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1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1日
来源:   作者:宣化上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1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1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二十五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卷二十六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卷二十七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卷二十八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一)

  目录

  卷二十五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一

  卷二十六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四八

  卷二十七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一一四

  卷二十八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一九七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第二十五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金刚幢菩萨把第五回向阐解完了之后,紧接着他又提出第六回向,向在法会中的诸位菩萨中的大菩萨徴询:诸位佛的弟子!你们可知道,怎样叫菩萨中的大菩萨,能随顺坚固一切的善根回向吗?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或为帝王。临御大国。威德广被。名震天下。凡诸怨敌。靡不归顺。发号施令。悉依正法。执持一盖。溥荫万方。周行率土。所向无碍。以离垢缯。而系其顶。于法自在。见者咸伏。不刑不罚。感德从化。以四摄法。摄诸众生。为转轮王。一切周给。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或者会示现一个皇帝,君临天下。以皇帝的身份统领万方,管治人民。临御的意思,包含了教化百姓,治理国政。大国就是表示人民多、土地广、物产丰饶。菩萨示现的皇帝是一个国富民强、政治清明的大国之帝王。威德广被,这位帝王之所以能临御大国,不是他有强悍的武功,而是他有贤明的德行,因德立威,使远近的人民以及邻国都感受他的德行,普遍受到他的恩泽,所以名震天下,众望所归。在中国远古时代,有位圣君帝尧,后世曾这样赞扬他,说:“昔日帝尧(古时陶唐时代的皇帝)放勋(他能仿效上世的功勋,对人民施其教化,所以以此为他的名号),聪明文思(他为人很有大智慧,学问也好,风度、气质都很文雅),安然(他随时都能表现得很和平又安详)。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他的德性的光明,能照到四海。他的威德能感通上到天上,下到遍地)。”在中国有一部古书叫书经,上面有一篇目名尧典的,就是这样记载。经文上说的“威德广被”,就如同尧典的记载。“凡诸怨敌,靡不归顺”,凡是过去曾经与他的先世结过怨的,以及远近大小邻邦曾与他的国家作过敌对的,现在因为受到了他的德化,大家都放弃了过去的怨仇敌对,心悦诚服的来归顺他,臣服他。当他要颁布新的施政方针,或者要向全国人民发出任何政令时,他无一件事不是依照正法行事,一切都合情合理,譬如他叫百姓皆受持五戒,常行十善,这都是以正法教化人民的表现。

  “执持一盖”的“盖”字,在密宗来讲,就是指楞严咒的那个大白伞盖。楞严咒中有咒心:“悉怛多、钵怛啰”这六个字就是。如果一心专注,心无杂念,诚心诵念,在虚空中就能现出一个大白伞盖,它就有“溥荫万方”的威神力。凡它所荫蔽的地方,刀兵不起,瘟疫不生,水火盗贼绝迹,祇有如意吉祥,风调雨顺民安乐,没有任何灾难。要按照法来说,这个“盖”字就是实相妙法。实相无相,可是又无所不相。因实相而生一切法,用一切法来教化九法界的众生。这就是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的道理。这个“一”在我们修道人的心目中,是必修的目的,所谓得“一”万事毕。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天没有“一”不会清。地没有“一”不会宁。神没有“一”不会有灵于人,而不能成为正神。这个“一”字,是数目的开始。然而这个“一”字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从“○”来的。把“○”斩断了,就变成一个“一”字了。如果再把它合拢起来,又成了个“○”。这“○”就是一个真空。真空不空,它能生出妙有。妙有非有,所以又叫真空。实际上真空就是妙有,妙有也就是真空。这个“有”它是由空生出来的,空的里面含着妙有,就因为这个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才有天、地、人、万物。一切都是由“○”生出来的,“○”能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生佛、生仙、生圣人。一切的一切,都是“○”而生。那么这个“○”又从甚么地方生出来的呢?它是从虚空而生出的,因之叫真空妙有。这种道理是无穷尽、无始终、无内外、无大小之别。所以说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说它大吗?充满虚空法界。小吗?比一粒微尘还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就是形容这个“○”的。何以说它无始无终呢?你看这“○”有个开始和终了吗?倘若说它有个开始和终了,它就是破而为“一”了。所以说“○”与“一”是包含了一切的实相妙法,这就是执持一盖,也可说是执持一法,而此所谓的法,到了“○”上却又是一法不立,万法皆空。虽然一法不立,而又具足一切法。虽然万法皆空,而在万法皆空中又能生一切法。就在这个症结之处,人就有迷悟之别。迷者流转于生死之中,悟者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就是这一法,而能溥荫万方。这个“溥”字的意思通于普遍的“普”字之意。荫是荫盖,意谓万方的有情无情同沾雨露之恩。

  中国古时商朝的皇帝汤,是位贤德的君王,他曾这样自勉的说:“朕躬有罪,殃及万邦。万邦有罪,罪在朕躬”。因为一个国家的元首,是应该利益全民的,汤王他很重视自己的思想行为,一切应以人民为前提,如果他有不利于民的作为,万民就被殃及受苦。假使万民多行不义,他则反责自己教化无方,至令人民堕入邪道。帝王为贤圣,就溥荫万方;帝王为桀纣,就溥殃万方。

  “周行率土”:周行就是到各处去巡视。做一个人民的首长,不谈官职的大小,应该常接近民众,常亲自到各地去视察,要能深入民间,才能了解民间的真实生活状况。不过千万不能藉着视察民情,而去扰民,那就不是爱民的首长了。率土——就是凡属于一个国家的领土,由一个元首所统治领导的,政令所能达到的地方,所有居住在这些土地上的人民,都受元首的教化与服从他的政令。古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个意思。“所向无碍”:元首在所统治的国土内,发号施令,教化人民,一切军政的措施,无一事不是上令下行,通达顺利,没有一个人反对,不受一点阻碍。就是邻国友邦,也不会对他生敌意的。因为这位帝王他是法政施仁,与民同乐,所以才所向无碍。以离垢缯而系其顶:用最纯洁而清净的丝绸做成皇冠,戴在帝王的头顶上——此句含有佛的无见顶相之意。于法自在:佛为法王,所以于法自在。菩萨示现为帝王,依正法治国,以慈悲心爱民,所以他对于法也是任运自在的。见者咸伏:这位仁政爱民的帝王,因德立威,慈眼视人,所以凡见到他的人,不论是否他的属民,都对他非常恭敬,愿意臣伏于他。这位帝王他专施仁政,教人民修五戒、行十善,不用苛刑杀害人,也不用重法惩治人,他完全以德来感化人,百民自然心悦诚服、感激他、服从他。大凡用暴政来降伏人的,那是暂时的、表面的,随时可以被人推翻。如像周文王那时,三分的天下他已占有两分了,他还是臣服于殷朝。后来大小诸侯及所有的人民,因受殷纣帝的暴政之苦,而一致拥戴他的儿子周武王为帝,把殷朝推翻了,这就是感德从化的历史事实。菩萨教化他的臣民,用种种的善法感化他们,其中以四摄法最适于众生。第一是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财布施包括内财、外财。内财是自己身体的四肢五官、头目、骨髓、血肉等。外财则为一切身外之物,如国城、王位、通都大邑、山河大地、房廊屋舍、田园珍宝、妻子僮仆等。(二)法施就是讲经说法,为信徒解释佛法里的经义及疑难,甚至讲解一字半偈,都是法施。(三)无畏施就是用佛法的道理给人解除他身心的厄难,令他能循求正当的途径,坦然的解除困厄环境。

  布施是付出,不求代价,不希望别人报偿的。布施是以难舍的而能舍给需求者,不是把自己不欢喜的次品物件给人家,那不称布施。一个真心学佛修道的人,如果把布施这一法门修成就了,就已经成为一位大菩萨了。何以见得呢?佛说学菩萨道的应修六度万行,六度之首就是布施。能真心布施的人,一定不悭贪。对众生一定有慈悲心,能忍辱能仁让。身口意一定尽量做到清净,一定能守持净戒。一定能深信佛的教言,依教修行。一个真正了解布施法门的行者,他一定有冷静的头脑,坚实的定心和清净的智慧。能做到这些条件的行者,不就是一位菩萨了吗?摄受众生第一用布施法,是对治众生的心理,佛说:“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布施法占四摄法的第一位,就有这个作用。

  四摄法的第二是爱语:人以及较有灵性的动物,都喜欢听好话,欢喜受人的赞扬,不愿看别人的恶脸色,听人的恶言恶语,所以菩萨用爱语来安抚众生,建立友好关系,然后施以正法的教化,众生就很快接受他的调御了。

  第三是利行:就是做种种有利众生的事,众生蒙受了利益,身心安乐,法喜充满,都成了受化的善良百姓。

  第四是同事:如果你想度这个众生,最好是与他的身份相等同一种类,就容易了解他、接近他、教化他。这四种方法,都是度众生教化众生的方便善巧法门。菩萨作帝王的时候、就用这四种方法来摄诸众生、教化众生。为转轮王,一切周给:这位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示现为大国的帝王,不是普通平凡的帝王,而是一位德无不备、威而不猛、七宝具足的转轮圣王。他在往昔修积了种种善根功德,所以为帝王时财宝遍地,无穷无尽。但他不据为私有,而普遍周给所有的人民,普令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既无天灾,亦无人祸,这是人间的乐土,也是人间的净土。菩萨示现的帝王,所统领的大国,全国上下奉行五戒十善,正法溥荫,才有这种清凉的境界。

  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自在功德。有大眷属。不可沮坏。离众过失。见者无厌。福德庄严。相好圆满。形体支分。均调具足。获那罗延坚固之身。大力成就。无能屈伏。得清净业。离诸业障。

  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安然住在这种无碍的功德里,有无量无数眷属臣民围绕他、拥戴他。这些眷属都是正知正见,正信正念奉行正法的佛弟子,所以称为大眷属。菩萨自身及他的法统,和他所有的眷属,都有坚固的身,卓绝的心念,所以绝不会受外道的言论所诱惑,横霸的势力能破坏。菩萨早已三业清净,众善奉行,诸恶不作,没有任何过失了,有这样纯洁清净的身心。他的气质和风度已达到极端斯文安祥,因之凡见到他的人,都希望能常亲近他,那会生讨厌的心。菩萨有如此的依正二报,都是他多生多劫在因地行菩萨道,所积聚的福德智慧,才能有如今的相好圆满、国土庄严。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转轮圣王也有卅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和佛相差无几,不过他的光没有佛的光那样圆满,也不能遍照大千世界。他的形体是健壮而又斯文,四肢相称,五官配合均匀。自顶至踵,无一处不均调具足而圆满。获那罗延坚固之身:这那罗延是梵天王的别名,端正猛健、坚固之意,借此譬喻菩萨所示现的大国帝王,有如那罗延的强健坚固的身体,不易被外力所损伤。菩萨因为修回向法门,处处舍己为人,事事愿代众生受苦,所以得到金刚般的坚固之身。大力成就,无能屈伏:菩萨在往昔所发的大愿,他以坚强的深心,大愿大力,一一都圆满成就。在他修菩萨道的过程中,纵然遇到最艰难困苦的障碍,他也都把它克服。因他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所以没有能令他屈服的人和事,于是他得到了清净的业果,离开了一切的染污业障,能以早成佛道。

  具足修行一切布施。或施饮食。及诸上味。或施车乘。或施衣服。或施华鬘。杂香涂香。床座房舍。及所住处。上妙灯烛。病缘汤药。宝器宝车。调良象马。悉皆严饰。欢喜布施。

  菩萨修布施法门时,他不惜珍贵,尽量布施一切上好的物质,如种种最好上妙美味的饮食,或者布施各种的交通工具如飞机、轮船、火车、汽车以及各种大小的车辆(乘)。或者布施各种各色的衣服。或者布施用名贵的鲜花串成的花鬘。或者布施种种的名香、烧香、涂香、末香等。或者布施舒适的床座。座——沙发、椅子、凳子等。或者兴建很多房子,布施给那些没有房子住的人,以避风雨。或者用珍宝做的灯,最上好香味的烛,供养诸佛。或者以汤、药布施给老人,和贫苦孤独的病人。还有很贵重的器皿、宝车,及调伏驯良的名马大象,统统都装饰得完美齐备。菩萨用这些难得的物资,欢欢喜喜的布施给一切人。

  或有来乞王所处座。若盖若伞。幢幡宝物。诸庄严具。顶上宝冠。髻中明珠。乃至王位。皆无所吝。

  或者有人来向国王乞求他常坐的座位。或者有人来向他乞求常用的宝盖、宝伞、宝幢、宝幡和其他各种宝物,种种的最名贵的装饰用具。甚至有人来向他乞求他头上所戴七却造成的皇冠,久藏于发髻中,不轻易示人。那颗夜间放光的夜明珠,乃至于他以一国之尊的帝王之位,无论来乞者乞求甚么,他都毫不吝惜的布施于人。

  若见众生在牢狱中。舍诸财宝。妻子眷属。乃至以身。救彼令脱。若见狱囚。将欲被戮。即舍其身。以代彼命。

  这位大菩萨所示现的大国帝王,倘若见到众生在牢狱中受苦痛时,他是不惜一切贵重的财宝,或以自己的娇妻爱子,或以亲属,甚至以自己的身体,布施出来营救在牢狱中受痛苦的众生,使他脱离牢狱的羁绊,恢复自由。倘若见到狱中的囚犯,已判死刑,即将受杀戮的刑罚,这时,他立即愿意舍却自己的生命,来代替这个死囚,来接受被杀戮的刑罚。

  或见来乞连肤顶发。欢喜施与。亦无所吝。眼耳鼻舌。及以牙齿。头顶手足。血肉骨髓。心肾肝肺。大肠小肠。厚皮薄皮。手足诸指。连肉爪甲。以欢喜心。尽皆施与。

  菩萨发心行布施,他是本著有人无我、舍己为人、视人如己的精神和怀抱,他为了救度众生,他触除我见、我相、我执。把布施所包括的财施——内财、外财、法施、无畏施,无一不修行得彻底,达于圆满究竟的地步。前面的一段经文,是说菩萨布施他的外财——国城妻子。这一段经文是表扬菩萨舍难舍能舍的内财——头目脑髓、内脏和血肉等。

  或者有人来向他乞求连着皮肤的头顶上的头发,菩萨毫不犹豫,一点不吝惜,欢欢喜喜的布施给来乞者。不单如此,就是有人来向他乞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以及牙齿、头顶、皮肉、手或脚。体内的血、骨头、骨髓、甚至于布施他的心脏、肾、肝、肺、大肠、小肠、厚的皮、薄的皮、手指和脚趾,连着肉的指甲等,凡是人身体上不可缺少的四肢、五官、内脏、血、肉、骨骼,祇要脚需要,他没有不欢欢喜喜,令所求者皆能满愿,一一布施给他们。

  或为求请未曾有法。投身而下深大火坑。或为护持如来正法。以身忍受一切苦毒。或为求法。乃至一字。悉能遍舍四海之内。一切所有。恒以正法。化导群生。令修善行。舍离诸恶。

  这一段经文是说菩萨为法忘躯,及宁舍四海之内一切所有而换取一字半偈之伟大精神。菩萨如此牺牲自我,他却是为了化导众生,令修善行,舍离诸恶之故。

  菩萨或者为了求请从来没有听闻过的正法,就是投身下深大的火坑,也不吝惜生命;或者为护持正法,护持道场,他能受人不能受的苦,忍人不能忍的无谓闲气,让人不能让的损失,吃人不能吃的眼前亏。总之,祇要是为护正法,他可以受一切的苦难毒害;或者为求正法的一字,他能够舍掉四海之内的一切所有。菩萨如此,他是为化导众生,希望众生都能依正法修行,习行十善道,舍离一切的恶业,成就众善行。

  从前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有一天来了个罗刹鬼,在他面前自言自语的念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下面他就停住不念了。老修行等了一会,忍不住问道:“你所念的是佛说的一首偈,为什么你不接下去念完全呢?”罗刹说:“是的!因为我饿得很,没力气念下去了。”老修行说:“你要吃甚么?念完我给你吃。”罗刹说:“我要吃活人的肉。”老修行说:“可以。你把下半偈念给我听了,我就以我的全身供养你。”罗刹说:“好!一言为定,你可不要失言啊!”于是他就念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老修行听了,非常高兴,这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微妙法。这偈的意思就是说:世间上一切的事,都是不常,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祇有寂灭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空寂无相,一切无著了。老修行为了不使这法语失传,所以将它深刻在磐石上,以便后世众生依法修行,虽然牺牲了自己,也是值得的。老修行把偈语刻完后,就请罗刹来饱餐他,谁知他闭上双眼等了好一会,也不见罗刹来动口,于是他睁眼一看,却没有了罗刹的影踪。再抬头向空中一望,只见一位庄严的天人,站在空中对他说:“善哉善哉!你真是个真修行者,能为半偈而为后世众生舍生命。”这位帝王菩萨也有如佛的为法舍身的美德。

  若见众生损败他形。慈心救之。令舍罪业。

  这一段经文是说菩萨行无畏施。又教化众生舍弃残害人的罪业,也包含了法施。社会上有一种职业,就是专门损败他形的。在专制时代皇帝的宫里所用的男仆,名叫太监,就必须损败他的男形(割除男根),才能入宫为帝后嫔妃服侍。现在这种无人道的事没有了,但是损败畜类雄形的事仍然留存。菩萨若是见到众生做这种损败他形的事,他就发大慈悲心,去营救那个被害者,即使是个最卑微的生物,他也会去救它脱离生命的危害。另一方面他还要劝导那个施损害者,舍离这种造罪业的行为,改恶向善。

  我们听到经文说菩萨有如此平等普遍的慈悲心,就应该学菩萨的仁慈,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舍己为人,一心修善业,改掉自己过去一切不好的贡高我慢,盛气凌人的习气毛病,这才不辜负佛法、学佛法的心。否则,只听不依法修行,那只能说是饱了一下耳福而已。

  若见如来。成最正觉。称扬赞叹。普使闻知。或施于地。造立僧坊。房舍。殿堂。以为住处。及施僮仆。供承作役。或以自身。施来乞者。或施于佛。为求法故。欢喜踊跃。为众生故。承事供养。

  菩萨倘若见到有大菩萨的功德圆满具足了,成就最上正等正觉的时候,他打心的深处欢喜赞叹,到处称扬佛的圆满功德,普令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一切众生都知道。菩萨或者会施舍出一块土地,用以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大僧坊——一座佛寺,作为供佛修道的道场。另外还建造许多房舍,供给修行人居住。还建造一座讲堂,作为法师讲经说法度生之用。还建一座庄严的大雄宝殿,供养佛像,以作众生瞻仰礼拜。有如是设想周到的建筑,令四众佛弟子都有安心修行的住所。还布施许多勤恳忠诚的僮仆,以供承事道场的事务。菩萨甚至不惜以自身布施给来乞食者。或者舍身在佛前作种种布施。总之,菩萨为求无上佛法,为度一切众生,所以他欢喜踊跃,真心作种种布施,诚心承事供养诸佛。

  或舍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妻子眷属。随所乞求。悉满其愿。或舍一切资生之物。普设无遮大施之会。

  菩萨一心行布施,不分等别,难舍能舍,即使有人来向他乞最尊贵的帝王之位,他一样不加考虑就施给其人。至于城池、通都大邑、乡村聚落、自己居住的宫殿园林别墅,以及最难舍的妻、子和眷属等等,无论来乞者需要那样,他决定能令其遂心满愿。或者施舍各种资生的物品——资生就是帮助人的生命成长不断,如钱及其他的物品。无遮是没有限制之意。普设无遮大施之会,就是设一所大布施的场所,陈满各种生活必需的物品,令所有的众生来各取所需,不加限制,让他们个个得到满足。

  其中众生种种福田。或从远来。或从近来。或贤或愚。或好或丑。若男若女。人与非人。心行不同。所求各异。等皆施与。悉令满足。

  这些来乞求布施的众生,有的是来种福田,有的是来乞福田的。他们或者来自很远的地方,或者是在附近的居民。其中或贤而有智慧的,或为愚痴颟顸,有的相貌生得圆满俊秀,有的却生得相貌丑陋。男女都有,不单是人,而且还有其他的非人——别类众生,如此种种形色的众生,他们心中所要求的欲望不同,根性行为也不同,所乞求的目的也各自不同,虽然如此,但菩萨还是以平等心,欢喜心,不择贤愚妍丑,普遍布施给来乞的众生,令他们每个都能心满意足,遂心满愿。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发善摄心。悉以回向。所谓善摄色。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受想行识。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王位。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眷属。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资具。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惠施。随顺坚固一切善根。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当他行布施的时候,他就发心一定要好好摄受所有一切众生。他将所行布施的功德善根,完全回向菩提、回向实际、回向给一切众生。菩萨他善于知道怎样摄五蕴之一的色法——色蕴。菩萨的修行功夫,深入了殊胜的般若,所以他能照见五蕴皆空,摄色法为随顺坚固一切的善根。他又善于摄取受、想、行、识四蕴皆空的真实义理,随顺坚固所有的众生的善根,和坚固自己的善根。令众生的善根增长,同时令自己所修的菩提道日渐广大。又善摄王位,菩萨知道王位的重要,但她并不是看重王位而高居不舍,而是他了解王位是关乎全民的利益,他随时可以让给贤能的人,他绝不执着。又善于摄护他的眷属们,随顺真理,随顺平等慈心教化,随顺功德,坚固自利利他一切的善根。又善能摄集一切资生的物质,随顺布施,坚固所修的一切善根。又善能摄受惠人的广大布施,普遍惠及十方众生,随顺坚固所修积的善根。

  佛子。菩萨摩诃萨随所施物。无量无边。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以上妙食施众生时。其心清净。于所施物。无贪无著。无所顾吝。具足行施。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他随时随地所布施的物资,都是无量无边那么的多。以行布施所积聚的善根,像前面所说的回向方法,一一回向给众生、菩提、实际。菩萨第一布施的,就是食品,因为食能长养生命,不分贵贱同依。所以菩萨以上妙食品,普施众生。当他布施食时,他满怀着欢喜而清净的心,一点也没有想到如此布施,就可以得到甚么功德,也不曾计较布施物品的多少或者贵贱,也不会想藉着布施而贪图个好名,也不会布施之后又生悔心,觉得布施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顾吝”就是想一想,越想越舍不得,有吝惜之心。菩萨是不会这样的,因他完全了达布施的真实义理。

  真正的布施,是没有能施的人,亦无所施之物,更无有个受施者是谁,名之为三轮体空。

  食有九种,其中有四种为世间食。①段食:就是分段食,人各有一分,这是人间的食。②触食:是鬼神的食,只要接触一下就够了。③思食:是天人的食,心中想甚么,就有甚么现前,而且恰够份量。④识食:用识来分别味道就饱了,是无色界的有情用以资生的。

  愿一切众生得智慧食。心无障碍。了知食性。无所贪着。但乐法喜出离之食。智慧充满。以法坚住。摄取善根。法身智身。清净游行。哀愍众生。为作福田,现受抟食。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食时。善根回向。

  菩萨布施食时所作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增长智慧的食,从此心无障碍,永不愚痴。菩萨了达食性是空的,无论吃甚么,目的是为了长养法身使成道业,再者也是为了治一切的疾病,他绝不是贪图美食妙味。菩萨最欢喜的是“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法为食。因为法食是出离三界、了生脱死、增长智慧之食。禅悦为食,则成就不动不散乱的定力,以法味坚住于法,生功德,除烦恼,摄取出世的善根。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智慧身也遍一切处,菩萨也得到如佛的法身智身,清净无染周游十方国土。哀愍一切沉沦在苦海里的众生,发心拯救他们教化他们,作一切众生的良好福田,来到人间示现为帝王,受人间的搏食。“搏”字是依古译,同段字,即人间的段食,亦可解为仅受很少的一搏之食而已。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修布施食时所作的善根。

  前面一段经文菩萨所施的是世间四种食。这一段经文菩萨布施的是出世间的五种食,希望众生能受出世的法食。①禅悦食:修行人得禅定乐能养诸根。②法喜食:修法人闻法生欢喜,资慧命养身心。③愿食:修行人发誓愿而持身,修万行。④念食:修行人常念出世善根,而不忘资益慧命。⑤解脱食:修行人终得涅槃之乐,而长养身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施饮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饮法味水。精勤修习。具菩萨道。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从清净法。而生其身。常以三昧。调摄其心。入智慧海。兴大法云。霔大法雨。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饮时。善根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在前面布施了食物之后,现在接着又布施饮料给众生。人可以三五天不进食物,但不能有三天不喝水,饮之重要不亚于食。何况菩萨所布施的饮,不是普通的酒、橘子水、可口可乐等的饮料,而是饮汤的饮,这汤是法味汤、般若汤、智慧汤。当菩萨布施饮时,就用布施成就的功德善根,如下面所说的回向给一切的众生。他说:愿一切的众生都喝到充满法味的水,然后能勇猛精进,勤勤恳恳的修习一切佛法,具足菩萨所修的佛道,断除世间一切欲望——情欲、爱欲、财色欲,而能常常存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愿。离开五欲的境界,得到真实的法喜之乐。得到了法乐,就能从清净的法乐中生出清净的身心,所谓的脱胎换骨,变化气质,就是因吃了法食,饮了法味之水的功效。并且应该随时用定力来调摄心,使其常住正念,不打一点儿妄想。如此入于大智慧之海,兴起广大的法云,普下大法雨,令众生同沾甘霖。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饮料时,所作的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种种清净上味。所谓辛酸咸淡。及以甘苦。种种诸味。润泽具足。能令四大安隐调和。肌体盈满。气力强壮。其心清净。常得欢喜。咽咀之时。不欬不逆。诸根明利。内藏充实。毒不能侵。病不能伤。始终无患。永得安乐。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现在他又布施给众生种种清净的上妙法味,如像辛辣的味、酸的味、咸的味,五味都是比较淡薄的味、甜的味和苦的味。这些味素,都含有帮助食物滋润身体,光泽皮肤长养的功能。也能令人体的四大——地、水、火、风受到安适又调和,不会发生不舒服的感觉。肌肉因之丰满,体格也特别坚实。气宇轩昂、体力强壮、心旷神怡、清净光明,从不生妄想,所以心中常常是高兴的,没有一点儿忧愁烦恼。倘若在饭食时,能细嚼慢咽,则不令气管受到刺激,发生咳呛或有反胃的现象。诸根——眼、耳、鼻、舌、身、四肢,都非常清明俐落。内脏——心、肝、脾、肺、肾、胃、胆、三焦、大肠、小肠、膀胱,这些五脏六腑,都很健全。因为吃了上述的种种妙味,一切的毒物,都不能侵入他的体内了,即使不慎中毒,它也会自然化解。任何的疾病,也不会生了。自始自终,没有病患之忧,时时刻刻都显现出平安自在,情绪和悦的样子。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最上味。甘露充满。愿一切众生得法智味。了知一切诸味业用。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达法界。安住实际大法城中。愿一切众生作大法云。周遍法界。普雨法雨。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胜智味。无上法喜充满身心。愿一切众生得无贪着一切上味。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佛法。

  菩萨布施了上味,将此善根功德又作这样的回向。他普遍愿意每个众生都得到最上的微妙法味,有甘露充满其中。又愿一切的众生得到正法的智慧之味,因而知道各种味素的功用,吃了能获甚么益处。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无量无边的法味,能很清楚的知道十法界的实相,令众生都能安隐的住在大法的城中,亦即安住在实际的理体。又愿一切众生能作大法云,普荫四方,周遍法界。同时能普遍雨法雨,普济甘霖,教化调伏九法界的众生。又愿一切众生得殊胜的智慧之味,令他们个个法喜充满,既自在又欢喜,身心通泰。又愿每个众生得到不生贪味之心,又不执著于法的上味,各种上味都不染世间的俗味、浊味,都是清净的法味,令人一经品尝就能生起勇猛精进,勤修佛法,不懈不退的心。一切佛法,包括三世诸佛所说的法,一一都勤加修习,力求圆满通达。

  甘露又名天酒,味如蜜。为天人不死之药。食之命长身安,力大体光。佛大牙后有甘露泉,食物入口都变成甘露。又以之譬喻佛法无边,能普济众生,令得安隐。又以涅槃为甘露,能永绝生死,真不死药。

  愿一切众生得一法味。了诸佛法。悉无差别。愿一切众生得最胜味。乘一切智。终无退转。愿一切众生得入诸佛无异法味。悉能分别一切诸根。愿一切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无碍佛法。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味时。善根回向。为令一切众生。勤修福德。皆悉具足无碍智身故。

  又愿一切众生如果得到一种法味,就能同时明白诸佛所说的无量微妙法,其中没有等差的区别。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无碍,一多能互容的妙理。又愿一切众生得最殊胜的法味,乘一切智慧,就是因为得到了种种的智慧,所以永远不会有退转信心的可能。又愿一切众生得以深入诸佛所说的法,通达佛佛道同,佛佛所说的法都是一个宗旨。诸佛为什么要说八万四千法,就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的心,其实法和众生都不止这个数目,这祇是概而言之。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根性,他都认识得很清楚,所以他能因人施教。又愿一切众生的法味与日俱增,常常得到法益,获得圆满具足无有障碍的佛法,满足他们求法的信心。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清净上味时,所作的善根回向。菩萨作这种回向的目的,为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勤修福德,积聚善根,福慧具足,福无不备,成就智慧圆满,清净无染,没有任何障碍的智慧之身。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车乘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具足一切智乘。乘于大乘。不可坏乘。最胜乘。最上乘。速疾乘。大力乘。福德具足乘。出世间乘。出生无量诸菩萨乘。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车乘时。善根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布施各种的车马和各式各样的轿乘时,以布施所成就的功德,积聚的善根,回向给一切的众生。他说:我愿所有的众生,都得到一切智慧之乘。这一切智,就像一切车乘一样,能带领众生们行无量的善业,所以说是具足一切的智乘。要有大智才能了生死,脱轮回。乘此大智之乘,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

  车乘:就是交通工具。分开说:车就是各种藉轮行动,用马、牛、大象人力拖拉和脚踏的车,现在则有利用电力和汽油的电车、汽车、大巴士、大货车等等。乘运载之义。又有用人抬的轿子,名轿车,现在已经淘汰了。总之,凡用作代步和运输的工具,都叫车乘机乘。菩萨所布施的有——乘于大乘:就是一辆大车,无所不载,能把一切众生都送到佛地。不可坏乘:这辆车就像金刚一样,非常坚固,天魔外道都不能破坏它。最胜乘:是一辆最特别、最好的,超乎其他的车乘。最上乘:是具足圆满的最无上的车乘。速疾乘:这辆车的速度,有如在陆地飞行,其快无比。大力乘:有大法力之乘。福德具足乘:福德智慧,都具足的车乘。出世间乘:乘着这种车辆,可以出离三界,早成道业。出生无量诸菩萨乘:这种车乘,犹如大乘佛法,凡能乘此车乘者,将来必定成就为大乘菩萨,普度众生。如是十种车乘,虽说为代步之意,但都包涵着因果、体性、理智的佛法在内。菩萨对众生,事无巨细,无一不是导引众生深入佛智,了达诸法的真理和实际的事相。以上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车乘时,所作的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衣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惭愧衣。以覆其身。舍离邪道露形恶法。颜色润泽。皮肤细软。成就诸佛第一之乐。得最清净一切种智。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衣时。善根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的大菩萨,现在他又布施衣服给众生,食、衣、住、行是任何一个人不能缺少的。当他布施衣时,就以布施衣所得的种种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他发愿希望一切众生,人人都能得到常生惭愧之心的衣服。惭:是在行为上和心理上犯了罪恶,事后反省,觉得见不得人而心不安的一种精神作用。愧:做了错事,或者做了对人不利的事,后来发觉不应该做,因而内心不安,对人有愧疚。惭愧两字,常常用在一起,都是一种心理上的精神作用。知惭知愧,是善心。如果有过失而覆讳,就是无惭无愧,将来就会得恶果。尤其修行人不可有无惭愧之心,事情做错了,一定要生惭愧心,发忏悔心,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千万不要覆讳过失,文过饰非,是最大的错误。“善欲人知非真善,恶恐人知乃大恶”,这就是无惭无愧的实例。所以要以惭愧为衣,覆在身上,以警惕勿再踏前辙。舍离邪道露形恶法:有一种外道,裸体赤身,不穿衣服,睡钉子床,或睡在灰堆里,这种人就叫露形外道。修不合理的邪道,就是恶法。菩萨布施衣服给众生,希望他们不要去相信这种邪道,要舍离这种邪道修正法。修习正法就可以有光泽滋润的容颜,皮肤也自然细腻柔软,成就犹如诸佛的自在安祥,最上第一的真正快乐。得到最清净、最殊胜的一切种智。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衣服给众生的时候,所作的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以种种名华布施。所谓微妙香华。种种色华。无量奇妙华。善见华。可喜乐华。一切时华。天华。人华。世所珍爱华。甚芬馥悦意华。以如是等无量妙华。供养一切现在诸佛。及佛灭后所有塔庙。或以供养说法之人。或以供养比丘僧宝。一切菩萨。诸善知识。声闻独觉。父母宗亲。下至自身。及余一切贫穷孤露。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又常常用种种名贵的香华作布施,好像下面所说的:微妙得不可以心思言议的香华,种种颜色鲜艳的华,无量不能计较的奇妙香华,人人见了就生善见善念的华。凡能见到这种华的,都生欢喜快乐之心的可喜乐华。一切正合时令开放的华,天上才有的曼陀罗华,人间所有的种种最好的名华,被世间人所珍惜喜爱的华,香气非常芬芳馥郁,颜色也鲜艳夺目,令人见了心意愉悦的华,菩萨以此无能量计的上妙名华,供养现在的十方诸佛,也供养佛灭后的舍利佛塔和寺庙,或者供养讲经说法的法师,或者供养出家的比丘僧宝。供养三宝的目的,是为了在三宝前种福田,求增长智慧,又或者供养十方诸菩萨和诸善知识,或者供诸二乘圣者声闻、独觉,或者供养父母以及宗教亲属等,或者供养一切贫穷孤苦裸露的人,最后也供养到自身。孤露是孤独穷苦,贫穷无依无靠,衣食无著,常在饥寒交迫,衣不能蔽体的情况下生活的人。菩萨行布施是本着对上尊敬,对一切众生慈悲平等之心。

  布施之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诸佛三昧之华。悉能开敷一切诸法。愿一切众生皆得如佛。见者欢喜。心无厌足。愿一切众生所见顺惬。心无动乱。愿一切众生具行广大清净之业。愿一切众生常念善友。心无变异。

  当菩萨布施种种名华的时候,就用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为一切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如诸佛所修的禅定之华,由这个禅定中开出智慧之华,为众生陈述演释诸法的实相。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如诸佛,早成佛道,令众生见到都生欢喜心,永远没有厌足的时候。又愿一切众生凡所见到的事物,件件顺心适意,而且不会被迷惑,心生动摇引起烦恼。又愿一切众生具足修行广大佛法,得到清净的业果。又愿一切众生常常忆念那位曾经影响他生起善行的善友,因之不会受环境的变迁,心就生变异。

  愿一切众生如阿伽陀药。能除一切烦恼众毒。愿一切众生成满大愿。皆悉得为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智慧日光。破愚痴暗。愿一切众生菩提净月。增长满足。愿一切众生入大宝洲。见善知识。具足成就一切善根。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华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清净无碍智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像那种长生不死的阿伽陀药,它能解除种种烦恼及其他的毒素——贪瞋痴等。又愿一切众生所发的大愿,愿愿都能圆满完成,同时都能得无上的智慧,成为智慧之王。又愿一切众生的智慧,好像日光一样,能破除一切愚痴和黑暗。又愿一切众生所修的菩萨道,好像清净的月光,日日增长,圆满具足。又愿一切众生到大宝洲,见到诸善知识,学习一切佛法,具足成就一切善根。以上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上妙名华时,所作的善根回向。菩萨如是回向的目的,是为了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得清净、圆融无碍的智慧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鬘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人所乐见。见者钦叹。见者亲善。见者爱乐。见者渴仰。见者除忧。见者生喜。见者离恶。见者常得亲近于佛。见者清净。获一切智。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鬘时。善根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又为众生布施华鬘。当他布施华鬘的时候,用他所成就的善根,像这样回向:他愿一切众生,都能令人人欢喜见到他。又愿任何人见到他,就生出钦敬赞叹的心。又愿凡见到他的人,都生出一种亲切之感。又愿见到他的人,心中就有一种敬爱快乐的感觉。又愿见着他的人,立刻生出一种久已仰慕之心。又愿见着他的人,即使是满腹忧愁但一见到他,立刻就除去了内心的忧愁烦恼。又愿一切见着他的人,都生欢喜心。又愿见到他的人,就是有最恶劣的习性者,也能立刻改恶向善。又愿凡见到他的人,也能常常亲近诸佛。又愿见到他的人,身心清净,因而获得一切智慧。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在布施华鬘时,所作的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香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愿一切众生具足戒香。得不缺戒。不杂戒。不污戒。无悔戒。离缠戒。无热戒。无犯戒。无边戒。出世戒。菩萨波罗蜜戒。愿一切众生以是戒故。皆得成就诸佛戒身。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香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悉得圆满无碍戒蕴故。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现在他又布施给一切众生的名香。当他布施香时,将他所积聚的善根,作如下的回向:我愿一切的众生都能受持三聚净戒,得到具足的戒香。三聚净戒:①摄律仪戒。②摄善法戒。③饶益有情戒。戒者:修道的人,恒守净戒,成就戒德普及四方,以香喻德,谓之戒香。再者有些人身上有种狐臭味,就是因为过去生中不守净戒的缘故。如果持戒圆满的人,今世来生身上都会有一股香味,这也是戒香的表现。持戒清净的行者,一定是德高望重的。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得不缺戒:能持戒圆满,无有丝毫毁犯,就没有缺憾。得不杂戒:坚守持正戒,不夹杂外道的牛狗戒。得不污戒:恒守清净戒,不生一点染污心。得无悔戒:尽形寿受持大乘净戒,不受外道的迷惑而生后悔,也不犯重戒,免生悔恨心。得难缠戒:离开爱欲的缠绕,守持净戒,如不慎有犯,而能生惭愧心,诚恳忏悔,就不会被爱欲所缠。得无热戒:热就是烦恼。能持戒就有定,戒定互辅,常在清凉中,烦恼无由能生,自然无热恼了。得无犯戒:能了达戒体、戒法、戒相的道理,永远不会发生毁犯戒律的事。得无边戒:希望众生都能始终如一,守持清净戒,戒定慧三者具修,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善根。得出世戒:希望一切众生都能修出世的清净戒,永离生死,超出三界。得菩萨波罗蜜戒:愿一切众生都能成就十度万行,远离二乘,圆满菩萨律仪,早登彼岸。愿九法界的众生,因严持净戒的缘故,皆得成就如同诸佛的圆满戒身。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香时,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圆满无碍的无量戒蕴功德。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涂香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施香普熏。悉能惠施一切所有。愿一切众生戒香普熏。得于如来究竟净戒。愿一切众生忍香普熏。离于一切险害之心。愿一切众生精进香普熏。常服大乘精进甲胄。愿一切众生定香普熏。安住诸佛现前三昧。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当他布施涂香的时候,以他所修积聚种种善根,像这样回向:愿一切众生受到施香的普薰,都能很高兴、很愿意的把一切所有,舍给其他一切众生。又愿所有九法界的众生,都受到戒香普薰。戒,就是防非止恶。有在家弟子应守的戒律,有出家众应守的戒律。修道的人,绝对要严持戒律,才能感应道交,才能得到戒香。得到了戒香,才能普薰一切众生,乃至于达到如来——十方诸佛的境界。如来的境界,就是圆满清净的戒体。又愿一切众生受到忍香的普薰,都能成就忍波罗蜜。忍,就是忍辱。修忍辱行就能放香,修布施、持戒及其他种种波罗蜜,都能放香,因为六度万行,都是资长菩提心,而且能辟除一切蔽障,所以都称为香。忍辱的力量不可思议,修忍辱行所发出的这股香气,就能普结人缘,令人人见到你时,就有一种亲切感,这就是修忍辱行的果报。受到忍香普薰的众生,能把他习性中的危害险诈之心,消灭于无形。所以说忍香离于一切险害之心,也就是忍香不可思议的力量。又愿一切众生受到精进香的普薰,使每个修道的人精进不休息。如同战场上的勇士,常常披着大乘的精神甲胄——将军穿的铠甲。铁做的叫铠,皮做的叫甲,上阵对敌穿的衣。胄是古代兵士戴的帽子。所谓:“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又愿一切众生能受到禅定香的普薰,安住于诸佛所现的大定境界里,不生一点儿的散乱心。

  愿一切众生慧香普熏。一念得成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法香普熏。于无上法得无所畏。愿一切众生德香普熏。成就一切大功德智。愿一切众生菩提香普熏。得佛十力到于彼岸。愿一切众生清净白法妙香普熏。永灭一切不善之法。是为菩萨摩诃萨施涂香时。善根回向。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受到智慧之香的普薰,在一念之中就获得无量殊胜的智慧,成为没有比他更上的智慧之王——证得佛果。又愿一切众生受到法香的普薰,得到无上甚深微妙法的真实理体,对于一切法无所畏惧,也没有了疑惑。又愿一切众生受到德香的普薰,成就殊胜智慧,圆满一切大功德。又愿一切众生能受到菩提香的普薰,成就菩提觉道,得到佛的十种不可思议的神力,到达涅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都受到清净白法妙香的普薰,把一切不善的世俗法,永远灭除。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涂香时,所作的善根回向。

  涂香是六种供具之一,有清净之意,能净世间垢秽,息除烦恼。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床座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诸天床座。证大智慧。愿一切众生得贤圣床座。舍凡夫意。住菩提心。愿一切众生得安乐床座。永离一切生死苦恼。愿一切众生得究竟床座。得见诸佛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得平等床座。恒普熏修一切善法。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又施床座给一切众生,当他布施床座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得到好像诸天用的床座。这种床座非常美丽,而且有很奇妙的功用,如果睡到这床上,或坐上这座位时,就能证得广大圆满的智慧。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如实贤圣者所用的床座,能令凡夫舍去一切世俗的思想习气,转凡入圣人之流,常常安住在菩提觉道之心中。又愿一切众生,得到非常安适愉快的床座,能把生死的苦都永远脱离。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最究竟的床座,能见着诸佛自在神通,也能明白诸佛自在神通之力的妙用。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平等的床座,能够常常受到一切白净善法的普遍薰修。

  愿一切众生得最胜床座。具清净业。世无与等。愿一切众生得安隐床座。证真实法。具足究竟。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床座。修习如来净智境界。愿一切众生得安住床座。得善知识。常随覆护。愿一切众生得师子床座。常如如来。右胁而卧。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床座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修习正念。善护诸根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最殊胜的床座,具足圆满清净的智慧之乘,世间上再没有能与它相比较的了。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安隐的床座,证得诸法真实理体,达到究竟圆满的实际境界。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清净无染污的床座,修习诸佛所说的甚深微妙法,得到如佛的清净智慧和境界。又愿一切的众生,得到安隐无动的床座,常能亲近诸大善知识,也能常常受到诸大善知识的随顺庇护。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如佛的师子床座,也能学习佛经常向右边睡眼。右胁而卧,称为吉祥卧,习以为常,可免恶梦。这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床座时,所作的善根回向。也是为了希望众生,人人都能修习正念正思惟的正法,知道善于保护自己的诸根,不令它放逸,时时勤修佛道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房舍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住清净佛刹。精勤修习一切功德。安住甚深三昧境界。舍离一切住处执着。了诸住处皆无所有。离诸世间住一切智。摄取一切诸佛所住。住究竟道安乐住处。恒住第一清净善根。终不舍离佛无上住处。是为菩萨摩诃萨施房舍时。善根回向。为欲利益一切众生。随其所应。思惟救护故。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房舍给一切众生的时候,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他愿一切众生,都安住到佛的国土里,勇猛精进勤修一切的善业功德,安住于甚深的正定正受境界之中。又愿一切众生把住的执着舍掉,不要计较于住的欲望,明了住处也是虚妄如幻如化的。超出世间各种物质享受,而住于一切智慧之地。摄取一切诸佛所住的住处,修行究竟的道果,得到真正安隐快乐的住所。常常住于第一清净善根,永远不舍离诸佛住的无上住处。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房舍时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是想利益一切众生,所以随着众生的机缘,思惟怎样救护一切的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住处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常获善利。其心安乐。愿一切众生依如来住。依大智住。依善智识住。依尊胜住。依善行住。依大慈住。依大悲住。依六波罗蜜住。依大菩提心住。依一切菩萨道住。是为菩萨摩诃萨施住处时。善根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住处给一切众生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他愿一切众生常能获得善利,因而心中充满安然快乐,没有烦恼。又愿一切众生都依佛而住,从佛出家修道。依大智慧住,转愚痴成智慧。依靠善知识住,能增进道业。依着善行住:修种种善行,成大功德。依大慈住,慈愍众生,给予快乐。依大悲心住,拔除一切众生种种苦难。依六波罗蜜住,教化众生勤修六度到彼岸的佛法。依大菩萨心住,早证菩提觉道。依一切菩萨道住,修学菩萨应修的佛道。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住处时,所作的善根回向。

  为令一切福德清净故。究竟清净故。智清净故。道清净故。法清净故。戒清净故。志乐清净故。信解清净故。愿清净故。一切神通功德清净故。

  菩萨作这种种的回向,他的目的是为令一切众生的福德,能够很清净的缘故。究竟圆满清净的缘故。殊胜的智慧也清净的缘故。所修的佛道清净的缘故。修学诸佛所说的法也清净的缘故。能严持清净的戒律的缘故。所发的志愿、欣乐都能清净圆满的缘故。深信诸法,理解正确清净的缘故。愿力也清净的缘故。种种的神通功德都非常清净的缘故。所以菩萨随时把修积的善根功德,一一回向给众生,帮助他们得到清净的果报。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诸灯明。所谓酥灯。油灯。宝灯。摩尼灯。漆灯。火灯。沉水灯。栴檀灯。一切香灯。无量色光灯。施如是等无量灯时。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为欲摄受一切众生。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又布施种种的灯,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他所布施的灯,大约说来有酥灯、油灯、宝灯——灯上镶许多珠宝的灯,用摩尼珠做的夜光灯、漆灯、火灯、沉水香木做的灯、栴檀香木做的灯,各种香味的灯,多种光彩颜色的灯。菩萨布施这许多灯的时候,他发愿以布施灯的功德,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也为了希望能摄受一切众生。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光。照见世间极微细色。愿一切众生得离翳光。了众生界空无所有。愿一切众生得无边光。身出妙光普照一切。愿一切众生得普照光。于诸佛法心无退转。愿一切众生得佛净光。一切刹中悉皆显现。愿一切众生得无碍光。一光遍照一切法界。愿一切众生得无断光。照诸佛刹。光明不断。愿一切众生得智幢光。普照世间。愿一切众生得无量色光。照一切刹。示现神力。

  菩萨布施种种光明给一切众生时,以他所修积的善根,像这样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得到无量的光明,这种光明能够普遍照着诸佛的正法,长久住在世间。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清净的光,这种光能照见世间上最最微细的色尘。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离翳光——翳是一种眼病,在眼中生一层薄膜,把瞳孔遮着,看不清外面的东西,重则全盲(白内障)。菩萨希望凡有眼生翳病的众生,受到了这种清净的光一照,眼中的翳膜就没有了。如果要想眼睛光明不生眼病,就经常供养佛前的长明灯,就可以生生世世眼睛明利不生眼病。众生离了眼目翳膜的病,也明白了众生界是空无所有的。众生本来就是众缘和合而生,才有四大和合的躯体。一旦四大分离,各归本位,那还有个众生,所以说空无所有,不必执着。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没有边际的光,使身上同时发出一种奇妙的光,在光中说法教化众生,而且这妙光也可同时普照一切。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光普照,对于诸佛所说的法,祇有勇猛精进修学的心,永远不会生懈怠退转的心。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的清净光,十方诸佛的刹土中,所显现的都是佛的清净光。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没有障碍的光,纵然祇有一光,也能遍照一切法界,令一切法界都大放光明。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永远不会断灭的光,这光照到诸佛的刹土,也是永远不会断灭的。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智慧之光,这光就像一个宝幢,能遍照一切世间普令光明。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无量彩色的光,光照十方诸佛的刹土,见到诸佛所示现的微妙神力。

  菩萨如是施灯明时。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故。以此善根随逐众生。以此善根摄受众生。以此善根分布众生。以此善根慈愍众生。以此善根覆育众生。以此善根救护众生。以此善根充满众生。以此善根缘念众生。以此善根等益众生。以此善根观察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施灯明时。善根回向。如是回向。无有障碍。普令众生住善根中。

  菩萨像这样布施各种宝灯的目的,是为要利益一切众生,也希望能安乐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用他布施灯明的善根,追随众生,永远不舍离一切受苦的众生。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来摄受一切有缘的众生。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分布给所有的众生,令这些众生都受布施灯明的利益。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慈愍一切的众生,随时维护他们。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覆育一切众生。覆是荫覆、保护的意思。育是养育,令一切众生都生生不息。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救护一切众生。如果众生有灾难困苦和受到迫害,菩萨用他的光明照耀,来救护引导受难的众生,脱离灾难,得到安全。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令一切众生也能充满善根,并充满智慧之光。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因缘,常常缘念一切众生,思考如何才能把这些受苦的众生,接引脱离苦海,得到安乐。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普遍平等利益九法界的众生。又以布施灯明的善根,来观察一切众生的因缘,了达他们受报的差异。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都安住在布施灯明的善根功德里面。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汤药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于诸盖缠。究竟得出。愿一切众生永离病身。得如来身。愿一切众生作大良药。灭除一切不善之病。愿一切众生成阿伽陀药。安住菩萨不退转地。愿一切众生成如来药。能拔一切烦恼毒箭。愿一切众生亲近贤圣。灭诸烦恼。修清净行。愿一切众生作大药王。永除众病。不令重发。愿一切众生作不坏药树。悉能救疗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光。出众病箭。愿一切众生善解世间方药之法。所有疾病为其救疗。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始终不断见有疾病者,又布施医治病的汤药给众生。当他布施汤药的时候,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像这样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得到我布施汤药的利益,都能真正出离盖缠——盖是覆盖的意思,覆盖着心性不能生善法。有五种盖:①贪欲盖。②瞋恚盖。③睡眠盖。④掉悔盖。⑤疑法盖。缠是妄惑之意,把众生缠得不能出离生死,不使证涅槃。有十种缠惑:①无惭。②无愧。③嫉。④悭。⑤悔(做了善事反而追悔)。⑥睡眠。⑦掉举。⑧昏沉。⑨瞋忿。⑩覆藏。人皆有五盖十缠,所以就造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因之菩萨希望众生,能出离五盖十缠。又愿一切众生永远脱离有疾病的身体,得着同佛一样的不坏金身。菩萨是这样发愿,希望众生永离病身,但是要怎样才能永离病身呢?这就要靠自己来修行,祇有切实修行才能永远脱离病身,不修行不修善业,病身是无能永离的。因为不修行,心中常有妄念和烦恼,便成了有漏之身,不能得到佛身。修行的目的和成就,才能使无明破除,转烦恼成菩提,成就为无漏之人,一切的习气自然消灭无形,这样才能得到如佛的不坏金身。又愿一切众生,作其他一切众生的最好的大良药,能把众生所有的不清净的污病,统统灭除掉。又愿一切众生成为阿伽陀药——不死的灵药,能解除心里的烦恼和身上的疾病痛苦,而安住于菩萨不退转的地位。又愿一切众生都成如来药,如来药就是了生脱死的药,因而更得到一切智慧,能够拔除一切烦恼的毒箭。又愿一切众生常常亲近善知识和贤圣僧,获得法益灭除身心的烦恼,一心修学清净的梵行。又愿一切众生能作大药王,把世间上一切的病都治好,永远不令它有重发的可能。佛经上有这样一偈:“世医所疗治,虽差还复生。如来所治者,毕竟不复发”。又愿一切众生作不坏的药树,这种药树,能够治疗所有众生的各种疾病,令众生都得到救济康复。又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慧的光,经此光一照,就能把好像箭样的病毒病根都拔除干净。又愿一切众生,善于了解世间上医治疾病的方法和种种药草的性能,知道甚么病,开甚么药方。懂得为众生医疗急救,任何疾病都能医治,而且药到病除。

