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一讲 业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7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一讲 业

 

  我们在《阿毗达摩讲要》的《上集》和《中集》里,已经讲了概念法、色法、心所法与心法,以及心的运作,也就是通常说的看、听、嗅、尝、触、想这些心路是如何运作的,心又是怎样认知对象等问题。这些构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命,包括了身心现象,也就是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在“阿毗达摩”中称为色法与名法。

  佛陀宣讲的所有法都紧扣着生命。在《下集》里,我们将继续探讨生命现象里的一个新内容——生死现象。我们将探讨生命是如何产生、如何运作及运作规律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我们可否决定、左右自己的未来?在死与生之间、生命以及生命的运作是否存在规律等等。在此之后,将讲缘起(十二支缘起),最后再简单地讲涅槃以及证悟涅槃的方法。

  这次“阿毗达摩”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离心路”

  (vãthimutta)的死生法则,离心路主要探讨的是生命以及死生的环节。在探讨离心路之前,先来谈一谈生命的形成方式。

  一、四类结生

  有四类结生:

  1.恶趣结生(apà ya-pañisandhi)

  Apà ya 是恶趣,或者没有快乐的地方。pañisandhi 是结生或生命的投生方式。一个生命投生到苦界、恶趣,这类结生称为“恶趣结生”。

  2.欲善趣结生(kà masugati-pañisandhi)Kà ma 是欲望,在此特指欲界;sugati 是善趣。

  3.色界结生(rå pà vacara-pañisandhi)

  4.无色界结生(arå pà vacara-pañisandhi)

  二、十九种结生心

  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其中,欲界又可以分为两大类:恶趣与善趣。“恶趣”一般有三类,即地狱、畜生、鬼。三恶趣通常再加上阿苏罗(asura)成为四恶趣。“善趣”包括人界和六欲界天。色界与无色界只是纯善而没有不善。

  这四类结生都和结生心有关。在学习心的作用时,曾经讲过有一种心称为“结生心”(pañisandhi-citta),它是一期生命中的第一个心,例如我们今生投生为人,我们生命的第一个心就是结生心。换言之,与精卵结合同时生起的心叫做结生心,它标志着一期生命的开始。因为结生心是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它本身不会造业,所以结生心属于果报心。

  结生心有十九种,它们是:

  一、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恶趣结生

  由于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属于不善的果报,所以只会造成恶趣的结生。恶趣的有情多种多样,有极苦的地狱类;也有小至蚊蚁蠕虫,大至鲸鱼的畜生类;还有各种鬼类。尽管有些鬼很有福报,也有些鬼像天人一样漂亮,但只要它们是鬼类,就必定是恶趣结生。

  由于所有恶趣众生都是由不善果报带来的投生,故此,不管恶趣众生的种类有多少,它们的结生心都属于同一种心——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

  二、舍俱善果报推度心——欲善趣无因结生

  舍俱善果报推度心的结生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为人或者低等的天人,而成为欲界无因结生者。如果投生为人,他可能是先天性眼盲、耳聋、哑巴,或者是其他的残疾、智障、弱智,或者先天具有男女两根,或者是没有性别的人。即使投生到天界,也属于很低等的天神。

  虽然善业的果报使他们投生为人或天,但是由于这种果报很低劣,因此所带来的生命也不会太殊胜。

  三、八大果报心——欲善趣有因结生

  八大果报心都能带来欲界善趣的有因结生。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坐在这里听开示的每一个人都属于这一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投生在欲界,而不是色界、无色界的梵天人,我们也不是四恶趣的众生,而且在座诸位也没有先天的聋、哑、盲、弱智、残疾等,所以,在座诸位的结生心肯定是八大果报心之一。

  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欲界善业在前一生临终时成熟,所以使我们今生能投生到欲界善趣。

  四、五种色界果报心——色界结生

  投生到色界的梵天人,依照其前世培育的色界善心所带来的果报,分为五种:

