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谈锡永:入楞伽经梵本新译 第二章 《集三万六千一切法品》(1)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2日
来源:   作者:谈锡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谈锡永:入楞伽经梵本新译 第二章 《集三万六千一切法品》(1)

 

  二.集三万六千一切法品

  (Sattrimsatsahasrasarvadharmasamuccaya)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彼曾游一切佛土,与诸大菩萨,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什转身向佛,曲躬恭敬而以偈颂赞佛言——

  1 佛以智悲视世间 彼实犹如虚空花

  不可说其生或灭 故不能说有或无

  2 佛以智悲视世法 彼实犹如幻想物

  以其离於识智者[注1] 故不能说有或无

  3 佛以智悲视世间 彼实犹如一梦境

  不可说其断或常 故不能说有或无

  4 法身自性如梦幻 於此云何作赞誉

  不持为有即赞礼 亦不持为无自性

  5 现而不可见之法 以其超越识与境

  牟尼超越尘境法 於彼何能作毁誉

  6 佛以智悲离形色 且证人法二无我

  由是常恒佛清净 离烦恼〔障〕所知〔障〕

  7 佛非灭於涅槃内 亦非住於涅槃中

  能觉所觉二都离 亦复离於有非有

  8 若人如是见牟尼 寂静远离於生死

  其人今世与後世 缚取清净而无垢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偈颂赞佛已,即向佛自说名字——

  9 世尊我名为大慧 我能善赞颂大乘

  愿问一百八句义 於此辩才佛无上

  10 尔时最胜世间解 於闻彼之问请後

  即普观於诸会众 向彼善逝子作说——

  11 汝等胜利王诸子 今我恣汝所欲问

  我当为汝作开示 於内自证中作答

  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蒙世尊许问,即顶礼佛足而问言

  12 云何虚妄计度净 彼又从何而生起

  云何能知於迷乱 彼又实从何处来

  13 云何刹土与化现 云何有相有外道

  云何离识境次第[注2] 云何而有诸佛子

  14 何处得为解脱道 其谁受缚谁能解

  云何禅定心境界 从何处而有三乘

  15 云何而为因缘生 云何为其果与因

  云何而有彼二法 彼究竟从何处生

  16 云何而为无色定 云何而为灭尽定

  云何而为灭想定 云何由此而得觉

  17 云何生起诸所作 行於何处持其身

  云何为缘云何见 云何而得入道地

  18 其谁能破此三有 云何为身云何住

  其持续从何处起 诸佛子从何处生

  19 其谁能获得神通. 得自在得三摩地

  云何而得三昧心 胜利象王祈告我

  20 云何而为彼藏识 云何而为污染意[注3]

  云何可见世间生 可见云何而得灭

  21 云何种性非种性 於义云何说唯心

  於义云何建立相 云何教法说无我

  22 云何而说无有情 何者随顺世间法

  云何而能除常见 云何而能除断见

  23 云何佛与诸外道 於显现中无分别

  告我云何尼夜耶[注4] 既能兴起将如何

  24 云何而为空性义 云何刹那灭而知

  云何而为彼胎藏 云何世间能不动

  25 云何世间如幻想 如梦如乾闼婆城

  如阳焰如水中月 唯愿告我祈告我

  26 云何而为七觉支[注5] 云何而为菩提分[注6]

  云何国土有动乱[注7] 云何生起成有见

  27 云何离生灭世间 云何其似空花起

  世尊云何而得知 云何知而离名相

  28 云何不属於分别 云何彼即如虚空

  真如几种心几重 波罗蜜多实有几

  29 云何而有地次第 离识之境复如何

  云何而有二无我 云何而得所知净

  30 非识智有几多种[注] 修学教诲有几种

  所生有情有几种[注9] 云何金宝摩尼种

  31 由谁而有诸语言 云何有情成差别

  云何而有种种明 由谁於彼作显示

  32 几种偈颂几种韵 长行亦复有几种

  於中说有几种理 复有几种诠释义

  33 饮食实有几多种 云何爱欲得生起

  云何而为转轮王 云何王者与邦主

  34 王者如何护其国[注10] 诸天复有多少聚

  云何而有诸土地 云何而有日月星

  35 持明实有几多种[注11] 有几多种瑜伽者

  弟子实有几多种 有几多种阿阇梨

  36 如来实有几多种 有几多种佛本生

  摩罗实有几多种 有几多种异端众

  37 自性实有几多种 心有几多种差别

  云何唯施设假名 唯愿告我善说者

  38 云何天际有风云 云何忆念与识智[注12]

