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十五集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十五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八十五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85

  请掀开经本二百零四面,第四行,请看经文:

  经【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这一段是从佛的报身来说。请看注解:

  【具足,圆满之义。指功行圆满,万德庄严之报身。色身名为具足者,正因其诸相具足。故色身为所庄严,诸相为能庄严。分而说之,意在显其有能有所,正是缘生法耳。】

  不但本经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即使小注也不例外,里面意思非常的深远广大。不仅是诸佛菩萨的报身,即使六道众生,像我们凡夫,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容貌,都与自己的心行有密切关系。体质的健康与否,容貌的圆满与否,世间人常讲相随心转,而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身体,乃至於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有一切的受用,无不与心行有著密切的关系。经上「具足」是圆满的意思,是说他的烦恼断尽,业习断尽,功德圆满了;也就是说,清净心完全恢复了,因此身相一丝毫的欠缺都没有,这是表面的意思。更深一层的意思,虽然文字上没有,但是文字里面确确实实含摄在其中。正如世尊在《华严》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一切众生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我们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相,就是像经典里面赞佛万德庄严的身相,我们本来有。本来有那么好那么圆满的色身相貌,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要知道,圆满的色相是我们本来具足,是我们本有的,是自己本能。现在在六道里面,得的这个烦恼有漏之身,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本心,真正是相随心转。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生烦恼,这个色身容貌怎么会圆满?这是我们读这段经文,细细的去观察,它确实包含这个意思在。我们要想恢复圆满的报身,一定要断恶修善,一定要离念离相,功德才真正圆满。

  「诸相具足」,这个相通常我们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显现在身体上,所以说「色身为所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能庄严」。把相好跟色身分开来讲,它的用意是告诉我们有能庄严、有所庄严,有能有所那就是缘生之法,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它必然也是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前面把这些道理、事实的真相,一再为我们显示。

  须菩提尊者答覆的言词里面,第一句是「不也」。这个「不也」跟前面的答覆意思是相同,它是个活句,「谓亦可亦不可」,或者说「不能这个讲法」,它不是一个否定的词。

  【法身报身,不一不异。】

  不一不异是般若 里面的精髓,这句话非常重要,前面我们费了许多的时间,说这四个字的意思。这四个字如果真正能够通达明了,则世尊二十二年所讲般若 的义趣,你就能够掌握到;换句话说,般若 的受用,多少你也能得几分。不一跟不异是一桩事情。

  【若会归不异之性,则可见。若执著不一之相,则不可见。上言不也,下言不应,意显无所谓可不可,但不应耳。】

  也就是不应该这样说。不但不应该这样说,实在说连这种念头都不应该有。那是为什么?如果有这个念头在,我们的心就不清净,像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你怎么还有一个可见、不可见,怎么还有这个杂念在其中?所以它的含义很深很深。

  「何以故下」,后面这一小段,「明不应之义」。为什么不应该这么说,为什么不应该有这个念头?那就是「即非是名」。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前面读过很多,它的精义、它的精华,我们多少也能够体会到一些,这是《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已经超过一半。

  【必深解缘生道理,而两边不著,然后性相圆融而不异,则见相便是见性。】

  这就是可见的意思。但是它有条件,见了性的人可以这个说法,没有见性的人不行,为什么?不是他的境界。所以对於万法缘生的道理、万法缘生的真相,一定要深刻的了解、透彻的了解。那个了解的样子是什么?底下一句说,两边不著。我们现在还是执著,为什么你会执著?你对於缘生的道理跟事实真相,没有真正透彻;如果真正透彻,你一定是两边不住。凡夫著相、著有;二乘著空;权教菩萨是亦有亦空,我们讲的就是中道,他住在中道上。其实中道能不能住?也不能住。空有是两边,把空有合在一边,中道又是一边,还是缘生之法。所以真正显示这个事实真相,只可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彷佛把这个样子透出一点点,但是心行处灭也住不得,也不能有这个念头。心行处灭尚且不可得,诸位细细想想,言语道断应不应该说?不应这句话就正确。

