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7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二)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7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二)

 

  寅二、真实抉择分五:一、三学数目决定 二、三学次第决定 三、三学自性 四、将于下文宣说定慧二学 五、宣说戒学

  卯一、三学数目决定分三:一、观待调心次第决定数目 二、观待三学得果决定数目 三、观待所断决定数目

  【其中三学,数定有三。】

  其中,三学的数目决定为三。

  以下是由观待调心次第、观待三学所得妙果及观待所断三方面而宣说三学数目决定之理。

  辰一、观待调心次第决定数目

  【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

  观待调心次第决定三学数目:心散乱令不散乱,须依戒学;心不安定令得安定,称为三摩地学或心学;心未解脱令得解脱,称为慧学。

  【由此三学,诸瑜伽师[19]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由这戒定慧三学,修行者的一切修法都能获得究竟。换言之,三学是完成一切佛法所作的必须之道;不具三学,则无缘成就任何佛法。

  戒定慧三学是内道独有的学处,非外教所具,因此又称增上三学。

  辰二、观待三学得果决定数目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

  观待得果而决定数目:持戒之果是欲界人天二种善趣,毁戒之果为三恶趣;心学之果是上界色、无色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

  【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

  总的所生妙果只有增上生与决定胜两类,前者又分为上界及欲界二种善趣。由于所生的妙果总共有三种,便能决定能生之道有三种,即决定胜的能生之道——慧学,增上生二种善趣的能生之道——戒学及定学。这是按照大小乘共同的观点而宣说的。

  【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以上观待调心次第及观待得果而决定数目的道理,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

  辰三、观待所断决定数目

  【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

  再者,噶当派诸先觉观待所断烦恼也承许为三种:破坏烦恼,是戒的作用;制伏烦恼现行,是定的作用;断除烦恼种子,是慧的作用。由此决定有戒定慧三种学处。

  卯二、三学次第决定

  【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

  三学次第决定:《本地分》中引《梵问经》而显示此义说:最初,戒律根本极为坚固;其次,爱乐内心寂静;此后,相应无我圣见,舍弃执我恶见。

  【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三学中,以尸罗(戒)为根本,因为定慧二学都是从尸罗生起;其次,依于尸罗能获得第二者——内心爱乐寂静的禅定;此后,由心得定,依于定心如实观见无我,能获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成就圣见”:生起无我正见;“远离恶见”:远离人我见与法我见。

  卯三、三学自性分二:一、教证 二、说教证义

  辰一、教证

  【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

  三学的自性:如《梵问经》所说:应当圆满戒学六支,获得四种乐住成就,智慧恒时清净了达四谛各自的四种行相。

  辰二、说教证义分三:一、戒学自性 二、定学自性 三、慧学自性

  巳一、戒学自性

  【此中戒学,圆满六支。】

  圆满戒学六支为:一、具净尸罗;二、守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五、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六、受学学处。

  【具净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

  由具净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二支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

  “具净尸罗”:取受戒律学处之后,身语方面业际无有颠倒失坏,及无过失。《瑜伽师地论》云:“云何名为安住具戒,谓于所受学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如是名为安住具戒。”

  “守护别解脱律仪”:在七众所受别解脱律仪中,此处主要指守护比丘戒。《瑜伽师地论》云:“云何名为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谓能守护七众所受别解脱律仪。即此律仪,众差别故,成多律仪。今此义中,唯依比丘律仪处说,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

  【轨则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

  由轨则圆满、所行圆满二支显示无所讥毁而尸罗清净。

  “无所讥毁”:不为世间讥毁、不被善士呵责。

  “轨则圆满”:《瑜伽师地论》云:“云何名为轨则圆满,谓如有一,或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于威仪路成就轨则:于所应行,依此而行,由如是而行,不为世间讥毁,不为善士等呵责;于所住、所坐、所卧亦复如是,称为于威仪路成就轨则。

  于所作事成就轨则:“所作事”,即衣服、大小便、用水、漱口的杨枝、入城乞食、受用事、钵盂、安置、洗脚、敷设卧具等事。对于此等所作之事,按照所应作者,如是而作,由如是而作,不为世间讥毁,不为善士等呵责,称为于所作事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违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违越毗奈耶。

  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比如,对正法受持读诵;对尊长修和敬业,参见承事;对病人起慈悲心,认真服侍;对如法宣白加行;对正法请问听受,心无懈怠懒惰;对具慧同梵行者,尽己之力修习恭敬承事;对他人善行,常常精勤赞叹、鼓励;常常乐意为人宣说正法;入于静室,结跏趺坐,系念思惟,诸如此类及其余无量所修善法,称为善品加行。对于此等加行,按照所应作者,如是而作,由如是而作,不为世间讥毁,不为善士等呵责,称为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违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违越毗奈耶。

  具足上述行相轨则差别,称为轨则圆满。

  “所行圆满”:能够远离比丘五种非所行处[20],而且对无罪行处了知时间而行,称为所行圆满。

  【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净。】

  由“于诸小罪见大怖畏”一支显示无穿缺尸罗清净。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现行毁犯学处,称为“罪”;毁犯之后,稍用功力便能还净,称为“微小”。如何于彼见大怖畏呢?即应, 观想:我不应以此毁犯因缘,而不得预流果、上学果、阿罗汉;我不应由此而接近、前往恶趣,或者由此而为自呵责,为大师、诸天、具慧同梵行者以法呵责;我不应由此而恶名流布。总之,对于由毁犯因缘能生现世及未来种种苦果,见大怖畏。由此,对小学处及随小学处,纵遇命难,也不故意违犯。如果某时某处忘失正念而有违犯,也立即如法发露而还净,称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显示无穿缺的尸罗清净”,即微小罪也无染污。

  【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由“受学学处”一支显示无颠倒尸罗清净。

  “受学学处”:在最初受取具足戒时,从戒师处听闻了少分学处体性,又从亲教轨范师处听到其余别解脱经。自己立誓修学所有二百五十三条比丘学处。又随从其他常作讨论、交往、关系好的人,听闻学处。又在半月诵戒常念别解脱经时,听闻所学学处,自己誓欲修学一切。由受学一切学处,称为“获得别解脱律仪”。

  此后,学处方面已善巧者,能不违犯;如有违犯,随即如法忏悔;如果有学处还没有善巧,还没有了解,由于先前誓愿受持的缘故,能够在现在求受善巧,有欲乐寻求了解,向亲教师或轨范师请问前面所说的学处。在已得善巧和了解后,遵循所传授的教诲不增不减地受学,能无颠倒地受学尊重和似尊所说学处的文字及意义,称为“受学学处”。

  巳二、定学自性

  【四心住者,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

  “四心住”,即四静虑或四禅。这是现前安乐而住的缘故,称为乐成就,是为心学。

  《瑜伽师地论》云:“(静虑)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

  巳三、慧学自性

  【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

  上面所引《梵问经》云:“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四”,指苦集灭道四谛;“各四行”,即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苦有无常、苦、空、无我四相,集有因、集、生、缘四相,灭有灭、静、妙、离四相,道有道、如、行、出四相。了达四谛有这十六种行相,即是慧学。

  “慧学”即修所成慧。对于无常等十六行相有了达深浅的缘故,分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诸位,修至无学道时,慧学即是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

  卯四、将于下文宣说定慧二学

  【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于三学中引导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观心慧二学,于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如果是宣说引导寻常中士的正道,此处应详细解释在戒、定、慧三学中引导的道理。然而,在此共中士道的修心次第中,仅仅着重讲述导入上士道的方面,因此修习止观的心学与慧学在上士道时再作广释。此处不赘。

  卯五、宣说戒学分三:一、护戒之胜利 二、不护戒之过患 三、如何学修

  【当略宣说学戒之理。】

  此处不宣说定慧二学,而仅简略地宣说学戒的道理。包括三方面:一、护戒的胜利;二、不护戒的过患;三、如何学修。即宣说如何修学净戒的方法。

  辰一、护戒之胜利

  【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

  此中在最初学戒时,应当数数思惟尸罗的殊胜利益,使自己至心增长对持戒的欢喜。

  数数思惟利益是因,增长欢喜是其作用。

  【如《大涅槃经》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

  “如”是以经中所说为例,数数思惟尸罗胜利。

  《涅槃经》说:戒是趣入一切善法的阶梯。或者说,戒是趣入五道十地的阶梯。

  【“戒是根本,犹如地是树等根本。”】

  戒是一切功德的依处,犹如大地是一切花草树木的所依。

  【“戒是一切善法前导,如大商主是为一切商人前导。”】

  戒是一切闻思修善法的前导,如同大商主是一切商人的前导。

  法王在制定纪律时,将守持净戒放在闻思修之前,也是依据此理。

  【“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释幢。”】

  戒是一切善法从违品中取胜的法幢,犹如帝释天的胜利幢。

  【“戒毕竟断一切罪恶,及恶趣道。”】

  戒能毕竟断除一切罪恶及其果——恶趣。

  此处,“一切罪恶”是因,“恶趣”是果。《无贪子请问经》云:“具有净戒者,不生于四处,无暇无佛刹,恶趣蔑戾车。”

  【“戒如药树,治疗一切罪恶病故。”】

  戒如药树,能治疗一切罪恶大病。(雪山有一药树,能遣除各种身体疾病。)

  【“戒是险恶三有道粮。”】

  戒是险恶三有道路中的粮食。

  就像缺乏粮食,则无力行走;缺少净戒,则不能从三有险处往诣安乐道果。

  【“戒是甲剑,能摧烦恼诸怨敌故。”】

  戒是甲剑,能摧伏贪嗔等烦恼怨敌。

  戒如防弹衣,能遮止烦恼侵入;戒如利剑,能破坏烦恼。

  【“戒是明咒,能除烦恼诸毒蛇故。”】

  戒是明咒,能驱除烦恼毒蛇。(有些咒语念诵后能驱走毒蛇。)

