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祈竹仁波切:《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菩提道次第教法之殊胜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
来源:   作者:祈竹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祈竹仁波切:《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菩提道次第教法之殊胜

 

  着《广论》者虽明显地是宗喀巴祖师,但其实亦是文殊大士。宗喀巴大师的一生与文殊就如师徒或父子之关系,同时大师本人也就是文殊大士之化身。在着《广论》时,其实就等于是大智文殊大士亲自在造论。由于以菩提道次第之浓缩及依修学先后次序排列来造论之模式乃由阿底峡祖师所创始,《广论》之造者又可说是阿底峡祖师。如果再延伸出去,又因一切佛法无非道次第教授,而并非由阿底峡凭空创造,故《广论》之造者又可说是本师释迦牟尼。

  有些人误以为,大乘佛法并非由佛所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释迦牟尼佛当年,曾多次宣说大乘法。在佛入灭后,上座部信众十分抗拒大乘法,主流便变成上座部派别,但这并非说大乘法不存在,它只是式微了而已,其行者都隐于山林,无法公开弘扬大乘法门。有些“学者”认为当时无大乘法,故此断定说佛从未开示大乘,这是不正确的。至后来,有一婆罗门种姓的女人,她对大乘式微十分痛心,便发愿:“愿我生子以弘大乘佛法!”后来她分别与两个男人生下了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便是后来的无着祖师及世亲祖师,他们是弘扬广行派的先锋。至于深观派,则以龙树祖师为先锋。依以上原因,宗喀巴大师之《广论》一开首,便礼敬文殊大士及本师释迦牟尼佛之身、语、意三者。在礼敬句中,亦说明了传承乃来自龙树、无着及阿底峡等历代传承祖师。佛教之论著一贯都把皈依句放在首位,这是表达敬师及敬重传承之意义。在现今末法年代,很多人都不关心传承,亦不敬师,殊不知一切成就皆端赖于历代之师父传承。

  在《广论》之论首也略述了菩提道次第教法之殊胜。在末法年代,大部份人并不愿听闻佛法,愿听闻佛法者又未必真的愿修持,欲修者又因五部大论等浩如烟海而望而却步,不知从何处入手。在末法年代,不少人把佛教学问与佛教的修持视为两码事,不懂把二者合一。菩提道次第教法之基本目的,便是教授如何把学与修合而为一,把深观派、广行派等一切佛法的见解呈现于读者面前,并教授如何把它们变为修持内容。此教法涵摄一切佛法义理在内,不论大乘、小乘、无着、龙树、阿底峡等之法理,无不包括在内。对修行人来说,这相当于八万四千法门、三藏一切法要的精华呈现于面前,故此它是一条完整无误的成佛之道。

  菩提道次第教法四主干

  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进入开示。衲知道大家可能都迷于菩提道次第教法后面的深妙章题,但试问若前面之觉受未生,后面的修持哪有可能得到成就呢?故此,衲将会着重讲前面的部份。

  在佛教传统上,开大座说法时,有一定的规矩。这种规矩有两种主流,一出自印度那兰陀佛教大学(Nalanda),另一乃印度超戒寺(Vikramashila)传统,这两种说论规矩都是正确的。今天,我们依超戒寺传统来讲论。

  超戒寺说法的规矩,是要在说正题前,先说造论者之权威性、所说之教法本身之特点及讲演说法与闻法者该依的规矩。前二者是为了令听众知道将说之法的来源清净和有依据,以令听众生出敬信心;后者是为了令教授过程最具效益。

