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狮吼音·开示集:《普贤行愿品》释论 第三堂课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狮吼音·开示集:《普贤行愿品》释论 第三堂课

 

  寂静调柔,自然生慈悲

  伤害的源头是心,要止息身语的伤害,首先要让心寂静调柔。

  〈普贤行愿品〉中说: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菩萨们的愿心和法界、虚空相等,广大、圆满、无尽、任运而成。

  一般而言我们人的性情都不同,比如说「心所」的分类,也就是心的状态、境界也是千百万种的。但是,无论从本质上去分,或者是从作用去分,「心」的状态都有非常多种,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善心所当中的「慈悲」跟「智慧」。也因此,智慧的藏文是「些若」,「若」就是最好、最棒的意思,「些」是心,所以意思是最好、最棒的心识。

  舍弃伤害,慈悲从心做

  悲心在藏文里面叫「宁洁」,「宁」有时可以指心,「洁」的意思是最尊胜的;在一切的心识当中,悲心像是国王一样,也可以说在所有的心所当中,如同「王者」一般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喻来说,「悲心」像是国王,「智慧」则是能够明辨善恶的大臣,王、臣二者具备,就能统理王城,带给人民安乐。对一个想要解脱的人来说,能够同时具备悲、智修持,才能真正完成自利跟利他。

  佛法的根本,就是「慈悲」。

  佛陀说法,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符合每一个众生的心意跟心愿。佛陀对需要空性教法的人,说空性教法,对不需要空性教法者,也不会勉强灌输空性义理,而是说适合各种众生、能够利益众生的佛法。在佛陀的教法中,最着重的就是「慈悲」,佛法就是一种无伤害、和平、无嗔的法。因此当我们成为一个修行、学佛人的时候,我们要舍弃一切伤害,并不是说不打人这么粗浅的意义,伤害别人的根本,是从哪里产生呢?就是从「心」开始发生,从我们心中的嫉妒、吝啬、嗔怒、仇恨发生,进而产生对他人的伤害。所以十不善业有:「身」的三种不善业,「语」的四种不善业,最后有「心」上的三种不善业。但其实根本在于心上。

  在我们还没伤害别人之前,自己的一念嗔恨心,其实先伤害自己,我们会睡不安稳、吃不下饭,所以说是先害了自己。当我们伤害他人,就是透过身语作用,之所以能够造成伤害,主要也是因为先有心的思想,才会造作出身跟语的不善业。因此,我们要尽量让我们内在平静,这是大家都应该注重的。

  现代人非常忙碌,内心失去了宁静跟喜乐。我以前在家乡的时候──就是东藏的昌都拉拓地区,人们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其他的时候,都是晒着太阳、喝着茶、聊着天,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后来看到城市里的人,每天几乎24小时都在工作,甚至还觉得时间不够!大家为工作而工作,已经没有什么道理和意义可言。如果我们是机器,机器不会累也不需要停下来,但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会累的。现在整个世界让人们像机器一样的不断工作,使得人们非常的辛苦跟痛苦,工人自杀,就是因为工作过度,再也承受不了,我想这是一种很大的痛苦。

  慈悲安忍,就能调伏顽强众生

  让我们的心调柔寂静,可以说是佛法的根本,所以就算只是听到一句话,但是这一句话能够让我们的心调柔寂静,这才是最重要的。除了不伤害、调柔寂静之外,大乘说:「不光只是不伤害,更要尽力去利益他人。」这就是大乘的重点。我们都说自己是大乘行者,而且都称是菩萨了,所以不要浪费这样的名称,要真正能够利益他人。

  智慧方面,可能对于利根器的人来说,比较容易了解,可是对于钝根器者,就不太容易懂。所以我要先讲一个关于慈悲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不是我自己乱编的。

