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4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傅味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4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114)

  1994年11月3日讲于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傅味琴

  不观黑白业果,菩萨行就行不起来

  提要:

  ·不观黑白业果,菩萨行就行不起来

  ·在观黑白业果上,光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不够的

  ·对业果细细观察,能得后得智

  ·因为观察得细,阿弥陀佛成就了妙观察智

  ·阿底峡尊者重视戒律,犹如牦牛爱尾

  不观黑白业果,菩萨行就行不起来

  “彼许多但言菩萨道,而不能行菩萨行者,皆不观察黑白业果之过也”,有许多修行人,口里说要行菩萨道,可是他们在行为上不肯修菩萨行。这个菩萨行不是指不到时候去舍头目脑髓,而是说你自己能够不怕辛苦,弘扬佛法度众生,可是他不肯干。

  在观黑白业果上,

  光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不够的

  为什么他们不能行呢?归根结底他们观黑白业的因果,还没有观透,信因果力量不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做一件好事情,将来一定有好报,如果你深信了,为什么不肯做啊?连要饭的老婆子都会说:“一钱不落虚空地。”何况我们信佛的人,更应该深信黑白业果。“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句话就对因果说得很明白,我们也常提这句话,但是光说这句话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大家对黑白业果细细的观察,那样体会才深。

  对业果细细观察,能得后得智

  对于白业的功德,黑业的过患,“如能详细观察,不但能出离,且可渐渐得后得智”,你听了佛的话,你能深信因果,这也是后天学到的,也叫后得智。深信因果以后,你再细细观察,知道那样做是坏事情,坏事情要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你要观察才能明白呀。观察就是看,如果像有人说的那样“不看坏样子”,那就不出智慧了。按照我的说法是“不学坏样子”,看要看,看穿了,看明白这是坏事情,会引起恶劣的后果,你才不会去学去做。好的一面,会引起功德,这也要看,所以观察能够引出后得智。

  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如佛之知处智力,皆是由昔洞悉观察黑白业果而然也”,比如说成佛以后所得到的十种智力,其中一种叫“知是处非处智力”,就是如实了知一切因缘果报,知道这种行为应该去做,那种行为不应该去做,这种智力都是由于对世间上的善恶能够洞悉观察而来的。洞悉就是彻底明白,佛的智慧中还有一个知三世业报智力,也是观察而来的,不通过观察你怎么会出智慧呢?由此可以明白观察黑白业果的重要性。

  因为观察得细,阿弥陀佛成就了妙观察智

  以前讲过,五方佛智代表佛的一切智慧,五种智慧修好了你就成佛了。五种智慧就是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是南方宝生佛的智慧,还有西方阿弥陀佛妙观察智,阿弥陀佛观察得最妙、最细,所以他能成就妙观察智,还有北方成就佛成所作智。这些以后讲到文殊广法时,都要给你们详详细细地讲。

  阿底峡尊者重视戒律,犹如牦牛爱尾

  能海上师举了个例子,“昔阿底峡尊者”,阿底峡是印度人。为什么称他尊者呢?凡是证果证道的都能称尊者。比如大雄宝殿里释迦佛旁边塑的是一个老年的弟子,叫迦叶尊者,和一个年轻的叫阿难尊者。阿难也是证了阿罗汉果的,不过他证果比较晚。但是等到他去修了,证果非常快,因为他的功德非常大,智慧也很大。而且他的相貌非常庄严,后世人常把阿难当成释迦佛。阿难是释迦佛的侍者,称为多闻第一。他听的法最多,因为他跟着释迦佛走东走西,不光是很大的法会上他在旁边听,佛对个别弟子的开示,别的弟子听不到,他也听到。有时候有些众生来礼佛,总要提几句问题,佛给他们解答,阿难记忆特别好,听过了就不会忘。

  后来佛涅槃了,弟子们要把佛讲的话结集起来流传后世,结集时没有阿难的名字,阿难想不通:我听法最多,今天要把佛讲的话结集下来,哪能没有我啊?大迦叶就说:“我们都证了阿罗汉果,你还没有证果,不能参加!”阿难听到这句话,很惭愧,他就到树底下去修禅定。因为当侍者很忙的,听得多,功德也大,但是他没有太多时间修禅定。可是他一修禅定很快就证阿罗汉果。他就去敲门:里边大迦叶就笑了,“你证了阿罗汉果,还要我们来开门吗?”一句话提醒了他,他就穿墙而入,所以后来也称他为尊者。

  能海上师讲了一段公案:阿底峡尊者非常聪明,是古印度一个王的第二个王子,十五岁前就把世间上的学问全学通了,后来出家了。阿底峡尊者有个最使人敬佩的地方,他对于戒律特别重视,犹如牦牛爱尾。牦牛最爱的就是自己的尾巴,阿底峡尊者对戒律的爱护,就像牦牛爱尾那样。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