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32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1日
来源:   作者:日宗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32讲

 

  2010年5月21日晚上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闻法的动机,为了利益如虚空般的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一颗心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册,奢摩他的部分。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册的第9页,倒数第三行。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三个部分,除此次第之外,其它的主张都和诸大车轨的论典相违。正文当中,若不如此次第而修,在之前提到了止观这两者当中,必须要先修止后修观,如果不以这样的方式来修学止观,亦极非理,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呢?《解深密经》如前说云:得奢摩他,依此而修毗婆舍那;在《解深密经》当中,就如同之前所说的,止观这两者必须要先获得止,藉由止更进一步的来修观。论云:「依前而生后。」在之前介绍六度的时候也有提到,说六度中静虑与般若之次第,六度当中必须要先有静虑才会有般若。在三学当中,及依增上定学而生增上慧学之次第,因此不管是从六度的角度,或者是从三学的角度,都有谈到必须要有「止」作为基础,更进一步的才能够生起「观」。皆是先修奢摩他已,后修毗婆舍那之次第也。

  《菩萨地》及《声闻地》中亦说依止而后修观;《中观心论》、《入行论》、《修次三篇》,智称论师、寂静论师皆说先求止已后修观故。故有一类印度论师,承许不须另外求止,最初即以观慧思择,便能生观。在过去印度有一类的论师,他们认为一开始不需要有止作为基础,透由正理来思惟空性的道理,并且更进一步的透由观察的智慧来作思惟,就能够在内心当中生起观。但是这样的一种论点,此与诸大车轨之论相违,故非诸具慧者可信之处。因此这样的一种论点,由于跟之前诸多的论师们所提出来的论点,刚好是相违的,因此对于这样的论点具有智慧的人,应该透由抉择而了知到这是不值得信任的。又此止观之次第,是于最初新生之时应如是修;在这个地方我们提到了,先修止后修观的这种次第,是在一开始还没有生起止观之前,必须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练习。其后亦可先修观而后修止故,次第无定。在生起了止观,之后并不见得要先修止、再修观,它可以透由观的力量而生起止的功德,因而提到「其后亦可先修观而后修止故,次第无定」。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第三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分二:一、问难。这当中的问难,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难呢?之前所说止观的次第,与论典相违。正文当中,若尔,《集论》中云,如果之前所谓止观的次第,是必须先修止后修观的话,在无著菩萨所造的《集论》当中,有提到:「有先得观未得止者,彼应依观而勤修止。」在《集论》的原文里面有提到:有一类的人,他是先得到观,但是并没有获得止,而这样一类的人,必须要透由依观而更进一步的勤修止。

  此义为何?如果有这样一类人的话,那怎么会说在修止观的时候,必须要先求止后求观呢?第二个部分,回答。回答的时候,须分辨近分和根本定所摄之止。此者非说未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之止,乃是未得第一静虑根本定以上之止。在获得第一静虑的根本定之前,必须要先获得第一静虑的近分;也就是透由第一静虑的近分,更进一步的能够获得第一静虑的根本定。而在第一静虑的近分还没有获得之前,必 须要 先生起奢摩他,也就是止的功德。在之前我们提到,对于凡夫而言,也就是还未获得奢摩他的凡夫来说,如果要修学止观,必须要先求得止,才能求得观。但是在《集论》当中所说的这一段文,并不是以未得奢摩他的凡夫来作介绍的,而是以获得了奢摩他的一个行者,他在获得了奢摩他之后,透由第一静虑的近分所摄的止,而更进一步的,生起第一静虑根本定以上之止。所以提到「此者非说未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之止,乃是未得第一静虑根本定以上之止」。

  彼复是说现证四谛,所以既然这位行者,他已经获得了奢摩他,并且也获得了第一静虑的近分,藉由第一静虑的近分作为基础,能够现证四谛。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就可以设定它为观,而藉由这样的一种观,来成办第一静虑的根本定。也就是透由第一静虑的近分作为基础,现证四谛之后,这一点称之为是观,而以这样的一种观,来成就第一静虑的根本定。依此成办第一静虑以上之止,这一点在无著菩萨所造的《本地分》当中有提到,《本地分》云:「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这当中的「如实」就是现前了知,也就是现证的意思。透由如实的了知苦、集、灭、道的内涵,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但是由于没有办法获得第一静虑的根本定的缘故,住此随即安住其心,在现证四谛的当下,让心完全的安住在这样的一个境界下,不分辨法,应依胜慧而修胜心。」所以藉由现证四谛的这种智慧,更进一步的修学殊胜的定心。

