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6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6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一)

 

  中士道

  希求解脱

  发起求解脱心的方便

  思惟苦谛

  思惟集谛

  十二缘起

  附录:成唯识论•二十种随烦恼

  思考题

  中士道•希求解脱

  辛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三:一、连接文 二、真实义 三、摄义

  壬一、连接文分三:一、敬礼句 二、须修中士意乐 三、对于轮回圆满不修厌离则无解脱,故应勤修

  癸一、敬礼句

  【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

  此处宗大师敬礼的目的,是为了圆满撰造共中士道的修心次第,真实利益众生。

  所顶礼的境,是胜尊具大悲者,也就是具足大悲的道次第所有传承上师。

  癸二、须修中士意乐分三:一、归摄下士道内容 二、为引生菩提心、趣入上士道之故 三、不以下士道为足的理由

  子一、归摄下士道内容

  首先承前启后,扼要归纳下士道的内容,即:四个修法——修念死无常、三恶趣苦、共同皈依与黑白业果,和一个目的——获得善趣果位。其中四个修法当中,前二者是发起下士意乐的方便,后二者是获得后世义利的方便。

  【如是随念当死及思死后堕恶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

  如是通过忆念即将死亡,以及死时身体、受用、眷属等法毫无利益,能令自心厌舍现世;其次,通过思惟死后若堕恶趣,所受痛苦极其深重、漫长,而令自心对后世善趣生起希求。由这两种修法,能将希求现世为主的心,转成希求后世善趣为主的心。这就发起了下士意乐。

  【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

  然后由共同皈依以及对善恶业果规律生起定解,努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

  要避免后世堕入恶趣,首先,须了知唯有三宝才能救护自己,所以要寄望于三宝,一心皈依圆具救护能力的三宝。而皈依的重点,是按照佛所开示的教法行持。以共下士道而言,这个教法就是业果,即:清楚地认识黑白业果,而且对此产生定解后,努力断恶修善,这样必定能获得善趣果位。

  “定解黑白业果”是见,“励力断恶修善”是修行,“善趣妙位”是果。若要获得善趣果位,除了致力于遮止恶趣之因、修习善趣之因以外,再找不到其它方法。对业果生起了定解,才会精勤取舍业因,如此才能获得善趣果位。所以这个道理千真万确,毫无迷信、虚假的成分。

  下面再来分析,在整个菩提道上,修习共下、共中二道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在下士道和上士道中间,修习共中士道的意乐?

  子二、为引生菩提心、趣入上士道之故

  【然非以此[1]便生喜足,是令发起共下士之意乐及发共中士之意乐,厌舍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缘而发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于此中[2],须修中士之意乐。】

  如果以下士道作为究竟所求,那么就是唯下士了。然而,在此处的道次第引导中,修行人并不是以下士道为满足。而是为了依次发起共下士意乐和共中士意乐,厌舍轮回中的一切事之后,依此因缘,发起大菩提心而引入到上士道。所以,在这个道次第的引导中,修行人必须修习中士的意乐。

  这一段的要点是:从整个道次第的引导来说,修行人究竟所求是无上菩提,最终必须趣入上士道。因此,不是以下士道和中士道为究竟,而是以下、中二道作为引生菩提心的前行准备。如论中所说:“厌舍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缘而发大菩提心。”“此因缘”就是缘自己修苦而引发求解脱心,以此作为方便可以发起菩提心。具体来说,在共下和共中二道中,是缘自身思惟苦谛,在深刻认识了自身的苦之后,将心比心,再缘三界有情思惟苦,就能引生大悲,发起普度有情出离生死的誓愿。相反,如果连自己的苦都没有体会到,尚不能为了自己而发起希求解脱的心,怎么能发起普济有情出离苦海的菩提心呢?所以,为了引生菩提心,必须修习中士意乐。

  子三、不以下士道为足的理由

  不能以下士道为满足的理由,其要点是:如果一个法究竟是善,就可以以它为满足;如果一个法究竟是恶,便不能以它为满足。

  【所谓虽得人天胜位,然仍未能出于行苦。若即于此执为乐性,实为颠倒。故于真实全无安乐,其后定当堕诸恶趣,边际恶[3]故。譬如有一无间定当堕于悬险,现于险崖暂为休息。】

  虽然得到了人天胜位,却仍没有能超出行苦。如果将此执为是安乐体性,那就是计苦为乐的颠倒了。因此,实际情形是善趣完全没有安乐,因为在善趣报尽后,决定堕入恶趣,结局是恶的缘故。这就像人决定要马上堕入悬崖,现在暂时在险崖上休息一样。

  总之,由结局是恶,就能决定善趣全无真乐。

  【《入行论》云:“数数来善趣,数受诸安乐,死后堕恶趣,常受极大苦。”】

  《入行论》中说:数数来到善趣,数数享受安乐。从善趣死后又堕入恶趣,长时感受极大痛苦。

  可见,善趣并非安乐之处。不然,为什么在其后要堕入恶趣长劫受苦呢?

  【《弟子书》中亦云:“诸常转入生死轮,而于暂憩思为乐,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等非等诸趣。”】

  《弟子书》也说:恒时转生死轮,却把受生善趣的暂时休息思为安乐,由此必将无自在地千百次漂流在善恶趣中。

  “诸常转入生死轮”是描述生死辗转不断的苦相。“常”是说从无始至今相续不断。“轮”有不断旋转、上下升沉的意思,比喻众生一直都在随烦恼和业的力量受诸生死。

  “而于暂憩思为乐”:“暂憩”,是指获得善趣,暂得休息;“思为乐”,是把这走向苦难的中途休息想成是安乐。

  “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等非等诸趣”:妄执善趣为安乐的人,必定无自在地渐次千百次地漂流在善恶趣中。“无主”指全无自在,随业而转。“等”是说与上文“暂憩”相等,即指善趣。“非等”是与“暂憩”不等,是指恶趣,即受猛苦逼恼。

  “定”字显示了因果的必然性:因是“于暂憩思为乐”,果是“无自主地百返漂流”。“思为乐”是妄执生死苦为安乐的颠倒心,作用是随顺生死,不能导向解脱。换言之,只要执善趣为安乐,就断定没有得解脱的机会,原因:执善趣为安乐,就发不起出离善趣的心。心上的规律是决定的:思为乐的心和思为苦的心相反,贪生死的心和厌生死的心也相反。而且,作用也相反,前者引发顺生死业,后者引发顺解脱业。换句话说,心贪著善趣乐,沉迷其中,就不会有出离轮回的心,更不会投入身心成办解脱,所以必定不断地漂流生死。

  癸三、对于轮回圆满不修厌离则无解脱,故应勤修

  【故于善趣亦当厌患,犹如恶趣。】

  由于善趣的后边际是恶,因此对善趣也应当如对恶趣一样厌离。

  【《四百论》云:“诸智[4]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无。”】

  《四百论》中说:诸智者怖畏善趣等同地狱,在智者中,不畏三有的人是绝对找不到的。换句话说,一切见到了苦谛的人,无一不怖畏三有。

  有人问:地狱极苦,善趣安乐,为什么要怖畏善趣等同地狱?

  答:这就像杂毒的甜食,吃起来快乐,终须感受大苦一样,善趣暂时是乐,紧跟其后的却是堕地狱。因此,要怖畏善趣等同地狱。

  【《摄功德宝》中亦云:“诸具贪生死意恒流转。”】

  《摄功德宝》[5]中也说:如果有贪著生死圆满的心,就会恒时流转在生死中。

  “贪生死意”:贪爱生死的心。以爱而取,以取而有,以有而生,又由生而爱,如此不断循环,造成恒时流转。从这里认识到,造成恒时流转的根源是贪生死意。

  【《弟子书》[6]中亦云:“如如于诸趣中起乐想,如是如是痴暗极重厚;如如于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暗极微薄。如如修习净相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炽然;如如修习不净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殄息。”】

  《弟子书》中也说:如是如是地对生死诸趣起安乐想,如是如是地愚痴黑暗将极为厚重;如是如是地对生死诸趣起苦想,如是如是地愚痴黑暗将极为微薄。如是如是地串习轮回清净相极为增长,如是如是地贪欲之焰极为炽盛;如是如是地串习轮回不净相极为增长,如是如是地贪欲之焰极为止息。

  这一段由对比显示了非理作意和如理作意在作用上的差别。

  【此说从无始来,执著三有盛事为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净相,彼等便息。若不修习,便增痴贪,转诸有轮。故修诸有过患为要。】

  以上颂文是说,凡庸众生从无始以来,执著三有的盛事为安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能对治此非理作意的方法,就是串习苦性和不净相,由此,愚痴和贪爱就能止息。如果不这样串习,而一再地妄执是乐、是净,则会增长愚痴和贪爱,转三有轮(不断地转生在三有中)。因此,修习三有的过患极为重要。

  壬二、真实义分五:一、正修意乐 二、彼生起之量 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 四、此等摄义 五、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正修意乐;二、彼生起之量;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

  癸一、正修意乐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 二、发此之方便

  【初中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二、发此之方便。】

  正修中士意乐分两方面:一、认定求解脱心;二、开示发起求解脱心的方便。

  子一、明求解脱之心分三:一、认定解脱与系缚 二、认定求解脱之心 三、遣除对解脱的增益

  【今初】

  丑一、认定解脱与系缚

  认定解脱时,首先要明了系缚的体性。这是关键。

  【言解脱者,谓脱诸缚。】

  所谓解脱,就是指脱离系缚。

  【此复业及烦恼,谓于生死是能系缚。】

  而且,业和烦恼是将众生缚于生死的能系缚者。

  【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别,谓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处门,谓胎等四。即于其中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故从此脱,即名解脱。】

  也就是,由这烦恼和业的势力,按“界”划分,是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依“趣”而分,是在天等五趣[7]或六趣;按“生处”分,是在胎、卵、湿、化四生,在这三界、六趣、四生当中结蕴相续,此即系缚的体性。因此,从这系缚中脱离,称为解脱。

  所谓的结蕴相续,就是由业和烦恼的力量,令心相续与蕴身紧紧结合而不断受生。

  丑二、认定求解脱之心

  【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脱之心。】

  欲求从结蕴相续中解脱的心,即是求解脱心。

  丑三、遣除对解脱的增益

  【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

  而且,解脱并不是指烦恼与业以及由烦恼业所造的诸行(内外诸有为法)生已息灭,因为一切依于因缘而生的法,必定不住第二刹那,这并不需要观待修习能对治等的因缘。如果生而息灭是解脱,那就有一切有情不须努力而自然解脱的过失。

  【故若未生对治,当于未来结生相续。由其发起对治力故,结生相续即便止息。】

  因此,如果没有生起烦恼的对治力量,就会在未来结生相续(系缚);而发起了烦恼的对治力,结生相续就随着止息(解脱)。

  中士道•发起求解脱心的方便

  ◎思惟苦谛

  子二、发此之方便分二:一、连结文 二、真实义

  【第二,发此之方便者。】

  正修中士意乐中的第二步——发起此求解脱心之方便。

  “方便”是指观察苦为体性的五取蕴的过患。由此关要处而入手观修,就能引发求解脱心。

  丑一、连结文

  【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于渴逼,见非爱相。如是欲得诸取蕴苦寂灭解脱,亦由观见取蕴苦性所有过患。故若未修三有过患、于彼发起欲舍之心,则于苦灭不起欲得。】

  比如,想求得止息干渴之苦,就必须依靠对于干渴逼恼见不可爱相(只有见到干渴的不可爱相,才能发起止息渴苦的欲求)。如是,希欲获得寂灭五取蕴苦的解脱,也要依靠观见五取蕴苦性的过患。因此,如果没有观修轮回的过患、对轮回发起欲舍离的心,那么对灭苦也不会生起欲求获得的心。

  总之,引发求解脱心的方便,即是观察五取蕴的苦性。

  “诸取蕴”:色、受、想、行、识五种有漏蕴。《俱舍论颂疏》说:“有漏名取蕴者,烦恼名取,能执取生死故也。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烦恼能执取生死,故名为“取”。有漏蕴是从烦恼生起的,因此从因上取名为“取蕴”。就像水力所发的电取名为“水电”一样。

  【《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四百论》说:如果谁对五取蕴不生厌离,他岂能希求息灭取蕴苦的寂静。就像贪著自己的家,就不会离家去别的地方,贪著三有的取蕴,也难以出离三有。

  丑二、真实义分二:一、由苦集门中思惟 二、由十二缘起思惟

  【希求解脱方便分二:一、由于苦集门中思惟;二、由于十二缘起思惟。】

  发起求解脱心有两条途径:一、从四谛[8]中的苦集门进入思惟;二、从十二缘起门进入思惟。

  寅一、由苦集门中思惟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初中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卯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分二:一、显示四谛先说苦谛之意趣 二、正修苦谛

  【初中分二:一、显示四谛先说苦谛之意趣;二、正修苦谛。】

  辰一、显示四谛先说苦谛之意趣分三:一、设疑 二、真实回答 三、反面论证

  【今初】

  巳一、设疑

  【集谛为因,苦谛是彼之果,故集是先,果应是后。何故世尊不顺彼义之次第,而作是说“诸苾刍,此[9]是苦圣谛,此[10]是集圣谛”耶?】

  问:集谛是因,苦谛是集谛之果,因此应当首先说集,之后说苦,为什么世尊不按照这一因果次第,反而说“诸比丘,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呢?

