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二)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二)

 

  辛三、对治

  【此三对治,经说三语,谓善谛听闻,意思念之。】

  这三种过失的对治,在经中宣说了三语——“善谛听闻,意思念之”(汉传佛教翻译的经文中译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一、“善听”对治不入过

  万缘放下、一心听闻,句句入耳,是为善听。由专注一心地听闻,对治昏沉、散乱或看书、闲谈等过。听闻正法时,禁止做其它行为,即便捻念珠念咒也不开许。

  二、“谛听”对治不净过

  “谛听”,就是真实的听闻,包括正确的发心和领受,也就是为了佛法、为了利他而闻法,听法时没有错误理解和颠倒执著。这要求每次闻法前都调整好动机,不求现世名闻利养,不求后世人天福报,唯一以“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摄持而闻法。听法时,无有偏执,正确地领会法义。

  三、“善思念之”对治不住过

  “善思念之”,是指善加思惟忆念法义,铭记于心。那么,怎样对治法义不住的过失呢?可行的方法是:做笔记,反复温习,时常思维、忆念法义,与善友切磋研讨。

  【此亦犹如《菩萨地》说:“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

  这也如同《菩萨地》中所讲述的四点:

  一、“希于遍知”:按照《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所说,以求悟解心而听闻正法。“求悟解心”,即寻求领悟法义的心。

  二、“专注属耳”,即专心聆听,句句入耳,如乐迷一心倾听优美的旋律一样。

  三、“意善敬住”,即远离杂念,心住恭敬。如同亲在佛前闻法,或孝子听母慈训,丝毫不敢怠慢,即是“敬住”。由心住恭敬,能对治发心、行为不正及颠倒执著等。

  四、“以一切心思惟听闻”:“一切心”,即全心全意。一心专注在所闻的法义上,数数思惟。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对所闻的法义,全心投入思惟,便会由生转熟,由熟开解。如果学一个丢一个,或者半生不熟,则很难开智慧。因此,要“惟精惟一”,不要“三心二意”。

  以上,“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是“不入”的对治;“意善敬住”是“不净”的对治;“一切心思惟”是“不住”的对治。

  庚二、依六种想分三:一、六种想 二、须对照自心而实修 三、于摄义应须作意

  辛一、六种想分六:一、于己作病者想 二、于师作良医想 三、于教诫作良药想 四、于殷重修起疗病想 五、于如来所住善士想 六、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壬一、于己作病者想

  【依六想中,于自安住如病想者。如《入行》云:“若遭常病逼,尚须依医言,况长遭贪等,百过病所逼。”】

  “于自安住如病者想”,如《入行论》所说:遭受一般疾病的逼恼,尚且要谨遵医嘱,何况长劫恒时遭受贪等百种烦恼病的逼恼,更应当一心依止善知识的教诫。

  “百过病”,指贪、嗔、痴、慢等八万四千烦恼。

  【延长难疗,发猛利苦,贪等惑病,于长时中而痛恼故,于彼应须了知是病。】

  时间延长便难医治,将发猛利苦受,贪等烦恼病长期以来逼恼的缘故,务必要了知这是大病。

  “长时痛恼”,是指贪嗔等烦恼病在极长的时间中反复发作,引发苦恼。因苦,果也苦。比如贪执某人,时日一久,染习坚固,则极难对治。由此为贪所累,长期遭受种种苦恼,因此这贪欲就是大病。

  【迦摩巴云:“若非实事,作实事修,虽成颠倒,然遭三毒极大干病之所逼迫,病势极重,我等竟无能知自是病者。”】

  迦摩巴说:虽然子虚乌有的事当作实事来修,成了颠倒,但是已遭受三毒极大惑病的逼迫,病势极其严重,而我等竟不知道自己是严重的病人。

  人在稍得感冒时,都自知病了,要赶紧吃药对治。而无始以来日日夜夜常遭烦恼逼恼,却不知道自己是病人,实在是愚痴啊!

  壬二、于师作良医想

  【于说法师住如医想者。如遭极重风胆等病,便求善医,若得会遇发大欢喜,随教听受恭敬承事。】

  “于法师安住如医想”:如同身患癌症,不及时施治便会死亡,此时求生心切,会四处寻求治病的良医。如果遇上了良医,则发起大欢喜。为求治病,对医生言听计从,恭敬承事。

  比喻中有须“寻求良医”和“听受良医教言”两个重点。以下阐述其义。

  【如是于宣说法善知识所,亦应如是寻求。既会遇已,莫觉如负担,应持为庄严,依教奉行,恭敬承事。】

  如是,对宣说正法的善知识,也应当如是寻求。而且在值遇之后,对于善知识的吩咐,不要觉得是负担,应当持为庄严,凡事依教奉行,恭敬承事。

  比如:米拉日巴年轻时修诛法杀了很多人,自知造下重罪,恶报难逃,由此而发心寻求善知识。在得知玛尔巴译师是自己具宿缘的上师之后,就前去依止。在依止上师期间,无论上师以何种苦行调伏他,都没有觉得是负担,反而持为庄严。结果通过上师的加持和他自身的依教奉行,很快消尽了罪障。

  【《摄德宝》中作是说故:“故诸勇求胜菩提,智者定应摧我慢,如诸病人亲医治,亲善知识应无懈。”】

  《般若摄颂》中这样说:因此,勇求菩提的智者们,一定要摧伏自己心中的我慢,亲近善知识要像病人亲近医生治疗那样,身心恒无懈怠。由于这是遍知佛陀亲自于经中所说的教导,因此应当如教奉行。

  壬三、于教诫作良药想

  【于所教诫起药品想者。如诸病者,于其医师所配药品,起大珍爱。于说法师所说教授及其教诫,见重要已,应多励力珍爱执持,莫令由其忘念等门而致损坏。】

  “于法师所教诫起药品想”:要像病者对医师所配制的药品发起大珍爱那样,对法师所说的教授及教诫,见为重要之后,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珍爱执持,切莫由忘念等门使其失坏。

  比如,医师将配制的药品交付患者,叮嘱说:“只有此药能治好你的病,要放好。”病人会生起珍爱之心,妥善保存。学人应如此珍爱法师授予的教授、教诫,铭记在心。有对法的珍爱心,不愿失坏珍贵的教授、教诫,就会认真谛听,受持在心。

  壬四、于殷重修起疗病想分三:一、呵斥不实修与略修之过 二、于己作病人想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三、认定殷重之后教诫作殷重修

  癸一、呵斥不实修与略修之过

  【于殷重修起疗病想者。犹如病者,见若不服医所配药,病则不瘥,即便饮服。于说法师所垂教授,若不修习,亦见不能摧伏贪等,则应殷重而修习,不应无修,唯爱多积异类文辞而为究竟。】

  “于殷重修起疗病想”:如同病人深知若不服用医师配制的药品,病终究不能治好,因此会立即服药。同样的道理,对法师所传的教授若不修习,也见不能摧伏贪等,因此应当殷重修习,不应全无修习,而只爱积累种种知识作为究竟。

  【是亦犹如害重癞疾,手足脱落,若仅习近一二次药,全无所济。我等自从无始,而遭烦恼重病之所逼害,若依教授义仅一二次,非为完足,故于圆具一切道分,应勤励力如瀑流水,以观察慧而正思惟。】

  这也如同罹患严重麻风病,手脚脱落,只靠吃一两次药,全不济事。我等无始劫来恒时遭受烦恼重病逼害,只依教授义修习一两次,定不足够。因此,对具足一切道之支分的菩提道,应当励力精勤,如瀑流般,持续地以观察慧如理思惟。

  “如瀑流水”,是要求持续不断地思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转变观念,遮除非理作意。

  【如大德月大阿阇黎赞悔中云:“此中心亦恒愚昧,长时习近重病疴,如具癞者断手足,依少服药有何益?”】

  如同大阿阇黎大德月(旃札古昧)在《赞悔偈颂》中所说:此中,心是恒时愚昧的,由长时串习养成的烦恼重病,如同麻风病人手脚脱落,只靠服一两次药,有何利益?

  癸二、于己作病人想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由是于自作病者想,极为切要。如有此想,余想皆起;此若仅是空言,则亦不为除烦恼故,修教授义,唯乐多闻,犹如病者求医师已而不服药,若唯爱著所配药品,病终无脱。】

  因此,对自己作病人想极为切要。因为:如果有这一想,其余“于法师作良医想”等都能依此而发起。如果这一想只是空言,便不会为寻求断烦恼而修教授义,变成只喜爱多闻,如同病人求得医生开药后,不服药而只爱著所配的药品,终究不能遣除疾病。

  因此,对自己作病人想极其重要,生起了这一想,其余想都会生起,不然就都成为空言。

  【《三摩地王经》云:“诸人病已身遭苦,无数年中未暂离,彼因重病久恼故,为疗病故亦求医。”】

  《三摩地王经》说:人们生病之后,身遭病苦,无数年中无一刻脱离。因为病苦久久地逼恼,因此为求治病也会寻求良医。

  【“彼若数数勤访求,获遇黠慧明了医,医亦安住其悲愍,教令服用如是药。受其珍贵众良药,若不服用疗病药,非医致使非药过,唯是病者自过失。”】

  如果他经过数数奔波访求,幸遇了高明医生,医生也安住悲愍,嘱咐他服用如是的药物。病人得到珍贵的良药后,如果不按时按量地服用,这并非医生的责任,也不是药物的过失,唯是病者自己的过失。

  【“如是于此教出家,遍了力根静虑已,若于修行不精进,不勤现证岂涅槃。”】

  如是,在佛教法中出家,五力、五根、静虑等已完全了解,如果不精进地去现证,怎么能得到涅槃?

  【又云:“我虽宣说极善法,汝若闻已不实行,如诸病者负药囊,终不能医自体病。”】

  又说:我虽为你们宣说了极善之法,你们听后如果不实行,那就像病人背负药囊而不服药,终究不能治好自身的病。

  【《入行论》亦云:“此等应身行,唯言说何益,若唯诵药方,岂益诸病者。”】

  《入行论》也说:此等圣法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只凭着口说有何利益,只读药方而不服药,岂能利益病人?

  以上教言都是教导学人应依法实修,不可流于空谈,诵一大堆治心的药方。

  癸三、认定殷重之后教诫作殷重修

  【故于殷重修,应当发起疗病之想。言殷重者,谓于善知识教授诸取舍处,如实行持。】

  因此,对于殷重修应当发起疗病之想。“殷重”,是指对善知识教授的诸取舍处,如实地行持。

  也就是,善知识教诫何者应行,就切实地去实行;教诫何者应止,就认真地去遮止。对任何应取和应舍的方面,都谨遵教授,如实行持,这叫“殷重”。

  【此复行持,须先了知,知则须闻,闻已了知所有须要,即是行持。故于闻义应随力能而起行持,是极扼要。】

  而且,要行持,就必须首先了解;而要了解,就必须首先听闻。听闻之后,了解了哪些是应做之事,就对这些去实行。因此,对所闻的法义,应当随分随力地行持,这是极关键的。

  【如是亦如《听闻集》云:“设虽有多闻,不善护尸罗,由戒故呵彼,其闻非圆满;设虽闻寡少,能善护尸罗,由戒故赞彼,其闻为圆满;若人既少闻,不善护尸罗,由具故呵彼,其禁行[58]非圆;若人闻广博,及善护尸罗,由俱故赞彼,其禁行圆满。”】

  如是,也如同《听闻集》所说:如果听闻广博,而不善护净戒,由不护净戒故,呵斥其人的闻法并非圆满;如果听闻寡少,而能善护净戒,由善护净戒故,赞叹其人的闻法为圆满;如果听闻寡少,又不善护净戒,由具足二种过故,呵斥其人的禁行并非圆满;如果听闻广博,又能善护净戒,由具足二种德故,赞叹其人的禁行已得圆满。(此中有四句:多闻不护戒;少闻而护戒;少闻不护戒;多闻且护戒。)

  因此,下至听闻圣法一偈,能依教守护净戒,便是听闻圆满;上至听闻圣法十年,不依教奉行,听闻也不圆满。

  【又云:“虽闻善说知心藏,修诸三昧知坚实,若行放逸令粗暴,其闻及知无大义。”】

  《听闻集》又说:虽然听闻了善说,已经了知佛法的心要,也知道修持三昧是坚实,但如果行为放逸,使身心趣于粗暴,则闻与知全无大义。

  【“若喜圣者所说法,身语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护得闻知彼岸。”】

  相反,若欢喜圣者所说的妙法,身体和语言遵照着妙法发起实行,则是具忍的人(能将妙法忍可于心坚定贯彻实行的人),他的修行将为诸友伴所欢喜。善护六根便是获得了听闻与了知的彼岸,也就是闻与知得到了实际。

  【《劝发增上意乐》亦云:“谓我失修今何作,殁时凡愚起忧悔,未获根底极苦恼,此是爱著言说失。”】

  《劝发增上意乐经》也说:愚人在临死时,心生忧悔:我空费了此生,失坏修行,现在该怎么办?因为未获根本而生起大苦恼,这就是爱著空谈的过失。

  【又云:“如有处居观戏场,谈说其余勇士德,自己失坏殷重修,此是爱著言说过。”】

  又说:如同看戏时,台下的观众喜爱谈论台上其他勇士的功德,自己却丝毫不具。如是,自己失坏了殷重修习,就是由爱著空谈造成的。

  所以,不要只做佛法的评论家,要做菩提道的实行者。

  【又云:“甘蔗之皮全无实,所喜之味处于内,若人嚼皮故非能,获得甘蔗精美味。如其外皮言亦尔,思此中义如其味,故应远离言说著,常不放逸思惟义。”】

  又说:甘蔗外皮全无精华,人们所喜爱的美味都在蔗皮内。如果只去嚼外在的表皮,就得不到甘蔗的精美味。言说就如甘蔗的表皮,思惟内在的妙义好似获得甘蔗的美味。因此,应当远离耽著言说,恒时心无放逸,思惟法义。

  这是教诫学人应安住在不放逸中思惟法义,不应耽著外在言说。

  壬五、于如来所住善士想

  【于如来所住善士想者,随念世尊是说法师,发起恭敬。】

  于如来安住善士想,即随念世尊是演说圣法的法师,而发起恭敬。

  佛陀出世,最根本的事业是转*轮,开启众生的智慧。我等生逢末世,不能亲见佛身,在这不幸中,却万幸地能有缘听闻佛法,因此应当像世尊亲自传法一样,随念世尊就是这位说法师,而发起恭敬。

  壬六、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闻如是法,令胜者教久住于世。】

  于正法理起久住想,就是这样思惟:我应当如何听闻此法,而使世尊的教法久住于世?

