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刚晓法师: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九颂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来源:   作者:刚晓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刚晓法师: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九颂

 

  弹咤迦等空

 

  云何由仙忿

 

  意罚为大罪

 

  此复云何成

 

  这第十九颂,在魏本上是这么说的:

 

  经说檀拿迦,迦陆摩灯国,仙人嗔故空,是故心业重。

 

  这个颂语呢,是世亲又举了几个例子,以来证明干事情并不需要动手。

 

  第一个例子:弹咤迦林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弹咤迦城邦,弹咤迦是什么意思呢?真谛法师是译作了檀陀柯,用汉语说就是“治罚”,就是治罚罪人的地方,在咱现在就叫刑场,就是清朝时的菜市口,反正就是杀人的地方。这个弹咤迦城邦本是个极其繁华的地方,后来这个城邦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是这么个缘故。有一个仙人,名叫摩登伽,摩登伽是什么意思呢?正翻应该是“有志”,若按意译则应该是憍逸、恶作业,摩登伽是贱种的通称。《楞严经》上有个摩登伽女。现在的摩登就是时髦,就是领导新潮流。仙人为什么叫摩登伽呢?一个是谦虚,这里大家不要把摩登伽理解成贱种的本意,要理解成引申意:你们所有人都好,都比我强,世上只有我最贱;还有,这个仙人很有志气,立下大愿,所以叫摩登伽。这摩登伽仙人在山中修行,他娶了一位极为美丽的婆罗门女为妻,妻子每天到山中给仙人送饭吃。有一天,弹咤迦城的城主到山中游玩,碰见了摩登伽仙人的妻子,惊呆了:真乃天女也。以前的城邦国家,很小很小,城主就相当于是小国王。按中国的说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当国王的人,没有品德好的,人品都是下贱得很,品德好的当不了国王,即使你本来品德不错,但只要你一当国王,品德自然就变坏了。就象现在的坏官一样,你若本来就是流氓,那么,你当不了官,组织考察那一关你就过不去,当你当了官之后,自然就成了流氓。弹咤迦城主这时就耍起了流氓,说道,修道的仙人,是要离欲的,离欲就是降伏一切欲念、欲望,要妻子干什么?这是城主给自己耍流氓找到的借口。弹咤迦城主把仙人的妻子强抢了回去。仙人到该吃饭的时候了,不见妻子来送饭,就找人打听,有人就告诉了摩登伽仙人,说你的妻子被弹咤迦城主给抢走了,摩登伽仙人跑到弹咤迦城,找到城主,与城主理论。想来古时候的国王之类,威风可真是不及现在人,现在你别说去见国王,见一个屁市长,甚至县长,身边就有狗腿子挡住使你见不着。弹咤迦城的城主任摩登伽仙人怎么说也不肯放还他的妻子。摩登伽仙人极其愤怒,以神通力告诉妻子,说你晚上就念我的名号,一直念下去,今晚我要毁了弹咤迦城。真的,晚上时,摩登伽仙人运用神通意念,使得天上下起了石头雨,天上下石头,肉人哪里能经得起石头砸,都成了肉饼,只有摩登伽仙人的妻子因为念仙人的名字而没有被砸住。就这样,好端端一个繁华的弹咤迦城邦,至今竟变成了荒僻的山林。你看,杀人是不是不需要动手只要动意念就行了~~

 