  菩萨摩诃萨施汤药时。为令一切众生永离众病故。究竟安隐故。究竟清净故。如佛无病故。拔除一切病箭故。得无尽坚固身故。得金刚围山所不坏身故。得坚固满足力故。得圆满不可夺佛乐故。得一切佛自在坚固身故。以诸善根如是回向。

  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汤药时,发愿回向的目的,为的是希望令一切众生,得到他回向的利益,而能永远离开各种的病痛。我们常听人说,行善是种福田。福田有许多种的福田,看护病人是第一福田。种种的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上的。各种的布施,要算布施汤药的功德最大了,因为汤药能疗人的疾病,活人的性命。中国药品多系植物类的根、茎、叶、华、果、核等,也有动物的骨、皮、壳和矿物等。但它们的性质却各有寒、热、温、平之分别。寒是凉性的药,可以治热病。热是热性的药,能治寒病。温是性质温和,既不寒也不热的。平是性很平稳的,都有对治的作用。它们的功能,以君、臣、佐、使、四字可以表示。君就好像皇帝似的。臣就如宰相及官吏样,其中的甘草就有宰相之称,川芎有将军之号。佐是辅佐,有说明之意。使是驱使,命令它去做一切的事。以上是中国药品的性能之大概。菩萨布施众生的汤药,希望众生都得到究竟的、彻底的、真正圆满的安隐快乐生活,没有稍许散乱恐惧之心思。究竟清净;在有病的人来说,是谈不上清净的。如果身心内外舒适,无杂念妄想,那才是究竟清净。也为了希望众生像佛一样,无病无痛无烦恼。又为了希望众生能拔除疾病的毒箭,以免失掉性命。又为的希望一切众生,得到永无病苦的无穷尽的坚强不坏的身。得到像金刚山铁围山样不能被毁坏的身体。又能得到既坚固又圆满具足神通之力。又得到圆满而无人可夺取的,如诸佛所有的快乐。又能得到如诸佛的自在而且坚固之身。有如上所说的种种缘故,所以菩萨用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为一切众生回向。

  诸位善信:当我正讲到菩萨布施汤药时,忽然来了一位以不可思议的力量为人治病的医生。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由医科大学出身的中医或者西医,他也不用诊疗的工具,也不打针开方服药,而他只需与病人一接触,用手一摩病就好了。诸位!这并不是神迹,也不是未曾有的事,这是他过去多生所发的愿心,愿能不藉汤药就能手到病除。再者他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一股虔诚的愿力,所以就有感应。如果随随便便没有真心,就是精通医理,也不会有效用。三者他这一份力量,还是得承佛菩萨的加被帮助。这位医生在童年时,曾受到观音菩萨的指示,说他将来要为人治疑难怪病,但他并不曾重视这件事。及长,所受的是基督教的教育,后来学成服务教学,已把这些忘记了。他虽出身在佛教家庭,但他却没有任何宗教的信仰,更不会想到观音菩萨的指示。在教书的期间,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忽然不自觉的显出了,于无间之间与病人接触后,患者即豁然而愈,甚至那些群医束手的怪病,也是一经他手摸就好了。这时不由得他不相信观音菩萨的指示了。由此我们更相信“诚则灵”的古话了。修行人如没有坚固、诚恳和恒心,修来修去,也难有成就,更谈不上感应了。听经闻法是给我们指路,我们就应该朝着它指示的方向,勇猛向前进,不怕辛苦,不计时日,埋头用功,千万不要生疲厌心和骄傲自满的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惠施一切器物。所谓黄金器盛满杂宝。白银器盛众妙宝。琉璃器盛种种宝。玻璃器盛满无量宝庄严具。砗磲器盛赤真珠。玛瑙器盛满珊瑚。摩尼珠宝。白玉器盛众美食。栴檀器盛天衣服。金刚器盛众妙香。无量无数种种宝器盛无量无数种种众宝。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了汤药后,接着又布施各种珍贵的器皿,他不是祇布施给少数的人,或者是至亲和喜爱的眷属戚友们,他是悉能惠施——平等而没有爱恶之心的等施一切器物。菩萨了达布施的功德,真正做到了三轮体空,完全看破、放下而得到了自在,运用自如,不须作意,不假思索。现在他又布施一切名贵的器物给众生,好像所说的黄金做的器皿,里面还装满了各种杂色的宝石。器是用具的总称。器物是装东西的器具,如盆、盒、缸、坛、罐、箱、笼、橱、柜等。器皿是指杯、盘、碗、碟装食物用的器具。盛字亦作茂盛解。此地“么”读去声为“成”音,装东西之意。又布施白银做的器物,里面装满了各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宝物。又布施用透明的琉璃做成的器具,里面也装了种种的宝石。又布施玻璃做的器物,也装满了无以数计的宝贵庄严的供具。如今科学进步,玻璃不算名贵,古时科学不发达,不容易找到一块玻璃,所以玻璃也算宝具。又布施砗磲的器物,盛着赤红色的珍珠。砗磲是一种很大的蛤类,产于海中,壳很厚,发出彩色的光泽,壳里面长成一道一道的痕迹像车辙,所以叫砗磲。又布施玛瑙做的器物,装满了珊瑚树和摩尼夜光珠宝。玛瑙是一种色彩美丽的玉,是半透明的矿石,其中含有红色的花纹,像血如马的脑髓。珊瑚产于海里礁石上,是小虫集体生活,所分泌的石灰质,成为树枝形,其光鲜艳,可做装饰品。还布施白玉做的杯、盘、碗、碟,装满各种美味的食品。古时的诗人,赞叹用玉石做食器,颜色美丽,可以增加食物的诱惑力和贪欲。又布施用栴檀木做的箱橱等器具,盛天人的衣服。因为这种木料很香,装在里面的衣服就被薰香了。天人都爱香味,难怪世人好擦巴黎之夜的香水。又布施金刚石做的器物,装许多种的妙香。菩萨布施了无法计算的珍宝器物,以及多得难以计算的种种宝具。

  或施诸佛。信佛福田不思议故。或施菩萨。知善知识难值遇故。或施圣僧。为令佛法久住世故。或施声闻及辟支佛。于诸圣人。生净信故。或施父母。为尊重故。或施师长。为恒诱诲。令依圣教修功德故。或施下劣贫穷孤露。大慈大悲。爱眼等视诸众生故。专意满足去来今世一切菩萨檀波罗蜜故。以一切物。普施一切。终不厌舍诸众生故。

  菩萨布施无量无数的器物,以及盛满各种的奇珍异宝给众生,他也同样以这些宝器宝物供养十方诸佛,因为他确信诸佛是众生最良好的福田,而且这种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或者布施十方诸菩萨,因他知道真正明眼的善知识,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一位的。或者布施给十方诸位贤圣僧。为什么要布施给贤圣僧呢?因为法赖僧传。倘若你要学佛,想成佛道,一定先要闻法、修学佛法。闻法学法就必须亲近僧人,僧人是替佛传扬佛法的,所以佛法僧三宝,僧乃是三宝之一。菩萨布施贤圣僧的用意,就是借重僧宝弘法利生,令佛法能长久住在世间的缘故。

  或者布施诸位声闻和辟支佛二乘圣者,菩萨修的是大乘佛道,但他对诸位圣者毫无贡高之心,仍以清净的谦和之心,恭敬他们。声闻是闻佛音声而悟道的,主修苦集灭道四圣谛,证得阿罗汉果。辟支佛又名辟支迦罗,有二种因缘促其开悟证果。一者在有佛出世时,亲聆佛教,修十二因缘证果,名为缘觉。二者在无佛出世时,自己在深山修道,观四季变化,花开叶落而悟道,名为独觉。虽是二乘人,但都已入圣人之流。菩萨自己是证果之人,所以也布施给他们。或者布施给自己的父母,这是表示尊重父母,聊报养育之恩于万一的缘故。或者布施给师长,师是教育我们的师长,长是长辈。父母为生育我们的生身父母,师长为教育我们的法身父母,经常诱导我们,令我们知道“择善而从,不善而改。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更知道依照圣人的言教修行,修积种种的善根功德。上面所说的是指佛、菩萨、声闻缘觉、父母、师长,菩萨对上奉施以报四重大恩,他也不忘下济所有的可怜愍者,像那些贫穷下劣的孤苦裸露的人,菩萨用大慈大悲的心,慈爱的眼光,平等看待他们,同样布施给他们无量的器物。菩萨像这样专一其心行布施功德,为的要圆满具足过去来今三世诸菩萨,所应该修的檀波罗蜜

  ——

  布施法门,到达涅槃彼岸的法门。菩萨以无量无数的种种上妙珍奇稀世的宝物,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从不自满,从不间断,始终不曾生过厌舍众生的思想。因为菩萨视众生如己,视众生的安危悲苦,亦如身受。

  如是施时。于其施物。及以受者。皆无所著。

  菩萨如依前文所说行布施的时候,对于他所布施的种种器物和珍宝,它的价值是贵是贱,以及这些器物和珍宝给了何人,是谁接受了他的布施?这一类的问题,他根本不假思索,也不计较,更不会执着而生悔心,或者希望得到如何的报答。这才是真正的布施,所谓的三轮体空,也才说得上是无漏的功德。

  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种种宝器。盛无量宝而布施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成等虚空无边藏器。念力广大。悉能受持世出世间一切经书。无有忘失。愿一切众生成清净器。能悟诸佛甚深正法。愿一切众生成无上宝器。悉能受持三世佛法。愿一切众生成就如来广大法器。以不坏信。摄受三世佛菩提法。愿一切众生成就最胜宝庄严器。住大威德菩提之心。

  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如前文所说,以无量种种宝器,盛满无量宝物行布施时,用他修积的种种善根,像下文所说的意思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得到我回向的利益,能成就像虚空样没有边际的宝藏之器,心量广大,记忆力增强,能够爱持世间的种种经典,不会有忘记遗漏和不清楚的时候。又愿一切众生,成为清净的法器,能够了悟诸佛甚深微妙的正法。又愿一切众生成为无上法宝之器,三世诸佛所说的法,都能心领神会,严持修学。又愿一切众生成就如来广大的法器,用永远不会破坏的信根,摄受三世诸佛所说的菩提妙法。又愿一切众生成为最殊胜的妙宝庄严之器,住于大威大德的菩提觉道之心。

  愿一切众生成就功德所依处器。于诸如来无量智慧。生净信解。愿一切众生成就趣入一切智器。究竟如来无碍解脱。愿一切众生得尽未来劫菩萨行器。能令众生普皆安住一切智力。愿一切众生成就三世诸佛种性胜功德器。一切诸佛妙音所说。悉能受持。愿一切众生成就容纳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一切如来众会道场器。为大丈夫赞说之首。劝请诸佛转正*轮。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器时。善根回向。为欲普令一切众生。皆得圆满普贤菩萨行愿器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成就功德所依处的器皿,对于诸佛如来无量的智慧,生起最清净的信解。又愿一切众生成就趣向一切智慧的法器,真实得到如来的自在无碍的解脱。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穷尽未来时劫,修菩萨行的种种行门之器,常勤修菩萨行,以之能普遍令一切众生,都能安住于一切智慧神通之力。又愿一切众生都能成三世诸佛的种性,成就殊胜功德之器,所有十方诸佛以圆妙之音说的正法,都能领受而依教修持。又愿一切众生成就能够容纳尽法界、尽虚空界、一切世界和十方如来的道场,以及种种的法会之器,有大丈夫的品德、威仪气质,为诸佛齐声赞叹的第一位——法会当机,道场中的首座,常常代表当时及后世的弟子,劝请诸佛转大*轮。以上所说,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器物时的善根回向。其目的是为能普遍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圆满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器的缘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第二十六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种种车。众宝严饰。奉施诸佛。及诸菩萨。师长善友。声闻缘觉。如是无量种种福田。乃至贫穷孤露之者。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又以各式各样的车辆,都用各种的宝石、金银等,一一装饰得美丽绝伦,庄严而不落于奢侈浮俗。菩萨以此所装饰完备的车,用以奉献给诸佛,和十方菩萨,师父和长辈,同道修行的善友,也奉施给二乘圣者——声闻缘觉。菩萨这样的作法,是他明白布施的功德,如是种了很多的福田。他也布施那些贫无立锥,穷苦无依的老弱者,和许多幼失怙恃的伶仃儿童,和无衣蔽体的裸露者。

  前面经文中曾有施车乘,但与此处施车性质不同,前文是指象马代步,此处是专指各式车辆。

  此诸人众。或从远来。或从近来。或承菩萨名闻故来。或是菩萨因缘故来。或闻菩萨往昔所发施愿故来。或是菩萨心愿请来。

  这些接受菩萨布施的人众,各有不同的因缘。有的或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有的或从附近来的。有的或者是仰承菩萨的贤名的缘故来的。有的或者与菩萨有特殊的因缘而来的。有的或者是所说菩萨曾在往昔,发了大布施的愿心而来的。有的或者是菩萨的心愿请来的。

  菩萨是时。或施宝车。或施金车。悉妙庄严。铃网覆上。宝带垂下。或施上妙琉璃之车。无量珍奇以为严饰。或复施与白银之车。覆以金网。驾以骏马。或复施与无量杂宝所庄严车。覆以宝网。驾以香象。或复施与栴檀之车。妙宝为轮。杂宝为盖。宝师子座。敷置严好。百千采女列坐其上。十万丈夫牵御而行。或复施与玻璃宝车。众杂妙宝以为严饰。端正女人充满其中。宝帐覆上。幢幡侍侧。

  当那些人众来到之时菩萨就布施车给他们,或施一辆宝车,或施一辆用黄金铸造的车,每辆车上都装饰得很庄严,满缀着细小铃铛的网罗覆盖在车上,四边垂下饰着宝石的飘带。或者布施用最好的琉璃做的事,上面也装饰了许多珍奇的饰物。或者又施与用白银制造的车,上面覆盖着纯金丝做的网,用高大雄壮行走如飞的骏马拖曳着。或者又施给用无数的杂宝所装饰的车,上面覆盖着镶以细宝石的网,用洁白的大香象驾驶。或者又布施用栴檀香木做的车,并在轮子的上面嵌满宝石,在车盖上也饰许多杂色的宝石,车内的座位,也是用宝石装饰着,又用很柔软的垫子敷置得严密舒适。还有百千个采女坐在车上,以供承事。用十万个壮健的青年男子,牵着车行走。或者又布施一种玻璃做的宝车,用很多最好的杂色宝石装饰在上面,也有很多相貌端正的女人坐满车中。车的四周,都覆以宝帐、宝幢、宝幡挂在两边。

  或复施与玛瑙藏车。

  饰以众宝。熏诸杂香。种种妙华。散布庄严。百千采女持宝璎珞。驾驭均调。涉险能安。或复施与坚固香车。众宝为轮。庄严巨丽。宝帐覆上。宝网垂下。种种宝衣。敷布其中。清净好香。流芬外彻。其香美妙。称悦人心。无量诸天。翼从而行。载以众宝。随时给施。或复施与光明宝车。种种诸宝。妙色映彻。众妙宝网罗覆其上。杂宝璎珞。周匝垂下。散以末香。内外芬洁。所爱男女。悉载其上。

  菩萨或者又施与玛瑙所造的宝藏之车,上面装饰了各种宝石,薰以各种名香。又用种种的名贵鲜花,散布车上,以庄严宝车。千余采女各手持珠宝的璎珞,驾驭的技术非常熟练,使令车行的速度不徐不疾,均调平稳,万一遇到危险的地方,也能履险如夷。或者施与非常坚固的香木所造的车,用很多宝贵的材料做成车轮,庄严得富丽堂皇。上面覆以宝帐,四面垂以宝网,又用各种的宝衣,敷布在车内。燃起清净的名香,芬郁的香气,随着空气向外流动。这种香气美妙,不同于普通的香味,令人嗅到,称心快意、开智慧、生欢喜心。无数的天人们,都小心翼翼的,护从着宝车而行。车上装载了无数的宝贵物资,准备随时布施给需求者。或者又布施一种光明的宝车,车上装饰的种种珍宝,放出种种好看的光彩互相映彻,各种宝石织成的罗网,覆在车上,用杂色宝石做的璎珞,四边垂挂着,再撒上粉末的香末,于是车里车外,芬芳香洁,把自己亲近的、爱乐的男士和小姐们,都装载到宝车上。

  诸位善信:你们听了上面这段经文之后,一定会生起两点疑问:①菩萨为什么要布施许多采女和端正的女人?②菩萨是冤亲平等,为什么还说“所爱男女悉载车上”?这两点我可以做个简略的解释:①菩萨对于布施的物件,他必须在事前观察因缘,并不是随便乱布施的。至于布施的采女和端正女人,她们都是多生随同菩萨的修行人,也不会被境所转,或见物生染心的。不只如此,她们仍还能以法来教化受布施的人。②“所爱男女”是指的那些发菩提大心的众生,菩萨心中欢喜,就把他她们载到车上,也可令其他的众生看到,因之发菩提心,这是一种鼓励作用。总之,菩萨的用心,没有不利于众生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众妙宝车。奉施佛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

  所谓愿一切众生悉解供养最上福田。深信施佛得无量报。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无量清净福田。愿一切众生于诸如来无所吝惜。具足成就大舍之心。愿一切众生于诸佛所。修行施行。离二乘愿。逮得如来无碍解脱一切智智。愿一切众生于诸佛所。行无尽施。入佛无量功德智慧。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以如前文所说的种种上妙宝车,奉献于诸佛的时候,就以所奉施的善根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菩萨他虔诚的这样发愿:他愿一切众生,都能了解供养诸佛,就等于供养最上的福田,应该深深的相信奉施诸佛,能得到无量的善报。又愿一切众生,专一其心皈依佛。不生二心,不受外道邪教的利诱,这样就能常遇着清净的善知识,种无量的清净福田。又愿一切众生,对于用在诸佛前的供养,不要生吝啬心,凡是要供养佛的东西,都要上妙尽善尽美的,这样才能圆满具足成就大舍的思想。又愿一切众生,在诸佛的道场,修行布施的法门,离开声闻缘觉二乘人所发的愿,能够得到佛的无碍解脱,和一切智慧中的智慧。又愿一切众生,在诸佛的道场,尽其所能做无有穷尽的布施,以深入佛无有限量的功德智慧之中。

  愿一切众生。入佛胜智。得成清净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得佛遍至无碍神通。随所欲往。靡不自在。愿一切众生。深入大乘。获无量智。安住不动。愿一切众生。皆能出生一切智法。为诸天人最上福田。愿一切众生。于诸佛所。无嫌恨心。勤种善根,乐求佛智。

  又愿一切众生,能深入佛的殊胜智慧之中,得以成就为清净的无上智慧之王。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遍至一切处都不受障碍的神通,随心所欲,无往不至,而且不必着意,不假思索。又愿一切众生,都能深入大乘佛法,获得无量的智慧,勤习大乘佛法,行菩萨道,不舍众生,安住于大乘的人法两空的境界中。又愿一切众生,都没有了愚痴心,能生出一切智慧之法,为诸天人的最上的清净福田。又愿一切众生,在诸佛的道场,勤修善业,积聚善根。一心修道,乐求佛智,舍却一切嫌怨和瞋恨之心。

  愿一切众生。任运能往一切佛刹。一刹那中普周法界。而无懈倦。愿一切众生。逮得菩萨自在神通。分身遍满等虚空界。一切佛所。亲近供养。愿一切众生。得无比身。遍往十方而无厌倦。愿一切众生。得广大身。飞行迅疾。随意所往。终无懈退。愿一切众生。得佛究竟自在威力。一刹那中。尽虚空界。悉现诸佛神通变化。愿一切众生。修安乐行。随顺一切诸菩萨道。

  又愿一切众生,能任运自在不加造作,而能到十方诸佛的刹土,在很短暂的一刹那中,就可以普遍到一切法界而身心没有懈倦。又愿一切众生,得到菩萨的自在神通,他的分身遍满虚空那么多,那么大,到一切佛的道场亲近诸佛,供养诸佛。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无与伦比之身,常到十方世界诸佛的道场,身体终不会厌烦疲倦。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广大的身躯,而且能飞行迅速。随着意念,身体就可以到达,从来不曾懈怠和有退转的时候。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究竟自在的威神之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尽虚空之中,都显现出了诸佛神通变化的力量。又愿一切众生,都能修法华经里安乐行的道理,常随顺诸菩萨行菩萨道。

  愿一切众生。得速疾行。究竟十力智慧神通。愿一切众生。普入法界。十方国土。悉尽边际。等无差别。愿一切众生。行普贤行。无有退转。到于彼岸。成一切智。愿一切众生。升于无比智慧之乘。随顺法性。见如实理。是为菩萨摩诃萨。以众宝车奉施现在一切诸佛。及佛灭后所有塔庙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于如来究竟出离无碍乘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很快成佛的修行法门,也得到佛的究竟十力,和佛的智慧神通。又愿一切众生,普遍到法界中的十方国土,而且深入每个国土的边际。又愿一切众生,都修普贤菩萨的行门,行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不生退转畏难之心,到达涅槃彼岸,成就一切智慧。又愿一切众生,才能升坐于无与等比的智慧之乘,随顺着诸法的自性,明见如实之真理。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以种种宝车奉施现在诸佛,和佛灭度后所有的舍利塔庙时,所发的二十个大愿。以此奉施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为的是使令一切众生,得到诸佛究竟出离三界,圆融无碍的佛乘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众宝车施菩萨等善知识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心常忆持善知识教。专勤守护。令不忘失。愿一切众生。与善知识同一义利。普摄一切。与共善根。愿一切众生。近善知识。尊重供养。悉舍所有。顺可其心。愿一切众生。得善志欲。随逐善友。未尝舍离。愿一切众生。常得值遇诸善知识。专意承奉。不违其教。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前文是以众宝车奉施与诸佛,现在他又以众宝车布施给菩萨,布施圣僧、罗汉善知识们。当他布施时,以此布施所积聚的善根,像这样对众生回向;愿一切众生,心中常不忘善知识的教言,常勤修善知识所传授的法门,专一其心,精进修习,守护六根不妄驰,永不忘失其教诲。又愿一切众生,对于佛法的义理有同一的见解,所有的利益,也能共同享受。普遍摄受一切共同的善根,与众生共同分享。又愿一切众生,常常亲近、尊重、恭敬、供养善知识,把自己所有名贵的物资统统布施给善知识,事事都顺善知识的心意。又愿一切众生,得能发善志愿,生起高尚的希望,常常接近善友,从不舍离善知识。又愿一切众生,常常遇着很多善知识,专一其心来承事侍奉他们,不违背善知识的教化。

  愿一切众生。乐善知识。常不舍离。无间无杂。亦无误失。愿一切众生。能以其身施善知识。随其教命。靡有违逆。愿一切众生。为善知识之所摄受。修习大慈。远离诸恶。愿一切众生。随善知识。听闻诸佛所说正法。愿一切众生。与善知识同一善根。清净业果。与诸菩萨同一行愿。究竟十力。

  又愿一切众生,喜欢经常接近善知识,一时一刻都不愿离开,日日如是,从不间断,决不朝秦暮楚,到处攀缘,随逐人后,弄得学不专一,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以致失误了真正明眼的善知识。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舍身侍奉善知识——大善知识就是大菩萨、十方诸佛应化度生想,如果能遇到这样的善知识,自己具备敬重善知识的心,舍身以供给使,随着他的教命修道,虔心皈依,一点不要违逆他的教导而精进不懈,不令他失望,那就等于生到了佛家,入佛之智了。又愿一切众生,常被善知识所摄受,从他修习大乘佛法,培养大慈悲心,对任何人都能恕人如己,无瞋无嫉,远离一切的罪恶过错。又愿一切的众生,常随善知识去听诸佛讲说的正法,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善知识还会为你解说。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有如同善知识样的善根,和同样的清净善业果报,也能同诸菩萨修同样的行门,发同样的大愿,也能得到同样的究竟的十种神力。

  愿一切众生。悉能受持善知识法。逮得一切三昧境界。智慧神通。愿一切众生。悉能受持一切正法。修习诸行。到于彼岸。愿一切众生。乘于大乘无所障碍。究竟成就一切智道。愿一切众生。悉得上于一切智乘。至安隐处无有退转。愿一切众生。知如实行。随其所闻一切佛法。皆得究竟永无忘失。愿一切众生。普为诸佛之所摄受。得无碍智究竟诸法。

  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受持善知识所传授的妙法,很快就得到各种定力的境界,殊胜智慧和神通妙用。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受持一切的正法,修习六度万行,达到涅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搭乘一辆广大无边际的大车,它能无限度的,满载着尽虚空遍法界中的万有,而行无障碍,到达最终的目的地,成就一切智道——佛果。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坐一切智慧之乘,到安稳的处所。在未到目的处时,绝不中途退转。甚么地方是安稳处?就是了知诸佛的本体,证入诸佛的本原,明悟诸佛的自性,返本还源谓之安稳处。转烦恼为菩提了,谓之安稳处。因有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亦是安稳处。精进行道,慈悲修慧,故无有退转。菩萨是永不退转正念,修大乘行不退,纵遇千难万苦也不退于二乘。此为三不退。又愿一切众生,知道真实的修行法门,随时随处所听到的佛法,都能彻底真正了达诸法的真实理体。证得了诸法真实理体之后,虽经百千万劫,也不会忘失。又愿一切众生,都能被诸佛所摄受,得到无所障碍的智慧,究竟了达诸法的实相。

  愿一切众生。得无退失自在神通。所欲往诣。一念皆到。愿一切众生。往来自在。广行化导。令住大乘。愿一切众生。所行不空,载以智乘。到究竟位。愿一切众生。得无碍乘。以无碍智至一切处。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善知识种种车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功德具足。与佛菩萨等无异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退失的自在神通,能够任运自在不加造作,能使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多互不相碍的这种神通就是自在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神通是从修福修慧,修到圆满具足了,就成就自在神通。有种人得到“报得通”,或者开五眼,见一切佛菩萨及其他许多奇异境界,虽然得了神通,可是不能持久。一旦不修行而放逸,心中稍有不清净的思想,神通就不通了,退失了,这就是不自在的神通。菩萨希望众生得不退失自在神通,众生就应该严持净戒勤修福慧,才能够保持神通不退失而自在,想到那儿,祇一动念就到达了目的地。又愿一切众生,无论到甚么地方,都来去自如自在,不受阻碍,没有意外麻烦。所到之处,广做教化辅导众生的佛事,令一切众生都皈依佛门,常修大乘佛道。又愿一切众生,所做善业,功不唐捐,乘着智慧之乘,满载种种功德,到究竟圆满的佛果之地位。又愿一切众生,得不受任何障碍之乘,以圆融无碍的智慧,成就十波罗蜜,到一切安稳之处。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善知识种种的宝车时,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所作的回向。为的令众生都能得到具足圆满的功德,与佛菩萨的功德智慧相等,没有差别的缘故。

  何谓善知识?善知识的优点美德,不可胜数,现略举数点:①为公忘私。②智正不偏。③以善法教化众生。④人我双忘。⑤能自利利人。⑥能舍己为人。⑦没有贪瞋痴慢疑之心。本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南寻第八参,诣毗目仙人举十喻,来赞叹善知识的功德。要想知道得更详细,可以参阅佛学大辞典善知识条。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众宝车布施僧时。起学一切施心。智善了心。净功德心。随顺舍心。僧宝难遇心。深信僧宝心。摄持正教心。住胜志乐。得未曾有。为大施会。出生无量广大功德。深信佛教。不可沮坏。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现在他又以种种宝车布施给出家的僧人。僧有两种;一为贤圣僧,一为凡夫僧。贤圣僧是证果的菩萨,凡夫僧是正在向证道的方面精进修行的凡夫。僧宝是包括这两种僧人的。布施贤圣僧与凡夫僧的功德是同等的,不必生此分别心。当菩萨布施僧者时,他心中生起了十种心:①他要学习各种的布施——财、法、无畏三种。②他要用智慧了解布施的物件,或者应该布施,或者不应该布施。以及种布施适宜布施的物件,这些都应该以智慧来了解而决定的。③是清净功德的心,就是应该本着三轮体空的心,才是清净的功德。④应该随顺着布施波罗蜜的舍心。⑤僧宝难遇佛更难遇。因有佛才有僧,所以布施僧如同布施佛,因之,生起僧宝难遇之心。⑥因为依止福田僧,修学佛法,所以要对僧宝生起恭敬心和信仰心。⑦法赖僧传。出家四众都深入经藏,摄受诸佛所说的正法,依教修持,众生依僧而得闻诸佛的正教。⑧僧宝舍离世间一切虚妄恩爱贪着,安住于清净的梵行,发大愿行,这种常乐我净的境界,是不容易得到的,所以应当生景慕之心。⑨常集千僧设广大的布施法会,生出无量无边的大功德。⑩因为有僧宝,佛种就不至于断灭,佛教住世也永不会衰败,更不会被天魔外道所破坏。

  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普入佛法。忆持不忘。愿一切众生。离凡愚法。入贤圣处。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能以佛法。次第开诱。愿一切众生。举世宗重。言必信用。愿一切众生。善入一切诸法平等。了知法界。自性无二。愿一切众生。从于如来智境而生。诸调顺人。所共围绕。

  菩萨以众宝车布施给诸贤圣僧时,他生起了十种深心,切实实践。于是用他修积的种种善根,作如下的回向:就是他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深入经藏,深入佛法大海,凡所闻所知永远记忆不忘。又愿一切众生,都能离开凡夫的愚痴法,入于圣贤的地方,转凡成圣。又愿一切众生,很快就能证得圣人的果位,而且知道用佛法,循着次第一步一步的诱导众生,令众生开佛的知见言行不二。愿一切众生,世人相互尊崇、恭敬、信赖,言出不虚故。又愿一切众生,善入诸法理性,了知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明白法界的自性,都是不二的。又愿一切众生,从佛的智慧境界而生,常被他所教化的人,和那些本来刚强而现在已调顺的人所亲近、所共围绕。

  愿一切众生。住离染法。灭除一切烦恼尘垢。愿一切众生。皆得成就无上僧宝。离凡夫地。入贤圣众。愿一切众生。勤修善法。得无碍智。具圣功德。愿一切众生。得智慧心。不着三世。于诸众中。自在如王。愿一切众生。乘智慧乘。转正*轮。愿一切众生。具足神通。一念能往不可说不可说世界。

  又愿一切众生,住在清净的、无漏的、出世法中,远离世间上的染污法,把一切烦恼和尘垢都灭除干净。又愿一切众生,皆能成就为无上的僧宝,离开凡夫的地位,入于圣贤之流。又愿一切众生,勤修善法,灭除恶法,得到圆融无碍的大智慧,具足圣贤的功德。又愿一切众生,得到般若智慧之心,不执著于三世的时空观念,显现得神采安详,心情自在好像一国之王。又愿一切众生,乘着智慧之乘,常于十方世界,转正*轮,教化众生。又愿一切众生,具足神通妙用,能在一念之间,就遍至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无量的世界去利益有情。

  愿一切众生。乘虚空身。于诸世间智慧无碍。愿一切众生。普入一切虚空法界。诸佛众会。成就第一波罗蜜行。愿一切众生。得轻举身。殊胜智慧。悉能遍入一切佛刹。愿一切众生。获无边际善巧神足。于一切刹普现其身。愿一切众生。得于一切无所依身。以神通力如影普现。

  又愿一切众生,得如虚空之身,广大无相无性,以智慧行于十方世间,无障无碍。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普遍深入一切虚空法界之中,到诸佛的众会道场里,成就第一到彼岸的行门。又愿一切众生,得轻举身,又有殊胜的智慧,仅一动念,就能随顺而往,飞行自在。十方诸佛的刹土,轻而易举的一瞬之间都能遍到。又愿一切众生,获得没有边际的善巧神足通的妙用,在一切的刹土里,普遍现身为众生说法。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须依赖其他的力量,而能随心所欲,任运自在的身,以他的神通变化之妙用,如一抹轻影,随处都可出现。

  愿一切众生。得不思议自在神力。随应可化。即现其前。教化调伏。愿一切众生。得入法界无碍方便。一念遍游十方国土。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僧宝车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普乘清净无上智乘。于一切世间转无碍法智慧轮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任运自在的神通力量,随时随地随缘,随众生的感应,即刻化现其前,教化那些因缘成熟了的众生,令他们的身心得到法雨的滋润,调伏柔软。又愿一切众生,得着深入法界,圆融无碍的方便神足力,在一念之间,就能周遍到十方诸佛的国土。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宝车给贤圣僧时,以他修积的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回向。为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清净本元的妙真如性。得以普乘无上的智慧之乘,到十方世界去转大*轮,去转圆融无碍的正法之智慧轮的缘故,所以菩萨发种种大愿,回向给一切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众宝车。布施声闻独觉之时。起如是心。所谓福田心。尊敬心。功德海心。能出生功德智慧心。从如来功德势力所生心。百千亿那由他劫修习心。能于不可说劫修菩萨行心。解脱一切魔系缚心。摧灭一切魔军众心。慧光照了无上法心。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又用种种的宝车,布施给声闻独觉诸二乘圣者。当他布施时,他生起了这样的心念,好像福田心:自己修功德是为自己种福田,但也要做众生的福田,让他们来求福。尊敬心:尊重佛、尊重法、尊重三宝的心。功德海心:要勤修无量的功德。能从勤修善业,积聚善根,生出大智慧之心。从佛的功德势力之中所生的心。在百千亿那由他那么长的时劫中,勤修习诸佛法的心。能够在不可说长劫中修菩萨行的心。能看破放下自在,就能解脱被魔所系缚的心。能把一切魔军都摧毁消灭,常护持三宝之心。智慧之光,照了无上求法成道之心。

  以此施车所有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为世所信第一福田。具足无上檀波罗蜜。愿一切众生。离无益语。常乐独处。心无二念。愿一切众生。成最第一清净福田。摄诸众生。令修福业。愿一切众生。成智慧渊。能与众生无量无数善根果报。愿一切众生。住无碍行。满足清净第一福田。

  菩萨布施宝车给予二乘圣者时,生起了如下的十种心,继之以此施车所有的善根,作这样的回向:我愿一切众生,被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信仰,相信他是世上的第一种良好福田,因为他具足了无上布施的功德,修行圆满了到彼岸的布施法门。又愿一切众生,舍离好说无益话的毛病,因为这种习惯近于戏论,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白白浪费时间和口舌。如有必要说话的时候,就说对人有益的话,而且应该注意不失时,不失分寸。一个修学佛道的人,应该乐于独居静处,专心思惟诸法,心无染污之念,修清净梵行。菩萨发此愿,就是希望众生恒修菩提觉道,早成正觉。又愿一切众生,成为世上最清净的福田,可以摄受其他的众生,到这儿种福田,令一切众生修福报,成就善业。又愿一切众生,成为智慧的渊泉,可以把众生的种种的愚痴和黑暗,都洗除干净,从智慧的渊泉中,能得到无量无数的善根果报。又愿一切众生,常修行无碍的行门,满足他的清净道果,成为世上最清净的第一良好福田。

  愿一切众生。住无诤法。了一切法。皆无所作。无性为性。愿一切众生。常得亲近最上福田。具足修成无量福德。愿一切众生。能现无量自在神通。以净福田。摄诸含识。愿一切众生。具足无尽功德福田。能与众生如来十力第一乘果。愿一切众生。为能辨果真实福田。成一切智无尽福聚。

  又愿一切众生住于不随便与人起诤论是非的法中,明白诸法都没有自己的体性,既无作者,也无受者,是以无性为性。又愿一切众生,常常都能有亲近最上福田的机会——就是能亲近诸佛,恒闻正法,修行圆满具足成就无量的福德智慧。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显现无量的神通,而且能有任运自在的妙用,以清净福田僧的地位,摄受一切众生,令他们都能安住在法喜中。又愿一切众生,具足无有止尽的功德福田,能够给予众生佛的十种力量,令众生都能达到第一乘的果位——成佛。又愿一切众生,能早成道业,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证得真实的涅槃——佛果,成就一切智慧,无尽的福德都聚集一齐。

  愿一切众生。得灭罪法。悉能受持所未曾闻佛法句义。愿一切众生。常勤听受一切佛法。闻悉解悟。无空过者。愿一切众生。听闻佛法。通达究竟。如其所闻。随顺演说。愿一切众生。于如来教。信解修行。舍离一切九十六种外道邪见。愿一切众生。常见贤圣。增长一切最胜善根。愿一切众生。心常信乐智行之士。与诸圣哲同止共欢。

  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消灭罪业的法门。甚么是罪法?就是贪瞋痴的思想,形成的罪业所表现的行为。如果要消灭这些罪业,唯一的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菩萨发愿希望众生常能亲近三宝,就是怜湣众生沉溺于罪业的生死海中,生生世世头出头没,永无超脱之期。倘能亲近三宝,恒闻正法,对于从未听闻过的佛法,每一句的义理都能明白了知,受持勤修三无漏学,一切的罪业,就都可以灭除了,就得到灭罪之法。又愿一切众生,常常“勤听”诸佛说法,听了之后,能明白佛所说的道理,能觉悟今是而昨非,能领受而且得到身心受用。所以菩萨告诉我们应该勤闻佛法,祇要有闻法的机会,切勿空过,因为闻法有百千万亿的利益,而无涓滴的损失。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彻底了解佛法的义理,运用自如、通达无碍。如果把所听得的佛法,随顺因缘讲解给其他的亲友眷属们听,一定能讲得义理周详,令听者欢喜信受。又愿一切众生,在佛前受到的教化,能生深信。由信而了解,由解而切实修行,就可以远离外道的议论,不受外道议论的煽惑。在印度,当年与佛同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本来是六种,即六个师父,每个师父有十六个徒弟,每个徒弟从师父处学一种道,这样就演变成九十六种外道了。因为他们的宗旨和见解都有偏差,执持少分,自以是道,流于邪知邪见,所以称为外道。菩萨愿意众生受佛正知正见的教化,信解真实的道理,而远离外道邪见。又愿一切众生,常常接近有德行的贤人和圣人,受他们的同化,藉而增长善良的品格,积聚善根。又愿一切众生,心中常常敬信善知识,乐于随顺贤哲智士,欢乐一堂,共同依止。

  愿一切众生。听闻佛名。悉不唐捐。随其所闻。咸得目见。愿一切众生。善分别知诸佛正教。悉能守护持佛法者。愿一切众生。常乐听闻一切佛法。受持读诵。开示照了。愿一切众生。信解佛教如实功德。悉舍所有。恭敬供养。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声闻独觉种种车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成就清净第一智慧神通。精进修行。无有懈怠。获一切智力无畏故。

  又愿一切众生,祇要能听到佛的名号,其功德都不会空过。随着他所听到的佛号,就可以见那位佛。又愿一切众生,善能分别了解诸佛所说的正教,也能守护弘法利生的法师,为佛教最好的护法。又愿一切众生,常常乐于听闻一切佛法,并且能受之于心,持之于身,恒不疲厌。又能乐于读诵大乘经典,还能对众生讲解,指导如何修习,才能受益,才能得照寂慧,了解中道之妙用。又愿一切众生,深信诸佛之教义,了解诸法的理体以及诸佛修积的真实功德,把自己所有的、难舍的,都拿来恭敬供养诸佛。以上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声闻独觉诸圣者车时,用他所修积的善根,所作的回向。为的是使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清净第一,智慧第一,成就神通第一。常常是勇猛精进,修行不懈怠,获得一切智慧和大无畏的力量。

  声闻,就是闻佛的音声,听佛讲苦集灭道四谛法而修持证悟得道。彼证得阿罗汉果位,已出三界不受后有。如佛的长随十大弟子等,均已证阿罗汉果,不过其中有的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二乘声闻身。在法华会上也都回小向大了。缘觉,有两种不同:一为有佛出世时闻佛说十二因缘悟道的就叫缘觉。一为无佛出世时,独自居深山僻静之地,春观百花开放,秋睹黄叶凋落而悟道的,称为独觉,又名辟支佛。十二因缘是轮回六道的生死根源,循环不息,所以说无始无终。为了方便解说,就从无明开始说。无明就是个前无始后无终,它制造生生不息,它紧随生生不离,它去后来先作主翁。因为“无明”,就有贪瞋痴颠倒染污罪恶的业“行”。因“行”而有颠倒的“识”。颠倒的“识”就生“名色”——受生入胎。名色生六入——六根渐成。这是过去世无明的因而成为受生的果。六入成熟就要出胎了,出胎后就有“触”觉。在胎内的触觉很单纯,祇与母体接触。出胎以后的接触就复杂了,随着成长,“触”的反应就起了分别,一切的善恶出由此而种下种子。“触”有颠倒,又生颠倒的“受”——感受、爱恶的领纳。有颠倒不净的“受”,就生出颠倒染污的“爱”。因“爱”而生贪瞋痴的“取”为己独霸占有。这其中因过去生的因,就受生受果,同时又种下来世的因。在触、受、取的行为时,就种下了来世的因。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六趣的选择,就在此生中由自己决定安排,没有人为你作主,没有人有权利要你到那一趣,更没有人来为你代受。所以佛说人身难得,当你有一个齐全的人身时,千万要珍惜它,好好闻法修行。我们现在既已有难得的人身,又有难闻到的佛法,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因“取”而生颠倒的“有”,“取”是动念,“有”则是具体的行动,所以“有”者,就是“业”,“业”就是未来的果。就依现在的业而定未来受生的位子。有“生”就一定有“老病死”。这十二个层次是连锁性的,其中所包含的因因果果,横包十方、纵论三世,生死轮回历经六道不已,真是可悲可怕。唯有精进修行,才能脱此苦难。唯有遵奉佛陀的指示,才能有超出轮回的一日。

  诸位善信!这一段经文内的十愿中,菩萨特别强调闻法的利益。要众生常闻佛法,就可以了解诸佛所说的真实道理,开大智慧。常亲近三宝、供养三宝,使身心安乐,得到不可思议的安稳,又能常受世人的恭敬信赖仰慕。菩萨如此苦口婆心,谆谆劝导我们走向正道。而今我们有福报听闻大乘第一义谛的无上妙法——华严大法,这是多么难得的因缘!这也是各位多生修积的善根,才有这种难逢难遇的机缘。希望诸位千万不要忽视,不要以为天天听的都是些重复的话,说来说去都是很浅的道理,小孩子都知道,我们也老早都懂了。是的,你们老早都懂了。古人说:“三岁孩子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你懂了经典上的道理,但是你没有实行,没有切实做到,那还不是等于不懂不明白一样。诸佛菩萨为什么不厌其烦、重重复复、详详细细的一再反覆演释,举例说明?就为的怕后世众生轻视忽略,听过算了。就如一个人有两条腿,天天想到这儿、到那儿,但他却老实坐着不动,想了一生还在原地未动,你能责怪谁呢?!腿不听话吗?我们能来听经,是因有信心才来听的,听明白了经典上所指的道理,我们就应该一点一点的切实身体力行,慢慢的依理去做,学菩萨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这才是真正明白了佛法,懂了佛法,这才是个真正求佛道的人,一个想学佛法的诚实佛教徒,希望诸位不要等闲视之,空过了这上好机缘。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众宝车施诸福田。乃至贫穷孤独者时。随其所求。一切悉舍。心生欢喜。无有厌倦。仍向彼人。自悔责言。我应往就。供养供给。不应劳汝。远来疲顿。言已拜跪。问讯起居。凡有所须。一切施与。或时施彼摩尼宝车。以阎浮提第一女宝。充满其上。或复施与金庄严车。人间女宝。充满其上。或复施与妙琉璃车。内宫妓女。充满其上。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又以各种不同的宝车,布施给一切的福田——清净的福田僧,以及那些贫无分文、穷无立锥、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可怜者。他不仅布施给他们宝车,而是随他们所需要的,样样都施舍给他们,而且满心欢喜,一点没有厌烦和不高兴的表示。他对那些上门来求索的人,则表示很抱歉,对来求索者自己责备自己说:“我应该亲自把东西送到你的家里去供养你,不应该劳动你远道而来,使你往返疲顿,真对不起。”说完道歉的话后,乃跪下向他礼拜,并问候他们的起居。凡是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物资,一一施予满其所愿。诸位!你们看菩萨行布施,是多么的诚恳而且平等,真是不可思议。菩萨或者有时布施他们摩尼宝的车,以阎浮提中最美丽的第一女宝,装满在车上。菩萨知道众生的心理,最喜欢见到美丽的女子。为了满众生的心,所以车上载以美女,令众生见了生欢喜心。由欢喜心,而发菩提心。因发菩提心,勤修道业,成就佛果。这种美女之宝,不是世俗的美女,他们都是修菩萨道的菩萨,为度众生示现为美女,是乐而不淫的。令众生见了不会生邪想,心中反而觉得清凉。有时或者布施用真金装饰的宝车,上面也载满人间的女宝。有时或者布施最好的琉璃宝车,载着许多皇宫里的能歌善舞的伎艺美女。

  或施种种奇妙宝车。童女充满。如天采女。或施无数宝庄严车。宝女满中。柔明辩慧。或施所乘妙栴檀车。或复施与玻璃宝车。悉载宝女。充满其上。颜容端正。色相无比。袨服庄严。见者欣悦。或复施与玛瑙宝车。灌顶王子。身载其上。或时施与坚固香车。所有男女。悉载其中。或施一切宝庄严车。载以难舍亲善眷属。

  菩萨又有时布施各种很奇妙,构造不可思议巧夺天工的车,而饰以众宝,上面满载着年幼的童女,每个童女都像天上的采女那样娟少。又或者布施很多众宝庄严的车,人间宝女满载其中,每个宝女都很温柔明媚,有辩才又有智慧。有时或把自己所乘坐的栴檀香车,也布施给人。或者有时布施用玻璃做的车,上面也满载着宝女。这些宝女,个个相貌端正,容颜非常美丽,色相具足,不是一般世间女孩子可比拟的。她们都是穿着很庄严的饰服,这种服装不是平常的穿着,而是恭逢盛会才穿的盛服,令人见了,谁都会生欢喜心,生肃然起敬的心。或者又布施一种用玛瑙宝所庄严的车,上面载着已受灌顶之礼,即将继帝位的太子。或者有时布施一种很坚固的香车,把很多的男女都装载其中。或者布施一切用珍宝庄严的车,上面载着他很放不下的娇妻爱子、最难舍的眷属、最亲切的六亲、最密切的善友。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无量宝车。随其所求。恭敬施与。皆令遂愿。欢喜满足。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乘不退转无障碍轮广大之乘。诣不可议菩提树下。愿一切众生。乘清净因大法智乘。尽未来劫。修菩萨行。永不退转。愿一切众生。乘一切法无所有乘。永离一切分别执着。而常修习一切智道。愿一切众生。乘无谄诳正直之乘。往诸佛刹。自在无碍。愿一切众生。随顺安住一切智乘。以诸佛法。共相娱乐。愿一切众生。皆乘菩萨清净行乘。具足菩萨十出离道及三昧乐。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以像这样没有数量,无以等比的宝车,随顺着来求索人的意思,和颜悦色非常礼貌的送给他们,令那些得到宝车的人,个个都遂心满愿,充满了欢喜心。他并以布施的功德善根,给一切众生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乘这辆不退转的车,设有任何障碍的车、广大的车,到达不可思议那么多的菩提树下,去亲近供养诸佛。又愿一切众生,乘清净没有染污因,大乘法门智慧之车,尽未来际一切时劫,勤修菩萨行门,广度众生,永远不退于二乘。又愿一切众生,乘一切正法之车,唯有一乘,永远离开分别心和执着心,常修一切智慧之道。又愿一切众生,乘没有谄媚和狂妄的正直之车,到十方诸佛国土,都毫无障碍。又愿一切众生,随顺安住于一切智慧之车,以诸佛所说的法,作为身心的娱乐。又愿一切众生,都能修菩萨所修的清净梵行,具足菩萨所修的十种出离三界的佛道,以及菩萨证得的三昧——正定正受之乐。

  愿一切众生。乘四轮乘。所谓住好国土。依止善人。集胜福德。发大誓愿。以此成满一切菩萨。清净梵行。愿一切众生。得普照十方法光明乘。修学一切如来智力。愿一切众生。乘佛法乘。到一切法究竟彼岸。愿一切众生。载众福善难思法乘。普示十方。安隐正道。愿一切众生。乘大施乘。舍悭吝垢。愿一切众生。乘净戒乘。持等法界无边净戒。愿一切众生。乘忍辱乘。常于众生。离瞋浊心。愿一切众生。乘大精进不退转乘。坚修胜行。趣菩提道。愿一切众生。乘禅定乘。速至道场。证菩提智。

  又愿一切众生,乘坐四轮的车。这四个轮子,代表四种含意:①能住到最好的国土。②能依止善人,与善良有德的人为师为友。③积集殊胜的福德。④发普度众生的大誓愿。依此轮,就能成就圆满一切菩萨所修的清净梵行。又愿一切众生,能得到大乘佛法的真谛,得无上大智慧,智慧之光能遍照十方,以之修习诸佛的智慧和佛的十力。又愿一切众生,都坐到大乘佛法的车上,得到一切法的究竟真理,而登涅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能乘载一切福德,和一切善业之乘,这种殊胜不可用思想度量的法乘,普遍指示十方一切众生,都得到安隐的正道。又愿一切众生,乘坐大布施的车,把那些犹如尘垢,不清净的悭贪和吝啬根性都舍弃掉。又愿一切众生,乘清净戒行的车,能守持如法界等没有边际那么多的净戒,成就上品金刚戒德。又愿一切众生,乘坐忍辱的车,常对众生亲切慈爱,远离瞋恨的污浊心。又愿一切众生,乘坐大精进的车,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生退转心,坚固修学一切殊胜行门的志愿,勇猛趣向菩提觉道。又愿一切众生,乘坐禅定的车,很快到达菩提道场,证得菩提觉道的智慧。