  过去有个刚刚成为佛教徒的人,有天开着车子经过偏僻小巷,突然一辆卡车从旁边冲出来,两台车撞个正着。卡车司机马上跳下车指责他,其实是卡车司机的错,但是卡车司机却不断推卸责任,找他麻烦。初学佛的人心想:佛陀的智慧我没有,但是佛陀的慈悲,是我可以学习的。所以他就修持忍辱,没有跟卡车司机争吵。之后警察来了,卡车司机恶人先告状,这个人就被罚了。

  前往警察局的路上下起雨来,走了一小段路后,这个人突然发现身上没有淋到一滴雨,回头一看,原来是卡车司机帮他打伞,卡车司机自己则是全身被雨打湿。原来这个司机被他的行为感动,只听卡车司机跟他忏悔说:「其实刚刚是我的错,是我撞到了你。」

  这个人初入佛门不久,佛陀的遍知智慧功德,他当然没有,可是就只是一念心想着,我要学习佛陀的慈悲。虽然别人对他污蔑跟指责,但是仍能修持忍辱,修持佛陀的慈悲,最后的结果就是让诬赖他的人,心生忏悔,然后为他撑伞,并且道歉忏悔,这就是一个慈悲的故事。

  藏文的「丹珠尔」藏经当中,收藏有五部〈普贤行愿品〉的印度注疏,其中有龙树菩萨、世亲菩萨的注释,这两部注疏,在前弘期的时候没有,是比较后期才翻译成藏文的。另外,陈那和释迦谢年的释文算是最广的,再加上智藏论师的注疏,即是五部主要的注疏。

  藏文当中最早的注疏,是由译师祥耶喜德所著作;当时只有陈那的注疏已经翻译成藏文,龙树菩萨和世亲菩萨的注疏还未翻译,因此,祥译师主要的依据是陈那的注疏。

  心存谄媚,供养变交易

  我们昨天讲解了供养,供养是要在没有「谄诳心」上去供养,这可以透过两个方面解释,一是物质上的无谄,一是心态上的无谄。譬如说在物质上,如果我们用邪命而成的物质做供养,就是不对。比如说诈现威仪、谄媚奉承、旁敲侧击、巧取讹索、赠微博厚而得的不如法的供品,以上这五个也被称为五种邪命。这样归类为五种的说法,出自佛教的论典,例如《俱舍论》,但似乎在律典当中并没有这样的分类;无论如何,诈现威仪等等的名词却是有的,例如在龙树菩萨的《中观宝鬘》当中就有记载。

  所谓「谄媚奉承」,《俱舍论》提到说:「出家人难净命,在家人难净见。」针对这句话的解释很多,在法尊法师从汉文翻译成藏文的《大毗婆沙论》中解释「在家众难净见」时提到:见是指世间的正见,就是深信三宝、深信因果的正见,一般在家人要真正相信这些是很困难的。譬如我们都说深信三宝,但是,如果突然生病,或家里发生障碍,可能就会马上拿着香、花去祭拜神祇,或者龙王、天神等等。所以,世间人要真正深信三宝,是非常困难的。

  接着论典解释「出家人难净命」,过去依戒律,僧人都要托钵乞食,依靠施主的供养而活,像是泰国、斯里兰卡僧人迄今都还维持托钵乞食的传统。僧人前往贫穷地区托钵乞食时,可能乞食回来的食物只有米饭,没有任何汤汁,或者只是汤汁没米饭,或者只是托钵到一些菜。藏传的出家人是很幸运的,我们有饭、汤,还有菜可吃。但是如果是乞食的话,你是人家给什么,就得吃什么。

  所以律典记载,就算平时戒律清净的比丘僧,为了乞食或者得到供养,有时也会谄媚讨好施主,因此说「出家人难净命」。

  「旁敲侧击」的意思是:有的僧人会对施主说一些「啊!你以前真是帮了我大忙呀!实在功德无量呀!」的好话,用意就是为了多得一些红包或者供养,这样也是邪命。

  「赠微博厚」方面有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说法是,给对方一些,然后希望获得更多。

