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九讲(第7~8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二十九讲(第7~8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6/02/12

  静虑度(止度)和智慧度可以说是六度当中最重要的,所以,在《菩提道次第论》当中就特别提出来讲这二度,静虑度可以说是共道,如果一般讲胜观而已也可以说是共道,我们就不要去谈了悟对境空性的修持法,只就一般的毗钵舍那而言,它也是属于共道。所以,在这二度当中,可以说也有具足菩萨不共的修持。

  我们在修静虑度的时候,如果是站在不共的角度而言,在修它之前必须要先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智慧等五度,如果就共的奢摩它的角度而言,那就不需要了。

  我们这边所说的静虑度可以说是圆具了共和不共的静虑度,在这个阶段我们既然要修持静虑度,所修的是不共的而言,在不共里面含有共通的部分。在我们要修静虑度之前,首先要生起精进,就像第 197 页所说的,

  「如是精进生起已,应当心住三摩地,人若其心极散乱,如居烦恼齿隙中,由于身心寂静故,种种散乱不能生。」

  这边讲到生起了寂静之后应当要住于三摩地的原因为何,后面四句就是讲到它的原因。

  如果我们生起精进之后的心处在散乱当中,那么,自己发起努力精进所修的善行可能就会被散乱所吞噬。这边说「人若其心极散乱,如居烦恼齿隙中」,就好像是居住在烦恼的牙齿缝隙当中,很快就会被吞噬掉了。如果我们的心很散乱而身又处于非常杂乱的环境当中,那就很容易涣散到贪欲当中,意思就是我们的身应该远离喧闹的地方,心则应该远离妄分别心。

  这边讲到的后面四句,

  「人若其心极散乱,如居烦恼齿隙中」

  主要是讲到没有禅定功夫的过失,所以,我们要去思惟没有禅定功夫的过失,多去思惟的话,我们就会生起希求的心,「我要禅定!我不禅定不行!我一定要修持静虑度!」这两句就指出:如果没有禅定的话,就将会有这样的过患。下面两句是

  「由于身心寂静故,种种散乱不能生」

  这就指出:如果有禅定的话,就会有这样的利益。

  我们不管做什么修行都是有这样的次第,以发菩提心来说,我们心里要先生起「要成佛」的心,第二个则是「能成佛」的心,第三个是「我确定要走这个路」,不管是在哪一个修行当中,这三个次第都是很重要的。

  以来世暇满人身来说,先要问:我来世要不要有暇满人身呢?再来问:我能不能做到呢?先清楚了「我有能力做到」,然后希求的心就会更增加,知道只要精进去修就一定能够做到,然后就会一心投入。简单来说,这三个次第是很重要的。要成佛,能成佛,到「能成佛」的时候才是发菩提心,「要成佛」的时候还没有发菩提心,我们以前讲过,「能成佛」是看到未来的佛,「要成佛」时则只有希求而已,并没有看到,只是「我想去那里」,至于「怎么去」及「能不能去」还看不清楚,那时就还没有发菩提心,真正发菩提心是很清楚「我能成佛」,我们看到了未来的佛,下定决心的发菩提心就会生起。我有能力成佛,我看到了未来的果报,后面就是行菩提心,然后就开始菩萨行。

  以我们自己内心贪心的问题来说,我要不要离开这种烦恼?这是我们常常会希求的。但是,对于「能不能离开烦恼」不清楚的话,「要」跟「能」之间就有距离,我们就会不想修了。此时我们就要透过修行的当下对于「能」的部分越来越清楚,然后自己投入的心就会越来越强。

  我们平常说修了会有什么功德及不修会有什么过失,这是我们心里要生起「要」的心,而并不是「能」的心,「要」的心生起也是有帮助,但是,如果还没有生起「能」的心的话,我们还是会懒洋洋的,虽然是要,但是马上会自己回答「我没有能力」。

  这一段就是讲到修禅定的功过,由于指出了修禅定的功过是什么,我们去思惟了之后,就会下定决心要去修。甲曹杰在科判里讲到应修止的原因时就讲到:我们透过思惟功过而去了解到我们应当修止的原因。

  既然心中已经生起很强烈的欲求禅定的心,下面就再告诫我们应该要怎么做。请看文,「是故应断世间法,亦应舍离诸分别。」也就是要舍离世间法,身要远离喧闹之处,心要舍弃妄分别心。

