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9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四)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9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四)

 

  丑五、一切种智由多种因成就分四:一、执一因将遮二资粮门 二、以大小乘的名称成立 三、以果随因行的规律成立 四、以圣教成立

  寅一、执一因将遮二资粮门

  【一切种智由多因成,仅一一因非为完足。】

  一切种智是由多种因所成就,只是一一因并不足够。

  【获妙暇身,本当从其种种门中而取坚实。若说一石惊飞百鸟,修道一分不修余者,当知是遮二资粮门不善恶友。】

  获得善妙的暇满人身,本应从种种途径摄取实义,然而,若说以一石惊飞百鸟,仅仅修习道的一分而不修其余,应知这是阻止趣入二资粮门的恶友。

  “一石惊飞百鸟”,比喻由修一因而圆满佛道。

  寅二、以大小乘的名称成立

  【又大小乘亦是修时学不学习无边资粮。曰少分乘及曰小乘,二是异名,少分义者,是一分故。】

  而且,大小乘也是以修行时是否学习积集无边资粮而区分的。说“少分乘”和说“小乘”,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因为少分之义即是一分的缘故。

  从反面推理:之所以说一者是大乘、另一者是小乘,必定是由修因的差别所致,即大乘修因圆满,小乘修因不足;否则,若修因相同,怎么能安立大与小的差别呢?因此,成佛的大乘,其因决定是修积无边资粮,并非以少分资粮便能成佛。

  寅三、以果随因行的规律成立

  【现在劣果饮食等事,尚须众多因缘成办,而于士夫第一胜利欲修成佛,反计一分而为完足,极不应理,果随因行是诸缘起法性尔故。】

  现在即便成办下劣的果实、饮食等事,尚需积聚众多因缘,然而对士夫第一胜利的欲修成佛,反而认为一分因缘就已足够,这是极不合理的,因为“果必定随着因行”是缘起法的规律,法尔如是。

  为了一口饮食,我们都肯一丝不苟地积聚水、火等因缘,为何对于具最大利益的成佛却不知道积聚圆满的因缘,而仅以一分因缘就满足呢?

  寅四、以圣教成立

  【《悲华》于此密意说云:“少分成少分,一切成一切。”】

  针对这一密意,《悲华经》说:“少分因缘成就少分果,一切因缘成就一切果。”

  【《如来出现经》云:“若诸如来出现于世,非一因缘。何以故?最胜子,诸如来者要以十亿无量正因乃能成办。何等为十?谓以无量福智资粮圆满正因。”乃至广说。】

  《如来出现经》说:“诸佛并非仅以一个因缘而出现于世间。为什么呢?最胜子,诸佛需以十亿无量正因才能成办。何等为十?所谓以无量福智资粮圆满的正因。”乃至一一广说。

  【《无垢称经》亦云:“诸友伴,如来身者从百福生,从一切善法生,从无量善道生。”如是广说。】

  《无垢称经》也说:“诸友伴!如来之身是从百福出生,是从一切善法出生,是从无量善道出生。”如是广说。

  【龙猛菩萨亦云:“若佛色身因,如世间无量,尔时法身因,如何而可量。”】

  龙猛菩萨也在《宝鬘论》中说:如果诸佛色身之因,如世间无量无边一般不可计量,尔时具二种清净的法身之因(智慧),又怎么能计量呢?因为无边之故。

  以上引经据典证明:须以无量因缘才能成就佛道,仅仅以一分因缘并不足够。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如是诸如来者,唯以利他大悲圆满无量福德之因而得成就,故说‘是福等流’。”

  丑六、方便智慧以六度总摄而修学是显密共道之相

  【如是方便、智慧以六波罗蜜多总摄修学者,如前所说,是诸密咒与波罗蜜多二所共同。】

  如是“方便和智慧以六波罗蜜多总摄而修学”,如同道前基础“教授殊胜”中所说,是密乘和波罗蜜多乘的共同之处。

  因为波罗蜜多道的体性无余摄入密乘,故对于波罗蜜多的意乐——发菩提心和行为——修学六度,密乘行者也须依止。《胜金刚顶续》云:“纵为活命故,不应舍觉心。”“六度彼岸行,毕竟不应舍。”

  【诸大咒典释诸宫殿及中诸尊,尽其所有,一切皆是内心德时,数数说为六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十六空等圆满波罗蜜多道故。故除少数补特伽罗差别,以诸欲尘为正道等,与波罗蜜多所说略有取舍,当知诸余惟是共学。】

  各大密续解释“无量宫殿”和“诸本尊”,尽其所有,一切都是内心之功德时,数数宣说是为六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十六空等圆满波罗蜜多道的缘故。

  因此须知,除了少数“由于补特伽罗的差别而以欲尘为正道等”和波罗蜜多所说稍有取舍的差别之外,其余唯是共同的学处。(详见《密宗道次第论》)

  丑七、故以上说为种子教诫爱惜修学大乘

  【若以上说而为种子善思惟已,非一分道,于全分道未获定解,则不能知大乘总道。故具慧者当于此发坚固定解,由多门中渐增大乘种性堪能。】

  如果以上述内容作为种子善加思惟之后,便知:并非对一分道而是对全分道体没有获得定解,则不能了知大乘的总道。因此,具慧者应当对此发起坚固的定解,由多种途径逐渐增长大乘种性的堪能。

  子三、正释学习学处之次第分二:一、于总大乘学习道理 二、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

  【第三,解释学习学处次第分二:一、于总大乘学习道理;二、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

  丑一、于总大乘学习道理分三: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 二、修已受取佛子律仪 三、受已如何学习道理

  【初中分三: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二、修已受取佛子律仪;三、受已如何学习道理。 今初】

  首先应修欲学之心,至心发起欲学之心后,再受取菩萨律仪,之后应学六度四摄。因此,“修欲学心”、“受菩萨戒”、“学习六度”三者,前前为因,后后为果。

  寅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

  【律咒[91]二中,若先未受各各律仪,不可听闻所有学处。此不同彼,此诸学处先当善知,净修相续,次乐受者,乃可授予诸律仪故。】

  别解脱戒和密乘戒,在未受戒之前,不准听闻戒律学处,原因是受戒前听闻的负作用大于必要。菩萨戒则不同,未受戒之前,先应善加了知学处,在相续清净而爱乐受菩萨戒时,才可以授予菩萨律仪。

  【如《菩萨地》云:“欲受菩萨净戒律仪,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92],其中所说菩萨学处及犯处相,若慧观察自思择已至心爱乐,非为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如受戒法,彼亦应受,亦应授彼。”】

  如《菩萨地》说:为了让求受律仪的菩萨内心坚固,应在传授律仪之前,为他宣说菩萨法藏论藏,即《菩萨地》中所说的菩萨学处及犯处之相,让他观察自己能否修学。若他以智慧观察自己堪受律仪且至心爱乐,并非不爱乐而仅由他人劝导,也不是为了胜过他人,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如是净戒律仪。按照受戒之法,他也应受取菩萨戒,也应为他传授菩萨戒。

  因此,受菩萨戒的心态必须至心爱乐,而非他劝或为了胜过他人。

  【故先了知诸所学处,为作意境。若于学处至心爱乐,修欲学已,次受律仪则极坚固,是善方便。】

  因此,首先了知菩萨的各个学处,以学处为作意的对境。若对学处至心爱乐,修习欲学之后,再受菩萨律仪,就非常坚固,这是善妙的方便。

  【此及下文二处宣说,文恐太繁,当于后释。】

  此处和下文两处的内容,恐文太繁,将在后面解释。

  寅二、修已受取佛子律仪分二:一、有师法[93] 二、无师法[94]

  【第二者,初当如何正受道理,受已无间于根本罪及恶作罪防护道理,设有毁犯还出道理,《戒品释》中已广抉择。未受律仪,定须先阅,如彼当知。】

  第二,受取菩萨律仪:最初应如何正受菩萨戒的道理,受戒之后无间防护根本罪和恶作罪的道理,以及若有毁犯如何还出的道理,在《菩萨戒品释》中均已广作抉择。未受戒之前,务必事先阅读,应按《戒品释》中所说来了知。

  以下略说受菩萨戒的道理。

  卯一、有师法分三:一、加行法 二、正行法 三、结行法

  辰一、加行法分五:一、请白 二、修集资粮 三、劝速授戒 四、修胜欢喜 五、诘问障难

  巳一、请白分二:一、补特伽罗差别 二、受法差别

  午一、补特伽罗差别分二:一、身差别 二、境差别

  未一、身差别

  受菩萨戒须以何种身作为所依呢?即对菩萨学处三聚净戒具有爱乐心、诚心想修学,于大菩提已发愿心的在家或出家菩萨。

  如果只是想受菩萨律仪,但对菩萨学处不能修学或者并未发起愿心,都不应为他传授菩萨律仪。

  因此,受菩萨戒的所依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已有愿心;二、对菩萨学处有爱乐之心。为此,受戒之前须修欲学之心。宗大师在《菩萨戒品释》中说:“若有成就如是意乐,律仪乃生,若未成就,则戒不生。”

  未二、境差别

  须在何种对境前受律仪呢?即“应访求已发大愿的同法菩萨,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即应寻求已发愿菩提心,善自安住菩萨律仪,有智慧、有能力,对受戒所有作请白等的语表,既能忆持文句,又能解释仪轨内容的菩萨,应在具足这些功德的菩萨前请受。

  相反,“不应从一切聪慧菩萨受菩萨戒,谓坏意乐、坏加行。”虽然具有聪慧能通达仪轨内容,但失坏意乐与加行的菩萨,不能作为传戒上师。

  “坏意乐”,即无净信,对菩萨律仪最初没有胜解,其次也不趣入,又不思惟或不精进。

  “坏加行”,即失坏六度加行。

  一、布施方面:如果是对身体、财物有悭贪心,心随悭贪而转、被贪压制,未得时贪欲强烈、已得后却不知足、忍受布施违品的人,不应依他受戒。

  二、持戒方面:如果是违犯根本罪、律仪无余毁坏(没有戒体),或者有剩余律仪但造恶作罪,对学处不恭敬、放逸的人,不应依他受戒。

  三、忍辱方面:如果是遇逆缘不能堪忍、现前恼乱心的忿勃者,忆念怨害数数恼乱的怀恨者,对他人的恶骂、嗔怒、捶打、寻过失等不堪忍受者,不应依他受戒。

  四、精进方面:如果是不喜爱善法的懒惰者,欢喜恶法的懈怠者,即多分耽著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喜爱谈论、以猥杂言语空耗时间的失坏精进者,不应依他受戒。

  五、静虑方面:如果是心不能安住奢摩他等的散乱者,下至不能在挤牛奶的短暂时间内对一善所缘修持住心者,不能依他受戒。

  六、般若方面:(一)现行恶慧,即自己不能了知真实的暗昧者,或纵然为他宣说也不能理解的愚痴类者,或性情愚蒙、心极怯弱者;(二)持恶慧因,即毁谤菩萨经藏、菩萨论藏者。不应依此二者受戒。

