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问答录(四)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来源:   作者:卡塔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问答录(四)

 

  问:我曾读过有关发展「无我」这方面的东西,但总觉得有些困惑,怕这种心态会让我对别人生不起慈悲心,因此,我不敢去碰它。我不接受一切事物非真,或人亦非真的想法;我热爱人们,爱这世界的美丽,我怕[无我]会让我变得冷酷。

  答:你对空性的体悟有些微误解了。了悟一切事物的非实存性,或曰[空性],并不人破坏你的慈悲心和爱心;相反地,它会让你更为扩展。空性就像太阳,而慈悲和爱则像阳光,有太阳的地方便会有阳光。

  当我说,我们可以藉由逻辑的审视,而了悟一切事物的非实有性和空性时,我并不是说它们消失不存在了,每样东西还是好好的在那里呀!让我们举地毯为例,倘若我把它分解成很多小部分,便可获致一个结论:没有一个具体坚实称之为[地毯]的东西存在,但这并没有把地毯变消失了——一个人了悟空性后,他也依旧存在。我们只是了解到万事万物的无常和其依缘性,我们也了解到众生的不明此中道理而陷迷惑,因而对他们产生更大的慈悲心。因此,了解空性可让我们的慈悲心更进一步增长,它不会被此冷却的。

  不过,你的问题也有点破绽。你说你热爱欣赏世界的美丽,很明显的,它是[攀附]於一个执我的想法,就是这个[攀执]在给你制造问题,让人陷入轮回不能自拨的。

  我们同时也要知道,无我的体悟是不能靠文字达成的,我们一定要实际去修行,藉著一而再、再而三的体验,才能证入完全的无我境界。每次我们听到人无我、法无我、众生无我时,便倍感困惑,我们想:「这怎麽可能,而且我们也不要这样做做。]我们会问:「为何我要无我?」这表示长久以来我们已经执著惯了,因此,现在要接受「无我」这个字眼便有了问题,要证悟它更是困难:那是要经过实修的。

  问:当在做「止」的禅修,甚或在做一些不实力的工作时,我都能专心一致;但在其他时间,我常只得非常散乱不宁。不知我是否修得并不得法?

  答:修「止」时,我们尚未净除本身的业障习气,我们只是让它平息下来。因此,当你住于专一时,便能体验到宁静详和;但当你不住时,利用禅修使其稳定下来的恼障便又上来了。当你又变得多思散乱时,便表示你还未净除恼障,它们还在那儿。在修「观」时,才能真正净除烦恼业障。你「专一」的修习并没有不得法,你做得好极了!.但需再配合修「观」。任何时候察觉心神散乱不安或焦虑时,便马上直观其本质。

  你们每个人都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个法门。也许平常大家都有修「止」,但有时在日常活动中——例如:工作、讲话、走路时——感觉焦虑不宁;或任何一种习气业障生起——例如:嗔怒或嫉妒——当那样发生时,便应用「观」的方法,直视当时所正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本质。甚至当你心静、也无任何恼障时,用这种方法训练自己一下子,也总是有助益的。不管你在哪里(不必是坐著时),花一点时间观观身、心……等等的本质.甚至在走路时,你也可以花一秒钟反观无念状态时的心性。

  问:「奢摩他——止」与「三摩地」有何不同?

  答:佛教本身发展出很多佛法名词,英文里找不到相同的字眼,就像现代社会里,我们有很多技术上的用语,梵文或藏文里也没有一样。「三摩地」与「奢摩他」是同义字,但三摩地是较为笼统广泛的用词.三摩地有很多不同的区分、类别和层次,有一个「似金刚三摩地」,是层次相当高的境界。三摩地也可指「止」的修行,若你能住于专一,这就是三摩地。你也可以修持慈悲三摩地,也就是发展慈悲和爱心,并维持于此种心境中。三摩地的西藏话是「Ting nge dzin」ting意为「殊胜」,而ding则指「握住」。因此,整句的意思是:把握一切我们正在体验的事情的奥妙处。