  云何林树与藤萝 祈请告我三界主

  39 云何马象鹿受捕 云何而有卑愚者

  佛为心之调御者 祈请告我愿告我

  40 云何而说为六时 云何而有一阐提

  告我彼等云何生 男女以及雌雄人

  41 云何观修有逆退 云何行者得进境

  瑜伽观修有几种 云何行者能安住

  42 有情生於诸趣中 云何而有异形相

  云何财富能积聚 如虚空者祈告栽

  43 云何而为释迦种 云何生为甘蔗王[注13]

  云何而为苦行仙 彼所教者实为何

  44 云何佛周遍显现 云何菩萨众环绕

  彼等既有种种形 亦复异名种种类

  45 云何而不食诸肉 云何食肉须禁戒

  云何生出食肉类 云何而为肉食者

  46 云何土地日月形 或似莲花或须弥

  或如卐宇如狮子 尚祈世尊能告我

  47 云何而有诸土地 形如覆盖帝释网

  或如帝释网侧立 彼由诸珍宝所咸

  48 云何如鼓如琵琶 或如种种花与果

  或如日月而无垢 尚祈世尊能告我

  49 云何而为应化佛[注14] 云何而为异熟佛

  如如智佛复云何 尚祈世尊能告我

  50 云何於彼欲界中 不能成就等正觉

  告我云何离爱欲 色究竟天中解脱

  51 灭度之後谁持教 导师更住世几时

  正法能传多久远 〔尚祈世尊能告我〕

  52 告我究有几种理 复有几种外道见

  云何而为诸戒律 云何而成为比丘

  53 云何而为转依境 云何而为无相境

  於彼声闻与缘觉 以及於彼诸菩萨

  54 世间神通力由谁 云何而为出世间

  云何得住心七地 唯愿世尊能告我

  55 僧众实有几多种 云何而竟起异诤

  为有情众说医方 此实云何祈告我

  56 世尊云何如是说 迦叶拘留孙是我

  拘那含牟尼是我 告我云何大牟尼

  57 有情无我云何说 云何而说断与常

  云何不於一切处 但只宣说是唯心

  58 云何而为男女林 云何诃子余甘子[注15]

  云何而有鸡罗娑[注16] 轮围山及金刚山

  59 云何於彼诸山中 种种杂宝为严饰

  满住仙人乾闼婆 唯愿告我祈告我

  60 大雄佛陀正遍知[注17] 闻问大乘微妙法

  且问诸佛最胜心[注18] 〔即以偈颂而作答〕

  61 善哉善哉汝大智 善哉善哉汝大慧

  汝且谛听善谛听 我当次第答汝问

  62 须知生以及不生 涅槃空性与流转

  是皆悉为无自性 诸佛波罗蜜多子

  63 声闻菩萨与外道 及得无色行诸众[注19]

