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一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一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十五页,「附表五,九品往生」。

  ○附表五─「九品往生」

  九品往生差别一览表

  前面一科信愿持名,是讲到净土的因地;这一科是讲到往生不退,是说明净土的果地。净土果地的功德,虽然前面永明大师讲到念佛有十种利益,就是我们能够信愿,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能够得到二十五位大菩萨、诸天神将的保护,以及念念之间能够灭除我们的这种罪障,能够得到这种特别色身康健、具足威德的色身。这种情况,就好象在经典上说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曰香光庄严。」这种情况就好象说:我们一念这种业障的心,去忆念万德洪名,蒙佛慈悲,我们也能够得到佛陀一部分的功德。就好象我们一个人,本来没有香气;但是我们经常跟香接触,哦,我们也能够得到香的一部分气味。说我们不断的念佛,就使令我们念念之间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但是这不是一种真正的净土功德。换句话说,净土的功德不是安立在你今生福报的受用。从本经上来观察,净土的功德是安立在往生不退这二个力用上。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干什么呢?主要的不是想要在人世间得到种种的安乐,而是能够往生到四种净土,能够成就三不退转,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目的。

  就着往生四土这方面来说,基本上值得我们关心的是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的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当中,根据经典有三辈九品这种果位的差别。「三辈」我们前面讲过了,这以下我们就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把它摘录

  中中 中上 上下 上中 上上 品别

  钝根回大声闻,即信行人。 利根回大声闻,即法行人。 悲增上菩萨,但发无上道心故。 智增上菩萨,解第一义故。 悲  智双运菩萨 根 机

  若一日一夜持八斋戒、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 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三心、勤修第三福。三业皆清净。 三心、三福、六念。略逊于前者。 三心、三福并六念,具足圆满而修。 行 法

  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来迎。言:「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阿弥陀佛,与诸比丘来迎。「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化佛菩萨众来迎,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无量大众,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无数化佛,百千声闻,无量诸天,七宝宫殿。 临终所见接引

  身坐七宝莲华,坐已华合随佛往生。 身坐莲华台,拜佛即往生。 坐金莲华,坐已华合,即得往生。 乘紫金台于一念顷,往生彼国。 自见其身乘金刚台,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华台不同往生迟疾

  经七日始开。 到已华开 经一日一夜始开。 经一夜始开。 华本已开 华开时节

  华开见佛,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华开见应佛,闻四谛法,即得阿罗汉道,具三明六通。 七日始见应佛,三七乃了了见,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礼佛合掌,闻甚深法,七日即得不退转地,一小劫得无生法忍,蒙诸佛授记。 见佛色身众相具足闻一乘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蒙诸佛授记。 生后得益

  成「九品往生差一览表」。这九品往生的差别,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上说,这九品是分成三种根性:上品的三种根性,是属于大乘的凡夫;中品的三种根性,是修小乘的凡夫;下面的三种根性,是一个造作恶业的凡夫。善导大师说这个九品,完全是根据凡夫来安立,因为根性的不同,就有这样的差别。好,我们看第一个「上上」品,看他的「根机」,「悲智双运菩萨」。这个往生到上上品的人,他在因地的时候,他很难得,他能够二空自调、大悲利他。他一方面有这种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调伏心中的爱取烦恼;一方面有大悲心,广泛的利益众生。套一句经典的话说,他能够「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有这种二空的智慧来调伏自己,有大悲心来利益众生。这种根机的人,他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三心、三福并六念,具足圆满而修。」上品的三种人都具足这三种的法。我们解释一下「三心」,在后面「注」的解释。这个悲智双运的菩萨在修行的时候,他在修习自利利他的时候,他具足三种心情:第一个「至诚心」,第二个「深心」,第三个「回向发愿心」。这三心,以下我们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加以说明。

