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三(110)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1日
来源:   作者:南传五部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三(110)

 

  一一O 满月小经

  北传汉译 出杂阿含二、五八,请参照。

  本经乃世尊解说不正士之不正士及正士之认识,正士之正士及不正士之认识,不正士具

  足之不正法,正士具足之正法。

  --------------------------------------------------------------------------------

  中部经典三                                          三0四

  第一一0 满月小经

  如是我闻。

  21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其时,恰为布萨日、十五日之正满月之夜。

  世尊见众比丘围绕坐于空地,时,世尊见众比丘唯1默然而坐,乃对诸比丘宣曰:

  “诸比丘!不正之士,对于不正之士,可曾知晓:‘彼仁(人)为不正之士’者

  耶?”

  “世尊!非如是。”

  “善哉!汝诸比丘!无有此理,不正之士之对不正之士,知晓‘彼仁,为不正之

  士’者,为无有是处。汝诸比丘!然则,不正之士对正士,可曾知晓:‘彼之仁,

  为正士’者耶?”

  “世尊!非如是。”

  “善哉!汝诸比丘!亦复无有此理,不正之士对正士、知晓:‘彼之仁,为正士’

  者,亦无道理。汝诸比丘!不正之士具足不正之法,有不正之士之信,作不正之士

  之思惟,作不正之士之思量,作不正之士之语,作不正之士之业,持不正之士之见,

  行不正之士之布施。汝诸比丘!然则,云何为不正之士具足不正之法?--汝诸比

  丘!此处有不正之士,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忘念、恶慧--汝诸比丘!

  如是为不正之士,具足不正之法。汝诸比丘!复次,云何不正之士,有不正之士之

  信?--汝诸比丘!此处不正之士以诸沙门、婆罗门之无信、无惭、无愧、少闻、

  懈怠、忘念、恶慧者为其朋友、伴侣。--汝诸比丘!如是为不正之士,有不正之

  士之信。诸比丘!复次,云何不正之士,作不正之士之思惟?诸比丘!于此不正之

  士,思惟害自,思惟害他,思惟害两者之事--诸比丘!如是不正之士,作不正之

  22 士之思惟。诸比丘!复次,云何不正之士、作不正之士之思量耶?--诸比丘!于

  此不正之士、思量害自,思量害他,思量害两者之事。--诸比丘!如是不正之士,

  作不正之士之思量。诸比丘!复次,云何不正之士,作不正之士之语?--诸比丘!

  于此不正之士,为妄语,为两舌,为恶口,为绮语--诸比丘!如是不正之士,作

  不正之士之语。诸比丘!复次,云何不正之士、作不正之士之业?--诸比丘!于

  此有不正之士、为杀生,不与取,于诸爱欲境,有过失之行(邪欲行)。--诸比丘!

  第一一0 满月小经                                    三0五

  -----------------------------------------------------------------------

  中部经典三                                          三0六

  如是不正之士,作不正之士之业。诸比丘!复次,云何不正之士,有不正之士之见?

  --诸比丘!于此不正之士有如是之见--谓:无施,无供养,对诸善行、恶行之

  业,无果之异熟,此世无、他世亦无、亦无母、亦无父,亦无诸化生之有情。世间

  诸沙门、婆罗门之完全已度,完成所行,对此世与他世,知自谅,已体显,亦无宣

  说者。--诸比丘!如是不正之士,有不正之士之见。诸比丘!复次,云何为不正

  之士、行不正之士之布施?--诸比丘!此处不正之士,行布施无恭敬心,不以自

  手行布施,多行无所思虑之布施,行投与之布施、持无应报之见行布施。--诸比

  丘!如是不正之士,行不正之士之布施。诸比丘!彼不正之士,具足如是不正之法,

  有如是不正之士之信,作如是不正之士之思惟,作如是不正之士之语,作如是不正

  之士之业,有如是不正之士之见,行如是不正之士之布施已,身坏死后、趣诸不正

  者之所趣--生于彼处。而诸比丘!云何为诸不正之士之所趣?--谓:或为地

  狱,或为畜生趣。

  “诸比丘!正士对正士,可曾知晓‘彼之仁,为正士’耶?”

  23     “世尊!如是也。”

  “善哉!诸比丘!诸比丘于正士对正士,知晓‘彼之仁,为正士。’有其道理。

  诸比丘!然则,正士对不正之士,可曾知晓‘彼之仁,为不正之士’者耶?”

  “世尊!如是也。”