  第二部份

  一、加行道(或译「结合道」)

  我们现在来到第二个阶段,加行道。在资粮道,我们以世间法来修善行;在加行道,我们将此入世善行与觉者——例如:阿罗汉的佛行——融合为一。同样的,我们在资粮道所获得的一切世问层次的体验,与通达道的体验(我们以前从未有的一种体悟)结合为一。加行道即是融合世间与出世间两种层次东西的法道。

  加行道有四个阶段,它与四种发展的现象有关联。严格说来,这四种显发的现象是应用在我们的内证修行上的,但由于世间文字对内证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我们只好以举例的方式来说明这四种现象。第一个是暖位,在行者的感觉中,显现出的现象是有暖热感。这与我们把两根木筷握在一起,用力摩擦所产生的热火大致相同;而这也表示如果我们继续摩擦,最後定会生出火来。在禅修当中所体验到的热感,并非来自像火炉或火堆中那种真正的火,这种体验是藉著所谓的「五种根本」,由内产生的一种暖热的特质,当这种特质出现时,我们便感到阵阵暖热。

  五根当中,第一是极度虔信的心;经由虔诚,我们产生热切的精进——之前我们也提过这项;以虔信和精进,我们发展出专一;开展了这三种根本的力量後,我们便能进入甚深的三摩地禅定状态中.经由三摩地,智慧和明觉便能完全显发出来。这五种根本——虔信、精进、专注、三摩地和智慧,就是加行道中第一阶段的暖热根源(注4)。

  五种根本力量,现在慢慢稳固了下来,再也没有什麽可以破坏它们。由于我们现在的体验是最高点了,因此,此阶段又称为领悟的高峰(顶位)。 这可由摩擦一双木筷来举例,当我们开始用力摩擦时,便能感到木头传来的热;我们若持续使劲的钻动,便有一股焦味和火花出现;而这使我们更加确定,倘若继续下去,一定可以生起火来。同样地,我们对法道的深信和肯定现在到了顶点,因此,称为领悟的最高峰。

  加行道的第三阶段称为恒心与毅力。先前我们所发展出的五种功德(五根),也就是虔信、精进、专一、禅定和智慧,在此阶段变得非常稳固,因此,现在称为五种大力(五力)。藉著它,我们培养出坚定不移,永不改变的恒心与毅力。它帮助我们在解脱道上克服任何遭遇到的阻碍,我们可以忍受任何痛苦,承担任何逆缘,克服一切艰辛困难和问题(注5)。

  大瑜伽行者密勒日巴,经历了无数艰辛才达到完全开悟,缺乏恒心毅力的人早就放弃了。如果密勒日巴早放弃的话,根本也就无法证入无上正等觉了。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後,并且忍受法道上的一切痛苦、艰辛和困难,这点很重要。

  一个能忍耐吃苦的人,事实上较有机会达到开悟。有耐心能吃苦的人,通常在身心方面也较为快乐满足,而这正可激发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力量,使更投入修行。通常若我们觉得沮丧、缺乏自信或不满时,便无法真正修行;但若有了恒心毅力,觉得满足,则不论情况若何,达成目标的机会就很大了。大菩萨为了众生的福祉不厌疲的工作,甚至毫不犹豫地布施了他们的肉、骨和身体,这是由于他们已完全开展出容忍和毅力的缘故。

  接著我们到了加行道的第四阶段,称为无上道。在此时刻,我们将决定自己是个凡夫,亦或是位觉者。假设我们已完全开展了五力,也就是第三个现象,然後进入三摩地禅定状态,在一秒钟当下,我们就马上了悟了究竟菩提心,也就是所谓的「空性」——有时也称做「大手印」,或有时也叫「大圆满」。不管如何称呼,一旦我们有了那样的证悟,便不再是一个凡夫.——一秒钟内我们就变成一位觉者了。以前我们坐下来,叫自己要禅定,那时我们是凡夫;之後我们一了悟空性,便成了一位觉者了。

