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四十五讲(第9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四十五讲(第9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7/03/18

  在《入行论》的〈智慧品〉当中最主要是讲到正见的建立,就是去了解上下宗派之间主张的差异,这里面主要是破除劣乘当中以经部宗为主的主张以及大乘当中非中观宗的主张。所以,在〈智慧品〉一开头首先就是破除经部宗和唯识宗的主张,在破除了之后,接着就会提到中观宗本身对于空性的主张。

  上次已将讲到破除他们在二谛上的主张,这里就有提到经部宗对于二谛的主张,因为他们的主张跟中观宗是不一样的,接着就会提到唯识宗的主张,然后就会一一加以破除。当然〈智慧品〉最主要是以宣说中观宗的主张为主,然后再针对经部宗和唯识宗的主张加以破除。

  这里首先会提出唯识宗的主张,唯识宗主张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两者是成立的,另外,他们主张遍计所执性不是谛实成立的。中观宗就会破除唯识宗的主张,在破除依他起性是谛实成立的这一点上,依他起性又分为境和有境,主要是要破除执有境为谛实成立这一点。因为唯识宗执有境(心识)是谛实成立的关系,因此,依之也执对境上的诸法也是谛实成立的。所以,执对境上诸法谛实成立的根源就可以追溯到执有境谛实成立这一点。所以,中观宗破除唯识宗主张的依他起性谛实成立最主要是要破除在(有境识)上执谛实成立。

  唯识宗主张识是谛实成立的,而中观宗主张识并不是谛实成立的,而且连诸法都不是谛实成立的。对于中观宗这样的主张,唯识宗当然是不承许的,因此,他们就跟中观宗辩论,就提出了他们自己的主张。请看第 262页,

  「若时无有错乱心,谁能缘于彼幻事。」

  就我们而言,我们会说诸法无谛实成立,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诸法是由谛实成立的心识而成立起来的话,这个心识是颠倒识,颠倒识当然不是真的,这是我们的主张。

  唯识宗当然没办法承许这一点,他们说:对境如果是由有境(颠倒识)所成立起的话,以成立起瓶子来说,如果成立起瓶子的识是执实的颠倒识的话,照说瓶子应该也是无谛实成立的。

  以瓶子是无实有来说,它的原因是什么呢?以正面的来说,我们以究竟理智(最好的心识)去加以追寻之后,会发现瓶子在实情方面并不存在,因此,瓶子是无谛实成立的。如果就反面来说的话,说瓶子是无谛实有的是因为执瓶子的这个心识是颠倒识,因为执瓶子的心识是颠倒识的关系,所以瓶子是无实有、不存在的。

  对我们而言,瓶子好像是显现为实有的,或是说我们把它见为实有的,可是,瓶子在实际上并不成立,也就是我们无法将「瓶子实有」这一点成立起来,因为显现出瓶子实有的这个心是颠倒识的关系。因为这个心是颠倒识的关系,所以不可以成立瓶子是谛实有,另一方面可以说:所以,可以成立瓶子是无谛实有。

  因为中观宗是用这样来成立起对境是无谛实成立的,唯识宗就对中观宗说:你就以「无谛实成立」这个因成立起瓶子无谛实成立,你说那个心是颠倒识,可是,颠倒识必须要有一个能力才能够成立起无谛实成立,所以,这个有能力的颠倒识本身是谛实成立的。

  问题:唯识宗在问中观宗时说:如果这个颠倒心本身是颠倒识的话,它看出去的就不是谛实有,因为这个心识是颠倒的,所看出去的对境就一定不是谛实有。有境是颠倒心的话,去看对境的谛实有就是不存在的,这是一个角度,以肯定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它是没有谛实存在的,这是因为有境是颠倒的关系。

  回答:现在用这个正因是中观应成派用的,这个心是颠倒识所以不可以成立有境是谛实有,或者可以说这是颠倒识所以可以成立这是无谛实有的,这是中观应成派说的。唯识觉得:中观应成派一直用「这颗心是颠倒识」这个理由,一直把「执着心是颠倒识」当成正因的话,这就表示它可以成立对境是无谛实有的。所以,唯识就觉得:你一直这样用的话,这个正因本身应该要有可以成立的一个能力,如果它有这样的能力的话,它本身需要是谛实有,也就是这个颠倒识本身需要谛实有,如果没有谛实有的话,它就是假的,它是假的就变成没有能力,就没有办法成立对境是无谛实有。这是唯识的讲法,因为唯识认为:不管这个心是颠倒识或非颠倒识,任何一个心都是谛实有。他们认为:我执也是谛实有,空正见也是谛实有,任何一个心都是谛实有。

  问题:我对于中观的第二个部分还是不能够了解,刚刚说如果心是颠倒识就不能成立谛实有,第二个是就能够成立它是谛实无。我不能了解的原因是:如果我已经疯了,我就不能知道那个东西到底是不是好的,虽然我不能成立它是好的,但是,我也不能成立它是坏的,不是吗?

