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定文集:怎样修习禅定(悟竟)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定文集:怎样修习禅定(悟竟)

 

  禅定: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就是”心止于一境”,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专注一境。在外离一切相曰“禅”,在内心性不乱曰“定”。

  禅定的特质有两个:一、安住,二、明显。 “安住”就是使心安定的专注在单纯、单一的境界上,不散乱,不攀缘其它的境相; “明显”则是指心所缘的境相清晰明了,心不昏沉。全心投入一件事而忘我不是禅定,因为缺乏一种超然而清静,只能说是专注而巳;或者在祈祷、凝神时,呈现了出神的状态,全身不由自主地摆动或喃喃自语,这也不是禅定,而是精神恍惚的轻度昏沉,因为缺乏清澈而宁静。

  为什么要修习禅定?众生因为在无始以来的造作,内心充满着贪、口、痴等无明烦恼,遇到逆境往往无法冷静、理性,常常作出情绪性的反应,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禅定的修习可以帮助一个人内心有宽广的空间,可以作为缓;中,显现沉着、稳定的气质,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很多人在忙碌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很充实,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反而觉得沉闷、无聊,总想找点事情来做。通过禅定的修习,享受心灵的宁静,当下就是一种喜悦,不假外求。因此,禅定其实是很好的“情绪管理”。

  烦恼的解脱则更需要定力的支持。解脱烦恼固然要靠智慧,而在断烦恼的过程中,定力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定发慧,以智慧照见实相之后,虽然知道烦恼是违逆法性实相的。但是贪欲、口恨心仍然存在,这时,禅定的修习就有助子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令其回到平静、安祥的定心。

  初学禅定人的心一直都是在纷乱和模糊中摇摆,常苦于妄念纷飞,通常会用压制性的心态来阻挡妄念,这是不善巧的。佛法的宗旨在于“觉”,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妄念?妄念是相对于正念而说的,广义的说,凡是合于正见的心念都是正念,包括善念;狭义地说,在修定的时候,除了修定的所缘,如呼吸、佛号、无常、无我之外的心念,即使是善念、正思惟,也是散乱,可以当作是妄念。如果是对过去的检视,要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对未来的追求,也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对佛法义理的思惟,也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对当下身心状态的思惟,也放下,回到正念。纯然地活在正念里,过去、未来、现在或法义的影像,甚至各式各样的推理、想象、感觉、情绪和;中动,全部都让它从心中流过,不要逗留。修智慧,才需要思惟、观察;修禅定,则只要觉知它,而不需要思惟、观察。

  攀缘心逐渐安静下来,杂念自然减少,这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不能勉强,要用中道的态度来应对。好像手中拿着易碎的杯子,捏太紧会破,拿不稳摔在地上又会碎;心也是这样,逼得太紧会厌倦,太放任又杂念纷飞。不疾不缓、从容不迫才能成就禅定。

  禅定不是短时间可以速成的,正确的心态和观念是必要的。首先,谈到修禅定的目的,那是对禅定妙用的向往,称为“善法欲”。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身心的舒畅、潜力的发挥、智慧的开启,都需要禅定,而这确实值得人们抛开杂念,精进修行。

  修禅定要以正信、正见、正行为根基,才不致于走入歧途,修成外道而不自知。正信是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信;正见是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胜解;正行则是戒律和善法的依教奉行。心地光明磊落,无惭无愧,心安才能入正定,否则幻觉、烦恼、业障现前,是很难成就禅定的。舍弃那些处处攀缘的杂念。对混乱、情欲、妄想、无止尽的思虑,深知它的虚幻无常、有害无益,生起出离心,不再让它有所期待、依附。在禅定的宁静喜悦中,身心安住,从未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渐八渐深,自然达到离欲清净的境界。

返回目录

标签:禅定文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