  巳二、真实回答分二:一、略答 二、广答

  午一、略答

  【大师于此违因果次第而宣说者,以有至大修持扼要,故无过失。】

  无误了知解脱方便的大师佛陀,之所以不按因果的次序,而以果因次第宣说苦集,是因为这其中含有修持的大关要,因此并没有“无意义”、“有失误”等的过失。

  午二、广答分三:一、依次宣说苦集灭道之必要 二、以教成立 三、以理成立

  未一、依次宣说苦集灭道之必要分四:一、先说苦谛之意趣 二、苦后说集之意趣 三、集后说灭之意趣 四、灭后说道之意趣

  申一、先说苦谛之意趣

  【此复云何?谓诸所化若于生死,自先未发无倒希求解脱之心,根本断绝,彼于解脱云何能导?】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教化的有情如果对生死首先不发起无倒希求解脱的心,则根本已经断绝,如何能引导他趣向解脱呢?

  “根本”,是指无倒[11]希求解脱之心,它是解脱道的根本。因为修行者只有以此心摄持,才能趣入解脱道,否则,不管怎样修,都只是在随顺生死。

  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就知道,凭着贪著轮回圆满的心,怎么能超出轮回?另一方面,如果所教化的众生内心断绝了根本——希求解脱的心,又怎么引导他趣向解脱呢?自己没有求解脱的意愿,说再多的解脱法,也没有利益。比如,一个人不愿意学弹琴,怎么引导他弹奏?又比如,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在见到三有苦相之前,贪著轮回的圆满,即使阿难尊者也没办法引导他们趣入解脱。但是,当他们观见了三有苦后,就自然生起求解脱心,再不必别人督促,自己就如救头燃地修行了。

  【以诸所化无明暗覆,于诸苦性生死圆满,执为安乐,颠倒所诳。如《四百论》云:“此大苦海中,悉无诸边岸,愚人沉此中,云何不生畏?”先须为说:“此实是苦,非有安乐”,说多苦相令起厌离,是故于初先说苦谛。】

  因为所化被无明黑暗盖住,把体性是苦的生死圆满执为安乐,被颠倒想骗住了。就像《四百论》所说:“在生死苦海中,如果没有生起苦因的对治,就决定苦无边际。愚人沉溺在里面,为什么不生畏惧?”众生被暂时的快乐假相蒙蔽,因此必须首先说:“此生死实际是苦,全无安乐”,要广说多种苦相,让他发起厌离,因此最初先说苦谛。

  心的特点是见到利益就欣求,见到过患就厌离,而且见得越具体越真切,就越能让心转变。因此,首先宣说轮回多种苦相,让众生从多方面认识,就能引发厌离。

  总之,解脱的根本是求解脱心,如果没有能发起这一愿心,就没办法引导他走解脱道。所以,为了遮止它的违品——对轮回的乐执,就要首先多说苦相。

  申二、苦后说集之意趣

  【此后自见堕于苦海,则于苦海欲求脱离,便见其苦必须灭除。此复了知未止其因苦终不灭,便念其因复为何等?由此始能了知集谛,是故集谛于苦后说。】

  修苦之后,见到自己堕在苦海当中,则自然欲求从中脱离,会意识到必须灭除此苦不可。而且按照因果律知道,只要还没有止息苦因,苦就终究不得息灭。于是就想:什么是造成苦的原因呢?以此心推动,才开始能了解集谛。因此,集谛要放在苦谛之后说。

  以下再从正反两方面推证。

  如果不首先对所化宣说苦谛,他就无从了知自己堕在苦海中的现状;而不知道自己正堕在苦海中,就不会寻求出离;而不寻求出离,就不会去追究造成苦的原因;而不追究苦因,就不会认识自心上的集谛。所以,只有知苦,才有离苦的动机;只有具有离苦的动机,才会寻找苦因——集谛;有了求知集谛的愿望,再为他宣说,就能相应。以这个道理,集谛要放在苦谛之后宣说。

  【次知生死众苦,皆由有漏业[12]生,其业复由烦恼发起,烦恼根本是为我执,便知集谛。】

  其次了知生死众苦都是由有漏业所生,有漏业又是由烦恼发起,而烦恼的根本唯一是我执。这样由果寻因,便能认识集谛。

  申三、集后说灭之意趣

  【若见我执亦能止灭,誓愿现证灭苦之灭,故于集后宣说灭谛。】

  如果见到只是颠倒妄执五蕴为我,真实中并没有我,而且见到谛观无我能灭我执,由此就会誓愿现证灭苦的灭谛。也就是见到苦因决定能灭之后,便发起求灭的誓愿。因此在集谛之后宣说灭谛。

  以下是出疑破惑。

  【若尔,开示苦谛之后,即于解脱发生希求,苦谛之后应说灭谛。】

  有人问:开示苦谛之后,就能对解脱产生希求心,所以应当在苦谛之后宣说灭谛。

  【答云无过。尔时虽有欲解脱心,欣得寂灭众苦之灭,然犹未明众苦之因,未见其因定能遮止,故于解脱不能定执为所应得、定当证灭。】

  答:在苦谛和灭谛之间宣说集谛并没有过失。虽然在了知苦谛之后,已经有了欲求解脱的心,渴求获得寂灭众苦的灭,然而这时候还不明了众苦的因由,没有见到苦因一定能遮止,所以对解脱不能决定执为所应证得,一定要证得寂灭。

  换句话说,没有见到苦因和苦因定能遮止,就不能断定寂灭必可求得。比如:虽然渴望解脱病苦,但也只是渴望而已,心里并不能断定病能治好。但是如果能诊断出病因,而且见到此因可以消除,这时才有自信,而发起解脱病苦的誓愿。

  申四、灭后说道之意趣

  【如是若执定当证灭、定当解脱,便念何为趣解脱道,趣向道谛,是故道谛最后宣说。】

  如是如果心里执定了一定要证得灭谛,一定要求解脱,就会想:什么是趣入解脱的正道呢?由此就使心趣向道谛,所以道谛要放在最后宣说。

  佛法中所说的次第,有讲说的次第、趣入的次第、完成事业的次第、心中生起的次第、现观生起的次第、略和广的次第、粗和细的次第、殊胜和下劣的次第。此处所说,是现观生起次第[13]。

  未二、以教成立

  【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

  如是也如《宝性论》所说:好比“应知病苦”、“应断病因”、“应得乐住”、“应依良药”这四应一样,应知是苦,应断苦因,应证苦灭,应修其道。

  以下,从五方面解释上述的比喻和喻义。

  一、人:喻,希求息灭病苦、获得病愈安乐的智者;义,希求息灭取蕴苦,获得寂灭之乐的智者。

  二、应知:喻,应当了知疾病的自性;义,应当了知取蕴的苦性。

  三、应断:喻,应当断除病因、禁忌的食物等;义,应当断除业和烦恼所摄的一切苦因。

  四、应证:喻,应当获得无病的安乐;义,应当证得寂灭众苦之灭。

  五、应修:喻,应当善巧依靠治病方便的药物;义,应当依次依止趣向解脱的五道。

  未三、以理成立

  【如是四谛,大小乘中皆数宣说,是为善逝总摄生死流转、生死还灭诸扼要处,故修解脱极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须如是次第引导学者。】

  苦集灭道四谛在大小乘教典中都曾多次宣说,它是佛陀总摄生死流转与生死还灭的各种扼要之处,所以对于修解脱而言,四谛极其重要,它同时也是修行的大总纲,因此必须依照这样的次第如理地引导学者。

  换言之,世尊将生死流转的扼要归摄为“苦”与“集”,将生死还灭的扼要归摄为“灭”与“道”,如此辨别世间杂染与出世间清净的两重因果,其作用就是能真正了知取舍——厌舍苦集、证修灭道。所以,对于修解脱而言,四谛极为切要。

  以下从反面宣说,必须以四谛次第引导的理由。

  巳三、反面论证

  【若未真实思惟苦谛,厌舍生死,则求解脱亦惟虚言,随其所作悉成集谛。】

  如果没有真实思惟苦谛而厌离生死,那么所谓希求解脱也只是空话而已,由此不论做什么,都是以贪爱生死的心摄持,故一切所作都成了苦因集谛。

  首先要知道,贪著生死的心和希求解脱的心状态相违,不能并存,即一个生起时,另一个肯定不现前。所以,当心仍然贪著生死时,希求解脱唯是空言。

  其次,须知二者作用不同。若以求解脱心摄持而修习善业,这是后有爱的对治品,所以能引出世间道。相反,若以贪著生死之心去作任何世间与修法的事情,则是贪爱所摄,都将成为苦因集谛,必定转生死轮。比如:难陀最初出家时,没有真实思惟苦谛而厌舍生死,因此他的所作只是追求世间圆满,为贪爱所摄的缘故,全部成为集谛。

  【若未思集、善知惑业生死根本,犹如射箭未见鹄的[14],是即断截正道扼要,遂于非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劳而无果。】

  如果不思惟集谛,不能善巧了知烦恼和业是生死的根本,就如同射箭时没有看见目标,这是截断了正道的扼要,由此把并非解脱三有的道妄执为道,非因计因而修持,必将劳而无果。

  只要是解脱的正道,就能断三有之因,能使心从烦恼中解脱。而邪道是与烦恼不相违的道,不能对治烦恼。

  在这一段中,须着重观察心上的因果关系:“思集”、“善知生死根本”、“把握正道扼要”、“趣入解脱正道”,这四者以前前为因能引后后。相反,不思惟集谛,就不能善知生死的根本是烦恼;不知生死的根本是烦恼,就不能针对烦恼励力对治。如此,一切所修不能违逆生死之因,从而截断了正道的扼要。这时候,心处在不能把握扼要的迷乱当中,不会认识解脱三有的正道,而以无明力将非解脱之道执为解脱之道,尽管表面上修种种苦行或谈玄说妙,都与解脱无关。这样缘木求鱼,即便历经无量劫,也徒劳无果。

