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62-63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日常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62-63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六十二卷A面

  【“龙王,诸菩萨由一种法,能断生诸险恶恶趣,颠倒堕落。”】

  佛告诉龙王,即沙竭罗龙王,说这个一切菩萨,只要有一个,把握住了一个法门,他就能够把堕落恶趣的这个门能够断除,能够切断,他绝不再颠倒,绝不再堕落。那么这哪一样东西呢?你看只要一样东西,你由此可以想见这个一样东西何等的重要!这也是前面为什么说一切白法的根本,一切好事的根本就在这里。一法是什么?

  【“谓于诸善法观察思择,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诸昼夜。”】

  就是照著前面告诉我们的这个善法去观察、去思择,这个观察跟思择是大有道理,就是说如理思惟。记得这个次第,如理思惟之前还要什么?记住哦!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根据这个正确的道理去观察去思惟,然后那个时候脑筋里维持著这个正念,作这样的如是念,这个就是正念。你们还记得前面这个密护根门,正知而行,密护根门护得什么?第一个拿什么东西来护?正念!经常殷重的正念。正知而行呢?你还是晓得你作些什么,那还是拿那个正念。什么呢?如法相应的,现在这里也是如此,作这样的念,我现在二十四小时该怎么个过法?我们只要好好的去问一下,那个时候你自然而然的你会作得好的。是啊!我要求好,要求好嘛你要在因地上面努力,所以你真正了解这一点,你就一天到晚好欢喜,因为你感觉很清楚,现在你下那个因就是那个善果。平常我们种田或者做生意,这一个不一定到年终的时候一定赚钱,但是看好的话,你就作得很欢喜;现在我们修学佛法了解佛的一切智智,他告诉我们这样去作法,这个结果是必定顺利,而且必定赚大钱,你把一块钱的本钱下下去一定赚他成千上万,所以这个时候你了解了这一点,一天到晚你时时刻刻观察对,我又下了这个因,又下了因,怎么会不快乐呢?所以必然是眼前快乐,将来是更好!

  【“若能如是观相续者,诸先觉云,此因果时,校对正法,全不符顺,于此乃是我等错误,全无解脱。”】

  现在我们能够这样照这个办法来观察我们的身心,相续就是我们的身心,这个里边心为主导,然后身口是随之而行,那个时候应该产生什么现象?他说:诸先觉,就是祖师,为什么这个地方说祖师?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观察观察,我们是一片大无明,观不出什么结果来。看看那些祖师修行的人,他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的榜样。说这个的因果时,那么你校对,把我们现在不管是若因若果,跟这个正法互相对比一下,结果呢?你发现全不符顺,既不相法符,也不顺。符是完全相应了;顺呢?至少跟著它这样的步步向上,的的确确我们全不符顺。符顺了什么?如果符了,我们就是佛,如果顺了我们就是菩萨!那至少我们不会像现在这样烦烦恼恼,因为如果你跟法相应了以后,你心里是非常欢喜,一点烦恼都没有,你的果报生生增上,哪会有现在这样不对啊?可是所以不然的原因,为什么?跟正法不相应。看看我们现在的果就晓得我们的因;同样的,看看我们的因就晓得将来的必然的果,这因为我们这个不符顺,错了,所以得不到解脱。烦恼相是什么?心里是烦烦恼恼、苦苦恼恼,不晓得怎么办是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唯一的,碰见几个人大家聊聊天,来得高兴,张三长李四短,念书、拜佛没有劲,跑到街上去玩来得个起劲,明明晓得这样不对,偏偏又做不到,毛病都在这里,这个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们真正观察立刻就找得到。

  【“校对业果,是观顺否,若以法校自相续时,全无符顺,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为智者。集法句云:‘若愚自知愚,是名为智者。’”】

  我们这样的把这个业的道理,从因果上面去对比、校核一下,看看跟它顺不顺?那个时候拿这个道理来校正我们、来检点我们的相续。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个法不是说你懂了这个法去讲一个道理,不是讲给别人听,更不是拿这个法去衡量别人,我们拿这个衡量别人的话,往往说我就对,他就是不对,他就是不对,你们可以数著别人一百万样不对还数不完,自己呢?找不到。为什么?就是这个。真正的法是来自己校对我们、检点我们的相续,那你真正的修学这是必须要的,那时候你就看见既不符又不顺。如果你能够这样的了解,而至心了解,这个是智者。下面引经证,集法句,集法句那个是最基本的,换句话说共小乘的书,如果愚的人自己知道愚,这个人就是智慧,他至少晓得了可以肯改。所以我现在看见太多的人,他动不动一大堆道理,总说别人不对,世间人本来如此,修学了佛法,那个时候这个佛法的标准在这里,万一不行的话,那赶快去找,总有原因;你找到了然后去做,那就对了,这是一种。反过来,

  【“若校法时,与法乖反,犹如负尸,自妄希为法者,智者,净者,极顶,是为下愚。集法句云:‘若愚思为智,说彼为愚痴。’”】

  反过来,你拿法来自己校对的时候,你实际上真正跟法完全相反。犹如负尸,什么叫负尸?我们说你这个人行尸走肉,犹弃尸人,所以祖师常常说我们,你要修学佛法,皮下有血使得,什么叫皮下?这个死尸,你看看那个样子像一个人,但他死掉了没有用,如果你刺他,如果你割开他的话,他血没有的。我们如果说校对了法,而不能跟法相应的话,我们就是这样。实际上死尸还好,他至少不做坏事,我们现在校对了法你不相顺,自己还觉得对的话,还做坏事,所以这死尸都不如。所以我们常常说你这个人畜生都不如,的的确确我现在愈想愈对,这个真是我大善知识,我们的确畜生都不如,畜生还不会造这么多大坏事,畜生不会说我对、你错,这一个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在这个地方他自己还妄希为法者,他对,他懂,他精,这个总是最差最差的,极最差的愚痴!所以经上面告诉我们,愚痴的人自以为智的话,对不起!这个人是极顶愚痴的人。所以最后祖师警告我们,

  【“故其极下,亦莫思为于法已解。”】

  所以你再差再差,你千万不要觉得我已经懂了,你就算三藏十二部教典都看过了,佛说得清清楚楚,说我讲的法如爪上土,我没有讲的法如大地土,现在我们随便看一点点就觉得懂了很多,那实在是可笑极了。乃至于证的果的很多圣者,他尚嫌自己还太多地方没懂,何况我们是个凡夫!下面祖师的语录再进一层,一层一层的说明。

  【“又博朵瓦则引此本生论文观察相续,如云:”】

  那个大祖师他就用上面这一段经论上面的文拿来自己观察、检点自己、反省自己,他就觉得,怎么呀?

  【

  “虚空与地中远隔,大海彼此岸亦远,东西二山中尤远,凡与正法远于彼。’”】

  他说我看看天空跟大地那差得不晓得多远,两个海的彼岸也这么远,两个山中间哪一个都是远得不得了,而我现在跟法相应远比前面这个来得远。那些大祖师、这么了不起的大祖师,他检查的结果是如此,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所以检查了找不到的原因,这表示我们的愚痴到极点,假定我们不现在努力至诚恭敬忏悔,然后求的话,以后没办法了。所以前面一再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愚痴到这地方已经够啦,你再下去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所以唯一的现在的机会是赶快晓得我现在太差,赶快努力,心心念念记著我是个大愚痴人,然后呢一心恭敬这个三宝,说努力,不要拿著这个法老去看别人不是,要拿来检查自己,你就自己一步一步透脱了。所以最前面刚开始的时候告诉我们具六想是原则,那是我们信得过,多多少少可以做,到了现在这里这个道理说得清楚了以后,你自然而然千真万确。如果说你把这个道理再深入思惟的时候,你产生了胜解了以后,那个时候就非常有力,你就时时刻刻在进步、在上升、在净化。

  【“此说我等凡庸与法,二者中间,如彼诸喻,极相隔远。此颂是月菩萨从持善说婆罗门前,供千两金,所受之法。”】

  上面这个话是说我们普通人跟法两者当中差得这么远,这个一定要认真的自己检点,你不检点你根本就看不出来,何况这个东西是那么空洞的、那么抽象的,如果你真正的去观察的话,你到那时候感觉得实在的不能再实在。但是如果你不经过如法的观察的话,你就觉得空空洞洞的,为什么?那就是我们现在心里的现行这种业,现在心里就这么模模糊糊的那些东西,你根本碰不上那个法,碰不上那个法的话,在你心里的感受上面跟那个法就这么空洞的,要晓得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就是我们的差,差就差在这里,所以处处地方真正要警惕的、要策励的就是这个。而上面这个是什么?那位月菩萨从那个婆罗门前面得到的,他得到这么一个简单的偈供千两金,看看哦!所以我想到这里我就每每自己觉得深深的痛苦、忏悔,现在我看见在座的很多同修也是这个样,那个法不要你们一分钱,书还要买来送给你们,还要人家样样东西供给你们请你们去念,还要推三阻四,然后叫你们说那个前面没有听去听一听,自己找了个半天,这个也忙那个也忙,实在是跟法不相应。我前天看见那个谁呀?赖居士他脚烫伤了,我晓得这痛苦得不得了,他因为回家休养,跑得来,干什么?在那儿听,我听了真感动,你看这样!所以这个东西的的确确自然而然,你们只要好好的去努力,自然相应,你相应了自然而然会努力。现在年轻的那些朋友们,千万不要随便浪费掉了,等到那个时候你要的时候,供千两金不一定得到哦,那万两黄金都得不到,你再有什么东西没有用,这是趁我们现在得到暇满人身的时候,是唯一的机会。下面那个祖师,又有个祖师,