  午二、受法差别

  一、受者受法的差别

  先应顶礼传戒者双足,并如胜敌论师、无畏论师所说,首先供献曼陀罗,其次请白说:“我今欲于善男子所,乞受菩萨净戒律仪,惟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

  受者应顶礼并主动求受,因为:若不恭敬则不会生戒,若不求受也不会生戒。

  二、境受法的差别

  有能力传授净戒的菩萨,应当为求戒菩萨广说菩萨律仪的广大利益,之后为他宣说学处的诸轻罪和重罪。又为了使他发起勇悍心,应告诉他:“善男子!谛听!汝今为欲令诸有情,未度者度,未解者解,未出者出,未涅槃者令般涅槃,绍继佛种令不断否?汝当于此发坚固心,立坚固誓。”

  巳二、修集资粮

  别解脱戒,只需对僧众生起恭敬心就能获得,而菩萨律仪则更为殊胜,所以首先必须供养一切诸佛菩萨,之后才能获得。总的先应洒扫地基,善加严饰处所,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及诸圣像,犹如十方诸佛菩萨亲自现前一般。求受菩萨律仪者,应偏袒右肩,于佛像前专心忆念:三世诸佛及现前安住十方已入大地获得甚深智慧、广大威力之诸菩萨众的不共功德,都是因为成就如是律仪而获得,从而生起殷重的信心。

  其次,迎请尊长坐于狮子座上。按仪轨所说,于尊长应作佛想,并且陈设众多上妙的花香、灯烛。上师引弟子于三宝和上师前,首先礼赞,并以曼陀罗和供物恭敬供养。

  菩萨律仪须由最殊胜的善净意乐才能生起,故应至心随自己现在的功用能力及宿因力,生起殷重清净的信心,或者由这些因缘力,生起少许净心恭敬供养。

  巳三、劝速授戒

  此后求戒菩萨应谦恭作礼,右膝着地或蹲跪而坐,如是祈请:“大德(上师若是在家身,则称其‘善男子’;上师若是出家身,戒腊幼,则称‘具寿’,戒腊高,就称‘大德’),惟愿哀愍,传授我菩萨净戒律仪。”

  阿底峡尊者说,应再次祈请说:“惟愿速授。”如是请求三次。

  巳四、修胜欢喜

  祈请阿阇黎传戒之后,自己应专心忆念一境,长养清净心,即思惟:“我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的大福德藏。”接着思惟此义而生起欢喜心,恭敬合掌默然安住。

  巳五、诘问障难

  有智慧、有能力的传戒者,或安坐或站立,以无乱心对受戒者说:“某某善男子听!(或法弟子听!)汝是菩萨否?”

  受戒者应答:“是。”

  “汝发了菩提大愿否?” 应答:“已发。”

  传戒上师诘问这两个问题有二目的:一、为了醒觉种性堪能;二、为了坚固愿心。(诘问“你是菩萨吗”,是令受戒者种性的功能力醒觉;诘问“你发了菩提愿吗”,是让他坚固愿心。)

  辰二、正行法

  上师首先应善加开晓受戒仪轨的文义,其次应这样说:“汝如是名善男子,过去一切菩萨所有学处、所有净戒,未来一切菩萨所有学处、所有净戒,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所有学处、所有净戒。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菩萨所有一切学处,菩萨所有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从我受否?”如此重复说三遍。每说一遍时,受戒者都回答“受”。

  所谓学处,即所应修学之处;所谓净戒,即于学处修学的自性。

  此段仪轨中,首先显示三世菩萨共同的修学,其次说到学习之相,即过去菩萨已完成这个修学,未来菩萨即将进入这一修学,现在菩萨正在修学。最后将一切学处、净戒归摄为三聚净戒,这是所正受的菩萨律仪。

  辰三、结行法分四:一、请证 二、赞扬胜利 三、礼谢供养 四、不应率尔宣说律仪

  巳一、请证

  传戒菩萨在佛像前,向十方现在一切诸佛菩萨顶礼双足,并合掌说:某菩萨现在于我某菩萨面前,乃至三说求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某菩萨作证,正受菩萨戒。惟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的诸佛菩萨第一真圣,对于一切时处不现的一切有情悉能现量知觉的您们,也来为这位菩萨作证。(此处“不现”是针对凡夫而说隐蔽不见,诸佛菩萨则无不现见。诸佛菩萨了然现见当下传戒、受戒者表白的情况,故请诸佛菩萨作证。)

  此处传承的作法是:弟子不起立,自己应以胜解观想顶礼十方刹土中诸佛菩萨的双足,向每一方均礼三拜,散花供养。之后起立合掌,首先祈请诸佛菩萨存念说:“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然后祈请作证。

  顶礼上、下方的作法:观想上、下,同时向东方顶礼及向西方顶礼。

  巳二、赞扬胜利

  受戒羯磨的当下,十方无边世界中现在安住的诸佛及入大地的诸菩萨前,法尔显现座位震动等瑞相,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已受取了菩萨律仪。此后对于在何地、于谁前、是谁求受律仪等,诸佛菩萨生起忆念。由于忆念的缘故,正智见转,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名为某某的菩萨在某菩萨前正受净戒律仪。诸佛将这位受戒菩萨视为爱子,菩萨视其为胞弟,生亲善心,眷念怜悯,愿他无有灾难、众义成就。因为诸佛菩萨眷念之故,使得这位菩萨诸善增广、无有退减。

  与其它所受的净戒律仪相比,菩萨受取净戒律仪具有以下四种殊胜,故而最为殊胜。

  一、再无超出菩萨律仪之上故,称为无上。

  二、受菩萨律仪摄集无量福德果利之故,称为无量大福德藏之所随逐。

  三、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以增上意乐所发起故,称为第一善心意乐之所发起。

  四、普能对治一切有情身口意三业所起一切恶行。

  受别解脱戒相比于受菩萨戒的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计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邬波尼沙昙分亦不及一。

  巳三、礼谢供养

  师徒均起立,如前一样供养十方无边世界中的诸佛菩萨,顶礼诸佛菩萨双足。

  巳四、不应率尔宣说律仪

  诸菩萨虽于受菩萨律仪的仪轨能够持文解义,但对嗔恚、毁谤菩萨藏而无信心的有情,终究不应轻率、不观察法器,便为其宣说文句、开晓仪轨的意义。

  因为:此类有情听闻后不能信解,由于被大无知障覆蔽而将诽谤仪轨不善、不清净、无意义。如同安住菩萨律仪能成就无量大福德藏,由诽谤之故,诽谤者也将被无量罪障随逐。

  卯二、无师法

  虽然想受菩萨戒,但又未能值遇具备上述功德的传戒上师时,应在佛像前自受菩萨戒。

  即:应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或以蹲跪坐而说:“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菩萨所有一切学处,菩萨所有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于尊等前我亦誓受。”如是重复说三遍后,其余一切均如前而作。

  寅三、受已如何学习道理分三:一、何所学处 二、其中能摄诸学道理 三、于此如何学习次第

  【第三分三:一、何所学处;二、其中能摄诸学道理;三、于此如何学习次第。 今初】

  卯一、何所学处

  【若广差别虽无边际,随类略摄,于六度中尽摄菩萨诸应学事,故六度者,摄菩萨道一切扼要大嗢柁南。】

  若广说菩萨学处的差别,虽然无有边际,但若按大类简要归纳,则在六度中无余含摄了菩萨所应修学的学处。因此,六度是总摄菩萨道一切扼要的大纲要。

  这是说,菩萨道的要点都含摄在六度中。

  【四摄亦即于其中:摄施易知;爱语者,是依六度教诫所化;利行者,是安立他于所教义;同事者,是自亦同所化行故。】

  四摄也含摄在六度中,显然,布施度中含摄了布施摄。其它三种摄中,爱语是依六度法教诫所化,利行是将他人安立于所教导的六度中,同事是自己也和所化一同行持六度。

  换言之,“爱语”是演说六度的教诫,“利行”即将他人安立于六度,“同事”是和众生一同修行六度,皆与六度相关,只是为了显示成熟有情的道理,而另外安立了四摄。其必要是针对“成熟有情”这一主题,显示其中的道理。

  【又二资粮及三学等,亦摄菩萨一切正道,然如六度所引解了,诸余能摄则不能尔,故以六度为能摄事最为第一。】

  “六度所引解了”:六度是一种菩萨行的归类法,由此归类所引生多方面的了解,称为“六度所引解了”。“能摄事”:能统摄之事。比如,把人类按行业归为士、农、工、商四类,这四类即是能统摄人类之事。或将有情归为圣、凡两类,圣凡即是能摄有情之事。

  虽然以福慧二资粮、戒定慧三学等,也能摄尽菩萨的一切正道,但却不能如六度那样引生许多不共的了解,因此在各种能统摄菩萨道的能摄事中,以六度最为第一。

  卯二、其中能摄诸学道理分二:一、正义数量决定 二、兼说次第决定

  【第二分二:一、正义[95]数量决定;二、兼说[96]次第决定。 今初】

  辰一、正义数量决定分二:一、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对佛说六度总纲密意的开解 二、狮子贤论师对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中观点的解释

  巳一、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对佛说六度总纲密意的开解分六:一、观待增上生数量决定 二、观待引发二利数量决定 三、观待引发圆满一切利他数量决定 四、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量决定 五、依一切种道或方便数量决定 六、观待三学数量决定

  【佛薄伽梵略说六度总嗢柁南,最胜绍尊[97]如佛密意而为开解,解释如是重要因相,令发定智,即此数量决定道理。】

  对于佛陀略说的六度总纲,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依佛密意开显、解释了六度之所以重要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发他人不可夺的智慧,其内容即是六度数量决定之理。

  【若于此理获胜定解,则执六度修持为胜教授故,当得定解。】

  如果对“六度数量决定之理”获得了殊胜定解,就会将修持六度执为殊胜教授,因此必须力求取得此定解。

  换言之,只要对以下的道理思惟透彻,就会生起感受,而将六度执为殊胜教授,即对原先并不重视的六度,执为极殊胜的实修教授。

  本论所具有的“一切圣言现为教授”及“速能获得胜者密意”之殊胜,在此又一次得到了体现。

  以上是点明,弥勒菩萨论中所开显的六度数量决定之理,并不是与修行无关的空头理论。实际上,这本是需要观察修的重要内容,要求学者自己作一番思考。为了能有坚定的志力,如理如量、如次第地投入六度修持,先要在认识上生起“六度是极殊胜教授”的深刻定解。学者若能遵循这些正理反复思惟,一旦引生定解,必定会执六度为殊胜教授。从此,不须他人劝励,将主动致力于六度的修行。否则,若无胜解摄持,则很难对修持六度矢志不渝。

