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卷十三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来源:   作者:智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卷十三

  ①如是了知精进三种违缘,修习对治。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顺缘,谓②胜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谓坚固力;修彼业时不欲断绝者,谓欢喜力;更以息舍力勤发精进。若于此理已得善巧,则于精进当发欣乐之力,兹当宣释。

  ①如是了知精进三种违缘,修习对治:见《广论》卷十二(本书六三一至六三二页)三种违缘:一、推延懈怠,二、于庸常诸下劣事,贪着覆蔽,三、怯弱不入,及修断彼方便。

  ②胜解力等:见《广论》卷十二(本书六四一至六五O页)。

  第三发勤精进断所断时,①如云:「如与②惯战敌,斗剑于阵前,当避烦恼剑,返击烦恼敌。」如惯战智者与诸怨敌斗剑等时,不应专谋害他,当善二事,谓须善避他来击刺,及返害他。行者亦尔,与烦恼斗时,一须善防避烦恼来伤自心,二须依止对治更进害他。若不尔者,虽以对治灭除一分烦恼作用,然余烦恼,则又劫夺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损利平均,则诸善行极难生故。喻如欲修法者,③觉以先知为要,唯于了解执为坚实极力寻求。此以多闻虽能除遣无知之愚,若不防慎诸余烦恼,即于尔时染多恶行,致令身心极不调顺。又如念云:④调伏身心要于多闻,若专重其修不防愚敌,不闻不学正法,即自所受律仪进止之处,亦极愚蒙,则亦恒为众罪侵害。又如临阵手剑失落,恐被他杀,无间拾取。如是与烦恼斗时,若失明记⑤取舍进止所缘行相忆念之⑥剑,恐堕恶趣,亦须无间依止正念。⑦如云:「临阵剑失落,畏怖速拾取,⑧如是落念剑,畏地狱速取。」龙猛菩萨亦说此念极为重要,⑨如云:「大王佛善说,念身为共道,故应勤守念,失念坏诸法。」

  ①如云: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②惯战:《入行论广解》:“精武技、善战术之宿将。”

  ③觉以先知为要:认为先知为要。

  ④调伏身心要于多闻:调伏身心比多闻更重要。

  ⑤取舍进止:取则进,舍则止。

  ⑥剑:喻正念。

  ⑦如云: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⑧如是落念剑,畏地狱速取:如是失落正念之剑时,怖畏地狱苦故,速当拾取,提起正念。

  ⑨如云“大王佛善说,念身为共道,故应勤守念,失念坏诸法”:语出《亲友书·别说慧学》。

  唐译作:“于身住身念,兹路善修常,如其亏正念,诸法尽沦亡。”

  意谓:大王,佛善巧说,身念处是生起出离心的解脱大道,故应勤守护正念,失正念则失坏一切正法(善法)。

  又所念境先以慧别,次乃念取,①以念无择境力故。慧须分别何法者,谓总诸经中所说一切应进止之处,尤以自所受律仪中应取应舍。若能于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圆满,若唯于住心所缘修念正知,全无所益。又如阵中,先必励力令剑不失,设有所失无间急取,是因实畏所杀,非仅空言故。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记取舍所有正念,设有所失②无间能修者,亦因心中实畏忘失念时,为罪染着堕恶趣果,非虚言故。能生此心,尤以修习业果为要,吾等若未知此为甚深教授,则为断绝道中精髓,聪叡所爱功德之本。若尔何须于微小罪见大怖畏,无间灭除不令相续耶。答譬如毒箭略伤于身,以此不久毒遍全身,故当速割。如是恶行略伤心时,若舍不顾速遍全心,实非微小速能广大,故于最初须灭令不生,设已生起无间应断。③如云:「如毒依于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若尔欲胜烦恼阵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④如云:「如执满钵油,执剑住其后,溢则畏其杀,⑤禁者如是励。」谓应如是策励,广如⑥迦旃延那因缘,应当了知。如是策励之时,总诸恶行,特见睡等懈怠之因现在前者,应不忍受迎面遏止。如云:「如蛇入怀中,故应急起立,如是⑦睡懈生,皆应速遏止。」非但断除,应于犯罪心生不喜,谓我往昔如是转故,乃至现在漂流生死,尤以正受菩萨律仪,而反安住学处障品极可诃责,及愿今后于如是罪定不令生,防护当来,于⑧彼二心应多修习。⑨如云:「一一罪生时,应当自诃责,必不令更生,恒思如是行。」应励修学能相续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谓与善师善友共住及应依止多闻等因。⑩如云:「于此等时中,谓当串习念,此因能遇师,或行应理事。」总须多闻善辨菩萨学处取舍,次于所知法义,一切威仪,恒依正念发勤精进,故于所精进处要无错误。