  第二个例子:末蹬伽林的故事。以前,这是讲故事的老套,很久很久以前,以前到什么时候,你就不要追究了,为什么不要追究了呢?时间、地点是要素,但时间不让追究,实际就是告诉你,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并不是真事儿。以前有个末蹬伽城,在城邦外的山林中,有一个仙人在修习禅定。为什么修行人都居住在城外不远的地方呢?因为以前的修道人都是不自己作饭,是托钵乞食,若距离人群太近,受干扰,若太远,乞食走太远的路,浪费修道的时间,所以当时的修道人一般都居在城外,或距人不甚远的地方。以前的环境问题不象现在这样突出,在距离人群不远的地方就是成片的树林,修道人一般都在林中修行。这末蹬伽城外的这个仙人呢,长的极其丑陋,三分象人倒有七分象鬼,但你别看这个仙人长的样子不咋样儿,可是却有神通,门道儿还不得了呢~~当时的末蹬伽城中,有一个妓女,末蹬伽城主呢,与这个妓女关系很好,就象宋徽宗与李师师的关系一样。可是这一回,这个妓女却触怒了城主,你想,你一个妓女,城主还不是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吗?你顺着我了我就宠着你,你使性子你就给我滚蛋。城主一发火,这妓女就倒了霉,她凄凄苦苦的来到城外,妓女到这树林中,大概是想要上吊吧。妓女刚好碰见了这个丑陋的仙人,人要是心里不痛快会看什么都不顺眼的。这个妓女一看见丑仙人,就想:我说今天咋这么倒霉,原来是因为你这个丑家伙的缘故。这算什么混帐逻辑,可也不能与这个妓女一般见识,因为这个妓女现在心里不痛快。这个妓女转而一想:我被城主赶出来是倒霉,这个家伙长这么丑也是倒霉,我的倒霉若转送给这个倒霉的家伙,我自己不就不倒霉了吗?反正这个倒霉的家伙已经够倒霉了,也不在乎再多这一点儿倒霉。真是天下最狠毒,莫过妇人心。这个妓女就拿尿浇在了丑仙人的头上。仙人忍受了下来。巧极了,妓女刚把尿浇到仙人的头上,末蹬伽城主派的人来找这个妓女了。原来城主发过脾气以后,后悔了,说,我是因为朝事不顺心心情不好,但这与女人有什么关系呢,我怎么能一时冲动赶走了她呢?拿女人出气儿算哪门子英雄豪杰?就派人找这个妓女。城主与妓女关系和好如初。妓女以为真的是把自己的倒霉转送给丑仙人的缘故。不久,有一个国师,遇上了不如意事儿,这个妓女告诉他,说在末蹬伽城外的山林中,有个丑人,你只要用尿浇到他的头上,你的倒霉就送给他了,你就转运了。国师也是迷了心窍,竟然听信了这个妓女的话,真的跑到城外山林中找到丑仙人,妓女是一个小女子,不懂那是修行人,难道你堂堂的国师也不懂吗?国师也拿了些尿浇到了丑仙人的头上,巧的是,不久国师果然不如意事儿过去了,对于国师浇尿,丑仙人也是忍受了。后来,末蹬伽城传开了:若谁有什么倒霉的事儿,只要用尿去浇在城外山林中的那个丑仙人的头上,就可以转运了。甚至连城主要出征,也要先用尿去浇在城外丑仙人的头上,不管谁有任何不称心的事儿,就用尿去浇丑仙人。次数多了,丑仙人终于发怒了:可恶,末蹬伽城的人欺我太甚。修行人呢,要么就不发脾气,可要是一发起脾气来,那就不得了。这个丑仙人发脾气了,一发脾气,就以意念力用起神通,天上下起石头雨,须臾之间,那个繁华的末蹬伽城邦,竟变成了一片废墟,后来成了山林。

 

  第三个例子:羯陵迦林的故事。羯陵迦是“和雅”。以前在羯陵迦林这个地方,有个仙人,也是叫摩登伽,他出身于旃陀罗,旃陀罗是首陀罗阶级中的最下位者。首陀罗就是四阶级中的最下贱的阶级了,而旃陀罗是首陀罗阶级中的最下位,这是下贱中的下贱。有一天,有好事者对摩登伽仙人说,你应该生个儿子,你的儿子命中注定将来是要成国师的。这个摩登伽仙人呢,听了这话,就动心了。摩登伽仙人于是跑到城主那儿,向城主要求,说你把你的女儿嫁给我,将来生个儿子可以当国师。这个摩登伽仙人根本就 没有掂量掂量自己,你说你是旃陀罗呀~~不自量力!城主气得要死,因为按当时的习俗,下贱阶级与高贵阶级是必须划清界限的,不可越雷池一步,不然的话,就要杀头。摩登伽仙人向城主的女儿 求亲,这简直是对城主莫大的污辱。但城主毕竟是城主,不好意思在臣下面前失态,故意用盛气凌人的态势来掩饰内心的怒气,说,你是旃陀罗,下贱中的下贱,我是刹帝利,这根本就不一个阶层,你提这要求岂不是笑话,荒唐得很,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在《三国演义》上,关羽盛气凌人地对吴使说:我虎女焉可嫁犬子。现在城主就是这么个神气对摩登伽仙人说话的。关羽的盛气凌人使得自己丢了小命儿,城主这么个神气也得不到好儿。

 

  往下说。城主拒绝了摩登伽仙人,而且羞辱了他,但仙人为了“爱情”,脸皮儿厚得很--他不在乎城主的羞辱,还是不停地要求。城主的女儿被仙人的执着感动了,“恋爱”中的男女不都是这样吗?大家看没看过《铁达尼号》,我是看的光盘,大家看,恋爱是不是使人变得容貌靓丽但头脑傻了~~城主的女儿就对父母说,虽然摩登伽仙人是旃陀罗,但毕竟是仙人,人品还是挺好的,城主说什么也不同意。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完全不顾礼法,按当时的习俗,刹帝利阶层怎么能够与下贱种成婚?城主的女儿呢,冲破“封建”礼法,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私奔。在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初,在我们国家的农村,私奔现象非常严重,我记得当时曾经有过一个电影,就叫《私奔》。城主的女儿与仙人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城主各方寻找,终于抓住了摩登伽仙人夫妇,按照习俗,把他们俩一同绑起来,扔在了河中。摩登伽仙人真是胆大妄为,竟然威胁河神,让河神把绑他们的绳子割断,这样摩登伽仙人夫妇没死了。摩登伽仙人心中不平,想,不管怎么着,我与你女儿已经结成了事实上的夫妻,你就是我的老泰山,你恨我没关系,你女儿的面子也不看了,要我们的命!若不是我有手段,还不死了?你要我的命,我还要你的命呢!摩登伽仙人就用意念神通力,使天上下起了石头,把繁华的羯陵迦城邦,变成了废墟。因为没有人了,后来这个地方就也成了一片山林。

