藏者,是……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12)。

  『胜鬘经』以如来藏为自性清净藏prakr!ti-paris/uddha-garbha,自性清净藏就是自性清净心。如来藏有空s//u^nya义,有不空as//u^nya义,而经说「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 「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13)。以如来藏为空性智s/u^^nyata^-jn~a^na,对『华严经』所说:「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碍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愚痴众生颠倒想覆,不知不见」(14) ,解说上是更为适当的。如来藏依真如、空性而说,与瑜伽学相同;但与本有的如来智慧功德等相应,还是不同的。「七法剎那不住」,经说六识与心法智(或作「所知法」)。剎那剎那生灭不住,不能成立受生死苦,求得涅槃;生死与涅槃,非有常住的如来藏为依不可。如来藏通过 [P299] 自性清净心,与生灭的妄识,开始了关联的说明。

  真常清净(如来藏)心,虚妄生灭(阿赖耶)心,是对立的,但渐渐联合,如『楞伽经』所说:「如来藏藏识心」。我以为,『阿毗达磨大乘经』,有重要的中介地位,无着的『摄大乘论』,是依『阿毗达磨大乘经』的「摄大乘品」而造的(15)。这部经并没有译出,当然不能充分明了。如「十相殊胜」,『摄大乘论』的组织次第,是依这部经的。『摄论』的成立大乘唯识,大体是依这部经的。『论』中引用的少数经文,意义是非常特出的!如『摄论』「所知依分」,引用『阿毗达磨大乘经』二偈,如『摄大乘论本』(大正三一.一三三中)说: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第二偈,明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论』中解说了「摄藏」的意义。第一偈 的界dha^tu,当然可以解说为种子,但『论』文却没有加以解说!『究竟一乘宝性论』引用了这一偈,以『胜鬘经』的如来藏来解说。「无始时来界」一偈,在当时佛教界,是有不同解说的(6)(16)。真谛 Parama^rtha所译『摄大乘论释』,也引『胜鬘经』的如来藏为依止说,解说第一偈(17)。也许是真谛所增附的,但事有依据,决不是真谛自已的臆解。

  「界」,在『摄论』的引经中,可以发见他的意义,如『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三一.一四0 [P300] 下)说: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于此义中,以何喻显?以金土藏为喻显示。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经说有杂染分、清净分、彼二分。「彼二分」,是有漏生有漏,无漏生无漏的瑜伽学者所难以同意的,所以说是不了义(密意)说。在了义的解说中,以金土藏──金(土)矿作比喻。如金矿中可有三法:地界,土,金。地界pr!thivi^-dha^tu是金与土所依止的,构成土与金的坚性物质。平时只见泥土,不见金质,如众生「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如开采冶炼,去泥土显出金质,如经般若火锻炼,那就「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杂染虚妄的遍计所而执自性parikalpita-svabha^va,清净真实的圆成实自性parinis!panna-svabha^va ,如土与金。而「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para-tantra-svabha^va,「有彼二分」,如金、土所依的地界。『摄大乘论』以依他起为「彼二分」;也就是虚妄分别识通二分:譬喻如 [P301] 地界,界也是通二分的。『摄论』以依他起、妄识为「界」,通于二分,成为随染、转净的枢纽,是没有定性的。『摄论』解释三性时说:「谓依他起略有二种:一者,依他种子熏习而生起故;二者,杂染清净性不成故」(18)。依他起中,依种子而生,是依因缘而生的一般解说。而杂染清净性不成,是说可以染、可以净,不一定染、不一定净,正是依他起通二分的特殊意义。「依他起虚妄分别识」,当然是有漏的。以此为「界」,为「一切法等依」,是符合瑜伽的唯识 vijn~aptima^trata^思想的。但以金土藏譬喻来说:界──虚妄分别识「有彼二分」,凡夫如见土不见金,是没有吗?金是真实的存在的。这样,「彼二分」或「有彼二分」,不是可以解说为具有二分吗!依他起、虚妄分别识(根本识是阿赖耶识)的底里,就是圆成实性,不就是可以称为「界」的如来藏吗?唯识学不许依他起、虚妄分别识是性净的,但经「彼二分」的沟通,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结合,顺理成章的出现于大乘经了。