  「巧取讹索」的意思是,例如知道某位施主很照顾札西,故意跟施主说:「札西不好,你不要供养他。」其实真正的意思是:施主应该供养我。

  「诈现威仪」的意思就是装模作样,没有戒律却装着戒律精严。以上就是这五种邪命。

  另外,《俱舍论》当中还提到一种邪命,是将施主的供养用在个人的享乐,例如看电影。以上这些都是指出家人的邪命。

  在家众方面也有五邪命,稍微和出家人不同。例如贩卖有情众生、肉品、武器、毒品、酒品等等五种而过活。

  以上是以谄诳物质而做的不清净供养,也就是以不清净的动机和行为得到供养物来做供养。接着是谄诳心态而做的不清净供养,意思是带着世间八法而供养,例如希望得到名声、财富而去供养,这也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需要在没有谄媚、正确的心态上去供养。以上是对于供养部分的补充说明。

  第四大愿,忏悔业障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接下来要讲「忏悔业障」。藏人有一种忏悔的方式,他们会为了超度回向自己小时候杀死的青蛙或小鸟等动物,而在石头上刻上六字大明咒,并且署名刻字的是某某青蛙、小鸟或者牛羊等等,之后他们也会将石头拿来给我加持,请求祝福。

  罪业唯一功德,就是能被忏悔

  能够忆起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例如杀死过某些动物,这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人生当中,真正应该忏悔的重罪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过错是什么呢?也就是毁犯三种戒律。三戒就是外在的别解脱戒、内在的菩萨戒和秘密持明的密乘戒。这些都是佛教的名相,可能比较难以理解,以现代话来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一定发过许多的誓愿,但是后来一些原因你毁犯了,并且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这个部分就是我们要去忏悔的。

  每个人有各种不同思想,思想不断的发生,因此罪业也是无量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清楚每一个罪,然后一一去忏悔,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去忏悔:就是想从无始以来,一切因为我们三毒烦恼而造作的罪业,我们都要忏悔。尤其我们现在在圣地菩提迦耶,身体健康、精神良好,只要应该去忏悔、值得忏悔的,我们要尽量的去忏悔。「罪业」的唯一功德是什么呢?就是能够被忏悔、被清净。

  如同身根遍满全身一般,无明愚痴也是遍满一切烦恼。无明就是颠倒迷惑,一切烦恼也都是内心的一种迷惑、错乱,所以才产生的。所以愚痴就好像国王,贪嗔等等烦恼就好像是大臣,使得我们的身语意都产生了各种罪业。可以说「身、语」跟着心,但「心」也去跟着身跟语,它们就这样互相作用着。

  以罪业的造作来说,有自作:透过自己身语意而造作的罪业;或者叫他做:意思是自己不做,唆使别人去造恶。后者的罪业更重,因为自、他都造作了恶业,害己又害人。还有随喜作:意思是看到你不喜欢的人被打、被关甚至被杀害,非常地高兴,甚至拍手跺脚地说:「啊!真的太棒了!太好了!那个人终于受到惩罚了。」心中随喜这样的恶行,本身就有罪业了,更何况嘴上说出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虽然没有真正伤害什么人,光是嘴上说说,这样做就已经毁犯戒律了,过患是非常大的。

  刚刚我们说的一些罪业,是你很明显可以看到的,但是从无始以来,我们造作了无量的罪业,太多罪业是你完全不知不觉的,也就是好像潜藏在某个地方;甚至不用说过去生了,上半生造作的罪业,下半生就记不得了。所以忏悔文说:「我今对一切诸佛世尊,具一切智者具五眼者,证实际者称量者,知者见者前。」意思是,只有诸佛菩萨能够看到我们自己都看不到的罪业,不论我犯了什么错误、什么罪业,请您们做我的证人,今天不光是我一个人,而是我要带着一切众生,在这里一起向诸佛菩萨您们忏悔。并且将忏悔的善业,回向给众生,希望清净众人的罪业,最终成就圆满的佛果。如果带着这样的动机忏悔,对治的力量、累积的福德都会非常广大。尤其修持金刚萨埵法门的时候,特别应该要具备利益众生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修行不能只顾自己,不能只是赶快把自己的罪障清净,不管别人的死活,不可以这样子的。