  ①以念无择境力故:《俱舍论颂疏》卷四:“慧,谓于法能有简择。念,谓于缘明记不忘。”

  ②无间能修:及时能修习正念。

  ③如云: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④如云: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⑤禁者:指菩萨具誓戒者。

  ⑥迦旃延那因缘:《略论释》(八O二页):“昔佛世有边地王,遣人迎佛,务令迎至,不然亦须迎一高座弟子。佛观机遣阿巴那尊者率五百比丘赴之。王遣诸种伎乐远迎入宫,坐定,王问尊者见迎迓伎乐否?答:不见。王不悦。尊者知王意,欲释其疑,请王提一将死狱囚,令满持钵油,二卒持刀挟之过巿,谕令油溢即斩。即过巿,问囚何所见?答:无所见,惟一心视此油钵。尊者乃告王,我之不见伎乐,亦系如此。世间狱囚一念死尚不见外境,况吾辈行人。王悦。故心在正知正念,外境不能乱。”

  ⑦睡懈:睡眠、懈怠。

  ⑧彼二心:不喜与防护二心。

  ⑨如云: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⑩如云“于此等时中,谓当串习念,此因能遇师,或行应理事”: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入行论广解》:“为令罪不生,生已能除之故,于正知谨慎不放逸等时中,云何能修起正念?以如是思惟之发起意乐为因,而修欲心求遇大乘善知识,无间即依教修行,或不值遇,亦随其教授,应作之事即能修行。”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谓自在之力,如《不放逸品》说:「必须善学菩萨学处,及受已不学过患极重,当视烦恼犹如仇敌,于诸难行莫觉为担,应发心力视为庄严。」于未修业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于诸善事无堪能性,一切怯弱,学菩萨行令成轻利。①如云:「定于修业前,令一切有力,忆不放逸论,令自成轻利。」如是励力能发何等精进耶,谓如树棉,去来飘动随风而转,自内身心于善勇悍,随勇悍转,此后精进能善成办。由生精进乃能成办一切资粮。②如云:「如树棉去来,随风飘动转,如是勇悍转,由是事皆成。」又诸难行唯应策励不应弃舍,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难行业,不获难得位,故佛③不自顾,令精进增长。」

  ①如云“定于修业前,令一切有力,忆不放逸论,令自成轻利”: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入行论广解》:“应念先哲传记作一切善业,悉具精进雄力,无论如何,必令所作善业完成,为如是故,慎无放逸(忆念《入行论·不放逸品》卷四),念此之故,自于善事,愧此离恶,振奋轻举。”

  ②如云“如树棉去来,随风飘动转,如是勇悍转,由是事皆成”:见《入行论·精进品》卷七。

  《入行论广解》:“云何修耶?如风去来,于兜罗绵自在飘转,以于善法欢喜踊跃力,于身语自在转,亦应如是。若能如是,则三门一切善业,悉能迅速成就也。”

  ③不自顾:不顾身体、性命。

  第四正修此时应如何行。随发何精进,皆当具足六种殊胜及六波罗蜜多,精进施者,谓自住精进而安立他,余如前说。

  第五此等摄义。应当随念,发菩提心为诸行依而勤修习,则于精进为欲安立诸有情故,策发修学渐令增长。次于大地所发精进修为愿境,于初发业所行精进随力勤学,尤应断除精进不共所治诸怯弱等。又于所得菩提及为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经极长时,集无边资粮行无量难行,先当勇悍擐精进誓甲。《妙手问经》说:「若略发此广大意乐,即已积集广大资粮。」故当勤学。若不学者,不能增长种性堪能,恒为众多恶行染着,于余生中亦极难学诸菩萨行。如是知已,虽尚未能如实修学,然心亦应趣向彼品,随力随能发勤精进,如《妙手问经》说,则于余生少以功力无诸苦难,速能圆满精进波罗蜜多。

  学习静虑波罗蜜多分五:一静虑自性,二修彼方便,三静虑差别,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五此等摄义。  今初

  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如①《菩萨地》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静虑自性。」②《入行论》云:「既发精进已,意当住等持。」

  ①《菩萨地》:《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披寻记》(二四八六页)。

  ②《入行论》云:“既发精进已,意当住等持”:《入行论·静虑品》卷八。意,即心。

  第二修彼方便。谓当思惟,修习静虑所有胜利及不修过患,奢摩他时兹当广说。

  第三静虑差别。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谓世出世。就品有三,就作业分,谓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引发功德静虑,饶益有情静虑。初谓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二谓诸静虑能引神通解脱遍处及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三谓有静虑能引十一种饶益有情事。