  『楞伽经』与『密严经』,无着与世亲的论书中,都没有引述。唐玄奘杂糅所成的『成唯识论』,引用这两部经,所以被认为「唯识宗」所依的经典,其实经义是不属于这一系的。『楞伽经』的汉译本,有三部;宋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于元嘉二十年(西元四四三)初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集出的时代,应该要比无着论迟一些。『密严经』的汉译本,有两部;唐(西元六八0年前后)地婆诃罗Diva^kara初译,这是集出更迟一些的。这两部经, [P302] 是如来藏为依止说,与瑜伽学系的阿赖耶识为依止说的综合。在「大乘佛法」思想上,无着(与世亲)论师是非常卓越的!依部派佛教而来的细意识说,种子熏习说,成立以虚妄分别的阿赖耶(种子)识为依止,抉择贯通大乘经说,而形成大乘不共的唯识论。在这一系经论中,如五法 pan~ca-dharma,三自性trividha-svabha^va,八识as!t!au-vijn~a^na^ni,二无我 dvidha^naira^tmya等(无着论著重于八识的成立),成为体系精严的论义。无着(传承弥勒)论是分别叙述的,为『楞伽』与『密严』所融摄,综合的叙述。如『大乘入楞伽经』说「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我法,普摄于大乘」(19)。『大乘密严经』说:「菩萨入于诸地,了知五法、八识、三自性及二无我」;「大乘真实义,清净无等伦,远离诸分别,转依之妙道。八种识境界,诸自性不同,五法及无我,差别而开示」(20)。综合为大乘的重要经义,是显然可见的。无着论所成立的三身traya^h! ka^ya^h!,及转识所成的四智catva^ri-jn~a^na^ni(21);『楞伽经』一再说到三身(22),但二经都没有说到四智。由于这二部经,引用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成语,所以一般误以为是瑜伽学的。瑜伽派本是出于定慧修持的瑜伽者yogaka,传出了『瑜伽师(或作「行」)地论』,学风渐重于义理的思择。而『楞伽』与『密严』,虽也作分别思择,而重在修持;经中到处说「自证圣智」,「瑜伽」,「现法乐住自证之境」。这是如来藏系的瑜伽行者,融摄阿赖耶识系的法义,成立自宗──真常为依止的唯心cittama^trata^论。 [P303]

  如来藏约真如tathata^说;心性本净约心空性s/u^^nyata^说,虚妄分别识不是性本净的:这是瑜伽学。『阿毗达磨大乘经』,说依他起性「彼二分」,以「金土藏」为譬喻,是以引起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联合。『楞伽经』也说八识,八识是:「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23)。如来藏与藏识──阿赖耶识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大正一六.六一九中──六二0上)说:

  「世尊!惟愿为我说蕴处界生灭之相,若无有我,谁生谁灭?而诸凡夫依于生灭,不求尽苦,不证涅槃」。 「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生于七识无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体相续,恒注不断。本性清净,离无常过,离于我论。其余七识──意、意识等念念生灭」。 「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识藏,与七识俱起」。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24)。

  这段经文,可说是『胜鬘经』义的引申。『胜鬘经』以为:「七法剎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厌苦乐求涅槃」。惟有「如来藏常住不变」,能为依止,才能成立生死与涅槃(25)。依『楞伽经』说:凡夫,外道们,总以为生死流转,非有我a^tman不可。生死如没有所依自体,那一切是 [P304] 生灭的,也就不可能希求涅槃了。依此而说如来藏教,也就说生灭法是不能为依而成立生死的。如经上说:「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无因故,彼无次第生」(26)。这所以要依如来藏为依止,这种思想,与「瑜伽」是完全对立的。这段经文,可以另一节经文为参考,如『大乘入楞伽经』卷一‧二(大正一六.五九三中──下、五九四下)说:

  「识,广说有八,略则唯二,谓现识及分别事识。大慧!如明镜中现诸色像,现识亦尔。大慧!现识与分别事识,此二识(异)无异,相互为因。大慧!现识以不思议熏变为因;分别事识以分别境界及无始戏论习气为因。……转识、藏识若异者,藏识非彼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然彼真相不灭。大慧!识真相不灭,但业相灭。若真相灭者,藏识应灭」。 「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动,种种波浪转,藏识亦如是,种种诸识生」。

  与宋译『楞伽』相当部分,说「八识」,处处说「藏识」,而上(一节)引经文,明确的说:如来藏为善不善的因依。在或善或恶的五趣、四生中,如来藏如伎儿那样,现起种种变化,而伎儿还是伎儿。依如来藏而有生死,但如来藏不是作者,不是受者,所以能离凡俗外道们的我执 [P305] 。在生死流转诸趣,与『不增不减经』所说:「如来藏即是法身。……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27)的意义相当。然『楞伽经』融摄了瑜伽的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来说明,善巧多了!如来藏为无始以来的虚伪恶习──虚妄的种种戏论所熏习,就名为藏识。熏习,瑜伽学者也称之为「遍计所执种子」,「过患之聚」。所以,藏识不外乎自性清净心为烦恼所覆染,形成摄藏一切熏习,现起一切的藏识──现识khya^ti-vijn~a^na。现识,如明净的颇胝迦宝sphat!ika,受外色反映而现为杂染色。这种受熏而转变,称为不思议熏变 acintyava^sana^-parin!a^ma。现识与分别事识vastu-prativikalpa-vijn~a^na──前七种转识 pravr!tti-vijn~a^na,俱时而转,如海水与波浪一样。所引的上一节经,还说到,「应净如来藏藏识之名。大慧!若无如来藏名藏识者,则无生灭」;「若无藏识,七识则灭」(28)。如来藏而被称为藏识,那是为无始恶习所熏变,现起不净,七识也剎那生灭不住了。所以应该净除──舍藏识名字。藏识是依如来藏而幻现的;应该灭去的,是藏识的名字而不是藏识自体。在所引的下一节经中,可见阿赖耶识有业相karmalaks!an!a与真相ja^ti-laks!an!a二分(通二分)。业karman ,『楞伽经』是泛称一切熏习──动能的。藏识所摄藏的业相,也就是藏识之所以被称为藏识的,是应该净除的。但真相不能灭,如灭除真相,那就藏识自体也被灭,这是什么也没有的了邪见。这里的真相,是如来藏别名。如所引经文,第二节说藏识与七识俱转,如海与波浪;第一节说 [P306]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也是大海与波浪那样。可见『楞伽经』处处说八识,说藏识而藏识有真相(如来藏),是与瑜伽学不同的。瑜伽者说唯识,而『楞伽经』到处说「唯心」,「唯心所现」,「唯自心现」,「唯是心量」,也是不相同的。『楞伽』虽融摄了瑜伽学,而意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吧(29)!

  魏菩提流支Bodhiruci与唐实叉难陀S/iks!a^nanda所译的『楞伽经』,后面增多了「陀罗尼品」与「偈颂品」;「偈颂品」与『大乘密严经』,以偈颂说法的风格相近。『密严经』也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也类似瑜伽派经典。由于传出迟一些,『楞伽经』说得多少含蓄些的──如来藏与藏识的关系,『密严经』说得更具体,如说:「藏识亦如是,诸识习气俱,而恒性清净,不为其所染」;「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30)。「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31)。说得最明显的,如『大乘密严经』卷下(大正一六.七四七上)说:

  「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始终,离四句言说。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阿赖耶识真相,『密严经』更着力的表示出来。『楞伽经』的「偈颂品」,回到了如来藏的本来意义,所以说:「内证智所行,清净真我相,此即如来藏,非外道所知」(32)。破斥外道所说的我,进而破佛法的无我说,如『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大正一六.六三八上)说: [P307] 「说真我炽然,犹如劫火起,烧无我稠林,离于外道过。……于诸蕴身中,五种推求我,愚者不能了,智见即解脱」。

  以如来藏真我,破斥外道的我,也破佛法所说的无我。以五蕴中,作五种推求而我不可得,是『中论』「观如来品」所说的(33)。经上说:「蕴中真实我,无智不能知」,如是智者,那就见真我而得解脱了。有真我的理由,是金银在矿,琴中妙音,地下水,怀胎,木中火等譬喻(34);而最有力的,当然是「内证智所行」的修持经验了。『密严经』也说:「所谓阿赖耶,第八丈夫识,运动于一切,如轮转众瓶。如油遍在麻,盐中有咸味,……沈、麝等有香,日月(有)光亦尔 ……非智所寻求,不可得分别,定心无碍者,内智之所证」(35)。阿赖耶识是本净的,名为丈夫识,丈夫是我的异名。我在那里?如油在麻中,咸味在盐中,光不离日、月一样。你要分别寻求,是求不到的。除了种种譬喻,就是说修证者所知,与论师的立场,是不相同的。有如来藏(阿赖耶识)我的理由,如理解些印度神学──奥义书Upanis!ad、吠檀多Veda$nta派所说,也许会觉得有些共同性的。

  上面说到:心有质多与汗栗驮不同。阿赖耶识是质多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还是质多。都可以名为识,所以有「八九种种识」的话(6)(36)。『楞伽经』说:「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附注有:「此心,梵音肝栗大。……是树木心,非念虑心」(37)。这表示了:一方面 [P308] ,从分别思虑的质多心,说到心脏的心,心脏一般是作为分别思虑心的依处;一方面,从一般的心,到达心的深处。通俗的心脏,深彻的真实心,是可以统一的。『楞伽经』说到「普贤如来佛土」(38)。『密严经』的密严净土,为密宗所推为大日Maha^vairocana如来的净土。『密严经』说:「入于无垢月藏殿中,升密严场师子之座」(39)。这是说,从清净圆满的月轮心,而进入密严Ghanavyu^ha净土。『楞伽经』也说:『楞伽经』宣说者的祖父,是「从于月种生,故号为月藏」(40),月藏Soma-gupta或译为月护。佛从月藏生,与『密严经』意相合。总之,『楞伽』与『密严经』,是在如来藏我的基石上,融摄了瑜伽学──阿赖耶识为依止的唯识学,充实了内容,成为「「真常(为依止的)唯心论」。在通俗的譬喻教化下,引向修证,为出现「秘密大乘佛法」的有力因素。

  注【22-00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七二(大正二七‧三七一中)。『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四(大正二九‧二一下)。

  注【22-002】『摄大乘论本』卷中引颂(大正三一‧一三九上)。

  注【22-003】『增支部』「一集」(南传一七‧一四)。

  注【22-004】『大智度论』卷六三(大正二五‧五0八下)。

  注【22-005】参阅拙作『如来藏之研究』第三章(六七──八七)。 [P309]

  注【22-006】『辩中边论』卷上(大正三一‧四六六中)。

  注【22-007】『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三一‧六0三下)。

  注【22-008】『大乘庄严经论』卷六(大正三一‧六二三上)。

  注【22-009】『唯识论』(大正三一‧六四中)。

  注【22-010】『央掘魔罗经』卷四(大正二‧五四0上)。

  注【22-011】『不增不减经』(大正一六‧四六七中)。

  注【22-012】『大宝积经』(四八)『胜鬘夫人会』(大正一一‧六七七下──六七八上)。

  注【22-013】『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一二‧二二一下)。『大宝积经』(四八)『胜鬘夫人会』(大正一一‧六七七上)。