  【若未能知应断之苦集,则亦不明静苦之解脱,故欲求解脱,亦惟增上慢耳。】

  如果不能了知应当断除的苦集,也就不能明白静息苦恼的解脱。因此,所谓的求解脱也只是增上慢而已。

  对于四谛安立的次第,心中生起定解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修习苦谛。

  辰二、正修苦谛分三:一、思惟生死总苦 二、思惟别苦 三、摄义

  【第二,正修苦分二:一、思惟生死总苦;二、思惟别苦。】

  思惟总苦,即思惟总的六道生死诸苦;思惟别苦,即思惟六道每一道各各的苦事。

  巳一、思惟生死总苦分三:一、思惟八苦 二、思惟六苦 三、思惟三苦

  【初中分三:一、思惟八苦;二、思惟六苦;三、思惟三苦。】

  午一、思惟八苦分六:一、安立八苦之出处 二、观待根机的差别而修行之理 三、虽是观察修,然须远离沉掉而修习之理 四、三乘一切功德以如是修行成办之理 五、八苦修行之理 六、其感受生起之量

  【今初】

  未一、安立八苦之出处

  【如《亲友书》云:“仁和[15]应厌于生死,欲乏[16]死病及老等,无量众苦出生处。”应如是修。此中修习厌生死者,谓思惟彼是众苦根源。苦者,谓已显说欲乏等四。“等”字摄四,共为八种。此八种苦,是薄伽梵于多经中明苦谛时,数所宣说。】

  如《亲友书》所说:“国王!你应当厌离生死,因为它是求不得苦、死苦、病苦、老苦等无量众苦的出生之处。”应当按照这样来修。其中,修习厌离生死,是指思惟生死是众苦的根源。所谓苦,即论中已明显宣说的欲乏等四苦及等字中所包含的四苦——生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取蕴苦,共为八种。此八苦是佛在众多经典中说明苦谛时,多次宣说的内容。

  宣说八苦的佛经有:《菩萨藏经》、《入胎经》、《住胎经》、《四谛经》、《正法念住经》、《教王经》、《涅槃经》、《中阿含经》、《广大游戏经》、《毗奈耶经》、《教诫频婆娑罗王经》等等。此等经中,有些宣说八苦,有些宣说八苦的部分。

  未二、观待根机的差别而修行之理

  【修共中士一切所缘法类[17],如共下时所说共法[18],此亦应取。诸不共[19]之修事,若有慧力,如下所写皆当善修。若慧劣弱,可暂舍置所引教文,惟当修习应时义体。】

  在修习共中士的一切所缘法类时,如共下士道时所说的共法,在这里也应当取来修习。对于和下士道不共的修法内容,如果有足够的智慧力,则对以下所说的内容都应当善加修习;如果智慧力低劣,则可暂时搁置所引的经教内容,只修习与自己条件相宜的法类。

  未三、虽是观察修,然须远离沉掉而修习之理

  【此等虽是思择而修,然除应修诸所缘外,余善、不善、无记等上悉不应散,当于所缘遮心掉等,亦莫令随昏睡沉没增上而转,当令其识极为明净,渐次修习。】

  对于这些所缘法类,虽然是以观察修的方式修习,但并不因为是“观察修”,就可以随意散乱,而是除了应当修习的所缘之外,在其它善法、不善法、无记法等上,都不应当散乱。也就是必须一心专注于应修的所缘上,不向其它所缘上散乱。应当对自己应修的法遮止内心的掉举等,也不要让心被昏睡、沉没控制,并越来越严重,应当让心极其清明澄净,如此逐步地修习。

  所谓沉没,本论后文中说:“沉没谓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故虽澄净,若取所缘不极明显,即是沉没。”沉没,即心执持所缘的力量松缓或者所缘行相不是很明显。所以即便心中澄净,但如果所缘行相不是很明显,也是沉没。

  此段宣说了三个要点:一、所缘应专一,不向它缘散乱;二、对应修的所缘,须远离沉掉,在内心明净的状态中观察;三、须依次第渐次观察修。前代祖师们说:修的时候,要在心中忆持“菩提道次第论”的文句。在远离掉举与沉没后,让文句慢慢在心中显现,然后观察修。这是道次第殊胜的密意,这样修行非常善巧。

  【《入行论》云:“虽长夜修行,念诵苦行等,若心散乱修,佛说无义利。”此说一切散乱善行,其果微少。】

  《入行论》说:“虽然长时间修行念诵与苦行等,但如果是以散乱心而修,佛说这并没有义利。”这是说一切散乱的善行,其果利微少。

  《入行论》中所说“无义利”,并非全无义利,是以“其果微小”而以否定词说“无义利”,也就是不能直接导向解脱,所获的只是暂时的人天善果,所以宗大师这里解释为“其果微少”。

  未四、三乘一切功德以如是修行成办之理

  【又《修信大乘经》云:“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随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当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此中不散乱心者,谓除善所缘,不向余散。法及义者,谓文及义。正思惟者,谓以观慧观察思择。由此显示随修一切功德之法,皆须此二。】

  另外,《修信大乘经》说:“善男子,由这些不同的门径,说诸菩萨不论有何种信解大乘及由大乘出生的功德,要知道,都是由不散乱心如理思惟法义所出生的。”此中,“不散乱心”是指除了善所缘之外,不向其它所缘散乱。“法”、“义”是指文句与意义。“正思惟”就是以观慧观察思惟抉择。由此显示了随修何种功德,都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心不散乱”和“如理思惟法、义”。

  《辨中边论》云:“随法行二种,谓诸无散乱,无颠倒转变,诸菩萨应知。”

  【故说引发三乘一切功德,皆须二事:一、除善所缘心不余散、专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随顺;二、善观察善所缘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毗钵舍那,或其随顺。】

  因此说,凡是要引发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一切功德,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除了善所缘之外心不余散、专一而住的真实奢摩他(止),或奢摩他的随顺;二、善观察善所缘境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的真实毗钵舍那(观),或者毗钵舍那的随顺。(真实止观与止观随顺之涵义,在本论后文将详释。)

  【如是亦如《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这也如同《解深密经》中所说:慈氏,你要知道,不论声闻还是菩萨或者如来,这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完全都是由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成就的果。

  【此中若无真实止观及随顺二,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观之果。】

  如果此处不是指真实的止观以及止观的两种随顺,那么三乘一切功德就不一定都是止观之果。

  换言之,如果只限定在真实止观的范围之内,而没有包括止观的两种随顺,如此则因有些三乘功德不是真实止观之果,就不能一概决定三乘功德全是止观之果。因此,上文所说能成就三乘一切功德的止观,必须包括真实的止观以及止观的两种随顺。

  未五、八苦修行之理分八:一、思惟生苦 二、思惟老苦 三、思惟病苦 四、思惟死苦 五、思惟怨憎会苦 六、思惟爱别离苦 七、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八、思惟五取蕴苦

  申一、思惟生苦分三:一、思惟生苦五相 二、特别思惟住胎之苦 三、摄义

  酉一、思惟生苦五相

  【如是八苦之中,初思惟生苦分五。】

  八苦当中,首先思惟生苦,分五相思惟:一、众苦所随故;二、粗重所随故;三、众苦所依故;四、烦恼所依故;五、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故。

  【众苦所随故,生为苦者。谓诸有情那洛迦中,及诸一向惟苦饿鬼[20],并诸胎生、卵生,如是四类,于初生时,便有无量猛利苦受随逐而生。】

  一、众苦所随故,生为苦:有情地狱、一向惟苦饿鬼以及胎生、卵生这四类有情,在最初受生时,就有无量猛利的苦受伴随着产生。(以上四类有情以外的湿生与化生,不会出现受生时的猛利苦受。)

  【粗重所随故,生为苦者。谓三界一切诸行,为烦恼品粗重所随,无堪能性,不自在转。三界有情诸行生起,皆为烦恼品类粗重随逐。总之,由有生住增长烦恼种子随逐流转,故无堪能安住善事,亦不如欲自在而转。】

  二、粗重所随故,生为苦:依靠业和烦恼所引生的三界一切诸行(有为法),都是被烦恼品粗重(烦恼种子)所随逐,没有堪能性,不能自在而转。三界有情各种行的生起,都为烦恼品粗重(烦恼种子)随逐不离。总之,因为有新生的、安住的、增长的烦恼种子随逐流转,所以心不堪能安住于善法,也不能如心所欲,自在而转。

  这一苦相就是没有能力自主。苦因即粗重随逐。比如:黄金当中搀杂铁等成分,就会导致散裂,不能随意打造成饰品。同样,心中有烦恼种子,以此习气势力的作用,会导致心不堪能安住在善法上,不能如心所欲自在而转。比如:不能自在地令心不散乱,不能自在地使心思择诸法,不能自在地实修加行等。

  “粗重”,是法尊法师参照玄奘大师的翻译,从藏文直译为取恶处,即会以此获取恶趣果之义,指留存在心相续中,能使颠倒心识辗转增长的习气势力。“烦恼品粗重”即烦恼种子。

  《瑜伽师地论》说:“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

  《瑜伽师地论》中宣说了三类:一、既是粗重也是随眠,即烦恼品所摄的种子;二、是粗重而不是随眠,即异熟品所摄的种子和无记品所摄的种子;三、既不是粗重也不是随眠,即信、精进等善法品所摄的种子。

  【众苦所依故,生为苦者。谓于三界既受生已,由此因缘,便能增长老病死等无边众苦。】

  三、众苦所依故,生为苦:在三界受生之后,由于这一受生的因缘,便能增长老、病、死等不见边际的众多苦恼。

  换句话说,在由惑业的力量而取受三界的生后,依于生就一定引出老、病、死等众多苦恼。所以,这一相是由所引的老病死苦等,对能引的生安立为苦。

  【烦恼所依故,生为苦者。谓于生死既受生已,便于贪境、嗔境、痴境发生三毒,由此能令身心苦恼不静、不安乐住。谓诸烦恼由种种门逼恼身心。】

  四、烦恼所依故,生为苦:在生死中受生之后,便对贪境起贪、对嗔境起嗔、对痴境起痴,由此能令身心处在苦恼不静、不安乐的状态中。也就是诸烦恼将由种种门径逼恼身心。

  唐译《瑜伽师地论》说:“云何烦恼所依故苦,谓受生已,于爱境爱、于嗔境嗔、于痴境痴,由是因缘,住不寂静昏荡身心不安稳苦,故名烦恼所依故苦。”受生之后,便会遇缘引发贪嗔痴,由此因缘,而使有情住于不寂静、昏荡身心的不安稳苦恼中。所以,这一相是从所引的烦恼不寂静、不安稳苦,而对能引的生安立为苦。

  【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故,生苦者。谓一切生最后边际,咸不出死,此非所爱,此复能令惟受众苦。】

  五、生本是不随自心所欲而终将离别的法性故,生为苦:一切生的最后边际都超不出死亡,这并非自己所爱,由此因缘能使有情唯一感受众苦。

  唐译《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苦?谓诸有情,生者皆死,生必殒殁,所有寿命,死为边际,死为终极。如是等事,非其所爱,由此因缘,唯受众苦。是以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说生为苦。”

  四大假合之生,必定以四大分离而死,这是生的离别法性。有情贪生却无法避死,这是不随所欲。由此因缘,会导致有情在死亡时感受众苦。这一相是以所引的不随所欲苦,对能引的生安立为苦。苦因是生本为离别的法性。

  总结:

  【故应思惟如是生时,众苦俱生、粗重俱生,生复能引衰老病等烦恼死亡,此亦能令受苦道理。】

  所以,应当思惟在受生的同时,众苦伴随而生、烦恼品粗重(种子)伴随而生,以及从能引来说,生能引出老病等苦、能引出烦恼、能引出死亡,由此也能令有情受苦的道理。

  酉二、特别思惟住胎之苦分五:一、处胎不净之苦 二、母食之苦 三、住胎热苦 四、以母威仪饮食引生之苦 五、出胎之苦

  戌一、处胎不净之苦

  【特住胎时,受何苦者,如《弟子书》云:“极猛臭秽极逼切,最狭黑暗遍蔽覆,住胎犹入那洛迦,身屈备受极重苦。”】

  特别在住胎时遭受的痛苦,如《弟子书》所说:极其浓烈的臭秽、极其逼切的苦触、极为狭小的空间,完全笼罩在黑暗当中,有情住胎就像堕入地狱一样,身体弯曲,倍受极其深重的痛苦。

