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蒋贡康楚文集:修行七要 附录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4日
来源:   作者:蒋贡康楚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蒋贡康楚文集:修行七要 附录

 

  附录一 七重因果教授

  一、知母——思惟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

  二、念恩——思惟一切有情于我有恩

  三、报恩——思惟当报一切有情恩

  四、悦意慈——见一切有情犹如爱子生欢喜心

  五、大悲——思惟一切有情于生死中受无量苦,我当如何令其得离此苦

  六、增上意乐——恒常思惟自己应该担负令诸有情离苦得乐的重大责任

  七、菩提心——须具有种欲乐

  (一)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

  (二)欲成无上菩提

  若但欲利他,不求成佛,只是大悲心,不是菩提心

  若但求成佛,不为利他,只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

  且在修“知母”以前,须先修四无量心,其中又以“平等舍心”为主,才能于一切怨、亲、非怨非亲的有情,都容易修起“知母”等心。

  附录二 自他相换法

  (节自 寂天 入菩萨行论)

  一、先思惟修自他换的功德及不修的过失(如由利他故成佛,唯自利只是凡夫等)。

  二、思惟自他相换的心,定能生起(如父精母血,本非自身,由往昔习气,也能起我执)。

  三、应对治二种障

  (一)觉自他二身各不相关,应思惟自他是相对安立的,如在此山时,觉彼山是彼山,到了彼山时,也觉彼山是此山,不比青就是青,黄就是黄,绝对不同。

  (二)觉他人痛苦,无损于我,不须顾虑,当观自他相依而存,犹如手足,脚痛虽无损于手,但并不因此手就不治脚的病。

  四、正修

  (一)思惟凡夫无始以来由爱执我所生过患,令爱执我未来者不生,已生者断制不再起。

  (二)再进思惟诸佛菩萨由爱他所生一切功德利益,令爱他心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长安住不退。

  五、最后乃至出息入息,都修与有情乐,拔有情苦。

  这是利根众生修菩提心的简捷法,但修自他相换前,须先修平等舍心。

  附录三 修心八颂

  陈玉蛟译

  资料来源:《西藏研究会讯》第八期

  一、前言

  修心(Blosbyon)一词,简单地说,就是“治炼心志”之意。广说,则举凡端正思想、去除私欲、厌离世间、扩大慈悲、强化意志和坚固信仰等知、情、意三方面的修养、锻炼和提升都包含在西藏佛教的“藏外文献”中。“修心”是个专门术语,专指有关冶炼心志这方面的文献,属于偏重实践的“道次第”之类,后文所译的“修心八颂”即属这方面的名作。而七世纪末,印度名学者寂天(RShantideva)那部传世不朽的《入菩萨行论》(Bodhisattvacaryavatara),可能是此类西藏佛教文学的滥觞。

  《修心八颂》是西藏噶当派善知识——朗日塘巴(Glangri thanpa 105-1123)所作。朗日塘巴本名多杰僧格(rDorjesengge),是阿底峡的再传弟子博多哇·仁青赛(Potoba Rinchen Gsal 1031-1105)的二大高足之一。博多哇极重视经论的讲习,所以他所传出的学派一般称为“教典派”。朗日塘巴继承师志,一生讲经说法,以“慈氏五论”作育僧众。《青史》中记载,跟随在他左右的门徒有二千多人,可见其影响力之钜。

  《修心八颂》原文以偈颂体写成,全文共八颂,每句七月个音节。依照传统的译规,每句七字的藏文偈体,译汉文时应成每句五字,然而如此译出,又觉得有些句子不能达意,故下文中分别列出五字及七字二种译法,以弥补每句五字表达之不足。

