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1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一)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

  引言

  名义

  道前基础

  皈敬颂

  造者殊胜

  教授殊胜

  听闻轨理

  说法轨理

  完结轨理

  亲近善士

  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宣说依止之根据

  正式宣说依止轨理

  摄义(见讲记二)

  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思考题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

  南无第二法王无上悲智雪山善巧贤慧普闻文殊应化根本大师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顶礼伏乞一切时处普垂摄护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万善根本从师出  能生利乐如良田

  依止违法善根断  如理事师求加持

  一切时处普摄护  诸善知识真佛身

  但观功德毋寻过  并念大恩求加持

  殷重敬信为意乐  身命财物如教修

  殊胜供养作加行  唯令师喜求加持

  八难既离十圆满  小大显密总能修

  后恐此身难再得  愿受心要求加持

  死仇决定终须到  容或今日便降临

  死时世事均当舍  速修妙法求加持

  无始所集不善业  死堕恶趣不自由

  若堕当受寒热等  思苦难忍求加持

  能除众怖作依怙  真实不虚无他方

  虔皈三宝受学处  总别遵行求加持

  黑白业感苦乐果  各别应受勤止作

  别于无始所集罪  四力对治求加持

  此生勤修白业因  一得人天贤善身

  自性之苦不能越  愿出轮回求加持

  有海飘流不自由  作此恶剧是惑业

  业复依于烦恼起  誓诛惑仇求加持

  业惑增上成流转  结生相续系缚坚

  离此当得无漏乐  勤希解脱求加持

  为脱有苦依三学  出家身德佛所称

  生生愿持解脱戒  如护眼珠求加持

  但求解脱虽可得  惜于自利且未圆

  愿修能满二利行  入大乘道求加持

  恩怨中庸今虽现  思量各各无决定

  不应虚妄分爱憎  勤修舍心求加持

  生死流转无其始  入胎受生亦无初

  故知有情皆是母  愿生斯见求加持

  今生爱我母为最  众母爱护亦如是

  思此厚恩未能报  忆念母恩求加持

  若知有恩犹舍弃  似我下劣更有谁

  是故图报当拔苦  并与胜乐求加持

  有恩母等乏安乐  我以身财善根施

  愿诸有情皆得乐  一切圆具求加持

  母等众生苦所逼  苦因苦果愿尽离

  纵有余殃我代受  勤修悲心求加持

  一切世间诸有情  获无漏乐断苦根

  我应决定如是作  愿速堪能求加持

  任运成办自他利  世尊而外更有谁

  以此为利有情事  愿速成佛求加持

  自他于苦皆不欲  愿得安乐此心同

  他之求乐亦如我  自他等视求加持

  爱自即成众苦因  爱他则是万善根

  生佛差别从此出  自他相换求加持

  以我善乐诸因果  他苦因果尽无余

  如风去来行取舍  由此发心求加持

  为令发心长不退  念其胜利日六修

  断四黑法依白法  如理勤行求加持

  成就利他发弘誓  为速圆满此誓愿

  进受大戒起大行  勤勇修学求加持

  身命资具三世善  各随所愿施有情

  从心变现以布施  舍心增广求加持

  别解脱等诸律仪  舍命不犯众恶行

  若遮若性微细罪  羞耻防护求加持

  人及非人四大种  所作损恼多相逼

  断除嗔恚不与较  观业忍受求加持

  既为利他求菩提  无量艰辛经劫海

  于诸难行无怯倦  著精进铠求加持

  念知坚固除沉掉  心缘一境生轻安

  身心于善有堪能  随意得止求加持

  以分别智观法性  即由观力引轻安

  复从轻安发深观  愿生此慧求加持

  由施摄众成眷属  说如法语示利行

  以身作则现同事  四摄利他求加持

  以修共道成法器  当求具德阿阇黎

  为入秘密胜上乘  受四灌顶求加持

  所受真言诸密戒  若善守护易成就

  不守决当堕地狱  舍命珍护求加持

  密部肝心二次第  达精要已起勇进

  一日四座无间断  依师教修求加持

  示茲妙道善知识  如理薰修同行人

  愿持正法久住世  内外灾息求加持

  愿我生生遇明师  饱餐妙法甘露味

  十地五道功德满  速疾证得金刚持

  祈求加持:

  无可思大悲藏眼观视

  无垢智主师利微妙音

  无余群队魔灭唯密主

  雪岭胜贤顶严宗喀巴

  善慧称扬莲足下祈祷

  顶礼上师三宝!

  为度如母有情,发无上菩提心!

  全文分三:一、引言 二、正论 三、后跋

  甲一、引言

  尽摄一切佛经扼要,以龙树无著二大车轨的妙道为基础,以无等阿底峡尊者的教诫做抉择,以至尊文殊菩萨的窍诀为命根,以稀奇的无垢教理为依处,以易解的譬喻及具足关要的传统教言作严饰,显示出三界法王遍智宗喀巴大师的心要,成为如日轮般普照世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其为善见一切佛语妙义的唯一眼目,能满无量群生所欲的如意宝王,汇集百千妙论江河的无尽大海,明示一切取舍之处的三界明灯。

  开讲之前,首先简介本法传承的情况。本论自宗喀巴大师代代相传,传至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1984年春,大恩上师赐予五明佛学院弟子广论传承,我的传承则是从上座汪青堪布前求得的,他于1984年亲自得过大恩上师的传承。

  大恩上师在境界中亲见过宗喀巴大师。1986年7月20日这一天,上师宴坐床上,眼前忽现一道耀眼白光,接着,一位头戴黄色班智达长耳帽、身穿三衣的大士现在面前,上师当即认出是宗喀巴大师,便上前作礼。

  在境界中,宗大师为上师传授《三主要道》,并说:“我现于弥勒菩萨座下,法号文殊藏,如今你的弟子中若有人背诵《三主要道》,受持八关斋戒,以法性力的加持,暂时必能转生兜率天,将来我成佛做狮子吼如来时,将会成为我的首座眷属。”说完,化光而去。

  上师将此次亲见宗大师的情景告诉弟子们,此后,便有道孚、炉霍等地许多格鲁派的格西与僧人,前来上师面前求法。1989年,在北京,第十世班禅大师也亲自在上师前求过《三主要道》传承。

  大恩上师住世期间,一贯秉持佛教诸宗派究竟圆融无违的观点,平等护持藏地各大教派。他老人家曾亲见宗喀巴大师,在学院传授过《菩提道次第广论》传承,并多次讲授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

  甲二、正论分三:一、名义 二、论义 三、末义

  乙一、名义分三:一、造论者 二、译者 三、论名之意义

  丙一、造论者分三:一、造论者无与伦比 二、造论者名称 三、造论的时处及经过

  丁一、造论者无与伦比分十六:一、化界无与伦比 二、授记无与伦比 三、降诞无与伦比 四、修学佛法如实通达无与伦比 五、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无与伦比 六、修法正行无与伦比 七、正见无与伦比 八、修行无与伦比 九、行为无与伦比 十、讲论无与伦比 十一、辩论无与伦比 十二、造论无与伦比 十三、培养弟子无与伦比 十四、佛教事业无与伦比 十五、总集无与伦比 十六、如是宣说之必要

  戊一、化界无与伦比

  《金刚手续》中云:“宗喀巴大师为一切诸佛的幻化。”《莲师传记》中亦云:“宗喀巴大师为金刚持佛的化身。”尤其诸密续中宣说宗大师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

  《文殊根本续》中授记:“世间我涅槃,地上成虚空,汝现异生相,行诸佛所行。彼时雪山中,有欢喜兰若。”此为释迦牟尼佛告于文殊菩萨:于我涅槃后,此世间成为虚空之际,汝将示现为凡夫身相,行持诸佛所行事业。尔时汝于雪山中,兴建欢喜寺(噶丹寺)。

  《空行秘密续》中授记:“文殊师利号贤慧,增广教法极稀有。”文殊菩萨将示现名为贤慧的凡夫身相,彼将增广佛陀教法,极为稀有。宗喀巴大师七岁出家时,顿珠仁钦仁波切为他取名为贤慧,藏语“罗桑”。

  至尊弥勒菩萨也亲言:“如诸佛菩萨眼目及心脏般的文殊菩萨化身,将出现于世。”

  因此,宗喀巴大师并非普通化身,而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示现于娑婆世界的真实化身,如同《文殊根本续》、宗大师本人著作及五世达赖喇嘛所称赞的那样。

  以下宣说无与伦比的道理。

  《佛说放钵经》中云:“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前过去无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之父母也。”《见一切刹土经》中亦云:“三世诸佛皆因文殊师利菩萨而得成佛,文殊师利乃一切诸佛之父,称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名号,功德不及称诵一遍文殊师利名号。”《心地观经》中亦云:“三世觉母妙吉祥。”

  由于文殊菩萨为三世诸佛之师及父母,宗大师又为文殊菩萨的真实化身,因此在化界方面无与伦比。

  戊二、授记无与伦比

  释迦牟尼佛在《文殊根本续》中授记:未来行持诸佛事业。

  在宗喀巴大师三岁时,第四世噶mb若佩多杰(游戏金刚)应元顺帝迎请,从西藏前往汉地,途经西宁。大师的父亲带他去拜见噶mb。当时,噶mb为大师授居士五戒,并授记道:此子未来将到卫藏[1]住持正法,其事业将如第二佛陀般兴盛。

  至尊弥勒菩萨授记:汝将如佛陀般出兴于世,成就宏伟广大事业。

  断教派祖师玛吉拉准也授记说:比丘罗桑扎巴建立正法妙轨,与释迦佛转*轮等同。

  月称菩萨授记:在边地雪域,名为罗桑者,将弘扬无等佛陀的圣教及我的妙宗。

  莲师传记中授记:持显密教罗桑扎巴者,于八世中广弘显密教。

  上述授记都一致提及,无等宗喀巴大师将如第二佛陀般广弘佛陀圣教,因此授记方面无与伦比。

  戊三、降诞无与伦比

  宗喀巴大师诞生时剪截脐带滴血的地方,后来自然长出一棵白色旃檀树。此树叶子十分奇特,每片树叶都现有狮子吼佛的圣像或文殊五字明的字样,因此被称为古本[2]旃檀。后来,在树边建立的寺院也称为古本,即世所共称的青海塔尔寺。

  从古至今,除佛陀之外,所有的智者、成就者都没有出现过长出菩提树的祥瑞,唯独法王宗喀巴大师的降诞具有这种瑞相,因此降诞方面无与伦比。

  戊四、修学佛法如实通达无与伦比

  克珠杰大师赞叹说:印度世亲菩萨及藏地的布顿大师,虽然广闻博学,但也并未如宗喀巴大师一样全部通达。

  章嘉国师在《宗派论》中说:宗喀巴大师的传记,主要是以拣择智通达一切甚深之法,并以事势理通达一切基道果。

  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无余通达一切尽所有法与如所有法,而宗喀巴大师又是文殊菩萨的真实化身,因此在显现上具有遍通显密诸法的无上智慧。

  戊五、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无与伦比

  在西藏,噶举派有圣言现为大手印的教授,宁玛派有圣言现为大圆满的教授,萨迦派有圣言现为道果的教授,噶当派有圣言现为无常与菩提心的教授,然而,一切经续论典无余现为教授,唯是宗喀巴大师一代教法的特色,因此具有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方面的无与伦比。

  戊六、修法正行无与伦比

  宗喀巴大师,外具与声闻等同的功德,具足清净戒和出离心;内具与菩萨等同的功德,具足陀罗尼、三摩地、神通、菩提心和中观正见;密具金刚乘的功德,现前乐空智慧。不但如此,而且在金刚乘的三种成佛——即生成佛、中阴成佛、后世成佛中,获得了中阴成佛。因此,宗大师在修法正行方面无与伦比。

  戊七、正见无与伦比

  西藏前代的论师,有些自己没有证悟,有些虽然证悟但没有留下著作,有些虽有著作但没有在世间广泛流通,而宗大师既有证悟,又有著述,而且在世间广泛流通,这是他老人家的不共之处。

  当年,宗喀巴大师在澳喀地方闭关静修时,曾经亲见许多寂静相和愤怒相的本尊。尤其在澳喀拉当,极力祈祷上师与本尊无二无别之后,观修方面已获成熟。当时现见龙树师徒显现身像,并出现佛护论师手持中观经典赐予加持的吉兆。次日,大师获得一本佛护的《中观论疏》,仔细阅读之后,真实无误地通达了龙树师徒的理论,对于空性之理如实获得见解。

  戊八、修行无与伦比

  诸论师修行时有些堕于掉举,有些堕于昏沉,宗大师远离昏沉和掉举,相续中早已成就修行,并按无误的修行体验撰造论典。在其相续中已生起了如自己所说般的真实三摩地。

  戊九、行为无与伦比

  由于时代恶浊,在宗大师出世期间,西藏各寺院中,有些出家人行为不如法,不知钵具为何物,连祖衣、七衣的作法也不了知,戒律已废驰到如此地步。宗大师以大愿力广弘戒律,重整教规,如同结集律藏的优波离尊者一样护持戒律,事业极为广大。因为大师的恩德,清净戒律的教法如旭日东升般,在西藏得以重兴,佛陀的清净仪轨也因此重现于世。

  以宗大师清净戒行的感召,西藏大小寺院的出家人无不安住于清净戒行中,三衣常不离身,对漉水、触火等微小过失,偶尔不小心违犯时,也深生惭愧,按出罪仪轨立即还净。

  克珠杰尊者在宗大师的传记中写道:“在雪域佛法行将毁灭、名存实亡时,有些僧人竟然连出家所用的衣钵等名称也未曾听过,因尊者发心的威力,极力整顿佛教戒律。后来,一切僧众用具得以恢复,这都是尊者的恩德。”

  因此,由自身严持净戒,将其他有情也安置于三乘戒律中,令清净戒广泛弘扬于中土和边地,也是宗大师无与伦比的功德。

  戊十、讲论无与伦比

  虽然有些前代论师宣讲了《二观察续》等,但宗大师从幼小时起就以自力宣说《二观察续》等,并在其一生当中,对一切显密教法平等讲述、弘扬,树立了显密融合的宗风。

  宗大师说法有三种不共之处:

  一、曾于一次法会中,每日讲论十五座,历经三月连续不断,其中有两部小论提早讲完,大师立即补充两部,因此此次法会前后共宣讲十七部大论,具体为弥勒五论、中观五论[3]、《集论》、《俱舍论》、《戒律》、《释量论》、《入行论》、《入中论》及《四百论》。印藏两地以前从没有出现如此的讲法情形。

  二、无论在讲解哪部论典时,都树立该论的无垢自宗,不掺杂其他观点而讲述。

  三、如是讲说也能利益未来的修行者。

  戊十一、辩论无与伦比

  宗大师的任何一种善说,都无法以真实理论妨害。这是大师辩论究竟的征象。

  大师在求学圆满时期,曾去过萨迦寺、贡塘寺、桑朴寺等著名道场,依论典立宗答辩。当时以大师的能力,同时可立十多部难论之宗,但因当时各道场精通其他难论的人才比较少,故大师只依《集论》、《释量论》、《俱舍论》和戒律立宗。大师智慧高超、辩才无碍,解释各方问难,势如破竹。

  大师住世期间,也有人认为他的教法不合理,但与他辩论的人一个也没有,这也是宗大师辩论究竟的一种征象。噶玛贡炯曾说:“我与罗桑扎巴无法辩论。”此即大师辩论之无与伦比。

  戊十二、造论无与伦比

  宗大师在造论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一、针对于三种士夫,宣说了次第完整的菩提道,如《三主要道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密集金刚广疏》等。

  二、一切著作都是在自己通达意义之后再撰写的。

  三、所撰论著之义,无法驳斥。

  四、具有与其他论典不共的特点。

  五、所造论典为诸智者欢喜接受。

  戊十三、培养弟子无与伦比

  在宗大师的弟子中,通达三藏、行通三学、精修三士道及生圆次第的人,多如繁星,不可计数。其中弘扬佛教事业最为广大的有八大弟子,即:贾曹杰、克珠杰、扎巴坚赞、江扬却结、释迦益西、多敦·江白嘉措、吉尊·喜饶僧格、根敦朱巴。贾曹杰和克珠杰先后住持噶丹寺,继承大师法位,奠定了黄教基础,是宗大师弟子中弘扬大师教法最大的功臣。宗大师、贾曹杰、克珠杰三人,被后人尊称为“师徒三尊”。

  戊十四、佛教事业无与伦比

  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释迦佛在舍卫国现大神变降伏六群外道的吉日。昔日印度诸大法王每逢此时,都广设无量胜妙供品,供养三宝,诵经发愿,将福德施予无量众生。后来佛法传至西藏初期,西藏诸大法王也能遵照印度传统,广兴供养,然而到了末法时期,供养法会也逐渐隐没。

  宗喀巴大师为令圣教永住,弘扬于十方世界,也为使有情积福,获得无尽恩泽,因此发广大心,于1409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重建大神变祈愿法会。

  当年正月初一,大师亲自向拉萨大昭寺的释迦佛像奉献一顶纯金打造的五佛冠,佛冠上镶有许多贵重的珍珠宝石,工艺精巧,形量端严,恰如佛在经中所授记般:未来于西藏雪域,将有名为罗桑扎巴的人,将我的化身佛像庄严为报身形象。

  除了重兴祈愿大法会之外,宗大师在显密教法的讲辩著及闻思修等方面,也作了极伟大的事业,这些都是现量可知的事实。

  戊十五、总集无与伦比

  虽然所有的智者总集起来,可以达到与宗大师平等,但以每位智者各自的方面,则无法相等。纵然是八大菩萨和龙树菩萨等也无法相比,虽然在功德方面可以相比,但此等大菩萨并非示现凡夫相,理应具足功德,而宗大师示现为凡夫相,却能行持诸佛事业。对于有缘所化来说,宗大师的恩德无与伦比,由于是在有缘众生前现凡夫相而行佛陀事业,因此宛如天众中的大梵天王、人众中的转轮圣王、众星中的晈月、群峰中的须弥山王。

  戊十六、如是宣说之必要

  大凡佛教诸宗的创始者,都内具证悟功德,现见本尊,并且历代祖师传承的加持已融入其内心,能广作弘法利生事业。对于后学者来说,极有必要了解自己所学教派传承上师的传记。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作为后学者需要获得传承上师的加持,而传承上师的加持融入自相续,又唯一依赖于自己的信心,而生起信心的方便,即是由多方面了解传承上师的稀有功德。(了解得深入,自然生长信心,能与传承上师及其教授获得相应。)其次,修行者要有一个皈依处,恒时以恭敬心和猛利的信心向此殊胜皈依处祈祷而修学。再者,初发菩提心,中间积资粮,最终成就佛果,其间一切缘起都需要依赖上师聚合,因此上师是修行最重要的助缘。因此,首先了解上师的稀有传记,具有极大利益。

  丁二、造论者名称

  【宗喀巴大师 造】

  “宗喀”是大师的诞生之地,距离青海西宁五十余里。为示尊重,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

  “大师”之义:从内在具足教证二法的方面来说,当时至尊宗喀巴大师已成为教法和窍诀的主人,而且在尊者相续中无余集聚了一切证法;从外在显现的事业而言,尊者的家族种姓十分圆满,福德极为广大,而且身为德高望重的法王,成为大众普遍敬仰的怙主,因此尊称为“大师”。

  丁三、造论的时处及经过

  这部《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于公元1402年,宗喀巴大师46岁时所撰著的。造论地点为拉萨近郊的惹珍寺,该寺由噶当派初祖仲敦巴着手兴建,日后成为噶当派教授的根本道场。

  当年,宗喀巴大师在阿底峡尊者圣像前虔诚发愿,祈祷加持能显扬圣教、饶益有情,由此感得释迦佛乃至虚空幢大师在内的一切传承祖师显现身相。一个月间,每天都亲见阿底峡尊者及仲敦巴、博朵瓦、霞惹瓦等,赐予无量教授教诫。

  到最后一天,仲敦巴等融入阿底峡尊者的身体中,尊者为大师摩顶加持,并安慰道:“将来汝于圣教行持广大事业,修菩提行,饶益众生,我会帮助你。”说完便消失不见。

  由于噶当派诸传承上师的加持,宗喀巴大师此时讲述菩提道次第更加透彻。当时法会中,大众法喜充满,都领会到道次第的教授极其稀有,它将一切经论教授编排为一贯次第,只要修此一法,便等于遍修一切法门。

  宗大师因为一心修持菩提道的教授,获得了极大启发。这次修持的结果,使他了达《现观庄严论》中所诠释的内容,实际是任何一位众生从凡夫地直至成佛之间的修行教授。此后再阅因明论典、其余弥勒四论、中观诸论及四部密宗教典等,发现无一不是修行的教授。从此,宗大师对菩提道修行次第生起了不共胜解。

  也正是此时,胜依法王、止贡法王,还有前后藏等地的一切善知识,一致殷勤劝请大师撰造一部《菩提道次第广论》。大师当时觉得内有菩萨加持,外有诸大善知识劝请,内外因缘积聚,时机非常相应,便在46岁那年,撰造了此论。

  当从道前基础一直写到奢摩他结束时,大师心想:“毗婆舍那甚深,即使写出来,恐怕也难利益他人。”如是欲乐稍有减弱,这时文殊菩萨现身教导说:“无论如何,你应将毗婆舍那部分写完,写完之后,众生会因此获得中等利益。”

  于是大师继续撰造毗婆舍那部分,每当他思惟空性时,都会见到虚空中呈现《大般若经》二十种空的银色字句,诸如此类的稀有瑞相不胜枚举。大师造论时,护法神和地方山神都现身祈求道:“我们都是莲花生大士和阿底峡尊者的近事,现在对您的教法也愿成办顺缘,愿大师慈悲摄受我等。”因此,大师造完广论,在回向偈中,也代这些护法神作了回向。

  丙二、译者

  【法尊法师 译】

  译者法尊法师,河北人,1902年出生,18岁于五台山出家,19岁于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1924年,法师于武昌佛学院毕业后,至北京藏文院学习,曾师从太虚大师受学。1925年法师23岁时,随大勇法师入藏学法,在西藏求学先后近十年。1934年返回汉地主持汉藏教理院。1949年后,于北京菩提学会从事藏传佛教的译著工作,曾任中国佛学院院长等职务。1980年,于北京广济寺圆寂。

  法师一生致力于藏文经论的翻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译师,翻译作品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入中论》、《入中论善显密意疏》、《现观庄严论》、《辨法法性论》、《释量论》、《集量论》、《辨了不了义论》等。

  丙三、论名之意义分五:一、略说 二、菩提 三、道次第 四、广 五、论

  丁一、略说

  【菩提道次第广论】

  论名中,能诠为“广论”,所诠为“菩提道次第”。“所诠”当中,所得是无上菩提,能得为道次第,也即是依循道次第渐次修心,便能获得无上菩提。

  丁二、菩提分四:一、菩提之体性 二、菩提之分类 三、菩提之喻 四、菩提之释词

  戊一、菩提之体性

  此处菩提,是指三菩提当中的佛菩提。包含断证二方面,也就是现证如所有与尽所有一切诸法的证菩提,和无余清净烦恼障及所知障垢染的断菩提。

  《宝性论》云:“佛性是由无别异,清净妙法所安立,犹如日轮与虚空,智慧离染二体相。”佛之体性是由自心清净中一切无别而住,最终客尘障垢亦无余清净的具足二种清净的妙法而安立的。即具有如同日轮自性光明般的智慧光明,及如虚空本来清净般的二障清净,如是断、证得以圆满的体相。

  《大乘庄严经论》云:“一切难已行,一切善已集,一切时已度,一切障已断,成就一切种,此即为佛身。”此论《菩提品》中描述大菩提的体性为:“二障已永除,法如得清净,诸物及缘智,自在亦无尽。”前二句说断菩提,后二句说证菩提。心中已将烦恼障和所知障无余净除,法性真如极为清净的体相,即是大菩提。从证德而言,于证悟法性中毫无动摇的同时,无勤任运遍知一切有法的智慧自在的体性身,即是大菩提的自相。

  以上就断证二方面诠释了菩提的体性,具体应参阅《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中的九种义,《宝性论·菩提品》中的八种义,及《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的六种义。

  戊二、菩提之分类

  一、菩提可分法、报、化三身。

  《宝性论》云:“彼者分类由深广,大自性三功德法,当知如是自性等,安立法报化三身。”于大菩提,从难以测度因而甚深的功德方面,安立为法身;从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量功德故而广大的方面,安立为报身;从普应一切众生根机而行利他,因而是大自性的方面,安立为化身。

  二、三身也可摄为二身,即胜义菩提法身、世俗菩提色身。报身是于近清净眷属一至十地菩萨心前显现的真实色身,化身是于远不净眷属凡夫、声闻、缘觉心前显现的色身影像,因此二身摄在世俗菩提色身中。《宝性论》云:“此处初者为法身,其后二者为色身。”又云:“自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胜义身,他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世俗身。”

  戊三、菩提之比喻

  智慧光明的证德,比喻为日轮;二障清净的断德,比喻为离云虚空。《宝性论》中宣说了九种比喻,即:莲花中显露的佛身、远离蜂群的蜂蜜、脱离皮壳的果实等。

  戊四、菩提之释词

  梵语菩提,藏语向曲,义为断证。《瑜伽师地论》云:“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论中所说断证二种菩提,即是大乘行者所希求的无上佛果。它如同如意宝王,能赐予一切所欲,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究竟果位功德。

  问:此最极殊胜的佛菩提,应当由何种途径而证得呢?

