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1 佛法概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1 佛法概要

 

  第四  常行菩萨道         (本文依修次中篇及入菩萨行论讲授)

  佛法概要

  (一)行法意乐的重要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刚才念皈依及发心偈颂的目的,要了知来到此地,都是为讲及听佛法而来。身语意是否会带来美好的果实,悉由意乐决定;意乐正确善良的,所带来的果实,绝对是美好。善良的意乐就是善良的心态,是利益他人,给予他人快乐。无论身语意作出任何行为,如果是以善良的利益他人所推动,所得的果实是美好的。因此,不管是讲授佛法,或是听闻佛法,都有身语意的行为。如同讲法的人,说法时有语的行为,为了表达内涵有手势的动作,就是身的行为;你们也一样,听法时竖起耳朵,就是身的行为。我们在讲听佛法时,上师也好,弟子也好,都有身语意三业,但是身语意行为是否相应於正法,就是看我们的意乐了。我们是为了利益来此听讲佛法,是否达到利益目标,全看每人的意乐来决定,否则外相看来在行法,可是内心意乐不正,讲者是为名闻利养,听者以不正当的心态,如同我要学好才能贬低他人;这种随着世间八法听讲,即使外相在听讲,所讲所听并未真正与正法相应。既然善良动机是如此重要,那麽应以何等动机呢?就是皈依与发心了。

  (二)内道外道的差别

  每个人很自然有「离苦得乐」的想法,可是当我们想要寻找消灭痛苦方法的时候,这种层次就不同了。以外道来说:痛苦的根本在於伤害他人,快乐的根本是利益他人。又说:伤害他人主因由於贪瞋,过分的贪爱自己亲人就会伤害他人。他们也认为贪瞋是痛苦的因缘。可是内外道不同的地方,贪瞋是由悦意相与不悦意相而来,因为见到悦意相而让你产生贪,不悦意相产生瞋。谁见到悦意相及不悦意相呢?是「我」见到的。所以对於「我」的定义,就有不同的说法。以内道来说,所谓的「我」,并不是如所现般那麽真实;外道却坚定「我」是独立存在的,因而产生内外道不同的说法。

  因有非常坚定的我执产生贪瞋,由贪瞋产生痛苦;以内道来说痛苦的根源由於我执,唯有消灭我执才能断除痛苦。因此先要了解我执所执取的,与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经由这种思惟,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由此破除我执。所以佛教才有「无我」的正见,这是任何一派外道所没有的见解。

  如果了知皈依,就知道内外道的差别;我们所皈依的法宝,就是破除我执的无我正见;以及破除我执後的「灭」功德,就是证法宝。佛陀能自在的为我们宣说,也是我们所皈依的对象佛宝。现在已经获得或正在证得法宝的圣者,名为僧宝,也是皈依的对象,所以三宝是我们真正的皈依。经由了知三宝的功德,明白内外道的差别,因此应对三宝的内涵要如实了知,对佛法才能产生真正的信心。由皈依了知不只为了现前的快乐而已,而且可以达到解脱。

  我执无法断除,一切的痛苦永远存在。为了断除我执,佛说了无我正见;说有我的教义,我们称他们为外道,这主要由皈依来区别。在内道说我执是痛苦的根本,经由无我正见的破除我执,达到真正的究竟解脱。在前二句「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的意义已经包括了内外道的区别,及更深奥的解脱内涵。後二句是佛法修心方面,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想法不同,希求也不同,佛陀善巧的随各人根器,说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不同的教法。所谓的大小乘,其差别在於大乘不为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利益遍虚空一切有情,努力精进,获得了一切遍智的佛果位。无论意乐上、加行上、果位上都有大小差别;大小乘不是以智慧区别,而是以方便品来区别的。只以出离心的方便资粮,是无法成为大乘的,大乘的方便资粮是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力量为布施等方便资粮,以菩提心修学空正见,就是大乘的智慧。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而修学空正见,只是自我解脱而已。因此大小乘的差别,主要以有无菩提心区别,不是空正见。由皈依从外道而进入内道,以菩提心从劣乘进入大乘。因此最後二句发心:「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不是为我个人,而是为利益一切有情,我乃行六度万行,我要成佛才能利益众多有情,回向给一切有情。我们虽无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应该了知菩提心真正的内涵。

