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祈竹仁波切:《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集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
来源:   作者:祈竹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祈竹仁波切:《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集谛

 

  集谛

  刚才说的是四谛中的苦谛,现在说集谛,亦即前述种种苦之来源或成因。在讲集谛时,分三大支来讲说,一为烦恼之发生过程,二为由烦恼衍生业之过程,三为由烦恼及业引致的生死之过程。

  烦恼

  前面说过六道之苦,但六道转生到底由何而来呢?为什么我们无自主地在轮回呢?答案是因为烦恼及业。在此二者间,何者为主呢?无论我们有多少业,若无烦恼而光靠业,不能衍生出结果。单独来说业本身不足为患,它们就似存在瓶中的种子般,虽有潜力,但尚待遇到水份及养份方能发芽。另一方面,即使此刹那没有存积下来之业,但若有烦恼,下一刹那便马上会衍生出业。所以,在二者之间,烦恼是主,业是副。

  有关烦恼之发生过程,《广论》比较概略地解释了,但《掌中解脱论》则更为详细地解释。现在,衲分四大点讲述,先说烦恼之定义,二说烦恼生起过程,再说烦恼之成因,最后是烦恼的祸害。

  烦恼之定义

  为什么要先明白烦恼定义呢?因为这是我们必须去除的东西,若根本不知要对治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无法断除。

  “烦恼”是任何令我们的心不得安宁者。它有许多种,但可被归纳为十种主要的烦恼。

  (1)    贪

  “贪”可以指对物品、对人、对事、对觉受、对外境等等所生之欲望,譬如说我们见到一辆新车便想:“哇!这真漂亮!我要把它弄到手!”,这便是“贪”了。由今早起床始,我们不知已经历了多少个贪念了。这些贪念是生死之根本,极难断除。它就似油印在布上般印在我们的心上,不易被剔除。

  (2)    瞋

  “贪”是指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等所发之心,“瞋”则是对自己不喜爱的对象所发之心。瞋心不限于对人而发,亦包括对畜牲、对死物、对天气等等所发的心。瞋能坏一切善根于一刹,所以它能彻底祸害我们的今生及未来生,导致我们生于三恶道。

  在共中士道中,我们只在此略提一下瞋心,但在上士道教至安忍时,我们会较深入地讲解它的祸害及对治方法。

  (3)    慢

  这是指目空一切、以为自己较他人高超的心态。

  (4)    无明

  “无明”是智慧的相反情况。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便是“无明”。对三宝、四谛、因果或善恶分别不明白,都属无明之列。顺带一提,前面讲了我们会对亲爱的人有贪、对讨厌的人生瞋。对陌生人,我们可能会产生漠不关心的心态,这也是无明的一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其实是我们之“母亲”。有关这点,在上士道中之修心法部份会谈及。

  (5)    疑

  作为凡夫,我们自然会有疑心。对修行人来说,疑心是成就之障碍,所以必须努力除去。

  (6)    坏聚见

  “坏聚见”是指把无常的我误以为真实有我。

  (7)    边执见

  此即执我为实有及恒常与认为我死即不复存在之错误见解。

  (8)    见取

  以为自己的见解乃殊胜至上的心态,称为“见取”。

  (9)    戒禁取

  有些外道作拜火、自残身体等苦行,并说这些便是解脱之道,误把荒唐的行为视为清净的戒行,这便是“戒禁取”的意思。

  (10)邪见

  把不存在的视为存在、把存在的视为不存在、虚构、歪曲等,皆属邪见范围。

  现已说毕十种主要烦恼。十种中之后五种,主要与外道思想有关,所以它们是解脱之障碍。对后五烦恼之细微分别及定义,我们目前略知即可。若要详细通达它们,必须多年之根基才能做到。目前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莫要生起这五种烦恼中之最后一种 —— 邪见。

  烦恼之生起过程

  以上所说之主要烦恼,俱源自我执,而我执正是无明之一种。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举一个例:在别人批评我们时,我们心中马上会生出一种心在想:“他怎能侮辱‘我’呢?”,“我”和“他”便马上明显地分化了。由于这种我执心,我们便自然对亲友生贪、对仇人生瞋、对陌生人生漠视之态度 —— 痴。所以,贪、瞋、疑、慢等等烦恼,俱源出我执。这个“我”其实本无自性,只是我们误执以为有真我、有自性而已,所以这是一种无明。