  总为便于言说之故,虽有说九住心为止、分辨等四为观,以方便介绍的角度来作介绍的话,在有一些论当中,会提到九住心是止,分辨等四种智慧是观,然真实之止观如下将说,须由生轻安已,始可安立。但是这只不过是为了要方便介绍的缘故,而以这样的方式来说明止观,但实际上九住心也好,或者是分辨等四种的智慧也好,他们都不是真实的止观。而真实的止观,就如同下文所要介绍的,「须由生轻安已,始可安立」,也就是在内心当中生起了身心轻安之后,才有办法安立真实的止以及真实的观。

  丑六、各别修学之理(分三)

  寅一、修学奢摩他之理(分三)

  卯一、修奢摩他之资粮

  卯二、依彼修奢摩他之理

  卯三、由修所成奢摩他之量

  寅二、修学毗婆舍那之理

  寅三、止观双运之理

  卯一、修奢摩他之资粮

  「修奢摩他之资粮」,这当中的「资粮」指的是在修奢摩他之前,想要修奢摩他的这个人,必须要具备有什么样的条件?我们之所以没有办法成办奢摩他,是因为我们连修学奢摩他的条件,都没有办法具备的缘故。如果修学奢摩他的条件能够具备的话,最多只要花六个月就能够成办奢摩他。有一些人甚至在一、两个月当中,就能够成办奢摩他,因此修奢摩他的基本条件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第一个部分,我们是介绍修奢摩他之资粮。这个部分分六:一、住适宜处,二、少欲,三、知足,四、离诸杂务,五、戒律清净,六、断除贪等分别,辰一、住适宜处(11页)

  具有五德之处,修奢摩他的人,他所要住的地点必须要具备有五种的特色:一、易得,所谓的「易得」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无须劳苦,便能获得衣、食等物。二、善处,无猛兽等凶恶众生及怨敌等所住之处。三、善地,不易引发疾病之地。四、善友,具有戒律、正见相同之友。这当中以比丘来说,比丘戒;沙弥来说,沙弥戒;如果是在家居士的话,在家居士戒。所以这时候跟我们一同想要成办奢摩他的同行善友,他必须具备有清净的戒律,以及跟我们相同的见解。五、善相,日无多人,夜静声寂。这一点在《经庄严论》亦云:「具慧修行处,易得贤善处,善地及善友,瑜伽乐资具。」在修学奢摩他之前,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上师的地方,如实的听闻该如何修学奢摩他的教授,而更进一步的阅读这一方面的经论。当我们了解如何的修学奢摩他之后,我们就必须更进一步的,将修奢摩他的资粮,也就是种种的条件,在短时间之内,将它完全的具备,而更进一步的来修学奢摩他。

  辰二、少欲(12页)

  不贪众多、善妙之法衣等物。

  辰三、知足

  纵得微少、下劣之法衣等物,亦常知足。所以这个部分最主要是提到,对于生活当中必备的这些物品,不管是吃的、穿的,或者是住的,对一个修学奢摩他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只要足够就可以了。所以尽可能的,对于这些生活的必备品「少欲」,而且内心当中感到「知足」。

  辰四、离诸杂务

  作买卖等诸恶事业、过于亲近在家及出家众,或行医药、算星相等,皆应远离。对于修学奢摩他的人来说,他必须要远离世间当中,比方从事买卖等行为。或者是在修学奢摩他的过程里,要避免过度亲近在家居士也好,或者是出家法师也好,这时候尽可能的隔绝跟他人的往来。「或行医药、算星相等,皆应远离」。这是第四个部分。

  辰五、戒律清净(13页)