  《律本事》云:“诸比丘,恒时持戒,则能住于三摩地;能恒住三摩地,则能生起智慧明;恒修智慧,则自心定于贪嗔痴中得到真实解脱。”由戒而得定、由定而发慧,故能驱除烦恼毒蛇。

  【“戒是桥梁,度罪河故。”】

  戒是桥梁,能度过罪业河流。

  《别解脱经》云:“戒为趣善趣,渡河之桥梁。”

  【龙猛菩萨亦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于地。”】

  龙猛菩萨也说:戒是一切世间与出世间功德的根本依处,如同情与无情都依止于大地。

  即,无论人天善趣圆满或出世三乘菩提,都只有依止净戒而成就。

  【《妙臂请问经》云:“一切稼穑依于地,无诸灾患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悲水灌浇而生长。”】

  《妙臂请问经》说:如同一切庄稼依止大地,无有灾患而得生长,殊胜的善法依止净戒,以大悲水浇灌而出生增长。

  《法集经》云:“世间出世间一切胜妙果报,皆由持戒而得,依因净戒根本力故。”

  《师子月佛本生经》记载:

  往昔燃灯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在山泽中修持佛法,证得阿罗汉果。山中有一猕猴常常守候一边,等比丘入定,就取过比丘的袈裟披在身上,摹仿比丘的行为。

  比丘出定,见此情景,告诉猕猴说:“你既已披上袈裟,就应当发无上道心。”

  猕猴听后,顶礼比丘。比丘为它传授三皈五戒,并代它忏除罪业。

  猕猴起身,双手合掌,欢喜地说:“大德!我今皈依佛法僧,奉持五戒,愿求忏悔。”连说三次之后,踊跃欢喜地爬上高山,攀着树枝跳跃舞动,不慎坠地而亡。

  猕猴以皈依和受戒的功德,脱离了畜生道,上生到兜率天,在弥勒大士前听法证果,获得宿命通。他观察自己往昔曾在宝慧如来的像法中出家做比丘,由邪命谄曲不持净戒,死后堕入地狱;报尽得脱,又转为旁生长劫受苦。

  《涅槃经》中记有一事:

  波罗奈国有位广额屠夫,每天要杀死无数只羊。后来他遇到舍利弗尊者,生起了信敬之心,一日一夜中受持八关斋戒。以此因缘,命终生为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

  总之,如《教诫比丘经》所说:“此戒最胜乐,此戒解脱道,此戒功德本,此戒成佛因。”

  【应如思惟。】

  应当按照上述经教所说反复地思惟。

  辰二、不护戒之过患

  【若受不护,过患极重。】

  如果受戒之后不励力守护,则过患极为严重。

  【如《苾刍珍爱经》云:“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此说受学通于胜利、过患二品,是故亦应善思过患,敬重学处。】

  如《比丘珍爱经》所说:“有人受戒乐,有人受戒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这是说,受学戒律由守护和毁坏的差别,有获得胜利及过患的两种结果。受戒成安乐还是成痛苦,取决于是否守护学处。因此,在思惟护戒胜利之后,还应当思惟不护戒的过患,恭敬尊重学处。

  《律本事》中宣说了破戒的十种过患:一、被大师佛陀呵责;二、诸天称他是盗匪等恶名呵责;三、被同梵行者呵责;四、如理作意时也遭到自己呵责;五、理应受依法呵责;六、臭名远扬四方八隅;七、不能听闻未曾听过的法,遗忘曾经听过的法;八、不生地道证悟功德;九、在追悔莫及中死去;十、死后随入恶趣。

  《成就真实戒经》云:“犹如无眼不见色,无戒之人不见法,犹如无足不入道,无戒之人不解脱。”

  《达磨多罗禅经》云:“如天德瓶,守护不坏,常出珍宝,随意无尽。修行如是,不毁净戒,则常出生功德宝。轻德毁瓶,珍宝即灭。若破戒瓶,则永失法宝。”意即,就像天德妙瓶,如果守护不坏,就能随自心意无穷无尽地出生珍宝。修行不毁坏净戒,就常常出生禅定、智慧等功德。又像由轻视而毁坏天德妙瓶,此后将不再出生珍宝,毁坏净戒妙瓶,也将永失法宝。

  经云:“尸罗不净,三昧不现前。”《瑜伽师地论》中说:破戒者被摈斥,无缘听闻正法,已闻之法也将忘失,地道功德全然不生。《毗奈耶经》中说:破戒者在追悔中死去,死后堕入恶趣。

  托嘎如意宝在《赞戒论浅释》中说:“这些人受到种种谴责,不知不觉已到了衰老之时,他们感受剧烈痛苦的同时,忆念今生所造的破戒罪过,此刻内心备受种种痛苦逼迫。最后死亡临头之时,一方面心中恋恋不舍财、子、妻等,但他们也不会跟随自己,一方面想到以所造的五种堕罪必将堕入地狱受种种痛苦折磨,因此必定会生起炽燃烈火般或如骏马也无法追及的大追悔之心。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应精进护持净戒。”

  《佛说犯戒轻重经》中说:“若比丘、比丘尼,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三亿六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波逸提,如夜摩天寿二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十四亿四十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偷兰遮,如兜率天寿四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僧伽婆尸沙,如不憍乐天寿八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

  法王如意宝说:“一切增上定胜等,悉皆依此而生故,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一切增上生及决定胜的功德,都须依止净戒而产生。如果毁坏净戒,不仅得不到任何佛法成就,还将堕入恶趣长劫受苦,因此切莫在此处迷惑,应谨慎取舍。)

  辰三、如何学修分八:一、教诫修学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 二、即使轻微的佛制学处也不能放松 三、若以罪业染污,须立即忏悔 四、如是不护戒,则不能解脱轮回 五、现今护戒功德极大之理 六、以“造罪可悔而不防护”极不应理 七、修密者也须如是护持净戒 八、单独教诫烦恼之对治

  巳一、教诫修学断除堕罪的四种对治[21]

  【如何修学之理者,四犯因中,无知对治者,谓当听闻,了知学处。】

  如何学戒的道理:在四种犯戒因素中,无知的对治是应当在善知识、善友处听闻戒学,寻求对学处的了解。

  《正法念住经》云:“一切法觉,要因闻法,若不闻法,于法不觉。(一切法的觉知,都需要经由闻法获得,如果不听闻,则于法不生觉知。)”由听闻戒律学处,了知开遮持犯,则能对治无知。

  【放逸对治者,谓于取舍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以正知,率尔率尔观察三门,了知转趣若善若恶。】

  放逸的对治:一、不遗忘而能忆念取舍方面的所缘及行相,时时铭记于心;二、以正知时刻观察身口意三门的造作,觉知自己是在趣向善还是趣向恶。

  《入行论》云:“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耻作恶是为知惭,恐他讥毁羞耻为愧,及由怖畏恶行异熟怀恐惧等。】

  放逸的对治还有“知惭”、“有愧”、“心怀恐惧等”。

  “知惭有愧”有依自和依法两方面。“依自”方面,是指内心自责:“我是菩萨,不应当做此行为。”如是羞耻作恶,是“知惭”。或想:“我是修行人,这样做会遭来世人讥毁。”恐惧他人讥毁,是“有愧”。

  “依法”,是指以菩萨藏衡量自心:“我的这种行为与菩萨藏相违,不是明知故犯吗?”如是羞耻作恶,是“知惭”。或者想:“我这种行为会被他人指责不符合戒律。”如是恐惧他人讥毁而生羞耻,是“有愧”。

  又由怖畏恶行的异熟果,心怀恐惧等。“等”中包括惧怕由造罪业失坏善法功德、令不善法增长等。

  【当如是学。】

  应按如上而学(指具足“正知正念”、“知惭有愧”、“常怀恐惧”等),以对治放逸。

  【不敬对治者,谓于大师师所制立,同梵行所,应修恭敬。】

  不敬对治:对于大师佛陀、佛所制立的戒律以及同梵行道友,应当修习恭敬。

  精勤地修习上述恭敬,便能断除不敬、轻舍之心。

  【烦恼炽盛对治者,应观自心何烦恼盛,励修对治。】

  烦恼炽盛的对治:应当审观自心何种烦恼炽盛,而励力修习相应的对治。

  比如,贪欲炽盛,应当励力修习不净观;愚痴炽盛,应当励力修习因缘观。

  巳二、即使轻微的佛制学处也不能放松

  【若不如是策励修学,思:违越此许其罪轻微。于诸佛制放纵而转,当获纯苦。】

  如果不能依照上述对治策励修学,反而想:违越此等学处,罪过轻微,由此对佛制定的学处,三门放纵而转,则纯粹是自招罪苦。

  【如《分别阿笈摩》云:“若于大师大悲教,起轻微心少违犯,由是而获苦增上。”】

  如同《毗奈耶经》所说:如果对大师大悲救度众生的教法起轻视心稍作违犯,则将因此增长罪苦。

  【“折篱失坏庵没林。”】

  “庵没林”,即芒果林。“篱”是用以保护芒果林的篱笆墙。这句是说,比丘戒中,根本戒如芒果林,支分戒如外围的篱笆。如果外护的篱笆遭到破坏,篱笆里的芒果林也就有失坏的危险。比喻不守护好支分戒,就有失坏根本戒的危险。

  【“现或有于王重禁,违越而未受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医钵龙堕旁生。”】

  现见有人违犯国王很重的律令,还能侥幸逃过,不受治罚。但如果非理违犯佛制学处,则一定如医钵龙堕为旁生般,堕入恶趣。

  “医钵龙的因缘”:往昔迦叶佛时代,有位比丘去其他地方应供。路途中,他的法衣被树枝挂住。由于他轻视堕罪,以嗔心折断树枝,死后堕为龙身,头上长着一棵大医钵树,树根深深地扎在头中,风动树摇,血脓流注,感受难忍之苦。后来,它变化身形去见释迦佛,受到佛的严厉呵责,始终不给它授记何时解脱,只让它等弥勒佛出世之后再去请示。

