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阿含经菁华节录:肆、慈善不放逸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含经菁华节录:肆、慈善不放逸

 

  一、如山河、石壁、百草、五谷,皆依于地而得长大,诸善三十七道品 [1]之法,住不放逸[2]之地,使诸善法[3]而得长大。(增.二二五)

  [1]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2]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3]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

  ※再好的法门,必须力行,精进不放逸,长养善法。

  二、譬如伏鸡 [1],生子众多,不能随时荫馏[2],消息冷暖,而欲令子安稳出壳;如是,不勤修习,随顺成就,而欲令得漏尽解脱[3],无有是处。(杂.四0)

  [1]伏鸡:孵蛋的母鸡。

  [2]荫馏:音印六。荫,庇护;馏,用热气蒸熟。荫馏,在此指母鸡孵蛋。

  [3]漏尽解脱:断尽一切烦恼,脱离束缚而得自在。

  ※勤于孵蛋的母鸡,随时抱著蛋(荫馏),关怀(消息)著蛋的冷暖,勤勉不离,待时机的成熟(随顺),便见小鸡一只只地破壳而出(成就)了。努力修行,不放逸也像这样的孵蛋功夫呢!

  三、八大人 [1]念:(1)少欲、(2)知足、(3)闲(闲)居、(4)持戒、(5)三昧[2]、(6)智慧、(7)多闻、(8)精进。

  弥勒菩萨应三十劫 [3]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4]之力,超越成佛。

  诸佛世尊皆同一类;同其戒律、解脱、智慧,唯有精进不同。是故,此第八大人之念,为最、为上、为尊、为贵。(增.三七五)

  [1]大人:大人相是谓佛是一切众生中最尊最大的人,所以佛的相,称为大人相。大人指先觉者。

  [2]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意思。

  [3]劫: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详见第18页。

  [4]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精进波罗蜜'又名勤波罗蜜。

  四、云何?善调琴弦 [1],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2]不?四精进太急,增其掉[3]、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4]。

  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杂.二五六)

  [1]善调琴弦:善于调节琴弦的松紧度。

  [2]妙和雅音:弹出微妙和谐优雅的琴音。

  [3]掉:掉举,一种令心高举而不得安宁的烦恼。

  [4]懈怠:懒惰。

  五、极精进者,犹如调戏;若懈怠者,此堕邪见 [1];若能在中者,此则上行。(增.一九七)

  [1]邪见: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叫做邪见。‘邪见网'(喻)邪见好像罗网,入则不能解脱。

  ※佛陀有位很用功的弟子,名叫‘二十亿耳'的修行人。眼见同伴们,修行成果殊胜,想著自无所长进,便开始患得患失,身心急躁不安(掉),最后心灰意冷地,还俗回家(悔),心想:家中有大财富,还有能力广作布施,起码比留在僧团中,一事无成要强。佛陀知道后,以琴师必需调整琴弦的松紧度,来演奏优雅的音声作为譬喻,来教导二十亿耳。尊者二十亿耳,把握了适度的努力,不久,便顺利获得了突破,也成为解脱的阿罗汉圣者了。修行,如同调琴弦,必须依著自己身心不同的情况,来作调整。如同巧金师,以生金著于炉中增火,随时扇韝,随时水洒,随时俱舍。

  六、如巧金师,以生金著于炉中增火,随时扇韝,随时水洒,随时俱舍。

  若一向鼓韝 [1]者,则于是处,生金焦尽。一向水洒,则于是处,生金坚强。

  若一向俱舍,则于是处,生金不熟,则无所用。

  如是,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 [2],乃至漏尽[3]。(杂.九九一)

  [1]鼓韝:鼓,鼓风;或吹火使炽的皮囊。

  [2]三相:解脱相、离相、灭相。解脱相是无生死的相;离相是无涅槃的相;灭相是无生死涅槃的无相,连无相亦无,即是非有非无之中道妙理。这里的三相,是指即止相、举相、舍相。

  [3]漏尽:断尽一切的烦恼。‘漏尽智'指控断尽一切烦恼之阿罗汉的智。‘漏尽比丘'是断尽一切烦恼的比丘,即阿罗汉。‘漏尽明、漏尽通'是漏尽智证明、通的简称。‘漏尽意解'指称断尽一切烦恼之后心意获得解脱,这是小乘阿罗汉所证得之果。‘漏尽无所畏'是四无所畏之一,即在大众之中明言我已经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怖畏。‘漏尽阿罗汉'是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漏缚'漏与縳。漏是漏失的意思,缚是系缚的意思,两者都是烦恼的别名。