  于别解脱及菩萨律仪,皆不应犯性罪、遮罪之诸学处;若因放逸而有毁犯,应速追悔,如法还净。

  辰六、断除贪等分别

  对于一个修学奢摩他的人来说,在面对世间上的安乐,不管是食衣、或者是声名、利养,这时候要尽可能的减低自己的贪欲。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应修贪等于现世中有杀、缚等过患;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去观察,贪等烦恼在现世当中,所带来的种种过患,并将贪等烦恼视为怨敌;后世则有堕恶趣等过患。它不仅在现今会对我们带来伤害,在来生他会使我们堕入恶趣。或思:「凡轮回事,悦意与否,皆是无常、坏灭之法,彼等一切不久定远离我,我为何故于彼生起贪等?」前面是提到了,必须要思惟贪等分别的过患,而更进一步的也就可思惟轮回当中这一切的事情,不管是否是悦意的,但实际上它的本质都是无常、而且会改变,到最后会坏灭的法类。而这一切在不久之后,一定会离我而去。因此对于这一些轮回当中的盛事,我何必生起过度的贪念?应如是修并断一切贪欲分别。

  《道炬论》中亦云:「坏止支分故,虽励力勤修,纵经数千年,终不能成定。」这当中所谓的「坏止支分」,也就是如果我们没有具备修学奢摩他的条件的话,纵使我们很努力的来修学奢摩他,并且所修的时间是经过了数千年之久,但是终究是没有办法成办奢摩他的。故若由衷欲修止观之定,如果你是打从内心里,真的是成办止观的这种定功德的话,应励力修《声闻地》中所说十三种奢摩他之资粮等,此为重要。

  卯二、依彼修奢摩他之理(分二)

  辰一、加行

  辰二、正行

  辰一、加行(14页)

  应长时修于前所说加行六法及菩提心;亦应修习菩提心之支分──共下、中士诸所缘之体性。 这是指在还没有正式的修学奢摩他之前,我们必须要长时的修学在之前所介绍的加行六法,以及菩提心的内涵。而在这当中,菩提心的支分,又包含了共下以及共中士当中,所介绍的诸多法类。这是第一个部分。

  辰二、正行(分二)

  巳一、身以何种威仪而修

  巳二、正释修习之次第

  巳一、身以何种威仪而修

  「如同《修次论》中所说」,在之前加行六法的时候,我们有稍微的介绍过打坐的方式,而这个地方是按照着《修次论》当中所提到的内容,来作介绍的缘故,所以跟之前加行六法时,所介绍的方式会有些许的不同。所以在这个地方以《修次论》当中的内容来作介绍。

  如同《修次论》中所说应于柔软、舒适之垫,身具八种威仪而修。此中一、足者,以全跏趺或半跏趺而坐。这时候打坐的方式,可以用双盘或者是半盘的方式来作打坐。二、眼者,不应太开或太紧闭,注视鼻端。现今有些教派他们在打坐的时候,会教导弟子们要把眼睛打开,以这种方式来作练习,但或许这有它特殊的用意存在。但实际上,也就是平时我们在教导弟子的时候,会告诉他们说,眼睛不要太开,或者是太紧闭,「注视鼻端」也就是注视你正前方,稍微往下的这个位置,也就是鼻端左右的位置就可以了。

  三、身者,不可太仰、太俯,端正其身,不可过于向后仰,或者是向前倾,「端正其身」这时候打坐的姿势,应该是让自己的身体,能够非常的端正,正念住内而坐。而这时候收摄我们的心念,而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打坐。四、肩者,平齐而住。并且要在这个部分要作补充的是,我们在打坐的同时,手臂并不用紧闭着我们的身体,这时候应该要稍微的打开,让气,也就是让风能够通过这个地方。第四个部分。

  五、头者,不可过扬、过低及偏一方,头要稍稍的往下,而不可以过扬,或都是过低,或者是偏一方,从鼻至脐端正而住。这个地方有提到不可以偏一方,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子。比方阿底峡尊者,如果各位仔细的去观察,会发现阿底峡尊者的圣像,都有头稍微偏向右的这种感觉。尊者之所以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打坐,是有他特殊的用意在。我们都知道整个菩提心的教授,是以阿底峡为主而传至现今,所以尊者本身最主要修学的法类,就是以菩提心为主。而菩提心的相违品是提到了瞋恨,或者是忿怒,而以忿怒有关的脉,它是偏向于人的右边,所以这时候尊者就以头稍微偏向于右的方式来表示,要将菩提心的相违品完全的压制住,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打坐,所以这是属于特殊的例子。一般来说的话,头不可以过仰、过低,或者是偏向于某一方,「从鼻至脐端正而住」。