  【“朵巴亦云:‘若有观慧而正观察,如于险坡放掷线团,与法渐远。’”】

  如果我们拿正确的智慧去观察的话,如法去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不但这么远而且妙了,就像那很陡的山坡上面放一个线团,是愈滚愈远,愈滚愈远。为什么这样?这个就是他如法真正观察的结果,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观察得出来,我们现在如果观察一下我们的心里什么样的状态呢?我想大家都会感觉得到的,我们以前说过很多,你自己很容易感觉得出来,现在的心里面是以前无始以来跟烦恼相应的等流一直在向前推动,对不对?就是这个等流,所以那个等流不断的向前推动,那表示什么?跟法愈来愈远,他一直在烦恼上面走,所以我们心里就这么松松散散,就是这个情况。所以从很多地方我渐渐的、慢慢的感受得到,将来自然而然到那个时候,你自己会很清楚很明白的。所以我现在也渐渐的体会到,如果你真正跟法相应的时候,不管你看书也好,听录音带也好,听课也好,讲说也好,你一碰到,这个眼睛就瞪得大大的,全部精神就贯注在里头,那个是你至少没有远,慢慢的在近了。反过来你一碰到那个地方你就直打瞌睡,心里面觉得怎么这个时候还老这么长,还不下课,就这个现象,在任何一个情况之下,任何状态之下,都是那种状态。当你自己看书的时候尽管看累了你就舍不得,那个时候勉强还并不是太远的时候,这个是很容易,如果你了解这个道理,然后去观察你的内心的话,你就了解了。现在我们一天到晚说忙著,希望要什么样持戒、要念佛,从那里做起?这个道理,这个地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这些!如果你不了解,尽管你在这个地方磕头、念佛,但是你心里面,对不起,不相应!这是为什么祖师一再告诉我们,如果你心里面散乱,如果你不相应的话,念佛是喊破喉咙也徒然,拜佛是头胪磕破也徒然,闭关呢?是千年不出也徒然,现在我们了解了,就是你拿这个东西来检查自己内心的相续,对、不对。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如是思已,”】

  像这样的了解、思惟观察了,那时有了标准了,原来我们心里是这个样,要求好必定要这样,要去掉恶必定要这样,那么那个时候你晓得了,从这个地方遮止起,从这个地方修行起。下面这个道理说了解以后,你要遮止恶行,怎么办呢?

  【“如谛者品云:‘大王汝莫为杀生,一切众生极爱命,由是欲护长寿命,意中永莫思杀生。””】

  这个经上面佛就告诉我们:“大王,你不要杀生呀!为什么?一切众生无不爱命的,因此你如果也爱护你自己的话,你也不要杀。”下面他不强调那个杀,他就告诉我们什么?“意中永莫思杀生”,你意念当中永远不要这样想,意念当中没有的话,自然你的身、口就没有。所以从最细微的地方你防起的话,自然而然其他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现在我们相都是防行相,所以说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很难,骗不过的,骗自己骗不过的,骗因果更是绝无可能。说实在的,我们现在真正要骗自己倒不会,我们实在什么?我们被愚痴所骗,所以叫做颠倒,所以叫愚痴,所以它后面讲到无明的时候,它无明叫什么?那个才是我们的冤家。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杀是这样。其他呢?

  【“谓十不善及如前说,诸余罪恶,发起意乐,亦莫现行。”】

  不但杀,其他的每样东西都是,就像前面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一切恶的罪行,乃至于最起码的意念,你也不要让它生起,亦莫现行,现行就是让它生起。因为凡夫位上面那个种子还在,你现行千万不要让它生起,要晓得,你现行生起了那个种子又继续增长了,业又增长了。如果说你这个现行不现起,请问,那个时候现起的什么?善业嘛!白业、净业嘛,所以只要这个遮止了,自然而然生起的就是白净之业。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不要生天也做不到,如果你回向的话,你回向净土的话到那时候不到净土也不行,因为你的业就是这个,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明白。所以现在有很多念佛的人居然不要学这个的,我实在觉得,他有大善根,当然,可是他偏偏又不行,又不肯学这个要去念佛,怎么念?然后学教也是如此,持戒也是如此,学哪一个都是如此,这个基本教理不都在这个地方吗?这一个上面说的道理,应该怎么办?

  【“应修应习,应多修习,静息之心。”】

  它这个地方强调,这个才是我们要修的,应该习的。它为什么把它拆开来强调说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要应多修习,现在我们真正开始修行的没有别的,就是这个,净息这个十恶业,净息当下本身什么?就是十善业、白业,假定你不修你就没有办法遮止,所以说,

  【“若未如是遮止恶行,虽非所欲,然须受苦,任赴何处,不能脱故。”】

  你假定没有这样的如理思惟、观察,然后去行持的话,你就没办法遮止这个恶行,没办法遮止恶行的时候一定感得恶果,这个恶果虽然你不希望的,对不起,你不希望也没有用,你非受不可,你还是要受这个苦,在任何情况之下你绝对不能逃脱。

  【“是故现前似少安乐,然果熟时,虽非所欲,流泪覆面,而须忍受,如是之业是非应作。”】

  你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一切时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因地当中注意这个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假定你不如理去做,如理修行,修行本身是一件苦事,不过苦虽然苦,心里上却是快乐的。我们常常那个比喻,就像打胜仗一样,打仗总归是苦的,但是打胜了真快乐,不管做任何事情,做生意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反过来呢?对不起,你眼前是觉得蛮安乐,说起话来说得好听,站在人家前面;做起事情来,偷偷摸摸站在人家后面;好吃的东西总想多吃一点,坏吃的东西就推给别人去了,眼前好像是少少安乐,但是对不起,果熟的时候这个虽然不是你希望的,对不起,这个要你泪流覆面而须忍受,像这样的业趁早不要做。所以这个地方真妙极了,他不是叫你受苦,他处处地方还是叫你,你要快乐,对嘛!就是给你快乐,快乐是这样的你懂吗?所以佛法真正美,真正好的地方是在这个地方,它不是讲个空话,就这么眼前,就这么实在,正是我们人人所需求的,正是我们人人所希望的,这个是这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呢?

  【“若受果时能感受用无罪喜乐,如是之业是所应行。”】

  等到你受果的时候,那个时候它是喜乐,这个喜乐无罪,为什么叫无罪喜乐呢?这个要注意哦!平常我们造了很多这个喜乐,三世怨,那三世怨的喜乐眼前得到了一点,最后又害了。眼前太多这种大富翁、大财阀,那个喜乐是有罪的,他有了钱以后,造罪,完了,最后又堕地狱。现在我们这个喜乐是无罪的,这个受果的时候能够感得这个,那这样的业我们要做,这一种业正是现在我们因地当中努力的。你了解了这个,那个持戒,你不会觉得叫你这个也不能做,叫你这个也不能做,你会高兴,这个地方防止了叫我不要下地狱,那个地方防止了我不让我做畜生,那个地方防止了可以不堕饿鬼,你是愈想愈高兴,哪有说对这个戒觉得会厌恶的呢?这个是自然而然你会这样认真做,不管任何事情。平常我们说公事办、公事办,办了公事办私事就很难,到那个时候叫你办私事你实在也不想办,因为你晓得办了半天,身体养了胖胖的,到死的时候烧起来还得多花一点柴费,一点用场都没有,你自然而然一天到晚就忙这个,这个道理都在这里。所以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爱乐苦,于现或不现,莫作诸恶业。”】

  经上告诉我们,你现在是怕苦,对啊!问我怕不怕?当然怕,我想我们在座的同学大家都跟我有同感吧?苦的确怕,你不爱苦,如果你不爱苦,不想苦的话,那么眼前或者不眼前的,不管任何时候,那个时候不要造恶业。眼前是不要造,

  【“设已作恶业,或当作亦然,汝虽急起逃,然不能脱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六十二卷B面