  既然想要断离贪着世间的喧闹的话,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喧闹的因到底是在哪里。请看文,「由贪染着财利等,故于世间不能离。」也就是我们会先贪着此世的我,仁波切以他自己为例,先会去贪着雪歌仁波切,然后为了他好的缘故,所以就需要好的名声、车子、房子、好的东西等等,更进一步则会需要他人的恭敬利养,这都是由于贪着补特伽罗这个身的缘故,因此,心就难于舍离这个世间。

  我执有很多种,有一种是今生、来世、来世的来世都涵盖在内的,也有另外一种是只有今生的想法,比如我要有房子、车子等等,这是为了什么呢? 这并不是为了来世的我,这是为了今生的我,这是执着于「今生的我」上面的执着心。「今生的我」上面的执着心完全都没有看到未来,好像对于「有没有来世」并不是那么有信心,所以对于眼光很短的上面的我执是很强的,从这里就会生起对于喧闹的贪心。「我要房子」对于来世并没有帮助,但是,我还是执着,我没有看到未来,我只有看到这生而已,因为对于这上面的贪心的缘故,就会去贪着短期的需要。如果我看的是长期的话,我就不会去看房子、车子等等,虽然还是会贪未来的人身等等,但是,我贪着的是有一点意义的并不是那么短期的、不稳定的。

  所以,我执有两种,一种是对于今生的执着心,另一种是对于来世的执着心,我们对于这一点要清楚。这里讲的是我们对于今世的我上面的贪着心, 然后就生起对于房子、车子、名声等等的贪心。因为这两个的缘故,就会有一大堆的喧闹生起,我们就没办法离开这些喧闹,这是第三个,第三个就等于是果报。

  「是故欲尽断贪等,知者应当如是知。」

  依于这两种贪着,就是对于内外的这两种贪着,因此,我们很难舍离世间的喧闹,为了要断除世间喧闹的缘故,应该要依于能断除的对治法,这边就告诫我们学智者是如何做的,我们既然也想要断除贪等世间喧闹,就应该要如是如是的做,下面就会阐释出应该如何做的方法。

  要灭除这两种贪,必须要由成办奢摩他(止)才有办法,所以,修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灭除掉贪,也可以灭除掉涣散,如果没有止的话,也就一定没有观,没有观就不可能断除烦恼,如此一来,既没有罗汉果可证,也不可能证得佛果,也不可能入道,也不可能证得寂灭。所以,我们现在为了要断除贪的缘故,就必须要依止「止」,这样就可以暂时将贪压伏住。请看文,「已知先须具足妙止已,始生妙观遍伏诸烦恼,故应最初先勤修妙止,现前成就不贪世间心。」

  既然我们的心要灭除内在的贪着有情及外在的贪着利养恭敬等二种贪,所以我们就需要止,要修止就需要先去观无常。请看文,「若人自性是无常, 现前复贪无常法,彼于千生流转中,欲见所爱不可得。」

  这边说的内在的贪就是指贪着有情,而有情就包括我们自己,乃至其他的补特伽罗或亲友都包括在内,如果这个有情本身是属于无常而又去贪着无常法的话,可能就变成都无法去成就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了,所以说

  「彼于千生流转中,欲见所爱不可得」

  想要追求的却得不到。

  我们生起贪,这个贪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得到我们所想要得到的,以物质上而言,当我需要几百万的时候,几百万会自己跑来吗?并不会。或是我希望我的身体能够常在,当我生起这样的贪的时候,我的身体会常在吗?这是不可能的。我需要我的好友与我永远共存,可以吗?他也不可能永远与我共存的。光是生起贪并不能帮助我们达到我们所要的目的。

  贪到底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利益呢?完全是没有的,它不但不会带来什么利益,反而会带给我们痛苦。如果心中没有贪的话,不管我们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有没有得到都不会让我们感到难过。如果心中会觉得难过的话,那就表示先前有生起贪,由贪就会带给我们痛苦。所以,当贪的心生起来的时候,就表示我们的心已经被被贪强夺去了。

  「若不见时心不欢,不得平等安乐住。」

  但是,我们的希求跟贪又不一样,这要分清楚。我们是看它的因然后看它的果报的好处而去希求的话,这是实际的。我们看实际的情况,这是好的果报,所以我要种好的因,这种希求是对的,这不是贪。贪是完全没有看它的因的角度,好像它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不清不楚,所以就会得不到,得不到的话,心就会受不了。因为他没有去思惟这个果报是要靠什么因,对于这些都不清楚,所以就会特别心痛。希求的心是事先有仔细看,也会知道这个果报是要靠那么多因才能达成的,所以是有可能得不到的,即使他得不到也不会怎么难过。

  问题:贪有没有涵盖欲求呢?