  深解缘生的道理,两边不著,然后性相就圆融,这个时候见相就是见性。中国古代禅宗大德,测验见性的学生,问答的言词都记载在禅宗《语录》之中,我们称作机锋话。一般人听到他们的问答,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好像是所问非所答,所答非所问;那个见了性的人听起来就很有味道,所以境界不相同。其所见者,他见的是什么?跟我们果然不一样,他见的是:

  【无相无不相】

  在一切境界相里面,他见的是这个。这个意思如果我们一下子会不过来,我们可以举一个浅显的例子,诸位从这个比喻例子当中去体会。譬如新加坡最近我看建不少大楼,工程都还没有完工。我们一般外行人看到,看这个楼很大,一看多少层,很壮观,我们看的是这个,著相,不见性。建筑师、工程师到那儿一看,跟我们看法不一样,他看的是什么?他看的是个图样、结构合不合理,这栋建筑里面需要多少钢筋,需要多少水泥,需要多少工作日,他看这个东西,这是我们看不出来,外行人看不出来的;懂得建筑结构,他看法跟我们不一样,这个大家好懂。见性跟不见性也彷佛是这样。见了性的人,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他看的是无相无不相,他看的是不一不异,他看的是无实无虚,哪里是我们的境界?因为他看出这样,所以他空有两边不住。我们看不出来,看到这些六尘境界都是有,实实在在有,有里面又起了贪瞋痴,我们干这个,这跟见性的人就完全不相同。

  【见性的人,他所见的是如实空、如实不空之全性】

  他见到是真的具足圆满。圆满的意思,像《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所讲的体、相、作用,面面俱到、面面清楚,他看的是这个。我们虽然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听佛在经上讲讲也好,知道我们跟诸佛菩萨在思想上、见解上、生活上,究竟差别在哪里?大乘经特别是《金刚般若 》,给我们透露了不少的消息。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心有所取,由其动念。】

  这个念头极其微细,就是讲著有、著空,或者是两边不著,你们想想他著了没有?两边不著,他著了两边不著,他还是著了,可见得真是很微细。这是什么?心有所取,他心动了。动心,这地方讲动念,动念跟动心是一个意思。心动了就有所取,有所取一定就动心,实在讲也是一而二,二而一。

  【欲一无所取,惟有离念。】

  一无所取是正确的。不但你取世间五欲六尘错了,你取佛法也错了;本经前面世尊跟我们讲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佛教给我们恢复自性,佛教导我们明心见性,怎样才能明心见性?一定要一无所取。那么《金刚经》上所说的境界,就是你自家的现量境界,一无所取重要。我们在初学常常提起两句话,但是要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常常记住这两句话,要把这两句话认真努力的去做到;这两句话做到之后,那就是一无所取。到一无所取,就是本经佛教给我们离相离念,你才真做得到。

  【离念不能,则唯执持弥陀名号,一心称念,而离一切杂念。】

  这个话说起来容易,不要说一无所取的离念,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於人无争,於世无求」,都做不到。离四相四见,当然是更不必谈。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如何能够脱离三界六道,如何能够了生死、成佛道?唯有一条路,那就是念佛。所以说,离念不能。诸位要知道,佛法里面,无论是哪一个宗派,无论是哪一个法门,所谓无量无边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尽管修学的方法门径不相同,但是它的方向、目标是相同,都是离相离念。如果做不到离相离念,就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这是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看到的。佛说像我们这些众生,都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在那里学佛,都在那里修积善根福德,所以你能够到这个地方来,听两个钟点《金刚经》不简单。你看看新加坡三百多万人口,为什么他们不到此地来,你到这个地方来?这是佛讲的,你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积善根福德因缘无量无边。这样殊胜的福德因缘,为什么你还在搞六道轮回?过去我们不知道原因所在,现在晓得,没有离相,没有离念,我们的毛病就发生在这里。这才晓得一切法门修学的难处,难在不容易离相离念。这一次我们的缘殊胜,正如《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这一生当中善根福德成熟了,诸佛菩萨把因缘为我们促成。我们知道佛门里面有一个净土法门,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就能往生,不需要离相,也不需要离念,只要老实念佛就行了,这是真实不可思议,无比殊胜的法门。这个地方也教给我们,唯有执持弥陀名号。

