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7日
来源:   作者:衮却格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难以得到的暇满人身我们已经获得了,难以值遇的诸佛正法我们也遇到了,非常难于蒙其摄受的善知识我们也已经蒙其摄受,此时,在我们修学佛法的顺缘没有不圆满的时候,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世间的事情就像水波的纹路一样,一波尽了一波又来,没有完尽的时候,是以此时此刻,我们应该观待(依着)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信解,一心地修学佛法。否则死无定期,而死的时候只有佛法有用处。因此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要依自己的能力投入佛法的修学,尽可能的去做。

  即使我们现在所修持累积的善业是那么的微小,然而在累积善业时的动机,也不应该只是为了今生的义利、或者是只为自己下一世能不堕三恶道,去获得人天的果位;或者为了下一世能够出离三界、了脱生死,这样的动机是不圆满的。就算你造的善业是那么的微小,我们也应该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以菩提心来做为动机。或者说你的善业很大,能够长寿、能够去修学善法,可是你的目的安立于人天果位,希望下一世能够投生为人或天,那还是六道三界、还在轮回里,不是解脱之因,也不是成佛之因。尽管你所积造的善业是那么的微细,而你以菩提心作为意乐,是为了众生的缘故而要成佛,由于法界众生是无量无边的。因此这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只要动机是为了众生愿成佛,能很清楚明白的安立这种菩提心,即使只做了很小的善业,那也是无边的福德,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善业很小就轻视它,动机才是最重要的。

  要能够究竟彻底地圆满众生的义利,自己必须先能够圆满二利(自利与利他)。如果自利没有办法圆满,而要去成办究竟的利他事业,那是不可能的事。“为了一切众生的义利,我一定要成佛”,这是很明白的,因为成佛之后才有这种能力去利益众生。即使我们现在所听闻到的只有一偈一颂,也不能轻忽它,因为这是为了众生的义利而来听受的。在当我们发愿“为了利益众生所以我要成佛”之前,我们必需要能通达了知,成佛之方便以及成佛之理。要达到成佛的目标首先就是要修道,要修习能涵盖整个显经、密续教义的三士道次第。在我们所听受的教典中,最殊胜的三士道次第教授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广论》从开头第一步的依师之理到最后的止观,就是完整的成佛之道,它的次第无误,而且不增不减的安立着,非常易于摄持,只怕我们不去实修,否则很容易用来调心,使我们得到受用。

  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以四个门径来说明,就是:“甲一、为显(示)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甲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以及“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两项:“乙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乙二分两项:“丙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丙二、如何摄取心要的道理又分两项:“丁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丁二、如何取心要的道理。”丁二又分三项: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戊三、于上士道次修心。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我们已经讲过。当你学习共下士道次的时候,要知道它是不贪着于三有的安乐。共下士道是表示一种引导往中士道与上士道的前行支分,所以称之为“共”法。

  中士道次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凡是由烦恼及业所驱使的有漏的蕴体(五蕴身)之续流,事实上它是以苦为体性。上从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下至欲界无间地狱,这有漏识的蕴体的续流,一样都是由烦恼及业驱使。我们不知道它是以苦为体性,反而以苦为乐,是以贪着轮回,颠倒取舍学处(该取该舍的地方),因而造业受苦。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一点,所以讲中士道次。

  讲到苦的内涵,我们提到六苦,可以涵摄为三苦;而八苦主要是讲人道的痛苦。思惟痛苦、认识痛苦,知道痛苦是很重要的,是个关键。在认知之上你才会深入地去想:“痛苦从何而来?它的因是什么?”痛苦的因不是别人给你的,不是创世主给你的,也不是毫无因由就生出来的,认知后才会驱使你去寻找痛苦之因,再予以断除。

  我们讲过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痛苦,其实是苦苦而已。能够思惟苦苦而厌离它,动物也有。一般来说,我们把轮回的安乐当做是快乐的,事实上这种安乐不究竟,到最后是苦的,是以苦为体性,这被安立为坏苦。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对于三有的快乐视为安乐,不知它的本质是苦的。”因为这个缘故,生起贪着,进而造业受苦,这是烦恼(惑)、业、苦的成立之理。一旦有了由烦恼及业所感招的有漏五取蕴身,这个行苦(有漏五取蕴身)成办的话,虽然它本身并非什么苦受,不论你投生到什么地方,它终究会引导你受到苦苦及坏苦之果。能够思惟行苦而厌离它的人极少。