  二、译文

  噶当派善知识——朗日塘巴·金刚师子造

  七言句     五言句

  1、我于一切有情众  一切有情众

  视之尤胜如意宝  更胜如意宝

  愿成就彼究意利  我愿成彼利

  恒常心怀珍爱情  常怀珍爱情

  2、随处与谁为伴时  随处伴谁时

  视已较诸众人卑  视已较人卑

  从心深处思利他  深心思利他

  恒常尊他为最上  尊他为最上

  3、一举一动观自心  动静观自心

  正当烦恼初萌生  烦恼初萌生

  危害自与他人时  危害自他时

  愿疾呵斥令消除  愿疾斥令除

  4、禀性邪恶之有情  性恶之有情

  恒为猛烈罪苦迫  猛烈罪苦迫

  见时如遇大宝藏  见时如遇宝

  愿珍惜此难得宝  难得愿珍惜

  5、他人出于嫉妒心  他人以妒心

  非理辱骂谤我等  非理谤辱我

  粗恶之言我取受  恶言我取受

  愿将胜利奉献他  胜利愿献他

  6、吾昔曾饶益某人  吾昔益某人

  并且深心寄厚望  并曾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  彼虽妄加害

  愿视为胜善知识  视如善知识

  7、总之直接与间接  愿直与间接

  愿献利乐于诸母  献利乐于母

  如母有情诸苦患  如母诸苦患

  我愿暗中自取受  暗中自取受

  8、愿此一切我所行  愿所行不受

  不为八法念垢染  八法念垢染

  以知诸法如幻智  知法如幻智

  无执离缚而解脱  无执而解脱

  三、结语

  以上所译《修心八颂》,一言以蔽之,即《增一阿含》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第三“一举一动观自心”一颂,劝人“诸恶莫作”。第一及四、五、六、七颂勉人“众善奉行”——尊重别人、以德报怨、代诸有情受苦、积极利益一切众生,诚可谓宗教精神之最高表现。

  最后“愿此一切我所行”一颂,鼓励人由行善进而“自净其意”——行善行不落行迹,不为名、利、衰、毁、誉、饥、苦、乐等八风所吹动,观一切诸法无自性,如幻如化,由此超脱对善行的执着,并趋入真善双融的究竟解脱境界。

  附录四 修心八颂讲疏

  郑振煌/中译

  丹增嘉措/讲疏

  朗日塘巴/原造

  不管我遇到什么人,不管我走到那里去,我总是劝人要帮助他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今年我已经四十四岁了,从我开始会思考的时候,一直到今天,我总是在培养这种利他的情操。这是宗教的要素,这是佛法的要素。

  我们必须把这种善良的心、这种利他主义,当作是修行的基础和内在结构,我们必须把我们所做的一切善行用来提升它。我们必须心心念念不可须臾离,我们也必须使用文字或著作来提醒我们修行。这些文字便是噶当巴的格西朗日塘巴所写的《修心八颂》;即使只是以热诚的兴趣这个层次来修习,它们也有很大的功德。

  (一)发心为一切众生

  完成最高的利益

  便比如意宝殊胜

  我今善持最无上

  决不可以忽略其他的众生,你必须把他们当成宝,如此便可以完成现世和究竟的目标;你必须一心一意珍惜他们。你必须把其他众生看得比你还可爱、还重要。一开始,你必须依赖其他众生来产生利他的大愿,以证得最高的开悟。在中间的阶段,你必须以你与其他众生的关系,来逐渐增加这种善心,同时修习善行,以便达成开悟。最后,你是为了其他众生而成佛的。因为众生是这种殊胜修行的目标和基础,他们甚至比如意宝重要,必须待之以尊敬、仁慈和爱心。

  你必须思惟:“我的心如此充满烦恼,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不过,心还是依其习气而行,但只要纯熟了,过去的难事也变得容易。因此,寂天的《入菩萨行论》说:“时间久了,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习惯的。”

  (二)每次与人相往来

  就从我心最深处

  把自己看得最低

  恭敬别人为最尊

  如果你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寻求快乐,而培养爱心和慈悲,你还是落在自私的观点之内,终究不能得到好的结果。相反的,你必须从内心深处,发心利益别人,寻求别人的福祉。