  善导大师说:这个「至诚心」,它的内涵就是一种真实之心,没有夹杂虚伪。什么叫真实心呢?就是他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绝无夹杂世间名利,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成就佛道。他不管是在佛堂中,自己拜佛、念佛,或者利益有情,他决定没有夹杂世间的名利,一心一意要把这种功德求生净土、成就佛道,这种叫做真实之心,也叫做至诚心。这种情况跟本经《阿弥陀经》所说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这种愿力,是相随顺的,没有一种贪染娑婆世界安乐的这种心情。

  第二个是「深心」。这个「深心」,善导大师说:「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它是一种深信。这个信有二方面:第一个,「决定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说我们相信我自己是一种罪恶的凡夫,无量无边的这一念明了心,积集了多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依止这个罪业的因缘,旷劫以来在这三界当中「常没常流转」,业力不可思议,一次一次的得果报。在这个强大业力的系缚之下,我们自己决定没有出离的因缘。就是我要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出离三界的。这是第一种信心。其次,「决定深信阿弥陀佛有大愿力,蒙佛愿力,定得往生。」第二个信心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力,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仰仗佛的愿力,决定得以往生。一方面相信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出离的因缘,一方面相信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决定能够救拔我。这个时候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个叫做「深心」,就是完全一种真实的信心,深信之心。这个是偏重在「信」这一部分。

  第三个「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心」就是说:「愿将毕生所修功德,至诚恳切回向净土。」愿将今生所修种种福德智慧的功德,很至诚恳切的回转导向到净土去;不要使令这样的功德,流漏到三界里面得果报。就把整个功德累积起来,把这个方向统一,回向到净土去。这个就是「回向发愿心」。这个是一个总结,把前面的信跟愿总结起来,回向到净土去。善导大师他是用净土的观念,来解释这三心,这就是所谓的三心。就是说悲智双运的菩萨,不管是在修智慧、修慈悲,就具足这三种的心情。

  第二个「三福」,这个是《观经》的三福,我们也简单的把它说明一下。这个「三福」,第一个是属于人天的福报,人天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人世间对于父母师长的孝养恭敬,乃至修十善业,这个是人天福报。第二个「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是属于二乘的果报,这是偏重在持戒,三归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菩萨戒,能够持戒清净,这是二乘的福报。第三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第三种能够在寂静当中,读诵大乘经典、发无上菩提心,这种是大乘的福报。这三种福报,包括人天、二乘跟大乘的福报。这个「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不过这个地方的念佛,主要的是忆念佛的功德,在六念当中,主要是念佛的功德。这种悲智双运的菩萨,他平常的修行方法,除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以外,他能够「三心、三福并六念,具足圆满而修」,把这功德修得非常的圆满。这前面二个是讲他在生的时候,他的根机跟他的修行方法;以下二个是讲他临终的情况。他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无数化佛,百千声闻,无量诸天,七宝宫殿」,一时现前。我们看《观经》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个人因地更圆满的时候,他临命终见到的境界就更加的庄严。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没有来,就是观世音菩萨来、或者莲华来。因为这个悲智双运的菩萨因地的时候,他积集万善,「万善为因,万德为果」,所以他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萨,乃至「百千声闻,无量诸天」,不但是正报,连依报的「宫殿」都现前。这个时候,这个菩萨「自见其身乘金刚台,如弹指顷往生彼国。」这个上品上生,他的莲华是「金刚台」。就像「弹指」那么短暂的时间,「一剎那间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一剎间就到极乐世界。这是讲临终的情况。那往生以后是怎么情况呢?这下二段是讲往生以后。「华本已开」。上品上生的人,莲华根本就没有合,就是说他看到阿弥陀佛、无量菩萨现前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的神识已经坐在莲华当中,华都没有合,就直接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到了以后,他就直接从七宝池、八功德水下来,「见佛色身众相具足、闻一乘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蒙诸佛授记。」离开了七宝池、八功德水,就见到佛了。看到佛陀是什么境界呢?「众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无量无边的相好具足。见到佛陀,佛陀是不空过的,佛陀就为他说「一」佛「乘」的「法」门。「闻已即悟无生忍」,就悟到了无生法忍。这个无生法忍是初地的时候分证、八地的时候圆满,换句话说是初地以上了。这个时候,「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种种的陀罗尼就成就了,「蒙诸佛授记」。「蒙诸佛授记」是这样的,极乐世界只有一尊佛,就是阿弥陀佛。不但是极乐世界,十方诸佛世界也是一样,一个世界不可能有二尊佛现前,不可能。这个「蒙诸佛授记」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一个初地菩萨,他能够乘神通力,「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蒙诸佛授记」。他有这种神通力,亲近十方诸佛,而得到十方诸佛的授记,是这个意思。他不是在极乐世界授记,他是蒙十方诸佛授记,授记作佛。这是一个悲智双运的凡夫菩萨,他因地的修行,乃至他临命终的情况,到他往生的情况。