  这则案例令人触目惊心,由一念轻毁如来学处的罪过,竟招来极为漫长的苦报。

  《宝蕴经》云:“若出家之人,轻视学处,不敬法衣,蓄发留须,涂敷脂粉等,命终之后堕入孤独地狱,彼虽入地狱仍不失僧形,于三衣及钵垫等中烈火炽燃,烧身受苦。”

  《宝雨经》云:“菩萨见违犯中,如微量尘,深生怖畏,下至小罪,心怀大惧。况多违犯,而生随喜。何以故?由如来说,比丘当知,多服毒药能令人死,少服毒药亦令人死。比丘当知若多犯罪,即生恶趣,若少犯罪,亦生恶趣。菩萨如是正思惟时,惊怖违犯。”

  【故应励力,莫为罪染。】

  因此,应当励力守护学处,最初就不使罪业染污自心。

  巳三、若以罪业染污,须立即忏悔

  【假设已染,莫不思虑而便弃舍,当如佛说还出罪犯,励力悔除。】

  如果已染上罪业,切莫什么也不想就放过去,应当按佛所说还出罪业的方法,励力忏悔净除。

  【《梵问经》云:“于彼学寻求,及勤修彼行,终不应弃舍,命难亦无亏。常住正行中,随毗奈耶转。”】

  《梵问经》说:应当积极地寻求戒学,精勤地修习戒学,始终不应舍弃净戒如意宝,纵遇命难,也不亏损戒体。常住在正行中,随戒而转,以戒为师,切莫随自己的想法而转。

  【《成就真实尸罗经》云:“诸苾刍,宁可离命而死,非可毁坏尸罗。何以故?离命而死,惟令此生寿量穷尽。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22]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

  《成就真实戒经》中说:诸比丘,宁可断命而死,也不可毁戒而活。为什么呢?因为舍命而死,只是使此生一世的寿量穷尽,而由持戒的功德力,能生在善趣或净土常享安乐。然而,毁坏净戒,乃至在百个千万生中,不得人天种姓,永失善趣及解脱安乐,当受堕落之苦。

  【此具因[23]说,故当舍命而善守护。】

  这并非方便说法,而是以确定的根据宣说的,因此理应舍命而护净戒。

  此处所说的根据,从结果衡量,舍命只牺牲一世,而毁戒要在十亿生中备受苦楚,受苦程度远远超过断命根。可见,戒重于命,为护净戒应舍生命。

  《苏摩王经》记载:往昔世尊转生为大力毒龙,眼睛看着众生或者吐气触到众生,对方就会立即死去。

  有一次,毒龙发心受一日斋戒。它喜欢寂静,就来到森林之中。当时感到疲乏,很快睡着了。

  毒龙熟睡时,总是把身体缩小成一条蛇那样。毒龙身上的花纹五彩斑斓。不幸,被猎人发现了。

  猎人激动地说:“稀有的蛇皮!如果献给国王做衣服,一定会得到重赏。”他用木杖按住龙头,操刀剥皮。

  毒龙疼痛,醒了过来,它想:“我让此国天翻地覆也易如反掌,何况小小的猎人。但我今天守持斋戒,应当信受佛语,以戒为重,不应顾全自己的身体。”因此,他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安然忍受,并对猎人生起了怜悯之心。

  很快皮被剥完了,龙的身体血肉淋漓,裸露在地,招来许多虫子爬在身上不断咬食。

  当时,天气炎热,毒龙疼痛难忍,想钻进水中求一条生路,又怕伤到虫子犯戒,最终还是强忍着不动。它想:“今天我以身肉布施小虫,滋养其身,来世我做佛时,一定以法饶益其法身。”愿毕,毒龙死去,生在忉利天。

  《贤愚经》中还有一则因缘:

  往昔安陀国有一位沙弥,在某天接近过午时,遵照师父的吩咐,到施主家去催斋饭。

  施主全家出门,只留下一个女儿看家。她看见沙弥时心生喜爱,欲火炽燃,就在沙弥面前做出种种娇媚姿态,强迫沙弥与她行淫。

  沙弥无法脱身,心想:“我以什么罪业竟然遭遇此等恶缘?今天我宁可舍命,也不毁坏三世诸佛所制的戒律。往昔比丘到淫女家中,宁可投入火坑死去,也不肯犯淫戒。又有比丘被强盗劫走,用草绑住身体,在风吹日晒、被虫啮咬之时,也不肯断草而去。又有比丘虽然看见鹅吞下珠宝,但在被主人痛打万分痛苦时,也不肯说出,这都是为了守戒的缘故。又有航船损坏时,下座比丘把逃生的木板让给上座比丘,自己被淹死在海中,也是为了守戒。难道只有他们是佛的弟子、能持净戒,而我不是佛的弟子、不能守持净戒吗?难道佛只是他们的导师,而不是我的导师吗?我已经遇到善知识,为什么还做恶法?我宁舍生命,也不能破戒,玷污佛法僧、父母师长。”

  转念又想:“这个女人淫心强。我如果逃走,她一定会到门外拉我、诽谤我。被街上的人看见了,有辱出家人的形象。看来,我要在此处舍弃生命。”

  在女人去关门时,沙弥拿起剃刀,双手合掌,向着拘尸那城佛涅槃的圣地发愿:“今天,我不舍佛法僧,不舍和尚阿阇黎,不舍珍贵戒律。为了持戒,我宁舍身命。但愿来世随生何处,都能出家学道,修持梵行,断惑成道。”愿毕,割颈而死。

  《贤愚经》云:“持戒之人,护持禁戒,宁舍身命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若持戒,计其功德,无量无边。”

  大恩上师说:“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困难的时期,守戒修行时刻都会遇到命难,我们这些老比丘经过艰难险阻,最终能守护清净的戒体,现在你们持戒修行的环境这样好,为什么不珍惜宝贵的戒体呢?”

  【若不能尔,则应审思,我剃须发披坏色衣,空无所义。】

  如果还做不到这样,就应当仔细思量:如果不守净戒,我剃除须发、披坏色衣,没有任何实义。

  【如《三摩地王经》云:“于佛圣教出家已,仍极现行诸恶业,于财谷起坚实想,贪诸乘具及象车,诸不殷重持学处,此等何故而薙头?”】

  如《三摩地王经》所说:在佛的圣教中出家之后,仍然肆意现起种种恶业,对财产、食物生起坚固实有之想,贪著乘具、象、车等,不能殷重守持学处。这些人为什么剃发出家呢?

  巳四、如是不护戒,则不能解脱轮回

  【若欲逃出有为生死,趣解脱城,坏戒足者,非仅不能实行,反当流转生死,众苦逼恼。】

  如果欲求逃出有为生死,往趣解脱城,那么对坏戒足者而言,不但不能实际前行,反而将流转生死,被三苦、八苦等无量众苦逼恼。

  【并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经》云:“若人为诸盗贼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为贼执而摧坏。如是愚人毁净戒,而欲脱离诸有为[24],由戒坏故不能逃,为老病死所摧坏。”】

  上述义理连同比喻,如同《三摩地王经》所说:如果有人被群贼追逼,为了活命而逃走躲避,如果他的双脚不能行走,就仍然被盗贼抓住而摧坏身心。同样道理,愚人毁坏净戒而欲求脱离生死,但毁坏净戒如同断坏双足,不能逃脱,只有被老病死攫住而遭摧坏。

  巳五、现今护戒功德极大之理

  【故此经又云:“为著居家服,我所说学处,尔时诸苾刍,亦无此学处。”为近事[25]说五种学处[26]圆满守护,苾刍亦无。】

  因此,《三摩地王经》又说:“我为穿在家衣服的居士所说的学处,到了那时候,连比丘们也不具足。”意思是说,时至末法,对居士要求的五戒学处,比丘们也不能圆满守护。

  可见末世守戒的艰难。正由守戒艰难,功德尤为巨大。

  【若于此时精修学处,其果犹大,故应策励。】

  如今正是佛所授记的末法时代,若能在此时精勤修习学处,果报尤为巨大。因此应策励自心,善护净戒。

  【即此经云:“若经俱胝恒沙劫,净心以诸妙饮食,伞盖幢幡及灯鬘,承事百亿俱胝佛。若于正法极失坏,善逝圣教将灭时,昼夜能行一学处,其福胜前俱胝倍。”】

  这也是《三摩地王经》所说:假使有人经历俱胝恒河沙劫,意乐清净,以种种上妙饮食、伞盖、幢幡、明灯、花鬘等,在百亿俱胝佛前,供养承事。又有人在正法极度失坏、佛教接近毁灭之际,能于一昼夜中行持一分学处,则此福德胜于前者千万倍。

  巳六、以“造罪可悔而不防护”极不应理

  【又若念云毁犯可悔,无后不犯防护之心,放逸转者,说可还出,如食毒药。】

  又如果想:“犯戒不要紧,反正能忏悔。”像这样没有今后誓不再犯的防护心,放逸而转,还说能令罪业还出,则如同服食毒药一样。

  【如《弥勒狮子吼经》云:“慈氏,末世末劫后五百岁,有诸在家出家菩萨,出现于世。彼作是云:‘悔除恶业能无余尽。’”】

  如同《弥勒狮子吼经》所说:慈氏!末世末劫后五百年,有很多在家和出家菩萨出现在世间。他们这样说:“由忏悔能令恶业无余消尽。”

  【“造作众罪造已当悔,增上毁犯而不防护,我说彼等是作死业。”】

  造罪之后应当立即忏悔。如果增上毁犯而不防护,我说彼等是造死业。

  【“云何为死?谓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终之后,颠倒堕落。”】

  为什么说是死业呢?如人服食毒药自取灭亡,毁戒造罪,命终之后颠倒堕落。

  【“又云:慈氏,于此圣法毗奈耶说为毒者,谓诸违越所制学处,故说汝等莫自食毒。”】

  又说:慈氏!圣法毗奈耶中说为毒药的法,是指违越佛制学处的罪毒,因此才说你们切莫自食毒药。

  巳七、修密者也须如是护持净戒分四:一、在家修密者也须修学多数律仪 二、由不护戒不仅无三种成就,也不得善趣安乐 三、当依大德传统修学“戒与修行互为助伴的方法” 四、一切所作须对照三藏