  须弥巨海与诸山 海岛刹土与土地

  64 日月以及诸星辰 外道天与阿修罗

  解脱自在与神通 禅定以及三摩地

  65 彼灭以及如意足 菩提分以及觉支

  禅定及诸不可量 蕴聚以及来与去

  66 灭受想与出离定 以及世间诸名言

  心与意及识等等 无我以及彼五法

  67 自性分别所分别 能所二见悉云何

  种种乘与诸种藏 金宝摩尼所出生

  68 一阐提以及大种 流转众以及一佛

  智知教以及成就[注20] 有情有以及无有

  69 云何马象鹿受捕 汝且告我实云何

  云何因与喻相应 成一教法实云何

  70 云何而为因与果 迷惑如林而成理

  外世间无但唯心 云何上进无次第

  71 百重无相转依境 汝且告我复告我

  医方明与工巧明 咒术伎艺诸外明

  72 告我云何能测量 须弥诸山及土地

  云何能量彼海洋 云何能量日与月

  73 有情身有几微尘 粗中细各有几何

  诸刹土中几微尘 诸沙漠中有几何

  74 云何一肘与一弓 云何俱卢舍由旬

  兔毫窗尘与虱卵 以及羊毫长几麦

  75 一升半升几粒麦 一斛十斛十万斛

  一亿斛至频婆罗[注21] 如是亦复各几粒

  76 一芥子有几极微 几芥子成一草子

  一豆一铢与一钱 於中复有几芥子

  77 此中一两有几钱 复几多两成一斤

  几多斤成一须弥[注22] 此为极大之积聚

  78 佛子云何不问我 云何却又问其余

  声闻缘觉与菩萨 以及佛身几极微

  79 於火焰尖几极微 复於风中几极微

  诸根各各几极微 毛孔眼眉几极微

  80 云何而得广资财 云何而为转轮王

  彼复如何护国土 彼於解脱实云何

  81 云何长行与韵句 云何情欲甚广大

  云何种种饮与食 云何而为男女林

  82 何处而为佥刚山 告我何处实何处

  彼其如幻复如梦 抑如渴鹿钟爱地

  83 云何而有云生起 云何而成诸季节

  云何而为味自性 云何男女阴阳人

  84 云何菩萨与庄严 佛子问我应问我

  云何仙人乾闼婆 严饰彼诸胜妙山

  85 云何而为解脱道 其谁受缚谁能解

  云何寂灭观修境 云何化身与外道

  86 云何有非有无果 可见世间云何起

  云何诸净诸计度 云何而起诸计度

  87 云何有所作生起 云何而得令转离

  告我云何断诸想 云何而成三摩地

  88 破三有者其为谁 云何其身与其处

  云何教法说无我 云何教随世俗说

  89 汝其问我佛相否 汝其问我无我否

  问藏问正理外道 噫汝胜利王之子

  90 云何常见与断见 云何心得三摩地

  云何言说与智慧 云何戒律与种性

  91 云何理量与诠释 师弟有情诸种性

  饮食虚空智与魔 悉皆说之为施设

  92 云何汝问林与藤 噫汝胜利王之子

  云何问诸土差别 云何问彼苦行仙

  93 汝何种性谁为师 告我胜利王之子

  云何卑陋复云何 於欲界中难证觉

  94 汝问於色究竟天 云何得能入悉地

  世间神通复云何 云何比丘之自性[注23]

  95 汝其问我化生佛 汝亦问我报生佛[注24]

  如如智佛实云何 云何而为彼菩萨

  96 胜利王子汝问我 云何有地无光明

  如琴如鼓复如花 云何而为七地心

  97 汝是等问及余问 是皆依相而作问

  且复远离诸邪见[注25]

  98 我将依证依於教[注26] 为汝细说且谛听

  佛子谛听我所说 佛所列举百八句[注27]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世尊言:云何百八句。

  世尊言——

  生句非是生句;常句非是常句。[注28]

  相句、无相句;安住与变异句、非安住与非变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非自性句;空句、非空句;断句、非断句;心句、非心句。

  中句、非中句;恒常句、非恒常句;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

  烦恼句、非烦恼句;爱欲句、非爱欲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善巧句、非善巧句;清净句、非清净句;相应句、非相应句;譬喻句、非譬喻句。

  弟子句、非弟子句;导师句、非导师句;种姓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无相句、非无相句;愿句、非愿句。

  三轮句、非三轮句;形色句、非形色句:有无句、非有无句;二俱句、非二俱句;自证圣智句、非自证圣智句;现世间法乐句、非现世间法乐句。

  刹土句、非刹土句;微尘句、非微尘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大种句、非大种句;算数句、非算数句。

  神通句、非神通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句、非工巧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思议句、非思议句[注29];施设句、非施设句;自性句、非自性句;蕴句、非蕴句;有情句、非有情句;认知句、非认知句;涅槃句、非涅槃句;所知句、非所知句;外道句、非外道句;乱句、非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阳焰句、非阳焰句;影像句、非影像句;旋火轮句、非旋火轮句;乾闼婆城句、非乾闼婆城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邪见句、非邪见句;波罗蜜多句、非波罗蜜多句;戒句、非戒句。

  日月星辰句、非日月星辰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句、非灭句;灭起句、非灭起句;医治句、非医治句。