  注【22-01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五(大正九‧六二四上)。

  注【22-015】『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三一‧一五二上)。

  注【22-016】『一乘究竟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九上──中)。

  注【22-017】『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三一‧一五六下──一五七上)。

  注【22-018】『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七下)。

  注【22-019】『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大正一六‧六二0下)。

  注【22-020】『大乘密严经』卷上(大正一六‧七三0中)。又卷下(大正一六‧七四六上──中)。 [P310]

  注【22-021】『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正三一‧六0六上──六0七中)。『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一六‧一四九上─ w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大正一六‧六九0下)。

  注【22-022】『大乘入楞伽经』卷一(大正一六‧五九一下)。又卷一(大正一六‧五九六中)。

  注【22-02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大正一六‧五一二中)。『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大正一六‧六二一下)。『 J楞伽经』卷八,但作「阿黎耶识」(大正一六‧五五九中)

  注【22-024】『入楞伽经』卷七(大正一六‧五五六中──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大正一六‧五一○上──中)。

  注【22-025】『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一二‧二二二中)。『大宝积经』(四八)『胜鬘夫人会』(大正一一‧六七七下)。

  注【22-026】『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大正一六‧四八三下)。

  注【22-027】『不增不减经』(大正一六‧四六七上──中)。

  注【22-028】『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大正一六‧六一九下)。

  注【22-029】参阅拙作『如来藏之研究』第八章(二三九──二四八)。

  注【22-030】『大乘密严经』卷中(大正一六‧七六五上)。又卷下(大正一六‧七六八中)。

  注【22-031】『大乘密严经』卷中(大正一六‧七三七下)。

  注【22-032】『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大正一六‧六三七中)。『入楞伽经』卷一0(大正一六‧五八三上)。 [P311]

  注【22-033】『中论』卷四(大正三0‧二九下)。

  注【22-034】『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大正一六‧六三七下)。

  注【22-035】『大乘密严经』卷中(大正一六‧七三一上──中)。

  注【22-036】『大乘入楞伽经』卷六(大正一六‧六二五上)。『入楞伽经』卷九(大正一六‧五六五上)。『大乘密严经』卷中(大正一六‧七五九下)。

  注【22-037】『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大正一六‧四八三中)。

  注【22-038】『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大正一六‧六0三上)。

  注【22-039】『大乘密严经』卷上(大正一六‧七二三下)。

  注【22-040】『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大正一六‧六三八下)。

  第三节 如来藏与「如来论」

  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的流行,引起佛教界的广泛回响。以「初期大乘」及龙树 Na^ga^rjuna学解说佛性buddha-dha^tu的,是『大般涅槃经』后出部分。以真如tathata^ 解说如来藏与我a^tman,含容如来藏说,而在染转还净中,以虚妄分别识为依止的,是广说唯识vijn~apti-ma^trata^的瑜伽派Yoga^ca^ra。唯识学为如来藏说者所融摄,成为「真常唯心论」。然代表如来藏说主流的,是『究竟一乘宝性论』等。我在『如来藏之研究』中,已有 [P312] 所说明(1)。这里略加叙述,及新近理解到的重要意义。