  当你碰到苦苦时会起嗔恚的心,想排斥它;当你蒙受坏苦的时候,因为你起了乐受,所以会起贪心而贪着它。行苦虽然是不苦不乐受、是舍受,但因为它是一种愚痴的状态,会导引出烦恼、贪心或嗔心,因而产生对苦苦与坏苦的执着。三苦因而导出三毒(贪、嗔、痴)。坏苦是你以苦为乐,所以会产生贪心。贪着之后,到头来还是会变成苦苦。因为我们不能真心体会苦苦的关系,所以会起嗔恚心,这嗔心日后就会引导我们去三途。轮回中的安乐的觉受是快乐的,只要你努力修习,就会知道它是坏苦(坏灭之苦),原来那只是另外一种苦的行相罢了!如此就能对轮回的安乐视为痛苦,而减少贪着。因为你觉得它是苦受,然后产生排斥的心态,因此起了厌离心。思惟行苦的时候,你知道轮回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体性,原来安乐“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都是愚痴所导致的。基于对行苦的思惟,产生了厌离心之后,愚痴就会慢慢地减少。

  “第二思惟别苦有六”(167页最后1行),三恶道的苦之前我们已经讲过了,现在说一下人道的痛苦。回顾一下前面所思惟过的“暇满人身的重视及苦的区别”,我们曾提到暇满人身是很珍贵的,能得到这人身就应该好好的运用来学习佛法;现在又说人的苦遍一切。这两种说法都没错,确实是这样子。说到人身,确实要有“暇满的”人身才能好好地修学佛法,所以要珍惜它。如果说,得到人身能不痛苦,倒是很好,但事实上,这个人身有很多的缺陷,像生、老、病、死等,是充满痛苦的。我们为了说明修学佛法需要具足顺缘,所以安立暇满人身是很珍贵的,但这个人身是以苦为体性,也是没错。“饥渴寒热,不可意触,追求劳苦(很劳苦地追求着,去营生、过活),复有生老病死等七”,饿的时候有饿的苦,口渴时有渴之苦,还有寒冷的时候有寒冻之苦,热的时候有热受之苦,这不需要多说,每个人都有这种感受。

  “非天”之苦,也就是阿修罗道的痛苦──嫉妒,阿修罗对天界众生的富足圆满心生嫉妒。这在人间也是一样,同样会嫉妒稍微比你好一点的人,这些情形我们很清楚。为什么阿修罗要嫉妒天人呢?天人饮用的是琼浆玉液,是甘露;如意树的根部长在阿修罗界,而果实却生在天界,阿修罗无法享用;天人所居住的天宫在上层很庄严,下面才是阿修罗住的地方;虽然阿修罗的女众很美丽,却被天人夺走,所以他们很生气,一直为嫉妒所困扰而痛苦。并因此而经常与天人战斗,可是在砍杀的时候,天人虽然会死,却在刹那间又复活了,但阿修罗则一砍就死,因而更加痛苦。(168页第5行)“与天斗诤,受割裂等伤身众苦”,身体会受伤、受割裂等之苦。另外,“此等虽具智慧,然由异熟(指嫉妒)障故”,阿修罗们虽然有智慧分别力,可是由于嫉妒心太强,把智慧障碍住了,所以无法生起真正的出离心。“于彼身中不堪见谛。”这个“见谛”是指证到见道位。因为没有出离心,所以不能亲证空性,这是阿修罗的障碍。

  思惟天界苦分二:一、欲界天的苦(有三种);二、上二界(色界、无色界)的粗重苦。

  欲界天的三种苦是指:一、“死堕苦”之中又分:甲、死殁之苦。(168页第9行)“死殁(之)苦者,如云:‘诸天趣乐虽极大,然其死苦大于彼,如是思已诸智者,莫爱有尽天趣乐。’”就是“较昔受天欲生乐,将临殁时,五死相现,所起痛苦,极重于彼。”还有 乙、堕下处苦,福报享完之后会堕到下界去。二、“悚栗苦”者,欲界天中也有互相斗争和畏惧之苦,因为天界众生中,福报大的常会去侵害福报小的。三、“斫裂杀害”苦,与阿修罗战斗的时候,所受的割截之苦等等。

