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佛法与内观系列: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1 壹、入出息念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法与内观系列: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1 壹、入出息念的培养

 

  1. 在《大念住经》中,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培养。他说:

  「诸比丘!于此,比丘往赴森林,或往树下,或住空屋,盘腿而坐,端正身体,系念在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彼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

  或长出息,了知:『我长出息。』

  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

  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

  『我学觉了全身而入息。』

  『我学觉了全身而出息。』

  『我学寂止身行而入息。』

  『我学寂止身行而出息。』」

  2. 开始禅修时,要舒适地坐着,当呼吸经由鼻孔入出于身体时,试着觉知呼吸。你要在鼻子的下方或鼻孔周围的部位感觉到它。不要跟随呼吸跑到体内或体外,只在呼吸扫过及接触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的部位,觉知呼吸。如果你跟随呼吸的进入或外出,将无法使专注圆满。但是,如果你只在呼吸最明显的接触处: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保持觉知呼吸,你就能够培养并圆满专注。

  3. 不要注意「自相」、「共相」或「禅相的颜色」。自相是呼吸中四界各自的自然特相,即硬、粗、流动、热、支持、推动等等。共相是呼吸的无常、苦、无我。这意味着不要注意「入、出、无常」,「入、出、苦」或「入、出、无我」。

  4. 只要觉知呼吸是一个「概念法」(不是究竟法)。「呼吸的概念」是入出息念的对象(所缘)。为了培养专注,它是你必须注意的对象。如果你以这种方式注意于「呼吸的概念」并且你在过去世曾练习这禅修,也培养了功德,那么,你能轻易地专注于入出息。

  5. 如果你的心无法轻易地专注于入出息,《清净道论》建议你数息。这样有助于你培养专注。你应于每一呼吸之末数着:「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

  6. 至少数到五,不要超过十。不过我们鼓励你数到八,因为它提醒你正在培养八圣道。因此,应该依自己的意愿在五到十之间来计数,并下定决心在这段时间内,不让心跑到其他地方。你只要平静地觉知呼吸。当你如此数息时,将发现你能够把心专注,并且只是平静地觉知呼吸。

  7. 如此将心专注至少半个小时之后,你应进入第二个阶段:

  彼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

  或长出息,了知:『我长出息。』

  8. 在这阶段,你必须对入出息的长短培养觉知。这里的长或短,不是指尺度上的长短,而是指时间的长短。它是期间。你自己应该决定多久的期间称为「长」,多久的期间称为「短」。要觉知每一入出息的期间。你会注意到有时呼吸的时间长,有时呼吸的时间短。在这阶段,你所应该做的只是知道这个。不要注意「入,出,长;入,出,短」,而只是注意:「入,出」,并且觉知呼吸是长或是短。你应在呼吸入出身体时,只觉知呼吸扫过、接触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的时间长短。有时整座的呼吸都是长,有时整座都是短,但是你不要故意使之长或短。

  9. 在这阶段有些禅修者会有禅相(nimitta)出现。不过,如果平静地练习约一小时而没有禅相出现,那么,你应该移到第三个阶段:

  『我学觉了全身而入息。』

  『我学觉了全身而出息。』

  10. 这里,佛陀指导你要持续地觉知从头到尾的整个呼吸。你要如此训练自己的心持续地觉知从头到尾的呼吸。当你如此练习时,禅相可能出现。如果禅相出现,你不要马上转移注意力到禅相,而要继续觉知呼吸。

  11. 如果你持续地、安静地觉知从头到尾的呼吸大约一小时,而没有禅相出现,那么,你应该移到第四个阶段:

  『我学寂止身行而入息。』

  『我学寂止身行而出息。』

  12. 若要做到这一点,你要下定决心使呼吸静下来,并持续地觉知从头到尾的呼吸。你不必刻意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如果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力退失。在《清净道论》里提到四种使气息平静的因素,即,思惟、念虑、作意和观察。因此,在这阶段你所要做的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并且持续地觉知呼吸。以这方式练习,气息就会变得更平静,而禅相也可能出现。