  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并不多,这个毛病又出在哪里?出在他的信愿持名没有达到一心;也就是说,他相信净土,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他还放不下。他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他也不愿意舍掉现前的环境,於是他念佛里头夹杂,这个念不叫净念。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今天念佛没有收摄六根,六根还是向外面六尘境界上攀缘,六根没有收摄。念不清净,一面念佛一面还打妄想,这样念佛不能往生,只可以跟西方极乐世界种一点善根,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往生。要想这一生往生,记住这几句话,「一心称念,而离一切杂念。」离一切杂念就是不夹杂,一心称念是不怀疑;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那就决定得生。

  【以弥陀名号,能导入真实报土故也。】

  这一句话是讲果报,念佛人的果报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报土。报土是报身所居,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果报不可思议!《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详细,诸位常常读诵自然明了。

  【佛说诸法缘生之宗旨,在令人体会即假即空、即空即假道理。】

  诸法缘生,《般若 经》里面讲得最多,法相经典里面讲得也不少;由此可知,这桩事情,确确实实是世尊为一切众生开示的主要的一个命题。他的用意何在?众生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迷在境缘之中,坚固的执著,以为缘生之法是真实的,以为缘生之法是可取的,是可以得到的,这是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不能够脱离的原因。佛为我们说缘生的宗旨,就是叫我们了解这一桩事实真相。你不了解,佛单单劝你放下,劝你舍弃,你不会甘心情愿。纵然听佛说的道理说得很好,说得很圆满、很有道理,可是自己还是不肯放下。佛晓得,虽然佛说了很多,你的观念依旧转不过来,佛不怪我们转不过来,不怪我们;他知道我们的病根之所在,他没把我们治好。他像医生一样,我们是病人,吃了他的药,病还没见效。所以佛继续不断来为我们治疗,这就是说法四十九年,为什么不是短短时间就完成,要那么长的时间;不仅是四十九年,说真的生生世世。佛法当中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无论我们沦落到哪一道,诸佛菩萨总是跟著我们,总是找机会开导我们,这是大慈大悲,总希望我们早一天觉悟。真正明了体会到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空有同时。

  「即假即空」,假是说相,空是说体,体是法性。相是幻有、假有,前面我们也曾经多次说过,是刹那九百生灭的业因果报的相续相而已,实实在在像《楞严经》上所说「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它确确实实是了不可得。本经说得透彻、说得好,不但诸法不可得,就是说到我们能执著的心,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说明我们凡夫起心动念,以为有能执著的心,以为有所执著的法,哪里晓得能执、所执俱不可得,这是把诸法缘生的宗旨彻底显露出来了。

  【知一切法本无可执,亦不必执,以离念耳。】

  离念的功夫是以这个为基础。知道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当然就不可以执著,也没有必要执著,执著就错了。不执著这才能离念,这个心自自然然就平下来,心像水一样,没有境界风去吹它,自自然然心水就平静,恢复到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是真心、是本性。

  【修离念之因,必获无念之果。】

  佛法的修学,归根结柢总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六道有六道的因果,十法界有十法界的因果,成佛也有成佛的因果。我们修究竟圆满的离念之因,必定会得无念之果。

  【仍不外乎缘生法也】

  古德判佛陀一代的经教,就是以一乘圆满的大经,《华严》、《法华》,都离不开因果。《华严经》里面五周因果,《法华经》里面一乘因果,所以这里说仍不外乎缘生之法。

  【无念者,所谓佛智也、真如也。】

  我们为什么要得无念之果?无念之果是什么?无念之果就是如来智慧德相,无念之果是真正究竟圆满,无有丝毫欠缺,我们常讲圆满的佛果,圆满的佛果是无念。正如同佛在《般若 经》上讲,究竟圆满的般若 是无知。我们晓得,《金刚经》是《般若 经》的精华、《般若 经》的纲要。这在开经的时候,经题里面就向诸位报告过了。除了《金刚经》之外,还有更精彩的纲要与精华,那是什么?《般若 心经》。我相信每位同修都会念,《般若 心经》是《金刚经》的纲要,是《金刚经》的精华,而归结到最后,达到顶点,像宝塔到了尖端上,尖端上说的是什么?无智亦无得,这是般若 的顶尖。「般若 无知,无所不知」,「般若 无得,无所不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所以此地讲的无念之果,就是《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达到这个境界,就是一般说的,你已经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智亦无得,这是佛智,这是真如,这是本性。我们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就是见的这个,见到无智无得,见到无念之果。在净土宗里面,这个境界称之为理一心不乱。名字尽管不同,境界是一样的,是一个境界。这是离念的功德利益,我们知道了。