  这一点从两方面解释:

  一、佛法久住世间依赖讲闻。学人以身作则,如法地听闻,就能带动他人进入听闻的正轨,由此能令正法久住世间。反之,无人遵守闻法规矩,正法就逐渐隐没。

  二、佛法久住世间依赖佛子的住持。如果听法者能遵照闻思修的正轨受持佛法,就能使佛法久住人心,传续不断。就像一杯净水,倒在洁净、没有破漏的水器中,就能持住净水的品质,而且能传到另一个水器中;如果倒在污秽或破漏的水器中,就不能持住净水品质,也不能传到另一水器中。

  所以,佛弟子应当对佛的圣法具有责任心。要能发出这样的心:愿以我的如理听闻,使圣法的讲闻兴盛十方;我听闻了这一段法,应当好好受持在心,不使圣法失坏。这就像世间的贤人在继承祖宗家业时,会想到:祖宗的家业传到我手上,不能因为我而败坏。佛弟子要像这样护持如来家业,尽力使佛陀的正法久住世间。如果连护持佛教的心都没有,怎么能称为佛弟子呢?

  辛二、须对照自心而实修

  【复次于法若讲若听,将自相续若置余处,另说余法,是则任其讲何法事,不关至要,故须正为抉择自身而听闻之。】

  再者,无论讲法或听法,如果把自相续放置一边,认为是讲一种与自己无关的法,则会导致无论讲授何法,都不关至要。因此,听法时务必要对照自己、抉择自己而听闻。

  “抉择自身”:以法为镜,向内对照自己、抉择自己、检点自己。

  【譬如欲知面上有无黑污等垢,照镜知已即除其垢。若自行为有诸过失,由闻正法现于法镜,尔时意中便生热恼,谓我相续何乃至此,次乃除过,修习功德,是故须应随法修学。】

  如同欲知脸上有无黑污等垢,在照镜见到有垢之后,就立即除去污垢,在听法时,如果自己行为有过失,由闻法而现在法镜中,这时心中便会生起热恼,想:我怎么成了这样!此后就遣除此过,修习功德。这就切中了关要。因此,一定要随法修学。

  【《本生论》云:“我鄙恶行影,明见于法镜,意极起痛恼,我当趣正法。”是如苏达萨子请月王子宣说法时,菩萨了知彼之意乐,成闻法器而为说法。】

  《本生论》说:我恶行的影像,已在法镜中明显地见到了,我心中生起痛恼。再不能如此了,我当趣向正法。这是苏达萨子请月王子说法时所说的话。当时,月王子菩萨洞察苏达萨子的意乐,知道他已成法器,就为他说法。

  归纳:

  闻法时,务必以抉择自心为唯一目的,因为:不能将自相续搁置一边,而缘一种无关的法听闻,否则,听闻就不能切中关要。

  比喻:欲知自己的脸是否干净,唯一要用镜子照自己。

  辛三、于摄义应须作意

  【总之,应作是念发心,谓我为利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成佛故,现见应须修学其因,因须先知,知须听法,是故应当听闻正法,思念闻法胜利,发勇悍心,断器过等而正听闻。】

  总之,每一次听法时,都要按这样想而发心:我为利益一切有情,愿求成就佛果;为了成佛的缘故,就必须修学成佛的因;而要修学成佛的因,就必须首先了解因;而要了解因,就必须听闻正法。因此,我应当听闻正法,内心忆念闻法的殊胜利益,发勇悍心,断除法器三过等,如法听闻。

  上述闻法的轨理可归纳为三点:(一)发菩提心;(二)忆念闻法利益;(三)以无倒意乐与行为听闻。

  戊二、说法轨理分四:一、思惟说法所有胜利 二、发起承事大师及法 三、以何意乐加行而说 四、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

  【第二,说法轨理分四:一、思惟说法所有胜利;二、发起承事大师及法;三、以何意乐加行而说;四、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 今初】

  己一、思惟说法所有胜利分二:一、说法产生极大胜利之条件 二、随经中所说而思惟说法利益

  庚一、说法产生极大胜利之条件

  【若不顾虑利养、恭敬、名等染事而说法者,胜利极大。】

  如果能不顾虑利养、恭敬、名闻等染污事,而为众生说法,则说法的利益极为广大。

  说法产生大利益,有两个条件:一、发心清净;二、传讲内容清净。传法不能有私心,一有私心,牵涉到名利,就不清净了。而且,不能随意妄谈,必须契合教理,法义正确。为了求得名利而说法,实际是贩卖佛法,把神圣的传法沦为世间八法。

  身为法师应当具足清净的发心,一心为众生、为圣教着想。演说佛法时,要严谨、契理,切忌妄谈。如果不符合圣言量,违背佛法的本义,则不是说佛法而是说魔法。《梵网经菩萨戒本》云:“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典故说:

  管宁和华歆是一对朋友。有一次,他们在菜园锄地,发现一块金子。管宁像锄石头一样,毫不在意,华歆却非常在意,捡起金子放在一边。又有一次,他们一起读书时,碰上一位大官坐着车、戴着礼帽从门口经过。管宁依然读书,华歆却抛下书出去看热闹。管宁就割席分座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像这样,世间清高之士,尚且能不顾虑名利,何况宣扬佛法的法师,更应当具备清净的发心。

  庚二、随经中所说而思惟说法利益

  由说法能感得五种妙果:

  一、等流果

  【《劝发增上意乐》中云:“慈氏,无染法施,谓不希欲利养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种是其胜利。何等二十?”】

  《劝发增上意乐经》中说:弥勒!所谓无染法施,即是不希求利养恭敬,而惠施正法。此二十种是法布施的殊胜利益。何等二十?

  【“谓成就念,成就胜慧,成就觉慧,成就坚固,成就智慧,随顺证达出世间慧。”】

  (以下对应宋译《集学论》经文解释。)

  “成就念”:演说正法能成就于法明记不忘的正念。

  “成就胜慧”:演说正法能使自心趣入殊胜正道。

  “成就觉慧”:演说正法能令自心生起觉悟。缘起不可思议,契合正理传授圣法,便能成就觉悟。

  “成就坚固”:演说正法能使心力坚固而住持善根。

  “成就智慧”:演说正法能增长智慧。

  “随顺证达出世间慧”:演说正法能获得出世间智慧。说法的等流果为开发智慧。《大乘庄严经论》说:依靠演说正法,能成就妙观察智。

  二、离系果

  【“贪欲微劣,嗔恚微劣,愚痴微劣,魔罗于彼不能得便。”】

  演说正法能使贪嗔痴趣于微弱。贪欲微弱,则少欲知足;嗔恚微弱,则心有慈悲;愚痴微弱,则具足正见。由于内心远离三毒,常得清净,外魔不能寻隙干扰。

  以上远离贪嗔痴及外魔的系缚,便是演说正法的离系果。

  三、增上果

  【“诸佛世尊而为护念,诸非人等于彼守护,诸天于彼助发威德,诸怨敌等不能得便,其诸亲爱终不破离,言教威重,其人当得无所怖畏,得多喜悦,智者称赞。”】

  “诸佛世尊而为护念”:演说正法,能得十方诸佛加持、护念。

  “诸非人等于彼守护”:能得天龙八部等前来守护。

  “诸天于彼助发威德”:诸天助发法师威德,令法师容色光泽,具有威力。

  “诸怨敌等不能得便”:怨家债主等得不到机会扰乱。

  “其诸亲爱终不破离”:有摄受力,亲友眷属终不破离,获得善友喜爱。

  “言教威重”:言教极有分量,听者看重,不敢违越。

  “其人当得无所怖畏”:法师能得无所怖畏。

  “得多喜悦”:能得诸多法喜,内心安详。

  “智者称赞”:为诸智者称扬赞叹,美名流传。

  四、异熟果

  【“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四家注》解释:其行法施的功德或恩德,将成为堪能随念。或释为:对演说正法将感召圆满的异熟果,现在或未来堪能随念。

  【于众经[59]中所说胜利,皆应至心发起胜解。其中成就坚固者,新译《集学论》中,译为成就胜解,诸故译中,译为成就勇进。】

  凡是诸经中说到的说法胜利,都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发起胜解。上文所说的“成就坚固”,新译《集学论》中译为“成就胜解”,旧译是“成就勇进”。

  己二、发起承事大师及法

  【发起承事大师及法者。】

  一、发起承事圣法

  【如薄伽梵说佛母时,自设座等,法者尚是诸佛所应恭敬之因,故应于法起大尊敬。】

  如同世尊在宣说《般若经》时,亲自敷设法座等,圣法尚且是诸佛所应恭敬之因(佛从法生故,法是佛因,或称佛母。),何况凡夫,更应对圣法起大尊敬。

  《般若经》云:“尔时世尊,自敷师子座,结跏趺坐,直身系念在前,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印光大师说:“良以诸大乘经,乃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如来之法身舍利,九界众生之出苦慈航,虽高证佛果,尚须敬法,类报本追远,不忘大恩,故《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况博地凡夫。”

  二、发起承事大师

  【及应随念大师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而且,应当随念大师身口意的功德及救度我等的深恩,而发起大敬重。

  “随念大师功德”,比如,随念佛以身神变放大光明,遍照众生,摄取不舍;随念佛以语神变圆音说法,令无量众生随类得解;随念佛以意神变遍知众生根机、意乐,普契群机,传授妙法。

  “随念佛陀恩德”,即随念能遇一偈佛法,能得一分佛法受用,都是佛的深恩所致。

  《华严经》云:“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乃至成大菩提。”永明禅师《心赋注》云:“或剥皮出髓,而誓思缮写;或投岩赴火,而志愿传扬。身烛千灯,沥恳而唯求半偈;足翘七日,倾心而为赞华王。”世尊在因地时,为书写经典,而剥皮出髓,为求得诸行无常等四句偈,而投岩赴火,志愿传扬。或为求法,身体钉入数千铁钉等。总之,历经无数苦行,才获得妙法,传予我等。因此,应报本追远,忆念本师深恩,发起极敬重心。

  三、敬法敬佛得无量功德

  《贤劫经》云:“虚空边可量,大海深可测,于佛起信心,功德实难诠。从今至菩提,永断恶趣苦,如欲得利益,应勤种福田,精勤不放逸,恭敬供养佛。”

  《律藏经》云:“与佛所结诸缘分,称诵供养微细事,皆得享用善趣乐,甘露佛果最终得。”

  《华严经》云:“嗟,佛子!何人见闻忆念如来无上正觉,皆生大善根功德,此功德于此众生修持无上菩提,具真实难言之大意义。”

  总之,如印光大师所说: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则得十分利益。

  己三、以何意乐加行而说分二:一、意乐 二、加行

  庚一、意乐分二:一、安住五想 二、断除六过

  辛一、安住五想

  【以何意乐、加行而说中,其意乐者,谓应安住《海慧问经》所说五想,谓于自所应起医想,于法起药想,于闻法者起病人想,于如来所起善士想,于正法理起久住想,及于徒众修习慈心。】

  以何种意乐及加行而说法中,“意乐”是指说法者内心应当安住在《海慧请问经》所说的五想中,也就是,对自己起医师想,对圣法起妙药想,对闻法者起病人想,对如来起善知识想,对正法起久住想。还应对徒众修习慈心。

  辛二、断除六过

  【应断恐他高胜嫉妒,推延懈怠,数数宣说所生疲厌,赞自功德举他过失,于法悭吝,顾著财物谓衣食等。】

  说法时,应断除六种过失:

  一、恐他高胜嫉妒:恐怕他人胜过自己的嫉妒。

  二、推延懈怠:拖延说法的懈怠。

  三、数数宣说所生疲厌:由数数说法身心劳累所生的疲厌。

  四、赞自功德举他过失:说法时,赞叹自己的功德,揭发他人过失。

  《梵网经菩萨戒本》第七自赞毁他戒中说:“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五、于法悭吝:说法时,有吝法之心,应说的法义覆藏不说。

  《梵网经菩萨戒本》第八悭惜加毁戒说:“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六、顾著财物谓衣食等:说法者,有顾念贪著财物的染污心。比如,供养薄少,便不愿开讲;供养丰厚,则欢喜宣说。若对财物还有贪著,以不收供养为好。

  总之,说法者应对照自心,励力断除上述六种会使传法不清净的过失。

  【应作是念:为令自他得成佛故,说法功德,即是我之安乐资具。】

  应当这样想:为令自他成就佛果而说法的功德,便是我的安乐资具。

  问:为什么说法的功德即是安乐资具呢?

