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网文摘:初到南大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网文摘:初到南大

  观云

  编者按:

  按照研究所的教学计划,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中,有一段时间要到社会院校里进修某些相关课程,这既是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全面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同时还为了让学生们具体感受并学习一流大学的某些长处,为今后的弘法实践提供宝贵经验。本期我们特意选取了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作者在高校参学的收获与感受。

  我是三月份来到南大的。刚开始时,以出家人的形象出入于校园之中,还感到有点不大习惯,特别是第一次去研究生院办理听课手续时,沿路觉得有那么多诧异的目光,挺不自在的。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其实这只是我的自我意识在作怪,事实上,在开放的南大校园里,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南大佛学研究的实力和成就,世所公认,所以来这里学习和研究佛学的出家僧人并不算少,除我们以外,有来自北京佛学院的,还有来自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甚至斯里兰卡的法师,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研究生班,集中了江苏省许多寺院的住持与高级执事,南大在佛学研究领域具有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时间久了,慢慢地对南大的内涵和精神有了一些真实与具体的感受。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先后经历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不同时期,1950年更改为现在的名字。近百年来,这里出了很多名师大家,先后有竺可桢、茅以升、陶行知、汤用彤、马寅初、李叔同、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吴健雄等等,他们都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沉淀和孕育了南大深厚的内涵和质朴雄伟的精神。今天,南大已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一流大学。好的大学,传承着许多他所独具的优点与长处,有很多,恰恰是需要我们细细去体会并认真去学习的。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走进和感受南大,是在课堂上。那是一堂博士生的《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课,授课的是洪修平教授。选修这门课的有十五个学生,洪老师已安排好了十五个研究课题布置给了学生,整个学期,每个学生将根据自己的课题去查找资料并写出相关的研究报告。今后每次上课,则由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就自己的课题完成专题发言,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上课时要把自己撰写的研究报告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同学,而且发言陈述后,老师和同学们还会就不明处发出提问,由发言的同学当场做答,并把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提出来,供大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所以,这也逼迫着发言同学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偷懒不得,也马虎不得。这种以交流与讨论为主导,并从中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的教学手段,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由于我们到南大时已是开学的第二周,所以“三教关系”这门课,我是从第二次课开始上起的。第一次上课时洪老师就已经向学生布置好了各自要负责的研究课题,并给出了研究报告的规范和要求。第二次上课时则由洪老师引导性地对每个研究课题的思考方向、讨论要点,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一一作了提纲挈领式的提示和串讲。十五个题目听下来,不知不觉中,我便记下了厚厚一叠的笔记,历史上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也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三教关系,是洪老师在佛教禅宗思想研究之外另一重点的研究方向,这堂课实际上便相当于一场关于三教之间关系的专题讲座了。顺着洪老师的思路,我的思维沿伸到了一个以前从来不曾深入思考的领域,不仅打开了自己的眼界,广博了自己的见识,同时也清晰而深切地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看清了自己应该学习与努力的方向。

  另外,课堂上激烈的讨论气氛,以及从思维规范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训练,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这里的学习对个人基础和学习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这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动力。听过了洪老师的课,对于其他几门选修的课,从心态上也很快适应与调整了过来。

  南大举办的各种讲座,也慢慢地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这首先还得感谢青平法师,听讲座的价值和意义,我是通过他的热心提示,同时自己听了许多讲座之后才渐渐认识到的。

  这个学期,我们正赶上南大的百年校庆。校庆期间,南大邀请了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专家,包括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在校园作了几十场学术报告。其中有:“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系列;“科学与人类进步”系列;“追问大师”系列等,有时一天有好几场讲座,分别由各个相关的院系主办。这好比吃不完的丰盛大餐,惹得我们胃口大开,狼吞虎咽的。这学期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讲座有:哲学系主办的北大汤一介教授的《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台湾大学陈鼓应教授的《道家思想与现代人生》;宗教学系主办的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主讲的《宗教与科学》;社会学系主办的《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源》、《明星崇拜与伟人崇拜》;中文系主办的一位巴西著名作家的讲座以及一些关于心理学的讲座等;另外,经济学家张五常、物理学家丁肇中身上的学者风范,和在“追问大师”系列中,余光中、王颖、董健、姚期智等学者身上所体现的人格精神,也令人由衷起敬、思味再三。思想和才智,精神与气质,许多鲜活的东西,通过一堂堂的讲座,浇灌着我们的意识,塑造了我们的心灵。

  一系列的讲座听下来,学者们的风采和他们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渐渐地也使我对高校里所独有的学术氛围和精神,有了一些切实的体会和感受,因而更加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南大,由于出家人的身份和形象,也使我有了与别人进行特殊交流的一些机会。有些对宗教感兴趣的同学,会非常认真地问一些关于佛教的问题,有的还会表现出对出家人的敬重;也有些学生以相当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问一些问题,当然,有个别问题不免会反映出社会上对佛教的误解;也有一些人在学习上或与别人相处之中感到很大压力,试图与出家人交流并从而得到一些帮助。还有一位外国留学生,因为看我是一位出家人,特意主动地与我交流,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也是一位出家的僧人,中文名字叫法光。他来自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大学,到南大来学习中国佛学,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他的中文不很过关,我可以帮助他,而从他那儿,我则了解到了许多斯里兰卡佛教的现状,这又是我的收获了。

  在南大的校园里,环境加强了我对自己作为出家人的身份的认知。在与不同人的接触交流中,也使我对许多问题有了比以前更加清晰与明确的看法。我渐渐地意识到,在这里,自己不仅仅只属于自己,更属于佛教的未来,这让我愈加感觉到自己肩负重任。大学校园并不同于寺院,初到这里时,在思想意识上我还经历了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的良师益友——特别是杨维中老师的关怀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让我感念至深。

  在南大和在西园的学习,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南大也有一些让我感到并不陌生的地方,比如强调自学能力,强调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那种重视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这些,在我们西园寺同样被强调和重视,尤其研究所的“周末论坛”,就几乎接近于南大研究生们的课堂讨论,这也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可以很快地适应南大紧张的学习生活。

  时间过得真快,仿佛只在眨眼之间,就过了一个学期。这个学期结束了,还有一个会更加紧张和繁重的学期。我相信在今后的南大学习中,不仅能让我逐步克服掉自己许多的不足和局限,取得进步。同时我也深知,在我的心中,有一盏明灯,它将时刻伴随着我,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并激励我奋勇前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