  再看第二个「上」品「中」生。上品中生是「智增上菩萨,解第一义故。」这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些人偏重在慈悲,有些人偏重在智慧,就有悲增上、智增上的差别。这个「智增上」的菩萨,他偏重在智慧,偏重在个人的修止观,他能够了「解第一义」谛。这「解第一义」谛,简单的说就是他能够明白这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看到了中道实相。「三心、三福、六念,略逊于前者」,他三心、三福、六念的功德,比前面的上品上生稍微差一点。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无量大众,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故,是故我今来迎接汝。』」本经讲到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说我们这个「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蕅益大师解释我们一个人能够达到临终不颠倒,他认为主要是弥陀在我们临终的时候现前的开导安慰。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其实阿弥陀佛在我们临命终现前的时候,他一定会对我们开示的,他说:「法子」啊!「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这一方面有赞叹、有安慰的意思,使令我们在这个时候,蒙佛的开示,能够不颠倒。这个时候,「乘紫金台于一念顷,往生彼国」,看到的是「紫金台」。「华开」的「时节」,「经一夜始开」。这个上品中生的人到了莲华以后,莲华是合起来的,经过一天一夜以后就打开;打开以后,他就看到阿弥陀佛现前;看到以后,他就拜下去「礼佛合掌,闻甚深法」,闻大乘的法门,在「七」天当中就成就了「不退转」。这个「不退转」就是别教讲的初住,初住以上的菩萨就不退转了,位不退。「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经过一小劫的时间,成就初地,这个时候他也是一样,遍至十方国土,「蒙诸佛授记」。这是上品中生的情况。

  再看上品下生。「悲增上菩萨,但发无上道心故。」悲增上的菩萨,他修行的内涵,偏重在慈悲。换句话说,他在布施、持戒的时候,偏重在事相的修行;对于理观,观照「真如佛性」这件事情,比较不偏重,「但发无上道心故」。他修行的内涵,「三心、勤修第三福」,偏重在「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偏重在人天福报。但是他的「三业清净」,他的持戒也是很清净的。临命终的时候,「化佛、菩萨众来迎,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这时候佛陀也是对他赞叹说:你身口意清净,能够持戒念佛,而且能发无上菩提心,我来迎接你。这个时候,临命终的人得到佛的开示以后,内心感到很安慰、感到寂静,这个时候就「坐」在莲华当中,「坐」了以后莲「华」就「合」起来,一剎那间就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就莲华化生。「经」过「一日一夜」的时间,莲华打开。打开以后,因为他的福报功德力,特别是智慧般若波罗蜜的栽培不够,他一开始并没有明显的见到佛陀现前,佛陀是现前,但是他看不到。他「七」天以后,慢慢慢慢才看到「佛」陀现前;到「三七」日才「见」得非常清楚,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相具足。这个时候,听闻佛陀为他说大乘法,「经」过「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成就了「百法明门」。这个「百法明门」就是前面的陀罗尼的意思,就是总持的意思。这个三昧跟陀罗尼不同,这个三昧是会退失的。法华三昧、首楞严王三昧、华严三昧,这个大乘的三昧都是有止、有观,这个禅定当中有智慧相应。但是这个三昧会退失掉,你禅定退失以后,三昧就退失了。但是你在三昧当中得到陀罗尼,就不会退失,生生世世不退失了,它有这个总持的力量,不退失。像智者大师,他得到旋陀罗尼,虽然后来在弘扬佛法的时候,禅定有所退失,但是他闻思的智慧特别的强。他讲到一段的时候,他就引经据典,哪一部经怎么说,他那个文词的摄持力特别强。所以说这个陀罗尼的菩萨,他对于法义的摄持,就永远不会退失,跟三昧不一样。前面的三品,都是属于大乘根机的凡夫。