  回答:你讲的没有错。现在是第三个来了,并不是有颠倒识的这个人,我们是用第三个人,他讲: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所以,这个对境是不存在的。这并不是本身颠倒的这颗心所成立的,而是第三个人成立的。我们凡人都会觉得所有一切法都是谛实有,中观应成派会问:一切的法是谛实有吗?或是无谛实有呢?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回答「谛实有」的话,理由是「我想」,我们会把这当成是理由,中观应成派就会说:你用这个理由没有办法成立,因为你这颗心是颠倒识,因为这颗心是颠倒识,所以不可以成立法是谛实有。这是中观应成派的讲法。

  我们平时说一切法是谛实有空,为什么呢?因为寻求的话找不到,我们也会用这样的正因。这个意思是:一切的法是谛实有空,因为能观察究竟本性的智慧---观察它就是谛实有空的,所以,它就是谛实有空的,一切的法是谛实有空,所以就可以说谛实有空就是它的本性。我们凡人的想法是颠倒识,它只是想而已,实际上不是谛实有的。但是,我们平常就会把这个当理由,它是谛实有啊!我有看到它是谛实有啊!我们凡人就会用这个理由。

  中观宗是以执实的心是颠倒识来成立起诸法是无实有,就是以这个因来成立起诸法无实有。而唯识宗也是以执实是颠倒识为因来成立起诸法是谛实有的。他们说:用执实的颠倒心为理由是没办法成立起诸法无实有的。因此,他们在这里的词句说「若时无有错乱心」,如果没有错乱心的话,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执实的颠倒识的话,则无法成立起诸法无实有,这是因为这个执实的心没有能力的关系,所以,这个对境当然就无法成立起来了。「谁能缘于比幻事」,幻化的事又如何成立起来呢?因为没有一个能够成立起它的心。

  问题:这两句是唯识宗的主张,他们的主张就是:如果没有这个颠倒心的话,到底是谁在看这一个幻事(无实有的事)呢?如果有这个颠倒心就表示心是实有的,唯识宗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呢?

  回答:不对。主要是说:这个颠倒识谛实有空(无谛实有)的话,那么,它就没有办法当成正因来成立对境。中观应成派是把它当成正因来成立一切法是谛实有空,主要的重点是在这个地方。这里的「幻事」就是刚刚讲的「一切的法是谛实有空」,这个部分没有办法成立,谁能够成立一切的法是谛实有空呢?谁能够成立一切的法是像幻事呢?

  接着就是答辩,也就是中观宗就以着唯识宗所说的方式来作答辩,就好像我们用相同的理由来作答辩的意思。中观宗说:如果对境是谛实成立的话,有境也一样是谛实成立的,如果有境是无谛实成立的话,对境也一样是无谛实成立的。可是,唯识宗就不这样认为,他们说:对境可以无谛实成立,可是,有境是谛实成立的。所以,中观宗就要破除唯识宗,如果有境是谛实成立的话,就将无法成立起对境是无谛实成立的。

  问题:这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唯识宗在质问中观宗:如果万法都没有自性成立的话,到底是谁看到这个无自性的呢?他是不是要表达心是实有的呢?

  回答:不是。如果你这样解释的话,有境就变成是空正见,而这里的有境是执着心,并不是空正见。中观说一切万法是谛实有空,既然万法是谛实有空的话,那么,执着的心也是谛实有空,既然执着的心是谛实有空的话,而执着的心是颠倒识,所以就不可以将「对境是谛实有空」当成是正因。所以,有境是执着心。主要的重点是:唯识的有境一定是谛实有,所以,唯识觉得中观应成派有时候用一个有境的正因来成立谛实有空,所以,唯识就抓住这个正因来辩。中观用的正因有很多,他们有时候用的是有境的正因,比如「执着心是颠倒识」这种正因来成立万法是谛实有空,他们就把这种正因抓出来辩,为什么要抓出这种正因呢?因为这就是把有境当成正因,唯识觉得正因一定要有谛实有的、自性存在的,如果没有的话,它就没有什么能力,也就没有办法成立唯识的想法。唯识在这里辩的是:有境谛实有的话,对境也要谛实有。这是唯识最后的结论,中观就辩论回去说:唯识说:有境是谛实有,对境是不存在,有境是存在。这个主要是指外境,这里的外境是指跟能取所取二的一个境,中观主张这个,唯识就不主张这个,唯识是能取所取异体空,而中观应成是能取所取异体,这里就有这样的区别。中观就跟唯识辩说:对境是假的时候,有境也要是假的。后面的两句就是指这个部分的辩论。