  回答:我们的心所去区分的话,有的贪当时欲求也还在,欲求是一个正确的想法,贪则是另外一种心所,两个是同时在的。所以,我们不可以说贪涵盖欲求或欲求涵盖贪,这是另外一种心所,两个是不同的心所。

  如果已经得到了,得到之后还会生起不满足的心,因为贪就是一直需要、一直需要,就会一直去追求。所以,得到之后生起再要更去追求的心,这就会带给我们痛苦,就好像一种恶性循环一样。

  已经得到了而不满足,那就又回到前面还没有得到时的贪着生起,你得到百就希望得到千,得到千就希望得到万,得到万以后又希望得到十万。等于你得到百之后就不满足了,还要想要得到千。

  「见已仍复无厌足,如前贪爱所逼恼。」

  我们现在所讲的贪是指贪内在的有情,对内在有情所生起来的贪比对于外在物质的贪还要更强烈,对内在有情生起的贪会使得我们紧紧系缚在轮回当中受种种的苦,也会障蔽了真实义,障蔽了解脱道,甚至也会毁坏掉我们所生起来的厌离轮回的厌离心,到最后终究会被整个不满足、无厌足的贪欲所逼恼而无法得到究竟乐。

  「若其贪于诸有情,能令真性遍盖覆,亦能损坏厌离心,终为忧苦热恼逼。」

  这个贪心是我执,是对于自己上面或他人上面的贪着心,还有就是对于外境上面的贪着心,总共有这两种。在这两者当中,内在有情上面的贪着心比较重,这对我们有什么损害呢?它会使我们没有办法了解无我,我们的我执当中还有一个更强的我执是对于此生的贪着心的我执,因此我们就没有办法看到实际上的无我,实际上的无我没有办法看到的话,就是这里讲的「能令真性遍盖覆」,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因为它盖住了,我们就没办法看到真实的无我。真实无我的道可以成就阿罗汉、成就解脱,但是,这个贪着心把这些都完全盖住了。

  我们有时候会听听法或看看书,这样一来,外境上面的贪着心有时候会降低,但是,内在有情上面的贪着心很强。所以,有时候会生起一点点对于外境上面的出离心,但是,内在的贪着心又会让它恢复,于是我们又会再生起对于外境上面的执着心。所以,即使对于外境上的生起一点点的出离心也不会持续很久,它马上又会不见了。

  最后我们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就在心里很痛的当下要离开,这就是第四句的「终为忧苦热恼逼」,第二句和第三句是我们生命的过程,生命结束时就是第四句。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就等于浪费了这个具足暇满义大比如意宝更珍贵的人身了,这一生将会无意义的过去了。

  「若人如是邪思维,能令此生无义逝。」

  如果不断生起贪着内在有情的思惟,我们这一生就都无法成办任何具有大意义的事了,终生就这样子过了。

  这边就指出贪的过患,从「若其贪于诸有情」就是开始讲生起贪会有怎样的过患。了解了贪会引生的过患,加以思惟之后,就应该将它断除。为了要断除贪的缘故,我们应该要更进一步来思惟如何将它断除。

  「由于无常亲友故,卍字*轮亦能坏。」

  对于那些不坚实的亲友,我们都会把他们视为非常坚实的,对于真正有利于我们的心的无我,比如说卍字,我们却会将它灭掉。

  「善根相等诸愚夫,同行定趋于恶趣,善根不等能相引,依止愚夫何所为。」

  我们现在也有接触佛法,而且也有得到人身,这是我们好的善根,跟这些善根不同的就是不好的意思。

  如果我们的内在、外在都跟愚夫非常的同行,也就是内在、外在都跟他非常的熟识,太过亲近的话,我们自己跟那些愚夫可能就会同赴恶趣。如果与这些愚夫在一起的话,这些愚夫等于会把我们引到一个比我们现在的福报还要下等的地方去。我们现在的福报是可以遇到佛法,可以遇到师长来学习,他等于会把我们引到那些无法之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跟这一类的愚夫在一起呢?这就是「依止愚夫何所为」。