  体句、非体句;支分句、非支分句;明句、非明句;禅定句、非禅定句;颠倒句、非颠倒句;现见句、非现见句;守护句、非守护句;种族句、非种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国句、非王国句:摄受句、非摄受句;财宝句、非财宝句;记句、非记句。

  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男女阴阳人句、非男女阴阳人句;味句、非味句;作句、非作句;身句、非身句;邪计句、非邪计句;动句、非动句;根官句、非根官句。

  有为句、非有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四天王天句[注30]、非四天王天句;季节句、非季节句;茂林句、非茂林句;藤萝句、非藤萝句;种种句、非种种句;说教句、非说教句;律制句、非律制句;比丘句、非比丘句;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

  此即百八句,过去诸佛所说。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

  世尊言:大慧,诸识有两种生住灭,非外道〔臆度〕所能知。

  此谓相续灭(prabandha-nirodha)与相灭(laksana-nirodha)。诸识生起亦知有此两种,相续生与相生:於住时亦两种,一为相续住,一为相住。

  诸识有三种相:一者、转相(pravrtti-laksana);二者、业相(karma-laksana);三者、赋性相(jati-laksana)[注31]。

  大慧,诸识说有八种,依其功用则分别为两类[注32],现识(kh yativijnana)及分别事识(vastuprativikalpavijnana)。大慧,譬如明镜现诸形色,现识亦如是而现外境。大慧,现识与分别事识二者无异,相互为缘。是故大慧,现识以不可思议薰变为因而起变现功用(acintyavasanaparinamahetuka);而大慧,分别事识则以无始以来由戏论而致之习气为因,起分别外境功用。

  复次,大慧,一切根识灭(indriya-vijnana),即藏识[注33]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此即所谓识之相灭。

  复次,大慧,於智中相续灭者,即谓〔识之〕所依灭、所缘灭。所依者,即指无始以来由戏论而致之习气,所缘者,即指识所见所分别之外境。故此无他,但唯心而已。

  大慧,此如泥团与微尘,非异非不异。复次,此如金与金饰。大慧,若泥团有异於微尘,则泥团当不由微尘而成,以泥团实由微尘成,故说泥团与微尘非异。然而,若泥团与微尘非不异,则泥团与微尘当无区别。

  是故,大慧,若转识有异於藏识,则即於实相中藏识亦不成转识因:若二者不异,则转识灭即是藏识灭,然而实相则实不灭。是故,大慧,所谓灭者,非藏识赋性相灭[注34],但业相识灭。若赋性相灭,藏识亦灭;若藏识亦灭,此即无异於外道断见所说。

  大慧,有等外道论言,对外境之取着若灭,则识相续灭。於识相续灭时,无始以来之相续即灭。大慧须知,彼外道由作因(karana)建立相续,彼不说眼识依形色与光明和合而生,唯别说其因,如胜性(pradhana)、士夫(purusa)[注35]、自在天(isara)、时(kala)、极微(anu)等。

  复次,大慧,此有七种自性(svabhava)——

  集自性(samudaya-svabhava);诸有自性(bhava- svabhava);相自性(laksana-svabhava);大种自性 (mahabhuta-svabhava);因自性(hetu-svabhava);缘自性(pratyaya-svabhava);成自性(nispatti-svabhava)。

  复次,大慧,此有七种第一义(paramartha胜义)——

  心境界(citta-gocara);智境界(jnana-gocara);般若境界(prajna-gocara);二取见境界(drstidvaya-gocara);离二取见境界(drstidvayatikranta-gocara);超子地境界(sutabhumyanukrama-na-gocara);如来内自证境界(tathagatasya-pratyatmagati-gocara)[注36]。

  大慧,此即成就过去、现在、未来诸如来应正等觉之自性、第一义与体性[注37]。由是以慧眼入有法共相与自相而成建立,成就世间出世间诸法。此建立不与外道所持邪见相同。

  大慧,何谓外道所持邪见耶?彼等不认知所谓外境者,实为心之虚妄自分别;彼等复不解诸识自性无非为心显现,实为浅心凡愚之辈。故彼持有、无二见,而不知此实〔一为〕自性,〔一为〕第一义。