  【其中分六。】

  午一、观待增上生数量决定分三:一、增上生圆满的必要性 二、增上生圆满的内容 三、增上生圆满的正因

  【观待增上生,数决定者。】

  未一、增上生圆满的必要性

  【谓圆满菩提广大行者,必须转经无量生世。此复进道若无圆满德相之身,如现在身略有少相,纵勤修行实难增进,故须身德一切圆满。】

  圆满菩提的广大修行,必须辗转经历无量生世。在这进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德相圆满的所依身,如同现在的所依身仅有少许功德相,则纵然精勤修行,也难以增长进步,因此所依身各方面的功德必须圆满。

  未二、增上生圆满的内容

  增上生圆满的内容,包括财富、身体、眷属、事业、不随烦恼而转和无颠倒取舍。

  先讲前四,再讲后二。

  【又须具足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同受用伴、凡所作业悉能成办四种圆满。】

  为了来世能够修持广大菩萨行,必须具备四种圆满:所受用的财富圆满、能受用的身体圆满、一同受用的眷属圆满、所作事业都能成办的事业圆满。

  前三者是围绕受用而说,所受用的是财富,能受用的是身体,一同受用是眷属。譬如,拥有住宅,所受用的住宅是财,能受用者是身,一同受用者是眷属。

  以下宣说须不随烦恼转和无颠倒取舍。

  【又此盛事亦多变为烦恼之缘,故须不随烦恼力转。】

  再者,这些圆满之事也多半会变成引生烦恼的因缘,因此务必不随烦恼的势力而转。

  【此犹非足,尚须对于诸取舍处,能善分辨、无倒进止。】

  这仍然不足够,还必须对诸取舍处有能力善加分辨,无颠倒地取舍。

  【若不尔者,犹如竹蕉结子便枯,骡孕自死,即彼盛事而为害故。】

  否则,就像竹子、芭蕉结子之后就会枯槁,骡子因怀孕而导致死亡,即依靠这些圆满反而将会损害自己之故。

  “芭蕉结子”、“骡子怀孕”比喻享用盛事,“便枯”、“自死”比喻其后果是毁坏自己。

  【若有智慧,知是往昔妙业之果,更勤修因令渐增长。若无智慧,受尽先果而不增新,后苦起首。】

  如果具有智慧,了知这些圆满都是往昔善业的果报,就会更加勤修正因,使它逐渐增长;如果没有智慧,只是享尽先前善业的福果,而不能创造新的福报,则在前福享尽之时,后苦便会开始现前。

  因此,有没有智慧所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有智慧的人,享福一分,修福十分,福德绵绵辗转增上;无智慧者,享福即是消福、造罪,前福享尽,后苦立即产生。

  未三、增上生圆满的正因

  【故于余生感六盛事,非为无因、不平等因,其随顺因定为六度。故于现法,当修当习当多修习六到彼岸,以殊胜因能感如是殊胜果故。】

  因此,来生感得上述圆满六事并非无因,亦非源于不平等因,其随顺因必定是六度。所以,此生应修、应习、应多修习六度,以殊胜因必能感得如是殊胜果之故。

  譬如,来生财富圆满,并不是无因无缘所能获得,以偷盗等不平等因也不会产生,其等流因必定是布施。因此,为了来世受用圆满,一定要多修布施,今生有一分耕耘,来世就有一分收获。

  又如,来生获得善妙人身,这并非是由不持戒或坏戒、破戒所成办,其等流因必是持戒。发心持戒、多持戒、善护戒,来世必得妙身,而且持戒越清净,人身越殊胜。

  依此类推,为了来世眷属圆满,应勤修安忍;为了来世事业圆满,应勤修精进;为了来世享福时有定力不随烦恼转,应勤修静虑;为了来世能明辨取舍,善用因缘而辗转增上,应勤修智慧。总之,创造未来各种圆满的方法尽在六度中。今生若能修好六度,未来必有善妙的增上生,由殊胜因必感殊胜果之故。

  以下是简别。

  【此是现前增上生果。身圆满等究竟增上生者,惟佛地有。】

  这是指暂时的增上生果。身圆满等究竟的增上生,唯一在佛地时才有。佛之色身、眷属、净土、事业,即是究竟增上生。

  【如《庄严经论》云:“受用身眷作,圆满增上生,恒不随惑转,诸事无颠倒。”】

  如《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受用、身、眷属、事业四种圆满增上生事,是由前四度——施、戒、忍、进所成办;恒时不随烦恼流转,于诸事无颠倒取舍,是由后二度定、慧所成办。

  小结:

  圆满的增上生(有法),须以六度成办,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增上生圆满之量安立为增上生的四种圆满、不随烦恼而转和能无误辨别而无倒取舍,对此,能成就的正因即是六度,在六度之外不需更多,少了也不能归摄的缘故。

  这一点也成立,因为:所受用的财富圆满,须依布施成就;受用者的身体圆满,须依持戒成就;一同受用者的眷属圆满,须依忍辱成就;所作的事业圆满,须依精进成就;恒时不随烦恼而转,须依静虑成就;于所作诸事无颠倒了知,须依智慧成就。若无六度,则无法成就此六种圆满的增上生事,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午二、观待引发二利数量决定分二:一、成办利他须依前三度 二、成办自利须依后三度

  【以如是身学菩萨行,菩萨惟有二所作事,谓正引发自利利他,是故观待引发二利,数决定者。】

  菩萨依靠增上生圆满之身修学菩萨行,只有两种所作之事,即引发自利和利他。因此,若观见引发自他二利所应修的正因不多不少恰好是六度,就可以决定:引发二利唯一应修六度。

  未一、成办利他须依前三度

  【其修利他,先须以财而作饶益。此若损恼有情而施,亦无所济,善遮损他[98]及所依事[99],利他极大,故须尸罗。若不能忍他作怨害,报一报二[100],戒难清净,故戒究竟,须耐怨害忍。由不报复,能免众多他所造罪,他若信乐堪令行善,故是最大利他。】

  以修持利他而言,首先须以财物饶益有情。对此若边损恼有情边行布施,也无助益,若能遮止损害众生的行为和意乐,则利他极大,因此必须护戒。若不能安忍他人的损害,报一报二,则戒律也难以清净,所以持戒要达到究竟又须依靠耐怨害忍。由于不报复,就能让他人避免造下许多罪业,如果他人信乐,就能令他行善,因此是最大的利他。

  要成办利他:首先应以财物布施饶益有情,故须布施;为使利他广大,必须不损恼有情,故须持戒;不能安忍,则戒律不得清净,故须忍辱。因此,欲成办最大的利他,必须修持布施、持戒、安忍。

  未二、成办自利须依后三度

  【自利者,谓以慧力得解脱乐。若心散乱不能得此,故须静虑令心住定,堪能如欲安住所缘。有懈怠者不能生此,故须昼夜发勤精进,无有劳倦。此即彼等一切根本。】

  所谓自利,即是以智慧力获得解脱的安乐。如果内心散乱,则不能获得解脱,所以必须由静虑令心安住三摩地,堪能按自己的意愿安住于所缘境。若有懈怠则不能引生静虑,所以必须日夜不断地激励自己精进,毫无疲倦地修持。精进即是这一切(指静虑和智慧)的根本。

  自利是以智慧获得解脱,智慧要依静虑产生,而静虑又依精进引生,因此成办自利必须依赖智慧、静虑、精进三度。

  【故修二利,六度决定。】

  因此,修持自他二利决定要依六度,数量决定。

  【如云:“勤行利有情,修舍不害忍,住脱及根本,一切自利行。”】

  如《大乘庄严经论》所说:菩萨精勤利益有情之时,修习施舍饶益他人;又以持戒不损害有情,远离杀生、不与取等恶业;他人损害也不报复,仍然以安忍而作利益。因此,成办利他必须依赖前三度。修习静虑,令心安住所缘;依定修持智慧,令心解脱;二者的根本或所依即是精进,因为依靠精进便能令心入定而修持胜观。因此,须以后三度修持一切自利行。

  【此中利他非一切种。】

  【言住脱者,心住所缘是静虑行迹[101],解脱生死是慧行迹。若辨此二,则于寂止不致误为毗钵舍那。如是自许甚深持心,亦仅是此静虑一分,故于六度圆满之体,当求定解。】

  所说的“住”和“脱”,应当辨别其各是何者的结果:心安住所缘是修习静虑的结果,解脱生死是修习智慧的结果。若能辨明这二者的差别,就不致于把寂止误认为胜观。比如,有人认为自己护持心的程度很深,其实这也只是静虑的一部分。因此,应对六度圆满之体求得定解。

  若对六度圆满的体性获得定解,则不会产生各类修行上的偏差,即不会把寂止当成胜观,不会以智慧而舍弃方便,不会偏于自利,也不会忽视前前而只重视后后等等,有很多必要。

  小结:

  自他二利(有法),须以六度成办,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布施而不损恼他人并且达到究竟的缘故,而成办他利;依靠不倦的精进,令心安住所缘并以智慧修习解脱之故,而成办自利。能成办二利的正因在六度之外不需要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

  对此成立的理由:

  要成就利他,最初将有情摄受为眷属,须依惠施财物的布施;其次,行持远离损恼的布施,须依持戒;持戒要达究竟,须依遭人损害而不报复的忍辱。要成就自利,须依能解脱二障的智慧,智慧又须依赖堪能如欲安住所缘的静虑引发,而定慧二者的所依即是精进。若无六度,则不能成办二利,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午三、观待引发圆满一切利他数量决定

  【观待引发圆满一切利他,数决定者。】

  【先以财舍除其匮乏,次于有情不为损恼,且忍怨害,于助他事发起精进而无厌离,依于静虑以神通等引摄其意,若成法器,次依智慧善说断疑,令解脱故,六度决定。】

  “依于静虑以神通等”:静虑是引发神通等的正因,引摄众生必须依靠神通等方便。

  首先通过惠施财物遣除有情的匮乏,其次不损恼有情,并且忍受怨敌伤害而不报复,对饶益有情的事业发起精进、心无疲厌,依靠静虑运用神通等引摄众生的心,使他生起信心,一旦堪为法器,便以智慧为他说法断除疑惑,使其解脱。因此,从引发圆满的利他而言,须依六度,数量决定。

  【如云:“不贪及不害,耐怨事无厌,引摄善说故,利他即自利。”】

  如《大乘庄严经论》所说:以无贪施舍有情所需的物资,令其受用不匮乏;以持戒不损害有情;以忍辱遭受有情伤害时不生嗔心,堪能忍耐怨害;以精进对行持利他之事心无疲厌;以静虑显现神通等,使有情生起信心并且欢喜;以智慧能为所化善说圣法,由此成办他利。如此精勤利他,暂时也能自然成办自利,究竟能让自己获得无上菩提。因此,依靠六度能任运产生自他二利。

  小结:

  圆满利他(有法),须以六度成办,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既以布施财物遣除他的贫穷,又不对他作损害,又在他损害自己时能够安忍,又对行持利他之事心无疲厌,又以神通使他生信,又以佛的善说解脱他的相续,由此必能圆满成就他利。对此,在六度之外不需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