  把自己看得比较优越、把别人看得比较低贱的傲慢心理,是发展利他态度(尊敬别人和看重别人)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必须依赖对治傲慢的良药,不管你是跟谁在一起,都要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还低贱。如果你的态度谦逊,你的善良品质就可以增加;反之,如果你傲慢自大,就永远不会快乐。你会变得嫉妒别人、嗔怒别人、轻视别人,因此会产生不愉快的气氛,社会的不快乐就随着增加。

  由于错误的理由,我们对自己感到骄傲,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反之,我们可以藉着思惟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来对治骄傲。譬如,就以这只嗡嗡叫飞舞在我四周的苍蝇为例吧!从某个角度而言,我是人,我是比丘,当然比这只小苍蝇还重要。不过,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的,这只弱小低等的苍蝇,一直被业障所牵引,无法从事宗教修持,但也不会凭精密的技巧而造恶业。另一方面,我是人,我拥有人的一切潜能和精密的心,却可能会误用我的能力.我自命为修行人,自命为比丘,自命为发愿利他的修行人,如果误用了我的能力,就比苍蝇差多了。如此思考,自然会有所帮助。

  不过,为了对治骄傲而对自己采取谦卑的态度,并不表示你就必须从修行错误者的影响。对于这些人,有必要加以阻止和回应;然而,即使要对某个人采取强烈的反应,也必须出之以尊敬的态度。

  (三)一切行动要观心

  每当烦恼生起时

  自他两皆受伤害

  坚定面对求改变

  当你在修习这么一种良好的利他态度时,如果你让烦恼自由发展,就会产生问题,因为嗔怒、骄傲等等都是发展利他心理的障碍。因此,你不可以任其滋长,却必须依赖它的对治良药,立刻加以抑制。诚如我前面所说的,嗔怒、骄傲、竞争的心态等等,都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我们的战场并不在外面,而是里面。

  因为没有人不曾对别人发怒过,我们可以凭藉自己的经验而知道嗔怒不能产生快乐。谁能够在嗔怒的态度下保持快乐?医生治疗嗔怒的处方是什么?谁说发怒可以使你更快乐?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让这些烦恼有机会生起。虽然没有人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我们受制于嗔怒的影响,就会动气到想自杀。

  认出了各式各样的烦恼之后,即使是最微细的烦恼生起时,也不可以这么认为:“这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它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就好像房子开始燃起小火一样。西藏有句谚语说:“不要结交‘可能不会有问题’的朋友。”因为这是危险的事。

  一旦你开始生起烦恼时,你就必须想起相反的品质,利用理性产生相反的态度。譬如,当你开始生起欲望时,就要做不净观,或在你的心中做身观想或受观想。当你发脾气时,就要培养爱心;当你生起骄傲时,就要想起十二因缘或各种缘起法。对治这些心态的基本药方是空性智慧,将于最后一偈讨论。

  在烦恼生起的当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对症下药,在它增强之前完全加以克制。不过,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至少要把你的心从烦恼移开——出外散散步,或观出入息。

  生起烦恼又有什么不好呢?心一旦受到烦恼的影响时,你不仅在当下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还会招来身和口的恶业,将来必会产生痛苦。譬如,嗔怒会使语言粗暴,最后变成暴力的行为,使别人受到伤害。这些行动会在心中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将来就会产生痛苦。

  因此有一句话说:“如果你知道过去你做了些什么,看看你现在的身体就知道;如果你想你会发生什么事,看看你现在你的心在做什么就知道。”佛教的业报理论认为,我们目前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的业所形成;我们未来的苦乐则掌握在我们当下的手中。因为我们只要乐不要苦,因为善业会生乐而恶业会生苦,我们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你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完全止恶行善,但你必须慢慢习惯于止恶行善,把修行推到更高的境界。