  ※心思如果一直停留在‘止相',成了懈怠,就像火候不够,易碎的钢;松脱的琴弦。一直留在‘举相',即便过份精进,让自己陷入了得、失的焦虑中,就像焦热的钢;拉紧的琴弦。一向俱舍,就等于忘失了修行,此谓舍相。修行,也像照顾炉火一样,得依著需要,随时鼓风(扇韝)增温、洒水降温,或者暂时保持现况,也不鼓风,也不洒水(俱舍),来维持所需的温度。

  七、如田夫,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而彼种子已入地中,则自随时生长,果实成熟。譬如伏鸡生卵,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

  如是,善学三学 [1],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2],心善解脱。(杂.八三九)

  [1]三学:戒学、定学、慧学。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修此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

  [2]诸漏:一切的烦恼,‘漏'即烦恼的别名。

  ※修行必须细水长流,不可‘揠苗助长'。‘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消息(关怀;用心)、冷暖爱护'。是不放逸的要义。

  八、以无惭、无愧故放逸 [1],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习恶知识,习恶知识故不欲见圣[2]、不欲闻法[3]、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难教、戾[4]语、懒堕[5],懒堕故掉[6]、不律仪、不学戒[7],不学戒故失念、不正知、乱心,乱心故不正思惟、习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见、戒取、疑,疑故不离贪、恚、痴,不离贪、恚、痴故不堪能离老、病、死。断三法故,堪能离老、病、死。云何三?谓贪、恚、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8],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9],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见、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杂·三四五(三四六))

  [1]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2]圣:详见第34页圣条。

  [3]法:是指一切的事物。详见第30页一切诸法条。

  [4]戾:含急、暴的意思,音力。

  [5]懒堕:同‘懒惰'。

  [6]掉:一种令心高举而不得安宁的烦恼。

  [7]戒:防非止恶的意思。详见第36页戒条。

  [8]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

  [9]正法:1.真理的道法。2.正法时期。‘正法依'是佛的尊号,因佛能以正法向众生宣说,为正法之所依。‘正*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正法眼藏'谓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正法眼藏,是禅宗用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

  九、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拄 [1],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若有行慈心,亦无放逸行;诸结渐渐薄,转见于道迹。

  以能形此慈,当生梵天上;速疾得灭度,永至无为处。(增·四四三)

  [1]盗贼不侵‘拄':拄,音主,用以支撑之木栋。

  十、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 [1]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中·二七)

  [1]无量:多到不可计量。

  十一、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杂·七五五(七四三))

  ※四无量心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

  十二、是为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盖;具五盖 [1]已,便具无明[2];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中·五二)

  [1]五盖:五种的烦恼。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合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叫做五盖。

  [2]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十三、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 [1]、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杂·一一二五 (一二三八))

  [1]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

  十四、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 [1]法。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2]。(杂·一Ο二(五六))

  [1]有漏: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详见第71页有漏条。

  [2]无漏法: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之法,如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无漏因'谓无漏果的业因,如四谛中的道谛是。‘无漏果'是清净无烦恼的道果,如四谛中灭谛的涅槃是。‘无漏界'是清净无烦恼的世界,即涅槃。‘无漏通'指清净无烦恼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尽通才是无漏通。‘无漏智':三乘人离诸烦恼的清净智,此智有断惑证真的功用。‘无漏后身'谓清净无烦恼叫做无漏,最后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后身,无漏后身就是二乘无学果的身。

  十五、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 [1]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杂·四四四(四四五))

  [1]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而无混杂。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本体。‘界分'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界趣: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界内'指三界之内。

  十六、佛告罗侯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侯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十七、罗侯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 [1]系[2]著使[3]。罗侯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是名断爱缚诸结[4]、断诸爱[5]、止[6]慢无间[7]等、究竟苦边。' (杂·四六四(四六五))

  [1]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

  [2]系:系缚,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3]使: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流落于生死。

  [4]爱缚诸结:‘爱缚'是恩爱的系缚。‘结'是系缚的意思,烦恼的别名。详见第85页结条。

  [5]爱:爱著是贪爱不舍的意思;‘爱执'是爱惜执著;‘爱缚、爱系'是恩爱的系缚。‘爱著':是贪爱不舍的意思。‘爱行'即爱欲之情多的人,若推理多的人,则叫做见行。行是心行,也就是心理活动。‘爱取'爱与取。爱是喜欢的意思;取是要的意思。‘爱欲'指贪爱五欲。‘爱见'是贪爱的见解,或爱与见的二种烦恼,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智度论说:‘烦恼有二种,一属爱,二属见'。‘爱见大悲'指自己虽未断烦恼却运用大悲以救济众生。

  [6]止:定的意思,禅定的别名。‘止犯'止是停止,犯是不作善法,停止不作善法,叫做止犯。‘止持戒'是制止罪恶行为的戒法,如五戒八戒等是。

  ‘止观'谓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7]无间:无有间断。‘无间修'是没有间断的修行,为四修之一。‘无间业'是受苦没有间断的五种大恶业。‘无间地狱'是受苦没有间断的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