  【世出世法,莫非缘生,即莫非因果。】

  这个不可以不知道。

  【无智慧者,以恶因招恶果,以善因招善果。以小因招小果,以有漏因招有漏果。】

  这几句都是讲凡夫,凡夫没有智慧,凡夫有聪明,聪明不是智慧。智慧的定义是什么?智慧的定义是烦恼的对面;换句话说,烦恼没有了,智慧就生。烦恼跟般若 就像明与暗一样,明生了,暗就没有了,消失了;暗要是生了,明就消失,明、暗不能对立。佛门里面讲有智、无智,就像这个比喻,有智是明,无智是暗。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造恶?我们再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无智的人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智慧的人生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无智,没有智慧。有智的人怎么样?有智的人没有四相,有智的人也不生四见,用《金刚经》这两句话来解释有智、无智,就很清楚、很明白。想想我们自己是属於哪一边,属於有智那一边,还是属於无智慧者。再想想大概都是属於无智慧这一边,不是有智慧的那一边。有智慧的人决定没有四见、四相。

  再说得粗浅一点,因为这句意思太重要了,对我们修学有没有成就关系太大。有智慧的人起心动念都想著一切众生,无智慧的人起心动念都想著自己,这个大家好懂。起心动念什么都想自己,都想著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好处,这个人没有智慧。你再问:「想自己有什么不好?怎么会没有智慧?」你想想经上讲的我见、我相,天天想自己,这是我见在增长,天天想怎么样利益自己,那是我相在增长。真实的智慧是破四见、破四相,你不但不破,天天在增长四见、增长四相,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辨别得出来。觉跟迷,有智慧就是觉悟,没有智慧就是迷惑,所以起心动念为自己著想是迷惑。这句话说出来,大家听著好像能懂,实际上不懂;看得好像懂,真正讲起来你没有懂。同样这句话,可能要听几百遍、听几千遍、听几十年,忽然懂了。我讲的都是真的,古人开悟是这个悟法,我自己也是这样。这几句话在经上常常看到,常常听这些法师大德们讲经说法,常常听到,听了几十年现在才懂。你们没有听几十年,我说说你就懂了,没那回事情,不简单的!我是过来人,这里头的情况我很清楚。所以总得听几千遍, 听个几万遍,真正还得要一点修学的功夫,如果没有功夫的话,一辈子都不会懂,听了一辈子也没听懂,这个都是实话。

  没懂的人还是以恶因招恶果,恶因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个要招恶果报。以善因招善果,念念想利益众生,念念心里头想做好事、想做好人,这好不好?在我们一般人看,好!这个很难得;在佛法里讲不好。为什么不好?他著相,他没有离相,没有离念。好人好事,善因善果,还是在六道,没能出六道,那好在哪里!佛法的标准,超越六道轮回才算是真的善,没有离开六道,不能算是真善。

  以小因招小果,为什么因小?心量小。我们想帮助众生,帮助我们这一个都市的众生,帮助我们这一个国家的众生,乃至於帮助我们整个地球的众生,这个心量如何?还是小。小因还是招小果报。什么叫大因?四弘誓愿里面讲,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个无边是真的,尽虚空遍法界,那是无边际。所以说一个大千世界,十万亿个大千世界,它还是有边界,还不算大。大,所谓是大而无外,那就真正叫大。以有漏因招有漏果,什么叫有漏?你在修因当中,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你烦恼没断;换句话说,你的见思惑没断,你所造的善因,再善的因都是属於有漏。即使在佛门里面种的善因,也还是有漏,不要以为在佛门里面做一点善事,这真实的功德,那你就想错了。