  1.初禅的三种梵天人都由初禅果报心投生。

  2.第二禅的三种梵天人由论教法的第二禅与第三禅果报心投生。

  3.第三禅的三种梵天人由论教法的第四禅果报心投生。

  4.第四禅广果天的凡夫和有学圣者,由论教法的第五禅果报心投生。五净居天人由三果不来圣者投生,他们的结生心是第五禅果报心。

  5.无想有情天(asa¤ ¤ asatta)属于色结生,他们没有结生心。

  五、四种无色界果报心——无色界结生

  成就无色界定者死后,分别依其所造的无色界善业而带来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果报,成为无色界梵天人,这种心称为无色界结生心。无色界结生心有四种:空无边处果报心、识无边处果报心、无所有处果报心和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

  图表 1:结生心和结生关系表

  因此,导致投生到欲界的一共有 10 种心,其中,善趣结生 9 种,恶趣结生只有一种——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因为推度心属于舍俱,只有 11 个名法,所以这种心很弱。八大果报心可以带来人或天的结生,人或天又依结生心有没有“智”而分为二因结生和三因结生。五种色界果报心和四种无色界果报心必定是三因的。 种欲界果报心, 种色界果105报心和 4 种无色界果报心,一共有 19 种结生心。

  三、什么是业?

  由什么来决定有情的结生呢?由业。

  对于佛弟子来说,“业”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佛弟子要相信四件事,哪四件呢?一、佛陀;二、法;三、僧;四、业果法则,也称因果律。业果法则很重要,因为生命的运作取决于业果法则,佛陀所揭示的世间法就是由业果法则贯穿,称为缘起(pañicca-samuppà da)。虽然我们都相信业,但要详细了解业,清楚业是如何运作的,在这方面还有很广阔的领域供我们深入学习。

  业(kamma),源于巴利语字根√kar-做,字面意思是做、行为、造作。kar 加上后缀 ma,梵语组合为 karma,巴利语则读为 kamma。

  任何身、语、意方面有意志的行为(好或不好)都是业。

  表现在道德上称为善业或不善业。在胜义谛上,业是指善与不善之思(kusala akusala cetanà )。在一种心里,唯有思心所才能够造业。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ß Cetanà haü , bhikkhave, kammaü vadà mi. cetayitvà

  kammaü karoti - kà yena và cà ya manasà .û

  ‚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因思而造作身、 意之业。语、‛(A.6.63)

  在《上集》讲到遍一切心心所的时候,其中有一种是思心所 (cetanà )。思心所的作用是造业。它不仅自己造业,而且可以组织其他心所一起造业,就如公司的经理一样,既要自己工作,又要督促其他职员工作。同样,思心所不仅自己执行认知对象的作用,还要促使其他心所一起运作。因为有了思(动机、意志),才有身体的行动、语言的表达、心的思惟等。

  除了佛陀与诸阿拉汉之外,任何思都是业。

  佛陀与诸阿拉汉的心念里虽然也有思心所,但是由于他们已经断尽了烦恼,所以既没有善速行,也没有不善速行,他们的速行心只是唯作心。既然是唯作,就不会留下业。换言之,佛陀以及一切漏尽者虽然有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表达、心的思惟,但纯粹只是造作而没有业,不会留下任何业的种子(业力)。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速行心不是善的就是不善。无论善与不善,都属于业。

  无意的、无念的、无心的行为并不构成业,因为没有造业的重要因素──思。

  这是判断有没有造业的一种方法。一个人走路时无意中踩死条虫子,因为他没有意图(思)要把虫子踩死,所以他既没有造杀生的业,也没有违犯杀生学处。甚至开车时因为鲁莽撞死人,在法律上可能要追究责任,但是在业的范畴里,因为不是故意撞死人,所以并没有造杀生的业,也没有违犯杀生学处。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杀人的思。

  在《律藏》里讲到:有很多比库在进行建筑,其中一位比库因为不小心,失手掉下一块石头,砸死下面的一位比库。佛陀说因为没有杀心,所以不违犯杀人学处。

  因此,若没有恶的、不善的意图,就不会构成恶业、不善业。

  四、业的定律

  业的定律(kammaniyà ma)可以概括为:

  Sabbe sattà , kammassakà , kammadà yà dà , kammayonã,

  kammabandhå , kammapañisaraõ à , yaü kammaü karissanti

  kalyà õ aü và pà pakaü và , tassa dà yà dà bhavissanti.