  【“汝虽急起逃,然不能脱苦。”】

  如果说已经作了,或者将来要作的,凡是造了以后不管你怎么逃,对不起,逃不掉的,那个苦你没办法逃。

  【“任其居何处,无业不能至,非空非海内,亦非入山中。”】

  没有一个地方逃得掉,这个业,感这个道理就是这样。

  【“又云:‘诸少慧愚稚,于自如怨敌,现行诸恶业,能感辛楚果。作何能逼恼,泪覆面泣哭,别别受异熟,莫作此业善。’”】

  眼前那些智慧不够的人,缺少的人,愚痴幼稚,我们在佛法上面的确是很幼稚,的确;但是总算我们已经进入佛法了,虽然幼稚慢慢的会长大的,这个还是我们要自己庆幸的。愚痴,那么这一种情况之下,怎么办呢?于自如怨敌,这个话就是眼前我们的状态。我们处处地方觉得为我,实际上呢是害我,旁人没办法害你,真正害我们的就是自己。什么?无明,无明显出来的行相什么?就是贪嗔痴,就是见烦恼就是思烦恼。讲起来聪明得很,世智聪辩,这个是见烦恼,然后呢习性很重,觉得要这个样,觉得要那个样,这个是思烦恼,这个都是自己害自己。所以我们眼前因为什么?愚痴,不认识这个,所以自己在害自己。因为愚痴,因为这样,所以现在造种种的恶业,那个时候这个恶业造下了,一定将来感得恶果,这个果─辛楚,痛苦得不得了。所以假定造了什么样能够感得这种痛苦逼恼,这种业会感得这样的异熟苦报的,那千万不要做。另外一方面:

  【“作何无逼恼,欢喜意欣悦,别别受异熟,作此业善哉。”】

  另外那个你作了以后将来感果的时候它不会苦恼,不会压逼,心理上面不苦恼,生理上面不会逼恼,而且欢喜的,关于这个,这一种异熟果的业,现在去造,对啦!好的。

  【“自欲安乐故,掉举作恶业,此恶业异熟,当哭泣领受。”】

  最后这一句话,我们现在都希望安乐,因为希望安乐,于是怎么办?掉举作恶业,这个掉举就是什么?跟贪相应的散乱之心。实际上掉举呢总说起来就是心

  里面散散乱乱,特别的是跟贪相应的。这个地方为什么不说嗔呢?就是说当你贪,贪不到了,被人家障碍住了,你就发脾气了,所以贪跟嗔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总之一句话,凡是你心散乱照著这样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你造了这个恶业的异熟,对不起,虽然你现在是要安乐,到那个时候,领受的时候就痛苦无比,到那时候来不及啦。下面又告诉我们,一步一步的深入。

  【“又云:‘恶业虽现前,非定如刀割,然众生恶业,于他世现起。由其诸恶业,各受辛异熟,是故诸

  众生,于他世了知。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如是未观作,自业感恶趣。’”】

  对我们眼前来说这个恶业虽然就是我们感得的这个恶果,尽管眼前种种不如意,但是再怎么它绝对不会这么厉害的,像刀割,对不对?这个很清楚很明白,你今天稍微这个地方不如意一点,像会刀割这么吗?不会。我们最多说今天这个地方饮食稍微不配点胃口,我们觉得受不了,一定要讲得样样如意自己的,实在是,我们再严重的恶业绝对不会像刀割一样,这个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们就是不了解这个道理。然后呢这种小小的不能忍受,应该做的小小的努力不愿意去做,结果呢眼前造种种的恶业。造了种种的恶业,将来他世现起的时候,对不起,那个时候又去作恶业,各受新异熟,非常痛苦非常痛苦的,那个时候感得那个果刀割是最好最好的。我昨天下午出去,回来的时候经过一个板鸭店,一看,已经烧熟的一只烤鸭二百四十元,我一看心里边蹦蹦跳了半天,我说我现在随便造一点恶业,随便欠人家二百四十块钱,到那时候你还他。现在你二百四十块钱那里用不掉,那里省不下来,对不起,你那个时候如果造了恶业的话,然后欠了这么一点点,就被他烧成这个样,烤成这个样,然后被人家吃,划不来,实在划不来。然后有的时候我跑过去,跑到蚂蚁,一脚踩下去,一下几十个,我们造了一点恶业,到那个时候你随随便便任何情况之下,被人家一下这样的话,所以现在再怎么大的苦,不要说现在这个地方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对不起,绝对不会像刀割在你身上吧?到那时你受苦的时候,那刀割是最好的,那是千真万确的,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思惟,因为这个绝对不是,前面说极不现事,他不是那么眼前很明白让你看得见的,我们眼前心理现行的是什么?都是烦恼。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的修行把这个烦恼把它尽除、忏悔,那个时候才可以。所以我们现在要了解,这件事情像铁生锈一样,对不起,铁生锈不是外来的,它还是铁自己生的;生完了以后呢自己把那个铁烂掉了,就是我们这样。这个恶业不是别人给你的,别人没办法害你,还是我们自己造的,所以我们自己看看做了没有做,这个都是我们自己造的业所感得的,经上面处处地方这样告诉我们,好了,这个经上面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下面看,

  【“康巴谓朴穷瓦云:”】

  那个祖师们他们怎么说。

  【“‘善知识说唯有业果,是极紧要,现今讲说听闻修习,皆非贵重,我念唯此极难修持。’朴穷瓦亦云:‘实尔。’”】

  他们两个对说,说我们的老师善知识告诉我们这个业果是最重要最重要,眼前讲很多道理,说很多修习,实际上我们学太多这样东西,不管是小的参禅静坐,有很多人说我要学打坐,我要学什么,看见一个大上师我要去灌一个顶,大得不得了,对不起这个都不是贵重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业果,而且这个道理不但最重要而且很难修持。所以当年阿底峡尊者到西藏去的,人家称他为“业果喇嘛”,喇嘛是什么?最尊贵的称呼。换句话说这个了不起的大善知识专门讲这个东西,你看,像阿底峡尊者这么了不起的人,印度当年这样的状态,全印度尊他为能仁第二,释迦再来,他告诉我们的什么?就是这个道理。结果呢?下面朴穹瓦也说,千真万确,一点都没有错,祖师告诉我们的。上面这一段话这个觉窝瓦那段公案,你们可以看看那个阿底峡尊者传,阿底峡尊者传,他后来到西藏以后,那个藏王请他,希望他能够把佛法的精华,把这个修行最重要的道理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现在想起来最好是最高高的大法,其实他不是。告诉你什么?业感缘起,所以人家称他为业果喇嘛,他跑到哪里跟你讲这个。我们现在不妨认真想一想,当你真正对业感缘起因果报应,产生决定深刻的影响,你肯不肯做一点坏事?你肯不肯偷一点懒?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讲起来不容易。实际上业感缘起后面还有一个字─空,业感缘起这是世间的因果,然后呢了解空性这是更重要的一个特点,现在真正重要从这一个概念上面把握住这一点,所以说这个事情很重要。下面

  【“又敦巴云:‘觉瓦心莫宽大,此缘起微细。’”】

  觉瓦是平常我们称他菩萨,常常对人家就是比较尊重一点的称呼,一般说什么菩萨呀!你心里不要自己觉得宽大呀!换一个口气我们就了解,我们不要这么浮浮泛泛,自己觉得懂了就马马虎虎,就是我们心里面一定要非常认真,对这个事情要确定产生它正确的认识,而且深入的思惟观察到产生胜解,那个时候你心里面就不会放逸。放逸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地方说的宽大,就是平常说不上什么,还觉得蛮好,就这个。要晓得这个缘起道理非常细微,我们尽管今天讲了,粗显的地方看得见,细微的地方根本不知道。所以,

  【“朴穷瓦云:”】

  朴穷瓦就是敦巴三个心子最重要的。

  【“‘我至老时,依附贤愚。’”】

  看看这样一个大善知识,他修行了一辈子,他说我到老了我还什么?依附贤愚,贤愚什么?贤愚因缘经。换句话说他一直修到老了,他一直还看什么?看那个贤愚因缘经。贤愚因缘经就是平常我们经常举的很多例子,说某人因地当中种了一个什么因感得这个果,这是为什么我鼓励大家好好的看看像这种书。经上面固然我们要看,乃至于现在流通的,像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无非都是说明了这个,那些大善知识修了一辈子到老了还要看,我们现在,我觉得真是人人都是佛菩萨,我们刚入佛门都不要看。这个当然,从好的地方说都是佛菩萨再来人,了不起;坏的地方来看的话,那表示我们现在的这个业太重,所以这一点我们要自己检查了然后策励,我想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假定说你是凡夫走上去的话,你去看了以后,你认真去看的话,你一定会产生很警惕的心情,乃至于你自己感觉得惊心动魄就不会这么马马虎虎了。到那时候你任何时候觉得不可以。你如果那个时候觉得这不可以,你就觉得我实在太差,那时候你就开始走上修学佛法,所以他说愚的人自己晓得自己差,对了,这就是我们现在应该走的,看看那个祖师的榜样。

  【“霞惹瓦云:‘随有何过,佛不报怨,是方所恶,宅舍所感,皆说是由作如此业,于此中生。’”