  “极猛臭秽”是说处在母胎时的臭秽之苦。“极逼切”是说种种苦触逼迫切身。“最狭”:胎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空间极为狭窄。“黑暗遍蔽覆”:漆黑一片,没有丝毫光亮。“身屈”:身体被挤压而弯曲等。

  【此诸文义,如《入胎经》[21]云:“无量不净周遍充满,多千虫类之所依处,具足最极臭秽二门,具足非一骨锁穴孔,复有便利、清脑[22]、脑膜[23]、髓等不净。生藏之下、熟藏之上,面向脊骨、背对腹皮,于月月中,出诸血相以之资养。”】

  《弟子书》中这两颂的涵义,就像《入胎经》中所说:母亲腹中周遍充满无量的不净物,有数千虫类寄生,具有最极臭秽的大小便道,而且有许多骨锁的穴孔,此外,还有尿、清脑、脑膜、骨髓等不净物。位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胎儿[24]面向母亲的脊椎、背对母亲的腹皮。母亲每个月出月经资养胎儿。

  戌二、母食之苦

  【“母食食时,以二齿鬘细嚼吞下。其所吞食,下以口秽津涎浸烂,上为脑膜之所缠裹,犹如变吐。所有食味,从母腹中入自脐孔而为资长,渐成羯罗蓝、頞部陀、闭尸、健南,手足微动,体相渐现。”】

  母亲吃食物的时候,用两排牙齿细细咀嚼后吞下。所吞的食物,下面被口水浸烂,咽入喉咙时,上面又被脑膜缠裹,就像呕吐物一样。所有食味流到母亲的腹部,再输入胎儿的脐孔。胎儿依靠这样的不净物做为资养而生长,逐渐变成羯罗蓝、頞部陀、闭尸、健南,最后手足微动,胎儿的体相渐渐显现。

  根据《瑜伽师地论》,“羯罗蓝”等是指胎藏八位(阶段)的前五位,即:第一个七日,父母的不净精血和合凝结,犹如生酪,称为羯罗蓝位。第二个七日,表里如酪,还没有到肉位,称为頞部陀位。第三个七日,已经形成肉,但还很柔软,称为闭尸位。第四个七日,肉已经坚厚,肉团坚实,稍微能触摩,称为健南位。第五个七日之后,肉团增长,支分相现,两髀、两肩、身、头等形分出现,称为钵罗奢佉位。此后,发、毛、爪出现,称为发毛爪位。再后,眼等根出生,称为根位。最后,根的所依处分明显现,称为形位。

  【“手足面等胎衣缠裹,犹如粪秽生臭变臭猛暴、黑暗不净坑中上下游转。”】

  胎儿的手、脚、脸部等都缠裹在胎衣内,就像在充满了粪便的恶臭变臭极为强烈、黑暗的不净坑当中,上下游转一般。

  【“以诸苦、酸、粗、咸、辣、淡,犹如火炭食味所触。犹如苍蝇,以不净汁而为资养。如坠不净、臭秽炽然淤泥之中,命根非坚。”】

  母亲所吃的种种苦、酸、粗、咸、辣、淡等食物,输入胎儿体内时,成为如火炭般,一接触便令人痛苦的食味所触。胎儿又像厕所里的苍蝇、蛆等一样,依靠污秽的液汁来资养身体。胎儿的处境,就像沉溺在肮脏、恶臭的淤泥当中,生命非常脆弱。

  “命根非坚”:胎儿的身体非常脆弱,就像风中的水泡。

  戌三、住胎热苦

  【“又母身内所有火力,煎炙、遍炙、极遍煎炙[25],烧热、遍热、极遍烧热,烧然、遍然、极遍烧然,受诸猛利、粗恶、难忍[26]非所悦意极大苦受。”】

  另外,母亲体内所有的火气,煎炙、周遍煎炙、极为周遍地煎炙着胎儿的身体;烧热、周遍烧热、极为周遍地烧热着胎儿的身体;烧燃、周遍烧燃、极为周遍地烧燃着胎儿的身体。胎儿因此感受种种猛利、粗恶、难忍不悦意的极大热苦。

  由于母亲体内的火气有微弱、中等和强烈等差别,对胎儿造成的热触也有弱、中、强的差别,所以经中分别以煎炙、烧热、烧燃来表示差别。其中,又以程度的差别而分成三类,例如,“煎”又分为煎炙、遍炙、极遍煎炙。比如:母亲发热、喝热水、剧烈运动时,胎儿会感受不同强烈程度的热苦。

  戌四、以母威仪饮食引生之苦

  【“如如其母转动、遍动、极遍转动,如是如是如被五缚,亦如投掷煻煨坑中,受诸猛利、粗恶难忍、非所悦意、难以为喻极大苦受。”】

  当母亲行住坐卧,作轻微、较大以及剧烈运动时,胎儿的头和四肢就像被五花大绑,有时又像被扔进煻煨坑中,因而感受极其猛利、粗恶难忍、不悦意而无法形容的极大苦受。

  【如是其母,若受饮食太多、太少及食太腻、太干、太冷、太热,咸、淡、苦、酸及太甘辛。若行欲行,若太急走,若跳若倒,若住火前或蹲居坐,亦说于胎起大痛苦。生藏上压、熟藏下刺,如被五缚插之尖摽。】

  母亲吃得过多或者过少,以及吃得过油腻、过干、过冷、过热、过咸、过淡、过苦、过酸、过甜以及过辛,都会使胎儿感受痛苦。母亲动身行走或欲动身行走,或者走得太急,或者跳跃,或者卧倒,或者靠近火边,或者蹲坐,也都会使胎儿感受很大的痛苦。而且,生藏压在上面、熟藏顶在下面,胎儿的身体就像被五花大绑插在尖标之上,痛苦万分。

  比如:母亲吃得过饱时,胎儿就像被夹在山崖中间一样痛苦;母亲饥饿时,胎儿像堕入深谷般痛苦;母亲的饮食过热时,胎儿像被火烧灼般痛苦;母亲饮食过冷时,胎儿就像被浸入冷水中。

  古德曾说:在胎儿诸根长成之时,其感受的痛苦不可思议。

  戌五、出胎之苦分二:一、生产时所受之苦 二、初生后所受之苦

  【从胎产时及产出时所有众苦。】

  特别思惟住胎之苦的第五相——出胎之苦,包括从母胎生产时以及初生后的众多痛苦。

  亥一、生产时所受之苦

  【亦如《弟子书》云:“此渐如硬压油具,压迫其次方得生,然未尔时即舍命,惟是受苦业力强。”】

  如《弟子书》说:胎儿经过狭窄的产道时,如同被使劲挤压榨油的油具挤压一般,必须承受被压迫的痛苦之后,才得以出生。然而,胎儿虽受到这样强力的压迫,却没有丧命,这是因为感苦的业力强大所致。

  “渐”和“其次方得生”是描述胎儿必须经过极为艰辛的过程才得以出生。

  【“住不净中颠倒身,湿烂裹胎极臭秽,猛逼切痛如溃疮,犹如变吐宿念舍。”】

  胎儿住在污秽的子宫当中,身体颠倒反转,头向下、脚向上,被湿烂的胎衣所缠裹,非常臭秽。胎儿的皮肤薄嫩,在出产道时,被母亲的左右骨轮挤压,因而感受强烈逼迫的切身痛苦,那种痛苦就像疮口溃烂一般。胎儿想尽快脱离母胎,就像要尽快呕吐出来一样。因为痛苦太过猛利,而使以往的记忆全都丧失,即住胎或以往的事都会忘记。

  【此诸文义,如《入胎经》云:“次彼渐生一切肢节,从[27]其粪厕腐烂滴坠不净,暴恶生臭变臭,黑暗可怖,粪尿熏粘臭气垢秽,血水常流疮门[28]之中,”】

  《弟子书》中这两颂的具体涵义,就像《入胎经》所说:经过胎中五位之后,胎儿的头部和四肢逐渐长成,然后即将从产道出胎。产道就如同厕所一般,滴坠着腐烂的不净物,散发着强烈的生臭、变臭,而且笼罩在一片令人恐怖的黑暗中。大小便会熏[29]粘全身,而且产道中常常有血水流淌。

  这一段是说生产时胎儿被逼迫的大苦。

  【“由其先业异熟生风,吹足向上、令头向下,两手缩屈。被二骨轮逼迫、遍迫、周遍逼迫,由诸粗猛、难忍、非悦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犹如初疮难可触著,身一切根悉皆楚痛,极秽胎垢遍粘其身。由干渴故,令其唇喉及以心脏悉皆枯燥。住此迫迮[30]难忍苦处。”】

  由宿业成熟后所产生的风,将胎儿的脚吹向上、头吹向下,双手缩屈。在经过骨轮时,胎儿被母亲的左右两个骨轮所挤压,由此粗猛、难忍、不悦意的最大苦受,而使胎儿全身变成青瘀。就像刚刚愈合的伤口皮肤薄嫩,难以忍受轻微的碰触一样,身体的一切根都处在痛苦之中。极其污秽的胎垢粘满胎儿全身。因为干渴的缘故,胎儿的嘴唇、喉咙和心脏都枯竭干燥。生产时,胎儿就是处在如此狭窄逼迫、难忍的痛苦境界中。

  《普贤上师言教》说:“人在出胎降生时,由于三有业风的吹动,致使头足倒转,也就是大头朝下,当通过产门时,好似被一个大力士拉着脚拽出来摔在墙壁上一样痛苦。从经过整个盆腔中间出来的过程中,就好像通过(铁斧头上的)铁孔一样痛苦。”

  【“此由因缘增上,宿业异熟生风吹促,至极艰辛,始得产出。”】

  由于因缘,被宿业异熟生风吹动,胎儿经过极度的艰辛,才从母胎中产出。

  莲花生大士曾说:“母子二人中阴迈半步,母除颌骨余骨皆分裂。”

  亥二、初生后所受之苦

  【“生已无间,被外风触如割涂灰,手衣触时如利剑割,当受粗猛、难忍、非悦极大苦受。”】

  婴儿刚一出生,被外界的风吹触时,就像用刀割破皮肉之后,又在伤口上涂灰一般疼痛;手或衣服等触及婴儿身体时,就像利剑割身一样。因此,新生婴儿须感受粗猛、难忍、不悦意的极大痛苦。

  【又说如牛剥皮,被虫所食,及如癞人遍身溃烂,加诸鞭挞,极受楚切。】

  这种痛苦又像是活牛被剥皮后,牛身被利嘴的小虫啃食一样,或像麻风病人全身本来已经溃烂,还要被鞭打一样,感受极其逼切的苦楚。

  【又产已无间,取怀抱等及寒热触,亦当受诸粗猛难忍非悦意苦。】

  而且落地后,婴儿马上又被抱入怀中或放在床上等,以及受寒、热等时,也要感受粗猛、难忍、不悦意的苦受。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婴儿生下来之后被放在垫子上,这时他觉得像落到了荆棘丛中一样;当护士剥脱背上的胎膜时,他又觉得似乎活活剥皮一般;在擦拭他身上的不净物时,也感受好像在用荆棘鞭子抽打自己;当母亲满怀慈爱将他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反而觉得像雏鸡被鹞鹰叼捉一样的痛苦;当在他的头顶涂敷酥油时,犹如被捆绑起来丢进坑里一样;当把他放在睡床上时,他感到沉溺在粪尿里一样。”《心性休息颂》中也说:“业风所感倒头生,险死苦如众合狱,生后接触如剥皮。”