  造论者之权威性

  前面说过,《广论》之内容源自释迦牟尼佛,其模式出自阿底峡祖师的《菩提道灯论》 ,而《广论》的本身则由宗喀巴祖师所著。故此,凡说此论,应在说造论者的权威性部份时,把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底峡祖师及宗喀巴祖师的生平详说,甚至最好是把由本师释迦牟尼佛至衲的师父之间所有祖师的生平传记都说一遍。今天我们没时间,只好依《广论》内容而只挑阿底峡祖师的生平作一略述,聊作填充。阿底峡祖师及其它历代祖师的传记,大家应详读,以生起大信心(注:阿底峡祖师之传记汉文版,见法尊法师所著《阿底峡尊者传》)。在讲说阿底峡的生平时,我们一般依三方面来讲述,首先是介绍祖师的出生,然后说他修学的成就与经过,最后说他在学成后为佛教所作之贡献;其中第二方面我们又分两点来讲述,一为他在知见方面的成就,次为他在证悟方面的成就;有关祖师的贡献,我们也分两部份来讲述,一为祖师于印度为佛教所作之贡献,二为他在藏地为佛法所作贡献。

  以上所说的这种分支归类称为“科判”。整部论是由许多章题及其内容组成的,而科判是它的骨干,这是十分重要的。学《广论》的人,应努力熟悉其科判,才能对整个成佛之道的次序先后及各部法理相互关系弄清。讲授《广论》或其它佛法的导师,更应熟背科判,才不会漏说或说法颠倒次序。顺带一提,道次第的“八大引导”之科判十分类似,但实则有细微分别,不容混乱。

  现在我们开始说祖师生平,首先说他的出生。

  祖师殊胜之出生

  祖师在公元982年生于印度东部现今称为“孟加拉国”(Bengali)的一个国度,他的父亲是善胜王(Kalyanashri),其母为吉祥光(Prabhavati Shrimati)。祖师生为三位太子中的次子,其兄为莲华藏太子(Kamalgarbha),其弟为吉祥藏太子(Shrigarbha)。祖师之俗家名为“月藏”(Chandragarbha);“阿底峡”之名,乃后来入藏后藏王所奉之号。在祖师出生之前后,有许多神奇稀有的灵应。

  祖师修学之成就与经过

  说这部份时,我们可以依两方面来讲祖师之功德和成就,一是依他的学而说,另一是依他的修而说。

  祖师学习之经过

  在祖师年甫岁半时,其母后带他朝礼寺院。这是祖师第一次出巡,全城市的人民都夹道迎接,年幼的祖师便问其母后:“这些是什么人呀?”母后告知其为国民,当时才一岁半大的祖师竟发愿:“愿这些人与我一样地富足幸福,愿我能引领他们入于佛法!”我们一辈凡夫。学佛这么多年了,还不外乎是在祈愿自己发财、出名、长寿及幸运等等,几曾真心为他人的福乐而发过愿呢?祖师当时才一岁半,已经发这样的一种利他之愿,把当时的国民都吓呆了。从这点上,我们便可看出祖师并非凡夫。

  祖师在三岁时,便通文学及诗词。在六岁时,他对大小二乘佛法已有一定理解。对我们凡夫来说,这好象是在说神话故事般,这只是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想象不来圣人的非凡智慧。

  在廿一岁时,祖师已能通达文学、工巧及医学等,同时亦开始寻师学法,舍弃了太子的地位,正式离家修持。到廿九岁时,祖师依印度闻名的那兰陀佛教大学长老菩提贤(Bodhibhadra)受具足戒出家,其比丘名为吉祥燃灯智(Dipamkara Shrijnana)。随后,祖师先后依止大智鹃(Vidyakokila),小智鹃(Avadhutipa)、戒护长老(Shilarakshita)等许多法师学习显密佛法,并在一称为“黑山”(Krishnagiri)的地方居住了许多年。后来,祖师虽已学问渊博,却仍未满足于现状,欲求最高的菩提心教法。在当时,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佛教兴盛的地方,当时全教公认的“菩提心之王”金洲大师(Suvarnadvipi)便正住在该地。为了求最胜的菩提心法,阿底峡祖师便出海前往现今印度尼西亚称为“苏门答腊”(Sumatra)的地方。这种海上长途旅程,在古代是十分凶险的事。当时阿底峡早已是名振一方的高僧了,但为了求法,他仍然不畏艰险地出航,历经十三个月之海险才到达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祖师共住上了十二年,尽得金洲大师之教法,然后便回到印度。

