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七讲(第5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七讲(第5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08/28

  寂天菩萨根据自己本身的修证而讲《入菩萨行论》,谈一位菩萨如何趣入菩萨行的一部论,现在已讲到第五品快结束的部份。趣入菩萨的行持是指身、语、意 三门的所作所为。身、语、意三门一切所为的因或根源是源自于心。所以要降伏自己的心,用什么来降伏?用正知来守护。这是第五品。

  在正知品里有一句,菩萨除了守护心的禁行之外,不需要其他众多的修行,行者除了守护心之外,便没有其余的修行了。守护心要用正念及正知,正念及正知的次第性是先生起正念,再后生起正知。

  用正念去了解修行的方法,修行方法先去了解才会不忘,才能念的起来。了解要如实了解,了解之后就不会忘记,用这样的方式来守护我们的心。用正念忆念起我们所了解的,好像用正念的绳子,将我们绑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一座中要从依止善知识修起,然后思惟暇满人身,最初时,心要先准备好,先了解所要修的内容,透过这些理由去思惟,然后在正修时以正念来提醒所修的内容而持续的修,持续的心称正念的心。

  例如要念一串「嗡嘛尼贝美吽」(六字大明咒),一开始时心中起一个念头-我要念「嗡嘛尼贝美吽」,然后就开始念(正行),念时是一句接一 句,能够一句接一句,是先前的念力-我要念「嗡嘛尼贝美吽」的动力,是那力量的推动使我们持续念下去,所以也可以说持续者或持续的心就是正念。若没有这一念,可能我们念一遍「嗡嘛尼贝美吽」,便要再想一次。念「嗡嘛尼贝美吽」后就忘了,还要想一次「嗡嘛尼贝美吽」。我们有这种念,「我要念108遍」,有这种念则不须重新想,在未念完108遍前,就会一直持续的念下去。

  相同的,现已讲到四力对治法,下士道的后半部已接近结束。若要从下士道的开头-依止善知识开始,一直思惟到下士道已近尾声之处,预计用一或二个小时的时间来思惟;思惟前要先清楚了解里面的内容,然后提醒自己,我要利用一个或二个小时的时间来做思惟,从依止善知识开始依次持续的思惟到最后。推动我们从一开始到最后的力量就是正知。先前起「我要用一或二个小时来观修整个下士道」的念力,这个念力推动我们从头到尾依次的思惟下去。

  在这整个思惟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如次第正确的去做思惟,检查者就是正知。譬如早上起来预计一天的计划,推动持续做一天计划的,就是早上起来计划的念力。如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都不要生瞋恚心,要修菩提心、出离心,早上我要修几次,下午我要修几次,用念力去做这些计划之后,要持续做下去,在实践过程中,是否正确?是否如实而行?检查者就是「正知」。

  正念和正知,对身、语、意三门的修行有这样的帮助,所以欲令学处圆满,要以这两个念力来辅助,用正念和正知可协助我们净化罪障。若染犯密咒乘的根本堕,因有正知正念,就会提醒我们做忏悔。

  请看第117页(子四…寅一、能令学处清净之因):

  「日夜六时各三次,应须读诵三聚戒,依于三宝菩提心,罪堕残余令消灭」

  菩萨都是如实的忏悔,我们亦应如实忏悔,忏悔时可念诵三聚经,它的主要内容是讲35佛忏,持颂35佛名号,依着殊胜田的力量,可将罪障忏净,由此可看出忏悔是非常的重要。不论任何时刻,只要一造罪,就马上忏悔。早上造,就早上忏;中午造就中午忏,晚上、夜晚,任何时刻生起,就马上加以忏悔,让罪恶不生起,不增长广大。

  若造恶,应马上忏悔,马上忏悔就可阻止罪恶增长广大,因业会增长广大,只要马上忏悔,就可遮止掉罪恶增长广大。上文提到日夜六时做忏悔。一天当中分六个时段,自己规定六个时段做忏悔,时间一到,自然就会做忏悔。因为有时候造了罪恶要马上忏悔,我们无法如实做,若在一天当中定一个时间,是做忏悔的时间,时间到,自然就做忏悔。