  烦恼之成因

  烦恼并非无因而生。它们的成因有六类。

  (1)    过往之烦恼种子

  因过往习气,我们的烦恼一待遇上少许外缘便会发作。

  (2)    能引烦恼之外境

  对外境,我们见悦意者便生贪、对不悦意者便生瞋,所以外境是诱发烦恼之其中一类导因。

  未能断除烦恼者住在深山中修行,便是为了暂时避开外境。大修行人因能断除烦恼,他们就算坐在闹市中亦能不动心,所以不忌外境。

  (3)    恶友

  恶友并非什么三头六臂的魔鬼,而是引诱我们作恶的人。他们并不一定是教我们作奸犯科的那类人,但他们可能说:“来吧!这鱼反正迟早也会死,我们一起把牠烹宰吧!别那么古板啦!修行人应该不拘小节嘛!”等等的话,渐渐便令我们漂离正法。社会风气之影响,亦算入此列成因。

  我们作为佛教徒,应听佛及师长的话,而并非听社会风气或大多数人的意见。

  (4)    不恰当之言教

  邪说、色情或暴力等著作,会诱发我们之烦恼。即使是正法,若说法者不对机而讲,把太深的法义说予低根器的人听,亦可能令听者不单不信服,反而更长烦恼。

  (5)    烦恼之串习

  由于过往以来之串习,有些人即使对微不足道的外境,也会发很大的贪、瞋等念。

  (6)    自己意念之夸张因素

  假如有一只狗在吠,我们的心并不止于想:“噢!有一只狗在吠!”,而会想:“这吠声真烦人!狗主为何不管教牠呢?岂有此理!这太过份了……”本来只是一只小狗在吠,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我们在思维、夸张以后,瞋心便越来越炽盛了,这便是由自己意念影响而生烦恼的一例。

  以上讲完六种主因。有能力的人,应极力断除烦恼。暂时无此能力的人,则宜尽力防止以上的因及加以对治。

  烦恼之祸害

  若不知某件东西之害处,便不会坚定生出欲除之而后快的决心,所以我们有必要明白烦恼之害处。在世俗上,哪怕我们得罪了最凶恶的敌人,顶多亦只不过会被他杀死而已。可是,烦恼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因为它可以祸延所有未来生。我们在六道中不能自主地轮回生死,便正因烦恼而致。我们辛辛苦苦修来之善根,可以在一弹指间便被烦恼毁灭于无形。又因着烦恼,我们的正见无法生起。故此当知,烦恼才是我们真真正正的宿敌。

  业

  讲完了烦恼,当讲业是如何由烦恼衍生出。首先我们讲明业之定义,然后再讲业之发展过程。

  业之定义

  业分为思业与思已业两大类别。

  思业

  假设我们在走路时,路上有一朵花,这朵花与我们的目光遇上了,眼识生起作用,心里面便生出喜、不喜或既不讨厌也不喜欢之心,这便是“思业”。

  思已业

  “思已业”的意思便是始自思业、由思而起之身业及语业,譬如说我们因喜欢刚才提到的花朵,出于这思想,我们动手摘花,这便是“思已业”,亦即任何基于思业而作之行为或语言。

  由烦恼衍生业之过程

  不论是思业或思已业,凡不是基于出离心或菩提心而发生的,便肯定是令致轮回的因。我们因贪、瞋等烦恼,便衍生出不同的善、不善或中性之种种身、语或意业,这些业便是直接导致我们轮回的因。不善业感召三恶道之转生果报。非基于出离心或菩提心而发之善业,则感召人、阿修罗及天界中之欲界天果报。不基于出离心或菩提心为动机的禅定修持,则顶多只会令我们生于色界或无色界天中,绝不可能令我们彻底解脱。虽然人、阿修罗及天界是善道,但它们却仍属轮回监狱中的部份,所以根本不值得我们希罕。在修行人证得无我之境界后,便不会再因烦恼而作能导致轮回之新业,唯过往已曾积下之业仍需经历。

  刚才已讲完由无明我执衍生其它种种烦恼之过程,也解释了由烦恼衍生出业的流程,现在马上要说业所导致之生死过程了。

  生死及中阴之过程

  我们分五点来讲述生死及中阴过程,分别为死因、临终之念、体温消退之不同情况、中阴过程及受生过程。前三者与死亡过程有关,第四点是介绍今生与下一生之间的情况,最后一点讲及受生。死、中阴及受生加起来,便刚好是一次生死循环。

  死因

  死亡有三种可能性,一为因寿元耗尽而死,二为因福报已尽而死,三为寿元未尽但因种种原因夭折的情况。

  临终之念

  人死并不如灯灭,而有轮回及未来生。未来生之去处取决于业力,但临终之一念极为关键性。在死时,由于此刻的特殊性,少许力量便足以引发很大的后果。临终之念可能是善念,亦可能是不善念。善念乃指皈依心、信心、出离心、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不善念乃指贪欲及瞋心等。