  答:应当遵循菩提道的次第渐次修道而证得。

  丁三、道次第分三:一、道次第之涵义 二、以理安立 三、比喻

  戊一、道次第之涵义

  按照《现观庄严论》,“道”,指甚深道与广大道;“次第”,指深广二道在资粮、加行、见、修四道中的修行次第。

  按照《入行论》,“道”,指菩萨行所依的菩提心,及依于此心所发起的六度万行,也即是愿行二种菩提心;“次第”,指内心安住不放逸之后修习布施、持戒等。

  按照《道炬论》及本论观点,“道”,即三士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和不共上士道;“次第”,是指在具足了共下、共中二道次第的前提之后,修习不共的上士道。

  戊二、以理安立

  一、以正理安立是道

  《道炬论》及《广论》中所说的甚深和广大智慧,乃为正道,因为它是能到达果地菩提的现证。

  依于世俗中无误取舍的广大智慧及胜义中现证空性的甚深智慧,决定能现证无上菩提,因此安立是“道”。

  二、以理安立次第决定

  三士道所摄的一切诸道都需要遵照次第渐次修心而产生,前前为因、后后为果的缘故。

  比如,树有根、茎、枝、叶、花、果六位,需要依次而生,以根为因才能生茎,以茎为因才能生枝等。如是,三士道中,以前前修心为因,方能入于后后,由此成立修心次第决定。

  戊三、比喻

  一、道的比喻

  能够到达城市的大路,是道的比喻。《俱舍论》云:“道义云何?谓涅槃之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三士道是从凡夫地出发最终能到达佛地的完整道路,因此称为菩提道。

  二、次第决定的比喻

  《陀罗尼自在王经》中讲述了一个比喻:有一位善巧净治摩尼宝的大师,在得到有垢染的摩尼宝后,首先用灰洗涤,拿黑发织成的布反复擦拭;又用带辛辣味的浆水洗涤;之后用布裹着木棒再作擦拭,擦拭后又浸在药水里洗涤;洗完,再拿细软的布细心擦拭。最后连铜铁等的细小垢染也被净除无余。与此类似,欲证得远离一切垢染的断菩提,应当按照次第首先遣除粗垢,之后消除细垢,最后除尽极细垢。有从粗至细除垢的过程。

  结合三士道来说,首先应当遣除耽著现世的颠倒心,才能以后世为重,为求得后世义利,而精勤取舍因果,趣入十善业道;接着,要遣除耽著轮回盛事的乐执,才能发起出离心,趣入解脱道;再接着,要遣除唯求一己解脱的发心,才能发菩提心,趣入菩萨行;最后要遣除人我执和法我执,才能获得大乘解脱。总之,要依次遣除从粗至细的执著垢染,由此成立修行有决定的次第。

  其它经论所说的阶梯喻:经过下下阶梯,才能到达上上阶位,下下是趣入上上不可缺少的基础。

  以下士道为例,亲近善知识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只有如理地依止具德善知识,才能趣入佛法,因此首先宣说。在趣入佛法之后,应当思惟暇满人身难得,以此才能策励自心,发勤精进,修习正法,所修即是三士道。

  如果不脱离恶趣,就没有修学佛法的机会,更不能出离生死、成就菩提。因此最初应当修下士道。

  在修下士道中,如果贪著现世五欲,就不能对后世安乐生起猛利希求,也不能对恶趣苦生起真实怖畏。因此,首先应当思惟人身无常、恶趣痛苦,才能由此怖畏恶趣。以怖畏恶趣的心推动,才能至心皈依三宝,深信佛所说的因果道理,由此遮止恶业,行持十善,才能远离恶趣。

  丁四、广

  一、本论由于能诠的教理极为丰富,故所诠义极为广博,从初发心开始终至成佛之间的修行次第无不具备,故称为“广”。

  克珠杰大师赞叹说:“从阿底峡尊者传来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如教典派、教授派等,虽有多种《道次第论》,但如宗喀巴大师广略二论中所说的道之总体及一一支分,过去西藏无人道出。因此要明了,这是大师不共的稀有善说。”

  二、本论所化根机极为广泛,普被下、中、上三根。

  中下根人首先主要修习下士道和中士道,在奠定好了基础后,便能稳健地趣入上士道的修行。上根人欲求趣入上士道,也需要具足下士和中士二道的修心内涵,因此也有必要首先修习共下和共中二道。由于本论的所化范围极为广大,故称为“广论”。

  三、相对《略论》而说广。

  本论从始至终每一科的法义,都首先以正理证成,再广引经论加以证明;对于有疑惑之处,则运用容易领解的譬喻加以启发,遣除各类邪见;又引述噶当派祖师的语录,显发其中义理;最后总结全科要义。以广博而精细的方式,层层递进,逐步演绎。相对省略了破立及教证等的《略论》,可称本论为“广”。

  丁五、论

  论有改造和救护二义。修学本论可逐步地改造自心,也就是,由修学下士道,能把耽著现世的心态转变为希求后世的心态;由修学中士道,能把耽著轮回的心态转变为希求解脱的心态;由修学上士道,能把希求一己解脱的心态转变为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而且由遣除妄执人、法二我的分别,而现前胜义菩提心。本论的救护功能为:从恶趣救护到善趣,从善趣救护到解脱,从小乘涅槃救护到无上佛地。

  道前基础

  乙二、论义分二:一、造论支分 二、菩提道次引导

  丙一、造论支分分四:一、顶礼 二、立誓造论 三、劝请法器谛听 四、所讲之法及传讲方式

  丁一、顶礼分三:一、顶礼本尊 二、顶礼传承上师 三、顶礼之必要

  戊一、顶礼本尊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

  汉文:

  【敬礼尊重妙音】

  宗大师在造论之始,首先敬礼文殊本尊。“南无”,义为敬礼。“姑如”,义为尊重或上师。“曼殊廓喀”,义为妙音。“耶”,义为向或对于。

  文殊菩萨是宗大师生生世世形影不离的本尊。《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在显现中,是久远以来持续不断依止的本尊。”宗大师在累世中一直得到文殊菩萨的慈悲摄受。这一生,文殊菩萨同样显现欢颜,慈悲摄受。在一切显密佛法的关要方面,宗大师都是在文殊菩萨前谛听教授而断除增益的。因此,首先敬礼文殊菩萨。

  “姑如”有无上和沉重二义,合译为尊重[4]。从功德方面说,成为一切众生中的无与伦比者,或成为众生的怙主,故称为“尊”;具有广大功德,贪嗔等烦恼不可动摇,故称为“重”。或者解释为如同巍然屹立的须弥山王,任何违缘不可动摇,成为众生堪能依止的极稳重所依境,故称为“重”。

  “曼殊廓喀”,义为妙音。“妙”指断德自性身,由于除尽了二障习气粗涩,故称为“妙”;由于从智慧法身中流现妙音,故以“音”表示智慧法身。或者解释为,“妙”指断德自性身和智慧法身;“音”指听闻便能开启智慧的悦意之音。

  戊二、顶礼传承上师分五:一、顶礼释迦牟尼佛 二、顶礼弥勒、文殊二菩萨 三、顶礼龙猛、无著二菩萨 四、顶礼阿底峡尊者 五、顶礼其他上师

  己一、顶礼释迦牟尼佛

  【俱胝[5]圆满[6]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前三句分别顶礼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主要从因方面赞叹佛身,从作用方面赞叹佛语,从体性方面赞叹佛意。

  “妙善”,是指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菩提心是深广二道的正因,能从中出生大菩提,故称为“妙”;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初善、中善、后善。发起菩提心是初善,增长菩提心是中善,圆满菩提心是后善。或解释为,以菩提心摄持的身语意行,前行、正行、后行无不妙善,故称为“善”。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是赞叹成就佛身的因行圆满。佛身是由圆满集聚无量微妙善行而生,故极微妙。《无垢称经》中说:“诸友伴,如来身者,从百福生,从一切善法生,以无量善道生。”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是赞叹佛语作用圆满。“希愿”,指一切现前及究竟的愿求。《维摩诘经》中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说法,众生普能获得与自己根机相应的领解,因此称佛音为“令一切根机满足音”。无边的众生依止佛陀圆音,能现前成就增上生,究竟获得决定胜,因此佛语是“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观见无余所知意”,是赞叹佛意体性圆满。“无余所知”,即一切如所有义和尽所有义。由于断尽了烦恼障和所知障,佛心无著无碍,普能照见一切所知。因此佛意是无余观见所知的体性。

  “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意即,在身语意至极圆满的释迦尊主前,稽首恭敬而礼。佛陀是释迦种姓中的尊主,故称“释迦尊主”。“稽首礼”,是以自己最尊贵的头部礼拜对境卑下的双足,表示极虔敬的态度。

  释迦牟尼佛从因地发菩提心开始,多生累劫修行佛道,离一切过,证一切德,由此成就了遍智佛果,照见一切所知。所以佛无余了达成就菩提的正道,并能照见一切众生的根机意乐,由此就成立佛具有能满足众生一切希愿的能力。而且佛初发菩提心,中间积资,最终成佛,都是为利众生,因此一定有满足众生希愿的意乐。由于佛具足满足众生希愿的意乐和能力,便成立一切佛语都是成满众生希愿的言教。

  对于这一甚深意义,凡夫以自力无法通达。因此,宗大师以智慧力将一切佛语现为教授。其中,能成办增上生的佛语归纳在下士道的法类中,能成办决定胜的佛语归纳在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法类中。

  佛之成就菩提,是由离一切过、证一切德。我们欲成就菩提,同样应当离一切过、证一切德。而这又需要依循道次第,渐次修心。首先修习下士道,在具足了下士功德的基础之后,再趣入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行。以前前为基础,趣入后后,渐次离过修德,最终修成身口意圆满的佛果。这是本颂给我们的启示。

  己二、顶礼弥勒、文殊二菩萨

  【是无等师最胜子,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礼阿逸多与妙音。】

  于无等大师的最胜心子、荷佛一切事业重担、于无量世界中化现游戏的阿逸多与妙音二位大士足前,我至诚恭敬地顶礼!

  “无等师”,即本师释迦牟尼佛。世间一切成就的总和,比不上释迦佛的一分,因此是世间无等。释迦佛的悲心无比深广,发了如白莲花般的五百大愿,摄受浊世苦难众生,超胜其他诸佛,因此是发愿无等。释迦佛以自在力宣说缘起性空,世间无人能说,因此是说法无等。

  由于佛陀能无误地宣说诸法实相,化导无数众生,使其直接或间接趣入涅槃,因此称佛为大师。《瑜伽师地论》云:“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

  “最胜子”:文殊和弥勒两位大士,并非如声闻般的佛之语子,而是现前了世俗、胜义菩提心,居于有学道最高位十地的佛陀最胜意子。

  为什么称两位大士为“法王子”呢?因为两位大士荷担了一切佛陀事业的重担。当年,在王舍城南方布玛萨瓦山,百万菩萨云集一处,由弥勒、文殊、金刚手三大菩萨结集大乘经律论三藏。甚深法藏是由文殊菩萨结集,广大法藏是由弥勒菩萨结集,而且弥勒菩萨撰造五部论典,开显了一切大乘法藏的密意。佛陀事业的根本,是转正*轮,接引、成熟、解脱众生。释迦佛一代时教的结集者、继承者和弘扬者,就是弥勒和文殊,因此说荷担了佛陀一切事业担。

  两位大士在浩瀚如海的刹土中,或者化现佛身,或者化现菩萨身,或者化现比丘身,或者化现居士身,总之为普度十方世界的无量众生,示现千百亿化身。比如汉地杜顺和尚是文殊化身,布袋和尚是弥勒化身,藏地无垢光尊者、萨迦班智达、宗喀巴大师是文殊化身,印、藏、汉三地的祖师很多都是二大菩萨的化身。

  “阿逸多”,即弥勒菩萨,义为无能胜。此菩萨修习慈心三昧,无人能比,故称无能胜。“妙音”,即“文殊师利”之义,又译为“妙吉祥”。

  己三、顶礼龙猛、无著二菩萨

  【如极难量胜者教,造释密意赡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7],我礼龙猛无著足。】

  在对于极难衡量的佛陀《般若经》教义,如实造论阐释其密意,由此成为南赡部洲庄严,名称普扬三地的龙猛和无著二大菩萨足前,我至诚恭敬地顶礼。

  佛陀是一切有情中的殊胜,故称“胜者”。“教”,即《般若经》。“极难量”,指《般若经》密意甚深,极难测度。如同佛成道时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得犹如甘露之妙法,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佛陀现证的大无为法,为谁宣说亦难了知,因此是极难思量的教。

  佛涅槃后,大乘甚深、广大的圣教能在南赡部洲兴盛、弘扬,端赖龙猛、无著二位大士撰造诸论,开显大乘教的密意。其中,龙猛菩萨得到文殊菩萨摄受,以智慧力撰造了中观六论及赞聚等,开显了大乘甚深法藏的密意;无著菩萨在兜率天得到弥勒菩萨亲传,将弥勒五论弘扬到人间,又亲自撰写《瑜伽师地论》、《宝性论释》、《阿毗达磨杂集论》、《摄大乘论》等,开显了大乘广大法藏的密意。颂中,“如”,是如实的意思,佛陀圣教的密意如此,二大士也如实地解释,因此是“如教造释”。

  “赡部严”,即成为南赡部洲的庄严。“严”,有自性庄严、开显庄严、严饰庄严三种。从严饰和开显庄严来说,像日月是天空的庄严,鲜花是大地的庄严,龙猛、无著二大士是南赡部洲的庄严。又如明镜能显示庄严的身像,称为“开显庄严”,佛陀所说的大乘经自性善妙,以龙猛、无著的诸多论典能显示佛陀契经的真实义,因此是开显佛法深广义的庄严。

  己四、顶礼阿底峡尊者

  【摄二大车善传流,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敬礼持彼然灯智[8]。】

  前三句要连在一起看。第四句“持彼”的“彼”,就是前三句所说的教授藏。

  含摄了从二大车所传来的甚深见派和广大行派无有错谬、具足圆满道之心要的教授宝藏,在其持有者——胜燃灯智足前,我至诚恭敬地顶礼。

  “二大车”,指甚深见派与广大行派的开创者——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此二派所传承的教授,都传到阿底峡尊者,因此尊者成为深广法藏的大持藏者。

  己五、顶礼其他上师

  【遍视无央佛语目,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敬礼此诸善知识。】

  “贤种”,义为具善缘者。不具善缘就遇不到殊胜具德善知识,不能称为“贤种”。

  在具有遍视无边佛语的广阔慧眼,成为诸善缘者趣往解脱的最胜阶梯,由悲心驱使、以诸方便善为开显道次第的诸善知识足前,我至诚恭敬地顶礼。

  颂中“目”是能见义,比喻了达无边佛语的智慧。“阶梯”是能通向义,比喻善知识是有缘者趣往解脱的殊胜助缘。“悲动”,显示了说法动机,即善知识唯一由大悲发动,而开显菩提道的修心次第。

  戊三、顶礼之必要

  在造论的最初,首先礼敬本尊和传承上师,能得到殊胜加持,使造论在初中后三时吉祥顺利,遣除一切违缘。

  从自利和利他两方面来说,恭敬顶礼本尊、上师,能集聚广大资粮,使自心与圣者相应;而且,自己以身垂范,敬礼本尊、传承诸师,也能使他人生起信心,效仿随学,因此能起到感化他人的作用。

  又从显示法源清净来说,对道次第诸传承上师虔诚礼敬,也表明本法不是自己臆造,具有清净的来源。

  丁二、立誓造论

  【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辨教义力,

  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如今,勤修瑜伽的人大多缺少听闻;而广闻者又不善巧实修的关要;人们大多以片面的眼光看待佛语;又缺乏以理辨别教义的能力。因此,便远离了具足圆满教法心要的殊胜教授——智者所欢喜的善妙正道。见此情形,我(宗喀巴大师)发心阐释此殊胜大车的道轨——菩提道次第。由此,我的内心充满了欢喜。

  颂中前四句列举了宗大师所处时代,修行者中存在的四种过失:一、寡闻盲修;二、多闻不善修要;三、片面了解佛法;四、缺乏以理辨别教义的能力。以下分别解释:

  一、“今勤瑜伽多寡闻”,是说寡闻盲修之过。这一类人在没有多闻教法时,就急于念诵、打坐、闭关实修,但是不明教理的盲目修行,有很大的危险性。萨迦班智达曾经说:“无闻之修行,如断臂攀岩。”意即,缺少听闻的修行,就像没有双臂的人妄图攀上山岩,只会毁坏自己。

  《扎嘎山法》中说:“能否以三学道解脱自相续而获得涅槃果位,完全依赖于闻法;能否速疾获得佛果,也依赖于广闻与否。”因此,如果不具足对圣教的多闻,就不能由听闻断除增益,而对所修习的道产生定解,由此一切依靠三学之道所获的果位便不可能获得。

  二、“广闻不善于修要”,是说虽然听闻广博,却没有善巧地掌握修心的关要,仍然偏离了智者所欢喜的妙道。

  《扎嘎山法》中说:“有些修行人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牙齿脱落、满面皱纹的垂暮之年,仍旧一门心思地用在与别人的口头辩论上,虽然被人们美其名曰为智者,实际上他们的修行境界甚至连最起码的对现世的厌离心也没有。”

  三、“观视佛语多片眼”,是指片面了解佛法的过失。比如偏于大乘,就认为不必学习小乘;偏于小乘,就不接受大乘;偏于密宗,就舍弃显教的学习。本来,佛所说的每一分教法都是成佛之道的支分,在佛语中包含了从凡夫地直至成佛之间的所有修道次第。但修行者由自身的认识有片面性,而堕入片面修行佛法的过失中。

  四、“复乏理辨教义力”,是指修行者缺乏以理辨别教义的能力,比如,不能依靠教理辨别善恶、苦乐、世间与出世间、大乘与小乘、世俗与胜义等等。

  由于上述的四种过失,便远离了智者所欢喜的妙道——“圆满教要胜教授”。“圆满”,是指具足道的一切部分;“教要”,是指具足圣教的关要;“胜教授”,是指具足四种殊胜的教授。也就是从阿底峡尊者传来的教授,能使学人通达一切圣教彼此无违,能使一切圣言显现为修心教授,能易于获得佛陀的密意,能自趋息灭谤法罪行。像这样完整无缺、具足关要、具备四种殊胜的教授,就是智者所欢喜受持的妙道。

  宗大师看到修行者有这四种过失,而远离了智者所喜的妙道,心中生起了悲愍。由大悲驱使,发心解释菩提道修心次第的内涵,故说“见已释此大车道”。“大车道”,是指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其中完整地含摄了显密教法,是从凡夫地开始趣往佛地的大道,因此是“大车道”。宗大师这部《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广释此论的显教部分,而另一部《密宗道次第广论》,则是广释此论的密教部分。

  问:为什么宗大师由发心阐释道次第,而心意遍勇喜呢?