  第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随修何善三摩地,皆当具足六种殊胜,六波罗蜜多,自住静虑亦安立他,是静虑施,余如前说。

  第五此等摄义。随念发心为诸行依而正修习,则于无漏静虑,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励修学。此坚固增长已,以地上诸静虑作所愿境,虽未能生圆满静虑,亦应时时精进不舍,随力学习心一境性诸三摩地。若不尔者,恒违学处罪所染着,于余生中亦极难学菩萨等持所有学处。若能学者,即于现法亦少散乱心,所修善行势力强盛,当来亦如《妙手问经》说:身心喜乐静虑波罗蜜多极易圆满。于奢摩他时当广解释,故此不说。

  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分五:一慧之自性,二生慧方便,三慧之差别,四正修慧时应如何行,五此等摄义。  今初

  慧谓于所观事能拣择法,此处是说通达五明处等慧。如①《菩萨地》云:「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二因明,三医方明,四声明,五工巧明,当知即是菩萨②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①《菩萨地》:《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披寻记》(二四九四页)。

  ②慧之自性:对一切法,善能差别其功德过失。详言之,对三性法,依教依理分别思惟,对于为功德,为过失,最后生起决定心,为智慧体性。(《略论释》八O八页择义)

  第二生慧方便。谓当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过失,其有无通达如实无我性慧之功德过失,毗钵舍那时兹当广说。今当略说所余德失,先说功德,此中慧是现后一切功德根本者,如龙猛菩萨云:「①慧为见不见,一切功德本,为辨此二故,应当摄受慧。②明是求法义,及大解脱本,故应先敬持,大般若佛母。」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摄颂》云:「③若时为慧所摄持,尔时获眼得此名,如画事毕若无眼,未画眼来不得值。」于余功德皆须慧者,譬如妙金所作庄严虽已殊妙,若更嵌饰帝青等宝,尤为可意。如是从施乃至静虑,五种金庄严具,若以拣择理非理慧钿宝嵌饰,更为希有。④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净故,⑤犹如意识,能于眼等五根之境,分别德失而为进止。如⑥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诸金庄严,嵌宝尤光显。慧于彼彼义,增广功德力,如根于自境,由意显其力。」如是信等根中以慧为主,若有慧主,则善了知⑦施信等德,悭等过失。次乃善巧尽诸烦恼,增长功德所有方便。如云:「信等根中慧为主,如余根中须意识,有此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断烦恼。」又诸菩萨将自身肉施诸求者,如从药树而取,⑧无慢怯等分别变异,亦因智慧现证真实。又由慧故,能观⑨生死⑩涅槃所有衰损,为利他故,修学尸罗能令戒净。由慧通达忍与不忍功德过失,令心调伏则邪行众苦,无能夺转。由慧善知为应精进事,即勤修彼道极升进。又住真实静虑所有最胜喜乐,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发。故净施等五法以慧为依,如云:「菩萨开慧眼,虽施自身肉,如从药树取,无别无高下。」又云:「慧见三有狱,胜解度世间,持戒非自利,何况为三有。」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敌莫能害;如调伏象王,堪多业差别,唯勤堕苦边,有慧成大利。」又云:「诸已趣歧途,集过重罪染,恶人岂能成,静虑妙喜乐。」

  ①慧为见不见:《略论释》(八一一页):“见,谓现世功德,不见,谓二世功德。又见,为现量功德,不见,为比量功德。”

  ②明是求法义,及大解脱本:智慧是求今生一切安乐诸法,和来世人天圆满果报(增上生),及大解脱(决定胜)之本源。

  ③若时为慧所摄持,尔时获眼得此名:《略论释》(八一一页):“菩萨持诸度,皆由持慧度,由此得度名,亦得智慧名。”

  ④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净故:即指下文“又诸菩萨将自身肉施诸求者,如从药树而取,无慢怯等分别变异,亦因智慧现证真实。又由慧故,能观生死涅槃所有衰损,为利他故,修学尸罗能令戒净。由慧通达忍与不忍功德过失,令心调伏则邪行众苦,无能夺转。由慧善知为应精进事,即勤修彼道极升进。又住真实静虑所有最胜喜乐,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发。故净施等五法以慧为依”。

  ⑤犹如意识,能于, 眼等五根之境,分别德失而为进止:眼等五根,意识为主,有此为主,才能分别五根之境,了其德失,而后知德则进,知失则止。

  ⑥吉祥勇:马鸣菩萨。

  ⑦施信等德:施等六度,信等五根诸功德。

  ⑧无慢怯:无自矜自慢之心,谓唯我能施;亦无自怯自弱之心,谓我不能。(《略论释》八一一页择义)