  六、齿与唇者,任其自然而住。七、舌者,令抵上齿。之所以要顶着上齿跟上额之间的这个地方,是因为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打坐的话,我们比较不容易会流口水。八、息者,内外出入莫令有声、急促、混乱,这时候我们在呼吸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让我们自己的呼吸是没有声音,也不应该过度的急促,或者是有时候忽快,有时候忽慢,而造成混乱。务使出入无有感觉,这时候要让我们自己的呼吸,我们自己都没有办法察觉,无须费力,徐徐而转。如是应先令身具八威仪,特于调息如说善修。 所以在一开始,必须让我们自己的身体具有以上的八种特点。「特于调息如说善修」而且在调整我们自己的呼吸的时候,应该如同这方面的论点所介绍的内涵,以这样的方式来调整我们呼吸的频率。所以整个来说,我们要让自己的身体处在一种非常自然,而且放松的状态下来打坐。

  巳二、正释修习之次第(15页)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正释修习之次第」,这当中分二:一、连接上下文,二、正文。第一个部分连接上下文,这个部分当中最主要介绍的是,我们在修学奢摩他时,我们所修学的方式也好,次第也好,必须要符合经论当中的内涵来作练习。现今有很多的人,很冒然的想要去修学襌定,或者是奢摩他,他们甚至认为修学襌定是不需要阅读经论,只要让心能够完全的安住,这样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练习,它的效果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诸道次第多依《辨中边论》所说,由八种行断五过失而修奢摩他;以藏传佛教来说,不管是红、黄、花、白,任何的教派,大部分都是依止着《辨中边论》当中所说的内容,以八种行断五过失的方式来修学奢摩他。至于透由八行断五过的方式修奢摩他的内涵,在之后的正文当中会为各位介绍。

  格西拉梭瓦所传之 诸 教授中,更说须于彼上另加《声闻地》中所说之六力、四种作意及九住心而修;至尊慈氏亦于《经庄严论》及《辨中边论》中说安住其心之九种方便及八断行;狮子贤论师、莲花戒论师、寂静论师等印度智者依循此论,亦着多种修定之次第也。此等于密乘中亦应了知;虽然在之前所介绍的论,都是显教当中的论典,但实际上密教当中修学奢摩他的方式,跟显教当中修学奢摩他的方式,除了某些的所缘境有差别之外,大致上修学的内涵是相同的,因而提到「此等于密乘中亦应了知」。特于修定之五过等及除诸过之理,显教当中则较详细。 在修学奢摩他时,必须要断除五过失,以及种种诸多的过患,对于这个内涵,显教反而是比密教当中更为清楚,因而提到「显教当中则较详细」。所以从这段文里面,我们就可以知道,要修学奢摩他并不是人云亦云,也就是人家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在不阅读经论的情况下,就按照这样的一种方式而去作观想;或者是让自己的内心当中,处在一种不作意、不思惟的状态,就能够生起奢摩他。其实这样的一种观念,都是错误的观念。(校稿中)

  第二个部分正文,此中分二:

  午一、生无过三摩地之理(分三)

  未一、心住所缘之前应如何行

  未二、住所缘时应如何行

  未三、住所缘后应如何行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之次第。

  未一、心住所缘之前应如何行 (16页)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必须要藉由八种行,断除五过失的方式来修学奢摩他,这个部分的内容,就含摄在第一个科判「生无过三摩地之理」当中。而更进一步的有提到,透由六力以及四种的作意来修学九住心,这个部分的内涵是包含在第二个科判「依彼引生住心之次第」里。首先第一个科判当中「生无过三摩地之理」分三:一、心住所缘之前应如何行,二、住所缘时应如何行,三、住所缘后应如何行。在这三个科判当中,就提到了心在还没有安住所缘之前,应该要怎么作?在安住所缘的当下,应该要怎么作?在安住所缘之后,又应该怎么作?所以我们先看到第一个科判,「心住所缘之前应如何行」。在之前我们提到了,透由八种行,断除五种的过失。所以我们先介绍五种的过失,修学奢摩他必须要灭除的有五种的过失。这五种的过失当中,第一是懈怠,第二忘失教授,第三沉没以及掉举,第四作行,第五不作行。这边有五种的过患。五种的过患当中,必须要藉由八行,也就是八种的对治来断除。