  一切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都将是它的承受者。

  一切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 业是所有众生自己的财:

  产,众生是自己所造之业的主人。‚业的继承者‛:众生是业的继承人,业是他们的遗产、财富,每个人所造之业最终是由自己来继承、自己来承担。‚以业为起源‛:业是众生的起源、根源,生命也是由业带来的。‚以业为亲属‛:业是众生的亲戚眷属。‚以业为皈依处‛ 业是众生的皈依处、:依止处。无论众生所造的是善的或恶的业,都将是这些业的承受者。

  用通俗的话来说,业的定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

  业的定律包含两层意思:

  一、同类相应定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第一个“善”是指业,即行为,包括身、语、意的行为,好的行为就是善。“有善报”是指带来善果报心,体验到善果报。哪些是善果报?例如: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容颜俊俏、出身高贵、拥有财富、具影响力、富有智慧等,即我们所说的“福报”。能投生为梵天人或欲界天人,这是更殊胜的善报。为何会有这些善报?因为善业。

  “恶有恶报”:第一个“恶”是指业,不善的、不好的行为称为恶业。“有恶报”是指带来苦的、不好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指造作了什么样的行为,就有可能要承受由它带来的结果。善业带来善的果报,不善业带来不善的果报。善因有善果,不善因有不善果,这就是因果。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诸比库,无有此事,绝不可能,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产生可爱、可乐、可意的果报,无有此事!

  诸比库,乃有此事,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产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的果报,乃有此事!

  诸比库,无有此事,绝不可能,若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能产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的果报,无有此事!

  诸比库,乃有此事,若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能产生可爱、可乐、可意的果报,乃有此事!‛(A.1.284-289)

  一个人造了不善业,他将要承受由此带来的苦果。一个人造的是善业,他也将会享受由此带来的乐报。俗话说得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瓜,收成的也是苦瓜;种下甜瓜,收成的也是甜瓜。不可能种苦瓜收成甜瓜,也不可能种甜瓜收成苦瓜,更不可能种瓜长出来的是芋头。

  二、因果相续定律——自作自受。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造的业负责。负责造业的是名法里的思心所。一旦造下了业,就会在名色相续流中形成一种行为影响力,称为“业力”(kammasatti)。一旦遇到因缘,业力就会发生作用。犹如一棵苹果树,只要没有拔除它的根,遇到因缘成熟就会发芽、成长、结出苹果。这棵苹果树的苹果既不会长在梨树或桃树上,也不会长在其他苹果树上,必定是长在这棵苹果树上。又犹如你撒在自己田里的种子不会在别人的田里长出来。

  了解业的定律后,就要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体验到不好的果报时,自己要敢于承担,甘于承受,不要推卸责任给别人、推卸责任给外在的东西。例如一个女人生来长得丑陋,这并不是她的母亲想要把她生成这么丑陋的,母亲都喜欢自己的女儿长得漂亮。为什么她会长得丑陋?因为业!造了业,因缘成熟就必须承受,这是业的定律。

  唯有出世间的业才会一造下立刻就成熟。出世间善心一旦生起,果报也立刻生起。但对于世间的业来说,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具足种种因缘才会成熟,而不会立竿见影,所以“果报”的巴利语 vipà ka 也直译为“异熟”。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经常做好事,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有些人不务正业,喜欢贪小便宜,甚至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他们却飞黄腾达,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所以他们觉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假的。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面紧跟着的那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虽然你现在种的是甜瓜,但是你正在品尝的是过去种下、现在收成的苦瓜。虽然现在他们正在种苦瓜,但他们正在品尝的是过去所种的甜瓜。这种业力所带来的“时间差”只能由自己去承受。刚刚种下的种子不可能一天、两天就结出果实来,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慢慢成长,最后才能结出果实。同样道理,不论是学习技术还是搞投资做生意,都不可能今天投入,明天或后天就得到回报。

  这就是业运作的法则。以下继续讨论业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五、业的分类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学习业的分类来了解业的运作。

  一种业:

  思即是业。

  佛陀说:‚我说思即是业(Cetanà haü kammaü vadà mi)。‛以心所来说,只有一种心所——思——才能称为业。

  两种业:

  1.善业(kusala kamma)——由善思造作的。

  2.不善业(akusala kamma)——由不善思造作的。

  也许有人会问:除了善业与不善业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业?有没有无记业?我们复习一下心的分类就会有答案。

  心依本性可以分为四类:1.不善心,2.善心,3.果报心(vipà kacitta),4.唯作心(kiriyà citta)。其中,不善心与善心都能造业,果报心与唯作心都属于无记(abyà kata)。因为果报心是只能体验由过去所造之业成熟的心,纯粹只是承受、体验,其本身不能造业,所以不能说果报心是业。唯作心也纯粹只是做,而不会留下任何业的痕迹,所以也不能称为业。因此,果报心和唯作心都是无记,不能叫做业。

  心也可以分为三种:善心、不善心和无记心。假如非要把无记心里的思也算作业的话,则也可以称为无记业。所以,正确的说法是:心有善心、不善心和无记心三种,但业却只有善业和不善业两种。

  三种业:

  1.身业(kà yakamma);

  2.语业(vacãkamma);

  3.意业(manokamma)。

  身业是通过身门所造作的行为,语业是通过语言所造作的行为,意业是通过心念所造作的行为。换言之,身业是通过身表(kà yavi¤ ¤ atti)表达出来的善或不善思,语业是通过语表(vacãvi¤ ¤ atti)表达出来的善或不善思,意业是呈现在意门里的善或不善思。这三种业是通过所表现的门来说的。

  这三业当中,哪种业最重?

  意业最重!

  佛陀在世时,有一种裸体外道叫耆那教(Jainism)。他们认为三业当中身业最重,即造作身体行为的果报最重,但佛陀说意业为最重。为什么呢?因为有些行为并没有动机,这种行为是不构成业的。但是,当你极度憎恨一个人时,尽管还没有付诸身体的行动或通过语言的表达,但你在心里已经造了很强的业。例如一个人想杀死自己的仇人,但是找不到机会,尽管如此,他已经造了业。所以说,身业与语业唯有在意业(思,即动机)的操纵下才构成业。善业、不善业都一样。没有思的主导,只是身体行动或语言将不能造业。然而,即使没有身或语的表达,纯粹的意念也是造业。

  正如佛陀在《法句》第 1 颂中说:

  ß Manopubbaõ gamà dhammà , manoseññhà manomayà ;

  manasà ce paduññhena, bhà sati và karoti và ;

  tato naü dukkhamanveti, cakkaü va vahato padaü .û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邪恶意,或说或行动,

  如此苦随彼,如轮随兽足。‛(Dhp.1)

  对于受蕴、想蕴、行蕴三种名蕴,意(心识)走在它们的前面。意是它们的主人、首领,唯有意才能完成造业。如果一个人拥有贪婪等三种意恶行,才会说出虚妄语等四种恶语,或者造作杀生等三种身体的恶行。当他所做的这些身语意三种恶业成熟,堕落四恶趣或投生为暗愚之人等的痛苦将会跟随着他,犹如牛车的轮子紧跟随着牛的脚印一样。

  佛陀又在第 2 颂中说:

  ß Manopubbaõ gamà dhammà , manoseññhà manomayà ;

  manasà ce pasannena, bhà sati và karoti và ;

  tato naü sukhamanveti, chà yà va anapà yinã.û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清净意,或说或行动,

  如此乐随彼,如影随于形。‛(Dhp.2)

  对于受、想、行三种名蕴, (心识)走在它们的前面。意意是它们的主人、首领,唯有意才能完成造业。如果一个人拥有无贪等三种意善行,以此意行而造作四种语善行和三种身善行。当他所做的这些身语意三种善业成熟,就能投生到天人善趣。善业能带来快乐,犹如影子紧跟着身形一样。

  因此在三业当中,意业是最重要的。

  四种业:

  业可以依作用、成熟的时间、成熟之地和成熟的先后顺序而分为四类,每一类又各分为四种,因此共有 16 种业。

  图表 2:四类四种业总览

 

  业的四分法涉及到业的具体运作。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