  (四)愿珍惜恶性众生

  及重罪苦逼众生

  一如难遇珍贵宝

  我今有幸皆得遇

  当你遇到品格不好的人、患有特别重病或其他问题的人,你绝对不可以忽视他们,也不可以在你和他们之间产生距离,觉得他们是外国人;相反的,你应该产生一种特别强烈的同情心,珍惜他们、疼爱他们。在过去的西藏,修这种心的人,负起照顾麻疯病人的任务,很像今日的基督教教士。因为在照顾这些人的时候,才可以培养利他的心,作为开悟的资粮,同时也是忍辱的修持,自愿承担种种痛苦,与他们接触,就好像发现宝物一般。

  (五)当别人出于嫉妒

  羞辱詈骂亏待我

  一切损失我承担

  胜利全皆归他人

  如果有人莫名其妙、毫无理由地侮辱你,而你强烈地反应,即使在世间法上没有错,仍然与为求开悟而发的利他心不相应。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则强烈反应是不对的。如果有人因为嫉妒或不喜欢你而臭骂你,或甚至打你,你不应该以牙还牙,反而要承担挫败,允许别人享受胜利。这种作法不切实际吗?这种修持方法确实很难做到,但对于一心想发起利他心的人而言,却必须做到。

  这并不表示在佛教中,你只能时时刻刻吃亏,故意寻找苦日子过。这种修持的目的,在于吃小亏而获大成就。如果环境不允许你吃小亏而获大成就,你不可以怀有任何怨恨,却要以慈悲的动机,做积极的回应。

  譬如,在菩萨戒的四十六轻戒中,有一条戒是要对做错事的人,做合宜的回应和阻止,如果有人正在做某件坏事,确实有必要加以阻止。释迦牟尼佛在他的前世中,曾经示现为慈悲的船长。在他的船上有五百位商人,其中一位被认为要阴谋杀害其他的四百九十九位,以攫取所有财物。船长尝试很多次劝他不要做这种坏勾当,但都无效。船长对四百九十九位有生命之虞的商人满怀慈悲,极想拯救他们,他也对那位谋杀者满怀慈悲,深恐他因造了极重恶业。因此,既然无法阻止那位谋杀者,他就做了决定,由自己承担业报,把那位谋杀者杀掉,免得他犯下杀害四百九十九条人命的罪业。由于他的慈悲动机,船长甚至为杀了一个人而积聚大功德。这个例子说明菩萨为阻止别人做坏事,应该做些什么合宜的动作。

  (六)我以大愿利益者

  忘恩负义亏待我

  我要恒持平常心

  尊为无上殊胜师

  当你很仁慈地对待一个人,也帮他很多忙,那个人确实应该投桃报李,以仁慈对待你。但如果他不知感恩图报,却以怨报德,对你粗鲁无礼,那确实是很令人伤心的局面。然而,在利他的前提下,你甚至要以更大的仁慈来回报他。寂天的《入菩萨行论》说,如果有人把你当成敌人,他便是你最好的老师。在依赖上师之中,你可以明了忍辱的意义,却没有修习的机会;在你遇到敌人时,才是真正修习忍辱的时候。

  为了培养纯正而大公无私的爱心和慈悲,你必须培养忍辱,同时要付诸实践。因此,修持利他主义的人,必须把敌人当成最好的上师,当成仁慈的人,以恭敬心相待。

  如果某人或某事以好的动机对待你,你很容易就会产生尊敬和珍惜的感觉。譬如,我们努力想达成的教法,痛苦的真正息灭等等,一点都不需要什么动机,我们还是会非常珍惜、看重和尊敬它们。因此,如果有什么东西有助于增益德性和积聚功德的话,有没有动机就毫无差别了。

  即使如此,伤害别人的动机,却仍然是决定某一个人是不是敌人的基础。譬如,医生在动手术的时候,可能会使我们感到痛苦,但我们不会把他当成敌人。只有在面对想伤害我们的敌人时,我们才能真正修持忍辱,因此敌人是绝对需要的;你不可能对你的上师修持忍辱。