  愿一切众生。乘于智慧巧方便乘。化身充满一切法界诸佛境界。愿一切众生。乘法王乘。成就无畏。恒普惠施一切智法。愿一切众生。乘无所著智慧之乘。悉能遍入一切十方。于真法性而无所动。愿一切众生。乘于一切诸佛法乘。示现受生。遍十方刹。而不失坏大乘之道。愿一切众生。乘一切智最上宝乘。满足普贤菩萨行愿。而无厌倦。是为菩萨摩诃萨。以众宝车施诸福田。乃至贫穷孤露之人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无量智。欢喜踊跃。究竟皆得一切智乘故。

  又愿一切众生,乘坐智慧之车,这车善巧方便操纵自如,又以千百亿的化身,常常充满尽虚空遍法界,得到诸佛的境界。又愿一切众生,能乘坐万法之王的车,成就无所畏的智慧,常常普遍惠施给一切众生智法。又愿一切众生,乘坐无所执着而又有智慧的车,于十方世界随心所欲都能深入,对于真实的法性理体,通达无碍,深信不疑,不会受外来的议论而动摇,也决不会做颠倒的事。又愿一切众生,乘坐诸佛的法车,到十方世界去普遍示现生灭,而不退失大乘菩提之心。又愿一切众生,乘坐一切智的最高无上宝车,勤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圆满此大愿王而终无厌倦心。修回向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将无数的宝车普遍布施,作众生的良好福田,乃至平等惠施给那些最贫穷、最孤苦的人,所修积的善根,给众生作大回向。他的目的是为令众生能具足无量的智慧,身心愉悦,热情踊跃,得到真实的,充满一切智慧之乘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象宝。其性调顺。七支具足。年齿盛壮。六牙清净。口色红赤。犹如莲华。形体鲜白。譬如雪山。金幢为饰。宝网罗覆。种种妙宝。庄严其鼻。见者欣玩。无有厌足。超步万里。曾不疲倦。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现在又布施象中最好的象给众生。这只象的性情非常调和柔顺 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它的七支——眼、耳、鼻、口,样样生得完美。它的年龄也正当旺盛强壮的时期。它的六只牙齿齐全,而且非常清净洁白。口唇的颜色是赤红色,好像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它的身形壮健犹如一座小山,毛色鲜白得好像雪山的白雪。它的头前装饰了一对金幢,背上覆盖珠宝罗网。象鼻上用种种的珍宝,装饰得很庄严美观。走在路上令那些见到的人,无不驻足凝视,赞不绝口,久看不厌。它虽然日行万里,也不会疲倦。

  或复施与调良马宝。诸相具足。犹如天马。妙宝月轮。以为光饰。真金铃网。罗覆其上。行步平正。乘者安隐。随意所往。迅疾如风。游历四洲。自在无碍。菩萨以此象宝马宝。或奉养父母及善知识。或给施贫乏苦恼众生。其心旷然。不生悔吝。但倍增欣庆。益加悲愍。修菩萨德。净菩萨心。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住调顺乘。增长一切菩萨功德。愿一切众生。得善巧乘。能随出生一切佛法。愿一切众生。得信解乘。普照如来无碍智力。愿一切众生。得发趣乘。能普发兴一切大愿。

  菩萨或者又布施给一切众生,已经调伏训练成功了的宝马。这宝马亦如同宝象,也是诸相具足,像天马一样。用妙宝月轮的光来装饰它,以真金做的网罗覆在它的背上,真金所造的铃铛挂在它的颈上。所谓的宝马,并不是它跑得快而有力,而是说它有如人中善人的德性,所以它行走时,履险如夷,快慢平正,令坐在它身上的人,有安全舒适之感。而且它善解主人的意念,随便主人要到那儿,它就能体会,快得像风一样。如果想游历天下四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它一定能令你悠哉游哉,安然自得,毫无阻碍的玩个痛快。如此的良马,它的德性高超,很多有智识的人都及不上。它终生不侍二主,古人说:“好马不配二鞍”。它能勇于救主,历代叙述良马的忠义事实不胜枚举。菩萨有这样的稀世宝象良马,他并不是用以自己享受,而是拿来奉养父母,作为父母的代步工具,让父母行走方便而且安全自在。或者奉献给师长、善知识。或者布施给那些贫乏苦恼的老病衰弱者,令他们得到行动方便,安稳自在。菩萨的心既慈悲又旷达,凡所布施给人的物资,他从不生悔心、不计较、不吝惜,祇有加倍增长欢喜心,而且庆幸自己有布施的财能,有布施的机会。社会上有许多有财力的人,他就是舍不得布施,叫他拔一毛以利天下,他都舍不得。有的人想行布施,又不知道布施到那儿,连找个接受布施的物件都找不到。所以菩萨庆幸他能有布施的三轮——财物、受者、不执著于功德。菩萨一方面高兴有布施的机缘,同时他更对众生生出同情的悲愍心,观察众生界的苦难,真是重重无尽。菩萨济度众生、教化众生,这都是在修菩萨道,积聚功德,以其所修的清净德性,培养菩萨心,使令清净无垢。菩萨用他布施象宝马宝的善根功德,好像下面所说的,回向给一切众生。他发愿说:我愿一切众生,能常住于调顺之车,日日增长如菩萨所修的功德。又愿一切众生,得善巧方便法门之车,能够随意生出诸佛所说的法。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深信佛法,又能明白诸法实相之车,能普遍照了诸佛的无碍智慧和诸佛的十力。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发趣之车,能够普遍发兴一切的大愿。就是能发到六趣四生去度众生,饶益众生的大愿。

  愿一切众生。具足平等波罗蜜乘。成满一切平等善根。愿一切众生。成就宝乘。生诸佛法无上智宝。愿一切众生。成就菩萨行庄严乘。开敷菩萨诸三昧华。愿一切众生。得无边速疾乘。于无数劫。净菩萨心。精勤思惟,了达诸法。愿一切众生。成就最胜调顺大乘。以善方便。具菩萨地。愿一切众生。成最高广坚固大乘。普能运载一切众生。皆得至于一切智位。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象马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乘于无碍智乘。圆满究竟至佛乘故。

  又愿一切众生,能平等具足每个波罗蜜之车——六种波罗蜜,到彼岸的法门,成就圆满具足一切平等的善根。又愿一切众生,能成就宝车,生诸佛法一切最高无上的智慧之宝。又愿一切众生,能成就大乘菩萨行的庄严之车,开敷出菩萨所修的种种正定之华。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无边、最迅速的乘门,在无量数的时劫中,清净菩萨的心。由此可证明,清净心意的工夫,决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办得到的,菩萨都要经过无量劫,才能把心清净。难怪众生修行,不易把妄想停止了。精勤思惟:是要在最精微的地方,不眠不辍的用心思索,才能了解诸法的真实理体。假使不能精细思考,就不能明白诸法,也就不能圆满菩提,所以菩萨希望众生都能精勤思惟,以求能了达诸法。又愿一切众生,能成就最殊胜、最特出的调顺大车,用善巧方便的方法,调顺一切众生,令他们都能入大乘的法门,具足菩萨地的功德。又愿一切众生,能乘最高大、最宽广、最坚固的大车,普遍运载一切众生,令他们都能到达具一切智位——成佛的果位。这就是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象宝马宝时的善根回向。其目的是为了令一切众生,都能乘坐无障碍的智慧之车,圆满六度万行,究竟到于涅槃彼岸的佛乘果位。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座时。或施所处师子之座。其座高广。殊特妙好。琉璃为足。金缕所成。柔软衣服。以敷其上。建以宝幢。熏诸妙香。无量杂宝。庄严之具。以为庄校。金网覆上。宝铎风摇。出妙音声。奇珍万计。周匝填饰。一切臣民。所共瞻仰。灌顶大王。独居其上。宣布法化。万邦遵奉。其王复以妙宝严身。所谓普光明宝。帝青宝。大帝青宝。胜藏摩尼宝。明净如日。清凉犹月。周匝繁布。譬如众星。上妙庄严。第一无比。海殊妙宝。海坚固幢宝。奇文异表。种种庄严。于大众中。最尊最胜。阎浮檀金离垢宝缯。以冠其首。享灌顶位。王阎浮提。具足无量大威德力。以慈为主。伏诸怨敌。教令所行。靡不承顺。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宝座时,他或者会把自己所坐的师子宝座,布施给众生。这个宝座很广大、很宽广,构造得很殊特,非常妙好。用琉璃做的座腿,用金丝织成,很柔软的座褡座垫敷盖在座上。在宝座的旁边,建竖宝幢,还轻微的薰以妙香。又用很多各种珠宝,做成种种饰物,作庄严宝座之用。真金丝织的网覆盖其上,四边挂着宝铃铎。被风一吹,摇动发出一种微妙的音声。数以万计的奇珍异宝,密密的装饰在座的上下四周。举国臣民,都来瞻仰这个宝座。即将继皇位,已受灌顶礼的未来大王,他独自坐在师子宝座上。当大王坐在宝座上宣布一切教化众生的政令时,除了自己的国土臣民,欢呼奉行之外,所有远近邻邦、大小国家,无一个不俯顺遵奉他的命令。这位灌顶大王,又用种种的珍奇妙宝来庄严他的自身,以增加他的威德。他所用的妙宝,就是普光明宝、帝青宝、大帝青宝、胜藏摩尼宝。这些宝的宝光,明净得如像日光样清澈明亮,发出一种清凉的气息,好像满月那样。四周围繁密布饰的珠宝,如午夜众星,宝光闪烁灿烂。这样最上最微妙的庄严,在人间天上都可称第一,没有能与它比较。又有海里所产的很特殊之妙宝,海坚固幢宝,它们的上面天然生出奇妙的文彩,外表也很特别。种种难以形容的庄严,在大众之中,要称为最尊贵、最殊胜。又用阎浮檀金,和最洁净的,没有一点污垢的宝缯,造成皇冠,戴在大王的头上。他安享着灌顶王的地位,做阎浮提的大王,他具足无量的大威大德的力量。可是他并不以威武来征服人,却是以慈悲为主,教化众生都奉行五戒十善。他就是这样施行仁政,降伏那些曾不受命的怨敌,使令他们受德化,心悦诚服作他的良民。他的教化和命令所到的地方,再也不会有不承顺的人。

  时转轮王。以如是等百千万亿无量无数宝庄严座。施于如来第一福田。及诸菩萨。真善知识。贤圣僧宝。说法之师。父母宗亲。声闻独觉。及以发趣菩萨乘者。或如来塔。乃至一切贫穷孤露。随其所须。悉皆施与。

  这时的转轮圣王——前面经文曾说菩萨示现大国的帝王,普荫十方。这位大国之王以仁德统四方,法化众生,就是转轮圣王。他这时以百千万亿无量数的宝庄严座,奉施于如来,以求第一福田。也布施给诸位菩萨,以及真实的明眼善知识贤圣僧宝,弘法利生、阐演佛法的法师、自己的父母、种姓中的宗亲、声闻和独觉圣者,及那些初发菩提心修大乘菩萨道的四众弟子。或者布施给供养佛舍利的塔庙,乃至那些贫穷孤苦露宿的可怜老幼人等,菩萨一一顾念周到,不论贵贱,平等普施,随他们所需要的,尽量满他们的愿心,令他们皆大欢喜。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坐菩提座。悉能觉悟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处自在座。得法自在。诸金刚山所不能坏。能悉摧伏一切魔军。愿一切众生。得佛自在师子之座。一切众生之所瞻仰。愿一切众生。得不可说不可说种种殊妙宝庄严座。于法自在。化导众生。愿一切众生。得三种世间最殊胜座。广大善根之所严饰。愿一切众生。得周遍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座。阿僧祇劫叹之无尽。愿一切众生。得大深密福德之座。其身充满一切法界。

  菩萨以布施宝座的善根,对一切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坐到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能如佛以一乘法开悟众生,了悟诸佛的正法。又愿一切众生,都坐到菩提的宝座上,得到诸法的自在受用,如金刚坚固的山,一切不能动摇他的信念,并能把一切天魔外道的异论魔军,都摧毁降伏。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的自在师子宝座,所有的众生都高兴来看这个宝座。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特别庄严的宝座,其妙好之处无法用文字言语来形容,对于诸法通达无碍,用以教化众生、辅导众生,随时随地都能任运自如,圆融自在。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三种世间上最殊胜的宝座——①正觉世间。②有情世间。③器世间。这种宝座是用广大的善根来庄严的。又愿一切众生,得不可说那么大的世界之宝座,所以阿僧祇长时劫来赞叹它的优点,也说不能尽。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广大如虚空,深密如大海般福德无量的宝座,其法身充满一切法界。

  愿一切众生。得不思议种种宝座。随其本愿所念众生。广开法施。愿一切众生。得善妙座。现不可说诸佛神通。愿一切众生。得一切宝座。一切香座。一切华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座。一切琉璃等不思议种种宝座。无量不可说世界座。一切世间庄严清净座。一切金刚座。示现如来威德自在。成最正觉。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宝座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获离世间大菩提座。自然觉悟一切佛法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种种不可思议的宝座,随着他在往昔所发的愿心,及他所忆念的众生,普遍广开法会,给他们说法,作法的布施。又愿一切众生,得善妙的宝座,坐在这宝座上时,可以示现如同诸佛所有的种种大神通。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一切宝座、一切香座、一切华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宝座、一切琉璃宝所造的精巧得不可想像的宝座、无量数不可言说诸世界的宝座、一切世间中最庄严而又最清净的宝座、一切金刚作成的宝座,所以示现如来的大威德、大自在、大神通的力量,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以他布施种种宝座时所成就的善根功德,对众生作的回向。为的是希望众生获此利益,能得到出离世间的大菩提宝座,自然觉悟十方诸佛所说的佛法,究竟了达一切佛法的真谛。所谓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诸宝盖。此盖殊特。尊贵所用。种种大宝而为庄严。百千亿那由他上妙盖中。最为第一。众宝为竿。妙网覆上。宝绳金铃。周匝垂下。摩尼璎珞。次第悬布。微风吹动。妙音克谐。珠玉宝藏。种种充满。无量奇珍。悉以严饰。栴檀沉水。妙香普熏。阎浮檀金。光明清净。如是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众妙宝物。具足庄严。以清净心。奉施于佛。及佛灭后所有塔庙。或为法故。施诸菩萨及善知识。名闻法师。或施父母。或施僧宝。或复奉施一切佛法。或施种种。众生福田。或施师僧及诸尊宿。或施初发菩提之心。乃至一切贫穷孤露。随有求者。悉皆施与。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又布施种种的宝盖。这种宝盖很特别很殊妙,也很尊贵的,因为它是用各种名贵大宝而庄严。在百千亿那由他那样多的宝盖中,它也要被尊为第一。它的竿不是木造,而是用各种宝合成的。上面覆着很精致的网,四面垂着宝绳和金铃,摩尼做的璎珞很有层次的悬挂着,微风吹动的时候发出一种微妙的音声,非常和谐悦耳。真珠碧玉和其他的各种宝藏,充满在这宝盖上面,还有无量数的奇妙异宝,用来庄严修饰这个宝盖。又用最名贵的栴檀沉水香普薰这个宝盖。南阎浮提的檀金,又光明又清净,格外显得宝盖尊贵。像这样集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的宝物,具足了最庄严的各色装饰,在这宝盖之上。菩萨以他最清净纯一无织毫杂念的诚心,将此宝盖,, 奉施于佛,和佛灭度后的舍利塔庙。或者为了求法的动机,而把这种宝盖布施给菩萨、明眼的善知识、名声普闻的有德高僧,为人天师表的大法师。或者把这种宝盖布施给父母。或者布施给贤圣僧。或者布施给一切佛法。或者布施给一切众生,在众生身上种福田。或者施于自己的剃度师,佛门中的高僧大德,及年高德邵的前辈长老。或者布施给那初发菩提心的新菩萨,乃至于一切最贫穷孤露的平民。随便那一种人来求这种宝盖,菩萨毫不吝惜,随心满愿布施给他们。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勤修善根。以覆其身。常为诸佛之所庇荫。愿一切众生。功德智慧以为其盖。永离世间一切烦恼。愿一切众生。覆以善法。除灭世间尘垢热恼。愿一切众生。得智慧藏。令众乐见。心无厌足。愿一切众生。以寂静白法而自覆荫。皆得究竟不坏佛法。

  菩萨以布施宝盖的善根,为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发愿希望一切众生,能经常勤勉修习善业、种善根,以善根来覆盖身体,长养慈悲心,因之,可以得到诸佛的护念、庇佑、余荫。又愿一切众生,以善功德、智慧作为身心的覆盖,也可以说是蒙诸佛的功德智慧所荫盖。因之,永远离开世间一切的烦恼。永离烦恼并不是把烦恼抛弃掉,而是把烦恼转变为菩提。怎样转烦恼为菩提呢?烦恼和菩提并不是两件东西,而是一物两面,依个人知见正邪所形成。烦恼和菩提都没有离开世间,也没有离开我们的心意。六祖大师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这几句经文的指示,是说世间的烦恼,是因为我们不善利用它,如会利用,本来就是菩提;因不会利用,菩提就成了烦恼。所谓永离一切烦恼,就是叫我们自己把一切烦恼,都转变成菩提。又愿一切众生,常以善法作为甲胄,把世间上的染污法洗除,转成清净法,把一切热恼,转为清凉。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大智慧的宝藏,令一切众生都乐于亲近他,心无厌足。又愿一切众生,以寂静的白法——清净的妙法,遮盖荫护自己,都得到究竟不坏的佛法,完成佛的果位。

  愿一切众生。善覆其身。究竟如来清净法身。愿一切众生。作周遍盖。十力智慧。遍覆世间。愿一切众生。得妙智慧。出过三世。无所染着。愿一切众生。得应供盖。成胜福田。受一切供。愿一切众生。得最上盖。获无上智,自然觉悟。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盖时善根回向。

  又愿一切众生,善于荫覆自己的慧命之身,勤修善业,以便修得如佛一样的清净法身。又愿一切众生,能作周遍虚空法界的宝盖,获得十种神通力量,和不可思议的智慧,普遍护佑世间一切众生。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上妙殊胜的智慧宝盖,超过三世,永不染着五欲的污垢。又愿一切众生,得堪受人天之供的宝盖,成为最胜的第一福田,受一切人天的供养。又愿一切众生,得最上的宝盖,获得无上智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自然了达诸佛所说的甚深微妙法。这就是修回向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宝盖时,所修集的善根功德,以此功德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

  为令一切众生。得自在盖。能持一切诸善法故。为令一切众生。能以一盖普覆一切虚空法界。一切刹土。示现诸佛自在神通无退转故。为令一切众生。能以一盖庄严十方一切世界。供养佛故。为令一切众生。以妙幢幡。及诸宝盖。供养一切诸如来故。为令一切众生。得普庄严盖。遍覆一切诸佛国土尽无余故。为令一切众生。得广大盖,普盖众生。皆令于佛生信解故。为令一切众生。以不可说众妙宝盖供养一佛。于不可说一一佛所皆如是故。为令一切众生。得佛菩提高广之盖。普覆一切诸如来故。

  菩萨将他所修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的目的,为了令一切众生,得到自在的宝盖,能受持诸佛所说的一切妙法。又为的令一切众生,能以一个宝盖,普遍覆盖一切虚空法界,和十方诸佛的刹土,示现诸佛自在神通,永不生退转之心。又为的令一切众生,能够以一个宝盖,而庄严十方一切世界,供养十方诸佛。又为了令一切众生,用最好的幢幡,及各种宝盖,供养十方诸佛。又为了令一切众生,,得到普遍庄严的宝盖,把十方诸佛的国土都覆盖着,无一遗漏。又为了令一切众生,得到最宽广的宝盖,普遍覆盖着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对佛生出信解的心。又为了令一切众生,以不知有多少的,种种上妙珠宝做成的宝盖,供养一位佛。对十方无量诸佛前,也是这样一一供养。又为了令一切众生,得佛菩提觉道般的,又高大又宽广的宝盖,可以普遍供养荫护十方诸佛。

  为令一切众生。得一切摩尼宝庄严盖。一切宝璎珞庄严盖。一切坚固香庄严盖。种种宝清净庄严盖。无量宝清净庄严盖。广大宝清净庄严盖。宝网弥覆。宝铃垂下。随风摇动。出微妙音。普覆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诸佛身故。为令一切众生。得无障无碍智庄严盖。普覆一切诸如来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第一智慧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佛功德庄严故。又欲令一切众生。于佛功德生清净欲愿心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无量无边自在心宝故。又欲令一切众生。满足诸法自在智故。又欲令一切众生。以诸善根普覆一切故。

  又为了令一切众生,得到摩尼宝做的庄严宝盖,一切珠宝做成璎珞所庄严的宝盖,用一切坚固香庄严的宝盖,各种宝石都很清净的宝盖,无量数清净的宝石所庄严的宝盖,以最广大的清净宝庄严的宝盖,各种宝石都很清净的宝盖,无量数清净的宝石所庄严的宝盖,以最广大的清净宝庄严的宝盖。还有珠宝做的罗网,弥覆满布着宝盖,真金的宝铃四面垂下,随风摇动,发出微妙的雅音。此宝盖广大无比,能普遍盖覆尽虚空界,遍法界,一切世界,乃至诸佛的法身。又为了令一切众生得到没有能遮蔽他、没有能阻挡他的智慧,所庄严的宝盖。这种宝盖能把十方诸佛都普护着。又想要令一切众生,能得到第一智慧的缘故。又想令一切众生,得到佛一样的大功德,和佛同样的庄严。又想令一切众生,对于佛的功德生清净赞叹的仰慕心,自己也发清净的愿心,求如佛的功德。又想要令一切众生,得到无量无边的自在心之宝,最自在能任运自如的心,又有殊胜的智慧的心,能认识、能了达诸法的实相,这种心才堪称心宝。又想令一切众生,得到任运自在的智慧,能明白一切诸法的真实理体,圆满修习一切诸法。又想令一切众生,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普遍覆护一切有情无情,令他们都能安住于清净佛刹。

  又欲令一切众生。成就最胜智慧盖故。又欲令一切众生。成就十力普遍盖故。又欲令一切众生。能以一盖弥覆法界诸佛刹故。又欲令一切众生。于法自在为法王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大威德自在心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广大智恒无绝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无量功德。普覆一切皆究竟故。又欲令一切众生。以诸功德盖其心故。又欲令一切众生。以平等心覆众生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平等盖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具大回向巧方便故。又欲令一切众生。获胜欲乐清净心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善欲乐清净意故。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大回向普覆一切诸众生故。

  又欲令一切众生,成就最最好的智慧宝盖。又欲令一切众生,成就佛的十种力量,能够普遍覆盖一切。又欲令一切众生,能够用一个宝盖,就把法界中所有诸佛的刹土都弥覆着。又欲令一切众生,对于诸法都通达无碍,自在受用,堪为法中之王——如佛。又欲令一切众生,得着大威德的自在之心。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到广大的智慧,永远不会丧失。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到无量的功德,普遍荫护一切众生,而且都达到究竟的果位。又欲令一切众生,以种种功德覆盖他的心智。又欲令一切众生,用平等心覆盖其他的众生?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到大智慧,知道平等覆盖一切众生。又欲令一切众生,具足大回向的善巧方便法门。又欲令一切众生,都获得最殊胜清净的欲乐,心里非常清净。又欲令一切众生,都知道选择正当的欲乐,意境也恒常清净——令众生都能以法自娱,了伎非实。又欲令一切众生,得到大回向的利益,能以此利益饶益一切众生,普遍护覆一切众生。

  诸位善信!以上这段经文,是十回向中的第六回向。菩萨在这一回向中,他修了六十种大布施,包括财、法、无畏三大类别,布施的对象上自诸佛,下及无量众生、贫穷孤露,普施甘霖。这段经文是说的第十九种布施宝盖。菩萨布施宝盖善根回向时,为众生发了十大愿,内心中立了十个目的、廿个希望,愿愿为众生,事事不忘众生,总是希望众生因圆果满。一字一句都流露出菩萨的慈悲心。我们读了、听了,有甚么感想?难道还能无动于衷吗?菩萨为救拔后世众生,真是用心良苦呵!我们拿甚么来报答菩萨?怎样才能对得起菩萨?诸位!我们唯一祇有发心修行,学菩萨的大慈大悲,舍己为众生。希望大家赶快发大慈悲心,因大悲心生才能生菩提心;若没有生起大悲心,菩提心是发不起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或施种种上妙幢幡。众宝为竿。宝缯为幡。种种杂彩以为其幢。宝网垂覆。光色遍满。宝铎微摇。音节相和。奇特妙宝。形如半月。阎浮檀金。光逾皦日。悉置幢上。随诸世界业果所现。种种妙物。以为严饰。如是无数千万亿那由他诸妙幢幡。接影连辉。递相间发。光明严洁。周遍大地,充满十方虚空法界。一切佛刹。菩萨摩诃萨。净心信解。以如是等无量幢幡。或施现在一切诸佛。及佛灭后所有塔庙。或施法宝。或施僧宝。或施菩萨诸善知识。或施声闻及辟支佛。或施大众。或施别人。诸来求者,普皆施与。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或者又布施种种最好的幢和幡,用各种各色的宝石镶合成为竿,用最上等绢绸做幡,用各种颜色鲜洁的丝织品做幢,珠宝罗网,四边垂覆着。七宝的光和缯彩的美色,遍满在宝幢宝幡上。悬挂的幡铎,受着微风的吹动,发出幽雅清脆的音声,且很有节奏,非常和谐,令人听了,怡然而有超尘之感。还有很特别希世的宝,形状如上弦的明月,阎浮檀金的光辉,几乎比日光还明朗。把这些珍奇的饰物,都安置到宝幢和宝幡上,随着一切世界上的众生们所造的业,以及所受的果报,一一都能出现在宝幢和宝幡上。又有种种奇妙的装饰物品,点缀在上,以为庄严。像这样极尽妙好的幢幡,有无量数千万亿那由他那样之多,每个宝幢宝幡的光彩交互辉映、影影相连,好像霓虹灯一样,轮流不断的发出灿烂的光彩,周遍普照耀大地,充满十方虚空法界,诸佛的刹土,庄严十方诸佛的道场。

  诸位!我们众生为什么会这样穷困?就因为我们不修布施。我们众生为什么会生得相貌丑陋?就因为我们不在佛前献鲜花,供养诸佛菩萨。我们众生为什么会这样愚痴?就因为我们不在佛前读诵经典。我们众生为什么会家家有种种烦恼?就因为不供养三宝、不恭敬三宝。有这些因素,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不圆满。菩萨观察众生如是因如是果,怜愍众生,发愿把自己所修的善根及布施的功德,完全回向给众生,教化众生多修布施,自己以身作则,布施无量珍宝及内财。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善根福德,另方面令众生也增加福田,增加世界的庄严,令众生得到各方面都圆满无憾。

  菩萨中的大菩萨,用他最清净的心,深信佛法,通达诸佛所说的法,修回向法门,大行布施。像上文所说的无量宝幢宝幡,他或者用来布施给现在的一切诸佛,以及佛灭度后所建的舍利塔庙。或者布施给法宝——诸佛所说的经典。或者布施给贤圣僧宝。或者布施给诸位菩萨、大善知识们。或者布施给声闻圣者、及辟支佛圣者。或者布施给一切众生。或者布施给其他孤独的人。凡是来乞求这宝幢宝幡的人,菩萨都本着平等慈心,普遍地布施给他们。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能建立一切善根福德幢幡。不可毁坏。愿一切众生。建一切法自在幢幡。尊重爱乐。勤加守护。愿一切众生。常以宝缯书写正法。护持诸佛菩萨法藏。愿一切众生。建高显幢。然智慧灯。普照世间。愿一切众生。立坚固幢。悉能摧殄一切魔业。愿一切众生。建智力幢。一切诸魔所不能坏。

  菩萨将他布施宝幢宝幡的善根功德,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都能建立各种的善根福德幢幡,任何东西也不可能破坏它。又愿一切众生,建立诸法的自在幢幡,尊重爱乐诸佛所说的法,勤加守护诸法。又愿一切众生,常常用名贵的绢来书写经典,也要仔细保护诸佛菩萨留传下来的法藏。又愿一切众生,建立高大显耀的幢幡——立大志发大愿,把一切的魔业都消灭掉。人们为什么会有魔业?就因为在往昔不听善知识的教导,不受善知识的告诫,自己尽打妄想,造恶业,所以这生常受魔业缠绕,事事不能遂心满愿。若想将来不受魔业的困扰,现在就要听善知识的教化。大凡人被魔鬼纠缠,多半在梦寐之中,或者黄昏或者郊外,因为所作的恶业太多,所以容易招惹魔鬼,才有许多魔境出现。又愿一切众生,建立有智慧力量的宝幢,所有的天魔外道都不能侵犯他和破坏他修道的诚心。

  愿一切众生。得大智慧那罗延幢。摧灭一切世间幢幡。愿一切众生。得智慧日大光明幢。以智日光普照法界。愿一切众生。具足无量宝庄严幢。充满十方一切世界。供养诸佛。愿一切众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外道邪见。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幢幡时善根回向。为令一切众生得甚深高广菩萨行幢。及诸菩萨神通行幢。清净道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最大的智慧,好像那罗延一样坚固的幢——金刚宝幢,可以把世间上人们贡高我慢的毛病,都摧灭掉。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的智慧,就像万里无云的天空,日正当中的时候,日光放射出的光辉那样的大光明幢,以这智慧之光,普遍照明十法界。又愿一切众生,具足无有数量的宝庄严幢,以供养十方世界的诸佛。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幢,这幢能摧灭一切九十六种外道的邪知邪见。以上所说的,就是修回向法的大菩萨,布施宝幢宝幡时,以他修积的善根所作的回向。菩萨为的是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得到甚深又高广的菩萨行的的幢,建立法幢,以及诸菩萨神通行幢,和清净道——菩萨所修的菩萨清净觉道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开众宝藏。以百千亿那由他诸妙珍宝。给施无数一切众生。随意与之。心无吝惜。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常见佛宝。舍离愚痴。修行正念。愿一切众生。皆得具足法宝光明。护持一切诸佛法藏。愿一切众生。能悉摄受一切僧宝。周给供养。恒无厌足。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无上心宝。净菩提心。无有退转。愿一切众生。得智慧宝。普入诸法。心无疑惑。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开启盛满种种宝贝的库藏——这是指十六种智宝,即八忍八智。以百千亿那由他那样多种的奇珍妙宝,布施给无量数的众生,随着众生的要求,给他所喜欢的,心中没有一点舍不得。无论多么宝贵的东西,他都不痛惜。以他行布施积聚的种种善根,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能够常常见到佛。因之,就舍离愚痴的思想行为,而修行诸佛的正法。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具足法宝的光明,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圆满通达一切法的道理,并且能保护诸佛的法藏,修持诸佛所说的种种法典。又愿一切众生,常能被僧宝所摄受,接受僧宝佛法教化,知道布施僧宝、供养僧宝、乐助僧宝,一切佛事,尽心竭力,恒不间断。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世出世间的种种品类,一切义理,无不通达的智慧,般若智慧的无上心宝,修清净菩提觉道之心,任何时候也不会退转。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最宝贵的智慧宝,普遍深入种种妙法,心里对诸法不生丝毫的怀疑心。

  愿一切众生。具足菩萨诸功德宝。开示演说无量智慧。愿一切众生。得于无量妙功德宝。修成正觉。十力智慧。愿一切众生。得妙三昧。十六智宝。究竟成满广大智慧。愿一切众生。成就第一福田之宝。悟入如来无上智慧。愿一切众生。得成第一无上宝主。以无尽辩开演诸法。是为菩萨摩诃萨。施众宝时善根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成满。第一智宝。如来无碍净眼宝故。

  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具足菩萨所修的菩萨道,所积聚的种种功德的宝藏,能够开示演说菩萨无量无边的大智大慧。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无量数的上妙功德之宝,修行成就正等正觉的佛果,和得到如佛的十力及智慧。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可思议的禅定,和十六种智慧之宝——就是八忍八智,究竟成就圆满广大的智慧。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成就为第一福田之宝,得到佛的无上智慧。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成为第一,而且最高无上的宝主——佛果,以无有穷尽的辩才,对众生开演诸佛所说的种种法门。这些愿言,都是从修回向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的慈悲心中流露出来!菩萨以此布施众宝的善根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为的是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得到圆满成就,第一智慧之宝,如佛的无障无碍的清净眼宝的缘故。清净眼即是法眼。

  佛子。菩萨摩诃萨。或以种种妙庄严具而为布施。所谓一切身庄严具。令身净妙。靡不称可。菩萨摩诃萨。等观一切世间众生。犹如一子。欲令皆得身净庄严。成就世间最上安乐。佛智慧乐。安住佛法。利益众生。以如是等百千亿那由他种种殊妙宝庄严具,勤行布施。行布施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成就无上妙庄严具。以诸清净功德智慧。庄严人天。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庄严相。以净福德庄严其身。愿一切众生。得上妙庄严相。以百福相庄严其身。愿一切众生。得不杂乱庄严相。以一切相庄严其身。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或者又用各种最希世难得,最好的庄严物品,作为布施。许多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能够显得身体清净庄严高贵,但不俗气奢侈,恰合身份的饰物。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以慈眼平等看待法界一切众生,都像他的独子一样。所以他想要令一切众生,其身体又清净又庄严,获得世间上最真实的安稳快乐。又得到如佛所有智慧法乐,安住在佛法上利益一切众生。以这样百千亿那由他种种最殊特妙好的宝庄严物品,恒常勤行布施。菩萨修行布施的时候,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如所说的愿一切众生,能成就最上殊妙的庄严具,以这些清净的功德和智慧,庄严天上的天人和人间的圣贤。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清净而没一点染污的庄严身相,以所修积的清净福德,庄严自己的身相。又愿一切众生,得最上妙的、不可思议、端正圆满而庄严的相貌,又以百福——种种善业功德庄严其身。诸佛为什么都是那样相好庄严?就因为他们从初发心,历经不可说劫,生生世世总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从不以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一点一滴的善业,积聚有如微尘那么细那么小,乃至毛发般那么少的功德,而成就百福、千福、亿万、不可说福,久而久之,才得圆满卅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我们每个人如果能生得五官端正,四肢齐全,有中上等的智慧,又能听闻大乘正法,出家修行,这都不是偶然的,已是多生修积的福报,所以大家都应该发欢喜心,精进修行。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杂乱的相,五官端正,部位都互相配合恰到好处,令人一见到就生亲切的恭敬心,自然流露出高贵庄严的表情,令人尊敬而不畏惧。身材四肢,处处圆满,以这一切相好,来庄严他的整个身体。

  愿一切众生。得善净语言庄严相。具足种种无尽辩才。愿一切众生。得一切功德声庄严相。其音清净。闻者喜悦。愿一切众生。得可爱乐诸佛语言庄严相。令诸众生闻法欢喜。修清净行。愿一切众生。得心庄严相。入深禅定。普见诸佛。愿一切众生。得总持庄严相。照明一切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得智慧庄严相。以佛智慧庄严其心。是为菩萨摩诃萨惠施一切庄严具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足一切无量佛法功德智慧。圆满庄严。永离一切憍慢放逸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善巧方便的无碍辩才,为众生演说清净妙法。世间上会说话——有口才的人很多,但能语语铿锵,一言九鼎,令人一听就如醍醐灌顶,反迷归觉的,就不多见了。所谓能以语言为庄严相者,除佛以外就是那些口业清净的圣贤。前文说菩萨身业清净,这段文是说菩萨的语业清净,他也愿众生的语业清净,用善巧清净的语言庄严身相,具足种种无尽辩才,化导那些对佛法有成见、有疑惑的众生,令他们消失知见上的障碍,心悦诚服的皈依佛教。又愿一切众生,得种种功德所赋的幽雅嘹喨声音,以此音声庄严身相。一个人的声音,对于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相貌堂堂,身材魁伟,但一开口说话,声音沙哑好像破锣;有的吐音不清楚,听了很不舒服;有的低沉;有的高亢刺耳。人的声音不是后天锻炼出来的,而是多生行善业的福报,与生俱来的。即使你有无碍辩才,能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但你的声音不好,也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如果你有一副清净幽雅的嗓子,别人还没有见到你的人,祇一听到你的声音,就高兴得很,本来在迷梦中的人,立刻犹如闻到暮鼓晨钟一般,令他醒悟了,不管你说的甚么,他能闻声而悟道了。凡是能有清净宏亮声音的人,一定是位有道德有修行的梵行者,所以说其音清净,闻者喜悦。

  又愿一切众生,能具有知事与识人的智慧,又有说话的技巧,所说出的话能令人听了欢喜愉快,如同诸佛一样,用言语庄严身相。众生听见你说的法,真是身心安乐,法喜充满。本来是个不能修道的人,因听到你的声音,便觉悟而修清净梵行了。又愿一切众生,能意业清净,以心意清净而庄严身相。心是眼、耳、鼻、舌、身五根的主使者,是最有智慧的。最好的心是能常在寂静中,修习禅定、深入禅定。因之,不可以普遍见到十方三世诸佛。又愿一切众生,能修学种种法,明白运用一切法,诸法的真实义理,都能依教依法奉行实践。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以此心能体会力行的精神,庄严身相,观照明了十方诸佛的正法。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殊胜的智慧,依智慧所表达的明哲,处世接物的超然高节,而庄严身相,以如佛的智慧而庄严清净的自心。

  以上三业清净的愿望,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普遍惠施一切庄严具的时候,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菩萨为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具足种种无量佛法的功德,和得到殊胜的智慧,圆满他们的庄严相,永远离开那些贡高我慢、骄傲放逸的毛病的缘故。

  诸位善信:菩萨精进修行,昼夜匪懈,以修积的清净三业功德,而庄严他的身心,所以他谆谆不倦,愿众生都能勤修三业,务使身口意清净,才能得到清净的善根功德,才能有圆满庄严的身相。我们修行学道的人,时时刻刻都不可以放逸,尤其应该注意在三业方面求精进不懈,如是日日的修行积聚善功德,种大善根。不计时劫如此精进,自会成就道业,也会圆满我们的相庄严。相,虽然是修的,但假如你生一副丑陋相,人人见了,不生欢喜心而远离你,就不容易教化众生。当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中国人见他满脸胡髭、浓眉大眼,望而生畏。所以达摩祖师十多年面壁,只教化了很少的众生,幸喜有位二祖神光,为求法跪了九年,还断了一臂,才得到以心印心的真传,我现在来到西方宏法,教导你们修学佛法,也教导你们应该修善功福德,来庄严自己的身相。

  如何修善功福德?到那儿去修?是的,修行办道也要有个安身之处。这个机会,现在已经因缘成熟,就在万佛城。万佛城需要有万佛来庄严此城。这所谓的万佛,不是已成的万佛,而是当成的万佛,是已发菩提心、现发菩提心、当发菩提心的目下众佛弟子。万佛城、万佛城、万佛都来成!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受灌顶自在王位。摩尼宝冠。及髻中珠。普施众生。心无吝惜。常勤修习。为大施主。修学施慧。增长舍根。智慧善巧。其心广大。给施一切。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用曾受过灌顶大典即将继王位的帝王之冠,摩尼宝造成的皇冠,和髻中所藏的宝珠——这种宝珠,是属于帝王独有的。谁有这宝珠在髻中,谁就是灌顶王。可是这位灌顶王,他就不重视他的王位,并且能普遍施给一切众生,不论谁来乞求,他都布施给他,心中绝对不会有舍不得的念头。菩萨行布施,他是先用智慧观察因缘,并不是盲目的布施。他经常是非常精勤的一面修持六度,一面不停的学习诸佛行布施的智慧和方法,以便随时做个大布施的主人。他修学布施的智慧,可以增长他施舍的善根。因此,他的心量也特别广大,对于布施的物质,毫不计较,对于受施的人,一律平等,没有冤亲的分别心,能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

  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诸佛法之所灌顶。成一切智。愿一切众生。具足顶髻。得第一智。到于彼岸。愿一切众生。以妙智宝。普摄众生。皆令究竟功德之顶。愿一切众生。皆得成就智慧宝顶。堪受世间之所礼敬。愿一切众生。以智慧冠庄严其首。为一切法自在之王。愿一切众生。智慧明珠。系其顶上。一切世间。无能见者。

  菩萨以他布施宝冠所种的善根功德,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愿一切众生,都受到诸佛以法水来灌顶,因之可以成就一切智慧。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具足无见顶相的肉髻,得到第一种的智慧,到达涅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都有如上妙之宝的智慧,用它来普摄化其他的众生,令他们都能圆满功德,到达最高峰顶。又愿一切众生,都能成就无上殊胜的智慧,这种智慧好像众宝之王,到了极顶,真正值得接受世间一切众生的恭敬礼拜。又愿一切众生,用智慧作宝冠,而庄严他的头,可以做诸法中的自在之王。又愿一切众生,智慧的明珠常系在头顶上,十方世间的凡圣,没有一个人看不到的。就是说智慧之光,照耀十方,人人都可见到。

  愿一切众生。皆悉堪受世间顶礼。成就慧顶。照明佛法。愿一切众生。首冠十力庄严之冠。智慧宝海清净具足。愿一切众生。至大地顶。得一切智。究竟十力。破欲界顶诸魔眷属。愿诸众生。得成第一无上顶王。获一切智光明之顶。无能映夺。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宝冠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第一智最清净处智慧摩尼妙宝冠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众德圆满,确实可以接受世间人的礼拜,又成就了出世的般若智慧,了解一切佛法。又愿一切众生,头上戴的帽子,是用如佛的十种威力做的庄严具。他的智慧如大海般的浩瀚,且清净澄澈。又愿一切众生,到大地的顶巅,得到一切的智慧,成就佛的十种威神之力,能破除欲界中深害的欲念,及那些天魔外道的邪见,和魔眷属们的困扰。又愿一切众生,能成为第一的无上顶王,他所获得的无上智慧之光,世上没有任何光可以遮蔽它、超过它。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宝冠时所做的善根回向。为的希望众生得到第一的智慧,最清净的果位,和摩尼妙宝的智慧之冠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众生处在牢狱黑暗之处。杻械枷锁。检系其身。起坐不安。众苦竞集。无有亲识。无归无救。裸露饥羸。酸剧难忍。菩萨见已。舍其所有一切财宝妻子眷属。及以自身。于牢狱中救彼众生。如大悲菩萨。妙眼王菩萨。既救度已。随其所须。普皆给施。除其苦患。令得安隐。然后施以无上法宝。令舍放逸。安住善根。于佛教中。心无退转。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看到有众生处在黑暗的监牢里,披枷戴锁紧紧束缚着他的身体,站起坐下都不方便,也不舒服,所有的痛苦都集在一身,又没个亲戚和认识的朋友,也没有个归宿,和拯救他的人。身上也没有遮体的衣服,赤身露体,又冻又饿,骨瘦如柴。这种心酸痛苦的日子,真不容易忍受。菩萨见到这种可怜的众生,立刻把他所有的财宝,甚至他的妻、儿、眷属,连他自己的身体,一齐都施舍出来,到牢狱中把这类的众生救济出来。他这种举动,就好像大悲观世音菩萨一样,救度众生的精神。又像妙眼王菩萨一样,能舍己为人。他把那些苦恼的众生救出以后,随着他们所需要的,悉能惠施,以解除他们切身的苦痛患难,令彼得到身心的安稳。然后再给他们开示佛法,教授经典,令他们舍弃放逸的毛病,知道安份守规矩的好处,了解为人应该悉行众善,栽培自己的善根福德,深信佛法。在佛教里,永远不生退转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牢狱中救众生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究竟解脱贪爱缠缚。愿一切众生。断生死流。升智慧岸。愿一切众生。除灭愚痴。生长智慧。解脱一切烦恼缠缚。愿一切众生。灭三界缚。得一切智。究竟出离。愿一切众生。永断一切烦恼结缚。到无烦恼无障碍地智慧彼岸。愿一切众生。离诸动念思惟分别。入于平等不动智地。

  金刚藏菩萨为了提高法会的听众注意,和加强后世众生的重视,又大声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到监牢中见到那些受苦的众生,过着不见天日不自由的痛苦生活,如同他自己身受一样,于是他就思想如何去拯救他们。倘若不能解救他们脱出苦难,菩萨则是食而无味、寝不安枕。诸位善信:你们一定会怀疑,菩萨不是有神通吗?怎会同凡夫一样寝食难安呢?是的,你以为菩萨同凡夫两样吗?根本是一样的,不过菩萨的心是时时为众生;凡夫的心是为自己。菩萨爱人如己,他有大慈心,能予人以乐;他有大悲心,能救拔人出苦海。因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称为菩萨。你我他如能有慈悲心,一样也会被人称为菩萨。

  在表面上看,菩萨的思想作为比凡夫愚痴,昼夜精勤修行,为众生劳碌奔波,用尽苦心,修积的善根功德都回向给众生,把自己抛在九霄云外,真是可怜;但是这种愚痴是向上的,往佛道上迈进的。凡夫自以为聪明,则是往下流的,向六道里钻的。菩萨这种愚不可及的精神,是超出三界,是大智若愚的表现。你看社会上有许多聪明能干,处处表现了不起的高明之士,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多半是伪聪明的肤浅之士。那些举止稳重、言不虚发的老实笨人,往往是有智慧的人,即所谓深藏不露、一鸣惊人者。所以我说大智若愚。菩萨是愚不可及,而智可及也。如果有人想学菩萨,首先要学吃亏,不占人的便宜。吃亏是舍己为人,占便宜就是自私。菩萨视众生为同体,所以他要到牢狱中去救众生。当他去营救众生的时候,把他修布施所积聚的点点滴滴的善根功德,完全回向给一切众生,并且发下大愿心。

  如所谓愿一切众生,都能真真实实的,把贪爱的缠缚解脱掉,得到解无可解毫无残余的身心自在。贪和爱是两条无形的锁炼,把世人紧紧的缠缚得没有自由,祇有烦恼痛苦,但人人沉迷在苦恼中还不自觉,还视为第二生命。本来我们生来就有清净的体性——性本善。但因为受到五欲随着岁月渗入了真性,清净的本性就被染污了,就生出了贪爱,就迷失了自性,就有无明烦恼,就被缠缚得不能解脱。贪爱就是枷锁,受苦不自由就是处在牢狱中。现在菩萨发愿要劝助我们解脱贪爱的缠缚,要我们脱离这枷锁——放下一切所有贪财宝之心、物质享受、浮华虚荣,放下娇妻爱子,和所有的权位,这样就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如果有一点放不下,那就祇有永远在牢狱中受缠缚。又愿一切众生能斩断生死的流转。甚么叫生死流?就是贪爱心。因为贪爱而无厌离心,不免作下恶业,就永远顺着生死之流在六道中轮回。要怎样才能断生死流呢?要修行办道,证了初果阿罗汉,就入了圣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尘流。能断生死流,才能升智慧岸,才能破无明显法性。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把愚痴的思想行为消灭除净。除灭愚痴就是破无明,才能明白贪爱的厉害,因为贪爱就是生死流。除灭了愚痴,破了无明,然后就能生长智慧。

  好像太阳出来就是白天,白天就等于聪明。太阳隐没了,就是黑夜,黑夜就是无明。太阳光就如佛光普照,一经佛光洗礼,一切烦恼缠缚就解脱了。人们都喜欢听赞叹的话,假使听到人家骂你,马上烦恼就生起来了,其实能把那骂当为赞叹,不也就没事了,为什么只是赞骂之别,喜怒的情绪就全然不同!这就是被境界所转。每个修道人,要养成控制情绪的定力,要有人转境的工夫,不要被境来转人。这两句话是我常勉励你们的,希望你们能善于运用,对修行是有很大帮助。这也就是消灭愚痴,生长智慧,解脱一切烦恼缠缚的办法。又愿一切众生,能消灭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束缚,就是起惑、造业、受报。一念无明生起,随着造出种种业来。灭了三界的缚,就可以超出三界,得到真正的出世智慧,永离了三界的缠缚。又愿一切众生,永远断除一切的烦恼结缚。结缚就是烦恼的症结,真正根源,它包括有“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见、邪”,把这些根源断了,就永断了烦恼的结缚了,然后就可以得到身心自在,到达一切无障碍的境界,升上智慧的彼岸。从愚痴到智慧的彼岸,说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你不躬行实践,老实修行,祇学一副口头禅,或者像个石头人,会说不行,那永远到不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希望每位修学道的人,大家都能摄心归一,慢慢的一步一步向菩提道上走。

  又愿一切众生,离开一切不必要的杂念,常能制心一处,思惟诸法,安于寂静不动之中,就可感而遂通。没有了妄念,也没有了思惟,对一切境界也没有分别,这样就达到了修行如定的境界。所谓心无分别,意无思惟,入于平等的不动智慧之地。定能生慧,有定就能发出智慧。

  愿一切众生。脱诸欲缚。永离世间一切贪欲。于三界中。无所染着。愿一切众生。得胜志乐。常蒙诸佛为说法门。愿一切众生。得无著无缚解脱心。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愿一切众生。得菩萨神通。一切世界调伏众生。令离世间。住于大乘。是为菩萨摩诃萨。救度牢狱苦众生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普入如来智慧地故。

  又愿一切的众生,把一切贪欲的束缚都解脱掉。所谓的欲缚,就是包括妄想、贪爱,和淫欲的念头。这些不正当的思想,就把人的身心缠缚得不能动,要解除这些欲缚,就应该永远离开世间人所欢喜的那些贪欲,才能在三界中得到清净。如果不染着三界的欲念,便可以超出三界,得到清净的寂灭之乐。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殊胜如志愿的快乐,而且还能常蒙十方诸佛的护念,为说一切修行的法门,令众生依教修行。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没有执着,也不受束缚的解脱心,自在安稳,遂心所欲,心意豁达遍法界,清净无染如虚空。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如同菩萨一样的神通,到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调伏那些刚强的众生,令他们都发菩提心,离开世间上一切忧悲苦恼,安住于大乘平等佛法中。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救拔在贪爱欲缚的牢狱中受苦的众生时,所作的的善根回向。其目的是为了令一切众生,能普遍到达佛的智慧之地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狱囚。五处被缚。受诸苦毒。防卫驱逼。将之死地。欲断其命。舍阎浮提一切乐具。亲戚朋友。悉将永诀。置高砧上。以刀屠割。或用木枪。竖贯其体。衣缠油沃。以火焚烧。如是等苦。种种逼迫。菩萨见已。自舍其身而代受之。如阿逸多菩萨。殊胜行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为众生故。自舍身命。受诸苦毒。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看到被关在牢狱中的众生,五处受刑——头上用夹棍夹着,两手用手铐锁着,两脚带上镣炼。在这五个地方都加上刑具,不能动作,痛苦万分,再加那些防守囚犯的狱卒,常向他们勒索财物,如不遂愿,更是额外施以种种毒恶的迫害,将要置他们于死地,几乎要断了他们的生命。可怜这些受苦的狱囚,舍掉他在阎浮提中一切的资生物产,和他们平日爱好的娱乐工具。眷属、亲戚、朋友亦都要永远诀别了。把他们放在一个很高的菜砧板上,用刀把他们的肉一块一块的割下。或者用木枪,从头顶上刺入,贯穿他的身体。或者在他的衣服上,浇满油然后点火焚烧。像这样种种惨不忍睹的恶毒刑法,施在这些囚犯的身上,菩萨见了,怎不令他痛心?所以他寗愿舍出自己的身体,而代那些受残酷刑法的囚犯所受的痛苦。好像阿逸多(无能胜)菩萨一样,又好像殊胜行菩萨一样,他们行菩萨道救度众生时,就常舍生命救拔众生的。不只他两位菩萨是这样,还有无量无边数的大菩萨,为救众生的缘故,也常常舍出自己的身命,愿代众生受一切苦毒。