  二、 通达道(或译[观察道])

  空性的体悟,或日「究竟菩提心」,对我们来说是个崭新的经验,就此我们进入了通达道。只要我们能住于此种悟境「科契」(藏文,刹那之意),便已除去了一百一十二种烦恼和邪见。

  做为一个凡人,我们有数不尽的烦恼迷惑,我就不在此一一细说了。但只要藉著彻视的内观能力,便能将心情净了大半。

  举个例子说明,假设有人告诉我一个叫约翰的人,我从未看过他,但之後就常听到有关他的事:我想像他留了一把胡子。但当我看到约翰那一刻,发现他并没留胡子——我甚至只瞄他一眼就够了,想像他有胡子的那个虚妄的心马上就消除了,我不必再用什麽力量来消除这个印象,我知道约翰根本没有胡子!同理,只要住于空性一刹那,便能克服一百一十二种的烦恼习气。

  我们也可以称此为「超越恼障」。当飞机在地上移动时,驾驶员必须非常小心,看看飞机是否对准路线,两边是否有其他行人车辆。不过,当飞机飞在云端时,驾驶员便可以很从容了,因为他知道前面没有什麽阻碍。

  同样地,当我们在通达道上证悟了究竟菩提心时,便可以超越无数烦恼业障了。

  三、修习道(或译「禅修道」)

  我们现在来到了修习道,继续刚刚飞机的例子。假如通达道像飞机在起飞,修习道便是飞在云端上。同是一架飞机,但由陆地起飞跟飞在云端上是有些不同的.同理,通达道和修习道也有少许不同。在修习道上,我们开展在通达道所获得的空性或究竟菩提心的体悟。

  达到了修习道层次的人,便可真正称为一位老师、或是僧宝、或是尊者。你或许对皈依文很熟悉,上面说:「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 我们要向其皈依的,就是这个尊贵、至上、无可比拟的圣僧,而非凡夫憎。一个到达通达道和修习道的人,才有能力引领众生,利益他们,而这也是为何他们被称为珍贵无比的僧宝的原因了。

  在到达此阶段之证悟後,一个人便可藉由各种善巧方法、藉由智慧以及不同身相的化现,以极大的力量来利益众生。由于达此层次的人已无过失,完全清净无瑕,因此利他的能力便完全开显了出来。在大乘的修行法门,我们的老师常不断地强调,每一个人都必须发展无私的心态,要将一切修行的成果回向利益众生。现在,我们就在训练自己的心,增强自己帮助他人的愿力,这样录我们到达修习道时,才能自然、毫不费力地做到。

  如前所说,通达道和修习道中间有些微不同,就像正在起飞的飞机和飞在云霄上的飞机。在通达道,我们了悟了空性;而在修习道,我们开展这个了悟的体验,使之更为稳定、恒久安住。在修习道有十个层次,或曰「十地」。我们描述一个在修习道上的人「清净无瑕」,不过,当他消除了粗重的业障後,还有馀留微细的习气存于一到六地的众生身上。一个仍带著习气的人,怎能称为「无瑕」呢?.为了说得清楚些,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西藏的例子。

  我们在这个房间的地上升了一把火,让我们以火本身,以及正在燃烧的木柴当做是一个人的业障习气。假设我们把火熄了,把木柴和灰烬全部弄掉,这样一、二天後,地上再也找不出一点火曾燃烧过的痕迹,但当我们踏入房间时,却仍可闻到焦味——那个味道就像残留的习气。由于粗业消除了,所以才被称为「无瑕」;但有些微细的习气还在,就像二天前我们曾焚烧过的焦味,这表示一个人还未完全开悟。

  从一到六地的菩萨开展出所谓的「七觉支」(注6)。

  第一觉支是完整的记忆力。此种记忆是如此深强,就算别人想办法让我们忘掉,我们也根本不可能忘记什麽,我们不仅记得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也记得等下要做的,以及以前曾做过的,非常准确,且丝毫不差。

