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久美多杰堪布:《入菩萨行》 第四品 不放逸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7日
来源:   作者:久美多杰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久美多杰堪布:《入菩萨行》 第四品 不放逸

 

  《入菩萨行》是大乘佛法的精要,佛法有很多种分类。但大类分为小乘和大乘两二种,大乘又分「显宗」和「密宗」。学习「密宗」必须要有「显宗」的基础,不要认为西藏只有「密」而已,藏传佛教从小乘、大乘到金刚乘有圆满的传承及教育。汉地密宗自传入日本后在汉地已经失传,所以金刚乘目前只在西藏有完整的保存。小乘和显宗、密宗要合修,不要傲慢的认为「小乘是不好的、是下阶层的」,对佛法存在好、坏、高、下的分别心是错误的观念。这表示我们对「法」了解不够所以谤法。

  人有利钝,法无差别。因为环境、时代、修行者的根器。有时候小乘比大乘、金刚乘还要适切。我们现在正在学习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重点在那里区分两方面说,一是心态上,二是行为上。

  心态上,我们要对天下众生发出广阔的菩提心,众生的心都是狭窄、自私自利的。从无始以来我们都在利益自己,但,到目前为止却都没有真正利益到自己。我们仍然处于烦恼、痛苦的轮回之中。我们要改变方式「用广阔的心来利益众生」。这是利益自己最好的方式。

  释迦牟尼佛想要利益天下所有的众生,他成佛了,我们要学他发广大的菩提心,要利益一切众生,菩提心的利益在第一品已经讲解得很清楚。

  行为上,菩萨该做些什么呢?-->「六度」「四摄」

  「六度」1布施波罗蜜多 2持戒波罗蜜多 3忍辱波罗蜜多 4精进波罗蜜多 5静虑波罗蜜多 6智慧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布施波罗蜜多」「布施到彼岸」并不是要布施到天下没有一个贫穷的众生的意思。从无始以来有无量诸佛来到这世间,但还是有很多人生活在穷困之中。这并不是他们没有做到布施度,而是众生福报不足。

  「布施波罗蜜多」真正含意,是要我们放下对财物、身体、善业执著、吝啬的心。同样「持戒波罗蜜多」,持戒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不被「贪嗔痴、嫉妒、傲慢」所控制。

  * 小乘、大乘和金刚乘的戒律不同。

  * 小乘的戒律是远离「贪、嗔、痴、嫉妒、傲慢」的方式。

  * 大乘则偶尔利用「它」。

  * 金刚乘是完完全全的利用「它」。

  * 不但不被「烦恼」控制,而且要控制「烦恼」。

  * 享受「烦恼」,让「烦恼」成为成佛的道路。

  学习的方式完全不同,表面上有很多冲突。佛法的重点在「心」,「行为」则只是方便法而已。

  「修行」和「修心」是有差别的。「修行」是藉着修改行为,慢慢间接改变处世的心态。假如我们认为修改行为是究竟的佛法,佛法可能因此而消失。譬如:我们一直习惯于汉人的佛像、坛城的式样、出家众的僧服、礼拜的方式等等之类,之后再看到泰国、缅甸、西藏、尼泊尔...他们佛像、坛城、僧服、礼拜的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时,你是不是会怀疑信仰的佛法是否相同?

  不是这样,这只是外相!

  时代会改变,说不定再过几十年,我们的一切外相也会改变成新新人类的模式,包括我们的文化、讲话的方式一直在改变当中。外在行为固然会改变,重点是「修心」!我们的心一直被贪、嗔、痴干扰,有着种种的烦恼和痛苦,应如何消除烦恼痛苦呢?我们所说的「改革心灵」和世间所说的「心灵改革」完全不同,「改革心灵」是改变思想,对万事万物的看待见地不同,更进一步来说,进入空性「心」的本质、去观察心有颜色?心有形状?心从那里来?心住在那里?心去了那里?...等等。

  了解心的本质这是佛法的究竟

  心理学家、哲学家们只是在「心的思想」上做研究而已,而没有真正去研究「心的本质」,我们佛法讲授慢慢会进入研究「心」本身是什么?而不是研究学习「心在想什么?」,这就是「哲学与佛法的差异」。

  寂天菩萨本身是一位苦修者,所以对于钱财的布施没有多加解释。

  * 「第一品」到「第三品」对「布施」已经详细的讲解完毕了。

  * 现在开始讲授「持戒」的第四品「不放逸」、第五品的「护正知」。

  * 「第六品」到「第九品」是讲解六度后面的四种。

  * 《入菩萨行》对六度都有详细的讲解。

  今晚要讲解「不放逸品」,什么叫「不放逸」?