  ⑨生死所有衰损:指凡夫言。

  ⑩涅槃所有衰损:指小乘言,小乘虽断生死流,而住于清净寂灭等持,不能成佛,断所知障,徧所知境,普利众生。(《略论释》八一二页择义)

  又住真实静虑所有最胜喜乐,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发:《略论释》(八一二页):“菩萨以智慧,依教依理了别真实义谛而一心专注,乃能得真实空性定,而得殊胜安乐(最胜喜乐)。”

  胜解:希求发愿。

  持戒非自利,何况为三有:“具有智慧的行者,能看出三有犹如牢狱,发愿将一切有情度脱世间,这样的智者持戒不为自利,求世间区区幸福,这就更不用说了。”(摘自《广论译释》)

  怨敌:指瞋恚。

  堪多业差别:堪任多种事业。

  唯勤堕苦边,有慧成大利:《略论释》(八一二页):“唯依精进,事倍功半。若以慧助精进,能得大利。”

  诸已趣歧途:无离智慧依止正理,而行持歪理邪说之行者。

  ①又二功德似有相违,由是慧故能令无违。譬如菩萨作转轮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随欲尘迁转,是由具足慧臣之力。②如是虽生猛利慈心,见诸有情极可悦意,然无少分贪欲和杂染,见有情苦,虽生恒常猛利难忍大悲,然无懈怠忧恼蔽覆不乐善行。又虽具足欢喜无量,心于所缘全无散动。又虽具足大平等舍,然于众生所有义利刹那不舍。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灭除此等力均之障。如云:「菩萨具王位,③根境如天物,性不变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纯利他,然无贪熏染,悲不忍他苦,不忧懈低劣。虽喜无散动,舍不弃利他,诸德所治品,由慧灭故妙。」又如《赞应赞》云:「④不弃舍法性,亦随顺世俗。」谓诸相缚所执之事,虽微尘许亦不可得,于此法性获大定解而不弃舍,然与世俗内外因缘各别生果,所获定解无违随顺。又诸余人认为极相违事,然具慧者皆能随顺令无所违。如前论云:「⑤若开若遮止,佛语或有定,或是不决定,然皆不相违。」谓大小乘及⑥经咒中,见有众多开遮不同,若以一人双修二事,寻求无边经论密意时,诸愚无慧虽觉相违,然诸智者实见无违,亦是慧之所作。如是无慧觉为相违,及有慧者见不相违事虽有无边,然二谛建立及经论中互相开遮众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无违,即是智慧无上功德。一切功德皆从慧生者,如云:「世间圆满从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胜力,一切无等最胜事,及余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⑦世间艺术及胜藏,所有⑧如眼诸经典,⑨救护觉慧及咒等,种种建立法差别。众多异门⑩解脱门,彼彼利益世间相,大力佛子所显示,此等皆从慧力生。」

  ①又二功德似有相违:《略论释》(八一二页):“又凡见相违者,皆由无慧所致。如具慧,则不见其相违而转成道用。例如:四洲转轮圣王,五欲尘福报,无慧则为欲尘所转,不见清净功德。如具慧,则不惟不为欲尘所转,而反以欲尘为道用。盖具慧则见欲尘无自性、无意义、不可贪着,如臣于主,随时谏诤,故不为所转。若具慧更进一层,则能以欲尘为成佛道用,故不见其相违。”

  『常人功德与烦恼俱,菩萨功德不与烦恼俱。』(详《略论释》四无量心一段文)

  ②如是虽生猛利慈心……灭除此等力均之障:慧除四无量心力均之障:慈中无贪着,无小分贪欲或杂染。悲中无懈废,无懈怠忧恼蔽覆,不乐善行。喜中无散乱心,于所缘全无所动。舍中无漠视,于众生所有义利,刹那不舍。(《略论释》八一三页择义)力均:力量等同。

  ③根境如天物:五根对五境,妙欲如天界物。

  ④不弃舍法性,亦随顺世俗:谓二谛圆融。法性:即空性。

  ⑤若开若遮止,佛语或有定,或是不决定,然皆不相违:《略论释》(八一四页):“佛语有开(许作)、有遮(不许作),有应行(非作不可)三类。所谓有定或不定者,指遮中有开,或开中有遮而言。若不具慧,则不知其实不相违。”(详见《略论释》)

