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三十五天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2日
来源:   作者:阿扎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三十五天

 

  为了利益众生而愿证得无上菩提,怀着这样的心去听闻大乘佛法。所听的法是开示佛子大行的,大乘菩萨修行的《入行论》的第六品——安忍品(忍辱品)。

  百千劫中所积集 布施妙供供如来

  所有一切诸善行 一念嗔心能摧毁

  如前所说,在那样久远的时间中,积累布施、持戒和修持这三种福德因缘,所得到的福德可以说是无量无边。时间是那样长远:一大劫等于八十小劫,一个小劫是人的寿量从十岁增到八万岁,再从八万岁减到十岁,每一百年变化一岁。百千大劫,时间如此久远,所积的善法又如此全面,但如果生起嗔心,也可以把这么多的善行善业摧毁。其中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比如证量高的菩萨对证量低的菩萨的嗔恚,未得戒菩萨对已受戒菩萨的嗔恚,凡夫之间的嗔恚等。总之说明一个问题,嗔心的力量非常强大,可以把很多的善行摧毁。

  嗔心是怎么摧毁善法的呢?就像植物的种子被火烧了一样,虽然样子还是个种子,但功能——生果发芽的功能已经没有了。同样,嗔心把善根摧毁的话,也是把以后感果的功能摧毁了。

  重罪无如嗔恚罪 难行无如忍辱行

  是故於此应殷勤 以多方便修忍辱

  重罪的过患表现在哪里?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摧坏善根,一方面障碍修道。就这两个方面而言,嗔恚是最厉害的。从修行角度讲,苦行难行摄含了很多种修行。但再也找不到比忍辱的难行、忍辱的苦行更难修行的了!在别人伤害我们时,能怀着非常坦然、欢喜的态度去面对,这便是安忍的修行、耐怨害忍。能去修这样的忍辱行,便应当多方面地精进修持。

  “以多方便”,从各方面、通过各种道理去修。为什么要修安忍?后面会从各方面阐述许多道理。继而反复去思维,让内心生起安忍的心。

  苦怀嗔恚逼恼心 心不寂静不平等

  不生欢喜及安乐 寝卧不安难入寐

  嗔恚就像一种病痛,会让我们的身心非常痛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旦生起嗔恚的心,心就会处于不寂静不平等的状态、非常乱。身体不会安乐,心也不会欢喜。寝食难安,睡觉也睡不好。

  平时,一般人在心比较平静的状态下,做事能安住,心非常平和安稳。一旦生起嗔心,就会完全转变:做事的时候心也无法安住,心处于非常狂乱的状态,自己有时都控制不住自己,难以得到平等的心。

  利养恭敬施恩惠 从令其人相亲附

  若使其人怀恚心 能令变叛相杀害

  如果某人对他人很好,给予很多东西,对朋友或对下人各方面很照顾,也非常热心地帮助别人,令别人很亲近他、依靠他。但如果此人嗔心重,虽然过去曾多次对人施予援手,但由于脾气过大,一旦生气根本让人无法忍受,即便以前受过他恩惠的人,也可能会背叛他,乃至于杀害他。因此嗔心大的人,即使施恩惠于别人,也没什么用,达不到真正的利益,不能令人产生好感。这完全是嗔心的缘故。

  一般会从九个方面生起嗔心:

  从自己的角度有三个方面:过去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现在正在伤害自己的,乃至怀疑他将来会伤害自己的。

  从自己亲友的角度,也有三个:过去伤害、现在伤害、将来要做伤害

  从自己怨敌的角度,也有三个:过去利益过、现在利益、将来会利益。

  简单说就是从这九个对境,容易使我们产生愤怒的心。产生嗔心、产生愤怒、愤怒到面红耳赤,会使我们身心发生很大变化,对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嗔恚的过失非常多。

  嗔心会使外界产生各种不好的、邪恶的境界。一旦想起别人对自己的不好处,马上就会转变,小到言谈举止乃至吃饭睡眠,都无法得到安稳;大到世界上的战争——这些均是嗔心所感。外在的种种的斗争,形形色色的猛兽出现,都是嗔心的化现,都是在嗔心的驱使下产生的。

  就如本颂所讲,主人对底下的仆人,即使平时给予帮助、吃穿都照顾周全,但若脾气很大,就可能使仆人忍受不了他的嗔心,而去反抗他、杀害他。

  由嗔亲知生憎厌 施恩摄受不相亲

  同样,下面“由嗔亲知生憎厌”。如果一直因嗔心而说难听的话,说话不顾及别人,而言语非常刺耳,也会使自己的亲人产生憎恶。“施恩摄受不相亲”,想通过财物布施,施予恩惠、照顾,而去摄受别人,让别人听从自己。而嗔心重脾气大,别人也不会喜欢、亲近你,甚至远远地舍弃你。有时,他人的忘恩负义也是由自己的嗔心引起。