  这一点也成立,因为:要做到让所化不匮乏,需要布施;要做到不损恼他人,需要持戒;要做到他人损害时安然忍受,需要忍辱;要做到行持利他事业何时也不厌离,需要精进;要做到以神通等令他人信服,需要静虑;要做到相应法器而善说开导,需要智慧。因此,若无六度则不能圆满利他,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以下是对于前二种观待道理总的教诫。

  【此二颂[102]说修自他利不可不依六度,若于引发自他利理获得定解,则能殷重修习六度。】

  这两颂说到修持自他二利不可不依仗六度,如果对六度能引发自他二利的道理获得定解,就能殷重修习六度。

  午四、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量决定

  【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者。】

  【谓已得财位无所贪著,及于未得不希求故,于诸财位能不顾恋;有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戒敬戒;依情非情所生众苦,能堪忍故不起厌患;修善所作勇悍无厌;修奢摩他无分别瑜伽,及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以此六事摄尽一切能趣大乘[103],此由六度次第引发,无须更多。】

  一、对于已获的财位无所贪著,对于未获的财位心无希求,由此便能不顾恋财位。

  二、不贪财位,则能守护好学处,受持戒、恭敬戒。

  三、依靠有情和无情所引生的众苦都能安忍,故而不起厌离。

  四、修持善法内心勇悍无有厌倦。

  五、六、修持奢摩他的无分别瑜伽和毗钵舍那的无分别瑜伽。

  以这六事摄尽了一切能趣入大乘的行为,这些是由六度依次引发的,此外不需更多。

  【如云:“不乐著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诸大乘惟此。”】

  “不乐著受用”:对内外一切受用不欢喜、不贪著。

  “极敬”:对戒律极其恭敬,连微小的恶作罪也不造作。

  “二无厌”:对依有情和无情所生的众苦不生厌离,以及修持善法无有疲厌,即是安忍和精进。也就是,依靠安忍而能忍受有情的损害与种种苦行,依靠精进饶益一切有情,任何难行都能行持,心无疲厌,并且发起无量精勤。

  “无分别瑜伽”:以静虑一缘专注而安住的无分别瑜伽,及以智慧对诸法都无分别的瑜伽。

  “诸大乘唯此”:一切菩萨的行为唯一是此六者,大乘行为尽在其中。

  【由是因缘,欲入大乘弃舍六度,实为相违。】

  由于趣入大乘的行为唯一是六度,因此,欲趣入大乘却舍弃六度,实际是自相矛盾。

  小结:

  一切大乘道(有法),以六度能归摄,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不贪著受用而恭敬学处,安忍依有情、无情所生之苦,于一切大乘道心不舍离,从而修行止观所摄的一切圣道,由此将圆满一切大乘。对此,在六度之外不需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

  这一点也成立,因为:对受用不欢喜、不贪著,须依布施;恭敬学处而如理守护,须依持戒;对于依靠有情和无情所生之苦不生厌离,须依安忍;作任何善法加行不生厌离,须依精进;以寂止不分别,须依静虑;以胜观不分别,须依智慧。若无六度,则不能圆满一切大乘道,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午五、依一切种道或方便数量决定

  【依一切种道或方便,数决定者。】

  《大乘庄严经论》中用的是“道”字,此处解释为方便。以下依次解释每一度分别是何者的方便。

  【谓于已得境界受用无贪欲道或方便者,谓行惠施,由修能舍离彼贪故。】

  对已获得的境界受用心无贪欲的方便(道),即是行持布施,通过修布施便能舍离对受用的贪欲之故。

  【诸未得境为得彼故功用散乱[104],防护方便,谓持净戒,由能安住苾刍律仪,一切事业边际散乱悉不生故。】

  为了追求未得到的境界受用,而引起勤作的散乱。能防止这些散乱的方便,即是持戒。因为若能安住比丘律仪,一切事业的散乱都不会产生。

  凡夫散乱习气严重,分别心没有约束时,会不断向外攀缘、散乱。佛制定戒律,禁止了一切导致散乱的因缘,若能安住佛制学处,就不会趣向散乱、行持无意义之事。比丘戒断行的学处圆满、广大,若能安住比丘律仪,一切无意义的散乱都可以遮止。

  【不舍有情方便,谓能堪忍,不厌怨害一切苦故。】

  不舍弃有情的方便,即是能堪忍,因为修习安忍便能不厌离怨敌损害等一切苦恼之故。

  【增善方便,谓发精进,由发精进善增长故。】

  增长善根的方便即是精进,由发起精进能令善根辗转增长之故。

  【净障方便,谓后二度,静虑伏惑,般若能净所知障故。】

  净除二障的方便,即是后二度——静虑和般若,因为以静虑能压伏烦恼障、以般若主要能净除所知障之故。

  【故六度决定。】

  一切种类的方便,都包含在六度中,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如云:“不贪诸境道,余防为得散[105],不舍有情增,余二能净障。”】

  如《大乘庄严经论》所说:不贪五欲境界的正道即是布施,因为舍与贪相违,施舍了一切所有,心也就无贪无执了;防止因追求五欲而内心散乱的正道,即是持戒,因为持戒可以约束自心,不令心趣入追求、经营世间琐事的散乱中;当有情以各种邪行损害自己时,能够不舍弃有情的正道,唯一是安忍;令善根不断增长的正道,即是精进;剩余的静虑和般若能清净二障,大乘静虑是压伏二障的正道,般若为根断二障的正道。

  【又不随已生欲尘散乱,自在转者,谓无贪施。】

  不随已产生的欲尘散乱,自在而转的方便,即是无贪的布施。

  【若先未生预遮灭者,则须尸罗防护无义、非义散乱。】

  尚未产生之前,若要预先遮止、息灭,则须以戒律防止无有实义及具有邪义的散乱。

  【恶行有情数多易遇,由此因缘退舍利他,能对治者,谓当修习有力堪忍。】

  行为恶劣的有情数量众多而且容易值遇,菩萨往往因此退失或舍弃利他,对此能对治的方便,即是修习有力量的安忍。

  【净善众多长时修作令增长者,要由思惟此胜利等,发起恒常猛利勇进。】

  对于众多清净的善法,要由长期修持使其增长,必须依靠思惟此善法的利益等,以发起恒常猛利的勇猛精进。(思惟胜利等,能让修善的欢喜心持续不断而且力量强猛。)

  【暂伏烦恼,须修静虑。灭烦恼种及所知障,谓须般若。】

  暂时压伏烦恼,须依修习静虑。摧灭烦恼种子和所知障,须依修习般若。

  【此于六度,能与最大决定知解。】

  思惟这些道理,能给予学人应修六度的最大定解。

  当今时代,五欲的诱惑力极大,处在迷乱的欲尘中,要使心不贪著五欲的方法,即是修布施。要防止心随五欲外散的方法,即是持戒。于此浊世之中,不免会遇到许多恶行有情,而让自己不退失利他的方法,是修忍辱。要在各种违缘、苦受之中坚持修行,必须依靠思惟善行的利益等,从而发起猛利、恒常的欢喜心。压伏烦恼的方法是修静虑,灭除二障的方法是修般若。所以,到彼岸的一切方便即是六度,大乘行者应当昼夜勤修六度;若离开六度,就会中途退转,无法圆满菩提。

  小结:

  大乘一切方便(有法),以六度能含摄,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大乘的一切方便完全摄于六种方便之中,即:对已得的身体和受用遮止贪著的方便,对未得的欲尘防止因追求而散乱的方便,内心不舍有情的方便,增长善法的方便,净除二障的方便,即是六度,在六度之外不需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

  这一点也成立,因为:心要不随五欲流转,须依不贪著欲境的布施;防止因追求五欲而功用散乱,须依防止散乱的持戒;不因有情恶劣、数量众多而退舍利他,要依内心不舍的忍辱;对于数量众多的善法,需经长时修行使其增长,要能对此不生疲厌并增上欢喜,须依精进;压伏烦恼障,须依静虑;坏灭二障种子,须依般若。若无六度,必不能如是成就,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午六、观待三学数量决定

  【观待三学,数决定者。】

  【戒学自性即是戒度,此要有施,不顾资财,乃能正受,是戒资粮;既正受已,由他骂不报骂等[106]忍耐守护,忍是眷属。静虑心学,般若慧学,精进遍通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

  戒学的自性是持戒度,这又要有布施、不顾恋资财才能真正受戒,所以布施是持戒的资粮;受戒之后,要由他骂不还骂等的忍耐心守护戒律,故安忍是持戒的眷属。静虑是心学,般若为慧学,精进则通于戒定慧三学。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如云:“依三学增上,佛正说六度,初学摄前三,后二摄后二,一通三分摄。”】

  如云:针对戒定慧三学,佛陀无颠倒地宣说了六度。戒学中包含施、戒、忍前三度,后二者心学、慧学中含摄静虑、般若后二度,精进一度通于三学,属于三学所摄。

  小结:

  三学(有法),以六度能归摄,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圆满三学必须依赖六度,在六度之外,不必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

  这一点也成立,因为:戒学的体性,即是持戒;为了不贪受用而真正受戒,需要布施;持戒时要做到不违越沙门四法,需要安忍。故前三度摄于戒学。静虑是心学的自性,般若是慧学的自性,精进通于三学。因此,以六度能使三学究竟圆满,若无六度则不能圆满成就三学。

  以下总的教诫应重视六度数量决定的道理。

  【如是当以何等胜身、圆满何等自他二利、安住何乘、由具几种方便之相、修行何学,能满能摄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诸学者,当知即是六波罗蜜。】

  此句实际是上述六种观待道理的总结。

  如是应当以何等殊胜之身、圆满哪些自利他利、安住何种大乘中、由具备哪几种方便之相、修行何种学处,能圆满如是身、如是二利、如是大乘,能统摄如是方便、如是三学的妙法,须知即是六波罗蜜多。

  【总摄菩萨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广大定解,应当思惟。】

  对这总摄菩萨一切修要的大总纲,乃至没有获得广大定解之前,应当不断思惟,直到获得决定为止。

  “广大定解”,是学习这一科所应达到的目标。“广大”,是指认识到一切菩萨的修要全都含摄在六度中,犹如百川同归大海,由此方知六度是菩萨万行的总纲。

  总的必须认识“万行归六度”、“六度开万行”。“万行归六度”,是由思惟以上内容,而认识到菩萨万行的关要完全摄于六度中;“六度开万行”,即由此广大定解积极趣入六度,开展菩萨道的无量修行,此内容将在下一科判中广说。

  巳二、狮子贤论师对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中观点的解释分三:一、就断除所治品的能治法数量决定 二、就能成办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数量决定 三、就随顺成熟有情数量决定

  午一、就断除所治品的能治法数量决定

  【又初不令超出生死,其因有二,谓贪资财及著家室。能治此者,谓施及戒。】

  最初不让我们出离生死的主因有两个,即贪著资财与贪著家室。其能对治即是布施和持戒。以布施能远离对资财的贪执,以持戒能远离对家室的贪执。

  【设暂出离,不能究竟而复退堕,其因有二,谓由有情邪行众苦、长修善品而生厌离。能治此者,谓忍及进。】

  虽然暂时出离了,但修道不能究竟而中途退堕的因素也有两个,即由于遭遇有情的邪行和众苦而生厌离,以及由于长期修持善法而生厌离。其能对治即是安忍和精进。

  【以耐众苦及他怨害,经无量时犹如一日,善知修习勇悍之法,若多修练发起忍进,则能对治退堕之因,极为扼要。】

  依靠忍耐众多勤苦和他人的损害,经历无量时间犹如一日,善能了知并修习勇悍之法,如果多修多炼而发起安忍、精进,便能对治退堕之因,此极为扼要!