  菩萨尔时语主者言。我愿舍身。以代彼命。如此等苦。可以与我。如治彼人。随意皆作。设过彼苦。阿僧祇倍。我亦当受。令其解脱。我若见彼将被杀害。不舍身命救赎其苦。则不名为住菩萨心。何以故。我为救护一切众生。发一切智菩提心故。

  菩萨这时对管理监狱的人说:我愿意布施我的身体,来代替这个受苦刑的众生之生命。你将他所受的苦,完全给我,就如你惩罚他一样,随你愿意怎样惩罚我都可以。即使你给我受的苦,超过他所受的无量无边倍,我也当然乐于接受,祇要你能令这个受苦的人得到解脱,恢复自由。菩萨说:假若我看到那些受苦刑的众生,将要被杀害时,而我不舍出身命去救他,或用金钱去把他的身命买回来,那我就不堪被称为一个发菩萨心,行菩萨道,住在菩萨果位上的人了。甚么缘故呢?我为了救护一切众生的生命,就如救护我自己的生命一样。我看到众生受苦,就如我自己受苦。所以我发愿救护一切众生,我发一切智慧菩提觉道的心,就是为救众生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自舍身命。救众生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无断尽究竟身命。永离一切灾横逼恼。愿一切众生。依诸佛住。受一切智。具足十力菩提记别。愿一切众生。普救含识。令无怖畏。永出恶道。愿一切众生。得一切命。入于不死智慧境界。愿一切众生。永离怨敌。无诸厄难。常为诸佛善友所摄。愿一切众生。舍离一切刀剑兵仗。诸恶苦具。修行种种清净善业。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自愿舍却身命去救众生的时候,还以他修布施所累积的善根,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永远不断灭的真实身命——法身,也永远离开三灾八难,和其他的苦恼迫害。又愿一切众生,能够依照诸佛所说的法,老实修行,亲近诸佛,依止诸佛而住,得到一切佛智,具足十种威神之力。还受到成佛的记别——每一位佛在成佛的前一生,都会受到十方诸佛授记,就是预告他来世当得作佛,分别示知佛号某某、国土何名、住世的大劫时间久暂等事。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普遍救护一切有生命者,令他们都不受到恐怖畏惧的侵害,而且永远离开三恶道。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很长的寿命,到达不死的程度,没有无明,祇有智慧的境界。又愿一切众生,永远离开那些对他有怨恨心,有敌意的不善之人,也不遇到困厄和灾难,常常受到诸佛和善友所摄持。又愿一切众生,都没有残杀战争的心,所谓“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过太平盛世的好日子。人与人、人与动物,互相和爱,没有了刀剑兵仗这些凶器,也没有棍棒枷锁这些痛苦的工具。所有的含识众生,都知道修种种清净的善业,远离一切不清净的恶业。

  愿一切众生。离诸怖畏。菩提树下。摧伏魔军。愿一切众生。离大众怖。于无上法。心净无畏。能为最上大师子吼。愿一切众生。得无障碍师子智慧。于诸世间。修行正业。愿一切众生。到无畏处。常念救护诸苦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自舍身命救彼临刑诸狱囚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离生死苦。得于如来上妙乐故。

  又愿一切众生,远离一切恐怖畏惧的遭遇,坐到菩提树下成佛,摧伏天魔外道的魔军。又愿一切众生,没有大众威德畏,在广大的法会中,能够对众生演说无上大法,心无怯弱,因为他的心意里是清净无染的,所以能作大师子吼,教化众生。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受任何障碍的师子智慧,在十方世间都是修行正确的道业。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到没有畏惧的极乐净土,常常忆念还在苦海中浮沉的众生,应该发愿复还生死,普救众生,同登极乐国土。这就是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自舍身命救那些即将临刑寿终的狱囚时,将他所修积的善根功德,所作的回向。为的是希望令一切众生,永远脱离生死的苦缚,得到如诸佛的最高无上的寂灭之乐的缘故,所以菩萨才发这种的大愿。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第二十七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乞者连肤顶髻。如宝髻王菩萨。胜妙身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菩萨是时见乞者来。心生欢喜。而语之言。汝今若须连肤顶髻。可就我取。我此顶髻。阎浮提中。最为第一。作是语时。心无动乱。不念余业。舍离世间。志求寂静。究竟清净。精勤质直。向一切智。便执利刀。割其头上连肤顶髻。右膝着地。合十指掌。一心施与。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在前面的经文中,布施给一切众生的是外财,现在他布施给一切众生的是内财——身心性命、头目骨髓。如今所布施的是他连着头皮的顶髻。我们在佛殿上看到佛的头上有一团黑色、高耸起来像个小肉山者,就是肉髻顶相,是诸佛三十二相之一。菩萨也有这种肉髻顶相,是修行的功德所成就;菩萨如遇有人向他乞求肉髻,他也不会吝惜。好像从前有位宝髻王菩萨、胜妙身菩萨以及无量数的菩萨,他们都能把自己的肉髻布施给乞求的人。

  修布施的大菩萨,当他要布施连皮肤的顶髻时,见到有人来乞求肉髻,这时他生起大欢喜心,而对来乞的人说:你现在如果需要连着头皮的顶髻,可以在我的头上来取。我这个顶髻,在南阎浮提中是最美好,堪称第一。他口中这样说时,心中一点也不慌乱,毫不为了要舍去这个顶髻而痛惜。他甚么想不想,把一切都放下了,世间上的一切,他都舍离了。一心立志求寂静禅定之乐,希望得到真正的清净。精进勤奋修学佛道,三业清净,远离二障——烦恼障、所知障,品质端正,直心不阿,唯求趋向一切智慧。于是便手执锋利的刀子,把自己头上的顶髻,连同头皮一齐割下,捧到乞者的面前,右膝跪在地下,双手合掌,恭恭敬敬的连肤顶髻,惠施给这位来乞求的人。

  正念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行。发大欢喜增上志乐。于诸法中。意善开解。不取于苦。了知苦受。无相无生。诸受互起。无有常住。是故我应同去来今一切菩萨。修行大舍。发深信乐。求一切智。无有退转,不由他教。善知识力。菩萨摩诃萨作是施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无见顶。成就菩萨如塔之髻。愿一切众生得绀青发。金刚发。细软发。能灭众生一切烦恼。愿一切众生得润泽发。密致发。不侵鬓额发。

  菩萨在这时一心不二,正念三世诸佛和菩萨所修的行门,生大欢喜心,同时增长了自己的志愿能成就之乐。对于诸佛所说的法理,过去有不明白的,现在忽然在心意中都明白了。虽然割下了顶上的肉髻作为布施,但并不以为受了苦。因为菩萨懂得“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苦本来是没有自体的,也没个“相”和“生”,它根本就是空的。就是其他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它们虽常常互相生起,并不是时时都存有作用的。因此我——菩萨——应该随同往古来今所有三世的诸位菩萨们,一同修行大布施的法门,举行大布施的无遮大会,发大喜大舍的无量心,深信唯有奉行诸佛的教理,才是真正的法乐。一心上求佛智,不怕受任何苦难,也不退失我的愿心。我这种决心,不是受了善知识的督导,或者是藉善知识的力量勉强才做的,面是我自己发心,乐意行这种大布施。

  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顶髻的时候,以他修积的功德善根,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我愿一切众生得无见顶——不能见到他的头顶,形容高不可仰,唯有佛才有这种无见顶相的庄严。希望众生修行的功德,能够成就像菩萨那样如宝塔的髻。又愿一切众生得生天青色的头发,或者生像金刚样希有的头发,或者是生细而柔软的头发,能把众生八万四千种的烦恼都灭尽。又愿一切众生的头发油光水滑,光可鉴人,既细密而又精致,也不侵入到两鬓,不会与胡子连在一起,看起来有条不紊,很有次第,非常顺眼。

  愿一切众生得柔软发。尽于鬓额而生发。愿一切众生得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愿一切众生得佛相发。永离一切烦恼结习。愿一切众生得光明发。其光普照十方世界。愿一切众生得无乱发。如如来发。净妙无杂。愿一切众生得成应供顶塔之发。令其见者。如见佛发。愿一切众生皆得如来无染着发。永离一切暗翳尘垢。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连肤髻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其心寂静。皆得圆满诸陀罗尼。究竟如来一切种智。十种力故。

  菩萨又愿所有的众生,头发柔软得像丝一样,恰好生长在邻近耳尖及眉梢之处,面额之上,不高不低,整齐均匀又很适称,显得天庭饱满,两鬓光洁。菩萨为什么希望众生的头发柔软而不侵呢?因为头发的软硬,可以显出一个人的个性是和善还是固执。个性固执的人不大容易与人合作,因为有强硬的脾气。头发柔软的人,性情和善些。我们修学道的人,最好少耍个性使脾气,自己要时常注意,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减轻烦恼和瞋恨。又愿一切众生的头发像卍字,发纹自然向右边旋转。诸佛的头发,就是像螺纹样向右旋的。诸位!如果我们长了一头好头发,那就是我们已蒙受了菩萨给我们回向的利益。出家人一定不在乎头发的好坏,以为我们都已剃除了头发,好坏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我们虽不需要长发,但两分长的头发还是有。能有绀青润泽,柔软密致的短发,也是头部的庄严。佛是大沙门,他不也有一头的右旋螺纹发吗?当他在雪山入定时,不是还有鸟在他的头发中筑巢孵小鸟吗?菩萨发愿是等念冤亲,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内。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像佛一样的头发,永远离开八万四千种的烦恼结习——结习就是一般人的小毛病。人无大病,就有小病;没有小病,就有毛病,这就是结习。譬如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各有各的偏好,有的嗜好某种饮食和滋润,有的嗜好穿着、娱乐等。总之,贪瞋痴慢疑都是众生的结习,能够永离这些坏习性,就永离了一切烦恼结习。又愿一切众生得到非常光明的发,这种光不仅可以鉴人,甚至可以普照十方世界。又愿一切众生有一头不紊乱的头发,所谓万缕青丝,纤毫不乱,根根顺理成章,绝对不会有乱七八糟纠缠不清的现象;都是清净妙好,其色纯一无杂,好像佛的头发一样。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成就应人天供养的顶塔之发,令任何看见就如见到佛的头发一样。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如佛一样的清净而没有少许染污的头发,永远离开一切像眼翳一样的黑暗尘垢。以上这些愿言,就是修布施的大菩萨,他施连肤顶髻时,所作的善根回向。为了使一切众生的心,常在寂然清净定中,不生其他妄念,都能得到道无不圆、德无不满的种种陀罗尼。总持的咒力,和真实的佛的一切种智,以及佛的十种大威神之力。

  诸位善信!菩萨发愿,一次又一次,愿愿无穷,愿愿无尽,为救众生,愿愿周详,永无止境。所以称为愿海,其深不知底,其广无有边,他看到众生从不净中生,从不净中死,永在不净中流转,因之他发愿把众生由不净中救拔出来,使令众生都能得身心清净。菩萨怜愍我们愚痴,没有智慧,尽做些颠倒事。他又发愿教化众生,令我们开智慧,睁开心眼,在佛光普照之下,享受无上法喜。菩萨又见我们蒙瞆无知,苦乐不分,故开示我们要认识境界,对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能处之泰然。遇逆境时,要忍耐打破苦的关头;处顺境时,也不留恋,明白一切无常。面临任何境界,都有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定力。有转变境界的毅力和决心,才能免除烦恼痛苦。尤其是修行人,更应该深切注意。菩萨又怕我们的生相不够庄严,上自眉头下至脚板,没有一小处菩萨不为我们想到,一一为我们回向,愿愿为我们希求,总希望每个众生的一切一切都圆满具足成就。诸位:你们想想天下还有谁的心能超过菩萨的慈悲心!他回向时,不论善恶美丑、贫富贵贱、怨亲的男女老幼,一律包括在内,普愿同蒙受他回向的利益。他的心是多么的平等!大家赶快发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生菩提心,才能报答菩萨的深恩!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眼布施诸来乞者。如欢喜行菩萨。月光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所行惠施。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起清净施眼心。起清净智眼心。起依止法光明心。起现观无上佛道心。发回向广大智慧心。发与三世菩萨平等舍施心。发于无碍眼起不坏净信心。于其乞者。起欢喜摄受心。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现在他又将自己的眼睛,布施给乞求眼睛的人。就像从前的欢喜行菩萨,月光王菩萨,以及很多很多无数的菩萨,都曾经布施过他们的眼睛一样。这位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眼睛时,他的心非常清净,没有一点杂染的念头,真心诚意把眼睛布施给来乞者。有的人眼睛放光,可看到很遥远的东西,这就是他在往昔曾布施过眼睛的缘故。有的人虽然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那就是他过去世没有行过布施眼睛的功德。这样说,我想会引起诸位的疑问,以为没有把眼睛布施出去的人,当然应该有好眼睛,而把眼睛布施给人的才没有眼睛。这种说法是世俗的浅见,在因果律上则恰好相反。布施是舍出,你越舍得给人,你就越有,舍得越多果报福德越大。地藏经上说:“舍一得万报”。社会上有很多有钱人,他就舍不得济贫,宁愿在物资上浪费,图个人五欲享受。你们看那些贫苦孤露的人,衣不遮身,食不果腹,他们就是那种为富不仁者的写照。所以我们不要怕布施于人,自己就没有了。菩萨布施眼睛时,他生起清净智慧心,希望他布施的眼睛,成为乞者的清净智眼;他又想到他布施这眼睛,他要常常依照佛法修行一切法,故又生起能够观照无上佛道的心;又想到他以布施眼睛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希望他们都能发广大的智慧心;又发与三世菩萨同样的平等而布施,又发眼睛不受一切障碍的心,慈眼等观一切众生,都如至亲眷属。信心清净坚固,对于佛法真理通达无碍,没有丝毫疑惑,不会受到异论的破坏。对于来乞求他眼睛的人,生大欢喜心,好像商主遇到一位识宝的顾客一样,并且要摄受有法缘的众生,教化他们,发这种圆满的菩提心。

  为究竟一切神通故。为生佛眼故。为增广大菩提心故。为修习大慈悲故。为制伏六根故。于如是法而生其心。

  菩萨为什么要作布施眼睛的功德呢?为的希望能得到真正的一切神通的缘故,而行此难舍能舍的特别布施功德。其实神通力量祇要认真修清净行,工夫修到圆满的程度,自然会感而遂通的。又为的想成佛道,能开佛眼。佛眼的光度,犹如一千个太阳的光明,它能照遍法界。古人有一首偈颂:“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天眼通非碍”:有天眼通的人,他可以上观诸天人的一切活动,五光十色,历历在目;下观一切众生的种种活动,细微末节都一目了然;地内十尺中所埋的一切宝藏,也都看得清楚明白;但不能起贪心随意取为己有,一起贪心天眼就永不复明。“肉眼碍非通”:凡夫的肉眼,祇能看到现前东西,隔一层纸就看不见,更谈不到能看到有碍物之外的事物。可是这肉眼,是一只眼睛,能看有形有障碍之物,可以看人、看鬼、看神、看佛。“法眼唯观俗”:法眼能看到一切诸法的实相,但不是属于俗谛:不过法眼也可以看到凡夫看不见的东西,好像我们诵经,必须目视经卷,一字一句一行的一篇篇念下去。假设能修得法眼清净了,尽虚空遍法界都是经典,任你随心所喜,爱何种经典都可以,而且看的速度超过凡夫百倍有余,对于经典的意义,也都照了明白。“慧眼了真空”:慧眼能了解真空的道理,所谓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的真谛。“佛眼如千日”:佛眼有如千个太阳那样光明,照了十方法界,一切的一切都能了如指掌。

  凡夫在外表看来祇有两个肉眼,其实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五种眼睛,但因为不修行,贪着五欲,过着身心都不清净的生活,连肉眼都越搞越坏,更谈不到想开其他五种眼了。就是已开天眼肉眼法眼慧眼的圣人,他也不是常常使用的,而且善观机缘,必须用时才用,更不可以对人炫耀,生憍慢心自满心,这样就会失去了作用。不过真正证果的圣人,他也绝不会犯这种幼稚的毛病。修行的功德和功夫达到四果阿罗汉时,他们便成就三明和五通,不会退失了。三明包括天眼明。

  菩萨为了增长和广大他的菩提心,所以要行布施眼睛的功德。有许多人为什么修行时会中途退心呢?就是因为他的道心不坚强,菩提心不能增长,不能广大,稍受逆境就退心了;尤其出家人常常为五欲境界的诱惑,冲不过欲魔的关,就作了它的俘虏。希望修学佛道的四众弟子,大家随时要增广自己的菩提心。

  菩萨又为修习大慈大悲心,所以行布施眼睛的功德。各位善信!如果每个人都有慈悲心,还能看到众生有不对的事情吗?还能觉得别人不顺眼?欢喜谁、厌恶谁、谁善谁恶,生这些分别心吗?世间上的事,各人的立场不同、思想不同,因之各个意见纷纭,形成是非的对立争执,甚而敌视、排斥、诽谤,进而演出流血的残杀,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慈悲心,没有容人的雅量,我见太深、瞋心太重的缘故。假设人人都有像尽虚空遍法界的海量,那还会有我是你非的过错争论?我常常对你们讲:厕所是最不干净的地方,世界上能否不要厕所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不认贫富贵贱的人,都希望吃珍馐美味的干净食物,但吃进胃里经过消化的新陈代谢,排出来的就是不愿看,很臭的脏东西。这时,你若不用厕所来作转运,还用甚么方法可以解决呢?毒蛇猛兽是害人的,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你能把它们除尽吗?所以我们不要少见多怪,不要尽看人家的不是,不要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往坏处想,要养成容人的雅量;尤其是修道出家人,更应该有慈悲心,容人量,好人恶人一律看待,用慈悲心去感化坏人,坏人才是我们教化的物件,修积善根功德,就在坏人的身上最见功效。尤其不能见人有过失就舍弃人家,别人不如我的心意就排斥人家,这样是滋长瞋恨心,自减菩提苗芽。

  我有几句很浅陋的话,也可说是我处事为人的座右铭,说给你们听听。你们如觉得对,不妨也照着行。你们如认为不合意,那你也可以立出更好的标准。

  “事事都好去”:甚么事都可以没有。“烦恼能断了”:祇有烦恼最难断尽。“真能不生气”:如果你真的能不生别人的气。“就得无价宝”:不生气就是无价宝。不管甚么境界,善恶好坏,甚至遭人打骂,都不生气,逆来顺受修忍辱的功夫,这不等于得了无价宝,就成了富可敌国的大富翁。“再要不怨人”:再进一步不怨天尤人。“万事都能好”:这时你心境宽广泰然,事事都觉得顺心如意。“烦恼永不生”:事事都如意,怎会有烦恼生起呢?“瞋恨消除了”:因为心量宽宏,能容人、让人,瞋恨心根本无处生起,那不就自然消除无余了。“冤业从那找”:你既不瞋恨别人,又不妒忌人家,到处一团和气,走到那儿都是春风和煦,人人爱亲近你,那还会有冤家对头?“常瞅人不对”:你老觉得看这人也不对劲,看那个人也不顺眼,专门钻牛角尖,鸡蛋里挑骨头,满心怨气,这不是、那不对的。“那是苦没了”:左也不对右也不好,时时烦恼,动辄发脾气,这不是自找苦头吃,谁人能代替!

  大慈大悲的菩萨,他对众生从不苛求。众生好,他发欢喜心;众生有过错,他发悲愍心,以众生之过为己过,所以说诸佛菩萨不见众生过。菩萨又为了降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让六根被五欲所染污,坚固深心不为六根六尘所动摇,不被六尘所迷惑。令六根离凡夫的六尘流,入圣人的法性流。行布施眼睛的功德就是为了制伏六根的缘故。根据前面所说的种种法,而生学法修道的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于其乞者。心生爱乐。为设施会。增长法力。舍离世间爱见放逸。除断欲缚。修习菩提。随彼所求。心安不动。不违其意。皆令满足。而常随顺无二舍行。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最胜眼。示导一切。愿一切众生得无碍眼。开广智藏。愿一切众生得净肉眼。光明鉴彻。无能蔽者。愿一切众生得净天眼。悉见众生生死业果。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眼时,对来乞求眼睛的人,心中生起无限的爱乐,并且为此开设一个大布施的法会,为众生增长他们深信佛法的自信力。令众生了解舍离世间染污的贪爱,和世间上的一切邪知邪见,以及那些不正当的放荡行为,把这些贪欲的缠缚都能断绝除净,来修学菩提觉道的善根。菩萨在大施会中,任凭所有来乞求的人,提出他们的需求,他的心中没有吝惜,也不计较考虑,总是心平气和安然不动,欢欢喜喜的,不违他们的心愿,令个个人都心满意足。菩萨布施不是偶而为之,他是经常随顺众生,以行持施舍为他修行的不二法门。菩萨以行布施所积聚的善根,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包括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想、无想、有色、无色、非有想、非无想、非有色、非无色等等众生,希望他们都得到最光明敏锐的殊胜眼,能够很清楚正确的指示一切众生、引导一切众生,都走向光明的正道。又愿一切众生得着不受任何障碍的眼,能够开启广大的智慧宝藏。又愿一切众生得着清净的肉眼,虽说是肉眼,但能非常清楚的看到一切,不论远近粗细,都能明察秋毫,眼睛的光明,不会受其他外物所障蔽。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清净的天眼,能够上观诸天,下察世界上一切众生生死流转的前因后果,以及一切众生在无量劫中作业受报的事迹,都看得清清楚楚。

  愿一切众生得净法眼。能随顺入如来境界。愿一切众生得智慧眼。舍离一切分别取着。愿一切众生具足佛眼。悉能觉悟一切诸法。愿一切众生成就普眼。尽诸境界无所障碍。愿一切众生成就清净离痴翳眼。了众生界。空无所有。愿一切众生具足清净无障碍眼。皆得究竟如来十力。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一切智清净眼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得着清净的法眼,能照了一切诸法的实相,通达诸法实相的真理,能够随顺真理修行入于佛的境界。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大智慧的眼,对于世间上一切事理,一落眼中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别思想,也不偏取执着生妄想。世人所以执着偏取,就因为他没有慧眼,只有愚痴我执。又愿一切众生能具足佛眼,都能觉悟诸法的体性是如幻如化的。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成就普眼,在尽虚空遍法界的境界中,没有一点障碍。又愿一切众生成就清净的眼,远离愚痴,就如割除了眼中的病翳,从此光明无碍。得到有大智慧的明眼,了达众生界本来是空无所有的。因为众生执着,而有众生界,现在破除了这点执着,就如离了痴翳。又愿一切众生修清净行,就可以得到具足没有障碍的眼,都能得到真实的如来十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修布施眼时所作的善根回向。其目的是为了使众生,都能得到一切智慧清净眼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能以耳鼻施诸乞者。如胜行王菩萨。无怨胜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布施之时。亲付乞者。专心修习诸菩萨行。具佛种性。生如来家。念诸菩萨所修施行。常勤发起诸佛菩提。清净诸根功德智慧。观察三有。无一坚固。愿常得见诸佛菩萨。随顺忆念一切佛法。知身虚妄。空无所有。无所贪惜。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能以自己的耳鼻布施给来乞求的人。这是人所难行的事,菩萨能行。以他的悲心和和愿力,舍己为众生的大我精神,所以在他的寂静心中是如如不动,不生痛惜的。无始以来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菩提行者,是非常自然的生如是心,作如是布施;否则,那堪称为大菩萨!如有殊胜修行功德的胜行王菩萨,对任何人都不生一点怨恨心的无怨胜菩萨,以及无量无数的大菩萨们,他们都曾经不惜自己的身体,施给那些可怜的需求者。布施的时候,总是心安理得和颜悦色,亲手把布施的东西交给乞求的人。菩萨这种的作为,并不是希图名闻利养,他祇是在专心修习一切菩萨所应修的行门。能具足佛的种性,而生在佛的家里,达到成佛的果位。忆念诸先进的菩萨们所修的布施行门。常勤精进,发如诸佛所发的大慈悲心,因慈悲心而生大菩提心。恒守净戒,清净三业,令诸根——六根清净,积清净功德,生大智慧。观察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没有永远存在不朽坏的物事。修学佛道的人,对三界的看法,就应常知警惕,存“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的出世思想。希望能常见到诸佛和菩萨,就必须常常随顺着诸佛所说的法,了诸法空相,见法如见佛。修学佛道的人,绝对不能执着这个肉身,应该知道身体本来是四大假和合而成,虚妄无主的。一旦大限到来,四大各归所去,一切都幻灭空无所有了,又有甚么值得贪恋爱惜的?

  菩萨如是施耳鼻时。心常寂静。调伏诸根。勉济众生。险恶诸难。生长一切智慧功德。入大施海。了达法义。具修诸道。依智慧行。得法自在。以不坚身。易坚固身。

  菩萨布施耳鼻的时候,他的心情非常平和而安然,他的六根也非常调顺,没有一点不自在的地方,菩萨见到众生遇有危险和困难,他总是不辞冒险犯难,奋勉去营救,因为他以救济众生的苦难,为他的胜乐。因之,生长一切智慧,善巧方便教化众生,积聚无量善根功德。行如此难行能行的大布施,如入于大布施的海中,明了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道理。所有种种的法门义理,他统统都修习圆满具足。依着修证的般若法门,行菩萨道救拔教化沉迷的众生,无不自在功用。他虽把自己的眼耳鼻布施给别人,但他得到天眼天耳天鼻,这便是以不坚固的肉身,修成了一副坚固的金刚不坏之身。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耳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无碍耳。普闻一切说法之音。愿一切众生得无障耳。悉能解了一切音声。愿一切众生得如来耳。一切聪达无所壅滞。愿一切众生得清净耳。不因耳处生分别心。愿一切众生得无聋聩耳。令蒙昧识毕竟不生。愿一切众生得遍法界耳。悉知一切诸佛法音。愿一切众生得无碍耳。开悟一切无障碍法。愿一切众生得无坏耳。善知诸论无能坏者。愿一切众生得普闻耳。广大清净为诸耳王。愿一切众生具足天耳。及以佛耳。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耳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悉获得清净耳故。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耳时,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我愿一切的众生,都得到没有障碍的耳,普遍能听到十方诸佛所说法的音声。又愿一切众生,得没有故障的耳,对于空间一切音声,都能分辨了解。又愿一切众生,得如来样的耳,任何事理一听就明白,耳根特别聪敏,没有壅塞滞凝的现象。又愿一切众生得到非常清净的耳,不因为受声尘而生染污心和分别心,致使宁静的心受到影响。菩萨的心常是清净寂静的,他绝不会受到邪诲音尘的诱惑,所以他布施耳给众生,也希望众生都得清净耳生清净心。又愿一切众生得无聋聩耳,不会生来就耳根不灵——聩,也不会受后天的灾害而失去听觉——聋。蒙昧识——心意糊涂,见事不明,等于有耳不闻,有眼不见。希望众生永远都不生这种蒙昧不明的心识。又愿一切众生,得到能听见遍法界中,诸佛说法的法音,耳根特别聪明,法音一入耳根,就都能了解。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受障碍的耳根,听到诸佛所说的法,立刻就能开悟,了达无碍。又愿一切众生,得无坏的耳,善能听闻种种议论,即使听到外道异论,也不会损坏他耳根的清净。

  佛在法华经上曾说:“……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又愿一切众生,得着普闻三千大千世界中,广大清净之音,为一切众生中最敏锐的耳中之王。又愿一切众生善根具足,得着天耳,无论多远,上至有顶,下至无间,一切音声都能无所不闻。得到如佛之耳,佛的耳根更是圆融无碍,尽虚空遍法界无一种音声他不能闻到的。以上这些愿言,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在布施耳时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使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清净耳,能普遍听到诸佛无上的法音。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鼻时。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隆直鼻。得随好鼻。得善相鼻。得可爱乐鼻。得净妙鼻。得随顺鼻。得高显鼻。得伏怨鼻。得善见鼻。得如来鼻。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了眼耳之后,接着又布施鼻。在他布施鼻时,他就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愿一切众生都得到隆直鼻,鼻梁较高出面部,而且垂直。得随好鼻:鼻与其他器官,配合得很相称,不大不小、不高不塌,恰到好处。得善相鼻:因鼻子生得很好,使整个面相都显出善良,令人看见格外顺眼,生欢喜心。得可爱乐鼻:鼻子生得端正均匀,令人见了既欢喜又尊敬,这种爱乐是清净的,很恭敬的心理。得清妙鼻:鼻的外型色泽润洁,鼻型也很妙好,鼻根的嗅觉神经也特别灵敏。得随顺鼻:这种鼻子无形中有一种吸引力,修道人生得随顺鼻,对弘法利生有很多大的帮助。一切众生见到这位法师,他就会很愿意跟他修学佛法,而且很听教化。得高显鼻:这种鼻型就是俗语说的悬胆鼻,可与隆直鼻、善相鼻、善见鼻的优点总合,成为如佛的鼻。鼻在人的面容上居最重要的部位,为五官之主。人在母胎中,也是鼻先受形。鼻的生相可以象徴一个人的性格——忠、奸、诚、诈,也可显示出贫富贵贱的命运。出家人虽不重视相命,但相好庄严、品德学识优良,还是很重要的。相好是宿世修积的福报,是外在、无常的,所以应该要在品德上用功。品德是内在的,日日增长,越久越坚固的。

  我们要相好庄严有形的肉身,品德庄严无形的法身。出家人随时注意培植法身,千万不要错用了宿世修来的相好,也辜负了菩萨给我们回向的利益。得伏怨鼻:这种鼻它无形中有一股威严的气质,不怒而威,令人一见自然生敬畏之心。满腔怨仇之气,见面就无形消失了。一个很有德行的人,不在地位与年龄,他语默动静,自然流露出令人敬畏的品格,这种畏,不是惧怕,惧怕就令人远离他:而他之令人畏者,是尊敬之心,不是恐惧之心。出家人就要有修养,培养不怒而威的气质。得善见鼻:因为鼻子生得端正,五官相称,显得满面慈详,令人见了生欢喜心,也生善念正见。得如来鼻:佛的五官样样圆满,其鼻的优点,世上没有可譬喻的。菩萨希望众生也能生那样好的鼻。总之,菩萨悲心切切,盼望每个众生一切都圆满,甚至超过他自己,这时他才放心证佛果入涅槃,否则他将永随众生受苦!

  愿一切众生得离恚怒面。得一切法面。得无障碍面。得善见面。得随顺面。得清净面。得离过失面。得如来圆满面。得遍一切处面。得无量美好面。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鼻时善根回向。

  菩萨布施了眼耳鼻之后,又将修积的善根为众生作回向。现在他又顾虑到妙好的五官,如果没有一副好面孔,那岂不是美中不足的大缺憾吗?所以菩萨再发愿,愿一切众生得离恚怒面:恚怒是心中气愤,表现在脸上,令人见了骇怕。菩萨愿众生不要有这种凶恶冷酷的面孔,而得一副慈详的面孔。一切法面:就像菩萨的面孔,看到这种面孔,很自然的就明白一切法,崇敬一切法了。无障碍面:令人一见就生顺利心、欢喜心。善见面:善良正直的面。随顺面:心性谦和的人,他的面部表情就很随和,不固执、不逞强,处处令人满意,所以别人也就愿意受他的教化。清净面:清净面有两种特徴:一是外表清净,皮肤色泽光洁,没有青春痘和其他疤痕,面如满月,常现出春风和煦微笑面容;另一方面,凡是有这种和蔼面相的人,一定是位有清净心,品德高洁的君子。如果是位出家修道人,用不着任何人为他吹嘘,一望就知道是位得道高僧,禅定的工夫已到炉火纯青,三业方面绝对远离了杂染,因为相随心转。大奸大恶的人也不易在神色上诈伪或掩蔽,尤其灵魂之窗的眼神,它是不助人作伪的。离过失面:三业清净的人,远离了一切过失,其心坦荡荡,所以他的面色自然,常呈现愉悦的表情,如常亲近这样的好人,就会受到他的同化,也会舍离过失,做清白的善良人。得如来圆满面:如来的面,不是文字能形容的,诸位可以到佛寺里的大殿上,不论任何角度,你仔仔细细瞻仰正中的大佛相,以清净心、尊重心、恭敬心,心领神会的看佛的面相轮廓,你就会体会到如来的面相是多么的圆满,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神圣、慈悲、智慧的德威之光,自然流露在眼眉和面颊上。当你接触到佛面的神光时,身心清净愉悦,顿忘世间一切的烦恼与罪业。这种感召力,是佛在往昔圆满了六度万行,积聚百劫的善根功德所成就的。菩萨发愿希望众生能得到如来圆满的面相,但是众生迷惘,不肯修行,不听教化,这岂祇辜负了菩萨的苦心,也糟蹋了这个人身!

  又愿众生得遍一切处面:这并不是说所得的面,能遍一切处那样大,而是说你有德行、有人缘,无论到何处都受人的恭敬欢迎。又得无量美好的面:也可以说是面孔生得圆满具足,没有一点缺陷的地方。以上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鼻时以所修积的善根,希望众生能得一副好面容的回向。

  为令众生究竟得入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摄受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了知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住持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常见诸如来故。为令众生皆悉证得佛法门故。为令众生究竟成就无能坏心故。为令众生皆能照了诸佛正法故。为令众生普悉严净诸佛国土故。为令众生皆得如来大威力身故。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耳鼻时善根回向。

  菩萨布施耳鼻,以及所作的善根回向,他的目的不是贪求功德,而是为希望众生开大智慧,真正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又希望众生能确实接受诸佛所说的法,而且能依教奉行,摄持不懈。又为使众生都能明白诸佛所说的法,无惑无碍。又为使所有的众生能安住诸佛所说的法,永不退转。又为能使一切众生常见诸佛,亲近诸佛。又为使一切众生,都能修证诸佛所说的法门,圆满佛果。又为使一切众生,成就坚固的金刚信心,没有任何魔障能破坏他。又为使一切众生,都能明白诸佛所说的法,得到正法眼藏。又为使一切众生,普遍都能以清净的功德,庄严诸佛的国土。又为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如佛的大威德之力的金刚不坏身。这些都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耳鼻时,所作的善根回向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坚固自在地中。能以牙齿施诸众生。犹如往昔华齿王菩萨。六牙象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信心深厚,愿力坚固,放下一切无著无依,专心修布施法门。在任运自在的境界中,能够把牙齿也布施给众生。从前有位华齿王菩萨,因为能难舍能舍,忍痛把牙齿布施给众生,所以他生生世世得到最完美的牙齿。因这种功德,被称为华齿王菩萨。又如六牙象王菩萨——有这样一段公案:世尊在因地时,有一世曾受生为大象王,他生有六支很洁白的长牙,一次被迦奢国王梵授知道,就命五个旃陀罗去取之,如取不来就无活命。他们为了自己活命,就身披红袈裟伪作沙门,手持毒箭,到雪山边大象王青莲华的地方,伺机杀害。是时母象遥见有人张弓挟箭,徐行觇视的情况,即报告象王,王听后一看,见是剃除须发,着袈裟的佛弟子,反而告诉母象说:这都是已离恶心,不加害众生的人,你不要害怕。这时那些旃陀罗见象王不逃避,即以毒箭射中象王心。母象见此情形,大声悲号,众象闻声群集,念怒欲以脚踏死旃陀罗。象王不忍,以身护彼等,并询问何故射他?旃陀罗等以实告之。象王欢喜,即用鼻拔下六牙奉给旃陀罗取回覆命。并对众象说:我宁舍身命,也不对众生起杀心,再对旃陀罗说:“我以白牙今施汝,无忿无恨无吝惜。愿以施福当成佛,灭除众生烦恼病”。诸位!象王虽受傍生趣身,但为求正等正觉的佛果,而能舍身命无吝惜,更知道恭敬出家人,对他们的恶行也不加报。我们听了这桩公案,有甚么反应?行菩萨道的菩萨,像这样舍内财作布施的,有无量无数的菩萨,这儿不过略举两位而已。

  菩萨摩诃萨施牙齿时。其心清净。希有难得。如优昙华。所谓无尽心施。大信心施。步步成就无量舍心施。调伏诸根心施。一切悉舍心施。一切智愿心施。安乐众生心施。大施。极施。胜施。最胜施。辍身要用无所嫌恨心施。

  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布施牙齿的时候,他的心非常清净而平静,没有一点妄念,也不曾感到痛苦,那种安静的程度,简直是世所希有的,好像优昙华样,很久的时间才能开一次,开的时间又很短促。能见到这种华的人,也很稀少。菩萨这时的心,充满了无尽的施心,希望自己能永远行大布施,普惠群萌。又生起大信心的意念,用最大的信愿心布施自己的牙齿。又希望能一步步的,成就无量的大布施心,不单祇布施牙齿,就是自己的身心性命都能施舍。又能调伏自己身心五根,都安然自在,不会感到一点痛苦。又对一切内外财都能布施,没有执着也不吝惜。菩萨行事是以智领行,因愿力成就善根,所以他行布施并不是盲目的。他必须观察因缘而后去做,一切都根据智慧和愿心布施。他布施的目的,并不是为圆满自己的功德,他是为了令众生得到安乐,有此舍己为人的心,他自然圆满了布施波罗蜜。菩萨设大施会,人家不能舍的,他都能舍;人家做不到的,他能做到。所以他的布施法会是最大的无遮大施会,最丰富的,应有尽有,极其完善的施会,胜过其他人的布施会,最殊胜的大施会。辍身要用:即使有人需要用他的身命,菩萨也是毫无犹豫的惠施给他,而且不会生一点嫉恨的心,觉得所求无理,摈弃来乞的人。菩萨以这种种希有难得的心,布施他的牙齿。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铦白牙齿。成最胜塔。受天人供。愿一切众生得齐平牙齿。如佛相好。无有疏缺。愿一切众生得调伏心。善趣菩萨波罗蜜行。愿一切众生口善清净。牙齿鲜白。分明显现。愿一切众生得可忆念庄严牙齿。其口清净。无可恶相。愿一切众生牙齿成就。具满四十。常出种种希有妙香。

  菩萨发了以上这些希有心之后,又以他布施牙齿的善根,作如下所说的回向:我愿一切众生得铦——锋利而洁白的牙齿,长得很完美,有点像塔的形式,堪接受人天上妙的饮食供养。又愿一切众生得很整齐,排列平正,大小均匀的牙齿,如同佛一样有牙齿的相好,不稀疏又没缺点。又愿一切众生,身心怡然,五根调顺,不急躁,也不发脾气,柔如止水,善能修习诸行门,趣入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又愿一切众生口业清净,常说正语。牙齿洁白、牙龈鲜红,红白分明格外显眼。又愿一切众生生得一副极端正完美的牙齿,其口也特别清净。古人形容这样的牙齿为:“齿如齐具”,具足庄严,令人见了印象深刻,常在人的忆念里不易磨灭,没有一点使人厌恶之相。又愿一切众生的牙齿,能成就具足四十个。为什么要愿众生能具满四十齿呢?因为四十齿是很难得的,是具有大富大贵的帝王之尊才生有四十齿。佛是法王,福慧具足的大觉者,所以他有四十齿。写华严疏钞的清凉国师,是菩萨示现,也有四十齿。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他也希望众生能成就具满四十齿。诸位:大家赶快发大心修菩萨行,否则,多么令菩萨失望伤心啊!在牙齿里,还常常发出种种的希有妙香,这种香气很自然从齿间,随着呼吸轻轻散布于空气中,绝不是涂抹巴黎香水。

  愿一切众生意善调伏。牙齿鲜洁。如白莲华。文理回旋。卍字成就。愿一切众生口唇鲜净。牙齿洁白。放无量光。周遍照耀。愿一切众生牙齿坚利。食无完粒。无所味着。为上福田。愿一切众生于牙齿间常放光明。授诸菩萨第一记别。是为菩萨摩诃萨施牙齿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一切智。于诸法中智慧清净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善于调伏自己的意根,在意念中不起贪瞋痴的邪念,所以要善自调伏,常修戒定慧三无漏学,生起正念。所生的牙齿鲜明洁白,好像白莲华,齿上生有纹理,都向右旋互相连着,成就卍字形状。又愿一切众生的口唇很鲜净,所谓“唇如激舟”。洁白的牙齿,放出无量的光,其光可以周遍照耀十方诸佛的国土。又愿一切众生,牙齿生得很坚固而且锋利,无论吃什么东西?都可以咀嚼得很细碎,没有一粒完整的米粒吞下。虽然生有这样好的牙齿,并不在吃食上贪着,而是作为众生的第一福田。又愿一切众生在齿间常有光明放出,能接受诸如来授第一记别。说菩萨应在何生成佛,国土何名、住劫何名、住世多久等。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牙齿时,所作的善根回向。菩萨为使一切众生都能具足一切智慧,在诸佛法中生大智慧,以此清净的大智慧,教化一切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有人来从乞舌时。于乞者所。以慈悲心。软语爱语。犹如往昔端正面王菩萨。不退转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设若有人来向他乞化他的舌头时,就在当时当地,菩萨以他的大慈大悲心,用非常和蔼的语气,立刻应允来乞化的人。就像从前那位有端正面容之王的菩萨,和发坚毅心修行佛道的、永不退转的菩萨,以及无量数施舌头的菩萨们一样。因为菩萨为圆满布施波罗蜜,必须舍内财,但乞内财的人实在希有,所以菩萨见有向他乞内财的乞者,无一不发欢喜心、恭敬心、和颜爱语而奉施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诸趣中而受生时。有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而来乞舌。菩萨尔时。安置其人在师子座。以无恚心。无害心。无恨心。大威德心。从佛种性所生心。住于菩萨所住心。常不浊乱心。住大势力心。于身无著心。于语无著心。两膝着地。开口出舌。以示乞者。慈心软语而告之言。我今此身。普皆属汝。可取我舌。随意所用。令汝所愿。皆得满足。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修菩萨行时,常到诸趣——六道中受生。在那些世界里,常有无量数百千亿那由他的众生来向他乞求舌头。当此之时,菩萨把来乞舌的人安置在师子座上。其心宁静,毫无忿,也没有伤害众生的杀心,也没有怨恨谁的心;祇以能成就大威德的心、从佛的种性中流出的慈悲心、住于菩萨所住的广大无我心、总不颠倒也不愚痴的清净心、住于大势大力之位的心、对于身不执着的心、对于语言也不执着的心。菩萨以这十种清净殊胜心,双膝着地,张开他的口,伸出舌头给来乞的人看,慈心软语对乞者说:现在我这个身体,完全属于你了,随你用它来作什么都可以。你要我的舌头,可以取去,使你所愿的事情,都能得到心满意足。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周普舌。悉能宣示诸语言法。愿一切众生得覆面舌。所言无二。皆悉真实。愿一切众生得普覆一切佛国土舌。示现诸佛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得软薄舌。恒受美妙清净上味。愿一切众生得辩才舌。能断一切世间疑网。愿一切众生得光明舌。能放无数万亿光明。愿一切众生得决定舌。辩说诸法,无有穷尽。愿一切众生得普调伏舌。善能开示一切秘要。所有言说皆令信受。愿一切众生得普通达舌。善入一切语言大海。愿一切众生得善说一切诸法门舌。于语言智悉到彼岸。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舌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圆满无碍智故。

  菩萨这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得到用遍法界的舌,每个国家的语言都能宣说。又愿一切众生得覆面舌;舌头伸出可以覆盖面部。佛的舌头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的舌头这样短小呢?因为我们好打妄语,久之就退缩到这样短小;如能学佛不打妄语,持净戒,每个人都可以得覆面舌。所言无二,皆悉真实,就是不妄言,诚实不欺诈,言而有信。又愿一切众生得普覆一切佛国土舌,有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和一切诸佛国土。又能示现诸佛任运自在的神通之力。又愿一切众生得软薄舌,常常受到最好的清净美味的饮食。又愿一切众生得到辩才无碍的舌,能够断除世人的疑网。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光明舌,舌头可以放出无数万亿的光明。又愿一切众生得决定舌,一切事理都从他的舌头得到正确的决定,辩论演说诸法的实相,没有穷尽的时候。又愿一切众生得普调伏舌,对于那些刚强难调难伏的众生,听到他的一番开示,立刻回心驯伏,听受教化。如果讲解诸佛的密要法门,一经阐明,众皆了悟信受奉行。

  佛的大弟子,说法第一的富楼那,他就得到这种普调伏舌。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普遍通达的舌,对于所有语言,一经耳根就能懂能说,有语言天才,得到语言三昧,所以说善入语言大海。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善巧方便会弘扬各种法门的舌。他的语言智慧到了究竟成熟的顶高峰——彼岸。这些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舌头时,以他修积的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回向,为的是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圆满,没有障碍的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头布施诸来乞者。如最胜智菩萨。及大丈夫迦尸国王等诸大菩萨所行布施。为欲成就入一切法最胜智首。为欲成就证大菩提救众生首。为欲具足见一切法最第一首。为得正见清净智首。为欲成就无障碍首。为欲证得第一地首。为求世间最胜智首。欲成三界无能见顶净智慧首。为得示现普到十方智慧王首。为欲满足一切诸法无能破坏自在之首。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又以自己的头布施给来乞求的人。好像往昔的最胜智菩萨、大丈夫迦尸国王菩萨,以及有无量无数的大菩萨等,都曾行过这种大无畏精神的布施。他们行此种布施的目的,为了是想成就能够深入诸法真理的缘故。布施这个头以便换得殊胜智慧的头。又为了希望能证大菩提觉道,救护众生,救拔众生出生死苦海。又为了具足胜智,能明见一切法中事理无碍的道理,所以要得个最第一的头。又为了希望得到正知正见,而又有清净智慧的头。正知正见是帮助人、救护人,引导人往信奉佛教的路上走,影响人发菩提心。如有人愿出家修道就促成他、赞叹他。栽培灌溉,令那些发大心人的菩提芽日渐壮大,这样做就是正知正见的表现;否则,就是邪知邪见的恶人了。又为了希望成就不受任何障碍的头,一切都很顺心如意,事理都圆融无碍。又为了希望证得世间第一地的头,令众生都有所依止。又为了想令一切众生都得到世上最殊胜的头,有上妙智慧,永不生邪见,不堕愚网。又为了想要成就三界中无能见顶的,而又有清净智慧的头,就像佛的头一样。又为了想得到可以到十方世界去示现如智慧之王的头——也是如佛之头。又为了要满足一切诸法之真理,通达无碍,天魔外道都无能破坏的头,一切自在的头。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是法。精勤修习。则为已入诸佛种性。学佛行施。于诸佛所。生清净信。增长善根。令诸乞者。皆得喜足。其心清净。庆悦无量。心净信解。照明佛法。发菩提意。安住舍心。诸根悦豫。功德增长。生善乐欲。常好修行广大施行。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很安然自在,勇猛精进勤修这种难行能行,布施头的方法。这表示 他已深入于诸佛的种性了。学佛的行为和布施内外财,在诸佛的道场,聆听诸佛所说的法,语语都生起清净的信心,增长最胜的善根。使令那些来乞求头的人,都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心地清净无量,欣庆欢喜无量。菩萨因心净信解的缘故,对于一切佛法都能洞明了悟,发大菩提心,安住在布施的舍心上,永不退转。在此清净无为的境界中,诸根——六根自然调顺宁静悦豫,善根功德,日日增长,心中生起的都是为善最乐的意念,经常喜欢修习梵行,作广大的布施法会。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如来头。得无见顶。于一切处无能映蔽。于诸佛刹最为上首。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字严饰。世所希有。具足佛首。成就智首。一切世间最第一首。为具足首。为清净首。为坐道场圆满智首。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头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最胜法。成于无上大智慧故。

  菩萨在布施头的时候,就以他修积的种种布施功德,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像佛一样的头,就是无能见佛顶相。在任何地方,也没有能遮蔽它光明的头。在诸佛的刹土中,最为第一无上的头。他的头发都自然向右旋转,发色纯净、光泽可鉴、细软润滑、头发纹右旋,显出卍字形像,不须其他饰物作装饰,自然成就了世间希有的庄严。具足了佛首所有的希世相好,成就为有大智慧的头。在所有世间的众生中,也是第一的头,圆满具足了一切优点,最清净,坐道场说法利生,圆满了一切种智的头。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头时,以他所修积的诸善根所作的回向,为使一切众生,得到最殊胜的光明法藏,成就无上的大智慧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其手足施诸众生。如常精进菩萨。无忧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于诸趣中。种种生处。布施手足。以信为手。起饶益行。往返周旋。勤修正法。愿得宝手。以手为施。所行不空。具菩萨道。常舒其手。拟将广惠。安步游行。勇猛无怯。以净信力。具精进行。除灭恶道。成就菩提。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又以他的手和脚布施给那些没有手脚的众生。好像往昔的常精进菩萨、无忧王菩萨,以及许许多多的大菩萨们,他们在因地行菩萨道时,怜愍那些断手残足的众生,就把自己的手足布施给他们,宁愿自己受苦,而成全众生。菩萨大慈大悲,对众生设想周密,护持备至,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让能让。我们修道人,应该时刻反省,看自己的过错,不要尽去替人洗衣服,说人的长短。别人就是我的一面明镜,人有善行,我赞叹学习;人有恶行,我怜愍他而自知警惕,不要随便诽谤人、瞋恨人、厌弃人。如能劝导人、协助人改过向善,则是利益人,是善功德。修道人最应注意的是守戒,对境界不动妄念,不生贪欲心,日日忏悔,发愿发菩提心。这样才能增进定力,才算是修行应做的工夫。希望大家共勉,学菩萨的行持,把全身的习气毛病尽量抛弃。

