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为度无边有情故——本书的实修方法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5日
来源:   作者:竹清嘉措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为度无边有情故——本书的实修方法

 

  《空性禅修次第》这个修持法,一开始是运用一些容易理解的原理入手,让修行者能够藉由简单且清晰的逻辑推理,对深奥而令人捉摸不定的主题“空性”,做全面性深入浅出的演练,进而得到透彻的领悟。

  在安排上,仁波切以佛教各个实践宗派,对“空性”的诠释,引导修行者做渐进式的了悟。每一个新次第,都有比前面更深入且精癖的解说,修行者不需要试图一次就完全理解,慢慢地反覆多研读几遍,并加以禅修,最终一定能圆满理解,并且在实修上不断深入。

  通常前一个禅修次第,都是为了后一个次第的了悟,做前行准备。每一个次第经由禅修之后,都会遗留下一些比较深、比较细的问题,再交由后一个次第,通过听闻研究、思维理解,最后以禅修而获得解决(即闻、思、修)。所以当修行者俱足相当的理解,并且实际禅修后,就可以进展到下一个次第。

  上师是了悟的源头

  当修行者在进行禅修中,有任何问题产生,都应该立即寻求具德的合格上师,请求指导、排除困惑,并对禅修过程加以确认。

  在藏密金刚乘修持中,上师的重要性,等同于佛:唯有对上师俱足绝对的信心,能以身、口、意完全供养上师,并将上师指导的口诀当作证悟唯一的途径,修行者在实修道上才能有长足的进步。藏密上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情份如父如子,即使远隔万里,仍有绵绵不绝的加持与忆念。上师与弟子间特有的、象征信心与默契的“三味耶”,是金刚乘相当珍贵、动人的部份,也是奇妙的力量来源;但修行者要尽形寿守护师徒间这份难得的“三昧耶”,更要谨守“三昧耶戒”,一旦破坏,除非迅速发露忏悔,否则奇妙的信心和默契也会消失于无形。

  实修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听闻,就是我们应该以一颗开放且完全接纳的心,对法教进行听闻或研读,并且不产生曲解。

  第二个步骤是思维,就是对所听闻的法教,仔细反覆思索,以彻底了解真正的涵意。

  第三个步骤是禅修,就是将我们经由闻、思所获得的新见解,融入生活之中,转化成为我们的生命特质,也就是将法教付诸实行。

  当一个人高谈阔论地讲述禅修,也许可以把境界说得天花乱坠,但这并不代表他实际在进行禅修;因此本书的重点,是在踏实地引导修行者(不管是修行路上的新鲜人,抑或是老修行者)进行实际的修行,而非分享或吹嘘一些修行觉受。

  信心能帮助我们进入实修

  假使我们一开始是以研究学问的心态,来研读本书,这未尝不可,但恐怕后来会非常失望;因为如果我们没有以俱足信心的心态,实际运用每个次第的见解,来进行禅修,是得不到任何利益的。因此我们衷心建议读者,还是以实修的心态来阅读本书为宜!

  实修的最佳方法——闻思修的探讨

  整个佛教的修持,都是以闻、思、修三个步骤来贯穿一切。

  闻:一般佛教学者,主要是以探讨知识和做学问的心态,听闻与研究佛陀的哲理。假使我们只停留在这个步骤,就是属于学者的阶段。

  思:哲学家以思考为重点,将一些知识和原理,归纳成为令人信服的道理,并用逻辑的方式推论是非。停留在此,是属于哲学家的阶段。

  修:瑜伽行者和实际进行禅修的修行人,在闻、思这两个前行准备动作完成后,就以它们为基础,开始从事修持,净除内心的一切烦恼、迷惑。这个步骤就是本书引领我们的最主要方向。

  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必须确认一件事,就是经由逻辑推理所得到的假设,与实修得到的了悟,完全是两码子事,因此,我们应该以实际修持为唯一的方向。