  【非但修此菩萨诸行,即现在时修诸善行,于少艰辛忍力薄弱,于所修道无大勇悍,以是因缘初入虽多,然于中间能不退者,实不多见,皆由未修忍辱、精进教授所致。】

  不仅长劫修持菩萨诸行,即便现在修一些善行时,由于对少许艰辛忍耐力薄弱,对所修之道没有大的勇悍心,以致最初趣入的人虽然很多,但中途能不退转的实为罕见,这些都是由于没有修习忍辱和精进的教授所导致的。

  【又于中间虽未退转,然有二种失坏之因,谓心散乱不住善缘及坏恶慧[107]。对治此者,谓静虑、般若。】

  另外,在修道中间虽然没有退转,但有二种失坏修道的因素,即内心散乱不安住于善所缘以及颠倒取舍的恶慧。此二者的能对治,即是静虑和般若。

  以下说明为何散乱和恶慧是失坏善法之因。

  【佛说散心修念诵等无大义故。】

  佛说以散乱心修习念诵等没有大的义利之故。

  这是以散乱会失坏善法的理由。即以散乱心行善,势力薄弱,杂诸妄念,利益极小。

  【若于内明法藏之义无简择慧,虽于粗显取舍之处,亦起错误颠倒行故。】

  如果对内明三藏法义不具备简择的智慧,即使对粗大、明显的取舍处,也会错误颠倒而行持之故。这是以恶慧失坏善法的理由。即没有智慧而颠倒行善,不但无益而且有损。

  因此,只是修忍辱、精进使自心不退转还不足够,还必须修习静虑、般若,才能保证善行不失坏。

  【此依断除所对治品能治增上[108],数量决定。】

  以上是依断除所对治品的能治法,说明六度数量决定。

  小结:

  断除所对治品的能对治法(有法),需要六度,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最初障碍超出生死、中间退堕、最后失坏的因缘决定只有六个,其能对治即是六度,在六度之外,不必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

  这一点也成立,因为:贪著资财而不能超出生死,须以布施对治;贪著家室而不能超出生死,须以持戒对治;虽已出离资财和家室,但因众生的邪行及众苦而生厌离,致使中途退堕,须以忍辱对治;由于长期修持善法加行而生起厌离,以致退堕,须以精进对治;虽无退堕,但以散乱心不能安住善所缘而失坏善法,须以静虑对治;虽无退堕,但以邪慧失坏,须以般若对治。若无六度,则不能如是对治,因此六度数量决定。

  午二、就能成办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数量决定

  【依能成办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数决定者,谓初四度是定资粮,以此四种能成不散静虑度故;依此因缘若修妙观,则能通达真实义故。】

  从能成办一切佛法的根本扼要——止观来衡量,六度数量决定。因为:前四度为定资粮,依靠这四度能成办不散乱的静虑度;又依此静虑因缘,若修妙观,则能通达真实义。

  小结:

  一切佛法的根本扼要(有法),以六度能成办,数量决定(所立)。

  因为:以静虑体性的寂止和智慧体性的胜观堪能成办一切佛法功德,而成就止观须依六度,不必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

  这一点也成立,因为:以施、戒、忍、进四者成就不散乱的静虑,故为三摩地资粮;依于静虑体性的寂止成就胜观,故是智慧资粮。若无六度则不能如是成就。

  午三、就随顺成熟有情数量决定

  【随顺成熟有情增上,数决定者,与前所说第三义同。】

  “第三义”指“观待引发圆满一切利他,数量决定”。

  从随顺成熟有情的方面衡量,六度数量决定,此与上面所说的第三义相同。

  【此是圣者无著所许,如狮贤论师所立而说,对于六度引发定解,最为切要。】

  以上是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中所承许的观点,本论按照狮子贤论师在《般若八千颂与现观庄严论对照广释》中的安立而解说,这段内容对于六度引发定解最为切要。

  辰二、兼说次第决定分三:一、生起次第 二、胜劣次第 三、粗细次第

  【第二,兼说次第决定分三。】

  巳一、生起次第

  【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于诸资财不顾不贪,则能受戒;若具尸罗善防恶行,则于怨害而能堪忍;若有忍耐不厌难行,退缘微少,能发精进;若能昼夜发勤精进,能发正定,心于善缘堪能安住;若心定者,乃能如实通达真实。】

  六度生起的次第:若能布施,对资财不顾恋、不贪著,便能受戒;若具足戒律,防护三门恶行,便能安忍怨敌的损害;若有安忍,心不厌舍一切难行,修道退转的因缘微少,便能引发精进;若能昼夜勤奋精进,便能引发正定,内心堪能安住善所缘;若心一缘专注而不散乱,便能如实通达真实。

  从反面观察:以贪著受用之故,便无法舍家受戒;以不能禁止身口意诸恶行之故,便无法安忍损害及众苦;以不能安忍众苦之故,便无法发起精进;以不能恒时精进行善之故,便无法成办一缘安住的静虑;以不能一缘安住之故,便无法生起通达真实的智慧。因此,六度以前前为因便能生起后后,若无前前则无法成办后后。

  因此,以前因后果排列次第,决定是从布施排至般若。

  巳二、胜劣次第

  【胜劣次第者,前前微劣,后后殊胜。】

  六度胜劣之次第,即:依次前前比后后微劣,后后较前前殊胜,因此先说微劣者再说殊胜者。

  世间虽有布施者,但能严禁自己身语意造恶者更为稀有,因此布施为下品,持戒为上品;严禁恶行虽难,但受伤害时心能安忍不动更难;安忍虽难,但恒时于善法发起精进更难;恒时精进虽难,但以三摩地令心调柔更难;成就四禅、四无色界心虽难,但以智慧证悟真谛更难。所谓易修,即烦恼粗重时也能修;所谓难修,即要求烦恼微薄、功德广大。因此,以劣胜排列次第,一定是从布施排至般若。

  此外须知,此处的胜劣只是针对同一人的事、意乐、所依而说。如果身份不同,则后后超胜前前并不决定,比如,资粮道菩萨的持戒不如登地菩萨的布施殊胜。而且,这只是从大体上安立,如果事相不同,则六度不决定前劣后胜。比如,断不与取不如布施身命殊胜,稍稍精进行善不如安忍大的损害殊胜。

  巳三、粗细次第

  【粗细次第者,前较后者易转易作,故相粗显;后较前者难转难作,各较自前,故为微细。】

  粗细的次第:“粗”指前前比后后容易趣入、容易行持,所以行相粗显;“细”是后后较前前难以趣入、难以行持,因此较前前微细。

  比如布施,上至总统下到屠夫都能趣入,所以容易了知也容易行持,其行相最为粗显。相比之下,持戒则较微细,而安忍又比持戒更细,如此越往后者自性越微细,最后的般若最为微细。因此,若以粗细程度排列次第,决定是从布施排到般若。

  【《庄严经论》云:“依前而生后,安住胜劣故,粗显微细故,说如是次第。”】

  《大乘庄严经论》说:依前前而引生后后的缘故,前前微劣、后后殊胜的缘故,以前前粗显、后后微细的缘故,而宣说如是次第。

  世上最善妙的话语,佛陀皆已说尽;世上最准确的法相,佛陀都已善为安立。佛语字字句句都体现了大智慧。佛以尽所有智照见一切差别相、一切缘起、一切道,因此宣说了六度总纲。我们学习四谛,从最初的鹦鹉学舌,到学习大论之后,知道仅仅“苦集灭道”四字,就包含了如海般深广无量的法义。同样,此处佛说六度,具有种种数量决定、次第决定的道理,成为摄尽一切菩萨道修要的大总纲。对此,越往后面越能充分体现。

  附录 一: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一百一十苦文

  此中菩萨于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无量。何等名为百一十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

  复有二苦。一欲为根本苦,谓可爱事若变若坏所生之苦。二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触,即于自体执我我所,愚痴迷闷生极怨嗟。由是因缘受二箭受。谓身箭受及心箭受。

  复有三苦。一苦苦,二行苦,三坏苦。

  复有四苦。一别离苦,谓爱别离所生之苦。二断坏苦,谓由弃舍众同分死所生之苦。三相续苦,谓从此后数数死生展转相续所生之苦。四毕竟苦,谓定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类。五取蕴苦。

  复有五苦。一贪欲缠缘苦,二瞋恚缠缘苦,三昏沉睡眠缠缘苦,四掉举恶作缠缘苦,五疑缠缘苦。

  复有六苦。一因苦,习恶趣因故。二果苦,生诸恶趣故。三求财位苦,四勤守护苦,五无厌足苦,六变坏苦。如是六种总说为苦。

  复有七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虽复希求而不得苦。

  复有八苦。一寒苦,二热苦,三饥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恼苦,谓无系等诸外道类,七他逼恼苦,谓遭遇他手块等触蚊虻等触,八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复有九苦。一自衰损苦,二他衰损苦,三亲属衰损苦,四财位衰损苦,五无病衰损苦,六戒衰损苦,七见衰损苦,八现法苦,九后法苦。

  复有十苦。一诸食资具匮乏苦,二诸饮资具匮乏苦,三骑乘资具匮乏苦,四衣服资具匮乏苦,五庄严资具匮乏苦,六器物资具匮乏苦,七香鬘涂饰资具匮乏苦,八歌舞伎乐资具匮乏苦,九照明资具匮乏苦,十男女给侍资具匮乏苦。

  当知复有余九种苦。一一切苦,二广大苦,三一切门苦,四邪行苦,五流转苦,六不随欲苦,七违害苦,八随逐苦,九一切种苦。

  一切苦中复有二苦。一宿因所生苦,二现缘所生苦。

  广大苦中复有四苦。一长时苦,二猛利苦,三杂类苦,四无间苦。

  一切门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二傍生苦,三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摄苦。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一于现法中犯触于他他不饶益所发起苦,二受用种种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发起苦,三即由现法苦所逼切自然造作所发起苦,四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烦恼随烦恼缠所起诸苦,五由多发起诸身语意种种恶行所受当来诸恶趣苦。

  流转苦中复有六种轮转生死不定生苦。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三妻子不定,四奴婢仆使不定,五朋友宰官亲属不定,六财位不定。自身不定者,谓先为王后为仆隶。父母等不定者,谓先为父母乃至亲属。后时轮转反作怨害及恶知识。财位不定者,谓先大富贵后极贫贱。