  这边说「谁能缘于彼幻事」,因为唯识宗认为外境的显现实际上是无的,它就如同幻化一样。中观就以下两句来回答,

  「若汝幻境无自性,尔时以何为所缘」

  这里的「幻」就是指前面的「幻事」。中观宗回答说:如果就像你们唯识宗说的外境的显现实际上并没有而如同幻事一般的话,照说你的识也应该是无谛实成立的,那么,这个无谛实成立的心又怎么能去缘念对境呢?因为这个对境也一样是无谛实的。

  这里讲的幻事是外境,能取所取异体的外境,像幻事一样谛实有空的话则有境也是谛实有空,一个谛实有的有境怎么可能会见它呢?所以,没有一个谛实有的有境。

  在中观宗这样讲完了之后,唯识宗又答辩,请看第 263页,

  「若言别有彼自性,彼相乃是心性者。」

  他们说:虽然没有外境,可是,仍然有色声香味触等境。这里的「别有」就是指心性是实质有的、实质成立的,他们认为是这样。

  在唯识宗这样回答之后,中观宗也就再作答辩。

  「若时心性即幻事,谁依何法而见云。」

  中观宗说:「心是无谛实成立的、是无实质有的、是如幻化一样的,唯识宗说虽无外境而仍然有谛实成立的识,那么,这个不观待于外境而能安立的识又有谁能看得到呢?」这两句简单的来说,有境的心一定是幻事,一定是谛实有空,如果它是谛实有的话,谁能看得到谛实有的心呢?

  针对这个问题,唯识宗就说:「有啊!可以见得到啊!因为有自证分啊!」所以,下面就讲到自证分。要破除唯识宗说「有自证分」这一点,中观宗就提出两点,一个是依着经教来破除,另一个是用正理来破除。下面这个偈颂就是用经教来破除。

  「依世间理佛亦言,心不能自见其心,如其虽有利剑锋,不能自割此亦尔。」

  因为唯识宗认为自证分是成立起心识是谛实成立的一个能立因,其实,经部宗也一样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们认为:因为有自证分的关系,所以说心识是谛实成立的、自相成立的,因为自证分能自我见到、自我了知,因此,心识是自相成立的、自性成立的、谛实成立的。

  因为唯识宗这样说,所以,这里就举了「剑终不自割,心亦不自见」这个例子,意思就是识并不能自我了别。唯识宗听了这样的例子之后,应该是不合他们的意的。想一想确实是没有道理的,一颗心自己怎么能了解自己呢?就像经中用的比喻说一把剑自己可以切自己,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中观讲的非常有道理,中观说:有境要怎么认出来呢?它必须是对对境才能认它是有境。假定这是有境,相对之下,那就是对境,相对才成立的,所以缘起成立。唯识没有办法解释谛实有空,所以就一直想去找一个理由,最后就找到自证分是理由,有境的心成立的就是自证分。

  因为唯识宗举出这样的主张,所以,中观宗就举出比他们更厉害的理由出来讲。下面就是依理来破除,分为两个,一个是由比喻来破除,另一个是由意义来破除。首先就举了「灯」的比喻,中观宗说:你们唯识宗说识能够了别对境也能够自我了别,如果照你们所说的,灯能够自我照明也就能够照明对境,那么,黑暗岂不是就能够遮蔽光明也能自我遮蔽吗?如果自我遮蔽的话,照理说我们就看不到黑暗了。