  闻、思、修这三个步骤,是相辅相成且相得益彰的,藉此我们可以扫除心中一切的迷惑阴霾;因此所获得的智慧与了悟,就会如同太阳穿透浓云密雾普照一切。

  禅修的姿势

  当我们经过闻、思的步骤之后,紧接着要进行禅修,我们可以视个人身体状况,使用双盘、单盘或散盘的姿势来禅修;如果双脚不方便,则使用任何姿势都可以,只要保持脊椎挺直,身体尽量不要有任何倾斜即可。

  仁波切曾经开示,对初学者而言,以正确的姿势进行禅修(如七支坐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快速进入状态:等到非常熟练之后,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使用什么姿势,就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此时唯一的重点,就是对自心的观照。

  如何进行禅修

  首先,在进行任何一个次第的禅修前,必须以真诚而确实的心态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非常重要的,唯有俱足菩提心才能使我们达到证悟。我们不仅希望自己解脱,也希望其他的众生,能够从痛苦中解脱。我们仔细审问自己:什么是菩提心?我真的愿意发愿利益众生吗?我做这个禅修是为了利益众生吗?我真的是为了帮助一些非亲非故的众生,而来禅修并寻求解脱吗?而且问问自己:怎么生菩提心?

  生起菩提心之后,接下来,运用你闻、思之后所得到的确定见解,一步一步的完全依照上师所开示的禅修步骤及解析方法,进行内心的观修;当解析或观修结束后,随即依照上师所指示的安住方式,将心轻松地安住下来。这就是最基本的禅修方式。

  禅修结束之后,心中必须真诚地想着,愿将禅修所得到的一切功德,或者一切美好体会及觉受(例如祥和、轻安、慈悲、烦恼减轻等),完全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祈愿他们未来都能够开悟解脱。不但如此,仁波切也开示我们更应该将一切功德,特别回向给我们的怨敌,如此我们的修持才有可能成功。

  禅修时间的长短

  仁波切建议我们,在禅修的初期,坐的时间不要太长,平均每次以10-30分钟为宜,当禅修产生很好的觉受或境界时,就回向并结束禅修,千万不要恋栈那些美好的经验。如此,我们对禅修就会越来越有兴趣,并且会期待禅修,随后可慢慢将时间延长。切记,不要强迫自己一次坐很久,否则你可能就会越来越厌恶禅修,甚至逃避它。

  三种祛除疑惑的方法

  我们在开始进行“闻”的阶段,必须仰赖能够扫除我们疑惑的具德上师,对佛陀经典和圣者论述的诠释,加以仔细检视和研读。

  在“思”的阶段,我们可能会进一步的察觉到许多不理解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上师为我们更进一步的指导;根据指导,我们再次深入进行思维。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疑惑可能会不断产生,但这并不要紧,我们必须有耐心地请求上师,为我们一一解答疑惑。这样的过程必须重复进行,一直到我们本身对法教的表面和深层意义,获得确信及掌握为止。随后,我们就以这种俱足信心的心态,立即进行禅修。

  在实际禅“修”的过程中,许多疑惑与踌躇不安,都将逐渐消失殆尽,但是如果我们发现它们反而不断在增长,此时就应该再次回到前面的步骤,运用闻、思这两个动作来解决它们。

  当所有的疑惑都消失时,我们就会直接了悟到法教的真实意义,最后禅修也会变得更加稳固,并且远离一切的迟疑与不确定。

  尽管修行者在闻、思、修这三个阶段,所投入的时间各有不同,但是任何想获得证悟及解脱的人,都必须圆满它们。缺乏闻、思而迳自进行禅修,是盲目的,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好比不知道宝藏埋在哪里,就盲目开采一般;而只有闻、思却不加以禅修,就好象知道宝藏埋在哪里,而却不去开采。因此我们对闻、思、修这三个阶段,必须好好的探讨,并一一加实践,如此圆满的佛果将指日可待。

  改写自《空性禅修次第》1994年英文译序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