  古时候大家晓得有个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他以国王的身分,以国家的财富护持佛法,为佛教建了四百八十座道场、寺庙,盖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大大小小。度出家人,供养出家人几十万人,他自己以为,自古以来修福报的人,修福报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这在事相上讲,真的,梁武帝之前没有人能超过他,梁武帝之后也没有人能超过他。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们是同时代,跟梁武帝见了面,梁武帝也相当傲慢,值得骄傲。他做了这么多好事,向达摩祖师邀功,你看我对佛教的护持,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他问达摩:我的功德大不大?哪里晓得达摩祖师不会做人,虽不会做人,达摩很老实,说了一句老实话,并无功德。梁武帝听了很生气,不护他的法。所以达摩在中国就相当苦,没人护持他,跑到少林寺去面壁去了。如果那个时候他要是会说话的话,对梁武帝说:功德很大很大!那梁武帝马上请他做国师,那还得了!其实达摩讲的是真话,不是假话,并无功德。为什么?他是以有漏因招有漏果。你看看他那个傲慢的习气,自以为是的习气,换句话说,充分表现贪瞋痴慢,哪有功德!所以梁武帝所修的是有漏的善因,他将来果报当然有,得有漏的善果,不能出三界。

  讲到梁武帝,我们联想到梁皇忏,梁皇就是梁武帝,梁皇忏的来源,我想你们每一位同修都知道,这个地方拜梁皇忏的风气也挺盛的。这个超度佛事的起源,梁武帝的皇后死了以后堕在恶道,托梦给梁武帝说她很苦,求梁武帝请高僧大德做佛事来超度她。当时的高僧首推宝志公,宝志公到以后我们晓得,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来的,宝志公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来超度她,诵经念咒来超度她,这个超度的仪规以后留下来,就称作梁皇忏。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世界的三圣之一,并没有能够把梁武帝的皇后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仅仅是从三恶道里面帮助她生忉利天。这个事情我们要清楚、要明白。超度的力量,必须要真正的高僧大德,有修有证,他才有这个能力。而超度人最高只能超度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那个能力就不够。什么原因?因为四王天跟忉利天可以凭福德因缘保送上去,夜摩天以上必须要自己修持的功夫,也就是要有定功。你自己没有真正修行,全凭别人的福德来加持,那是达不到的;自己没有修持功夫,凭别人的福德加持,最高可以到忉利天,这是我们不可以不明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现前修行非常重要。活的时候不修行,死的时候求人超度,你就是遇到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超度,你也只能到忉利天。这个事情难!所以有漏因招有漏果。

  【若开佛知见,则能以殊胜因招殊胜果。】

  那就完全不一样。开佛知见,开悟了。佛的知见是什么?《金刚经》上所说的,都是佛的知见。你如果真的明白、真的通达,读《金刚经》就开佛知见。从《金刚经》上开佛知见,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可以说是一个代表的人物。他是听《金刚经》开悟的,我们平常讲开悟,就是开佛知见。佛知见一开,不一样了,不但是离四相,四见也没有了;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契入离相离念的境界。他的因殊胜,无论修什么因,样样都殊胜,而所得的果报自然不可思议,得殊胜之果。

  【谓证无念真如之果】

  他这个殊胜的果报是成佛、成菩萨,是这样的果报。

  【此经难讲,前后不异。】

  这是自古以来讲《金刚经》的人都有这个感触,《金刚经》的确不好讲。难在什么地方?「前之难」,《金刚经》我们说过,它有前后两部;昭明太子将本经分为三十二分,三十二分究竟妥不妥当,我们不去论它,三十二分的本子流通很广,这是事实。说起三十二分,大家的印象很深刻,前面十六分是前半部,后面十六分是后半部,我们用这个来说前后两部,大家一定印象比较深刻。讲前半部的难处,是本经的精义、精华的部分在后面,如果讲前半部就把后半部的经文常常提出来,讲到后头没得讲,犯下。讲到后头没得讲,这是犯下,这是难处。

  【只能帷灯取影,不能畅所言。】

  这是前面难处。只能够略略的提一提,不能详细说,详细说到后头没得讲,那些经文在后面。像我们讲前面这段,引用到后面重要的经文,像「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我们只能把经文拿来念一念,不能细说,细说到后头怎么办?「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可以念念,不可以细讲,经文在后头,这就是帷灯取影,没有办法很痛快的来说这个意思。