  酉三、摄义

  【八苦之中,特于此初及于最后,须殷重修。故如前说,当以观慧数数观察而善修习。】

  在八苦当中,特别对最初的生苦和最后的五取蕴苦,必须认真修习。所以,应如前文所说,以观察智慧反复观察而善为修习。

  这是强调必须重点修习生苦和五取蕴苦,因为这对引生出离心有直接的帮助。

  申二、思惟老苦分五:一、盛色衰退 二、气力衰退 三、诸根衰退 四、受用境界衰退 五、寿量衰退

  【思惟老苦分五。】

  思惟老苦分五个方面:一、盛色衰退;二、气力衰退;三、诸根衰退;四、受用境界衰退;五、寿量衰退。老苦就是由这五种衰退所导致的忧苦。

  酉一、盛色衰退

  【盛色衰退者,谓腰曲如弓,头白如艾,额如砧板、皱纹充满,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爱。】

  人老之后青春容颜衰退,腰弯成了弓,头发花白,额头就像用久了的砧板,布满了皱纹,由这些变易衰退了容貌,变成了不可爱之相。

  “盛色”:青春容貌。人一旦衰老,容貌完全衰变、退失,这是有为法无法改变的规律。

  “腰曲如弓”:原来腰板挺直,年老时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如弓一般。坐的时候,头和身体都不能挺直。

  “头白如艾”:青丝换成白发,就像青草在入冬之后都会枯黄。同样,当业力成熟时,须发颜色衰变,无法转变。

  “额如砧板、皱纹充满”:以前皮肤光滑细腻,年老时额头就像切菜的砧板一样,布满一条条皱纹。

  “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爱”:由于这些身体色蕴的变易而使容貌衰变,变成了不可爱之相。

  “等”字包含了所有形色、显色的衰变,前文虽然仅列举了三例,但实际上一切容貌都会被老摧毁。比如,颧骨突出,脸上出现黑斑,形容枯槁、没有光色,牙齿脱落等。应当全面观察由老而衰退容貌之相,才会明白衰老所带来的痛苦。人人都幻想自己能青春永驻,所以老来盛色衰退时,便有一种无法面对的痛苦。

  现代人想以美容等手段留住容颜,只是自欺欺人而己。有智者应当从此处善加观察,觉悟人生是苦的真相之后,一心寻求出离。

  酉二、气力衰退

  【气力衰退者,谓于坐时如袋断索,起如拔树,语言迟钝,行步缓慢等。】

  人老之后气力衰退,坐下时如挂着的袋子突然断了绳索;站起时犹如拔树,异常艰难;语言迟钝,行走缓慢等等。

  “坐时如袋断索”:年老关节僵硬,坐的时候,就像悬挂的口袋断了绳索,“扑嗵”一声重重地摔下。

  “起如拔树”:老人起身也很困难,就像要把树从地里硬拔出来一样。老人要用双手支撑,才能勉强站起来。

  “语言迟钝”:老人因为没有气力,所以语速缓慢,说话口齿不清。

  “行步缓慢”:老人行走时脚步不能迅速起落,就像小孩抓小鸟一样,只能弯着腰、低着头,慢慢地行走,稍走快些,便会气喘吁吁。而有些老人只能依靠拐杖站立和行走。所以,年老气力衰退,行动非常艰难。

  “等”字还包括其它的相,比如,因身体的风脉衰退,老人身心的承受力、忍耐力都很脆弱等。

  米拉日巴尊者说:“拔出牧桩之起式,悄捉小鸟之走式,重物落地之坐式,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身衰心意败。”

  学习老苦之后就应知道,凡夫出生之后,就注定了有老苦临身,所以我们必须出离轮回。实际上,年老时显现的衰相,都是在对我们显示轮回是苦的真相。如果能对此苦深入观察,就会发现,除了走解脱道,别无选择。同时,年轻人也要警策自己,趁现在精力旺盛之时,及时把握这一段宝贵的黄金时期,不要把精力用偏了。否则,老来气力衰退,行动不便时,再要修行就非常困难。比如,车子好的时候,不向既定的目标前进,一旦车子的引擎、轮胎等都已磨损时,就无法再行进了。所以,今生既已获得难得之人身,又能修持佛法,就应趁年轻精力充沛时,全力以赴积累解脱资粮。如果以此宝贵的人身去追求世间八法,则十分可惜。

  酉三、诸根衰退

  【诸根衰退者,谓眼等不能明见色等,重忘念等、减念力等。】

  人老之后,诸根衰退,眼睛不能看清东西,记忆力严重退失、念力损减等。

  “眼等不能明见色等”:以眼根为例,眼根衰退后,无法看清远处和细微的东西,连看书也困难,需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等”字包括其它根的衰退,比如,老人耳根衰退后,在他耳边大声说话,他才能稍稍听清楚;舌根衰退后,已分辨不出各种味道;牙齿也一颗颗掉落,无法咀嚼食物等等。

  “重忘念等、减念力等”:老人意根衰退,导致记忆力严重退失、念力损减,所以往往才刚说过的事情转身就忘,遇见熟人却说不出对方的名字,想不起来自己将东西放在何处。老人就是处在这种糊涂的状态中。《心性休息》说:“根失蔽眼不见色,声香味触皆不觉,忆念不清痴沉眠,享用外境力微弱。”

  酉四、受用境界衰退

  【受用境界衰退者,谓受饮食等,极难消化,又无堪能受诸欲尘。】

  人老之后,受用境界衰退,所受用的饮食等难以消化,又没有能力受用色声香味触等欲尘。

  比如,老人没有能力听声音、看色法、用心思惟等。世间老人五根功能衰退,虽然心里还是非常羡慕五欲的享受,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一段是紧接前文而来的。受用境界的工具,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诸根衰退的缘故,受用境界的能力自然也随之衰退。因受用境界的能力衰退的缘故,而感受老苦。

  年轻时虽然精力充沛、六根明利,但人们却天天用它来追逐欲尘。舌根好,就用它来受用美味,或者说恶语、绮语,唱流行歌曲等;身根好,便用它来造恶、散乱,跳舞、打架;意根明利,却很少用在行善断恶上,反而用来追逐世间八法。所以,年轻时虽然六根明利,但如果没有把握好方向,就会变成造恶的工具。

  以佛法来说,在自己六根有能力时,应该善加利用,学习佛法。眼根好,就应用来行持善法、深入经藏;舌根好,就要用来宣说善法、持咒念佛;身根好,就应为佛法、为众生服务。这样才是真正善用了人身。

  酉五、寿量衰退

  【寿量衰退苦者,谓寿多灭尽,速趣于死。】

  人老之后寿量减少,一生大半的寿命已经用尽,很快就会趣入死亡。

  老人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不堪老苦,希望早日结束这不悦意的人生,另一方面又总是害怕死亡到来。这就是老人的痛苦。

  【应当数数思惟此等。】

  应当反复思惟以上老苦之相。

  【《广大游戏经》中亦云:“由老令老坏少壮,犹如大树被雷击,由老令耄朽屋畏,能仁[31]快说老出离。”】

  《广大游戏经》中也说:老会毁坏年轻、健壮,就像大树被雷击一样,不论是支分还是根本,都被摧坏。老使人身心衰败,就像身处在年久失修的危房中,时刻畏惧房屋垮掉一样,老年人时时都害怕死亡到来,整个身心瓦解。能仁!请您快宣说出离老苦的方法。

  这段经文的缘起是这样的:往昔,佛陀示现为悉达多太子的时候,在东门见到老苦,在南门见到病苦,在西门见到死苦,他便向随行的人询问原因,随从回答:老病死苦无人能逃避,不论是谁,都要一一领受。太子走到北门,又见到一位罗汉形象的比丘行者,他心想:此人是否有解脱苦的方法呢?于是用上面的话向行者阐明诸苦,向他请教出离诸苦的方法。

  【“诸男女众由老枯,如猛风摧娑罗林,老夺精进及勇势,譬如士夫陷淤泥。”】

  悉达多太子继续说:世上众多男女由于年老而个个衰枯,就像一阵大风将娑罗树林刮得只剩枯枝败叶一样,老会夺走精进以及身体的勇健和心的势力,犹如勇士陷入淤泥一般。

  人年老时身心衰败,六根功能衰退,年轻时的勇猛气势全被夺走,会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

  【“老令妙色成丑陋,老夺威德夺势力,老夺安乐作毁訾,老夺光泽而令死。”】

  老使容颜尽失,变成丑陋不堪;老会夺走威德和势力,使人变得怯弱无能;老会夺走身心的安乐,倍受他人欺负;老会夺走光泽,最后将人送往死路。

  以下是语录。

  【慬哦瓦云:“死苦虽重,而时短促。此老最重。”】

  慬哦瓦说:死亡的痛苦虽然严重,但是断命根的时间短促,而此老苦最为深重。

  这是以老苦漫长来显示老苦的深重。

  【迦玛瓦云:“老渐渐至,故稍可忍,若一时顿至,实无能忍之方便。”】

  迦玛瓦说:老渐渐来到,因为它是渐渐来到,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地适应,所以稍微还能忍受。假如老苦在一时之间顿然来到,实在是没有办法承受。

  申三、思惟病苦

  【思惟病苦分五。】

  思惟病苦分五个方面:一、身性变坏故;二、忧苦增长多住故;三、于可意境不能受用故;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强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离坏故。

  【身性变坏者,谓身肉销瘦、皮肤干枯等。】

  第一,病后身性变坏:生病时身体消瘦憔悴、皮肤干枯、脸色腊黄等。

  【增长忧苦、多住忧苦者,谓身中水等诸界,分不平均、增减错乱,身生逼恼、心起忧痛,而度昼夜。】

  第二,病后增长了忧苦、多处在忧苦之中:身体内部地水火风四大界势力不均衡、发生增减错乱时,致使身体产生了逼恼、内心忧虑痛苦,昼夜都在身心忧苦的状态中度过。

  【不能受用悦意境界者,谓若有云,诸可意境于病有损,虽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诸威仪道,亦多不能随欲。】

  第三,不能享用喜欢的境界:如果某些喜欢的东西对治病有损害,那么虽然想要享受也不得自在,而且行住坐卧的各种威仪,也多不能随心所欲了。

  【诸非可意境界受用,虽非所欲须强受用者,谓诸非悦饮食药等,须强食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诸粗苦事,皆须习近。】

  第四,对于不称心的境界虽然心里不愿意而必须勉强受用:为了治病,必须勉强服用自己不喜欢的饮食、药物等,被迫感受药味的苦、涩、酸等痛苦;而且为了治病,必须承受火烤、开刀、扎针、放疗、化疗等痛苦的治疗。

  【速离命根者,谓见病难治,便生痛苦。】

  第五,速离命根:见到疾病难以治愈,便忧心忡忡,害怕马上死去。

  由于以上这五种原因,所以说病是苦恼。

  【当于此等审细思惟。】

  对于以上五种病苦之相应当详细思惟。

  【《广大游戏经》云:“多百种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众生,当观老病坏众生,惟愿速说苦出离。”】

  《广大游戏经》说:数百种疾病以及由病痛所引生的身心忧苦,如猎人追逐鹿群一般,逼恼众生。应当观察衰老和疾病是如何损坏众生,唯愿能仁尽快宣说出离痛苦之法。

  【“譬如冬季大风雪,草木林药夺光荣,如是病夺众生荣,衰损诸根及色力。”】

  犹如寒冷冬季的大风雪,夺走青草、树木、园林、药草的繁茂。同样,疾病夺走了众生的健康,令众生的六根、容貌、气力衰损。

  【“令尽财谷及大藏,病常轻蔑诸众生,作诸损恼嗔诸爱,周遍炎热如空日。”】

  疾病会耗尽病人的财产、谷物和积蓄,常常轻蔑侮辱众生,不断损恼众生的身心,破坏悦意的境界,此疾病如同空中烈日般炎热难耐。

  申四、思惟死苦

  【思惟死苦分五,谓舍离圆满可爱财位,舍离圆满可爱亲族,舍离圆满可爱朋翼,舍离圆满可爱身体,死时当受猛利忧苦。】

  思惟死苦分五个方面:一、由于要舍离所爱的圆满财位,而导致忧苦;二、由于要舍离所爱的圆满亲属,而导致忧苦;三、由于要舍离所爱的朋友,而导致忧苦;四、由于要舍离所爱的身体,而导致忧苦;五、命终时备受种种强烈的忧苦。前面四者都是由舍离所爱而导致的忧苦。