  所以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第一个过患,也就是懈怠。因此在第一个科判当中,分为四个部分来作说明:第一个部分,最初要修懈怠的对治。正文当中,若不能灭不乐修定,并除乐其相违品之懈怠,则于初时不趣修定;如果一开始我们没有办法灭除不想要,或者是不欢喜修定的这个心态,并且更进一步的灭除欢喜定的相违品的这种懈怠的话,「则于初时不趣修定」我们没有办法灭除这一种的懈怠,就没有办法更进一步的想要趣入修定的这个状态当中。

  纵修一次亦难持续,纵使我们能够修学一次的襌定,但是也很难继续的持续下去,速将退失,是故于初灭除懈怠极为切要。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灭除第一种的过失,也就是灭除懈怠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部分,各别说明四种对治。在之前提到了透由八行,断除五种的过失,这当中第一种的过失,是提到了懈怠。而八行当中前面的四行,是断除懈怠的方法,所以这个地方,各别说明四种的对治。正文当中,若能获得身、心轻安,喜乐增长,则能于昼夜中勤修善行,无有厌倦,故能灭除懈怠;要灭除懈怠,必须在内心当中生起身心的轻安,这当中灭除懈怠的身心轻安,跟之后生起奢摩他时,内心所生的身心轻安,虽然字面上都叫做身心轻安,但实际上它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这里面灭除懈怠的身心轻安,是在还未生起真实的奢摩他之前,就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而这样的一种身心轻安,是透由精进作为基础,而让内心当中对于修学奢摩他,心生欢喜。藉由欢喜的力量,在修学奢摩他的同时,不会产生厌倦所生的一种轻安。所以这种的轻安是生起奢摩他的因,而之后所介绍的身心轻安,是生起奢摩他的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特色。所以这个地方要先作说明,不然会跟后面的身心轻安产生混淆。所以第一个部分是提到了,「若能获得身、心轻安,喜乐增长,则能于昼夜中勤修善行,无有厌倦,故能灭除懈怠」,所以要灭除懈怠,必须在内心当中生起身心的轻安。所以身心轻安的这个部分,是八行当中的第一行。

  然生轻安,须于能生轻安之因──妙三摩地,恒常发起精进;如果想要生起身心的轻安,必须对于能够生起身心轻安的因,也就是妙三摩地的这一点,「恒常发起精进」也就是内心感到无比的欢喜,所以精进是八行当中的第二行。而发精进,须于妙三摩地,恒常具足猛厉希求之欲;如果想要对于修学三摩地,生起欢喜的精进心,这时候我们必须对于三摩地的内涵,生起非常强烈的希求,这个地方我们称之为是「欲」,这是八行当中的第三行。此欲之因,须由观见三摩地之功德,引发坚固夺意之信,而要生起强烈的欲,或者是强烈的希求,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先能够了知,修学三摩地它所能够带来的胜利,以及三摩地的功德。「引发坚固夺意之信」,所以生起欲之前,必须要先能够生起信。故应思惟三摩地之功德,数数修信,因此「信」是八行当中的第四行。藉由轻安、精进、欲以及信这四行,来断除五过失当中的第一种过失,懈怠。这是第二个部分,各别说明四种对治。

  第三个部分,四对治法的依据,《辨中边论》中云:「即所依能依,及其因与果。」这当中「所依」指的是什么呢?此中「所依」谓欲,勤所依处;这当中的所依,指的是欲,也就是对于三摩地生起强烈希求的一种欲。这种欲为什么称之为所依?它是何者的所依呢?它是勤的所依处,也就是生起精进的基础。在生起精进之前,必须要先能够生起欲,因此它是精进的所依之处。「能依」谓勤,或名精进。而藉由欲作为基础,能够生起什么样的功德?这时候是谈到了勤,或名精进。因此《辨中边论》当中,「所依」指的是欲,「能依」指的是精进。「及其因与果」这当中的「因」,指的是所依的欲,它的因;「果」指的是能依的精进,它的果。所以在解释当中有提到,深信功德是欲之因;也就是要生起欲,在这之前必 须要 先生起信,因此信是欲的因,轻安则是精勤之果。而透由信、欲、精进之后,更进一步的生起轻安,因此轻安它是精进的果。对于这一段如果作一个总结,也就是想要灭除五种过失当中的第一种过失,也就是懈怠的话,必须在内心当中生起轻安;而生起轻安在这之前,必须要能够生起欢喜心来修三摩地;而生起欢喜心的精进之前,我们必须要能够生起强烈的希求之欲;而生起希求之欲之前,我们必须透由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而在内心当中生起信心。透由信心生起希求之欲;透由希求之欲生起欢喜的精进;透由欢喜的精进,在内心生起轻安来灭除懈怠。