  】

  又有一个祖师说,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佛不会报怨,我们绝对不要说做了这个以后,以后佛报怨,佛不会的。我们所有一切的任何事情所以感得的善恶,都是什么?你做这样的业感这样的果。像我们常常还听见人家说一句很有趣的话,说这样做的话,那个护法或者是韦驮菩萨,或者是伽蓝圣众他会护持的。这个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有没有道理?这很难说,韦驮菩萨,伽蓝圣众决定是护法的,但是他护的是法,如果我们众生造的业不相应的话,那个没有用,这个道理很清楚很明白。假定说这个法要都是他们护,他们真是像我们想像当中说都是他们护的话,现在请问会不会是末法?现在是末法。那么既然是末法,他们护的他们护在那里?这不是道理很简单很清楚吗?你们现在想想看对不对?我听见太多的人说这个护法会护的,你自己不努力,叫护法去护,这不是颠倒吗?你如法行就有你这样的业力来感得,那个时候你如法他才护你,他护的是法,他可没有护你非法,你要了解,这个很清楚很明白。所以眼前在这个龙蛇混杂的状态当中,你如法、你忍,那个就是你如法,他会一直保护著你。你所以现在眼前感种种不如意,那是你宿生的业,等到这个业过完了以后,不但护法会护,佛菩萨会接引,到那个时候你不到极乐世界也到天上去,对了,这个才是真的。所以你如法行持那个时候才会如法的护持你。不要我们自己不管,说那个护法,没有这样的事情,这个我们要了解。那么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是了解了这个业以后我们必定要认识的一个,说对了,现在了解了以后,那从此以后努力就不再做了,以后也要防止。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这个生命不是从现在开始的,从无量劫来那个时候积了不晓得多多少少,那怎么办?还有一个,尽管我现在了解了,但是有的时候不小心,或者是妄念或者放逸还要犯,那怎么办呢?那个时候他有一个特别的办法,要忏悔。以前造的一定要忏除干净,然后以后万一不小心你也应该把它忏除干净,这样你就可以不感这个恶果。所以这个地方进一步

  【“第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者。”】

  那么第二进一步,特别的,现在我们要拿这个忏悔的道理,然后这个层次还是很清楚很明白,看见没有?所以我们平常,譬如说三皈依,皈依之前一定要先来个忏悔,为什么原因?先要把以前弄干净了,那么然后这个上面积累上去才可以。平常举一个例子常常说的,譬如说你要吃,做任何东西,事前你把它洗洗干净,不要说煮的时候洗洗干净,那煮好了你那个碗还得弄弄干净,否则的话你如果不干净的话,煮下来农药也在这上面,泥土也在这上面,吃下去,不把你毒死,就把你吃得不消化,那不行。所以它一定要忏悔以往的,以往的固然要忏悔,将来万一不行也要忏悔。下面看:

  【“如是励力,虽欲令其恶行不染,然由放逸烦,恼盛等增上力故,设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应励力修,大悲大师所说,还出方便。”】

  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努力,他是说这样努力法还不小心,或者是放逸或者是烦恼强的关系还要犯,如果我们不努力的话那这个地方就不谈了,所以这两个字我们也应该摆在心里上面衡量一下。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所以现在凡是讲到这个地方,我们都有一个标准,记住。处处地方拿那个标准用来检查自己的身心相续,不要听懂了这个字,然后呢跑得去到处去乱盖。下面说检查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让它去,不要让它去,一定要努力照佛告诉我们的还出的方法,大悲大师就是佛。怎么还出呢?就是这个罪染当中能够还出来。那么这个还出分两部分。

  【“此复堕罪还出之理,应如三种律仪别说。”】

  这个我们造的罪有两种,一种叫遮罪,一种叫性罪。什么是遮罪?就是制这个戒,制了以后这个不可以做的、遮止的,现在呢你不小心又犯了,这个叫遮罪。还有一个呢?不管他制不制这个本身就是有罪的,是这样。所以这一点,那么在戒经上面特别告诉我们说身口两个主要的是遮,然后意这一点的话,那就是性,特别是起心动念,这个是声闻别解脱戒,粗的。其实等到我们到了中国以后,就是大众部所传,尤其是南山道宣律祖所判,他们三家所判不一样的。一个是一切有部,一个呢成实宗,还有一个就是到了中国来的所谓我们根据法华涅槃开权显实以后判的。这个犯罪不犯罪,这个有部说那个身口才犯,起心动念不算。然后呢这个成实宗他就不是,不但是身口犯,起心动念,如果说你起心动念了以后你继续的再想你就犯了,所以虽然是小乘他宽严也不同。等到到了中国道宣律祖判的,你心里面一念一动那时已经犯了,将来这个道理等到我们学这个戒法、戒体的时候他会特别说明。其实我们表面上面看好像南传讲起来说只管身口,好像心里面不管,实际上真的吗?如果真的话,佛不会说自净其意,佛一定说身不要犯,口不要犯,好了好了你们修证这样就成功了,他没这样说。自净其意,而且如果你不自净其意的话,这个典型的公案在这个地方,然后你生了天后再堕落,非常清楚,佛的真正目的不在这个上头,这个是接引我们层次必然性。就是说刚开始自然,你只要身口不犯,遮止了,久而久之慢慢慢慢的你就心降伏了,心降伏了然后你能够深入,所以这不仅仅是说现在大众部传到我们,以及成实宗,其实真正的南传的他也是这个样。所以如果说诸位对于南传的有兴趣的话,我建议你们清净道论你们一定要好好看一看,这是南传的非常精彩的一本论,它就讲得很清楚。你戒相尽管你持得很好,对不起,你心里面如果是不相应的话,跟佛法不相应,就这个道理,那么这个地方我顺便说一下。所以说分两部份,遮罪那我们犯了,那我们半月半月布萨的时候去把它忏悔,但是不是说嘴巴上面讲一讲,所以这个忏悔的时候也这个长老一定说你见到罪吗?我见到了,那你下一次不要犯,是。一定要在见到,你拿什么见?心眼去见,这很简单嘛!下次怎么不犯呢?注意它,才能不犯,所以它绝对不是单单从身口,只是说特别刚开始的时候绝不可能了解得透澈,从心里上面著力。就像那个小孩子一样,他一定在环境上面配合得很好,慢慢慢慢的让你走上路,这个世间一切法的法相,法尔如是,佛,当然也一定如此,这道理我们要了解,这个是属于堕罪,换句话说遮罪。然后呢

  【“诸恶”】

  就是那个性罪其他的罪

  【“还出者,应由四力。”】

  下面这个,所以真正我们忏悔的话这两样东西同时俱足,那么什么的罪都可以忏得干净。

  【“开示四法经云:”】

  先引那个经上面证。

  【“‘慈氏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能映覆诸恶已作增长,”】

  佛告诉我们弥勒菩萨,说菩萨摩诃萨,不要说我们凡夫,就是这样的,他们有的时候还会,如果说他能

  够照这四个办法去做的话,那么能够把已作增长的业都能够映覆,就遮止,都能够把这种业都能够净除。哪四个法呢?

  【“谓能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及依止力。’”】

  这四个,这四个下面每一个再说明它。

  【“作已增长业者,是顺定受,若能映此,况不定业。”】

  它前面说有了这四个办法,那么已作增长的也都能够遮止,这个已作增长是定受的,真正说定受的是最严重的业,是下一生要受,你能够忏悔,那个业都能够遮止的话,何况其他的呢?何况顺不定?当然更能够,换句话说

  你只要能够忏悔,再重的它都能够忏悔干净。所以这个大乘的真正的殊胜的地方的确是、的确是。那现在下面就解释这四个。四个所谓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以及依止力,那么这四个每一个加一个力,就是你破坏现行有一种力量的,所以

  【“此中初力者,谓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多起追悔,”】

  就这一句话,这个破坏。怎么破坏法呢?对于你以前所作的,这个以前我们现在了解,从无始以来,既然时间是无始的话,这个作的恶业,不晓得多多少少,对这个,要多起追悔,就是懊悔。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什么是不增长业?就是作已追悔的,悔所损恼亦对治所损,对不对?就是这个,所以它不但眼前不增长,而且能够把以前的还能够净除掉,这个地方就是破坏现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当中,那么要破坏它,靠什么?靠这个,对于不善业追悔,我怎么作这个?怎么作这样不理想的?这个话,注意哦!它有个很特别的地方。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六十三卷A面

  注意哦!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觉得什么?我怎么做得不对?你了解了这里,你就感觉到了,为什么前面告诉我们最忌下愚,你真正学法的人,你最愚痴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智慧的人,第一件事情就告诉我们,我怎么这么差,你觉得这么差,你才肯改,你现在觉得处处地方,觉得我对,我有道理,既然你有道理,你还要改吗?你就能破坏现行了吗?你一天到晚在这个现行当中,你这个道理就是见烦恼,然后你的习气就是你的思烦恼,这么粗猛的烦恼都没办法破,顺著它,还谈其它吗?这句话怎么样才能生起来?这个道理我们懂了,怎么样生起来呢?下面

  【“欲生此者,须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

  你要修这个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就前面说的道理,那一路上面都过来,所以说前面这个道理说过来了以后,有了这个基础现在修这个,那很容易。所以平常我们说,我忏悔、忏悔!你忏些什么?不知道!你跑到佛前面说我念它个四句,你真的忏了吗?这个很简单。所谓忏悔的话,对你以前所做的觉得不对,你怎么晓得它不对?有一个对的东西摆在那里衡量,你一定是对跟不对衡量出来了以后,那个时候你才衡量出来对跟不对。现在你根本不晓得哪一个是对,哪一个是不对,你说的忏悔,忏些什么?你能忏,这连它忏些什么都不知道,就能忏的干净了吗?就像我们说,你去拔拔草,什么是草不知道。所以人家说那个笑话,叫他去拔草,结果拔了半天,那个菜都拔掉了,草还在那里。为什么?菜长的高,那个草小小的在那里,他就拼命去拔,拔了半天,他自己觉得他用功了用了半天,结果害了,糟了,菜要种的东西通通被他弄掉了,然后呢那个东西没有,这不是一个笑话哦!如果我们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现在往往觉得,我现在好用功修行,看我又出了家,这个也放下,那个也放下,然后呢?那一些人怎么不供养我,跑的来不跟我磕头,又是个出家人。然后这一个人不对,人也不对,你做些什么?你做这个就是你把菜都拔掉了,然后呢这个草都在留在这个地方,这个我绝对不是说的笑话,你仔细检查、检查看。所以这是为什么我在这地方,我觉得自己一方面很不忍心,一方面看见在座的有几位同学好了,赞叹欢喜!我都是靠了他,他做了很多善业,我沾了光随喜功德。但是另外一方面,有很多同修,偶然有几位同修不理想,我心里直痛心,我总是不晓得怎么帮忙他,唯一的办法总希望多逼逼他,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大家条件不够的话,你们记住!有人来逼你,你应该感谢他,否则的话趁早回家去,那还少造一点罪恶,至少将来不会堕地狱里面受苦,这一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那么下面呢?

