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福慧二资粮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来源:   作者:卡塔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卡塔仁波切文集:证悟的女性 福慧二资粮

 

  第一天

  各位晚上我首先要来谈谈有关「止」的禅定。「止」可以使我们的心变得非常宁静和放松。一般来说,当我们修持禅定时,如果没有参考任何经典,或接受任何一位上师的指引,就不应该着手去做,因为那是很冒险的事,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观念,以及使用错了方法。而一旦禅修真的有误,要改正便很困难了,而且也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困此,在修行禅定方面,首先我们必须增长自己在佛学上的知识,特别是有关禅修方面的。然后,对所学到的知识仔细地去思惟,好好地了解之后,再着手去修持,这样才是正确修持禅定的方法。对金刚乘、大乘或一般的佛法而言,在修禅定之前,我们必须生起对轮回的出离,以及发愿利益一切众生的心。以此出离心和慈悲心去修禅定,便一定会修持得很好。

  佛法上的禅定,不像其它一般的禅定,只为了健康的因素,或只想解除心理的痛苦而求得放松。这种仅求短暂利益的禅定,并不会具什么效益。在佛法上的禅定,我们所着重的是发展自心,使心安定下来,并在清静的时状态之下,使自己的智慧生起。止观,最主要的是发展我们内心的智慧,直到证悟为止。所以,在修行中,禅定的修持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有关禅定的概念后,我们就要实际去修行。佛陀对于一切禅修的教导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止」,另一是「观」。首先我们要修持的是「止」,即是将我们不安定、焦躁的心稳定下来,达到内在平静祥和的境界。「观」是在内心静虑的状态下,去观察并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即明空的合一——此观察的过程就是「观」。「观」的梵文是Vipashana(毗钵舍那)。

  Vipa的意思特别,Shana则是观察;两字合一,指的是特别的观察法。止的梵文是Shamatha(奢摩他),Shama的意思是平静祥和,tha则是保任、住于;两字合一,就是指住于平静之中。

  所以,为了了悟自心的本质,我们必须修习止观的禅定。首先,心要静虑下来,才能在平静的状态中去了解心的本质。这就好象一盏油灯一样,没有风的阻挡就会很明亮;如果有风有干扰,就会摇晃不定。我们的心如果像这样摇晃不定,就无法看清其真实本质——明性。所以,当心变得更为平静安定时,障碍就会消除,就像一盏没有风阻碍的灯一样,可以把每件事看得很清楚。当能够观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时,便可以了解心的究竟本质了。

  为了修好禅定,我们必须要具备一些有利的条件,其中第一,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没有阻碍的适当环境;没有外来的打扰、没有噪音或恶意者的骚扰……等等。再则就是要对周遭的一切生起出离心,因为具有出离心才能减少我们的贪欲。贪欲炽盛也是一种禅修的障碍,会使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难以产生平静的心,这就是我们要少欲的原因。另外,我们学习知足,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再下来的条件是,禅修时,我们应该有一位合适的导师,能随时指导我们,为我们解说。如果具备了以上修习条件,那么禅定一定会修得很成功。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身体上的情况,例如:坐姿。禅定有几种不同的坐姿,如:七支坐法、八支坐法……等等很多种。坐姿非常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身、心一直都相连的。根据亲密宗的教法,我们的身体气脉有关。气脉一旦顺畅,心就会变得清明,不假外力,也能够很自然地稳定平静下来,这就是我们必须注意坐姿的原因。无始劫来,我们的心识和气就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的心好象一个可以看清一切的人,但无法有所行动,好似看到一粒苹果,却不能去拿一样。所以,心和气是相互依赖、相互帮忙的,当两者结合时,我们便可以做任何事情了。所以心可以离开身体再去投胎转世,心也可以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

  关于坐禅的姿势,我们先谈七支坐法。双腿的坐法可以用金刚跏趺或半跏趺坐,依个人的需要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有些人可以一点不费力的就盘起双腿,这样他们可以使用金刚跏趺坐;有些人双盘很困难、很不舒服,这时就可以采用半跏趺的坐姿来坐。第二点,谈到眼睛。打坐的时候,眼睛不要太开,但也不要全部闭起来,自自然然半开着,从鼻尖注视着前方。眼睛注视的目标并无限定,例如可以注视在一样物体上,此时眼睛注视的焦就放在此物上。但无论如何,眼睛都尽量不要移动,因为一旦移动了,就会分心散乱。我们要照着这样的方式去做,眼睛一定要放在同样的位置上。

  现在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二种资粮——福德资粮与智能资粮。福德资粮的积聚,我们可以使用声闻独觉乘(小乘)的观点来解释,也可以用菩萨乘(大乘)的观点来看,或是以最善巧方便的金刚乘来说明,而层次不同的资粮积聚,则完全依个人根器的不同而定。至于智能资粮的积聚,可以使我们了悟小乘的人无我(我空)、大乘的法无我(法空)、以及金刚乘轮涅不二的教法。