  13. 在禅相即将出现之前,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大多数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非常微细,而心不能清楚地觉知它。如果这现象发生,要在你最后觉知呼吸的那一地方保持你的觉知。

  14. 你要省思自己并不是没有呼吸的人,事实上你有呼吸,只是正念不够强,不能觉知呼吸。只有七种人不呼吸:死人、胎儿,溺水的人、失去知觉的人、进入第四禅的人、入灭尽定的人(此时心、心所及心生色法暂停作用)、梵天。而你不是其中任何一种,所以,你有呼吸,只是没有足够的正念觉知它而已。

  15. 当呼吸微细时,不要刻意改变呼吸使它明显,因为由于过多的努力会产生不安。如果你这么做就无法培养专注。只要如实地觉知呼吸。如果呼吸不明显,只要于在你最后觉知它的地方等着它。你将发现当你如此运用自己的「正念」和「正知」,呼吸就会重现。

  16. 经由培养入出息念,所出现的禅相每人并不相同,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它以乐的感觉出现,例如:

  (l)棉花 (取相)

  (2)抽开的棉花 (取相)

  (3)流动的气 (取相)

  (4)似早晨金星的亮光 (取相和似相)

  (5)明亮的红宝石 (似相)

  (6)明亮的珍珠 (似相)

  17. 有些人,它以粗的感觉出现,例如:

  (1)棉花的茎 (取相和似相)

  (2)削尖的木片 (取相和似相)

  18. 有些人,它出现有如:

  (1)长绳或线 (取相和似相)

  (2)花环 (取相和似相)

  (3)一团烟 (取相和似相)

  (4)蜘蛛网 (取相和似相)

  (5)一层雾 (取相和似相)

  (6)莲花 (取相和似相)

  (7)车轮 (取相和似相)

  (8)月亮 (取相和似相)

  (9)太阳 (取相和似相)

  19.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像棉花般纯白色的禅相是取相,因为取相一般是不清晰及不明亮的。当禅相明亮得像晨星,灿烂和明晰时,它就是似相。当禅相像红宝石或珠宝,不明亮时,它是取相,但是它明亮而灿烂时就是似相。其他的景相和颜色可用同样的方式去了解。

  20. 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的禅相,因为禅相是从「想」而生。不同的禅修者在生起禅相之前有不同的「想」,由此产生不同的禅相。虽然入出息念是一种简单的禅修主题,但它却因人而产生不同的禅相。

  21. 当你到达这阶段时不要玩弄禅相,也不要让它消失或故意改变它的形状,这很重要。若如此做,你的专注力将无法提升而不能进步。你的禅相也可能消失。所以,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你的专注力从呼吸移到禅相。如果这么做,你将发现它会消失。

  22. 如果发现禅相已稳定,而且你的心会自动地系于它,那么就让心如此。如果强迫你的心离开它,你可能会失去专注力。

  23. 如果你的禅相出现在面前远处,就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呼吸的接触点,禅相就会移来并停留在该点。

  24. 如果禅相于呼吸的接触点出现,且保持稳定,同时禅相似乎是呼吸,呼吸似乎是禅相,那么,你可不管呼吸而只觉知于禅相。如此,将注意力从呼吸移到禅相,你将可以进步。当你保持专注于禅相,你将发现它会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它便是「取相」。

  25. 你要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等等。如果你能够保持将心系于「取相」一或二小时,会发现它变得清晰、明亮及灿烂,此可称之为「似相」。在这阶段,你要下决心并练习使心系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练习到成功。

  26. 在这阶段,你将到达「近行定」或「安止定」。近行定是接近及进入禅那之前的定。安止定是禅那之定。

  27.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作为对象(所缘)。二者的差别是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培养到完全有力。由于这个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识」的状态还会生起,禅修者可能堕入「有分识」。经验到这现象,禅修者可能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槃。实际上,那时候心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技巧去辨识它,因为「有分识」的状态很微细。

  28. 为了避免堕入「有分识」,并能够继续培养定力,你必须以信、精进、念、定、慧的五根,促使自心系于似相。必须以精进使心一次又一次地知道「似相」,以念不忘记「似相」,并以慧知道「似相」。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