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福慧二资粮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来源:   作者:卡塔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卡塔仁波切文集:入悲智之门 福慧二资粮

 

  各位晚安,今天晚上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二资粮——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福德资粮的积聚,可以声闻独觉乘(小乘)的观点来解释,也可以菩萨乘(大乘)的观点来看,或是以最善巧方便的金刚乘来说明。层次不同的资粮积聚是依个人根器不同而定。至於智慧资粮的积聚,可使我们了解小乘的人无我(我空)、大乘的法无我(法空),和金刚乘所提及的轮涅不二。

  如前所述,福德和智慧资粮的积聚有几个不同层次的方式,虽然一个人可听闻各种不同方式的教授,老师亦可教授和解释从最低至最高的途径,但我们心里必须了解,一个修行人不可以只修习最高层次的方法,而拒绝从最基本的开始修习。这情形就像,当我们投胎一生下来时是婴儿,纵使有人喜欢不经婴儿的阶段,而直接长成人,但那是不可能的事。同样地,我们大多数的人也喜欢如此躐等来积聚资粮,这是不对的。我们必须从最初的层次开始修习,即使从中间也不行。所以,对一个修行者而言,一开始是最重要的,因此,仁波切先从最低的开始谈起,再逐渐说到较高的层次。

  一般而言,当我们要修行前,必须先获得灌顶、口传和法本的教授,以解释各种不同的禅定和修行。你必须获得这些做为积聚和准备修行的条件,在修行前先具备这些条件,然后再将所得到的教授、法本实际修持。

  一般来说,积聚资粮的好处和不积聚资粮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像现在许多国家和地方非常乾燥,而且生长不出任何东西,住在那儿的人们遭受严重的饥渴、瘟疫、疾病等等。这并非天意的惩罚,也非高等的存在体(译者注:如神、上帝等)在处罚那里的人们,这是因为他们并未积聚福德资粮的结果。相对地,有些国家繁荣富庶,农作物产丰饶,那儿的人们远离饥荒,并健康富有,同样地,这并不单只是那儿的人较具智慧,同时他们还积聚了福德的资粮,才使他们能繁荣富裕等等,这些不是上天所赐予的,而是福德资粮聚的结果。

  对福德的积聚,学习佛法的人会比一般世俗的人了解得更深入。学佛者知道在饿鬼道所受的饥渴痛苦,都是没有积聚福德资粮的缘故。阻碍他人能积聚福德的机缘,也会堕入饿鬼道,这是不积聚福德资粮的坏处。反过来说,一个人生在较好的情况:繁荣、富裕、健康、丰饶,这些是积聚福德的特徵。简而言之,如果你投生到人道或畜生道,食物或其它东西都很丰足,这一定是福德积聚的结果。如果投生至饥荒、疾病繁多之处,那是缺乏福德的缘太。即使从一般世俗的情况来看,一个人工作和事业上有成就,一般人会认为这是他具备聪明才智的结果,当然这也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以前曾积聚过福德。一个人具备聪明才智,但也要有福德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就如同若是土壤非常肥沃的话,那我们去开垦、播种,就可以得到收获。另外有一种人,不论他怎么努力,但每次都失败,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因为此人不具备聪明才智的缘故,当然这可能也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曾积聚过福德,所以纵然有聪明才智仍无法成功,这好似肥沃的土壤,但不经开垦仍然不会有收获。所以,我们以此生来看,若有种种的成就、幸福和美善,都是由于曾积福德的缘故,而此生所以会失败,也是因为不具备福德之故。

  为了明白正确积聚福德的方法,要知道有三种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第一个对象是佛、菩萨,他们是积聚福德资粮最至高无上的对象。第二个对象是那些曾在此生中帮助我们、善待我们的人,如善知识、特别的朋友和一切曾利益我们的人。第三个对象是贫困、须要财务或其它任何帮助的众生,他们也是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我们通常会想到对自己所喜爱的人,给予种种帮助,如此的行为是否也能积聚福德呢?答案是这当然也可以积聚福德,但如果我们所喜爱的对象不需要帮助,不需要避难等等,其所积聚的福德就不像上述三个对象那么大。