  阿底峡祖师的一生中,总共依止过一百五十七位上师参学,但他从未令任何一位上师生恼,而是以完美的敬师态度恭敬侍奉各师的。在这百多位大师座前,祖师学得广行、深观二派一切教法,对显、密、大、小乘之三藏正法无不通晓,尤其戒学方面,大师不单对自己所属之大众部戒学通达,还对十八部派所有戒学之诸细微分别也都通达无误。

  祖师的修持成就

  祖师不单在学问方面广博多闻,在修持方面亦是我们完美的模范。

  不论是对别解脱戒、菩萨戒或密戒,祖师从不违犯。即使对最细微的支戒,祖师仍护持严谨,如同我们保护自己眼珠般。连最小的支戒,如常持三衣一钵及锡杖等,祖师宁舍命亦不肯略有违犯或开许。故此,祖师当年被公认为大持律长老。

  在定学及慧学上,祖师亦得证共与不共诸种成就,这些在祖师传记有详述,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本师释迦牟尼原为太子,后来却毅然舍弃王位出家。阿底峡祖师也是一位太子,同样也舍王位出家。这样的大师,对最细微之禁戒亦不愿开许,我们当发心效法。

  祖师为佛教所作贡献

  这一章题,可分为两个时期来讲述,一为祖师在印度时的贡献,二为他在入藏地后对正教之贡献。

  祖师在印度为佛教所作贡献

  祖师由印度尼西亚回到印度后,曾住在佛陀成道之处——菩提伽耶(注:Bodhgaya,即今之印度中部比哈省)——的大觉寺(Mahabodhi),又曾三次把前来挑战佛教的外道师辩倒,令他们皈依正法,维护了正法之地位。此后,印度一王把超戒寺奉献予祖师,迎他为寺主。

  祖师在西藏为佛教所作贡献

  在阿底峡入西藏弘法之际,藏地的佛法处于极为衰败的状态。这种状态,除现今外,在西藏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不信佛法的郎达玛王灭法,第二次是阿底峡入藏前夕,第三次是宗喀巴弘法前的年代。在阿底峡入藏前之时期,西藏有许多“密法行者”,他们轻视戒律,动辄便说比丘为小乘根器、持律者为低等行者,又说只有他们这些“不拘外相”的“密法大师”才是大根器。由于这种情况,当时密法与戒律几乎是水火不容的两极,不少人以密法为借口,纵情饮酒作乐,所修的亦只是被污染了的密法传承,还有许多冒名的“密法大师”从印度入藏,以弘法为名,实则为求赚钱及求名。祖师在西藏重弘清净戒风,肃清了当时之不良风气及种种邪见与假密法等。他总共在西藏住了十七年,最后示寂于西藏,再没有回印度。祖师在藏地的弘法经过,衲就不细说了,总之,如果没有阿底峡祖师入藏,藏传佛教老早就已灭亡了。在祖师之弘扬下,佛教再度在西藏大为弘扬,令当时成为西藏佛教史上之其中一个黄金时期。大家日后若有机会去西藏朝圣,应该往离拉萨机场不远的度母寺(Drolma Lhakhang)参拜。此寺为阿底峡祖师当年经常讲经之处,至今尚保存着他当年说法所坐之法座及当年由他随身由印度带入西藏的度母像与皿钵。此寺在近代的动荡时期,因印度孟加拉国政府一再强烈要求,得以免于浩劫,至今尚保存得很好。寺中本来供奉了阿底峡的骨灰,但后来由印度孟加拉国政府请回祖师之生地建塔供奉。寺前的两座小塔,其中一座内供有祖师之袈裟。

  度母寺中由阿底峡大师亲自加持的阿底峡像

  度母寺主殿

  阿底峡在西藏时,着成了一批论著,其中最大贡献的莫过于他的《菩提道灯论》了。这部论,亦即后来之宗喀巴祖师之《广论》及其它道次第大师论著的雏型。在佛教上,如果以好名、求利及慢心造论,即使所著之论文字优美及内容言之有物,往往亦未必能对读者有利。现今之不少所谓“佛教学者”,以慢心作论,若是为了充作毕业论著或对佛教初学者作少许导引,则还说得过去,但若要与古代论师之著作相比,则未免太天真了。现今许多具上师名者,亦有一些著作,这也是为了权宜作为初学者之入门导引而已,不可与古代论师之著作相提并论。真正的着论,必须具备三种条件:

  (1)    造论者通达五明;

  (2)    造论者具有源自本师释迦牟尼、未曾受污染或中断的清净无误传承;

  (3)    造论者得到本尊许可着论。

  此三前提中,具一或二者亦可作论,但阿底峡祖师却三者具备,且是以纯正的悲心写着,毫不沾染世俗之名利心。

  阿底峡祖师于圆寂后,其法业由其弟子继承,这一派系称为“噶登派”。在其众多弟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仲顿巴祖师。我们格律派,亦称“新噶登派”,即阿底峡祖师教法之后世继承者。

  西藏的佛教,主要分三大弘扬期,始弘期乃由印度莲华生及静命二祖入藏传法而始, 中间是阿底峡祖师,把一度衰败了的正法重弘起来,后来则是宗喀巴祖师复兴正法。今天西藏佛教仍有正法,实乃拜这几位祖师之大恩德所赐。

  以上为略述菩提道次第祖师之殊胜功德。有关阿底峡祖师之完整生平及宗喀巴等历代菩提道次第祖师之生平,见于各大传记中,在此无法一一细述了。

  许多人在研学《广论》等论著时,都不太着重细读造论者之功德部份。其实,我们必须细读这些部份,才会明白所学之论的可靠性。

  菩提道次第教法之特点

  刚才已说了阿底峡祖师之生平,以令听众了解此论的可靠性。现在衲说一下本论的殊胜之处。说论之殊胜特点,是为了令听众对将说之法生起正确的敬信心。

  在这里,衲虽是在同时口传《广论》,但在说本论之特点时,我们其实并非单只在说《广论》的特点,而是泛指菩提道次第系列的所有论著,亦即指依阿底峡祖师的《菩提道灯论》为架构之所有论著,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及《菩提道次第略论》等等。

  依传承的科判来讲的话,我们主要可以分四点来解释本论的殊胜之处。这四个特点分别是:

  (1)令学习者明白佛之众多教法互不矛盾;

  (2)令佛之教法变为学习者的导修教授;

  (3)令学习者明白佛之密意;

  (4)令学习者免于极大谤法恶业。

  令学习者明白佛之众多教法互不矛盾

  正如想登上楼层的顶楼者,还必须由底层门口进入,由下而上地一层一层登楼,不可能从天而降而直接进入顶层。同样地,有心修持者,必须由下而上,一步一步地修上去。密法属于大乘的果乘,菩提心属于大乘的显乘,出离心则属于小乘部的教法。修密法者,必须具备菩提心及戒行。离开菩提心而修密,断不可能有成果。缺了戒行,修密法不单没有基础,更对佛法有损。可是,要成就菩提心,必须建基于出离心,若没有出离心的基础,断不可能成就菩提心。故此可知,大乘的密法建基于大乘的显部,而大乘的显部则建基于小乘的出离心、皈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等教法。我们没法把三藏教理硬取出一部份,而说此乃足以令人圆满成佛的完整教法。佛陀的任何教法,无一为多余,亦无一不是成佛之道的主干或分支、前行或正行。所有佛法的小部份,都是相辅相承、互相依靠的。若对前面部份的教法未生觉受,后面的部份绝不可能证悟。要把这些全部教法都通达,必须深入三藏之大海洋中研学。能力或条件不足作此等研学者,则可依如《广论》等包含一切要点在内的菩提道次第教法,视之为根本经论而深入研修。实在连这也办不到的话,则只好依靠师长口授之道次第开示而研修了。这里所说的口授,并非指师长教授几个咒语、真言或为我们念诵口传而已,而是指教授整条成佛之道由起点至终点的每一步修持方法。这里所说的师长,亦并非指只能教授一些密咒而已的上师,而是指掌握了整条完整的成佛之道路上的每一步之具格老师。