  复次,大慧,我说教法,说灭由三界具分别而起之苦;说无明、爱、业及诸缘灭;说认知外境如幻,但为心自显现。

  大慧,有等婆罗门与沙门,遍计由无种而起事物,故说物体为因果现[注38],而住於时中,由是蕴、处、界於因中生起而成相续,有已还灭。大慧,彼等对於相续、对於作用、对於生、对於灭、对於有、对於涅槃、对於道、对於业、对於果、对於真实,皆持断灭见(vinasa-uccheda)。所以者何?彼等因未洞悉诸法根本,故未能现观故。此如片片破裂之瓶,更不成瓶之用,又如烧焦种子,不能发芽。即然如此,大慧,彼等视为实体之蕴处界,实未尝中断其变异。彼等之见地,实未知对一器世间之所见实源於自心变现,唯是虚妄分别。

  复次,大慧,若法由无中生起,诸识但由彼三缘和合为因而生[注39],是则应见非有之法,如龟生毛、如沙出油。是故其宗见实不能成,彼於虚无中已坏,且大慧,彼等所行所作及其所说之因,悉皆无用,其所说之有与非有,亦无义理。

  大慧,於彼诤论三缘和合时,彼依於因果,由是有过去、现在、未来,及有非有,以其住於彼抉择地 (tarkabhumi)[注40],其决定即依其理教(yuktagama)[注41],如是彼即生邪智忆念(smrti)[注42]。由是大慧,浅心凡愚者受邪见毒,乃说此由无明而致之颠倒思维,即一切智所说。

  复次,大慧,复有婆罗门与沙门,认知自心之外世间,自无始以来,由分别与戏论而成为现;知此世间无自性且复无生,如云、如旋火轮、如乾闼婆城、如幻、如阳焰、如水中月、如梦;此自心离分别与因缘、离妄想说、离言诠相(laksyalaksana);知身及资具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超越能所。如是无妄想境界从自心觉,更不与生住灭相应。

  诸菩萨摩诃萨,大慧,如是思维,恒住不舍,不久当得生死涅槃二种平等。其所行,大慧,当依大悲方便无功用行,观一切有情自性如幻如影,非由缘生[注43]。超越能所差别,证知离心即无所得。以依离缘起故,得次第入别别菩萨地,住别别三摩地境界,且由信功德,解三界唯心,由是能入如幻三摩地(mayopamasamadhi)。

  菩萨以见唯心故,得入无相道,由是而住波罗蜜多,且能任持,离作者与业及修学,入依於如来身(Tathagatakaya),如如变化之金刚喻定 (vajravimbopamasamadhi)。

  以成就转依故,大慧,彼等即能渐次现证如来身,具力、神通、自在、慈、悲、方便以为庄严,入诸佛刹土,入诸外道殿堂[注44],超越心意意识(citta-mano-manovijnana)。

  是故,大慧,彼菩萨摩诃萨欲随逐如来身而现证,当於唯心义中观修,离蕴、处、界、心念、因缘、业行、修学与生住灭等诸分别、诸虚妄戏论。

  三有实缘无始以来虚妄分别习气与戏论而现,观无相无生佛地境界,即能通达自证圣法、即能无功用而得心自在,如摩尼宝能成种种色,即能随宜变化,入诸有情微细心中。以坚信唯心义故,即能於佛道中渐升诸地。

  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应於自证中善为修学[注45]。

  尔时大慧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说心、意、意识、五法、〔三〕自性、诸相等微妙法门。此是诸菩萨摩诃萨之所修学;此远离由心外别立余法以认知世间之心境界[注46];此尽破由语言与戏论所施设之所谓真实,故为诸佛教法心要。唯愿为楞伽城摩罗耶山中诸菩萨说,说诸如来随喜之法身境界,说藏识大海及其波浪。

  时世尊即复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

  由四种缘,眼识生起。何者为四?一者、取着外境而不知由於自心;二者、由无始以来戏论与邪见所积集之习气,令执持色;三者、识之本性(vijnana-prakrti-svabhavata);四者、渴望见种种色相。