  十八、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 [1],眼界……乃至法界[2]。(杂.四五四(四五五))

  [1]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效用:见、闻、嗅、尝、觉、思)

  [2]法界: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法界身'指周遍于法界的身体,亦即佛三身中之法身。‘法界佛'是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佛证悟了一真法界的大智慧后,其大光明遍照于一切法界,故称法界佛。‘法界性'简称法界或法性。法界亦即法性。‘法界观'是否证入华严经所说的法界的观法,即一真法界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客观。

  十九、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 [1]。云何三?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杂·四六Ο(四六一))

  [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三界眼'谓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三界藏'谓三界含藏一切众生的烦恼。‘三界尊'是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中的众生所共同尊重的圣人。‘三界八苦'生活在三界中的人们有八种的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二十、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谓三种出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无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 [1]界,是名三出界。'

  即说偈言:

  知从欲界出,超踰于色界,一切行寂灭 [2],勤修正方便;

  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知一切有余,不复转还有。(杂·四六二(四六三))

  [1]灭:涅槃。详见第32页灭条。

  [2]寂灭:涅槃。

  二十一、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 [1],他作他觉则堕断见[2]。义说、法说,离此二边[3],处于中道[4]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杂·三三八(三ΟΟ))

  [1]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2]断见:是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断常二见'指断见和常见。‘断灭'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断惑'指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断惑证真'谓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的烦恼,才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3]二边:1.指常断二边见。无常误认为有常是常见;非灭误认为断灭是断见。2.有边和无边。边是边际的意思。世间一切的事物,必假众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虽无自性,但不能说是无,是名有边;又世间一切的事物,即假众缘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能说是有,是名无边。

  [4]中道: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中道观'是观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观法,为天台三观之一。

  ‘中道义'是中道的胜义,即离互相对立的二边,连中亦不要,绝诸对待的胜义。‘中道实相'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叫做中道实相。

  二十二、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 [1];具七觉支已,便具明[2]、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中·五一)

  [1]七觉支:谓七觉分,又名七菩提分、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2]明:1.智慧的别名。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明处'是学习而生智慧之处,‘明脱'谓脱离愚痴叫做明;离开贪爱叫做脱。‘明心见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

  二十三、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勤 [1]。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杂·六六九(六五七))

  [1]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

  二十四、若圣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是故就此五根,慧根为其首,以摄持故。譬如堂阁,栋为其首,众材所依,以摄持故。如是五根 [1],慧为其首,以摄持故。(杂·六六八(六五六))

  二十五、何等为觉 [2]力?于善、不善法如实知[3],有罪、无罪,习近、不习近,卑法、胜法,黑法、白法,有分别法、无分别法,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知,是名觉力。何等为精进力?谓四正勤,如前广说。何等为无罪力?谓无罪身、口、意,是名无罪力。何等为摄力?谓四摄[4]事:惠施、爱语、行利、同利。(杂·六七九(六六七))

  [1]五根:1.眼耳鼻舌身意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2.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2]觉: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参见第34页觉条。

  [3]如实知:指所知极符合真如实相。参见第30页如实知条。

  [4]四摄:指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二十六、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力。何等为四?谓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如上说。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离五恐怖。何等为五?谓不活恐怖、恶名恐怖、众中恐怖、死恐怖、恶趣恐怖,是名五恐怖。(杂·六八二(六七Ο))

  二十七、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力 [1]。何等为五?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杂·六八五(六七三))

  [1]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二十八、世尊告诸比丘: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勤。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 [1]。(杂·六八七(六七五))

  [1]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真理,参见第127页四谛条。

  二十九、谓贪欲永尽,嗔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云何为无为道迹?谓八圣道分 [1],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无为道迹。(杂·六Ο四(八九Ο))

  [1]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三十、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杂·三三一(二九三))

  三十一、是故,比丘!当观自利、利他 [1]、自他俱利,精勤修学。(杂·三四七)

  [1]利他:利益他人。

  三十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教汝:如舍利弗比丘,智慧、大智、分别智、广智、无边智、捷疾 [1]之智、普游智、利智、甚深智、断智、少欲知足、闲静勇猛、念不分散、戒[2]成就、三昧[3]成就、智慧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柔和无争、去恶辩了、忍诸言语、叹说离恶、常念去离、愍念生萌,然炽正法[4]、与人说法无有厌足。(增·四三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

  善逝 [5]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杂·一二三七(五七七))

  [1]‘捷疾'之智:敏捷快速。

  [2]戒:见第36页戒条。

  [3]三昧:定。参见第99页三昧条。

  [4]正法:详见第106页正法条。

  [5]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详见第20页善逝条。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