  在最后一口粗气呼出后,粗显心念便不复运作,只余细微心念运作,不再会有善念与不善念的分别,所以临终一念是指粗显的思想仍在运作之时,而非指这以后。临终一念可以由他人引发,亦可以是自己引发。此时若有师长或朋友助念,或令将死者发起三士道相应之任何一种发心 —— 皈依心、出离心或菩提心,便能令临终一念固定在善的方面,所以便会引发已往之善业种子,直接导致下一生起码不生恶道。无人引发者,此时之念便会倾向向来之业力中的强者,若善业较强则自然会起善念,恶业较强者则起不善念,若二者相当则视乎平时习气孰强孰弱,若善恶习气亦相若则视乎善恶何者先习,先习者会有取决性,这是一般的情况。一辈子行善的人,死时心中存善是很自然的。一生不断有恶念的人,死时大概亦很难突然会心生善念。所以我们平日应多作善行、多习善心,便是这个道理。然而正如刚才所说,临终一念可由他人诱发改变,而且也的确存在一生具善心,但临终因外缘引发恶念而导致堕三恶道的可能,所以我们必须尽力确保临终之念为皈依心、出离心或菩提心等(注:有关利益临终者之方法,见法师著作《生死自在》)。

  此外,在死亡的过程中,尤其在四大分离之际,会有种种由业而生之主观幻象。善业力强者,多会见光明及舒适之幻象。恶业力强者,则见种种恐怖的景况,例如山崩、地裂、火灾及海啸等等,痛苦非常,甚至他人亦能从将死者之神情或动作中看得出他们正在被恐惧所折磨。在四大分离时,肉体亦会有很强烈的痛楚。

  体温消退之不同情况

  人之心识住于心脏之中,心识于死时亦由此处离开。善业力强者,死时体温先从下身向心部消退,所以会出现脚部已冷但心脏仍暖之情况。恶业力强者,则头部先冷。

  中阴过程

  在心识从心部离开时,便是今生及死亡过程之终结,中阴期亦于同一刹宣告开始。在佛学研究中,有些宗派认为上述定义不精确,而主张今生之终结、中阴之开始,应以心识从身体而出的一刹为正确定义。前者认为心识在离开心脏但未离开身体之际,已属中阴期,后者则把心识完全与身体分开的一刹才定义为中阴之始。有关这些技术及学术上之争议,与在座大家的关系不大,衲只是想到了而顺口提一提而已。

  “中阴”是指今生及下一生之间的时段。在这时段中,心识会拥有一种称为“中阴身”的载体,可是这并非很实在的肉身。我们的凡眼不能见到中阴身,但圣者之眼则能见得。

  中阴身具有眼、耳、鼻等的有限神通。这些神通是中阴期自然出现的,不同于由修行所得之神通。此外,中阴身可以随念即达几乎任何地方,山、川、墙等都不能障碍中阴身的行动,此中只有其下生当生之母胎,及印度佛陀成道之菩提树下金刚座,是中阴身不能穿越的。

  中阴身之眼虽有神通而能看到许多我们看不到的事物,但却只能看到同类的中阴身,例如当生为人的中阴身可见其同类,但看不见当生为饿鬼的中阴身等。

  中阴身之形相,如同其下生之相,例如当于下生为人者,其中阴身便是人形,下世当生为畜牲者,则现畜牲之形。许多人说他们曾见到死去之亲友的鬼魂,这纯属错误见解。中阴身之形相,根本并非其前生、死前之相。况且,中阴身会于四十九天内投胎,并不会像民间传说所讲地终年流连在前生居所或死亡现场。

  刚才所说之四十九天,是以下生当生之道的时间单位计算的,但这并非说中阴期必定有四十九天,而是指极其量有四十九天。在这四十九天内的任何时间内,一待因缘适合,中阴期便结束,心识便会投生。善业或恶业力重者,中阴期多半不太长,所以极可能没有四十九天。此外,当生于无色界天者,死时即生无色界天,根本没有中阴期。在这四十九天内,亲友、师长或高僧等若为其超度及行善,中阴身及下世去处有可能被改变。由于此原因,不论是汉传或藏传佛教,都有在人死后四十九天内为他举行法会之传统。

  受生过程

  在《广论》中,详细讲及了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这四种出生方式之受生过程。在这里由于时间限制,衲只能对受生过程作很简略的讲解。

  当生为人者,其中阴身见男女交合,当生为男者对女方生起爱欲,当生为女者则对男方生爱欲,然后中阴身尽,心识投于父精母血中。在入胎后之情况,前面已说过,这里不必重复了。有关住胎及出生过程,在《佛说入胎经》中有详述,其内容与现代医学所说很吻合。

  不生为人者,其中阴身大致上亦是因见喜欲之事物而投生,例如当生热地狱者因思暖而投生、当生寒地狱者因感热欲得清凉而投生,当生欲天者因见同类而奔赴投生…等等。

  以上说完依苦谛及集谛修出离心之方法。另一种修出离心的方法是依十二因缘参思,我们马上将作教授。

返回目录

----------------------------------------------------------------------------------------------------------------

更多祈竹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