  再看中品。「中」品「上」生,「利根回大声闻,即法行人。」这个是属于「声闻」人,但是他临命终之前听闻大乘佛法,已经「回」小向「大」了,他是「法行人」。法行人是属于智增上的,智增上的声闻。他的行法是「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偏重在持戒,身口意当中,没有种种的过患。看这个意思,这个人持戒持很清净,「无众过患」。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比丘来迎。『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这个时候「阿弥陀佛」跟「诸比丘来迎」。前面的上品,这个大乘根性的菩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及莲池海会的诸大菩萨现前;但是这个地方,因为他是小乘根机,所以不见到菩萨,而见到比丘来迎接。佛陀为他说「苦、空、无常、无我」四谛法门,「赞叹出家」的功德,能够「离苦」得乐。他听了以后,特别的契机,内心感到安慰、感到不颠倒。这个时候「身坐莲华台,拜佛即往生。」他就发现自己坐在莲华台上,感激佛陀的慈悲接引,他就拜下去,一拜下去以后,一下子就到极乐世界。一「到」的时候,「华」就「开」了,一下子华就开了。看这个「华开」,我看《观经》的内涵,就跟你一个人罪障的厚薄有关、跟你的罪障厚薄有关系。这个罪障厚的人,他的莲华会开得慢一点;罪障薄一点的人,莲华会开得快一点。不过莲华开了以后,见到佛陀是说大乘法、小乘法,那是根机的差别。我们看佛陀为他说什么法:「华开见应佛,闻四谛法,即得阿罗汉道,具三明六通。」莲华开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应化身佛,佛陀为他说「四」圣「谛」的法门,告诉他:应该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谛法门。听闻以后,成就「阿罗汉道,具三明、六通」、八解脱。所以本经上说:「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事实上极乐世界摄受的根机,它没有摄受三乘根机。我们看《法华经》,十方诸佛的国土,有很多的国土都讲三乘法,以一佛乘分别说三,摄受三乘根性的人。乃至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应化,他的弟子也有三乘根性的人,有大乘的文殊、普贤菩萨,小乘有舍利弗、目犍连尊者,有三乘根性。但是事实上,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二乘种不生」,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有阿罗汉呢?因为中品的人是一个小乘的凡夫,他生生世世所串习的小乘善根特别的强。虽然临命终之前遇到了大乘的善知识开导,回小向大;但是他小乘的等流习性势力太强,所以佛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以「一佛乘分别说三」,为他说小乘法,先证得小乘果。但是因为他已经发了菩提心,事实上也可以说是大乘的菩萨,是这个意思。