 

  接着呢,世亲还举出《中阿含经》中的事儿: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尼犍子,就是耆那派,有一个耆那派的修学者,叫阇提弗多罗,这阇提弗多罗有个弟子,名叫长热。有一天,长热碰见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问长热:“关于身、口、意三业,你的老师教你是哪一业最重?”长热说:“身业最重,其次是口业,再其次是意业,我老师就是这么教的。你又怎么向你的学僧教的呢?”释迦牟尼说:“我给他们说意业最重,身业、口业相对来说就比较轻了。”长热回去后,把与释迦牟尼的对话向老师阇提弗多罗说了。阇提弗多罗赞叹长热说:“不错不错,你告诉身业最重,其次是口业,再其次是意业,这就对了,你能领受我的教法。你现在再去找释迦牟尼,去破他的言教,使他信奉我们耆那教。”在阿含经上,阇提弗多罗是称瞿昙而不称释迦牟尼。阇提弗多罗是想,自己不出面,弟子出面若把瞿昙辩输了,就更有面子了。可他没想到,长热心里想,那释迦牟尼是好对付的~~我哪里是人家的对手。长热一直拖拖拖的,就是不去找释迦牟尼辩论。阇提弗多罗身边,有个邬波离长者,他自告奋勇去找佛辩论。长热劝他别去,说释迦牟尼“辩才过人无量,兼有幻术,能转人心,无量众生为其弟子,宁可降伏?”阇提弗多罗说:“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听长热的话,让邬波离长者去找释迦牟尼。当时释迦牟尼在眉稀罗国。邬波离长者找到释迦牟尼,说,三业之中明明以身业最重,次为口业,最后是意业,你怎么说意业最重?邬波离长者的立论有没有错呢?我们看现在社会上的法律,我只有杀了人才枪毙我,如果我只是有了杀人的念头,并没有付诸现实,你能枪毙我吗?不能的!姜昆相声中,他掉到老虎洞中,上边一个姑娘出主意让大伙儿解下皮带把姜昆拉上来,姜昆说:她在上边儿看不见我个头儿大小,估计我的婚姻大事就此成了。唐杰忠笑他:到这时候了你还动歪心眼儿。姜昆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我都这样儿了,只不过动动心眼儿,你这老头儿给我较什么真儿呢?大家看,动动心眼儿算什么?可佛说动心眼儿--动心眼儿就是意业最重,怎么理解呢?我们看释迦牟尼怎么说。佛反问邬波离长者:“假如说有人行杀生恶业,要把眉稀罗国的人统统杀死,要多少时日才得做完这件事儿?”眉稀罗国虽然不大,毕竟它只是一个城邦国家,但是要想走遍眉稀罗国,《中阿含经》上说也得五日。邬波离回答:“厉害的人,七日就可以杀完眉稀罗国的人,次一等的或十日,或一个月才行。”佛陀又问:“假如有个仙人,用意念神通力,几日可以杀尽眉稀罗国的人呢?”邬波离长者说:“哪能用了几天~~只一会儿就可以了。”佛接着问:“有人在一百日内,或者两百日内,要么三百日内,一直布施,有人呢只是入四禅八定,也没入一百日、两百日、三百日,哪个功德更为殊胜?有人经常持戒,有人只是入无漏观不久,哪个更为殊胜?”邬波离长者回答:“那当然是入四禅八定和入无漏观的功德更为殊胜。”于是佛对邬波离长者说:“既然如此,你说意业重呢还是身业重?”邬波离长者无话可说,当时的辩论是输方或砍脑袋,或皈依胜方的,于是邬波离长者就皈依了释迦牟尼,后得证果。

 

  注意:这里可能有人会误解,意业怎么可能比身业还重呢?若真这样的话,甲动手杀了A,乙只是太恨A了,想,我恨不得去杀了A,难道乙比甲的罪还重?如果说真的乙比甲的罪还重,为什么枪毙甲而不枪毙乙?