  有关 甲、死殁之苦中所说的五死相,是指天人临终时,会现五种衰相:1、身色变得不可爱;2、不乐本座;3、身上的花蔓凋萎;4、衣服有垢染;5、身体出汗。虽然天人平常一起嬉戏玩乐无尽,一旦五衰相现起的时候,其他的天人就走得远远的,只会用花洒过去祝福,他会很痛苦。在他善业福报享尽之后,不但知道自己就要死了,还能预知会投生到地狱、饿鬼或畜生三途中的某一道,那种痛苦是难以忍受的。

  二、悚栗之苦:“谓由有成就广大福聚及上妙五欲天子生时”,这个福报大的天子一现身,诸薄福天子见到他时,或因自惭形秽或惧欺凌而产生极大畏惧忧苦。

  三、斫裂杀害之苦:谓天与非天斗诤的时候,受断支节破裂这种身苦。斗诤中虽然说阿修罗比较吃亏,可是天人也是会有些痛苦。有个故事:有一次天道与阿修罗道战斗的时候,天道败得很惨,他们就请问金刚手菩萨说:“我们与阿修罗战斗,被打败了很痛苦。”金刚手菩萨答说:“你们要依止战神才会胜利。”由此证明天道众生也吃过很多战斗之苦。又如驱摈之苦,(169页第3行)“谓诸具足强力诸天,才一发愤(愤怒),诸劣天子(福报比较劣的天子),便被驱摈出其自宫。”

  色界及无色界的苦,(第7行)“色及无色(界)上界诸天,虽无此诸苦”,这是指没有现行之苦,没有所谓的苦苦,但是烦恼随逐,仍为它所驱逼自在(驱使控制)。上二界到死的时候都还是为烦恼所自在,由粗重(生性不堪忍是粗重性)为苦,身心不能作主、不自在。有些天道众生投生的时候知道要投生了,死的时候知道要死了,除此之外没什么想头。虽然天人长久享乐,等到垂死的时候,福报享尽了,前世的烦恼现起,下界(欲界)的心又再生起,一旦欲心生起就造作烦恼,因此又堕入三恶道,是以生到天界,还是不保险。无色界的众生以为生到无色界后,就得解脱、不会再受苦,结果等他福报享尽,又堕入三恶道去了。他这种的解脱不是永久的,是邪见,并且这以后堕得更快、更严重。(第11行)“如是思惟五趣六趣,总别诸苦,厌患生死意欲出离(生起出离心)”。

  我们要清楚,为什么会这么痛苦?理由何在?“便当观察其因,念云如是生死以何为因。”而去寻找苦因。宗喀巴大师曾讲说:“如果不能至心思惟苦谛过患的话,不可能真正生起出离心,如果不能明白集谛的还灭次第,就不可能正断轮回根本。”前面是思惟苦谛,再来思惟集谛。

  “第二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分三:一、烦恼发生之理;二、彼集业之理;三、死没及结生之理。”(169页科判)烦恼发生之理分四点来说:一、正明烦恼,先认识烦恼是什么。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烦恼生起来的因。以及四、烦恼的过患。(170页科判)

  首先是认识烦恼。(170页第7行)“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不寂静的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当任何一个法(念头)生起,使你的心不能寂静,这种不寂静、很粗恶的心相,称为烦恼。这是总想,还有各别相。

  烦恼的各别相,可分为五利使及五钝使,即五种见烦恼(见惑)与五种非见烦恼(思惑),五非见烦恼是指:贪、嗔、慢、无明(痴)、疑。

  一、贪者,(170页第10行)“谓缘内外可意境(可爱境,然后)随逐耽着,如油着布难以洗除(像油染到布,很难洗),此亦耽恋自所缘境与彼所缘难以分离。”一旦你碰到可爱境,贪爱的心就会生起而难分离。一般说来,贪欲很难根断。

  二、嗔者,“谓缘诸有情及苦苦具(产生苦苦之器具)”比如说刀杖荆棘等,“发恚恼心,发粗猛心,于彼诸境(不可爱境界)思作无(意)义(损害的事情)。”