  下面的偈颂前两句是唯识宗说的。

  「答言此如灯炬明,亦能照明于自体。」

  下面两句是中观宗的答辩。

  「灯炬非是所照明,黑暗非由暗障故。」

  接下来就举了「琉璃」的比喻,这边是唯识宗所举的比喻,他们说:一般的琉璃是透明的,你把它放置在一个地方,它就会显现出那个地方的颜色,就如同玻璃一般是透明没有颜色的,而沸琉璃(蓝宝石)本身就是蓝色的,这边就可以看出琉璃和沸琉璃两者是不一样的。沸琉璃本身是蓝色的,而会呈现出蓝色也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它自己本身是蓝色的,另一个是因为他者的关系而呈现出蓝色。白色也是这样,一个是它本身是白色的,另一个是因为他者的关系而呈现出白色。这边唯识宗就举了琉璃的比喻,他们说:「就像我们的识一样,识是可以自我了别的。」

  前四句是唯识宗说的。

  「如碧琉璃体自青,不待余法自青色,若待余法若不待,悉能观见亦犹是。」

  中观宗破除他们就说了下面两句。

  「青色非即青为因,自体不作自体故。」

  中观宗说:沸琉璃的青色并非由其余的因而产生的,所以就不应以此为喻,如果不由余因生青色的话,照说应无青色本身。

  下面就是在意义上加以破除。

  唯识宗说:

  「若谓如灯性能照,如是亦说识能知,若谓心性自能显,谁能了知作是语。」

  唯识宗说:「比如像灯一样,灯虽然不能自照,可是,灯本身就能照明。识也是一样,识虽不了别而能自了,如果识不能自了别的话,那有是谁能了别呢?」这里的「谁」好像有一种可以追溯到无止境的意思存在,「这个识不能自了别的话,谁能了别它呢?」「这个识不能自了别的话,谁能了别它呢?」可以这样一直追溯下去,好像是无止境的。

  第一个心是了别,那么,谁能了别它呢?我们先举一个比喻,照亮的意思是很清楚的、非常明显的意思,照亮本身是不是照亮呢?不是。照亮本身是能照亮,既然它本身是能照亮的话,它本身需不需要非常清净呢?应该是这样说,我要教你们的话,我自己要先清楚,如果我自己不清楚的话,我就不能教你们。就像这个意思,照亮本身能照亮的话,它自己要先有一个亮,这里讲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刚刚讲到:我教你们的时候,我自己要清楚。所以,要教人的这一个人要让人家清楚的话,他自己就必须要先清楚,这是一定要的。同样的,这里讲到了别,能了别对境的话,它自己也必须先清楚,这里的意思就是这样。「自己要清楚」是它自己清楚或是别人让它清楚呢?有另外一个让它清楚的。识上面有一个自证分,自证分是它自己的一部分让它清楚的意思。现在是大家都共同的,它是能了别的话,它本身就要自我了别,那么,是谁让它了别的呢?有人说是自证分,这里不说是自证分,而是它本身自我了别。这样讲的时候,既然不是讲自证分,那就一定是另外一个心让它了别的,再找下去的话,又有另外一个心让这个心了别,可以这样无止境的搜寻下去,这里讲的「谁」是无止境的。

  前面的「若谓如灯性能照,如是亦说识能知,若谓心性自能显」是唯识宗的主张,第四句的「谁能了知作是语」是中观宗用来破除唯识宗这三句的。

  「若时悉无能见者,若能照明若不能,如诤石女儿美恶,徒劳词费定无义。」

  如果在识的差别识上没有什么好谈了的话,也就根本不需要在识的差别法上来诤论了,如果在识的差别法上来诤论的话,就如同去诤论石女所生的儿子的美恶一般,这只不过是傲慢所展现出来的词句而已,完全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问唯识宗:「是如何自我了别的呢?」他们一定会举出能成立的因(自证分)出来,如果再问到:「自证分是怎么能够自我了别的呢?」他们一定会举出能成立的因(念、回忆),这边就是要破除唯识宗所举出来的能立因。

  在这边唯识宗会举出念(回忆)为自证分的能立因,念可以分为境上的回忆及有境上的回忆。以执青色的眼识而言,在生起执青色的眼识之后,一个是可能在一、两个月之后你会回想起你有见过青色,另一个是回想起在那个时候见过那样子的青色。唯识宗主要是以举出有境的念为主,比如「那个时候我见过」,这个「我」就是指有境,这个有境(我)在那个时候见过青色。