  答:如《庄严经论》所说:“施与悲共起,能令菩萨乐,三界中乐受,比此无一分。”即一位菩萨没有丝毫希求现世回报和后世异熟的心理,完全是为利他、由大悲摄持而发起布施时,这一善行能令菩萨获得无与伦比的安乐。一切三界中的有漏乐受与大悲布施所生的安乐相比,百千万分不及其一。又如《入中论》所云:“且如佛子闻求施,思惟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即菩萨仅仅听到求乞的声音,心想:“他来向我求乞,我能给他安乐。”以此思惟所引发的欢喜已经胜过小乘圣者入灭尽定的安乐,何况菩萨布施内外财满足乞者,其安乐程度更是无法言喻。以此类推,宗大师撰造本论不夹杂自利心,纯粹是大悲心,而且由撰造本论,能使无数有缘者趣入智者所喜的妙道,能将上、中、下各类根机,暂时安置于增上生善趣、究竟安置于决定胜解脱、成佛之中,这是无数倍胜过布施外财的大法施。因此,此时宗大师的内心充满欢喜。

  以上是宗大师自述立誓造论的发心。圣士夫通常不轻易建立誓言,只要是通过正确观察而建立的誓愿,就会像石上刻字一样,永不改变。造论之前首先立誓的必要是:由坚定立誓就不会中途退转,而能圆满完成。至尊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说:“何人事前所承诺,终无变更誓坚定,若坚誓愿获自利,他众亦信此人语。以善观察所承诺,坏劫之际亦不舍。”

  丁三、劝请法器谛听

  【诸有偏执暗未覆,具辨善恶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9],诸具善者专励听。】

  此颂前三句列出了本论法器的三种德相。第四句是劝请法器听闻。

  本论法器应具的德相,正如《四百论》所说:“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即应当具足三相:质直、具慧、希求法义。

  一、质直:对应“诸有偏执暗未覆”。“偏执”,是指贪著自宗、憎恶他宗的偏袒分别。学人的内心没有被偏执黑暗覆蔽,正直而住,是“质直”的德相。

  二、具慧:对应“具辨善恶妙慧力”。也就是具足辨别善恶、苦乐、真妄、大小等的妙慧力。有妙慧力如理抉择,无误取舍,才能趣入修行。

  三、希求法义:对应“欲令暇身不唐捐”。也就是欲使自己的暇满人身实现最大义利,而一心希求法义。有这种对法义的希求心,就能趣入本论所说的修心次第。

  具备以上三种德相,就是所谓的具善缘者。宗大师在此处劝请当时及后世的善缘者:“专心地听受能成就无上菩提的支分圆具的道次第。”虽然宗大师撰造本论距今已有六百年之久,但其悲心愿力超越时空,因此此颂也是劝请我们专心谛听此法。我们在听闻本法时,应当生稀有心、殷重心,与宗大师的心相应,与道次第相应。

  “专励听”的涵义,在本论“正闻轨理”中将详细解释,此处不赘述。

  丁四、所讲之法及传讲方式分二:一、认定所讲之法 二、传讲方式

  戊一、认定所讲之法

  【此中[10]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11]所诠诸法。】

  先解释从“此中”至“无所缺少”之间的内容。

  在阿底峡尊者撰造的《道炬论》中,完整地含摄了一切佛语的关要,及龙猛、无著二大车所建立的道轨,是趣往一切种智地位之胜士的修法规范,内含上中下三种士夫一切行持的所有次第,无所缺少。

  一切佛语为三转*轮,其扼要是三藏的所诠义——戒定慧。《道炬论》中总摄了戒定慧三学。

  “大车”,即大乘宗派的开创者或大乘导师。安立大车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佛亲自授记的示现为人身的士夫;二、是圣者菩萨;三、不依其他论师的论典,唯以自力开显佛经密意。

  龙猛菩萨就是佛陀亲授记莂、示现为人身的圣者菩萨。佛在《楞伽经》中授记:“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于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国。”明显授记龙猛是弘扬大乘、能破有无边的初地圣者。在其他佛经中,也有授记龙猛为七地菩萨或者佛陀化身。再者,龙猛菩萨并没有依靠其他论师的教证和见解,完全是凭自力撰造《中论》等中观理聚论,而开显《般若经》的密意,由此建立了甚深见派的道轨。因此,后世尊称龙猛菩萨为大车。

  无著菩萨同样是佛所授记的圣者。佛在《文殊根本续》中授记:“无著比丘者,善巧诸论义,了不了义经,分别为多种。”无著菩萨以自力撰造了《瑜伽师地论》等论典,在万法唯识的基础上,安立一切大乘道的广大修行,从而开创了广大行派的道轨。

  如是甚深见派与广大行派的二大道轨,都无有剩余地含摄在《道炬论》中。

  “往趣佛地的法范”,是指大乘的菩提心与止观法门。“范”,是铸造器物使用的模子,引申为规范、法则之义。《道炬论》中,不仅具足了大乘胜士的法范,还完整具足了三种士夫一切行持的所有次第。

  “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所诠诸法”:在依《道炬论》所诠菩提道次第的门径中,引导具善缘者趣入佛地的修行之理,即是此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诠释的法类。

  戊二、传讲方式

  在佛陀和佛弟子的传法当中,佛陀是以三神变传法,也就是以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而说法。具体为:佛以身业显现种种神变,令众生生起信心;佛以意业彻知众生的心行;佛以语业契合众生的根机、意乐,应机施以教授,令其趣入修行。这三者是佛陀身、意、语的作用,首先以神通引导,其次以记心了知所化根机,再次以教诫令所化修行正道。

  在佛弟子中,弥勒菩萨是以大海波浪式的传讲方式演说圣法,也就是,首先安立全论的主体,再对主体中的每一支分层层演述,就像海浪从大海的中心展开,层层推演广大。

  世亲菩萨的《论议正理释论》是以五窍诀的方式说法。五窍诀为必要、略说、解义、连结和辩答。一、“必要”:在讲法之前,首先总说学习本法的必要性;二、“略说”:概略地总明全论的要义;三、“解义”:逐字逐句地解释论义,使学人准确地把握论文字句的涵义;四、“连结”:在科目和科目之间、段落和段落之间,作意义上的连结,使学人能把握住全论脉络;五、“辩答”:针对学人存在的疑惑或论中的难题,先设疑问,再作解答,由此遣除疑惑,引生信解。宗大师在《现观庄严论·金鬘释》中说,这是世亲菩萨从弥勒菩萨那里得到的传授。此外,很多密法是以六边四理的方式传讲。

  还有论师应机施教,对上根者只说论名,对中根者宣说总义,对下根者着重讲解词句。也有论师以问答的方式开演法义。

  在汉传佛教诸宗派中,天台宗以五重玄义讲经。五重玄义是:一、释名,解释经名的涵义;二、辨体,辨明全经以何为正体;三、明宗,阐明此经的宗趣;四、力用,阐述此经的作用;五、教相,说明此经属于何教。华严宗则以十门分列讲解佛经。又,永明大师所著的《宗镜录》是以问答方式演说法义。

  【此中传有二派释仪,胜那兰陀诸智论师,许由三种清净门中,诠释正法。谓轨范语净,学者相续净,所说法清净。后时止迦摩啰室啰,圣教盛行,彼诸智者,则许三种而为初要。谓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规理,今于此中,应如后释。】

  在印度圣境,有那兰陀寺和戒香寺两种传法方式。那兰陀寺的智者按照五圆满讲经,又按照造论五支讲论,以三清净传法,即轨范语言清净[12]、学者相续清净、所说法清净。

  继那兰陀寺之后,戒香寺的佛教极为兴盛。那里的智者认许三种为最初关要,具体是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及如何讲闻本法的规理。现在这里传讲道次第,应当按照戒香寺的讲规阐释。

  “许三种而为初要”:“初要”,即最初的关要。戒香寺的讲法,是在讲述了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规理之后,再开讲“如何以教授引导学徒的次第”。前三者就是以教授引导之前的最初关键。为什么说是关键?因为首先开示造论者和论典的殊胜,能使学人生起信心,而具有信心才会引发求法的欲乐;其次,交待传讲和听闻的轨理,法师方面要了解怎样与弟子和法相应,要遵循传讲的规律,弟子方面也要相应法师和法,遵循听闻的规律,双方都如理如法,就能最大程度获得讲闻的功德。因此,这三者是以教授引导之前的最初关要。

  问:为什么本论要依后一种讲法而传讲呢?

  答:因为阿底峡尊者是戒香寺的大班智达,很多当代噶当派大德都遵循戒香寺的讲轨以四种殊胜传法。宗大师撰造本论是诠释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自然应当遵循戒香寺的讲法。实际上,在此传讲方式中,也包含了那兰陀寺的讲法。也就是,在“正法殊胜”中包含“所说法清净”,在“如何讲闻规理”中有讲、闻两方面,分别包含“轨范语言清净”和“学者相续清净”。

  以上宗大师认定了所讲之法及传讲方式。此处含有甚深的教诲,虽然作为大成就者,随心所欲都不违越规律,但宗大师并没有另创讲法。他忠实地遵守了传承上师的传讲规律,教育后人应当尊重传统。

  在印、藏、汉三地的佛教中,很多讲闻、念诵、观修、参禅等的规矩,都是成就者以智慧观察因缘而制定的。凡夫不可能超过成就者,因此对于成就者制定的规则,不能随意改变,应当继承并发扬光大。若不遵循先德传统,随欲而为,则容易使正法隐没,邪法增盛,导致一团混乱。

  因此,讲闻佛法应当遵循传承规矩,只有秉持各宗传统,才能保证讲闻清净。

  在传讲论典时,还应当注意把握规律。以世亲菩萨的传讲方式来说,第一、要说明学习此论的必要性,使学人明确学习的目的,不致于盲目无主;第二、要概略地交待全论的要义,使学人了解本论的主题;第三、要逐字逐句地消文释义,这是因为没有明了文句的涵义,就不能依文句意义思惟观察、归纳要义,而引生定解;第四、要注意前后的连结,显示全论的脉络;第五、要解答疑问,帮助学人产生信解。像这样的传讲规则,都是先德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我们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传讲佛法,不遵循规矩,随心所欲,可能会出现很大的过失。

  丙二、菩提道次引导分四: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 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由是菩提道次引导分四: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今初】

  由于《菩提道次第广论》是遵循印度戒香寺传讲佛法的方式,因此此处的“道次第引导”分四个步骤:

  一、为显示法的根源清净,而开示造者功德殊胜。

  二、为使学人对于本教授生起恭敬心、尊重心,而开示本法的殊胜。(开示造者和法的殊胜之处,能引发学者的信心及听受此法的意乐。)

  三、交待如何讲闻具有这二种殊胜的正法。(“二种殊胜”,指造者殊胜和法殊胜。)

  以上这三步是传讲最初阶段的关键,做到位了就有传法良好的开端,由此正式传讲,讲闻双方都能成就大利益。

  四、此后是正式开演如何以教授引导学人的次第。

  丁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分二:一、总说 二、分说造者殊胜

  戊一、总说

  【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现观庄严》[13]所有教授。别则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

  总体上说,这部道次第教授,即是至尊弥勒菩萨所造《现观庄严论》中的所有教授,特别说,开演道次第的教典是《菩提道炬论》。

  【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复即是大阿阇黎胜然灯智,别讳[14]共称胜阿底峡。】

  因此,《道炬论》的撰造者,即是此处“显示造者殊胜”中的造者,他就是大阿阇黎胜燃灯智,特别共称为胜阿底峡。(这是格鲁派大成就者金刚持的解释,此句不能解释成《道炬论》的造者为本论造者。)

  戊二、分说造者殊胜分四: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 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 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 四、结文

  【其殊胜分三: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

  【今初】

  首先解释受生殊胜。

  己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

  【如拏错大译师所造《八十赞》云:“东萨贺[15]胜境,其间有大城,谓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为有金幢。其宫极广博,受用位饶盛,等支那国王。”】

  拏错大译师为阿底峡尊者的弟子,在他撰造的《八十赞》中描述尊者受生的情形为:

  在圣境印度东方的殊胜国境里,有一座名为“次第聚落”的大城。城中有一王宫,由无数金幢严饰,故称“金幢宫”。王宫极其高广,城中的受用极为富饶圆满,国势强盛,堪与汉地国王媲美。(仲敦巴尊者所著的传记中描述:这座大城中,有一亿人口,游乐的园林有七百二十处,洗浴处有二万五千处,多罗树有五万六千棵,从四面围绕全城。大城有七重城墙,城中有三百六十座桥梁,金幢有二万五千座,王宫中的金顶有十三个。)

  “受用位饶盛”,即受用丰饶、国势强盛。

  【“其国王善胜,妃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莲藏月藏,并其吉祥藏。太子莲花藏,有五妃九子,长子福吉祥,现时大善巧,称为陀那喜。幼子吉祥藏,比丘精进月,次子月藏者,即现至尊师。”】

  该国的国王名为善胜,王妃名为吉祥光,生有三子,名莲花藏、月藏和吉祥藏。太子莲花藏娶了五个妃子,育有九子,长子名叫福吉祥,是当时一位大智者,称为陀那喜。善胜王的小儿吉祥藏,即比丘精进月,善巧密法,证得生起次第三摩地,能化现坛城,传法灌顶;次子月藏王子,即现今的至尊上师阿底峡尊者。

  己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分二: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 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

  【获得功德事理分二: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 今初】

  阿底峡尊者成就的殊胜功德,分为教、证两方面阐述。

  庚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分三:一、通达共同明之功德 二、修学密宗之情形 三、出家修学内明

  辛一、通达共同明之功德

  【如《赞》云:“二十一岁中,善巧六十四,技术[16]及一切,工处善构言[17],及一切诸量[18]。”谓于二十一岁以内,学习内外四共明处,声明、因明、工巧业明及医方明,善巧究竟。】

  如《八十赞》所说:“尊者从3岁至21岁间,善巧六十四种世间技艺及一切工巧明,也善巧声明和因明。”这是说,尊者在21岁之前,学习内外道共同的四种明处,均得彻底通达。不但是大五明中的共同四明,就连世间的小五明也通达无余。

  【特如大卓龙巴云:“十五岁时,仅闻一次《正理滴论》,与一黠慧戏论外道兴辩,令彼堕伏,美誉遍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大卓龙巴所说,尊者在15岁时,只听过一次《正理滴论》[19]。当时和一位聪明戏论外道展开辩论,结果胜伏对方,美名遍扬。

  问:此处应当专门叙述尊者佛法上的成就,为什么说世间方面的成就呢?

  答:大乘佛教是真俗圆融、救世利他的大教,身为菩萨,不但要有通达胜义的智慧,还要有通达世俗的智慧及通达饶益有情的智慧。《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若不勤学五明处,圣亦难证一切智,故为调伏及摄他,并自悟故而勤学。”按照各方面的必要来说,为了调伏不归信佛教者,菩萨应当寻求声明和因明,具备了语言成就及以理辩论的能力,才能调伏外道和世间人,引归佛教;为了摄受已归信佛教者,菩萨应当寻求工巧明和医方明;为了令自身觉悟,菩萨应当寻求内明。总之,为了成就一切种智,菩萨应当遍学五明,若不勤学五明,圣者也难以证得一切种智。

  辛二、修学密宗之情形

  【于其黑山道场,瑜伽自在、亲见欢喜金刚尊身、获得金刚空行佛母授记之尊重——罗睺罗毱多前,具足请受一切灌顶,立密讳为智密金刚。】

  在黑山道场,有一位名叫罗睺罗毱多的上师,是瑜伽自在的尊者,亲见欢喜金刚本尊,并获金刚空行母授记。尊者在其座前请受一切灌顶。

  经十三日,罗睺罗毱多上师昼夜为尊者降下教诫法雨,并取密号为智密金刚。

  【二十九岁以内,于多获得成就师前,习金刚乘教典教授,善巧无余。于诸密咒唯我善巧,作是念已,诸空行母于其梦中,陈示众多昔所未见密咒经函,摧其慢意。】

  21岁至29岁期间,尊者在多位获得成就的上师座前,修学金刚乘教典教授,所学均善巧无余。这些上师中,有哲达日、菩提妙、阿哇得得哇等。

  一晚,尊者梦中在班智达自在称上师座前,听受了密续十万零四百五十一颂。之后,他想:“密宗方面只有我最通达了。”当时,空行母们在梦中向他陈示他前所未见的许多密宗经函,由此摧伏了傲慢。

  辛三、出家修学内明

  以下叙述上师、本尊劝请尊者出家的情形。

  【此后尊重及诸本尊,若寤若梦,随其所应,劝云:“若出家者,则于圣教及诸众生,起大饶益。”依是劝已,如《赞》中云:“共称汝亲教,为加行道者。”随请大众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20]者、厥号戒铠,为亲教师,而正出家,其讳又名胜然灯智。】

  此后,上师阿哇得得哇及诸本尊——黑日嘎、度母及释迦佛等,或于醒时,或在梦中,劝请尊者说:“你若出家,对圣教和众生能作大饶益。”依此劝请,如《八十赞》所说:“汝亲教师共称是加行道位的菩萨。”尊者当时祈请大众部一位获得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名为“戒铠”的持律上座,为亲教师,正式出家,法名“燃灯智”。该年,尊者29岁。

  以下叙述尊者出家之后学习内明的情形。

  【此后乃至三十一岁,习学相乘内明上下诸藏,特于能飞聚落[21]法铠师前,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22],极善根本四部[23]教典,虽诸异部作受食等诸微细分,互舍取处,遍知无杂。】

  尊者在29岁至31岁期间,学习法相乘内明上下诸部,尤其在能飞聚落法铠师前,十二年中听受了《大毗婆沙论》,对根本四部——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正量部的教典,极为善巧,就连诸部作受食等种种细微的取舍之处,也能毫无杂乱地无余了知。

  由此可见,尊者不但精通大众部的三藏,而且对上座部、正量部及一切有部的三藏也都通达无余。不必说经律论三藏大的方面,就连声闻十八部彼此之间的差别,比如受食法、净水法、缘起法、戒律得舍等方面的微细差别,也都毫无杂乱地完全了达。

  “受食”,即佛陀为遮止比丘的盗心,制定比丘必须在他人给予的情况下,方能接受饮食,不能擅自而取。

  以下总结尊者所得的教功德成就。

  【由是度越自他诸部宗海彼岸,故是无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枢要处者。】

  由此,阿底峡尊者度越了自他诸部宗义大海的彼岸,因此是于一切教正法中的关要,无倒无余通达的大智者。

  “自他诸部宗海”,指自部佛教内明的学处和共于世间其他四种明的学处,或者说,自部指中观自宗,他部指实有宗。“度越宗海彼岸”,是指自部和他部的一切宗义,悉皆透彻无余。

  庚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分三:一、戒学之成就 二、定学之成就 三、慧学之成就

  辛一、戒学之成就

  【获得证德事理者。总佛一切教法圣教,三藏宝摄,故证圣教亦须摄入三学宝中。其中戒学,至言及释数数赞为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处。故须先具戒学增上诸证功德。】

  阿底峡尊者获得证功德的情形,分别有戒定慧三学的成就,首先讲述尊者的戒学成就。

  总体上说,佛陀一切圣教法可归摄在经律论三藏宝中,其中,经藏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因此,证圣教也必须摄入戒定慧三学中。其中戒学,在佛经至言及释经密意的论典中,数数称赞是定慧二学等一切功德的依止之处。因此,在修习定慧二学之前,首先需要具足戒学增上的证功德。

  经论中,数数称赞戒为一切功德之基,如《宝积经》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净智。”《比丘珍爱经》云:“戒为一切功德基,戒为成就菩提因。”《亲友书》云:“佛说戒为众德本,如情非情依止地。(情即人畜等有情,非情即草木等无情。)”

  【其中分三。】

  戒学证功德,分为成就别解脱律仪、成就菩萨律仪及成就金刚乘律仪三种。

  【成就最胜别解脱律仪事理者。如《赞》中云:“尊入声闻乘门已,护戒如牦牛爱尾,具妙梵行胜比丘,持律上座我敬礼。”】

  尊者成就最胜别解脱律仪方面的情形,如《八十赞》所说:尊者自从入于声闻乘别解脱律仪之门后,护持净戒,有如牦牛爱尾,在具足梵行的胜比丘持律上座足前,我(拏错译师)恭敬地顶礼。

  【谓其正受圆满比丘诸律仪已,如爱尾牛,若尾一缕,挂著于树,虽见猎士将离其命,宁舍其命护尾不断。如是虽于一轻学处,尚宁舍命,防护不犯,况其所受重大学处,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上颂是说:自从尊者正受了圆满的比丘戒后,严谨守护所受律仪,其护戒的严密,如同牦牛爱尾,若有一丝尾毛挂在树上,即使见到猎人将要夺走性命,也宁可舍命,护着尾巴不断。像这样,尊者即使对很轻微的学处,也宁可舍命,护持不犯,何况所受持的重大学处,必定无少违越。由于护戒极其精严,成为戒德圆满的大持律上座。

  曾有人问尊者:“您出家后,去过俗人谈论世间法的场所吗?”

  尊者答:“他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从没有去过。”

  又问:“曾有亲戚来您这里吗?”