 

  这是这么回事儿,乙只有意业,而甲除了意业,还有身业--动手杀了A,那么,甲就是有两项罪,而乙只有一项罪,所以枪毙甲而不枪毙乙!所以,虽然枪毙了甲没枪毙乙,但不能拿这来证明身业大于意业。

 

  世亲说完以上的故事后反问道:“若不是被杀者心识转变做增上缘,令有情致死,那么为什么佛说三业之中意业最重?并且问邬波离长者,你可曾听说过弹咤迦林、末蹬伽林、羯陵伽林之所以变成空旷闲寂的山林的缘故?而邬波离长者也回答,我知道那是因为仙人用意念力惩罚人民所致?”从此可知,由对方心识转变增上力--即做增上缘--令对方死去,而不是非动手杀不可。而邬波离长者,邬波离长者本来可是个外道,邬波离长者最后也承认弹咤迦林等的事故,是因为仙人用意念神通力,意念神通力的惩罚就是“意罚”,意罚是三界恶业之中,最严重的。这也更能说明,不必非得有实在的牛羊、刀子等境界,才能做成杀生的事儿。

 

  外人又问了:弹咤迦林等的杀业,也可能是因为仙人有修行,鬼神们敬重仙人,替仙人杀尽城中的人,这种可能性你世亲也不能够排除吧~~这一个呢,大家若懂因明会好些,一个事物现在是这么个样子,所有使它成为这个样子的可能,统统不能排除。世亲说:不对,你们看经得会看,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儿。这种可能性绝对没有。佛陀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成立意业最重,意业超过身业与口业这一部分。若是因为神鬼替仙人杀人,则佛陀说这部经就没意义了。

 

  我们现在看,在佛教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护法神帮助做事,其实这儿就是说,所谓的护法神也是假立的。在皈依三宝时,师父就会告诉你,你虽然皈依的是三宝,但正皈依是皈依法,“三宝法为体”。所谓护法神,护的是“法”,可不是人。

 

  这里我们插一点儿闲话:就是前边儿的故事,以上的故事呢,现在人看来会觉得很荒唐,说,你世亲要论证你的观点,可是你却拿神话故事来做证据。这是时代的不同。上古的时候,人们都认为这是真事儿,比如,古代的中国人都认为月亮里有小白兔、有嫦娥,谁认为荒唐呢?这嫦娥奔月也是神话传说。上古的印度也有人家的神话传说,人家也认为是真的。“神话传说”只是现代人的说法,古人不这么说的!释迦牟尼在讲阿含经时用了这传说,现在世亲也用了这传说。到了今天,我还用这传说来给大家讲~~不行了!你们一定不服气!你们若还服气那才麻烦呢。其实在以前人的文章中,常有这样的事儿,比如《庄子》,中间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有谁会去追究这寓言故事是否真实呢?据说,在文革批林批孔时,有人把《庄子》中记的孔子当作了历史上的孔子,这是非正常时期人们的胡闹,不算。还有西方人也这样,比如西方逻辑中的悖论,都是他们自己编一个故事,把人类搞得睡不着觉。这是人类的共性。佛教的禅宗更是这样。这些都是讲明一个道理,大家千万别追究事实是否真实。你们现在只记住,四缘具足事情就可以成就就够了。若举例子还不如举文革、举战争、举判死刑等这些事儿。

 

  下面我们还是记几句话:若说有识无身不能造业的话,那么,弹咤迦城、末蹬伽城、羯陵迦城,为什么因仙人的愤怒,就变成了废墟?若说有识无身不能造业,那么,佛为什么说意业最重?

 

  我们知道,不管造善造恶,都要先经过意识的发动,然后才轮到身、口,“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杜甫的诗吧?意是罪魁祸首,我们只要牢牢地控制住了意识,则身、口就不能动了。所以在赏罚方面,意的赏罚也是最重的。

 

  下面呢?外人又来抓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心智,说,假如说惟有内识而没有外境,那么他心智是怎么回事儿?假如说我有他心智,那么我就知道你某甲现在在想什么,可是你世亲却说根本没有某甲,这岂不怪哉?

 

  我们来看世亲,他把头一仰:你拿他心智有什么用?有它没它都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这时外人可是极尽了小心,虽然世亲把头仰得高高的,但外人还是谨慎地说明:假如说我有他心智还不能知道你某甲现在在想什么,那么我的他心智根本就不是他心智;假如说我有了他心智,我知道现在你某甲心里在想什么,那么你世亲的理论就不成立。世亲说:不对不对,我还没成佛,我有他心智,我可以知道你某甲现在心里想的什么,心里想什么那只是心法,我从来都是既承认自己的心识,又承认别人的心识。而且,我知道你某甲心里想什么,那只是以彼心为本质,自变影像而认识,所以,并不违背我的理论。这句话大家是不是懂了?不懂~~是这样的,我也不作什么详细说明,只告诉你们:心法也是有为法,虚幻不实,“以本心为本质,自变影像而认识”只是以虚幻模拟虚幻。接着,世亲说了第二十个颂语:

 

返回目录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