  三聚经是忏悔罪障、积聚福德、增长善业,这三者称三聚,所以我们应每天念诵三聚经来忏悔。海涛法师的道场印有精美的三十五佛忏法本,除了世尊以外,每一尊都很清础说明每一尊佛可以净除那一种罪障。若我们有时间,净化罪障时每尊佛各念100次,有三十五尊,约需一个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就可念完,要不然至少念七次。最好每天念三十五佛忏,每一尊佛号至少七次。宗大师礼拜三十五佛是在欧喀却林的地方,大师他是非常认真的礼拜。接下来(寅二)讲学处之 体,学处的基础建立在什么之上?建立在身、语、意三门之行为上。身、语、意三门必须要随顺菩萨的学处而行。

  (寅二、学处之体)

  「不论为自或为他,任何时处何作行,如经所言诸学处,于彼时处当勤学。」

  对于菩萨的种种学处,若不相随顺的不应做,所应做者要做,要随顺菩萨的学处。菩萨的学处要怎么行持?以菩提心摄持而行菩萨种种学处。菩萨的所作所行,是非常广大无边的,没有任何一个行持是菩萨不该行的,因菩萨要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故,所以要行广大的菩萨行。当然有时在行菩萨行会有不舒服,不喜欢之处,但不可因为个人不舒服或不喜欢,而不去学。因菩萨的目标是为了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即使在那种状况之下,也是要学。

  「佛子未学之学处,任于何处亦无有,如是住戒善巧者,有何福德不能生?」

  没有任何一个学处不应该要学。例如,那洛巴去晋见帝洛巴时,看到帝洛巴好像在杀鱼。所以当一位菩萨以菩提心摄持而做出来的行为,是我们不可臆测、不可揣测。学习菩萨行的行者,所应学的虽然是无量无边,可是他不可以轻易舍掉任何一个行持,菩萨在学习菩萨行时,任何一个行持都不可以轻舍。

  寅三、所为,卯一、善根回向一切有情义利:

  「或于现行或加行,唯利有情不为余,唯为利益有情故,一切回向菩提因」

  将学习菩萨行的善根回向于菩提。为什么要回向于菩提?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缘故,才回向于菩提。

  实修时的根本是依止善知识。如道次第论所说的二大科判,一、依止善知识为道之根本,二、依止已如何行持。第一个是依止善知识为道之根本,身为一个菩萨,行菩萨行要经常依止善知识。

  卯二、于大乘善知识安住学处者,终不舍离:

  「常时依止善知识,大乘法义善巧者,安住最胜菩萨戒,宁失身命不舍离。」

  依止善知识之后,要依照善知识所教的菩萨学处来遵守、奉行,在学习的过程可以依着经或论做学习。

  寅四、从何闻思,卯一、依经学

  「如密严经能害喻,依师之理当修学,此外别余如来教,读诵诸经可了知,

  诸经示菩萨学处,是故应当勤诵经,特于虚空藏戒经,最初受戒当先诵。」

  菩萨根本堕的戒条是引自《虚空藏经》。佛陀的八大弟子中有一位虚空藏菩萨,向佛陀请示经典的内容,所以那部经称为《虚空藏经》。仁波切说有时某人的心胸狭隘、想不开时,可以念诵《虚空藏经》,对他会有一点帮助,此是就修法角度而言。有人占卜时会说某某需要念《虚空藏经》,表示那时候那人的心想不开了。西藏的一些仁波切口授中,会说虚空藏菩萨的心像虚空般,所以念他的经,我们会比较想的开。

  这里提到寂天菩萨所写的《集学论》,依着论著而学。

  卯二、依论学

  「何故常时当学行,于彼论中多宣说,集诸菩萨学处论,定须再再勤浏览,

  又复若乐总略者,当观诸经集论文,圣者龙树所作论,卷二定须勤阅读。」

  若广泛来学习,可以看《虚空藏戒经》或寂天菩萨所写的《集学论》;若简单来学习,可以看龙树菩萨所写的《经集论》,论本身是比较简短,可是 里面却引用很多经典里的意义,里面含概有经典的意义,也有论本身的意义。有论及菩萨学处的经典,包含有《华严经》、《宝云经》、《地藏经》、《虚空藏经》、《正法念住经》、《法华经》、《如来藏经》、《菩萨地庄严经论》、《宝信论》、《现观庄严论》等。