  「善根不等」是指跟我们自己的善根不相同的,也就是比我们自己的善根还更差的意思。第三句的「善根相等」不是从善根的角度来讲的,而是他的想法和我的想法都是烦恼互相帮助,是这样子的「同事」的意思。

  我们都会以为与我们很亲近的男女亲友是非常可靠的,事实上并不可靠,他们随时随地都会改变的,好友随时都会变成仇人,这边说「一剎那间成亲友,于须臾顷复成仇」,可能只因为一句话而打断了二、三十年的友情,好友就变成了仇人。

  「于欢喜处生瞋怒,取悦愚夫诚难事。」

  对于自己所欢喜的对象,照理说到他旁边应该要很高兴,可是,有时候却是相反,到他旁边反而却起瞋怒。

  「说饶利语反生瞋,于我利益复遮止。」

  对于自己所喜欢的对境,我们应该要跟他说好话,可是,到了他那边,好像讲不出好话,反而会对他起瞋心。事实上,我们先前所说的愚夫对我们都没有什么利益,我们反而会跟他们同事,跟他们会很熟。

  「若于其言不听从,顿起瞋心入恶趣。」

  我们如果去跟对方讲对他有好处的话,他听了不爽就起瞋,然后他就会入恶趣。他对我们说规劝的话,我们听了不高兴就起瞋,我们也会入地狱。《入行论》说「若于其言不听从,顿起瞋心入恶趣」,仁波切说他小时候背的是「若于我语不听从,顿起瞋心入恶趣」,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一般跟朋友聚在一起,不外乎是谈论他人的是非,如果所谈论的内容是自己比较高兴的那一方面,我们就会把它归类到这是属于我这一派的,如果谈到自己所不喜欢的,我们就会把它归到另外一派的,也就是他方的。就是因为谈论的内容会有这样的差别,对于那些比我们还要好的,我们就会心生嫉妒,对于比我们还低的,我们就会心生傲慢,如果是与我们差不多的,我们就会生起跟他竞争的心。甚至在与人谈话之间,如果有人讲了一句好听的话,我们的心马上就会很高兴,就会生起骄慢的心,如果他人稍微讲的一句比较不好听的话,我们马上不高兴而起瞋。

  「胜者嫉妒等者诤,劣者生慢赞生骄,逆耳之言生瞋恚。」

  这是指我们与他人在一起谈论是非时就会有这样的反应。我们在跟人家讲话时,心里面有一个我的想法跟他的想法,这跟我的想法比较接近,那跟他的想法比较接近,我们马上会在他跟我之间去区分。在区分的时候,当然对方也有高度的差别,有时候比我们高,有时候跟我们平等,有的时候就比我们低。

  有我跟他时就会有贪瞋的判断,如果是他人比我高的话,在自己上面有贪,在他上面有瞋,还有就是对于他上面的嫉妒的心。如果我跟他是平等的,在他上面也有瞋,在我们自己上面则有贪,而且还会有竞争的心。如果是比我们差的,会生起慢心,也可以说是瞋。当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就一直会有这种比较的心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会去区分这跟我的想法比较接近或跟他的想法比较接近,也有我跟他的区分。这样的比较跟贪瞋会生起很多的烦恼,然后就会造很多的业。

  问题:在我们跟他人之间,不管他人是比我高、跟我平等或比我低,我们对自己的部分是否都会起贪?而对他人的部分是否都是起瞋?然后在这中间又分成上、中、下,对上生起嫉妒的心,对平等的生起竞争的心,对下的又起傲慢的心。是这样吗?

  回答:对。我们一定会有比较的心,这是任何时刻都会有的。

  「谁依愚夫能获益,友愚夫者因其人,自赞毁他生大罪,乐着生死谈论等,任何不善皆能生。」

  如果与愚夫(凡夫)同行的话,我们口中一出任何的言语,可能都会变成在谈论他人的是非,等于是话一讲出口就在造业了。

  「如是于我及于他,由此唯能成损害。」

  如果跟这些愚夫相处在一起的话,不外乎是增长自己的贪瞋痴,只会造成伤害而已。

  像这样的愚夫,我们应该要跟他远离,远离之后就要去修能利益自己及他人的法。

  「彼既不能利益我,我亦不能成彼义,于彼愚夫当远避。」

  我们应该要跟这样的愚夫保持距离。我们先要去观察:我跟他在一起的话,我会伤害到他,他也会伤害到我。如果单纯是这样子的话,我们就要远离。但是,如果在佛法的角度有帮助的话,就不一样了。比如我跟他讲话的时候,他就讲了一些是是非非,这一部分就不要去听,这样也是远离。所谓的远离并不一定是要生气离开,生气了就不是远离了,而是已经开始了。远离的意思是:我不要伤害他,他也不要伤害我。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修行上面不要伤害,我们要以这个角度去远离。

