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灌顶大师:大般涅槃经疏卷第三十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来源:   作者:灌顶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灌顶大师:大般涅槃经疏卷第三十

 

  迦叶品之三

  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别。三名体。四人数。五结住。初文又四。一不净观。二念处观。三因缘观。四暖法观。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何用四耶。不净因缘是念暖前方便。开则列四合只是念暖。初又二。先明缘起中。云智不具足有五事者。即前信戒施闻慧。次正明四法。而以不净当名。若依杂心三度门。此中剩有着我多者说十八界依。地持五度门。则足因缘。次如法行已下是念处观。观有总别。总深别浅(云云)。得是观下第三因缘观。如是观已下第四暖法观。通论前二方便亦皆得住。别论正据暖法。空解成时决定不退名为住人。次迦叶白下。明通别料简暖法。先问次答。初问又二。初问人通举暖触为问。次引佛说为证。佛答为二。初非其问。汝之所据非我所说。次如是暖法下。正答又二。初明地别。次明人别。初地别者色有欲无。次人别者我弟子有外道则无。文云暖法以色有欲无。仍作三义释之。一多用色定发暖法观。从多为言。二据中间三界皆能发于暖法。而色界居中言色界有。三据胜处为语。色发暖为易欲界为难。色界虽有下。第二明人别。简除外道唯佛弟子。外六行观者。攀上胜妙出厌下苦粗重。佛弟子十六行者。即十六谛。亦是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等。此中既未断惑。只是十六谛观。私谓。缘此谛观而修欣厌。是佛弟子亦修欣厌。若外道修唯约地也。迦叶白佛下。第三定名体。先问次答。问中二。先问名次问体。如文。佛答中先答后问。后答前问。初答体为二。初正答。次料简中。先问次答。初引佛明马师无信。即是无暖。次佛答。我亦不取信心为暖。信是暖因。暖者从观四谛智生。言十六者。即四谛下之十六也。如汝所问。何因缘下。次答名又二。前正答。次重论。初又二。初牒暖略答。明从譬得名。次譬如下。第二广答又二。先譬次合如文。次重问答。初问中二。先领旨。次若是有为下正问。所言报得色五阴者。若依数师实用暖法得色界报。但不为受身为无漏业即是灭报。论师解。暖焦生死不复受报。但是色定得报故从之受名。佛答中二。先然其问。如是暖法下正答有三。法譬合。意同数解以想心为爱。爱故受生。厌故观行。为无漏相。得暖法人下。第四明人数。言七十三者三解。一庄严云。欲界十善相应心名电光定。时得时失故名电光。此人名具烦恼性。而不开品数。若论方法。定有九品。惑亦九品。以九定断九惑。足电光人合成十人。色界四禅无色三空。一一地中皆有九品惑九品定。七九六十三。足前十人合七十三。二开善云。无别电光异方法。亦无方法异电光。只电光定以对九惑而成九定。初一品定只是实法。未赖于假。犹与惑抗行未能伏惑。第二品定与初品定。作相续假共为力用。方乃能伏初一品惑。第三品定伏第二品惑。乃至第九品定即伏第八品惑。余有欲界一品惑在牵于初禅。一品定起而共伏之。并四禅三空一一皆有九惑九定。乃至不用处第九品定伏第八品惑。犹余第九品惑在。更将非想定来伏不用处第九品惑。八九七十二。复取非想定足之合为七十三。引郁头蓝弗得非想定即其义也。此中云欲界初禅乃至无所有处。前文得非想定断不用处惑。皆是良证。三数人解者亦二不同。事障未来性障根本。一云。分为九品解。一品解对一品惑。复有十善相应心。即具烦恼性足前成十。具烦恼人与初品定共断一品惑。