  丑二、摄结

  「若于其中未遮止,是所听许可行事,为护世间众生心,见为学处应修行。」

  若经论当中没有遮止的,菩萨都应该要学习、要做;若有遮止的,譬如根本堕、恶作等等这些绝对不可以做。做了之后,就会伤害到菩提心,未生者将不生;已生起者会使菩提心退转;所以遮止的,就不可以去做。没有遮止的又非常的多,所以菩萨应学习的学处非常多。

  「为护世间众生心,见为学处应修行。」若这种修持、行持不会伤害到菩提心,为了要保护世间有情心的缘故,菩萨都应该要做。总之,菩萨的所作所为都应尽量随顺世间来做。下面讲正知正念。

  癸二、结归应须实修非唯空言分二,子一、于学处悉应以正念正知守护

  「于自身心应随时,数数审观毋放任,总摄而言唯此法,是护正知之行相。」

  如上所述应依着经论及学处来学习,了解之后有没有做?若没有做,就由正知提醒我们去做。做已,有无如理?身、语、意三门又做的如何?用正知来侦察。知道菩萨的学处之后,应该去实行、实践,若仅思惟作意而已,是没有什么利益的。

  子二、实行之义(广论P.19+3)

  「此事实践须躬行,唯诵文词有何益,岂有徒诵医方文,便能疗愈诸病者。」

  仅只于文字上的思惟作意是没有什么利益,要去实践。只有读药方,病是不会好的。所以用正念和正知来守护我们的心,对于这些学处,若仅仅知道,而没去做,是没什么利益的,实践所了解的学处是很重要的。所以仁波切说:如果仁波切一天到晚对我们说说说,我们就一天到晚来这里听听听,若不去实践,犹如读药方般,病不会疗愈,应该要去实践,只有听一听,写一写是没有用的。仁波切说我们可以写一些格言提醒自己去实践,写实修的言辞偶而提醒一下,自己要去实修是很重要的。比较有力的句型,有时背一背、念一念一定有加持,东西放头上没有什么加持,这些念一念,一定有加持。

  以上是菩萨以正念及正知来守护自己的心,然后加以实践,是第五品守护正知主要的内容。

  到此若没有问题则进入第六品忍辱品,菩萨行的基础是建立在悲心及菩提心之上,悲心及菩提心是利他心。瞋恚正好相反,是伤害他人的心,所以瞋恚可称为烦恼当中最恶毒的心,要对抗最恶毒的瞋恚心是要修忍辱。接着思惟瞋恚的过患,瞋恚会摧坏我们的善根,所以要思惟瞋恚的过患。

  庚三、学余四波罗蜜之理分四,辛一、学忍辱之理分二,壬一、释论文分二,癸一、修对治分二,子一、思惟瞋之过患分三, 丑一、不见之过患分二,寅一、瞋能断善根(广论P.134-3 287+6)

  「百千劫中所积集,布施妙供供如来,所有一切诸善行,一念瞋心能摧毁」

  这里讲到百千劫,一劫时间就够长了,一劫当中有千佛出世,现在是贤劫会有千佛出世,目前才第四尊佛出来而已,如果就一劫而言,还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或四段,劫形成的阶段、劫住的阶段、劫灭的阶段及劫呈现空的阶段。佛会在住劫的阶段来到,住劫阶段当中又可分为人寿增、人寿减的阶段,佛是在人寿减的阶段才会来到世间。

  生瞋恚破坏善根是非常可怕的,一般我们造善时发起一颗善良的心,去做种种积聚善根的事。可是瞋恚生起时,生起强烈伤害他人的心,甚至生起将他人完全消灭掉的心,力量非常的强。我们去造善时是给小钱,或帮帮忙这一类,从来没有生起我要为他人舍命,舍命去帮助他人的这种心从不会生起。可是当瞋恚生起时,要把他人消灭的心便会生起,这很可怕。