  如果能供养佛、菩萨,其所积聚的福德是非常大的,他们是我们能积聚最大福德的对象。即使我们所供养的东西是微不足道,但由于对象很殊胜圆满,所以也能积聚很大的福德。举例来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些孩童在玩耍,依照传统,佛陀每天要托钵出外乞食,那群孩童手中玩著一些豆子,其中有一位小孩把豆子丢到空中,说:“我要供养佛”。然而,这七粒豆子正好落入路过的佛陀的钵中。结果,虽然那七粒豆子并不多,但此供养豆子的小孩因此当了七世的转轮圣王——世界最大的统治者,在他转生到第七世结束前,已经学到足够的佛法而得到成就。此即为因为对象十分圆满之故,能使我们造极大福德的例子。

  以上这个故事,会使我们觉得自己没有机会积聚如此殊胜的功德,因为佛陀已经涅盘了。事实上,虽然佛陀的化身已不住世了,但我们必须知道佛陀的法身是无所不在,遍一切处的。福德的积聚完全视我们的信心及发心而定,如果你具有信心,佛陀就存在,如果你将发心供养的对象——佛像视为真正成就证悟的佛,则它就成为至高圆满的对象,你不需要真正活生生的佛陀现前。只要我们有信心地以灯、花、香等等供养佛像,那此佛像就是圆满的对象,但如果有分别心的话,觉得这尊佛像样子不好看、不庄严、我不喜欢,而喜欢另一尊;一旦有了分别心,发心就不清净,不净的发心就会破坏供养时所能产生的福德。

  我们也可以佛法来积聚福德,该如何做呢?佛法是教导人们证悟佛果的方便教授,你可用任何方法使他人获得法。首先,假设有人没有佛经,你赞助印经使他们获得经书,这也是以法积聚资粮。如果已有人赞助印经,但没有法师说法,而有法师的开示也是很重要的事,你就可以邀请法师说法,提供他一些必备品,如:说法的地方等,这也是佛法来积聚资粮。不论你试著做什么来使他人获得佛法,都是能积聚功德的圆满对象。同样地,这些行为也须视你的发心而定,因为发心清净的话,不论你做什么,如:印经、供养法师,使弟子有老师教授,都能积聚很大的福德资粮。

  接下来我们谈到僧,僧众有二种:即圣僧和凡夫僧。圣僧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具有高度的证悟,但以一般的人身来示现。我们一般人无法分别出圣僧或凡夫僧,因他们皆以人身出现,但不论是圣僧或凡夫僧,我们供养他们食物、住所等等,也都可以积聚极大的福德。凡夫僧是指一般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在金刚乘中受过且持戒未破的僧众。

  前面已经谈过,如果供养时起了分别心,那不论你供养的对象为何其所积聚的福德很少,所以,为了积聚福德,我们发心要尽可能的清净,不要有分别心。假使在你做供养时,如果你觉得所供养的佛像很美丽,你会积很大的资粮,因为你对此佛像感到欢喜。但如果你觉得这佛像不庄严,但仍供养它,虽然佛陀不会因你感受不同而有好坏或喜恶的分别,但因你自心不净,而使自己无法积聚像喜欢那尊佛像时那么大的福德。简而言之,如果对圆满的对象以正确的方法来积聚资粮,不以希求心,竞争心或傲慢心来行供养,那就可以积很大的福德。在此再阐释清楚一些,所谓不要有任何的希求心,是指在供养时,心中不要有希求什么的想法。不要有傲慢心的意思是说,供养时,不要认为自己的供养最优越,别人都比不上。不要有竞争心是指,供养是出於已愿,不是被迫的,也不是因别人供养,自己不供养就不好意思,为了这种竞争的心理而供养。所以,一个人供养时,不应该有这三种心理。供养时态度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其所产生福德的大小。一切都是取决于我们态度而有所不同,并非所供养东西的数量或好坏会有差别。就如同前面所举的例子,小孩子供养佛陀七粒豆子,其实豆子的价值微薄,但由于他的发心非常清净,没有任何傲慢、希求或竞争的心理,所以能得到非常大的功德。曾经有个故事说,过去有一位老妇人,人家给她一颗狗的牙齿而告诉她那是佛的牙齿。她信以为真,把狗牙放在佛桌上供养,每天顶礼、供养香、灯等等东西,最后,那颗狗牙竟然生出舍利子来。这并不表示狗牙已转变成非常珍贵的东西,而全是由于老妇人具足信心之故。所以,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因为都是凡夫,无法分辨谁是清净的或谁是不清净的,谁是真的圣僧或谁不是,但只要具有信心,我们都能积聚很大的福德。