  有一个西藏故事说,有一个人正在绕寺,看到另一个人结跏趺坐。他就问那位坐禅的人在干什么,坐禅的人回答:“我正在修忍辱。”那位绕寺的人,立刻以非常粗鲁的话骂那位坐禅的人,那位坐禅的人就愤怒地顶了回去。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那是因为虽然他在修持忍辱,却从来没有遇见伤害他或辱骂他的人;他根本没有机会“修持”忍辱。因此,修持忍辱的最佳对象是敌人;修持菩萨行的人,必须非常恭敬敌人。你必须培养真正的爱心和慈悲,当然要把爱心和慈悲扩展到想伤害你的人,就必须有与敌人相交往的经验。人生中最艰困的时期,便是获得真正体悟和内在力量的最好机会。如果你的生命中一帆风顺,你就变得软弱了;只有在经历最悲剧性的环境中,你才能发展真正的力量——面对它们的勇气,而心中纹风不动。谁教你这一点呢?不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上师,而是你的敌人。

  (七)一切大众无例外

  全力协助给安乐

  众生我母诸苦难

  我皆恭敬愿承担

  这首偈拈出“与”和“取”的修行方法——出于慈心,你把你的快乐和快乐的原因给予别人;由于悲心,你把别人的痛苦的原因拔除。这些是菩萨的两个主要态度:悲心是关怀别人的痛苦,慈心是希望别人快乐。在修习慈悲心的时候,你会遇到痛苦不堪的人,这时候就必须修持“与”和“取”的方法,作如此的思惟。

  这个人正在非常痛苦的情况中,虽然他希望离苦得乐,却不知道如何止恶行善,因此他就不会有快乐可言。我发愿承担他的痛苦,并且把我的快乐给他。

  也许有少数才能出众的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但仍会很困难;我们大多数人只能想像做到。即使心理观想拔除了别人的痛苦而由自己承担,对心理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增加实际采取行动的决心。这种修行法可以配合呼吸来做——吸进别人的痛苦,呼出你的快乐给他们。

  (八)我愿此等修行法

  不受八风所染污

  了知世事如幻影

  即得解脱诸牵绊

  就方法而言,这些修行都必须出之于一心一意寻求别人的利益;你不应该受到八风的影响——八风就是爱憎、利衰、称讥、誉毁。如果这些修行的动机是为了膨胀你自己、让别人认为你是宗教家、获得名声等等,那么这种修行就不纯净了,已经被世间法所污染。修行不应该这个样子,必须完全是为了别人。

  这首偈子的后半部谈到智慧:在你做这些修行的时候,必须三轮体空,了知一切现象包括慈悲本身、修持慈悲的人和慈悲的对象,都像魔术师的幻影一样,似乎是存在着,事实上却不存在。为了了知三轮体空,就必须明了这三样东西虽然表面上好像是存在的,实质上却空无一物。

  譬如,如果有人想以慈悲布施来开悟,却把自己看成是独立存在的,或把开悟之后想要救度的对象看成是实质存在的,或把开悟这回事也看成是实质存在的,如此一来,就会妨碍到修行者的开悟。相反的,你必须把你自己(修行慈悲利他的人)、你所寻求的开悟本身、一切众生(你是为他们而寻求开悟的)都看成实质上是不存在的,有如梦幻泡影,以某种方式存在,却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由于这些现象都看成是梦幻泡影,也就否认了它们有不变的实体。

  这种体性空无一物的认识,并不是把从前存在的东西一笔勾销;反之,我只是在肯定从未存在过的东西确实并不存在而已。由于我们的无知,一切现象似乎确实存在,虽然它不存在;由于这种表相,我们就认为万法是以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存在着;由于这个原因,就产生了我们的种种烦恼,因而被糟蹋了。譬如,如果你的名字叫大卫,我们会说:“大卫的身体,大卫的心”。你似乎会认为:有一个大卫他拥有他的身体和心灵,也有一个为大卫所拥有的身体和心灵。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我们说某某喇嘛是一个出家人、一个人,一个西藏人。当你这么说的时候,难道不是在指另一个与他的身体或心灵无关的独立主体吗?