  【乃至意未厌此诸苦,当数思惟。】

  乃至没有对这些苦相心生厌离之间,应当数数思惟。

  【前四为苦之理者,谓见当离此四圆满而发忧苦。】

  前四种是苦的理由是,见到死时要舍离生时贪执的此四圆满而生忧愁故。

  【《广大游戏经》云:“若死若没死没时,永离亲爱诸众生,不还非可重会遇,如树落叶同逝水。”】

  《广大游戏经》说:当已死、正死或将要死的时候,死者必然要和亲爱的人永远别离,从此不可能再相遇,就像落叶飘落,不再复生,又似江水流逝,不可返回。

  【“死令王者无自在,死劫犹如水漂木,独去无伴无二人,自业具果无自在。”】

  死亡令国王也没有自在,死亡劫走一切生时的圆满,就像大水冲走木头一样,只有一人独去,没有同伴,唯有随自己的业力决定未来的果报,而没有自在。

  “水漂木”:“水”比喻死亡,“木”比喻生时的自在、力量等。死亡完全夺走了自在、力量等,就如大水冲走木头一样。

  【“死擒多百诸含灵,如海鲸吞诸众生,犹龙金翅象遇狮,同草木聚遭猛火。”】

  死主抓走成百上千的有情,就像大海中的鲸鱼吞食众生一般。众生遇见死主,就像龙遇到金翅鸟、大象遇到狮子、草木遇到烈火一样,必定遭受毁灭。

  “如海鲸吞诸众生”:海中的鲸鱼一口可以吞尽大量的海水、大小鱼类以及人类。死魔就如同大鲸鱼一般,以它的力量可以吞食大大小小各类的有情。

  申五、思惟怨憎会苦

  【思惟怨憎会苦分五。】

  怨憎会苦分五个方面:一、与怨敌相遇而生忧苦;二、害怕怨敌报复;三、害怕怨敌散布自己的恶名;四、害怕被怨敌伤害悲惨死去;五、因怨敌而违越正法,恐堕恶趣。其中包括一种忧恼苦相与四种怖畏苦相。四种怖畏,即:治罚畏、恶名畏、命终畏、恶趣畏。

  “怨憎”从广义而言,包括自己所不喜爱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但此处主要是就有情来说。

  【谓如遇怨敌,便生忧苦。】

  第一,如果遇见怨敌,心中便会生起忧恼之苦。

  俗语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见到怨家对头,自心就恼乱不安定,眼神、表情、动作都变得很紧张。

  【畏其制罚。】

  第二,害怕怨敌以种种方式制罚自己,比如,拳打、脚踢、枪杀,或者暗中使绊、诬陷贬官,或者对自己的亲人报复等等,所以整天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怖畏恶名,遭非赞颂。】

  第三,害怕怨敌散布自己的恶名,揭露自己的恶行或者散布谣言、大肆毁谤等,使自己名誉扫地,受到别人的非议。

  【畏苦恼死。】

  第四,害怕自己被怨敌伤害等,在痛苦中悲惨地死去。

  【违正法故,畏惧死后,堕诸恶趣。】

  第五,由于嗔恨怨敌而一时冲动,造下身语意的恶行,违越正法戒律,因此害怕死后堕入恶趣。

  由于以上这五种原因,所以说怨憎会是苦。

  【当思此等。】

  应当思惟以上五种怨憎会的苦相。

  申六、思惟爱别离苦

  【思惟爱别离苦分五,谓若舍离最爱亲等,由此令心发生忧戚、语生愁叹、身生扰恼,念彼功德、思恋因缘,令意热恼,应受用等有所缺乏。】

  思惟爱别离苦分五种苦相。“若舍离最爱亲等”是五种苦相的总前提。“舍离”即暂时的分离、永久的告别等。“亲等”之“等”字,包括朋友、亲人,所爱的财富、名声、地位等。广义是指所喜爱的色声香味触等。

  由舍离所爱而造成的五种痛苦:

  第一,“心生忧戚”,即内心忧伤。

  第二,“语生愁叹”,即言语中透出哀愁叹息。

  第三,“身生扰恼”,即顿足、捶胸、拔扯头发,或者呆坐不动、饮酒解愁等。

  第四,“念彼功德、思恋因缘,令意热恼”,即忆念所爱的功德,比如,忆念对方的音容笑貌、对自己的关怀体贴,或者想起孩子的聪明可爱等。在心前浮现这些可爱相时,由此思恋的因缘而令心热恼、无法安定,甚至茶饭不思、难以成眠。一想起来就伤心难过,泪流不止。

  第五,“应受用等有所缺乏”,即本来觉得应该享受到的东西,由于因缘不具足,而导致缺乏。所谓“受用”,比如,共处戏笑、歌舞、饮食、欢娱而住,或者互相受用色声香味触的境界等种种生活中的欢乐。在受用等缺少时,就会有凄凉哀伤的忧愁。

  《大涅槃经》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因为爱而引生忧恼,因为爱而引生恐怖,所以爱得越深,别离的忧苦也越深,害怕失去所爱的怖畏也越深。如果远离贪爱,哪里会有忧伤、恐怖?《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净名经》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因此,忧苦的根源就是贪欲。

  【当思此等。】

  应当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思惟这五种苦相。

  申七、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爱别离。】

  求不得苦分五种苦相,和爱别离相同。

  对于所欲求不得时,便因此心生忧戚、语生愁叹、身生扰恼,因为念彼功德、思恋因缘而令意热恼,由受用等有所缺乏而生忧苦。求不得苦和爱别离苦相同,都是因贪爱引起。

  【求不得者,谓务农业秋实不成,及营商贾未获利等,由于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忧苦。】

  求不得苦:比如务农,从春天开始播种,经过半年的辛苦劳作,到了秋天却没有好的收成;又如经商,苦心投资经营,却得不到利润等。这都是因为努力追求所欲,却不能如愿以偿,所以心灰意冷,忧愁苦恼。

  《宗镜录》中说:“故求不得苦者,有其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求不得苦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所希望之处,追求而不能得到;第二种是费尽功夫,却得不到结果,前功尽弃。所以内心失落痛苦。)”

  申八、思惟五取蕴苦分二:一、广说 二、教诫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酉一、广说

  【思惟宣说五种取蕴总为苦义分五,谓是当成众苦之器,及依已成众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坏苦器,是行苦器。于此诸苦当数思惟。】

  五取蕴有五种苦义:一、是生苦器(五蕴能产生众苦)故;二、是依生苦器(依靠已形成的五蕴而有众多苦恼)故;三、是苦苦器故;四、是坏苦器故;五、是行苦性故。对这些苦应当数数思惟。

  【其中初者,谓依受此取蕴,能引来生以后众苦。】

  第一,五蕴是生苦之器:依靠受此五取蕴身而起烦恼造业,由造集有漏业便能引生后世众多苦恼。

  比如,人类依靠取蕴身而起贪欲、造杀业,由此能引生后世地狱之苦;起竞争心与人争斗,能引后世修罗之苦。依此类推,此身日日不断起贪嗔痴、造有漏业,而成为能生苦恼的容器。

  【第二,谓依已成之蕴,为老病等之所依止。】

  第二,依生苦器:依于现在已经形成的五取蕴,又成为衰老、疾病等苦恼的依托之处。

  如果没有这一生的五蕴身,此生的衰老疾病从何处产生呢?老子也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假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之所以有大过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假如没有此身,我有什么忧患呢?)

  身是苦本,老病死等苦恼依五取蕴而有,所以五取蕴是苦器。

  【第三、第四,谓彼二苦粗重随逐,能生彼二。】

  第三苦苦器和第四坏苦器:因苦苦与坏苦的粗重种子随逐不离的缘故,而能产生苦苦与坏苦。

  【第五,谓初成取蕴,即便生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为宿惑业他自在转,是行苦故。于三苦时,此当详说。】

  第五,行苦性:五取蕴一经生成,便成为行苦的自性。因为一切行都是随着先前所造烦恼和业的力量而运转的,所以是行苦。下文讲述三苦时,将详细说明行苦的自性。

  酉二、教诫珍惜心要修行之理

  【若于生死取蕴自性,未能发起真实厌离,则其真实求解脱心,无发生处。于诸有情流转生死,亦无方便能起大悲。故随转趣大小何乘,然此意乐极为切要。】

  如果对生死取蕴的苦性不能发起真实厌离,那么,真实的从取蕴中求解脱的心便没有发生之处,而且于诸有情流转生死,也没有方便能引起大悲。因此,不论转趣大小哪一乘,此厌离意乐都是极为关键的。

  这一段教诫我们,对五取蕴的自性发起厌离非常重要,理由是:如果不能真实厌离生死五取蕴的苦性,则无法引起希求从中解脱的心以及悲愍有情流转生死的心。

  虽然我们自诩为大乘修行者,但是如果没有通达苦谛,则希求解脱的真实愿欲就无从生起,而且,面对从无间地狱直至有顶之间的众生,也不可能真正产生誓欲救拔他们脱离苦海的大悲心。如此一来,“大乘修行人”的名称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所谓修学佛法,也只是流于形相而已,和世间人的想法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那么,依靠哪种方法才能生起真实的求解脱心呢?

  【发生此者,亦随当从无垢圣语[32]、如量解释[33],先正寻求清净了解,次须长时观择修习,引发其心猛利变动。故薄伽梵令知苦谛生死过患、宣说八苦所有密意,如圣无著极善抉择而为宣释。】

  如果要对五取蕴的自性发生厌离,也应当依从经论,首先寻求无误的了解,然后必须长期不断地观察修,引发自心猛利的变动。因此,这里对佛陀为了让众生了知苦谛生死过患而宣说八苦的所有密意,按照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34]中所作的极其圆满的抉择,作了宣说和解释。

  前文曾说在八苦当中,特别对于生苦和五取蕴苦须认真修习。其中有两层道理:

  第一,对生苦和取蕴苦,必须在了达经论的意义后,反复串习,才有能力思惟。而对其它六种苦,即使不了解经论内涵的人,依靠自身的经历也能理解、思惟。

  第二,其它六苦,都是因为生苦和取蕴苦而生起的,所以生苦和取蕴苦是苦源,是一切轮回苦的根本。知道这一道理后,应当把解脱道修行的重点放在止息结蕴相续上,如果能截断这一根本,也就同时灭除了轮回无量的支分苦。否则,有了生苦和取蕴苦之后,依靠业和烦恼为因,随着烦恼品粗重,其它老病死等苦恼必然随之生起而无法遮止,决定是一苦未息、一苦又起。

  总之,特别须认真修习生苦与取蕴苦的理由有二:第一,必须努力思惟此二苦,才能引起思慧;第二,此二苦是诸苦的根本。

  未六、其感受生起之量

  【如博朵瓦云:“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35],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应,忽尔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时,必不能越。”】

  就如博朵瓦尊者所说:在六趣当中,不论转生在哪一趣中,此后会产生的病痛、死亡等众多苦恼,该病的病,该死的死,不是本来不应如此而忽然凭空产生的。这是生死本来的相状,或者生死本来的体性,住在生死期间,必定不能超越。

  我们应当从这段话中,去体会生死的自性和不断发生的种种苦恼之间的关系,即:由于生死本性是苦,所以在生死中必定会显现无量的苦恼相,这是法尔如是的规律。就像粪坑自性不清净,所以在粪坑中就只有众多的污秽相,不可能有丝毫洁净。

  【“我等于此若起厌离,须断其生,此须断因。”】

  我们如果对此生起了厌离,就必须断除轮回受生,而要断除受生,就必须断除受生的因——业和烦恼。

  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如是一切人世间,苦因果故无安乐,为脱此苦思善道,当求解脱轮回法。”一旦了解到生死唯一是苦因苦果,便知生死之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安乐,这时内心会有所转变,而开始真正步入寻求解脱的修行之路。