  答:“有过一次。当时我劝他们修功德,他们听不进去就离开了,其他没有来过。”

  尊者从不用手接受女人的东西。由于持戒精严,身体所具的戒香,远处都能闻到。

  【成就菩萨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度彼岸门已,增上意乐善清净,觉心不舍诸众生,具慧大悲我敬礼。”】

  成就菩萨律仪方面的情形,如《八十赞》中所说:尊者自从入于波罗蜜多门后,具有清净无垢的增上意乐,以菩提心不舍一切有情,在具足智慧和大悲的尊者足前,我恭敬地顶礼。

  “增上意乐善清净”,指善能清净唯求自利的小乘意乐,具足一味利他的大乘增上意乐。

  【总具修习慈悲为本,菩提之心众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师,多时修习,至尊慈氏及妙音尊,传授无著及寂静天,最胜教授。】

  尊者总的方面有修习以慈悲为本的菩提心的众多教授,特别方面,曾依止金洲大师长时修习二种最胜教授,也就是由弥勒菩萨传授给无著菩萨的教授,以及由文殊菩萨传授给寂天菩萨的教授。

  金洲是地名,相传为印尼的苏门答腊。以地名尊称大师为“金洲大师”。尊者从印度起身,航海历经十三个月,才到达金洲。从此,在十二年里,与金洲大师连枕共住,在上师座前总的听受了菩提道教授,特别受学《现观庄严论》一切教授,《集菩萨学论》、《入行论》等不共教授,清净增上意乐、修持自他相换世俗菩提心的不共教授。

  【如《赞》中云:“能舍自利以利他,为胜是即我师尊。”谓心发起爱他胜自菩提之心,以此愿心所引行心,受学菩萨广大妙行,学受随行所有学处,行贤妙故,能不违越诸胜者子所有制限。】

  如《八十赞》中所说:“能弃舍自身利益,而以利他为重,是我师尊的妙德。”意即,尊者内心发起了爱他胜己的菩提心,而且以愿菩提心所引的行菩提心,圆满受学广大的菩萨行,修学、受持、随行所有六度四摄的学处。由于行持贤妙,能不违越佛子的所有制限。

  尊者来到藏地之后,由于他心中真实生起了菩提心,因此无论谁看见都相信这是一位大菩萨。

  【成就金刚乘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金刚乘门已,自见天具金刚心,瑜伽自在获中者,修密护禁我敬礼。”成就观见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故。总赞为其瑜伽中尊,特赞如理护三昧耶,不越制限。】

  成就金刚乘律仪方面的情形,如《八十赞》所说:尊者自从入于金刚乘门之后,观见自身即本尊,成就金刚心,为瑜伽自在的尊主,修成密法而不外露,严护三昧耶戒。在如是成就金刚乘律仪的尊者足前,我恭敬地顶礼。

  “自见天”,指尊者见自身即本尊,成就生起次第功德;“具金刚心”,指尊者成就圆满次第,即成就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瑜伽自在获中者”,是总赞尊者为瑜伽中的尊主;“修密护禁”,是特赞尊者如理守护三昧耶,不违越制限,“修密”,即相续中成就密法功德而不显露,“护”,即如理守护三昧耶,“禁”,即禁止与三昧耶相违的行为。

  【亦如《赞》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无谄诳,犯罪不染尊。”】

  这也如《八十赞》中所说:由于尊者具足正知正念,从没有作意与戒相违之事,慎护心念,心无谄诳,因此从未以犯戒罪垢染污内心。

  “非戒”,即与戒相违之事。“正念”,是对所修习的教授明记不忘。《成唯识论》云:“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正知”,即能觉知自己身口意三门的状况。“谄诳”,“谄”即内心谄曲,隐藏自过,不作如实发露,“诳”即欺骗他人。

  以下总结尊者所成就的戒学功德。

  【如是于诸三种律仪净戒学处,非仅勇受,如其所受随行防护,不越制限,设少违犯,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如是净传,应知是诸通达圣语扼要智者,所喜爱传,随诸正士应当修学。】

  如是,尊者于别解脱、菩萨、密乘三种律仪的净戒学处,不但勇悍纳受,而且按照各种所受的学处,随行防护,不违越制限。纵然稍有违犯,也一定以各自还出的仪轨立即忏悔还净。要知道,尊者如是的清净传记,为一切通达圣教扼要的智者们所爱传唱。我们也应当跟随诸正士而修学。

  以上从三方面显示了尊者成就戒学的功德,即勇于纳受净戒,受戒之后严谨防护,稍有违犯立即还净。如同尊者本人说:“我自从入了别解脱门后,微细过患也未染上;入了菩萨乘,对菩提心的学处,出现过一两次过失;入了密宗金刚乘,虽然犯过很多过失,也都立即忏悔了,从没有不作忏悔而让罪业过夜。”据说,尊者走路出现了恶分别时,也立即取出一个木制的曼茶罗,如法忏悔。

  辛二、定学之成就

  【成就定学分二。共者谓由奢摩他门,得堪能心。不共定学者,谓具极稳生起次第。此复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尔时遥闻飞行国中诸空行母讴歌之声,心中亦有所忆持者。】

  尊者的定学成就有共与不共两方面。“共”指由寂止门,获得堪能心。(堪能心,即于所缘能任运安住之心。)“不共”指具有极为坚固的生起次第。又尊者在三年或六年当中修明禁行,尔时遥闻邬金空行刹土中诸空行母的讴歌之声,心中也有所忆持。

  “共”和“不共”有两种解释:一、从内外道的角度解释,由奢摩他门获得堪能心,是属于内外道共同的定学成就,而具足极为坚固的生起次第,则是内道不共的定学成就;二、从显密教的角度解释,以出离心和菩提心摄持的奢摩他,是显密共同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具足生起次第,是密宗不共的成就。

  “极稳”,即在生起次第方面,并非初步境界,而是修持已到极为稳固的境界。“三年或六年”,是由时间单位制定不同,而得出的两种计算结果。按照达兰那他所著的《印度佛教史》,古印度有计十二月为一年,也有计六月为一年,有这两种算法,故说三年或六年。“明禁行”,瑜伽士为增上明觉能力,行持常人不能做的行为。

  辛三、慧学之成就

  【成就慧学中,共者,谓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赞》中云:“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

  尊者成就慧学的情形也有共和不共两方面:“共”,指显教获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不共”,指密宗获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八十赞》所说:按照密乘教法衡量,尊者显然已是加行道位的菩萨。

  以上生圆二种次第的成就,分别归摄在不共定学和不共慧学中。这也是从主要方面宣说的,也就是,主要从一缘安住所观的角度,把具有生起次第归摄在定学成就中;主要从修持不坏智慧光明分获得三摩地的角度,把获得圆满次第三摩地归摄在慧学成就中。

  己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分二:一、从阶段而言 二、从功德而言

  庚一、从阶段而言分二:一、于印度所作事理 二、藏中所作事理

  【于圣教所作事中分二:一、于印度所作事理;二、藏中所作事理。】

  【今初】

  辛一、于印度所作事理

  阿底峡尊者一生所作的佛教事业,分为前期在印度所作的事业,及后期来西藏之后所作的事业。先讲述尊者在印度时所作的事业。

  【于胜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

  在尊者的传记中记载:有一段时间,尊者住在印度大菩提寺,修持慈悲和菩提心。那时候,每年在印度金刚座都有内外道聚集一处,举行大型辩论。凡是辩论败方的寺院和人,都要改归胜方所有。

  有一次,从印度南方来了一位持有十三把伞盖(伞是得胜的标志,十三把伞表示获得十三次胜利)的外道师,找到尊者挑战说:“你现在是佛教的教主,我是外教的教主,我们公平辩论,失败者要改入胜者的教派。”尊者一口答应,并请国王等作证明。结果尊者轻而易举就折服了外道师。外道师把十三把伞盖全部供养尊者,并顶礼尊者出家,入于佛门。他的徒众也都改信了内教。

  第二年,又来了一位持有七把伞盖的外道师,也败在尊者脚下。

  又有一年,有一位手持五把伞盖、极为擅长因明和声明的外道师来邀请尊者辩论。尊者答应了。

  午饭过后,布置辩场,内道在左,外道在右,国王坐在中间作证。当时,无数人集会围观。

  在辩论的最初阶段,智者们都能听懂。辩到中间时,只有三十个人能明白。此后,能听懂的人逐渐减到只剩下十五人、十人、五人,最后辩到极深细处,只有辩论双方能理解。

  外道师恐怕难以取胜,就提出声明中一颂的意义向尊者问难。尊者当时不能立即回答,就对外道师说:“请稍等片刻。”说完,起身进入寺院,在度母像前虔诚供养、祈祷,得到度母加持,忽然了解。尊者走出来应答,外道堕负,供养伞盖,顶礼出家。

  以上讲述了尊者在大菩提寺三次以法胜伏外道住持佛教的事迹。

  下面讲述尊者在印度住持圣教的情形。

  【即于自部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不分党类奉为顶严。】

  “自部上下圣教”,指佛教自部上层中观、唯识的圣教,下层有部、经部的圣教。

  就连佛教内部上下圣教未能了达、颠倒理解、具有疑惑的诸多垢秽,尊者也以智慧力善为清除,使得圣教得以兴盛弘扬。因此,佛教一切诸部不分宗派,都一致崇奉尊者为顶严。

  【如《赞》中云:“于大菩提寺,一切集会中,自部及他部,诸恶宗敌者,以狮吼声语,一切脑浆崩。”】

  如《八十赞》所说:在大菩提寺的一切集会中,于自部或他部具有过失的恶宗,尊者均以狮子吼声无余摧破。

  【又云:“能飞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24]中,出家不满百。四本部[25]全住,尊部无傲举,摩羯陀境内,一切寺无余,成大师四众[26],一切顶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顶中时,一切皆受教。”】

  在能飞城中,有二百五十位出家众,在戒香寺中,有不到一百的出家众,根本四部全都具足。尊者从不傲慢高举。当尊者已经成为摩羯陀地方所有寺院佛陀四众弟子的顶上宝珠,而贵为十八部顶严时,一切四众弟子都在尊者座前受教。

  那时候,在戒香寺殿堂前面的墙上,右面画有龙树菩萨的圣像,左面则画尊者的画像,表明尊者的功德等同龙树。又在殿堂的左右壁上,分别画了通达五明的智者和成就者,而尊者的画像画在二壁中,表明兼具智者和成就者的功德。按照印度当时的规矩,寺院的钥匙归属大智者掌管,尊者持有18把钥匙。后来,临去藏地时,钥匙已拥有108把。可见尊者在印度弘法利生的事业极为广大。

  辛二、藏中所作事理

  【藏中所作事理者。】

  尊者来藏地之后所作的事业情形。

  【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扎瓦贾精进狮子,及拏错戒胜,往印迎请。】

  西藏人称隔代关系为叔侄。“天尊师长叔侄”,是指阿里王智光和菩提光祖孙二人。“洛扎瓦”,义为译师。“贾精进狮子”、“拏错戒胜”是译师之名。“如其次第”等,即先是智光派精进狮子去印迎请,后又有菩提光派拏错再次迎请,由这两次迎请,才最终请到阿底峡尊者。

  西藏前弘期的佛教,经过朗达玛摧残之后,虽然在逐步地复兴,但还存在很大问题。一般的佛教徒,多数重视密法、轻视显教,尊重师长教授、轻视经论教义,另一方面也有人尊重戒律、毁谤密法,使得显密之间势同水火。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修行没有次第,在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本功德时,就径直趣向高深密法,没有通达诸法真理、仅仅依密法的文义行持诛杀等的恶法。

  当时的阿里王智光心怀重整佛教的愿望,召集阿里地方十岁以上的童子,进行考试,选取其中上等智慧的七人,令他们学经出家,并配给每人两位侍者,一同派往印度求法,迎请能饶益藏地有情的大德。

  到了印度,21人中有19人死于热病,只剩下宝贤和善慧两位译师。他们学好了显密佛法之后,就花钱请人代为询访大德,但没有找到可以迎请的人。

  后来,他们来到戒香寺,向人打听是否有能利益藏地的大德。

  有人说:本寺有一位以王子身出家的胜燃灯智,是一切佛教徒的顶严,末法五百年的第二遍知,可是你们不能迎请,此外没有人能饶益西藏。

  两位译师虽然知道尊者的功德极大,但都不敢迎请,只好返回藏地,向智光国王汇报了当时印度对佛教的看法及迎请大德的经过。

  他们说:“由于众生有根性利钝、福慧深浅等的差别,佛陀便应机施设大小、显密等诸宗教法的种种次第,实际上,一切佛法的义理互不相违。在印度圣境能够饶益藏地有情的大德,唯有戒香寺的胜燃灯智。这位尊者是一切佛教徒的顶严,如果能迎请到西藏,就可以饶益藏地无量有情。戒香寺的智者们都如是授记。”

  智光国王听了这番话后,打消了全部疑惑。当听到阿底峡尊者的功德时,他内心生起了极大敬信,下定决心迎请尊者。因此,他重新请来了译师精进师子,交给他十六两黄金和很多零散黄金,又配备一百多位眷属,一同去印度迎请尊者。

  译师和他的眷属们风尘仆仆,终于来到印度戒香寺。译师向阿底峡尊者供献黄金,并表达了迎请之意。尊者说:“我去西藏,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为黄金而去,但黄金对我毫无用处;二是我已具有了舍自爱他的菩提心,而我也没有。因此,我不去西藏。”说完把黄金还给了译师。

  译师拉着尊者的衣角悲哀哭泣,再三祈求尊者应允。尊者终究没有答应。

  印度天气炎热,藏人多不适应。一同前往印度的译师眷属大多数因热病而丧身,所带的钱财也快花光了。尊者说:“你们藏人委实令人悲悯。”

  后来译师回到藏地向智光国王禀告:自己没有能力迎请阿底峡尊者。

  智光国王安慰他说:“译师不辞劳苦,不惜身命,迎请不到也没有办法。现在可以迎请一位尊者以下的大德。”于是译师又带着五六位眷属,重新前往印度。

  智光国王为了准备迎请阿底峡尊者的顺缘,来到边境。不幸被外道王俘虏,关押入狱。他的孙子菩提光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带人前往营救,外道人多势众,营救未果。菩提光又另想办法以黄金赎人。他亲自与外道王晤面,外道王说:“如果你愿意放弃迎请尊者,建立我的教法,我不但不要黄金,还要重赏你。否则你要付给我等同智光身量的黄金,才可以赎取他。”

  菩提光等人四处收集藏人的资财,最后筹集到的黄金还缺一个头的量,外道王仍不肯放人。

  菩提光见到智光国王,说:“我现在就想办法去筹集不足的黄金。”

  智光国王笑着说:“有你这片心足矣。我年事已高,无始劫来不曾为佛法献身,今天能为佛法而死,很好!你把黄金都带到印度去迎请尊者。代我向尊者转告,我一心想的只有尊者和佛教,因此今天我在恶王手中献出生命。唯愿尊者一切生中慈悲摄受我,我只期望尊者能来藏地弘法,但愿尊者慈悲加持我这个老人,能在来世和尊者相遇。这是我的心里话。你不必要再牵挂我,要一心为圣教着想。”

  菩提光返回藏地后,想再继续寻找黄金。这时,他听到智光国王去世的消息,就停止了筹集黄金之事,一心考虑如何迎请尊者。后来,他请来持律比丘拏错戒胜,在恭敬供养之后,希望拏错能赴印度迎请尊者。拏错译师见菩提光叔侄如此尊重圣教,深受感动,就答应迎请尊者。

  此后的传记恐繁不述。总之,译师经过千辛万苦,殷勤迎请,终于请到了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弘扬佛法。

  以下叙述尊者来藏地之后成办佛教事业的情形。

  【菩提光时,请至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

  到了菩提光时代,终于把尊者迎请到了阿里。当时,菩提光献上三百两黄金,祈求尊者说:“现在藏地有情,因为没有得到善知识摄受,对甚深广大的义理只是随自己的分别彼此诤论,祈愿尊者遣除他们的疑惑。”菩提光又依显教两个问题、密教三个问题祈请说:“愿尊者把从弥勒、龙树二大士传来的教授、一切大乘的甚深之义,按照尊者自己所修,以文少义丰的方式,撰造一部论典。”以此因缘,阿底峡尊者总集一切显密要义,归纳为修行次第,撰造了《道炬论》等,而重兴教法。

  【此复住于哦日三载,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从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

  以后,尊者在阿里住了3年,在聂塘住了9年,在卫藏住了5年,前后共17年的时间里,为有缘善士开示了一切显密教典的教授,将已隐没的佛法重新建树;稍有留存的仪轨,令其增广、具体;为诸邪见垢秽染污的部分,全部善为清理。由此令圣教远离垢染,恢复清净。

  【总之,雪山聚中前弘圣教,谓圣静命及莲华生,建圣教轨。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达扼要,以是因缘,谤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教法,为莲花戒大阿阇黎善破灭已,抉择胜者所有密意,为恩极重。】

  西藏佛法始自第二十七代王朝拉托托日年赞时期,那时有《百拜忏悔经》与神塔小像印模,落于王宫之顶,这是正法的开端。到了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时期,派遣译师囤弥桑布扎前往印度学习声明、文字等,创立了文字,并将二十一种观自在经续和玄秘神物等译为藏语。后来,藏王松赞干布娶了汉地和尼泊尔的两位公主为王妃。当时把两尊释迦佛像等许多三宝所依请至西藏,并修建了以拉萨大昭寺为主的许多寺庙,从此开创了西藏佛教。

  到第三十八代王朝赤松德赞时期,藏王迎请莲花生大士和静命菩萨等108位班智达入藏,建造了桑耶寺。而且由大译师贝若扎那等108位译师学习翻译,译出印度经续论典。不到几年,三藏已粲然大备。藏王赤松德赞又请静命菩萨,度有福德和智慧的七人出家,受具足戒。从此西藏出现了自己的僧团。当此之时,西藏佛教十分兴盛,建立了圣教的正轨。

  后来,有位汉地和尚摩诃衍,对空性的了解并未到达扼要,由此因缘,毁谤布施等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了教法。直到印度大阿阇黎莲花戒论师来到藏地之后,对这一邪见善为破除,抉择了胜者佛陀的所有密意,才使佛法重新兴盛起来。因此,莲花戒论师对藏人的恩德极为深重。

  【于后弘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义,于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为此善士,善为破除,复能殄灭诸邪执著,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

  在西藏佛教的后弘期,有一类自诩为智者和瑜伽师的人,因为颠倒执取密续的法义,而对佛教根本的清净梵行做了严重损害。为此,阿底峡尊者善为破除,且能灭除种种邪执,令正确无倒的圣教得以弘扬兴盛、增长广大。因此,尊者的深恩重德普遍荫覆西藏的一切众生。

  以上讲述了阿底峡尊者在印藏两地所作的佛法事业。下面讲述尊者撰造论典、摄受弟子的情形。

  庚二、从功德而言分二:一、造论之功德 二、摄受弟子之功德

  辛一、造论之功德分二:一、尊者圆具造论三因 二、摄义

  壬一、尊者圆具造论三因

  【如是造论,光显能仁所有密意,复有三种圆满胜因,谓善所知五种明处,及具教授,谓从正遍知辗转传来,于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并得谒见本尊天颜,获言开许。此等随一虽能造论,然三全具极为圆满,此大阿阇黎三皆备具。】

  如是,佛教论师造论光显佛陀密意,又有三种圆满之因:(一)通达五明;(二)具足教授;(三)获得本尊开许。这三种因只要具备一种就能造论,而三因全具是极圆满的。阿底峡尊者圆满具足了造论三因。

  “具足教授”,论中解释为:从佛陀开始的代代相传中,善士都没有中断过修持彼义的关要教授,按这样传到造论者本人,就是具足清净的教授。如果中间传承断绝,或者有善士没有修持彼义关要的教授,则不能说是“具足教授”。“正遍知”,表示传承之源是无误遍知一切所知的佛陀,因此, 其所传授的法门一定清净无垢,如果中间没有间断、失坏,所传来的教授就决定正确可靠。

  以下解释尊者具足造论三因。

  【其为本尊所摄受者。如《赞》云:“胜欢喜金刚,立三昧耶王[27],雄猛世自在[28],主尊度母等,谒颜得许故,或梦或现前,常闻最甚深,及广大正法。”】

  尊者为本尊摄受的情形,如《八十赞》所说:由于亲见喜金刚、建立三昧耶王、观自在、主尊度母等[29]本尊而得蒙开许。尊者时常在本尊面前听闻甚深和广大的正法。有时是在梦中,有时则是本尊直接现身。

  据尊者说,当年在印度,每一次念诵三昧耶王,念满千遍时,本尊就会现一次身。来西藏之后,每天现身一次。观自在和度母二本尊,只要忆念,便会现身,凡有所作,本尊都会在事前授记。不动金刚也是如此。此外,欢喜金刚和胜乐金刚是尊者密部的本尊,现身也是常事。

  下面讲述尊者具足传承教授的功德。

  【师传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种传承。后中分二,谓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复有二种传承,谓见传承及行传承。其行传承,复有从慈尊传及妙音传。于密咒中,亦复具足传承非一,谓五派传承。复具宗派传承,加持传承,及其种种教授传承等。】

  上师传承方面,阿底峡尊者具有共同小乘传承和大乘传承。大乘传承中,又分度彼岸传承和密咒传承二种,也就是显密两种传承。度彼岸传承又有二种,即见传承和行传承。行传承中又有从弥勒和文殊传来的二种。密咒传承中,也具多种传承,即五派传承都具足。此外还有宗派传承、加持传承、种种教授传承等。

  以下略说尊者获得每种传承的情况。

  小乘传承,从文殊菩萨现身传予佛智足论友,又传至智胜友论师,再传给尊者。

  大乘度彼岸传承中,见传承是由龙树传给月称,辗转传到阿瓦都帝,再传给尊者;行传承中,一派是由弥勒菩萨传给无著,再传世亲,辗转传至金洲,另一派由文殊菩萨传给寂天,也辗转传至金洲,由金洲大师再传给尊者这二种传承。

  密咒五派传承:一切密咒总传承、集密传承、母部传承、格瑜传承和雅曼达嘎传承。其中,一切密咒总传承,由龙树传予圣天,辗转传到贤得巴,再传给尊者;集密传承,由释迦牟尼佛传给恩札布德,辗转传到贤得巴,再传给尊者,集密的另外二种传承,尊者也都获得;格瑜传承,从龙地传给胜敌婆罗门,再传至尊者;雅曼达嘎传承,从莲花凯传予黑足,又传给尊者。

  “宗派传承”中的“宗派”,意思是说,总的能分辨一切内外大小诸宗的意义。此派传承,由阿瓦都帝传到贤得巴,再传予尊者。

  阿底峡尊者对内外大小诸宗派的辨别极为善巧。据说,尊者在西藏获悉上师贤得巴圆寂的消息时,曾感慨地说:“以前能够善巧辨别内外宗派的有四个人,就是金洲大师、贤得巴、我和我的弟子地藏。而当时在印度的决议和请问之处,唯是我和贤得巴上师。如今师长辞世,我又到了西藏,印度衰矣!”在尊者听到了法铠大师圆寂的消息时,也同样说:“现在法铠师长辞世,我又身在西藏,印度衰矣!”在那诺巴圆寂时,尊者也说了同类的话。

  从这一段传记看出,当时在印度,不论佛教哪一宗派,都共同以阿底峡尊者为教主。

  下面讲述尊者所得的加持传承,这一派是由金刚持加持帝洛巴,由帝洛巴加持那诺巴,然后加持种比巴,再传给尊者的。

  当年,阿底峡尊者听到种比巴的殊胜功德后,非常想去参拜种比巴。而因缘一直不成熟,就只有作观想供养,虔诚地祈祷。

  这一天,尊者在梦中见一位比丘,手拿一只人手,边吃边走过来。

  当时尊者动念说:“出家人不应当吃人肉。”

  来者问:“难道佛也有过失吗?”

  尊者听后心生惭愧。

  来者又问:“你也想吃吗?”