  三、我慢,“依止萨迦耶见,缘内外之高下好恶,令心高举,”因为坏聚见(萨迦耶见),执“我”为实有,所以会在功德等各方面认为“我”很了不起,而生起我慢。

  四、无明,“谓于四谛、业果、三宝自性,心不明了,染污无知。”因为我们有四颠倒见──“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因此不知道有四圣谛的内涵,也不是真心的相信前世后世、因果业报。对三宝也很轻忽、没有定解,这都算是无明。

  五、疑者,是指缘谛等(四谛、业果、三宝)三法,念其有吗?还有没有?是吗?不是吗?一直在怀疑。比如说,到底有没有解脱?到底有没有道谛可修?到底是真的?还是不是真的?这种怀疑是不对的。对解脱最大的伤害,莫过于怀疑。因为怀疑的缘故,所以不能趣入成就解脱。

  其次是五种见烦恼:

  六、坏聚见(萨迦耶见):(171页第1行)“谓缘取蕴(五取蕴身),计我我所(执取我及我所,以为“我”是实有的,“我所”是实有、是属于我的),染慧为性,”以自己的身体为所缘境,产生实有执着,称之为坏聚见或萨迦耶见。如果以他众生为所缘,产生一种实有的执着,这不是坏聚见,是无明。

  七、边执见:(171页第3行)“谓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为实有),计为常恒(常边),或见断灭(断边),(也就是说)无从此没,结生当来(这是断灭见),染慧为性。”就是说,因为有一个萨迦耶见,执“我”是实有,所以此生命终时候,此“我”不生不灭,这是常边,是一个错误的见解。

  八、见取者:“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者任何一种都可以,“及彼所依见者之蕴(体),执为最胜染慧为性”,依着邪见、边见、及萨迦耶见所见到的蕴体,执为最胜,这样的见解称之为见取见。

  九、戒禁取见,(171页第4行)“谓缘坏戒,可舍之戒,及诸行状轨则,身语定转,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见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可以解脱),染慧为性”。“戒”是指戒律、律仪,“禁”是行为,凡是认为我所执的戒是最好的,所执取的禁行可以解脱、成佛,是最殊胜的,这样颠倒的执持称为戒禁取见。换言之,以错误颠倒的行为戒律,以为我透过“禁”这样的行为,就可以解脱成佛,称之为戒禁取见。就像印度有那外道,他们以五据火(东南西北中)来修行,以为在里面待很越久越好,就可以解脱;或跳三叉戟,从高处往下跳,以为插死就可以解脱;并有认为恒河之水可以洗罪;这些都是外道的戒禁取见,他们以为所持的戒和某些行为是解脱之道,这都是错误的。

  十、邪见者:“谓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或计自在(印度外道天神叫大自在天)及胜性(数论派主张所知分二十五种,其因为总主(另译胜性)等为众生因,”执能够产生感召众生的因,是大自在天,创世主等,这也称为邪见。

  其次,为烦恼生起的次第。萨迦耶见与无明有什么不同?比如说,有一堆盘起来的花斑绳在那边,由于天色昏暗,对于绳的实体不能明见,因此对看起来像蛇的盘形花斑绳,生起执此花斑绳为蛇的心。“于彼遂起执蛇之觉。如是障蔽明见蕴体,”障蔽了可以明白看到的蕴体自性,“由无明暗误蕴为我,”却以蕴体为我,因为这样的无明而导致很多烦恼。我们知道,最坏莫过于轮回根本的无明,这个坏聚见(萨迦耶见)的无明,也就是无始以来执“我的蕴体”为“我”,认为蕴体之上有一个实有的“我”。这样的执着是因为习气太重了,所以时时刻刻跟着你,使你见不到实相,看不到究竟内涵,烦恼因此而生。

  这个“蕴体”压根儿没有“实有的我”,因为没有“实有的我”,哪有“实有的眷属”?哪有“实有的怨敌”呢?也就不会对“我的眷属”产生贪,对“我的怨敌”产生嗔,没有贪、嗔、痴,没有烦恼,就不会受苦。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解释说:“开始执‘我’与‘我所’为实有,然后对这蕴体执为实有而造业。众生与我都是这样在造业。就像汲井水的水桶和绳子,这样轮回生死。”众生可悲之处在这里。烦恼生起的次第,第一个就是坏聚见。