  看中品中生,「钝根回大声闻,即信行人」。前面的声闻人是偏重在智慧,以智慧来修行;这以下是偏重在信心,「信行人」。「若一日一夜持八斋戒、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他持戒的功德就比较少分了,或者「一日一夜」,时间也比较少。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来迎。言:『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阿弥陀佛跟诸位眷属,看这个眷属对照前的意思来看,应该是比丘众现前。佛陀就赞叹说:你是一个世间上的「善人」,而且你能够「随顺诸佛」的「教」诲,这个地方偏重在持戒,你能够好好的持戒,威仪无缺,「我来迎」接汝去。这个时候,这个人「身坐七宝莲华,坐已华合随佛往生。经」过「七日」,这个时候华「开」。「华开见佛,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华开见佛的时候,佛陀为他说四谛法门,证得初果,再经过半劫在极乐世界修行,才成就阿罗汉果,有这样的差别。

  再看「中」品「下」生。中品下生他的根机,是「一般修人天善法行者,有出离心」。这个人做了一些世间的慈善事业,但是他厌恶生死,他那种小乘的根机,「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有出离心。那他的行法,「

  注:一、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三、下辈三品,虽造众恶,但有大乘善根及正信,不诽谤正法。                              ──糅合《观无量寿佛经》── 下下 下中 下上 中下 品别

  造上品十恶者(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造中品十恶者(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 造下品十恶,不谤大乘。具正信者。 一般修人天善法行者,有出离心。 根 机

  命终遇知识为说妙法,令称佛号,具足十念。 命终地狱猛火一时俱至,遇知识开示弥陀威德。 临终幸遇知识为说大乘经题,称「南无阿弥陀佛」,信愿往生。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临终遇善知识说「极乐」、「本愿」 行 法

  见金色莲华如大日轮,住其人前。 化地狱猛火,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见三圣化佛来迎。「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此中亦应有化佛接引等事,惟经文略而未言耳。 临终所见接引

  于一念顷,往生七宝池莲华内。 于一念顷,往生七宝池莲华内。 乘宝莲华,随佛往生。 闻法欢喜即生 华台不同往生迟疾

  经十二劫始开。 经六劫始开。 经七七日始开。 经七日始开。 华开时节

  华开见观音、势至,为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即发菩提之心。 华开见观音、势至菩萨,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华开见观音、势至菩萨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 华开见观音及势至菩萨,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一小劫成阿罗汉。 生后得益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临终遇善知识说『极乐』、『本愿』。」平常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到了临命终的时候,看这个意思:到了临命终的时候,他才遇到大乘的善知识,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说弥陀的「本愿」功德。临命终的时候,「此中亦应有化佛接引等事,惟经文略而未言耳。」按照弥陀本愿的说法,我们到极乐世界不是我们自己去的,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去的,一定要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我们才能去,我们没有办法突破三界的业力。这三界的业力,一定要业尽情空才能够出去。所以我们今天要离开三界,一剎那间离五浊。凭什么能够一剎那间离五浊呢?凭的就是弥陀本愿的摄持。所以说,从义理上来判断,「应」该也是「有佛」来「接引」,只是「经文略而未言耳」。因为佛陀不来接引,谁都不能出去的。所以从这个义理上来看,应该是「略而未言耳」,是这样子的。这个时候,「闻法欢喜即生」,「经」过「七日」,这个时候莲华打「开」。莲「华」打「开」的时候,见到「观音及势至菩萨,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一小劫成阿罗汉。」他也是听小乘法,先得小乘的初果,经过一小劫成就阿罗汉果。这个中品的三种人,都是属于小乘根性的凡夫。