  尊者答:“我想吃。”

  种比巴就给尊者一个无名指,吃完当即就获得加持。

  翌晨醒来,尊者就能任运入无分别三摩地。当时他想:“这是来自佛菩萨的加持,还是来自种比巴的加持呢?让我搞不清楚。”

  后来,有一位持咒者来向种比巴求加持时,种比巴说:“你和我无缘。”

  持咒者问:“谁与我有缘呢?”

  种比巴说:“戒香寺有位以王子身出家的尊者,叫做燃灯智。我某天在他梦中示现了某种形象加持他,你应当去他那里求加持。”

  于是,持咒者就来到了戒香寺,把种比巴的话告诉给尊者。尊者才恍然明白那夜梦里现身的是种比巴。

  以上是阿底峡尊者在梦中获得加持传承的事迹。

  种种教授传承也有好几派:一派是由龙树传给龙智,再传予贤得巴,又由贤得巴传给尊者;另一派是由龙树传给月称,然后一直传到金洲大师,再传给尊者;还有一派是由龙树传给圣天,再辗转传到智菩提,再传给尊者。

  论中的“等”字,是说阿底峡尊者在上述传承之外,还获得了共显密传承、性相传承、证得成就传承及发心传承等等。

  【亲从闻学诸尊长者,如《赞》云:“恒亲近尊重,谓寂静[30]金洲,觉贤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从龙猛展转,传来最甚深,及广大教授。”说有十二得成就师,然余尚多。】

  尊者亲自从学的诸尊长,如《八十赞》所说:“恒时亲近的上师,有贤得巴、金洲、菩提贤、吉祥智等多位得成就的上师。特别地,尊者还具足从龙树菩萨辗转传来的甚深和广大教授。”据说,尊者有十二位成就者的上师,如阿瓦都帝、则达日、菩提贤、达玛热吉达等,此外还有许多上师。

  【善巧五种明处者,前已说讫。】

  善巧五明的功德,在上文中已讲述。

  【是故此阿阇黎能善抉择胜者密意。】

  总结:由于阿底峡尊者不但通达五明,还亲见本尊得蒙开许,又圆满具足大小显密的教授,因此堪能造论,善巧抉择胜者佛陀的密意。

  壬二、摄义

  阿底峡尊者的心中具有“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深宏誓愿。在其一生中,如法依止了许多位具德善知识,谦虚好学,求得了极为珍贵的教法。尊者胸怀宽广,大小显密的佛法都能无余融入自心当中。为了寻求佛法、续佛慧命,不但在五印度诸国中依止了多位善知识,还前后三次不远万里去大海洲岛参访一切大善知识,为法堪能安忍艰辛。在西印度邬金之地,尊者亲近了无数具成就的大善知识。由于不惜身命寻求正法,从诸多善知识处获得了显密佛法的圆满传承,成为末法五百年的第二遍知。

  总之,阿底峡尊者在157位上师前听受了菩提道次第,对整个菩提道的次第断除增益而获得定解;不仅生起了定解,还由实修道次第现前了证悟;不仅自己获得证悟,还由自相续成熟,在印藏两地以道次第法门接引、成熟了无数众生。因此,在弘法利生方面成就了极伟大的事业。

  辛二、摄受弟子之功德

  【此阿阇黎于五印度、迦湿弥罗、邬僅、尼泊尔、藏中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数。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谓与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师,号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狮、地藏,或复加入友密为五。哦日则有宝贤译师、拏错译师、天尊重菩提光。后藏则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罗札则有卡巴胜位,及善护。康地则有大瑜伽师、阿兰若师、智慧金刚、卡达敦巴。中藏则有枯鄂种三。】

  阿底峡尊者在印度、克什米尔、邬仅、尼泊尔、西藏诸地,有不计其数的弟子。主要弟子,印度有四位,就是与尊者智慧平等的大智者布多巴、法生慧、中观狮子和地藏,加上友密,为五大弟子。在西藏阿里一带,有宝贤译师[31]、拏错戒胜译师和菩提光。在后藏日喀则札什伦布一带,有迦格瓦和廓枯巴天生。在罗札也就是西藏南部,有卡巴胜位和善护。在康巴一带,有大瑜伽师、阿兰若师、智慧金刚和卡达敦巴。在中藏,有库、鄂、仲三位弟子。“库”是库·尊珠壅中,“鄂”是鄂·勒巴协绕,“仲”指仲·杰瓦穷乃,即仲敦巴,三人合称“库鄂仲三子”。

  【是等之中,能广师尊所有法业、大持承者,厥为度母亲授记莂,种敦巴胜生[32]是也。】

  在这些主要的弟子中,能发扬光大师尊所有法业的大持承者,即是度母亲授记莂的仲敦巴胜生。

  据传记记载,阿底峡尊者在即将往赴西藏弘法的某一天晚上,虔诚地祈祷度母,观察征兆。度母指示应当请问空行母。空行母说:“如果你去西藏,对正法大有利益,特别依靠一位居士,将会获得利益。”空行母所说的居士即是仲敦巴。他追随尊者前后达十五年,尊者把所有的显密教授都传授给他。尊者圆寂后,门人依止仲敦巴。当时有党巴的施主迎请,在1056年建立了惹珍寺,安众弘法,由此形成了噶当派,惹珍寺也成为噶当根本道场。“噶”谓佛语,“当”谓教授,此派宣说一切佛语均为修行教授,故称“噶当派”。

  己四、结文

  【造者殊胜略说如是,广则应知,出广传文。】

  以上对“造者殊胜”,从受生、功德、事业三方面做了简略宣说。若欲详细了解,应当阅读阿底峡尊者的广传。

  总之,由以上的讲述可知,撰造《道炬论》的作者,功德极为殊胜,圆满具足造论开显菩提道次第的一切条件。这部《道炬论》就是从阿底峡尊者的大智慧和大慈悲中流现的妙法醍醐,因此法的根源极为清净。

  丁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分四: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 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

  【显示法殊胜中法者,此教授基论,谓菩提道炬。依怙所造,虽有多论,然如根本极圆满者,厥为道炬。具摄经咒所有枢要而开示故,所诠圆满;调心次第为最胜故,易于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车轨二师教授而庄严故,胜出余轨。】

  “显示正法殊胜”中的“法”,指道次第教授的根本论典——《菩提道炬论》。依怙阿底峡尊者造有许多论典,在印度时撰造了百部显密论典,译成藏文的有《集经论释》等近七十部论,然而,如根本般极为圆满的论典,却是此部《道炬论》。噶当派中流传一种说法:“在南赡部洲找不到一函超过《道炬论》的法教。”

  此处说《道炬论》极为圆满,有三个原因:

  一、圆满含摄显密经续所有关要而开示故,所诠圆满。

  二、调心次第最为殊胜故,易于受持。

  三、以善巧二大车轨的二位上师(金洲大师和小柔白克秀)之教授为庄严故,超胜其余法轨。

  【此论教授殊胜分四: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

  【今初】

  戊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分八:一、认定圣教 二、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之涵义 三、一切圣教成为一补特伽罗成佛支分顺缘之理由 四、于彼辩答 五、不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之过患 六、结论 七、以前代圣者语录对此理引生信解 八、以道次第之窍诀具足通达一切圣教无违的殊胜性

  己一、认定圣教

  【圣教者,如《般若灯广释》[33]中云:“言圣教者,谓无倒显示,诸欲证得甘露胜位[34],若人若天,所应遍知,所应断除,所应现证,所应修行,即薄伽梵[35]所说至言。”谓尽胜者所有善说。】

  圣教者,如《般若灯论广释》中所说:“所谓圣教,即是无倒显示希欲证得无死甘露胜位的人天众生所应遍知的苦谛、所应断除的集谛、所应现证的灭谛、所应修行的道谛,也即是薄伽梵所说的无上至言。”意思是说,尽世尊所宣一切善说,是为圣教。

  希求三乘解脱者所取所舍的因果就是四谛。所舍是杂染法,果是苦,因是集;所取是清净法,果是灭,因是道。一切佛陀圣教,即是为无倒显示染净二重因果。

  学人不能片面地认为四谛只是小乘教,深广解释,四谛即是大乘教。《入中论自释》中说:苦、集、道三者摄于世俗谛,灭摄于胜义谛。四谛略说,即是二谛。除二谛外,更无第三谛。如《父子相见经》云:“所谓世俗胜义谛,离此更无第三谛。”既然一切法都统摄在二谛中,而四谛又是二谛的广说,因此可认定圣教是无倒显示四谛的教法。

  圣教主要是就教法方面而说,教法是三藏或属于三藏的清净能诠,证法则是三学或属于三学任何一者的善法。其中,主要诠说调伏内心的增上戒学的圣教,为律藏;主要诠说安住修的增上定学的圣教,为经藏;主要诠说观察修的增上慧学的圣教,为论藏。如此也可将圣教认定为无倒显示三学之教。

  《宝性论》云:“何者具义相应法,能断三界烦恼语,显示寂静之利益,即是佛说余翻此[36]。”其中列出了佛语契经的四种特征:一、“具义”,此语真实具有甚深、广大之义;二、“相应法”,其能诠的无垢文句与法相应;三、“能断三界烦恼语”,即此语是能断三界一切烦恼的语言;四、“显示寂静之利益”,此语显示了涅槃寂静的利益。具足这四种特征,便是佛陀的真实善说。

  该论又云:“何者唯依佛教法,无散乱心而宣说,与得解脱道相应,亦如佛语当顶受。”意思是说,无论何种论典,如果唯一以佛陀圣教义为所诠,造论者是由通达法义、远离希求利养等散乱心而宣说的,果是为了获得无上涅槃,方便是与能得涅槃果的正道相应,则应当一律视为佛语,顶戴受持。

  总之,佛陀的所有善说,即是此处所说的圣教。

  己二、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之涵义

  【达彼一切悉无违者,谓于此中解了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此复随其所应,有是道之正体,有是道之支分。】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意思是说,在这部《道炬论》中,能了达一切圣教都是一个补特伽罗成就佛果的妙道,而且随其各自的体性,有些教是说道的正体,有些教是说道的支分。比如,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是道的正体,其余则是道的支分。

  以下列举七例说明圣教在哪些方面看似相违:

  经中说:“诸比丘,五蕴即重担,荷重担者,谓补特伽罗。”《饶益指鬘经》云:“于此世间,有二士夫,能坏正法。一者执毕竟空,二者妄执世间有实我。”前者说荷担五蕴重担者为补特伽罗,后者却说执著世间有我能损坏正法,看似相违。

  《如来藏经》云:“一切众生相续中,具有常恒、坚固之如来藏。”《涅槃经》也说如来藏常乐我净。《楞伽经》则云:“如来是于三解脱门、涅槃、无生等句义,说名如来藏,为除愚夫于无我之恐怖,由如来藏门显示无分别处、无相境界。现在未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执我。”一者说我,另一者说无我;一者说如来藏常恒坚固,另一者说由如来藏门显示无相境界,看似相违。

  《频婆娑罗王迎请经》云:“大王,色法有生有灭。”《楞伽经》云:“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似身受用处,故我说唯心。”前者说色有生灭,后者说心外无色,唯心变现,也看似相违。

  又,《法华经》说究竟一乘,《解深密经》说究竟三乘;共同小乘、《解深密经》等宣说有实有法,《般若经》说无实有。也看似相违。

  又,《三聚经》中说:“以互不相摄的方便与智慧,可以成佛。”《维摩诘经》则说:“方便未摄慧为系缚,方便所摄慧为解脱;慧未摄方便为系缚,慧摄方便为解脱。”前者说由互不相摄的方便与智慧,能成佛,后者说方便与智慧脱离,即是系缚,也看似相违。

  又《念住经》中详说耽著五欲有大过患,《幻化乐生经》则说行持五欲为成佛方便,也看似相违。

  以上列举了经中看似相违的文句。然而,并不能以文句有相违,便断定意义也如宝瓶和柱子一样毫无关系,或者如水火般互不相容,原因为:针对同一所化,在其根器未成熟及已成熟等阶段,有方便说和真实说的差别;针对不同所化,随机施教,有对上根者说了义法,对中、下根者说不了义法的差别;又,针对于不同时期、地区,也有说法上的差别。但是有这些差别,并不等于所说的法义彼此相违。

  佛教中,无论大、小、显、密何种教法,都是开示一补特伽罗成就菩提的道路,只不过有些说到道的主体,有些则旁说道的支分。这就如同布施中以法布施为主要、而以其他布施为次要,或者六度中以般若度为主要、而以前五度为次要一样。

  己三、一切圣教成为一补特伽罗成佛支分顺缘之理由分三:一、为圆满利他菩萨须学一切圣教 二、为圆满自利菩萨须学一切圣教 三、摄义

  由于二利圆满即是成就佛果,而一切圣教又是圆满自利及利他的顺缘,因此成立一切圣教都是成就佛果的支分顺缘。

  庚一、为圆满利他菩萨须学一切圣教

  【此中诸菩萨所欲求事者,谓是成办世间义利,亦须遍摄三种种性所化之机,故须学习彼等诸道。如《释菩提心论》[37]云:“如自定欲令,他发决定故,诸智者恒应,善趣无谬误。”《释量》[38]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自若未能如实决定,不能宣说开示他故。】

  此中,已发起菩提心的菩萨所欲之事,即是成办一切有情的暂时、究竟义利。这一希愿并不能流于虚言,因此应当实际去摄受一切三种种性。而要实际做到摄受三种种性,就必须学习教化三种种性之道,也就是,为摄受大乘种性者,须修学大乘道;为摄受声缘种性者,须修学声缘道。如同《释菩提心论》所说:“教导他人时,应当如自己所决定的那样,使他人也发起定解,因此,智者恒时应当无错谬地趣入法义。”《释量论》中也说:“若方便生之因未能在心中显现,则难以为他人宣说。”此处,自己无误通达圣教义,是方便;以此为因,为众生开示,是方便生。

  这就像自己还不知道如何煮酥油茶时,就不能教别人一样,自己对三乘妙道没有如实地决定,就不能为三乘种性者无误地开示。比如:摄受声闻种性者,应当传授与他的心相应的声闻乘法,如果自己不通达声闻乘,就无法摄受他作饶益。因此,菩萨必须学习一切道法。

  归纳:

  欲求圆满地利他,必须普遍地摄受众生;欲求普遍地摄受众生,需要契机传法;欲求契机传法,必须自己先通达三乘道法;欲求通达三乘道法,必须学习三乘道法。由此成立:菩萨为求圆满地利他,必须遍学一切圣教。

  比喻:

  发心救护世间一切疾苦,就应当摄受一切种类的病人,如果只摄受其中一类,则与发心相违。然而,要做到普遍地摄受一切病人,自己必须通达治疗一切疾病的方法。因此,应当遍学一切医方。

  以下引教为证。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办菩萨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诸欲饶益众生,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

  了知三乘之道,即是成办菩萨所求利他事业的方便。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欲求饶益众生的诸菩萨,须由道种智成办有情利益。”

  “道种智”:“道”是道法,“种”是种种,“道种”即所有声闻道法、缘觉道法、佛陀道法,广说有无数种能得解脱的道法。“道种智”,即了达种种道法的智慧。

  【《胜者母》[39]中亦云:“以诸菩萨应当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谓所有声闻道,所有独觉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诸道亦应圆满,亦应成办诸道所作。”】

  《般若经》中也说:诸菩萨应当在自心中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即所有的声闻道、所有的独觉道、所有的佛陀道。如是诸道也应当在自己心中圆满其断证功德,也应当成办诸道的所作。

  依于上述的正理和圣教,而下结论说:

  【故有说云,是大乘人故,不应学习劣乘法藏者,是相违因。】

  因此,若有人说“我们是大乘人的缘故,不应学习低劣声缘乘的法藏”,则是在说一种能立与所立相违的理由。

  能立“是大乘人故”,所谓大乘人,即誓欲度脱包括声闻、缘觉种性者在内的一切众生的发菩提心者。所立是“不应学习利益声闻、缘觉种性者的劣等小乘法藏”。显然相违。

  庚二、为圆满自利菩萨须学一切圣教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所余一切,虽诸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40]中,广说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为了圆满自利,修行者应当趣入能成就佛果的大乘之道。而趣入大乘之道,又有共与不共两种,即共于小乘的道和大乘不共之道。所谓共道,是指小乘三藏中所说的皈依、业果、出离心、四谛、十二缘起、别解脱戒等等。既然是共行之道,有什么理由舍弃呢?因此,除了少部分自求寂静安乐等的不共者之外,其余一切道品,即使大乘人也应当修持。因此,在菩萨方广藏中广泛宣说三乘,其理由也在这里。

  “除了少分自求寂静安乐等不共者”:比如,菩萨为了利他可开许行持,而小乘戒遮止的行为。

  【复次正遍觉者,非尽少过圆少分德,是遍断尽一切种过,周遍圆满一切种德,能成办此所有大乘亦灭众过、备起众德,故大乘道遍摄一切余乘所有一切断证德类。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摄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

  这一段是由果推因,成立一切圣教都摄入大乘道的支分中,也就是由果圆满,推出因必定圆满,果一定观待因的缘故。

  所谓“自利圆满”,即是成就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的体性是断尽一切种类的过失(非仅断少分),圆满一切种类的功德(非仅圆少许)。由果是断证圆满的体性,可决定其因——能成办此果的大乘道也需灭除一切过失,引生一切功德。因此,在大乘道中含摄有其他乘所有断证功德的种类。由此便成立,对三乘种性者开示断证的一切佛语,都可以摄归在成佛大乘道的支分(部分)中。

  【以能仁言,无其弗能尽一过失,或令发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无不成办故。】

  这一句列出了两个理由:一、佛语中没有不能断除一过、或令发生一德的章句;二、所有一切断证的品类,大乘无不需要成办。因此,一切佛语都可归摄在成佛大乘道的部分当中。为寻求自利圆满,菩萨应当遍学三乘。

  庚三、摄义

  所谓“一切圣教都是一补特伽罗成佛的支分(部分)顺缘”,有两方面的理由:一、利他方面,三乘法藏是成办利他的所有方便,为了求得利他圆满,菩萨应当遍学三乘。二、自利方面,欲求获得断证圆满的无上菩提,应当断一切过、证一切德,一切断证的品类又全部都摄在大乘道中,而一切佛语都具有离过生德的功能,因此都摄归为成佛大乘道的部分顺缘。

  己四、于彼辩答

  【设作是云:“若入波罗密多大乘,虽须劣乘法藏所说诸道,然于趣入金刚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诸道非为共同,道不顺故。”】

  如果说:虽然趣入波罗蜜多大乘,必须具足下乘法藏中所说的出离心、因果见等道,但是对于趣入金刚乘者而言,波罗蜜多乘诸道并非共道,道不随顺故。

  这是把金刚乘和波罗蜜多乘视为互不相同的道,理由是“两种道不随顺”。以下就破斥“道不相顺”的观点。

  【此极非理,以度彼岸道之体性,悉皆摄入,意乐谓于菩提发心,行谓修学六到彼岸,是则一切定应习近。如《胜金刚顶》云:“纵为活命故,不应舍觉心。”又云:“六度彼岸行,毕竟不应舍。”又余咒教,宣说非一。】

  所谓“波罗蜜多乘诸道不随顺金刚乘道”的说法,极不合理。实际上,波罗蜜多乘诸道的体性完全含摄在金刚乘中,并非互不随顺。其原因:波罗蜜多乘的体性大体分为意乐和行为两方面,意乐是对大菩提发起取证之心,行为是修学六度,而这些是金刚乘行者一切时处定应依止的道分。如《胜金刚顶经》所说:“纵为活命,也不应舍弃菩提心。”又说:“毕竟不应舍弃六度之行。”在其它密宗教典中,也多有此类说法。

  《曼殊室利根本续》云:“若具三法,咒行圆满。何等为三?谓不弃舍一切有情,守护菩萨净戒,不舍自咒。”(“不舍自咒”,即不舍弃密法。)

  《金刚顶经》亦云:“六波罗蜜行,如次应当学,具足有情利,而行菩萨行。”

  《金刚幕续》第十二品亦云:“我发最胜菩提心,希有请唤诸有情,正行菩提殊胜行,为利众生愿成佛。”

  《三补止续》、《金刚顶经》、《金刚空行续》等密续中亦云:“我发最殊胜,无上菩提心,戒学摄善法,及饶益有情,我于三聚戒,别别坚固持。”

  由以上密续教证可知:发菩提心和六度行是金刚乘与波罗蜜多乘的共行之道。不能将这二种乘误解为毫不相关。实际上,并不是抛开波罗蜜多乘而另有一金刚乘,而是在完全含摄波罗蜜多乘的体性上,再加不共方便,才有所谓的金刚乘。因此,“道不随顺”的观点极不应理。

  以下继续破斥:

  【众多趣入无上瑜伽曼陀罗[41]时,亦多说须受共不共二种律仪。共者,即是菩萨律仪。受律仪者,即是受学三聚戒等菩萨学处。除发心已如其誓受学所学处而修学外,虽于波罗密多乘中,亦无余道故。】

  众多趣入无上瑜伽坛城时,也多有说:须受持共与不共二种律仪。“共”指菩萨律仪。“受共同律仪”,即受学三聚净戒等菩萨学处,此中含摄有一切波罗蜜多乘之道,因为除去发菩提心后誓愿修学所誓受的菩萨学处外,再没有别的波罗蜜多乘的道法。

  【又《金刚空行》及《三补止》、《金刚顶》中,受阿弥陀三昧耶时,悉作是云:“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仪须誓受故。】

  又于《金刚空行续》、《三补止续》、《金刚顶经》中,受持阿弥陀佛三昧耶时,也一致说道:“无余受持外、内、密[42]三乘妙法。”由于受取金刚乘律仪时,须誓受菩萨律仪,因此波罗蜜多道的体性全分含摄在金刚乘当中。

  【由见此等少有开遮[43]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

  如果见到密乘律仪和菩萨律仪稍有开遮不同,就把二者执为一切部分都像寒热一样相违,显然暴露出自己的智慧极为粗浅。

  因此,不能由稍有不同就断定为完全相违。实际上,下根者必须奠定好下下乘的基础,才能趣入甚深密乘。

  《喜金刚二观察续后戒律品》云:“最初传长净(居士戒),后授十戒律,于彼讲有部,经部亦复然,其后瑜伽行,再后说中观,密次第皆知,后传喜金刚。”《普巴瞋怒续》亦云:“初授别解脱,传彼声闻法,复授菩萨戒,讲诸中观法,最后果大乘,灌顶传果续。”