  现在继续说明第二个对象——仁慈的亲友。先从朋友来谈,当我们有需要、无助或生病时,有人愿试著帮助我们,那他是很善良仁慈的,这是世俗一般的好,也是非常地珍贵。还有另一种朋友,他们会在法的修行上帮助我们、鼓励我们,闭关给予我们财务、精神上的支助等等。这样的法侣是非常珍贵、稀有的。接下来是父母亲,虽然投生人道是因为积聚了善业,但是若没有父母亲,就无法获得此人身肉体。因此,要视父母亲是非常仁慈的,因为他们给予我们身体,使我们能完好地出生;特别是母亲,她们是非常地慈悲,从怀我们开始,就受尽种种的困难和痛苦,但她们却是从怀孕开始,就给予我们慈爱、关怀,尽力把最好的都给我们。以上是第二个要探讨的对象——仁慈的亲友。

  要回报父母及友人的恩惠是很重要的事。回报他们恩惠的方法,是当他们无助,生病时给予帮助,并在能力范围内,以关爱、了解给予他们财务或物质上的帮助,特别是要关爱、了解和赞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佛陀在许多教授中提到,我们可以用祈祷来和别人建立非常深的关联,如:回向给那些在此生中帮助你的人,帮助你在佛道上成就的人,父母和一切有情众生。将功德回向给众生以利益他们,一定可以和他们建立深厚的良好因缘。不仅如此,以此正确的想法来回向还可以积聚福德,且带来很大的利益。虽然你回向功德,但有时向父母、朋友们发脾气、开玩笑、批评他们等等,这样会减低自己积聚福德资粮的机会。因此,所有对父母、朋友批评和生气的行为,都对福德资粮的积聚有很大的伤害。

  对於有需要的人给予帮助,如果有人饿了,可以给予食物,有人生病了,即使你不是医生,无法诊断开药方,但也可以帮他获得医疗的方法,或予以财务的帮助等等,这些也是积聚资粮的方法。同时,在帮忙时,心中要存著温柔、仁慈的心态去帮助他们,这样就可以积聚很多资粮。简而言之,这三种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佛、法、僧三宝,善待我们的人和无依且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们对这三种对象做正面的事情,就可以积聚非常之大的福德资粮,但同样地,如果我们对这三种对象做负面的事,也会造很大的恶业。所以,必须了解好与坏虽是相反的,但其形成的方式却相似。

  我们必须以身、语、意三门来积聚资粮。以身而言,像做礼拜、绕佛塔、佛寺、供养圣地等等。像帮助寺院、舍利塔,给予劳力、财务上的支助,以及对父母和善待我们的人提供种种帮助。这些是以“身”来积聚资粮。“语”方面的资粮聚是指持咒、诵经以及说美善的话。不管做了以上什么样的善行,其根本还系於我们的心态,因此我们必须具备清净的心,如果自心不清净,以瞋心、傲慢心去持咒、诵经,它们的力量还是有的,但无法积聚资粮,因为心中已充满了种种烦恼。至於做礼拜,绕佛塔等,如果心不清净,情况也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古德曾说:“如果你的心是仁慈的,那要成就佛、菩萨就会变得很容易。”这句话证明了心态是积聚所有资粮的根本。所以,当你自己修法或别人请你修法,虽然很认真地去修,但心中却想著自己修法后,可赢得许多人的赞扬和认识,或是想修法是要消灭敌人等等,只要心存任何一种想法,那就破坏了积聚资粮的可能。因此,在做身、语、意任一的修持时,必须远离傲慢、瞋恨或想消灭敌人的想法。