  第二觉支是透视一切现象本体的智慧。当我们能洞悉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非它所显现的表相时,对于它们是对是错,便一点不迷惑了。

  第三觉支是勤勉精进,尤其是为众生的福祉,努力不懈的工作。

  第四觉支是不仅精进,且全然欢喜地去为众生工作。懒惰永远打不倒我们,我们可以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因为力量来自喜悦。

  第五觉支是身心的喜乐安详,以及心智上的清明。在发展了详和情明和喜乐後,便不再有任何东西可以干扰、打乱我们的心,如此我们才能下断地去做度众事业。

  第六觉支是三摩地,一种心灵完全清明、清净的甚深禅定状态。无论我们做什麽,走路、坐卧、睡觉或谈话……等,都能保持在三摩地的定境中。

  第七觉支是完全的平等,平等的照顾众生,无一丝分别。当我们想帮助他人时,有些会接受我们的好意,有些则会拒绝;有些态度恶劣,有些则心存感激。我们不要在善意回应者和存心给予难堪者中间起分别。平等心完全开展了後,我们便随时都能自发地去利益他人——不管他们是褒奖我们,亦或是抑贬我们。当我们完全开显了这七种觉悟的功德时,也会同 时发展出完美的慈悲心。由于我们具足了极深且真诚的慈悲心,因此,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我们去利众的决心了,

  当我们到达通达道和修习道的层次後,便不需再依赖一位精神导师。资粮道和加行道非常强调依止一位上师的重要性,而且我们也常教导学生对上师虔诚和信赖的重要性。在此等层次,我们自身的明觉和智慧还未能引领我们走上正道,因此,必须依赖他人的指导。十地中的第一地,我们开展了许多功德,例如:可以化身上百不同身相的人以度化众生;刹那间,也可同时直接由上百佛菩萨处听授法教,这是一地的功德。在二地,我们可以化身上千以度众,,而在刹那间,也可由上千佛菩萨处得到法教。同样地,在三地是一万……依此类推,一地到十地就是如此开展的。由于我们能直接由佛菩萨处得到教法和指导,因此,便下再需要一位肉身上师。

  当我们不了解这十地的功德和特质时,便很难相信释迦牟尼佛对大宝法王的佛行,将遍满一亿世间的授记。但当我们了解到十地的功德时,便不难理解了。佛菩萨可以在千百亿不同的世界化身千百亿,他们在不同的世界显现,每一化身均在度众。而这也解释了释迦牟尼佛所说有关大宝法王的佛行将遍及十方亿万刹土的话。在现今时代,我们接受此等说法的能力仍很有限。有时我们听说一位上师,或证悟的导师化现成三个转世,也就是身、口、意的化身时,常觉很不可思议.这倒并非我们下信佛法,而是我们不了解一位极高的证悟者的能力。

  从一到六地,我们完全净除了贪、嗔、痴、慢、疑等烦恼障;从七地开始,我们要消除智慧上的障碍(所知障)。七地以上,我们开展出八种无上殊胜的证悟功德,或曰「八圆融圣道」(注7),以净除所知障——其中第一和第二种可用来利益自己。

  第一种功德是圆融无碍的知见,这表示我们的观念变得非常清晰,无一点疑惑。

  第二种是圆融清明的思惟,意指能透视万法的究竟本质,无一丝谬误。

  第三种无上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言语辩才,本项可用来利益他人。在世间法上,我们常想用语言来向他人解说、说服一些事情,同时也期盼他们一定会了解我们所说的,但事实常与愿违——尤其是当对方使用与我们

  不同语言的时候。倘若我们有圆融无碍的语言能力,则每一个在倾听我们的人,便都能以他们自己的语言,领略教法,并且在我们发音的同时,也都已了解到了意思。

  第四种无上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行止。在此层次行度众事业的人,其所做所为均找不出任何一点缺失。他的行为举止以及待人处世的方法——可以说是这个人的一切事业活动,都是完美无缺且具大利益的。此等尊贵的人,无人能指出其任何过咎,因此称为圆融的行止。