  代表如来藏说主流的,汉译有一经二论。一、『究竟一乘宝性论』,魏(西元五0八年来华的)勒那摩提Ratnamati译,四卷,坚意Sthitamati造。有说是世亲Vasubandhu造的,西藏传说弥勒Maitreya论。二、『法界无差别论』,唐提云般若译,也是坚意造的。三、『无上依经』,二卷,梁(西元五五五顷)真谛Parama$rtha译。『无上依经』被编入『胜天王般若经』(梁太清二年,即西元五四八年传来),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会。『究竟一乘宝性论』,有「本论」与「释论」。「本论」偈的内容,所依据的经典,显然可见的是:『大般涅槃经』「前分」,『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大集经』的『宝女经』,『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西元五0一年初译)。「本论」以体,因,果,业,相应,行──六事,说明如来藏与菩提bodhi,显然引用了无着Asan%ga的『大乘庄严经论』;与『大乘庄严经论』的「菩提品」,关系极深!『宝性论』立有垢真如samala-tathata^ ,无垢真如nirmala-tathata^;转依a^s/raya-para^vr!tti。三身。──实体身 sva^bha^vika-Ka^ya,受乐身sa^m!bhogika-ka^ya,化身nairma^n!ika-ka^ya;二障──烦恼、智(所知)障kles/a-jn~eya-a^varan!a;二种(出世间)无分别智dvividha-jn~a^na-loko$ttara-avikalpa ;无漏界ana^srava-dha^tu等,都是与瑜伽学相合的。但五法,三自性,八识,四 [P313] 智,却没有引用;不取瑜伽学的种子说,不说唯识所现。这可能是学出瑜伽系而自成一派;更可能是如来藏说者,引用瑜伽学的法义来庄严自宗。『法界无差别论』以菩提心bodhi-citta为主,以十二义来解说。菩提心是菩萨位中,依如来藏而修证圆满的;内容与『宝性论』相通。『无上依经』的组织与内容,与『宝性论』相近,应该是参考过『宝性论』的,信(发菩提心)为种子,般若为生母,定为胎藏,大悲为乳母:在『大乘庄严经论』中,是菩萨善生的因(以福智二聚为胎藏,小异)(2)。『无上依经』是「为无上菩提作因」(3),比『宝性论』为如来藏的因(4) ,似乎要适当些。『无上依经』不取如来藏九喻,如来事业九喻,要接近瑜伽学些,但的确是如来藏说。此外有真谛所译,传为天亲Vasubandhu造的『佛性论』,引用瑜伽学的三性、三无性等,解说如来藏,但保持如来藏说的立场。真谛译的『摄大乘论释』,引如来藏说去解释『『摄论』。这都是折衷说,但由此可以了解,发展中的如来藏说,与瑜伽学的关系是很深切的。

  『宝性论』的主体,是四法:「佛性,佛菩提,佛法及佛业,诸出世净人,所不能思议」(5) 。四法是:佛所依止的因──界dha^tu;圆满证得的(无上)菩提bodhi;佛所圆满的一切法dharma,也就是功德gun!a;利益众生的事业karman。『无上依经』也这样说:「如来希有不可思议。所以者何?为界为性不可思议;为菩提为证得不可思议;为功德为法不可思议;为利益为作事不可思议」(6)。『宝性论』初,归依三宝,而以佛为究竟归依处。这是『论 [P314] 』的序分,「释论」以三宝为佛性、佛菩提、佛法、佛事业,合称「七金刚句」。四法中,佛性 ──佛界buddha-dha^tu,是如来藏异名,是佛所依因;一切众生有此如来界tatha^gata-dha^tu ,所以众生都能成佛。是一切众生所有的,只是凡圣差别,有不净、有(不净中)净、有究竟清净,而本性是没有差别的。佛界,可说是约众生因位说;如依此而成佛,那末菩提是佛体,佛法是佛的功德,佛业是利益众生的业用,列表如下:

  图片

  ╭─众生因位(如来在缠名如来藏)───  佛界

  生佛不二─┤                                ╭─  实体(菩提)

  ╰─如来果位(众生出缠名为法身)─┼─  德相

  ╰─  业用

  「佛性」章,说明「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烦恼所缠覆」。如来藏是依什么说的?『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上──中)说:

  「法身遍,无差,皆实有佛性:是故说众生,常有如来藏」。「一切众生界,不离诸佛智;以彼净无垢,性体不二故;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上引偈颂,依梵本,「一切众生界」偈在前,是「本论」;「法身遍无差」偈在后,是解释 [P315] 「本论」的「释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论』依三义来解说:一、佛法身dharma-ka^ya 遍在一切众生身中,所以众生不离如来智慧。二、真如tathata^是清净无差别,佛与众生,无二无别。三、平等法性身,梵本为佛种性buddha-gotra,是众生确实有的。依此三义,所以经上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三义,只是一事的三方面说明:从佛法身说到遍在众生身中,是法身义;从众生说到佛性,是种性义;众生与佛平等无差别,是真如义。真如无差别义,是瑜伽学所同说的。依法身遍一切处,说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因为众生有如来藏,所以能厌苦乐求涅槃。法身与佛种性──二义,显然的与瑜伽学不同。如来藏在缠的九种譬喻,解说为:「众生贪瞋痴、妄想烦恼等,尘劳诸垢中,皆有如来藏」(7):覆障如来藏的,约烦恼说。说如来藏有不净、(不净中)有净、善净──三类,就是众生、菩萨、佛。不净是生死众生;生死依如来藏而有,如『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二下)说:

  「地依于水住,水复依于风,风依于虚空,空不依地等。如是阴界根[处],住烦恼业中;诸烦恼业等,住不善思惟;不善思惟行,住清净心中,自性清净心,不住彼诸法。……净心如虚空,无因复无缘」。

  「阴界根」是报得的身心自体,依于业及烦恼而有;烦恼从不善思惟ayonis/o-manaska^ra 而起。这都是依于清净心──如来藏,如地、水、风的依于虚空一样。杂染生死──惑、 [P316] 业、苦,依于如来藏,如来藏却不依生死,所以自性清净心prakr!ti-prabha^svara-citta是不受染污的。「净心如虚空,无因复无缘」,如来藏是无所依住的。这与『维摩结所说经』的「无住为本」,「无住则无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的意义相合(8)。依『论』义,生死烦恼等依自性清净心,却不是清净心所生的,『佛说无上依经』卷上(大正一六.四六九中)也说:

  「一切众生,有阴界入胜相种类,内外所现,无始时节相续流来,法尔所得至明妙善。… …是法不起无明;若不起无明,是法非十二有分[支]缘起」。

  『经』说如来界是众生法尔所得的至明妙善。不是无明等十二有支生起的因缘。所以如来藏为依为住而有生死,却不能说如来藏──「真如生无明」等的。

  「佛界」是一切众生具有的如来藏,是佛的因依。「佛菩提」明佛体,以实体,因,果,业,相应,行,常,不思议──八义来说明。「佛德」是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相,是依『宝女经』说的。「佛业」是利益众生的事业,举九种譬喻:毗琉璃宝地,天鼓,大云雨,大自在梵天王,日轮,如意宝珠,响,大地,虚空。譬喻中,有帝释S/akradeva^na^m-indra ,大自在天Mahes/vara的比喻,可能会使人感到神与佛同样的不可思议。这九喻,是引用『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的。

  初期大乘经中,都说一切法空寂,为什么不说空而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呢?「本论」提出 [P317] 了五点解说。一、心性下劣的「有怯弱心」,觉得佛道难行,心生退怯,如知道自心本具如来藏,就能精进不退了。二、修学大乘法的,容易「轻慢诸众生」,总以为自已比别人殊胜。如知道如来藏是一切众生所同具的,那就应该像常不轻Sada^paribhu^ta菩萨那样,逢人就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了(9)。这二义,是针对大乘行者说的。三、「执着虚妄法」:小乘学者,分别蕴处界等自性,执虚妄法是有而不能说没有的。如知道如来藏为依,而有生死与涅槃,就不会执着虚妄法事相了。四、小乘行者以为:成佛是非常希有的,多数人(或少数人)是不能成佛的,这是说没有佛性──成佛可能性的,是「谤真如佛性」。如知道依真如说佛性,佛性是一切众生平等共有的,就不会谤真实法了。这二义,是针对小乘人(一分通于瑜伽学)说的。五、「计着有神我」,这是一般人,特别是外道。如『楞伽经』说:「为断愚夫畏无我句」,「开引计我诸外道」,「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10)。不说一切法空而说如来藏的理由,「本论」所说的五义,是相当正确的!「释论」却专在如来藏学上说,失去了适应众生的对治、鼓励、诱化的善巧方便(11)!