  有此四种缘,藏识喻如洪水,转识即生波浪。余〔识〕亦如眼识。於诸根微尘毛孔中,诸识或顿生,如明镜现诸影像;或渐生,如风吹海水。

  大慧,心海波浪亦复如是,无间受外境风吹,因、所作、相,相互为缘不断,业识与根本识由是互相缠缚而不能脱,不能了知色自性,大慧,五识聚即如是起用。与五识俱者有所谓意识,外境於焉即受了别,由分别而成相,於是转起色身[注47]。然而意识与余识不知彼此相互为缘,故於分别即起执着,此分别实为自心之投影。如是,诸识於极密切联系上起功用,由分别而显现为外境。

  以诸识如是起用故,於行者入等至(samapatti)境界时,不觉知微细习气於中运作,由是以为灭诸识入寂止境。然而诸识实未灭,以习气种子未灭,故诸识依旧,所谓灭者,实为彼已不复执持之外境更不起用。

  如是,大慧,此藏识微细行,除如来与住地菩萨,其实难知。二乘及外道,彼作观修,即使依於其修定之力及智,亦不能辨别。唯有藉其智力而能了知菩萨诸地相、於句义能得决定、且於诸佛刹土培植福德资粮者,始能无碍而知,由是彼得远离分别与戏论,此〔分别与戏论〕由自心〔变现〕之外境而起。彼隐居山林而专作观修,无论上、中、下,唯有於外境分别中能现观自心流注,得住无边刹土受诸佛灌顶,现证自在、力、神通与三昧者,诸善知识及诸佛环绕,大慧,彼始能知心、意、意识,此即以心为自性之外境分别力。彼等即能越过由业、爱、无明所成之生死海,大意,行人故须依善知识与诸佛之教而作观修修学。

  注释

  1 即世间智。

  2 nirabhasa,唐译“无影”,魏译“寂静”。字根abhasa,指“无而为有”之境界,故唐译为“影”。若直译,即指离心识观感(无影像),故译为“离识境”,俾合本经主旨。

  3 manovijnana即末那识,於旧译,译为“意”(有时又译为“意识”)。

  4 Nyaya ,为足目(Aksapada)所创之正理学派。此句在唐译为“何故当来世,种种诸异部”(魏译略同),实误。此非说“当来世”有正理学派兴起,实问彼前途如何。

  5 原文“觉支”(bodhyangani),应专指七觉支。

  6 原文bodhipaksa。

  7 指心动乱。释迦常以国土喻心。

  8 梵文jnana,本经用此词时,与般若(prajna)有别。般若专指佛智境, jnana则有时指佛智,有时指菩萨证智,故姑且暂译为“非识智”。

  9 梵文sattva-akara。

  10 原文谓“王者如何守护其所有(bhava)”,今意译。

  11 梵vidya-sthana,直译为“住於明〔处〕”,此“明〔处〕”即指智境,故今译为“持明”(vidya-dhara)。铃木译此处则译此句为“解脱实有几多种”(How many kinds of emancipation are there?)。见铃木译,页25。

  12 梵文medha,指对世间学术之理解力,此即识智(亦可译为“世智”)。今为突显本经所说智与识之关系,故译为“识智”。

  13 梵文Iksvaku。

  14 Nirmanika-Buddha,此处与与常用之Nirmana-Buddha不同,强调其生起。故下来对报身佛亦称为异熟佛(Buddha-Vipakaja),此即强调其由异熟心 (报生心)生起。于法身佛则称为如如智佛(Tathatajnana-Buddha),亦强调其为智生身(身智界三无分别之身)。

  15 karitaki旧译“诃梨”(诃梨勒),即诃子。Amali旧译“庵摩罗”(阿摩勒),即余甘子。

  16 kailasa旧译“鸡罗娑”、“开拉沙”,为喜马拉雅山五峰之一。山上有湖,流出而成沙拉忧河(Sarayu),环抱无斗城(Ayodhya)而入恒河,故风景优美无比。此与下轮围山(Cakravada)、金刚山(Vajrasamhanana)成一刚柔对比。