  人确实是存在的,但只是在名分上存在,也就是说透过假名而存在。然而,当他们呈现于我们的心之前时,他们就似乎不是透过假名而存在,而是独立存在,自己能够独立自足而存在。虽然现象并不能够自己独立存在,而是依存于其他因缘,但我们却把它们当成是独立存在的。

  如果事情确实以它们所呈现的方式而存在着,也就是说确实如此具体存在着,那么当一个人加以考察研究时,这种本身所具有的存在应该变得更清晰、更明显才对。不过,当你寻找那指定的对象时,在分析之下你并不能发现它。譬如,一般都认为有一个“我”在体验苦乐,在累积业力等等,但当我们以分析的角度来寻找它时,却无法发现它。不管是内在或外在的现象,不管它是一个人的身体或任何其他形式的现象,当我们想办法要发现那个假名所代表的现象时,我们无法发现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使“我”得以呈现的是心和身,但当你把“我”分成心和身,并且寻找“我”时,你却不能发现它。此外,“身体”这个假名依存于身体各部位的集合;如果你把身体分成它的各个部位,而且寻找那个身体时,你也不能发现它。

  即使是身体内最微小的分子,也有各种层面,因此有各个部位。如果有什么东西是无分子的话,它也许是独立存在的,但没有那一样东西是无分子的。反之,每样东西都是依于它的各个部位而存在,都是透过观念作用的力量,依存于它的各个部位而立假名(各个部位是假名的基础);没有那一样东西是经过分析之后可以被发现的。没有那一个整体可以离开它的各个部位而存在。

  不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东西,却好像是客观独立存在的。因此,事情在我们心上呈现的方式,跟它们实际存在的方式,或当我们分析时所看到它们呈现的方式,两者之间就有差距。如果它们确实是以独立存在的方式而呈现时,那么在我们分析时,这种存在的形式应该变得越来越清晰才对。不过,我们可以透过经验获得如下的结论:当我们寻找这些东西时,一经过分析就无法发现它们。因此,它们被称为梦幻泡影。

  因为现象呈现在我们心上的是一个方式,经过分析之后又是另一个方式,证明它们的外相是来自我们内心的错误作用。在你了解这些似乎是独立存在的现象并不存在于它们所呈现的方式时,你就能了悟现象如同梦幻泡影,一方面知道现象的外相,另一方面了知实际上它们并不以它们所呈现的方式存在着。

  了解这一点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的贪嗔等种种烦恼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在现象之上加以分别善恶,而这种分别又不是它们所确实拥有的。譬如,当我们非常生气或欲望很强的时候,我们就会对那个东西产生强烈的善恶感,等到这些情绪平静之后再来看它们,甚至会发现我们早先的想法很可笑。智慧的利益或帮助就是:它能够让我们不致于对一切事物妄加非它们所本有的善恶分别,因而得以止息欲望和嗔恨。

  因此,这个双运的修持法门,包含方便和智慧两方面——方便是培养爱心和慈悲的利他态度,智慧是了解一切现象皆空,并无实质存在。

  每天我都诵持“修心八颂”,当我遇到困难的情境时,我就思索它们的意义。这样子做,对我有所帮助。因为我想到它们对别人可能也会有所帮助,所以就在这儿加以解释了。如果没有什么帮助的话,也不必争辩,顺其自然吧!佛法并不是用来争辩的。这些教法都是大师们所开示的,目的在帮助别人,而不是让大家彼此争辩。身为佛教徒的我,如果还和其他宗教的信徒争辩,假使佛陀今天就在这儿,他一定会斥责我。佛法必须烙入心念之中,才能将心降服。