  【当于前说生老病死等已生众苦,如是思惟。】

  对于上述生老病死等已经产生的众多苦恼,应当按照这样来思惟。

  午二、思惟六苦分二:一、真实义 二、六苦归摄为三种之理

  未一、真实义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申一、略说

  【第二,思惟六苦者,《亲友书释》[36]宣说七苦,其最后者是别过患,故于此中当思六种。】

  第二,思惟六苦,即思惟《亲友书释》所说七苦中的前六苦。此六苦分别是:无定过患、无饱足过患、数数舍身过患、数数结生过患、数数高下过患、无伴过患。七苦中最后一苦是宣说各苦分别的过患,已包括在六苦之中,所以没有单独列出。

  申二、广说分六:一、无定过患 二、无饱足过患 三、数数舍身过患 四、数数结生过患 五、数数高下过患 六、无伴过患

  酉一、无定过患分二:一、他世无定 二、现法无定

  戌一、他世无定

  【其中无定过患者,谓于生死流转之时,父母等亲,于他生中转为怨敌,诸怨敌等转成亲属。如是父转为子,子转为父,母转为妻,妻转为母等,惟是次第展转流转,是故全无可凭信处。】

  所谓无定过患,就是在生死流转中,今生的父母、夫妻、儿女等亲属,到了后世便会转成不共戴天的怨敌;今生的怨敌或者无利害关系的陌生人,下一世又会转成相亲相爱的亲属。依此类推,众生在轮回中转生就像演戏一样,不断变换角色,毫无实义。父亲可以转为儿子,儿子可以变成父亲。这一世是母亲,下一世却成了与自己共枕的妻子;这一世是妻子,下一世又变成自己的母亲。怨亲只是像这样次第辗转流转,所以,生死中根本无法找到可以依靠、信任之处。

  【《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返此而死殁,故于生死全无定。”】

  《亲友书》说:父亲转为儿子,母亲转为妻子,仇敌转为亲人,以及与此相反,即儿子变成父亲,妻子变成母亲,亲人变成敌人。所以,生死当中根本没有固定不变的关系。

  下面以二则公案说明。

  《法句喻经》中说:当年,舍卫国有一婆罗门很富裕,但性格悭贪,每次吃饭时,都要关紧大门。有一天,他家煮鸡吃,夫妻俩关着门一起享受美味。小孩坐在二人中间,他们时不时地夹鸡肉给小孩吃。

  佛陀知道此人以宿世的福德,到了应该度脱的时候。于是,佛化现成一个沙门,直接出现在他们面前。婆罗门看见后,生气地说:“你这个道人真是无耻,为什么跑到我们家里?”

  沙门说:“是你自己愚痴,你杀父、娶母、供养怨家,怎么反而说道人无耻呢?”

  婆罗门不明白这句话的涵义,便询问原因。

  沙门说:“餐桌上的鸡,是你前世的父亲。因为他性格悭贪,所以常常堕为鸡身受苦。这小孩前世是罗刹鬼,你前世常被他损害。你们之间的宿业未了,所以他又来投胎当你的小孩,让你偿还宿债。你现在的妻子是你前世的母亲,她对你感情深厚,所以今世又转为你的妻子。这种轮转的戏剧,愚人不知,只有道人看得清楚。”

  佛陀显现威神,让婆罗门看见自己的宿命之后,婆罗门便忏悔受戒。佛为他说法后,他就证了初果。

  《中阿含经》中也曾说:都提的父亲死后转生为都提家的狗,偷吃盘中食物。旃檀的父亲转生为乞丐,乞讨至旃檀家时,被看门的人打断手臂。

  安士先生评论说:世间极为骇异之事,正是世间极平常之事。这些不是骇人听闻的特异现象,而是家家户户极平常的现象。我们身处的环境,正是轮回。一旦认识自己正身陷这样的处境中,才知轮回是令人厌恶的大苦海。

  《安士全书》中记有一事:

  清朝顺治年间,有个名叫梁石柱的富商,十分疼爱儿子。儿子十九岁时身患重病,梁某因此非常悲痛。

  有一天,儿子忽然直呼父亲的名字说:“我前两世住在徐州,有三百两金子,当时和你一起做生意。路上我拉肚子上厕所时,你趁机用利刀刺入我的胸部,将我杀死。然后,你用刀割破自己的手腕,假装我是被强盗杀死,你的手是因抵挡强盗而受伤。我死后投胎到睢陵县的王家,二十年前的王某便是前一世的我。你比我晚三年而死,死后也投生在睢陵,就是今天的你。

  往年我一直找不到你。有一次,我上县城交纳条银,在柜台边忽然遇见你,当时我非常气愤,用拳头猛击你。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冲动。你因为与我素不相识,反而不介意。数日之后,我便愤闷而死。

  死后,我就投生为你的儿子,算算这十九年的账:“小时候我出痘疹,你花了多少医药费?请老师教我读书,又花费多少?替我成家花费多少?考试拜老师花费多少?还有其它零星的小费,总共是多少金子?钱债你已还清了,但命债还没有还。看在这十九年,你对我很厚爱,我本来不忍心说,但现在我快要死了,怕阴府不会宽恕你。”

  儿子死后,梁石柱伤心得早晚痛哭。他对别人说:“我儿子既孝顺又聪明,他是怕我伤心,才编故事来安慰我。天下哪有父子是仇人的呢?”

  不久,他亲手磨了一把长枪。有人问他磨长枪作何用?他说:“今年欠收,准备用这把枪来自卫。”

  有一天,他把长枪的木柄顶在墙上,把枪头对着胸口,忽然大叫说:“儿子,你等我自己来撞枪。”说完便奋力朝枪尖猛地一撞,枪尖穿入胸部七八寸,一直钉到脊椎骨。

  按照这个公案来思惟,便能对轮回产生厌离。比如,你所疼爱的儿女可能是前世的债主,你能期望他对你做什么呢?你只是在偿还欠他的宿债,直到还完为止。像这样的法可以依靠吗?再比如,自己现在迷恋的妻子,上一世也许是只恶狗;或者现在所执著的亲友,来世就变成专门压迫、凌辱自己的怨家。因为轮回中的法本来就没有固定的自性。如此思惟,就会觉得轮回中的法都是欺诳的,心执著在这些法上毫无实义。

  可以想象整个轮回是个大舞台,台上有父、母、夫、妻、儿、女、亲怨、猪狗、天人、饿鬼等各种角色;再将一生缩短为五分钟,每隔五分钟就变一次相,夫变成子、子变成妻、妻变成狗、怨变成妻,如此不断地转变形相。这些假相,有哪样值得我们贪爱或嗔恨呢?因此,看清轮回的真相之后,就要放下分别,而出离生死中的亲怨。

  戌二、现法无定

  【即现法中亦复展转,互为亲怨。如《妙臂经》云:“有时怨敌转为亲,亲爱如是亦为怨,如是一类为中庸,即诸中庸复为怨,如是亦复为亲爱。”】

  不必说长久的多生累世,即使在现前这一生当中,众生也是辗转互为亲怨。如《妙臂请问经》所说:今生当中,有时多年前的怨敌,后来转为亲友,而且关系亲密,三日不见还牵肠挂肚。亲爱之人也可能随着因缘而变成怨敌。此外,还有过去很亲密的好友,后来关系日渐疏远而形同陌路。也有以前是无亲无怨的中庸关系,后来因为某种利益之争而变成怨敌,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还有从前素不相识之人,以某种因缘而结成夫妻或拜为姊妹等。

  因此,轮回的舞台上,天天都在上演这些戏剧。可笑的是,众生沉迷其中,爱得要死、恨得要死,全然不知一切都是假戏一场。

  【“具慧了知终莫贪,于亲当止爱分别,于心善法安乐住。”】

  智者了知亲怨不定之后,就不应该再耽著于亲怨,也就是应当停止内心对于亲怨的爱恨分别。所谓爱、憎的分别,实际上只是妄想执著而已,应将自心只放在善法上,安乐而住。

  安乐而住的反面是贪嗔而住。如果心未安住在善法上,缘亲友生贪爱,缘怨敌起嗔恨,则都是烦恼,不是安乐而住。安乐而住就是一心安住在法上,远离贪嗔,因为法具有清净安乐的自性。

  轮回当中,亲怨等法没有固定的自性,所以世间没有一法可以真正依靠、信任。完全只是自己的分别心将一方执著为亲友,将另一方执著为怨敌,其实亲怨都只是分别心假安立的。若心耽著亲怨,天天爱恨情仇,最终只会落得一场空,得不到任何实义。因此,唯有圣法是真实的依靠,智者们应当将心唯一安置在圣法当中。

  【如是修习破于亲怨分别党类而起贪嗔,观生死法,任何全无安心之处,应起厌离。】

  这样修习就能破除缘亲怨分别党类而生起贪爱与嗔恨。同时,应观生死当中不会有安心之处,从而生起厌离。

  凡夫的心习惯了分党分派,在人群当中,不自觉地就会把别人或归于亲友,或归于怨敌,而流露出贪嗔的态度和行为,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误的执著而已,必须以思惟亲怨不定,来破除这种错误的取舍。

  总结第一无定过患:

  理证:轮回中转生的凡夫(有法)怨亲不定,随业和烦恼而转的缘故。

  比喻:如人被洪水冲走。

  酉二、无饱足过患分七:一、以生死而苦乐无厌足之理 二、轮回之乐犹如癞,受乐不能令意满足反生大苦 三、病重难愈之苦 四、往昔轮回苦乐都已经受,但仍然未能离贪 五、须感受极为难忍的无边业苦 六、忆念往昔无量好坏之身悉皆虚耗,而精勤于菩提道 七、以如是修行感受生起之量以及依古德教言行持之理

  【无饱足过患者。】

  思惟六苦中第二无饱足过患,即不论如何受用,贪欲永无满足的过患。

  戌一、以生死而苦乐无厌足之理

  此段以饮母汁为例,推及生死中一切盛事、苦事。首先宣说往昔所饮母乳之量,以及今后若不修解脱道则需喝更多的母乳。

  【如云:“一一曾饮诸乳汁,过于四海于今后,随异生性流转者,尚须多饮过于彼。”】

  如《亲友书》说:每一有情都曾无数次地在轮回中受生,若汇集生生世世所饮用的乳汁,其量已超过四大海水。如果今生还不出离生死,今后仍将随着异生(凡夫)性不断流转,所需喝的乳汁比以往的总和还多。

  【谓当思惟,一一有情饮母乳酪昔饮几许,今后若不学解脱道当饮几何。】

  《亲友书》中这段教言,是要我们思惟每一有情无量劫来曾经喝过多少母乳,今后如果不修解脱道,还需再喝多少母乳。

  “若不学解脱道”是说明学与不学的差别:如果精进修学解脱道,就能结束轮回。若不修学,便不能生起轮回的对治,轮回也就不会无故消失,而仍将结生相续,所以生生死死没有止境。

  【此是略喻,更当思惟, 生死之中,盛事苦事无所未经,令心厌离。】

  喝母乳只是一个例子,更应由此推而广之,思惟生死当中所有盛事与苦事,没有自己未曾经历过的,由此使自心厌离生死。

  此处的关键,是要认识贪欲所造成的后果,也就是因贪欲而不知满足的大过患。以乘骑来说,过去世以轿子或马为乘骑时,自己曾拥有过各类骏马,而且有了一匹马还想要更多更好的骏马。到了今生,这种对乘骑的贪欲并未消减。最开始是想买一辆自行车,然后又想要漂亮的摩托车,再看到小车好,就想尽快拥有一辆奥拓。再过几年,觉得奥拓太低档,开出去有失体面,于是又想买一辆奔驰。将来,私人飞机盛行时,做梦也想拥有一架自己的飞机。死后若转生天界,还想得到帝释天王乘骑的天象。由于贪欲持续不断,我们从无始以来至今生,未曾停止过追求。就单单以乘骑来说,自己累世以来使用过的象马车乘等堆积起来,可以高过须弥山。如果再不学解脱道,以后还会不断堆积上去。

  又如,转生为女性时喜欢漂亮,为了将自身打扮得光彩动人,从无始至今不断地更换服装款式。到了今生,从小到大对世界名牌时装颇多侧目——范思哲、皮尔卡丹、夏奈尔……。但是,只要贪欲没有止息,以后还是一年更换几套、几十套服装,一有钱就会去买衣服。这样贪执下去,单是衣服堆积起来的高度,也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想一想,一个凡夫的贪欲有多大,轮回中尽做这些无意义的事,怎么不生厌离呢?