  如前所述,福德和智能资粮的积聚,有几个不同个层次。虽然一个人可听闻各种不同的法教,老师亦可教导解说由最低至最高的法道,但我们心里必须了解,一个修行人是不可以只选择最高的法门,而拒绝从基本的开始。这情形就像我们一出生时是婴儿,虽然许多人不喜经过婴儿阶段,而想直接长大成人,但那是不可能的事;同样地,虽然大多数人也喜欢如此方便地积聚资粮,但那是不对的。我们必须从最初的基础开始修起,即使从中切入也不行。所以,对一个修行者而言,一开始是最重要的,因此我要从最基础的开始说起,再逐渐谈到较高的层次。

  通常我们要开始修行前,必须先获得某个法的灌顶、口传、和法本的解说,以了解禅定和修行方法。你必须获得这些,做为积聚和前行准备的条件,也就是修行前要先具足这些条件,然后再将所得到的指导、法本等应用到实际的修持上。

  一般来说,积聚资粮的好处和不积资粮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现在有许多国家和地方非常干燥,长不出任何东西,住在那儿的人也遭受严重的饥渴、瘟疫、疾病……等等。这并非由于天意的惩罚,亦非因高等的生命,如:神明、上帝……等在处罚那里的人,而纯然是由于过去世他们没有积聚资粮的结果。相对地,有些繁荣富庶、物产丰饶,人们远离饥荒,并且健康富有;同样地,这也不只是那儿的较具智慧,而是他们积聚了许多福德的资粮的缘故,才使得他们能繁荣富裕。这些不是上天所赐予的,而是福德资粮积聚的结果。

  对福德的积聚,学习佛法的人,会较一般世俗的人更深入了解。学佛者知道,在饿鬼道所受的饥渴痛苦,都是因为没有积聚福德的缘故;而阻碍了他人的积聚资粮的机缘,也会坠入饿鬼道,这可明显看出不积聚福德资粮的坏处。反过来说,一个人生在较好的环境中,繁荣、富裕、健康、丰饶等,这些都是积聚福德的特征。简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投生到人道,那儿样样都很丰足,一定是福德积聚的结果;反之,如果投生到饥荒、疾病肆虐之处,这也是缺乏福德的缘故。从一般世俗的眼光来看,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上若有所成,大家便会认为这完全是他具备聪明才智的缘故;虽然这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以前曾积聚过福德。一个人具备聪明才智,但也要有福德,才会产生这样的动力;就如同土壤肥沃,我们若去开垦播种,便一定有所收获才对。但有一种人,不论如何努力,总是失败,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因为那个人不具聪明才智之故。当然这也可能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曾积聚福德,所以无法具备这样的聪明才智,以致无法成就;这就好比肥沃的土壤,不经开垦,仍然不会有收获一样。所以,我们此生会有种种成就、幸福和美善,其实都是由于曾经积聚福德的缘故;而此生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不具福德之故。

  为了了解正确的积聚福德的资粮的方法,我们首先要知道有三种积聚的对象;第一个是佛菩萨,他们是积聚福德资粮最至高无上的对象;第二个是那些曾在此生帮助过我们、善待我们的人,如:善知识、特别的朋友和一切曾利益我们的人;第三个是贫困、需要财物或种种其它帮助的众生,他们也是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我们有时曾想,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给予帮助,如此的行为是否也能积聚福德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这位对象不真正那么需要帮助,则所积聚的功德就不像上述三个对象那么大了。

  如果能供养佛菩萨,其所积聚的福德的是非常大的,他们是我们所能积聚最大福德的对象。即使我们所供的东西微不足道的,但由于对象很殊胜圆满,所以也能积聚很大的福德。举例来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次,一些孩童在玩耍——依照传统,佛陀每天要托钵出外乞食——那群孩童手中玩着一些豆子,其中有一位小孩把豆子丢到空中,说道:「我要供养佛。」这七粒豆子正好落入路过的佛陀的钵中。结果,虽然那七粒豆子并不多,而在人转世到第七世的结束前,便已经学到了足够的佛法而得成就。这就是因对象十分圆满,能使我们积聚极大福德的例子。

  以上这个故事,也许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已没机会再积聚如此殊胜的功德,因为佛陀已经涅槃了。但事实上,佛陀的化身虽已不再住世,但我们知道佛陀的的智能心(译注:此指法身)是无所不在、遍一切处的。福德的积聚,完全视我们的信心及发心而定,如果我们具足信心,佛陀就存在;如果我们将发心供养的对象——例如佛像等——视为真正成就证悟的佛,则这就成为至高圆满的对象。我们并不需要一位真正活生生的佛陀现前,只要我们有信心地向佛像供养灯、花……等等,则这些佛像就是如实圆满的对象。但如果有分别心,觉得此佛像样子不好看,不庄严、我不喜欢,而喜欢另一尊……等等,一旦生起这种分别心,发心就不清净了;不净的发心,就会破坏供养时所能真正带来的功德。