  『究竟一乘宝性论』与『无上依经』,没有得到中国佛教界的重视,然在印度佛法演化史中,是值得重视的。「一叶落而知秋」,『宝性论』与『无上依经』的出现,暗示了印度佛教冬季的迅速来临。一、「佛法」着重于现实的理解,惟有认清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以缘起法 [P318] prati^tya-samutpa^da为依止,成立生死集与灭。在修行的前提下,多说惑业苦与戒定慧;对究竟理想的涅槃nirva^n!a,点到为止,这是证知而不可以言说、表征的,多说是会引人想入非非的。这是以「众生」──人类为本的佛法。「大乘佛法」出现,以悟入无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s!a^nti ,得阿毗跋致──不退转avaivartika为重点,所以说一切法本不生,一切法本性空,一切法本清净等,而广说菩提心、六度、四摄等行门:这是以「菩萨」为主的。虽然『华严经』以毗卢遮那佛为主,说华严世界,而全经还是以菩萨行为主,「入法界品」明善知识的大行。『法华经』开迹显本,而「安乐行品」所说,也是一般菩萨行。佛法是甚深的,菩萨道不易!大乘后期的如来藏说,点出众生身中本有如来藏,使「心怯弱」与「执神我」的众生,能坚定学佛的信心。众生本有如来智慧,众生界sattva-dha^tu与法身不二,缩短了人与佛间的距离。『无上依经』与『宝性论』,就是以如来藏说,综贯有关的经典,组成「佛界,佛菩提,佛法(功德),佛业(义利)」,是佛──「如来」为主的。此后的「秘密大乘佛法」,就是以如来(不是人间的佛)为主的佛法,所以如来藏说的一经一论,可说是秘密佛教的先声。二、『无上依经』与『宝性论』,以「界」,「菩提」,「法」,「业」(义利)为四大主题。在「秘密大乘」中,立四种曼陀罗man!d!ala:大曼陀罗,二昧耶曼陀罗,法曼陀罗,业曼陀罗。有四印mudra^:大印,三昧耶印,法印,业印。第三与第四,都名为「法」与「业」,与『宝性 [P319] 论』等相合。金刚界vajra-dha^tu有四大品:金刚界,降三世,遍调伏,一切义成就。第一是「界」,第四是「义」(利益)成就,也是相合的。;这不是巧合,是以「如来」为主的四义组合,与「界」,「菩提」,「法」,「业」的内容与次第,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不过一经一论的内容,对「秘密大乘」来说,还在孕育发展的雏形阶段。三、『究竟一乘宝性论』,依『大唐内典录』说:「一(名)宝性分别七[大]乘增上论」(12)。梵本论名为:Maha^ya^na-uttaratantra-s/a^stra。 maha^ya^na是大乘。uttara是上,胜,超出等意义。tantra音译为怛特罗,大部分秘密教典,不称为经su^tra而名为怛特罗,或译为「续」,怛特罗是印度固有名词,在佛教中,是秘密教典的专用名词。想不到以「界」,「菩提」,「法」,「业」为主题的「如来论」,已首先使用这一名词了!所以这一如来藏主流思想的经论,承先启后,占有佛教思想转型期的重要地位!

  注【23-001】拙作『如来藏之研究』第六章(一五0──一八二)。

  注【23-002】『大乘庄严经论』卷一(大正三一‧五九三中)。

  注【23-003】『无上依经』卷上(大正一六‧四七一上)。

  注【23-004】『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中)。

  注【23-005】『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六下)。 [P320]

  注【23-006】『无上依经』卷上(大正一六‧四六九中)。

  注【23-007】『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七上)。

  注【23-008】『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一四‧五四七下)。

  注【23-009】『妙法莲华经』卷六(大正九‧五0下)。

  注【23-010】『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中)。

  注【23-011】『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正三一‧八四0中──下)。

  注【23-012】『大唐内典录』卷四(大正五五‧二六九中)。 [P321]

返回目录

-----------------------------------------------------------------------------------------------------------------

更多印顺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