  午一、在家修密者也须修学多数律仪

  【若具别解脱律仪,应以如是道理守护,密咒[27]亦然。】

  若是具有别解脱律仪的行者,应当以上述道理守护,而对修密者也同样强调应护律仪。

  【如《妙臂请问经》云:“佛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尽无余,在家咒师[28]除形相,轨则诸余尽当学。”】

  如密续《妙臂请问经》所说:佛陀我所说的别解脱戒调伏一切佛子,在家修密者除去出家法衣等形相、专为出家众制定的轨则之外,其余学处都应修学。

  【此说虽诸在家咒师,除出家相、羯摩、轨则少分遮罪,尚如调伏所出而行,况出家咒师[29]。】

  这是说,在家修密者除去出家形相、四种羯磨及轨则等少分遮罪之外,凡是律藏制定的戒律,都须如法而行,何况出家修密行者,更应如法守戒。

  “少分遮罪”:比如触火、除草、蓄发、穿白色衣等,在家众造了不犯。

  午二、由不护戒不仅无三种成就,也不得善趣安乐

  【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罗。】

  而且,能成就密法的根本也是尸罗(戒)。

  【《妙臂请问经》云:“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

  《妙臂请问经》中,说到成就密咒的根本有七支(七个部分):一、戒;二、精进;三、忍辱;四、对佛具信心;五、菩提心;六、密咒;七、无懈怠。

  【“如王具七宝[30],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

  就像轮王具足七宝,便能无厌足地调伏众生,修密者具足戒等七支,就能调伏一切罪业。

  换言之,轮王要想调伏广大众生,必须具足七宝;密咒师要想调伏内心罪业,必须具足戒等七支。

  《文殊根本续》中讲述了众多持咒功德,前提是不毁净戒。若毁净戒,则不得成就。以下即宣说此义。

  【《曼殊室利根本续》云:“念诵若毁戒,此无胜成就,中悉地亦无,又无下成就。”】

  《文殊根本续》中说:如果毁坏净戒,念诵不但得不到殊胜成就,也无中等成就,连最下等成就也不会得到。

  【“能仁未曾说,毁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

  佛未曾说毁戒能成就密咒,毁坏净戒,不能趣向涅槃城的境内与边缘。

  这是说如果毁坏净戒,不但得不到涅槃,连接近涅槃也不可能。

  【“于此愚恶人,何有咒能成?此毁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无胜安乐,何况佛所说,诸咒岂能成?”】

  对此等愚恶者来说,岂有密咒的成就?此毁戒有情,何能转生善趣?天趣尚且不得,无有殊胜安乐,何况佛所说的密法,岂能成就?

  密法的三种成就,有两种说法:

  一、萨迦班智达在《三戒论》中说:真正的大乘成就者,须现见万法实相真如的本性。下等成就是见道,中等成就是八地,上等成就是成佛。

  二、《灯明论》中说:下等是能成就息增怀诛四业,中等是能成就八种共同悉地,上等是获得佛果。“八种世间悉地”,即《帷幕帐续》所说:“眼药成就与神行,宝剑成就及土行,丸药成就与飞游,隐身以及金丹术,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师喜速获得。”具体而言:依靠特别的眼药能够见到地下宝藏;神行即是依靠神变能在空中行走、停留;依宝剑成就,任何外敌不能毁坏,并能遣除一切违缘;土行指可以在地中无碍行走;丸药成就,就是吃此丸药后寿命会延长很久;飞游也称为夜叉仆,得到这种成就,所有的夜叉和非人会做他的仆人,另外也有解释成以神变飞行到别的地方,有白天醒觉的飞游和梦中飞游两种;隐身是以神变令他人见不到自己的身体;金丹术就是精华取精,依靠这种丹丸甚至可以在十多年中无需吃饭、喝水。这是八种共同悉地。

  午三、当依大德传统修学“戒与修行互为助伴的方法”

  【康垅巴亦云:“若年饥荒,一切事情皆至粮麦,如是一切皆绕于戒,当勤学此。”】

  康垅巴也说:如同饥荒之年,事情全部集中在最紧要的粮食上,如是一切修行都围绕于戒,应当精勤学戒。

  饥荒之年,没有粮食,就会断坏命根;修学圣道,没有净戒,就会失坏功德之本。因此,一切修行都要围绕如命根般的戒律,以戒为本,精勤守护。

  【“又戒清净,不思业果必不得成,故思业果是真教授。”】

  而且,要持戒清净,不思惟业果必定无法做到。因此,思惟业果是真实的教授。

  这是说,受持净戒时,应励力思惟黑白业果,这是持戒清净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戒最大的善巧。

  【霞惹瓦亦云:“总有祸福皆依于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

  霞惹瓦也说:总之,不论遭遇何种祸、福,都应当依于圣法,其中如果依止毗奈耶所说,则具有以下的利益:一、无须改易,即最初依戒行持,中间不必改变;二、内心清净,即安住在净戒中,不为罪染,内心清净;三、堪忍观察,即经得起观察,行为可靠,令人信任;四、心意安泰,即内心无有犯戒热恼,心意安定泰然;五、边际善妙,即结果善妙,依律而行,现前生于善趣,终究成就佛果。

  以戒相无热恼的缘故,安住在净戒中,不会被罪业之火焚烧,而使内心悔恨忧恼,因此内心清净、安泰。《听闻经》云:“具戒随其寤寐间,一切时中悉安乐。(具足净戒的人,昼安乐,夜安乐,一切时中恒安乐。)”《成就真实戒经》也说:“具戒之人诸欢喜,具戒之人清凉水,具戒之人世间赞,人天圣位以戒得。”

  【善知识敦巴云:“有一类人依律毁咒[31],依咒轻律,除我尊长教授,无余能使调伏为咒助伴,及令密咒为调伏伴。”】

  善知识仲敦巴说:有一类人学戒,就依律毁谤密法;另一类人学密,就依咒轻视戒律。唯有我上师噶当巴的教授,无余能使调伏(戒)成为密咒助伴,又能使密咒成为调伏(戒)助伴。

  仲敦巴的尊长是将戒律与密法互相视为助伴而修行的。

  午四、一切所作须对照三藏

  【觉沃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诸受持三藏法师,问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抉择已,于此安住。我毗迦玛拉希拉诸师,则于其上,更须问云:菩萨行中不曾遮耶?不违彼耶?安欲根本随持律转。”】

  阿底峡尊者也说:我们印度,凡是遇到有大事或突发事件时,都召集受持三藏的法师商议,问:三藏中是否遮止此事?抉择之后,就照此而行(即未遮止者可行,遮止者不行)。我们戒香寺的法师们,在以三藏衡量的基础上,还必须问一句:菩萨行中是否遮止?是否违背菩萨行?所以,当时印度,一切事务都随三藏和菩萨行来决定、处理。

  “安欲根本”,即能令内心获得决定的所依。不依三藏,内心会难以决定是否应作,而见到佛的制定,心里就能决定下来,因此是安欲根本。

  巳八、单独教诫烦恼之对治分四:一、总说对治 二、别别教诫 三、调伏烦恼是主要成就 四、赞叹摧坏烦恼是大英雄

  午一、总说对治分六:一、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二、烦恼虽起,然须精勤截断烦恼相续 三、烦恼虽相续不断,但若观为怨敌则易退除 四、烦恼若退不再恢复 五、须精勤于退除烦恼之方便 六、能摧坏一切烦恼之无上方便

  未一、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如是戒净,又如内邬苏巴云:“现在于内与烦恼斗,惟此为要。不斗烦恼,戒不能净。”】

  如是“持戒清净”,又如内邬苏巴所说:现在向内与烦恼斗,只有此事是紧要的。如果不斗烦恼,持戒就不能清净。

  任何违越学处都是由烦恼现行而造成的。因此,要想持戒清净,就必须向内与烦恼斗。如果跟着烦恼走,很容易就失坏净戒。

  【“若尔不生伏断烦恼定学慧学,当须毕竟漂流生死。”】

  如果不能持戒清净,则不产生制伏烦恼的定学及断除烦恼的慧学,如此终须漂流生死。

  【又如前说认识烦恼,思彼过患离彼胜利,以念正知而为防慎,烦恼稍出,即应用矛数数击刺。】

  而且,应当如前文所说,认识自己内心的烦恼,思惟烦恼的过患及远离烦恼的利益,以正念正知谨慎防护,烦恼稍一出来,就立即用矛数数击刺。

  【此复自心随何烦恼生已无间,视如怨敌与之斗战。若不尔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资养成无可敌,惟随彼行。】

  而且,在自心生起任一烦恼之时,要当即视如怨敌,与之战斗。不然,如果在最初生起时容忍非理作意,使其资养壮大,成为难以克胜,则只有随它而行了。

  《佛子行》云:“烦恼串习难对治,执持正知正念剑,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未二、烦恼虽起,然须精勤截断烦恼相续

  【如是励力纵未能遮,亦当速断莫令相续。应如画水,莫如画石。】

  如是励力,纵然不能遮止,也应速疾截断,不使其相续。应如画水,莫如画石。

  【如《亲友书》云:“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后。”】

  如同《亲友书》所说:要了知自心有三种状态:一、如画水般不稳固:如同在水上画花纹,画完便消失无踪;二、如画土般较稳固:如同在土上画花纹,能保持一段时间;三、如画石般极稳固:如同在石上刻字,千年不变。起烦恼,应如画水,不稍留心中;乐善法,应如石上刻字,永无变改。意思是说,欣乐善法,应当持之以恒,永不改变行善的意乐和行为。