  阿底峡之《菩提道灯论》及继承此论的后世论著,例如《广论》等,都是菩提道次第教法,亦即是包含具足了由初入门至成佛之全部教法在内的宝典。在现今年代,我们常常听到修小乘者谓大乘非佛所说,修显宗者又斥密法并非佛法,或修大乘者讥小乘为低等根器者所修,或持密者妄说戒行为劣根小乘之修而上根者不必执着持戒。这许多的误见,全因我们对整条成佛之道及每一步之先后因果关系并不了解,所以导致到所有佛法只看似零散的、互不相连甚至互相矛盾的个别独立教法。在学习菩提道次第教法后,由于它包含一切教理,而且更依修持之正确先后次序编排,我们便会感到豁然开朗,整条成佛之道便一目了然,所有似为先后相互矛盾的佛法,再也不显得有矛盾。衲举一个例∶医师会建议某些病者服用凉性药品,在这病者另一次发病时,医师又可能叫他多吃燥性药品,这并不是医师的教示犯了先后矛盾的毛病,而是医师针对病者不同的病况及时间而先后所作之建议,在病人燥热时教以服用凉性药,在他寒凉时教他服用温热药物,这都是如理的。同样地,针对不同根器之行者、不同的状态之下,佛陀之先后开示便会有所不同。不懂全条成佛之道的先后次第关系的人,会误以为佛陀的教法前后矛盾,但对懂菩提道次第教法的人来说,它们不但互不相违,反而相辅相承、互相依靠。

  令佛之教法变为实修教授

  现今有许多人经常听闻佛法,但却不知如何实修。也有许多人认为听到的是理论,而实践却是另一回事,必须从别处另学。许多自称修密法的人,听学了经论法义后,却不知如何修持,而另外求一些本尊法门以作修行。这些无法把法义与实修整合的人比比皆是。

  佛法分为教法及证法二者,教法是证法之因,证法是修持教法的果。在修持的漫长道路上,虽然经义全为佛语,但何者先修、何者后修、何处当止修、何处当观修,这些都绝不可有丝毫混淆颠倒。可是,若对整条成佛之道未有了解的话,要确保次第不颠倒是不可能的。学通了菩提道次第的人,便能对一切法义有所掌握,令一切佛语皆变为对自己个人的实修教授。一旦通达了菩提道次第,在读到佛经上的任何一句法义时,便自然知道此为成佛之道的哪一步、哪一环节、应何时修、应如何修等。

  令学习者明白佛之密意

  在佛陀说法时,是随当时听众的根器而说的,有时依了义讲说,有时依非了义讲说,有时广说无常,有时详述菩提心,而且佛的密意在一时间不易明白。这些教法虽都是最殊胜之教法,但若我们择其中一部、两部经典而研学,往往会有不知从何修起的问题存在,而且亦往往有不能深入领会佛陀之密意的问题。菩提道次第教法,从一开始便勾划出成佛次第及其先后分别,并不夹杂,令读者直接契入佛语密意。如果我们先学懂了菩提道次第,再去学习其它经论,便会事半功倍,轻易地明了佛经内之密义。

  令学习者免于极大谤法恶业

  佛经有说:“谤经中一字,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毁之罪还大!”可是,我们今天环顾一下佛教徒的习惯,便会看到许多谤法的情况,小乘者称大乘非佛说,显宗称密法乃外道,大乘却又说不必执着小乘戒律,亦有人说唯独某一部佛经是最殊胜的,甚至几乎是在暗示说其余经典皆为多余。我们若只尊重三藏中的部份佛法,而不尊重其它部份,便已有轻视佛法之业了,何况说更直接毁谤法宝的的话呢!通达菩提道次第的人,从一开始便明了任何一句佛法皆为成佛之所需、似有矛盾之处其实互不矛盾,所以便不会生出谤法或误解的恶业了。

返回目录

----------------------------------------------------------------------------------------------------------------

更多祈竹仁波切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