后去一品解对断一品惑。四禅三空一一九定九惑。亦成七十三人。第二解云。性障根本者。未来禅九品定断欲界九品惑。取欲界具烦恼性一人。足九品合成十人。如是八人皆有未来。二禅未来定断初禅九品惑。三禅未来九品定断第二禅九品惑。乃至非想未来定断不用处九品惑。亦得七十三人。问前云暖是色界法。何得通三界作七十三人。答初学之人须依四禅。据后利时则通三界。又昔在凡夫外道。曾得七十三定。今入佛法中作暖法观。如是等人下。第五结得住人。不复断善根不犯四重。是人二种下。合第四观方之人又二。前列观方人体。次更问答论初果义。初又二。此先牒前。次正合。初文者。牒前第二暂出还没人。若遇恶友即恒为此人。若遇善友则进为住人。复成观方。是故先。还论于前人。次观四方者下。第二出观方人体。或谓从苦忍去至于初果方是此中人。文意不然。凡有五人。一顶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第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观四谛并名观方。然前暖法亦观四方。且从得住立名。没观方义顶法已上方受其名明。此五位即为五章。文悉可见。但前二文皆云性是五阴。实论顶法唯是行阴。而言五者。以其未免阴之所盖。是故通以五阴为言。而能观四谛世第一法。言五根者。以最深胜近生真解显是根义。别本亦云阴。次得苦忍即是真解。缘一谛者得于平等真空一谛。师子吼中则以四方用譬四果。今譬四谛者各有所据。而婆沙云。东方是苦乃至北方为道。次迦叶白佛下。第二论义即初果义。三番问答。初番中先问有四。一问断惑。二问观方。三问名义。四问譬喻。见思共有九十八使。见谛有八十八。思惟有十。八十八先尽。但有十使故言轻也。有经言须陀洹梦八十八头蛇死。即表此意。如四十里水者。如池喻经(云云)。佛答四问为四。先答断惑之问为二。初正答。次明所为。初又二。先倡两章门。次释。初又二。一重章门。二摄一切烦恼章门。譬如下。次释两章门。先释摄章有譬有合。此三烦恼能摄一切。如王行多从世人但言王来王去。三是惑本遍摄诸惑。何因缘下。次释初重章门。凡有五句。一常所起故。二微难识故。三难断除故。四为惑困故。五是三对治诸怨敌故。初言常所起者。恒存有我即是我见。皆信邪神即戒取。犹豫未了即疑心。次难识者。我见似正见。戒取似正戒。疑心似正解。三四可见。五是三对治。怨者我见乖见慧。戒取乖正戒。疑心乖正定。有诸众生下。第二明所为即是为引物故略言此三。若言断无量烦恼者。众生或当生于退意故不说多。次答观方又二。先牒问。次善男子下正答。答中言五根者。即信首五根。言诃内外烦恼者。以三毒为内。疑及诸见为外。次答第三名义又二。初正答。次重显。初正答中二。先牒问。次正答。中正答二。先释修无漏名。次二种下释逆流名。流有二种。一生死流。须陀洹人即逆此流。众生顺之。二者道流。须陀洹人顺入此流。小般若云。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次论义重显。初问通义。若逆流者后三果人亦皆逆流。尽名须陀洹不。佛答又二。初正答次明根别。初正答中二。先明下名通上。次明上名通下。下名通上又二。初明修无漏名通。次明逆流名通。所以下名通上者。以初得故名须陀洹。后得者名斯陀含(云云)。须陀洹者亦名菩萨下。是第二上名通下又为二。初明菩萨名通下。次明佛名通下。佛只是觉能见理故。今须陀洹觉知诸法断惑见理。岂不名佛。是须陀洹下。第二明根别又二。先倡两根。次别释。别中释二。先释钝根。极钝七反生死乍减无出。钝中又有六五四三二也。次释利根。即生至第四果。次答第四譬喻又二。先牒问。次释于中二。标释。释中坚持者。如魔说五谛长者不信。是为坚持。迦叶白佛下。第二番先问次答。先问中有两定两结难。初两定如文。若先得道下结两难先结初难。若初得道则名须陀洹者。得苦忍真解亦应名须陀洹。不应名向(云云)。