  第三能生的因有六种。(172页第7行)“一、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种子),二、所缘者谓顺生烦恼境界现前”。一、是所依,我们平常都有烦恼种子,有种子遇缘就会发芽,因此很容易生起烦恼。二、是所缘,因为怨敌、亲人、中庸三种角色的境很多,遇到境界,加上这个种子,就很容易生起烦恼。三、猥杂,“谓随学恶友非善士夫(恶知识)”依这样的恶缘、恶知识会生起烦恼。四、言教者,“谓听闻邪法”。五、串习者,“谓增长烦恼串习力”。六、作意,虽然去静处修行,把生起烦恼的境挡掉了,虽无外境,可是还会有作意,因为种子还在。“作意者,谓妄增益爱非爱相,及于无常妄执为常等非理作意。”

  第四烦恼的过患。(第4行)“于自于他俱损害,于现于后(现生及后世)于俱生罪(都产生俱生罪,还得)领受苦忧感生等苦”,比如说烦恼生起会损害自他,无论今生或来世,自身或他人都会受损,而产生恶罪。(第6行)“大师护法圣者呵责(为他们所呵责),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第二彼集业之理分二:一、正明所集之业;二、如何集业之理。”(173页科判)烦恼所集造的业分两种:一、思业;二、思已业。(173页第5行)“如《集论》云‘云何为思,谓令心造作意业,于善不善及无记中(三种),役策心为业。’谓令自相应心,于境转动之心所意业。”这称之为思业。思业纯粹是指心业,是没有任何外在身口的造作,可是它还是业。第二思已业,就是指由思业策发为性,鼓动外在的身口造作。外在(有表)身口业造作的同时,内在(无表)相应的意业也在,这样称之为思已业。

  一般来说,业有三种,即善业、恶业、无记业。如果善业是由萨迦耶见(坏聚见)所鼓动而造作的,其善业是有漏的;所造作的恶业也是有漏的,因为是由无明所鼓动而造的。有漏的善业有两种:第一个是福业,是欲界(众生)所摄(造)的善业;第二是不动业,是色界(众生)及无色界(众生)所摄持的善业。

  “是故乃至自随补特伽罗我执(人我执,执我为实有)而转,尔时容造能引之业(引业及满业)”(174页第3行)。能够感招引业。执无我为“我”,那个“我”断灭时,也就是证得无我空性智慧的时候,就不会造引业。凡是还在造轮回的引业的就是凡夫。

  “如是若由染污无明萨迦耶见,他自在转,(随染污无明的萨迦耶见自在转),三门作行杀等不善(杀生、偷盗、身口意三门所作的十恶业)”(第2段),称之为积造非福业。基于两种无明:真实义愚、业果愚,所积造的业称为非福业。因为你有萨迦耶见的执着,使得见解真实义愚,或是对于业果迷蒙,所以造恶业。“若行舍施守护戒等欲界善法”,这样去行持布施、守护律仪等欲界善法,称之为集造福业。若修静虑,初禅分以上,还有无色地的奢摩他(无色地所摄持的止),就是积造不动业。“于三有中一切盛事,见为过患,希求解脱欲乐,发起修众善业,又于无我义如理观察慧相应思诸善净业,”这是轮回最好的对治,“是否集谛生死因耶。”不再是集谛所摄。

  “由是因缘,(第一)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第二)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第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世俗和胜义菩提心)。(第四)余诸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其他所造的业)悉(都)是庸常集(谛所)摄,转生死轮”(175页第3段)。至于依福田力,例如你无心的、没有动机地去绕塔或是去供养三宝、供养佛宝,虽然心想这佛不是真佛、不是佛的示现,以这样的福田力量,还是可以间接的成就解脱之因,但却不为集谛所摄。

  【问:有没有解脱?有没有生死?】

  没有!那不是为集谛所摄,可是也没有解脱。比如说,从前有一位长者,他在八万劫前当小虫的时候,在牛粪上被水漂绕佛塔三匝,因为这个善业因缘,成为出家之因;但它却不是解脱之因,也不是集谛所摄,这就是依福田力的意思。

  【问:如果一个人持续诚心念佛(如持诵阿弥陀佛),会不会解脱?】

  如果说你没有对轮回三有产生厌离心,没有清净空性,没有正观慧观无我,又没有正修二菩提心,只是依着微薄的福田门,比如说念佛法门,就能启发真正的信愿行,那样也是解脱之因。

