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葛印卡老师文集:内观静坐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葛印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葛印卡老师文集:内观静坐

 

  「内观静坐」一文为葛印卡老师在印度电视台,向印度观众播放的44场演讲系列的第一场内容。

  各位女仕﹑先生﹑正法的爱好者,让我们了解正法是什么﹖正法的纯净本质是什么﹖正法的共通本质是什么﹖正法的精髓是什么﹖若不能明白这些基本问题,如何能正确实践正法呢﹖若不能正确实践,如何从正法中得到助益﹖没有实践的正法,只是理智上听闻争辩的议题,顶多不过是知性娱乐的题材,并不能使我们自正法中获益。惟有实践过的正法,才是正法。那么该实践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正法!正法的定义本来很简单,但却变得非常复杂。简单来说,正法就是自然的法则,就是要培养一颗纯净的心。发展不净的心则是违反正法的。有正法的地方,就有幸福、平和、满足。没有正法的地方,就只有悲伤、骚乱、不安。心变得纯净时,所产生的行为便是良好的、健康的,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助益,我们称它为戒(Sila)。

  正法就是自然的法则,就是要培养一颗纯净的心。

  正法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也带给自己和他人幸福、平静、和谐。因此,若我们依戒实践纯净的正法,那么不仅得到快乐,也得到幸福,因为那是一种美好的行为。若心思变得不纯净,就会因浊念而痛苦。贪爱、执着、憎恨、愤怒、忌妒、傲慢、欲望等情绪便自心中生起,心变得非常不纯净。不净的心只会以其不恰当的行为引起不快乐,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悲伤,不仅自己受苦,也将苦难带给他人。不净的心产生的行为只会带来苦难、悲伤和难受。

  人们遗忘了正法这个简单的意义,却拘泥于宗教仪式,误以为那是正法,或误将一些庆典、礼仪、特别穿着、社会习俗、哲学信念视为正法,根本不明白正法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正法的意义,就不能将它应用在生活上,若没有应用正法在生活上,或反应在行为上,将只是借正法之名自欺欺人。正法只有应用在生活,反应在行为才有助益。否则正法就只不过是论法的书籍、宗教经典、或是像目前这一系列的讲演。不能应用在生活、反应在行为,实在是件大不幸。若能实践正法,生命就有平静和谐。不实践正法,仅是谈论倾听,如何得到平静和谐呢﹖曾有位伟大的圣者说,人们只是谈论正法或倾听正法,就好像有些人沈迷于谈论,有些人沈迷于倾听,这是没有帮助的。正法只有在真正实践时才能成为正法,只有正法的实践才能带来助益。谈论正法仅能驱使一个人热切实践正法。但如果仅满足于倾听法的谈论而不真正实践,还有甚么比这更不幸﹖

  好比在冬天,有人因为受寒冷而颤抖,而他的外套,很好的一件外套却放在衣橱里。他谈着这件外套,描述它,毫不吝惜地赞美它:「这是我的外套,美丽诺羊毛做成的,好棒,好温暖」,这个可怜家伙径自谈论着,同时却在寒冷中不断发抖,就是不去穿这件外套。一个受苦的人,只是谈论着能终止他苦难的方法,却不用它来终止苦难,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又好比有人喉咙干渴灼烧,非常可怜,她身旁就是水。她颂扬水,向水礼赞:「水池啊,你提供了如此美好的水。」而她并不喝水,不放一滴水在她干渴的口中。浇灭这骇人干渴的方法就在那儿,她却只是谈论着,却不用它来解除苦难,有什么比这更不幸﹖同样的,有人因饥饿而受苦,一盘食物放在他面前,他赞美食物:「多么美味可口的食物!」他甚至向食物顶礼,向烹调出如此美味食物的厨师顶礼,却不放一点食物在口中,在美食面前继续受着饥饿的煎熬,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相同地,有个病人因为疾病而非常不安、非常激动、非常可怜,他的药就在身旁,他颂扬药,歌唱赞美它,向它顶礼,还向开药的医生顶礼,但就是不服药。他生病面临死亡,谈论着垂手可得的医药,就是不立刻用它来救命,有什么比这更不幸!

  同样的情形,人们错将正法作为谈论的题材、智性的游戏、甚至有时演变成激烈争辩。于是开始争吵叫嚣:「我的信仰伟大,你的信仰低级」,接着争斗、杀戮、纵火、暴乱,全都借正法之名开始了。「这是我的信仰,这是你的信仰,我的信仰是如此伟大,你的信仰低级…」,沈迷于如此无聊、有害的论辩,证明一个人尚未吸收到信仰的精髓—正法。他从未留心观察内心的实况:心思变纯净了吗﹖内心的杂念澄清了吗?如果心思纯净,正法将自动反应在行为上,只有此时才是正法。如果内心尚未纯净,那么不净之念像愤怒憎恨将轻易伤害他。这时无论这个人信仰什么,难道不会对他的信仰产生执着心吗﹖而这竟是以正法为名的结果!