  【后面的难处,难在理深境细。】

  这是真的,讲这一段我相信同修们都能够体会到一些。道理太深,境界太微细,言语虽然很平常,但是听了似懂非懂,这是实实在在的。

  【言语不易形容,且处处要顾到离名绝相。虽可畅所欲言,却不可说煞一字,塞人悟门也。弘宣此经应知。】

  《金刚经》的确是难讲,自古以来讲经的法师都不愿意讲《金刚经》,道理在此地。《金刚经》句句话不可以落实,落实就把人悟门堵死,那个不但没有功德,还有过失。如果有意,那是罪过;无意的也不好,也有过失。因为这个经字字句句是要诱导人开悟,所以这是难处。真的叫听这个经的人,听到觉悟、开悟了,讲《金刚般若 》的目的就达到。如果这一座经讲下来,一个开悟的都没有,这就等於老师教学生,教了一个学期,也很辛苦,认真教学,可是学生一考试,没有一个及格的,糟糕不糟糕!这个难就难在此地,没有一个及格的。开悟算及格,没开悟都不及格。所以这个经我们晓得,自古以来这些法师们不太愿意讲这个经,有他的道理。我们看下面的经文:

  经【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这个句子跟前面一段经文非常类似,好像只换了几个字。前面是讲色身,色身非性;这个地方是讲相好,讲诸相。所以那个文好像只换了一、两个字,但是它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我们看注解:

  【自经初至此,举身相问答已三次。而每次所明之义不同,一层深一层。】

  这是读《金刚经》、听《金刚经》,不能不清楚的。这三次我们在这里都列出来。初次,第十九节。这一次我们印的这个经本,完全采取江味农居士的《讲义》,江居士将本经分科,细科我们按经文算,总共是把经文分成一百八十四段。所以我们每一个科,都用一个数字标在这个地方,这样子查经方便,查《讲义》的原注方便,所以我们都把它标一个数字。这是第一百四十一节经文。

  【初次,在第十九节。佛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这个地方所讲的身相,是指一切身相,非专指佛身。如来指自性。】

  这是前面曾经说过。

  【第二次在六十九节。佛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这个地方讲三十二相,那就不是一般身相,三十二相是佛应身所具足的,

  【这是专指佛之应身】

  这个地方,就是第一百四十节,刚才我们读过的,一百四十一节,就是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一段经文。

  【问具足色身】

  前面一段是具足色身,我们讲过去了,这一段,

  【具足诸相,是约佛之报身。】

  可见得虽然讲色身相好,这三次不一样,三次非常明显的不相同。

  【前曰身相即非身相】

  这是前面的一段,我们刚刚讲过去的。

  【这个意思是显相皆虚妄,故不应住。】

  住就是执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对於一切相不应该执著。刚才说过,也没有必要执著,这个一定要晓得。因为相即非相,你执著就生妄想、就生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是六道轮回的第一个因素。你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就是你有烦恼,见思烦恼是六道轮回的业因,见思烦恼断了,就超越六道轮回;小乘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这是超越六道轮回。所以我们晓得,妄想执著麻烦,有妄想不能出十法界,有执著不能出六道轮回,所以不应该住。

  【又即非是名并说】

  这样的句子,在《金刚经》前后两半部都很多。

  【显约性则非,约相则是,两边不住。】

  凡是这样的句子都是提醒我们,让我们观察一切法,无论是世间法或者是出世间法,你要看得仔细,你要看得圆满;换句话说,你必须面面俱到,不能只看一面,这个意思就是说明,性相两边都要看到。过去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教给我们,我们学佛看任何人事物至少要看八面,这才能把这个事情看得比较清楚一点。八面从哪里来的?第一、就是看这桩事物的体、相、用。体非有,相跟作用非空,这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即非是名」的意思,必须要这样的观察,那你学佛跟不学佛的人不一样了。第二、要看这桩事情的因、缘、果,看它的因果。第三、从事上你要看理,从理上你要看事。所以任何一法,世出世间法它都具足体、相、用、因、缘、果、事、理,看八面。此地经上省略,只说了一个性、一个相,细讲把它扩大一点就是八面。前面说了,一切法总离不开因果,就是因、缘、果;相、用是事,体是理。对任何一法,你都能够顾到八面,你不会迷惑,你不会颠倒;换句话说,你有一点智慧,你看的东西比别人清楚,比别人深刻。这是《金刚经》上为什么会有「即非是名并说」,都是教给我们这些,这个本子。「约性则非」,讲「则非」都是从性上说,说「是名」都是从相上说,真正的目的是叫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而能够达到两边不住。此节,就是这节经文。