  修布施行门的大菩萨,并不是仅在人类中行布施,他是普遍到九法界、六趣四生中去受生。他不惜生命,不畏艰难困苦,深入种种众生中,教化、调伏、济度、利益他们,令他们都知道舍邪归正,改恶向善,并且布施他的内财手足等。为什么以信为手呢?因为信,才能去实行。信是手行布施的因,有财宝物资从手中布施出去,这是信借手的果。所以菩萨以信为手,就生起了饶益众生的一切善行。菩萨不计时劫,如此来来往往在九法界中与种种的众生周旋——生生世世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一方面自利,勤修一切正法求无上道。一方面利他,教化无量众生,接引他们入佛大道。又愿能得宝手,无量众宝皆从手中流出,用这宝手普施一切众生。所行不空:到任何地方,他都普遍行布施,绝不令人有空过而失望之心。所做的事,都具足菩萨之道,平等布施。他总是常伸出他的宝手,随时想把自己的财富,都广施于人。菩萨把车也施于人了,所以他安步当车,到处去观察众生的疾苦,满怀着大慈悲心,乘着普救众生的大愿力,在六趣四生中周旋往返,勇猛无怯。以清净的信心愿力,具足精进行道的精神,一心灭除恶道,领导众生向成就菩提觉道上迈进。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以无量无边广大之心。开净法门。入诸佛海。成就施手。周给十方。愿力任持一切智道。住于究竟离垢之心。法身智身。无断无坏。一切魔业不能倾动。依善知识。坚固其心。同诸菩萨。修行施度。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手脚的时候,他是用广大无量无边的慈悲心,对众生开示演说诸佛所说的清净法门,因之,他能深入诸佛的法海。亦藉此功德而成就了布施的宝手,周济十方受苦的众生。菩萨发大愿力,以弘扬佛法为己任,令佛法长久住持世间,以无上愿力,住于智道。安住于真正没有尘垢的心,清净无染。因离了心垢,所以法身湛然。因住智地,便成就了智身。法身湛然,不可能被毁坏。智灯永续,无有断灭。这时,一切不清净的妄念恶行,都没有办法来摇动他的坚固志愿。依止善知识,听信他的教化,培养坚固的信心。如同诸位大菩萨一样,修行布施波罗蜜。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求一切智施手足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具神通力。皆得宝手。得宝手已。各相尊敬。生福田想。以种种宝。更相供养。又以众宝供养诸佛。兴妙宝云。遍诸佛土。令诸众生互起慈心。不相恼害。游诸佛刹。安住无畏。自然具足。究竟神通。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为了救一切众生,必须有大智慧,所以他布施手足。当他布施手足时,又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具有神通妙力,得到自然涌现七宝的宝手。当你们得到宝手之后,不要生贪心,要有互相尊敬的心,要生出我能作其他众生的福田的思想。更要以宝手所生出的妙宝,彼此辗转相供养。又知道以这些众宝去供养十方诸佛,并兴起如云的妙宝遍及诸佛的国土。令所有的众生,都能生慈悲心,互相辅助,不生烦恼和侵害别人的恶心。常到诸佛的国土,瞻仰亲近礼拜诸佛,安住于四无所畏的平静心中,自自然然具足真实的神通之力。

  又令皆得宝手。华手。香手。衣手。盖手。华鬘手。末香手。庄严具手。无边手。无量手。普手。得是手已。以神通力。常勤往诣一切佛土。能以一手遍摩一切诸佛世界。以自在手持诸众生。得妙相手。放无量光。能以一手普覆众生。成于如来手指网缦。赤铜爪相。

  菩萨为了一切众生,施手足求一切智。又以修积的功德回向众生,希望众生得种种世上希有的手,令每个众生都得宝手,能生出一切妙宝。华手:能生出种种名华。香手:能生出各种宝香。衣手:能现出天衣。盖手:能生出有众宝的华盖。华鬘手:能生出一切华鬘。末香手:能生出最好的末香。庄严具手:可以生出各种希世的庄严饰品。无边手:这种手的妙用无边。无量手:这种手可以生出无量的七宝。普手能平等普护一切众生,菩萨盼望众生都能生出这种种希世的宝手,他的用心是怜愍众生,有了如是的宝手,一切都能遂心满愿,不起贪瞋痴的心,不造恶业。得了这种宝手之后,应该知道感恩报德,以神通力常常到诸佛的国土去,礼拜佛、供养佛、亲听诸佛的教言,勤修佛道。得此宝手后,又能用一只手就可以遍摩诸佛世界中众生的顶。又能以自在宝手护持一切众生。所得的妙相宝手,可以放出无量无边的光明。又能以此宝手普遍覆盖着一切众生。成就好像佛的指间有一种网缦,也如佛的赤铜爪相好。

  菩萨尔时。以大愿手。普覆众生。愿一切众生志常乐求无上菩提。出生一切功德大海。见来乞者。欢喜无厌。入佛法海。同佛善根。是为菩萨摩诃萨。施手足时善根回向。

  菩萨在说愿言的时候,同时伸出他发大愿的手,普遍覆盖到一切众生的头上,喃喃细语说出他心中的愿言:愿一切众生获得我回向的利益,应该立志常乐求无上的菩提觉道,恒住正念,习行众善,积聚种种功德,犹如大海般无量无边。见到来向你乞化手足的人,生大欢喜心,没有不高兴的表现。入到佛的智慧大海之中,有如同佛一样的善根功德。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手足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为众生所作的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坏身出血。布施众生。如法业菩萨。善意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于诸趣中。施身血时。起成就一切智心。起欣仰大菩提心。起乐修菩萨行心。起不取苦受心。起乐见乞者心。起不嫌来乞心。起趣向一切菩萨道心。起守护一切菩萨舍心。起增广菩萨善施心。起不退转心。不休息心。无恋己心。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损坏自己的身体,把血布施给需要血的众生。现在各地都有一种捐血运动,国家设有血库,把捐来的血藏在血库里,作意外灾害时救伤用,等于坏身出血布施众生一样。不过往昔医疗工具不进步,坏身出血是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人——菩萨才能做到的。如法业菩萨、善意王菩萨,还有许多位菩萨都行过这样的布施。这位菩萨他在六道中行坏身施血时,他发起无量的胜心,作这种布施功德,希望成就一切智慧。以欣喜心,仰慕菩提觉道,真诚的乐于修学菩萨行。他自愿行这种布施,绝不认为是受痛苦。生起欢喜见到有人来向他乞血的心,绝不会对乞求的人生嫌厌心。生起趣向求菩萨道的心。又生起能守护诸位菩萨行布施的大喜大舍心。又生起增广菩萨的布施心,使其日渐增长,广大到尽虚空遍法界。如是种种殊胜心,绝不退转、绝不休息,也绝不眷恋自己的利益,而生自私心。

  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成就法身智身。愿一切众生得无劳倦身。犹如金刚。愿一切众生得不可坏身。无能伤害。愿一切众生得如变化身。普现世间。无有尽极。愿一切众生得可爱乐身。净妙坚固。愿一切众生得法界生身。同于如来。无所依止。

  菩萨以种种善根,对众生作如是的回向:愿一切众生都能圆满菩提,周遍法界,成就清净法身。智证诸法实相,通达无碍,成无上智慧之身。又愿一切众生得永不疲倦的身体,如像那罗延一样坚实。又愿一切众生得到金刚不坏之身,刀枪剑戟都不能伤害到他的皮肉。又愿一切众生能得着千百亿变化的身体,普遍出现于世间,没有穷尽的时候。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令人亲近、令人生欢喜心的身体,清净美妙、圆满坚强。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尽虚空遍法界的生身,如同佛的法身,不须依止于任何处所。

  愿一切众生得如妙宝光明之身。一切世人无能映蔽。愿一切众生得智藏身。于不死界而得自在。愿一切众生得宝海身。见皆获益。无空过者。愿一切众生得虚空身。世间恼患。无能染着。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身血时。以大乘心。清净心。广大心。欣悦心。庆幸心。欢喜心。增上心。安乐心。无浊心。善根回向。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如夜明珠样的身体,光明照耀十方,世间上再没有人的光明能胜过他,能映蔽他身上所放出的光辉。又愿一切众生得着智慧宝藏、犹如海般的渊深之身,在不死界——菩萨悟入诸法实相,证得涅槃境界,一切解脱得自在,所以他也愿一切众生得到这种自在之身。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如宝海之身,随心所欲能在他的身中出现许多众宝,令见到他的人,都得到利益,不会空过。又愿一切众生能得到如虚空一样的身,世间上所有的烦恼和过患,绝不会沾染到他的身上。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坏身出血布施众生时,用大乘菩萨的心、清净无染的心、广大无边的心、欣喜快乐的心,庆幸自己能明白布施法门的心,欢欢喜喜的心,增长智慧的向上心,安稳快乐的心,没有污浊的心。用以上种种的胜妙心,所作的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乞求其身髓肉。欢喜软语。谓乞者言。我身髓肉。随意取用。如饶益菩萨。一切施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倘若见到有人来向他乞求骨髓和身肉时,他是非常欢喜的,立刻向那位来乞求的人和颜悦色,现在很高兴的样子,用柔软的语气对他说:“我身上的肉和骨髓,随你的意思,欢喜用多少,你就取多少。”好像往昔的饶益菩萨、一切施王菩萨,以及还有无量的大菩萨们,他们都曾经行过这种舍身肉骨髓救众生的大布施。从前有位月光太子,有天独自驾车出游,在途中遇一满身生癞的贫苦人,他阻拦着太子的车,对太子说:“我生这种病,痛苦烦恼,太子!你真幸福,独自驱车游乐。你可否发大慈心,怜愍我,把我的病医好?”太子听了,就去访问很多名医。医生都说:“这种病是由于瞋恨心重所生,必须在从小到大都没有生过一点瞋恨心的人的身上,把他的骨髓取出涂在癞病者的身上,并且饮这人的血和髓这可以好。”太子听了心中思惟,到那儿去寻求这样的人,谁又能不惜自己的身体!除非我自己,于是即刻命旃陀罗除肉破骨,取髓以涂病人,取血给饮。

  于诸趣中种种生处。以其髓肉施乞者时。欢喜广大。施心增长。同诸菩萨修习善根。离世尘垢。得深志乐。以身普施。心无有尽。具足无量广大善根。摄受一切妙功德宝。如菩萨法。受行无厌。心常爱乐布施功德。一切周给。心无有悔。审观诸法从缘无体。不贪施业及业果报。随所会遇。平等施与。

  菩萨在六道中各类的众生处去受生,祇要有众生向他乞求髓肉者,他即刻施与。当他施予人时,其心充满了欢喜,心境广阔,布施的心也日渐增长。同过去那些大菩萨所修习的布施法门一样,所积聚的善根也同等。因之他能远离世间一切尘垢,得到甚深的智慧,立定自己的信愿,感到真实的法乐。以他自己的身体,和五脏六腑等,普遍布施给需求的众生,愍念众生行内外财的布施之心,永远不会终止。以此布施的功德,具足了无量广大的善根,能够摄受一切胜妙功德宝。所修的法门,都是合于菩萨应修的法门,心受身持,躬行实践,从不生厌倦,心中总是欢喜做布施的功德。他心无别念,就祇专心一意周济一切众生,众生需要甚么,他就周济甚么。内财外财,别人难舍的他都能舍,从不生后悔的心。菩萨常审思惟诸法,观察诸法,能了达诸法实相,明白一切法都是从缘而生,没有自己的本体。虽然布施有德,但菩萨不贪也不执着这份布施功德,更不计较将来会收获何种果报。他完全本着行所无事的态度,非常自在。他随时随地,遇著有布施的机会时,他不拣择布施的对象,不分别亲疏,不念旧恶也不憎恶人,一律平等布施。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一切诸佛皆悉现前。想之如父。得护念故。一切众生皆悉现前。普令安住清净法故。一切世界皆悉现前。严净一行佛国土故。一切众生皆悉现前。以大悲心普救护故。一切佛道皆悉现前。乐观如来十种力故。去来现在一切菩萨皆悉现前。同共圆满诸善根故。一切无畏皆悉现前。能作最上师子吼故。一切三世皆悉现前。得平等智普观察故。一切世间皆悉现前。发广大愿。尽未来劫修菩提故。一切菩萨无疲厌行皆悉现前。发无数量广大心故。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行布施身肉骨髓时,十方诸佛一时都出现在他的面前,赞叹他:“善男子!此乃无上的布施!”菩萨这时见到诸佛,好像久别的游子见到渴想的父亲。这就是菩萨的大慈悲心,舍身救众生,获得了诸佛护念的感应之故。一切众生也都现前,因为菩萨普令一切众生,都安住到清净的佛法里的缘故。一切世界都现前,是菩萨曾庄严一切佛土之故。又一切众生都现前,则因为菩萨曾不惜生命,普遍救护他们的缘故。一切的佛道都现前,是菩萨曾勇猛精进,志乐观察佛的十种不可思议的神力之故。三世中的诸位菩萨一时都出现在前,是因为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一同修过菩萨行,同时圆满了种种善根之故。一切无畏的史事都显现在前,这是因为菩萨曾在诸趣中,广作过师子吼的缘故。师子吼是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弘扬正法、教化众生。一切三世皆悉现前——是说在三世中的诸佛、诸菩萨、一切种种众生,同时显现面前,这是因为菩萨已达到转识成智的境界,得到了平等智妙观察智的缘故。一切世间上的种种众生,都出现在前,菩萨面对着这些众生,令他生起大悲心,发广大的愿心。他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我要穷尽未来一切劫,勤修菩提觉道,救拔一切众生。十方三世的菩萨,他们修菩萨行时,从未有一人生过疲倦厌退心的,也都现前,因为彼此都曾发过无数量的广大菩提心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髓肉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身。不可沮坏。愿一切众生得坚密身。恒无缺减。愿一切众生得意生身。犹如佛身。庄严清净。愿一切众生得百福相身。三十二相而自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八十种好。妙庄严身。具足十力不可断坏。愿一切众生得如来身。究竟清净。不可限量。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身。一切魔怨所不能坏。愿一切众生得一相身。与三世佛同一身相。愿一切众生得无碍身。以净法身。遍虚空界。愿一切众生得菩提藏身。普能容纳一切世间。是为菩萨摩诃萨求一切智施髓肉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如来究竟清净无量身故。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骨髓和身肉时,以他修布施的善根,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都得到金刚不坏的身,不可能被外物所破坏。金刚身就是无漏身,没有一切习气毛病,不会漏到三恶道去。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坚固而紧密之身,六根通利,身心健康,结实紧密,没有一点缺陷,四肢五官六根都圆满具足。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可思议的意生身,随着意念而遍至三千界,不受一切阻碍。三千世界也不出一念之中。犹如佛的法身,遍满虚空,随处现出清净庄严之身。又愿一切众生,得百福的相好身,如同佛一样有三十二相,而庄严自身。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八十种随形好,成就微妙不可想像的庄严之身。同时具足十种威神之力,不可断坏。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同佛一样的身,其清净的程度,无文字可以比量。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最坚固的身,一切魔王和怨敌都无法破坏他。又愿一切众生,得一相身。一相即一切相,可以千百亿幻化与三世诸佛同一样的身相。又愿一切众生,得不受一切形体色相所阻碍的身,能与气物合一,以清净的法身,遍满虚空法界。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像菩提觉道样的身,能普遍包藏十方世间于其中,也能显现一切众生,在他的身中成正觉。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为了求一切智慧,布施骨髓身肉时,对众生所作的回向。希望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像诸佛一样,真实清净无量之身的缘故。

  佛身是一多无碍,为接引众生故,随类化身,所以说佛能千百亿化身,或说无尽身。在经典上记载的有圆满十身:①菩提树下,降魔成道为菩提身。②本愿度生,酬因降迹为愿身。③普应群机,随类现化为化身。④神力任持,全身不坏为力持身。⑤微尘相海,庄严实报为庄严身。⑥威德广大,魔外归服为威势身。⑦意有所往,身即随到,为意生身。⑧福德具足,如海遍圆为福德身。⑨法性清净,周遍法界为法身。⑩妙智圆明,通达无碍为智身。所谓二身、三身、十身、百千亿身,实即一法界身,互为缘起、相即相入,辗转无碍,统为一多无碍法界身。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心布施诸来乞者。如无悔厌菩萨。无碍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以其自心施乞者时。学自在施心。修一切施心。习行檀波罗蜜心。成就檀波罗蜜心。学一切菩萨布施心。一切悉舍无尽心。一切悉施惯习心。荷负一切菩萨施行心。正念一切诸佛现前心。供养一切诸来乞者无断绝心。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把自己的心脏布施给来向他乞求的人。好像往昔有位无悔厌菩萨、无碍王菩萨,以及无量数的大菩萨,他们都曾经行过这种难行能行的大布施。当菩萨把心脏布施给乞求的人时,他把万缘放下,他的心很自在。他是以修一切布施的心,学习檀波罗蜜——布施到彼岸的心;成就布施度的心;学习过去世诸位菩萨修布施的心;把一切内外财都能施舍,作无穷布施的心;养成欢喜布施的习惯心;负担一切菩萨行布施法门的心;正念诸佛能常现在前的心;对于一切来向他乞求布施的人,一一都能令他们遂心满愿,永不停止断绝布施的心。菩萨本着这十种愿心,行布施善业。

  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其心清净。为度一切诸众生故。为得十力菩提处故。为依大愿而修行故。为欲安住菩萨道故。为欲成就一切智故。为不舍离本誓愿故。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藏心。一切金刚围山等所不能坏。愿一切众生得卍相庄严金刚界心。得无能动摇心。得不可恐怖心。得利益世间常无尽心。得大勇猛幢智慧藏心。

  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布施心脏给来乞者的时候,他的心非常清净自在,毫无杂念,因为他为了要度一切众生的缘故。又为要证得菩提觉道,入佛的果位的缘故。又为依据他往昔所发在大誓愿,而修此大布施的缘故。又为的是安住于菩萨道的果位,免有退转心的缘故。又为的希望妙智圆满,成就殊胜智慧的缘故。也为不愿舍离自己曾发大誓愿的缘故,为了救众生,不惜一切牺牲,一定要完成我的誓愿,布施我的心脏给众生。菩萨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像金刚一样坚固的心,即使用一切金刚山和铁围山的势力,也不能破坏他的正念而退怯。又愿一切众生得卍相庄严的金刚界心,表示万德吉祥,而内智又能契合诸佛法性。又愿一切众生得信愿坚定的心,不受天魔外道的异论所动摇。又能得到对甚么境界都不会生恐怖的心。又能得到祇知利益世间的恒常心。又能得到高竖着勇猛幢的大智慧之藏的心。

  得如那罗延坚固幢心。得如众生海不可尽心。得那罗延藏无能坏心。得灭诸魔业魔军众心。得无所畏心。得大威德心。得常精进心。得大勇猛心。得不惊惧心。得被金刚甲胄心。得诸菩萨最上心。得成就佛法菩提光明心。得菩提树下坐。安住一切诸佛正法。离诸迷惑。成一切智心。得成就十力心。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心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不染世间。具足如来十力心故。

  菩萨又希望众生得到像那罗延幢般的坚固结实的心。又能得到像众生一样多的无穷无尽,如海般无量无涯的深远,那样大慈悲心,无有止尽的行布施。又能得到那罗延般的,没有东西可以毁坏他的法性心。又能得着可以消灭一切魔业,可以破除所有的魔军的大勇猛心。又得大无畏的真理心。又得有威有德的平等慈爱心,令人恭敬而又乐于服从。又得恒常知道精进修持正法的心。又得到勇猛救护一切众生,不惜牺牲自身的心。又得到不惊奇怪力不惧怕恶势力的心和即使泰山崩于前,也不动声色的定心。又得到好像披着金刚般坚固的铠甲,和戴着防弹帽子一样坚固卓绝的信心。又得到如诸佛菩萨一样的慈悲心清净心。又得到能成就佛所说的法,和圆满觉道的智慧之心。又能得到在菩提树下坐,安住在诸佛的正法中,离开所有染污颠倒,和一切不正当的诱惑,成就种种的大智慧之心。又得到成就十种大威神之力的心。这二十种希有的最胜心,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心脏时,以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是希望众生,都能不沾染世间上那些不清净的坏毛病,能够圆满具足佛的十种威神力之心的缘故,所以菩萨乐于行这种大布施。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有乞求肠肾肝肺。悉皆施与。如善施菩萨。降魔自在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行此施时。见乞者来。其心欢喜。以爱眼观。为求菩提。随其所须。悉皆施与。心不中悔。观察此身。无有坚固。我应施彼。取坚固身。复念此身寻即败坏。见者生厌。狐狼饿狗之所啖食。此身无常。会当弃舍。为他所食。无所觉知。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倘若见到有人来向他乞求大小肠、肾脏、肝脏和肺的时候,他即刻就布施给人。好像往昔的善施菩萨、降魔自在王菩萨,以及其余很多位菩萨,他们都曾经行过这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大布施。当这位大菩萨行这种布施的时候,他看见乞求的人来了,他的心充满了欢喜,用他慈爱的眼睛,看看来乞求内脏的人。菩萨为了求无上菩提道果,所以他总是随顺众生,任他们乞求甚么,他都是竭力满足他们的愿心,绝不会中途生懊悔心。为什么呢?菩萨他观察这个肉身,不是坚固永恒的:我应该趁现在有人需要,赶快布施给人,重修一副金刚不坏的坚固之身。又想到这个身体,转瞬数十年的光阴,就衰败朽坏了,到那时,谁见了都生厌弃心。若不幸早死了,不过给狐狸、野狼和饿狗们饱吃一顿。这个身体是无常的,到时候终究还是被弃舍。为其他的野生动物所啮食,同样没有知觉,还不如趁早布施给人好一点。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是观时。知身无常。秽污之极。于法解悟。生大欢喜。敬心谛视。彼来乞者。如善知识。而来护想。随所乞求。无不惠施。以不坚身。易坚固身。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大菩萨作这种观想的时候,他知道这个身体是无常的,是四大假和合而成。外面有污泥,里面包藏着大小便溺,眼泪涕唾种种不洁之物,肮脏秽污到了极点。菩萨有了这种思想,立刻对于佛法之真空妙理,豁然解悟。布施的真正功德利益,也都明白透彻了,因此生出了大大的欢喜心。他非常恭敬诚恳的注视着来乞五脏六腑的人。心中又作这样的臆想:这位是来教化我、引导我发菩提心,保护我修菩萨行的善知识啊!他所需要的,我样样都惠赠给他。以我这个秽污、不坚固、无常、四大假和合的虚妄之身,换一个金刚不坏的法身,光明智慧变化无穷的无尽身。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所有善根悉以回向。愿一切众生得智藏身。内外清净。愿一切众生得福藏身。能普任持一切智愿。愿一切众生得上妙身。内蕴妙香。外发光明。愿一切众生得腹不现身。上下端直。肢节相称。愿一切众生得智慧身。以佛法味。充悦滋长。愿一切众生得无尽身。修习安住甚深法性。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像上文所说的布施时,用他所修积的一切善根,给一切众生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得着智慧宝藏的身,内藏圆明净智,无一点染污思想。外显端正的身躯,相好庄严,有清高的气质,没有轻浮骄奢淫佚的表现,得如此内外清净的智身。又愿一切众生得着福报宝藏身,能够普遍任运自在的做他想做在大布施功德,遂心满愿,不会遭遇到求不得苦。又愿一切众生得最上妙好的身,内里蕴藏着妙香,外面散发出智慧的光明,令人见了生恭敬尊重之心。又愿一切众生得上下端直,四支关节都圆满相称的身,不要有大腹便便,成个挺肚大胖的难看像。又愿一切众生得智慧身,法喜充满,以佛法味来滋长智慧。又愿一切众生得无穷尽的功德身,修习无量法门,安住于甚深的法性里,永不疲厌、永不退转。

  愿一切众生得陀罗尼清净藏身。以妙辩才。显示诸法。愿一切众生得清净身。若身若心。内外俱净。愿一切众生得如来智。深观行身。智慧充满。雨大法雨。愿一切众生得内寂身。外为众生作智幢王。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肠肾肝肺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内外清净。皆得安住无碍智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得到陀罗尼的清净藏身——陀罗尼是梵语,中译为总持,就是能够总义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持善不辍、持恶不使生起,以念定慧为体,概括为四种——法、义、咒、忍陀罗尼。希望众生得陀罗尼的清净藏身,用四无碍辩才,把诸法不可思议的实相理体显示出来。又愿一切众生得清净之身,身心无垢、内外光洁。又愿一切众生得同如来一样的智深观行身,即以深般若观照诸行无常之缘起,证得无量妙智慧,普遍对众生阐明诸法实相,犹如普雨甘露法雨,滋润法界有情无情。又愿一切众生得内寂身——就是内心寂静、定力深厚、不生妄念,不为境界所动摇的金刚定心。对外为众生的智慧之幢王,以智领导一切众生出生死海,趣佛大道。放大光明,普照诸法界,破除闇冥。这就是修布施法门的大菩萨,在他布施五脏六腑时,以种种功德为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是希望众生都得到内外清净的身心,都能安隐住在没有障碍的智慧境界中。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乞者肢节诸骨。如法藏菩萨。光明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施其身分支节骨时。见乞者来。生爱乐心。欢喜心。净信心,安乐心。勇猛心。慈心。无碍心。清净心。随所乞求。皆施与心。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他身上的支节骨头,给那些乞求的人,好像往昔的法藏菩萨、光明王菩萨,以及其余无量的大菩萨们一样。当这位大菩萨布施他身上的支节骨时,看见有乞求的人来,乃生出无限的爱乐心,高兴能圆满布施度的心。其心清净,深信能达到他布施的目的,因之,心中特别平安快乐。勇敢有大决心,不会感到痛苦。起大慈心,愿来乞者得此支节骨,解除他的病苦。行此布施不生意外的障碍心,心中非常清净,没有杂念。随顺来乞求的人所需要,都满心欢喜的给他,不会有舍不得的吝啬心。

  菩萨摩诃萨施身骨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如化身。不复更受骨肉血身。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身。不可破坏。无能胜者。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圆满法身。于无缚无著无系界生。愿一切众生得智力身。诸根圆满。不断不坏。愿一切众生得法力身。智力自在。到于彼岸。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身。其身真实。常无散坏。

  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身骨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得到莲华化身,不要再有这种骨、血、肉的四大假和合之身。又愿一切众生得着金刚般的身体,没有东西可破坏它,世间上再也找不出能胜过这种金刚不坏之身。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一切智都圆满的清净法身,生到没有系缚的自在境界中——涅槃界。又愿一切众生得智力身,六根圆满具足,永远不断折不损坏不缺少。又愿一切众生得法力身,其身清净光明,智慧充沛,自在无碍,到达涅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身,其身壮健,永无病恼,内外真实,永远都不会散坏。

  愿一切众生得随应身。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智熏身。具那罗延支节大力。愿一切众生得坚固相续不断绝身。永离一切疲极劳倦。愿一切众生得大力安住身。悉能具足精进大力。愿一切众生得遍世间平等法身。住于无量最上智处。愿一切众生得福德力身。见者蒙益。远离众恶。愿一切众生得无依处身。皆得具足无依着智。愿一切众生得佛摄受身。常为一切诸佛加护。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千处祈求千处应的随声应化身,到种种众生中,随类应现,教化、调伏那些越出正道的众生,令他们都能安住于佛道。又愿一切众生,常常接近善知识,受到智慧的薰习,成为智者之身,并且能有壮健的体格,具有那罗延的支节,有金刚力士之大力。又愿一切众生得着身体坚实、精神饱满,有超人的精力,能相续不断的从事所作,永远不会感到疲倦,也不会因疲劳过度而生病,也不会因病就停止一切的活动,所得的是坚固之身,所以不会有这些坏现象。又愿一切众生得有大力,而又能安住于寂静,又能善于运用强健的身体,勇猛精进,不舍昼夜,用功修行。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尽虚空遍法界的清净法身,平等普护法界众生,安住在无量最上的智慧之处。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福德力量之身。福慧德性都具足了的人,自然有一股摄化力,令善人见了,更增长他的善念;恶人见了,立刻知道改恶向善,远离昔日一切恶习。古语说:“身教重于言教”,又说:“求经师易,求人师难”这些话都是表示福德之力身,能令见者蒙益远离众恶之意。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遍满虚空,无须依处之法身,具足无著无依的智慧。又愿一切众生,得到能受诸佛所摄受的清净身,常常受到诸佛的佛力加被和护荫。

  愿一切众生得普饶益诸众生身。悉能遍入一切诸道。愿一切众生得普现身。普能照现一切佛法。愿一切众生得具足精进身。专念勤修大乘智行。愿一切众生得离我慢贡高清净身。智常安住。无所动乱。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行身。成就大乘一切智业。愿一切众生得佛家身。永离世间一切生死。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身骨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一切智永清净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得普遍利益一切众生之身,能平等到六道一切众生中去教化、救度他们。又愿一切众生,能得到普遍示现的身,普遍能照现一切佛法。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精进修学一切法门,圆满具足通达无碍,一心一意专门勤修大乘佛法,求无上智。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离开我慢贡高习气的清净身,以智领导一切行为,常能安住在定慧的境界,不受环境所动摇,不被贪瞋痴所迷乱。一个修学佛道的人,最紧要的就是要除离我执、我慢、贡高的习气毛病。我们日日所修的,也就是在除离习气。能除一分习气毛病,就得了一分清净法身;如果不在这方面下工夫,清净身是不易得到的;若得不到清净身,智慧是不能现前。我执、我慢、贡高,这些都是染污的习气,也是很难断除的毛病,人人都有自以为是的心理,总觉得处处高人一等,事事要争个第一,充分表现目中无人的骄态。这些都是贡高我慢的坏毛病,希望大家随时注意修改这些毛病,尤其出家人更应特别自制自律。又愿一切众生,得身体结实信念卓绝,修行办道永不退转,从初发菩提心至成佛,其中从不改变修行的思想,亦不稍现懈怠之意,成就一切智慧之业果,圆满大乘菩萨行。又愿一切众生,得能生入佛家之道种身,作法王之子,永远离开世间上各种的生死。这便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他的身骨时,以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回向。为的使众生能得到种种的智慧,而他的身心也永远无垢,内外都清净之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人来。手执利刀。乞其身皮。心生欢喜。诸根悦豫。譬如有人。惠以重恩。逢迎引纳。敷座令坐。曲躬恭敬。而作是念。此来乞者。甚为难遇。斯欲满我一切智愿。故来求索。饶益于我。欢喜和颜。而语之言。我今此身。一切皆舍。所须皮者。随意取用。犹如往昔清净藏菩萨。金胁鹿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等无有异。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看见有人手中拿着一柄锋利的刀,来向他乞求他的皮肤。他一见到,立刻生大欢喜心,眉开眼笑,全身充满了高兴的细胞,就像有人赐给他莫大的恩惠。他赶快如迎上宾,请到家中客所上坐,座上铺陈最好毡子,请这位来乞皮肤的人上座,打躬问讯恭敬到极点。心里想着:这位来乞求皮肤的人,真是我的善知识,与我有大因缘。遍世间这么多的人,他唯独来求我的皮肤,这不是很难逢难遇的吗?他是想来满足我得一切智的愿望呵!所以来向我求索皮肤,这是利益我呀!这样一想,心中更加欢喜,满面含笑而向这位来乞者说:“我现在这个身体,全身内外都能布施,你想用我的皮肤,随你要多少,要甚么地方的,任由你自己的意思来取用吧!”在往昔有位清净藏菩萨、金胁鹿王菩萨,还有其余很多大菩萨,都曾经布施过皮肤,菩萨同他们行同样的布施,没有差别。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微细皮。犹如如来。色相清净。见者无厌。愿一切众生得不坏皮。犹如金刚。无能坏者。愿一切众生得金色皮。如阎浮檀上妙真金。清净明洁。愿一切众生得无量色皮。随其心乐。现清净色。愿一切众生得净妙色皮。具足沙门善软清净如来色相。愿一切众生得第一色皮。自性清净。色相无比。

  菩萨这样观想时,就用他修布施所积聚的种种功德,为众生作这样的回向:我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很细腻的皮肤,像佛的皮肤颜色——金色,润泽清净,人人见了都欢喜。又愿一切众生得不坏皮,好像金刚一样,没有东西能伤害它。又愿一切众生得金色的皮,就像阎浮檀所产的最好的真金,清净而且光明。又愿一切众生得他们各自所喜欢的皮肤颜色,希望甚么颜色,就现甚么颜色。又愿一切众生,得最清净、最好颜色的皮,具足出家人的庄严,也可以表现佛弟子的慈悲善良,像佛一样清净的色相——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又愿一切众生,得世上最上妙的第一种颜色的皮色,因为自性清净无染,品德高超,所以外相的身体发肤,无一不端正圆满。清净的色相,是没有任何人可与匹配。

  愿一切众生成就如来清净色皮。以诸相好。而自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妙色皮。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愿一切众生得明网皮。如世高幢。放不可说圆满光明。愿一切众生得润泽色皮。一切色相。悉皆清净。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身皮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一切严净佛刹。具足如来大功德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够习行众善,诸恶莫作,勤修诸佛所说的佛法,依教奉行,成就同佛一样的清净色皮,以修行具足所得的圆满相好,而庄严自身。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最好的肤色,皮肤光洁放大光明,可以普遍照射到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有情无情。又愿一切众生,得着非常光明而微显网纹的皮,好像世上所竖的高幢一样,放出无量的光辉,照耀十方。又愿一切众生,得润滑柔软光泽鲜洁的色皮,五官四肢,周身上下都显得清净妙好。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施身皮时以其所修积的善根功德,对众生作的回向。为的是使令众生都能得到庄严清净的佛刹,也希望每个众生都能修积像佛一样的大功德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手足指施诸乞者。如坚精进菩萨。阎浮提自在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菩萨尔时。颜貌和悦。其心安善。无有颠倒。乘于大乘。不求美欲。不尚名闻。但发菩萨广大之意。远离悭嫉一切诸垢。专向如来无上妙法。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现在他又以手指和脚趾布施给来乞求的人。好像往昔的坚精进菩萨、阎浮提自在王菩萨,以及无量的大菩萨,他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都曾经做过这种难行能行的大布施。这位布施手指脚趾的菩萨,他的面上现出很慈祥欢喜的表情,他的内心很安隐而慈悲,没有一点颠倒紊乱的情绪。完全本着修大乘佛法的态度,行利益众生的愿心。他不求美好的报酬,也不希望得个大善人的好名,让人人知道来供养他崇拜他。他祇是怜愍民众,大悲为首,发广大的菩提意愿, 。菩萨从初发心,就舍离了悭贪嫉妒的污染心,以及种种如尘垢般的毛病习气。他祇是专心一意的向求证佛果的妙法路上走去。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摄诸善根悉以回向。愿一切众生得纤长指。与佛无异。愿一切众生得[月庸]圆指。上下相称。愿一切众生得赤铜甲指。其甲隆起。清净鉴彻。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胜丈夫指。悉能摄持一切诸法。愿一切众生得随好指。具足十力。愿一切众生得大人指。纤[月庸]齐等。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如上文所说当他布施手足指之时,他翁自己所修积的善根功德,毫无保留的都回向给众生。他愿一切众生都得到纤细而长的手指,和佛的手指没有区别。菩萨为什么希望众生的手指纤长呢?一则佛的手指是纤长的,他愿众生有如佛的手指。二则手指如长过手掌是大贵之相,而且聪明过人。古时形容帝王之相时,必定说他两手过膝、两耳垂肩、丹凤眼、卧蚕眉、隆准和龙行虎步,所以菩萨愿众生有纤长指。又愿一切众生得肥圆指,指头圆满有肉,也不露骨节,饱满适度,不粗不细,上下均匀相称,令人见了生欢喜心。又愿一切众生得赤铜色的指甲,稍稍隆高起来,指甲面上很清净又有光亮,简直可以当镜子照见人物,不须擦寇丹,是天然的贵相。又愿一切众生有一切殊胜智慧大丈夫的手指。所谓大丈夫——“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有这样的大志亮节,才可被称为大丈夫。菩萨所说的大丈夫,是他能学习一切法,通达一切法,而且能脚踏实地修持一切法,奉行一切法。菩萨希望众生得到这种大丈夫典型的手指。又愿一切众生得随好指,如佛有八十种随形好,手指好是八十种中之一好。菩萨希望众生也有此一好,并且具足十种的威神力。又愿一切众生,得大人指。大人是指福慧具足的佛,菩萨的心愿是希望众生也得到如诸佛的手指,纤细而长,圆肥饱满,长短均匀,整齐相等,没有参差不齐的现象。

  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十力业报。相好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光藏指。放大光明。照不可说诸佛世界。愿一切众生得善安布指。善巧分布。网缦具足。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指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一切皆得心清净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如佛一样的行辐轮相手和脚指,每个指的关节都很圆满,指上的纹相都向右旋。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指如莲华,而有卍字吉祥旋纹。有十种威神力的业报,成就此种相好,庄严其身。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光藏灿烂,放大光明,如日当中,可以照到不能用算数计议那么多的佛世界。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善于安布,序列分排如网如缦的善巧指,事事都能圆满具足,恰合理想。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手足指时,给众生的善根回向。为令众生都能得到身心清净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请求法时。若有人言。汝能施我连肉爪甲。当与汝法。菩萨答言。但与我法。连肉爪甲。随意取用。如求法自在王菩萨。无尽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为求法故。欲以正法开示演说。饶益众生。一切皆令得满足故。舍连肉爪甲与诸乞者。

  诸位佛子!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修第六回向——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时,他偏重于布施波罗蜜,其他五度并不是不修,祇不过是随力随分而已。在第六回向这一过程中,他曾做了内外财的布施——国城妻子七宝资生之具,头目骨髓身肉五官四肢五脏六腑等。现在他又作法布施的功德。菩萨为法舍身的精神,永远竖立在诸佛菩萨和人天的心目中。我们身为佛弟子的,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中就能达到如菩萨一样的行持,但我们至少应该向息灭贪瞋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的佛道上走。对于自己的习气毛病,要尽力去改善,菩萨能舍他的身肉,难道我们连一点坏毛病都舍不得布施吗?我有一个大口袋,专收臭习气坏毛病,请你们发大慈悲心,把它们都布施给我吧!再者我们应多反省,常忏悔已过。菩萨愿愿希望我们得清净的身心,开大智慧早成佛道,然而我们偏偏不听他的话,不接受他回向的利益,终日打妄想,时时动贪欲之念,处处挑人的不是,大发瞋痴的威风。这样身心怎能清净!何时能开大悟得智慧!修上八万大劫也走不出自误之门,还谈明心见性!?不改自己的心意和行为,怎对得起诸佛菩萨父母师长和十方的供养?我们既然已作了佛的弟子,割爱辞亲,剃除须发,身披了如来之衣,我们就要真心诚意,依教奉行,脚踏实地的内外一致、做个不折不扣的佛弟子、比丘、比丘尼!

  金刚幢菩萨讲完了前面菩萨以己身作布施的各节经文之后,他十分感动的又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想求得从来没有听过的佛法时,这时假若有人对他说:你如果能够布施给我你连肉的指和指甲,我一定告诉你“了生脱死”的佛法。菩萨一听到有这样的微妙法,高兴得立刻答应说:祇要你能告诉我这“了生脱死”的佛法,连肉爪甲以及我身上的皮肉,随你的意思可以任意取用。好像往昔的求法自在王菩萨、无尽菩萨,以及还有无量数的大菩萨们,他们为了求法的缘故,要将正法对一切众生讲说,指导众生修学正法,教化众生生正信正念,令众生能得到真实的利益,而且希望他们所求都能满足,所以菩萨宁愿施舍自己的连肉爪甲给来乞求的人。

  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诸佛赤铜相爪。愿一切众生得润泽爪。随好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光净爪。鉴彻第一。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爪。具大人相。愿一切众生得无比爪。于诸世间。无所染着。愿一切众生得妙庄严爪。光明普照一切世间。愿一切众生得不坏爪。清净无缺。

  当菩萨决定把连肉爪甲布施给乞者时,就用他布施所积的善根,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像诸佛一样赤铜颜色的爪。又愿一切众生,能得著有油润不枯燥的爪甲,以这种随好庄严自身。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光明清净的爪甲,好像明镜可以照见一切物体,也能照见众生的业果循环,是世间第一的爪甲。又愿一切众生得着能生出种种智慧的爪甲,具足大人——佛菩萨们的爪甲之相。中国有句古语:“富润屋、德润身”。这意思是说那些有财富的人,把房子摆设得富丽堂皇,显得有钱有气派,在物质上求表现。有德性的人就不会像这样肤浅,却是在他高贵雅洁的气质上,流露出一种令人敬仰的气氛。他的面色以及发肤都特别滋润而有一种干净的光泽,手伸出来十指圆肥,爪甲光滑明亮,从手指甲上就可以看出他的聪敏智慧。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最好最好的指甲,没有谁再比他更好的。对于世间上一切五欲的俗习,他一样都不沾染,也不执着,看破一切放下了一切。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特别妙好又很庄严的爪甲,爪甲上放出的光,可以照遍三千大千世界。又愿一切众生得着不坏的爪甲,既清净又无缺陷,美满具足。人的五官四肢为什么会有美丑的差别,这都是由于生生世世修善业而成。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他在百劫中修行六度万行才成就的。如果我们希望相好具足,就必须如理修行,舍己为众生。

  愿一切众生得入一切佛法方便相爪。广大智慧。皆悉清净。愿一切众生得善生爪。菩萨业果。无不净妙。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大导师爪。放无量色妙光明藏。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法故。施连肉爪甲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足诸佛一切智爪无碍力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深入诸法,通达无碍,又能方便运用而不染著于境界,得到广大的清净智慧。有这种爪甲相好,对事不染尘垢,对法不着不依。又愿一切众生得着能生种种善业,灭除一切恶业的爪甲,所得的业果,同菩萨的善业果报一样,无一件不是清净上妙。又愿一切众生,得着一切智慧,能做众生大导师的智爪,如佛的指爪,可以放射出无量的奇妙颜色之光的藏爪。以上所说的爪甲相好,都是佛具有的相好和随好。菩萨中的大菩萨,为了求法的缘故,布施他连肉的爪甲,又将布施的善根回向给众生,他也希望众生能有如是的相好随好,还希望众生能够有具足诸佛一样的一切智慧之爪甲,成就一切通达无碍的智力。这就是菩萨布施爪甲的的目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求佛法藏。恭敬尊重。生难得想。有能说者来语之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当施汝法。菩萨闻已。欢喜踊跃。作是思惟。我为法故。尚应久住阿鼻狱等一切恶趣。受无量苦。何况才入人间火坑。即得闻法。奇哉正法。甚为易得。不受地狱无量楚毒。但入火坑。即便得闻。但为我说。我入火坑。如求善法王菩萨。金刚思惟菩萨。为求法故入火坑中。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为想求得成佛的佛法之宝藏,上对诸佛,下至一切众生,他都同样恭敬尊重,常生起一种难得的思想——“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又想:“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国难生,善知识难遇”。这时有位能讲经说法的人来到菩萨的面前,对他说:“你如能跳进七仞

  ——

  一仞七尺,共有四丈九尺深的火坑里,若有这种为求法愿舍生命的勇敢牺牲精神,我就为你讲说难于值遇的妙法”。菩萨听了,欢喜得跳起来,心里想:“我为了求难得的正法,就是到阿鼻地狱,和到三恶道中去受长久无量的苦也在所不惜。现在祇要我跳入人间的火坑,就可听闻到。太奇怪了,太容易得到正法了,不需要去受地狱中无量的痛苦,祇要能跳入火坑就能听闻到。请你对我说这正法眼藏吧!我听了一定跳下火坑。”菩萨这种表现,就像从前的求善法王菩萨,金刚思惟菩萨一样,他们当年也是为了求法的缘故,跳入大火坑中。

  菩萨的思想与凡夫的思想是相反的,菩萨非常慎重种因,所以说菩萨畏因不畏果,对于处事接物,绝不错乱因果,不行颠倒的事,不起妄念。到果地时不管遭遇甚么境界,他都处之泰然,苦乐无动于衷。凡夫则不然,满脑子里尽在算计别人,一心祇为利己着想,根本没有受报的观念。那些狂人满口说谎话,昼夜胡作非为,一旦业报临头,怨天尤人,还不知忏悔,在烦恼痛苦的稠林中,不知觅求出路。菩萨怜愍众生,就是怜愍众生无知糊涂。菩萨舍身求法,跳入火坑,发大誓愿,以所修的善根功德为众生回向,作种种难行能行的布施,他都是为救众生。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如能有菩萨的这种精神,我们也是菩萨。假设没有这种精神,就赶快发大悲心,向菩萨学习。菩萨不怕吃苦、不畏艰难,一心为维护众生。

  为求法舍生命的公案,经典上记载得很多,现在我说一则:梵天王有位太子,名昙摩钳,他生来就喜修正法,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所以他四方去求法,但终无所得,心中甚为郁闷。这时帝释天变成一个婆罗门来见太子,说:“我有“了生脱死”的正法,如果你想求此法,那是要有相当大的代价,因为当年我求得此法是很不容易才得到的。”太子就问:“你要我给你甚么样的代价呢?”婆罗门说:“在一个十丈深的大坑中,放五丈高的干柴,将柴燃烧猛烈后,如果你能有勇气不怕死,有诚心求法,有牺牲的精神,跳入火坑,我才为你说呢。”太子一听,认为这很容易,他想:“我为求正法,三恶道中去受无间的苦都愿意,何况跳入这一点小火坑算什么呢!”于是太子就禀告父王,命人挖坑。国王不忍心舍太子,遂请邻近大小国王齐来劝阻。太子就对父王和诸国王说:“我这个身体早晚是要死的,我能为闻正法而死,强过不闻法而生。”这就是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抱负。诸位劝解的国王,见太子为法舍身的决心难以挽回,祇得眼看他跳火坑。于是婆罗门就对太子说法了。

  婆罗门说,“常行于慈心”:你要常生慈悲心,事事以慈悲为首。“除去恚害想”:把瞋恨人的脾气和害人的思想除灭干净。“大悲愍众生”:对于众生要用大悲心去怜愍他们。“矜伤为雨泪”:因为哀伤众生在苦海中受生死流转的痛苦,伤心得泪如雨下。“修行大喜心”:你应发大布施的心,一切你都能以大喜舍心,布施给一切众生。“同己所得法”:你能做到三轮体空的布施,这样就达到了行菩萨道的正法。“救护以道义”:你救护众生的目的,应该令他们明白佛法的真正义理,要他们知道修习佛法。“乃应菩萨行”:你如果能做到,就是菩萨所修行的正当法门。

  太子听完了这首偈颂,很欢喜的就向大火坑中跳下。这时婆罗门与梵天王同时拉着太子的手,说:“所有的众生,都等着你去救他们,你怎可跳火坑呢?”太子说:“人生百年终归死”我现已听到正法而死,满了我的心愿,胜过不闻法而生。我意已决,无庸异议。”说完,婆罗门与梵天王见他为此坚决,也就不再加阻拦,只见太子面现微笑踊身而跳。说也奇怪,大家都见到那火势熊熊的火坑,当太子跳下时,忽然变成了一个莲花池。清水漪涟,如车轮般的莲华含笑相迎,太子却很庄严的端坐在莲华上。原来是太子求法的至诚,感动天龙八部都来拥挤。婆罗门也踊身虚空,向太子稽首说:“善哉!善哉!你真是一位求法忘躯的大菩萨。”这时天雨宝华,缤纷而下,太子、父王和诸位国王,无不欢喜赞叹。当时的太子,就是释迦世尊的前生,父王就是净饭王。修行人祇要真诚求法,自然会有感应。假使你是为得感应而求法,想得神通而修行,那是心存妄念,恐怕甚么你也得不到。

  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住佛所住一切智法。永不退转无上菩提。愿一切众生离诸险难。受佛安乐。愿一切众生得无畏心。离诸恐怖。愿一切众生常乐求法。具足喜乐。众法庄严。愿一切众生离诸恶趣。灭除一切三毒炽火。愿一切众生常得安乐。具足如来胜妙乐事。

  菩萨允诺了能说法的来人之后,即刻就将他所修积的善根为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愿一切众生能住于佛所住的果位——常寂光净土,法身慧命充满虚空,永远不会有退转无上菩提之可能,也不会退转到二乘或者凡夫的地位。又愿一切众生,都能知道离开一切危险的灾难,有趋吉避凶的知识。常行十善,生生世世可以远离三恶道,生人天中享受佛法的安乐福报。又愿一切众生能得到大无畏的心,离开一切恐怖畏惧的人事。吾人如想远离诸恐怖,唯有不贪不求,不争不瞋,对人对事慈悲为怀,忍让为先,喜舍助人。这样心平气和的做人,到处是益友,再也没个怨敌,那还会有令你生畏惧恐怖的事!又愿一切众生,知道常生乐于求法的心,明白世间一切伎乐,都是虚幻的,祇有以法自娱,令法喜充满内心,具足喜乐诸法的思想,得到众法的饶益,庄严自己的佛性。又愿一切众生,能够离开诸恶趣——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要永离这四恶趣,不仅祇是诸恶莫作,就连一点恶念都不能生。假设你有一念瞋心,就是趣入修罗道了。古德说:“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又说:“千日打柴一火焚”。瞋就是无明火,虽说祇一念乃星星之火,它一样可以燎尽你千里的功德林。我们修行人,千万要谨慎,一定要知道随时灭除贪瞋痴的心。如果有一念生起,就与恶趣搭上了关系。三毒炽火包括贪、瞋、痴、慢、疑的念,和习气、行为、毛病,各式表现。炽火是旺盛的烈火,把人的思想烧得糊里糊涂,行为烧得颠颠倒倒,自己烦恼痛苦不安,更影响得你四周的人跟着受苦,亲者痛仇者快。许多自命聪明能干,事业蒸蒸日上的人,往往就因受到三毒炽火的影响,一败涂地,甚而身败名裂,实在令人痛心同情。菩萨了解众生的毛病,所以他希望众生能灭除一切三毒的炽火。又愿一切众生常常都生活在平安快乐的环境中,具足佛所有的殊胜微妙的种种乐事。佛的乐事是些什么?佛的心包虚空,量周沙界,不贪五欲,不恋世乐。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法自娱了伎非实。愍念众生拔苦予乐。成就了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庄严了广大的极乐国土,他和菩萨们,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愿一切众生得菩萨心。永离一切贪恚痴火。愿一切众生悉得菩萨诸三昧乐。普见诸佛。心大欢喜。愿一切众生善说正法。于法究竟。常无忘失。愿一切众生具足菩萨神通妙乐。究竟安住一切种智。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正法投火坑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离障碍业。皆得具足智慧火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像菩萨一样的慈悲心。菩萨的心是等念冤亲平等,不念旧恶,也不憎恶人,不问众生如何对他,他总是念念不忘众生,愿愿不忘众生,一切功德善根都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事事圆满具足永远生活在安乐中。所以他愿众生永离一切的三毒火,不受它的毒害。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菩萨所修得的各种正定正受之乐。在禅定中能够常常见到诸佛,心中自然生起大欢喜心。又愿一切众生,都善于演说正法,对于佛所说的无量法门,都能通彻,真正了解,而且不会忘失。又愿一切众生,也能完全得到同菩萨一样的神通妙用和自在安乐,能有通达种种法相法性的智慧,安住在一切种智中。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为求正法舍身投入火坑时,以所修积的善根,给众生所作的回向。为使众生远离障碍的染污业,而得到圆满的、清净的、智慧之火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求正法。分别演说。开菩萨道。示菩提路。趣无上智。勤修十力。广一切智心。获无碍智法。令众生清净。住菩萨境界。勤修大智。护佛菩提时。以身具受无量苦恼。如求善法菩萨。勇猛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为求法故。受无量苦。乃至摄取诽谤正法。恶业所覆。魔业所持。极大恶人。彼所应受一切苦恼。以求法故。悉皆为受。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为了求得正法眼藏,乃到一切处为众生演说正法,分门别类一一阐明,令众生了达诸法实相的真实道理,开示如何修菩萨行,如何行菩萨道,为众生竖立了一个修行的里程碑,指示众生走向菩提觉道的路。发愿趣求无上智慧,精进勤修佛的十种力量,令心广大、开智慧心,知一切法一相,了诸法空相,获得空无相无愿的无碍智慧法门。使令一切众生都返本还原,恢复清净,住于菩萨的境界。菩萨如是勇猛精进勤恳修学,终于获得殊胜智慧。菩萨为了保护诸佛的正法和菩提觉道,历尽艰难,亲身接受无量的痛苦折磨。好像过去的求善法菩萨、勇猛王菩萨,以及无量的大菩萨,他们也是为了求得正法,受尽种种无量的艰苦险难。甚而还要“摄取”——去代替那些诽谤正法,不信正法的邪教徒们所造的恶业,应受无间地狱的罪报,这些恶人们所应受的罪苦,他都愿代受。菩萨愍念这些恶人无知,被恶业所覆盖,受魔业所支持,造下大恶,成为最大的恶人,他们是应该接受种种苦毒热恼的,但是菩萨为了求取正法的缘故,他把这一切的苦恼全部接受亲身承受。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永离一切苦恼逼迫。成就安乐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永离诸苦。得一切乐。愿一切众生永灭苦蕴。得照现身。恒受安乐。愿一切众生超出苦狱。成就智行。愿一切众生见安隐道。离诸恶趣。愿一切众生得法喜乐。永断众苦。愿一切众生永拔众苦。互相慈爱,无损害心。