  在许多积聚福德资粮的方法中,有一个非常简单但效果却极大的方法,那就是以真诚的心去随喜他人的善行。举例来说,当有人行善时,不论他们的宗教、党派为何,我们不去嫉妒他们,也不会想到他们和自己的宗教、党派有所不同,而衷心赞赏和随喜他们,觉得他们做得很好,希望他们能继续做,有继续行善法的机会,这样做福德资粮就会一直增长。通常是当有人在修法时,我们若随喜他,可能所得的功德比他修法的功德还大。原因是:假如有人很认真、积极地修法,而且也修完了很多座的法,你随喜他的精进修持,觉得此修法殊胜,希望他在未来能继续修持。所以,这随喜是很真诚的、没有任何的竞争心或傲慢心,你从未觉得自己的随喜已经足够;或是别人应该赞扬你的随喜。因此,你随喜他人的善行是非常清净的。

  相对地,正在修行的人可能会有傲慢心,因为他修了很多座的法,也可能有竞争的心理,因很多人尚未修完,他会对自己所做的满意。因他可能有这些心态,就会破坏了修法的功德。

  随喜不仅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也可就世俗的角度来看。当你看到或听到朋友或任何人事学有成,富裕且家庭圆满,如果你态度正确,觉得那样很好,这也是福德资粮的积聚。相反地,如果我们对这些有成就的人产生嫉妒心,觉得他们的成功是不实的,那样对我们福德资粮的积聚会有很大的限制。至於如何才能积聚经正在修法或做善事的人更多的资粮?应该持守怎样的心态呢?在此有一个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可以说明。这故事是发生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个很有权势和财富的国王,名为萨加,他要供养佛陀及其弟子们三个月,提供住所及食物,让他们修行,办法会,这法会是那时最大的盛会,当时没有一个国王有那么富裕,能够供养那么多的出家人,办那么大的法会。在三个月的法会圆满结束时,如同往常一样要做回向。国王希望能首先回向给他,因他是这法会最主要的功德主,而第二个回向要给王后,因她是这些供养第二大的赞助人。虽然国王心中这么想,但实际回向时,佛陀首先回向的人,既不是国王,也不是王后,而是门外的一位老乞妇,然后才回向於国王和王后。后来,国王问佛陀,为何首先回向给那位乞妇呢?佛陀回答,在这三个月的法会中,有二个月的时间,那老乞妇每天在门外随喜国王能赞助这么大的法会,做了这么好的善事。她的心是非常真诚的,没有傲慢和竞争心,所以随喜的功德比国王和王后还大得多。然而,国王有傲慢心,觉得只有自己才如此富有,能供养这么大的出家人,所以做的善事带者傲慢心。而王后心中是想著:国王这么有权势,或许下次我也可以如此富裕有权,供养这么多出家人,甚至比国王还盛大,她心中有些竞争的心态。他们二人所积的福德,还远不及乞妇所积的。因此,佛陀首先回向给她。

  就一般凡夫或刚开始修行的人而言,即使积聚了福德资粮,做了善事,要此善果成熟也是困难的,这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修行之故,所以必须找出可使所有善业感果的正确方法。通常,受了在家戒、菩萨戒和金刚乘的戒律,就可以确保善果可以成熟。不然,不论造了什么善业,都会因烦恼而被摧毁,就如同在风中的油灯一样,随时可能被强风吹熄,无法一直持续明亮。同样地,持守在家戒,不伤害有情众生,而且了悟轮回是痛苦且毫无意义的,你所做的所有善行和修持,都是为了得到成就,使内心达到平静的境地,最后善业的果就会因此成熟。