  第五种无上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生活。在此等层次证悟的人,不必像我们依赖食物和水,而可只靠禅食为生,他们可以不食米、麦、肉等这些终究只会障碍我们心灵的东西——食肉卖肉都在造业。在此阶段的人已超越对食物的需求,但我们仍称此为圆融无碍的「生活」,只是藉此了解他们的层次而已。

  第六种无上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行事。在此层次的众生所做的每一项努力,都仅针对度众而来。他们不会浪费一点时间从事任何只对己有利,而对他人无益的事,这是它之所以被称做圆融无碍的行事原因。

  第七种无上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记忆。此等层次的众生能在刹那之问回想起自己过去的一千世,且记忆鲜明,历历在前,因此称为圆融无碍的记忆。释迦牟尼佛能描述他的许多过去世,例如有关五个人和八万天神的那一世——初转法轮时,佛陀便曾提到过。这是一个明证,在此阶段的人,确能记忆他们的一切过去世。

  最後,第八种无上功德是圆融无碍的三摩地甚深禅定境界。当此层次的人证入圆融无碍的三摩地时,便能在刹那问进入一千种三摩地定境。

  我已把从初道的资粮道到第四道的修习道所显发出来的功德讲解了一遍,但还有第五道,也就是成果——真正完整的结果。从初道到第四道,我们共开展了三十七种功德。为了解释这些,我先讲了四种观修的方法(四念处),其次是四种圆满自我的方法(四正勤)。然後,我描述了四神足,加起来共有十二种功德。五很和五力合起来有十种功德.接著,我讲到七觉支,以及最後佛菩萨的八种无上功德(八圆融圣道)。如果把他们加在一起,总数便有三十七个了。由资粮道到修习道,我们开展了三十七种菩萨的圆满功德,也圆融了佛法。越过了此,在第五道便是完全的开悟了。

  前面解释过,在通达道,我们消除了一百一十二种烦恼习气。由那儿向前,我们继续开展。到了修习道尾,我们已又再净除四百一十四种的烦恼所知二障。净除了这五百二十六种业障的结果,我们便开悟成佛了。佛在藏语是「桑给(sangye)」,如前解释过的,第一音节「桑」,意指完全净除我们所消除的是所有五百二十六种的迷惑和烦恼习气;第二音节「给」,则是发展或开花,即指我们所开展出来一切完美的功德。我等下要讨论功德的完全开展与圆熟。再回到「桑给」,它就是指消除了一切迷惑烦恼习气,而善业功德完全开花成熟的意思。

  为何我们要将每个阶段业障的消除和功德的开展一一述说清楚?刚开始,我们一定很难相信佛陀由其母亲的右胁出生,且下地即步步生莲的故事。若我们不知一位觉者的功德,便很难相信这样的故事。现在我们已知一位完全证悟者的所有功德时,便能了解到佛陀出生时所示现的神通妙用其实是非常小的。

  听到有关只是的功德和其所展现的能力时,常令人倍感兴趣,有时我们根本无法认出他们对我们所做的示现。倘若我们了解每个人自身都具足佛菩萨的一切特质时,便会努力去求了解和证悟,而非只是赞赏别人——一个我们认为是非常高超的众生。要知道,这位高超的众生也可能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知道如何正确的修行——什麽要舍离,什麽要把持。我们可以自己开展建功德,而不必去依赖任何旁人。不要认为自己微不足道,而别人则非常至高无上。消除这种迷惑不清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当我们了解到,倘若每一个人都能精进勤勉的修行,也都有能力去开展这些功德时,迷惑的想法便会不见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了悟和成就。

  四、究竟道(或译「无学道」)

  第五道是究竟道。此道若要完整的解说,所费时间必然很长,但我想简要并且尽可能清楚地来说一遍。究竟道是第十一地,称为[业净无馀地],这与「桑给」(藏语佛陀)的第一个音节「桑」是相当的。我现在要进一步讨论第二个音节「给」——就是功德的开展。