  虽然在密乘戒中有少许开遮之处,不同于显教大小乘的律仪,但这并没有丝毫相违,因为那些超越的行为只开许具殊胜功德的瑜伽士行持。门朗大师曾依据密续说:“在吃毒不致于中毒时,才可行持密宗行为。”《时轮金刚》中也说:“凡夫不能作瑜伽士的行为,瑜伽士不能作大成就者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作佛陀的行为。”

  如果已具有殊胜的成就功德,为了使证悟增上,而行持超越常人的行为,则完全合理。比如,《五灯会元》等禅宗典籍中记载,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晚年常去酒店、屠场。有人不理解,二祖说:“我自调心,何关汝事?”又,大成就者布瓦巴常常饮酒,而不会喝醉。他饮用后,酒会从指尖中流出来。汉地大瑜伽士济公禅师也常饮酒吃肉,游戏人间。但这些都是大成就者的行为,凡夫不能行持。如果不以智慧摄持,放荡而行,则只会莽莽荡荡招殃祸。阿里班智达曾说:“无论声缘乘、菩萨乘或金刚乘,都未开许过自相烦恼。”

  在密宗《时轮金刚》的二十五条戒中,明确规定不能作五种根本罪:

  一、不仅不能杀害微细含生,即使一刹那以损害心损恼也要禁止。

  二、禁止以欺骗他人的动机说妄语。

  三、禁止盗取旁生以上执为我所的他者财物。

  四、禁止依止他人的女人等做邪淫。

  五、禁止产生罪业根源的迷醉之酒。

  【如是唯除少分别缘开遮之外,诸正至言极随顺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须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种类。】

  如是,除去少部分别缘的开遮之外,佛陀圣言都极相随顺,因此,如果欲求趣入上上三乘五道,则必须具全下下乘道的诸类功德。

  【波罗密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金刚乘中亦多说此,故是经续二所共道。】

  波罗蜜多道者,如《般若经》所说:“所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得以成就佛果的共行之道,即是此波罗蜜多,而并非余者。”波罗蜜多之道是往趣佛果之道的栋梁,故不应弃舍。金刚乘中也多有此说,因此是显密二乘的共行之道。

  【若于其上,更加密咒诸不共道——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及其眷属,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弃共道,是大错谬。】

  如果在波罗蜜多共道之上,更加密乘种种不共之道——灌顶、三昧耶律仪、生圆次第及其眷属,则能速疾成就佛果。若修学密乘而舍弃波罗蜜多共道,则是极大错谬。

  “灌顶”,梵语“阿波肯扎”,“阿波”,义为显现,“肯扎”,义为驱散或注入,合起来为:依靠甚深密咒的灌顶仪轨,能驱散或洗净弟子三门及平等俱的障垢,在其相续中注入或种植能显现智慧的势力,并令成熟四金刚。“三昧耶”,义为誓言,即不违越。“其眷属”,指一些世间神通方面的方便。如果能在波罗蜜多乘的基础上,受持灌顶、三昧耶律仪、修持生圆次第等,便成为速疾成佛的不共方便。

  己五、不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之过患

  【若未获得如是知解,于一种法获得一分相似决定,便谤诸余。特于上乘若得发起一似胜解,如其次第,遂谤弃舍下乘法藏诸度彼岸,即于咒中亦当谤舍下三部等,则当集成极相系属[44]、甚易生起尤重异熟毁谤正法深厚业障。其中根据,至下当说。】

  如果未能对“一切圣教无违”获得如上认识,则很容易产生舍法过失。也就是,在对一种法获得一分相似决定时,就会毁谤其它法。特别地,如果对上乘金刚乘生起一分相似胜解时,便会毁谤、弃舍下乘法藏(波罗蜜多乘或声缘乘法藏),纵然在密乘中对无上瑜伽部获得一分相似胜解,也会毁谤、弃舍下三部(事、行、瑜伽部)等的法藏,如此则会积集极相系属、极易生起极重异熟的谤法重障。其中根据,下文当说。

  己六、结论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45]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因此,学人应当依止善知识,对于“一切佛语都是一补特伽罗成佛支分顺缘”的道理引起定解。

  引起定解之后,一切三乘法藏都成为自己依止、修习的法类。

  【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于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

  问:三乘法藏广大无边,凡夫暂时无力全分修习,这时应如何处理呢?

  答:如果是现在能修的道品,那就应当修习。如果现在还不能实际做到进修、遮止,也不应当以自己不能趣入作为理由就轻率舍弃,而应当想:“何时我能对此由趣、遮二门现前修学呢?但愿因缘尽早成熟。”这样就会为了使修习因缘尽早成熟,而积资净障、广发正愿。由此不久就能逐渐增长智慧能力,对彼一切都能修学。

  善巧地运用这一方法,就能避免造下舍法重罪,而且能积集修学的顺缘。比如,学习中观暂时不能相应时,如果想“我再不学中观”,就会由此造下舍法罪。为了避免舍中观法,应当思惟:“空性妙法是成佛的要道,我现在无力受持,但愿早日成熟领悟中观空义的因缘。”由此,为了使因缘尽早成熟,就会积资、净障、发愿、回向,以缘起的力量,不久便有能力修学。

  己七、以前代圣者语录对此理引生信解

  【善知识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者,谓我师长。”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

  善知识仲敦巴仁波切也说:“能知晓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的人,便是我的师长。”这一句便是极大的可观察处。

  “四方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

  一、指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和密法。

  二、指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不共上士道、止观和密法。

  三、指实修、发愿、积资、净障四方面。意思是说,无论对何种圣教,现在能修的,就实际修持;暂时还不能修的,就由发愿、积资、净障,积集能修持的因缘。

  四、指经律论三藏和密法,或有部、经部、唯识、中观,或戒、定、慧三学与生圆次第。

  以上都是把“四方道”理解为四种道。但并不一定要按这样解释,也可解释为方方面面无有欠缺的完整之道,或方方面面互不相违的圆融之道,或方方面面配合得极好的善巧之道。

  己八、以道次第之窍诀具足通达一切圣教无违的殊胜性

  【由是因缘,以此教授能摄经咒一切扼要,于一补特伽罗成佛道中而正引导,故此具足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以上以诸正理成立了一切圣教互无相违。那么,怎样才能通达此义呢?依于道次第的窍诀就能真正通达,因为道次第的教授能含摄显密一切关要,而在一个补特伽罗成佛的道路中作正确地引导,因此它具足通达一切圣教彼此无违的殊胜。

  也就是说,只要按照道次第的教授闻思修,最终会通达一切圣教都是指示一个补特伽罗成就佛菩提的教言,其中的内容毫无相违。

  戊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分十一:一、宣说一切圣言为殊胜教授 二、诸大车造论与教授之必要性 三、应弃舍与经论不相应之教授 四、执著经论非教授之过患 五、如何寻求教授之理 六、对此应如何获得无倒了知 七、不了知经论为教授之过失 八、成立经论乃教授之理由 九、道次第教授具有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殊胜性 十、舍弃安住修与观察修不可能令圣言现为教授 十一、若显教一切圣言现为教授,则密教诸圣言亦无难现为教授

  己一、宣说一切圣言为殊胜教授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者。】

  本法第二殊胜——一切圣言显现为指示修行的教授。

  【总之,能办诸欲解脱现时、久远一切利乐之方便者,是即唯有胜者至言。以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尽离谬误者,独唯佛故。】

  总之,堪能成办求解脱者暂时、长久一切利乐的方便,唯有胜者佛陀的至言,因为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远离一切错谬的士夫,唯独是佛陀的缘故。

  【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遍智正知无余胜性[46]定非余,是故大仙自立契经皆勿乱,坏牟尼轨故彼亦损于正法。”故诸契经及续部宝胜者圣言,是胜教授。】

  如是也如同《宝性论》所说:“在此世间中,再没有比佛陀更善巧的人了,因为佛陀以一切种智能够无倒了知尽所有的一切所知相以及如所有的殊胜真如,而这决不是其他人所能做到的。因此,对于大仙佛陀自己安立的种种了义、不了义经,不应以分别心臆测,而错乱了义与不了义,若作错乱,则会毁坏佛陀圣教的正轨,由损坏正法,而造下舍法重罪。”由此可知,显密经续中所记载的佛陀圣言都同为殊胜教授。

  归纳:

  一切圣言都是殊胜的修行教授,因为对于求解脱者而言,能引生一切利乐的方便唯是佛语的缘故。此理由的能立为:已远离一切迷乱、堪能无误开示一切取舍要义的,唯有遍智佛陀。如《宝性论》云:“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遍智正知无余胜性定非余。”

  或者,反过来推理:由佛具有一切种智,故能无误开示一切取舍要义;由佛能无误开示一切取舍要义,故依佛语便能成办一切利乐;由依佛语能成办一切利乐,故佛语是成办利乐的殊胜教授。

  己二、诸大车造论与教授之必要性

  【虽其如是,然因末代诸所化机,若不具足定量释论及善教授,于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获,故诸大车造诸释论及诸教授。】

  虽然佛语本是指导修行的殊胜教授,但是末世众生根机陋劣,如果不依靠定量释论和善巧教授,单凭自力趣入佛语,密意难获。因此,诸大车撰造释经密意的论典及诸教授,引导学人趣入。

  “释论”,指解释佛经密意的论典。“定量”,即决定之量,堪为准绳。“善教授”,指短时就能使人了解佛经密意的窍诀。

  己三、应弃舍与经论不相应之教授

  【是故若是清净教授,于诸广大经论,须能授予决定信解。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予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

  因此,如果是清净的教授,就必须能使学者对广大经论产生决定的信解。如果对某种教授多次串习之后,还不能对广大佛语及论典的义理得到决定信解,或者反而显示一种与经论义理不相随顺的道,则唯一应当舍弃。

  凡是清净的教授,都一定能使学人对经论义理产生定解。如果在长期学习之后,并没有产生这种效果,甚至出现负面结果,那表明只是与经论不相应的教授,理应舍弃。

  己四、执著经论非教授之过患

  【若起是解:诸大经论是讲说法,其中无有可修要旨,别有开示修行心要正义教授。遂于正法,执有别别讲修二法,应知是于无垢经续、无垢释论起大敬重,而作障碍。说彼等中不显内义,唯是开辟广大外解,执为可应轻毁之处,是集诽谤正法业障。】

  如果这样理解:诸大经论只是讲说的法,并没有可修的要旨,在经论之外,才特别有开示修行心要真实义的教授。由此便对正法执著有彼此无关的讲、修二法。要知道,这是对无垢经、续、论生起大敬重的障碍。而且,如果说:“此等经论中并没有显示实修内义,只是拓广外在知识”,由此执教典为可轻视之处,便是集聚诽谤正法的业障。

  比如,认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等,只是讲说之法,并非实修之法。或者认为《释量论》只是破除外道邪见的论典,中观论只是破除内外道有实宗邪见的论典,并没有显示修行的心要,只有手中持佛、参禅修观、生圆次第、持名念佛等,才是实修之法。这样,执著讲说的正法与修习的正法彼此毫无关系,会导致对经、续、论典不生敬重,认为所讲的教法不具修行心要,而轻率地舍弃。由此生起“不生敬重”和“集舍法罪”两大过失。

  此外要知道,这里只是遣除执著经论仅是讲说之法、并非修行教授的邪见,而不是否认经论之外有修行窍诀,否则就成了无有教外别传的禅宗和密宗的不共窍诀等。

  己五、如何寻求教授之理

  【是故,应须作如是思而寻教授:“诸大经论对于诸欲求解脱者,实是无欺最胜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诸教典,不能定知是胜教授,故应依止善士教授,于是等中寻求定解。”莫作是念,起如是执,谓诸经论唯是开辟广博外解,故无心要,诸教授者,开示内义,故是第一。】

  因此,需要这样思惟来寻求教授:“虽然对求解脱者而言,诸大经论实是无欺的最胜教授,然而,我等由于自身智慧微劣等原因,只依靠此等教典,并不能断定地认识到它是殊胜的教授,因此我等应当依止善知识的教授,在教典中寻求定解。”不能想:经论只是拓广外在知识,因此全无实修的心要,而经论之外的教授开示了修心内义,才是最好的。

  “自慧微劣等因”中的“等”字,包含心不稳固、寿命短促、未依止善知识等因素。古人中,有一生念数千遍大乘经,最终依于自力而通达的,然而末世众生,大多心不稳固,不能长时串习、深入,因此很难仅凭自力就通达大乘经的甚深意义。“未亲近善知识”、“寿命短促”等,也是自力不能通达的原因。因此,依止善知识的教授而寻求定解,极为重要。

  《辨法法性论》说:“谓于大乘法,说胜解决定。”即是教诫学人:在见道之前,必须依止大乘善知识无颠倒地谛听教授,由此对大乘法生起胜解信,进一步运用四种道理思惟法义,而引生定解。

  按照本论的教导,切不可因为一时还不能通达经论是殊胜教授,就彻底舍弃,而且,正因为自力不能通达,才需要依止师长寻求定解。按照上面所说来想,就不会堕入舍法罪中,而且会积极寻求这方面的定解。这是巧妙的方便,能使学人的心转向善思惟。往好的方面想,就种下好因,由因圆满,将来果就圆满。相反,往恶的方面想,就会往恶的方面发展,造下深重罪业。比如,想“这些经论只是拓广外在知识,我不要学”,以这种想法就会背弃正法,将来不见正法光明。总之,往好的方面思维,当下就是好因缘,将来能得好果报。

  己六、对此应如何获得无倒了知

  【大瑜伽师菩提宝[47]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于量如掌许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说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

  大瑜伽师说:所谓悟入教授,并不是说只对手掌般大小的经函获得定解,而是说了解了一切佛语都是教授。

  【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宝喇嘛云:“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须如是知。】

  又如,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修宝喇嘛说:“阿底峡的教授,在一座上,身语意碎为微尘,现在才了解一切经论都是修行窍诀。”须要按这样来认识。

  所谓“身语意碎为微尘”,可解释为:对道次第,身语意极为精勤地修习,全身心都融在道次第的修行中。或解释为:自己的身心乃至细微之处,都渗透了道次第的修行。如果能这样依止道次第的教授精勤修习,就一定能认识一切经论都是指示修行的教授。

  己七、不了知经论为教授之过失

  【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学得众多法已,更须别求修法轨者,是为错谬。”虽经长时学众多法,然于修轨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诸更须从余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说义,而成过失。】

  像仲敦巴仁波切所说:“如果在学了众多法之后,还需要另外求修行方法,这是错误的。”虽然很长时间学了很多教法,但对修行的方法全不知晓,到了想修法时,还需要再从其他地方寻求修法,这也是没有理解“经论本为教授”而造成的过失。

  因此,不认识诸大经论本是指示修行的教授,则会产生弃舍经论另求修行教授的过失。

  己八、成立经论乃教授之理由

  【此中圣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除其教证二圣教外,别无圣教。】

  此句是显示圣教的体性。何为圣教呢?如同《俱舍论》所说:“佛之正法,以教证为体。”除了教、证二种圣教之外,再没有其它圣教。(教法指三藏十二部,证法指戒定慧三学。)

  以下阐明教证二法的关系。

  【教正法者,谓是抉择受持道理修行正轨。证正法者,谓是如其前抉择时所抉择已,而起修行。故彼二种,成为因果。】

  “教正法”是指抉择如何在自心中受持佛法的道理,或者抉择修行的正轨。“证正法”是按照先前抉择时所抉择好的法义而发起修行。因此,教正法是因,证正法是果,二者是因果关系。

  【如跑马时,先示其马所应跑地,既示定已,应向彼跑。若所示地是此跑处,而向余跑者,定成笑事。岂可闻思抉择此事,若修行时修行所余。】

  比如跑马时,首先指示马应跑的路线,在定好了路线之后,就应当按照所定的路线去跑。如果指示的是这条跑道,而又跑向其它道,则成了可笑之事。同样,不应当在闻思时抉择此事,而到了修行时又修其他。

  【如是亦如《修次第后编》[48]云:“复次闻及思慧之所通达,即是修慧之所应修,非应修余,如示跑地,而应随跑。”】

  这也如同《修次第后编》中所说:复次,闻慧及思慧所通达的法义,即是修慧所应修者,而不应当另修其他,如同指示了跑道之后,应当遵循既定的路线去跑。

  归纳而言,佛法只有教证两种,教法是抉择修行的正轨,证法是遵循所抉择的法轨而发起修习,由此就能成立:一切经续论教法都是指示修行的教授。

  己九、道次第教授具有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殊胜性

  【如是由此教授,能摄一切经论道之枢要,于从亲近善知识法乃至止观,此一切中诸应舍修者即作舍修,诸应举修者即以择慧而正思择,编为行持次第引导,故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

  如是,由于这部道次第的教授中能摄集一切经论所开示的道的关要,从亲近善知识开始直到止观的所有法类,应当作舍修(安住修)的就作舍修,应当作观察修的就以拣择智如理思惟抉择,如是编集为修行的次第,逐步引导,因此把一切圣言都显现为教授了。

  在安住修和观察修中,本论强调初学者应着重作观察修。这是本论的特点。

  己十、舍弃安住修与观察修不可能令圣言现为教授

  【若不尔者,于非圆满道体一分,离观察慧,虽尽寿修,诸大经论非但不现为真教授,且于彼等见唯开辟博大外解,而谤舍之。现见诸大经论之中所诠诸义,多分皆须以观察慧而正观择。此复修时若弃舍者,则于彼等何能发生定解,见为最胜教授。此等若非最胜教授,谁能获得较造此等尤为殊胜教授论师。】

  若不如此作安住修与观察修,而仅仅对非圆满道体的一分,离观察慧而修,那么即使终生修习,不但不能把诸大经论显现为真实教授,反而会妄见此等经论只是拓广外在知识,而毁谤、舍弃。实际上,现量可见,诸大经论中所诠释的诸义,大部分都要以观察慧如理观察抉择。如果在修时舍弃了观察修,那么对彼等义理怎么能产生定解,而见为最胜教授呢?如果佛的契经和龙树等的论典都不是最胜教授,那又有谁能造出比这些更殊胜的教授呢?谁又能找到超过佛陀、弥勒、龙树的论师呢?

  观察修的重要性:比如,欲求对三宝生起信心,就应当从多方面观察三宝的功德,观察得越多、越深,信心就越增长。反之,不作观察,只是含糊地说一句“反正三宝有功德”,这样安住不思惟,对自心的转变就起不到大的作用。

  己十一、若显教一切圣言现为教授,则密教诸圣言亦无难现为教授

  【如是若能将其深广契经及释现为教授,则其甚深续部及论诸大教典,亦无少劳现为教授,则能发起执持彼等为胜教授所有定解,能尽遮遣妄执彼等非实教授背弃正法诸邪分别,罄无所余。】

  如是如果能将深广的佛经及释经密意的论典显现为教授,那么接下来,对甚深的密宗续部及论典,也不必勤苦就能现为教授。由此则能生起执持彼等经、续、论典为殊胜教授的定解,无余遮遣妄执教典不是真实教授而背弃正法的邪分别。

  戊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分三:一、不依道次第则不获胜者密意之理 二、依道次第易获之理 三、道次第之教授具有易获胜者密意的殊胜性

  己一、不依道次第则不获胜者密意之理

  【易于获得胜者密意者。】

  此为本法所具的第三殊胜——易于获得佛陀的密意。

  “胜者密意”,指菩提心及具殊胜方便的空性,或者指甚深、广大、密乘一切部分圆满的道。

  【至言及论诸大教典,虽是第一最胜教授,然初发业未曾惯修补特伽罗,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难获密意。设能获得,亦必观待长久时期极大勤劳。】

  虽然佛菩萨的经论教典是最好的教授,但对还没有习惯于修习的初学者来说,如果不依止善知识的教授,而直接趣入彼等,则很难获得密意。即使能获得,也要观待长久极大的勤劳。

  比如,初学修理电器,虽有详细的维修手册,写明了修理方法,但没有人指点,也很难掌握要领。即使能掌握,也一定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如果换一个方式,最开始就向行家请教,得到直接指点(这种指点就是教授),依靠指点就容易获得密意、掌握要领。

  因此,虽然诸大教典是最殊胜的教授,但对劣根者而言,不依止善知识的教授,也不能现前它的殊胜。如同富含营养的食物,对没有吸收能力的婴儿来说,也不成为殊胜。

  己二、依道次第易获之理

  【若能依止尊长教授,则易通达。】

  若能依止善知识的道次第教授,则易于通达佛菩萨教典的密意。

  己三、道次第之教授具有易获胜者密意的殊胜性

  【以此教授,能速授与决定解了经论扼要,其中道理于各时中兹当广说。】

  以此道次第的教授,能速疾使学人决定解了经论的扼要,因此具有易获佛陀密意的殊胜性。其中的道理,将在下文各章节中详细阐明。

  戊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分三:一、谤法之因由 二、谤法之过患 三、道次第之教授具有令极大恶行自行消灭的殊胜性

  己一、谤法之因由

  【极大恶行自行消灭者。如《白莲华》[49]及《谛者品》[50]宣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

  极大恶行自行消灭者,如同《法华经》及《谛者品》所说,一切佛语或直接或间接,都是开示成就佛果的方便。

  “极大恶行”,是指毁谤正法。道次第的教授具有能通达一切圣教无违及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殊胜,如果能对此由闻思修而获得定解,谤法恶行就会自趋息灭。换句话说,如果了达三乘圣教都是成就佛果的方便,而且,一切佛语都是指示修行的教授,就会明白:一切圣法,下至一四句偈,都是从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中流露的度生成佛的方便,由此谤法恶行将自然消失。

  论中“实”和“权”是一对。“权”是暂时使用的方便,“实”是究竟真实。在某一阶段中,针对某种根机,暂时使用的方便法,叫做“权”;究竟不变的真实法,称为“实”。《止观》云:“权谓权谋,暂用还废;实谓实录,究竟旨归。”

  比如一个小孩常说眼前有鬼,始终摆脱不了幻觉。如果直接说“没有鬼”,暂时起不到作用。不如使用权宜之计,对他说:“鬼暗中保护你,他很善良。”由此让他转成好的念头,他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时,再说:“根本没有鬼,只是幻觉。”就是真实说。以此可理解“权实”的涵义。

  以下按照《法华经》和《谛者品》经文,根据宗大师的《密宗道次第广论》,解释“佛语不论权实,都是开示成佛方便”的涵义。(《法华经》的经文译自藏文本佛经。)

  《法华经》云:“令解佛智故,佛设此方便,终不于汝等,说汝能成佛。(为令众生悟解佛的智慧,佛便施设此种方便,终不对汝等说:汝能成佛。)”此中要了知,救护必须观待时节因缘,在因缘尚未成熟时,需要隐而不说。

  此经又云:“令解佛智故,一佛出世间,一乘无二乘,佛不用小乘。自觉所住道,谓佛力禅定,解脱及自在,于彼立有情。”佛陀出现于世,唯一是欲令众生证得佛所得的智慧,因此佛所说的种种道,唯一是引导众生成就佛果的方便,绝不会以不能引导至成佛的小乘法而为引导。因此,佛的本怀是欲将一切众生都安立在自己所安住的十力等地位中。

  以上从正面阐明了三乘佛语都是开示成佛的方便。下面再从反面成立:

  “证净菩提已,若我于小乘,安立一众生,则悭过非善。实惟有一乘,无二亦无三,除佛于世间,方便说多乘。”意思是说,佛自身证得了大菩提,如果把任一众生安立在终不能入于佛地的小乘法中,佛则有吝法之过。因为究竟只是一佛乘,小乘种性者也必定可以成佛,在已经了知怎样引导他趣入佛地的方便时,却仍然秘而不说,则犯吝法之过。然而,佛绝不可能吝法。因此,佛针对小乘种性者所说的法,决定是引导其入于佛地的方便。

  《谛者品》中也明显地说到:“曼殊室利!如来若为一类有情宣说大乘,为他一类说独觉乘,为余一类说声闻乘,是则如来心非清净心、非平等心、有耽著法、大悲偏党[51]、异想过失,我亦于法而成悭吝。曼殊室利!我为有情宣说彼彼诸法,如是一切皆为令得一切种智,趣向菩提,临入大乘,成办一切种智,至于一极[52],故我非有异乘安立。”由这段经文可知,佛陀的本怀是欲将一切众生都安立于究竟的佛果中。因此,佛所宣说的三乘教法,都是令众生趣入一佛乘的善巧方便。

  问:《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论中明显说到发小乘心是大菩提的障碍,怎能说是成佛的方便呢?