  持守小乘戒或在家戒后,如果再进一步受菩萨戒,那么积聚福德的力量就会更大,因为受了菩萨戒就是走向菩萨道。我们首先受在家戒以为基础,然后再受菩萨戒。受菩萨戒时,除了邀请佛、菩萨之外,还要邀集六道众生以为见证。发愿利益及愿度一切众生,以此愿心,不论做了什么善业或善行,在回向时不仅要回向给自己,还要回向给一切众生。因此,这回向的功德是既深又广的。广是指此回向的对象遍及一切众生,所以这功德无法被破坏;深是指回向功德不仅是要使众生能短暂地得到解脱,而且要使众生能证悟佛果为止。在修行或行善后,如果做了这样的回向,那任何烦恼也都无法破坏所积聚的福德,因为功德已回向给一切有情了。如果没有回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坏,但若已正确回向,就一点也不会被破坏。这观念和以下的例子很相似;假如手中有一滴水,我一直握著不想让它乾掉,这是不可能的,它在任何时间,任何一天,甚至几小时内就会乾涸,但如果将此滴水放在大海中它就永远不会乾,一直存在那里。相同地,你回向福德要使众生能解脱,那你任何的烦恼及障碍就无法影响到所积聚的福德,因它具有既深有广的功德。

  通常,当我们谈到菩萨行时,我们可能会因无法度尽六道众生而觉得沮丧。但是有二个因素可以鼓励我们,第一个是要明了,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就本具佛性,拥有所有佛的特质与潜能,但由于无明,我们不了解自身具有佛性的潜能,而执着於有“我”这个概念,非常执著於自我。因为有“我”而起了分别心,把他人分为与我们亲近的人,如朋友这类的人,还有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敌人。因此,我们生起了贪、瞋二种烦恼,此即为我们一直轮回於生死之中的原因。

  藉由法的功德,认识和了悟佛法,我们以理智来断除有“自”、“他”分别的执著迷惑,斩断了执著,我们才可能更具勇气与决心,为利益众生而努力。

  执著於自、他的分别,光是在理智上认识和了解还是不够的,须以对治的方法来克服,此方法即为修慈悲心。简单地说,慈就是当众生安乐时,你希望他们的安乐能持续下去,不会被破坏,这和“爱心”是非常相似的。悲就是不论自己或众生遭受痛苦、疾病和不幸,你都祈求,希望这些不幸能够完全且永远地去除,希望一切众生皆能远离疾病和苦因,此即为悲。不论是慈或悲,此二愿心是奠基在你的诚心——愿众生离苦得乐的心有多真诚,所以必须至诚地发愿。

  对於像我们一样的初修行者,并不全然熟悉慈悲地对待众生的观念,虽然我们具有对一切情众生慈悲的潜能,如同我们具备如佛陀一般能证得佛果的潜力,但我们证得佛果的潜力却因执著於“自我”与“他人”的分别,和被其它的烦恼所障蔽住。所以,我们现在是初修者,没有办法体会到真正又全然地对一切有情的慈悲心。因此,我们首先就要修练自己。修练自己对众生有正确慈悲心的方法是,先坐下来,试著找出自己所想要的为何,自己在此生中最渴望什么,当然你最渴望安乐、远离痛苦、疾病和障碍,你想要成功、快乐,不想要有任何毁坏你生命的事发生等等。然后,你也希望你父母、家人们也能享有同样的境遇,不希望他们失败、生病或遭遇困难,你希望他们也能远离种种苦因,同时也可得到安乐。接下来,你要试著转换这种感受,因为不仅是自己和家人有这样的需求,所有众生也都有同样的需求——获得安乐,远离一切痛苦。

  为什么世界上每一个众生皆日日夜夜不停地努力,他们就是为了远离任何痛苦及不幸,所以,人类没有国籍的分别,所需要的都是一样的——远离任何痛苦,此为一切众生的希求。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只有人类会希望安乐,而畜生不会。把这种想法转移到畜生身上是不正确的;其实,它们和我们一样日夜不停地忙碌,是为了有足够的食物可吃,有地方可住。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的痛苦,所以,所有众生的希求是如此地相同。

  有了这种认识,你的想法会更扩展延伸,想到不只是自己,世界上所有一切众生都渴望安乐、远离痛苦。在这一刻,你就有了平等心,了解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想远离同一件事——苦。你切实修行、善用佛法,由于法的善德,你加深了自己修行的体悟及功德,即可摧毁自私的心,因了解执著於“自我”是不正确的,这就成为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然而,其它众生并不了解那些因素,认为执著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只一味地想尽办法保护他们自己,以致一直在轮回中徘徊。这是修行人和非修行人的差别所在。