  ⑥经咒:显密二乘。

  ⑦世间艺术:六十四种技艺。

  ⑧如眼诸经典:诸经典引导学人取舍善恶,引趋解脱,如眼目。

  ⑨救护:救护病、魔。觉慧:知取舍。咒:息增怀伏。

  ⑩解脱门:三解脱门、八解脱。

  无慧过患中,施等无慧如无眼目,《摄颂》云:「俱胝廋他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净,亦复不能获得正见,如云:「①无慧求果报,施体不能净,利他为胜施,余唯为增财。」又云:「②无破暗慧光,不能成净戒,多由无慧故,尸罗成浊染。」又云:「③慧倒心混乱,不信住忍德,不乐观善恶,如无德王名。」又云:「④智者所称赞,无余最细深,欲未障直道,无慧不能往。」又云;「⑤心不勤修慧,其见不能净。」王名称者,谓如无德之王,名称一扬后仍退失,乃至未发⑥大慧光明,愚痴黑暗终不可灭,慧发即灭。故于发慧应随力能精勤修习。如云:「由发大慧光明力,犹如出现大日光,众生身中黑暗覆,悉皆除遣唯余⑦名。」又云:「故应尽自一切力,于如是⑧慧勤修习。」

  ①无慧求果报:《略论释》(八一六页):“无慧者为求自利而施。”

  ②无破闇慧光:开、遮、应作三者不能明辨。(《略论释》八一六页择义)

  ③慧倒心混乱,不信住忍德,不乐观善恶,如无德王名:《略论释》(八一七页):“慧倒,指见使等,由于邪见,其心浊乱,不信忍(功)德,更不能分别善恶,而执于不善一边;本无功德而自以为功德,则如无德而徒有虚名之王。”

  ④智者所称赞,无余最细深,欲未障直道,无慧不能往:《略论释》(八一七页):“道,指甚深道之空性,空性为一切智者所赞,最为深细。无余,不能超越,不为欲所障蔽,正直无倒,如是甚深道,无慧不能往。”

  ⑤心不勤修慧,其见不能净:《略论释》(八一七页):“如其心认为慧不必勤修者,则其见即不净。”

  ⑥大慧:无我性空慧。

  ⑦名:名言。

  ⑧慧:空性慧。

  愚痴之因,谓近恶友,懈怠懒惰极重睡眠,不乐观择,不解①方广,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见,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乐亲近诸有智者。如云:「懈怠懒惰近恶友,随睡眠转不观择,②不信能仁最胜智,③邪慢所覆而④轻问。⑤心劣自眈以为因,不信亲近有智士,并其邪妄分别毒,及诸邪见为痴因。」故又云:「恭敬承事可亲师,为引慧故求多闻。」谓应亲近智者,随自力能而求多闻,若不尔者,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则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闻,由思所闻法义,能生思慧,从此能生广大修慧。如吉祥勇云:「寡闻生盲不知修,彼无多闻何所思,故应精勤求多闻,因此思修生广慧。」慈尊亦云:「⑥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悭等诸分别,是为烦恼障。除慧无余因,能断此二障,闻为胜慧本,故闻为第一。」《集学论》云:「⑦应忍求多闻,次当住林薮,精勤修等引。」自释中云:「不能忍者,则由厌患,不能堪耐,退失闻等。无多闻者,则不能知静虑方便,净惑方便,故应无厌而求多闻。」《那罗延问经》云:「善男子,若具多闻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灭烦恼,若无烦恼魔不得便。」是故圣道最胜命根谓择法慧。慧无上因,谓于⑧无垢经论勤求多闻,⑨以诸教理善为成立。

  ①方广:谓菩萨藏法。

  ②不信能仁最胜智:不信菩萨藏方广经典。不信则不能解。

  ③邪慢:《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实无其德,谓己有德,令心高举,故名邪慢。』

  ④轻问:轻视寻问经义。

  ⑤心劣自眈以为因:心生怯弱,自我躭着,以此为因,不乐亲近诸有智者。

  ⑥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略论释》(八一八页):“以三轮分别执实,许为所知障,是中观自续派说。”自宗所知障者,见《广论》卷二十三(五三O页):“此宗何为所知障耶,谓从无始来着有自性,由彼耽着熏习内心,安立令成坚固习气,由彼习气增上力故,实无自性,错乱显现,名所知障。”

  ⑦应忍求多闻,次当住林薮,精勤修等引:《略论释》(八一九页):『意谓凡学法皆应忍耐诸苦,而忍耐中应先求多闻,次乃依所闻而住林薮以修思慧。由思慧得决定后,乃勤修等引,一心而修。”林薮:阿兰若。