  菩萨自愿代替众生受苦,并以所积的善根为众生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永远舍离各种的痛苦热恼,和一切危困逼迫,成就平安快乐,得到自由自在的神通妙用。又愿一切众生,永远离开种种的痛苦,得着一切的快乐。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永远消灭掉苦蕴——苦结,把一切的苦结消灭了,得光明遍照,现变化身,永远受到安乐。又愿一切众生,能超脱离地狱的苦痛,成就智慧的行门——修学佛法、发大誓愿、普度众生、求无上菩提觉道,这就是智慧之行。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常行在平安的佛道上,远离一切恶趣。又愿一切众生,常能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永远断绝种种苦逼。又愿一切众生,能永远拔除一切苦根,彼此互助互爱,慈悲为怀,不要有损害人的心。

  愿一切众生得诸佛乐。离生死苦。愿一切众生成就清净无比安乐。一切苦恼无能损害。愿一切众生得一切胜乐。究竟具足佛无碍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法故。受众苦时善根回向。为欲救护一切众生令离险难。住一切智无所障碍解脱处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如同诸佛的寂灭之乐,二死永绝,脱离了生死苦海。又愿一切众生,成就清净自在无上的安乐,任何苦恼都不能来损害他、动摇他。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各种最殊胜的快乐,凡是诸佛所有的没有障碍的自在之乐,希望众生都能完全得到,圆满具足。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为了求得正法,受种种苦难时所作的善根回向。他的目的是要救护一切众生,令他们都离开三恶道,安住到一切智地——清净极乐,没有恶业障碍,解脱自在的境界的缘故,所以菩萨宁受一切苦。

  佛子。菩萨摩诃萨处于王位。求正法时。乃至但为一文一字。一句一义。生难得想。能悉罄舍海内所有。若近若远国土城邑。人民库藏。园池屋宅。树林华果。乃至一切珍奇妙物。宫殿楼阁。妻子眷属。及以王位。悉能舍之。于不坚中。求坚固法。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勤求诸佛无碍解脱。究竟清净一切智道。如大势德菩萨。胜德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勤求正法。乃至极少。为于一字。五体投地。正念三世一切佛法。爱乐修习。永不贪著名闻利养。舍诸世间自在王位。求佛自在法王之位。于世间乐。心无所著。以出世法。长养其心。永离世间一切戏论。住于诸佛无戏论法。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在王位的时候——所谓九五之尊富有四海,可是他并不重视眼前富贵,而一心探求正法,乃至于仅得到一篇文章、一句经偈、一句佛法、一句正言,甚或一字,他都视为珍宝,生欢喜心、生难遭难得的思想。菩萨也能够尽其所有的财富:如海内外或近或远的国土,通都大邑的城市、人民、仓库、宝藏、公园、池塘、房屋、住宅、森林、果园、农村、农场,广大的异翠奇卉花园,乃至于奇珍妙宝的各种宝贝,和他居住的宫殿、亭台、楼阁、七宝回曲栏楯等,这些世上极尽富丽的财产,为求法故都能舍掉,最难能的是连他最亲蜜的妻和最难舍的爱子,以及其他的眷属僮仆,最尊贵无上的帝王的地位等等,菩萨为了求取正法,他也能一概舍离,能布施给别人,就是要他身为奴仆座垫,或头目髓肉四肢六腑,他为得正法,都不留恋吝惜。

  菩萨的目的是在以不究竟的有为法中,求得永远存在的,劫火都不能烧毁的、真实的、究竟的无为法。同时他也想以此真实的正法,来利益所有的众生。因之他勤求诸佛的正法,没有一切障碍,能真正得到解脱,圆融的清净的,通达十法界一切理性事相的智慧之道。菩萨这种作法,就像往昔的大势德菩萨、胜德王菩萨,和许许多多的大菩萨一样,他们都是为求正法,乃至极少为了一字,他们都宁内舍头目脑髓,外舍国城妻子。菩萨如见有能为他说正法的善知识时,他一定恭敬礼拜,五体投地——头、两手、两足,心中正念着三世诸佛所说的正法,法喜充满,一心专注,乐于修习。他如此勤勉修习,绝不是伪装表现,以求世人的称扬而得丰富的利养。菩萨不再贪图俗世的虚名和利养了,他既能把世间最尊贵、最富有的国王地位都舍掉,怎还会去贪图那些世俗的名闻利养呢?他为的是求佛的自在法王之位,才这样做的。对于世间的一切俗乐,他已经没有一点欲念。他用所求得的、修证得的世法,以长养他的身,以滋长他的菩提觉道之心。永远离开了世间一切虚妄的言语行为,安住于诸佛的真实清净无为的,没有戏论的正法境界。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常乐惠施。一切悉舍。愿一切众生能舍所有。心无中悔。愿一切众生常求正法。不惜身命。资生之具。愿一切众生悉得法利。能断一切众生疑惑。愿一切众生得善法欲。心常喜乐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为求佛法。能舍身命及以王位。大心修习无上菩提。愿一切众生尊重正法。常深爱乐。不惜身命。愿一切众生护持诸佛甚难得法。常勤修习。愿一切众生皆得诸佛菩提光明。成菩提行。不由他悟。愿一切众生常能观察一切佛法。拔除疑箭。心得安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正法舍国城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知见圆满。常得住于安隐道故。

  这位求正法的大菩萨,他发大菩提心,学过去世曾为法忘躯,舍内外财的大菩萨们的希有精神,于是以他修积的善根对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经常喜欢作布施的功德,把自己所有的尽量都布施出来。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惠施所有的内外财,心中绝不后悔。又愿一切众生,知道应该常求正法,能为求正法不惜身命,和能施舍一切维持生命的物质。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正法的利益,把众生对于佛法的疑惑,都能给他们解除。又愿一切众生有希求善法的心,欢喜常常听闻诸佛的正法。又愿一切众生,能效法往昔的大菩萨,为了求正法,能够把身命和尊贵的王位都舍掉,发大愿心修习无上的菩提觉道。又愿一切众生,能够知道尊重正法,常能深入正法,深深喜爱正法,甚而不惜生命。又愿一切众生,能维护正法、弘扬正法,常勤修习诸佛所说的甚深难得的微妙法。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诸佛的菩提觉道之光明,成就菩提觉道之果德,不是藉其他的力量明白的,而是自修自悟。又愿一切众生,对于一切佛法,常能观行相应,了达诸法实相,把心中所有怀疑的箭梗,一一拔除,从此信而不疑,安隐自在。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为求正法时,他舍生命国城妻子所积聚的善根,为众生作的回向。为的是希望众生在知和见上,也就是在信解方面,都能得到圆满通达,生起正知正见,安隐愉悦修行佛道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大国王。于法自在。普行教命。令除杀业。阎浮提内。城邑聚落。一切屠杀。皆令禁断。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种种生类。普施无畏。无欺夺心。广修一切菩萨诸行。仁慈莅物。不行侵恼。发妙宝心。安隐众生。于诸佛所。立深智乐。常自安住三种净戒。亦令众生如是安住。菩萨摩诃萨令诸众生住于五戒。永断杀业。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示现作一个大国的国王——转轮圣王的时候,他一切根据佛法的道理治国教民。他用善巧方便的方法,于法能任运自在,普遍教化臣民发大慈悲心,施行仁政,命令全国废除杀业。推行到整个阎浮提以内的通都大邑、城镇、乡村之中,一切杀害的事,通通命令禁止、断绝杀害。不特对人不能伤害,就连所有的动物也不可以杀害,如无足的蚌类、二足的人和飞禽、四足的畜生兽类、多足的虫类,种种凡有生命能活动的动物,一律普遍施给他们无有恐怖畏惧的心,受到安全的保护,再不会有被残杀的危险。教化人民互助互爱,不要有欺骗窃夺的心,广修诸位菩萨所应修的一切行门。用仁慈心爱护一切有情的众生,不去侵犯它们,也不令它们生苦恼。发真实的慈悲心,令一切众生都能过安隐无忧的生活。在诸佛的道场,恒闻正法依教奉行,立大志愿,乐做一切佛事。常常安住在三种净戒中——①摄善法戒。②摄律仪戒。③利益一切众生戒。也辅导众生行十善,不退心不受外道的诱惑,安隐自在生活于清净的境界。这位大菩萨国王,也令全国人民都受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每个人都能深信佛法,安份守己,社会安宁,永断了杀业、再也没有刀兵凶恶之事发生,所谓人间净土,就是这样的和乐太平。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发菩萨心。具足智慧。永保寿命。无有终尽。愿一切众生住无量劫。供一切佛。恭敬勤修。更增寿命。愿一切众生具足修行。离老死法。一切灾毒不害其命。愿一切众生具足成就无病恼身。寿命自在。能随意住。愿一切众生得无尽命。穷未来劫。住菩萨行。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为寿命门。十力善根。于中增长。

  菩萨教化众生断绝杀业的善根,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发像菩萨一样的大慈大悲、舍己为人的广大喜舍心。每位学佛道的人,一定要能发菩萨心,就是要有菩萨心肠和度量。我们不要说得太高深,就以眼前最普通的事而论:譬如清洁道场,随手收拾一切凌乱的东西,这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每当一次法会结束以后,总有许多地方需要整理,这时就应该自动去做,心中不要存着这不是我的事,师父没有叫我做的心。在道场中一切都要自动自发,无所谓这是谁的事,应该抢着去做,做得越多越好。修行不是只限于参禅诵经,而是随时随地在修行,不要有那么多的分别心,更不要争权夺利,争做领袖支配别人,在师父面前求表现。这种虚妄不实的做法,是不配称为修行人的。

  我从前做沙弥时,就是后来受了具足戒当了比丘,我每到一个道场,总是闷声不响的做别人不做的事。大众共同做的事,我也不后人,那些有名有利的表面工作,我从不与人去争。我们修行办道,最要紧的是脚踏实地,一切向真的方面做。道场整齐清洁,就是庄严道场,信众走进来,见到这种清洁的环境,受到清净气氛的感染,也能令人发菩提心立向道心。菩萨的心是舍己利人,慈悲为目的,我们学佛就要学菩萨的心行。希望大家赶快发菩萨心,早成菩提道果。远离愚痴,抛弃自以为高明的小聪明,真心修学佛法,才能具足智慧。戒绝一切杀念杀业,才能永保寿命,没有终尽的时候。这个寿命,不是说肉体的世寿和生命能长生不死,而是说法身慧命永远没有终尽。

  又愿一切众生有无量劫长的寿命,在无量劫中都能供养十方诸佛。因为能恭敬供养诸佛,又能勤修一切佛法,所以更增长寿命,得到无量寿和无量光。又愿一切众生,把八万四千法门和六度都修习圆满,断灭了贪欲爱取和无明,证得无生法忍,登上了菩萨地,就远离生老病死的苦法,一切的灾乱毒害也不能侵损他的生命了。又愿一切众生,勤修诸法、了达诸法、深入诸法,把一切佛法都修习具足,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自然成为身心坚固的金刚之身。身不会再受病魔缠扰,心也不会受到一切异论的祟惑。寿命得到了自在,生死由自己控制,来去自如。随自己的愿力受生,已超出三界之外,阎王老子管不着了!又愿一切众生,得着无穷无尽悠久的寿命,穷尽未来一切时劫中,都修菩萨行、行菩萨道,安住于菩萨智地,永不懈退,教化一切众生,调伏一切刚强的众生,摄入佛道。又愿一切众生,成为寿命之门,入此门中永不死亡。十种力用的善根,在寿命门中随着时劫一天比一天增多长大。

  愿一切众生善根具足。得无尽命。成满大愿。愿一切众生悉见诸佛。供养承事。住无尽寿。修集善根。愿一切众生于如来处。善学所学。得圣法喜。无尽寿命。愿一切众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进。入佛智慧。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三聚净戒。永断杀业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佛十力圆满智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具足种种的善根,得到没有穷尽的寿命,圆满完成所发的一切大愿。又愿一切众生,都能见到诸佛,供养诸佛,承事各种佛事,得着无穷尽的寿命,修习善法、普行善业、广积善根。又愿一切众生,在佛的道场中,善能学习一切所应学习的圣法——成佛之法,深得喜无量的无尽寿命。又愿一切众生,得着不会衰老、不生病痛、永远不坏的命根,而且勇猛精进,深入佛的智慧之海。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安住在三聚净戒中,永断了杀业所积聚的善根,为众生所作的回向。他希望每个众生得到他回向的利益,就可以得佛的十力之妙用,也可以圆满他们的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众生。心怀残忍。损诸人畜。所有男形。令身缺减。受诸楚毒。见是事已。起大慈悲而哀救之。令阎浮提一切人民。皆舍此业。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看到有一种人的心,非常残忍,从事一种损害人和畜生男形的职业,令人和畜生的身体受到残缺和痛苦。菩萨见到这种事情之后,于心不忍,生起大慈大悲的心,哀愍他们,决心要救度他们,于是命令阎浮提的人民,一律不准操这种职业,从此以后都要舍弃这种残害人畜男形的恶业。

  菩萨尔时。语其人言。汝何所为。作是恶业。我有库藏。百千万亿。一切乐具。悉皆充满。随汝所须。尽当相给。汝之所作。众罪由生。我今劝汝。莫作是事。汝所作业。不如道理。设有所获。于何可用。损他益己。终无是处。如此恶行。诸不善法。一切如来所不称叹。

  菩萨这时,就对那个残害人畜男形的人说:你为了甚么目的作这种恶业?你如为了金钱,我有很多仓库,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你如需要资生的物品,或要娱乐的玩具,我的仓库中都是,随你所喜欢要的东西。不计贵贱多寡,我都愿意尽量给你。你现在所做的这种残害人畜的事,许多的罪业都将由此而生,你将来会受到莫大的恶报,所以我现在劝诫你,不要再做这种丧天害理的恶事了。像你现在所作的这种恶业,是最不合道理的,即使你可以获得很多利益,那又有甚么用呢?这种损害他人而利益自己的事,无论怎么样说,也是不对的。好像这样的罪恶行为,等于是一切不善的恶行,将来恶贯满盈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最厉害的果报,就是诸佛也不会赞叹你,也不能救度你。

  作是语已。即以所有一切乐具。尽皆施与。复以善语为说妙法。令其欢悦。所谓示寂静法。令其信受。灭除不善。修行净业。互起慈心。不相损害。彼人闻已。永舍罪恶。

  菩萨对那个残害人畜男形的人说完了劝诫的法语之后,即刻把他所有的资生之物和各种的娱乐工具,尽量惠施给这个人,以满足他的需要。然后又用和悦的语气,善巧的方法对他阐扬,慈悲喜舍的微妙佛法,令他听了,心中非常欢喜。又对他开示寂静法的利益,指导他修学佛法的方法,令他生深信心,受持不懈。教化他从此灭除过去一切不善的恶性恶行和杀业,修行清净的梵行。对人和一切畜生,生起互相慈爱的心,再也不要彼此残杀损害。这人听了之后,痛切悔改,永远舍去一切罪恶的心念和行为,发愿自新,把这种残害人畜男形的恶业舍弃了。

  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具丈夫形。成就如来马阴藏相。愿一切众生具男子形。发勇猛心。修诸梵行。愿一切众生具勇猛力。恒为主导。住无碍智。永不退转。愿一切众生皆得具足大丈夫身。永离欲心。无所染着。愿一切众生悉得成就善男子法。智慧增长。诸佛所叹。愿一切众生普得具于大人之力。常能修习十力善根。愿一切众生永不失坏男子之形。常修福智未曾有法。愿一切众生于五欲中。无著无缚。心得解脱。厌离三有。住菩萨行。愿一切众生成就第一智慧丈夫。一切宗信。伏从其化。愿一切众生具足菩萨丈夫智慧。不久当成无上大雄。

  菩萨对这人惠施了无量财宝和微妙的法施之后,又以他施舍的善根功德给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愿一切众生,都能圆满具足男性的形体,成就如同佛一样的马阴藏相。又愿一切众生,具有了完满无缺的男子形,知道发勇猛精进心修一切清净行。又愿一切众生,具有勇猛无畏的愿力,恒常做众生的领导者,依着通达无碍的大智慧,永远不会退转到二乘或凡夫之果位上。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圆满具足的大丈夫之身,永远离却贪欲的心念,没有不正当的染污行为,也不执着邪知邪见的外道异论。又愿一切众生,都能成就品德优良的善男子,相貌端正,智慧随日增长,深得诸佛赞叹。又愿一切众生,才能具有大人之力。有大觉大智大愿之人,谓之大人,也可以说就是菩萨。菩萨希望众生都能有大觉者的智慧和愿力,常能修习佛的十种力的善根。又愿一切众生,永远不退失男子的坚决愿力,永远不损坏男性的外形体。女人如有男性的坚强意志,削发出家受具足戒,弘法利生承侍佛事,同样可被尊为善男子、大丈夫。反之若男子无雄心大志,懦弱无能,虽具男子的外形,却无异于弱女子。菩萨希望众生不失坏男子形态,而内心应常知修未曾有法,示福慧具足。所谓未曾有法,就是身心清净,没有贪爱淫欲的思想行为,甚至应一念不生。又愿一切众生,对于红尘中的五欲——财色名食睡,或为色声香味触这一类不清净的享受,不要贪爱沉迷,不执着某种嗜好,心不被五欲所缚,这样就得到了解脱。明白受就是苦,对三有——三界中的一切,生厌离的思想,随时想到要远离这个火宅,唯有修学菩萨行,安心住在菩萨的智地。又愿一切众生,成为智慧第一的大丈夫,通达真理不做糊涂事,明辨是非,不生颠倒的思想。心性平和没有无明烦恼,平等慈悲喜舍没有怨敌,有如是完美的德行,那些亲近你的,闻名而趋附你的男女老幼、善恶美丑的人,都会来接受你的教化,信从你的教言。即使是刚强难伏的异教徒,甚而是十恶的人,他们都会受到你德化的感召,而皈依在八正道的真理下。这就是智慧第一的丈夫,一切信仰他的,服从他的教化。又愿一切众生,具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心,又有大丈夫的勇猛气概,光明磊落。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成为一位最高无上的大英雄,好像佛一样天上天下唯佛独尊。

  是为菩萨摩诃萨禁绝一切毁败男形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丈夫形。皆能守护诸善丈夫。生贤圣家。智慧具足。常勤修习丈夫胜行。有丈夫用。巧能显示七丈夫道。具足诸佛善丈夫种。丈夫正教。丈夫勇猛。丈夫精进。丈夫智慧。丈夫清净。普令众生究竟皆得。

  以上所说的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为了禁绝一切毁败男形的恶业,劝诫那些做恶的人,改恶向善,所作的法施善根回向。菩萨为了令众生都能具有丈夫的形像和德行,所谓“大丈夫只手拨开生死路,奇男儿双眉皱破名利关”。更能够以大无畏的精神守护其他的善丈夫。凡有这种品德的善男子,都可以生在圣贤之家,位同圣贤,具足一切种智。常能勤奋修习大丈夫的殊胜行。如经所说:“相具足——丈夫形;慧具足——智慧具足;行具足——丈夫胜行”。

  又有丈夫的大用——①亲近善知识,发大菩提心。一个有善根有智慧的人,就知道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获无量法益,成就大力大用。②听闻正法:如果要完成丈夫的大用,必须常闻正法,才能增长闻慧,所以凡有善知识讲经说法的时候,一定要去听,抱定一息尚存,就应听闻正法;一息尚存,就要讲说正法的决心。③思惟其义:听了正法之后,一定要思惟它的义理,深入研究,这是成就思慧的功夫。④如说修行:闻和思的功夫都做到了,接着就要如理修行。古人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倘若祇在嘴皮上求表现,行为上却背道而驰,那不是丈夫用,也不配称为佛弟子,祇可叫着打佛的旗号骗饭吃的伪君子庸小人。如果我们想作个真正的佛弟子,想发挥丈夫的大用,我们就要如理修行,脚踏实地的修行,这是成就的修慧功夫。丈夫用的四大要点,第一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因亲近善知识才成就闻思修的三慧佛学,才显出丈夫的大用,由此可见修学佛道的人,要重视亲近善知识。

  丈夫四用另一解释:①自正:能正信不移。②正他:能随机授法。③能随答问:迅速答覆问难。④善解因缘:明白众生一切因缘。巧能显示出七丈夫道:菩萨希望众生知道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显示出成为一个大丈夫具有的七种特点,或者说是七个必须具备的条件。现在依据世间法,举出七点:①长寿久住:寿命很长,久住于世。②妙色端严:相具足、色具足,出众的庄严。③无病少恼:身体健康,安乐自在,没有烦恼。④非仆非女:不是人的奴仆,也不是女身。⑤智慧猛利:有超群的大智慧。⑥发言威肃:说话有分量,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气质上自然流露出一种不怒而威的肃穆气势,令人敬畏。⑦有大宗叶:就是出身名门贵族。

  另有一种说法,就是七种道七贤的意思。①能随信行:随着信心修行。②随法行:能依正法修行。③信解:信解一切佛法的真理。④见至:有正见深入诸法实相。⑤身证:亲身证悟诸法的妙意。⑥慧解脱:是依般若智了达法界的事理,得到真正的自在。⑦俱解脱:一切的一切都看破放下自在了,达到无著无依的解脱境界。有这七种的道,才堪称为丈夫。有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优秀条件,就具足了生入诸佛之家的种因,可以作诸佛的最好弟子,能承诸佛家业的善丈夫,将来一定能圆满佛果。菩萨自己曾受过完成丈夫人格的正教,他又以丈夫正教教化一切众生,更希望众生都能得到丈夫正教,又有大丈夫的勇猛气节,又有大丈夫的正精进,又有大丈夫的正精进,又有大丈夫的殊胜智慧,一切行为都依智而行,绝不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独夫,又有大丈夫的高尚品德,身心无垢内外清净。菩萨自己有如是的美德,所以他也盼望众生们都能具有这些美德,成为诸佛喜悦的善丈夫种,世上第一完美的善男子!菩萨这一片婆心,我们如何才能不负他的所望?!如何才能报答他万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第二十八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见如来出兴于世。开演正法。以大音声。普告一切。如来出世。如来出世。令诸众生得闻佛名。舍离一切我慢戏论。复更劝导。令速见佛。令忆念佛。令归向佛。令攀缘佛。令观察佛。令赞叹佛。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如果知道有佛出兴于世,又亲在佛前聆听佛所开演的正法眼藏。这时,他必定大声疾呼,普遍向十方法界广播,说:如来出世了!如来出世了!菩萨为什么这样做呢?一者是菩萨的大慈悲心,因为佛出兴于世,是百千万劫难遇的事,在佛未出兴世前,众生有如处幽闇,天人减少、恶道日增,连佛名都听不到,众生都苦到极点。现在有佛出世,众生得救的日子到了,菩萨怎忍心见众生常浸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大苦难!所以菩萨高兴得大声疾呼,普告十方世界,令众生立刻能闻佛名见佛面,令这些无知的众生能舍弃种种坏习气和虚妄不实的我慢戏论。再者,诸佛出兴于世时,都有他的大事和因缘。法华经方便品第二,其中有一段经文说的很清楚。经文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佛来到人间,开演的正法就是开示启发众生,有如同佛一样的正知正见,现在被五欲所蒙蔽了,佛来帮助众生,使它恢复清净。指示众生也有如佛的知见,十法界一切平等,没有差别。令众生觉悟本有的知见,如法修行。使令众生深入佛的知见,永不退转,证菩萨的智地,圆满菩提。有这样殊胜的利益,菩萨怎能不普遍告诉众生,催促他们赶快去见佛闻法。而且还告诉众生见佛闻法之后,要常常忆念佛的慈悲德相,思惟佛说的正法,不令忘失。要用真心诚意归向佛,依教言修心念和行为,要依止于佛,受到佛光荫护。随时观察佛的相好庄严,学佛普护众生的平等慈心,教众生知恩报德,赞扬佛救度众生的伟大精神,赞叹佛的功德无量无边。

  复为广说。佛难值遇。千万亿劫。时乃一出。众生由此得见于佛。生清净信。踊跃欢喜。尊重供养。复于佛所。闻诸佛名。转更值遇无数诸佛。植诸善本。修习增长。

  菩萨又普遍对一切众生说:佛出兴于世间,是非常难遇到的,要经过千劫,万劫、甚而千亿劫,才有一位佛出世。众生要有大善根大福德,才能生在这个时候见到佛。这种因缘良机,千万不要错失。当你们见到佛的时候,自然会生清净的信心,不由自主的会欢喜的跳起来。应以最清净的心尊重佛,以最恭敬的心礼拜佛,以此身心供养佛,穷未来际承事侍奉。又可在佛的道场,听到其他诸佛的名号;因之,辗转更值遇无数的佛。在每位佛前,都种植最好的善业根本,修习一切法门,增长善根和德行,福慧具足众德圆满时,便成就佛的果位。

  尔时。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众生。因见佛故。皆得清净。究竟调伏。彼诸众生。于菩萨所。皆生最上善知识想。因菩萨故。成就佛法。以无数劫所种善根。普于世间施作佛事。

  菩萨对那些众生恳切的说完了以上开示之后,这时候,有无数百千万亿的众生,因接受菩萨的劝导,见到佛的缘故,身心受到莫大的饶益,感到真心清净爽快,诸根调伏,有难以言喻的自在。古德说:“多生听善语,业重闻恶言。”一点也不错,能够听到别人善言善语,这都是多生的福报。再能有机会听经闻法,那更是多生修积的因缘。不信且看社会上任何场所,到处人潮汹涌,为什么到佛堂来听经礼佛的人不多?这就是因为众生善根不够。凡是多生亲近三宝的人,善根深厚,他就喜欢见佛闻法,他就能领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法乐。何况现在菩萨能劝导他们去见真佛出世呢?所以这些众生,对于菩萨有说不出的感激,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真幸运,遇到了最好的善知识。因这位菩萨的接引,使我们明白真理,远离邪恶。令我们身心清净调伏,息灭三毒五欲,因而有接受佛法的机会,成就道业的希望。以无数劫所种的善根,普遍在世间做种种的佛事。所谓佛事包括的范围很广,众善奉行,凡合乎正知正见的大小事务,都可谓佛事。出家人讲经说法,领导善信居士修持,对人劝善规过,净化社会等等,都是佛事,也可说做一切佛所赞叹的事。

  佛子。菩萨摩诃萨。开示众生令见佛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不待劝诱。自往见佛。承事供养。皆令欢喜。愿一切众生常乐见佛。心无废舍。愿一切众生常勤修习广大智慧。受持一切诸佛法藏。愿一切众生随所闻声。皆悟佛法。于无量劫修菩萨行。愿一切众生安住正念。恒以智眼见佛出兴。愿一切众生不念异业。常忆见佛。勤修十力。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恳切的对众生开示了见佛闻法的利益之后,随即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给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明白见佛是难得的机缘,见佛是无上的福报,见佛闻法可获得胜妙的利益,大家都能自动踊跃地去见佛,不必等到别人来劝请,或者还要受人的引诱才去。自动自发是出于真诚,被人引诱或劝请就是勉强。勉强的就没有信心,就得不到利益。我们在佛前要殷勤承事佛,要以至诚心供养佛,一切行为都要表里一致,事事都发欢喜心。又愿一切众生经常都乐于见佛的全身,这种诚心是永远不会中断或者废舍而改变的。又愿一切众生,常常精进勤修诸佛一切的正法眼藏,为的可以广大智慧的泉源。又愿一切众生,随便听到什么声音,见到什么境界,都能开悟,明白世上一切的一切,莫非佛法。人生的兴衰毁誉,天然的鸟语花香,四季气候变换、凋零萧条种种现象,无一不是佛法,都可使人觉悟无常。

  普贤菩萨告诉我们:“人在临命终时的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万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凡夫们为名为利终生劳碌奔波,到头来那一样带走了?带走的祇有所造作的业!所以普贤菩萨又告诉我们:“唯有我们修行所发的大愿,它不会舍离我们。它在我们命终之时,能引导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和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诸大菩萨。”所以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希望众生能随听闻声,就能够了悟佛法的真理,在无量劫中,生生世世,在在处处,都能修学菩萨行,学行菩萨道,永不懈退。古德也警惕我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先除少年后去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一半睡着了。”又愿一切众生,随时都安住在正知正念中生活,事事不要生妄想。常以智慧的心眼,迎接佛到人间来普护众生。又愿一切众生,不要受外道异论的影响,生不正当的念头,造下恶业,应该常忆念佛,希望常见佛闻法,勤修佛的十力。

  佛的十力:①知觉处非处智力:处是道理的意思。知道物的道理是对是不对。②知三世业报智力:知道一切众生三世的因果业报。③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道四禅八定及八解脱这三种的三昧。④知诸根胜劣智力:知道众生诸根的优劣。⑤知种种解智力:知道众生对于事理了解的程度。⑥知种种界智力:知道一切众生境界的区别。⑦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五戒、十善、八正道等无漏法,在人间天上所行的业果。⑧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一切业。⑨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的宿命,和无漏涅槃的智力。⑩知永断习气智力:知道永远断除一切妄惑的余习气而使不再生。

  愿一切众生于一切处常见诸佛。了达如来遍虚空界。愿一切众生皆得具足佛自在身。普于十方。成道说法。愿一切众生遇善知识。常闻佛法。于诸如来。得不坏信。愿一切众生悉能称叹诸佛出兴。令其见者普得清净。是为菩萨摩诃萨叹佛出世善根回向。为令众生见一切佛。供养承事。于无上法。究竟清净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佛,明白佛的法身,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他的应化身,是随缘应众生的机而显现的。祇要心诚意净,便随感应现。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如佛一样福慧具足的自在身,随愿力和因缘,任运自如普遍到十方世界去成道说法。又愿一切众生,常常遇着大善知识,能听到佛教的正法,对于佛出兴于世的悲愿,以及佛所说的一切正法,都真信不疑,而且能切实奉行,不受外道异论的影响。又愿一切众生,都能称扬赞叹诸佛出兴于世的悲愿。凡能见到佛的人,都能得到身心清净,种大善根,开大智慧。如是十种愿言,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称扬赞叹佛出兴于世,所积聚的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回向。为的是使令众生见到诸佛之后,能明白供养诸佛,去承事侍奉诸佛。对于无上的妙法,就可以得到清净的智慧,圆满的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舍于大地。或施诸佛。造立精舍。或施菩萨及善知识。随意所用。或施众僧。以为住处。或施父母。或施别人。声闻独觉。种种福田。乃至一切贫穷孤露。及余四众。随意悉与。令无所乏。或施建立如来塔庙。于如是等诸处之中。悉为办具资生什物。令随意用。无所恐惧。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土地给诸佛建造精舍,作为宣说正法的地方。或者布施给诸大菩萨或大善知识们——有大智慧的、明白事理的、能引导人修行的人,送给他们随意使用。或者布施给出家的僧伽,作为修行安住之处。或者送给父母。或者送给其他的人,也不问其人是否大有资财者。或者施给二乘圣者声闻独觉们,如是种种的福田,佛为最大的福田。乃至于一切贫穷的人,孤苦裸露的人,这种最小的福田,菩萨一律平等布施,以及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同样布施;随他们所需要不计数量,一概令其满愿,绝不缺少,这乃菩萨境界,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或者把土地布施出来建塔庙和佛寺。听说这些地方,菩萨不仅布施土地,还建佛寺塔庙住处等等,在每个处所,设备周全,一切资生的杂物,应有尽有,令任何人住在里面都不会有缺少所需,或不方便、不自在、不安全的感觉。令其生活起居,随意取用,无所恐惧和缺乏之处。

  菩萨摩诃萨随何方所布施地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具足清净一切智地。悉到普贤众行彼岸。愿一切众生得总持地。正念受持一切佛法。愿一切众生得住持力。常能守护一切佛教。愿一切众生得如地心。于诸众生意常清净。无有恶念。愿一切众生持诸佛种。成就菩萨诸地次第。无有断绝。愿一切众生普为一切作安隐处,悉令调伏。住清净道。

  菩萨中的大菩萨,随便在甚么地方布施地时,都以他修积的善根,对众生作一番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具足种种的清净智慧,都能修普贤菩萨的无尽万行,达成圆满,登上普贤行愿的彼岸。又愿一切众生,能到达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的心地,身体力行,正念思惟修持一切佛法。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住持佛法的力量,常能守护佛教的各种佛事,令佛法发扬光大。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像大地一样的坚固信心,对于其他的众生,有大慈悲的爱护心,意常清净,没有恶念的侵害心。又愿一切众生,能行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信条,为诸佛种,将来可以成为大菩萨,当他修行的果位修到十地法门时,能够依着次第一地一地的向前进,不退菩提心,也不会放弃修行的心愿。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普遍平等作其他众生的安稳依止之处,令那些刚强难以调伏的众生,因为亲近依止受到感化,自然驯伏也住到清净的佛道中。

  愿一切众生同诸如来利益世间。普使勤修。安住佛力。愿一切众生普为世间之所爱乐。悉令安住无上佛乐。愿一切众生获善方便。住佛诸力无畏法中。愿一切众生得如地智。自在修行一切佛法。是为菩萨摩诃萨施大地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究竟一切如来清净地故。

  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同佛一样利益世间,普遍令那些勤修佛道的佛弟子们,都能安稳自在的在佛力荫护之下。又愿一切众生,普遍受到世间上其他众生的爱护之乐,都能平安住在无上的佛乐之中。又愿一切众生,获得种种的善巧方便,安住在佛的十力和无所畏惧的正法里。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如大地般的智慧。地最平等最慈悲,无爱憎之心。地能生万物、长万物、载万物。愿众生有如地的智慧,安然自在修习一切佛法。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大地时,以诸善根所作的回向。为使众生都可以得到诸佛真正清净的果地之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僮仆。供养一切诸佛菩萨。真善知识。或施僧宝。或奉父母尊胜福田。或复给施病苦众生。令无阙乏。以存其命。或复施与贫穷孤露。及余一切无瞻侍者。或为守护如来塔庙。或为书持诸佛正法。以百千亿那由他仆使。随时给施。其诸仆使。皆聪慧善巧。性自调顺。常勤精进。无有懈惰。具质直心。安乐心。利益心。仁慈心。恭恪心。无怨恨心。无仇敌心。能随受者方俗所宜。于彼彼中。作诸利益。又皆从菩萨净业所感。才能技艺。工巧算数。靡不通达。善能供侍。悦可其心。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现在又布施许多的僮仆,供养诸佛,诸大菩萨,诸大真正的不是假冒伪善的大善知识,或者施给僧宝,或者奉献给天下的父母,这些诸大尊上都是最胜的福田,或者也惠施给那些贫苦病痛的众生,令他们不会在贫病交迫之中,没有人来照顾他;现在有个人来帮助他,因而免除死厄得存生命。或者施给贫穷的人,和孤苦伶仃没有归宿的裸露者,以及许多没有人照顾的可怜老幼人等。或者布施给丛林道场,帮助守护佛塔寺庙,或者帮助书写经文。这些僮仆也知道受持正法,修行办道。菩萨以百千亿那由他的僮仆,随时随地普遍布施。所布施的这些僮仆,都很聪明灵活,善晓主人的意念,他们的性情都很纯良,六根清净自然调顺。做事不必主人操心指挥,日日如是勤劳精进,一点都不懒惰。他们的心地也非常善良,诚恳朴实,不谄不佞。心情愉快也很安于他的工作。常怀着利益人的心,仁慈处事接物的心,恭敬尊重谨慎的心,从不怨恨人,对谁都不存仇敌的心。这些僮仆都有这样优良的品行,而且能随着主人的所在地一切风俗习惯,生活得非常融洽。中国的大圣孔子及亚圣孟子就对学生说过:“入国问禁,入乡问俗”的话。在内对有关主人的家事,对外有关利益地方的事,都能尽心尽力做一切有利于人的事。又都能受到菩萨的清净之业的感召,发挥本具的智力才能,学习工巧的技术和种种艺术、算术等,样样精通,并且都有超人的表现。又善能体解主人的心意,事无大小,不劳主人费心,一切都侍奉周到,令主人心里非常欢喜而且放心。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调顺心。一切佛所。修习善根。愿一切众生随顺供养一切诸佛。于佛所说。悉能听受。愿一切众生得佛摄受。常观如来。更无余念。愿一切众生不坏佛种。勤修一切顺佛善根。愿一切众生常勤供养一切诸佛。无空过时。愿一切众生摄持一切诸佛妙义。言辞清净。游行无畏。愿一切众生常乐见佛。心无厌足。于诸佛所。不惜身命。

  菩萨布施僮仆的时候,同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身心平安,六根调顺,没有杂念妄想的烦恼,以最清净自在的心,在诸佛的道场,修学佛法,从事种种工作,积聚善根功德。又愿一切众生,本着真心诚意,随力随分随时供养诸佛,对于诸佛所说的正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都能依教奉行,处事接物,内外一致,受之于心,持之于身。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被诸佛的佛光所摄受,常常观想诸佛相好庄严,德福圆满,慈悲救世的崇高精神。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思想,就只一心忆念诸佛。又愿一切众生,不要生恶心,要众善奉行,发菩提心,不坏佛种性。勤修诸佛所说一切正法,顺佛的心意积聚善根。又愿一切众生,能常勤供养诸佛和法僧,不要时供时辍,要有恒心,供养三宝功不唐捐。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正念思惟诸佛所说的正法妙义,摄受修持一切正法,言词清净,弘扬诸佛正法。游行十方都我所恐惧。又愿一切众生,时时都欢喜见到佛的慈悲相好庄严,永远也不会感到有足够之心,更不会生厌离心。在佛的道场中,一切内外大小事务,都应该视为份内的责任,绝不畏难苟安。如遇有危害佛教的事发生,为了护佛卫教,可以不惜身命,也要与恶势力奋斗到底。

  愿一切众生得见诸佛。心无染着。离世所依。愿一切众生但归于佛。永离一切邪归依处。愿一切众生随顺佛道。心常乐观无上佛法。是为菩萨摩诃萨施仆使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远离尘垢。净治佛地。能现如来自在身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有福报有善根可以见到很多位佛,心中究竟清净,没有丝毫的染污,离开世间上所有一切执着的毛病。又愿一切众生,有明辨正邪的智慧,知道佛才是真正的归依处,所以祇归依佛,永远离开一切邪魔异论,不受他们的煽惑。又愿一切众生,能了达诸法的义理,随顺着佛所说的道理,经常乐于观察诸法,无有休息,了解诸法空相,成就无上佛法道果。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僮仆给诸佛、菩萨、二乘圣者、大善知识、父母等,下及种种众生和贫苦孤露者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回向。为的是能令众生远离一切如尘垢般的染污,清净治学成佛的法门,到达成佛的果地,能够显现如佛的清净自在之身,教化众生之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身布施诸来乞者。布施之时。生谦下心。生如地心。生忍受众苦。无变动心。生给侍众生不疲厌心。生于诸众生犹如慈母。所有众善。悉回与心。生于诸愚险极恶众生。种种侵陵。皆宽宥心。安住善根。精勤给事。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又以他自身布施给来乞求僮仆的人。当他布施自身时,他心中绝不自命为是了不起的菩萨,他对来乞的人,生出一种谦恭下士的心,很和善,而且没一点憍慢的气概。又生好像大地能容万物,不拣净秽。能生万物,不择贵贱;能载万物,不分爱恶。这样平等慈爱的如地心。又生能忍受一切痛苦,绝不变动的退转心。又生为众生服务,供众生侍使,绝不生疲劳厌倦的心。又生对于一切众生,就如慈母爱护她的子女一样的心,把自己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完全回向给他们。又生对于那些愚痴的、奸险的、极恶的众生,他们对人作恶多端,侵凌、欺骗、压迫、种种不端的行为,菩萨都原谅他们,不责怪他们。菩萨仍然安住善根,很勤奋的为众生服务。

  菩萨尔时。悉以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随其所须。常无阙乏。修菩萨行。恒不间断。不舍一切菩萨义利。善住菩萨所行之道。了达菩萨平等法性。得在如来种族之数。住真实语。持菩萨行。令诸世间得净佛法。深心信解。证法究竟。令诸众生。出生清净增上善根。住大功德。具一切智。

  很和善,而且没一点憍慢气概。又生好像大地能容万物,不拣净秽。能生万物,不择贵贱;能载万物,不分爱恶。这样平等慈爱的如地心。又生能忍受一切痛苦,绝不变动的退转心。又生为众生服务,供众生侍使,绝不生疲劳厌倦的心。又生对于一切众生,就如慈母爱护她的子女一样的心,把自己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完全回向给他们。又生对于那些愚痴的、奸险的、极恶的众生,他们对人作恶多端,侵凌、欺骗、压迫、种种不端的行为,菩萨都原谅他们,不责怪他们。菩萨仍然安住善根,很勤奋的为众生服务。

  菩萨尔时。悉以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随其所须。常无阙乏。修菩萨行。恒不间断。不舍一切菩萨义利。善住菩萨所行之道。了达菩萨平等法性。得在如来种族之数。住真实语。持菩萨行。令诸世间得净佛法。深心信解。证法究竟。令诸众生。出生清净增上善根。住大功德。具一切智。

  菩萨发愿以自身布施给众生时,他随又以自身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为众生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随他们所需用的一切资生之物,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一样都不缺乏。生生世世,在在处处,一刹那都不间断的修菩萨应修的行门,做菩萨应做的慈悲教化济度众生的工作,永不中途停止。也不舍弃一切菩萨应尽的义务,利益众生,更不会违背身为菩萨的中心意义和宗旨。善能安住在菩萨所作所为的道理轨范,事事都合乎众生的心理,恰到好处。又能通达菩萨法是冤亲平等,慈爱众生,不生分别心,应该有一视同仁的平等法性。有上面所说的优点,就可以得生在佛的种族中,可列入佛教了。要常住在真诚中,存心真实忠厚,说诚实话,令意业语业都清净。修菩萨所修的法门,行持菩萨应行的正业,身亦清净。菩萨希望每个众生都能有如是的表现,就可以感召其他人,于是令一切世间都成了清净国土,得到清净的佛法,都能明白正法的义理。一切众生也都对佛法有了深切的信解,终于都证悟正法的真实道理。令一切众生都生清净心,开大智慧,增长无上的善根。住在大功德海中,圆满具足一切种智。

  又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常得供养一切诸佛。解一切法。受持读诵。不忘不失。不坏不散。心善调伏。不调令调。以寂静法而调习之。令彼众生于诸佛所。住如是事。又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作第一塔。应受世间种种供养。令一切众生成最上福田。得佛智慧开悟一切。令一切众生作最上受者。普能饶益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成最上福利。能使具足一切善根。

  菩萨又用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令众生应该常常供养十方诸佛。能了解一切正法,领受正法,修持正法,读诵三藏十二部诸大乘经典。永不忘记,永不失落,永不受人破坏信心,自心也永不散乱。心意常很宁静,没有杂乱的思想。如果六根外驰不调顺,就要令他调伏,用修禅定的寂静法来调习它。令那些刚强难调伏的众生,在佛的道场里也学习这种寂静法——坐禅修定。菩萨又用自身为僮仆的善根,回向众生,令他们作世上第一的宝塔,应该接受世上一切众生的种种供养。又令一切众生成为最好的福田——成了佛就是世上最上的福田,得到如佛的智慧,开大悟明白世间上一切的事和理,也明白出世法才是真正的真理法。又令一切众生作为最高无上的受者——如佛能接受一切的礼赞供养,也能普遍饶益一切众生。又令一切众生成为最高无上福德第一,又能利益一切众生——如佛一样能使一切众生都圆满具足一切善根。

  令一切众生成第一好施处。能使获得无量福报。令一切众生于三界中。皆得出离。令一切众生能作第一导师。能为世间示如实道。令一切众生得妙总持。具持一切诸佛正法。令一切众生证得无量第一法界。具足虚空无碍正道。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自己身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应供无量智身故。

  菩萨又愿令众生成为世间第一的乐善好布施者,因常行布施,所以能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又愿能令一切众生,知道三界如火宅,知道归依佛道,随着菩萨的领导,出离三界。又令一切众生,能作三界中第一的导师——如佛一样能为世间一切众生,宣说指示真如实相的正确道理。又令一切众生能够得到甚深微妙的总持法门,能了知一切法的真空妙有之理,持无量义,不舍正法,具足修持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正法。又令一切众生,证得无量的第一法界玄门,圆满具足犹如虚空无障无碍的正法正道。以上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自身为人仆使时,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为众生所作的回向。为的是希望众生都能证得佛果,受人天的供养,成就无量的智慧之身故。

  诸位善信:你们想一想,做菩萨是容易,还是不容易?菩萨的神通境界,舍身肉骨髓等内财布施,和国城妻子七宝等外财布施,是不易做到的。这姑且不说,因为人皆视舍钱如割肉;可是,舍身供人作奴仆,比割骨头更艰难。如果我们能处处不占人便宜,一举一动都发自慈悲心,不存贪瞋痴的独夫念头,完全为他人着想,这就是活菩萨,这不是很容易吗?可是一般人容易的事不做,难的事更不做。你们说菩萨可怜不可怜,发了千百万的大愿,把舍头目髓脑的功德都完全回向给众生,他日日希望,时时希望,希望我们受到他善根回向的利益,成佛成圣。然而我们仍然乐处三界火宅,在人间苦海中打转,你们说菩萨伤心不伤心?但他绝不灰心,依旧救拔众生,教化众生,把生命财产布施给众生,把善根功德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成佛成圣成祖师。

  诸位!如果有做过母亲的女士,你就可以体验菩萨的心,就如你们对子女一般的殷切入微的心。每个做母亲的女子,尽管她平时是个弱者,但她为了子女,一切她都能勇敢的尽心竭力的去做,祇要是对子女有利益的。当孩子还在胎腹中时,她就开始为他计画一切,希望憧憬祈祷他的将来,一切美满具足,聪明才智样样超过世人,光宗耀祖。及至婴儿降生,做母亲的听到那呱呱的第一声哭声,再看到那一张红嘟嘟的小面孔时,刹那间在生死关上挣扎的痛苦,十月怀胎艰苦难挨的日子,种种无以形容的苦处,都在她听到哭声时忘却了。从此移干就湿,三年哺乳,提携捧负,畏其不寿,求神拜佛,烧香许愿,希望他无病无灾,早日长大成人。及长,有的不负所望,一家欢喜。有的甚至忤逆不孝,打爷骂娘,作奸犯科,累及父母。但是为母亲的她还是疼爱她的子女,一点也不失望,觉得她的孩子比谁家的孩子都好。诸位:这就是天下慈母之心!菩萨对众生的心就如同母亲对子女的心一样。佛说父母之恩难报,菩萨对我们的恩,又如何能报答于万一呢!每位修学佛道的人,应该时时刻刻不要忘了我们身负的这两重恩德!不论在家出家的佛弟子,不要把调子唱得太高,不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从慈悲为首、宽厚待人做起。如果这点学佛道的基础都不打好,恐怕菩提道上,不容易印上你的足痕!