  答:以清净心演说正法,现前得喜悦,未来得安乐,究竟得成佛,而且听者领受法义,能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因此,智者不外求资具,以清净心传法,得到殊胜圣财,便是真正的安乐资具。

  庚二、加行

  【其加行者,谓先沐浴具足洁净,著鲜净服,于其清洁悦意处所,坐于座已,若能诵持伏魔真言,《海慧经》说:“则其周匝百踰缮那,魔罗及其魔众诸天所不能至,纵使其来亦不能障,故应诵咒。”】

  说法加行:首先清净自己的身体及传法环境,即先行沐浴净身,穿著洁净衣,在清洁悦意的处所安坐之后,如果能诵伏魔真言,则周围一百由旬处,魔王与魔众诸天不能进入,即使彼等前来,也不能为障。这是按照《海慧请问经》宣说的,因此应诵伏魔咒(达雅塔,夏美夏美,夏玛巴德,夏玛德达夏哲,昂格 ,芒格瑞,玛 泽得,嘎玛这给耶瑞,欧果巴德,欧伙嘎玛德,波夏塔,呢玛蕾,玛拉巴纳耶,欧喀瑞,欧喀 札美喀雅,札所札萨呢,黑摩克,巴 摩克,夏摩达呢,萨瓦札哈班达纳呢,呢格舍达,萨瓦巴 抓巴德纳,博摩多玛 巴夏,塔色达,博达摩札,萨盟嘎德达,萨瓦摩 ,阿匝勒达,巴达巴热协得德甘灿德玛 嘎玛呢)。

  所谓障碍,是指受魔王干扰,上师与弟子之间心不相合。

  以上从“先沐浴具足洁净”至“坐于座已”一段,是按照《妙法莲华经》、《地藏十轮经》、《毗奈耶经》而宣说的。《妙法莲华经》中说:“菩萨常乐,安稳说法,于清净地,而施床座,以油涂身,澡浴尘秽,著新净衣,内外俱净,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次以舒颜[60],具足审定义理所有喻因至教[61],而为宣说。】

  在做好了上述的外部清净之后,就以和悦的表情,具足审定义理的比喻、理由及教证,而开演讲解。这是演说正法的加行。

  【《妙法白莲经》云:“智者常应无嫉妒,说具众义和美言,复应远离诸懈怠,不应起发厌患想。”】

  《法华经》中说:智者应当恒时心无嫉妒,宣说具足众多义理的和美语言,又应远离身心懈怠,不应生起厌患说法的心态。

  此中教诫:法师应当远离嫉妒,不能因为惧怕听者胜过自己,而将要义隐而不说,应当说具实义、悦耳、入心的语言,又要具足精进。

  【“智者应离一切慼[62],应于徒众修慈力,昼夜善修最胜法。”】

  智者应远离一切忧恼,以法自娱。应对徒众修习慈爱,昼夜善修胜妙的圣法。

  此中教诫:法师应内心开朗,具足慈心,精勤修法。

  【“智以俱胝阿庾[63]喻,令众爱乐生欢喜。”】

  智者以无数譬喻开演佛法,令众生爱乐听闻,对妙法生起欢喜。

  法师应当具足演说正法的善巧,能运用众多比喻、公案、表示,使听者爱乐听闻。

  【“于彼终无少希欲,亦不思欲诸饮食,噉嚼衣服及卧具,法衣病缘医药等,于诸徒众悉无求。”】

  智者演说正法,对徒众终无丝毫希求利养之心,也不欲求饮食、卧具、法衣、医药等,对徒众无所贪求。

  【“余则智者恒愿自,及诸有情当成佛,为利世故而说法,思彼即我安乐具。”】

  智者恒时唯愿自己与一切有情同成佛道。智者心想:为利世间而说法,即是我的安乐资具。

  如果能遵照上述教言演说圣法,则必将如大日轮般,照亮世间。《庄严经论》云:“慧善及不退,大悲名称远,巧便说诸法,如日朗世间。”意即,若以妙慧无倒而善说法要,以不退之精进恒时不懈而说法,以不求利养的悲愍无所贪求而说法,以名称远扬堪为群生信赖而说法,以通晓调伏之方便随顺机宜而说法,能如是善说圣法妙义,则如大日轮般,朗照世间。

  己四、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

  【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者。如《毗奈耶经》[64]云:“未请不应说。”谓未启请不应为说,虽其请白亦应观器,若知是器,纵未劝请,亦可为说。】

  于何等境应说及不应说的差别,如《毗奈耶经》所说:“未祈请不应说。”意即,未祈请时,不应说法。虽祈请传法,也要观察请法者是否为法器。若知是法器,即使没有劝请,也可以宣说。

  【如《三摩地王经》云:“若为法施故,请白于汝者,应先说是语,我学未广博,汝是知善巧,我于大士前,如何能宣说。汝应说彼语,不应忽尔说。观器而后行,若已知是器,未请亦应说。”】

  如《三摩地王经》所说:如果有人为了法施,而向你请白,先应回答:“我所学并不广博,知之甚少,你是善巧了达的人,我怎么能在大士前宣说?”要这样说,不应轻率说。应观察来者是否是法器,观察之后再决定是否说法。如果已知是法器,不祈请也应当说。

  问:为什么不祈请就不应说呢?

  答:说法是要使听者获得法益,这又要求听者对法有信心与恭敬心。如果听者不作祈请,对法没有信心及恭敬,即使勉强传授,也无利益。对学人而言,圣法珍贵、稀有,为尊重圣法、获得法益,也理应恭敬请法。

  一般请法,藏传佛教念这一颂:“依于一切诸有情,各别根器与意乐,大小共同乘教法,祈请常转妙*轮。”

  不但是显教,密教也如此要求。《事师五十颂》说:欲闻法等,应三次祈求。对具相的法器,不祈请也可以宣说。有关法器的德相,有多种说法。就本论而言,堪能受持道次第的一切支分,便是法器的德相。《入行论》、《菩萨地》、《事师五十颂》中也说到了对非法器不能传法。

  【复次《毗奈耶经》云:立为坐者不应说法,坐为卧者不应说法,坐于底座为坐高座不应说法,妙恶亦尔。】

  复次,《毗奈耶经》中说:立者不应为坐者说法;坐者不应为卧者说法;坐于低处者不应为坐于高座者说法;又不应法师使用低劣资具,弟子使用优质资具。

  【在后行者为前行者不应说法,在道侧者为道行者不应说法,为诸覆头、抄衣、双抄、抱肩及抱项者不应说法。】

  在后行者不应为在前行者说法;在道边者不应为在道中行者说法;又不应为覆头者、抄衣者、双抄者、抱肩者、抱项者说法。

  “覆头”:用布等盖住头部;“抄衣”:裙边过高或衣边卷起;“双抄”:衣服搭在双肩上;“抱肩”:双手交叉搭在肩上;“抱项”:双手在颈后相交。

  【为头结髻、著帽、著冠、著鬘、缠首不应说法,为乘象马坐辇余乘,及著鞋履不应说法,为手执杖伞器剑钺,及被甲者,不应说法。】

  不应为头顶上结髻、戴帽、戴冠、戴项链或花鬘、缠头巾的人说法,不应对乘象、乘马、坐车、穿鞋的人说法,不应对执杖、撑伞、带兵器、持剑钺、披铠甲的人说法。

  《梵网经菩萨戒本》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说:“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花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反是应说,依无病也。】

  如果不属于上述情况,则应当宣说。“依无病”是说,上述情况都是按照无病而讲的。

  如果有生病等的特殊情况,也有相应的开许。比如,还不能忆念闻法功德的儿童;在灌顶时戴头冠,本尊安住虚空,自己坐在平地;有怨敌的怖畏时,宣讲《宣扬正法经》,可以站立听法;对刚强难调的国王等,以站立姿势说法。诸如此类,都是观待特殊的时间、场合及所化对象,以有必要而开许的。

  戊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

  【于完结时共作轨理者,由讲闻法所获众善,应以猛利欲心回向现时、究竟诸希愿处。】

  讲法结束时,法师与弟子共作回向。“所回向”是传讲及听闻正法所得的众多善根。“回向处”是现前与究竟的种种希愿处。“回向心”是猛利的希欲心。

  回向是能使善根获得转变的善巧方便。也就是,通过回向,能使所集的善根转变为广大无尽。《慧海请问经》说: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直至大海没有干枯,这滴水终无穷尽。如是,善根回向大菩提之后,乃至未证菩提之间,此善根终无穷尽。

  “猛利欲心”:“猛”是勇猛,“利”是明利。“欲”的体相,如《成唯识论》所说:“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就是对所愿乐的境界希求。此处说的回向心,即是对现前及究竟诸善果的希欲心。“欲心猛利”是回向的关键。每次回向时,都要提起猛利欲心,使善根转为无限广大;没有猛利希欲,只是无心地念念,则难转变善根。

  以下宣说讲闻达到扼要(到位)的利益。

  【若以是轨讲闻正法者,虽仅一座,亦定能生如经所说所有胜利。】

  如果能遵照上述的轨则讲闻正法,即使只讲闻一座,也一定能产生如经中所说的殊胜利益。

  莲花生大士说:闭关九年,不如转一次*轮功德大。

  【若讲闻法至扼要故,依是因缘,则昔所集于法法师不恭敬等一切业障,悉能清净,诸新集积亦截其流。又讲闻轨至于要故,所讲教授于相续上亦成饶益。】

  如果讲闻达到扼要,依此因缘,往昔所造集的对法和法师不恭敬等的一切业障,都能得以清净,并能截断此种罪业的相续,而不复新造。又因为讲闻正轨达到扼要,所讲的教授在讲者和听者的相续上也成为饶益。

  【总之,先贤由见此故,遂皆于此而起慎重,特则今此教授,昔诸尊重殷重尤极。】

  总之,先贤由于见到遵循这一正轨讲闻极有利益,因此对此讲闻轨则都很慎重。特别是对上文所说的“如何讲闻的教授”,昔日师长尤极殷重。

  “殷重”,是指对讲闻轨理的教授认真地执行。

  【现见此即极大教授,谓见极多由于此事未获定解,心未转故,任说几许深广正法,如天成魔,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烦恼助伴。】

  现量可见,这是极重大的教授。意即,见到很多人都由于对此事未得定解,心未转变,因此无论讲多少深广的正法,都如同天尊变成魔王,正法反而成为引生烦恼的助伴。

  比如,学人对闻法的轨理未生定解,或在闻法之前不思惟闻法利益,对法和法师不发起恭敬承事;或在闻法期间没有远离三过,又不具足六想;或结束时不如法地回向。由于闻法的意乐和加行不符合正轨,导致闻法多年,法义全不入心,反而成为烦恼的助伴。塔波仁波切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华严经》云:“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

  如果不在自身上改正闻法不纯正的意乐和行为,则终究得不到闻法的利益。如果能遵循上述讲闻正轨而切实地执行,那么下至讲闻一座法,也能生起不可思议的功德。阿难曾经问佛:“行持何种善法功德最大?”佛答:“一人传讲,一人听闻,功德最大。”

  【是故如云“初一若错乃至十五”,故此讲闻入道之理,诸具慧者应当励力,凡讲闻时,下至应令具足一分讲教授前第一加行,即是此故。恐其此等文词浩繁,总略摄其诸珍要者,广于余处应当了知。】

  是故,如同常言所说“初一若错,错至十五”,因此对这一讲闻入道之理,具慧者应当励力实行。“凡讲闻时,至少要具足一分传讲教授之前的第一加行”,就是这个原因。这里恐怕文词浩繁,只是总体上略摄诸精要义。详细应阅读其它教典而求得了知。