  ⑧无垢经论:清净经论。

  ⑨以诸教理善为成立:言善成立者,非如和尚引八十种经颠倒成立其邪恶见。(《广论》卷十(本书五二O页)彼即非善成立也。

  然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闻为必须者,是由于修时不能定解,必须观慧思择而修,反颠倒解,不须多闻过失所致,故自爱者,应弃此过犹如恶毒。大瑜伽师云:「觉瓦,欲成佛一切种智者,不于牛负量经函辨其所作,而将掌许①若讲若藏,皆无所成。」朴穷瓦开启经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学者故,纵未能看,应于此等而发愿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时,三云:「汝等快乐,」次云:「②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识,不须于他更起口水,不劳多看红红本释,事业微少,不劳思业果内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业令心饱满。」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学无完,至成佛时始得完毕。」迦摩瓦云:「若谓修法何须求知,是自失坏,③我寡闻者易生此失,易说修行不须求知。然修法者,实定须知,纵于此短寿未能圆满,须不失暇身,相续多闻。若谓修者不须,说者乃须,④说说法师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须故。」如是修者慧及⑤慧因多闻,不容或少,应获广大定解,⑥然此定解于未知修时,必须观察修者极难生起,虽自许为受持三藏之法师,亦多认为修之前导,或仅为佐证,非实教授。由此因缘,说欲速成佛则须勤修,欲利圣教则须多闻,内自修与利圣教别执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圣教中,除教证法别无圣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轨,后者是令知已予以实行,故修行能无错谬者,即是最胜住持圣教。又能无错住持修证之圣教,必依无错了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时即应修彼法义,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当随慧力而求多闻。复非听闻此法,别修他法,即所修处而求闻思,故又不应唯修一分,定应依止,初业菩萨所修圆满道之次第。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广大或初虽微劣,由修习故增广之时,将此道次渐为增广,能与一切清净经论相属而修,亦非定须别求多闻,故凡圆满无错教授,略亦能摄一切经咒大小诸乘道之宗要,若广开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未获如斯教授之时,于少分修易生喜足,然于圣教全体修行宗要,难获定解。故应亲近良师,净持尸罗,数闻教授,每日四次修习所缘,至诚祈祷师长本尊。又由多门积集资粮净除业障,若能勤修此⑦圆满因,其慧倍复殊胜增长,乃能生起澈底定解。⑧如先觉云:「先所闻法令心总现,数数思惟称量观察,若忘其法专学持心,则无助伴。」故上修者是上法师,中品修者是中法师,凡所修法即知彼法。若由是思定解坚固,则诸恶友唱说,善恶一切思惟,皆是分别悉应弃舍者,自知法中无如是语,良师不许,便能不随彼转。若无此解有信无慧,见哭则哭,见笑则笑,随他所说觉为真实,犹如流水随引而转。

  ①若讲若藏:若显若隐。

  ②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识……以多咒法成多事业令心饱满:你们能依止我如天覆地般之大善知识,不须于他善知识更起羡慕,不劳多看红字做注释之广本,极少费力,不怀疑故,不劳思业果,内心舒畅,以多咒法(生圆诸道)成多事业(息增怀伏),令心满足。《广论译释》:“思其文中之含义,就可得知显阿瓦大师的弟子是比较懈怠(不求多闻),而修羯磨的行者,文中含有讽刺之意味。”

  ③我寡闻者:我等寡闻者。

  ④说说法师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须故:“说说法师不具多闻,无能如实讲解,因此容易发生大的过错。修习者若不具备多闻,就不会如理修持,误入歧途后修行无法进展,所以对修持者来讲,多闻对他们尤为重要。”(摘自《广论译释》)

  ⑤慧因多闻:慧因即多闻。

  ⑥然此定解于未知修时,必须观察修者极难生起:修者必须多闻具慧之定解,对不知道修的时候,必须要用观察修的行者,是极难生起的。下文即举以受持三藏自居之某法师为例,证成此事。

  ⑦圆满:谓必定是正确无误。即前文所云“圆满无错”。

  ⑧“如先觉云”一段文:《略论释》(八一九页):“如先觉云:‘先所闻法,令心总现,数数思惟,称量观察。若忘其法,专学持心,则无补益。’(若将所闻之法搁置一边,而欲观心之本来面目,是为忘法执心)。”此是噶丹派修学成规。“萨迦大德恭嘎绛波谓:持心者,下等生畜生道,中等生声闻险处,上等生无色界,故无补益。”

  第三①慧之差别分三:一通达胜义慧,二通达世俗慧,三通达饶益有情慧。  今初

  ①慧之差别分三:见《披寻记》卷四十三(二四九五页)。

  谓由①总相觉悟,或由现量觉悟无我实性。第二通达世俗慧,谓善巧五明处慧,如《庄严经论》云:「若不勤学五明处,圣亦难证一切智,故为调伏及摄他,并自悟故而勤学。」谓为调伏未信圣教者故,应求声明及因明处;为欲饶益已信者故,应求工巧及医方明;②为自悟故应求内明,此是别义。又此一切皆为成佛故求,是为通义。第三通达饶益有情慧,通达能引有情现法后法无罪义利。