  平常我们谈到轻安的时候,轻安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真实的轻安,第二种是随顺的轻安。真实的轻安是在生起奢摩他时,会生起的一种轻安,我们称之为是真实的轻安。而随顺的轻安,是在还没有生起奢摩他之前,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而这当中由于它的体性,跟真实的轻安有点类似的缘故,所以我们称之为是随顺的轻安。

  而另外一种的解释,所有的善业,它的周围的心所当中,也都具备有轻安,但是这个地方我们所提到的真实的轻安也好,或者是随顺的轻安也好,都不是从善业的心所的角度来作介绍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并不介绍善业的心所中,所必须具备的轻安。所以以随顺的轻安来说,要生起随顺的轻安,我们在内心必须要生起欢喜的心,而这样的一种欢喜的心,我们称之为是精进。因此精进是生起随顺轻安的因,而生欢喜的心之前,我们必须要对于所修的法,生起强烈的希求,因而提到了欲。而在生起希求之前,我们必须要对于所修学的法,也就是三摩地,透由了解它的功德,而对于修学三摩地生起信念,因此信又是欲的因。所以藉由前面的四行,也就是信、欲、精进、轻安这四行,来断除五种过失当中的第一种过失懈怠。所以在介绍八行断除五过失时候,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五种的过失是哪五种?断除这几种过失必须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断除,这我们要分得很清楚。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思惟三摩地的功德。正文当中,此中所修三摩地之功德:若能成办奢摩他,身心喜乐增长,既然在之前灭除懈怠,必须透由轻安来灭除,而在轻安之前必须要能够生起精进,以及欲,以及信,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开始,在内心当中必须要透由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而让内心当中生起信心。而三摩地具备有什么样的功德呢?「若能成办奢摩他,身心喜乐增长」如果我们能够成办奢摩他,我们的身体会感到安乐,内心会感到欢喜,因而身心喜乐增长,故于现法安住乐中;因此在现世,我们能够让心,或者是身安住在快乐的这种感受当中,由获身、心轻安,故令其心于善所缘,如其所欲堪为役使;如果能够获得身心的轻安,这个时候能够让我们的心,在面对善所缘的时候,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我们自己的内心,又由息灭于颠倒境无有自主所生之散乱故,不生诸多恶行,任作何善力量强大;如果能够成办奢摩他就能够灭除,我们在面对颠倒的境界时,没有办法自主的情况下所生的种种散乱,因此灭除了这些散乱的缘故,「不生诸多恶行,任作何善力量强大」。又依奢摩他已,能成神通、神变等诸功德;透由奢摩他作为基础,能够更进一步的成办众多的神通、神变等等的功德。特由依彼,尤其是藉由奢摩他作为基础,便能引生证空毗婆舍那之证悟,故能速断轮回之根本等。

  若能思惟此诸功德,则于修定欢喜增长,如果我们能够藉由这种方式,去思惟三摩地所带来的利益,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中,对于三摩地的这一点,心中会感到欢喜,应知此等而作修习。现今我们之所以不想要修学三摩地,或者是不重视这一方面的修持,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时常的去思惟,修学三摩地所带来的种种胜利。若能生此,则由内心恒常策发修定,故易得定;已获得者,由数数修习故,亦难退失。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对定生起信念,这时候我们就会策发我们自己更进一步的时常去修定,所以以这种方式来修学,是比较容易获得定的功德。并且在获得之后,由于能够不断反复练习的缘故,我们所生的定也不容易退失。所以后面的这段文,它最主要介绍的是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而之后,如果我们能够透由思惟三摩地的功德,对于三摩地生起信心的话,很容易的,我们就容易对于这一点生起强烈的希求之欲;并且更进一步的,想要精进的去修学三摩地;透由精进的修学三摩地,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生起身心的轻安;透由身心轻安的力量,就能够灭除懈怠。所以以后的部分,也就是在信之后的部分,在正文当中并没有作特别的介绍,因为它是能够自然产生的。

  未二、住所缘时应如何行(分二)

  申一、明辨其心住何所缘(分二)

  酉一、总所缘之论述(分二)