  【若于法品,与上相违。】

  如果是对待善法品类,应当有和对待烦恼相反的心态。起烦恼应如画水,初生即灭。修法应如画石,永存心间。

  【《入行论》亦云:“我应记恨此,与此共战争,如是相烦恼,除能坏烦恼。”】

  《入行论》也说:为了摧伏烦恼,我应当记恨烦恼,与之战斗。虽然修法不能生嗔,但是排除能摧烦恼的对烦恼的嗔。

  【“我宁被烧杀,或被断我头,然于烦恼敌,终不应屈敬。”】

  我宁可被焚烧、杀戮,或被砍头,终不应对烦恼敌屈服、畏敬。

  未三、烦恼虽相续不断,但若观为怨敌则易退除

  【善知识朴穷瓦亦云:“我虽忽被烦恼压伏,后我从下而为切齿。”】

  善知识朴穷瓦也说:我忽然被烦恼压伏,但我在下面咬牙切齿。这表示他不屈服烦恼的态度。

  【博朵瓦闻之曰:“若能如是,当下即退。”】

  博朵瓦听到后说:若能如此而行,烦恼当下即退。

  未四、烦恼若退不再恢复

  【世庸怨敌,一次摈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时仍来报怨。烦恼不同,烦恼于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无往他方,亦无报复,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坏烦恼之所致耳。】

  世间普通怨敌,一次被驱逐出境,便盘踞在他方,等力量充足时,仍然回来报复。烦恼敌则不同,如果能一次拔除其根,它不会前往他处,也不会伺机报复。然而我等仍被烦恼控制,这是因为不能精勤破坏烦恼所致。

  【《入行论》云:“摈庸敌出国,摄受住他方,养力仍返报,烦恼敌不尔。”】

  《入行论》说:普通敌人被驱逐出境之后,会盘踞在其他地方养精蓄锐,等力量充足时,仍然杀回来报复。烦恼敌则不然,一经断除便永不复返。

  【“烦恼为惑慧眼断,遣离我意能何往,岂能住余返报我,惟我志弱无精进。”】

  烦恼一经被慧眼断除,从我心中遣离,它能去何处呢?它岂能安住他方对我还击,只因我意志薄弱,缺乏精进,才未取得一劳永逸的胜利。

  未五、须精勤于退除烦恼之方便

  【女绒巴云:“烦恼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应以对治遮除。若不能遮,应即起立设曼陀罗及诸供具,供养祈祷尊长本尊,次缘烦恼,忿怒念诵,即能折伏。”】

  女绒巴说:当烦恼生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就要以对治遮除。如果不能遮除,就应当立即起立设曼陀罗和供养具,供养祈祷上师本尊。之后,缘烦恼诵忿怒本尊心咒,即能折伏。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动住处,劲举项颈,亦能折伏,可见彼与烦恼斗争。”】

  朗日塘巴也说:女绒巴还说:移动一下位置,换一个姿势,用力伸展颈脖,也能折伏烦恼。可见他当时与烦恼斗争的情形。

  未六、能摧坏一切烦恼之无上方便

  【此复应如阿兰若师云:“昼夜惟应观察自心,岂有余事?”】

  而且,应如有人问阿兰若师:“您修习何法?”时,阿兰若师所答:“昼夜唯应观察自心,此外岂有余事?”

  《自我教言》[32]中说:“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自己极为要,出世世法亦归此。”

  【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依照这样行持,才能摧坏烦恼。

  【又传说大觉沃一日随见几次,尔时定问“生善心否”。】

  又传说,一天不论见阿底峡尊者几次,尊者一定问:“生善心了吗?”(善心与烦恼相违,善心未生起,就处在烦恼中。)

  午二、别别教诫分六:一、教诫依止愚痴对治 二、教诫依止嗔恚对治 三、教诫依止贪爱对治 四、教诫依止执著世间八法之对治 五、教诫依止慢疑对治 六、教诫依止随烦恼对治

  针对贪嗔痴慢疑五根本烦恼及诸随烦恼,教诫各各所应依止的对治。

  【此诸烦恼如何断者。】

  如何断除此等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的方法。

  未一、教诫依止愚痴对治

  【谓痴罪重极难远离,为余一切烦恼所依。】

  首先,痴烦恼罪业重,极难远离,它是其余一切烦恼的所依。

  意即,贪、嗔等所有烦恼,都是依于执我、执无因果、执轮回乐等的愚痴而引生的。

  【彼之对治,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还灭。若能修此,则五见[33]等一切恶见悉不得生。】

  痴的对治是多修缘起,善巧了达生死流转和还灭的道理。如果能修缘起,则五见等一切恶见都无从生起。

  三种痴心的对治:

  一、业果愚无明的对治是通达黑白二种业果缘起之理;

  二、真实义愚无明的对治是通达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之理;

  三、我执无明的对治是通达缘起性空之理(内外诸法唯由缘起生,全无实有自性之我,观修此义即能遣除我见)。

  未二、教诫依止嗔恚对治

  【嗔与现后二世大苦,断诸善根,是大怨敌。】

  嗔恚将给自他的现生来世带来巨大苦患,摧毁多劫勤积的善根,因此是大怨敌。

  这是说嗔恚过患,现前使人内心烦躁不静,坐卧不安,难生喜乐,损坏名声,亲友远离,貌不庄严,今生来世人不喜见。又使人失坏辨别是理非理的智慧,引发种种恶行,速堕恶趣。又嗔恚能坏多劫善根,如经中所说:“曼殊师利,以能坏百劫所修善根,故名嗔恚。”

  【如《入行论》云:“无罪能如嗔。”】

  如《入行论》所说:再没有像嗔恚这样严重的罪业。

  《佛遗教经》云:“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嗔恚是破善法的暴敌,能顿时摧坏诸多善根,因此是极重的罪业。

  【故一切种莫令生起,励修忍辱。若不生嗔,则于现法亦极安乐。】

  因此,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嗔恚生起,励力修习忍辱。如果能不生嗔恚,在现法中也是极安乐的。

  【如《入行论》云:“若能励摧嗔,此现后安乐。”】

  如《入行论》所说:如果能励力摧灭嗔恚,现生、来世都将得安乐。

  摧伏了嗔恚,心无忧虑,醒梦皆得安乐。《菩萨地》说:修忍之人能摧嗔恚,因此无有不乐;临终时天人也将降临,在鼓乐声中迎接他。《亲友书》云:“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能于一切时中遮止嗔恚生起的方便,即是修习慈心和依止安忍。此外可多思惟嗔恚的过患及慈心、安忍的利益。这些内容将在上士道中详细解释。

  慈悲观:思惟一切众生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遭受痛苦,念及他们因愚昧自毁安乐、自造苦恼,而极生悲愍。又观众生往昔都曾作为自己的父母、兄妹、子女、恩人等,由此发起慈心,普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乐。在生起慈悲心时,就能对治嗔恚。

  未三、教诫依止贪爱对治

  【贪爱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业渐增势力,能生生死。】

  贪爱能令先前造作一切善不善业时所熏的业习气,逐渐增长势力,由此牵引而受生生死。

  这是按照十二有支流转生死的道理,开示贪爱的过患。“先造善不善业”是指能引生死的宿业——行,由贪爱滋润使业习气增长势力,当具足了能生支时,就必定由善业受生善趣,由不善业受生恶趣,转生死轮。

  【又欲界者,从受用境触缘生受,味著生爱,应多修习内外不净及贪欲尘所有过患,而正遮除。】

  就欲界而言,从受用五境的触缘生起受,又由味著受生起贪爱。因此应多修习内身及外境的不净观,以及贪著五欲的过患,由此遮除贪爱。

  【世亲大阿阇黎云:“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

  世亲大阿阇黎曾用比喻显示贪著五欲的后果。他说:鹿、象、蛾、鱼、蝇这五类被声、触、色、味、香五欲所害。

  鹿喜爱音乐声,猎人利用它的贪著,弹奏乐曲,鹿被乐声引诱,丧身在猎人枪下。公象在发情期,猎人以母象诱惑它,公象贪著和母象身体接触,而被猎人捕获。飞蛾贪著光,见到灯的光明就直扑过去,结果烧死在灯火中。鱼类贪著味尘,被鱼饵引诱上钩,成为人的盘中餐。苍蝇贪著刀刃上蜂蜜的芳香,惨死在刀刃上。

  【“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

  贪著五欲中的一种,尚且受其损害,何况人类恒时依止所有的五欲,岂能不遭损害?

  从长远看,众生因贪著五欲而生起种种烦恼,被其驱使,长夜漂流在生死中,因此五欲之害甚于毒药。

  贪爱是缘可意境观为清净和安乐而引生的,反过来就可以观不净和苦来对治它。当内心由观察而现出可意境的不净相和苦相时,就能遮止对它生起贪爱。比如,贪著异性的身体,就明观在这一身体内外充满了种种不净物,毫无清净可言,或者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具体治贪之法,详见《净心法要》,此处不赘述。

  未四、教诫依止执著世间八法之对治

  【又易生难离,谓爱四事利誉称乐,及于此等四相违品意不欢喜,当修对治。】

  又,易于生起而难以远离的是执著世间八法。顺缘方面贪爱利、誉、称、乐(利养、名誉、称赞、享乐),逆缘方面内心不喜与此相违的衰、毁、讥、苦(衰败、毁辱、讥讽、痛苦)。应当对这四种不离爱与乖离爱修习对治。

  其实,世间所求的四法和所厌的四法是平等的。所谓平等,是指:(一)所厌的四法在遭受时生起忧苦,而所欲的四法在退失时也生起忧苦。前者是以不欲而直接生苦,另一者是以所欲而间接生苦,给人带来的都是忧苦;(二)所欲的四法和不欲的四法同样是刹那灭的自性,坏灭之后,同样全无利益。而且死时同样要无余舍弃,舍弃之后,并没有一乐一苦的差别;(三)又同样是行苦的自性,是能令有漏法增长的助缘,对于解脱生死毫无利益,又同样无自在,结局都不坚固。