次结次难。举外道昔断烦恼得上定伏下结。后回心时齐所伏而断即成那含。既是初果应名须陀洹。佛答有二。此答初难。本以初果名须陀洹。苦忍之时未得初果。由是向故是故非也。如汝所问下。答后问又二。初牒问。后正答可见。迦叶言得阿那含下。第三番先问次答。问云那含亦具八智十六行。佛答又二。初明行异。次明境异。此先明行异。所言十六行即观十六谛。言有漏者即似解。有共不共者三解。一毗昙师云。前十五心共观。十六不共。一时并观苦。观苦时只得观苦。不通余谛。乃至道。亦尔故言共。若得十六心一时独观十六谛者。故言不共。第二爱师言。有漏十六与凡夫共。无漏十六不与凡共。此解不然经本云。有漏有共有不共。何以无漏释之。第三河西云。以七方便中前三方便亦观十六。是则名共。后四方便则是不共。若初果次第行则备作七方便观。舍共得不共。若超越人但作后四方便仍证三果。故言不尔。无漏十六行亦有二种一向二得者。论家解云。初果前未有果故言舍向得果。那含前已有二果。超越者。虽不取证皆从中过故云不尔。若依数义。超越之人悬得那含。亦不从前二果而过。则从方便道入十六心。十五心是那含向。十六心证那含果。亦是舍向得果。解此不便。彼亦释云。若初果定尔那含不定。若超越者亦尔。次第者不尔。既其不定故言不尔。八智亦二者。即四谛各有比现故为八。非十智之八。若依数师。则向中但有七智。果唯一智。此亦不便。须陀洹人缘于四谛下。第二明境别。所言初果缘四谛那含缘一谛者。初果入道之初。方便之时具游十六行观。故备缘四谛。那含在思惟道。择法觉支随得一谛。为缘故言一谛。遍观己行者合第五譬。即是斯陀含果。若摄诸贤圣者即摄得那含向。复摄得斯陀含向并自地果。摄此三事何故摄阿那含向。那含本取观已即住。汝在向时犹行非住。所以摄得。已上向属下果摄故。若得那含便名行已复住。例如罗汉内属那含果摄。若依此例。斯陀含向应属初果摄。而不然者。以初果但明正位不说进行。又见思道异故不相摄。今斯陀含果位则有一果两向。文云为断四惑三毒及慢者。乃应具言十使。以思惟道中五见及疑皆摄入慢。所以不述。文有二。先正合。次举譬帖。行已复住下。合第六譬阿那含人又四。第一章门。第二解释。第三简中灭。第四释复住。此初章门中又四。一列二人。二列五人。三列六人。四列七人。此初先列二人。即经生不经生。经生者即上行人。问依庄严即有十一那含。于九人中即更明信解与见得人。足成十一。开善师但云有九。又弹庄严云。此简利钝非是二人。今只问此文于九。何故但出其七。不言身证及转世人。答有三义。一者不言转世与身证者。以转世人竟不出观故不说。身证人乃入灭尽定。大乘不说此定故无二人。二者只是广略不同。三者身证与转世目足论所明。我大乘所无。行般涅槃复有二种下。第二释章门。上虽有四今但释两。先释二人。次释五人。六七两章门并略不释。此初释二人。于二人中第一现灭人。虽在章门前章已释。又现在身得那含已。亦更进修即得罗汉竟不灭此身。于现身上即得两果。极是利根。易解故不释。但释上行之人。又二。初明生数。次辨行别。此即初文。言行般即上流。贪着色无色人也。或受二身者初禅死生二禅。四身者遍四禅受生。二身为利四身为钝。利钝亦不正关生数。今约多少明之。利根那含初禅死生二禅。即得罗汉果。钝人本从初禅生二禅不得罗汉。复更生三禅不得。已复生四禅。尔时始名得罗汉果。今约四禅故作此说。复有二种下。第二明行别。并言二种即是四句约进定两行有无。从欲色界众生有二业下。释第二五人章门即为五。此先释中阴灭人。何者是耶。即已离欲未及色界。于中即得阿罗汉果。又三。初明用业。二释中阴名。三明入灭。此初明用业中言二业者。业即散业。受生即上界定业。又舍欲界身下。第二释中阴名。在两生中间。故私谓。是于色界中阴而入涅槃。既不受正生故言利根。是中涅槃下。第三明入灭之心。言四种心者二解。一云前两是那含果空有二心。后两即罗汉果空有二心。一非学非无学者。即那含缘世谛心。二者学即那含缘真谛心。三无学即罗汉缘真谛心。