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如石法师译解: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译注 译注说明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8日
来源:   作者:如石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如石法师译解: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译注 译注说明

 

  译注说明

  一、本书翻译《入行》(Byang chub sems dpa’i spyod pa la ’jug pa)所参考之藏文原本,共有以下三种:

  1.德格版西藏大藏经,dBu-ma,La,lb1~40a7(Vol.10,University of Tokyo,Tokyo,1978)。

  2.印度,Dharamsala,文化印刷局,未注明出版年代。

  3.Bodhicaryavatara.edited by Nidhushedhara Bhattacharya,The Asiatic Society,calcutta,1960.

  以上三个版本中,第三种是梵藏对勘本。此书版面整齐美观,不过错误很多,宜慎用。

  二、藏译《入行》只有品名,没有科判。然而不列科判,一般人恐怕不易看出各品的思想脉络,顶多只能读懂片断的颂文。因此,笔者特地把贾曹杰《佛子正道》中的科判补译进去。不过,贾曹杰的科判太过精细,如果全部引入,反而易使颂文显得支离破碎;因此,译者只采取较主要的科判。当然,有少数地方也参照其他注释作了权宜的调整。

  三、藏译《入行》的颂文,每句音节多寡不一;大部分是每句七个音节,其次是九个,偶尔也出现每句十一、十三、十五和十七音节的情形。为了顾及本译文版面的整齐美观起见,除初品前面几颂以外,其余全部改成五字一句的形式。

  四、依照传统文言文的译法,既可保留偈颂的整齐形式,又便于背诵,优点不少。不过,由于传统译法每句较原文少了两个音节,有些句子在达意上就出现了困难。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所以笔者另外旁加语体译。这样,既可克服达意的困难,又能弹性加入其他注疏的一些解释,使颂文更容易了解。原则上,语体译也是每颂四句,与左边的偈颂相互对应;但因受到版面的限制,每句最多只允许十八个字的解释。因此,有些地方仍不免有捉襟见肘之感。如果遇上这种情形,只好额外增加一句补充说明。

  五、进行翻译时,首先采用直译的方式译出颂文。其次参考贾曹杰等注释和外语译本,用语体文重译一回,尽可能把颂意完整而连贯地表达出来。然后参照语体译文,回头调整偈颂的用词。最后,再综合益友的建议,重新作一番润饰。整体而言,这部译作比较偏向意译。像《入行》这样感人的宗教文学作品,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处理,虽然比较简单省事,但充其量只能译出一部没人想读的死文献。这样,《入行》醒世励志的宗教功能岂不是又丧失殆尽了?因此,译者选择意译。

   六、《入行》根源于《学集》,脱胎自《学集》,对读二者,正好相得益彰。因此,本书把注释的重点放在标明《入行》某偈出于《学集》某品某页上。遗憾的是,汉译《学集》译文欠佳,很难正确了解其中的义理;有些地方甚至仅能大略看出《入行》与《学集》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已。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