  【“修持之时,”】

  我们正修的时候怎么办呢?

  【“应由胜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种悔除。”

  】

  它有非常正确的教诫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胜金光明忏是有一本经,就是金光明经。金光明经一共有好几个翻译本,第一个是北凉昙无忏翻译的,根据这个翻译本,智者大师曾经著过疏。很多祖师们,那么还有金光明忏,这个主要的因为智者大师著了疏以后根据这个。而另外一个译本,那个是唐朝义净三藏译的金光明经十卷。如果你们真正看的话,你们应该看十卷那个,后来出的写的非常完整,那是真正好极、好极了,我这地方它有一个拷贝,实际上那个藏经里面也有,它那一地方能够尽除我们所有一切的业障。关于这个道理,现在我实在没精神,有精神的时候,我晚上要跟你们讲的。可是晚上,现在讲起来,因为我接了什么太多的东西,我只能这样说了,但愿你们把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种好好看两遍,然后呢看两遍,我告诉你们的书多看,看了以后,然后呢你到那时一看的话,你到那时心里面会马上产生正确的觉受,至少你会很认真的觉得,我怎么以前这么错。乃至于你会有自己感觉得,对以前的错误产生惊心动魄之感,对了!那个时你就对了,你就有机会把你以前的罪恶通通忏干净了。还有呢!它告诉我们的好处,这个好处是不得了的好处,你只要肯这样去做的话,的的确确的哪怕五无间罪,都可以忏得干干净净的。那么这是第一个是金光明忏。

  还有呢?三十五佛忏。三十五佛忏就是我们现在的早、晚课诵当中,那个八十八佛当中的后面三十五佛。八十八佛分成功两部份,一个是前面的五十三佛,一个是后面的三十五佛,它各有根据的。五十三佛出在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上面,然后三十五佛出在决定毗尼母经上头。这两个经里边,那么现在这个宗喀巴大师传的这个传承当中,这两个都有完整的方法,所以我现在不用那个八十八佛。本来这个八十八佛那个仪轨,还是密教的大师做的,你仔细一看的话,你就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发给你的这个仪轨,它有它的一个特别的一个意义,我顺便跟你们说一下。宗喀巴大师当年他也是,修学都是这样,以他这样的老人家,这么了不起,他修行第一步就忏悔。那么忏悔干净了以后呢有净罪相,到那种种感应,他亲见那个三十五佛。结果见了三十五佛的时候,那三十五佛没头,奇怪!怎么没头?他就问,因为见到了,然后呢就告诉他,说你那个仪轨不完整,有一部份缺少,后来他去请教。然后呢那个本尊告诉他,现在还有什么地方你不够,补足了就对。所谓仪轨平常我们看起来,就像那个树叶边,实际上那个仪轨就是什么?树。拿我们普通一点话来讲的话,譬如那个汽车,汽车的,什么叫仪轨?这个轮胎是这样子的,那个车身这个样,门是这个样,请问如果那个汽车没有门、没有车身、没有轮胎,你能开得动吗?不能开,哪一部份少了就不行。所以它仪轨不完整,那个内容是有的,就像那汽车子是一样,它那个引擎是有的,那个驾驶的人坐在上面,可是对不起不能载东西,也不能载客,经过宗喀巴大师的这么一改革,那么这个就完整了。所以我所以采用这个法本的原因,其实这个内容,跟我们现在的早晚课诵上面所用的那个三十五佛内容大致相同,只有一点点,就是那个观行的方法。实际上观行的方法,主要的就是忏悔的最重要的地方。刚才说的,平常我们说忏悔、忏悔,那嘴巴上面讲,从哪里忏?不知道。结果弄了半天,像那个笑话当中一样,把菜拔掉了,草留在那里,现在你了解了这样子的内容去做的话,你做对了,草都拔掉了,菜留下来了,这是我顺便一提。那么以后呢我这个金光明忏那一部份,我不讲,只是它重要的地方,我还是会给大家提一下,那么主要的用的就是用那个三十五佛忏,现在你们已经每个人都有了,在没有讲到之前各位好好的把它看一下,以后我们每天功课当中,一样主要的就是学修这个法。这个是破坏现行,把现行破坏。

  在说下去之前,有一点我要跟大家说一下的。到现在为止,你们晓得不晓得什么是现行?大部份人大家都知道,容或还有一二个人不知道,那我要告诉你们,什么是“现行”?就是你现在的心理状态就是现行,由于这个心理状态,你身心状态就是现行,就这么简单。你现在的现行是什么?我们在上课你一心一意在听这个东西,法相应的听的个来劲。法不相应的听的不晓得在那个地方怎么办是好,但是又无法可想,直望手表怎么还不下课?这就是你的现行,就是这样。那么现在我们懂得了这个佛法以后的话呢,晓得原来这个是什么。如果跟法不相应的话,那就是不符不顺。如果是符是什么?跟空相应了,见道以后。顺是什么?现在就是我们前面这种状态,顺于这个道相应的,一步一步觉得心心念念,觉得我这个错的要拿掉它,对的要上去;就是这个,所以说假定我们现在的心里,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前面说宽大,浮浮泛泛、马马虎虎,这个心里面就是堕落的根,真正修行就从这地方要破掉它,如果你这地方不破的话,没办法!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用功,请问?为什么?你觉得要想用功就提不起来,提不起来的状态是什么?就坐在这里蛮好嘛!坐在这里,然后呢有人跑的来聊聊天蛮高兴,就是这样。然后要上街去尤其起劲,这个什么?就是现在的现行,这么简单。一旦破掉了,什么呢?就是这心里面没有了,所以破现行就这么简单。但是呢这一个东西就这么实在,就这么实在,你真的破掉了,你就会很清楚的,到那时候你如果是拜佛的话,现在你们拜佛什么现象,我不敢说;但是以我、我的经验,以往的话去拜佛;是啊!出了家嘛!当然要去做这种事情,可是拜是在那拜,拜了半天是没味道,就这么所以叫追上下,就这个样。心里面看看大家都拜我不拜,我也不好意思,最好少拜几拜,然后呢一拜拜下去,拜了个半天,然后站起来,别人拜三拜,我只拜一拜,反正我总归在那儿拜了,就是这个现行,就是这样。你心里面不大相应的,这就是我们现在跟染污相应的。然后呢你在那儿唱念的时候的话呢,尽量的话那最好,那个唱起来很伤气,反正有别人念,我也不去管它了,就这种;处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现行,你了解了一下,什么样对了呢?就是你一碰到,你全部精神就贯注进去了,就这个样,那就是跟法相应了。或者你会感到欢喜;或者你自己不觉得欢喜,但是全部精神呢就觉得跟它相应,就这样。那么跟善法相应的心情,我们不大多,但是跟恶法相应的事情,说起来处处皆是。譬如今天有人打斋,这个打斋;不但打斋还有什么?照那些东西来的个配胃口,你事先,现在心里这个相应了,然后你吃的时候,越吃越起劲,那时你不觉得欢喜,但是心里面,全部精神贯注在里边。对不对?这个什么?恶法相应的现行,我们现在要破什么?就破这个、就破这个。所以这个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你一定要了解它所指的行相是什么,这样。如果是将来你真的一旦破了以后,你会感觉到内心当中立刻有不同的感受,这个下面一个个讲下去。所以如果这个没有的话,所谓的忏悔一点用场都没有,那我说的一点用场,就是眼前结果的用场,那个种子有的,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注意!这是一个种子,只是如此而已。那我们这里老和尚他为什么能够这样的功效,你们有机会去问问他,那很肯定的他念佛的时候,一定到那时全部精神贯注在上头,尽管他不讲那个道理,现行一定破的。那个时候的现行是什么?一定跟法相应的,就这么清楚。所以你真正懂了以后要去修行的话,你会内心当中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现在你这个一念是什么?如果你跟染污相应的,就是这样。然后呢?在这里告诉你要破,就是破这个,了解了吗?这个叫破现行、力,就是这种力量。什么力?心力,业力,就指这个,第一个。第二、第二什么?对治。对治当中分六:

  【“依止甚深经者,”】

  那六样东西,一样一样东西说一下。

  【“谓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等契经文句。”】

  第二个是对治力,什么叫对治呢?就是对症下药;治疗以前那个老毛病,这个力量。以前什么老毛病?就是无始以来的这个积习。换句话说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什么?那烦恼相应的现行当中,因为你有这样的现行,唯识上面所谓的种子,换句话说习气,这习气的力量很深很重,现在你要把那个习气,要把它拿掉,那么这个要靠第二个力量。但是这个第二个力量跟第一个有没有关系?绝对有关系,没有第一个绝不可能有第二个,为什么?因为你现在第一个都在现行当中,你还在增长,你对治什么?就是你破掉了现行了,眼前虽然破掉了,可是它无始以来,这个习气的力量还在,那个时候你一定要把它拿掉它,所以那个时候才谈得到对治。所以假定我们第一个力量没有的话,说忏悔什么东西都是开玩笑。那么现在你看,第一个依止甚深经典与读诵这些,所以祖师们都告诉我们,读经有没有用?有用!读经有两种:有一种你如理思惟观察了解经当中什么意义。还有一种祖师告诉我们你不要去分别,一心至诚恭敬的去念也有道理。现在这个地方懂了没有?说的很清楚就是这个,因为以前你的现行是什么?跟烦恼杂染相应的,现在你第一个把它现行破除,然后那个时候,或者你提起至诚恭敬的只要去念,那个时候,什么?你薰习进去的是清净之法,或者你是如理思惟观察,不管是你用哪一种方式对治。你懂得了这个,那就了解了祖师告诉你说,你不要去分别思惟,你只要一心恭敬念,对!然后说,如果说你要去念这个,你要如理思惟了解了,照它行持,对!两个绝不矛盾,但是有一个必要的条件什么?你要破现行,假定你现在嘴巴上面叽里瓜啦唱的个有劲,脑筋里面胡思乱想,请问有没有用?你现在还在烦恼现行当中,它对治的是什么?就是产生的力量,现在你在烦恼现行当中,你产生了什么力量?烦恼力量!这个本来说治病是药,要对治那个细菌的,现在你吃进去了都是细菌,能治得好病吗?懂不懂?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所以这一地方是讲得比较详细一点,你们了解了自然而然你们这么了解的话,不管你持戒、念佛、参禅、学教都有了,这第一个,就说我们读经。第二个呢?

  【“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

  这是什么?大彻大悟了,对呀!就这样,而那个时候心里什么状态?不但现行破,现行破了以后,那个时候的心里什么?是跟闻、思、修三种状态相应的智慧,一定跟法相应,跟空性相应是什么程度呢?跟修慧相应的,那最高了。前面我们去念的时候当然你可能已经跟修慧相应,譬如说六祖大师的有一个学生,这个念法华经三千部的这个达法,他以前,法达还是达法我忘记掉了,然后他念了三千部,自己还觉得大我慢,跑的去拜六祖大师头不著地,六祖大师说这个大我慢,你磕头头不著地,你心里有什么?自己被这个祖师一说,他心里面觉得,祖师他有一点名堂,我一生念了三千部。那你何尝念经?你不是在转经,你被经转!然后给他讲了几句话,开悟了,大彻大悟!然后呢大彻大悟了以后,他说“那我以后不要念经了。”六祖大师怎么说?“以前你根本是被经转,现在你真正转经!现在你真正念经。”不是说他大彻大悟以后不要,就这样。所以前面这个单单诵,可能是闻思修三种,说空性相应是一定最后那一种,所以更高明。当然嘛!你能够把这个里边从根把它拔掉,那更高明的一种。第二个就对治,这个所谓根拔掉,那个种子习气还在哦!所以初地菩萨达到这个境界,他虽然种子习气还在,他已经不在生死当中流转,他是他的愿力在,他是愿力还要在这个地方,这个我们要了解的。这是正对治,就是真正的破坏了它这个种子了。第三

  【“依念诵者,”】

  这个下面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用得上的最好的办法。

  【“谓如仪轨念诵百字咒等,诸殊胜陀罗尼。”】

  以这个方法照著仪轨去念,那个百字咒,在我们这个放焰口当中有一个百字咒,不晓得你们会不会?当年印度跟现在西藏这个很盛传,在我们中国这个焰口当中,就是那个。那么这个什么?不一定是这个,“等”其它的殊胜陀罗尼。譬如我们现在或者念准提咒、或者念大悲咒、或者念往生咒,乃至于譬如说灭罪真言,都是这些,那么下面引经。

  【“妙臂请问经云:‘如春林火猛焰炽,无励遍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

  妙不可言就像春天树林当中的火,那个火非常的猛烈,春天怎么状态?每年到了春天,所有的树木都枯掉了,我们当然这地方热带、亚热带那常绿的,他们那个地方,是那里?在西藏,那个夏天的山顶上面,冻的你要命。到了冬天的山顶上面,一样东西都没有了,所有的树叶掉的光光的,所有的草都枯掉了。在这种草枯的情况之下,碰见那个猛火一来的话,一下烧的光光的,烧的一样都没有。你不要说像西藏,我觉我们那地方,那上海一带,那是这个温带。到了春天,他们这个荒野当中,有一个办法,就是、譬如我们现在看见那个后面荒地,那不是长的荒草很多吗?他们点一把火,一把火一点

  ,要不了几分钟,那个风又大,一下通通烧的光光的。那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就是我们集那个罪,你只要如法的正对治,很快。所以经上面它有一个比喻,有人害怕,说我这个无始以来的罪过这么重,怎么办?佛就告诉你,我告诉你,假定是这个房子里边,黑暗一千年了,然后呢你点一盏灯的话,是不是点了要一千年,僈僈慢慢把它赶走?不是,什么时候亮?你一点就亮,对不对?对呀!尽管黑了一千年了,不要说一千年,一万年再长,你一盏灯一点,马上就亮。还有呢?你集那个草、那个木头,集在那里集一千年了,你要去烧,要不要烧一千年?也不要,那倒没有什么灯那么快,但是只要这个集的真正枯掉了,你一把火点上去,没几分钟通通烧光,那这个就是我们忏悔的力量。注意哦!太值得了、太值得了。所以你真正懂得了,没有一个人例外的,他绝对会叫你不修行都做不到,你会了解,我只要花这么小小的气力,把以前这么大的恶,一下就弄干净掉了。反过来你贪小小一点点的便宜,将来受的苦是无量无边!可是这个里□边有一个问题哦!它虽然这个春天,这个忏罪的时候你不要努力,一下就可以把它杂草都烧光,还要什么条件?“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要靠一样东西,没有风不行,什么风?戒,所以告诉我们,你持戒没有的话,谈不到。所以这个修学佛法,第一件事情是戒,现在我们有太多的人碰到这种情况,说现在这个时候,总觉得好像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倒是没有错,持起戒来是比较难,所以你大可不必受这个戒,既然你受了戒,这很简单嘛!这个不是别人逼著你,你自己愿意受。愿意受的话,你为什么还要说这个话?你要说这个话,就不要受,不很简单嘛!对吧?这个像契约一样,我订了契约,你可以不订嘛,没有人逼著你,既然你订了,那当然应该守那个戒。所以在我的感觉,我只是觉得我真愚痴,我怎么感这个末法呢?这第一个。第二个我真愚痴,我不了解这个制戒的真实原因,我只有牢牢守著,佛怎么说我就照这么做,那个时候就对了,戒风。然后呢?吹这个念诵的火,这个念诵的时候是大精进焰,这个念不是嘴巴里唱,心、现在的心跟它相应的,所以现在的心既然跟法相应了,一定破了不相应的现行,这个了解不了解?所以叫大精进。什么叫精进?精进的定义不是说你在那里拼命的出力,而是说善法相应的努力,这个才叫精进。如果说你在念在那磕头,我可以一口气坐两个钟头双盘,然后今天拜个伍佰拜,但是你心里面胡思乱想,对不起!懈怠,没有用。所以真正的精进的话,就是一定是这样,持戒持的很严,然后呢心里面把握住的这样的去做,第一个。第二个

  【“犹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炽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炙照恶雪亦当尽。”】

  一段一段的譬喻。第二个就像这个太阳光然后呢照这个雪山一样。那个太阳光一照,那个雪就耐不住都溶掉了。现在呢什么东西来照?戒日。这个戒像日一样,为什么戒像日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懂得它,我们所以要修学佛法,所以要忏悔业障的原因是什么?要去苦、要得乐,为什么有苦?你造了恶业,现在你懂得了,原来这样,那么你怎么办呢?要造善业,但是业因你了解吗?不了解。说我们到现在为止了解我们在愚痴、无明当中,对于这个业感缘起,只有佛才彻底了解,所以只有他制的戒法,才是完整的。所以你一心恭敬、一心照著去做的话,这个完全正见,这个正见是真正什么?无明的对治,就像光一样,点一点黑暗就去掉了;像热一样,一来寒就消掉了。懂吗?所以这个每一个地方有它特别的意义!是为什么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头上五年是不可离依止,不是单单依了五年就行了,如果说你依止了五年,开、遮、持、犯不行,那尽寿依止。为什么?因为唯有这个是光明的,既然你要学这光明的法的话,你离开了这个,请问你怎么办?你了解了没问题,你不了解一定要依止。所以这地方就要戒日,那个不但有日而且有光,光日同至,恶习通通尽。