  “初一若错乃至十五”,显示了凡事开端的重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反之,初一若错,就会错至十五,陷在恶性循环中拔不出来。初学者最初应当着重修习闻法的意乐与加行,做好了这一步,才可以谈后后的成就。如果连起码的闻法规矩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去实行,那么由学法的意乐和行为下劣,终不能得任何成就。

  法王曾经开示说:“上等修行人在听到海螺声时,会立即提醒自己:‘为了利益尽虚空界的有情,我要发菩提心,听闻正法。’下等修行人,至少要在上师开讲之前劝发菩提心的时候,发起菩提心。”法王规定:传法之前,须念诵供养偈和《普贤行愿品》的七支部分。每天念诵时,不间断三千数量的五供,就是要求在闻法之前先作供养。之后,诵发心仪轨发菩提心,又念诵自在祈祷文,祈祷佛法在十方世界兴盛广大。传法结束,诵《普贤行愿品》后文,回向讲闻善根。都是使学人安住闻法正轨中。

  【教授先导,已宣说讫。】

  “教授先导”至此已宣说完毕。

  “教授先导”:教授最开始的引导,即初中三要——开示造者殊胜、法殊胜及如何讲闻正法。

  道前基础•亲近善士

  丁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轨理 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开演如何以教授引导学徒的次第分两个步骤:一、开演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的轨理;二、开演在亲近善知识之后,如何依于三士道修心的次第。

  戊一、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轨理分二: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初中分二: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在亲近善知识这一引导中,首先为了使学人发起定解,而稍微展开宣说,其次,总体上略为宣说修持的轨理。

  己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分三:一、宣说依止之根据 二、正式宣说依止轨理 三、摄义

  【今初】

  庚一、宣说依止之根据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什么是“善知识”呢?《法华文句》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什么是“住种性”呢?《瑜伽师地论》云:“云何种性?谓住种性补特伽罗,有种子法。由现有故,安住种性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于其涅槃能够得证。”这是说,所谓种性,是指安住种性的补特伽罗具有种子法。由于现有种子,在遇上殊胜助缘时,便有势力堪能得证涅槃。

  《摄决定心藏》中说:“安住种性的补特伽罗,应当亲近善知识。”“安住种性”是具因,“善知识”是殊胜助缘,因缘会遇,便能得证涅槃,故应亲近善知识。又如铎巴所汇集的《博朵瓦语录》中说:“总摄一切教授的首要,即是不舍离善知识。”换言之,一切修行的教授中,以修持上师瑜伽最为关要。以下宣说其原因。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能令学人相续中下至发起一种功德、减少一种过失,这一切善乐的根源,即是善知识。因此,最初依止师长的轨理极为紧要。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这样说:总之,能获得菩萨一切修行,如是能圆满一切波罗蜜多,能证得一至十地,能成就安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能回向、发愿,乃至能成就如海佛功德法,一切都以上师为根本,由上师出生,由上师护持而得增长。一切地道功德的生起乃至圆满,都依赖上师。上师为一切利乐之源。

  【博朵瓦[65]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博朵瓦尊者也说:对修解脱者来说,再没有比上师更紧要的了。观察现世虽是眼睛能看到的一些作业,没有老师教,也一样学不成,何况刚刚从恶趣出来,想去从未经历的地方,岂能没有老师?

  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出,通过自我造就以及有胆有识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人一个也没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对于邪道倒是很有造诣,而对于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却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荒野中一般知之甚少。而且从来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取宝的例子。”

  归纳:

  对住种性者而言,如理依止善知识极为紧要,因为:总摄一切教授的首要,是不舍离善知识故;一切善乐的本源是善知识故;菩萨的一切修行乃至成就佛功德法等,悉皆依于善知识而出生故;《菩萨藏经》中已明显宣说故。

  (以上四个理由,后后是前前的能立,即:依据《菩萨藏经》等中的佛语,可得知一切功德都要依靠善知识才能出生,由此决定一切善乐的本源是善知识,进而就成立一切教授的首要是不舍离善知识。因此,如理依止善知识极为紧要。)

  庚二、正式宣说依止轨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二、能依学者之相 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四、依止胜利 五、未依过患 六、摄彼等义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

  辛一、所依善知识之相分四:一、略说 二、上等德相 三、中等德相 四、下等德相

  【今初】

  壬一、略说

  【总诸至言[66]及解释[67]中,由各各乘[68]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体上,在诸佛经、论释中按照各乘自身的情况,宣说了多种善知识的德相,而此处所说的善知识,特指在三士的所有道中能渐次引导,此后将学人导入大乘佛道的士夫。

  归纳起来,善知识可分为传戒师和教授师两种。传戒师应当具足的德相,将在后文(受菩萨律仪)中宣说。教授师方面,按小乘《戒律三百论》所说,须具足六相;按《入行论》所说,须具足二相;按《戒律根本颂》所说,须具足二相;按《菩萨地》所说,须具足八相;按《事师五十颂》所说,须具足十四相。本论则依据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抉择大乘善知识的德相。以下从上、中、下三个层次宣说。

  壬二、上等德相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按照《庄严经论》所说,学人须依止成就十法的善知识。“十法”为:一、调伏;二、静;三、近静;四、德增;五、具勤;六、教富;七、达实性;八、具巧说;九、悲为体;十、离疲厌。

  此十法可分为自利、利他两类。前七法除“具勤”之外,都是自利方面的功德,其余四法是利他的功德。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问:为何善知识须具足“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

  答:自未调伏而调伏他人,无有是处。因此,作为能调伏他者的善知识,须先调伏自相续。那么,需要具足何等的调伏呢?如果只是随便地略修一下,在相续中只有虚假的证德之名,那么对于他人全无利益。因此,必须具备一种顺合佛所教授的调伏相续之法,如此则决定是戒定慧三种宝学。因此《庄严经论》中首先说到善知识应具“调伏”等三种德相。

  经云:“己犹未度,能度他者,无有是处。”《维摩诘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人?”《佛子行》中也说:“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

  其中“调伏”,是指尸罗学或戒学。《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炎,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调伏相续必须依于戒学,此外依靠其它法,难以成办。比如,由耽著现世八法,便会增长身语恶行,依止戒学能禁止此等恶行而得调伏。又如微细犯戒,可依戒发露忏悔,而得清净。

  【《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别解脱经》说:心马昼夜奔驰,即使恒时励力,也难得驯服,而堪能调伏心马的百利针顺衔,即是此别解脱戒。

  “百利针顺衔”,是指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必须使用具有锐利铁针的衔,才能调伏烈马,比喻只有依别解脱戒,方能制伏心马。

  “别解脱”的涵义,如《义林章》云:“别别防非,名之为别,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又如《分辨教》[69]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又如《毗奈耶经》所说:此别解脱戒是制伏未调伏众生的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70]调𢘙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应当像驯马师以锐利铁衔调伏烈马一样,六根如烈马般随邪境而转,当它趣向不应做的方面时,应当立即制伏。学习尸罗,调伏分别心的烈马,由多番努力制驭心马,使之趣向所应行的方面。

  至尊麦彭仁波切在《庄严经论释》中说:“以增上戒学禁制相续,故得诸根调伏。”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是指对善行与恶行的所有应作、应禁之处,由其依止念与正知,而令心发起内寂静而住的定学。

  唯有依止念与正知,方能寂静内心烦恼散乱,以外在之法难得寂静。至尊麦彭仁波切说:“以定学静息烦恼散乱。”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是指依止心已堪能的奢摩他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发起的慧学。

  至尊麦彭仁波切说:“以慧学寂灭烦恼分别。”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如是,善知识只具有调伏自相续的三学证德,还不足够,还须具有成就圣教的功德。也就是须具成就教、证二德——“教富”和“达实性”。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教富”,是指对三藏等已成就了多闻。

  善知识仲敦巴说:所谓大乘善知识,必须是在说法时能令弟子产生无量知解,他观察到依止某教法而行持时,对于未来圣教接近隐没时能成办如是的利益,当时对初学者能有某种义利(如持戒、取舍因果等),便宣说此种教法。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其次,“达真实性”,是殊胜慧学,也就是指通达法无我空性,或者以现证真实为主。如果不具足证悟的智慧,由教理通达真实性也可以。

  此处特别提到殊胜慧学,这是为区分上文“由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发起的慧学”,也就是特指证悟的智慧。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如是,善知识虽能具足教证功德,但如果比学人低劣或相等,则仍不足够,因此需要是一种功德比自己增上的人。

  【《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亲友集》中这样说道:依止低劣者,自己的功德会退失;依止相等者,将会平然而住,得不到助益;依止尊胜者,则获得尊胜。因此,应当亲近胜过自己的人。如果能亲近具足最殊胜戒定慧三学的尊长,则会比尊胜更为殊胜。

  至尊麦彭仁波切说:“所依止的人在持戒、多闻等功德方面胜过自己,如是依止,方能增长善根。如果依止与自己平等或不及者,则必要性不大。”《论语》亦云:“毋友不如己者。”

  【如朴穷瓦[71]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72]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同朴穷瓦所说:“在听到诸善知识的传记时,我是向上仰望彼等的。”又如塔乙所说:“我将惹珍寺的诸长老作为自己的目标。”善知识必须是一种学人向上仰望的具增上功德者。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

  以上六法(三学成就、教证二德、功德增上)是善知识自身应具的功德,所余四法则是摄受众生的品德。

  以下“摄他之德”,都是围绕说法而安立的,其原因:说法是最根本的利他。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这也如教中所说:“诸佛既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罪(而是为众生演说集谛),也不是以手拔除众生苦(而是为众生演说苦谛),又不是将自己的证悟移给他人(而是为众生演说灭谛),诸佛唯一是由开示法性真谛,而令众生解脱(而是为众生演说道谛)。”因此,除了为众生演说无错谬的正道而摄受之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

  《礼记》亦云:“师者,教人以道之称。”以道教人者,称为“师”。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在摄受众生的四种法中,“善巧说法”,是指对如何引导学人的次第已获善巧,而能将法义巧妙地送入所化心中。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73]云:“黎摩子[74],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愍”,是指说法的等起清净(动机清净),不顾虑利养、恭敬等,唯一由慈悲策动而说。应如博朵瓦对慬哦瓦所说:“黎摩子,无论说多少法,我从未受过一句善哉的赞叹,因为众生没有不苦恼的。”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具精勤”,是指对于利他勇悍坚固,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毫无怯弱、懈怠。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远离厌患”,是指数数说法而无疲厌,能安忍说法的辛劳。

  《庄严经论释》中说:“远离对传法无意乐、不善说,以及除稍宣讲外,平时不恒时励力宣说等。”

  壬三、中等德相分三:一、正说 二、远离不合格者 三、宣说德相之必要

  癸一、正说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75],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博朵瓦说:“戒定慧三学、通达真实性及具悲愍,这五种功德是主要的。我的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又不能忍耐劳苦,即使酬谢的话也不会说,但因他具有前五种功德,无论谁在他座前都能得益。还有咛敦师,丝毫不擅言辞,即使在应供后为施主咒愿,听者也只是想:‘大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其余也没有个了解的。’但他具有前五德,谁亲近他,都能获益。”

  癸二、远离不合格者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

  如是,如果对诸学处不爱乐修行,而只是以称赞学处或学处的功德而谋生存,则不堪为善知识。

  【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惟虚言故。】

  这就像有人依靠赞美旃檀而谋生,欲求妙旃檀的人问他:“你有旃檀吗?”答:“我实际没有。”如此全无实义,只是虚言。

  因此,只赞叹学处功德而不修行的人,不堪为善知识。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比丘,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

  《三摩地王经》中说:“末世比丘,多无律仪,希求多闻,彼等只是赞美尸罗,而不求尸罗。”经中对禅定、智慧、解脱三者,亦如是而说。

  【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又说:“比如有一类人,称赞栴檀的妙德,说栴檀如此美妙、香气怡人。然后,有人问:‘你所赞叹的栴檀,自己有吗?’彼答:‘我是依靠称赞栴檀香而谋生的,不是我自己有。’像这样,在末法时代将出现许多不勤修瑜伽的人,只依靠赞戒而谋生,自己不具尸罗。”此经对禅定、智慧、解脱也如是说。

  以上所说的“不合格上师”,是指单以称赞学处谋生,而自己不实修的人。

  《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述了四种不合格的上师。

  一、如木磨般的上师

  比如,有些人自己全无闻思修的功德,却认为我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贵族子弟等,在种姓方面超过了其他人,而且我的传承是如何如何的。还有一种,虽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但并非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修持佛法,只是担忧自己在某处将会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这二种人称为“犹如木磨的上师”。

  “木磨”,是外形像磨,本质是木头,不但不能磨粮食,还会毁坏自身。

  二、如井蛙般的上师

  有些上师不能调伏弟子,自相续与凡夫差不多,没有一点特殊功德。但其他人对他起信心,不经观察就将他放于高位。而他得到名利之后,心也变得充满我慢,看不到圣者的功德。此种人是“如井蛙般的上师”。

  三、如疯狂向导般的上师

  有一类恶知识自己没有依止过上师,也没有精进学过显密经续,非常孤陋寡闻,而且烦恼粗重,没有正知正念,违犯戒律,破了誓言。虽然自相续比凡夫还要低劣,但行为却如大成就者一样,做得像虚空一样高,而且嗔心和嫉妒粗重,无有慈悲。这是“如疯狂向导般的上师”,会把弟子引入邪道。

  四、如盲人向导般的上师

  此种上师没有超过弟子的少许功德,并且远离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们不知道打开弟子取舍的双眼。此称为“犹如盲人向导的上师”。

  癸三、宣说德相之必要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如是,修行解脱的善知识,是能究竟学人心中一切希欲[76]的根本。因此,凡是希求依止善知识的人,都应当首先了解善知识应具的德相,之后,励力寻求具足德相的善知识。而对于欲作学人依处的人,也应当了知这些,以便励力使自己具足德相,成为合格的善知识。

  总之,宣说所依善知识的德相,有两个必要:

  一、学人可依此励力寻求具相的善知识。

  二、为人师者可由此励力完备应具的德相。

  壬四、下等德相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

  由时节因缘,具全功德的善知识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此的善知识,又当如何择师呢?