  【问:这样也能解脱吗?】

  并不是说他念佛就解脱,而是说他不会再往下掉。会因此成为解脱之因,最后他会得到解脱的。所以除了少数福田力之外,念佛法门也可以成就这样的因缘。

  增长业分两种:(175页第5行)“一、为乐受义故增长”及“二、为舍受义故增长”。而 一、乐受产生的业增长又分两项:甲、“为受用色声等欲尘,所生诸乐。”依外面的五受用(外乐):色、声、香、味、触五欲尘,所生的诸乐而产生的增长业。以及 乙、于外乐(五欲尘产生的),厌舍贪着,于三摩地生起乐受(定乐),而增长业。又甲项(外乐),以受用色声等欲尘,所生诸业,分两种:A、正缘未死以前,以现法乐为所缘,所造的非福业。B、是正缘来世诸欲乐,而增长福业。

  舍受义:“正缘(禅)定(所)生乐受者,谓(积)集能生第三静虑(三禅天),下至(到)初禅(天为)诸不动业。”三禅以下以定为所缘境,对于欲界的乐受产生厌患,并对三摩地产生好乐,造不动业。进而“若于诸欲舍离贪着,复由乐受(由禅定产生的乐受)令意厌患,为舍受故而作业者,”则能感发第四禅天,到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即有顶天)造不动业。“若普厌弃一切诸有,为解脱故三门行善,则能渐远生死,渐近涅槃”。

  【解惑篇】

  问:邪见与无明有何不同?

  答:无明是说他不明白、不能通达、不了知的这种障碍,他对业果、三宝、四谛不明白,称之为无明。邪见则例如毁谤说,根本没有前生后世。

  问:请问无明与坏聚见的差别在哪里?

  答:无明有很多种类,比如说,业果愚无明,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迷惑。对三宝的道理不明白、对四圣谛的道理不明白,或对一切法执为实相等,都是无明。

  坏聚见是以“我”和“我所”为所缘,执为实有,称为“坏聚见”。以“自”相续,以自己的蕴体为所缘,执为实有称为“坏聚见”。(171页第2行)“欲显此所见之事,唯是无常(可坏),非一(聚合)之法,全无常一补特伽罗,故为立名曰坏聚见。”)

  无明的种类很多,坏聚见一定是无明,作为轮回根本的无明称为坏聚见。但是无明不一定是坏聚见,无明范围较大,坏聚见比较小。

  问:“我所”与“我所执”有何分别?以“汽车是我的”,和“这辆汽车是我的”有什么不一样?

  答:“汽车是我的”是“我所”没错,但是不一定有“我所执”;“这辆汽车是我的”这样执“这辆汽车”为实有,这是“我所执”,自相续以我的蕴体(五蕴)为所缘,执为实有,才称为我所执。“我执”及“我所执”一定是自相续里头。

  一个女孩子以“丈夫(补特伽罗)”为实有的执着,这是“我执”,也是“人(补特伽罗)我执”。事实上,人我执是执“补特伽罗”为实有;而以“自”相续来执着,称之为萨迦耶见,也是人(补特伽罗)我执;以“他”(补特伽罗)为所缘,执为实有,仍是人我执,但不是萨迦耶见。而执人(补特伽罗)之外的其他法为实,当然是法我执。

  问:是否对补特伽罗之外,包括五蕴等法执着均是法我执?

  答:是啊! 以汽车当所缘境执为实有是“法我执”,我刚才不是讲过,以山河大地外在的东西,只要以我之外的,或者是众生之外的为所缘境,称为“法我执”。但是需要提到一点的就是,以生起次第来说,一定要先生起“法我执”,对法的执着,然后才产生“人我执”。可是证悟的时候,一定要先证得“人无我”才能证得“法无我”。如果你不对自己的执着先证得它是无我,先证汽车是无我的话,没有证自己无我怎么断轮回的根本?因为我都还无明执着,对轮回的根本没有什么伤损。以“我的汽车”为例,这是一个法,一个所缘境,然后执为实有,是“法我执”,“我的房子”、“我的妻子”这是所缘境,这是一个法不是我。“汽车是我的”是“我所”。

  刚刚提到,一般人是先生起“法我执”,然后“人(补特伽罗)我执”,先证得“人无我”,再证得“法无我”。

  问:断“人我执”证空性了吗?还是断了“法我执”才证空性?