  答:比如一个有钱人打算去北京,如果他发心坐拖拉机去,则是一大障碍。因为坐飞机只需要两小时就能到达,而坐拖拉机则需要一个月,浪费了大量时间。同样,菩萨堕地狱并不障碍成就大菩提,而菩萨发小乘心堕入小乘道,则极大延缓了成佛的时间,应是成就大菩提的障碍。又比如,一个穷人买不起昂贵的机票,乘汽车很合适,虽然速度缓慢,也终究会到达北京。同样,对小乘种性者宣说小乘法,也是接引他成佛的方便。

  又比如,一个患者心力强、体质好,对他施以开刀等猛法,便能速疾痊愈。如果不开刀而改用缓慢的保守疗法,就会推延时间,成为障碍。另一个病人心力脆弱,宁可不治病,也不愿受开刀的苦。针对他,不开刀而以吃药缓慢治疗,则很合适。

  总之,《大乘庄严经论》此颂的意思是说,菩萨如果发小乘心,则成就佛道费时久远。相比之下,菩萨堕入地狱尚不至于耽误这样长的时间。因此,菩萨入小乘法是成佛的障碍。而对小乘种性者宣说小乘法,却是成佛的方便。

  《谛者品》又说:“譬如大海,由诸异门,众水流注,如是三乘一切法水,亦皆流注如来大海。”意思是说,如同千万江河经由不同的河道同归大海,一切三乘法水也最终共同流入如来大海。因此,一切佛语,不论真实说、方便说、直接说、间接说,都是针对时机引导众生入于佛地的方便。

  《法华经·方便品》云:“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这段经文总的是说,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是由无量无数的方便,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为众生演说种种妙法,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佛乘。各类种性的众生听佛说法,最终都获得一切种智。

  又云:“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这是释迦佛表明自己与三世诸佛相同,为了使一切众生皆得成佛,而以方便力说法。由于佛知众生有种种意乐,深心所著,因此就随顺众生本有的根性而宣说三乘道法,随机相应地引导。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使众生获得一佛乘一切种智。因此,释迦佛的一切权实教法都是引导众生成佛的方便。

  以下解释谤法的因由。

  【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学,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

  有一类人由于没有理解“一切佛语都是成佛方便”,而把佛语分为两类,妄执其中的一类是成佛方便,而另一类是成佛障碍,由此对佛语分判好和坏、应理和非理,以及在大小乘诸多教法中,认为菩萨只应学习此法,不应学习彼法,由此把一类佛语执著为应当舍弃,而造成了谤法。

  可见,谤舍正法的因由是妄执佛语中有一类是成佛的方便,而另一类是成佛障碍。

  【《遍摄一切研磨经》云:“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若作是云:‘此则应理,此非应理’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诸菩萨所学’是为谤法。”】

  此经说到,毁谤正法的业障非常细微,如果对如来所说的圣语,分别善恶及应理、非理,分别此是为声闻宣说,此是为独觉、菩萨宣说,凡此种种,都成为谤法。

  执著佛语中的一类是成佛方便,而另一类是成佛障碍;一类善妙、另一类恶劣;一类应理、另一类不应理;一类是为菩萨说、是菩萨应学,另一类是为声缘说、非菩萨应学。诸如此类,都是对本是成佛方便、菩萨本应修学的圣法,毁谤为成佛障碍、菩萨不应修学。

  《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中也说:“此有一类,于声闻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缘觉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法、缘觉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如是等人,名为毁谤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灰烬。断坏一切八支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

  又,《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虽然诸小乘人并非为求成佛而趣入自道,但是彼诸道法也是引导彼者进趣佛地的方便。”就像儿童读书,虽然没有发起成办大人事业的愿心,但他所学的知识,也是引导他进趣成人事业的方便。

  理解了上述意义,就不应当把佛语颠倒执著为有善妙和恶劣二类。但也要辨明,只分别大乘是胜乘、小乘是劣乘,并不是谤法,因为实际上就有这样的差别,如理如实地分辨并不是毁谤。

  《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然而,由于所化有胜劣的缘故,方便也有圆不圆满、道也有缓慢速疾等差别是合理的。因此,引入佛地的支分之道(声缘道)与大乘道有所不同。”可见大小乘本有胜劣的差别。

  己二、谤法之过患

  【若毁谤法,其罪极重。《三摩地王》云:“若毁此赡部洲中一切塔,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若杀尽殑伽沙数阿罗汉,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

  如果毁谤如来的正法,就会造下极重的罪业。《三摩地王经》说:与毁坏南赡部洲中的一切佛塔相比,毁谤契经的罪业尤极深重;与杀尽恒河沙数的阿罗汉相比,毁谤契经的罪业尤极深重。

  《般若八千颂》中也说:“何人若造五无间,不及相似谤正法。”可见,相似的毁谤正法,就已造下超过五无间罪[53]的罪业。

  而且,毁谤正法也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最大障碍。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中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阿弥陀佛的大誓愿海,普能摄受法界有情,如果具足真信切愿,乃至十念必定往生,唯除造作五无间罪和毁谤正法。

  在往生的两大障碍中,毁谤正法尤其严重。《往生论注》云:“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意思是说,造作五无间罪是由于心里没有正法,而谤法是毁坏正法,能使自他众生造作五无间罪等的一切罪行,因此罪业极为深重。人误造了五无间罪,还能由思惟法性而获解脱,但以恶心毁谤如来圣法,岂能得解脱。《宝性论》云:“若由数近恶人故,具有恶心出佛血,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最胜和合僧,若能思惟修法性,此人速疾从此脱,若人恶心谤圣法,此人焉能有解脱。”

  按照异熟果和等流果来衡量,毁谤正法的罪业也超过五无间罪。《般若八千颂》云:“其谤法者,舍弃一切三世如来正等觉智,又舍一切种智。是故损毁诸正法,以此业感,于地狱中焚烧俱胝万年也。其后虽从彼地狱中解脱,又转移他方世界之地狱,地狱坏时,又迁往他方世界之地狱而受焚烧之苦。”造五无间罪的罪人,堕在阿鼻地狱中感受苦报,然而在劫尽之时,还能脱离地狱,但造谤法罪的罪人,即使辗转经历百千阿鼻地狱,也难得出离,纵然脱离地狱,还要领受极苦的等流果。《般若八千颂》中说:“复次转生旁生界之阎罗世界,彼等处尽业已,一旦转为人身,然以往昔种种谤法舍法之罪成熟,无论生于何处皆成盲者、粪扫者、劣种者、竹工者、瞎眼者、鼻舌手足不全者、麻风病、癍病者、驼背者等,或生于不闻三宝名之地。”

  又,《眼珠续》云:“浊时众生增盛烦恼及邪见,以嫉妒心舍弃佛法,尤其毁谤密法者,以彼舍法罪,堕入无间地狱、金刚地狱等无边恶道,受大苦楚。”修学净土、禅宗、天台教观等大乘佛法,都能成就佛果,但切不可毁谤密宗,自造地狱业。

  当年,弘一大师在演讲中说:“在大乘各宗中,以密宗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遂轻肆毁谤,至堪痛心。”大师又说:“我于十几年前,仅阅过密宗仪轨,也曾致疑议,后阅《大日经疏》,方知密宗教义高深,因此痛自忏悔。”因此不了解密宗教义,万勿轻易评论。

  又,《入大乘论》云:“毁谤大乘法,决定趣恶道,此人受业报,实智之所说。生堕地狱中,大火炽燃身,焚烧甚苦痛,业报罪信尔。”汉地禅宗、净土、华严、天台等法门,都是大乘圆顿妙法,如果修学密宗者对其轻舍、毁谤,也是毁谤大乘,造地狱业。因此,佛弟子应当平等尊重、护持一切佛法,不能取一舍一、赞一谤一,由此才能避免造集谤法重罪。

  【虽起谤法总有多门,前说此门极为重大,故应励力而断除之。】

  虽然总的说,有多种途径能引起谤法,但上述“执著佛语中一类是成佛方便、另一类是成佛障碍”这一门是极为重大的,因此应当励力断除。

  己三、道次第之教授具有令极大恶行自行消灭的殊胜性

  【此亦若能获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恶行自趣息灭。】

  而这执著“佛语中一类是成佛方便、另一类是成佛障碍”的邪分别,如果能获得上述的定解,就能得以遮除。因此使谤法的恶行自然趣于息灭。

  问:所谓“如前定解”是指哪种定解呢?

  答:对于“一切圣教彼此无违、一切圣言均为教授”的定解。

  这就好比关闭煤气的阀门,就能息灭火焰一样。“火焰”比喻谤法,“阀门”比喻谤法的因由——将佛语颠倒执著为一类是成佛方便、另一类是成佛障碍。修学道次第在获得相应时,就会对一切佛语彼此无违、一切圣言均为教授的道理生起定解,由此就关闭了谤法阀门,令谤法恶行自趋消灭。

  【此定解者,应由多阅《谛者品》及《妙法白莲花经》而寻求之。】

  此处交待:应由多阅《谛者品》和《法华经》,而对“一切佛语皆是成佛方便”寻求定解。

  在《谛者品》、《法华经》、《胜乐根本续》、《大乘庄严经论》、《宝鬘论》等诸多经论中,都说到了“安住舍心”是避免谤法的一种方便。也就是说,在自己还没有通达法义之时,对不了达的法义切莫轻率评判,由此就不会毁坏自己。

  【诸余谤法之门,如《摄研经》中,应当了知。】

  其余谤法的门径,应当按照《摄研经》中所说而了知。

  小结:

  以上宣说了传法三种初要中的第二关要——开示本法的殊胜之处。其中说到,从阿底峡尊者传来的道次第教授具有通达一切圣教彼此无违、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极大罪行自趣消灭这四种殊胜。认识了这四种殊胜后,才了解本法的殊胜之处,由此会对道次第教授生起恭敬心和希求心,策发自心趣入修学。

  这是佛法教学上的窍诀。就是为了使学人尊重所学的教授,而详细地从多方面讲明本法的功德,由此而引发听者的希求心。这与广告的原理相似,但在发心和所起的作用上则截然不同。

  菩萨造论传法纯粹是以利他之心,随顺众生的心理,启发他生起对正法的恭敬心和希求心。这是传法的善巧方便。而且,这也是如理如实地赞叹道次第教授所本具的功德,毫无欺诳。正是由于道次第教授真实具有这四种殊胜,因此越深入地修学,就越能明显地得到验证,这也使得道次第的教授在数百年中兴盛不衰,利益了无数有情。

  历代的诸大师都非常重视这四种殊胜。比如,法王如意宝就经常开示这方面的道理。法王曾经说:修行方面,藏地所兴盛的佛法都是大乘法,有些是从见上说,有些是从修上说,有些是从行上说,有些以显教为主,有些以密教为主,有些以第二转*轮为主,有些以第三转*轮为主。实际上,彼此毫无相违,都是圆融一味的。原因是,修学这些法教,都是最初发菩提心,中间修持六度,最后成佛转*轮,普利众生,而且都是从本师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圣教法,因此不可能有相违之处。

  法王又在《忠言心之明点》中教诫:“唯闻不能断增益,于佛正法难得信,依靠百般辩讲著,思所生慧置心中。数多佛陀诸法理,唯调众心方便说,莫要耽著诸词句,深要入心复告诫。”法王一向强调闻思应与修行结合。首先要对本为修行教授的教法精勤闻思,力求在自心中引生思慧,而这样闻思教法的目的,是为了依教法实修。诸多的佛法教理都唯一是为调伏自心而方便宣说的,因此,不要耽著在词句上,而应使其甚深的心要入于自心中。

  法王在《怀业时语》中说:“切莫偏袒执著各宗派,造下毁坏自他舍法业,修持有缘本尊之法门,净观一切他宗我心语。”也是慈悲教导我们,切勿偏袒执著宗派,取一舍一,造下毁坏自他的舍法罪。修行人应当一心修持自己有缘的本尊法门,对其他宗派的法门则一律应观清净。

  总之,诸佛菩萨的经续论典都是宣说引导众生成佛的方便,彼此毫无相违。而作为佛弟子,应当全分皈依佛所说的显、密、大、小诸乘圣法。如果只皈依一部分佛法,而舍弃另一部分,则明显违背了皈依戒。

  其次,汉藏佛教诸宗的修行者,都是修学佛陀圣法,都能解脱成佛。因此,对诸宗所修学的圣法及其弘扬者和修行者,都应当平等地恭敬、皈依、护持。众生有种种根机、种种意乐,度众生的法门也就有种种差别。对于佛所传授的度生妙法,不但不能毁谤,还应当发愿无余通达,以此而普度一切众生。

  自己修行的方面,应当对道的体性、次第及决定数量这三方面,符合佛的密意而真实通达。之后,无误地趣入所修法门,依止上师,修持有缘本尊。此外,对于任何佛教宗派都应当观清净。

  丁三、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54]中分三:一、听闻轨理 二、讲说轨理 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

  戊一、听闻轨理分三: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二、于法法师发起承事 三、正听轨理

  【初中分三: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二、于法法师发起承事;三、正听轨理。 今初】

  听闻轨理这三个方面,前两者是在闻法前要做到的,第三者是听闻时应行持的。

  听闻前,首先要思惟闻法的殊胜利益,以引发闻法的意乐。而这殊胜利益来自法和法师,所以内心和行为上要发起对法和法师的承事,端正闻法的意乐和行为。

  己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分三:一、宣说闻法之利益 二、摄义 三、以五想听闻正法

  这里对论中说的闻法利益要反复思惟,力求改变以往不思惟或邪思惟的习惯。由数数思惟闻法利益,就能把身心推入闻法正轨。

  庚一、宣说闻法之利益

  【《听闻集》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往昔有一位天子问佛:如何了知诸法?如何遮止诸恶?如何断除无义?如何证得涅槃?

  佛答: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比如,由听闻业果,就了知什么是不善的身、语、意业,这些不善业会感得何种苦果,由此就能遮止身口意造恶;由听闻苦谛,能了知生死纯是苦性,断除耽著全无实义的三有盛事;由听闻菩提心,能遮止自利为重的心念;或者,由听闻空性,能遮止耽著人我、法我的戏论。总之,通过听闻正法,调整自心,就能遮除粗分和细分的散乱,摄心安住,而开发智慧;发起了智慧,就能断除执著证得涅槃。因此,闻法具有成就戒定慧的殊胜利益。

  这一颂,前二句可对应戒学,第三句可对应定学,第四句可对应慧学。

  《涅槃经》云:“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亲近善友,二专心听法,三系念思惟,四如法修行。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何以故?开法眼故。(若舍离四种法而能得涅槃,无有是处。何等四法?一、亲近善知识;二、依止善知识专心听闻正法;三、听闻之后,心系于所闻之法,如理思惟;四、按照由闻思所决定的定解之义,如法修行。按这样奉行,就可以由听法因缘,趣近涅槃。为什么呢?因为闻法可开启学人的法眼。)”

  又云:“世有三人,一者无目,二者一目,三者二目。言无目者,常不闻法;一目之人,虽暂闻法,其心不佳;二目之人,专心听受,如闻而行。以听法故,得知世间如是三人。”此段文判分世人有三类:一、无眼盲人;二、独眼者;三、具双眼者。“无眼”,指常不闻法,对善恶、苦乐、染净的体相,茫然不解;“独眼”,指虽然暂时闻法,但内心不如法而行;“双眼”,指专心听闻,领受法义,并能按所闻法义发起实行。只有具足双眼,才能成就涅槃。

  以下阐述闻法具有了知取舍的利益。前二颂阐述“不闻法则不知取舍”,第三颂宣说“由闻法则能了知善恶”。

  【又云:“如入善覆蔽[55],黑暗障室内,纵然有众色,具眼亦莫见。如是于此中,生人[56]虽具慧,然未听闻时,不知善恶法。”】

  《听闻集》又说:如同走进封闭严密的黑屋中,虽然屋内陈设了佛像、鲜花、桌椅等物件,但没有光明照耀,具目者也一无所见(对见色而言,眼目是因,光明是助缘,以有因无缘故,具眼亦不见众色)。如是,虽然在世间获得了人身,具有智慧,但没有听闻正法时,全然不知善恶诸法(对知法而言,智慧是因,闻法是助缘,以有因无缘故,具慧者也不了知诸法)。

  《华严经》云:“犹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

  【“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

  如同具眼者以灯光为助缘,就能明见诸色法的形状颜色。如是,具慧者以听闻圣法为助缘,就能了知善恶诸法。

  归纳:

  人身具有知言解义的智慧(因),由听闻正法(缘),就一定能了知善恶取舍,因缘和合必定生果故。

  以下是一则公案:

  往昔华氏国王饲养了一头性情凶猛的白象,能用它杀死怨敌。每次有人犯罪时,华氏王就让白象踩死犯人。后来,象棚遭火焚烧,白象被送到一所寺院的旁边。

  寺中比丘正在诵《法句经》。白象听到念“为善生天,为恶入渊”时,顿时心意柔软,生起慈悲之心。以后,把犯人押到它面前时,它只用鼻子嗅一嗅、舌头舐一舐,就转身离去,不愿踩杀犯人。

  国王得知此事后,心生恐惧,立即召集群臣商议。有大臣建议说:“白象一定是在寺院边听了佛法,才不愿意杀人,所以要把它迁到屠场旁边。”国王采纳此法,果然奏效。白象每天目睹屠戮的场面,性情变得越发凶残。(《付法藏经》)

  从这里看出,众生的性情是随缘可变的。白象听闻一句佛法,就引发内心的慈悯,而让它观睹杀生,就只增长内心的暴戾。可见所缘境对内心的影响极大。低等的旁生都能由听闻正法而发出善心,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恒时听闻正法,岂能不改善自心。

  【《本生论》亦云:“若由闻法发信意,成妙欢喜获坚住,启发智慧无愚痴,用自肉买亦应理。”】

  《本生论》也说:如果由闻法而发起信解,生起法喜,心得坚固而住,启发智慧,破除愚痴,那么以身肉换取闻法也是合理的。

  闻法使人得到信心、法喜、坚固和智慧,滋养慧命,远胜身肉的价值,因此用身肉换取闻法是合理的。

  以下是《涅槃经》中佛自述的舍身求法的往事。佛说:

  往昔,我有一世为婆罗门,入雪山中修菩萨行。当时,无佛出世,也无佛法流布世间。帝释见菩萨独自居山苦修,就从天降下,来考验他的道心。

  帝释变为狰狞的罗刹,站在菩萨前,说了半偈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菩萨听法后,立即起身寻察,发现四周杳无人迹,只有罗刹站在面前,就向前问道:“大菩萨,您是从哪里得到这半偈法的?其中说的是三世诸佛的妙道。”

  罗刹说:“不必问我。我多日没有进食,到处找不到食物。刚才是我饥饿难忍而胡言乱道的。”

  菩萨祈求:“若您能说全此偈,我愿终生为您弟子。”

  罗刹答:“你只考虑自己,不想我为饥饿逼迫,无法言语。”

  “您要吃什么?”

  “要吃人的温热血肉。”

  “若说完此偈,愿舍身供养。”

  “谁能信你为八个字而舍身?”

  “诸佛菩萨、梵释四王[57],可为我作证。”

  罗刹终于答应说法了。菩萨无比欢喜,脱下皮衣,恭敬敷设法座,祈求说:“和尚,请上法座,为我说法。”

  罗刹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菩萨听后,深入思惟,在各处的石壁和树上都写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写完之后,攀上大树,纵身跳下。在身体还没有落地时,空中忽然发出各种响声。罗刹也恢复了帝释身形,用双手接住菩萨,忏悔、顶礼,返回天上。由这舍身求法的因缘,释迦佛比弥勒菩萨提前成佛。

  以下以十二个比喻赞叹闻法的利益。

  【“闻除痴暗为明灯,盗等难携最胜财,是摧愚怨器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虽贫不变是爱亲,无所损害愁病药,摧大罪军最胜军,亦是誉德最胜藏,遇诸善士为胜礼,于大众中智者爱。”】

  一、“闻除痴暗为明灯”:听闻正法能遣除心中未解、邪解、疑惑的愚痴黑暗,生起了达诸法的正见,因此犹如照亮内心的明灯。

  二、“盗等难携最胜财”:外财能被盗劫、水漂、火焚、官家没收,而闻法是内心的法财,盗等无法夺走,因此是坚固殊胜的财富。

  《续高僧传》中记载:

  古时高僧僧安,持戒精严,平日以坐禅、讲经为业。

  一次,他在王屋山聚集了二十多个徒众,开讲《涅槃经》。正当讲经题时,从门外走进来一只母野鸡,伏在一边,随众听经。

  每当僧众用斋,野鸡就出去觅食。每次讲经时,它都会按时进场。讲到还差三卷的时候,野鸡忽然不来了,从此再没见到它的踪影。僧人们都对此事甚觉蹊跷。

  僧安告诉大家:“野鸡已转成人身,不必惊奇。”

  武平四年,僧安带领徒众到越州行头陀行。他忽然说:“往年的野鸡应该投生在此地。”说完,就走进一户人家。这时听到外面在喊“野鸡”,应声走出来一个女孩,和僧安似曾相识,才见面就欢喜礼拜。女孩的父母感到奇怪,就请僧安到家里来应供。

  僧安问:“为什么叫她野鸡?”