  又比如权力欲的过患,从今生的相续,完全可以推出前世的状况。很多人不论是在何种场合都有官瘾,总想指挥别人。比如,初入小学时就想当班长,当了班长还想做大队长。长大成人之后,当了科长不满足,还想做局长、市长……。以此往前世推,在无量世当中,大大小小的官乃至大梵天王等自己都曾做过,但这又能如何呢?还不是烟消云梦,落得一无所有。今后是否还想继续为权利而奋斗?

  按照这样去思惟便能知道,由于贪欲,每一有情都曾受用过生死中的饮食、男女、住宅等各种色声香味触的受用。为何会造成如此无边无际、错综复杂的轮回呢?就是因为贪欲未能止息。只要不以解脱道来对治,贪欲还会发展,在贪欲牵制下,仍将一次又一次地去奋斗、去享受,一生又一生地束缚在轮回之中。

  戌二、轮回之乐犹如癞,受乐不能令意满足反生大苦

  下面是观察通过受用生死中的苦乐,能否使贪欲获得满足。这是要抉择有关众生心理方面的大问题,只有在此处得到完全确定,才能普遍厌离三界,否则仍会执著生死中的乐受。

  【若谓受乐令意满足。】

  有人妄执:只有享受过五欲的安乐之后,我的心才能满足。

  比如有人会想,等到哪天我有实力拥有了舒适的洋房、轿车,享用了高档的时装、天下的美食等之后,我的心自然就会满足,然后就不会再去追求这些东西了。

  问题的焦点在于:以受用五欲为因,结果是促成贪欲的止息还是增上?

  【然三有乐任受几多,非但无饱,后后转复增长贪爱。】

  (答:)然而三有中的任何一种安乐,不论享用多少,不但不会满足,反而会越来越增长贪爱。

  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观察。例如,求学时成绩优秀的,一般都会贪著名誉,为了求得名誉而用功读书,以期考试获奖。比如,终于获得了三等奖而感受到成名的快乐之后,贪欲会不会因此止息呢?肯定不会。得奖之后,整天都沉浸在兴奋当中,这种状态就是对名誉的贪执正在不断增长,对名誉的渴望也就随之升级。所以此后为了进而获得一等奖,就会更加投入,而且在相关的许多方面都想出人头地。一旦得不到,就会引起强烈的求不得苦,心情沮丧,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应当像这样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观察。比如追求财富、衣食、异性等,最初获得时会生起短暂的欢喜,同时也会激起更强烈的追求心。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原先的享受已无法引起那种刺激的乐受,而在贪欲的驱使下,又会去追求更高更多更好的享受。须知,这是分别心法尔的规律,必定是“以受缘而生爱”,而所谓“以受乐而满足”,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邪见。

  下面再放开眼界,一直往无穷无尽的未来观察。

  【由此[37]常夜驰骋[38]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然其安乐不及一分。】

  爱是生死之因,由于贪爱增长,结果导致在生死的旷野中常夜奔走,在无量劫中感受种种至极难忍的大痛苦。虽然也曾感受了安乐,但所获的安乐远不及所受痛苦的一分。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有一段话,形象地描述了“驰骋生死”的相状。大师说:“心无常住,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这个心识没有片刻的安住,就像商人一样东奔西走;这个四大的皮囊也没有固定的形相,就像房屋一样频频搬迁。)”

  此处须认识“贪爱”与“生死”的关系。可以确定地说:不论是父母妻子、功名财富、衣服饮食、林泉花卉、家具电器、小车洋房,只要你心中还有贪爱,就肯定不能超越生死。比如,毒草的种子再小,只会长成毒草,而不可能长出药草。同样,对轮回的贪欲再小,也是轮回后有五取蕴的因,不可能趣向解脱。所以,“贪爱”是生死的根本,放纵不得。如果一方面紧跟现代潮流,对高档的物质生活充满欲渴,另一方面还高喊要了生死、度众生,这不是痴人狂语吗?, ,

  智者们都是认识到贪欲增长的严重过患,才精进用功对治贪欲。当年,迦叶尊者头陀行第一,世尊赞叹说:“头陀行在,我法常住。”依此反推便知:贪欲增上,佛法就会隐没。各位反问自己:现在我是想“抖擞身心出尘劳”呢?还是想作茧自缚,把自己困在生死当中呢?如果要走解脱道,就必须少欲知足、摧灭贪欲。否则,只要有一种贪执,就会被此贪执牵引而流入生死。

  “长夜驰骋生死”:

  如果以一个刹那的生灭作为一个生死,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贪欲的增上,自己的分别念必定是像流水一般念念相续,无法停息。这就是驰骋生死之相。当今时代,人们对外在欲尘的贪欲大幅度增长,对生活的要求很高,结果造成人类身心的痛苦加剧,内心分别念炽盛。如果再不回头,那么不说了脱生死,就连内心稍得安定都不可能,必定个个仍将沉溺在苦海中,继续挣扎。

  如果以一期生死为单位,我们就应该看到,有情每次唯一是因贪爱而投胎。在生之时贪爱增长,依靠贪就必定会取后有的五取蕴,结果是驰骋生死。每一次转世,就取一个五取蕴,而五取蕴是生苦之器、依生苦之器、苦苦之器、坏苦之器、行苦性,所以必定要领受生老病死等的众多苦恼。而且,依靠贪爱习气的相续,仍将为了贪求所欲而起贪嗔痴、造作恶业,故而再次流转轮回。这样看来,确实是“长夜驰骋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所以古人说:“欲待了时无了时,即今休去且休去。”你想等到贪欲满足之时,但贪欲肯定没有满足的一天,今天能休息就休息吧!当下就要下决心了断,否则牵牵连连到何日才能歇息呢?

  《大宝积经》说:“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塚,虚受诸辛苦。”为什么要为了眼前一口糖的安乐,而枉受生生死死的大苦呢?有智慧的人应当辨别取舍。

  《四十二章经》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人对财色都是贪著不舍。人们受用财色就像小孩用舌头舐食刀刃上的少许蜂蜜,虽然稍得一点甜味,得到的却是割断舌头的苦患。)”

  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由于贪执五欲使烦恼增强,从而感受痛苦,犹如飞蛾因贪求色法而扑向灯光,以致被焚;野兽因贪闻琵琶妙音而遭猎杀;蜜蜂因贪享蜂蜜之源的花朵而缚于花丛中,闭气身亡;鱼类为鱼钩上的诱饵所欺惑而遭捕杀;大象因贪执清凉触受而步入湖中导致送命。……烦恼从五种欲妙中产生,以此漂泊于无边无际的轮回中,这五欲比剧毒更可怕。”

  【如《亲友书》亦云:“如诸癞人为虫痒,为安乐故虽近火,然不能息应了知,贪著诸欲亦如是。”】

  如《亲友书》也说:就像麻风病人皮肤中有虫,奇痒无比,为了缓解苦受而将皮肤靠近火来烧烤,但是这样并不能止息苦受,外皮都烧焦了,仍然痒得难受。应当知道,对一切五欲的贪著都是如此。如果一再贪著,不但不会停止,反而会增上。

  “癞人”比喻轮回中的贪欲凡夫。“皮肤中的虫”比喻内心的贪欲。“为虫痒”比喻心中贪欲习气蠢蠢欲动,无法遏制。“靠近火”比喻受到心中欲望的驱使而追逐妙欲,暂时拥有而受用。“不能息”比喻受用的同时非但不能消除贪欲,反而只会令习气增长。

  麻风病在汉地已经绝迹,大家对这个比喻会觉得陌生,我们再拿吸毒来看。吸毒者在最初半个月左右,会有高峰的感觉,全身飘飘然、很舒服,连手脚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彻底找不到自己。吸到一定程度之后,只有加量,才能找到那种感觉,量少了就不管用,而量加多了,又害怕吸毒过量致死。此时危难、刺激、美妙、恐惧时时缠绕内心。这时吸毒已不再是寻求享受,而是要克制毒瘾发作时的痛苦。多数吸毒者最初都是心存侥幸:“试试吧,没那么可怕……”试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纷纷堕入痛苦的深渊。

  实际上,轮回中的五欲和毒品一样,越享受越会上瘾,而且之后只有依靠更大程度的享受,才能维持原先的感觉。这样下去,最后就会因无力满足而痛苦不堪。对物质、名誉、性爱等受用,无一不是如此。

  戌三、病重难愈之苦

  【《摄波罗蜜多论》云:“若获彼等欲,如一日依止,多积不饱足,岂有重此病。”】[39]

  《摄波罗蜜多论》说:通过百般辛苦才得到衣食、名位等三有妙欲,此后如最初受用时那样,日复一日不断地依止妙欲,如此不断积累受用,但内心仍然不得满足,哪有比这更大更严重的病呢?

  “此病”是指贪欲的病,这是凡夫的通病,比癌症、艾滋病等更难治疗。此生死大病在众生相续中已潜伏了无数劫,由它生起过无数生老病死等的猛利大苦,所以是世间头号大病。

  戌四、往昔轮回苦乐都已经受,但仍然未能离贪

  【《弟子书》亦云:“岂有百返未经趣?”】

  《弟子书》也说:轮回中上到有顶下至地狱之间,哪里有自己不曾转生过上百次的地方呢?也就是说,轮回中的任何一个生趣,自己都曾去过很多次。

  【“岂有昔未多受乐?”】

  同样,上到梵天离欲的安乐,下至欲界享受五欲之乐,任何三有中的安乐,哪里有往昔不曾反复享受过的呢?

  【“未得吉祥如白拂[40],岂有是事反增贪。”】

  像白拂般吉祥圆满的事,哪里有自己不曾值遇过的呢?但其结果却是,贪欲不仅没有得满足,反而增长了。

  如果依靠享乐能使贪欲饱足,那么我们都是轮回中的常客,已经反复尝试过所有受用,为什么今天见到种种妙欲时,仍然情不自禁呢?因此,我们应当觉悟:以受离贪,永无可能。唯有修解脱道,才能出离轮回苦海。应当坚定自己出离轮回的志愿。

  【“岂有昔未多经苦?”】

  哪里有往昔自己未曾多次受过的忧苦呢?

  众生遭受忧苦时异常可怜,但过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疼,转而又去追逐贪欲了。

  【“众生无欲能饱满。”】

  没有一个众生是通过受用妙欲而使贪欲满足的。

  各位可以观察,以纵欲的方式能否降低贪欲。总是达到了要求后,还想追求更好更多,休息不下来。

  【“无有情腹未曾卧。”】

  没有一个有情的腹中自己不曾住过。

  众生从无始至今已受生无数次,只要是胎生,每一次受生都要入母胎,而任何一位有情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所以说“无有情腹未曾卧”。

  以下总结:

  【“然何生死不离贪。”】

  虽然往昔轮回的苦乐都曾一一经历过,但是在经过了那么多的生死之后,仍然没有远离贪爱。

  “何生死”指任何一种生死,“不离贪”是不离开贪爱,这就指出了生死最大的特征是一个“贪”字。

  【应如是思。】

  应当先牢记这些文句,然后心中按句义反复认真思惟。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