  总之,一切轮回中的过患都是由这两类法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因此,轮回的过患可以统摄在世间八法的过患中。

  【此复总修生死过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而且,总的修习生死过患、特别修习念死,便能退除对世间八法的耽著。

  未五、教诫依止慢疑对治

  【慢于现法最能障碍当生之道,及是当来奴贱等因,故应断除。】

  慢在现法中最能障碍未来当生之道,又是感得当来卑贱等的主因,因此应当励力断除。

  在《正法念住经》和《慧海请问经》中,宣说了慢的诸多过患。比如,以慢心缘高相而转,就会障蔽明见取舍的智慧,不了知法与非法、应不应说、应不应行,以及是处、非处等等。由此造成不应做的去做,应做的反而不去做。

  内心被骄慢恼乱,就不明了业因和果报,不能辨别善道与非善道,不觉知威仪、地点、时节,不知裁量足与不足,不知有大众存在。因此,被慢心障蔽,便不能了知持戒之法。

  又被慢心障碍,虽然听闻正法,也不能依法实修;对未闻的法,也不能发心希求;又不能向他人谦虚请教。又,慢心能障碍修定,就像微尘被风吹刮而四处飘散一样,一旦生起骄慢,就令心长时散乱不定。内心散乱,就不能修定摄心,会非常贪著外在五欲。由此心不能安住善法,也就不可能以利他心调伏他人。

  以上从戒、定、慧、利他等方面分析了慢心最能障碍当生之道。的确是“我慢高山,不出德水”。

  【断除道理。】

  断慢的道理:思惟自身五取蕴唯一是苦的自性,毫无可慢之处。

  【如《亲友书》云:“当数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骄慢。”】

  如《亲友书》所说:应当数数思惟老、病、死、爱别离等世间苦果以及造成苦果的因——诸有漏业,自己既是一名凡夫,无论如何也超不出自造业、自受果的状况。思惟此理,就能对治缘于种姓、相貌、智慧等所起的骄慢。

  又可以这样思惟,所谓世间的圆满都只是随着惑业的力量而转,不出行苦自性。自己再圆满,也只不过是被惑业力牵着走的凡夫,有什么可骄慢呢?或者,通过修习无我根除我慢:对于自身的五取蕴作分析观察,色蕴分为地、水、火、风四大界,每一界再继续分析,一直分到无分微尘,其它受想行识四蕴,也分到无分刹那;再者,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唯一是坏灭的自性。这就看出,五蕴只是一堆多体、刹那灭的法,哪里是常住、一体的我呢?既然没有“我”,哪里有“聪明的我”、“高贵的我”、“漂亮的我”……?实际上,只是五蕴假合之法不断地变异,有什么可慢呢!

  【若于四谛三宝业果获得定解,则不复生疑惑随眠。】

  如果对四谛、三宝、业果获得定解,就不会再生起疑惑随眠(种子)。

  疑的过患是:对于真实和非真实生起疑惑,就会障碍对真实义引生定解。疑有很多种类,比如,对于业果、三宝、四谛、菩提心、六度、二谛等等的体性生起疑惑,都属于疑烦恼的范畴。疑的对治是经由观察对诸法的体性生起定解。

  未六、教诫依止随烦恼对治

  【又睡眠、昏沉、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妄念、不正知等诸随烦恼最易生起,障修善品,当知过患修习对治,率尔率尔令渐微劣。】

  睡眠等随烦恼的特点:最易生起,障碍修习善品。因此,应当了知彼等各自的过患,修习相应的对治,不断不断地使其势力渐趋微弱。

  【其过患者。】

  睡眠等随烦恼的过患:

  【如《亲友书》云:“掉悔嗔恚及昏沉,睡眠贪欲并疑惑,应知如是五种盖,劫善法财诸盗贼。”】

  如《亲友书》所说:心散逸于境界的掉举、于往事的追悔、损害他者的嗔恚、心内收的昏沉、极度内收的睡眠、于有漏五欲的贪欲、于道果等的疑惑,应知,此五盖是劫夺善法财富的盗贼。

  此中,掉举、后悔一对与昏沉、睡眠一对,以体性相似的缘故,各合计为一盖。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

  《劝发增上意乐经》中说:喜欢睡眠、昏沉的人,体内的痰病、风病及胆病多有增长,致使四大界极为扰乱不平和。

  【“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颜不和美,所发言语不清晰。”】

  如果喜欢睡眠和昏沉,将导致饮食不消化,体内积聚饮食污垢,使肠胃不清,身体沉重,心不能专注于善法,以及使容貌不和美(如皮肤不洁净、粗糙等),说话时吐字不清。

  【又云:“若乐睡眠与昏沉,其人愚痴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暗。”】

  又说:如果喜欢睡眠和昏沉,其人将于取舍之处愚痴,并退失修习善法的欲乐。总之,此凡愚将退失一切功德、白法,以深重的无明力趣入恶趣黑暗。

  【《念住经》云:“诸烦恼所依,独一谓懈怠,谁有一懈怠,彼便无诸法。”】

  《念住经》说:诸烦恼的所依,唯是懈怠一法。谁有此一懈怠,便无一切善法。

  《菩萨本行经》云:“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懈怠能令一切行业停止不前:在家懈怠,衣食无法供应,事业不能发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事业都依精进而兴起。)”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正法念处经》云:“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

  《百喻经》中有这样一段:

  往昔某国在节日时,妇女们都以优钵罗花做成花鬘,戴在身上作为装饰。

  有个穷人的妻子对丈夫说:“你要送优钵罗花给我,我就做你妻子,不然就离你而去。”

  这位丈夫以前擅长模仿鸳鸯的叫声,他潜入国王花园的池塘中,学鸳鸯叫,趁机偷取优钵罗花。

  看守听到池塘里有响声,就高声问:“是谁?”

  他失口说:“是鸳鸯!”

  看守立即把这只“大鸳鸯”从池塘里抓出来,带着去见国王。

  一路上,穷人不停地学着鸳鸯叫。看守说:“该叫时不叫,现在再叫有什么用?”

  佛讲完故事之后,教诫说:世间愚人都是如此,在一生中损人害人,造诸恶业,不修好身语意,临死时才说:“我要修善法。”但是狱卒已押着他去见阎罗王,这时想修善法也来不及了。像上面故事中的愚人,在被押去见国王的路上才学鸳鸯叫,有什么用呢!在生之时懈怠不修,死时一定追悔莫及。

  以下《集法句经》一颂有一段缘起:往昔舍卫城有两个商人,一个多财,另一个少财。多财的富商贪爱女人和赌博等,不久丧尽财产,沦为乞丐。少财的商人安住在精进中,前往大海宝洲取宝,后来逐渐富裕起来。胜光王在得知此事之后,禀告佛陀。佛就宣说了以下一偈。

  【《集法句》云:“若行于放逸,即坏凡夫心,如商护财货,智当不放逸。”】

  《集法句》说:如果一个人在行为上放逸,就会失坏自己的心。智者应当像商人护持财货一样,心无放逸。

  《萨婆多论》中记有一事:

  往昔,目犍连尊者因弟子有病,而上升到忉利天向耆婆医师问诊。当时正赶上天人们进入欢喜园。目犍连站在路边等候,没有一个天人用正眼瞧他。最后耆婆到了,见到尊者,单手致意,乘着宝车飞驰而过。

  尊者心想:他在人间时本是我的徒弟,现在耽著天界欲乐,都忘本了。于是以神通力定住他的宝车。耆婆不得已才从宝车上下来,顶礼尊者。

  尊者以种种因缘训斥他。耆婆说:“我在人间是您的弟子,因此才举单手向您问讯。您见到其他天人对您这样恭敬吗?”

  尊者又去劝诫帝释天主说:“佛出世是极难值遇的,为什么天人不时常亲近佛请受正法?”

  帝释并没有正面回答。他想让尊者了解天界的状况,就特意派使者去传某天子。反复传了三次,这位天子才不得已来见天主。

  天主对尊者说:“这是天界中最贫困的一个天子,只享有一个天女和一种伎乐,而这已经足以使他染欲情深,割舍不下,何况天主拥有种种宫殿、楼阁,有无数天女陪伴,有百味美食享用,有百千天乐娱乐。天人陶醉在迷人的妙欲中,看着东边就忘了西边,怎么能学进正法?所以,虽然知道佛难遇、正法难闻,但整个心全耽著在欲乐上,不得自在,知道又能如何?”