  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法喜悦。生净信心。能以其身供养诸佛。欣乐信解无上法宝。于诸佛所。生父母想。读诵受持无碍道法。普入无数那由他法。大智慧宝。诸善根门。心常忆念无量诸佛。入佛境界。深达义理。能以如来微密梵音。兴佛法云。雨佛法雨。勇猛自在。能分别说一切智人第一之地。具足成就萨婆若乘。以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大法。成满诸根。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听到微妙的佛法时,真是法喜充满,立刻生起清净的信心。菩萨他能以自身奉献诸佛,承事一切佛事,侍奉诸佛愿给走使。他以欢欣鼓舞的心情,无量愉快的情绪,深信悟解诸法所说的无上法宝。他到每位佛的宝刹,见着了佛心中就觉得好像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一样。由此知道菩萨是多么的重视见佛闻法,而我们身为凡夫俗子,如今能见佛闻法,岂能不生未曾有想?!菩萨也乐意读诵诸佛所说的种种大乘经典,更是诚恳实践心受身持,依教奉行各种经典上的无碍法道。普遍深入研究那些无量无数的法典。得到大智慧,入诸法宝藏,成就种种善根门。他心中常常忆念十方诸佛,入于佛的境界,深切了达一切法的真实义理。能够以如同佛样的微妙清净梵音,于十方界兴大法云、雨大法雨、击大法鼓、转大*轮,为众生演说妙法。菩萨勇猛无畏任运自如,作大师子吼,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对众生解说十方三世的智人——诸佛、诸大菩萨、诸大善知识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世间第一,到达崇高的果地,必须具有的因素。他们都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圆满了六度万行,才具足成就了萨婆若乘——即佛究竟圆满果位的智慧,世出世间种种品类,无一不明白了解的大圣佛道之智。这种智慧是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的大法中,才能把种种善根修到圆满具足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诸佛所。闻如是法。欢喜无量。安住正法。自断疑惑。亦令他断。心恒怡畅。功德成满。善根具足。意恒相续。利益众生。心常不匮。获最胜智。成金刚藏。亲近诸佛。净诸佛刹。常勤供养一切如来。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在十方三世诸佛的道场,听闻到无上甚深微妙法,心生无量欢喜,安然住于正法永不生退转心。将过去曾有不明白的经典义理及有疑惑的地方,一听到诸佛开示后,就豁然通达,断除了所有的疑惑,同时也令其他心存犹疑的人,也得到了通达无碍。因之,心中常常是怡然畅快的,一切功德也很顺利成就圆满了,所修的善根也具足了。这种乐于听闻见法的心,仍然是相续不断,没有自满的心,也不会生出觉得我已了解无疑,不须再听了的高傲心。菩萨闻法自利之心不辍,而利益众生之心,亦常不会匮乏。菩萨自修与利他,总是齐头并进,且常以众生第一为修行的目的所以他能获得最殊胜的智慧,成就金刚藏坚固的身体。又常能亲近诸佛,庄严诸佛的佛土,常勤供养十方诸佛。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圆满最胜之身。一切诸佛之所摄受。愿一切众生常近诸佛。依诸佛住。恒得觐仰。未曾远离。愿一切众生皆得清净不坏之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愿一切众生常勤供养一切诸佛。行无所得究竟梵行。愿一切众生得无我身。离我我所。愿一切众生悉能分身遍十方刹。犹如影现而无来往。

  菩萨在这时,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给众生作这样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圆满殊胜的身体,蒙十方诸佛所摄受。又愿一切众生,常常能够亲近诸佛,依止于诸佛所,得佛的护荫。恒常觐谒诸佛,仰慕诸佛的福德智海,不愿远离。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清净不坏的身体,具足种种智慧和无量的功德。又愿一切众生,常常殷勤供养诸佛,从不间断。亦不着供佛之相,或有所乞求。行所无事,全出于真诚之清净心。又愿一切众生得无我身——不执著于我和有我相的身,舍离我和我所执着的,开拓心地。又愿一切众生,能有分身的神通,遍十方国土随意而往,自在影现无有来往。犹如“飞鸟行空不见痕,抽刀断水水仍流”这种的形像。

  愿一切众生得自在身。普往十方。无我无受。愿一切众生从佛身生。处在如来无上身家。愿一切众生得法力身。忍辱大力无能坏者。愿一切众生得无比身。成就如来清净法身。愿一切众生成就出世功德之身。生无所得清净法界。是为菩萨摩诃萨以身供佛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永住三世诸佛家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得任运自在的意生身,普遍到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没有我执和我受的思想。又愿一切众生,好像从佛的身上生出的一样。法华经上譬喻品第三内有几句经文,是舍利弗闻佛说的未曾有法后,他断了一切疑悔,身心泰然而说:“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为佛子的勤修诸法门,圆满六度,具足了一切善根功德,自然都常同佛住,添列于诸佛的家族,将来必定成佛。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因地修行功行圆满,证得与虚空同在的法身。忍辱所生的无形力量,任何的东西都不能破坏他的心。纵然毁了他的形体,但他的精神仍然长存。俗语说某人精神不死,就是说他的善行美德永留在人心。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最好的身,世上再找不出比他更好的身了,而且能成就如佛一样的清净法身,能遍满一切处。又愿一切众生,能够修行圆满六度万行,成就出世的功德,证得三身十身,常住于诸佛的无所得的清净法界——常寂光净土。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以自身供养诸佛,所积聚的种种善根,为众生所作的回向。为了使令一切众生,能永远安住在十方三世诸佛之家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身布施一切众生。为欲普令成就善根。忆念善根。菩萨摩诃萨。自愿其身。为大明灯。普能照耀一切众生。为众乐具。普能摄受一切众生。为妙法藏。普能任持一切众生。为净光明。普能开晓一切众生。为世光影。普令众生常得睹见。为善根因缘。普令众生常得值遇。为真善知识。令一切众生悉蒙教诱。为平坦道。令一切众生皆得履践。为无有上具足安乐。令一切众生。离苦清净。为明净日。普作世间平等利益。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以他自身布施给一切众生,他的目的是想能普遍令一切众生,成就他们所修行的善根,和常忆念往昔积聚的善根。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也愿自己能成为一盏硕大的照明灯,普照十方世界的众生,为他们破除黑暗,迎接光明。又愿能成为众生所喜爱的乐具,以美妙的乐音,普摄一切众生,令他们都感到无上法乐。又希望能成为一座微妙正法的宝藏,普遍领导一切众生,深入妙法之经藏。又希望自己能成为清净光明的智慧之光,普遍为众生演说妙法,开示妙法的真实义理。又希望能成为世间的光和影,普令一切众生常常见到光影,永远不会蒙受阴暗的危厄。又希望能作众生的善根因缘,普遍令众生因常遇见这种善业因缘,而积聚种种善根。又希望自己能做个真正有大智慧的善知识,教诲众生、领导众生,令他们都能蒙受到法益。又希望自己能像一条平坦的大道,令一切众生都能平平安安的走在这条道路上,不受任何坎坷。又希望自己成为世上第一安乐的人,具足一切智慧,能接引众生离苦得乐,明白世间一切是苦空无常,到达清净无为的境界。又希望自己能像光明洁净的太阳,普遍利益一切世间,平等惠施世间一切众生,没有偏差的歧视心。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常亲近佛。入佛智地。愿一切众生得随顺智。住无上觉。愿一切众生常处佛会。意善调伏。愿一切众生所行有则。具佛威仪。愿一切众生悉得涅槃。深解法义。愿一切众生具知足行。生如来家。愿一切众生舍无明欲。住佛志乐。愿一切众生生胜善根。坐菩提树。愿一切众生杀烦恼贼。离怨害心。愿一切众生具足护持一切佛法。

  这位以身布施给一切众生的大菩萨,当他为自己发完以上诸愿以后,接着又以他修积的无量善根对众生回向:他愿一切众生能常常亲近诸佛,因而可以得到佛的智慧,深入佛的智海之中。又愿一切众生得着随顺智,能随顺一切众生的机缘,观机逗教,摄受众生趣向佛道,到达无上觉的境界,永不退转。又愿一切众生能常常到佛的法会中,听闻正法,使心意受到正确的薰习,不生烦恼,不为境界所转移,恒住正念、意识胜善安然调伏。又愿一切众生心有法则、行有轨则,待人接物都不逾矩,学佛的威仪,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又愿一切众生,都能证得涅槃,享受到常乐我净的寂灭之乐,因为深深明白了诸法的真实义理的缘故。又愿一切众生,能领受知足常乐的道理,谚云:“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有如此的通达和觉悟,将来一定成佛,焉得不生如来的家族中!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舍却一切无明的贪欲。凡夫信解佛教的人,有如尘沙之多,何以至今完成佛果的人,寥寥无几呢?这就是因为没有人把无明贪欲舍尽的缘故。无明就如眼翳,把真性密密的遮盖着了,令人在幽暗中摸索,受贪欲的指示,终其一生颠倒造恶业,六道中打滚,三恶道里徘徊流连,这就是无明欲给予众生的果。我们如果不愿在生死海中漂浮,三恶道里为家,就必须舍却这个无明欲,勤修佛道,志求法乐,长住久安,依止三宝。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出生殊胜的善根,要怎样才能舍无明欲生胜善根呢?最简单的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身口意上根据这两句话随时随地下工夫,就可以出生殊胜的善根,无明欲也无形消除了,当你一切功德圆满具足时,自有天人为你在菩提树下铺上吉祥草,等着你坐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

  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杀灭烦恼恶贼,甚么是烦恼贼?如何杀这烦恼贼?诸位:人人都有三个烦恼贼,它们的名字叫贪瞋痴。我们不要杀灭它,把它转变过来成为菩提种。我们对任何事物不起贪心,而且尽其所有、尽其所能行布施,完成布施的最上善根。我们对任何人不生怨害心、妒嫉心,转瞋心而为慈悲心、平等心,尽己所能帮助人,完成普救众生的无量善根。我们一心专注修学正道,不生邪念妄想,转痴心为正知正见,完成利人利己的法布施善根。如果能够这样修学,烦恼贼成了菩提,那儿还会有怨害人的心?又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一切的正法,都能修持一切正法,也能维护一切的正法和佛的道场。

  是为菩萨摩诃萨。以身布施一切众生善根回向。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令得无上安隐处故。

  以上诸愿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以自身布施给一切众生时,所作的善根回向。菩萨的目的,是想利益一切众生,令他们都能得到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佛子。菩萨摩诃萨自以其身给侍诸佛。于诸佛所。念报重恩。如父母想。于诸如来。起深信乐。以清净心。护佛菩提。住诸佛法。离世间想。生如来家。随顺诸佛。离魔境界。了达一切诸佛所行。成就一切诸佛法器。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自愿舍身为诸佛的侍者,服一切的劳役。在诸佛的道场中服务时,他心中想到:能为诸佛奉献一点劳力,藉此报答诸佛的深恩,犹如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又想对于诸如来,应该生起真诚的信心,受到信解之乐。用最清净无染的心,保护佛的菩提觉道,一心不二,安祥的安住在一切佛法中,离开世间上一切不清净的无明、贪欲、情爱、种种痴想妄念。生到佛的家族里,随着诸佛修习梵行。远离邪魔外道的境界。明白诸佛所修的一切行门,通达诸佛所说的诸法妙义。成就诸佛所赞叹的法器。

  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心。一切智宝而自庄严。愿一切众生住善调伏。远离一切诸不善业。愿一切众生得不可坏坚固眷属。普能摄受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为佛弟子。到于菩萨灌顶之地。愿一切众生常为诸佛之所摄受。永离一切不善之法。愿一切众生随顺诸佛。修行菩萨最胜之法。愿一切众生入佛境界。悉皆得授一切智记。愿一切众生与诸如来皆悉平等。一切佛法无不自在。愿一切众生悉为诸佛之所摄受。常能修行无取着业。愿一切众生常为诸佛第一侍者。一切佛所修智慧行。

  当菩萨的心中生起如上的种种思想时,即刻就以所修积的善根,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愿九法界的众生,都得到清净心,没有染污,也不愚痴,以一切如宝的智慧来庄严自己的法身。又愿一切众生安住在菩萨的智地,善于依法调伏自己的诸根,远离一切不善的恶业,成就种种善业。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殊胜的眷属,敦亲睦邻,内外和顺,平安自在没有烦恼。每个亲族都能摄受诸佛的正法,也能辗转传扬诸佛的正法。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做佛的弟子,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修学菩萨行,学行菩萨道,到达菩萨最高次第之位,受诸佛灌顶,入后补佛位。又愿一切众生,常常被诸佛所摄受,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严持净戒,发大菩提心,永远离开那些恶劣的环境。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追随诸佛,顺佛所说,学习修行诸大菩萨所修的大乘佛法,无上甚深的微妙法。又愿一切众生,修行圆满六度万行,具足种种善根和一切道种智,入佛的境界中,得到十方诸佛为他授一切智慧之记。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达到与佛平等的时候,所有诸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经典,都能通达无碍,运用自如,深入智慧之海。又愿一切众生,都能被诸佛所摄受,常能修行无取——不贪、不执著于五欲,不起惑造业,一心修持净业。又愿一切众生,常能做诸佛的侍者,在诸佛的道场,修习大智慧的行门。

  是为菩萨摩诃萨给侍诸佛善根回向。为欲证得诸佛菩提。为欲救护一切众生。为欲出离一切三界。为欲成就无损恼心。为得无量广大菩提。为欲成就照佛法智。为欲常蒙诸佛摄受。为得诸佛之所护持。为欲信解一切佛法。为欲成就与三世佛平等善根。为欲圆满无悔恨心。证得一切诸佛法故。

  以上所说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把自身奉献诸佛,作诸佛的侍者,将所得的善根给众生所作的回向。菩萨对众生回向的目的,一则为欲证得诸佛的觉道和觉果,早成道业。二则为的能救护一切众生,利己亦不忘利众生。希望自己完成佛果,才能拔救一切众生出离三界。一切三界是包括诸天,因为诸天还没有出三界,还没有脱离轮回之苦,所以修行人是不修人天福报的,要修出离三界的究竟法——六度万行,才能永离三界。又为能成就不损恼他人的贪欲心,侵害众生,恼恨别人,这都是损恼心,就是不慈悲的残酷心。又为了能得到无量而广大的菩提觉果——成正觉佛果。又为能成就佛法的大智慧,通达诸佛的缘起性空之妙理。又为了能常蒙诸佛所摄受护佑。又为能得依持诸佛,受到诸佛的爱护。又为了能深信诸法,了解一切佛所说的法。又为能成就和三世诸佛同样的善根,证得平等的佛果。又为了圆满六度万行具足福慧,没有欠缺遗憾悔恨之心,究竟证得诸佛所说的种种法门。为了以上所说的因缘,所以菩萨发愿舍自身为诸佛的侍者,乐于承事一切劳役。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国土一切诸物。乃至王位。悉亦能舍。于诸世事。心得自在。无系无缚。无所恋着。远离恶业。饶益众生。不着业果。不乐世法。不复贪染诸有生处。虽住世间。非此处生。心不执着蕴界处法。于内外法。心无依住。常不忘失诸菩萨行。未曾远离诸善知识。持诸菩萨广大行愿。常乐承事一切善友。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布施他的国土和一切的财产物资,甚至连他最尊贵的一国之王的地位,也能施舍给人。对于世间上一切的富贵荣华,名誉地位都视之如浮云,能看破放下而且非常自在,没有一点牵挂,没有系缚,没有贪恶和执着。远离了一切恶业,一心一意从事利益众生的工作。坚定为善最乐的宗旨,不存受报的思想。也不乐于在世俗中随波逐流,享受五欲。更不会去贪图不正当的财富和地位,也不涉身到那些造罪业的地方去,一切染污的恶业,如杀盗淫妄酒等事,绝不沾染。身虽与众生同住在人世间,但他的心等于“非此处生”。因为菩萨的心不像凡夫样执着五蕴——色受想行识。不执著于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不执著于十二处——六根、六尘。蕴界处三科都是凡夫所迷执的染污法,菩萨由心不执着此等法。有关于内法的无漏法及外法的有漏法,都不生依住心,所以他能内施头目脑髓,外施国城妻子。菩萨在一切时一切处,都不会忘失他所修的六度万行,是要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要利益一切众生。他也不曾一时一刻离开过诸位大善知识,亲近供养,承事一切给侍,行持诸大菩萨所发的广大行愿,并非常乐意帮助一切同修共参的善法友。

  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为大法王。于法自在。到于彼岸。愿一切众生成佛法王。摧灭一切烦恼怨贼。愿一切众生住佛王位。得如来智。开演佛法。愿一切众生住佛境界。能转无上自在*轮。愿一切众生生如来家。于法自在。护持佛种。永使不绝。愿一切众生开示无量法王正法。成就无边诸大菩萨。

  修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将国土王位及一切诸物布施给众生,又发菩提心修无上道救度众生,这时他又以布施的善根对众生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做大法王——成佛,对于法的如实空义实相,都通达无碍,运用自如,不加造作,很自在到达涅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成为佛教中的法王,获得法的正知正见,常乐法喜。因之,一切烦恼怨贼,悉皆摧毁消灭了。又愿一切众生能住到佛的法王之位,得到如佛的一切种智,又能开示演说诸佛所说的法。又愿一切众生能到达诸佛的境界,能够大转无上正*轮,任运自在不受一切阻碍。又愿一切众生都能生到佛的家族中,对于一切法都能了解,运用自如,全心全力保护发菩提心的众生,令他们承佛家业,续佛慧命,使佛种永远不致于断绝。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开演指示诸佛所说的正法义理,因而可以成就无量数的大菩萨。

  愿一切众生住净法界为大法王。现佛出兴。相继不断。愿一切众生于诸世界作智慧王。化导群生。无时暂舍。愿一切众生普为法界虚空界等诸世界中。一切众生作法施主。使其咸得住于大乘。愿一切众生得成具足众善之王。与三世佛善根齐等。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王位善根回向。为欲令彼一切众生究竟住于安隐处故。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住在清净的法界,作最大的说法之王,示现佛身,出兴到人间,一位一位佛接连着出兴世间,络绎不绝。又愿一切众生,在一切世界都作最有智慧的颂导者,教化众生、辅导众生,做净化社会的佛事,不辍不息。又愿一切众生,普遍为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世界中的众生,开演正法、普施法雨,作法施主,令一切众生都能信受大乘佛法,安住在大乘法益的境界。又愿一切众生都能众善奉行,具足种种善根,为众善之王,与三世诸佛的善根并驾齐驱。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把九五之尊的王位布施给人,所修积的善根,为众生作的回向。他为的是想令一切众生,真正能安住于安隐之处的缘故,也就是能安住于诸佛的道场里。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人来乞王京都严丽大城。及以关防所有输税。尽皆施与。心无吝惜。专向菩提。发大誓愿。住于大慈。行于大悲。志意欢悦。利益众生。以广大智解了深法。安住诸佛平等法性。发心为求一切智故。于自在法起深乐故。于自在智求证得故。净修一切诸功德故。住于坚固广大智故。广集一切诸善根故。修行一切佛法愿故。自然觉悟大智法故。安住菩提心无退故。修习一切菩萨行愿。一切种智尽究竟故。而行布施。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见到有人来向他乞求国王所住的京城——国都,最庄严而富丽的大城,以及国防要塞边地关卡,进出口的海关税收机构等,诸如此类尊贵的重要的地方,他都毫无吝惜的,一概施舍给来乞求的人。菩萨为什么这样慷慨呢?因为他是一心来求菩提觉道,发广大的誓愿,普度一切众生出生死海。待人接物,事事本着慈爱心,对众生随时拔苦予乐为宗旨。一切行事,都在利益众生,以此为他做人的目标。所以说菩萨住于大慈、行于大悲。他的志愿和心意,充满了能利益众生的欢悦。用他广大的智慧,通达了解甚深微妙的法义。因之,菩萨就能有不退转的睿智,和诸佛的法性是平等的。菩萨发菩提心的目的,就是为求得明白一切的智慧。对于能解脱身心,得到任运自在的妙法,生出一种深信爱乐的心。对于能神通妙用,任运自如的智慧,也希望能证得。勤修一切清净的功德,安住于最坚固广大无边的智慧中,平等广大普修集种种的善根。修行诸佛所说的法门和诸佛的大愿,自自然然到达功行圆满的时候,就会开大悟,照了诸法的实相,得大智慧,了无所得。安住于菩提心上,勇猛精进、无间精进,永不会生退转心。修习诸大菩萨所修的行门和大愿,希望获得如佛所有的一切通达的种智,而都能真实获得。菩萨为了完成以上种种愿望的缘故,所以他要修行这种难能希有的大布施。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悉能严净无量刹土。奉施诸佛以为住处。愿一切众生常乐居止阿兰若处。寂静不动。愿一切众生永不依止王都聚落。心乐寂静。永得究竟。愿一切众生永不乐着一切世间。于世语言。常乐远离。愿一切众生得离贪心。施诸所有。心无中悔。愿一切众生得出离心。舍诸家业。愿一切众生得无吝心。常行施惠。愿一切众生得不着心。离居家法。愿一切众生得离众苦。除灭一切灾横怖畏。愿一切众生严净十方一切世界。奉施诸佛。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王都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悉能严净诸佛刹故。

  菩萨以布施京都大城市所修积的善根,给众生作如下的回向:如他所说的我愿一切众生,都能以他们所修的功德,庄严无量无边的尘刹国土,用这些清净的刹土,奉献给诸佛,作为诸佛宏法利生的道场。又愿一切众生,乐于远离闹市,居止于清静山林,静静修习梵行,不随意到处游行。又愿一切众生不要依止在国王的都城和通商的中心区,或者人口最密集的大市镇。因为这些繁华的地方,即是造业的污秽地,容易使人堕落,所以菩萨不愿众生去沾染恶业,而要众生懂得心乐寂静,可以得到清净的究竟智慧。又愿一切众生,永远不要执着世间上一切虚幻的名闻利养、荣华富贵、妻财子禄等无常的享受。对于世间上那些好听的阿谀谄言,要远远的离开不听不见,因为这些好看好听的言语享乐,都是引导人走向恶趣的毒饵。又愿一切众生,得着知足常乐没有贪欲的心。不贪求,更乐于布施,尽其所有布施给人,而不生后悔的心。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出离世俗之家的心,能够把妻子财产名利都舍掉,把这个无形的障碍枷锁打破。又愿一切众生得着没有吝啬的心,常常能够对众生慷慨惠施。又愿一切众生得着不拘泥的心,对于世法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不必看得太严重,因而阻碍了出家修道的无上志愿。倘若能以清净的身心向道,尽可以勇敢的离开传宗接代的世俗家法。俗语说:“一子成佛,九族升天”,甚至于家中的鸡犬都随着升天,这不是较男女婚传宗接代更大的孝道?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脱离一切苦痛的遭遇,把那些飞灾横祸,令人恐怖惧怕的事,才能险灭掉。又愿一切众生,能够供养上妙庄严之具,严净十方一切世界,奉献给十方诸佛。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王都时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是能使令众生,都能完成庄严清净诸佛的刹土之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所有一切内宫眷属。伎侍众女。皆颜貌端正。才能具足。谈笑歌舞。悉皆巧妙。种种衣服。种种华香。而以严身。见者欢喜。情无厌足。如是宝女。百千万亿那由他数。皆由菩萨善业所生。随意自在。敬顺无失。尽以布施诸来乞者。而于其中。无爱乐心。无顾恋心。无耽着心。无系缚心。无执取心。无贪染心。无分别心。无随逐心。无取相心。无乐欲心。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把王位京都布施出来以后,现在他又要把所有的内宫眷属包括后、嫱、嫔、子、女等,和歌舞伎乐的侍女们。这些妇女们,个个都是容颜品貌端正出众,文才技能具足,谈笑风雅超群,霓裳歌舞绝伦。种种式样的彩色衣衫,配上种种钗镮钏钿,名华妙香以庄严其身。令每个见到的人,都生欢喜心,情无厌足的时候。

  像这样的宝女有百千亿那由他之多,这都是菩萨累劫所修的善业生出的福报。她们也都很安祥自在,生活得很自由,对于长上极尽恭敬顺从之心,从来不犯一点过失。菩萨把这些好女孩子,都布施给来乞求的人。菩萨决心把她们布施给人的时候,没有爱乐不舍的心,没有留恋的心,没有优柔寡断的心,没有被女色所捆绑的心,没有放不下的执着心,没有贪欲染污的心,没有爱恶的分别心,没有随波逐流的心,没有取著于相的心,没有乐欲的心。

  菩萨尔时。观诸善根。为欲令一切众生咸得出离故回向。得佛法喜故回向。于不坚固中而得坚固故回向。得金刚智不可坏心故回向。入佛道场故回向。到于彼岸故回向。得无上菩提心故回向。能以智慧了达诸法故回向。出生一切善根故回向。入三世诸佛家故回向。

  修布施的大菩萨,这时他仔细思惟,观察一切善根,考虑为众生回向的意趣,于是在他心中立下十个目标为众生回向:①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出离三界,了脱生死。②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着佛法之法喜充满。③希望一切众生,明白世事无常虚幻无主的道理,在不坚固无常的生死历程中,修学佛法,得一个坚固的永恒的法性身。④又希望一切众生,得到金刚般坚强的殊胜智慧,和不可被破坏的卓绝心。⑤希望一切众生,都到佛的道场中闻法。⑥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登上涅槃彼岸。⑦希望一切众生,得到无上的菩提觉道之心。⑧又希望众生用金刚智慧,了达诸法的实相理体。⑨又希望一切众生,勤修菩萨道的种种法门,因而出生一切善根。⑩又希望一切众生,修行圆满,具足种种功德,得生入三世诸佛的家族。入佛种性,得成佛果。菩萨根据这十种缘故,而为众生作如是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如是法。生如来家。增长诸佛清净胜因。出生最胜一切智道。深入菩萨广大智业。灭除一切世间垢恼。常能供施功德福田。为诸众生宣说妙法。善巧安立。令其修习诸清净行。常勤摄取一切善根。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的身心时时都薰陶在无上的大乘佛法中,所以他能成为佛种,生在佛的家族中。目染诸佛的胜妙福德,成了增长菩萨清净善业的最胜因素,而能生起最殊胜的种种智慧之道,深入菩萨广大的智慧,依智行一切善业。灭除了世间上无量的尘垢和苦恼。知道应该常常供养三宝,普行布施,广济贫穷孤露的众生,修善功德,成为众生所种的福田。又能为诸众生宣讲解说诸佛所说的妙法,用善巧方便的法门,安抚一切众生,令他们都能学习修持清净的行门。常护念众生,教化众生,勤修善业,摄取一切善根。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常得无量三昧眷属。菩萨胜定相续不断。愿一切众生常乐见佛。悉入诸佛庄严三昧。愿一切众生成就菩萨不思议定。自在游戏无量神通。愿一切众生入如实定。得不坏心。愿一切众生尽获菩萨甚深三昧。于诸禅定而得自在。愿一切众生得解脱心。成就一切三昧眷属。愿一切众生种种三昧。皆得善巧。悉能摄取诸三昧相。愿一切众生得胜智三昧。普能学习诸三昧门。愿一切众生得无碍三昧。入深禅定。终不退失。愿一切众生得无著三昧。心恒正受不取二法。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一切内宫眷属时善根回向。

  菩萨这时,以他布施内宫眷属所修积的善根,对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常常得到很多的正定正受的眷属,菩萨所修习的最胜禅定三昧,一个接一个永远不断绝。又愿一切众生,常常欢喜见到佛,也同样能够入于诸佛最庄严的三昧——正定中。又愿一切众生能够成就菩萨不可思议的微妙大定,任运自在游戏于十方佛刹,显无量的神通。又愿一切众生,入于真如实相之定,向金刚不坏之心。又愿一切众生,完全获得菩萨甚深的正定,在四禅八定中而得自在的禅悦之乐,出定入定不须作意。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心解脱,无所执着,成就种种三昧,以三昧——正定为眷属。又愿一切众生,在无量三昧中,都能得到善巧方便任运自如的三昧,能以一三昧演变成无量三昧,一切三昧均是互相摄取。又愿一切众生得殊胜智慧的三昧,普能学习一切三昧,都达到圆通无碍之门。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圆融无碍的正定,入于甚深的禅定之中,始终不会退失这种禅定的功能。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著于空、不著于有的正定,心常在正定正受之中,不取其他的法门。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内宫眷属时,所作的善根回向。

  为欲令一切众生皆得不坏清净眷属故。为欲令一切众生皆得菩萨眷属故。为欲令一切众生悉得满足佛法故。为欲令一切众生满足一切智力故。为欲令一切众生证于无上智慧故。为欲令一切众生得于随顺眷属故。为欲令一切众生得同志行人共居故。为欲令一切众生具足一切福智故。为欲令一切众生成就清净善根故。为欲令一切众生得善和眷属故。为欲令一切众生成就如来清净法身故。为欲令一切众生成就次第如理辩才。善说诸佛无尽法藏故。为欲令一切众生永舍一切世俗善根。同修出世清净善根故。为欲令一切众生净业圆满。成就一切清净法故。为欲令一切众生一切佛法皆悉现前。以法光明普严净故。

  菩萨为什么把他布施内宫眷属的功德善根,悉皆回向给众生呢?一他不为贪图世间的虚名,二不为贪图别人的好供养。他一心祇希望一切众生,都可以得到金刚不坏的清净伴侣和眷属。又为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不退菩萨为他们的眷属。又为的令一切众生,都明白诸佛所说的法,满足他们的求法渴念。又为要令一切众生,能切实修行诸佛所说法门,而成就种种智慧的神通力。又为了希望一切众生,能证得无上殊胜的智慧,世上再没有超过这种的智慧波罗蜜了。又为了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着非常和睦的眷属,互敬互爱,守望相助,彼此能随顺谦让。又令一切众生,随处都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道友,同修共参,决不会有怨憎会苦的遭遇。又为令一切众生,能够具足一切福德和智慧,成就福慧具足的圣人的眷属。又为了希望一切众生,能成就同佛一样的清净法身,充满虚空法界,与佛同体不二。又希望一切众生,能够成就真实的辩才,得着四无碍辩的智慧。善于演说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无穷无尽的大宝法藏,有条不紊的、依着次第、譬喻解脱,合理的雄辩,令听者深得法喜。又为令一切众生,明白不种世俗因缘的善根,因为世俗的善根是有漏的,不究竟的,所以要永远舍掉,要修出世的无漏善根,清净的合乎正法的善根。又为使一切众生,能够把清净的善业修积圆满,就可以成就佛说的出世清净正法。又为令一切众生,得到诸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能现前——圆满成就,以法的智慧之光,普遍庄严十方国土,令十方国土都成为清净的乐土。为了如是种种缘故,菩萨以他布施内宫眷属的善根,为一切众生回向,希望众生受到他回向的利益,满足他的愿望。

  佛子。菩萨摩诃萨能以所爱妻子布施。犹如往昔须达拏太子。现庄严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能把人人求之不能得的王位和庄丽城池布施给他人,他也能把人人都难舍难分的爱妻和爱子布施给人,他的目的祇是为了求法,所以说菩萨为法能舍,为法忘躯。能割舍爱妻和爱子的菩萨,好像从前有位须达拏太子,现在如庄严王菩萨,以及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菩萨,他们并不是不爱他们的妻和子,而布施给人。他们是把自己最喜欢的最宝贵的布施给人,这才叫难舍能舍、难行能行,所以才被称为菩萨。

  这儿讲一段有关须达拏太子舍妻子求法的公案:太子已是灌顶王子,即将继承王位的人,可是他深爱佛法,又爱作大布施。向他求布施的人,不计其数,他不但把一切的物资,和他未来的王位都布施给人了,最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他的父王看到这种情形,就给了他一辆老牛车,叫他带着妻子到深山无人的地方去住。这时天帝释因见他一切能舍,身边仅剩下妻和儿子,便想去试试他的舍心彻底究竟如何?于是化身为一个相貌非常丑陋的婆罗门,来到太子处,对他说:“我会说很微妙的法,不过现在我很饥饿,你如舍得把你的妻子供我饱食,我就为你说法。”

  太子立刻应允了,可是他的妻子不忍心自己的孩子给人吃,就痛哭起来。太子说:“你当年要嫁给我时,我就说过怕你阻碍我求法的心,所以我不愿结婚。后来你发愿不阻碍我,并且愿助成我修道。你当时所说的偈,难道你忘了吗?你不是说:‘无量劫顶戴,广大金刚山,若能眷纳我,甘心受此苦。无量生死海,以我身肉施,汝得法王处,愿令我亦然。若能眷纳我,与我为主者,生生行施处,愿常以我施’。”太子妃听了,也就含欢喜的心,与子同时要让丑婆罗门吃。然后婆罗门对太子说法偈云:“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五阴空无相,无有我我所。”太子听了,非常欢喜,一点不后悔,并书写流布于后世。

  这时帝释天知道太子有如此的坚固心求法,非常感叹,于是踊身虚空,显出本来的身份,对太子很恭敬的说:“你踊是个了不起的大修行人,将来一定会成佛果。”说完这话隐身不见,这时太子却发现他的妻和子仍在他的身边。一个修道的人,常会受到诸天、菩萨、或者诸佛的考验。尤其在逆境中时,就看到你是否真心诚意修行。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否则,经不起考验,就会堕落,或生退转心。

  菩萨尔时。乘萨婆若心。行一切施。净修菩萨布施之道。其心清净。无有中悔。罄舍所珍。求一切智。令诸众生净深志乐。成菩提行。观菩萨道。念佛菩提。住佛种性。

  菩萨这时全心全意的本着他证得的一切智慧,来做各种的布施,专一其心修行菩萨所修的清净法,实事求是的做,其心清净,从不中途生后悔心,而停止布施的善业。菩萨布施,他不是把剩余的物资给人,也不是把不欢喜的给人,更不是把破的烂的坏的给人,而是尽其所有的,最珍贵的最爱的一切布施给人。他为的是要求得一切的智慧。他同普通凡夫的思想不同之处就在这儿。凡夫追求的是有形无实无常的物资,菩萨求的是至高无上的、永恒的智慧,和甚深的微妙的佛法。菩萨求一切智,不仅为利己,他希望众生得到他回向的利益,同时也能生清净心,深信诸佛所说的一切正法,立大志发大愿,以法为乐,欢喜行布施。勤修六度,成就菩提觉道的行门。观察菩萨应修的大乘佛道,常常忆念诸佛修证的正等正觉的菩提觉道。安住于佛的种性之中,永不退失,得佛加被。

  菩萨摩诃萨成辨如是布施心已。决定志求如来之身。自观己身。系属一切。不得自在。又以其身普摄众生。犹如宝洲。给施一切。未满足者。令其满足。菩萨如是护念众生。欲令自身作第一塔。普使一切众生欢喜。欲于世间生平等心。欲为众生作清凉池。欲与众生一切安乐。欲为众生作大施主。智慧自在。了知菩萨所行之行。而能如是大誓庄严。趣一切智。愿成无上智慧福田。普念众生。常随守护。而能成办自身利益智慧光明。普照于世。常勤忆念菩萨施心。恒乐观察如来境界。

  菩萨中的大菩萨,坚毅了如上所说的布施心之后。他决定立志上求佛道,欲得如佛的法身。他反观察自己这副身体,无形中被许多尘劳所系,不能得到自在。譬如寒热饥渴,都不能自主,为了适应生存,就必须迁就身体。虽然感到色身是个系累,但不藉这个色身来修真,又不能成就道业,所以为了要普遍摄化众生,仍然还是要用这个身体。说个譬喻:这身体就像一个深藏众宝的宝洲,能出产各种的宝物,以这些宝物,用以作大布施,令那些贫乏的众生,都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令他们都生活得安稳愉快。菩萨像这样常常护念着众生,不舍众生,于是他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世间上第一的宝塔,普遍使令一切众生,见着他都生大欢喜心。又觉得自己对世间上一切的众生,应该慈眼平等看待,不要有爱恶的分别心。又觉得自己应该做一切众生的清凉池,能够洗除他们无尽的尘垢和热恼。又希望能给众生一切的安乐。又想到应该作众生的一个大施主,普施给他们最需要的、最欢喜的资生之具,和无上的法益。

  菩萨所得的智慧,是任运自如的,因为他已经了然贯通菩萨所应修的一切行门,都已圆融无碍了。而且更能发大誓,度一切众生出生死海,以此宏愿庄严佛土,庄严自己的法身。他的目标是趣向成佛的一切种智,愿意自己成为众生的无上智慧福田。普遍愍念一切众生,随时随地守护着他们,不令他们受到意外的灾难怖畏。菩萨虽然不时都在为利益众生而辛劳,但他并未荒废自己的修持。他做到了利人利己,他的大智慧光芒,普照耀到十方世界。他常常忆念不忘的,是作一个大菩萨应有的布施心。因为布施为六波罗蜜之首,能究竟圆满布施度的菩萨,其他五度一定也可以圆满具足的。况且六度之中的智慧度,更是其余五度的眼目。菩萨任何行事,都是以智领行,不像凡夫是以意行事。以意行事则是愚痴的思想,颠倒的行为。所以菩萨常勤忆念施心,为的免于失坏布施的善根。菩萨也非常喜欢静坐思惟诸佛的境界,观想诸佛所居的常寂光净土。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缚无著解脱心布施妻子。所集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住佛菩提。起变化身。周遍法界。转不退轮。愿一切众生得无著身。愿力周行一切佛刹。愿一切众生舍爱憎心。断贪恚结。愿一切众生为诸佛子。随佛所行。愿一切众生于诸佛所。生自己心。不可沮坏。愿一切众生常为佛子。从法化生。愿一切众生得究竟处。成就如来自在智慧。愿一切众生证佛菩提。永离烦恼。愿一切众生能具演说佛菩提道。常乐修行无上法施。愿一切众生得正定心。不为一切诸缘所坏。愿一切众生坐菩提树。成最正觉。开示无量从法化生诸善男女。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妻子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悉证得无碍解脱无著智故。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以没有束缚,没有执着,而真正能放下自在的解脱心,布施他的妻和子给乞者,所集的善根为众生作如是的回向:如他所说愿一切众生能安住于佛的菩提觉道,得到千变万化的意生身,周遍游行于十方法界,转不退*轮,弘扬正法,教化众生。又愿一切众生得无著无依的智慧身,本着所发的大愿之力,到十方诸佛的佛刹,亲近诸佛,供养礼拜诸佛。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舍去情爱和憎恨的心,因为私情欲爱,是令众生在无量劫中沉沦生死之流的主因。憎恨能蒙蔽本有的智心,牵系人走入恶道,颠倒是非造恶业。如能把这两种心舍掉,就可以断除贪恋的结习,出生死海,入法性流。又愿一切众生,都皈依佛作佛的弟子,随着佛修行,学佛修行的方法,学佛的行仪,学佛的慈悲行道。又愿一切众生,在诸佛的道场,好像在自己家中,好像依止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心中没有沮丧,也不会受外道异论的摇惑。又愿一切众生,常为诸佛的长子,如同佛的口生,从法化生。又愿一切众生,得到真实的皈依处,成就如同佛的自在智慧。又愿一切众生,能修正如同佛所证的菩提觉道的佛果,永远离弃了无明烦恼。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具足演说佛的菩提觉道四无碍智辩,常常乐于修行无上布施的法门。

  布施法门中以法施为最上,财施是助人改善生活,法施是续人的慧命,所以法施为最上。又愿一切众生得正定的心,对任何事都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不移的宗旨,不因为外道的异论,就拿不定主意,摇摆不定。譬如迁就人事环境,官僚乡愿事事推拖拉,因循苟且,这都是没有正信正定宗旨所形成的现象。菩萨希望众生有正定心,就不会被那些外缘破坏正当的成就。又愿一切众生,能够坐在菩提树下成正等正觉,证得佛的果位,然后转大*轮,开示无量正法,教化众生,令一切众生受到正法的饶益,都成为最完美、才德兼全的好男子好女士。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他的妻和儿子时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为了能够使每个众生,都可以证得没有障碍的,真正解脱的,大智慧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庄严舍宅及诸资具。随有乞求。一切施与。行布施法。于家无著。远离一切居家觉观。厌恶家业。资生之具。不贪不味。心无系着。知家易坏。心恒厌舍。都于其中无所爱乐。但欲出家修菩萨行。以诸佛法而自庄严。一切悉舍。心无中悔。常为诸佛之所赞叹。舍宅财物。随处所有。悉以惠施心无恋着。见有乞求。心生喜庆。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珍贵的物资,倘若有人来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给他。菩萨修布施法门,对于家庭的一切他都没有执着心;他的心目中,早已远离了家族观念。他明白家本来就是个空的,因缘和合而组成的,缘尽就各自分散了,有甚么值得执着呢!他根本就厌恶家中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以及那些资生的工具物资。在日常生活中,不贪取华服美食五欲的享受,所以他的心不会被那些物质所系缚。知道这个家终会离散,不会永远存在,所以他的心对家庭观念很淡薄,常常都想舍弃这个世俗的家,出家修道,更求出离三界的家。至于家庭的份子如妻子,等于是个脖锁,把人的颈脖子扣得牢牢的。儿子就是脚镣,拖得动不了脚步。女儿就如手铐,手都不能动一下。一个人像这样周身都被捆绑着,连呼吸都没有自由,还谈得到自在吗?又有甚么可以爱着的呢?菩萨看破了这些,放下一切,为了免受家的逼迫,所以他但求出这个世俗家,去学修菩萨行。用修习诸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而证得的菩提道果,来庄严自身。把身外的资财完全舍掉,都不会生悔心。菩萨这种作风,常常受到十方诸佛的称扬赞叹: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真精进,发如是的大菩提心,做人所不能做的事,舍人所不能舍的家财舍宅,一切所有,都能惠施给人,而不悔、不留恋、不执着,真心难能可贵。菩萨见到有来乞求的人,心中无限欢喜,无尽的庆幸自己有行大布施的机会。

  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舍离妻子。成就出家第一之乐。愿一切众生解脱家缚。入于非家。诸佛法中。修行梵行。愿一切众生舍离悭垢。乐一切施。心无退转。愿一切众生永离家法。少欲知足。无所藏积。愿一切众生出世俗家。住如来家。愿一切众生得无碍法。灭除一切障碍之道。愿一切众生离家属爱。虽现居家。心无所著。愿一切众生善能化诱。不离家法。说佛智慧。愿一切众生身现在家。心常随顺佛智而住。愿一切众生在居家地。住于佛地。普令无量无边众生发欢喜心。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舍宅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成就菩萨种种行愿神通智故。

  修布施行的大菩萨,这时又将他布施舍宅所修积的善根,为众生作如下的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把束缚身心的枷锁——妻和子,决心舍离自求解脱,去修学菩萨道的梵行,成就出家的自在安乐。出家是件不容易的事,并不是说剃除了须发,穿上袍搭件袈裟,说几句机锋话,满口佛呀、法呀的说一大篇好听的道理,坐在那儿闭眼参禅。这只可算为穿佛的衣,吃佛的饭,表演一个出家人的样子。如果能言行一致,苦口婆心,慈悲平等待人接物,人前人后不违正道,这才能说是位本份的出家人。出家人有三种:①出世俗的家:这就是一般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②出烦恼无明的家:出家后各人修持的进境,祇有自己知道,不过在个人的语默动静中,旁人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出家人的习气毛病,一天天减少,贪瞋痴的表现,日日在消减,那就是古德说的“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证”的现象。这位出家人,他正努力冲出烦恼无明的家,向菩提大道上走。③出三界的家:这就是出了家而仍沉溺在家法中的人,开示家属的组合,都是因缘所成,不要太执着。他引用大智大慧佛所说的人生道理,指导那些迷误者,即使不离世俗的家法,也要信仰佛法,修学佛法,明白佛法,不受家法的束缚。又愿一切众生,虽然现身在世俗的家族中,心却是随顺着诸佛的智慧,修行办道安住不动。又愿一切众生,现在虽然没有出家,还是个在家的居士,但他们的心愿却已住在佛的地位,能够普遍令无量无边的众生,发起欢喜心,发大菩提心。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舍宅时,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是使令众生能够成就犹如菩萨的种种大愿和修行的法门,以及任运自在的神通智慧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种种园林台榭。游戏快乐。庄严之处。作是念言。我当为一切众生作好园林。我当为一切众生示现法乐。我当施一切众生欢喜之意。我当示一切众生无边喜乐。我当为一切众生开净法门。我当令一切众生发欢喜心。我当令一切众生得佛菩提。我当令一切众生成满大愿。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父。我当令一切众生智慧观察。我当施一切众生资生之具。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生长一切善根大愿。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又布施各种式样的第一个目标,也是一切修学佛道的七众弟子的第一个目标。这时就永断生死,以后随自己的愿力,自由来去九法界中度化众生,成就了出家的第一快乐。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解脱家庭的束缚,入到诸佛的家族,修学诸佛所说的法门,勤修清净梵行。又愿一切众生,把悭贪的污垢的心丢掉,转变成欢喜布施的喜舍心,乐于施舍所有的资财,永远不生退转心。又愿一切众生,永远离开世俗的家庭观念,甚么升官发财、扬名显亲、传宗接代等世法。更不要贪图不义之财,聚敛囤积、收藏珍宝,这种事都是造业惹祸的根苗。古人说“多藏必厚亡”,藏得多,丢得惨。又说:“身边无爱物,自无烦恼生”。古人说得一点不错,身边爱恋的东西多了,烦恼不停的缠绕着,这也爱那也舍不得,死都不闭眼,最后还是两手空空而去。菩萨教化众生,要懂得少有欲望,满足现实,自然乐在其中。

  又愿一切众生,赶快出离世俗之家的烦恼束缚,学佛法,修学清净行,将来住到佛的家里,与佛同住。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圆融无碍的究竟法,把一切障碍人的染污法都灭除掉,清净自在。又愿一切众生,离开家属的私情溺爱,虽然现的是在家身份,但是心中并不执着在家属爱中。又愿一切众生,善于劝化诱导大小花园、名贵的林木、设计精巧美轮美奂的楼阁,水榭凉亭,游戏场所的歌台舞榭,处处布置得很豪华,陈设也很新颖,真是尽善尽美,令人乐而忘返。菩萨布施如是高级的地方给众生,他还觉得意犹未尽,因之,他心中想:我本身就应该作众生的一个好园林,让众生从我的行为上得到感染,完成健全的人格。我应当为众生以身作则,示现八正道的正确人生,令众生知道以法为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应当给一切众生,布施随时都能生欢喜心的方法和心意。我应当指导众生,如何去追求无边无尽欢喜快乐。我应当对一切众生开示演说种种清净的法门。我应当令一切众生,随时都很自在的发欢喜心。我应当令一切众生都得到佛的菩提觉道之果。我应当令一切众生,都能圆满成就他们所发的大愿。我应该对所有的众生,犹如他们慈爱的父亲。我应当教化一切众生,令他们都能开大智慧,用智慧之眼,来观察世间上一切善恶是非的因缘,循环之业报。我应当布施给一切众生,资养生命的物质,长养慧命的佛法。我应当对一切众生,就像他们的慈母一样,培养他们能生长种种善根,辅导他们发大愿心,种菩提种子。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诸善根时。于恶众生。不生疲厌。亦不误起弃舍之心。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着。普观诸法真实之相。发大誓愿。灭众生苦。永不厌舍大乘志愿。灭一切见。修诸菩萨平等行愿。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好像前文所说,修行种种善根的时候,对于那些十恶不善的众生,他都不生讨厌的心,也不会偶然不假思索,而生起一点弃舍的心。假设充满世间一切的众生,都不懂得知恩报德,对善知识忘恩负义,菩萨对于这一类的人,自始至终也不会嫌弃他们,瞋恨他们,绝不生一念的报复心,认为我布施给你们很多东西,待你们有恩,你们应该报答我,作我的奴隶。菩萨不作这种庸俗的思想,但愿能够替众生灭除无量的痛苦烦恼。对于世间上一切的富贵荣华,五欲的享受,他都视之如浮云。他的心像虚空样能容万物,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无所染,一无所执着,无限的自在。普遍观察诸法的实相,明白真实之相就是无相,无相才是实相。有相就有生灭,无相就无生灭。所以菩萨自己觉悟了这种道理,就发大誓愿救众生出于有相的迷境,灭除众生追求、执着、有相的痛苦。他永远不会舍弃一切众生,也永远不会舍离大乘菩萨救众生的志愿。他已经灭除了邪知邪见的见惑、思惑、无明惑。本着正知正见,修行诸位大菩萨应修的平等无私的大愿大行,教化一切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已。摄诸善根悉以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念念滋生无量善法。成就无上园林之心。愿一切众生得不动法。见一切佛。皆令欢喜。愿一切众生乐法园苑。得诸佛刹园苑妙乐。愿一切众生得净妙心。常见如来神足园林。愿一切众生得佛戏乐。常善游戏智慧境界。愿一切众生得游戏乐。普诣佛刹道场众会。

  诸位佛的弟子!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好像前文所说的,观察世间众生根性之优劣后,菩萨愍念众生愚痴,思欲拔救众生出生死海,于是他摄取自己修积的各种善根,悉皆回向给众生。他说我愿一切众生,在念念之中,都能滋生无量的善法,成就像最美好的园林一样的心。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三昧正定的不动法,在定中能见到诸佛,每位佛对菩萨都生欢喜心。又愿一切众生,欢喜如理如法的花园和鸟兽群集的动物园,人与鸟兽和平共处,充满了欢乐和爱。祇有诸佛刹的园苑,才可以得到这种妙不可思议的乐趣。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清净上妙的法心,常常可以见到佛的神足园林。这种园林宅自然千变万化,有不可思议的奇妙神力,所以譬喻它有神足通。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游戏神通之乐,于一念中能遍往十方诸佛的佛刹,参加诸佛道场中说法的大法会,听闻正法。

  愿一切众生成就菩萨解脱游戏。尽未来劫行菩萨行。心无疲倦。愿一切众生见一切佛充满法界。发广大心。住佛园林。愿一切众生悉能遍往一切佛刹。一一刹中供养诸佛。愿一切众生得善欲心。清净庄严一切佛刹。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一切园林台榭善根回向。为令众生见一切佛。游戏一切佛园林故。

  又愿一切众生,成就如诸大菩萨样的解脱无碍,能任运自如游戏尘刹中,尽未来无量劫,都修菩萨行、行菩萨道,而其心永无疲倦。又愿一切众生,能见到充满虚空法界的诸佛,每个众生都能发广大菩提心,大家都住到诸佛的园林去。又愿一切众生都可以得到十方诸佛的刹土,到每位佛的道场去供养佛、礼拜佛、亲近佛。又愿一切众生,都得为善最乐的心,从事一切事业,以清净三业所成就的善根,庄严诸佛的佛刹。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园林台榭时所作的回向。他为能令一切众生,都可以见到十方诸佛,又能非常自在的游戏于诸佛的园林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百千亿那由他无量无数广大施会。一切清净。诸佛印可。终不损恼于一众生。普令众生远离众恶。净三业道。成就智慧。开置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清净境界。积集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资生妙物。

  诸位佛的弟子!修布施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曾作了百千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次的广大布施法会。这几次法会,每次都作得圆满清净,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印可。自始至终没有损害恼乱过一个众生。普遍令一切众生都远离种种的恶业,得到清净的三业道果,成就了智慧的心意。开拓安置了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处的清净境界。堆积所收集的资生上好物资,同样有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所有各次布施法会,没有一次不是这样应有尽有,满足众生的欢喜心。

  发甚难得菩提之心。行无限施。令诸众生住清净道。初中后善。生净信解。随百千亿无量众生心之所乐。悉令欢喜。以大慈悲救护一切。承事供养三世诸佛。为欲成就一切佛种。修行布施。心无中悔。增长信根。成满胜行。念念增进檀波罗蜜。