  【又即非是名双举】

  我们又看到这个句子。

  【以显缘生之法,空有同时之义。】

  还是这个意思,让我们了解空有同时,性相同时,理事同时,因果同时,所以说一切皆是。

  【不住,谓於相上即见其非相,便是不住,便能见性。非谓坏相而后见也。身相如此,诸相皆然。】

  佛举他的报身做例子,这个意思非常之深。佛的报身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的诸相。这是佛为什么不举,像前面,不举色身、不举应身,而举报身,道理之所在。佛在此地教给我们,就在相上要见非相,这个就在事上见到理,在相上见到性。我们为什么见不到?我们是著相,执著相就见不到性,执著事就见不到理,世俗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两个人打官司,为什么要打官司?迷!两个都迷,请法官来判断。法官是什么?法官是局外人,旁观者清,他不迷,就这个道理。当局者执著这个事相,看不到理;旁观的人,这个事情与我不相干,与我没有利害关系,他就看得比较清楚。你为什么有利害?执著就有利害。不执著的人就有智慧,执著的人没有智慧,这个理容易明了。所以要紧的是不住,两边都不住,空有两边都不住,性相两边也不住,然后见相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见相,必须两边不住,这个境界才会现前。因此不必要坏相,把相破掉之后再见性,没这个道理。诸位必须要晓得,相是不能破坏的;换句话说,相是永远不会消灭。为什么不会消灭?因为相就是性。相要是灭掉了,性就没有了,哪有这种道理!

  这个意思诸位一下体会不过来,我们再举个比喻,古人所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将黄金造一尊佛像,这个大家好懂。金就是相,相就是金,不需要把相破坏我才得到金,哪有这个道理!你把相破坏,实在讲相没有破坏,相改变了。佛像我不要,我把黄金熔化成一团,它有一团的相,它还是有相;把它变成方块,它有方块的相,它还是有相,不管你怎么变法,它都有个相在。所以相会变,不会消灭。我们在六道是这个相,在十法界还有相,将来成佛也有相,我们的相也是会变,不会消灭。你那个相会消灭,没有这个道理,相灭了性也没有。就好像刚才讲的金一样,相没有了,金就没有了,有金决定就有相。性相永远分不开,正因为这个关系,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必要而生其心?就是因为相不会灭,所以教给你要生心。你生善心就现善相,你生佛心就现佛相。

  诸位果然把这个道理参透,也就是真的搞明白,你对於念佛绝对不怀疑。为什么?相是心变出来的。我们世间人算命看相的人常讲,相随心转,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马上可以试验。你喜欢的时候,那个相很好看;你不高兴的时候,那个相好难看,相不随心转吗?马上就可以试验。相真的是随心转。既然晓得相是心变现出来的,我念佛的心当然变念佛的相,这个道理不难懂。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念什么就变现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在经上说的。所以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对於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完全肯定,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了。我要想我的相好,我的相貌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念佛!为什么?佛的相貌是最圆满,菩萨比佛还差一等,不如佛,佛的相貌最好。你要想相好,要想身体健康,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念佛。不要相信世间没智慧的人所说的话,没智慧的人在骗你,怎样健康?天天叫你吃补药,教你用什么方法,那都是假的。你要不用还好,愈用愈糟糕,它里面产生副作用。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晓得从心里头转变。心清净了,什么毛病都不会生。毛病从哪里生?从妄想生的,从烦恼生的,从忧虑牵挂里面生的。你要能够离开一切忧虑牵挂,离开一切妄想执著,那怎么会生病?没有生病的理由。在佛法讲因缘,没有生病的因缘,没有衰老的因缘,没这个因缘。没有因缘,哪来的果报?