  不随欲苦中复有七苦。一欲求长寿不随所欲生短寿苦,二欲求端正不随所欲生丑陋苦,三欲生上族不随所欲生下族苦,四欲求大富不随所欲生贫穷苦,五欲求大力不随所欲生羸劣苦,六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随所欲愚痴无智现行生苦,七欲求胜他不随所欲反为他胜而生大苦。

  违害苦中复有八苦。一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二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三饥俭逼恼之所生苦,四怨敌逼恼之所生苦,五旷野崄难迫迮逼恼之所生苦,六系属于他之所生苦,七支节不具损恼生苦,八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

  随逐苦中复有九苦。依世八法有八种苦。一坏法坏时苦,二尽法尽时苦,三老法老时苦,四病法病时苦,五死法死时苦,六无利苦,七无誉苦,八有讥苦。是名八苦。九希求苦,如是总说名随逐苦。

  一切种苦中复有十苦。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因苦,二受苦,三唯无乐苦,四受不断苦,五出离远离寂静菩提乐所对治家欲界结寻异生苦。是名五苦。复有五苦。一逼迫苦,二众具匮乏苦,三界不平等苦,四所爱变坏苦,五三界烦恼品粗重苦。是名五苦。前五此五总十种苦。当知是名一切种苦。

  前五十五,今五十五,总有一百一十种苦。是菩萨悲所缘境界。缘此境故,诸菩萨悲生起增长,修习圆满。

  附录 二:

  华严经·净行品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着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

  众会聚集,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着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

  受阇黎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

  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着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当愿众生:住正法界,离诸罪难。

  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

  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见着甲冑,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附录 三:

  华严经·入法界品[109]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

  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

  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依,诸菩萨行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铁围山,摄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花,不染一切世间法故。

  菩提心者如调慧象,其心善顺不犷戾故。

  菩提心者如良善马,远离一切诸恶性故。

  菩提心者如调御师,守护大乘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犹如坑阱,陷没一切诸恶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能穿彻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箧,能贮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妙华,一切世间所乐见故。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众欲热使清凉故。

  菩提心者如黑沉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

  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如毘笈摩药,能拔一切诸惑箭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释,一切主中最为尊故。

  菩提心者如毘沙门,能断一切贫穷苦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庄严故。

  菩提心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如劫末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

  菩提心者如无生根药,长养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

  菩提心者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烦恼浊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给一切诸贫乏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树,能雨一切庄严具故。

  菩提心者如鹅羽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

  菩提心者如白氎线[110],从本已来性清净故。

  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众生田故。

  菩提心者如那罗延,能摧一切我见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快箭,能破一切诸苦的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矛,能穿一切烦恼甲故。

  菩提心者犹如坚甲,能护一切如理心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能斩一切烦恼首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剑,能断一切憍慢铠故。

  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兵仗,能防一切诸苦难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手,防护一切诸度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

  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翳故。

  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

  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

  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

  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

  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

  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能水无穷尽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摄法故。

  菩提心者如大龙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菩提心者犹如命根,任持菩萨大悲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网,普摄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犹如羂索,摄取一切所应化故。

  菩提心者犹如钩饵,出有渊中所居者故。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

  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

  菩提心者如善持呪,能除一切颠倒毒故。

  菩提心者犹如疾风,能卷一切诸障雾故。

  菩提心者如大宝洲,出生一切觉分宝故。

  菩提心者如好种性,出生一切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住宅,诸功德法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市肆,菩萨商人贸易处故。

  菩提心者如炼金药,能治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蜜,圆满一切功德味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道,令诸菩萨入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器,能持一切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时雨,能灭一切烦恼尘故。

  菩提心者则为住处,一切菩萨所住处故。

  菩提心者则为寿行,不取声闻解脱果故。

  菩提心者如净瑠璃,自性明洁无诸垢故。

  菩提心者如帝青宝,出过世间二乘智故。

  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觉诸众生烦恼睡故。

  菩提心者如清净水,性本澄洁无垢浊故。

  菩提心者如阎浮金,映夺一切有为善故。

  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诸来者故。

  菩提心者则为义利,能除一切衰恼事故。

  菩提心者则为妙宝,能令一切心欢喜故。

  菩提心者如大施会,充满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则为尊胜,诸众生心无与等故。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能伏烦恼阿修罗故。

  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能动一切所应化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能烧一切诸惑习故。

  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无畏药离五恐怖。何等为五?所谓火不能烧,毒不能中,刀不能伤,水不能漂,烟不能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药,贪火不烧,瞋毒不中,惑刀不伤,有流不漂,诸觉观烟不能熏害。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脱药终无横难,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解脱智药,永离一切生死横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摩诃应伽药,毒蛇闻气即皆远去,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大应伽药,一切烦恼诸恶毒蛇,闻其气者悉皆散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无胜药,一切怨敌无能胜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无能胜药,悉能降伏一切魔军。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毘笈摩药,能令毒箭自然堕落,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毘笈摩药,令贪恚痴诸邪见箭,自然堕落。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善见药,能除一切所有诸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善见药王,悉除一切诸烦恼病。

  善男子!如有药树名珊陀那,有取其皮以涂疮者,疮即除愈,然其树皮随取随生终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从菩提心生一切智树亦复如是,若有得见而生信者,烦恼业疮悉得消灭,一切智树初无所损。

  善男子!如有药树名无生根,以其力故,增长一切阎浮提树,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以其力故增长一切学与无学,及诸菩萨所有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阿蓝婆,若用涂身,身之与心咸有堪能,菩萨摩诃萨得菩提心阿蓝婆药亦复如是,令其身心增长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药,凡所闻事忆持不忘,菩萨摩诃萨得菩提心念力妙药,悉能闻持一切佛法,皆无忘失。

  善男子!譬如有药名大莲华,其有服者住寿一劫,菩萨摩诃萨服菩提心大莲华药亦复如是,于无数劫寿命自在。<, /B>

  善男子!譬如有人执翳形药,人与非人悉不能见,菩萨摩诃萨执菩提心翳形妙药,一切诸魔不能得见。

  善男子!如海有珠名普集众宝,此珠若在,假使劫火焚烧世间,能令此海减于一滴无有是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住于菩萨大愿海中,若常忆持不令退失,能坏菩萨一善根者,终无是处,若退其心,一切善法即皆散灭。

  善男子!如有摩尼名大光明,有以此珠璎珞身者,映蔽一切宝庄严具,所有光明悉皆不现,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璎珞其身,映蔽一切二乘心宝,诸庄严具悉无光彩。

  善男子!如水清珠能清浊水,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珠亦复如是,能清一切烦恼垢浊。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系其身上入大海中不为水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妙宝,入于一切生死海中,终不沉没。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龙宝珠,持入龙宫,一切龙蛇不能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大龙宝珠,入欲界中,烦恼龙蛇不能为害。

  善男子!譬如帝释着摩尼冠,映蔽一切诸余天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大愿宝冠,超过一切三界众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如意珠,除灭一切贫穷之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如意宝珠,远离一切邪命怖畏。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日精珠,持向日光而生于火,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智日宝珠,持向智光而生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月精珠,持向月光而生于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月精宝珠,持此心珠,鉴回向光而生一切善根愿水。

  善男子!譬如龙王首戴如意摩尼宝冠,远离一切怨敌怖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大悲宝冠,远离一切恶道诸难。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一切世间庄严藏,若有得者,令其所欲悉得充满,而此宝珠无所损减,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若有得者,令其所愿悉得满足,而菩提心无有损减。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摩尼宝,置于宫中,放大光明破一切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大摩尼宝,住于欲界,放大智光,悉破诸趣无明黑暗。

  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宝,若有为此光明所触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观察诸法回向善根,靡不即同菩提心色。

  善男子!如瑠璃宝于百千岁处不净中,不为臭秽之所染着,性本净故,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于百千劫住欲界中,不为欲界过患所染,犹如法界性清净故。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净光明,悉能映蔽一切宝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悉能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有宝名为火焰,悉能除灭一切暗冥,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能灭一切无知暗冥。

  善男子!譬如海中有无价宝,商人采得船载入城,诸余摩尼百千万种,光色价值无与等者,菩提心宝亦复如是,住于生死大海之中,菩萨摩诃萨乘大愿船,深心相续,载之来入解脱城中,二乘功德无能及者。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处阎浮洲,去日月轮四万由旬,日月宫中所有庄严,其珠影现悉皆具足,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净功德宝亦复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悉于中现。

  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所有价值悉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自在王宝亦复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处,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无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

  善男子!海中有宝名曰海藏,普现海中诸庄严事,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普能显现一切智海诸庄严事。

  善男子!譬如天上阎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宝,余无及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阎浮檀金亦复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宝,余无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调龙法,于诸龙中而得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善调龙法,于诸一切烦恼龙中而得自在。

  善男子!譬如勇士被执铠仗,一切怨敌无能降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被执菩提大心铠仗,一切业惑诸恶怨敌,无能屈伏。

  善男子!譬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烧一铢,其香普熏小千世界,三千世界满中珍宝,所有价值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一念功德普熏法界,声闻缘觉一切功德皆所不及。

  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涂身悉能除灭一切热恼,令其身心普得清凉,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

  善男子!如须弥山,若有近者即同其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山亦复如是,若有近者,悉得同其一切智色。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其皮香气,阎浮提中,若婆师迦,若薝卜迦,若苏摩那,如是等华所有香气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所发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无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诸功德香悉不能及。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虽未开华,应知即是无量诸华出生之处,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虽未开发一切智华,应知即是无数天人众菩提华所生之处。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华,一日熏衣,薝卜迦华,婆利师华,苏摩那华,虽千岁熏亦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华亦复如是,一生所熏诸功德香,普彻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无漏功德,百千劫熏所不能及。

  善男子!如海岛中生椰子树,根茎枝叶及以华果,一切众生,恒取受用无时暂歇,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始从发起悲愿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时利益一切世间无有间歇。

  善男子!如有药汁名诃宅迦,人或得之,以其一两变千两铜悉成真金,非千两铜能变此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菩提心回向智药,普变一切业惑等法,悉使成于一切智相,非业惑等能变其心。

  善男子!譬如小火随所焚烧其焰转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火亦复如是,随所攀缘智焰增长。善男子!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其本一灯无减无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普然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善男子!譬如灯炷随其大小而发光明,若益膏油明终不绝,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大愿为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施作佛事无有休息。

  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阎浮檀真金天冠,欲界天子诸庄严具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冠菩提心大愿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皆不能及。

  善男子!如师子王哮吼之时,师子儿闻皆增勇健,余兽闻之即皆窜伏,佛师子王菩提心吼,应知亦尔,诸菩萨闻增长功德,有所得者闻皆退散。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弦悉皆断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集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令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之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终不住于二乘解脱。

  善男子!譬如迦陵频伽鸟在卵壳中有大势力,一切诸鸟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壳发菩提心所有大悲功德势力,声闻缘觉无能及者。