  看这个下品,下品是一个造恶的凡夫。看这个「下」品「上」生,「造下品十恶,不谤大乘,具正信者。」这个人不要说是学佛,连一般的世间善业都没有修习的,这个人是造恶业的,「下品十恶」。但是他的一个特色,他「不谤大乘」。这个不谤大乘通于下面二个:下中、下下,都是不谤大乘。对于佛法、对于业果是有一点信心。这个人什么时候开始遇到净土法门呢?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幸遇知识为说大乘经题,称『南无阿弥陀佛』,信愿往生。」为他说大乘的经题,或者讲一些大乘的要义,要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信愿往生。这个时候,「见三圣化佛来迎。『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菩萨现前。我们知道一个人造业了以后,这个造业的众生临命终会恐怖的、会不安的。我们平常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到临命终的时候,「腊月三十算总帐」,这个罪业的力量,会使令临命终的人恐怖不安,所以这个时候弥陀的开示慰导就非常重要了。当然我们平常遇到大善知识、遇到忏公师父的开示、威德,就觉得很受用。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佛来开示,那更不得了──佛陀的威德。一个造恶众生临终的恐怖,这个时候佛陀就说话了:「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不要怕,罪业消灭,我来迎接你。这个时候,这个恐怖的众生,一听到佛陀的开示慰导以后,就感到内心寂静,心也就不颠倒。这个时候,「乘宝莲华,随佛往生」,随顺佛陀就往生到极乐世界,「经」过「七七」四十九「日」莲华打「开」。打开的时候没有看到阿弥陀佛,看到「观音、势至菩萨」,但是为「说甚深十二部经」,讲大乘经典。「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前面中品的众生,一生是持戒清净、不犯威仪;但是见到佛陀以后,佛陀是为他说小乘法,先证得初果,乃至阿罗汉果。这个人是一个造恶的凡夫,但是见到佛陀以后,佛陀为说大乘法,经过十小劫,证得初地。所以天如禅师说得没错,说这个造恶的三品,都是多生多劫大乘善根的凡夫。临命终的时候,因为他流转三界中,这个会退转,遇到恶因缘就造恶业了。造恶业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导,触动了他大乘的善根,这个时候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他是一个大乘善根,所以佛陀为他说大乘法,所以这个地方有些不同。

  看「下中」品,「造中品十恶者(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这个人是造中品的十恶,造这个恶业的时候,心力也特别的强,比前面的造恶强,特别的坚固。造了什么罪呢?犯了「五戒、八戒」,乃至破了比丘、比丘尼戒。这个造罪的凡夫,临命终的时候,那就有问题出现了。临「命终」时,「地狱猛火一时俱至,遇知识开示弥陀威德。」这个造了罪业的人,临命终的时候,这个罪业、烦恼火,一开始是烦恼的火,就转成罪业火,转成果报火,「地狱」的「火」就现前了。当这个地狱火现前的时候,还没有投胎之前,善「知识」赶快为他开示,请他忏悔,说「弥陀」本愿的「威德」,这个时候念阿弥陀佛。这个经典上说:「具足十念」,念了十声,这个时候这个念佛的威德力,「化地狱猛火,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就在这十句的信、愿、持名的佛号当中,念念之间,就把「地狱」的「猛火」转成「清凉风」。这个风又能够「吹」很多很多的「天华」,天上的妙华。那每一株「华」当中,「有化佛菩萨」现前,「迎接此人」。在这一念之间,「往生七宝池莲华内。经六劫始开。」这个人罪业重了,罪业比前面重了。「华开见观音、势至菩萨,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即发无上道心。」也是「观音、势至菩萨」现前「安慰」,「为」他「说大乘经典」,听了以后「即发无上」菩提「心」。不过这个地方的发菩提心,他不是始发,是重发,因为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这个人肯定是大乘善根的。我们今天如果经常去参加助念,你会发觉,一个临命终的人,你跟他讲什么,他不容易改变,凡夫的这个我执、我见,不是三言二语就能够改变的。不要说临命终的人,你看平常这个人,要是佛法的善根薄,你跟他开示佛法,他也不见得能够接受。但是临命终的人,在地狱猛火现前的时候,在这么短暂紧急的情况,居然遇到弥陀的本愿,马上能够接受、马上能够念阿弥陀佛,所以这个人的大乘善根是很强的、大乘的善根是很强的。所以说,它这个地方所说的发无上道心,肯定不是刚开始发的,是重发的,再一次的熏习。