  17 梵文Mahadeva,直译为“大王”或“天王”。今依旧译。

  18 此处“心”,梵文为hrdaya,指心要、心髓、体性等。

  19 arupya-carin,此如求生无色天之禅修者。

  20 梵文jnama-jneyah-gamam,即智(jnana)、所知(jneya,识境)及教法 (gama)三者。

  21 颂中量名,依唐译及魏译。prastha升;drona斛;kharya十斛;laksa十万斛(魏译百万斛);koti一亿斛(唐译千亿斛);vimvana频婆罗,意为十兆斛。此中一百万为一亿;十亿为兆。

  22 颂中重量名词依唐译与魏译。anu极微;sarsapa芥子;raksika草子;masa豆;dharana铢;masaka(旧译缺,今姑译为钱);karsa两;pala斤;Sumeru须弥。

  23 铃木本此处误译,把“色究竟天”句拼入前颂,并将“云何得能入悉地” (siddhanto hyakanisthesu……katham)句误为“云何汝问我理量”(What do you ask me about reasoning?)。见铃木译,页31。

  24 此处名相与大慧所问者不同。Nairmankabuddha,姑译为“化生佛”; Vipakasthabuddha,姑译为“报生佛”。

  25 此颂及前94颂,皆只三句。

  26 “证”为意译,原文为“成就”(sidhanta)。

  27 “句”(pada),原意为足印,引伸为“住”,故所列举百八句,即为佛所曾住之境界,然此非佛所住,以足印为喻,即知其虽曾住而实已离。

  28 此二句与下来诸相对句结构不同。

  29 思议,梵文cintya;旧译则译为“心”,即把cintya与citta混淆。

  30 kanistha,意为最低,故应指四天王天。唯旧译则译为色究竟天(akanistha)。

  31 唐译为“真相”;魏译为“智相”。梵Jati意为体性、赋性,尤指相应於相碍缘起而成之特性(如此世间人有五官等)。故此处改译为“赋性相”,即指仍持其相碍特性之识相。

  32 刘宋译作三类:“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与魏译及唐译不同。(参见第十品注8)

  33 梵文为alayavijnana,即阿赖耶识,今皆沿旧译例,译为藏识。

  34 此处梵文为alaya,仍应指阿赖耶识。阿赖耶与阿赖耶识二者原有分别:所谓“阿赖耶赋性相”,实为转起阿赖耶识之因,非此处所说。故今译为藏识赋性相。

  35 士夫(purusa),即相当於灵魂或神我。

  36 此同魏译与刘宋译。唐译无“般若境界”,於第六,别立一“如来所行”。此中“般若境界”,魏译为“慧境界”,实指对识境实相之认知。

  37 旧译三词连贯成一名相:“自性第一义心”,实可商榷。此中hrdaya,旧译为“心”,然此词实指精神领域之本质,故姑译为“体性”。参注92。

  38 此即谓物体由因缘结合而成为果,於是成物而显现。

  39 此即指上来所说之无种、因果现、时为三缘。此据传为胜论师之说,所谓三缘,即彼等基本概念(句义)。

  40 唐译为“觉想地”,魏译“觉观地”(刘宋译同唐译)。

  41 此中yuktya为“理”,即因明学上之法则;agama为“教”,即教法。理由教法决定,故教法即为因明学中之“心学”(认识),理即为因明学中之“量学”。於诤论时立量,此量实依教法而成立,故即是 yuktyagama,今依唐译,译为“理教”。魏译及刘宋译皆未译此词。

  42 此指观修时之座後忆念,即是行持。详见弥勒诸论所说。

  43 唐译“从缘而起”,误。魏译及刘宋译则不误。非由缘生者,即非如缘起法所云,由缘起而成为有。然此亦非谓“缘生是故性空”,以其已说为实非缘生故。“非缘生”始说为空,即须超越缘起。

  44 梵文tirthya-ayatana-upagata,此句唐译未译,魏意译为“入一切众生所乐”,刘宋连上句译为“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此盖於译时有所顾忌。若明本经“智境唯藉识境而成显现”之深义,则当知外道一切识境,亦皆为智境之显现,是故无有分别。

  45 所谓自证,即渐次由认知识境而转为认知智境。此中修学,即是瑜伽行。

  46 此指藏识境界。於本经中,凡说“心”(citta)者,多指藏识。

  47 色身与意生身相对。下来说菩萨意生身,可与此段参阅。

返回目录

-----------------------------------------------------------------------------------------------------------------

更多谈锡永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