  在瞋他人时,瞋的心态怎么样?帮助他人时心态怎么样?当帮助他人时出的力可能是百分之一,一点点而已,为了他人舍弃自己是不可能的,有时甚至是为了己私才帮助他人,几乎都是如此。但瞋时,为了自己可以舍弃一切,以前一直行持的善业,当一生起瞋心时就可以舍掉,瞋心的重量好像是好几吨,而善业这边则没有几两,当一生起瞋,善根就掉了,这就是「百千劫中所积集,布施妙供供如来,所有一切诸善行,一念瞋心能摧毁」的意思。

  寅二、了知忍与瞋之功过应勤修忍(广论P.199-1 290+2)

  「重罪无如瞋恚罪,难行无如忍辱行,是故于此应殷勤,以多方便修忍辱」

  任何的罪恶,没有像瞋恚所造的罪恶那么大。任何的难行苦行没有像忍辱行这么的难修。要修忍辱也要有对境,一旦瞋恚生起时要修忍辱,不要让瞋恚生起。因为如果生起瞋恚,没有像它那么大的罪恶了,所以应该要用各种方法让瞋恚永远不生起。如何让它永远不生起?要透过种种的对治法,将瞋恚对治掉。

  既然瞋恚是最坏的,如果能对最坏者加以对治、对抗,就自然会成为最好的。所以对抗瞋恚,对治瞋恚即是最好的修行,这就是忍辱。忍辱是对抗瞋恚最好的一个对治法,所以我们要透过种种的方法努力修忍辱。再来也是讲瞋恚的过患。

  丑二、现见之过患分二,寅一、由瞋恚故身心无安乐(广论P.289-5)

  「若怀瞋恚逼恼心,心不寂静不平等,不生欢喜及安乐,寝卧不安难入寐」

  瞋恚的过患,事实上我们可以亲眼看到,从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察知得到,当瞋恚生起的那一刻马上心就不快乐,马上心就生起苦的觉受,心马上不安宁、不寂静;心不寂静,身自然也会不适、不乐,甚至睡觉也不安眠。瞋恚也可以说是引生疾病的门槛、门径,因为瞋恚生起时,气、血皆不顺。当一个人生气,发起瞋恚时,整个身体马上像气球涨起来,然后该呼时不呼,该吸不吸,气就不顺,气不顺,血运转即不顺,就会生病。

  瞋恚一生起时,不但自己不安乐,连周遭的亲人、仆人也会不快乐,甚至使他人心怀瞋恚心,去反叛、甚至会招到杀害。

  寅二、失坏亲友(广论P.289-5):

  「利养恭敬施恩惠,纵令其人相亲附,若使其人怀恚心,能令变叛相杀害,由瞋亲知生憎厌,施恩摄受不相亲。」

  有时某人虽然会帮他人一些忙,可是脾气很不好,没办法亲近,或有些师长虽然会教导我们,可是他的脾气实在很不好,所以大家都不敢接近师长。

  丑三、总明过患(广论P.289-4)

  「总之人若有瞋心,终不能得安乐住,由瞋恚魔于其中,便能兴起诸苦恼。」

  瞋恚发起时,不但自己不快乐,连左右的人都不快乐,甚至在来世也会引起、兴起种种苦因、苦恼。

  子二、思惟忍之功德(广论P. 200+1 287+2)

  「若人谨慎伏瞋心,现生后世皆安乐。」

  如果修持忍辱,不但此世、后世都能获得安乐。当被人伤害时,如果内心起了很大的瞋恚心,虽然外表、身语意的外表、行为表现的非常寂静,但心是怒火中烧的话,这不叫修忍辱。修忍辱是被人伤害时,心中没有一点点的怒气、怒火,而能安受生起甘愿受。心中的宁静不被他人的伤害所干扰,且心中对伤害者生起慈心和悲心,这才叫修忍辱。