  「暂遇欢喜作恭敬,于彼不应太亲密,仅如常人斯为美。」

  一般我们遇到他人的话,当然也都应该要微笑一下、谈谈话,彼此之间建立关系,在一起时彼此要心存恭敬,这样就是造善业,可是彼此也不能太过于亲密,如果彼此太亲密的话,可能我心相续当中的烦恼跟他心相续当中的烦恼两个就变成好友,两个相互协助增长烦恼。所以这里说「于彼不应太亲密,仅如常人斯为美」,就像一般人遇到了微笑打个招呼就好了。

  对于别人要关心,如果对方有问题的话,去帮助他们是应该的,但是不要去批评别人。自己内心上面对于他人的意乐利益到他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做的,这就是佛法的事情。我们内心的修行互相交流,互相当对方的好法友,但是内心的烦恼不要互相交流,否则就会增长烦恼。只要一谈到这些事情时,就应该像看到红灯一样,马上就要踩煞车。

  「犹如蜂采花中蜜,惟从其处取法义,宛如从昔未相识,不相亲昵住愦闹。」

  也就是彼此之间的相处应该是彼此在法上相互协助上,如果会增长世间烦恼的话,那就不要相处,甚至就当作未曾相识一般。

  以前在三大寺,大众一起在大殿念经、上课,如果你今天坐在这个位置,明天就一定要坐在另外一个位置,不可以坐在同一个位置。本来这个环境是帮助大家学佛、修行的,这是自然就会有帮助的,但是,等到彼此之间很熟、很熟了,就会彼此述说自己的烦恼,本来不熟时还不好意思讲出自己的烦恼,等到熟一点就会开始讲的。所以,大家彼此之间不要太熟,一直换位置就是这样的意思。

  以前的修行人彼此之间完全不会谈论什么事情,都是很精进的辩经、修行等等,走在路上也是目不斜视,好像彼此不认识的样子,修行很好的人有这样的习惯。在辩经的时候,他不管跟谁都会一直讲,结束之后就好像彼此不认识了,有一些人会这样。这样对我们一定是会有帮助的,它会保护我们不受到喧闹的障碍。接下来就讲到要断除贪外在的名利。

  「我有利养及恭敬,我为众人所欢喜,若起如是骄慢言,死后当生大怖畏。」

  自认为自己受到他人的利养恭敬,而且自认为自己是为众人所欢喜的对象,讲出这种骄慢的言语等于是造了恶业,死后一定投生到恶趣中感受大恐怖。

  我们本身生起骄慢心的时候就会对别人生起看不起的念头,在这当下所造的业很多是跟堕三恶道有关系的。三恶道和三善道是高度的差别,比如我对佛菩萨,我现在就有很傲慢的心:「我要有很多弟子,很多人要尊敬我。」别人却对我一直恭敬、供养,这样的话就会变成我是没有福报的,在修行的福德上面是低的。但是,我自己不尊重他人的福报,我自己是修行低的,而我却认为我比他们高,然后就接受他们的恭敬供养,如果在这当下我还有一个傲慢的心,还觉得自己比他们高很多,在这样的心态下所造的业,我就会堕入比这些众生更低的道当中,这就是堕三恶道的业。所以,傲慢的心跟堕三恶道也是很有关系的。一般来说,有没有守戒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傲慢的心也会造这种业,这里讲傲慢的心会堕三恶道的意思就在于此。

  问题:有些人持戒可能会生起一种戒慢,这种慢心是否也会生起堕入三恶道的因?

  回答:刚刚的理论来讲也是有可能的,宗喀巴大师的《初中后善集有》,你们以前在福智好像有念,宗喀巴大师说:「愿我守戒到怎样的程度,就能生起像那样程度的无骄慢心。」这就是越守戒越要谦虚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这一点。我们如果生起骄慢心的话,我们所骄慢的对象可能是菩萨,可能是比我们福报大的,那就完了。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