  善男子!如金翅鸟王子初始生时,目则明利飞则劲捷,一切诸鸟虽久成长无能及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为佛王子,智慧清净,大悲勇猛,一切二乘虽百千劫久修道行所不能及。

  善男子!如有壮夫手执利矛刺坚密甲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执菩提心铦[111]利快矛,刺诸邪见随眠密甲,悉能穿彻无有障碍。

  善男子!譬如摩诃那伽大力勇士,若奋威怒,于其额上必生疮疱,疮若未合,阎浮提中一切人民无能制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起大悲,必定发于菩提之心,心未舍来,一切世间魔及魔民不能为害。

  善男子!譬如射师有诸弟子,虽未惯习其师技艺,然其智慧方便善巧,余一切人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初始发心亦复如是,虽未惯习一切智行,然其所有愿智解欲,一切世间凡夫二乘悉不能及。

  善男子!如人学射先安其足后习其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

  善男子!譬如幻师将作幻事,先当起意忆持幻法,然后所作悉得成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将起一切诸佛菩萨神通幻事,先当起意发菩提心,然后一切悉得成就。

  善男子!譬如幻术无色现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相亦复如是,虽无有色不可覩见,然能普于十方法界示现种种功德庄严。

  善男子!譬如猫狸才见于鼠,鼠即入穴不敢复出,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暂以慧眼观诸惑业,皆即窜匿不复出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着阎浮金庄严之具,映蔽一切皆如聚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庄严之具,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庄严悉无光色。

  善男子!如好磁石少分之力,即能吸坏诸铁钩锁,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若起一念,悉能坏灭一切见欲无明钩锁。

  善男子!如有磁石,铁若见之即皆散去无留住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解脱,若暂见之即皆散灭,亦无住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族无能为害,假使入于摩竭鱼口,亦不为彼之所吞噬,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入生死海,诸业烦恼不能为害,假使入于声闻缘觉实际法中,亦不为其之所留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饮甘露浆,一切诸物不能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饮菩提心甘露法浆,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以具广大悲愿力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安缮那药以涂其目,虽行人间人所不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安缮那药,能以方便入魔境界,一切众魔所不能见。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附于王,不畏余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菩提心大势力王,不畏障盖恶道之难。

  善男子!譬如有人住于水中不畏火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菩提心善根水中,不畏二乘解脱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倚猛将,即不怖畏一切怨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菩提心勇猛大将,不畏一切恶行怨敌。

  善男子!如释天王执金刚杵,摧伏一切阿修罗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持菩提心金刚之杵,摧伏一切诸魔外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延龄药,长得充健不老不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着。

  善男子!譬如有人调和药汁,必当先取好清净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起菩提之心。

  善男子!如人护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断,不能利益父母宗亲,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舍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诸佛功德。

  善男子!譬如大海无能坏者,菩提心海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之心所不能坏。善男子!譬如日光,星宿光明不能映蔽,菩提心日亦复如是,一切二乘无漏智光所不能蔽。

  善男子!如王子初生即为大臣之所尊重,以种性自在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佛法中发菩提心,即为耆宿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虽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初发心修菩萨行,二乘耆旧皆应敬礼。

  善男子!譬如王子虽于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与一切诸臣佐等,以生处尊胜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与一切二乘齐等,以种性第一故。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妙宝,眼有翳故见为不净,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无智不信谓为不净。

  善男子!譬如有药为咒所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一切诸病皆得消灭,菩萨摩诃萨菩提心药亦复如是,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萨愿智共所摄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忆念之者,诸烦恼病悉得除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持甘露,其身毕竟不变不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常忆持菩提心露,令愿智身毕竟不坏。

  善男子!如机关木人,若无有楔,身即离散不能运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菩提心,行即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沉香宝名曰象藏,若烧此香,王四种兵悉腾虚空,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若发此意,即令菩萨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来智无为空中。

  善男子!譬如金刚唯从金刚处及金处生,非余宝处生,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一切智智殊胜境界金处而生,非余众生善根处生。

  善男子!譬如有树名曰无根,不从根生,而枝叶华果悉皆繁茂,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无根可得,而能长养一切智智神通大愿,枝叶华果,扶疎荫映,普覆世间。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劣恶器及以破器所能容持,唯除全具上妙之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下劣众生悭嫉破戒,懈怠妄念无智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胜志愿散乱恶觉众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萨深心宝器。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穿众宝,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穿彻一切法宝。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坏众山,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摧坏诸邪见山。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破不全,一切众宝犹不能及,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复志劣少有亏损,犹胜一切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有损缺,犹能除灭一切贫穷,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有损缺不进诸行,犹能舍离一切生死。

  善男子!如小金刚悉能破坏一切诸物,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入少境界即破一切无知诸惑。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凡人所得,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劣意众生之所能得。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识宝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

  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销灭,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无能销灭。

  善男子!如金刚杵,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罗延力,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二乘皆不能持,唯除菩萨广大因缘坚固善力。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物无能坏者,而能普坏一切诸物,然其体性无所损减,菩提之心亦复如是,普于三世无数劫中,教化众生,修行苦行,声闻缘觉所不能者咸能作之,然其毕竟,无有疲厌亦无损坏。

  善男子!譬如金刚余不能持,唯金刚地之所能持,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声闻缘觉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萨婆若者。

  善男子!如金刚器无有瑕缺用盛于水,永不渗漏而入于地,菩提心金刚器亦复如是,盛善根水,永不渗漏,令入诸趣。

  善男子!如金刚际能持大地不令坠没,菩提之心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行愿,不令坠没入于三界。

  善男子!譬如金刚久处水中不烂不湿,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于一切劫处在生死业惑水中,无坏无变。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火不能烧然,不能令热,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生死诸烦恼火,不能烧然不能令热。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金刚座上能持诸佛,坐于道场,降伏诸魔,成等正觉,非是余座之所能持,菩提心座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愿行诸波罗蜜,诸忍诸地,回向受记,修集菩提助道之法,供养诸佛,闻法受行,一切余心所不能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获如是胜功德法。是故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善男子!如汝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汝可入此毘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周遍观察,则能了知学菩萨行,学已成就无量功德。

  思考题

  菩提心次第·修悲

  46、说出悲心的所缘境和行相。

  47、修习平等、舍、慈、悲时,“先各别修再总缘一切有情修”和“先缘一切有情修”的效果有什么差别?

  48、修习悲心的方法如何?

  49、为什么修悲心时需要由无量门恒常思惟有情之苦?

  50、本论讲修报恩心时曾说过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在讲修慈时指示依照《金光明经》观修,经文当中有很多给予有情轮回安乐的偈文,是否有前后相违的过失?

  51、思惟一百一十苦,回答:

  (1)什么是依无差别流转之苦?缘此苦如何引发悲心?

  (2)为什么说欲是根本苦?缘此苦如何引发悲心?

  (3)说出“痴异熟生苦”的相状,缘此苦如何引发悲心?

  (4)说出苦苦、行苦和坏苦的相状。

  (5)别离苦、断坏苦、相续苦、毕竟苦分别具有哪种苦相?有哪些方面值得悲愍?

  (6)说出贪欲缠缘苦、嗔恚缠缘苦、昏沉睡眠缠缘苦、掉举恶作缠缘苦、疑缠缘苦的苦相。

  (7)结合当今时代的情况,具体说明现代人的因苦、果苦、求财位苦、勤守护苦、无厌足苦和变坏苦。

  (8)说明如何缘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引生悲心。

  (9)说明如何缘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引生悲心。

  (10)有人说:寒、热、饥、渴都是一些支末的苦事,和修悲关系不大,不必要这样繁琐地思惟。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出您的看法。

  (11)说明如何缘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引生悲心。

  52、为什么修任何所缘行相都要求座上正修,座下一切威仪中忆念?

  53、解释颂词:

  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滋润,

  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54、请说明如何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55、本论如何判别愿、行菩提心?

  56、为什么说只要修习就一定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57、自他相换之心,换的是什么?

  58、如何遣除以下的执著:

  (1)他是他,我是我,这是我的苦乐,应当遣除、应当修集;这是他的苦乐,不必要理睬。

  (2)他的痛苦不会损害我,为什么要努力为他除苦呢?

  59、解释颂词:

  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自他惟观待,妄如此彼岸。

  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

  60、阅读本论原文,具体说明应当如何灭除我爱执?

  62、如何修才能对有情发起爱执之心?能否不依有情而成佛?请说明理由。

  63、解释颂词:

  (1)于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诸声闻离贪,岂非下菩提,

  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

  则于刹那顷,岂有贪自利?

  (2)悲坚为根本,菩提心苗生,专利他觉果,诸佛子应修。

  若修令坚固,诸怖他苦者,能舍静虑乐,而趣入无间,

  此奇此应赞,此为胜士法。

  仪轨受法

  1、依本论观点授愿心的阿阇黎应具何种条件?

  2、能受愿心的所依如何?

  3、为什么求受愿心戒时需对阿阇黎和圣众广兴供养?

  4、加行仪轨中求受殊胜皈依,其殊胜的意义如何?

  5、解释《道炬论》中“无退转誓愿,应发菩提心”一句的意义。

  6、受愿心和受行心,对受者在要求上有什么差别?

  7、解释论文意义:

  (1)复有一类造初发业行法论,说受行心仪轨令数数受,然全不知诸总学处及根本罪,未尝宣说所学差别,是令受行最大无义。

  (2)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

  8、无师如何受愿心?

  9、解释论文涵义:

  (1)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2)菩提心犹如总示。

  (3)菩提心如嗢陀南。

  (4)初发坚固愿心,成就尊重福田。

  10、以愿菩提心摄受哪些方面的无恼害福?

  11、以理成立菩提心的福德无量无边。

  12、为什么要忆念发心的胜利?对此应如何修学?

  13、为什么纵历多劫也应勤修菩提心?

  14、解释颂词:

  (1)虽经亿劫修十善,欲得独胜及罗汉,

  尔时戒过戒失坏,发心重过他胜罪。

  (2)菩萨受用五欲尘,归依佛法及圣僧,

  作意遍智愿成佛,智者应知住戒度。

  (3)于少恶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后不施,说为饿鬼因。

  若于无上乐,至心请唤已,欺一切众生,岂能生善趣?

  15、以喻义对应的方式解释颂词:

  如盲于粪聚,获得妙珍宝,

  如是今偶尔,我发菩提心。

  16、令菩提心增长应如何修持?

  17、心舍有情之量如何?

  18、为什么修菩提心时应积集二种资粮?