  大乘传统谈到以慈悲来培养菩提心及证悟的心。但培养慈悲的观念不像我们在前面所谈的一样,只靠理智上了解就足够了,还需要实际修行。要有效地训练自己培养正确、真诚的慈悲心,可以用自他交换法,自他交换法在藏文中称为“多林”,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法门,但在刚开始做自他交换的修行时也许会比较困难。

  修自他交换的方法是,当你呼气时观想每一善法,成功、良好、健康的气以及在此生中及过去生中所积的所有福德,全部都随著我们的呼气施予一切众生,特别是曾经憎恨过你的敌人,使一切众生都享受福德、健康以及所有的善法。而当你吸气时,你观想一切有情众生(包括最恨你的敌人)的疾病、不幸、黑业及逆境,都化为一股黑气,然后把它们吸进我们的心中。这是自他交换法的修习。当我们刚开始做自他交换法的修行时,也许会很害怕,害怕把所有一切的美善、功德都全部送给别人,深怕也许如此,我们的功德就这样用完了。其实,这是一种我执的想法,就因为我执,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当一切众生的疾病和不幸全部都吸进来时,我们有时也会害怕,也许因此而生病,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我执才产生的。

  其实,自他交换法的修行,目的就是要打破、斩断我执的习气。所以,在逐渐修练的过程中,我们将不会害怕把别人的疾病跟不幸吸进我们的心中,也不会犹豫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功德、美善,全部给予其它一切的众生,这样的修行方法能够去除掉我们自以为是,和觉得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执著。只要我们具备了自他相换的修行基础,当我们在做其它的修行,譬如布施时,就能够完全地布施,而且内心会非常地欢喜,不会有任何的后悔或疑惑,这样的布施才是完全圆满的,而所得的功德也才会超乎想像的广大。反之,如果我们不具自他交换的修行基础,那我们布施后,也许将会后悔,一旦后悔就会造恶业。举例来说,在佛陀住世时,舍利弗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菩萨,只要有人向他要求什么东西,他都给予。那时,有一个恶魔,他化现为人的模样要求舍利弗,请他施舍他的右手,舍利弗答应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砍断他的右手送给那个人。然而,在那个时代,印度人的习俗是,在给人东西时一定要用右手,不可用左手,如果以左手来给予,就表示不恭敬,因此那化为人的恶魔就打了舍利弗一耳光,说道:“你怎么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我呢?这是不恭敬的!”舍利弗当时就非常沮丧,产生了后悔之心,他觉得:“我没有办法让每个众生都欢喜。”由于舍利弗生出了后悔心,所以他无法由这件布施的行为而积聚功德。所以,一定要好好修练自心,这样的话,当我们行善时,没有任何事能够阻碍、动摇我们的心,这样才能够积聚功德。

  在上述所解释自他交换法的修行时,已经阐明此法是一种修心的法门。诸位心中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此法只是以心去观想施予他人美善,和担承他人的痛苦,但事实上,一点也无法利益众生。这样的修习怎能利益众生呢?甚至有些人会觉得这种修习很讽刺。但事实上,修此法的主旨是要断我执——这和自私的想法很相似。如果你自私,就无法真诚地布施,也无法利益他人,因为不论你做什么,总是想到有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这限制了你对一切有情众生全然圆满的布施。同样地,只要有自私存在,就会无法忍受任何困境。所以,修习自他交换法,当把自己修练好时,就可以超越此自私的想法。如此,在我们做任何事时,就会变得真诚且全心全意,即使利他的事业既困难漫长又令人疲累,都不会使你沮丧,因你已修练好自心,不会放弃,否则,当事情变得困难时,我们很容易就放弃了。

  不仅如此,修习自他交换法,也可以去除我们许多烦恼,例如,当你想把自己的美善、福报、功德布施予一切有情时,你希望他们安乐、成功、健康。然而,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妒嫉别人的成功、安乐,所以,修习自他交换法可以摧毁妒嫉,这是相当重要的事。还有,修习自他交换法时,你愿意承担一切有情众生的疾病和痛苦,这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都是伤害别人,而使自己安乐和舒适是不同的,所以,在此你已摧毁了瞋恨,不会施予其它众生任何痛苦和破坏。