  【如黑暗中燃灯光,能遣黑闇罄无余,千年增长诸恶闇,以念诵灯能速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六十三卷B面

  【“千年增长诸恶闇,以念诵灯能速除。”】

  增长一千年,一下就消失掉。现在不是一千年喔!我们是无量劫来,我们就能够短短的,这个大便宜实在是没有。所以反过来说,这个比生意的这个,赚钱的那实在是在任何情况之下找不到,我是感觉得越想越高兴。那世间人这么辛辛苦苦赚一点点,我稍为努力点赚不晓得多多少少!诸位,要这样的去自庆自信!到那个时候的你会打这个硬仗,越打越起劲,打起仗来当然辛苦,但是这个战利品是不得了。

  【“此复乃至见净罪相,应当念诵。”】

  对了!然后你真正要净除它的时候,要到什么?要得净罪相,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你究竟积多少,你不知道。换句话欠人家多少债你不知道,我还了,还到了那个时候,人人说现在还清了。好!然后呢这个债据交还给你,问题解决了,就这样,那个时候你才不欠,那时你才真实。现在我们忏悔也是这样,在还没有忏干净之前,一直要努力。

  【“相者准提陀罗尼说:”】

  那个净罪相,那个经上面告诉我们。

  【“若于梦中梦吐恶食,饮酪乳等,及吐酪等,见出日月,游行虚空,见火炽然,及诸水牛,制伏黑人,见苾刍僧苾刍尼僧,见出乳树象及牛王山狮子座及微妙宫,听闻说法。”】

  就这个。什么是净罪相?你梦当中吐恶食、吐脏东西,就这样。我曾经有一个同修,他就修这个法,修了没多久,他就告诉我,梦当中吐大便,恭喜恭喜。你们有没有梦当中吐大便?大便怎么吐出来的?就这样。另外一个同修,他觉得喝牛奶,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你们只要真正去做,下面这个,而且这种人绝对不是历史上的人物,这种人都是眼前,你们如果都好好的去,将来你们会碰得见。这问题现在很简单!现在我们碰见了人家,一开口就张三长李四短。对不起,人就是这个样,这物以类聚,那自然专门谈那些人跟你在一起,如果你真正修行的话,你一听这句话你就听不进,不愿意。古来祖师不是这样的,古来祖师一碰见大家就谈生死问题,你修行怎么样?你现在你只要去,现在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是有这种人。你只要真的用功,你到时一定碰的到,任何人你亲眼会碰见这种人的。所以下面好几种现象。我有不同的同学,有的人梦见这个,有的人经常在梦当中总归在飞,下面就这个样。有的人看见特别的宫殿,这个是什么?就是他的净罪相,然后完了以后,以后你经常会有这种好梦出现,然后这个好梦不是偶然一趟,偶然一趟不算的,还有这个梦来的时候,这个净相这我们今天简单的说一下。这个梦不是糊里糊涂的梦,糊里糊涂的梦不算,这个梦的时间、梦的境相,以及梦的内容,都有相关的,这个现在我们不必深谈。万一,如果说,不要说万一,如果说我们真正忏了以后,将来生起这个现象,我们不要执著,欢喜是欢喜的,这是个好现象,这个欢喜只鼓励我们继续的努力,不要说我现在好了停在那里,对不起,无始以来的积习,一个不小心,他又来了,趁这个机会正好可以努力,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是第二点念诵,这个有非常殊胜的功效。这个念诵当中再说一遍,有两样事情很重要,“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你一定要持戒,这第一个。然后呢?这个时候的持戒的话要什么?要三业并增,不单单是身口,因为你单单身口的话,对不起你那个现行都没破,没有用。我说这个没有用,注意哦!每次都讲到没有用,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不是说没有用升天,说没有用破除烦恼,净除烦恼这点,主要靠自净其意,然后呢?还要精进的力量,这是第三。第四

  【“依形象者,谓于佛所获得信心,造立形像。”】

  就这个。这个有很殊胜的功德,所以塑造这个佛像功德很大。但是有一个条件,获得信心,这个信心两个字很重要喔!我们大家觉得我们有信心,我不敢说你们有没有,不过我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你们不妨试试看。我房间供了一个佛相,供的非常好,扫的干干净净,跑过大殿你不去理他,对不起你这个信心是骗你自己的,你懂不懂这个意思?你这个时候什么?是我相在做祟,我的,所以我的房间弄的干干净净,这个大殿的;你既然是信佛的话,大殿更重要,你看见任何一样东西,那是这样。所以前面还记得不记得这个祖师那些公案?这个信心两个字我们要体会的到。如果你真的有信心,对佛是这样,然后你看见人,他只要这件衣服一披,不管他,他的内容什么样,这个僧宝,哪怕他造五逆十恶,那没关系,他造的事情,这个形象可是十方三世的清净幢相。那时候你有信心,对!不过这种净信心很高喔!我拿这个做为标准策励我们,我所以提这样的话,我们动不动就犯了这个我慢心,自己觉得对了,我现在所以要把那个真正的,不是故意提高,这真实的标准,让我们认识我们的条件,好让我们努力向上,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法”,什么是法?前面更说过了、你一提马上校对自己,我差的十万八千里,那个时候才算是有信心。不是我懂得一点法,然后拿照妖镜到处照别人,那时你完全错了,完全错了,你完全世智聪辩这个是获得信心,到那时候你造立形象,对!第四个。

  【“依供养者,谓于佛所及佛塔庙,供养种种微妙养供。”】

  第五个,那是供养,种种的微妙供养,这个前面我们讲归依的时候已经讲过了,这一点对我们修行是最容易最容易,乃至于随便任何情况之下,一口净水,注意哦,那个净字上一次讲过,在任何情况之下,你有任一样好东西,你那个时候去做。今天我扫一个地,不要说跑到大殿,我在这地方的扫,我扫厕所,为什么?这个地方是常住,十方常住,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如果你做到这地方的话,你就一点都不会偷懒了。你好努力去做,这个就是供养。所以说告诉我们佛的塔庙,这个佛塔庙是什么?就是佛藏形象之所,这个法身以及身身都藏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寺院,有这些地方供养种种微妙供养。那么这个微妙供养当中,大家还记得吧?这个意念最重要,对吧?大家还记得吧?如果你能够拿六种意乐去供养的话,那你小小的供养就产生很大的功德。所以前面这个都是最重要的基本,你前面不好好学的,后面这些东西就派不上用场,大家注意,了解吗?如果你前面学的很好的,到那时候马上现起功效来,哪有修不成功的道理。然后呢?我们说佛不在,他前面告诉我们清楚的、非常清楚嘛!眼前供养固然大,不眼前功德更大。现在是不眼前,所以不是因为佛不在,佛不在你真正的如法供养的功德更大!这个是供养。最后

  【“依名号者,谓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所有名号。”】

  最后一个就是名号,现在我们念佛就这个。然后呢?念观世音菩萨就是这个,念地藏菩萨就是这个,念唵嘛呢叭吽就是这个,唵嘛呢叭吽应该是念那个咒,前面那个咒,不管是哪一个,那一个大佛子!就这个,这个是六个。

  【“此等唯是集学论中已宣说者,余尚众多。”】

  其他还有,不过呢举其纲要,在这个里边如此,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现在关于这个四力对治当中,今天就把那个初、二两力,这个地方说清楚,大家清楚不清楚?那么最后再说一下,这个初力没有的话,后面这个根本没有,所以为了这样的话,你一定要了解说我现在的现行是什么?这个现行跟烦恼相应的,还是跟杂染相应的,你要认得这个,一定要得正知见,所以你到那个时候,你就了解了。为什么佛法不管是你讲什么,戒定慧任何一样东西,这个是真正中心、真正根本。

  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一四五页,那么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四力净修的道理。如果把这四样东西,跟我们不管是沙弥、比丘,乃至于五戒的居士,这两个遮罪、性罪同时忏的话,那么一下这个罪就可以忏干净,再严重的罪、再严重的罪。已经讲了,第一个初力跟第二力。那么让我们温习一下,如果说第一个力量没有的话,下面的都是空话,实际上这四个力彼此间你真正说起来是分不开的。就像一个车子一样,轮子、引擎,然后呢车身,然后呢下面的架子,讲的时候分开来,造的时候一个一个,等到你开的时候,这个东西,没有一样东西少,少掉一个轮子,这部车子就不行,引擎少掉也不行。那么现在呢我们把四个力,每一个力的特点在什么地方,以及我们跟这个力相应的时候,心里状态是如何,换句话这个行相,那么同时当你认得这个行相的时候,一定有一个什么条件呢?就是以前错误的行相是什么?这个行呢就是心里的行为,由于这个心行而产生的身口,所谓错的是哪一些,现在对的是什么?你了解了,然后把他净除,这个第一、第二晓得。第三呢?这要看倒数第二行,