  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这是经上讲得这么清楚。善因一定感善果,什么是善因?身心清净是善因,没有比这个更善。你心不清净,所以你才会有毛病。工作,有不少同修工作很累,常常来跟我说:我这个工作好忙、好累!我也知道他累,他自己不晓得他什么原因累的,以为工作就累了,这是个错误观念。什么累了他?妄想执著累了他。假如他妄想执著没有了,工作量再多也不累。《行愿品》里面,愿愿到最后「无有疲厌」,疲是疲劳,厌是厌倦,没有!没有疲劳、没有厌倦。为什么?心清净。心清净做再多的工作,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作跟无作是一不是二。我们凡夫为什么作一点点就会累?他作,他执著作,他作了,他作不是无作,他作跟无作是两桩事情,所以他累了。作也累,不作也累。你说不作怎么会累?因为他执著不作,他也累,他也厌倦。这就是这个地方所讲的,有智慧跟没有智慧不一样。

  可是这些道理很深,这些道理一般人不容易接受。我们看到这些人也不能不照顾,不照顾这说不过去,在佛法讲没有慈悲心。跟他讲,他听不进去,他也听不懂,所以只有用一个方便法。我教人当你累了的时候,他说:我很忙!我叫他休息,很忙没有办法休息。我怎么教他?休息五分钟。五分钟的时间都没有,休息三分钟;三分钟的时间都没有,休息一分钟,可以吧!这一分钟怎么休息法?确实它有效果,一分钟当中,你把所有一切妄念放下,就是什么都不想,让你心空下来,我们今天讲脑都空空的,什么都不要想。整个身体放松,你坐在那里好、站著也好、躺著也好,一分钟,你的精神体力就恢复。如果能够有三分钟,或者有五分钟最好,这个对於工作很忙的人,他随时都可以休息。最重要的是没有念头,要把所有一切念头统统放下,什么都不想,身体放轻松就很容易恢复。特别是对一个工作量多的人,早晚很重要,晚上睡觉之前,这样子放松五分钟,早晨起来也放松五分钟,对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对於不懂般若 的人,只好用这个方法来帮助他。如果真正通达教理的,那就不一样,他所得的利益之殊胜,真的是不可思议!

  【离名言相,谓应知性非名言之所及。非谓无名字、无言说、无相也。但於名言之假相,心不取著,即是如来。】

  本经跟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都是教导我们佛法的入门,要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实在讲离这三相,就是此经所说的离念,这是功夫精纯到极处。这个地方这一段的解释很清楚。名言,名是名词、名字,言是言说,它的意思是教给我们,应当要晓得真如本性没有名字,我们今天不得已,把它叫做真如本性。其实它也不叫真如,它也不叫本性,是我们为了表达这个意思方便起见,不得已假设的名词,你可不能当真;你要当真,你就迷了,你就错了。这是举一个例子。所有一切相都没有名字,名字只不过是彼此之间沟通的一个工具而已;千万不能执著,执著你就错了,你就迷了,真相就见不到。所以「性非名言之所及」,不但性非名言之所及,相也非名言之所及。我们中国从前老子,《老子》这本书第一句话「名可名,非常名」,他懂得名是假名。常名是没有名,无有名那叫常名,常是不变的意思。名会变,你喜欢给它取什么名字,它就可以叫什么名字。

  「非谓无名字、无言说、无相也。」名字可以有,假设的。言说也可以有,相状也可以有。名字、言说、色相它都会变。我们佛法讲真的、假的,真的不会变,假的会变。譬如我们刚才举的比喻,我们用黄金做一个相,你看看相会变,但是它的金不会变。你用一斤重的黄金,你做个佛像,它还是一斤重,它还是一斤的黄金。你不要佛像,把它造一个菩萨像,相变了,那个黄金没变,还是那么重。我什么相都不要,我把黄金捏成一团,一团的相;打成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相;金不变,相会变。会变的是假的,不变的是真的。所以你要晓得,名字会变,不是真的;言说会变,不是真的。相会变,不是真的;性不变,性是真的。离相不是说这些言说、名字相都不要,不是的;是离我们心里执著的那个相,只要你心里头一切不执著就叫做离相。佛菩萨离一切相,是这个意思,这个不可以不知道。「但於名言之假相,心不取著」,取是什么?攀缘。不攀缘、不执著,这叫离相。前面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叫离相。离相就是如来,离相就见性,离相就成佛。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