  净除罪障,必具「四力」

  忏悔罪障的时候,我们需要透过四种力量来帮助我们,真正净除罪障。「四力」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出罪力」(悔心),就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是很了不起,那就没有办法忏悔了。接着要具备「誓不再犯力」(戒心),也就是看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发誓不再犯;以上这两个力量非常重要。

  恰美仁波切的〈极乐净土祈愿文〉说:

  若无悔心忏不净,昔所造罪如腹毒,

  以大忏惧悔罪忏,后无戒心罪不净。

  如果没有后悔的心,代表心中对于造恶还有欢喜心,这样誓不再犯的戒心不可能生起。所以,悔心是忏悔的必要条件。只要有悔心,誓不再犯的戒心也会自然而然的生起;当这二心具备时,四力当中的其他二力(对治力和依止力)也会自然生起。「力」就是一种力量,当你要忏悔,就需要有力量,如此罪业才能清除。

  从嗔恨的人身上,看见「地狱道」

  三恶道是罪业的结果,可以分为「因的三恶道」跟「果的三恶道」。「因的三恶道」,就是贪、嗔、痴等等烦恼,由此产生了果上的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换句话说,自心的贪嗔痴,可以说和饿鬼、地狱和畜生的相是一样的。三恶道的畜生道,我们还能够经验到,但是一般人很难了解什么是饿鬼道或是地狱道,现代知识发达,大家也都会问:「饿鬼道在哪里?地狱道在哪里呢?请指给我看。」其实我们先不要想得太远,我们先想一想自身情况,例如有些嗔恨心较重的人,他的状况、处境就像是在地狱道,在炎热地狱里一样,因为他的心仿佛在燃烧,尤其当一个人嗔恨的时候,完全变了样,变得非常恐怖,他的心里完全没有慈悲,一脸狰狞、咄咄逼人。所以看一个有嗔恨的人,大概就可以知道地狱道众生是什么样子。

  想想自己生气的样子,真会吓一跳:原来自己生气的样子,是这么可怕。所以,我们要一再的去想,自己或别人生气的时候,是多么的粗言恶语,多么的面目狰狞,你就会意识到:啊!原来嗔恨的过患是这么的大。进一步就要下定决心,绝对要舍弃这样烦恼。下定决心断除烦恼,是非常重要的,面对烦恼,不能模棱两可;有些人会觉得:烦恼的确不好,但是有时候也满需要的,譬如被欺负的时候,要有嗔心才能跟别人争吵,才能战胜他人。这种想法代表没有真正看到烦恼的过患,误以为烦恼有什么功德利益。

  其实,烦恼就像是让人呕吐的事物一样,我们自然会避免去碰触它。我们常常说修持忍辱,然而忍辱不是刻意造作出来,例如勉强自己不要烦恼,或者勉强自己不要受到烦恼的诱惑;事实上,勉强的安忍,被称为安忍魔,是不正确的安忍。然而一般人都以为安忍,要像刻意拿针刺自己,然后强忍着痛苦,或是像练武,为了让身体坚硬,持气忍受让人用棍棒打、拿砖头敲,真正的忍辱并不是这样。

  面对烦恼的时候,你只需要看到它的过患,自然就会觉得要去舍弃它,自然就觉得不需要它。用一个不雅的比喻,如果有人要你去吃大便,你会考虑吃还是不吃吗?不会的,你一定毫不犹豫的回嘴说:要吃你去吃,我才不吃,对不对?如果有人很勉强的忍着说:「我不要吃大便,我不要吃!」内心很挣扎,觉得该吃,却又抗拒着不去吃,这样不是很奇怪吗?