  【《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

  《妙臂请问经》中说:就像只有一个车轮的马车,即使有马,也不能在路上行驶。如是没有修行的助伴,有情不能获得成就。

  【“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

  这二颂中列出了上等友伴的十六种德相:一、具慧;二、相貌端正;三、身体洁净;四、种姓高贵;五、一心投入正法;六、极具辩才;七、行善勇悍;八、六根调伏;九、语言温和;十、能行施舍;十一、具悲愍心;十二、能忍饥渴及身心苦恼;十三、不供奉婆罗门等外道诸天;十四、行善精进勤快;十五、知恩报恩;十六、敬信三宝。如果具足这十六相,则是贤善友伴。

  【“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希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

  在末世斗诤坚固时期,能具全上述十六德相的友伴极为罕见,因此,具有其中的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就应当依止。

  【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妙臂请问经》中所说圆满友伴十六种德相的八分之一,即是最下限。在铎巴所汇集的博朵瓦语录中,讲到阿底峡尊者当年也如是说到下等善知识的德相。因此,上述善知识的圆满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有八分之一,为最下限。

  “配其难易,具八分者”,是指其相续中所具的功德,将难具的功德和易具的功德合起来计算,约等于所有十相功德的八分之一。

  学人欲依止善知识,首先应观察所依的人是否具有上述十种德相,如果不具足上等或中等德相,也至少应具有下等德相。如果依止之前不观察而误依邪师,则会毁坏自己的生生世世。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没有经过慎重观察,不幸遇到邪知识,信士一生的善资都将葬送在他的手中,使已得的暇满人身白白地虚度。比如,一只毒蛇盘绕在树下,某人误认为是树影而前去乘凉,结果被毒蛇害死。如《功德藏》中说:‘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莲花生大士教诫:“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宗大师在《事师五十颂释》中引《金刚鬘讲续》说:“十二年间需观察,若不了知久观察。”

  无垢光尊者也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有者最初未观察,鲁莽草率成师徒,喜新赞德后诽谤。有者阳奉阴违依,间接污辱师眷属,彼等将堕无间狱。”

  因此,学人依师首先应当慎重观察,或亲自观察,或由善知识介绍,或从其弟子处观察、询问,要在无误辨认之后,依止具足德相的上师。依止之后,就不能再作观察,应当恒时不离上师为真佛之想。

  辛二、能依学者之相分五:一、弟子德相具足之功德及不具之过失 二、必须具足德相之根据 三、宣说德相之差别 四、摄为四种德相 五、宣说须了知能依之相

  【第二,能依学者。】

  壬一、弟子德相具足之功德与不具之过失

  【《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四百论》中说:具足正住、具慧及希求的人,则堪为闻法之器。具此三德,便不会把说法者的功德变为过失,也不会将听众的功德转为过失。

  【《释论》[77]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德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

  《四百论广释》中解释:这是说具足三法,则堪为闻法之器。如果具有这三法,则对法师的众多功德将见为功德,而不见为过失。不但如此,对于具功德的听众,也将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如果不具足如此的法器德相,即使说法的善知识极为清净,也会由听者自身过失的力量,执著为有过失,或者,对说法者的过失反而执为功德。

  壬二、必须具足德相之根据

  【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因此,纵然依止了具全一切德相的善知识,也对其师的功德难以了知。若欲了知师长的功德而能亲近,则必须自己具足此等德相。

  归纳:

  修学圆满之道的弟子需要具足德相,因为:如果自己不具德相,即使善知识具足德相,也难以了知。

  壬三、宣说德相之差别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著自宗、嗔他法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

  其中“正住”,指不堕党类。如果堕入党类偏执,则会被偏执障覆,见不到善知识及法的功德,由此不能获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所说:“由于堕入党类而恼乱自心,终不能证得寂静涅槃。”“堕党类”,指贪著自宗、嗔恚他宗。学人应观察自心,舍弃如是的偏执。

  【《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菩萨别解脱经》中说:应当舍弃自己的想法,对亲教师及羯磨阿阇黎的所有立宗,敬重安住。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

  若想:只是“正住”就足够了吗?

  答:虽然心能正直而住,但如果没有拣择善说真实道与恶说相似道的慧力,则仍非法器。因此,必须具有慧力能拣择真实道和相似道,才能舍弃无坚实的品类而获取坚实。

  虽然心无党类偏执,但如果不具足拣择真实与虚假、有义与无义等的智慧力,则在闻法之后,仍不能如法取舍,离过修德。

  【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

  若想:只是具有“正住”和“具慧”就足够了吗?

  答:虽然具有这二种德相,但如果像图画中的听法者,无动于衷,内心根本不趣入,则仍非法器,因此必须具有广大的希求。

  壬四、摄为四种德相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四百论广释》中,还加上恭敬法和法师及属意二相,说为五相。如此,可归纳为四相,即:对法具大希求,听闻时专注于法,对法和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其中,能生第四相“弃舍恶说、受取善说”的顺缘,即是具有慧解;弃舍其违缘,即正直而住。

  “属意”,令心专注于所缘上。“违缘”,指“弃舍恶说、受取善说”的违缘,即党派偏执。

  《水木格言》说:“无慢寂静调柔,堪为真正法器,水不住于高岗,汇集低洼地带。”“不敬上师之人,纵通百论无义,水中枯树百年,不会生出绿叶。”故学人应具恭敬的品德。

  壬五、宣说须了知能依之相

  【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此等堪为善知识引导的品德,应当观察自己是否具足。如果全部具足,则应当修欢喜庆慰;如果不具足,也应当励力修作在将来能得圆满的因缘。因此,应当了知能依止善知识的诸种德相。如果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自身的状况(对不足之处不知励力完善,对具足之处不知修习欢喜,勉励自己进步),由此将退失依止善知识的广大义利。

  因此,在了知具相弟子应具的德相之后,应当反观自身,励力完善。

  归纳:

  修学菩提道一切支分的弟子,须具足法器德相,因为若不具足德相,则将空耗一生。

  比喻:在坏器中虽倒入纯净牛乳,也将漏失而无法留存。

  辛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分二:一、说具相者应须依师之理而连接上下文 二、真实宣说依止轨理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

  壬一、说具相者应须依师之理而连接上下文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如是,若自己已具足法器德相,则应当善为观察师长是否具足前述德相,应于具相师长之前受取法益。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

  此又有二种不同传记,即善知识仲敦巴和桑朴瓦依止上师的传记。

  【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桑朴瓦有许多位上师,凡有人说法,他就前去听闻。有一次,他从康区返回时,途中遇到一位居士正在说法,他也前去听闻。

  弟子们说:“从他听法,有损自己威仪。”

  桑朴瓦答:“切莫这么说,此次闻法我获得二种利益。”

  “二种利益”可理解为听闻利益和随喜利益。

  【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相对而言,善知识仲敦巴依止的上师非常少,数量不超过五位。分别是:授居士戒的上师、教他念书的上师、舍准大师、班智达弥底、阿底峡尊者。除了在舍准大师前听受了有关法相的经论外,在其中三位上师前,仅听受过一二次经教,主要是依止阿底峡尊者。

  【博朵瓦与公巴仁勤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有一次,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在一起谈论上述两种依师轨理以何者为好时,他们说:在尚未修心、容易见师长过失而退失信心期间,善知识仲敦巴的依师轨理为善妙,应如是而做。现见这一说法相当真实,要按这样学。

  归纳:

  在尚未修好自心时,容易见师长过失而退失信心,因此依止师长以少为好。

  霞惹瓦大师曾说:“现在所有学法者都说,某处有人传法,我们都到他那里去吧!可是仲敦巴尊者师徒的宗风不是这样的。仲敦巴一生只依止过五位上师……,以善知识博朵瓦来说,他也仅依止过(四位上师)……,说到我自己也是依止甘丹三昆仲,而此中主要是依止博朵瓦。”

  壬二、真实宣说依止轨理分二:一、意乐亲近轨理 二、加行亲近轨理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乐亲近轨理;二、加行亲近轨理。】

  如是应当了知,对于曾经受过法恩、特别是以圆满教授引导修心的善知识,如何依止的方法。对此,分为意乐亲近轨理和加行亲近轨理两方面阐述。

  癸一、意乐亲近轨理分三:一、总示亲近意乐 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 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初中分三:一、总示亲近意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二、三两科中所修的“信心”与“念恩心”,是此处亲近意乐的根本。

  子一、总示亲近意乐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今初】

  丑一、略说

  《八十华严》记载:有一次,文殊菩萨与众眷属在福城东部演说“普照法界修多罗”。当时,有无数诸龙及福城人民前来听法。

  在听众当中,有一位名为善财的童子,往昔已曾供养诸佛,种下深厚善根,信心极为广大。此童子常常欢喜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无有过失,清净菩萨诸道,求证一切种智,堪为法器。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

  文殊菩萨在观察了善财童子[78]的来历之后,为他演说一切诸佛妙法。童子听到诸佛种种功德,一心希求无上菩提。于是请问文殊菩萨:“大士!应如何学修菩萨行,乃至增广菩萨行,应如何令普贤行速疾圆满?”

  文殊菩萨开示说:“善男子,汝已发起大菩提心,而寻求菩萨行。善男子,你应了知众生能发起菩提心,已是极为困难,何况发心之后能寻求菩萨行。善男子,欲得成就一切种智,应当决定寻求真善知识。善男子,寻求善知识时,不应生起疲厌懈怠心,见善知识不应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都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不应见为过失。”如是开示之后,又为童子介绍南方胜乐国土中的德云比丘,令他前往亲近。

  童子遵从文殊教导,历经百城烟水,遍参110位大善知识。其中在妙意华门城,参拜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时,童子和童女为他开示以二十一种心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经中说:“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

  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应发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应发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

  应发如傭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

  应发如除粪人心,离骄慢故;

  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应发如良马心,离恶性故;

  应发如大车心,能运重故;

  应发如调顺象心,恒服从故;

  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

  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

  应发如旃荼罗心,离骄慢故;

  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

  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

  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

  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

  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以上二十一心,在寂天菩萨的《集学论》中略摄为九种。本论即是依照《集学论》以九心开示亲近善知识的意乐。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此《华严经》所说以九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无余含摄一切亲近意乐的关要。

  九心,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如铁围山心、如仆使心、如除秽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舟船心。能以九心亲近真善知识,必能得成就。

  丑二、广说分五:一、如孝子心 二、如金刚心 三、如大地心 四、荷负担已应如何行 五、摄义并引传记说明

  【即彼九心摄之为四。】

  此九心可归摄为四方面,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及荷担之后应如何行。

  寅一、如孝子心

  【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

  舍弃自己的自在、把自己舍给上师、一切随上师自在的心,是如孝子心。意思是说,如同孝子对于所作之事,不是随自己自在而转,而是观父容颜,随父意愿,遵从父亲的吩咐去做,作为弟子,也应当观善知识的容颜而行事。

  《德育古鉴》中记有一事:

  古时有位杨孝子,家境贫苦,父母身体不好,终年卧病不起。当时除了穿衣吃饭,还要支付很多看病的钱,生活十分窘困。

  杨孝子不顾羞耻,以乞讨维生,将讨来的食物供养父母。父母没吃饱时,自己再饿也不敢先吃,一定要等到父母吃饱之后才吃。在乞讨时,如果得到了美食,就跪着敬奉父母。不但衣食上照顾父母,还想方设法让父母心情愉快。自己编山歌,在父母前又唱又跳,逗父母开心。这样经过有十多年,当地人都被他的孝心感动。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他用讨来的钱买了两口棺材,而且不顾寒冷,脱下自己的衣服做殓衣。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到,所谓的孝子心,就是舍弃自己,顺从父母的心。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也说:在一切情况下,都应当舍弃自己的想法,唯一随顺善知识的意乐而转。

  【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这也是说,只有在具德善知识前才可以按这样做,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随便把鼻肉交给他。