  总之人若有嗔心 终不能得安乐住

  由嗔恚魔於其中 便能兴起诸苦恼

  总之,从今生来说,一个有嗔心的人,身心永远得不到宁静;来世更会堕入恶趣。总而言之,如果有嗔心,现在和将来都得不到安乐。“由嗔恚魔於其中,便能兴起诸苦恼”,产生形形色色的苦恼。

  若人谨慎伏嗔心 现生后世皆安乐

  通过前面所讲的嗔心过患,应该谨慎用心地思维这些过患,以之调伏、摧伏自己的嗔心。一旦能够摧伏自己的嗔心,“现生后世皆安乐”——今生后世都能得到安乐。

  下面是讲嗔心是如何生起的:

  作所不欲遮所欲 嗔恚由斯二者生

  心不愉悦如饮食 长养嗔心应摧伏

  嗔心是由心不愉悦而来,心不愉悦从何而来呢?“作所不欲遮所欲”,我们不喜欢的、讨厌的事情有人硬要做——作所不欲;我们喜欢的事情,别人偏偏遮止,并对己做出形形色色的障碍——遮所欲。嗔恚主要从这两个元素上产生。心不愉悦就像嗔心的饮食一样。当别人硬要做我们不喜欢的事情、硬要遮除或障碍我们去做我们喜欢的事情,以上两者一旦发生时,心肯定不快乐,就会以这样的饮食长养嗔心;吃饱喝足,嗔心就会自然生长起来,并快速增长。所以我们应该摧伏不快乐的心。

  是故我应於此敌 毁其粮秣令无余

  唯除如是为我害 此敌更无他事业

  既然心不愉悦是长养嗔心的粮食,我们就应该把嗔心的粮食断绝掉,不让它自如地生长。为什么要断绝嗔心的粮食,不让它生长?因为嗔心这个敌人除伤害我们之外,再无其他事可做,所以我们要把敌人的粮食摧伏。

  我今任为何因缘 不应动乱欢喜心

  既然嗔心这个敌人唯知伤害我们,而且是以食用“心不快乐”这种饮食,来造成伤害,我们在碰到任何事情、任何境界发生时,便都不要动乱欢喜心、不要去扰乱清明的内心。一旦这个心被扰乱,容易产生嗔心。

  我们的内心本来是澄明的,自性清净光明。外在的一切烦恼都是客尘,把我们的内心染污了。嗔心也是一种染污的东西,不要让它生起,来扰乱我们的内心。

  不乐所求仍不得 且令诸善皆失坏

  “不乐所求仍不得”是什么意思?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心里会不快乐。但即使不快乐,我们所希望的事还是无法办到,所喜欢的仍然得不到,不快乐又有什么用?而且还让我们之前所修的很多善法失坏。

  若求补救犹可及 此时何用不乐为

  碰到某些违缘或伤害,犹可补救,仍来得及把事情做好,用不着不高兴。事情可以挽回,理应高兴才是。正如房子暂时出现屋漏、或即将倒塌,我们还可挽救、还可修理,所以也没必要不高兴,好好地去做事更快。

  若於此事无补救 为之忧恼有何益

  如果事情本身已经没法挽救了,也没必要不高兴。不高兴也没用,只是白白地不高兴而已,为它忧恼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我今任为何因缘,不应动乱欢喜心;不乐所求仍不得,且令诸善皆失坏。若求补救犹可及,此时何用不乐为;若於此事无补救,为之犹恼有何益。”将这颂文背下来,心里不高兴的时候,有时遇到很后悔、对事情很惋惜的时候,念一念这个颂文,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不高兴除了使自己难过之外,一点好处都没有。

  其二,如何修习安忍。此中分二:第一,认识安忍的境,我们要对什么样的境去修安忍;第二:正式修安忍修忍辱的方法。

  第一个认识安忍的境,有一个颂文:

  众苦逼恼轻蔑行 逆耳恶名粗恶语

  不欲施我及所亲 岂能禁敌不出此

  这里讲了世间八风。八风分为好的四个方面和不好的四个方面。若对自己、或自己的亲友被这四个不好的方面对待,便会产生嗔心。哪四个方面?

  “众苦逼恼”,世间八风里的“苦”,我们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受苦。

  “轻蔑行”,世间八风里的“衰”,他人讲自己和亲人的缺点,担心会因此会得不到名闻利养。

  “逆耳恶名”,世间八风里的“讥”,当面讥讽自己和亲友。

  “粗恶语”, 世间八风里的毁,在背地里说坏话。

  以上是世间八风里四个不好的方面,是不希望在自己和亲人身上发生的。“苦、衰、讥、毁”这四个不好的,“不欲施我及所亲”,不希望对我和我的亲人做这样的事。好的方面,如快乐、利养、名声和赞扬等,就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得到。对于怨敌则正好相反,希望他得到痛苦,失去利养,遭到讥毁;而怨敌得到快乐等好的方面,自己便心不愉悦。就是于世间八风这几个方面上产生嗔心。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