  答:要证空性,只不过是对象不同罢了。如果很会吃的话,吃什么都有滋味。证得“人无我”与证得空性同时,先证得“人无我”再证得“法无我”。其实说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说法都是对的,因为证得“人无我”与证得“法无我”,“无我”之义是一样的,对象不同罢了。人、法之间没有粗细分的,一样的无我,大小一样。要先证得“人无我”再证得“法无我”。可能先以“人”为对象证得无我,再以“法”为对象再证得无我,证悟的次第不同,有先后。

  问:不是我们先执有“我”,再去执“我喜欢”、“我讨厌”这些东西?

  答:你如果不先思惟组成我的蕴体是有实质,怎么会对“我”产生“人我执”。以“我”作为所缘境没有错,但是要以“我”作为所缘境之前,若对“我”的组合蕴体没有生起实执,你怎么去缘我?五蕴是“法”,所以先有“法我执”,再有“人我执”。众生称为补特伽罗就是以这个自己的蕴体,认为五蕴的色受想行识是一个所缘而执为实有,所以有一个实有的“我”,称为“我执”。所以,你是对那个组合、把那个蕴体的我执为实有,才能以它做所缘,有执着,产生我执。而“我的蕴体”就是“法”,在“法我执”之上才能产生“人我执”,生起次第来说是这样没有错。证得次第不是这样。贪着的次第是先贪着我,再贪着我的蕴体。可是烦恼生起次第,先生起“法我执”,再生起“人我执”。

  问:阅读传记时,里面记载玛尔巴上师结婚、生子,这与汉传不一样,所以会产生怀疑,为什么他既是出家人还结婚?

  法师:出家人是不能结婚的。玛尔巴上师不是出家人,他是在家众,但他有成就是真的。

  问:中国一般通俗的说法是,在家人没什么大的成就,出家人才有成就。

  答:不是这样讲的。但是在家人起码要受五戒。玛尔巴是应化(随应所化机而示现在家相,来度化众生)的功德。玛尔巴即使是吃一顿饭,我们(指出家人)也不能及于他呢!狮子(天生威严)与狐狸(羡慕狮子,造作威严)是不能比的(威严来自内在(心),非外相)。认为在家人不能有成就者,是小见小识者的看法,佛陀在过去生中,尚未成佛前,不也有很多证量之迹。出家人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也很多。

  问:如何由“知”推进到“证”?

  答:你要先从听闻,然后了知,通达道理之后思惟。从闻慧得到思慧,思慧得到修慧,闻思修次第一贯。

  问:光听闻不可能证悟,一定要经过实修吗?

  答:你先要安立习气,想要立刻得到证量很难,听闻只能安立习气,同时也种了种子,不可能立刻生起证量。然而也有例外,利根的人立刻就得证悟。

  问:何谓利根?

  答:例如,你一听到《心经》,就即刻生起《心经》的证悟。

  问:有哪些微细的贪我们众生不容易察觉?

  答:这种情况太多了,已经生起烦恼而不知;生起之后,又不知对治的也有;虽然对治,却无力的也有。像无明我执的烦恼,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学习的理由是为了解什么时候生起烦恼,先要能觉察到,然后才能对治,这是学习的内涵。

  问:是否念头未断时,烦恼会一直存在?

  答:心识之流不会断,轮回者是众生不是心,不是心在轮回,依着心之流假名安立的我是轮回者,一直轮转的那个人是谁?这一世为人,下一世为狗,含遍所有生世的那个我,我怎么来,不是实有的我,也不是心。

  问:请问所谓的阿赖耶识是指什么?

  答:阿赖耶识是唯识派的说法,那是不了义的。因为你过去世有修过外道的法,佛就善巧方便的对你讲唯识派的教法。

  问:《广论》45页第2行提到“执着二种我相”是指什么?

  答:显相(即能、所二显)与实相(即无二显)不相符顺(一致),显相是这样,可是实相不是这样。显相不一定是执着,只是一个错乱的认知;也就是观他的外相是这样,可是实际不是这样,这是错乱的认知。一般人将显相执为实有,这才是颠倒见,而颠倒见,就是实执。实执与我执是同义词(依应成派的观点)。“执着二种我相”就是指“人我执”和“法我执”。两者的区分是观待“所依”(补特伽罗与法二者)的不同。这二种我执均根源于对显相的颠倒见,或执显相为实有所造成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