  (三)佛法的基本精神

  皈依及发心的次第是一定的,如同:「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知慧真明了。」这是小乘的修学内涵。「普愿罪障悉消除,」这是大小乘共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不会有「世世常行菩萨道。」因为自身不希求解脱,怎能想到让他人获得解脱呢?自身要有出离心,对轮回真正产生厌弃,於是寻求轮回的根源在於我执,经由空性的智慧,了知我执是可以破除的,产生了对轮回可以断除的信心,才能转移到他人身上,才能让他人也获得解脱。如果自己对轮回的痛苦不觉知,怎会想要解脱,而且想帮他人也得到解脱呢?那麽「世世常行菩萨道。」只是唱唱而已。因此,了知皈依及发心的次第是决定的。大家一起来念诵:「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我们父母留下的宗教是佛教,所以释尊是我们大家的老师,所以我们都是同一位老师的弟子。佛教的历史,未传入西藏之前,已在汉地流传,以戒腊来讲,汉人算是藏人的长辈。总而言之,我们是同一位老师的弟子,导师释迦牟尼佛是以悲心说法,所以我在说法前念诵龙树菩萨的礼赞文:「何者由悲心,断除一切见,宣说一切法,瞿昙我敬礼。」导师释迦牟尼佛开始也如同我们平凡人一样,他了知悲心的功德,所以学习悲心,对一切众生产生怜悯心,慢慢增长到佛果位圆满时,称为大悲心。释尊由悲心所系缚,自然想去利益他人,所以说:「何者由悲心。」由悲心做些什麽事呢?就是第二句「断除一切见。」佛利益众生并不是以加持力量,如果以加持的力量,那麽因果就有错误,这样一来,不需努力对治痛苦,经过加持即可消除,变成不需造作因就有果,岂不是矛盾。如是因如是果,自己造作什麽因,产生什麽果,这是因果论的基本理念。如果经由加持就可以去除痛苦,经过加持可以利益众生,因果论就不存在。佛说一切痛苦皆由错误的见解而产生的,四种的颠倒执就是如此,把无常法视为常法,把不快乐的法视为快乐,不清净的法视为清净,把无我视为真实我,由此四颠倒而产生痛苦。因此佛陀为了真正能利益众生,断除众生的四种邪见,而要众生了解是无常、是苦、是不净、是无我的四种教义,在这四种当中最重要的是无我的正见。在这四句偈中,说明佛陀是具有无边圆满的大悲及大智,由於悲智双运,而能够任运利益一切众生。

  佛陀因为有悲智的心愿,如理的修学,证得圆满果位,以他个人走过路的经验为我们教授。修行最主要的是菩提心与空正见,他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苦口婆心劝导我们。因此皈依一定要了知释尊真正有那些功德,以及所说的主要内涵,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而且依他教授教诫昼夜努力修行,才能对佛产生真正无比坚定的信心。否则只是对佛相信而已,或是认为佛是位伟人,如果对佛的认知,仅如此而已,那末对我们就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对佛只片面了解,而不了知佛陀的无比智慧及功德,所以佛法衰退。正如不了知密续的内涵,仅看到手上拿剑等,就被吓坏了。见到大肚子的本尊,祈求就会得到更多的钱财,祈求长寿佛就会长寿,或者祈求药师佛就不会生病等,我天天念药师佛咒,仍旧会生病。如只靠祈求财神,就可以变成亿万富翁,天下无不劳而获的事,亿万富翁是靠个人的努力及生意脑筋。如果不了知佛真正功德,对佛陀的教授,就不会真正认识,佛也就无法真正利益我们。所以了解佛真正功德,依佛教授努力修持,这才是来此地的真正目的。

  阿底峡尊者曾说:「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不论经过多少劫,我也要学,值得去学。」日月般的菩提心是世俗及胜义菩提心。今天我们所要学内容是菩提心与空正见,如同国王般的菩提心教授,第八世纪寂天菩萨所着的「入菩萨行论」,这部论可以说是空前绝後,是讲授菩提心的论典中最殊胜的,中观见解与月称菩萨的见解吻合,是属於中观应成派最殊胜的见解。如无著菩萨在菩萨地中的菩提心部分,虽然很广很详细,因为见解上渗杂唯识派的,是有点瑕疵。在解释菩提心部分没有比「入行论」更殊胜,所以依入行论解释菩提心。但十品的入行论中,并未仔细说明菩提心是如何产生,由什麽因缘产生,这部分在莲花戒大师所着的「修次中篇」中,说明菩提心由大悲心而来,大悲心由悲心而来,有详细的次第。不只如此,并说明证得菩提心,如何修止观双运,证得止观双运之後,如何增长道次功德,如何获得果位等内容。

  初学者必须了知修学菩提心的次第,以及整个佛法的轮廓,所以为你们讲授「修次中篇」。在菩提心正行时,以「入菩萨行论」为你们解说如何观修。讲到道次第增上修学时,「入行论」并未说的很清楚,在「修次中篇」中说的比较清楚。「入行论」中的果位功德,也讲的很简略,就配合「修次中篇」解释,相信对你们有帮助,使你们能更了解整个圆满的佛法。

  我先讲四谛*轮,四谛*轮所诠的是佛法的基础,佛陀传授教法的语言有二种,就是巴里语与梵语。一般来说佛是以巴里语教授,但是在那烂陀寺有两种语言的经藏;大乘的教法主要语言是梵语留传下来。因为当时佛陀是以巴里语为主,所以到今天仍有人说大乘教法,佛在世时未曾说,是後来流传的。这种怀疑当然不只今日,在龙树菩萨之前就有这个问题,为了破除此执,龙树菩萨引经据典,说明大乘是佛所说的内涵。