  不放逸是「非常谨慎的选择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讲授怎样去修持戒律,是守戒的方法,不是戒条数目。

  「不放逸」非常重要,如果你放逸的话就比较容易破戒,没有戒律就没有禅定和智慧,怎么说?因为当你没办法保护你自己的时候,你的智慧、功德就完全无法累积。

  譬如说:假如我们现在肚子吃不饱,还会去做些享受的事情吗?会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或把房子盖得很庄严很豪华吗?不会吧!会先想如何把肚子填饱,肚子填饱之后再想其他的。

  所以先清净守持戒律,然后禅定、智慧才会产生,经上说「持戒就好像大地一样」,万物依靠大地而生长,我们所有的知识、智慧、善业都要依靠持戒而产生,持戒是非常重要的;要如何善巧的守持戒律呢?今晚要学习不放逸的方法。

  一、略说不放逸

  1.佛子既如是 坚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 莫违诸学处

  【讲解】身为佛子的菩萨,既然已经这样的坚定地受持愿、行菩提心,就应该经常努力不懈,千万不要违越(违背)「六度」「四摄」等菩萨学处。

  「四摄」是:

  1.布施摄 --> 用善巧的方式布施众生。

  2.爱语摄 --> 说好话,不讲粗言恶语。

  3.利行摄 --> 让他做对他有利益的事情。

  4.同事摄 --> 教他做的事,自己也要一齐做。

  四摄的主要目的

  并不是在于吸引信众,扩大团体。一个菩萨只是做「对于众生有利益的事情」而已,如果渗杂别的用心,就是世间法,不是真正佛法。

  二、广说不放逸        (一)慎持菩提心

  (1)不应舍菩提心之因

  2.遇事不慎思 率尔未经意 虽已誓成办 后宜思舍否

  3.诸佛及佛子 大慧所观察 吾亦屡思择 云何舍誓戒

  【讲解】一件事情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或者毫不考虑就轻率地答应去承办,那么那件事情是否该做,当然值得考虑。

  不过,发心受持菩萨戒的情形就不同了,第一品讲过「多劫佛深思,见此最饶益」因为曾以广大智慧作深入观察的诸佛菩萨,都认为受持菩提心是最有利益的;而我自己也是一再考虑才建立发誓受持菩萨戒,既然誓戒对我有益为什么要舍弃呢?

  (2)舍菩提心过患    (2.1)堕恶趣

  4.若誓利众生 而不勤践履 则为欺有情 来生何所似

  5.意若思布施 微少凡常物 因悭未施与 经说堕饿鬼

  6.况请众生赴 无上安乐宴 后反欺众生 云何生善趣

  【讲解】如果有人发誓要为众生而修道成佛,可是却不肯努力实践,那不就等于欺骗了所有的众生吗?这种后果会使人投生何等的恶趣!如果一个人曾经想作布施,后来却因为吝啬而没有施舍出去,尽管想要布施的东西根本微不足道!

  经上说:「这人将会堕落饿鬼道。」何况我们初发心时曾经诚恳的邀请众生前来享受无上菩提及人天的安乐飨宴,后来却出尔反尔欺骗了众生,那么这种人怎能投生到善趣呢?

  7.有人舍觉心 却办解脱果 彼业不可思 知唯一切智

  【讲解】舍利子曾经行菩萨道,有一世他身为「宾那斯」的国王时,曾利益过十万众生。这时有一个饿鬼变幻成婆罗门向他乞求右手(一说是眼睛),舍利子用左手砍断右手,然后用左手拿给他,可是乞手的人却生气的说:「你用左手拿给我是非常不恭敬的行为,我不接受。」舍利子感叹道:「众生怎么那么难渡!我已经布施自己宝贵的手,他还不满足,还要生气。」因此,失去信心而放弃了菩提心。

  舍利子曾经舍弃菩提心,不是也成办了解脱的四果圣位吗?

  「四果圣位」是小乘的四种果位名称

  1.初果「入流」已见真空之理,而知「无我亦无我所」。2.二果「一返」3.三果「不返」4.四果「阿罗汉」。

  「舍利子」舍弃菩提心,为什么还是能成办四果圣位呢?

  一说:「舍利子虽舍弃世俗菩提心,但他并未舍弃胜义菩提心。所以解脱。」他理解空性的原故,所以他不堕入三恶趣。

  一说:「已经体解空性的修行者,怎么会放弃世俗菩提心」,因为理解空性的修行者已经无「得」「失」之别,怎么会失坏呢?没错,所以因缘法则深奥难测,就如同绚烂多彩孔雀的羽毛,各种颜色是什么因缘而形成的,只有佛才清楚,所以寂天菩萨说:这不用我们伤脑筋的。

  (2.2)损他利

  8.菩萨戒堕中 此罪最严重 因彼心若生 众生利将损

  9.虽仅一刹那 障碍他人德 因损有情利 恶趣报无边

  10.毁一有情乐 自身且遭损 况毁尽空际 有情众安乐

  【讲解】

  * 在菩萨律仪的罪堕中,「舍弃菩提心」的罪堕是最严重的。

  * 因为一旦生起这种唯求自利的心态,一切众生的利益将会损减。

  * 同样,如果有人障碍了菩萨的福德善行,虽然只是短短一刹那的时间,但因间接亏损了有情的利益。

  * 所以他在恶趣受报的次数将难以估计。

  * 再者,如果只损坏一个有情生命的安乐,就会使自己遭受不好的报应。

  * 何况是舍弃菩提心、会毁坏浩瀚虚空际中无量有情众生的安乐?

  (2.3)迟登地

  11.故杂罪堕力 菩提心力者 升沉轮回故 登地久蹉跎

  【讲解】因此「时发时舍」菩提心的菩萨,既犯罪堕又具菩提心力,由于间杂着这两种互相抵制的力量,所以必须在轮回中耽搁很久才能登地。登地的「地」是菩萨的果位,初地、二地...十地菩萨;这里「登地」是指初地菩萨。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