  正确地了知自他交换法的修习须仰赖智慧,因为修习任何使人内心增长的法门,都为了减轻烦恼。然而烦恼的断除不是像脱掉衣服、洗去污点那般容易,须以正确的知见来修练自己的心,烦恼就是不正确的知见,所以必须以正确的知见来修心和调伏烦恼;不是把烦恼脱掉或洗去,而是把错误的知见改为正知见。方法就是把从前只关注自己成功——非常自私的动机,改为利他的心,想到要利益他人。

  利己和利他这二种观念都是知见,但一个是关注自己,而另一个则是关注一切有情众生。由于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所以仍在轮回中流转受苦;相反地,佛陀和有成就者都知道如何断除利己的习性,更关注如何利他,所以他们能够觉悟。因此,为他人谋福是非常殊胜的,是最能积聚资粮的修习良方。对初修行者而言,只利益他人,不谋己利,似乎是非常困难的事,原因是我们并未修练好自己,没有熟悉和了解这些知见,但是我们都有潜力能开悟成佛。这就像你从未尝过辣椒、抽过烟,在你第一次尝试吃辣和抽烟时,觉得不舒服,认为不可能一直地继续吃或抽不去,但如果经过几星期去尝试后,你会对辣椒和烟上瘾,没有它们就无法活下去,所以这只是训练的问题。目前,要利他而无私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经过修行,就会像前面所举之例,一样的变得有可能了。

  因此,当我们以真挚的慈悲心及利他心来积聚福德,并且使心置於三摩地(定)的状态,那不论做什么善法,如供养、布施或修法等,都会成为积聚福德资粮最殊胜的法门。这样的功德透过回向一切众生,就不会耗光,反而会日夜不断地增长,如流动的河水一般,日夜不停地流动,不会在夜晚停止。所以,以慈悲心来积聚福德资粮,是一种不断地增长的殊胜方法。

  现在就来探讨智慧的积聚。基本上,智慧资粮一直要到初地菩萨才能够真正地开始积聚,因为在登初地菩萨时,才真正地证悟诸法的空性,而不只是理智上的了解而已。在证悟诸法空性之前,也就是在登初地菩萨前,所做的智慧资粮的积聚,只是一种准备而已,而非真正地在积聚智慧的资粮。如何才能到达证悟诸法空性的境地?我们必须在每次修完法后,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以做积聚智慧资粮的准备。但这还不是真正在积聚智慧资粮,真正的积聚,要等到登初地菩萨,也就是证得无我之后。通常,修行后将功德回向众生时,可遵照普贤及文殊菩萨一样的方式来回向,以他们的知识及智慧来回向,即可积聚智慧资粮。因为我们是凡夫,不知道特别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来回向,所以可以让像普贤和文殊菩萨这样的成就者,来帮助我们回向,如此在修法后的回向就会更有意义,更圆满。

  菩萨从初地到七地,只有在禅定时,才能够积聚智慧资粮,一旦在下座后的四威仪之中,就只能够积聚福德资粮,而没有积聚智慧资粮的能力。可是,从八地到十地的菩萨,不管在禅定的座上或下座之后,都能不断地积聚智慧及福德资粮,就是圆满完成福德与智慧资粮之积聚。对於初学者而言,即使非常想积聚智慧资粮,也没有办法,就只能积聚福德资粮。但是不要因此轻视福德资粮的积聚,因为积聚愈多的福德资粮,就愈接近能积聚智慧资粮的境地。所以,不要放弃积聚福德资粮。