  ①总相觉悟:空性,闻思阶段。《略论》:“一、通达胜义者,无我之真实义,由总义门而为比度(比量),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得现量)也。”

  ②为自悟:《略论释》(八O九页):“为(自)通达胜义,故须内明。”

  第四正修慧时应如何行。发三慧时,应令①具足六种殊胜,及具六种波罗蜜多,自住慧已,立他于慧是为慧施,余如前说。

  ①具足六种殊胜:《广论》卷十(本书五五二页)。

  第五此等摄义。虽有现证空性之慧,若无大菩提心,仍非菩萨之行,故应增长大菩提心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愿境。其能圆满无上妙智资粮所有方便,谓发三慧,现应励力而求多闻,若不尔者,①违越学处罪所染着,诸余生中亦不乐多闻,不能学习菩萨学处。若于现法勤修开发智慧方便,②能遮现法不学之罪,如《妙手问经》所说,余生亦能速疾圆满般若波罗蜜多。如是③经咒二道栋梁,六度之中,修习静虑之次第,尚似略存,修余五度之次第,皆已隐没,故于修行摄要及引发定解之方便,④略为宣说。诸大经论所说,修习缘如所有及尽所有般若自性毗钵舍那之次第,及修习静虑自性,奢摩他之次第,后当广释。凡菩萨成佛,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菩萨地》中,于六度一一之后,皆珍重宣说,故应了知,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众共行之道,此六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无上大嗢柁南。如⑤《菩萨地》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⑥溟,名大白法海,⑦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①违越学处罪所染着:谓违菩萨学处,障般若中不往听闻等诸恶作罪。

  ②能遮现法不学之罪:现法不学,即前所说违越菩萨学处恶作诸罪。

  ③经咒二道栋梁,六度之中:显密二道核心,即六度之中。

  ④略:纲要。

  ⑤《菩萨地》:《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披寻记》(二五O四页)。

  ⑥溟:音“冥”,海也。

  ⑦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披寻记》卷四十三(二五O四页):“能令无种姓一切有情皆往善趣,及令有种姓一切种类乘三乘法而得出离,由是名为圆满之因。”

  第二四摄成熟他相续分五:一四摄自性,二立四之理由,三四摄之作业,四摄受眷属须依四摄,五略为解说。  今初

  一布施如前六度时说,二爱语者谓于所化机开示诸度,三利行者如所教义令所化机如实起行,或令正受,四同事者谓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与他同学。如《庄严经论》云:「①施同示劝学,自亦随顺转,是为爱乐语,利行及同事。」

  ①施同示劝学,自亦随顺转:施同,谓如前施度。示,指爱语。劝学,指利行。自亦随顺转,指同事。

  第二立四之理由。何故定为四摄耶,答谓摄受眷属令修善行,须先使欢喜,此必先须施以资财饶益其身。既欢喜已,令修道时,先须令知云何应修,此由爱语宣说正法,除其无知断其疑惑,令其无倒受持法义。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若自不修而为他说应取应舍,彼不信受反作是难,且不自修何为教他,汝今尚须为他所教,若自实行他便信受,谓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利益安乐我等,先未修者能新修行,已修行者坚固不退,故须同事。如云:「一能利他方便,二令取三令修行,如是四令随转,四摄事应知。」

  第三四摄之作业。以此四摄于所化机何所作耶,谓由布施故,令成闻法之器,以于法师生欢喜故,由爱语故,能令信解所说之法,以于法义令正了解断疑惑故,由利行故,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长时修行。如云:「由初为法器,第二令胜解,由三使修行,第四①成净修。」

  ①成净修:不使中断,长时清净修行。

  第四摄受眷属须依四摄。佛说此为成办一切众生义利贤善方便,故摄徒众应须依此。如云:「诸摄眷属者,当善依此理,能办一切义,赞为妙方便。」

  ①第五略为解说。爱语有二,一随世仪轨语,谓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慰问诸界为调适等,随世仪轨慰悦有情。二随正法教语,谓为利益安乐有情,依能引发信戒闻舍慧等功德,宣说正法。又一于能杀害怨敌之家,②无秽浊心说利益语,二③于极钝根,心无疑虑,誓受疲劳,为说法语,令摄善法,三于其谄诈欺④二师等,行邪恶行诸有情所,⑤无恚恼心说利益语,于此难行爱语,亦当修学。又一于相续未熟,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说先时所应作法,谓施及戒。又二于已离盖,相续成熟心调善者,为说增进四圣谛法。又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为令安住不放逸行,无倒谏诲。又四疑惑者为断疑故,为说正法论议决择,是为一切门爱语。