  以下《本生论》颂文有一段缘起:往昔世尊做菩萨时,生在婆罗门的家族中。在他上学时,老师为了观察学生的心行,故意说:“我很贫穷,你们去偷别人的财物供养我。”其他学生都答应了,只有菩萨对老师说:“不必说为了这样的小事,就连为获得帝释天的财富,我也不愿无惭无愧地去偷盗,我宁可手持瓦钵沿街乞讨也比这好。”

  【《本生论》云:“舍惭为天王,意违于正法,宁瓦钵蔽衣,观敌家盛事。”】

  《本生论》说:为获得天王的快乐而舍弃惭愧,心违正法,还不如手持瓦钵、身著破衣,到怨家门口去乞讨。

  《智度论》云:“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欲尘,沉没于五情?(入道具足惭愧的人,手持瓦钵为众生种福,为何还纵心欲尘,沉没于五毒中?)著铠持刀杖,见敌而退走,如是怯弱人,举世所轻贱。比丘为乞士,除发著袈裟,五情马所制,取笑亦如是。(披甲持刀的战士见敌人而退走,这样的怯弱者将被举世轻贱。比丘身为乞士,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如果还被五识的野马牵制,同样将为世人取笑。)又如豪贵人,衣服以严身,而行乞衣食,取笑于众人。比丘除饰好,毁形以摄心,而更求欲乐,取笑亦如是。(贵族以华美的衣服严饰身体,如果沿街乞讨衣食,则决定会被众人取笑。比丘已除去外表的装饰,毁形而收摄自心,如果还去追求世间欲乐,则同样会遭到世人耻笑。)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已弃舍五欲之乐而不再顾恋,为什么又生起希求之心?岂不像愚人把已吐出的食物又捡起来吃一样。)”

  【《亲友书》云:“大王应知念身住,善逝说为惟一道。故当励力勤守念,失念则坏一切法。”】

  《亲友书》说:大王!你应知,佛说于身住身念是求解脱者的唯一之道。因此,要励力勤护正念,若失正念,则失坏一切善法。

  佛说:“诸比丘,能清净一切众生、能超离不悦意痛苦、能辨别如理之法、能现前涅槃的唯一途径,即此身正念也。”

  此处只是以身为代表,完整地说,应当是不忘身口意如何行持的正念。因此要加上“于口住口念”、“于意住意念”。

  以下用一则事例说明应当如何勤护正念:

  往昔有一位比丘,每天都去城郊的尸陀林,路经一个农夫的田地。

  有一次,农夫生气地骂他:“你是什么修行人,在我田地里东走西窜,留下这么多的脚印。”

  比丘解释说:“我要打官司找一个证人,所以才穿过你的田地。”

  这个农夫宿世的因缘已经成熟,到了得度的时候。他悄悄地跟着比丘想去看个究竟。只见空旷的尸林中尸体狼籍,到处都是鸟兽吃剩的尸骸,有吃干净的,有没吃干净的,有些是像灰鸽子那样的颜色。许许多多的虫子聚集在尸体上钻进钻出,尸体发出的腐臭味让人难以接近。

  比丘说:“地上这些鸟兽就是我的证人。”

  农夫问:“它们怎么会是证人?”

  比丘答:“我的病是内心有很多烦恼。我观看了这些骨骸的恶露不净相后,就返回房屋观察自己,从头到脚与它无异,但我这颗心仍然散逸在尘境中,追逐虚妄的欲尘。我就告诫心:‘心哪,你要知道,不应当这样起恶念,让我堕地狱、堕饿鬼。’我是一个凡夫,并没有解脱烦恼,我这贼子之心并不听从我,所以我才每天去尸林为它讲解恶露不净的相,并且和它商量:‘心哪,你这样粗暴、散乱,错谬而不安定。今后你要改正,不要再造恶缘。’”

  农夫听完,感动得以手挥泪,哽咽无言。当时两个人在尸林中观想,都证得了初果。(《法句喻经》)

  【《入行论》云:“虽诸具多闻,正信乐精进,由无正知过,而令有犯染。”】

  《入行论》中说:虽然人们具有多闻、正信、精进等的功德,但以无正知的过患,仍然心被罪堕所染。

  这是因为:没有正知,不能觉察身口意的状况,一失觉照,烦恼就兴风作浪,染污内心。

  【不能如是断诸烦恼及随烦恼,然当不顺烦恼,不执彼品,视如怨敌,是为现在必不容少。故应励力摄对治品,破除烦恼,清净自内所受尸罗。】

  如果还不能做到像这样断除烦恼和随烦恼,至少也应当不随顺烦恼,不爱执烦恼品类,应当视如怨敌,这是现阶段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励力摄持对治品破除烦恼,使自己内受的戒律保持清净。

  午三、调伏烦恼是主要成就

  【大觉沃弟子吉祥阿兰若师谓内邬苏巴云:“智然[34],后有人问汝弟子众,以何而为教授中心,则定答为已发神通或见本尊,然实应说于业因果渐渐决定,于所受戒清净护持。”】

  阿底峡尊者的弟子阿兰若师对内邬苏巴说:益希巴!以后有人问你的弟子以何者为教授中心时,他们一定回答:已经显发神通或现见本尊。其实,应当说:对于业因果渐渐具有深忍信,对于所受戒律清净护持。

  【故修之成就,当知亦是无明等惑渐趣轻微。】

  因此,要知道,修的成就也是无明等烦恼日渐轻微。其它如护持气脉明点、能飞行空中、能在石头上留下手印或脚印、能遥视等,旁生和外道也具有,并不算内道真实的成就。

  阿底峡尊者说:“殊胜的悉地是烦恼减少,殊胜的成就是少欲知足。”

  衮巴瓦说:“闻的标准相是行为寂静调柔,修的标准相是烦恼减少。”

  哥的仁波切说:“断除在家事业故,可谓出家;恒时调伏自心,可谓修行者;于断烦恼者,可安立成就者。此三者要牢记心间。”

  法王如意宝在《直断要诀释》中说:“如果毫无信心、悲心等正道的验相,则无碍穿越山崖,在空中如鸟一样飞,在水里似鱼一样游,大的变小,小的变大,看他人一眼就能将他的病治好,在山崖、虚空中取出佛像等伏藏品,将一般的魔降伏后收为眷属,这些都是魔所作违缘的验相,因此不能认为是正道。应当以慈悲之心降伏魔众,以智慧之眼照见并趣向解脱之道。”

  午四、赞叹摧坏烦恼是勇士

  【能感现后二世纯大罪苦,谓与他斗争,然于尔时一切众苦,舍命强忍,其伤疤等返自显示,谓此即彼时所伤。若断烦恼发精进时,忍耐苦行,极为应理。】

  能招感现生及后世纯大罪苦的业,就是与他人斗争。然而在造作此等罪业时,坚强的人尚且能舍弃身命,强忍疼痛,对受伤的疤痕等自我炫耀说:这是在那次战斗时受伤的。因此,在断烦恼而发起精进时,忍耐暂时的小苦,是极合理的,因为以断烦恼能得到现生和来世的极大义利。

  【《入行论》云:“无义被敌所毁伤,若尚爱为身庄严,为大义故正精进,小苦于我岂为损?”】

  《入行论》说:无意义被敌人毁伤的伤疤,尚且自豪地视为身体的庄严,现在为求得解脱及成佛的大义而发起真实精进,小小的苦对我岂是损害?不但不是损害,还成为利益,因此应当依止。

  【若能如是战胜烦恼,乃名勇士。战余怨敌如割死尸,虽不杀害自亦当死。】

  如果能如此刻苦而战胜烦恼,才堪称勇士。战胜其他怨敌,就如同宰割死尸一样,即使不杀害他,也会在百年之内死亡。

  【《入行论》云:“轻蔑一切苦,摧伏嗔等敌,胜此名勇士,余者如斩尸。”】

  《入行论》说:在这场与烦恼搏斗的战争中,任何艰苦我都在所不惜,我将勇敢地摧伏嗔恚等敌人。能战胜烦恼,才是真正的勇士,此外杀死世间怨敌就如同斩死尸一样,并不能称为勇士。

  【故又如论云:“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

  因此,又如此论所说:安住在烦恼群敌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镇定安住,犹如狮子被狐狸围攻,毫无惧色一样,烦恼也不能侵害于我。

  【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当胜彼。】

  以上是说切莫令烦恼侵害,而应当胜伏它。“道的所对治品”是指烦恼。

  【已说共中士道次第。】

  以上共中士道修心次第,宣说完毕。

  壬三、摄义分二:一、总说 二、别说

  癸一、总说

  修习中士道修心次第,首先应当思惟轮回总苦以及六道每一道的别苦,而对轮回生起猛利厌离;之后,反复思惟解脱正道及解脱的功德,对涅槃生起猛利希求。由此就能生起无伪的出离心。此后,对自己所受的戒律,以极为珍爱的方式严谨守护,尤其要依止诸多对治法与烦恼斗。如果不慎生起过失,也应当及时忏悔净除。

  本论旨在奠定好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基础之后,将学人引入上士道。因此在讲述中士道的修心次第时,省略了定慧二学,这些将在上士道宣说止观时广为解释。

  在抉择解脱道的体性时,论中讲解了两个方面,即灭除生死的所依身及其正道。前者是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其中以出家身为殊胜;后者解脱正道则是戒定慧三学,以戒学为基础,以慧学为正对治。

  癸二、别说分二:一、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二、道之核心——修习人无我

  子一、圣教根本——别解脱戒分二:一、别解脱戒成为圣教根本的理由 二、别解脱戒的体性——出离心

  丑一、别解脱戒成为圣教根本的理由

  如果隐没了别解脱戒传戒的仪轨,则不会出现新的出家比丘等,最终将导致出家人消失;如果出家人消失,则其所作的闻、思、修将彻底断绝;以闻思修断绝的缘故,不会生起实修功德;以无有实修的缘故,不能现前一切证法。因此,别解脱戒是整个圣教的根本。

  丑二、别解脱戒的体性——出离心[35]分二:一、所禁 二、能禁

  寅一、所禁

  观察自己的心现在在追求什么呢?如果不是寻求出世间的解脱、菩提,而只是耽著世间,追求快乐、舒适、名誉或者衣食、称赞等。此等分别就是此处的所禁。其根本就是耽著世间,而耽著世间的根本又是我执。

  再进一步比较,就能找到主要的所断。不妨问自己:与追求快乐、舒适相比,是否更难断除追求名誉?与追求衣服、饮食相比,是否更难断除追求称赞?比如,世俗人在格斗时,明知去有生命危险,敌人就在某处等候他,却仍然会勇敢地奔赴战场,因此,为了求得名声,宁可舍弃快乐和舒适。想一想,为了死后留下一个虚假的美名,连宝贵的生命都可以舍弃,这不是深重的迷乱吗?又比如,修行人衣食受用非常节俭,能刻苦精进地修行,而当别人称赞他“你的修行真好”时,心里就欢喜不已。所以能放下对衣食受用的耽著,却放不下别人的称赞。其实,对维持生命、保养身体来说,衣服、饮食是不可缺少的,对这些都能放下,却反而希求如谷响般毫无实义的称赞,这也是大的迷乱!