  如果没有事先具备强烈的觉悟心——即慈悲心和菩提心以为基础,不可以马上修金刚乘。金刚乘的修行必须先有慈悲心及菩提心为基础,这并不意味著,金刚乘很吝啬,不愿意把教法随便传授他人,而是,如果没有圆满的慈悲心和利他心为基础,修持金刚乘不会有很大的效果,也不会有成就。为何金刚乘又称为密乘?密乘并不是像一般人所误解,以为它是不轻易传授给人的意思,而是要具备相当的根器,才可以修金刚乘的教法,如不具备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基础,即使去修金刚乘的教法,也不会得到利益,这就是所谓密乘的意思。因此,起初修行时,应多多下工夫修持,使自己具备非常强烈、稳固的慈悲心,一旦有了强烈又稳固的慈悲心为基础,那再修持金刚乘才能达到良好的成果。一般来说,金刚乘是开悟最快的修行法门,但须具有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基础才能快速有成,否则金刚乘就说不上是最快的法门。

  问题部分:

  问题:如果有人假装残疾,以引起旁人的同情而博取布施,譬如台湾目前在地下道卖香、卖口香糖的残疾人士,是以企业化的方式来经营,如果布施者不察,那么布施者是否有功德?

  答:布施者是会有福德的,因为我们布施的时候是以慈悲心去布施的。但此接受者因为是伪装的,所以他不可能积聚功德的。

  问题:供养是将心的调练具体化,也就是以供养的行为来考证自心的成就,如此解释是否符合仁波切的开示?

  答:并不能只是说,慷慨地供养、布施是为了考验你的心,也是为了考验你布施、供养的动机和目地。如果供养、布施后不后悔,此即是考证你心的重点所在。我不太了解这个问题的意思,不过,如果你供养或布施前不曾检查自己,就冲动地布施、供养,但后来又后悔了,那你即破坏了所有积聚福德资粮的机会。西藏有句谚语说:“如果在猫偷走你的肉之后,才后悔没关闭窗户,那就太迟了。”所以,千万不要那样做。

  问题:福德如何增长广大?

  答:增长福德的主要方法是回向。当你已积聚了福德资粮后,要回向给一切众生,让他们也分享你的福德,而且回向时须毫无分别心,平等地对待朋友或仇敌,也不能期望有所回报。一切有情众生的数量如虚空一般无边无际,如此你的功德资粮也一样地广大无边。不仅从回向的意义而言是如此,从其目的来看,也是为了让数量广如虚空般的众生能获得证悟,如此你的资粮会积聚得很快。因此,福德资粮的积聚是取决於你回向的心态为何。

  问题:修金刚萨埵时,其中有一个誓言是说:“今后不再犯错”,但由於无始劫以来的习性之故,我们可能修一次法后就不再犯错,这样修金刚萨埵法就会有罪恶感,怎么办?

  答:在清净自己罪障时,怀有罪恶感是很有建设性的事。不错,由于无始劫以来的习性之故,我们不可能修一次法后就不再犯错,但是由于你有罪恶感,下次你再犯错,与誓言相违背时,不会很愉快地去做错事,而是心怀罪恶感与后悔。因此,你所造的恶业将不会很强,很大。举例来说,如果你造恶业,而又没有净化、也没有警惕自己不可再犯,或是忏悔,这样你会非常地乐此不疲,而且还会随喜自己的恶行。如此一来,除了身、心所做的恶业之外,再加上随喜,那所积的恶业就变得很强烈。所以罪恶感从某个角度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因它不但不会让你随喜恶行,同时还会提醒你要用对治的方法来净化自己,因此它是助益的。像我们这样的初修者,必须一再地净化自己的修行,因为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断除所有的恶行。

  问题:身为医护人员,每当面对痛苦的病人时,又不得不对其进行某些使其肉体更痛苦的医疗行为,有些医疗会使身体产生很大的痛苦,那么请问该以何种态度或方法来帮助这样的病人?

  答:想要治疗或破坏是两种不同的动机,因此在医院中,你想治愈一个人,以此动机,即使你会使病人痛苦,但你的目的是要治疗他,有这样的动机也就足够了,不需要再考虑别的了。这情形和瞋恨是相反的,如果你对敌人起了瞋心,你的动机可能会是想破坏、伤害此人。所以,这种瞋心和为了要治疗他人的疾病所引起的伤害是不同的,因为发心不同的缘故。

  摘自“慈云”杂志九五年四月号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