  《入中论》讲到瞋恚的过患,瞋恚会使人变丑色、变不悦意色,生起瞋恚时没有一个人会喜欢那张脸,会使那个人变丑色,且不被列入正士的行列当中,意即不被列为是好人,且失去智慧,如电脑当机,不会思惟。头脑当掉失去智慧,来世会迅速堕入恶趣中。仁波切说若经常发起瞋恚的人,并不是发起瞋恚的当下变得很难看而已,这一世也会变得越来越难看。不讲来世,光说此世,起瞋恚时,看别人都是坏人,对不对?所以才发起瞋恚。别人看他那个样子也是坏的,彼此看起来都是不顺眼,所以就造了这个业,来世感生丑陋的业、丑相的业。丑相主要是别人看了不舒服,人家看了有没有喜欢?主要是这样的意思。

  一位修忍辱的人,因心中有忍辱,所以会慈待他人,喜欢其他人,所以他的行为所展现出来是慈待他人,欢喜他人,当然人人见到他会喜欢他,会去亲近,如果持续多年修行,到老时,人家只要一见到他,就会心生欢喜,会变成人见人爱的人,这样他的来世必感得妙色庄严、好看。这样的人他的智慧也会增长,因为他一直想着要利益他人,慈待他人,他会想各种方式去利益到他人,所以他的智慧自然会增长,也可说他会用很多的角度看事情。仁波切说,譬如他对每个人都心怀要慈待你们的心,当然会站在你的立场或角度来想。譬如要对你好,一定要站在你的立场想,如何对你好,藏文是说,他会站到你的椅子上去,中文是站在他的立场想,这样智慧就会增长。这样来世不但会获得妙色,且一定会得到善趣的身躯,以上为《入中论》所述。

  再来讲瞋恚如何生起,以及生起次第如何。生起瞋恚首先是遇到不悦意、不顺己意的对境,这不悦意的对境并不是仅只于敌人上,甚至自己的父母、子女都有可能,这是刚说的第一点遇到不悦意对境。第二是增益、虚构对境,生起非理作意的分别心,然后依着非理作意的分别心,心中会生起苦受,依着心所生之苦受,心生错乱就是瞋恚。心中所生的苦受有多大,所生起的瞋恚就有多大。心中所生的苦受是依于我们所增益的不悦意境而来,增益虚构的力量有多大,心中的苦受就有多大。要去除苦受,要针对增益的不悦意境上着手。这个增益不悦意的对境,就会生起非理作意的分别心,如果将非理作意的分别心止息或降低,要怎么做?看不悦意的为悦意的;或本来非常不悦意,看成稍微悦意,心中的苦受就不会那么强,瞋恚也不会那么强;或甚至将不悦意的对境完全看成悦意,心中的苦受就自然没有,瞋恚即自然消。

  要灭除瞋恚有二种方式,直接在不悦意的对境上视为悦意,瞋恚就会消灭掉。另一个是在增益的不悦意对境上,将增益的点、虚构不悦意的这一点将它灭除,也可遮止掉瞋恚,有这二种方式。

  如果追溯瞋恚的因,就会追溯到最究竟的源头,即指瞋恚者视自己为最重要的,有一个很强烈的我,视自己为最重要的。当遇到不悦意境时,与我不合,因为视自己为最重要的;遇不悦意境、不顺己的对境时,就生起瞋恚,所以追溯到瞋恚的根源是我执。

  如果我们的心如同枯木、铁一般,因为枯木、铁没有「我」的执着在,不会认为我是最重要的,没有「我」的思惟在,所以即使遇到任何的不悦意境,也不会生起瞋恚。所以可以追究到我执,依于苦受就会生起瞋恚。

  (癸二…)丑一、因之体性及过患

  「作所不欲遮所欲,瞋恚由斯二者生,心不愉悦如饮食,长养瞋心应摧伏。」

  「作所不欲」与「遮所欲」时,瞋恚就会生起,瞋恚是由这二点而生起的,所以苦受是我们应将它灭除的,只要还有苦受在,就会生起瞋恚。此将苦受比喻成瞋恚、饮食。

  丑二、誓于遮止瞋恚之方便致力

  「是故我应于此敌,毁其粮秣令无余,唯除如是为我害,此敌更无他事业。」

  应将瞋恚的因、或瞋恚的粮食、饮食去除掉,此指苦受。因为瞋恚除了给我们造成伤害之外,并不能做其他的事,既然要将苦受灭除,应知苦受会引生瞋恚,一旦发起瞋恚,多劫所积聚的善根将会失坏,而且发起瞋恚会使自己不快乐,那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快乐呢?