  “授其鼻肉”,是说牦牛将自己的鼻肉交给牧民,任其穿孔。比喻受人控制,任其摆布。

  寅二、如金刚心

  【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谁也不能破离自己对师长的亲爱之情而能坚固的心,是如金刚心,意思是说,诸魔和恶友等不能破离。也即是前经所说: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比喻:金刚宝极为坚固,任何法都不能摧破。

  意义:以天魔、恶友等任何违缘,不能破离自己对师长的亲爱之情。

  教证:《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说:“应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亲睦无常、情面无常”,是指情意不坚固。比如初见上师时激动万分,事隔三月便视为常人,即是情面无常。经中说:对师长的情意,应当远离变化无常,要如金刚般始终坚固。

  寅三、如大地心

  【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

  荷负师长一切事业重担之心,是如大地心。意思是说,荷负一切事业担,都无懈怠。

  比喻:大地担负着地上一切有情、无情,毫无懈怠。

  意义:荷负师长一切事业重担,终无懈怠。

  比如,仲敦巴荷负阿底峡尊者的一切事业担,毫无懈怠,即是如大地心。

  禅门中,杨歧禅师是具大地心荷负师尊事业的典范。杨歧的师父慈明禅师,性情率真,做事忽略,无甚忌讳。杨歧忘我地投身于师尊的事业,唯恐有一事不周、有一法不圆,即使冒严寒、顶酷暑,也全然不顾惜自己。整整三十年,尽力辅助师尊,秉持丛林纲纪法律。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

  如同博朵瓦教导慬哦瓦的徒众时所说:汝等能值遇如此的菩萨善知识,依教奉行,实是莫大的福分。从今往后,无论为上师做什么,都不要觉得是负担,应持为庄严。

  比如将军披挂沉重的铠甲,并不觉得是负担,反视为荣耀。换成他人,视铠甲为负担,则觉得难以承受。同样,若将师长交付的事业视为负担,心则无法承受;若视为庄严,就会觉得因缘十分难得,做起来充满欢喜。

  寅四、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分六:一、如轮围山心 二、如仆使心 三、如除秽人心 四、如乘心 五、如犬心 六、如船心

  【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

  “荷负师长事业担后应如何行持”中有六个方面。

  宗大师把华严九心中的后六心归在一起,具体地显示了弟子在荷负师长事业重担之后,应当用何种心来行持。

  卯一、如轮围山心

  【如轮围山[79]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

  “如轮围山心”,即在依止师长期间,不论生起何种苦恼,都不能使其动摇。

  比喻:任有何等汹涌的海浪也无法动摇铁围山。

  意义:依止师长期间,不论遇上何种苦恼,心都毫不动摇。

  【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唯今始获,应坚稳住。”】

  慬哦瓦住在汝巴时,公巴德炽由于气候太过寒冷,身体状况衰退。他和依怙童商议是离开还是住下。依怙童劝告说:在卧具安乐方面,我们曾多次住在帝释天的尊胜宫中,然而能亲近大乘善知识听闻正法,如今才得到机会,应当坚稳地住下来。

  《禅林宝训》中载有一段:

  宋代,大愚、慈明、谷泉、琅琊结伴参访汾阳禅师。时值寒冬,河东气候异常寒冷。大家都畏惧寒苦,只有慈明志在道业,昼夜不懈。

  当夜深昏昏欲睡时,他就用锥子刺大腿,难过地说:“古人为生死废寝忘食,我是何等人!竟如此放逸。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我是自暴自弃呀!”

  后来,慈明禅师辞别师尊归去时,汾阳禅师感叹地说:“慈明今日走了,我的道法也随之东去。”

  卯二、如仆使心

  【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

  “如世间仆使心”,是指接受吩咐,做一切污秽之事时,心中没有犹豫和羞耻,很认真地去做。

  比如,仆人以平常心打扫厕所,不起分别。如果让大人物去做,会有两种心态:一、在做之前犹豫,以自己的身份该不该做?二、做时会感到羞耻,觉得在众人前打扫厕所有失颜面。这两种心态,就是“疑”和“惭”。谦下的仆人没有这些执著,打扫厕所就和走路一样平常。

  “如仆使心”是说,无论为师长做哪种低贱的事,都无羞耻、犹豫,真心实意地去做。也就是在承事师长期间,不论事情是否体面,都不分别而认真成办的善心。

  【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昔日,后藏中一切译师和智者集会的地方,有一块泥滩。仲敦巴当时脱下衣服,扫除地上的污泥。不知他从哪里取来洁净的白土盖在上面,在阿底峡尊者前做了一个供养上师的坛城。尊者笑道:“奇哉!印度也有类似你的人。”

  仲敦巴心地纯朴,从十七岁开始,十九年中依止康地大德菩提童子。最初依止上师时,他如常啼菩萨一样依止师长。白天在山上放牧牛羊,夜晚骑马,手持弓箭,四处巡逻,看护牲畜。他用像奴仆一样的善心依止上师。

  又,汉地蒋山元禅师是慈明楚圆禅师的侍者。《景德传灯录》中说他二十年中,运水搬柴,不畏寒暑,事事亲作,如是求道。也是在依止尊长时具有仆使心。

  卯三、如除秽人心

  【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

  “如除秽人心”,是指如下层清洁工一样,断除一切慢和过慢,在师长前自处卑劣的善心。

  “慢”,是指对下劣者认为超胜他,对平等者认为与他平等,虽然符合事实,但心有高举。“过慢”,是指对平等者认为超胜他,对超胜者认为与之平等。

  比如,贵为国君的未生怨王,在迦叶尊者前听法,毕恭毕敬;高贵的释迦族人在优婆离尊者前谦虚受教。

  【如善知识敦巴云:“我慢高丘,不出德水。”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如同善知识敦巴所说:“我慢高山,不出德水。”慬哦瓦也说:“应当观察开春时,是在峰顶高起之处青色遍生,还是在沟坑等低下之处首先发起青色?”如同低洼之处能长满青草,在谦下的心中能生长功德。

  《庄严经论》云:“下心为缘起。”无论拜见师长或为师长做事,都应当安住在谦下心中,无有傲慢。

  卯四、如乘心

  【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如乘心”,是指对师长之事,即使是极难担荷而行的重担,也勇悍地受持。

  比喻:“乘”,如同卡车装载沉重货物,虽然路途难行,也毫无怯弱。

  意义:“如乘心”,是指师长交付的重任,无论多么艰难,都能欢喜受持。

  教证:《功德藏》云:“极具忍耐如柱子。”《普贤上师言教》解释说:“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也应当尽力忍耐,就像柱子一样。”

  比如智光王嘱咐菩提光迎请阿底峡尊者,此任十分艰巨,菩提光不负智光所愿,勇悍地承担起来了。

  卯五、如犬心

  【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

  “如犬心”,是指当师长示现毁骂自己时,心无忿恨。

  比喻:“犬”,即忠心的家犬在受到主人打骂时,不会怀恨在心,见到主人,依然温顺,摇尾乞怜。

  【如朵垅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嗔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80]一次加持。”】

  善知识画师每次拜见朵垅巴时,都会遭受一顿呵斥。弟子娘摩瓦不满地说:“此阿阇黎对我们师徒特别嗔恚。”

  画师告诉他:“你认为这是呵责吗?我每次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就如同获得一次黑茹迦大加持。”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呰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般若八千颂》中说:即使法师对求法者示现毁骂、毫不关心,也不应对法师退失信心而舍弃,应当比以往更加希求正法,敬重法师而不生厌心,一切都随法师的意愿而行。

  以下是古德依师事迹:

  宋代,有浮山远和天衣怀二禅人,在听说叶县归省禅师的高风之后,特意前往参拜。

  时值大雪,气候严寒,省禅师一见他们,就呵骂驱逐,并往衣服和垫子上泼冷水。其他人都气愤地离开了,只有浮山远和天衣怀整衣敷具,如前安坐。

  省禅师骂道:“你们还不走,是等我打吗?”

  浮山远上前说:“我等从数千里外特来参和尚的禅,怎么会被一勺水泼走?”

  省禅师笑道:“二位果是来参禅的,速去挂单。”两人便在省禅师会下参禅。浮山远后来担任典座,管理大众饮食。

  有一次,省禅师出门时,浮山远私自取油面,为大众做五味粥。刚煮熟时,省禅师忽然回来了,唤来浮山远说:“你窃取油面,是盗用常住。”

  浮山远答:“我取了油面,愿和尚责罚。”

  省禅师让他估算衣钵,偿还常住,命人责打三十杖,逐出院门。道友们来为他说情,和尚不允。道友说:“若不许他回来,只求答应他随众闻法。”和尚仍不答应。

  一天,省禅师上街时,见到浮山远立在旅舍前,斥责说:“这是院门的走廊,为什么站在这里?”又叫人追算店钱。即使如此,浮山远也面无难色,反而持钵入城化缘,付清店钱。

  省禅师回来对大众说:“法远真乃参禅之器!”此后令浮山远回到禅院,上堂在大众前付法给他。

  学人应从这则故事中获取教益。力求在依止师长时,如良犬般,无论师长如何打骂,都欢喜承受,视为加持。

  卯六、如船心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 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如船心”,是指对师长的事业无论承担多少、如何奔走往来,都毫无厌患。

  比喻:“船”,即摆渡船来来去去,无论装多少货物,往来多少次,都无疲厌。

  比如索达吉堪布对法王如意宝吩咐的大小事务,都以如船心办理,往来奔走,心无厌患。一般人见师长吩咐之事接连不断,而心生疲厌,即是不具如船心的表现。

  总之,以上讲述了荷负师长事业重担后,应当行持的六点:

  一、任受何苦都不动摇;二、受行秽业心无惭疑;

  三、断除傲慢恒守谦卑;四、极难行事亦喜承担;

  五、师长毁骂不起忿恨;六、数数劳作心无疲厌。

  寅五、摄义并引传记说明

  一切道之根本为亲近善知识,而亲近善知识的结果又取决于亲近的意乐,因此,修习亲近意乐极为关键。

  《华严经》中把亲近善知识意乐的关要归摄在二十一种心当中,《集学论》又将二十一种心归摄为九心。本论按照《集学论》以九心总摄亲近善知识意乐的关要,而且把九心归纳在四个方面中。

  一、舍弃自己自在,随善知识意愿而行

  依师的第一步是修习“如孝子心”。这又需要殷重地在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上修起。如果以前没有舍弃自己的自在,唯随善知识的心意而转,那现在就把不孝之心转为如孝子心,在实际行为上要有所体现,这才是修“如孝子心”。

  二、对善知识的亲爱之情如金刚般坚固

  应当对照自己的心态而改正。比如以前心情好时,会说生生世世依止师长;而心情不好时,就认为师长不关心我、不重视我,还是早早离开为好。这就是不具有如金刚般的亲师之心。学习了这一段依师意乐之后,应当改正情义无常的心。

  三、如大地般荷负上师的一切事业担

  在经过反省之后,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与大地心相去甚远。比如,当师长要你担负某项责任时,内心会设法逃避、摆脱;或者做了某些事务之后,就心生懈怠。这是“如草尖心”,稍有负荷便不能承受。如果有这样的缺点,就要努力改正,使自己变成贤善的弟子。

  四、荷负师长事业重担之后如何修心

  这也要求一一反省自身。做到的方面,应当修欢喜,策励自己进步。没做到的方面,应当积资净障,发愿早日能做到。

  总体上说,对上述依师意乐的九种心,应当内心观想,之后遵照实行。

  以下讲述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师的传记,从中可以体会到身为弟子应当如何以华严九心依止善知识。

  米拉日巴尊者出生在西藏阿里贡塘地区。最初他的家境非常富裕。自从童年时父亲过早地去世后,家境剧变,所有的财产都被伯父夺走。母亲、妹妹和他三人生活艰苦,衣食等一无所有。后来,米拉日巴为了报仇,去学咒术和降雹术,压死了伯父的儿子、儿媳等三十五人,又降了三墙板高的冰雹,收拾那些欺负过他们的当地人。

  米拉日巴自知造下重罪,若不修行,必堕地狱,因此发起了求法的决心。最初他在绒敦上师处修大圆满法,但因缘不契合。绒敦上师告诉他:“南岩卓窝隆寺有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的亲传弟子圣者玛尔巴译师,他与你前世有缘,你应去他那里求法。”

  当米拉日巴听到上师的尊名时,心中顿时涌起无法言喻的欢喜,全身汗毛竖立,泪水如潮水般涌出。他生起了无量的欢喜心、恭敬心和无比信心。

  于是他动身去寻找上师,一路上想着:“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我的上师。”他是以真诚寻求善知识的心渴望依止上师。

  当他见到上师时,就恭恭敬敬地顶礼说:“我是从拉多地方来的大罪人,我把身口意都献给上师,请您赐给我衣食和正法,并赐给我即身成佛的法门。”

  上师说:“你是个大罪人,和我何关,又不是我让你造业的!你到底造了什么恶业?”