四非学非无学即罗汉缘世谛心。以那含得灭即是罗汉果。就两故明之。二解云。此四句同就那含果上明之。一非学非无学即被导心。二学即缘真心。三无学即修旧心。四非学无学即失念心。有师云。此解不可。其见文云阿那含四心。应言那含自有此四心。前解当理。初二心是那含。后两心是罗汉。问既其二果共四心者。何得云那含四心。解云。今云那含四心者。此是带本为语。此中是释中灭人。只灭已是罗汉。又言。一是二非还应两解。若前解者。则言罗汉两心是涅槃。那含两心非涅槃。罗汉得无余极果所以是涅槃。那含未得无余。非极果故非涅槃。若后解则世谛两心是。真谛两心非。更须释之。次释第二受身涅槃又二。初正释。次论义。此初正释。即生灭之人生初禅灭。次论义。先问次答。可见。次释第三行灭。常修行者即是钝根。言三昧者。慧心静故作三昧名。次释第四不行灭。不待自勤然后得灭故是利也。次释第五上流人又二。初单就色界。次遍就上二界。此即初文。所言得第四禅已退生初禅者。解云。实无圣人得上界定。生上界已退生下者。有此言者。以曾悬修得上定已而退故生下。非身在上界而退。又言以道流故上生者即是方便非实烦恼受生。是四禅下中。第二遍上二界。从此分流生于两界。乐论义者即生尼吒。乐三昧者生不用处。问自有人。从于初禅即生尼吒即得入灭。复有人。生不用处方得入灭。有人。未至阿尼吒即灭。未至不用处即灭。此属何人。答云。此属见得信解两人。不名上流。凡四义相对。初据乐定乐慧。二明修五差不修五差。三明乐寂静乐论义。四修熏禅不修熏禅。此之四义还成两意。第三成第一乐智慧乐三昧。第四还成。前有五差无差之异。前三如文。于第四中所言熏者二解。一数师云两无漏心挟熏一有漏心。二者论师云。以慈悲心而熏此定。所以不释后两章门者。前六人本加现灭人。上章门已解现灭人竟。故今不释。前七人本加上行人。至无色处灭。上已兼释第五人竟。故不须解。迦叶白下。第三论义料简中灭。先问次答。问中有二。初问中灭既是利根。何不现灭即得罗汉。二问何故欲界有中色界则无。佛答为二。此答初问。以三义故故不现灭。一羸劣。二乏众缘。三喜作世俗忽务等事。余皆可见。初。如文。二乏众缘事出婆沙。彼云。天须菩提非今解空须菩提。如汝所问下。答第二问又二。初明缘别。次明根别。初缘别中又二。初明欲界多在缘。二明性勇健故色界中为无外诸苦所以不得。欲界既有外诸烦恼。以厌此故即修道品。名修为勇若依数解。上界全无初入道者。论师亦有同前云无。或云上界亦有初入。故普曜经云。八万诸天得法眼净。是则上界亦证初果。而有此文者。以信法行人初在方便。可得出观上生。故言得果。非元发始从凡至圣。次明根性勇健。次有三种下。明根不同如文。喻以[鱼*昔]鱼下。第四释行已复住。到彼岸者合第七人。又有四人。一罗汉。二支佛。三菩萨。四佛。前三皆分到。佛究竟到。如恒河中下。第三结譬又三。初正结譬。次明得失。三辨同异还成前意。初正结中又三。一通结七人。二更问答论义。三偏结到彼岸人。初文又两。初结七人。即见佛性人。次结七法。法即佛性。此初明七人悉皆不离佛性之水。有譬有合。是七众生下。第二明七法即佛性。一善。二不善。三方便。四解脱。五次第。六因。七果。前后可见。中间三者即婆沙三道。方便是似解。解脱是解脱道。次第是无阂道。故论文念处品云。如次无阂必生解脱。然此七法为佛性者。即有二意。一次第合上七人。二总合。次第合者。若善法即合第二人凡夫众生有少善根。不善者即合第一常没人。极重阐提无善可论。故言不善。方便道者。即是第三得住人。具四念处暖法二方便也。若解脱道即合第四观方之人。从顶法去至十六心是真解脱人。故名解脱道。次第道者即合第五观已行。从见谛道次入思惟得斯陀含。故云次第因者即是行已复住。未得罗汉始是那含故云因也。果者即是第七到彼岸人。罗汉中乘菩萨佛四人。二总合七人者。于前善恶两人故是河中常没及出已没。若因者即从得住至阿那含并皆是因。果者即罗汉等四人尽皆是果前方便道者尽是因位。迦叶菩萨言下。第二论义为二番问答。