  看「下下」品,「造上品十恶者(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这个人的罪业特别的重,他造罪的时候,心也特别的猛利,不但造「十恶」,还造「五逆」,杀父、杀母、杀圣人、破和合僧,「具诸不善」,所有的恶业都干尽了。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为说妙法,令称佛号,具足十念。」为讲大乘妙法,使令他称念佛名。这个时候你念什么佛、念什么圣号、念什么咒都来不及了,赶快念阿弥陀佛,具足十念。这个时候「见金色莲华如大日轮,住其人前。」看到这个金莲华华就像太阳一样,就现在这个人前面。「于一念顷,往生七宝池莲华内。经十二劫始开。华开见观音、势至,为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即发菩提之心。」见到「观音、势至」菩萨的时候,「为说」明「诸法实相」,大乘的诸法实相,这个诸法实相就是万法唯是一心,这「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讲到业性本空,除灭他的罪法,那听到以后欢喜就发菩提心。

  这个地方「除灭罪法」,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台湾有一些居士,他提出说:这个净土法门,带业往生是没有根据的,经典上没有说带业往生。换句话说,极乐世界这种清净的功德,你要消业才能往生。这时候有很多的法师、居士,写了很多的文章来回应。这个当中,主要的根据就在这段经文。因为一位净土的法师就提出来说:这个下品下生的经文当中,明白的讲到这个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以后,经过十二小劫莲华开,开了以后观音、势至为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如果他不是带业往生,为什么要除灭罪法呢?既然除灭罪法,表示他内心当中有罪,要不然干嘛除灭罪法!佛法都是应病与药,有病才能够对治的。所以从这个地方,可以证明这个往生的人,他是带业的,而且还带罪业的,带罪业往生的。所以这个除灭罪法,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这个是讲到下品的造恶凡夫。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在《无量寿经》当中,弥陀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在《无量寿经》当中的往生,是遮止五逆往生的,五逆是不能蒙佛摄受的,不能蒙十八愿摄受。但是在下品下生当中,居然有五逆的情况出现!我们看下品下生,在经文当中,他造「造上品十恶」,而且「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它也摄受五逆。这二部经典就有不同的地方。善导大师就提出说明,他说:这个《观经》的五逆,是已经忏悔的;前面《无量寿经》所说五逆不能往生,是约没有忏悔的,如果你五逆当中没有忏悔,正是遮止你往生。《观经》里面的五逆是说:他临命终已经忏悔。善导大师说: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既然是忏悔了,那我们就不能说他有五逆的罪业,因为他已经忏悔,这个时候他的业就转了。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因为约着忏悔、不忏悔来看这个情况。

  最后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五逆的忏悔是可以摄受的,但是毁谤大乘、毁谤正法这就不能接受了。因为毁谤大乘,这个人是不会忏悔的,这个人邪知邪见、谤无因果,说大乘非佛说,这个人肯定不会相信因果,不会相信净土。所以说,这个五逆的罪业,在《观经》当中还能够摄受,约忏悔的力量能够摄受。但是毁谤正法,不管《无量寿经》、不管《观经》,都是遮止的,这个人肯定是不能往生的。你一个人有一点罪业,因为忏悔的力量、因为弥陀本愿的摄持,还可以往生。你一个人邪知邪见,那弥陀本愿所不摄持了,在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

  这是讲到三辈九品,这一段刚好是讲到《讲义》第十二页,「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这是讲到凡圣同居土的一种果位差别。我们把《无量寿经》的三辈,跟《观经》的九品,把它融通起来观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这个品位的高低,跟二个内涵有关系:第一个是你的根性,你是大乘根性、二乘根性、人天根性,这跟你的根性有关系,这决定你的品位;第二个跟你所积集的功德有关系,跟你的福德智慧资粮有关系。跟你的根性有关系、跟你功德的厚薄有关系。不过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你要成就往生,还是要靠信、愿、持名。好,我们先讲到这里,休息十分钟。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