  米拉日巴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上师告诉他:“把身口意供养上师是应该的,但我无法同时给你衣食和正法,只能给一样,随你自己选择。”

  米拉日巴说:“我是来向上师求法的,衣食我自己解决。”

  住了几天后,米拉日巴想供养上师,但没有钱,就决定在南岩一带乞讨。他一路乞讨,得了二十一升青稞,就用四升青稞买了一个四方形的大铜灯,又用一升青稞买了肉和酒,剩下的青稞都装在皮口袋里,一起背回来。

  当他走到上师房前时,已经累得难以支撑,把东西“扑通”一下放下,震动了整个屋子。

  上师这时候正在吃饭,听到响声后马上走出来,见到米拉日巴就怒骂:“你这个人力气很大,是不是要把我的屋子弄垮了压死我?快把口袋拿出去!”一边说一边用脚踢。

  米拉日巴只好把青稞拿到外面,心里暗想:“这位上师真不好接触,以后要好好谨慎承事。”当时他心里并没有生起丝毫的不满或邪见。

  米拉日巴一开始就发心以身口意供养上师,这是具有“如孝子心”。为了供养上师而去讨饭,是具有“如世间仆使心”。上师显现打骂等粗暴的行为,他没有任何邪见,是具有“如犬心”。

  这件事过后,米拉日巴急于求法,就到上师面前请求说:“请上师传给我大法和口诀。”

  上师说:“卫藏地区来我这里学法的人很多,但是蜀大和令巴两处的人经常抢劫他们,不准他们送食物供养我。现在我要你对这两个地方降冰雹,成功之后我就传法给你。”

  为了求法,米拉日巴又一次降下冰雹。成功后,他就返回来向上师求法。

  上师说:“你只下了两三块冰雹,就想得到我从印度苦行得来的正法。如果你真想求法,卡瓦地方的人打过我的徒弟,一向和我作对,你去施咒咒杀他们。如果能成功,我可以传给你从那洛巴传下来的即身成佛之法。”

  这一次施咒也成功了。回来后,米拉日巴再次向上师求法。上师却哈哈大笑说:“你造了这样大的罪业,还想让我把用生命换来的口诀、空行心要传给你?你不要太过分了!如果你能恢复蜀大和令巴的庄稼,而且让卡瓦被杀死的人复活,我就为你传法,否则你不要住在我这里。”

  米拉日巴受到上师的痛骂后,内心非常失望,禁不住放声痛哭。师母见他可怜,就来安慰他。

  次日早晨,上师过来说:“昨天我是凶了一点,你不要生气!你的身体很好,我想让你为我盖一间装经书的石头房子。房子建好了,我就传法给你,而且提供衣食。”

  米拉日巴说:“如果在造房期间,我没有求到法就死了,那怎么办呢?”

  上师说:“我保证你在此期间不会死亡。一个人没有勇气是不能修法的,你好像是一个有毅力、能精进的人,能不能即生成佛,全看你自己是否精进。我的教派和别人不同,具有不共的加持力。”

  米拉日巴听了很高兴,就请上师给他建造房子的图样。上师要求他在东方山顶上建造一座圆形房子。

  米拉日巴依照上师的话开始建房子。大概建到一半的时候,上师来对他说:“上一次我没有想好,这个地方不太好,你把石头和材料搬回原地。”米拉日巴只好把石头和木料一块块地从山上背到山下。

  上师又带着他到西方山头,把上衣叠成半月形,放在地上说:“照这个样子,再给我盖一间房子。”

  这一次任务艰巨,米拉日巴不但要独自一人盖房子,而且每一块材料都要自己从几里外的山下一直背到山顶,其中的辛苦无法言喻。但是,米拉日巴具有“如铁围山心”,任何苦恼都无法动摇他。

  这一次盖到一半时,玛尔巴上师又来说:“这个房子好像还是不对,赶快拆掉,石头和材料仍然搬回原处!”

  米拉日巴是听话的弟子,他再一次遵照上师的吩咐,把房子一块块地拆了下来。(换成一般人,听到上师这么说,心里会无法接受,即使要硬着头皮去做,也很不情愿。但米拉日巴并没有这样,他做任何事都顺从上师的心意,具有“如孝子心”。)

  玛尔巴上师又带着米拉日巴走到北方的山头上,对他说:“大力[81]!前几天我喝醉了,所以没说清楚。这一次,你在这里给我好好修一间房子。”

  米拉日巴说:“修好了又拆掉,我白白吃苦,上师也白白花钱。这一次还是请上师仔细考虑才好。”

  上师说:“今天我没有喝酒,而且已经充分考虑过了,密咒行者的房子应该是三角形的,你就盖一间三角形的房屋。当然,这一次我不会再叫你拆掉。”

  于是,米拉日巴又重新盖房子。当盖到三分之一时,上师又来说:“大力!你现在造的房子,是谁叫你盖的?”

  米拉日巴马上说:“是上师您让我盖的。”

  上师假装不知道,说:“我怎么记不起。你说的如果是真话,那我不是疯了吗?”

  米拉日巴赶紧说:“当时我就是害怕这种事发生,所以才请您仔细考虑。您说已经考虑好了,而且说一定不会再拆,您应该很清楚才对。”

  但是上师根本不承认,而且骂他:“你在风水这么不好的地方建造三角形房屋,好像是修诛法的坛城,你是不是想害死我?如果不是想害我,而是真正想求法,就必须听我的话,赶快拆掉,把石头和材料背到山下去。”

  米拉日巴长时间背石头做苦工,而且内心十分着急,每一次都想尽快盖完以便求法,因此工作非常精进。结果背上磨破了好几个洞,结疤后又被磨穿,磨穿后又长疤,疼痛难忍。本来,他想给上师看伤口,但是知道除了遭到打骂外,不会有其它结果。如果让师母看,又像是故意诉苦,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默默忍受。

  这一次,米拉日巴只好求师母帮他向上师求法。在师母的请求下,上师为他传授了普通的三皈五戒,而且说:“现在传给你的只是普通的法,如果想求不共的秘密口诀,就按我的话去做。”此后,就对米拉日巴讲了那洛巴上师苦行的传记,又说:“这样的苦行,你恐怕做不到吧!”

  米拉日巴听到那洛巴的传记,感动得泪水直流。他生起了坚固的信心,而且在心里猛利发誓:“今后我要听从上师的所有教言,克服一切苦行。”(完全听从上师的话,是“如孝子心”;荷负一切苦行,是“如大地心”;克服一切困难,是“如轮围山心”;欢喜受持难行重担,是“如乘心”。)

  米拉日巴这样发愿后,他的遭遇又如何呢?几天后,上师和米拉日巴一起出去,走到一处险要的地方。上师说:“你在这里给我造一座九层的四方形房子,上面再加一个宝顶,共十层。这一次绝不会再拆掉,等房子盖好,我就传你窍诀,而且提供修法的口粮。”

  在米拉日巴开始打地基时,玛尔巴上师的三个大弟子都过来玩,他们帮米拉日巴搬来很多大石头。米拉日巴用这些石头做地基。盖到第二层时,玛尔巴上师来了,他仔细地到处查看,然后指着三个大弟子搬来的石头问:“这些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米拉日巴只好如实回答。

  玛尔巴说:“你不能拿别人搬来的石头造房子,赶快拆掉,把这些石头搬开。”

  米拉日巴说:“您老人家已经承诺过,绝不拆房子。”

  玛尔巴回答:“不错,我是说过。但是我的弟子都是修持生圆次第的瑜伽士,你不能让他们做你的仆人。而且,我并没有叫你全部拆掉,我只是要你把他们搬来的石头搬回原地。”

  米拉日巴只好从顶上拆起,一直拆到地基,而且把石头从山上全背回到山下原地。

  那时候,擦绒的麦通总波正请求胜乐金刚的灌顶,师母就对米拉日巴说:“这一次,你无论如何要受一次灌顶。”

  米拉日巴自己也想:“我盖了那么多房子,就连一块石头、一块泥、一桶水也没有人帮忙,这一次上师肯定会给我灌顶。”

  到了灌顶时,米拉日巴也坐在灌顶的行列中。

  上师说:“大力!你灌顶的供养在哪里?”

  米拉日巴说:“上师,您之前对我说,修好了房子后,就会传我灌顶和口诀,所以现在我才敢来求法。”

  玛尔巴上师听了气愤地说:“你只不过盖了几天小房子而已,你这样决不可能得到我辛苦求来的灌顶和口诀。有供养你就拿来,没有就不要坐在密乘奥义的灌顶座位上。”

  说完后,上师就下来打了米拉日巴两个嘴巴,而且抓住他的头发往外拖,口里还骂:“给我滚出去。”

  第二天早晨,上师来看他,又说:“大力,现在你暂时不必修房子,先替我造一间大客店,要有十二根柱子,旁边还要有客堂。造好之后,再给你传灌顶和口诀。”

  于是,米拉日巴又开始修建客店,受尽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修好。这时,背上又磨破了一个洞,长了背疮,疮上有三个脓头,烂得像一团泥。

  这一次,他又去求师母帮忙。他说:“现在客店已经修好了,但恐怕上师又会忘记传法的事,因此特意来请您帮忙。”

  当时因为背疮痛得厉害,米拉日巴的神情显得很痛苦。师母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只好脱下衣服给师母看。师母看了,忍不住流泪,就赶紧去告诉上师。

  后来上师叫他上去,米拉日巴心想:“这一次一定是要传法了。”就赶紧跑上楼去。

  上师说:“你的背疮给我看看。”

  他就给上师看伤口。上师仔细看了后说:“至尊那洛巴十二种大苦行、十二种小苦行所受的痛苦,比你这个厉害得多!但他全部忍受了。我自己也是不顾生命财产而承事那洛巴上师。如果你真想求法,就不要这样假装了不起,赶快去把原来的十层楼修好。”上师说完后,又在他的衣服上做了几个装东西的口袋,而且告诉他:“用口袋装土,可以避免沙土粘在背疮上。”

  这一次,米拉日巴还是遵照上师的吩咐去做,忍痛把七口袋的沙背到山顶上。

  玛尔巴上师看到米拉日巴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依教奉行,知道这个徒弟是难行能行的大丈夫,令人感动,私下里也偷偷流了很多眼泪。

  当时,米拉日巴的背疮一天比一天大,痛得实在无法忍受。他就请师母转告上师,最好能先给他传法,或者至少让他休息休息,养一养伤口。

  但是,上师还是答复:“不盖好房子,绝不可能传法。如果伤口实在需要调养,可以休息几天。”

  师母劝他先调养一段,等身体好了再继续工作。米拉日巴也就休息了一阵子。到背疮快要愈合时,上师又把他叫去,要他马上造房子。

  米拉日巴本来准备马上就去工作,但师母同情他,想让上师给他传法,就悄悄和他商量,让他假装要离开。

  米拉日巴从上师那里出来后,细声地哭泣,假装收拾行李,带了些糌粑就要出去。师母也假装挽留他,拉住他说:“这一次我一定求上师给你传法,你不要走。”他们俩拉拉扯扯,引起了上师的注意。

  上师问师母:“达媚玛,你们在干什么?”

  师母一听,以为机会来了,就说:“大力从很远的地方来向上师求法,不但学不到正法,反而只是遭受打骂,做一些牛马般的苦工。他害怕没有求到法就死去,因此要到其它地方去找上师。我虽然保证他一定可以求到法,但他好像还是要走。”

  没想到,上师听了非常愤怒。他跑进屋子,拿了一根皮鞭,对着米拉日巴一顿乱打,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家伙,最初来的时候,说要把身口意都交付给我,现在你还想到哪里去!我高兴的话,可以把你的身口意分成一千条、一万块,这是你给我的,我有这个权力。现在你要滚就滚开好了,为什么还把我的糌粑拿走?这是什么道理,你说说看?”

  玛尔巴上师用皮鞭一顿乱打,把米拉日巴打倒在地,还把糌粑抢了过去。

  米拉日巴心里难过,又无从解释。师母慈悲他,给他传了“金刚亥母”的修法,他心里才稍感安慰。

  对于那段日子的心情,米拉日巴尊者说:“有时候,我确实也想去找其他上师,但仔细思量一下,只有这位上师,才有即生成佛的口诀。如果今生不成佛,我做了那么多恶业,如何才能解脱呢?为了求法,我要修像那洛巴尊者那样的苦行。无论如何,我要想办法让这位上师欢喜,得到他的口诀,即生证果。”

  米拉日巴因为恭敬上师和法,还是一心一意地背石头、搬木料,修建大客店旁边的修定室。

  有一次,卫地的俄东去多和他的眷属来求喜金刚灌顶。当时师母把她自己的一颗红宝石给了米拉日巴,作为灌顶的供养。上师发现后,又是一顿打骂。

  第二天一早,上师派人叫他过去问:“昨天没有给你灌顶,你有没有生邪见?”

  米拉日巴说:“我对上师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我想了很久,是我自己罪业太重,心里非常伤心。”一边说一边哭。

  上师说:“你在我面前哭,不作忏悔,这是什么道理?你给我滚出去!”