初问有二。前问涅槃无因那得名果。次问云何涅槃复名沙门果。佛答为二。先答初问。次答后问。此先答初问又二。先明七果。涅槃是远离果。次明二因。涅槃有了因。泛论亦得义说不生名为生因。其实是了。文云三解脱门能为烦恼作不生生因者。令烦恼不生而善法得生。即是义说三解脱了因而为生因。而复能为涅槃作了因。此即正义。如汝所问下。答其后问具于三义。一断乏。二乐静。三上人。迦叶言下。第二番问答。初问者更论前意。佛答云翻那即道。沙门名乏。断余乏。余道名八正道。即两非意。阿罗汉人下。第三偏结到彼岸四人又二。前结罗汉支佛。次结菩萨佛。初文者。问支佛是果属到彼岸。其向属何所摄答前既云那含向。属第五观已即行。本取住为第六。向中犹行那不属第五行人。亦是本果为第七人。向犹是因。所以属第六行已复住。问本用得果为第七人。菩萨未得果。云何是第七人。答经中解云。何故为菩萨以行六波罗蜜。波罗蜜者翻度彼岸。又十地是十波罗蜜。云何非度彼岸人。今谓此答未遣难。别有意也(云云)。是七众生不修身下。第二明得失又三。初更结中道不定。次正明得失。三总结大宗。初文又四。此第一明没人。言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者。四种果人正是能修。云何不能。解云。初皆不修。后时佛菩萨修故得到彼岸。阐提不能修。即不到彼岸。佛性亦有亦无。得此亦有亦无。即是两破(云云)。今谓不应作此解。七人初皆未修。未修之时非是第七人。修已方名第七人。经文现云七人皆不能修。云何言初初非第七人。今明此是以别破通。故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此中以通涅槃为河。明文在此不须致惑。是七人中下。第二明出人。若有说言下。第三明偏执不可。是七种人下。第四正明中道不定。或一人具七则始终为语。初虽作恶后渐修行。成第二三及以第七。或七人各一则当分为言。若人心口下。第二正明得失又二。初单明失。次双明得失。初又二。先就三法明失。次结于失。初为三。初就阐提。次就圣道。三就佛性。定皆不可。是故我于契经下。第二结失义又四。初倡二人能谤。若信心下。第二倡信慧互无。不信之人下。第三结皆是谤。是故我说下。第四结互无。若有说言下。第二双明得失又二。先就阐提成佛不成佛。次就众生有佛性无佛性。各有三句。初三者前两是谤。后一不谤。何故尔各据一边取有取无。故两句成谤。若以从容中道之解。故一句不谤。有人云。阐提不舍恶心即得成佛。是谤义。复言阐提只即此身不得成佛。于异身中乃得成佛。复是谤义。有人云。阐提改恶修善。善心相续不断。即非谤义。佛性义亦尔。有人云。众生有佛性。身中已有相好常乐具足。断惑即得者。亦是谤义。若言众生全无佛性亦名为谤。今时有说。当果佛性则堕此中。后之三句。初二是谤后一不谤如文。夫佛性者不名下。第三总结大宗又四。一明佛性之理。未得菩提下。二明约法因中说果。三引证明如来或因中说果果中说因。是名如来下。四结随自意语。迦叶菩萨言下。第三明异同又三。初明佛性同虚空。次明异虚空。三破外道执虚空佛性。言同异者。肇云。为好同者说同。虽同而异。为好异者说异。虽异而同。前明佛性有同虚空不同虚空。此乃法王正典有同不同破外道。虚空者此乃破世性眼所见之虚空。初明同义。先问次答。答中有三。先明佛性同虚空非三世摄。次明同虚空非内非外。三明同虚空无挂阂。初文广明三世相待。是无故不得有三世。三世既无。虚空即不为三世所摄。文云虚空无故非三世摄。其相如何。空只是无无即是常。佛性是有而复是常。故三世所不摄。虚空是无而常。亦非世摄。问若尔即应佛性是有不为世摄。何因云常非三世耶。解云。佛性不全有故不云有。又虚空无故非内外下。第二佛性同空非内非外。如世间中下。第三佛性同虚空无挂阂。不复细开。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