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1 前言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1 前言

 

  龙树菩萨  造

  法海  讲授    吉卓    记

  本集共四部分,第一为中观论,第二增上生与决定胜,第三释菩提心论,第四法界赞,均为龙树菩萨作品。

  第一  中 观 论

  一、前言

  此次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全部讲完,只以四谛安立为架构,其中流转与还灭的几品讲完,其余尽能力讲多少算多少。我们大多是认识的朋友了,你们求学的心很强,这大教典是很广泛的,我自己也不是很懂,很难跟你们解释。但是唯一使我们庆幸的,今生有此难得的机缘,能够听闻正法。在学习和听闻中观的时候,必须要以自己的智慧辨别思惟中观的内涵,不但如此,而是把辨别和观察学习的心得,运用在心上,运用在生活上,这样才有好处。

  具足善巧与成就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当初在鹿野苑转第一次*轮,就是四谛*轮,阐述四谛的内涵。第二次*轮和第三次*轮最主要是大乘的经典;第二次转无性*轮,讲解空性的道理,非常的深广,有些众生因为无法了解诸法无自性的道理,以及诸法并非从境上有(并非自相或自性存在),有些众生误解了,无法体会这甚深的道理。所以在转第三次*轮时,释迦世尊就很善巧的引导他们,说诸法并非是无自性的,由三种法性而成立三种的无自性。就是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三无性,各有不同的定义,而且无自性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释迦世尊以善巧的方式来跟他们解释,这是属于唯识宗的说法;另有一种说法,就是在转第二次无性*轮的时候,于是了解空性的智慧。众生的心虽然有污垢,但是暂时性的,并非是自性有的。因此转第三次*轮,讲到如来藏。这又是大乘宗派的另外一种说法。

  今天我所讲解是以无性*轮为主。龙树菩萨作了很广大的佛教的事业,以戒来讲,他曾经著作一部论;以无性*轮也就是解释佛陀甚深密意的经,他曾经著作中观理聚六论;以第三次*轮来讲,他也写过一本有关如来藏的,我们称为「法界赞」的一部论。

返回目录

标签:法海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