  米拉日巴从上师那里出来后,内心非常痛苦。他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离开。

  他走了很长一段路。到中午吃午饭时,向人讨了一点糌粑,又借了一口锅,在草地上烧水喝。等他还锅时,主人对他说:“你年纪轻轻,干什么不好,偏要讨饭?你如果识字,就可以替别人念经,不识字替别人做工也可以得到衣食。你会不会念经?”

  米拉日巴说:“虽然不是经常念,但我还是会!”

  主人说:“我正好要请人念经,你替我念五六天经,我就供养你。”

  于是,米拉日巴就在主人家念诵《般若八千颂》。当看到常啼菩萨的传记时,他想:“常啼菩萨和我一样穷,他为了求法,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谁都知道把心挖出来只有死亡,但他为了求法仍然把心挖出来。和他相比,我受的这点苦不算是苦行。”又想:“上师也许会为我传法,即使不传也不要紧,师母说过,可以为我介绍别的喇嘛。”这样,米拉日巴又动身回去了。(这种不离上师之心,就是以任何因缘无法破离的“如金刚心”。)

  再说玛尔巴上师得知米拉日巴已经离开时,脸色骤然发青,泪如雨下。上师合掌祈祷说:“口授传承的历代上师、空行和护法们,请让我宿善的弟子回来吧!”说完后,一言不发。

  可是,等米拉日巴回来时,上师只是对他说:“你不能着急,不能胡思乱想。要是至心求法的话,就应为法舍弃生命。你替我盖一间三层楼的房屋,造好后我再给你灌顶。我的粮食不多,不能让人白吃饭。你如果想不通,想要出去旅游,随时可以走。”

  米拉日巴一句话也说不出,就走了出来,心里非常失望。师母就派他到俄巴上师处去求法。俄巴上师传他窍诀后,他开始修持,但因为没有获得玛尔巴上师的开许,所以少许功德也没有生起。后来按照上师的命令,他和俄巴上师一起回到玛尔巴上师这里。

  有一天会供时,上师严厉呵斥了米拉日巴、俄巴上师和达媚玛师母。

  米拉日巴跑到外面,悲痛欲绝地说:“我的罪障深重,连俄巴上师和师母都为了我受苦。今生今世不能修法成就,还是自杀算了!”之后,就拔出小刀准备自杀。俄巴上师抱住他,劝他不要这样做。所有的喇嘛都十分同情他,有的过来安慰,有的去求上师。

  这一次,玛尔巴上师真正摄受了米拉日巴。上师把他叫来,而且在大众面前说:“我为了清净大力的罪业,故意让他行持苦行,又叫他修房子,这样才能通过清净道净除他的罪业,而现在已经完成,因此我并没有错。……过去我任何的表现,都是为了法的缘故,它的自性都是随顺菩提道的。你们不懂得解脱方便的人,不要因此起邪见。我的儿子大力如果能受九次大苦,就可以任运即身成佛,但现在还有少许剩余的罪业,这完全是达媚玛女人心软的缘故。话虽如此,但他大部分的罪业通过八次大苦行和无数小苦行基本上已经清净了。从今以后,我要加持他,传给他灌顶和口诀,传给他我最秘密的心要口诀,还要供给他修行的资粮,成办他一切修行的助缘,让他好好修行。大力!你现在高兴了吧!”

  米拉日巴听到上师的话,心想:“这是在做梦,还是真的?如果是做梦,但愿永远不要醒来!”他心里无比欢喜,泪如泉涌,边哭边顶礼上师。

  在胜乐金刚灌顶时,上师现量显示了六十二本尊坛城,并赐予他笑金刚的密号,所有的灌顶和窍诀都以注满妙瓶的方式传授给他。此后,米拉日巴精进修持,最后获得共同和殊胜的成就,现证了大手印法性。

  以上讲述了噶举派大成就者米拉日巴依止上师的传记。为什么米拉日巴尊者能即身成佛?原因就在他具有依止上师的圆满意乐,也就是具足了华严九心,并付诸实施。

  下面对照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剖析尊者依止上师时所具有的华严九心。

  一、如孝子心

  米拉日巴尊者把身口意供养给了上师,一切行为都顺从上师的意愿而做。按常人的想法,天天造房子,拆拆建建,毫无意义,而米拉日巴尊者不顾虑自己,一心只按照上师的吩咐去做。这是把自己舍给上师、一切随上师自在的“如孝子心”。

  二、如金刚心

  米拉日巴尊者对上师的亲爱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破裂。在他出走的时候,看到了《般若八千颂》上记载的常啼菩萨的传记,马上反省自责,又回到了上师身边。上师圆寂之后,米拉日巴尊者的心始终与上师不分离。每次唱起道歌时,都首先敬礼玛尔巴上师。他具有生生世世不离师的“如金刚心”。

  三、如大地心

  米拉日巴尊者在荷负上师事业担时,心无懈怠。最初修苦行时,上师吩咐的任何事情都能勉力挑起。后来住山修行,又现证了上师所传的一切法要。成就之后,摄受徒众,圆满继承了上师的事业。这就是具有荷负上师事业担的“如大地心”。

  四、如轮围山心

  米拉日巴尊者在求学时,立下誓愿“要听从上师所有的教言,克服一切苦行”。他也真正做到了。在遵从上师的嘱咐修建房子时,虽然背上长疮、痛苦难忍,心也毫不动摇。即使从几里外的山下一个人背石头上山,身体极为劳累,也从未退失信心。这是在荷负上师事业之后具有“如轮围山心”。

  五、如仆使心

  马尔巴上师叫他放咒、降冰雹,他立即去做,意无惭疑,这是具有“如世间仆使心”。

  六、如除秽人心

  米拉日巴尊者在上师马尔巴面前,恒处卑下,毫无傲慢。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下劣的罪人,谦卑恭谨,是具有“如除秽人心”。

  七、如乘心

  米拉日巴尊者像一辆大车,无论身上的负担有多沉重,道路有多难行,都勇于受持,这是具有“如乘心”。

  问:不学法,只是背石运土有何意义?

  答:虽然在石头上安立不了功德,房子盖好又拆掉,也谈不上有意义,但是米拉日巴尊者承事上师的诚敬之心,最有功德。为了求得无上妙法,他尽心尽力做一切使上师欢喜的事,连盖盖拆拆这类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他也死心踏地、毫无怨尤地去做。这种对上师吩咐的一切事都欢喜受持的心,就是“如乘心”。

  八、如犬心

  玛尔巴上师示现愤怒相时,口中恶骂,拳打脚踢,甚至皮鞭猛抽,但米拉日巴从未对上师生起一刹那的邪见,这是具有“如犬心”。

  九、如船心

  一般人从事单调工作,时间一久就会厌烦,而米拉日巴尊者从事的正是这种极其乏味的劳动:今天修圆形的房子,明天修三角形的房子,后天修十层楼,修了又拆,拆了又修。从山下好不容易搬到山顶的石头,又要一块不剩地搬回山下。天天如此,也不生厌烦心,这是具有“如船心”。

  以上学习了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之后,要反省自己依止师长的意乐和行为,与米拉日巴尊者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虽然我们千分之一也做不到米拉日巴尊者那样依止上师的行为,但也不能因此自暴自弃,应当提起心力,立誓随学尊者。只要随分随力地去实行,终有一天能做到与尊者一样。

  一般人在依止师长时,常常不检查自己,只检察师长;不要求自己,只要求师长;不怨自己,只怨师长。对师长点滴的过失,看得比须弥山还大,对自己浑身的过失,从不知检点自责。一开口就要求最高最深的法,不传就不满足。但自己又对师长做过何种承事呢?又有什么资格求授大法呢?或者,自己是以怎样的心态来求法呢?是一心为了佛法、为了众生吗?检点起来,恐怕除了傲慢心和贪心之外,再没有别的心了。

  还有人喜欢指责师长:“我依止你这么久,没有生起功德,可见你没有加持。”或者说:“你不重视我,不加持我。”这就要反省自己修好了依止的意乐和加行没有?如果只往外面看而不检点自己,在不具弟子德相的情况下,还想得加持,这是自相矛盾的。

  总之,在学习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师的传记之后,能反省自身改正自己以前的过失,就会得大利益。见贤思齐,随学传记中人物的修行,改正自己的意乐和行为,才是学传记。

  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分三:一、信心极要之根据 二、认定此处所修之信心 三、如何修信之理

  【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丑一、信心极要之根据

  以下依经论和语录阐述信心极为重要的原因。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

  《宝炬陀罗尼经》说:信心是一切修行的前导,犹如母亲,出生、守护、增长一切功德。

  【“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

  信心能遣除疑惑,度脱生老病死四种瀑流。信心犹如妙乐城,安住在信心中,身心安乐。

  【“信无浊秽令心净。”】

  信心无有浊秽,能令心水清净。

  “浊秽”,是指疑烦恼。疑心若生,心即不净,故称浊秽。信心生起,心中就会得到清净。因此说“信无浊秽令心净”。《入阿毗达磨论》云:“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清水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清,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如同清水珠放在水池中,就能使浊水澄清,信珠安置在心池中,就能除遣心中的污秽。

  【“能令离慢是敬本。”】

  信心能使心远离傲慢,是生发恭敬的根本。

  恭敬建立在信心上。在对上师、三宝生起净信时,会引发恭敬而远离傲慢。

  【“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信心是最胜妙的宝藏和双足。信心又如妙手,是摄持万善的根本。

  《华严经》云:“信藏解脱门。”即由信心含藏一切功德,因此是最胜宝藏。信心能使人走到究竟涅槃处,因此是最胜足。《大智度论》云:“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意即,如同人有手入于宝山,就能自在地摄取诸宝;无手,则取不到任何宝物。具信人也是如此,入于佛法无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及禅定的功德宝山中,能自在地摄取功德妙宝。

  【《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十法经》又说:由何法出生导师佛呢?信心即是能行到佛地的最胜车乘,因此具慧者应当依随信心而行。不具信心者,不生诸白法,如同种子被火烧焦,岂能生长青色苗芽?

  【由进退门[82]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以上经文是从正反面诠说信心是一切功德之本。

  【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

  有一次,仲敦巴请问阿底峡尊者:“藏地有很多修行人,但没有人获得殊胜功德,这是什么原因?”

  尊者答:“大乘功德,不论生多生少,都必须依赖上师才能生起。你们藏人对上师只作凡庸想,怎么能产生功德?”

  这是开示大乘功德必须依信心才能生起。

  下面显示信心是极关要的教授。

  【有于依怙发大声白:“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信为极要。】

  曾经有人对尊者大声说:“阿底峡,请教授。”

  尊者答:“哈哈!我还有很好的耳根。所谓教授,是信心!信心!信心!”正如尊者所强调的,信心极为关要。

  归纳“信心极关要”之理:

  对于自相续中生起道的圆满证德来说,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证德的最初生起、中间持续安住及后来的增长,都必须依赖信心。

  观察五根五力的安立次第,也可以认识“信为首”的涵义。信、进、念、定、慧五法,以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也就是,依于信心而生精进,依于精进而生不忘失教言的正念,依于正念而生系心一缘的禅定,依于禅定而生如实了知法性的智慧。因此,五法以信心为本,一切善行都以信心为首。

  特别地,欲求从自相续中生起道的证德,对上师生起净信极为关键,因为一切证德的生起都依赖上师的加持,而欲使上师的加持进入自心,又依赖于自己的信心。

  下面举例说明大乘法以修信心为关要。

  在密宗修行中,尤其强调信心的重要。如《大威德续》云:“信心佛宝信法宝,信心僧宝信心母,信心上师信心父,信心大道信心舟,信心即是如意宝,信心密咒之悉地,信心福德之圣财,是故修持密咒者,是为自心起信心,应当诚心敬他众。”邬金莲花生大士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圣者帝洛巴说:“自己内心若有恭敬,即使上师住在远方,也如同住在近前。”米拉日巴尊者说:“具有信心与恭敬,则会产生加持。”哲贡炯巴仁波切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法王蒋扬钦则旺波说:“修密法的上根,是指信根上等,也就是对法和上师具有坚定不移信心者。”

  在《杰珍大圆满》和《空行心滴引导文》等中也一致说到,对于修学密宗,信心上等是上等根器,信心中等是中等根器,信心下等是下等根器。因此,信心如同开启成就大门的钥匙。

  在净土修行中,信心是往生的关键因素。《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

  《安乐集》中安立了三心:一、淳心,即信心深厚;二、一心,即信心纯一;三、相续心,即信心相续,不杂余念。又说:信心如能相续,则是一心;如能一心,则是淳心。具足这三心,若不得往生,无有是处。

  又如《阿弥陀经》中,佛劝导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因此,净业行人应当信受佛语,诚信有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功德庄严,有往生极乐的殊胜利益,由深信不疑便能发愿求生,勤修净业。因此,信心是往生净土的第一因。

  《无死鼓声总持经》云:“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弥陀要解》中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并说:“信力圆时则佛力圆。”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