  比如「我见过青色」,「我」就是指「念」,念一定是再决识,所谓再决识就是以前知道而后来想起来又再次知道,念也就是这个样子,以前我见过,在见的时候我自我知道「我见到」,之后再想起来。比如我见过青色,在见到青色的那个时候,我自我了知我见到青色,「自我了知见到青色」是谁见到青色呢?是眼识见到青色,「自我了知见到青色」的「自我了知」是谁呢?所以就必须有一个自证分,这样才能自我了知我的眼识见到青色。所以,唯识宗说一定要有一个自证分。

  唯识宗就用这样的理由来成立起自证分,应成派当然不承许他们这样的主张,应成派说:即使是先前没有自证分,到后来也可以想起来。这里的「申三」就是「破立自证分之因」

  「若问倘心不自知,云何能念过去识。」

  这边的「念起过去的识」就是指有境,有境生起了回忆,这里就问:有境又如何生起这样的回忆呢?因为唯识宗认为:要生起回忆的话,必须要在当时有自证分,后来才能够回想起来,有这样子的回忆。

  自宗就说:即使在先前没有自证分的话,后时也能够回想起。

  「与曾习境联属生,有念如鼠咬与毒。」

  寂天菩萨在这里举了被老鼠咬而中毒的例子,西藏有一种动物会冬眠夏醒,它在冬天睡觉的时候被毒鼠咬,照说被毒鼠咬应该会有痛觉,可是,当时因为它很沈睡的关系,被咬了也不知道,等到它夏天醒过来的时候毒性才发作,它才发现自己被咬而中毒了。

  同样的,比如执青色的眼识,当眼识去执取青色的时候,照说这个眼识对于这个对境应该会生起「青色」的觉受,如果当眼识执取青色的时候,对于对境的青色并没有现行,而到后来这样的觉受才现行,也就是它到后来才知道它有见过青色,到后来知道是由念(回忆)才想起来的。所以,在一开始眼识执取青色的时候觉受没有现行,也就是眼识没有了知它有执取到青色,到后来是由念(回忆)才知道自己那时候有执取到青色。

  这里面唯识宗举了一个比喻,里面含有六个意义,就是喻义相应六法。人家如果叫你举出去破除的比喻,你们应该要知道这个比喻,对于这六个意义也要知道。

  刚刚仁波切说有六个喻义,算一算好像只有五个,仁波切说记得在《入行论大注》里面好像讲到六个。请看第二六六页第六行,「此中鼠咬者,喻以取青之心领纳境。」这是第一个比喻,「与被咬同时中毒者,如与所取境同时有境之领纳也。」是第二个,「其时有境未尝自领纳,如被咬时未觉中毒也。」是第三个,「后忆念被咬者如忆念曾领纳境也。」是第四个,「即由忆念曾习境,昔时有境虽未尝自见,亦能忆念,如即由忆念被咬之力,先未觉中毒,亦作是忆念也。」是第五个。

  这边的比喻就是「此中鼠咬者」,也就是指某个会冬眠的动物,它在夏天会醒过来,当它醒过来之后,它就会回想起它曾经被老鼠咬,当时毒性没有发作,醒来之后毒性就发作了。这边的「被老鼠咬」是比喻,它的意义是执取青色的心的领纳境就比喻成老鼠咬,这是第一个。「与被咬同时中毒」的意义就是「与执取境同时有的有境的领纳」,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是「其时有境未尝自领纳」,比喻就是「如被咬时未觉中毒」,就好像有境执取对境的时候并没有自我领纳,也就是没有自证分去自我领纳,如果有自证分的话,就应该可以自我领纳,可是,因为没有自证分的关系,所以,那时候有境并没有自我领纳。第四个是「后忆念被咬者如忆念曾领纳境也」,就像那头动物冬眠在夏天醒过来的时候,它想起来它曾经被咬的情形,就好像我们去执取对境,后来再想起曾经去执取这个对境。第五个是「即由忆念曾习境,昔时有境虽未尝自见,亦能忆念,如即由忆念被咬之力,先未觉中毒,亦作是忆念也。」后来它想起被咬,那时候才发觉到已经有中毒了,也有想起在被咬的当时不知道中毒,到了后来毒性发作想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在被咬的时候就已经中毒了。意义就是:对于已经领纳过的对境,那时候虽然有领纳那个对境可是不知道自己有领纳那个对境,到后来想起来时才知道在那当时就已经有领纳那个对境了。

  寂天菩萨怎么能够找到这样的比喻呢?的确是要用这样的比喻才能让我们知道确实有这种情况,不然我们也不会知道。不然的话,我们看到唯识这样的成立会觉得好像很有道理。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