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狮吼音·开示集: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连载三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狮吼音·开示集: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连载三

 

  《观音菩萨修持法门》教授连载三

  大家晚安!首先,我们用新的曲调唱一遍观音菩萨修持仪轨。(法王领众唱诵仪轨)

  昨天谈到皈依,提到释迦牟尼佛跟我们是很亲近的,接下来要谈的是:释迦牟尼佛能够成为我们皈依的对象的合理原因为何,其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个:智慧与大悲。

  一位指引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首先众生最主要的问题是无知,对事情的不了解,因此遇到很多困难,为了消除无知而造成的痛苦,我们需要依靠一位智者,来消除无知的苦。为了消除无知,就要具备智慧。而这种智慧,是指要知道一切的智慧吗?这一点我们要好好思考。

  有时候,我们对于所谓“遍知”的智慧可能很难马上理解。但是,无论我们如何定义遍知智慧的意思,主要来讲,“遍知者”是指知道一切可以利益、帮助众生方法的人。虽然说是遍知一切,但最主要的是指遍知“对于我们有用的部份”。这是什么意思呢?例如一位医生,他可能具备了能够治疗百病的知识,但是对于治疗一位感冒患者来说,并不需要用到医生所有的治疗方法,只需要给感冒药就可以了。如同这个比喻,佛陀的遍知智慧,可能并不是仅指知道世界有多大,昆虫数量有多少的知识而已,这种智能其实对我们的帮助不大。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其实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方法的智慧。所以遍知的智慧可以有这两种解释。

  因此,佛陀是指遍知一切的人。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是很好的,但若无法接受,也不用刻意迫使自己一定要相信遍知。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我们要相信的是,佛陀知道所有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并且能够正确无误的告诉我们因果的道理,能够相信这一点──佛陀遍知帮助众生的一切法门──这就足够了。

  那么佛陀遍知的功德是如何产生的呢?他是花了很长时间,透过经验的累积而得到的,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众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自的经验感受也是独立的,佛陀是透过多次、长时间经验各道(六道),了解各道的情况,才得证本智的心,这被称为大智。

  仅仅是具有一个聪明的头脑(bigbrai),就能够成为我们的皈依处吗?这是不行的,也没有用的。曾经我到印度多所西藏学校去参观,现在的学生都对西方的科学很有兴趣。这个情况是,其实现在很多有学问的西方科学家开始对佛法有兴趣,反倒是西藏人因为崇拜科学,慢慢对佛法没有兴趣了,无论如何,这些孩子们心中认为,佛陀就像科学家一样,很聪明,很有学问,但是他们失去了那份与佛陀的亲切、亲近的感觉。

  事实上,为什么他们会对佛陀有疏远的感觉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佛陀还具备了大悲心的功德。佛陀对于一个人的悲心与对一切众生的悲心完全没有差别。因此,光是具备智慧的一个人,能否成为我们的皈依处,这是存疑的,为什么呢?因为若是没有具备一念利益众生的心,没有一念悲心的话,聪明才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对不对?所以,一个能够帮助我们的人,首先他要具备大智慧,而且具有大悲心,一种完全付出的大悲心,我们若能依靠到这样的人,才会有帮助,才能真正得到利益。这不是口头上的理解,而是真正得到受益。所以真正值得我们皈依的,是指那无分别、平等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永远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断开展的大悲心。

  虽然佛陀在2500年前示现涅槃,但是佛陀大悲的力量,到现在我们还感受得到,也就是佛陀对他人、对众生的大悲心,现在还感受得到。这不是过去的一段历史而已,现在都还能感受。这里我说一个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提婆达多的人很忌妒佛陀,总想着要跟佛陀竞争比较,有一次,也不知什么原因,他吃了一种药,但因不消化而生病了。佛陀听说他生病后,说道:“在我心目中,我平等看待提婆达多与我的儿子罗睺罗。我不会因为罗睺罗是我的儿子而贪爱,也不会因提婆达多是我的对手而瞋恨,如果我说的是真实语的话,提婆达多马上就会康复。”佛陀一说完,提婆达多的病就好了。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神通的示现,但我认为不是,而是因为“慈悲是没有敌人的”。无论是在亲人或敌人的身上,慈悲的力量马上就能展现有效用,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众生都具有慈悲的因与光芒。由于有这共同的基础,众生都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说佛陀现在就在菩提迦叶的话,很多人一定能够切身感受到佛陀的大悲。但就是在佛陀圆寂的两千五百年后,佛陀的大悲、关爱之心依旧不减。

  今天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欢迎各位可提出两个问题。我会尽力回答。

  问题一:第一天法王开示到有关慈悲心的修持方法,恳请法王再次开示。

  法王答:就像那天我也说过,这是很难用言语形容的。一般来说,无论外在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境,善也好,恶也好,喜欢的不喜欢的,这都是由心的遍计执而产生──都是心的幻象。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他追求的是美丽、善的东西,他所看到的也都会是好的一面。如果一个人比较喜欢负面、丑陋的东西,他看到的就比较都是负面的。所以一般来说,由于心的追求与需要不同,经验到的也会有些不同。

  但是,很多时候外相也会影响我们,例如一个丑陋的境。虽然刚刚说自心的需求会影响对外境的认识,但同时,外境的相貌,也会影响我们内心。当这两者(内心的需求与外境的相)相合时,才会有判断说:“喔,这是丑陋的。”所以追求的心的确是从自己方面出生,也会影响外在的境,但是并不代表外在那丑陋的相也是自己心的追求所生的,因为并不是我让对方变丑的。

  同样的,我们一念追求慈悲的心,是从自身向外开展的。但真正的慈悲的切身感受,却是从外相而得的经验。例如遇到一位悲伤忧愁的人时,对方那悲伤的相貌与感受,会给予我们力量,开展我们的慈悲之心。这是我们要认真去体会的。

  问题二:请问法王,如何在逆境中修持,还有看哪些经典?

  法王答:这个问题在之后的课程当中会提到,所以之后再给予解答。

  问题三:佛陀先生现在已经不在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那棵佛陀曾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请问法王对于这棵菩提树,会不会觉得它就是佛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法王答:“佛陀先生”这个词,一听到让我感觉好像佛陀是穿西装,打领带的一样(众笑)。

  对于菩提树,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也没特别去想。而且这株菩提树是否就是当年佛陀成道时的那棵菩提树,也不清楚。因此,让我有不同感受的原因是,历史记载此地(菩提迦耶)是佛陀成道的地方。如果光是对于那棵树,我却没什么特别感受。但是,因为佛陀是在这个地方,菩提树下成道的。因此自然对于整个环境,例如菩提树,我会生起恭敬的感觉。尤其这里是佛陀亲临加持过的殊胜圣地,因此很自然会生起一种不同的感受。因此可以说,这个地方是因为佛陀的历史而神圣,不是因为那棵菩提树,菩提树到处都是。但因为对历史的认识,对整个环境也有不同的感观。例如当自己坐在菩提树那伸展出来的枝干之下,让我感到整个人好像庇荫在佛陀的大悲之下。

  (待续......)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