  除了我们所描述的三十七种功德外,佛也证悟了三身。法身或智慧的证悟是佛对究竟智慧的了悟。之後,为了度化利益无尽众生,佛便化现报身(大乐身)以及化身。後二者是为了度众所做的化现,而法身则是为己而证悟的。报身佛可以利益教导一到十地的菩萨,我们凡夫是无法由报身佛得到法教的。因此,为了度化像我们这种未悟的凡夫,佛便以化身示现世间。

  历史记载的释迦牟尼佛,是曾来到世间教化众生的第四尊佛。依照授记,在我们的这个贤劫,将有一千尊佛要化身降生到世间来转法轮。千佛之中已有四尊来过,而这意指还有九十六尊要来。化身佛到我们世界来度众,由于他们是正等觉者的化现,因此出生时多有神奇的异相。我已说过释迦佛是由母亲的右胁出生,脚所踏触的地方均开出花朵来。这就是一位觉者化身到世间度众时所示现的神变力量。

  化身佛有三种功德。首先,他们身相有一百一十二种功德,当众生看 到他们时,仅靠著他们的身帽便能消除很多烦恼、痛苦和疾病。当我们看到他们时,仅靠著他们的身相便能消除很多烦恼、痛苦和疾病。当我们看到佛的那一刻,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他们是如此庄严完美纯净,我们只会瞪瞪地望著。

  第二,化身佛在语言上有六十四种功德。例如,只要讲出一句话,每位听者在他们的心里,就会感觉佛己回答了他们所有的问题,且完全切合他们的需要。当一位化身佛讲话时,每个人都能以他们自己的语言了解其中意思,而且不管听者离得多近或多远,都能一样清楚地听到佛的声音。

  第三,化身佛的心已开展出三种功德,即了知一切事物的本体,以及了知一切事物的显现。了知一切事物的本体,表示化身佛不仅可以看到自己,也包括他人的许多过去世,同时也知道未来他们将发生的事;了知一切事物的显现,表示化身佛不必说话,便能了知每一位众生的需要。了解他人所需,让一位化身佛更能帮助众生,一切所为也更有效益。

  身、口、意的功德,只是化身佛所具足的一小部分。他们有很多功德我们没有时间一一细谈,就算可以细谈,也很难去理解和相信。因此,我只在此稍提一下,做为一个五道解说的总结。

  这许多功德中,没有一项是超出每一个人所具足的如来藏——也就是佛性。完全了悟了佛性,便会开展出这所有一切的功德。也许我们很难相信这小小的一点竟能产生这麽多,但想想一个例子便知道了。花有一颗极小的种子,我们把它种在土里,好好照养它。植物长成後,开出各种颜色的花,又有香味,这些是小种子所没有的特质。五彩缤纷、充满香味的美丽花朵从哪里来的?没有那颗小种子,五颜六色的花朵根本不可能出现。同理,佛性看似非常简单,但它的功德与特质则似乎是很繁多,这些功德都由佛性显发出来,它们一直都在那里,我们只须把挡住它们的业障消除而已。

  我并没有期望你们会相信我所说的每一句话,你们必须由自己本身发展出信心,佛法是很深奥的,即使我们没有实修,单单来听讲也能累积很多功德;倘若我们对法产生信心,则所积聚的功德更将是无量的了。你们诸位行者要常发愿开展我所说的这些功德,并且利益他人。

  在修行的过程中,你们会经历很多体验,有些是很好而且愉快的,有些则令人无法忍受且不快。有时你会体验到暖热感,有时是空性,有时是一片清明。不管你体验到什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执著下放,而应了解这种愉悦或不快的感觉随时会变。倘若你体验到快乐的事,就看著它。但不要去攀执它;同样地,假如你有任何不快的体验,也不要害怕,或想把它推走,一样地看入它。要修行成就这些功德,势必要克服很多快乐或不快的体验。因此,不要疑惑,也不要迟疑不前,开展的部分过程,就是要在禅修中克服一切障碍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