  怎么会这样?答案就在他忘记实践正法,忘记了正法的真谛。正法永远是普遍共通的,属于每一个人的,它没有疆界,不可测量。若将法限定在某个特定宗派或团体,那就不是正法。正法属于每个一人,只有当它是普遍共通时,才是正法。任何人只要正确实践,都同样能获益。不论任何宗教、国家、语言、肤色都能受益。无论他称自己为佛教徒﹑印度教徒﹑耆那教徒﹑基督徒﹑或回教徒,都无所谓,正法的实际助益是一样的。实践正法代表净化自己的心念,行事作为都根据这颗净化的心。

  心变纯净了,就不会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不会伤害任何生命,也不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困扰。纯净的心充满平和满足,也将平和满足带给他人。纯净心的本质是普遍共通的,属于每个人,适用在每个国家、每个领域。让住在世界任何角落的每个人净化心灵,然后他将见到正法自动反映在他的生命,而他的命运也将改变,充满平和与满足。

  正法只有在真正实践时才能成为正法,只有正法的实践才能带来助益。

  正法是永恒不变的,永恒的才会是正法。任何人,任何时候,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净化心灵并且以纯净的心思做事,他将会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幸福。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这样一个心思纯净的人,他的行为将以正法为依据。若不这样,便只是藉正法之名欺瞒了。祭典也许因社区团体而不同,不同宗教可能有不同仪式,服装也许不同,节庆、习俗、人生观也许不同,但正法却不因人或国家的差异而不同,正法是普遍共通的。我们怎么能说这是佛教徒的纯净心或是印度教的纯净心呢﹖纯净就是纯净,不管它贴上的是什么标签。而在这种纯净之下所体验的内在平和、快乐也是普遍共通的,不是吗﹖什么标签能贴上去﹖我们所体验的平和快乐不能称为印度教的平和快乐,或佛教的平和快乐,不是吗﹖这种心思的平和快乐是普遍共通的,因为它是普遍共通的正法的产物。同样的,邪恶也是普遍共通的。若心思污秽,充满厌恶、憎恨、欺骗、嫉妒、傲慢,若心思有任何杂质,这个人一定悲惨,不管他称自己为基督徒或回教徒,不论他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缅甸人、俄国人、日本人或中国人,只要心中污秽,就会受苦。纯净心思的本质,会自动带来平静与和谐,污秽心思的本质,会自动带来悲苦。

  同样的,如果我们净化心灵,一旦心变纯净,就会升起良好特质,会产生慈悲(metta)。不纯净的心不可能升起这种良好特质。心一旦变纯净并且充满慈悲,就会充满平和快乐,也只有在心思纯净时,这些美好特质才会升起。

  无论一个人的外表,一旦心中生出愤怒与厌恶,不管是留胡蓄髻,长发凸头,其悲惨的情况是一样的,这些外在的表象能有甚么不同﹖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实践正法﹖」若能依正法行事,我们将免于悲惨,否则就只有悲惨。无论穿着什么服装,污秽一样在心中滋长。苦难是没有人种或外表的差异。如果行为不符合自然的法则,不符合正法,那么自然会遭到立即的惩罚,他马上就会悲惨、烦扰,不管举行什么仪式,庆祝什么节庆,或相信什么哲理,都是一样的。正法很简单,只要心思污浊,心脱离了正法,惩罚就会立刻降临。内心若排除污秽而变纯净,平和快乐的好处也会立刻降临。让我们实践正法吧!

  一个人若净化成佛,完全自贪爱、厌憎和无知中解脱出来,这样的人自然充满无限慈悲,也正因为这无限慈悲,他展示了纯净的正法,不仅如此,他也教导大众如何实践。也许很多人教我们要净化心灵,但却没有教导我们如何净化心灵,如此我们怎能由根本最深处,习性产生之处来改变内心的污浊本质呢?相反的,一个开悟的人不仅训诫规劝世人净化心灵,而且很重要的,教导世人净化心灵的共通技巧。伟大的开悟者释迦牟尼佛发现了如此美妙的法门-内观技巧来净化心灵。修习内观,污秽便自心灵根处清除,但这项具有科学精神且普遍共通的法门须要练习,正确努力的练习,而非仅止于谈论及敬仰而已。

  要免于疾病,保持强健康泰,必须运动;若要学会识字,必须上学;要学习医药,就要上医学院。相同的,要学习净化心灵的技巧,就要正确的努力,到内观中心,向过着正法生活,体会内观实践与理论的人,学习佛陀教导的精髓——内观法门。每个人都要做这样的努力,而且运用正当方法。这就是实践正法。污秽自实践中消除愈多,我们愈能安立于正法,也会变得愈来愈快乐平和。任何人学会实践正法,并且真正去实行,就能体验到真正的平和快乐,而不是稍纵即逝的快感。无论是谁,只要正确努力地实践正法,将自所有悲苦中解脱出来。

  愿众生都得解脱!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