  “善哉!诸比丘!诸比丘!正士对不正之士,知晓‘彼之仁,为不正之士’者,

  有其道理。诸比丘!正士具足正法,有正士之信,作正士之思惟,作正士之思量,

  有作正士之语,作正士之业,有作为正士之见,行正士之布施。若然,诸比丘!云

  何为正士具足正法?--诸比丘!此处有正士,有信、有惭、有愧,所闻多、勤精

  进、有正念,具智慧。--诸比丘!如是之正士,为具足正法。诸比丘!复次,云

  何为正士,有正士之信。--诸比丘!于此之正士,以有信,有惭,有愧,所闻多,

  勤精进,有正念,具智慧之诸沙门、婆罗门为其朋友,伴侣。--诸比丘!如是之

  正士,为有正士之信。诸比丘!复次,示何正士,为正士之思惟?--诸比丘!正

  士不思惟害自、不思惟害他、不思惟害两者。--诸比丘!如是之正士,为正士之

  思惟。诸比丘!复次,云何正士,为正士之思量?--诸比丘!于此正士,不思量

  害自,不思量害他、不思量害两者。--诸比丘!如是之正士,为正士之思量。诸

  第一一0 满月小经                                    三0七

  -----------------------------------------------------------------------

  中部经典三                                          三0八

  比丘!复次,云何正士,为正士之语?--诸比丘!于此正士远离妄语、远离两舌

  24 、远离恶口,远离绮语。--”诸比丘!如是之正士,为正士之语。诸比丘!复次,

  云何正士,为正士之业?--诸比丘!于此正士,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于

  诸爱欲境所行之过失。--诸比丘!如是之正士,为行正士之业。诸比丘!复次,

  云何正士,有正士之见?--诸比丘!于此正士有如是之见--谓:有施,有供养、

  有供奉、对诸善行、恶行之业,有异熟之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

  生之有情,世间有诸沙门、婆罗门之完全已度,完成所行,对此世、他世、知自谅、

  已体显,有宣说者。--诸比丘!如是之正士,为有正士之见。诸比丘!复次云何

  为正士行正士之布施。--有所思虑行布施,行清净之布施,行具应报之见之布施。

  诸比丘!如是之正士,为行正士之布施。诸比丘、彼之正士具足如是之正法,

  有如是正士之信,为如是正士之思惟,为如是正士之思量,有如是正士之语,为如

  是正士之业,有如是正士之见,行如是正士之布施已,身坏死后,彼诸正士之所趣

  --生于彼处。诸比丘!云何为彼诸正士之所趣,谓:或为天之大处,或为人之大

  处。”

  世尊为如是语已,彼诸比丘对世尊之所说欢喜、随喜而奉行。

  第一一0 满月小经                                    三0九

  -----------------------------------------------------------------------

  中部经典三                                          三一0

  注第七十七

  1 原本为katham ca依暹罗本读为kan ca。

  2 原本为ucchepake vate nata,读为Uccherake va te rata。(参照PTS Dictionary,ucchepaka项)

  3 原本为vimaddham依暹罗及M.I.P.385的同文,读为。vimattham。

  第七十八

  1 原本为sacittam saragam参照原本二七页之文,如Neumann,读为yam cittam saragam。

  第七十九

  1 无病(aroga),依照佛音,为常住之义。再生于偏净天而有光辉。(注释)。

  第八十一

  1 原本读为Pavibhattani Pativibhattani(Neumann)。

  第八十二

  1 于律藏,经分别之文中,为一日乃至七日不取食之谓(参照南传大藏经,第一卷,律藏一、二O页)。

  2 原本有“汝赖吒恕罗!汝为父母既爱且怜之独子……宜享受爱欲,乐行福德”之文句,在文意上则无

  为宜,经分别中无此句。

  3 经分别中有“二重造,一为金币,一为黄金之大蓄积云云”之句。

  4 依异本读为abyositatta。

  第八十八

  1 原本遗漏,参照下文补充之。

  2 毗诃提(bahitika)外衣之义

  第八十九

  1 原本为Bandhukarogo读为Pandu roga。

  注释                                                三一一

  -----------------------------------------------------------------------

  中部经典三                                          三一二

  第九十一

  1 原本遗漏satta-ussado kho pana so bhavam Gotamo,参照D.XIV,Mahapadana-suttanta&

  XXX,Lakkhana-suttanta补足之。

  2 原本为adduvam读为addhavam,√rdh。

  3 原本adharakayo va injati读如暹罗本之araddhakayo va'na injati。

  4 依暹罗本补入addasama antaragharam pavisantam。

  第九十三

  1 依注释,喷那,是知持祭典用杓之握持方法。

  第九十五

  1 原本无upasamkamati,参照中部第七十经之同文以及下文而改变之。

  第一0六

  1 原本sannam为sunnam之误排。

  第一0七

  1 gananam gapanajivanam Lord Chalmer;Neumann均解为“算数家之算数生活”,今依字面解释

  作如是译之。

  2 samanna有二义,一为心平等性,二为沙门性。今依前后之关系而取前者之义。

  第一0八

  1 平常,比丘在自己住处内只著三衣中的最下衣安陀会(下衣),外出时,则特别在上半身缠上郁多罗僧

  (上衣)。因此,此处之衣是指上衣。

  2 此处之衣是指僧伽梨。此丘外出时,习惯身缠上下二衣,于腕上则挂僧伽梨衣。

  注释                                                三一三

  -----------------------------------------------------------------------

  中部经典三                                          三一四

  3 原本有sattham sabyanjanam kevalaparipunpam parisuddham brahmacariyam abhivadanti,

  任何一字都应解释为和abhivadanti有关系,诸异本最初二字sattha sabyanjana,作为诸法之同格,

  今如是译之。

  4 原本有gopakehihi,为gopakehiti之误排。

  第一0九

  1 原本中附以“?”,想是误排。

  2 前文有关“受”之述,原本脱漏

  3 原本有patipucchavinita,作如是译在Samyutta-N中有Patipuccha-vinita(熟练于质问)。后者之

  例甚多,或者此为正确!

  第一一0

  1 tunhibhutam tunhibhutam同语重覆,用力表现,作如是译。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