  初转*轮称为四谛*轮,第二*轮称为无性*轮,也就是般若经的内容;般若经的内容有二:一是显义,一是隐义;显义是空证智慧,隐义是现观庄严论的道次第,有这种说法。

  为何四谛*轮同无性*轮有关连呢?在四圣谛的灭谛,为了了解灭谛更深内涵,是由了知空性认识灭谛,所以四谛*轮与无性*轮是有关系。在第三善择*轮就有二种说法:有一派认为是如来藏经,因为无性*轮的空证智慧,就是心是唯明唯知的体性,根本经就是相续本母(究竟一乘宝性论),称为如来藏经。另一派说无性*轮说诸法无有自性,如果依词面解析,会有误导危险,认为诸法无有自性,会产生断无的邪见。所以第三次*轮依解深密经所说,诸法无有自性是依三法性,三种无自性的内涵。(遍计执相无自性性,依他起生无自性性,圆成实胜义无自性性。)所以在三转*轮就分为二派。

  如果以相续本母的说法,刚好配合密乘的,就是佛先说四谛,是佛法的基础,为了更深入了知四谛的内涵,灭谛是非常重要,所以说空性的内容;因为修习空性,於是说了知心的究竟性质。说完第三*轮之後,配合密续所说,因为密续中针对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质,如何修学密法,这是三*轮的内容。

  (四)菩提二字的意义

  入菩萨行论的「菩提」二字,藏文:第一「菩」字翻为净除、净治罪障的意思,或是使过患消失;这个过患的消失,是经由对治力,如不经修行对治,内心污垢就永远存在;可是只要努力学习,寻找对治使内心污垢消失,所以我们内心的污垢是暂时性的,经过这种对治力净除。这些内容我们从何了知呢?四圣谛的苦谛,先要了知痛苦最主要是三苦的行苦,行苦是由因而生的,既然由因生,是同类因而生?或是异类因而生?由此思惟,可以了知苦谛是由因而生,而且是同类因而生。由此因缘说到集谛,集谛可以由对治力消灭;当集谛消灭之後,就是灭谛,了知能证得灭谛,必须要有成办灭谛的道谛,这是自然就很想去学习对治。

  经由四圣谛的内容,我们对於不想要的行苦,由烦恼而生,烦恼就是集谛,是由我执而生,为了破除我执而修学道谛。这种四圣谛的净除内心的污垢,主要从心上解释,所以对心理学我们要认识,在佛学的基础是讲四圣谛的内容,四圣谛皆以心为基础来诠释。我们的身体内虽然有气、脉等,也就是科学家所谓的脑细胞等,以心理学说明人的思想状况;当然不可否定有许多的感觉,同身体的气脉、脑部有密切的关系,可是并不代表每一个想法与身体或有形有色的基础上建立。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有些想法是正确,有些想法是错误的,产生正量与非正量的想法;非正量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概念,为了消灭错误的概念或避免错误的概念,要先了解实际的状况是什麽?了解实际的正量,可以消灭错误的概念。消灭错误的概念当中,如果要解析为一定与有形有色的脑细胞,那就太困难了。因此科学家也慢慢能接受有一个无形无色的心识,不一定从脑细胞上。科学家也认为心的不同想法,会造成脑细胞的改变,他们也在继续研究中。

  佛法主要以心识的改变作为教义解析,所以对於心识的认知是很重要的。一般说有与无,就是由正量了知称为有,非正量就是无;一法是随因缘改变的,一法是不随因缘改变,所以分为无常法及常法二种。随因缘改变是有形有色的可接触的色法,以及唯明唯知能体会的心法;也有是依赖某法安立的,如东西南北,以及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依某一点来安立三世,这种非色非心的不相应行法,是依赖其他而有。佛法是依实际不同状况的性质分类,所以佛法如何配合针对实际状况的认知,去改变内心;并非佛说一套道理,与实际毫不相关,要我们去改变内心,而是当弟子们观察内心想法与实际状况不符合,这样才能真正能把内心改变;所以内心的改变,是对佛法胜解。因此对自己内心不断的观察,也就是寂天菩萨所说正量,经由正量使自己获得改变。

  因此初学者要以智慧观察何者是真实状况,於是产生对正理的信赖,使我们有了感受,而情绪获得改变。只是经由发愿回向,无法使我们的烦恼消失,就是念了几百万遍「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仍然存在,贪瞋不会自动消失。因此,应先了知贪瞋从何而来?有无对治力可消灭?贪瞋的过患是什麽?经由观察消灭。当然如修不净观,可能有偏离实际的状况,可是由於当时强力的贪心产生,藉此可以达到目的;为了达到目的,本身不是颠倒执着,而为了断除贪心,刻意修此观,为了消灭贪心而修。真正的佛法是针对实际状况改变,内心当然有少数诸如此类的观法,如密续中也有,这是为了暂时特殊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佛法教理,到底是说些什麽,让自己对佛法教理有更多的认识。在自己思惟的同时,是否可以配合生活的经验,在见解上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渐渐产生对佛法的信心,因此成办了「菩提」的第二个「提」字。藏音「曲」就是了解内涵。了解内涵首先要听闻,经由听闻了知原来如此;听闻之後,反覆思惟,能生相信;不只相信,应该反覆串习(修持),才能使内心改变。所以要闻思修三字,才能真正达到「提」字的内涵。菩提有不同的层次,分为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菩提。

返回目录

标签:法海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