  以总相来说,在修学奢摩他的时候,奢摩他的所缘有几种?以总相的方式来作介绍。

  戌一、示正所缘

  戌二、显示何种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酉二、明辨此处之所缘

  而更进一步的介绍在这个地方,我们修学奢摩他时,最主要的所缘。

  申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之理

  戌一、示正所缘(18页)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科判「示正所缘」,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介绍所缘的分类。正文当中,世尊说有四种瑜伽师之所缘,导师释迦世尊在《解深密经》当中,有提到四种瑜伽师的所缘境,这四种分别是:一、周遍所缘,二、净行所缘,三、善巧所缘,四、净惑所缘。首先看到第一个部分,周遍所缘。周遍所缘当中有四种:一、周遍所缘。有四,一、心不思择而住与二、思择之二种所缘。这当中的「心不思择而住」指的是无分别的影像,也就是在修学奢摩他的同时,不需要藉由观修的方式,而面对无分别的影像来修学奢摩他,因而提到心不思择而住。第二个部分,思择之二种所缘,这当中的思择指的是有分别的影像,在修学毗婆舍那的时候,透由观修的力量而对境,更进一步的作分析以及观察,因此当下所面对的所缘境,称之为是有分别的影像,或者是思择的所缘境。所以前面包含了心不思择以及思择的两种对境。

  三、如所有及尽所有之事边际性。一切的所知,也就是万法,都包含在如所有以及尽所有这两种法类当中,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的所知法,所以「如所有及尽所有之事边际性」,我们要知道一切的所知,都包含在这两种法类里,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法。由前二种修习之理,缘如所有及尽所有之义而修,「由前二种」指的是第一种以及第二种的方式,任何的一种方式来修学如所有以及尽所有,这当中的任何一者来修习的话,得转依时,这当中的转依,指的是藉由这种方式来修习之后,获得奢摩他或者是毗婆舍那时,即是四、所作成办。这时候我们修学奢摩他的最终目标,就已经成办了,因而提到所作成办。这是第一种周遍所缘。

  二、净行所缘。有五,于前世中,多起贪欲、瞋恚、愚痴、我慢、分别;这当中的「多起」指的是在过去生我们不断的串习,贪欲等五种的烦恼,其对治法,如其次第,修一不净观、二慈心、三缘起、四界之差别、五气息出入为其所缘。由于要对治贪欲等五种的烦恼,所以必须要修学它的对治法,而它的对治法,按照次第必须要修学不净观等五种的内涵。对于一个修学奢摩他的人来说,如果贪欲等五种烦恼,其中一者过于炽盛的话,这时想要修学奢摩他,或者想要在内心当中生起真实的奢摩他,其实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某一种烦恼特别的强烈,这时候就要以对治的方式,将这样的烦恼力量减低,这是第二种净行所缘。

  三、善巧所缘。亦有五种,善巧一蕴、二界、三处、四十二缘起、五处与非处。

  四、净惑所缘。也就是净除烦恼的烦恼,有二,一上、下地之粗、静行相、二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相。这两种所缘境都能够净除内心当中的烦恼,透由上下地之粗静行相,能够暂时调伏内心当中粗分的烦恼;而更进一步的,透由观修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相,能够根本的断除我们内心当中一切的烦恼,所以提到了两种的净惑所缘。

  接下来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这些所缘各别具有特殊的目的。正文当中,其中净行所缘,易灭多起贪等者之贪等烦恼,在之前所介绍的净行所缘,它有什么样的一个功用呢?「易灭多起贪等者之贪等烦恼」,依此易得妙三摩地,如果能够藉由净行所缘,灭除或者是降低我们内心当中贪欲等众多的烦恼,以此作为基础,更进一步的,我们会比较容易获得三摩地的功德,故是殊胜所缘;因此净行所缘又可以称之为是殊胜的所缘境。

  善巧所缘,破除离彼诸法之补特伽罗我,之前在介绍善巧所缘时,最主要提到的是我们能够善巧蕴、界、处等等的内涵。如果我们能够了知蕴界处的道理,我们就知道我的形成,是必须要在蕴界处之上才有办法安立的。因此远离了蕴界处之外,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补特伽罗我存在,所以「破除离彼诸法之补特伽罗我」,了解无我的道理。这一点,此与引生通达无我之毗婆舍那相顺故,是奢摩他之善所缘;所以这个地方所介绍的善巧所缘,也就是透由了解善巧所缘的内涵,更进一步的了解无我的道理,而这个部分与「引生通达无我之毗婆舍那」的内涵是相顺的,「是奢摩他之善所缘」。