  父母答:“孩子出生时,头发像野鸡毛,所以叫野鸡。”

  僧安听后哈哈大笑,说出了女孩宿世的因缘。女孩哭泣,哀求父母准许她出家。得到父母同意。

  女孩出家之后,僧安给她讲《涅槃经》,她一听就能完全理解。而讲到最后三卷时,却茫然不解。

  当时她才十四岁,就能给人讲经。远近的人都来听她讲经,称赞她宿根深厚。由她的劝化,很多人都随她学习佛法。

  事例中的野鸡只听过一遍《涅槃经》,就由此脱离畜类得到人身,并出家为尼,讲经说法。虽然在做野鸡时,并不能领解经义,但由于闻法植下了善根,转世遇缘,善根就自然现行。前世熏过的《涅槃经》文,一听就懂,而没熏过的后三卷,却感到陌生,不解其义。所以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殊胜的经义一经耳根,熏入识田,就永远成为道的种子。

  又比如印度坚慧菩萨,前世是一只鸽子,因为倾听比丘诵经,转世成为大菩萨。所以,要对闻法生欢喜心,如果对某些法义一时还不能理解,也不必要灰心,只要恭敬听闻,就会在识田中种下殊胜习气。将来,习气成熟,就会开智慧。确实,如《本生论》所说:“闻除痴暗为明灯,盗等难携最胜财。”

  三、“是摧愚怨器”:闻法是摧毁愚痴怨敌的利器。

  比如佛世时周利槃特生性愚钝,听法一句也记不住。后来佛教他念“扫帚”二字。他边扫地边念持,最终摧灭愚痴,开大智慧。

  四、“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闻法是修行人最殊胜的善友,因为它能开示所有成办现前和究竟利乐的方便教授。

  五、“虽贫不变是爱亲”:即使贫穷困苦,佛法也不会改变对我们的帮助,因此是永远不变的至亲。

  世间亲友,有利可图时,会亲近你、帮助你;贫困潦倒时,则离你而去。佛法不会如此,比如,听闻“人身难得”后,不论在哪种境况中,都能使你珍惜人生,给予你利益。因此,闻法是内在的至亲,即便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你,自己也不会感到孤独。

  六、“无所损害愁病药”:世间充满痛苦、忧愁,只有佛法是去苦除忧的妙药。外在的药物并不能治疗烦恼病、生死病,虽然暂时可缓解身体的病苦,但也未尝没有损害。

  人到何时才无愁呢?到无求时,就能无愁。听闻圣法,了知“我”本不可得,是谁在忧愁呢?世间名利等如空花,有什么可患得患失呢?自性本具恒河沙数功德,从未丢失,有何可忧呢?因此,听闻妙法,心开意解,是除忧解愁的妙药。

  七、“摧大罪军最胜军”:闻法能摧灭贪嗔等无量罪军,因此是最殊胜的军队。

  比如《贤愚经》记载,恶人指鬘内心狂乱,共杀害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还差一人就满一千。最后他来杀佛时,佛见他过来,就缓步而行。指鬘再怎么也追不上,就在远处大声喊:“比丘!停停!”

  佛说:“我永远安住,只是你自己停不下。”

  指鬘听不懂,就问佛。

  佛说:“我诸根寂静安定,得大自在。你依止邪师,深中邪毒,无法自控,才昼夜杀人,造作无量罪业。”

  指鬘根性猛利,经佛点化,幡然醒悟,放下屠刀,顶礼佛陀,忏悔罪业。

  佛给指鬘说法,当时就获得了法眼净,祈求佛度他出家。

  指鬘出家后,诚心地听受佛法,以佛法的加持,他清净了心中的垢染,证得阿罗汉果。

  后来有一次,佛带他回到祇陀林。当地人一听到指鬘的名字就恐惧不安,怀孕的妇女和旁生都因为恐惧而无法生育。

  佛就对指鬘说:“你去向人们解释:‘指鬘自出生以来没杀过一个人。’”

  指鬘不解地问:“以前我杀过很多人,为什么要这样说?”

  佛告诉指鬘:“自从你皈依了佛法,便开始了真正的人生。”

  指鬘按佛吩咐向人们解释。此地区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所以,听闻正法就能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能摧毁过去由无知造下的无数罪业。

  八、九、十、“亦是誉德最胜藏”:

  第八,“闻法是殊胜的美誉”:比如,阿底峡尊者在五十七年间听闻正法,由此赢得一切世间的赞誉。

  第九“闻法是殊胜功德”和第十“闻法是最胜宝藏”,意义与前相通,此处不赘释。

  十一、十二、“遇诸善士为胜礼,于大众中智者爱”:在遇到善知识时,有听闻正法的功德,就能作为殊胜的献礼。而一向不闻正法,恒时在尘境中散乱,则拿不出法财供养善知识。

  我们在大众中,怎样才能使智者欢喜呢?智者所爱乐的是正法,有闻法的功德,智者则喜爱;不闻法,就只有和愚人结交,一起散乱。因此,想要恒时不离善知识,得智者的喜爱,就应当常闻正法。

  【又云:“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

  《本生论》又说:能在闻法后,随法而转、修持心要,则稍用功力,便能解脱生死。

  意即由闻法容易得解脱,但必要条件是“随转修心要”。

  庚二、摄义

  一、广大地寻求听闻正法,有极大的必要。因为能否由思惟和修习调伏自己的心,完全依赖于听闻正法。(如果没有以闻法为前提,则无从展开对法的思惟和修习。具有广泛的听闻,才能按照所闻的法义如理思惟,引生定解,并安住在定解中串习。因此,务必要首先广泛地寻求闻法。)

  比喻:要使一张坚硬的牛皮变得柔软,就必须在上面涂抹酥油,反复揉搓。凡庸之心如同牛皮,圣法犹如酥油,听闻正法就像用手揉搓,心缘圣法长期听闻,就能使心变得柔软。

  二、求菩提者寻求听闻极有必要,因为能成办从轮回中解脱的正因,唯一是闻思修三慧,而三慧的生起又依赖于听闻。

  比喻:上述十二种比喻及其它比喻。比如,由听闻正法,能显示一切功德及过失,如同明镜。

  教证:《宝性论》云:“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悭等诸分别,是为烦恼障。除慧无余因,能断此二障,闻为胜慧体,故闻为第一。”

  以上是依据世亲菩萨的教言而宣说的。

  三、闻法之果:总的如《涅槃经》所说,生起一切清净功德都依赖于闻法。分别言之,闻法有如下四种妙果。

  (一)异熟果:以听闻正法为因,能获得从增上生直至决定胜的圆满所依身。

  (二)领受等流果:以听闻正法为因,直至成佛之间,都不缺少闻法。

  (三)造作等流果:以听闻正法为因,一切生中能以大欢喜心趣入闻思。

  (四)增上果:以听闻正法为因,能成就增上生善趣的安乐处所,乃至诸佛清净刹土。

  【于其所说诸闻胜利,应当决心发起胜解。】

  对于上述的闻法利益,应当下决心发起胜解。

  这是宗大师留给学人的作业,一定要照着去做。

  庚三、以五想听闻正法

  我们人的行为和结果,与心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调整好了心念,才能进入闻法的正轨。因此,“想”是非常重要的。俗语说“一念之差”,佛法说“一切住于意乐上”,就是这个道理。

  听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听听佛学知识,闻法与修心脱节,学得再多也只是积累知识,和转变内心无关;二是认识到佛法本是修心的教授,因此听法是为了获得修心的教授。

  比如,听闻这段“以五想闻法”,会听的人就会注意如何作五想的方法,听懂了就依教串习。这样趣入,就把这部分的圣言显现为修行教授。按照这种方式听闻道次第,短期内,就能转变自己的意乐和行为。

  【复次应如《菩萨地》说,须以五想听闻正法。】

  我们看书时往往轻易看过,不能体会作者的心意。这里“须”字,是宗大师叮嘱我们:务必要按《菩萨地》所说的五想听闻正法,每次闻法之前,应如是作意。这是宗大师在教授修心的方法,我们依教奉行。

  第一想——作珍宝想

  【谓佛出世极罕难遇,其法亦然,由稀贵故,作珍宝想。】

  这是说,佛陀出世极难值遇,佛所说的妙法也是如此。因为听闻正法是极为稀有、珍贵的,因此应当对听闻正法作珍宝想。

  一个人不是往昔在多生中勤修了福慧,暂时听闻正法也不可能。人身难得,佛陀难遇,以信心和智慧闻法更是难中之难。

  能对闻法常作珍宝想,就会转变闻法的意乐。以前轻忽随意,听不听都抱无所谓的态度,现在则对听闻每一句法都有珍惜之心。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就是因为对闻法的认识不一样。

  比如常人看见满地瓦砾时,会毫不在意;而看见遍地奇珍时,会不禁生起大欢喜心,想全部获取。所以作瓦砾想,就弃而不顾;作珍宝想,就珍爱执持。如果以前把佛法视为瓦砾,毫不珍视,现在就应当转过来作珍宝想,以极珍惜的心去受持每一句法义。常常能按这样想,单以闻法就能产生无量福德。为求闻法向经堂迈上一步,也能获得大福德。

  第二想——作眼目想

  【时时增长俱生慧故,作眼目想。】

  由于听闻正法时时能增长俱生慧,因此应当对听闻正法作眼目想。

  由前世种下的善根,今生俱生就有的智慧,叫做俱生慧。如果能坚持听闻正法,俱生慧就会时时增长。因此,闻法犹如眼目。

  依靠听闻正法,就能辗转不断地增长智慧;而远离听闻正法,已有的智慧也会逐渐退失。很多人都有经验,长期不闻法,智慧就会退失。因此,应当把听闻正法视如眼目,一日不离。

  第三想——作光明想

  【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见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故,作光明想。】

  由听闻正法所授予的慧眼能见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故,应当对听闻正法作光明想。

  听闻圣法能逐渐开启了达甚深义和广大义的慧眼。不听闻正法,目光就始终短浅、狭隘,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和眼前极小范围中的事;而通过听闻正法,就能开启了达深广义的智慧眼,能见到甚深离戏的空性及广大的缘起显现。因此,听闻正法如同光明,照了万法。

  第四想——作大胜利想

  【于究竟时能与涅槃菩提果故,作大胜利想。】

  听闻正法于究竟时,能给予闻法者涅槃菩提的无上妙果,因此应当对听闻正法作极大义利想。

  “涅槃”指断德究竟,灭一切过;“菩提”指证德究竟,满一切德。由听闻正法,渐次引生智慧,断除人法二执,至究竟时,则现前涅槃菩提,因此具极大利益。

  听闻正法能使人究竟觉悟成佛,世间没有比这更具大义的事。能如是作大胜利想,则会对闻法充满欢喜。从此,不必要勉强,会从内心里爱乐闻法。因此,由如理思惟就能有效地转变心态。

  第五想——作无罪想

  【现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观乐故,作无罪想。】

  不必说究竟之时,现在也能获得涅槃与菩提之因——止观之乐,因此,应当对听闻正法作无罪想。

  “彼二”,指涅槃与菩提,其因即是止观。以“止”遮止散乱,至圆满时,是离一切分别的涅槃;以“观”明观诸法,至圆满时,是照见一切诸法的菩提。

  听闻正法得相应时,内心清净,远离非理杂念,是得止的安乐;遣除迷惑,心中明了而欢喜,是得观的安乐。当然,这只是相似地说明。实际上,由听闻正法,按照所闻的法义如理作意,将获得寂止和胜观的安乐。因此,应当对听闻正法作无罪想,也就是要思惟“闻法体性清净,毫无垢染”。

  什么是“有罪”呢?比如,听闻世间邪说,引生邪见,是观的违品;听靡靡之音,贪嗔散乱,是止的违品。都有罪垢。如果不缘正法而缘邪法,当下就为罪所染。明见此理后,应尽量不接触染缘声色,一心只缘佛法。

  【作是思惟,即是思惟听闻胜利。】

  按这样思惟,就是思惟听闻正法的殊胜利益。

  己二、于法法师发起承事分三:一、随《地藏经》略说 二、随《菩萨地》广说 三、随《本生论》摄义

  庚一、随《地藏经》略说

  【于法法师发起承事者。如《地藏经》云:“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于彼起毁谤,于说法师供养者,谓于师起如佛想。”应视如佛,以狮座等恭敬利养而为供事,断不尊敬。】

  于正法及法师发起承事者,如《地藏经》所说:“用专一、信心、恭敬来听闻正法(即闻法时应具三心——专心、信心、恭敬心,有专心则不散乱,有信心则不怀疑,有敬心则不轻慢),不应对法和法师起毁谤心。所谓供养说法师,就是对法师发起如佛想。”应将法师视如佛陀,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供养承事,断除一切不尊敬的行为、语言和态度。

  《般若经》上记载,当年,常啼菩萨为了求得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受尽艰辛困苦,最后才见到法胜菩萨。

  常啼菩萨和五百女众首先作了供养。当时法胜菩萨宣讲了一段《诸佛无来无去品》之后,返回家中,七年之中,入于甚深禅定。

  在此期间,常啼菩萨和五百女众始终不睡不坐,唯一以站立、行走两种威仪度日。他们一心盼望法胜菩萨早日出定,为他们传法。

  七年快过去了。一天,天人对常啼菩萨说:“还有七天,法胜菩萨就要出定传法。”常啼菩萨听到后,与五百女众到传法处洒扫。当时因魔王干扰,得不到任何水。常啼菩萨为了恭敬佛法和法师,刺破身体所有脉管,以鲜血洒地压尘。其他眷属也效仿随学。

  之后,他们摆设了狮子座,一切陈设都如法、圆满。法胜菩萨开座演说般若波罗蜜多,常啼菩萨当下即证得六百万禅定门,现见无量诸佛。此后,梦中也不离见佛。

  由于常啼菩萨对圣法和法师极为恭敬,因此速疾与般若法相应,得大加持。可见用恭敬心闻法是极重要的。

  汉地慧可大师向达摩祖师求法的公案,极为感人。当年,慧可得知达摩祖师在嵩山时,就前去参拜。当见到祖师时,祖师面壁端坐,一言不发。

  慧可心想:“古人为求佛道,敲骨取髓、刺血布施,我是何人?”

  该年12月9日晚,天降大雪,慧可立身雪中,丝毫不动。

  翌晨,雪已过膝。祖师哀怜,问:“你许久立在雪中,想求什么?”

  慧可泣言:“唯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祖师说:“诸佛为求无上妙道,长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岂可凭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希冀无上真乘?”

  慧可取刀斩断左臂,放于祖师眼前。

  祖师知是法器,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躯,你现在断臂求法,也算可以。”因此为他取名为“慧可”。

  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听闻?”

  祖师答:“诸佛法印,不从人得。”

  慧可说:“我心不安,祈师安心。”

  祖师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良久,答:“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道:“为汝安心竟。”

  慧可当即大悟。

  从以上公案可以看出,人至诚恭敬,为法忘躯,就能与师长及圣法相应。金刚乘中,有无数修行人,因为生起了视师如佛的恭敬心,而终得大成就。学人应当把握好这个关键。

  《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也。”佛在宣说《般若经》时,亲自敷设法座,也是表达对圣法的恭敬。

  《胜天子经》云:“若有法师流通此经处,此地即是如来所行,于彼法师当生善知识尊重之心,犹如佛心。见是法师,恭敬欢喜,尊重赞叹。”

  《梵网经菩萨戒本》中对如何供养、承事法师,开示说:“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

  如果能恭敬、供养法师,必定得大利益。《正法念住经》云:“若人供养说法法师,当知是人即为供养现在世尊,其人如是随所供养,所愿成就,乃至得阿耨菩提,以能供养说法法师故。”又云:“何以故?以闻法故,心得调伏;以调伏故,能断无知流转之暗。若离闻法,无有一法能调伏心。”

  庚二、随《菩萨地》广说

  【应如《菩萨地》中所说而正听闻,谓应无杂染、不应作意法师五处。】

  应当按照《菩萨地》所说,无颠倒而听闻。也就是,应当心无杂染及不作意法师五处。

  “无杂染”,是指内心远离高举及轻蔑的杂染。

  【离高举者,应时听闻,发起恭敬,发起承事,不应忿恚,随顺正行,不求过失,由此六事而听闻之。】

  “远离高举”有如下六相:

  一、应时听闻:按时听闻不迟到。如果事先不做准备,闻法时迟到,或匆忙而至,则是不敬法的表现。世间好的仆人,做事准时,凡事都提前做好,就是由谦下心所致。听闻正法应当具有如奴仆般的谦下心,提前准备,身心稳重,按时听闻。

  二、发起恭敬:听闻正法时,身、语、意发起恭敬,远离轻慢。

  三、发起承事:行为上发起承事正法和法师。以奴仆心,殷勤侍奉师长。

  四、不应忿恚:不应嗔恚法和法师。

  五、随顺正行:按照法师所说,随顺法师的心意而行。

  六、不求过失:不寻求法师的过失。

  具足上述六相,便是远离高举。听闻正法时,内心和行为谦下,就能得利益。相反,不应时听闻、三门不敬、身语不承事、内心瞋恚、不随顺而行,或者寻求法师的过失等,都是由傲慢心引起的邪行,导致颠倒闻法。因此,要努力具足上述的六相而听闻。

  【离轻蔑杂染者,谓极敬重法及法师,及于彼二不生轻蔑。】

  “离轻蔑杂染”包括四相,即敬重正法、敬重法师、不轻正法、不轻法师。应行方面,具足两种恭敬;应遮方面,具足两种不轻。

  “极敬重正法”,即想:“依于正法,我能得极大利益。一切利乐从法生,法是我慧命之母。”如是敬重正法,将正法视为无上敬田。

  “极敬重法师”,即想:“父母生养我色身,法师生育我法身,饶益我生生世世,恩德无量。”由内心感恩,而敬重法师。即使法师与自己平等或不如自己,也不应生轻慢心,而恒守恭敬。

  “轻法”,比如想:“我是上根利智,听此低法没有意义”、“我已通达,不必要听”。

  “轻视法师”,比如认为法师不如自己,或法师种性低贱、表达能力差等等。总之,种种轻视法和法师的心态、行为,都要一律遮止。

  【不应作意五处所者,谓戒穿缺、种性下劣、形貌丑陋、文辞鄙恶、所发语句粗不悦耳。便作是念:不从此闻,而弃舍之。】

  按照唐译《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所说,菩萨欲随善友听法,应当以清净心专注听闻,不应作意法师五处。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为破戒者、不守律仪者,而不随彼听法。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种姓卑贱,而不随彼听法。

  三、于坏色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形貌丑陋,而不随彼听法。

  四、于坏文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不善辞藻,而不随彼听法。

  五、于坏美不作异意:不应作意法师语言粗恶、心怀忿恚、不以和美语言宣说妙法,而不随彼听法。

  菩萨欲听法时,不应作意上述五处,唯一应当恭敬闻受正法,不见法师之过。若菩萨智慧微劣,对法师生嫌弃心、鄙视心,而不从法师闻法,则会退失智慧。

  庚三、随《本生论》摄义

  【如《本生》中亦云:“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目视,如饮甘露雨。起敬专至诚,善净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闻法。”】

  总之,应如《本生论》所说:听法时,坐在低劣的位置上;心态方面,发起调伏之德,调柔、温和;神态方面,以欢喜的眼神瞻视法师,如饮甘露般,汲取妙法精华。发起恭敬、专一、至诚之心,意乐清净无染,如同患者聆听医生嘱咐,发起承事,听闻正法。

  归纳:

  学人需要恭敬承事圣法和法师,因为:若不恭敬承事法与法师,则得不到传承上师的加持;而得不到传承上师的加持,心中便不会产生功德。反之,具足恭敬,则能得加持;能得加持,则能产生证悟功德。这是法性的规律。

  比喻:草木能否生长,端赖太阳的光热。

  己三、正闻轨理分二:一、断器三过 二、依六种想

  【正闻轨理分二: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 今初】

  庚一、断器三过分三:一、比喻 二、意义 三、对治

  辛一、比喻

  【若器倒覆,及纵向上然不净洁,并虽净洁若底穿漏,天虽于彼降以雨泽,然不入内,及虽入内,或为不净之所染污,不能成办余须用事,或虽不为不净染污,然不住内,当泻漏之。】

  上述比喻中讲到了三器、三过。“三器”,是覆器、秽器和漏器;“三过”,是不入、不净、不住。

  “覆器”,指器口向下倒置的容器。“不入”,指天虽降以雨泽,但以器口向下,雨水不入器中。

  “秽器”,指器内不洁净的容器。“不净”,指雨水虽然降入器内,但是被不净物染污,也不能发挥用处(如不能饮用、灌溉等)。

  “漏器”,指底部有漏洞的器皿。“不住”,指虽然雨水进入器内,也没有被染污,但由于不能住留,很快就漏光了。

  辛二、意义

  【如是虽住说法之场,然不属耳,或虽属耳然有邪执,或等起心有过失等,虽无上说彼等众过,然听闻时,所受文义不能坚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坏,则其闻法全无大益,故须离彼等。】

  以上所讲的比喻显示了法器三过。

  一、覆器不入过:身体虽在讲堂,讲法的声音却不入耳根。

  二、秽器不净过:声音虽入耳根,但内心有颠倒执著,或动机不清净,有求名求利、寻过失等的颠倒发心。

  三、漏器不住过:虽然远离了不入、不净二过,但在听闻时,所听的文义不能记持。以忘念等失坏,法义不能住留在心。

  如果染上了这三过之一,闻法就根本没有利益,因此必须远离这三种过。

  以上三过依次障碍闻思修,由内心昏沉等,传法的声音不历耳根,障碍听闻;由内心颠倒执著等,不能正确地受持法义,障碍思惟;由内心不能忆持文义,障碍依法实修。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