  「忏悔四力」当中的「依止力」,是指依靠归依、发心而忏悔烦恼的方式,这也是很重要的。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就不再细说,总之,之前的愿文中提到「后无戒心罪不净」,就像之前谈到誓不再犯的戒心,有些人会觉得,自己还是不要随便发誓比较好,因为如果之后又犯戒,破坏了自己誓言,欺骗了佛陀,不是罪上加罪更糟吗?其实并不会这样。

  「誓不再犯力」是一种净除罪障的方法,重点在于你此刻发誓不再造恶的一种心态,无论未来是否真的不再犯,当下这一念心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它并不会成为欺骗。譬如现在说不要喝茶,但在另一个时候自己却喝了茶,这并不是欺骗,或者有人问你:今天要不要去哪里?你说:我不要去。其实今天你说的不要去,并不代表你明天就不去,因此明天去了的话,并不会造成欺骗。

  很多人害怕以后又会再犯,所以现在不敢立下不再犯的誓言。这种想法可能也是一种借口。我们要知道,当下的发愿是最重要的。有句话说:「贤者重罪轻受,愚者轻罪重受。」是什么造成了贤愚的差别呢?就在于是否具备「忏悔四力」,尤其是悔心和戒心两者。

  因此,一个具备「忏悔四力」的智者,可能造作了重罪,但是因为四力,而能减轻罪业。一个没有悔心和戒心的愚者,小小的罪业,也会招致重罪的苦果。

  「忏悔四力」,各具利益

  如果能以四力都具备的方式忏悔的话最好,因为每一个力量都有它各别的利益,例如「依止力」能够净除「增上果」的罪业,「出罪力」(悔心)能够净除「受等流果」的罪业,「誓不再犯力」(戒心)能够净除「用等流果」的罪业,「对治力」则是能够净除「异熟果」的罪业。

  总而言之,忏悔的时候,悔心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今生做了极大的罪业,结果不肯原谅自己,觉得今生没救只能指望来生;这样的想法乍听之下好像没错,但是并不正确。事实上,无始轮回以来,我们造作了无量的罪业,如果过去没有造作罪业,今生干干净净的投生到人间,那么的确今生造作了罪业,就会是一件大事。然而,每个人的投生,都带着过去生中无始以来所积聚的、如同须弥山一般广大的恶业,因此,如果今生能够认识、承认自己的错误,生起后悔的心,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难得、有福气的事情,是我们应该感到欢喜的。

  因此,我觉得每个人应该要能接受自己,原谅自己的罪业与错误,并且积极的去忏悔、改变自己。要不然,很多人都活在罪业的阴影当中,无法走出来,这样很不好。

  忏悔在藏文有「切断」的意思,意思是将罪业和自心切分开来。忏悔过后,心中要想:我从今天起,就和过往的罪业一刀两断了,我是一个崭新的人了!要这样的鼓励自己,这样的忏悔才有力量,不然,光是嘴上念念忏悔文,但还是把罪业留在心中,念念不忘过去的错误,只会让自己一直痛苦,永远无法开心。把罪业、痛苦放在心中,一点好处也没有,放下过去的负面经验,打开心胸积极去行善,这才是重要的。

  慈悲的禅修

  接下来我们就要做一下禅修。

  我们要想:三界的众生们,至今为止,因为业力在轮回里面不断的流转着,受着无量的痛苦,然而,众生仍旧不知道自己在受苦,完全愚痴的在轮回中流转着。很多的众生,即便你告诉他道理,他也听不懂,即便你要给他一条好的道路,他也不肯走。这就好像容器里装满水放了一只青蛙,下面有火在煮着,刚开始火在烧,它不觉得水是烫的,直到这个水开始烫的时候,这只青蛙想要跳出来已经来不及了。众生就像这样,我们在轮回当中,看不到轮回的过患,反而以为轮回很舒服,可是一旦有天你真正认识时,往往已经来不及。其实我们在轮回里,一直在痛苦当中,只是自己不觉得,所以现在要认识到,一切如母的众生,对于苦不知道那是苦,而且不知道什么是该取的,什么是该舍的,透过这样的思维,生起对众生的慈悲之心。

  (法王带领大众寂静禅修,三分钟后,法王击磬二响,结束禅修)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