  我们平常也许会想:不管佛法还是世间法,我都要在众人之前无惭无愧,做得有光彩。其实这种念头就是为追求名誉和称赞,而开始在身口意上造作。

  由上面的比较就知道,在一切所断中,耽著名誉和称赞是最主要的。

  要了解到,“我执”和“耽著世间”这两者是成办世间或轮回一切所愿的根本。基于这种意乐,会生起种种邪分别。比如,想:“不论完成修法或世间事业,都要以财富、物质为基础。修法总不能脱离物质基础!如果衣食、住宅等不能圆满,修法也不可能成功。在世间生活,一切快乐、舒适、名誉的根本,唯一是财富,拥有财富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因此,如果不能获得今生所需的财富,而只拥有少许,那么,从长远来看,恐怕没有经济保障。”诸如此类,是现代人普遍具有的下劣心态。

  顺着这样的分别发展,又会妄想:“为了成功致富,最佳方法是什么呢?那些成功人士和我一样是人,看他们的经历,也是经商开公司,经过勤劳奋斗而创造了财富。我如果走这条路,只要勤劳能干,也可以做到。如果做不到,也需要尽力而为。必须了解所有经商的策略,如果不能全面了解,也一定要努力掌握必要的策略。”

  或者想:“你看某某,多少人恭敬他,供养那么多,过得多快乐!其实,我也有条件成为他那样,我性格好,又能行持善法、闭关实修,对异性的贪心也不强。就算不能成为上师,得到一个好师父或当家的地位,应该不成问题。”诸如此类,就是贪求财富、利养的下劣心态。

  在上述的两种心态中,第一种分别会导致内心完全舍弃善法和实修。整天忙碌于世间法,以处理种种世间琐事而虚度光阴,计算商品的价格、显现种种狡诈的行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就这样不断地重复。在经商中,事务繁忙,与热闹的城市联系频繁,还要疏通种种渠道,打点黑白二道。因此,连静下心来品一杯茶的清闲也没有,日日夜夜都在无意义中散乱度过,这真是舍弃自己的人。

  可以毫无夸张地说,他连“自己是否快乐,这般生活是否有意义”这样的念头也生不起来。下至好好穿一下衣服,稍微系紧一下皮带,心都不能专注。心想到什么就径直去做。这样的人生,连属于自己的快乐、放松一上午的时间都没有。这真是自己毁坏自己!

  后一类耽著世间的修行人,都是在表面上行持善法,实际是自己束缚自己:自己的心已经飞到了别的地方,还显示种种威仪,做那些狡诈的行为;把自己内心的迷乱放在一边不去对治,身体和语言却精进地修持善法;舍弃了智慧本尊,却修一些财神和世间护法;内心没有慈悲,主要做的都是自私自利之事;生起了无数的迷乱分别念之后,在自己门上贴上闭关的标签;自相续中没有丝毫断证功德,心里却在计算“我已经闭了几年几个月的关”;内心没有布施一口饭的舍心,口中却念着“布施我的身体、请你拿走我的血肉”等断教的词句;内心对三宝没有信心,却装模作样地打鼓摇铃,祈求三宝保佑;经书、供品、法器已经成了求财的工具,还说自己在实修念诵和供养;在大众场合,生怕别人揭露自己不是上师、不是比丘,外表上显现狡诈的行为,而在家里,完全是安住在散乱中做一些世间琐事度日;本尊咒语是在路上念,大念珠是在人群当中数,一切善法全成了卖弄。

  这样的人过了几年,竟然加入到上师、老师的行列当中。白财、黑财像天降大雨一样堆满了精舍。当美食、恭敬、承事、施主们的信心、寺庙僧人的恭敬等源源不断地现前时,他再也不观察自心了,一定会生起无意义的傲慢。即使佛现在他的眼前,也没有信心和恭敬。他心里有的只是观察道友的过失,对施主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对种种受用不满足,在房屋里呆不住,还有就是“我什么都需要”!

  这样,他心中的贪嗔像烈火一样燃烧。在他周围充满了种种人情面子、世间八法,都是护持在家人和施主的心。他的行为只会让真正的出家人痛心。

  因果的观念逐渐在远离他的内心。唯一只是想:我现在怎么做都可以。因此,三门放逸、随意妄为。渐渐地,魔鬼会来摄受他,他却误以为现见了本尊,实际上,自己已经成为魔的同类,与圣道完全相违。自心与佛法背道而驰,下场就是死后立即堕入孤独地狱。

  可见上述两种恶道的根本,就是追求世间的分别心,因此是我们唯一的所禁。一切追求世间的所作都可以归纳在上述恶道之中,此等即是所断之法。

  寅二、能禁

  下自无间地狱,上至有顶,不论受生在三界何处,周遍是苦的自性、苦的幻轮。就像处在火坑、厕所或者在针尖上,连毛尖许的安乐也没有。所作全是苦的自性,无有芝麻许实义。因此,今生所从事的世间事业毫无用处。

  如果能像这样如理作意:在现在得到暇满人身,值遇具相上师而能够自在修持圣法的时候,我一定要修持从轮回苦海中解脱的方便。只有从内心深处猛利地生起了这样的心,才算是真正的别解脱戒。一切四部律藏、二百五十条戒、小乘的论典及三藏之义,都可以归摄在内。可以说,这是一切道的基石,是一切善的根本,是一切乘的基础。因此,当内心生起了舍弃追求世间的无伪出离心时,就是进入了解脱道的初门。因此,要真实生起这种出离心。

  如果还没有生起,就应当数数观察总的轮回苦,以及自他所作一切都是无常、苦的自性,需要依靠这样的方便以精进力而在心中生起出离心。

  因此,别解脱戒的体性是无伪的出离心。缺少这一根本,别解脱中的八关斋戒乃至比丘戒便无法获得,最多只是善愿戒和怖畏戒而已。因此,下至受一天斋戒,也应当以真正的出离心摄持而受。

  此外,“菩萨戒中愿、行二种菩提心学处以及自他交换”这一切都要落在“体会众生有生死大苦”这一要点上。如果没有生起思惟苦谛的体会,发菩提心也只是空谈而已。因为菩提心是以大悲为因,而大悲又来自于了知众生苦。因此,如果不能了知众生苦,就必定不能发起菩提心。这样,大乘的修行也就没有所依基础了。

  总之,以出离心为体性的别解脱戒,是一切圣教的根本或基础。

  子二、道之核心——修习人无我

  如《入中论》所说:“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轮回诸苦来自于有漏业,而有漏业是由烦恼驱使而造作的,烦恼又源自我执,因此,我执是轮回诸苦的根源,是惑业集的根本。反过来,要解脱结生相续,就必须在因上断烦恼,而根断烦恼的对治就是通达人无我的智慧。因此,解脱道的核心是修习人无我。

  所谓“人无我”,是指常、一、自在的我毫无成立,也就是在微尘和刹那的蕴聚相续上,除了不观察而假立“我”之外,再没有其它实有自性的我。可见常、一、自在的我,只是第六意识妄计的戏论,而对“我”的执著也只是虚妄分别,因此依靠修人无我一定能断除(《辨中边论》、《入中论》、《入行论·智慧品》等大论中都说到了抉择无我的正理,而在《净心法要》中则有实修引导,应当配合这些法要,修习无我正见。)。

  如果能安住在无我正见中串习,就能破除颠倒执著“我”和“我所”的心,由此自然制伏乃至根断由我执引起的贪、嗔、慢等百八烦恼。如此息灭轮回苦因——烦恼,及烦恼感召的五取蕴,便是获得了灭谛解脱。

  总之,上述修习解脱道的法义可归纳为《摄颂》中的两颂:

  业惑增上成流转,结生相续系缚坚,

  离此当得无漏乐,勤希解脱求加持。

  为脱有苦依三学,出家身德佛所称,

  生生愿持解脱戒,如护眼珠求加持。

  --------------------------------------------------------------------------------

  [1] 异相:不同方式。

  [2]《摄行炬论》:圣天菩萨所著密宗论典。

  [3]“动摇”,即刹那坏灭。

  [4] 炒面:糌粑。

  [5] 蔓菁:形状像萝卜,是白色、圆形的食物。康区这一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还以之为食,以后生活条件好了,蔓菁就成为牦牛的食物。

  [6] 率尔:立即。

  [7] 蔑戾车:野蛮人。

  [8] 留难:障碍。

  [9] 三涂:三恶趣。

  [10] 目视轭木许:走路时,眼睛不能看得太远。

  [11] 瓦钵器:用瓦做成的、很简单的钵。

  [12]头陀:译为抖擞、淘汰、浣洗等,即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的修法。

  [13] 鹦鹉绿:像绿鹦鹉那样的绿色。

  [14] 药草:此处“药草”是一种藏语诗学的写法,就是指很好的草,而不是指中药。药和毒的区分,能利益众生的是药,损害众生的是毒。

  [15] 诸命世间:具生命的有情世间。

  [16] 动不动:“动”指有情世间,“不动”指器世间。

  [17] 伽喀巴:伽喀是坟墓之义,这位修行者没有家,住在坟墓当中观无常,故得名为伽喀巴。

  [18] 文父:本师释迦牟尼佛。

  [19] 瑜伽师:修行人。

  [20] 五种非所行处:五种不应去的地方,一、杀生处,二、妓院,三、酒肆,四、王宫,五、屠户。

  [21] 四种对治:无知对治、放逸对治、不敬对治、烦恼炽盛对治。

  [22] 俱胝:千万。

  [23] 因:根据。

  [24] 有为:生死。

  [25] 近事:居士。

  [26] 五种学处:五戒。

  [27] 密咒:总指一切密法。

  [28] 在家咒师:在家修密行者。

  [29] 出家咒师:出家修密行者。

  [30] 七宝:金轮宝、摩尼宝、玉女宝、大臣宝、白象宝、骏马宝、将军宝。

  [31] 咒:密法。

  [32] 《自我教言》华智仁波切所著。

  [33] 五见: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邪见。

  [34] 智然:内邬苏巴的名字,藏语是益希巴。

  [35] 这一科的内容来自华智仁波切的教言。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