  总之,我请求大家,呼吁大家:尽一切力量培养慈悲心、爱心和恭敬心,分担其他众生的痛苦,对其他众生的痛苦多一分关怀,自私心要少一些。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上帝,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佛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的心。这才是生命的原则。

  后记:承蒙慧炬出版社与杨管北居士纪念基金会同意转载,特致谢意。

  附录五 每日生活祈愿文

  撷自《华严经净行品第十一》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冤亲平等 永离贪着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稳

  妓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于圣地 永除秽欲

  着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师 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 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着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巧事师长 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 当愿众生 得不退法 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众轭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永离烦恼 究竟寂灭

  着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 当愿众生 同佛出家 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 当愿众生 善学于戒 不作众恶

  受阇黎教 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 当愿众生 入无生智 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

  若入堂宇 当愿众生 升无上堂 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余

  若修于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着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着僧伽黎 当愿众生 入第一位 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嗔痴 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所行 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 当愿众生 能行佛道 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 当愿众生 永出三界 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 当愿众生 舍不正道 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 当愿众生 其心正直 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 当愿众生 远离尘坌 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 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 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 当愿众生 住正法界 离诸罪难

  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应敬礼

  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善根超出 无能至顶

  见棘刺树 当愿众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 当愿众生 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 当愿众生 神通等法 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 当愿众生 众相如华 具三十二

  若具果实 当愿众生 获最胜法 证菩提道

  若见大河 当愿众生 得预法流 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 当愿众生 疾悟诸佛 一味之法

  若见池沼 当愿众生 语业满足 巧能演说

  若见汲井 当愿众生 具足辩才 演一切法

  若见涌泉 当愿众生 方便增长 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 当愿众生 广度一切 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 当愿众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 当愿众生 五欲圃中 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 当愿众生 永离贪爱 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 当愿众生 勤修诸行 趣佛菩提

  见严饰人 当愿众生 三十二相 以为严好

  见无严饰 当愿众生 舍诸饰好 见头陀行

  见乐着人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欢爱不舍

  见无乐着 当愿众生 有为事中 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 当愿众生 常得安乐 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智 灭除众苦

  见无病人 当愿众生 入真实慧 永无病恼

  见疾病人 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 离乖诤法

  见端正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 当愿众生 于不善事 不生乐者

  见报恩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于有恶人 不加其报

  若见沙门 当愿众生 调柔寂静 毕竟第一

  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永持梵行 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 当愿众生 依于苦行 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 当愿众生 坚持志行 不舍佛道

  见着甲胄 当愿众生 常服善铠 趣无师法

  见无铠仗 当愿众生 永离一切 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 当愿众生 于诸异论 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 当愿众生 得清净命 不矫威仪

  若见于王 当愿众生 得为法王 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 当愿众生 从法化生 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 当愿众生 善能明断 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 当愿众生 恒守正念 习行众善

  若见城廓 当愿众生 得坚固身 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 当愿众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乐

  是处林薮 当愿众生 应为天人 之所叹仰

  入里乞良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

  到入门户 当愿众生 入于一切 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见不舍人 当愿众生 当不舍离 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 当愿众生 永得舍离 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当愿众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当愿众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 当愿众生 具惭耻行 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 当愿众生 舍离无惭 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 当愿众生 满足其愿 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莫不获得 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 当愿众生 心无染着 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办 具诸佛法

  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广宣法要

  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水入时 当愿众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 当愿众生 舍离众恼 一切皆尽

  暑退凉初 当愿众生 证无上法 究竟清凉

  讽诵经时 当愿众生 顺佛所说 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 当愿众生 得无碍眼 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 当愿众生 皆如普贤 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 当愿众生 一切天人 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 当愿众生 所行无逆 成一切智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 当愿众生 众德悉具 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 当愿众生 成就佛身 证无相法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神足力 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稳 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