  我们也可以应用佛法来积聚福德。但该如何做呢?佛法是教导人们证悟佛果的方便途径,我们可用任何方法来让他人获得。首先,假设有人没有佛经,我们赞助印经,使他们获得经书,这就是以法积聚资粮的方法。如果已有人赞助佛书,而没有法师说法,恰巧法师的开示也很重要时,我们就可以邀请法师前来说法,提供他一切必备的东西,如:说法的地方……等等,这也是法资粮的积聚。不论我们想做什么来使他人获得佛法,这都是积聚功德的圆满对象。同样地,这些行为也都须视我们的发心而定,因为发心清净的话,不论我们做什么,例如:印经、供养法师、使学子有老师等,也才能真正积聚很大的福德资粮。

  接下来,我们谈到僧伽。僧众有二种,即圣僧和凡夫僧。圣僧是指一地以上的菩萨,具有高度的证悟,但以一般的人身来示现,因此我们一般人是无法分别出圣僧或凡夫僧的。但不论是圣僧或凡夫僧,只要我们供食他们食物、住所……等等,也都可以积聚极大的福德。凡夫僧是指一般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在金刚乘中受过戒且持戒未破的僧众。

  前面已经谈过,如果做供养时起了分别心,则不论我们供养时的对象为何,其所积聚的福德便很少了。所以,为了积聚福德,我们的发心要尽可能的清净,不要有任何分别心。假使在我们做供养时,觉得所供养的佛像很庄严,便会积很大的功德,这是由于我们对佛像产生欢喜心。但如果我们做供养时,觉得佛像不美,虽然佛陀不会因此感受就对我们生出好坏或喜恶的分别,但由于我们自心的不净,便无法像喜欢佛像般积聚那么大的福德了。

  简而言之,如果对圆满的对象以正确的方法来积聚资粮,不以希求心、竞争心或傲慢心来行供养,便可以积聚很广大的福德。我想再阐释得更清楚一些:所谓不要有任何的希求心,是指在供养时,心中不要存有任何希求的想法;不要有傲慢心,是说供养时,不要认为自己的供养最殊胜特别,别人都比不上;不要有竞争心,是指行供养是出于已愿,不是被迫,也不是见着别人供养,自己不好意思,或基于某种竞争的心理才做。所以,一个人做供养时,不应有这三种心态,就如龙树菩萨曾说过的:供养时,态度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到其所产生的福德大小。

  所以,一切都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而非所供养的东西产生了差别。就如同前面所举的例子,小孩子供养佛陀七粒豆子,其实豆子的价值微薄,但由于他的发心非常清净,没有任何傲慢、希求或竞争的心理,所以得到了非常大的功德。

  曾经有具个事说,过去有一位老妇人,她把狗的牙齿当成佛陀的舍利放在佛桌上供养,每天顶礼,供香、灯……等等东西,后来,犬牙竟然真的长出了舍利来!这并不表示犬牙已转变成非常珍贵的东西了,而是由于老妇全然十足的信心使然。

  所以,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是凡夫,无法分辨谁是清净或不净,谁是真的圣僧或不是,但只要对此具足信心,便都能够积聚很大的福德。

  由此可见,所供养的东西是什么并非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发心。我再讲一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在积聚功德时,发心是如何的重要。有一种小擦擦(tsa tsa)是用土做的,样子像一座小小的舍利塔。有个人看到一个「擦擦」,觉得这个东西应该让多一点人也能看到,所以就把它放在路的旁边。第二个人走过来,看到这个「擦擦」说:「这个『擦擦』非常美丽,非常好,但如果下雨被淋了,就不好了。」于是他拿了一只鞋后跟把它盖起来,以免淋到雨。通常,鞋跟是不干净的,拿它盖在「擦擦」上也是不恭敬的,但由于他的发心非常纯净,所以,他还是积聚了功德。第三个人走过时,看到这个「擦擦」,心想:「这是一个多么珍贵的东西,不应放在鞋跟下。」于是他又把鞋跟拿走了。这三个人都积聚了功德,走上菩萨道,这是由于他们所做的都具纯净发心的缘故。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此生中具有种种的美善、丰足以及幸福快乐,都是由于我们曾经积聚福德的缘故,而这些功德的积聚,也都是立基于正确的态度而来。如果我们曾在过去供养过什么珍贵的东西,但几个月后就后悔了,觉得自己供得太多,由于这样一个反悔的心,就把我们的功德破坏了。所以我们做供养时,发心是第一重要,而非所供养的东西。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