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8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傅味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8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98)

  1994年11月1日讲于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傅味琴

  无戒如无基之墙,

  所谓空中楼阁,不能实现也

  提要:

  ·贪大修不净,瞋大修慈悲,散乱修数息,愚痴修因缘

  ·皈依佛就不能学外道,也就没有学外道的烦恼了

  ·无戒如无基之墙,所谓空中楼阁,不能实现也

  ·佛教称为圣教,因为能使人证果成道

  ·解脱生死的关键,是要修好中士道的解脱法

  贪大修不净,瞋大修慈悲,散乱修数息,愚痴修因缘

  佛就是医生,以法药治众生的烦恼病。贪烦恼大的,如果是贪男女就叫他修不净观,如果是贪钞票的,叫他修供养布施。瞋大的叫他修慈悲观,用慈悲的甘露来熄灭内心的瞋火。观世音菩萨左手拿瓶甘露水,右手拿的杨柳枝,以甘露水熄灭众生心里瞋恨的火。甘露表佛法,众生的烦恼又称热恼,烦恼起来就像火烧一样,而且不容易安静,佛法又称清凉药,能治众生的热恼。“佛是大医王,法是无上药”,法就是药,哪一种佛法熄灭瞋火效果最好?就是慈悲,心散乱要修数息观,愚痴的就要修因缘观。这就是说:不以一种法来治众生的病。

  皈依佛就不能学外道,也就没有学外道的烦恼了

  “佛之制戒,皆为对治烦恼也。”戒本身就是法。戒定慧全是佛讲出来的法,佛制定戒,主要是以戒来对治众生的烦恼。如果你真的听佛的话,烦恼可以减少很多。比如皈依时就受了三条皈依戒,第一条,“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你受了皈依以后,人家叫你去学外道,你思想上要明确,皈依佛了就不能学外道。那么由于学外道而引起的种种妄想烦恼,也就没了。

  无戒如无基之墙,所谓空中楼阁,不能实现也

  “修行无戒,如无基之墙,所谓空中楼阁,不能实现也”。佛弟子没有戒就像无基之墙。盖房子砌的墙,一定要砌在地基上,而且地基还要牢固,如果不牢固,即使墙砌起来了,很快就倒下来,甚至人推一推它就倒。所以盖高楼大厦对打基础是非常重视的,要把很长的水泥桩一根根打下去,而且打地基比盖房子还要花时间。虚空中怎么盖楼房呢?“所谓空中楼阁,不能实现也”,没有戒,基础空掉了,你怎么修行呢?

  佛教称为圣教,因为能使人证果成道

  别别解脱戒,你只要好好的学修,清净无犯,如来保证你得到解脱,所以称“包解脱”。一切佛法以戒学为根本。“圣教~佛的胜现量教”,佛教称为圣教,因为它能使人证果证道。佛讲法利用语言文字广开阐明,这是世俗谛。可是佛不是叫大家停留在语言文字上,阐明的目的是使你进入胜义谛。佛亲自证到甚深甚深的胜义谛境界,可是众生不懂,所以佛用语言文字来广泛解说,使你懂了再去修。你懂的东西仅仅是听懂,不是修出来的,从根本上讲要你去悟到这个境界,这是现量境界。现量境界完全脱离语言文字,不可说不可说。当你一有感觉,一讲出来已经不是现量境,而是分别心所致。既然佛教有那样殊胜圆满的智慧,就应该按照佛讲的好好去修。

  解脱生死的关键,是要修好中士道的解脱法

  “坚持修行能作求加持”,我们现在讲的是修中士道。中士道是为了了生死,脱离六道轮回,为了证果证道。其实下士道是中士道的基础,上士道是中士道发了大乘心以后心量的扩大。你要达到中士道就要有基础,所以要修下士道,因为要广度众生,所以必须在中士道基础上往上迈,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中士道。众生一切的苦全是从生死来的,如果我们不能今生了生脱死,这一辈子就没有达到目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