  ①第五略为解说: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披寻记》(二五O七页)。

  ②无秽浊心说利益语:无恶分别,不欲恼害,说随世、随正法语。

  ③于极钝根,心无疑虑:于极钝根者,菩萨心无疑虑。

  ④二师等:二师者,亲教师、轨范师。等取尊长。

  ⑤无恚恼心说利益语:《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谓“无嫌恨心,无恚恼心”说利益语。

  ①利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脱。又分三种,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谓劝令如法招集守护增长财位。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获后法安乐,不必获得现法安乐,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谓正劝导在家出家,趣向世间出世离欲,由此现法能令获得身心轻安,于后法中②或生净天③或般涅槃。又应修行难行利行,一于往昔未种善根者,难令行善。二现有广大圆满财位者,难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处故。三诸已串习外道见者,难行利行,由憎圣教,愚痴邪执不解理故。又应修行渐次利行,谓于劣慧者,先令修行粗浅教授,若成中慧,转中教授,成广大慧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

  ①利行: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披寻记》(二五一五页)。

  ②或生净天:指世间离欲,后世生清净天。

  ③或般涅槃:指出世离欲。

  同事者,谓于何义劝他安住,①即于此义自当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随作何事,先应缘于有情义利,定不应离利他意乐,然其加行则先自调伏,如《无边功德赞》云:「有未自调伏,虽说正理教,②违自语而行,不能调伏他。③尊知此义故,④心念诸众生,自未调伏时,暂勤自调伏。」

  ①即于此义自当安住若等若增:《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披寻记》(二五二五页):“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

  ②违自语而行:违自所说正理教而行。

  ③尊:世尊。

  ④心念诸众生:大悲摄护众生。

  又四摄事可摄为二,谓以财摄及以法摄。财施为初,余三属法,法为所缘正行、清净之法,如云:「由财及以法,谓所缘法等,由此二摄门,说为四摄事。」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萨利他方便,故是共道。如云:「已摄及当摄现摄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又菩萨行总有无边,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摄,以诸菩萨唯二所作,一自内成熟成佛资粮,二为成熟他有情相续,六度四摄即能成办此二事故。如①《菩萨地》云:「由诸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诸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故于此中略说彼二,若欲广知,应于《菩萨地》中寻求。又此根本后得时,应如何行者,如②尊者云:「六波罗蜜等,菩萨广大行,由本后瑜伽,坚修资粮道。」谓初业菩萨受菩萨戒,住资粮道,根本后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时所修,有者是于后得时修。谓静虑自性奢摩他,及慧度自性毗钵舍那一分,是于根本定时所修。前三波罗蜜多及静虑般若一分,是后得时修。精进俱通根本后得,忍中一分③定思深法于定时修,如尊者云:「④起根本定时,徧观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净后分别,应正学方便,于根本定时,应恒常修习,止观分平等。」若由未习如是希有难行诸行,闻时忧恼,应念菩萨于最初时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愿境渐次修习,久习之后,不待功用能任运转,故其串习极为切要。若见现前不能实行,即便弃舍全不修心,⑤是极稽留清净之道。如《无边功德赞》云:「若由闻何法,令世间生怖,⑥尊亦于此法,久未能实行。⑦然尊习其行,时至任运转,是故诸功德,不修难增长。」故受菩萨律仪者,定无方便不学诸行,未如仪轨受行心者,亦当励力修⑧欲学心。若于诸行勇乐修学,次受律仪极为坚固,故应勤学。上士道次第中,已说净修愿心,及学菩萨总行道之次第。

  ①《菩萨地》: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披寻记》(二五二七页)。

  ②尊者:阿底峡尊者。

  ③定思深法于定时修:法思胜解忍,于甚深法决定思惟。

  ④起根本定时……止观分平等:《略论释》(八二六页):“意谓动中不但应与空慧相应(能净后分别),观诸法如幻,更应学菩萨六度诸方便行(应正学方便)。定中最殊胜,为止观双运,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应恒常修。观八喻,为如幻修法,止观双运,为如空修法。”幻等八喻,指幻事、阳焰、梦、影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详见《摄大乘论·世亲释》卷五。

  ⑤是极稽留清净之道:《略论释》(八二七页):“故初业者纵有所不能,亦不应失愿。如见不能,并愿而舍,即无从进入清净道。”

  ⑥尊亦于此法,久未能实行:世尊初亦于此法,长久未能实行。

  ⑦然尊习其行:佛能长时串习其行。

  ⑧欲学心:愿学之心。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