  丑三、正明遮止方便分二,寅一、不应心生不悦

  「我今任为何因缘,不应动乱欢喜心,不乐所求仍不得,且令诸善皆失坏。」

  所以遇到任何境界时,我们都应接受,因为若不接受苦受,我们就会生起瞋恚,瞋恚只会扰乱自己的心而已。我们说苦有时是外境苦,有时会说是内心的苦。瞋恚的因是源自于内心的苦,所以当心遇到外境时,应让自己的心保持快乐,心保持快乐就不会心生苦(心中的苦是瞋恚的因),就不会生起瞋恚。苦有对境上的,也有在内心的,让我们的心生苦,如果还可以补救,就该补救;如果无法补救,又何必让自己的心苦?因为无法补救的,即使心生苦,对境也不会改变,所遇到不悦意的对境也不会改变,心中生起苦受也变成没有意义,所以心中遇到不悦意对境时,心中还是要保持快乐,不要不快乐。

  寅二、明其故(广论P.299-1)

  「若求补救犹可及,此时何用不乐为,若于此事无补救,为之忧恼有何益。」

  生起瞋恚的对境,若就《入行论》而言,首先我们会生起我,然后对于我所喜欢的事、或我需要的事,自己所贪爱的对境生起贪着之心。如果有伤害自己所贪着的对境,阻挠所贪着的对境,一遇到这一类的伤害者、或阻挠者,我们的心则生苦受,心生苦受就会生起瞋恚。所以我们要先肯定的是瞋境呢?还是贪境?可以先肯定的是贪欲的对境。先肯定贪欲的对境,之后才能肯定瞋恚的对境,先有贪爱的对境,才会有瞋恚的对境。

  丑四、于生瞋恚之因应励力审观断除分三,寅一、总明生瞋恚境差别

  「众苦逼恼轻蔑行,逆耳恶名粗恶语,不欲施我及所亲,岂能禁敌不出此。」

  这里讲到我、我所亲,我所亲指亲人、朋友、兄弟、父母等等。如果有来伤害我或我所亲者,或对我或我所亲者作轻蔑,或讲逆耳的粗恶语等等,这些人或这些对境就是瞋恚的对境。今天上到此,可以发问。

  问题一:仁波切刚讲灭除瞋心的方法有两种时,第一种是将不悦意的对境视为悦意;第二个是将增益的不悦意灭除时,增益的是否分成本来只有自性的部份,跟本来没有自性的想成错误的?指我执的部份或我们看错、想错的部份也都算在内,是否灭除的方法会不一样?

  回答:阿罗汉灭除瞋心的方法与菩萨灭除瞋心的方法不一样。菩萨是将不悦意的对境能够视成悦意的对境,阿罗汉不需要这个方法,他们是超过不悦意的情形,将增益断掉,阿罗汉有的也会从我们的角度是不悦意,从他们的角度是悦意的也有,但菩萨是整个有很多悦意,用慈悲心的理论转化成悦意,这个部份是只有菩萨做的。阿罗汉真正要灭掉的是增益,这是它真的因,这个增益要灭掉,菩萨是整个将不悦意改为悦意,自然就消掉,真正的因是增益,苦受真的因就是增益。

  问题二:刚仁波切讲另外一个例子时,如干枯的木头或铁没有心,那部份应属灭瞋方法当中的那一种?

  回答:这是讲因果的时候,生起瞋一定有我执才会生起瞋。

  问题三:所以一开始时,就要把自己变成像木头或铁那样子?

  回答:如果没有我执,自然不会生起瞋恚,比喻没有我执的是什么东西,譬如枯木或铁,当然没有我执,因为他们不会有认为我是最重要的想法。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