  菩萨发最难得的无上菩提心,行难舍能舍的大布施——内舍头目骨髓五脏六腑和整个的身心。外舍国城妻子及一切珍藏七宝。法施无畏施,行无有限度的布施。令一切众生都安住于清净的佛道。初善中善后善昼夜六时,无一时不在滋生清净的信心,以及对佛道种种法门通达了解的觉悟智心。随顺着百千亿无量众生,各个所欢喜的,菩萨都令他们满足各人的欢喜心。用大慈大悲的心,来救拔一切众生,令脱离苦海,以救苦救难的愿力,来保护一切众生,令他们都得到安稳快乐。承事十方诸佛的役作,以最上妙品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如此诚恳修行的目的,为了希望能成就佛种具有的德行,修行难行能行的大布施。任何牺牲,都是行无所得,心中从不计较,也不中途生懊悔心。善根增长、信根日坚,圆满成功了种种殊胜行门。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发大乘心。悉得成就摩诃衍施。愿一切众生皆悉能行大会施。尽施。善施。最胜施。无上施。最无上施。无等等施。超诸世间施。一切诸佛所称叹施。愿一切众生作第一施主。于诸恶趣。免济众生。皆令得入无碍智道。修平等愿如实善根。得无差别证自境智。愿一切众生安住寂静诸禅定智。入不死道。究竟一切神通智慧。勇猛精进。具足诸地。庄严佛法。到于彼岸。永不退转。愿一切众生设大施会。终不疲厌。给济众生。无有休息。究竟无上一切种智。愿一切众生。恒勤种植一切善根。到于无量功德彼岸。愿一切众生。常蒙诸佛之所称叹。普为世间作大施主。功德具足。充满法界。遍照十方。施无上乐。

  当菩萨成就了胜行,迈向布施彼岸的时候,他即以所修积的诸善根,给众生作如是回向:他说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发大乘菩萨心——大乘是圆满乘,也就是佛乘菩萨乘。菩萨希望成佛,所以必须发大乘心,发大菩提心,普度众生出生死海。都能成就摩诃衍施——大乘的布施。又愿一切众生,都能举行无遮大会,尽其所有拿来布施,尽善尽美以善心作布施,最殊胜的布施,最好的布施,最无上的布施,没有与他相等的布施,超过世间一切的布施,被十方诸佛所称扬赞叹的大布施。又愿一切众生,做全世间上第一的布施主人,到四恶道去对恶道的众生,平等布施,并且勉励他们改恶向善,救济他们出诸恶趣,希望他们将来都能得着圆融无碍的智慧,入于佛道,修行平等大愿,成就真实的善根,得没有分别心的平等智慧,证得自己实修的智慧境界。又愿一, 切众生,安住于寂静的四禅八定之中,以智灭生死苦,入于了生脱死的涅槃道。得着真实的神通和智慧,勇猛精进修行佛道,圆满具足十地每一地的功德,成就十地菩萨的果位。以所修积的善根来庄严佛法,到达涅槃彼岸,永不会退转菩提心,也不会回转到凡夫位,除非乘愿再来,复还生死普度众生。又愿一切众生也能常开设大布施的法会,不要厌烦,要常常救济一切众生,不要中途停止布施的愿心。这样念念不息行布施功德,最后就会得到真实的、无上的一切种智。又愿一切众生,常常勤于种植一切的善根,时时培养善根,令善根增长,到达无有限量功德彼岸。又愿一切众生,常常蒙受诸佛的称扬赞叹,普遍到十方世间中,都做众生的大布施的主人,种种功德具足圆满,充满虚空法界,布施的恩惠遍及十方国土,给予众生无上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设大施会。广集善根。等摄众生到于彼岸。愿一切众生成最胜施。普令众生住第一乘。愿一切众生为应时施。永离非时。大施究竟。愿一切众生成就善施。到佛丈夫大施彼岸。愿一切众生究竟常行大庄严施。尽以一切诸佛为师。悉皆亲近。兴大供养。愿一切众生住清净施。集等法界无量福德。到于彼岸。愿一切众生于诸世间为大施主。誓度群品。住如来地。是为菩萨摩诃萨设大施会善根回向。为令众生行无上施。究竟佛施。成就善施。不可坏施。供诸佛施。无恚恨施。救众生施。成一切智施。常见诸佛施。善精进施。成就一切菩萨功德诸佛智慧广大施故。

  又愿一切众生,开最大的布施法会,物资堆集如山,凡是人间天上所有的东西应有尽有,任随众生的欢喜,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平等摄受一切众生到涅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成就最殊胜最特别的布施,讲经说法,开示种种法门的秘奥,指导众生修无上佛道,普令众生都能住到第一的佛乘。又愿一切众生,作应时的布施——如天旱望雨,就下雨。如饥时施食,渴时施饮。当人正急于需要时,即刻满足他的愿望,这就是应时的布施。假使别人已不需要而你却去布施,反惹人麻烦,认为你是个伪善者,这就是不对时机而离了时。菩萨希望众生不要作这种非时施,要头脑清楚,知道何时布施最适宜,才能与众生结欢喜缘。大布施的法会,要做得实在,所施的物品要最好的,主持布施法会的人员,要谦和诚恳,施东西给人时,态度要恭敬。若这样,施者没有憍慢心,受者没有自卑感,皆大欢喜,则能究竟圆满了大施法会。

  又愿一切众生成就为善最乐的布施,达到如佛所作的大丈夫的大布施,功德具足圆满,成就了布施波罗蜜。这种布施祇有佛菩萨才作得到,因为必须能舍内外财,凡夫是没有这种境界。又愿一切众生,真正能够常常作很大很庄严的布施,十方诸佛都来做他们布施法的导师,一切众生也都知道亲近诸佛,都会发起大大的供养诸佛。又愿一切众生能以清净三业,常常作布施,积聚相等于法界无量的福德,到功德的彼岸。又愿一切众生,在十方世间都作大布施之主,发大宏愿,一定要普遍救度一切众生,都住到佛的净乐土中。

  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开设大布施法会时,以所得的种种善根对众生作的回向。为的是令众生实行无上的布施,如同诸佛所行的真正完美的布施,成就最善业的布施,不可能被外道破坏的布施,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的布施,没有瞋恚怨恨的布施,平等救济一切众生的布施,能成就一切智慧的布施,能够因布施的功德,可以常常见到诸佛的布施,勇猛精进勤修善业的布施,成就一切菩萨的功德,和诸佛的智慧,作广大的布施。因为以上种种的因缘,所以菩萨要修布施法、行布施道。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一切资生之物。心无贪惜。不求果报。于世富乐。无所希望。离妄想心。善思惟法。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审观一切诸法实性。随诸众生种种不同。所用所求各各差别。成辨无量资生之具。所有严饰。悉皆妙好。行无边施。行一切施。尽内外施。

  诸位佛的弟子!修布施法门的大菩萨,他布施各种的资助生命的生活必需物品——钱财珍宝饮食汤药,不计多少贵贱,他都不生悭吝的心,也不求别人对他的报酬。对于世上的名闻利养富贵爵禄,他一点也不希求。他早已远离了妄想心,祇是常常思惟诸法。他为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他仔细审辨观察一切法的实性、实相和真性。随着一切众生根性不同,他们所需用的、所要求的,也是各个不同。菩萨采办无量的资生物品,样样具备周全。一切用以作庄严的饰品,件件都是最上最妙的稀世之物。菩萨行这种无边的布施,一切都布施,把内外财尽量施舍。

  行此施时。增志乐力。获大功德。成就心宝。常能守护一切众生。皆令发生殊胜志愿。初未曾有求反报心。所有善根。等三世佛。悉以圆满一切种智。

  菩萨这样作布施时,他满心欢乐,精神旺盛,愿力无形增长,获得大大的功德,这就是无所求的感应。不仅获得无穷无尽的功德,更成就了最殊胜的智慧心宝。并且常常保护着一切众生,令他们也能立大志发大愿力。菩萨从发愿普遍布施开始,他就不曾希望过众生有报酬的心。他修积的种种善根,已经相等于三世诸佛了。所修的法门和所积的善根都已圆满,种种智慧也已具足。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布施所有善根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清净调伏。愿一切众生灭除烦恼。严净一切诸佛刹土。愿一切众生以清净心。于一念中周遍法界。愿一切众生智慧充满虚空法界。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普入三世调伏众生。于一切时常转清净不退*轮。愿一切众生具一切智。善能示现神通方便。饶益众生。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菩萨,用他修布施所积的无量功德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身心调顺,六根清净。愿一切众生消灭种种烦恼,以清净的功德庄严十方诸佛的刹土。愿一切众生以清净心,在一夜之中就能周遍游行十方法界。愿一切众生的智慧,能充满尽虚空遍法界。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一切的智慧,普遍深入三世,教化众生调伏众生。在所有的时间都转清净*轮,弘扬正法,永不疲厌,永不间断,永不退转。愿一切众生具足种种智慧,善于运用神通,观机逗教,随顺众生方便摄受,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愿一切众生悉能悟入诸佛菩提。尽未来劫于十方界。常说正法。曾无休息。令诸众生普得闻知。愿一切众生于无量劫修菩萨行。悉得圆满。愿一切众生于一切世界。若染若净。若小若大。若粗若细。若覆若仰。或一庄严。或种种庄严。所可演说。在世界数诸世界中。修菩萨行靡不周遍。愿一切众生于念念中常作三世一切佛事。教化众生。向一切智。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开智慧,悟入诸佛的菩提觉道,尽未来劫常到十方世界,讲解正法,永不疲倦,普令一切众生都能听到正法,也入于菩提觉道。愿一切众生在无量劫中,生生世世都修菩萨行——六度万行,都能修行圆满。愿一切众生在种种的世界:或清净的世界、或小的世界、或大的世界、或粗的世界、或细的世界、或覆的世界、或仰的世界、或是一种庄严的世界、或多种庄严的世界,有名目可以说出的世界,在无量数世界中的种种世界。祇要是一个世界的地方,都能在那儿修菩萨行,行菩萨道,没有空过的地方,处处都有这样发菩提心的众生。愿一切众生常在念念之中,都在十方三世的世界,做各种佛事——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教化一切众生,向追求清净智慧的路上前进。

  佛子。菩萨摩诃萨随诸众生一切所须。以如是等阿僧祇物而为给施。为令佛法相续不断。大悲普救一切众生。安住大慈。修菩萨行。于佛教诲。终无违犯。以巧方便。修行众善。不断一切诸佛种性。随求悉与。而无患厌。一切悉舍。未曾中悔。常勤回向一切智道。

  诸位佛的弟子!修布施法的大菩萨,随顺着众生的需要,以大喜大舍的心,把无量数的物资布施给一切众生,满足他们的需要。菩萨为什么这样作呢?为令一切佛法,永远绵延不断。本着大悲心,普救一切的众生,令他们都能很安稳的,很自然的,发大慈心,勤修菩萨乘应修的六度万行。对于诸佛指教开示的良言善行,虔心依教奉行,力行实践,从不稍有违犯之处。依善巧方便的法门,修行各种善业,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远离恶知识和恶业,成就佛种性的善根,使令诸佛种性不断。随来乞者的希望,一一令其随心满愿,绝不厌烦,亦不觉得他求之不厌而生鄙视心,还是所求悉舍。更不至于中途后悔。常常都把自己所积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他们都能趣向于求一切智慧,早成道果。

  时十方国土种种形类。种种趣生。种种福田。皆来集会。至菩萨所。种种求索。菩萨见已。普皆摄受。心生欢喜。如见善友。大悲哀愍。思满其愿。舍心增长。无有休息。亦不疲厌。随其所求。悉令满足。离贫穷苦。

  这时有十方种种不同形状的国土,其中种种不同类别的众生,六趣四生的众生,和种种的福田——十方的佛的菩萨、二乘圣者、诸大善知识,真是海会云集,都来到菩萨的大布施会所,各自随心所需,向菩萨化缘求索。菩萨见到这份热闹的场面,他满怀兴奋,普遍摄受这些众生。他心中欢喜得好像见到了久别的善友。以大悲心哀愍这些众生,思想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愿心。大舍之心油然增长,无辍无息,亦不感到疲倦。随着他们所需求的,样样都令他们心满意足,离开原来的贫穷困苦境况。

  时诸乞者。心大欣庆。转更称传。赞扬其德。美声遐布。悉来归往。菩萨见已。欢喜无量。

  在这个时候,向菩萨乞求一切的众生,生一种大欣庆的心,而辗转宣传称扬赞叹菩萨的德行。菩萨为救众生的苦,宁愿自己受苦。将所有一切的物品统统布施给众生,所得的功德又回向给法界众生,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由此观之,菩萨也欢喜人的赞叹。可是这种赞叹不是菩萨求来的,是不求而得的。这种好的声名,无论远近的人都知道,所以都来崇拜他,都来皈依他。菩萨见到这种境界之后,心生无穷无尽的欢喜。

  假使百千亿那由他劫受帝释乐。无数劫受夜摩天乐。无量劫受兜率陀天乐。无边劫受善变化天乐。无等劫受他化自在天乐。不可数劫受梵王乐。不可称劫受转轮王王三千乐。不可思劫受遍净天乐。不可说劫受净居天乐。悉不能及。

  假使经过百千亿那由他那样多的劫,享受帝释天的快乐。帝释天又叫释提桓因,译为能天主。就是外道的天主、上帝、玉皇大帝等等。帝释天住在忉利天(三十三天),在那里作天主,管理其他三十三天。

  今天讲帝释天的来历。他在没有作天主的时候,乃是一位贫穷的女人。有一天,她经过一所年久失修的破庙,佛堂的屋顶,破烂不堪,处处露天。佛像被风所吹,被雨所淋,实在不庄严。她看佛像如此的情形,乃发愿重修寺庙,重新装金。于是到处化缘,找亲戚朋友大家共同发心,协力来做这件功德。日夜奔走,找到三十二位女人,她们都愿做此功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久便将庙建好,佛身装金,焕然一新。因为有这种善功德,所以这三十三位女人往生时,即生各天作为天主。忉利天在中央,四方各有八天,共计三十三天。这是她们修庙装金的福报。

  经过其数量那样多的劫,享受夜摩天的快乐。夜摩天译为善时分。此天虽然没有日月之光,可是昼夜有自然的光明。因为昼夜不分,所以用莲华开合为标准。华开为昼,华合为夜,所以叫善时分。

  夜摩天的快乐,一言难尽,无法形容。总之,思食食至,思衣衣至,恰到好处。食物不多不少,衣服不大不小。天人所住的房子,比人间的宫殿还要豪华,这种境界妙不可言。各位!谁想到天享受这种快乐?首先要把情情爱爱放下,否则,是没有希望的。

  今讲个公案,作为大家参考。释迦牟尼佛有个弟弟(同父异母),名叫孙陀罗难陀,译为艳喜。他娶一位非常美丽的太太,名叫孙陀罗。二人的感情如胶似漆,行住坐卧,寸步不离。有一天,佛想度他弟弟出家修道,了脱生死。故意来到弟弟门前乞食。难陀一看哥哥来乞食,一定要供养斋饭。乃对太太说:“我要供养于佛,片刻即回来。”孙陀罗一听,便吐一口口水在土地上,对难陀说:“不要等这口水干了再回来!否则,不准你进我的房间。”难陀立即答应她的条件,于是给佛送斋饭去。

  佛用神通的力量,令二人的距离始终有一尺多远,难陀想把斋饭送到佛的钵中,可是总也办不到。佛向后退,难陀向前追,追来追去追到祇桓精舍。佛即为他落发,作为佛的弟子。可是难陀无心修行,时时想念家中的艳丽的太太。身在精舍,心在王宫。总想找机会回家,夫妻团圆,享受人间的快乐。

  有一天,佛和所有的比丘出去乞食,只留难陀一人在精舍,命他打扫清洁的工作。难陀认为这是回王宫的机会,不可错过。于是无心工作,心在想:“佛向来是走平坦的大道,绝对不会走崎岖小路。我走小路,一定遇不到佛。”乃决定走小路,岂知走到半途,竟望见佛从小路而来。难陀急中生智,将身藏在路旁小树丛中,以为佛看不见。可是佛却偏偏走到小树丛里,说:“难陀!你来这里作什么?”难陀打妄语:“我来迎接世尊。”佛说:“跟我回去吧!”难陀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回到祇桓精舍,天天愁眉不展,闷闷不乐。

  有一天,佛对难陀说:“难陀!你天天愁眉苦脸,不知修行。今天我领你出去散散心。”于是二人来到山中,看见漫山遍野是猴子,约有五百只。佛问难陀:“难陀!你觉得猴子漂亮,还是孙陀罗漂亮?”难陀说:“当然我太太漂亮,她是最美的女人。”

  佛又领难陀到天上去观光。难陀看见天宫中有五百个美丽庄严的天女,在那打扫清洁,乃生非非之想,便偷偷去问天女:“你们在做什么?”天女恭恭敬敬的回答:“我们将宫殿打扫干净,准备迎接佛的弟弟难陀尊者来住。他现在跟佛出家修行。等待他将来生天时,就住这里,我们五百天女作为他的使女。”难陀一听,心花怒放——将来可以享受如此的艳福,决定修行,再不想回王宫。佛知其意,乃问:“难陀!你觉得现在诸天女美丽,还是孙陀罗美丽?”难陀说:“当然诸天女美丽,我太太好像猴子一样的丑陋。”又说:“世尊!我决定跟你修行。”,佛有他心通,知道难陀心中所打的妄想,为来天宫同诸天女同享快乐而要修行。

  佛又领难陀到地狱参观。走到油锅地狱时,见两个小鬼在油锅旁打瞌睡,停止烧火的工作。难陀见之,觉得奇怪,为何这两个小鬼不认真做事?乃问小鬼:“你们为什么不把油锅烧沸,而在睡觉?”两个小鬼睁开眼睛说:“因为佛的弟弟难陀尊者,现在跟佛修行,他希望升天作天主,能有五百个天女陪伴他作乐,只能享五百年的天福。等天福享尽时,便堕落地狱,受油锅煎熬之苦。不过离现在还有五百年的时间,所以我们不急着烧热油锅。”难陀被吓得全身发抖,毛骨悚然,魂飞天外,急问小鬼:“请问鬼先生,能有什么方法不下油锅?”小鬼不耐烦的说:“除非修行出三界的法。那么,我们就管不着了!”

  难陀一想,还是不要升天享天福,将来也就不会随地狱受油锅被炸之苦。要专心一致修出世间法,这是根本解决生死之法门。于是勇猛精进,很快证阿罗汉果,为仪容第一。

  我们听了这个公案,要觉悟世间法一切无常,夫妻的感情也是无常,用美色来维持感情,是不会长久的,来日如果遇到再美的女人或男人,就很容易移情别恋,爱情起了变化,感情就会破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自私心在作祟。好像难陀尊者,他的爱情不专一,见异思迁的思想太重。他太太那样的美丽,他又爱天女的美丽,而忘了对太太的恩爱。当他见到油锅的厉害,生出恐惧心,又不想再升天作天主,而忘了天女的美丽。这次的经历,当头棒喝,使他猛醒过来,决心修道,超出三界,永不受油锅之苦。

  我们修道的目的地,就是了生死,达到究竟涅槃的彼岸。如何修行?首先要断欲去爱,要认清爱欲是生死之本。断了爱欲,才能永离轮回之苦。总而言之,不要自私,不要专为自己着想,要把自己布施给全世界,要发广大心,以虚空为量,以法界为体。若能这样就很快会成佛。

  经文上说,经过无量那样多的劫,享受兜率天的快乐。兜率天译为“知足天”。此天的天众,时时知足,没有贪求无厌的心,所谓“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我们为什么不能常快乐?就因为不知足的缘故,所以自找烦恼。

  兜率天的内院,是候补佛位的菩萨所住处,将要成佛的菩萨,都来此天宫居住,等因缘成熟时,下降人间成佛,故此天又称补处天。现在弥勒菩萨住在内院,等待释迦牟尼佛退位时,他来作佛,名号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他专修忍辱波罗蜜,谁不能忍的,他能忍,谁见这种事情会生烦恼,他不生烦恼;不但不生烦恼,而且常生欢喜心。所谓“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弥勒菩萨还在兜率内院等着成佛,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佛?据外道说,弥勒菩萨已降人间成佛。其实没有那回事,弥勒菩萨出生的时间,离现在还有若干年。

  人的寿命有八万四千岁。从减劫十岁开始,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岁,身材的高度加一寸(人寿十岁,身高一尺)增到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减。也是每隔一百年减去一岁,身材高度减一寸,减到十岁为止。这时候的人,一出生便有淫欲的思想,人人互相残杀,用草叶作为杀人的武器。因为人心太坏,便有大灾难的降临,或是水灾,或是火灾,或是风灾,把人类差不多全消灭了,只剩下几个有善根的人没有死。这些人便生大惭愧心,共讨论研究,为什么遭受这样的灾难呢?于是赶快改恶向善。因为一念之善,寿命又开始增加。

  现在是减劫六十多岁,减到十岁时为止。然后又开始增加,增到八万四千岁为止。又开始减,减到八万岁时,便是弥勒菩萨降生人间成佛的日期。各位注意!要认清外道的诡计,不可上当受其害。

  这样一增一减为一劫,一千个劫为一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释迦牟尼佛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我们若依佛教诲来修行,便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那样长的时间。如果认真修行,可以开悟,即刻成佛。为什么这样的容易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将成佛的道路替我们打通了,修成一条平坦光明的大道,只要我们勇猛前进,依教奉行,便能很快成佛,直达究竟涅槃彼岸。

  地球的寿命是一个大劫,分为成住坏空四个劫。成时经过二十个小劫。住时经过二十个小劫。坏时经过二十个小劫。空时经过二十个小劫。所以共有八十个小劫。

  地球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人有生住异灭四个阶段。生长时经过二十年,事业时经过二十年,变异时经过二十年,消灭时经过二十年。也就是生老病死四大苦。我们在世上,若要超出造化的力量,就要修行。修行才能得到究竟的快乐,不为成住坏空所变化,不为生住异灭所摇动。

  经过无边那样多的劫,享受善变化天的快乐。此天之天众,凭着自己所修的福报,得到自在神通之力,可以变化五欲的乐具,自己受用。也就是心想什么音乐或什么歌曲,便自动变现出来,令其欣赏而得无穷的快乐。

  经过那样多的劫,享受他化自在天的快乐。心想什么音乐?不需要自己去变化,他天自动送来。此天虽然快乐,但是波旬魔王所住处。他常到人间扰乱修道人的心身,令其退转菩提。修道人如果定力不足,对境界认识不清,以假为真,便很容易入魔。

  又经过不可数那样多的劫,享受大梵天王的快乐。此天王修清净行,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在往昔曾经发愿,凡有佛出世时,他是第一位请佛说法的人。他在行住坐卧的时候,有威可畏,有仪可仰。因为威仪不缺,戒定慧三无漏学圆融无碍,所以统治梵众天和梵辅天的天众。

  经过不可称那样多的劫,享受转轮圣王治理三千大千世界的快乐。转轮圣王有四等:①金轮王,管理四天下。②银轮王,管理三天下。③铜轮王,管理二天下。④铁轮王,管理一天下。他们都享受七宝的快乐。何谓七宝?就是①轮宝②珠宝③象宝④马宝⑤兵宝⑥臣宝⑦女宝。在转轮圣王将死时,将七宝传给太子,其他人不可继承七宝。如果没有太子,此七宝在七天之内,自动消失了。

  经过不可思那样多的劫,享受遍净天的快乐。此天更为快乐,消灭一切欢喜心而得到纯真清净的妙乐。此天虽然快乐,可是能令修禅人堕落,所以修禅人,不愿在此天永住,而很快到四禅天去住。

  经过不可说那样多的劫,享受净居天的快乐。此天又叫五不还天。因为生到净居天的人,不会再回到欲界去受生,所以叫五不还天。这天的天众,已断尽欲界的见惑,尚未断尽色界和无色界的思惑。

  一切诸天虽有那样的快乐,但是还有穷尽的时候,故不及菩萨所具有的快乐。所谓“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六欲天就是欲界的六层天;也就是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善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在六欲天的天众,等到天福享尽的时候,发生五种衰相,证明死期将至。五衰现象发生之后,如果善业成熟,就到人间作国王或作大臣等尊贵的人,如果恶业成熟,就到三恶道中受苦。

  何谓五衰?①花冠萎谢:天人所戴的帽子,用鲜花编的,永不凋谢。等到五衰时,花冠自然萎谢。②衣着尘埃: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洁,没有尘埃。等到五衰时,衣服有尘埃了。③体发臭味:天人严守戒律,行十种善业,所以身体放出清香的气味。等到五衰时,体臭如尸味,其他天人,掩鼻而过。④两腋汗出:天人的身体非常清洁,永不出汗。可是到五衰时,两腋流出汗水。⑤不安本座:天人常在静坐,这时发现花冠也萎谢了,衣服也肮脏了,体味也臭了,腋汗也流了,知道自己要命终,所以坐立不安,不久即堕落在六道轮回中,按业报去投生。或在三善道,或在三恶道。

  菩萨摩诃萨见乞者来。欢喜爱乐。欣庆踊跃。信心增长。志乐清净。诸根调顺。信解成满。乃至增进诸佛菩提。

  修行菩萨道的大菩萨,见到向他化缘的人来时,生大欢喜和爱乐的心,欣慰庆幸而情不自禁的踊跃起来。菩萨的信心增长,志愿所爱乐的都很清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善良而调顺,信心和了解的智慧,已成就圆满。乃至增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菩提觉道。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回向。为欲安乐一切众生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得大义利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得清净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求菩提故回向。

  金刚藏菩萨又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萨道的大菩萨,用前边所说布施种种的善根,想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才为众生回向。想要安乐一切众生,所以才为众生回向。为使令一切众生得到大好处,所以才为众生回向。为使令一切众生得到清净本源,所以才为众生回向。为使令一切众生发心求菩萨,所以才为众生回向。

  为令一切众生悉得平等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得贤善心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入摩诃衍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得贤善智慧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具普贤菩萨行愿。满十力乘。现成正觉故回向。

  菩萨为令一切众生,完全得到成佛的平等法性,所以才为众生回向。又为令一切众生,完全得到贤善的心,所以才为众生回向。又为令一切众生,完全入大乘的法门,所以才为众生回向。又为令一切众生,都得到贤善的智慧,所以为众生回向。又为令一切众生,都具足普贤菩萨的行愿。圆满佛的十力,这种大乘法,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成佛,所以才为众生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时。身口意业皆悉解脱。无著无系。

  诸位佛的弟子!修菩萨道的大菩萨,用所积集的一切善根,这样来为法界众生回向的时候,菩萨的身口意三业,皆已清净,皆悉解脱,也没有执着,也没有系缚。

  无众生想。无命者想。无补伽罗想。无人想。无童子想。无生者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

  菩萨所行所作都是没有思想。没有一切想,就是去妄,去妄就是真,真实的理体。所以没有众生想,没有命者想,没有补伽罗(数取趣)想,没有人想,没有童子想,没有生者想,没有作者想,没有受者想。总而言之,没有一切想。

  无有想。无无想。无今世后世想。无死此生彼想。无常想。无无常想。无三有想。无无三有想。非想。非非想。

  菩萨也没有一个有想,也没有一个无想。也没有一个今世想,也没有一个后世想。菩萨在这个地方死了,又生到另外一个地方,没有这些想。菩萨没有常想,也没有无常想。也没有常见,也没有断见,断常二见都没有了。没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的想,也就是没有一个有,也没有一个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要除去众生的执着。也没有一个非想,也没有一个非非想。

  如是非缚回向。非缚解回向。非业回向。非业报回向。非分别回向。非无分别回向。非思回向。非思已回向。非心回向。非无心回向。

  像这样离一切执着,就没有束缚,所以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也不是说没有束缚就得解脱,也不是这样的。乃是没有一切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而回向给众生。也没有个业来回向,也不会有个业报来回向。为什么?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也不是有分别来回向,也不是没有分别来回向。也不是思虑一下来回向,也不是思虑之后来回向。也没有一个心来回向,也没有一个没有心来回向。就要在非有非无,非断非常这样来修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着内。不着外。不着能缘。不着所缘。不着因。不着果。不着法。不着非法。不着思。不着非思。不着色。不着色生。不着色灭。不着受想行识。不着受想行识生。不着受想行识灭。

  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萨道的大菩萨,为众生回向的时候,也不著于内,内无身心;也不著于外,外无世界。不着住在能缘的我相,不着住在所缘的境界。不着住在因上,也不着住在果上。不执著有法可说,也不执着到色蕴生上,也不执着到色蕴灭上。不执着到受想行识四蕴上,也不执着到受想行识四蕴生上,也不执着到受想行识四蕴灭上。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能于此诸法不着。则不缚色。不缚色生。不缚色灭。不缚受想行识。不缚受想行识生。不缚受想行识灭。若能于此诸法不缚。则亦于诸法不解。

  诸位佛的弟子!修菩萨道的大菩萨,若能对于一切法不执着,则不束缚于色蕴,也不束缚于色蕴生,也不束缚于色蕴灭。也不束缚于受想行识,也不束缚于受想行识生,也不束缚于受想行识灭。若能在一切诸法上没有执着,就没有束缚。既然没有束缚,那么对于诸法又有什么不可解呢!

  何以故。无有少法。若现生。若已生。若当生。无法可取。无法可着。一切诸法。自相如是。无有自性。自性相离。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没有一点法,或者是现在生,或者是过去生,或者是当来生。没有什么法可取着,没有什么法可执着。一切诸法的相是空寂的;既然是空寂,那又有什么可执着呢!没有自己的体性,自性相也没有。

  非一非二。非多非无量。非小非大。非狭非广。非深非浅。非寂静非戏论。非处非非处。非法非非法。非体非非体。非有非非有。

  不是一,不是二。不是多,不是无量。不是小,不是大。不是一个狭窄,不是一个广大。不是深,不是浅。乃是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也不是寂静,也不是戏论。也不是有个处所,也不是有个不是处所。也不是有个法,也不是有个不是法。为什么?因为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缘故。也不是有个体,也不是没有个体。也不是个有,也不是有个非有。

  菩萨如是观察诸法。则为非法。于言语中。随世建立。非法为法。不断诸业道。不舍菩萨行。求一切智。终无退转。了知一切业缘如梦。音声如响。众生如影。诸法如幻。而亦不坏因缘业力。了知诸业。其用广大。解一切法。皆无所作。行无作道。未尝暂废。

  菩萨彻底研究究竟,观察一切诸法实相,是非空非有,亦有亦空,非断非常。一切法都没有自体,本来是空寂的。所谓“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凡是能说出来的,就不是法。在言语之中,是随顺世间的知见而建立一切法。可是这种一切法,非法为法。本来是没有,而众生执著有。一切的业道也不断,还不舍离菩萨行。就在世间法来修出世法,不是离开世间法,另外有个出世法,也就是在世间里来修菩萨道。不是离开世间,另外有个菩萨道。

  菩萨在世间法中求一切智慧,不管求到或求不到,绝不退转。菩萨明了知道一切业力的因缘,好像是梦。一切的音声,好像是响。一切众生,好像是影像。一切诸法,好像是幻化。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虽然如梦如响,如影如幻,但是也不坏这种因缘业力。明了知道一切的业,它的作用是广大的。他了解一切法,皆无所作。就是修行无作用道,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一时一刻也不暂舍无功用道。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智。若处非处。普皆回向一切智性。于一切处。皆悉回向。无有退转。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菩萨中的大菩萨,常住在一切智的境界。或者有处所,或者没有处所。随时随地普皆回向一切真实的智性。无论在任何处所,都是这样的回向,只有向前精进,没有向后退转的时候。

  以何义故。说名回向。永度世间。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诸蕴。至于彼岸。故名回向。度言语道。至于彼岸。故名回向。离种种想。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断身见。至于彼岸。故名回向。

  用什么义理来说明什么叫做回向?举出十个意思来说明。①永远度世间的生死,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②永远出离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皆空,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③超出一切的言辞,就是言语道断,也就是离言说相,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④离开种种想,就是心行处灭,没有一切想,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⑤永远断绝身见,也就是我见,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名为回向。

  永离依处。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绝所作。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诸有。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舍诸取。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世法。至于彼岸。故名回向。

  ⑥永远离开一切依赖处,到达无依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⑦永远断绝一切恶,到达一切善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⑧永远出离三界二十五有,到达无三有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⑨永远舍弃一切取着,到达无取彼岸,所以名为回向。⑩永远出离世间法,到达出世法彼岸,所以名为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则为随顺佛住。随顺法住。随顺智住。随顺菩提住。随顺义住。随顺回向住。随顺境界住。随顺行住。随顺真实住。随顺清净住。

  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萨道的大菩萨,这样回向的时候,就是为随顺佛而住,随顺法而住,随顺智而住,随顺菩提而住,随顺义理而住,随顺回向而住,随顺妙境界而住,随顺德行而住,随顺真实理体而住,随顺清净本源而住。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则为了达一切诸法。则为承事一切诸佛。无有一佛而不承事。无有一法而不供养。无有一法而可灭坏。无有一法而可乖违。无有一物而可贪着。无有一法而可厌离。不见内外一切诸法有少灭坏。违因缘道。法力具足。无有休息。

  诸位佛的弟子!修菩萨道的大菩萨,这样的回向,就为明了通达一切诸法实相。就为承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位佛而不承事,没有一种法而不供养。因为菩萨已经证到无生法忍的境界,所以没有一法可灭坏,没有一法可生起。没有一法而互相乖违,皆是互相随顺。菩萨修这种回向,没有因贪求一件宝贵物品而舍不得布施。没有一种妙法而厌烦,想离开它。为什么?因为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一切皆空。没有一点可灭坏的法,也没有一点法可违背因缘道。也就是没有和因缘道理不相合的。八万四千法门的法力,都具足圆满,没有休息的时候。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在前边所说种种的道理,就是修行菩萨道的大菩萨,所修第六种回向,名叫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时。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坚固不退。入深法性。修一切智。随顺法义。随顺法性。随顺一切坚固善根。随顺一切圆满大愿。具足随顺坚固之法。一切金刚所不能坏。于诸法中而得自在。

  修行菩萨道的大菩萨,住在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的时候,时常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保护和忆念。时时加持,坚固不退菩提心。入甚深法性之中,修行一切的智慧。随顺一切法的义理,随顺一切法的法性,随顺一切坚固的善根,随顺一切圆满的大愿,具足随顺一切坚固之法,一切金刚不能破坏这种法。在一切法中,得到任运自在,没有一切的执着。

  尔时。金刚幢菩萨观察十方。观察众会。观察法界已。入于字句甚深之义。修习无量广大之心。以大悲心普覆世间。长去来今佛种性心。入于一切诸佛功德。成就诸佛自在力身。观诸众生心之所乐。随其善根所可成熟。依法性身。为现色身。承佛神力。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金刚幢菩萨普遍观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因缘,又观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海会大众的因缘,又观察法界的因缘。观察之后,入到字句甚深义理的三昧中。修行学习无量无边这种尽虚空遍法界广大之心,用大悲利物这种心,能解除众生的苦恼,普遍覆护一切世间的众生,生长过去诸佛种性心,现在诸佛种性心,未来诸佛种性心。入一切诸佛的功德,也就是菩萨自己的功德,自己的功德就是诸佛的功德,诸佛和菩萨是二而不二。成就诸佛所具有任运自在这种自在力身。观察每个众生心中所愿意的是什么?所希望的是什么?随顺众生的善根,看那种善根成熟,就用那种方法来教化。根据法性身为其示现色身而为说法。仰承着十方诸佛大威神力,而为众生说下边四十一首偈颂,来教化有缘的众生。

  菩萨现身作国王 于世位中最无等

  福德威光胜一切 普为群萌兴利益

  菩萨观察众生的因缘,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总而言之,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由此观之,菩萨所行所作不为自己,而为利益众生。菩萨为教化众生,令其离苦得乐,乃心甘情愿随着众生到地狱道去,或到饿鬼道去,或到畜生道去。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菩萨示现色身,作为大国的国王,在世间的地位来讲,是最尊最贵。其相貌也圆满,福德也具足。威仪之光胜过一切,普遍为利益众生而行仁政。所谓“爱民如子”,为老百姓做功德事。

  其心清净无染着 于世自在咸遵敬

  弘宣正法以训人 普使众生获安隐

  菩萨虽然示现国王身,可是其心非常清净,没有一切的污染执着。不自私不自利,一切的一切皆为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益,能令众生生出欢喜,就是粉身碎骨也愿意去做,没有个我相存在。于世间上是任运自在,所以受众生的尊敬。他弘扬宣化正法,令正法久住,用正法训诲世人。菩萨能普遍使令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安稳。

  现生贵族升王位 常依正教转*轮

  禀性仁慈无毒虐 十方敬仰皆从化

  菩萨示现色身,生在贵族家中,将来可以升作国王,常常根据正法眼藏来转大*轮,教化众生,令众生闻法开悟。菩萨的禀性很仁慈,心无瞋毒和虐待众生的思想,所以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来恭敬仰望而依从他的教化。

  智慧分别常明了 色相才能皆具足

  临驭率土靡不从 摧伏魔军悉令尽

  菩萨虽然示现国土或大臣,但是他的智慧常明了,不会糊涂。善能分别一切诸法实相道理。菩萨所示现的色相非常圆满,才能非常高超,样样都具足。作为国王时,临朝执政,治理国家,时常驾车出巡。凡是所统治的土地,无论江河湖海等处,他都是亲临视察。所有的众生,都听从他的教化。他能摧灭降伏十大魔军,把他们消灭殆尽。

  坚持净戒无违犯 决志堪忍不动摇

  永愿蠲除忿恚心 常乐修行诸佛法

  菩萨坚持净戒,绝对不违犯。立决定的志愿,堪忍一切人所不能的,遇到一切境界,不动不摇。永远发愿蠲除一切忿恨和瞋恚的心。常常愿意修行一切诸佛所说的法。

  饮食香鬘及衣服 车骑床褥座与灯

  菩萨悉以给济人 并及所余无量种

  所有一切的饮食,一切的香众生,一切的衣服,一切的轿车,一切的骑马,一切的宝床,一切的被褥,一切的宝座,一切的宝灯,菩萨统统布施与所求之人,用种种物品来济给众生,并将所余无量种的宝珠,也能布施,绝无吝惜。我们也要学菩萨的慈悲心,周济贫穷的人。

  为利益故而行施 令其开发广大心

  于尊胜处及所余 意皆清净生欢喜

  菩萨为利益众生的缘故,而修布施的行门,为使令众生开广大之心。住在最尊贵最殊胜的宫殿,或者其余的屋舍,在意念之中,时时清净,时时欢喜。

  菩萨一切皆周给 内外所有悉能舍

  必使其心永清净 不令暂尔生狭劣

  菩萨把一切的物品,都能周济给众生。内财是头目脑髓,外财是国城妻子,内外所有统统布施出来。菩萨心中永远是清净,不会在暂时之间生出舍不得的心,令众生一时一刻也不生狭劣的心。

  或施于头或施眼 或施于手或施足

  皮肉骨髓及余物 一切皆舍心无吝

  菩萨或布施自己的头,或布施自己的眼,或布施自己的手,或布施自己的足,或布施自己的皮,或布施自己的肉,或布施自己的骨,或布施自己的髓,以及其他的物品,一切的一切皆可布施,而心中没有吝惜的思想。

  菩萨身居大王位 种族豪贵人中尊

  开口出舌施群生 其心欢喜无忧恋

  菩萨示现种种身形来教化众生,有时示现最尊贵的国王身,有时示现最贫贱的乞丐身。随顺众生的机感而现其身。菩萨示现大国的国土,他是种族豪贵的人,受人尊敬。他能把口中的舌布施给众生,心中非常欢喜而没有忧愁和忧恋的思想。

  以彼施舌诸功德 回向一切诸众生

  普愿藉此胜因缘 悉得如来广长舌

  菩萨用施舌的功德,回向给法界所有的众生。普遍愿意一切众生,借着这种殊胜的因缘,都得到佛的广长舌相,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为其他一切众生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妙法。

  或施妻子及王位 或施其身作僮仆

  其心清净常欢喜 如是一切无忧悔

  菩萨或者将自己的妻子和王位布施于人,或将自己布施于人,作为人的僮仆。无论是内财或是外财,布施之后,没有求报的心,所以心常清净,时常欢喜。这样的布施一切,也不忧虑,也不后悔。

  随所乐求咸施与 应时给济无疲厌

  一切所有皆能散 诸来求者普满足

  菩萨随顺众生所乐求的物都能布施,令众生心满意足。换言之,众生需要什么?菩萨布施什么?正在众生需要的时候,他就及时布施,可是心中没有疲倦和厌烦的思想。所有一切的物品,皆能散舍给众生。凡是前来乞求的众生,不令其失望,都得到欲求的物品,皆大欢喜。

  为闻法故施其身 修诸苦行求菩提

  复为众生舍一切 求无上智不退转

  菩萨为闻佛法的缘故,所以布施自己的身,修种种的苦行。为什么修苦行?为求菩提觉道,早成佛果。菩萨又为众生得利益,乃将所作一切功德舍与众生。为求无上的智慧,所以永远不退转菩提心。

  以于佛所闻正法 自舍其身充给侍

  为欲普救诸群生 发生无量欢喜心

  菩萨因为在佛所聆听正法,所以把自己的身体布施于佛,作为佛的侍者。为想普救一切众生出离苦海,乃发生无量慈悲喜舍心,以及无量欢喜心。

  彼见世尊大导师 能以慈心广饶益

  是时踊跃生欢喜 听受如来深法味

  菩萨见到佛,能用慈悲心广饶益一切众生。这时候,菩萨见佛饶益众生,欢喜之至,情不自禁跳跃起来,聆听领受佛的深法味。

  菩萨所有诸善根 悉以回向诸众生

  普皆救护无有余 永使解脱常安乐

  菩萨所有一切的善根,完全回向给一切众生,普遍救度保护一切众生,没有剩余的众生,而得不到利益。永远使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脱,得到安稳快乐。

  菩萨所有诸眷属 色相端严能辩慧

  华鬘衣服及涂香 种种庄严皆具足

  菩萨所有一切的眷属,色相非常端正而庄严,又有辩才无碍的智慧。有种种的华鬘,种种的衣服,种种的涂香,种种的末香,种种的庄严,统统具足。

  此诸眷属甚希有 菩萨一切皆能施

  专求正觉度群生 如是之心无暂舍

  这一切的眷属是很希有的,可是菩萨将自己的眷属皆能布施。为什么?因为专求正觉(佛),而来教化救度众生。这种大菩提心,一时一刻也不舍离。

  菩萨如是谛思惟 备行种种广大业

  悉以回向诸含识 而不生于取着心

  菩萨善于这样审谛思惟,普遍修行种种广大功德的善业。将此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而没有一丝一毫的取相执着心。菩萨没有这样的想:“我现在作布施,有这样多的善功德,我的功德太大了。”不像梁武帝见到菩提达摩祖师时,便问“我建了很多的庙院,度了很多的僧尼,这能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不客气的说:“没有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梁武帝执着心太重,故给他一个当头棒喝,令梁武帝清醒,不要为有功德而布施。所谓“三轮体空”才是真布施。

  菩萨舍彼大王位 及以国土诸城邑

  宫殿楼阁与园林 僮仆侍卫皆无吝

  菩萨示现为国王时,或者把王位舍去,或者把国土舍去,或者把城邑舍去,或者把宫殿舍去,或者把楼阁舍去,甚至园林、僮仆、侍卫等等,统统舍去,而无吝惜。

  彼于无量百千劫 处处周行而施与

  因以教导诸群生 悉使超升无上岸

  菩萨在无量百千劫以前,他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国土去周行,而且布施他所积聚的一切善根。因为有这样多的善功德,所以教导一切众生,使令众生都超升到无上涅槃彼岸。

  无量品类各差别 十方世界来萃止

  菩萨见已心欣庆 随其所乏令满足

  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品类各不相同。十方世界不同品类的众生,皆来到菩萨所行布施处而萃止。菩萨见到这样无量众生向他化缘,心中非常欣庆,乃随着众生所缺乏而布施,令众生得到满足。

  如三世佛所回向 菩萨亦修如是业

  调御人尊之所行 悉皆随学到彼岸

  好像过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修的回向,菩萨也修这样回向的业。诸佛所行这种法门,菩萨跟佛学习到彼岸的法。彼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界,也就是常乐我净四德的世界。

  菩萨观察一切法 谁为能入此法者

  云何为入何所入 如是布施心无住

  菩萨观察一切佛法,思惟一切佛法。谁能入这个法呢?怎样能入到寂灭法里?一切法皆空,又有什么可入呢!就是布施法也是空的,有什么可以着住呢?

  菩萨回向善巧智 菩萨回向方便法

  菩萨回向真实义 于其法中无所著

  菩萨回向他所修的善巧智慧,令众生也都有善巧的智慧。菩萨回向给众生,这是方便法。菩萨修行菩萨道,回向实际,无论修什么法?都是无所执着。

  心不分别一切业 亦不染著于业果

  如菩提性从缘起 入深法界无违逆

  菩萨的心,不执着一切善业和恶业。也没有起惑、造业、受报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知道菩提法性是从因缘而生起,所以入甚深法界,也不违逆法的实际理体。

  不于身中而有业 亦不依止于心住

  智慧了知无业性 以因缘故业不失

  菩萨不会说在自己身中造了什么业?所以不执着业。也不依止在心住。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没有执着住心。有了智慧,便明了一切业性恒空,没有业性的存在。因为有种种因缘的缘故,所以业力也不消失。

  心不妄取过去法 亦不贪着未来事

  不于现在有所住 了达三世悉空寂

  菩萨的心不妄取过去的法,也不贪求未来的事,也不在现在有所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空了,一切不执着。为什么无所住?因了明了通达三世都是空寂的缘故。

  菩萨已到色彼岸 受想行识亦如是

  超出世间生死流 其心谦下常清净

  修行菩萨道的菩萨,把所有一切皆能舍,看一切皆空。所以对于色受想行识五蕴知道是空寂。因为是空寂,所以到色受想行识的彼岸。菩萨的知见和凡夫的知见不同,菩萨超出世间生死的苦海,菩萨的心是谦下而常清净。

  谛观五蕴十八界 十二种处及己身

  于此一一求菩提 体性毕竟不可得

  菩萨审谛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是空的。又观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为十八界,也是空的。又观察十二种处(六根和六尘)和自己的身,也是空寂。在这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中求菩提觉道,都是不可得。为什么?因为它们的体性都是空寂的。

  不取诸法常住相 于断灭相亦不着

  法性非有亦非无 业理次第终无尽

  菩萨修行中道了义,也不偏于空,也不落于有。落于有就是执常相——堕落常见。偏于空就是执断相,堕落断见。佛法既不是常又不是断,非断非常是中道了义,所以说不取诸法常住相。菩萨不执着一切法有个常住相。那么,没有常有个断吗?断相也不着住,所以不执断不执常,这才是中道了义。法的本性,也不是有,也不是无,有无也是邪见。虽然非断非常,非有非无,可是业的理体很有次第,不会没有。

  不于诸法有所住 不见众生及菩提

  十方国土三世中 毕竟求之无可得

  菩萨修行诸法,而不住在诸法。即法非法,不在一切诸法相有所执着。不但一切法是空的,就是众生和菩提也是空的,本来不应该执着。十方诸佛国土和三世诸佛所住的地方,究竟来讲,求之不可得。为什么?因为它本来是空的。

  若能如是观诸法 则如诸佛之所解

  虽求其性不可得 菩萨所行亦不虚

  若能知道诸法本来是空,还有什么可执着呢!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若能观一切诸法实相,则如诸佛所了解一样。虽然求法的本性是不可能得到的,可是菩萨所行菩萨道的功德,不会没有的。为什么说不虚?因为“福不唐捐”的缘故,修行一定会有福德,不修行一定不会有福德。

  菩萨了法从缘有 不违一切所行道

  开示解说诸业迹 欲使众生悉清净

  菩萨明了一切诸法是从因缘生起而有。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又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为它是假名,所以说空也是假。不违一切所行道,就是中道。凡是有所修行,一定会有成就。菩萨开方便法门,示现真实相,解释甚深义,演说微妙法。开示解说一切业的果报这种道理。菩萨为什么无事找事做?在无言说中而立言说,这是令众生恢复本来面目,得到清净本源,妙真如性。

  是为智者所行道 一切如来之所说

  随顺思惟入正义 自然觉悟成菩提

  这个就是为有智慧的人所修行的道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法。若能随顺这个道理来思惟,而入正法之义,自然会觉悟,成就菩提觉道。

  诸法无生亦无灭 亦复无来无有去

  不于此死而生彼 是人解悟诸佛法

  诸法是空寂,所以它不生也不灭。法是无来无去。在这个地方死了,又生到另外地方去,这些想都没有了。这个人若能解悟这是诸佛的正法。那么,就不会执着一切相。

  了达诸法真实性 而于法性无分别

  知法无性无分别 此人善入诸佛智

  明了通达一切诸法真实的理体,对于法的本性没有分别心。知道法性是空,不在空上生出分别。这个人善能契合诸佛的智慧。

  法性遍在一切处 一切众生及国土

  三世悉在无有余 亦无形相而可得

  法性遍满一切处,所谓“尽虚空,遍法界”,都有法性。所有的众生和所有的国土。法性都存在。三世都有法性的存在,没有无法性的地方。虽然是自然有法性的存在,可是法性是无形相而是空寂,不能得到。法性虽然无形相,但若能真修行,也能得到真正智慧。

  一切诸佛所觉了 悉皆摄取无有余

  虽说三世一切法 如是等法悉非有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觉了法性遍一切处。法性虽然无形相,而能遍一切处。这是什么道理?因为它有这种的力量。佛觉悟法的本性,摄取法性而无有余。佛虽然演说三世一切诸法,可是不执着法相。法性虽然是有,可是法相是空。佛所说一切诸法皆是空的。

  如诸法性遍一切 菩萨回向亦复然

  如是回向诸众生 常于世间无退转

  好像一切法性遍满一切处,可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之无味。菩萨修回向的功德,也是这样的情形,虽然无形相,可是功德不可思议。因为这样,所以佛所修积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他不但一天修菩萨行,而且是天天修菩萨行,月月修,年年修,生生世世在修菩萨行。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常在世间而不退转菩提心。

  佛说法没有定法,有的经典上说有的道理,有的经典上说空的道理。为什么说有说空?就因为众生不执著有,便执着空;不执着空,便执著有。其实法是非空非有,非断非常,所以佛为破众生的执着,而用种种譬如来为众生说法。可是众生的本性愚痴,越为他说法,他越是糊涂。不是把这个拿起来,就是把那个拿起来,始终放不下。放下这个拿起那个,放下那个又拿起那个。好像妄想一样,这个妄想停止,那个妄想生起,又好像大海的波浪,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佛说法为对治众生的妄想,若能不生妄想,就是诸法的本源,真实的理体。但是我们众生不能停止妄想,所以诸佛才说一切法,对治众生的一切妄想。妄想如果没有了,一切法也用不着了。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此经书全套24册由尹国富(普觉)请,全套总共历时三年,上海智诚法师发心打字并校对,有错误之处敬请大家体谅,并指点,让大家共同研究佛法,共同精进,共勉。愿把此经回向给各人父母、师长,以及法界一切众生,愿生者消灾免难,增福延寿,阖家平安,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大家都能了生脱死,百年以后都能往生极乐,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历代宗亲、各人过去七世父母、冤亲债主齐超生!

返回目录

-------------------------------------------------------------------- 

更多宣化上人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