  净惑所缘,能成总烦恼之对治,故为义大;之前提到的两种净惑所缘,依次能够暂时的调伏现前的烦恼,以及根本断除烦恼的种子,所以它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所缘境,「故为义大」。

  周遍所缘,非离前所缘而别有。而所谓的周遍所缘,是将之前的这些所缘境,完全的都统摄在奢摩他的所缘境当中,以总相的方式来作介绍,并不是说远离了前面的三种所缘之后,有另外的周遍所缘,并不是。是故,应依具殊胜义之奢摩他所缘而修妙三摩地;若以石、木等物作所缘境而修三摩地者,是显不知三摩地之所缘论述。如果我们在修学三摩地的时候, 以石头,或者是木头作为我们的所缘境来修学三摩地,虽然藉由这样的一种所缘境,确实也能够生起奢摩他。但是以石头或者是木头,作为所缘境的修学方式,它并没有太大的目的,也就是它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如果我们是以石头,木头,作为我们修学奢摩他的所缘境的话,这表示我们并不了解佛在经典当中,有特别的强调三摩地它的所缘的内涵。所以在修学三摩地的时候,最好是以之前所介绍的这些所缘境,作为修学的所缘。

  戌二、显示何种补特伽罗应缘何境(19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显示何种补特伽罗应缘何境」,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何种补特伽罗应缘何境之理。正文当中,若是贪欲炽盛至分别炽盛之补特伽罗,则如《颉隶伐多请问经》中所说,依次各修不净观至气息出入为其所缘;若是中等及烦恼力弱之补特伽罗,则于前说诸所缘中,任喜何一,于彼摄心,无有一定。在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如果你发现你自己的贪欲,或者是瞋恚等某一种的烦恼特别炽盛的话,就应该如同之前所介绍的,必须要修学不净观,或者是慈心等内涵。但是如果藉由观察,我们发现内心当中的烦恼并不是如此的炽盛,如果是中等,或者是烦恼力弱的这些人,这时候只要修学前面所说的任何一种所缘,你喜欢哪一种,你就对这样的所缘境来收摄你的内心,以这样的方式来修学奢摩他,就可以了,并没有一定的所缘。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贪等烦恼力量的差别,既然之前有特别的介绍烦恼炽盛的补特伽罗。那什么样的补特伽罗可以称之为是烦恼炽盛的补特伽罗呢?此中,贪欲等五炽盛之人,于前世中串习贪欲等五,贪欲等五种的烦恼,非常炽盛的这些人,他是在前世当中,不断的串习贪欲等五种的烦恼,故于微小贪等五境,亦能生起长时贪等;因此对于非常微小的贪等五境,也能够生起非常久的这种贪念等烦恼。中等之人,而烦恼中等的这些人,于前世中虽不串习贪等,然因未视彼等为过,故于彼境虽不生起炽盛、长时之贪欲等,然非不生;而对于烦恼中等的人来说,他在过去生,虽然不经常串习贪等的烦恼,但是他也没有将这些烦恼视为过患来作对治,因此在面对贪等五境的同时,虽然并不会生起非常强烈、或者是非常久的这种贪念,但并不表示它不会生起。烦恼力弱之人,于前世中不串习贪欲等并视其为过患,而烦恼的力量非常微弱的这些人,他是在前世透由不串习贪欲等烦恼,并且更进一步的视烦恼为过患,因此在今生当中,故于巨大、众多贪等之境徐起贪等,因此在今生中,对于一些非常强烈、非常多的这些贪的对境,「徐起贪等」他生起贪念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于中、小境则全不生。而对于微小的贪等境,或者是中等的贪等对境,他是不会生起烦恼的。又贪等五炽盛之人历经长时;中等之人非极长时;烦恼力弱之人速能成办住心。

  酉二、明辨此处之所缘(20页)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明辨此处之所缘」,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八:第一个部分总说。此处应依何种所缘而修奢摩他耶?总说各补特伽罗之所缘,如前所说;分别炽盛之人,修习气息尤为切要。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缘佛像生三摩地之理。正文当中,又《修次论》中、下二篇中,依循《现在诸佛现住三摩地经》与《三摩地王经》说缘如来像修三摩地;觉贤论师亦说缘佛身像修三摩地,此为《道炬论释》所引。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