  【“第三力者,”】

  第三是什么?遮止罪恶的力量。

  【“谓正静息十种不善,日藏经说,由此能摧所作一切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杀生等门。三门业障,诸烦恼障及正法障。”】

  这个就是遮止,遮止这个一切的罪恶,意思是说现在呢如法的静息,不再造以前种种不善了,那么上面说道理这个原则,下面呢引那个经上面来证成这件事情。这个经上面告诉我们,你由于这样能够遮止的话,所有一切不管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包括了所有的罪恶,通通都能够消除。摧就是摧毁、摧坏,所有自作教他是怎么作的呢?或者单单起的意业,或者由意业而起的身口,烦恼障、正法障,所有的一切的罪障,彻底都能解决。下面

  【“毗奈耶广释中说,若无诚意防护之心,所行悔罪,唯是空言,阿笈摩中是故于此密意问云:‘后防护否。’”】

  那么这个一点在律藏里边戒经里边再特别说明,遮止了这个东西一定还需要什么?诚意防治以后不要再犯。如果说没有这一点的话,那么你所有的忏悔,所有的遮止都是空话,既然你要遮止,遮止了后面还可以再犯吗?如果后面再犯了,你遮止了吗?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一点,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阿笈摩,阿笈摩就是通常我们说阿含,实际上最基本的教典当中,这也是戒经里面,密意问云,虽然我们忏悔的时候,的确有!你见罪吗?你后面晓得防护吗?他一定会说能,见,那很重要,你必定要见到你的罪过。见到罪过,换句话说,一定具足什么?一定具足正知见,你如法的了解这个错,这个对,然后呢?也了解这个道理,那个时候你晓得他的不好,也现行破坏,依照著对治,然后呢?千万自己策励自己不可以再造,这个叫做防护。所以假如说你这个心没有的话,你所有的忏悔忏些什么?所以这一点下面说

  【“故防护心后不更作,至为切要。”】

  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而所以能这样的话,

  【“能生此心,复赖初力。”】

  一定要还靠现在,所以你现在的现行能够破坏,眼前当下一念是叫破坏现行。以后破坏叫什么?防治嘛!同样的一件事情,只是时间上头的差别而已。这个概念大家弄的很清楚,必须要弄清楚。第四呢依止力,

  【“谓修归依及菩提心。”】

  这个话非常简单的两句话,实际上这个整个佛法的内涵就在这两句话当中,整个佛法的内涵,完完全全在这个两句话当中。所以如果说你前面没有听,或者没有懂的话,赶快回过头去好好的来了解一下。如果说对于这皈依的概念根本不认识的话,那个所有修学佛法的话,那都只是一点善根而已,这个地方我们不妨重新再提一下。所谓依止,我们现在这里就是皈依,而归投依靠,那依靠本身呢就是平常我们的,我们身体所依靠的,坐在椅子上面,而椅子摆在地板上面,地板摆在大地上面,这是依靠著这个,我们心依靠什么?大家想想看我们一心依靠什么?我们想了半天,不晓得依靠什么?然后你眼睛看见了,跟著东西跑掉了,耳朵听见了,跟著东西跑掉了,结果你闭上眼睛,塞著耳朵脑筋里胡思乱想,缘著这个法尘而去了,这个就是我们所依靠的!这个叫做无明,所以叫做无明!然后呢一天到晚不跟著这个尘境而转。因为你这样,所以你身也跟著他头头直转,这个因就造了业,感得苦报,因为现在你感受到那个眼前苦报的痛苦,所以要想找脱苦之道,然后在这个里边透过我们如理、理智观察抉择,最后找到我们要想脱苦必须要找到什么样的对象呢?他一定要自己能解决,否则的话,他自己都不能解决,他能帮忙你吗?第一个。第二呢?他不但是已经脱了苦,而且了解怎么帮忙你,所以他自己能彻底圆满解决一切,而且懂得帮忙你,帮忙任何一个人解决任何问题。这两个条件不具足,你求他也没有用。还要呢?不但如此,他虽然有了这个条件,你求他,他说“对不起,今天我要渡一个假,今天我可没有空,今天我不想做。”你也没办法他,他还要一个大慈悲。然后呢?还要第四个条件,这个前面说的很清楚,我们这里再回忆一下。所以,这个是正式皈依的必然理由。既然你现在了解了,知道了苦,去忏悔,必然会产生了一个什么的结果?说这个痛苦是不得了,因为你感受到了痛苦,所以你进一步找到痛苦的原因,于是你从根拔起,所以在这种情况你要绝对不会再犯,那么犯的因在哪里?这个是这个因,以前依无明,现在你必定会一心皈投依靠。依靠什么?三宝,就这个。那么为什么要依靠三宝呢?晓得我们在无明当中。第一个我们是知见不正,一无所知,第二个我们一点力量都没有,所以一定要在这种状态当中,才要找到一个在知见上面彻底完整的正觉者。然后呢在行持上面,是彻底圆满的一切智智,正遍知者,然后他在心情上面是彻底圆满是大慈悲者。所有这些事情,他的愿力的事情究竟圆满的具有大威神力者─佛!那么因为这样的关系,你就是说世间的一切,六道当中找到这是我们唯一皈依之处,这普通的一般的皈依。然后你正式皈依了,进一步而去努力的时候发现,你要正皈依的这个三宝当中,正皈依的什么?法宝,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一步一步有他的特质在,这是因位皈依。如果说你能够如此上去,到最后走到你完全如法相应的话,那个就是皈依所感的果。皈依所感的果是什么?你就是佛!就这样,你就是佛。那么虽然说佛法,佛法确实有他的三乘的差别,三乘的差别在哪里?菩提心,所以从皈依上面更深一层的,圆满的皈依的境,这个是什么?发了大菩提心。就这个,所以要具足这个。

  【“此中总之,胜者为初发业,虽说种种净恶之门,然具四力,即是圆满一切对治。”】

  现在我们再把他整个的统摄起来,概括的了解一下,说这个圣者就是佛陀,佛陀对于刚刚初修的人,初发业就是我们初修的人,他说了很多净除罪障的道理。譬如说天台,天台的忏悔有顺逆十法,我写在黑板上面,贤首也有,为什么讲顺逆十法?你为什么会造的?一个原因,先找到造业的原因,然后你忏悔的时候,也是从原因上面。由于这个原因,然后呢你产生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同样的,所以平常天台在这个小止观上面也有,在这个净土十要上面说净土禅上面也有,那么这个是天台的。贤首也有,他各有所谓忏罪的顺逆十法,现在我们这里讲四法,尽管开合的内容是不同,可是他所要达到的究竟圆满的内涵确实一点无差。这个是把忏悔的这个每一个内容,跟他所指的特别的心里的行相,让我们认识,从理论上面,让我们了解了这个实际上的

  心理状态。所以我们不妨把昨天所说的,昨天特别强调说每一样东西的心里状态是什么?那时候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你回想这个的时候,一定要把前面那些东西,这个是必然的,告诉我们那我们以前说改自己的过,认识自己是什么条件,要依止六想,第一个说自己的病,当时是信得过说自己的病,究竟怎么个病法自己也糊里糊涂,现在渐渐了解了原来这种心里行相就是。现在已经有个初步的认识了,你要更深切的认识,那么后面共中士共上士,愈到后来你了解的愈清楚,那个时候你能够修持的方法。内容更深广,然后呢净除的罪障,更彻底、更圆满,积聚功德,亦复如是。这个因为今天晚上要讲,所以你们今天下午每个人仔细好好的看一遍。他那个忏法上面所讲的次序,跟现在书本上面,他有一点不太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原因?到那个时候我会详细的说明。总之你了解这个意趣,以及这个心里的行相,然后你认得了以后,你这样情况之下跑得去忏悔的话,那个力量大的不得了,而且非常快速,当下认识,当下见功效,这样的好法。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恶罪之理者。”】

  为什么忏悔能够净除种种的恶业呢?这个恶为什么能够清净呢?前面曾经说,这个业你造了以后总是百千劫所作亦不亡,因缘合会时,果报还自受。造了以后,不管多少时候他不亡的,他现在告诉我们说这个地方那个能够清净的,这不是一个矛盾了吗?这样,那么现在这地方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因为我最近没精神,所以也没有来考你们,那这地方呢我来说明一下。如果说你们对这概念不清楚的话,那么最好把他弄清楚。说

  【“谓诸能感于恶趣中极大苦因,或令变为感微苦困,或生恶趣,然不领受诸恶趣苦,或于现身稍受头痛,即得清净。”】

  这个状态怎么样这个

  罪恶,这个恶业会清净呢?下面告诉我们,说本来你造了这个恶业以后,这个恶业会感到生到恶趣当中的,这个是受极大苦报的这个恶业的业因,现在经过了这样的如法如理的忏悔以后,他就变得很小轻微的一点点的困苦。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