  19、说出以下导致余生失坏发心的四种黑法的境与事。

  (1)欺诳亲教、阿阇黎、尊重、福田。

  (2)于他无悔令生追悔。

  (3)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

  20、解释颂词:

  (1)若未得记诸菩萨,忿心诤毁得记者,

  尽其恶心刹那数,尽尔许劫更擐甲。

  (2)若无违品害,心成彼本性。

  (3)由前等流种,渐次增长故,此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21、说出四白法的境和事。

  22、解释论文涵义:

  我等虽作相似微善,然无增相。尽相极多,谓由瞋恚毁訾破坏菩萨伴友,而致穷尽。故能断此及破坏菩萨者,则《集学论》说:依补特伽罗所生诸过悉不得生。然于何处有菩萨住,非所能知,当如《迦叶问经》所说,于一切有情起大师想,修清净相赞扬功德。谓有听者时至,非说不往四方宣说,便成过咎。此能对治第三黑法。

  23、解释教证意义:

  (1)于村或城市,或随住境中,令正趣菩提,此心则不舍。

  (2)若于一切威仪路中修菩提心,随作何善,以菩提心而为前导,于余生中亦不舍离如此心宝,如如若人多观察。

  24、为什么说仅有愿心不能成佛?

  25、为什么成佛需要无错、圆满因缘?此无错、圆满因缘指什么?

  26、有人说:“获得无倒空性之义无谬修习而有修证的人,唯应修空,不应当更修世俗行品,或说不须执行品为中心多门修习。”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27、如果认为“并不是不需要布施等,而是在此无所思中完具施等,不著所施、能施、施物,则具足无缘施,如是其余度也都具足。经中也说一一度中含摄六六之故。”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28、有人说:“布施等福资粮只是生死中事”,对此应如何破斥?

  29、以下经文是否呵斥布施等行品?其正确涵义如何?

  (1)经云:“著施等六,是为魔业。”

  (2)《三蕴经》云:“堕所缘故而行布施,由戒胜取守护戒等,如是一切皆悉忏悔。”

  (3)《梵问经》云:“尽其所有一切观择,皆是分别。无分别者,即是菩提。”

  30、如何善加分别有缘和无缘?

  31、三乘戒受戒前的作法有何不同?其原因何在?

  32、为什么说受菩萨戒前净修欲学是善方便?

  33、以《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六种观待道理决定六度数量决定。

  (1)受用身眷作,圆满增上生,恒不随惑转,诸事无颠倒。

  (2)勤行利有情,修舍不害忍,住脱及根本,一切自利行。

  (3)不贪及不害,耐怨事无厌,引摄善说故,利他即自利。

  (4)不乐著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诸大乘惟此。

  (5)不贪诸境道,余防为得散,不舍有情增,余二能净障。

  (6)依三学增上,佛正说六度,初学摄前三,后二摄后二,

  一通三分摄。

  34、依《大乘庄严经论》所说三种道理决定六度次第决定。

  依前而生后,安住胜劣故,

  粗显微细故,说如是次第。

  --------------------------------------------------------------------------------

  [1] 悲所缘:悲愍的对象。

  [2] 悲心行相:悲心心理活动的相状。

  [3] 比自心修:将心比心而修。例如,知道自己的五蕴有衰老病死等苦,换在他相续上去体会,同样也有衰老病死等苦。总之,自己有何种苦,就比量他相续观察他的这种苦。

  [4] 无量门:无量途径、无数切入点。

  [5] 无乐、苦恼:分别是慈心和悲心的所缘。

  [6] 猛利:慈悲强烈。

  [7] 坚固:不会被嗔、恼等违品动摇。

  [8] 断坏:中断、毁坏之义。

  [9] 众同分:一期生命五蕴,为同一异熟蕴身所摄之故,叫众同分。

  [10] 从此后:这一生死后。

  [11] 支节:手、脚等身体的组成部分。

  [12] 任运而转:不必勤作、自然趣入。

  [13] 性相应转:以其自性自然相应地趣入。与“任运而转”词义相同。

  [14] 原文“绪”应改为“续”。

  [15] 原文“大慈”应改为“大悲”。

  [16]《波罗蜜多教授论》:《现观庄严论》的详细名称。

  [17] 诸论师:中观和唯识的论师。

  [18] 彼等:指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更广指一切修法。

  [19] 尽:无余之意。

  [20] 五平等:轮涅平等、冤亲平等、八法平等、生佛平等、自他平等。

  [21] 独立自性:不观待他而单独有一自性成立。

  [22] 《令诸有情欢喜颂》是一篇颂文。

  [23]《释菩提心论》:龙树菩萨撰造的一部论典。

  [24] 先贤:古大德。

  [25] 朗日塘巴:与霞婆瓦同为博朵瓦格西的弟子,霞婆瓦也是朗日塘巴的弟子。

  [26] 风息平等转:三摩地的一种境界。

  [27] 觉沃有情:对有情的尊称。

  [28] 策励:鞭策、勉励。

  [29] 极相符顺:极其符合随顺,非常一致。

  [30] 罪恶众生:指猛兽、毒蛇和破戒众生,尤其指破密宗誓言的众生。

  [31] 牛五物:指未落地的黄牛的粪、尿、乳、酥、酪。以牛五物涂洒地面,是古印度的做法,现在可采用一些合适的做法清净环境。

  [32] 三宝像:佛法僧三宝的形像——佛像、经书、菩萨像。

  [33] 床座:指大座和小座。

  [34] 妙棹台:层级式供台,可供一级级不杂乱地安布佛像、经书和大乘菩萨像。“妙”形容非常庄严,即有许多鲜花、珍宝、绸缎等庄严,令人赏心悦目。

  [35] 莽宇:西藏阿里地区的一部分,靠近尼泊尔。

  [36] 桑耶:在拉萨近郊。

  [37] 大师:指一切显密佛法之源的释迦牟尼佛。

  [38]《摄颂》:《般若摄颂》,宋译本名为《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39] 福田海会:如海的诸佛菩萨大会。

  [40] 造初发业行法论:撰造初学者修学仪轨的书。

  [41] 此:指上述受愿心的仪轨。

  [42]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43] 出自唐译《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

  [44] 无间:没有一刹那的间隔。

  [45] 由种性门:由种性的方面。

  [46] 倍轮王护:人间福德最殊胜的转轮王,以福德力感召,日常有一千名护法神环绕守护他。而发起愿心的菩萨福德更殊胜,有两倍于转轮王的守护,即有两千名护法神守护。

  [47] 药叉:旧译夜叉,译为能噉鬼等,此鬼能吃人、伤害人。

  [48] 宅神:住宅中的神。

  [49] 非人损恼:参照唐译,即非人所作的传染病和各类灾难。

  [50] 念无忘失:记忆力强,什么事都不会忘记。

  [51] 粗重:烦恼。

  [52] 世间依:世间依怙——佛陀。

  [53] 他胜罪:戒律中之根本罪,又称边罪。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又此罪能破沙门戒体,令彼堕落,魔必得胜,故亦称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以恶法胜善法,故犯者称他胜罪。

  [54] 独胜:独觉。“独”指最后生不依止阿阇黎而独自证果,“胜”即从生死中胜出。

  [55] 二乘作意:小乘只求自己解脱的作意。

  [56] 无上乐:无上佛果的安乐,以“无上”摄尽一切暂时的人天安乐。

  [57] 于一切种:在任何情况下。

  [58] 励令增长:通过努力训练而使发心增长。这需要精勤修习,并非不修就会增长。

  [59] 六返摄受:昼夜各三次受愿菩提心。

  [60] 此颂也译为:“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61]《释论》:坚慧论师对《大宝积经·迦叶问品》的释论。

  [62] 听许:听任、允许、同意。

  [63] 行相:此处指行事的相状。

  [64] 訾:诋毁、指责。

  [65] 更擐甲:“擐甲”即穿上铠甲,比喻精进。“更擐甲”即再次发起精进。

  [66] 授记:佛陀事先为菩萨记别说:你将于某时在某国土成佛,名号如何,所化眷属如何……

  [67] 悔前防后:指忏悔,以“悔前”具备破恶力,以“防后”具备恢复力。

  [68] 前等流种:以前的等流种子或同类种子。比如,现前愿给予安乐的慈心来自前面的慈心种子,此种子就叫前面的等流种子或同类种子。

  [69]《集论》:无著菩萨所著的《大乘俱舍论》。

  [70]《宝云经》:有些注释中说,此处《宝云经》应是《宝积经》,因为《菩提道次第略论》和《集学论》中引用相同教证时都说是《宝积经》。

  [71] 等:表省略的偈颂,即本论宣说皈依时,所引《三摩地王经》中的一颂:“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

  [72] 一时:按古印度时间制,一天二十四小时分成昼夜各三时,即上午、中午、下午是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是夜三时,一时即为六时之一。

  [73] 恩扎补底:原文的“因陀罗补底”应改为“恩扎补底”。

  [74] 初发心:对应胜解行地。

  [75] 行诸行:对应一至七地。

  [76] 中类善性学处:此处指发了愿心,但尚未受学行心律仪的中间阶段的学处。

  [77] 因相:理由。

  [78] 诸胜行:指殊胜的六度万行。

  [79] 坚实:实义、心要。

  [80] 这段密续经文,《大日经》中译为:“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81] 支那堪布:“支那”即中国的古称。“支那堪布”即唐朝一位名叫摩诃衍的和尚,主张初学者最初便无念放松而住,其所建立的宗派被称为无念和尚宗。

  [82] 行品:布施、持戒、礼拜等行为的品类。

  [83] 原文“又有一类除不毁谤方便而外”应改为“又有一类除毁谤方便而外”。

  [84] 无能胜:梵语“阿逸多”,是弥勒菩萨的另一名号。

  [85] 空解:通达空性的智慧。

  [86] 大地菩萨:已入圣者地的一至十地菩萨。

  [87] 此不动地:指八地。

  [88] 此安住法门之流:指八地入根本慧定获得上品法忍。

  [89] 此法忍门:此处“法忍”指安住空性之入定,即无生法忍。

  [90] 具牛粪水:古印度供曼陀罗时所使用的牛五物。

  [91] 律咒:指别解脱戒和密乘戒。

  [92] 摩怛履迦:直译本母,译为论藏。菩萨论藏,即《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等。

  [93] 有师法:有上师传授的受戒仪轨。

  [94] 无师法:没有上师而自受的受戒仪轨。

  [95] 正义:真正的意义。

  [96] 兼说:连带宣说。

  [97] 最胜绍尊:一生补处的弥勒菩萨。“绍”即继承之义。

  [98] 损他:身语七支——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99] 所依事:指意三支——贪、嗔、痴。

  [100] 报一报二:他人损害一次,就报复一次;损害两次,就报复两次。

  [101] 行迹:结果。

  [102] 此二颂:指此颂和上一颂。

  [103] 能趣大乘:是从因乘上说,即能趣入大乘的行为。

  [104] 功用散乱:由于用功做加行所引起的散乱。

  [105] 余防为得散:“余”,布施之外;“防”,防止、禁止;“为得散”,为了求得五欲而散乱。

  [106] 他骂不报骂等:沙门四法。“等”字包括他怒不还怒、他打不还打、寻过不还报。

  [107] 坏恶慧:恶慧或邪慧。

  [108] 增上:针对这个方面。

  [109]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110] 白氎线:即白细棉线。“氎”音dié。

  [111] 铦:锋利,音xiān 。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