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达真堪布:《极乐愿文》讲记(三)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6日
来源: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真堪布:《极乐愿文》讲记(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讲第一因:明观福田。

  我们学修《极乐愿文》,就是要让自己的相续具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具足了四因,我们就不用担心临终时不能往生了,一定能往生。能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主要是以这四种因缘为标准来判断或衡量的,这是最准确的。如果没有具足这四种因缘,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你也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中,第一个是明观福田,就是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明观福田呢?我们要解脱、成佛,就要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而积累资粮、净除罪业,要靠殊胜的所依、对境和助缘。在这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他的眷属就是我们的所依、对境与助缘。净除罪业最起码要有四种对治力,其中的所依对治力就是明观福田。

  今天接着讲眷属。

  右侧观世音菩萨,身白左手持白莲,

  左侧大势至菩萨,身蓝左持金刚莲。

  右手施依印向吾,三大主尊如山王,

  巍然明然坦然住。

  “右侧观世音菩萨”,每位佛、本尊都有很多眷属,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两位左膀右臂。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的右侧,他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慈悲心的显现。无数劫以前,观世音菩萨就已经在密严刹土圆成佛道,但却一直以菩萨的形象饶益众生。

  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每时每刻都以千眼来慈视众生,以千手来帮助众生。千手千眼只是一种标志,实际上观世音菩萨是用无数只眼睛来慈视众生,用无数只手来帮助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当初来到六道轮回时,看到众生异常悲苦,就以神变力去度化,于是众生在当下都被度光了。但他再次回头慈视众生时,发现还像以前一样,无数的众生依然在六道轮回中感受痛苦,于是他又以神变力度化众生,众生又被度光了;然而当他再次慈视众生时,发现六道众生的数量依然没有减少……就这样,他多次以神变力度化众生,可还是无法度尽,仍然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六道里感受痛苦。他知道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仅以神变力是无法度尽众生的,只有给众生宣讲佛法,让他们学佛修行,断除烦恼,脱离六道,才是救度众生唯一的途径。于是他开始宣讲佛法,法音不断。

  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具徳的上师,到临终的时候,上师肯定会把自己超度到极乐世界。具徳的上师肯定有圆满的慈悲心,一定会把你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如果业力没有穷尽,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睁开眼睛一看,还是在六道轮回,还要感受痛苦。就像前面讲的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一样,还是出不了轮回。

  以前有这样一则故事,讲一位具徳的上师超度一个亡者。这位上师超度亡者时,当下就把他超度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一刹那间,他又堕入了地狱。我们经常讲,地狱和天堂、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一念之间。若是业力穷尽了,机缘成熟了,当下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否则,当下就会流转轮回,甚至堕落地狱。

  上师三宝是我们唯一的怙主,但是上师三宝只能给我们指出解脱之路,教会我们解脱的方法,让我们自己到达彼岸。佛不可能给你摩顶后就让你解脱;佛不可能用甘露水或者圣水消除你的业障,让你脱离六道轮回;佛也不可能把自己相续中的见解或者觉性掏出来给你,让你成佛。所以还是需要自己好好修行。

  佛以前也给弟子摩顶,很多具徳的上师也给弟子和信众摩顶。实际上摩顶是一种表法,是警示你要把心安住,不要散乱。若是你不能安住自己的心,给你摩顶也没有多大意义。在座的各位都接受过摩顶吧,有没有得到利益?若是你的心仍然散乱,怎么给你灌顶、加持,怎么让你开悟、证悟啊?若是你知道摩顶的含义,心能够安住而不散乱,能够在定中生慧,你就会见性。多有意义啊!

  有些人一听说某位上师、活佛有加持,就不顾一切地跑去了,然后糊里糊涂地接受灌顶。灌了一百多种顶,可连灌的什么顶都不知道,回来还吹牛:“太殊胜了!太好了!”为什么这么说?你的烦恼,习气是不是减少了?是不是见性了?是不是成佛了?没有吧!仔细观察自相续,烦恼、习气不但没减少,而且更重了,脾气更怪了,分别心、傲慢心更强了。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轻视众生。总是跟家人、同修、同事斤斤计较,总是烦恼。这种人真是可怜!

  要得到真正的灌顶是很不容易的,对坛城、上师、弟子有一定的要求,不是随随便便的。坛城分内在坛城和外在的坛城,条件很难具备,而且上师、弟子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若是坛城有了,上师有了,但是弟子的条件不具备,也得不到灌顶。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讲,应该有什么样的坛城,什么样的上师,什么样的弟子,才能进行殊胜的灌顶。

  “身白左手持白莲”,和阿弥陀佛的身色不一样,观音菩萨的身体是白色,如阳光照射的雪山,非常洁白,光芒耀眼。“身白”表示观音菩萨住于轮回,但丝毫不沾染轮回之过患。观音菩萨左手结着三宝印,持着白莲花的莲花茎,白莲花在耳边绽放。白莲花象征大悲心,表示观音菩萨具有大悲心。

  “左侧大势至菩萨”,左边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主要是在显宗里讲的,他在密宗里被称为金刚手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金刚手菩萨的寂静相,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密宗尤其是大圆满的很多传承都是通过金刚手菩萨传下来的。观音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悲心的显现,大势至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事业的显现,他自在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事业,一切诸佛的事业都是通过金刚手菩萨而遍传的。

  “身蓝左持金刚莲”,大势至菩萨的身体是蓝色,表示法性不变——诸法的自性不变。大势至菩萨的左手持着金刚莲——莲花中央有一枚金刚杵,由金刚杵庄严的莲花叫金刚莲。在唐卡上,大势至菩萨也是左手结三宝印,持着莲花的茎,莲花在耳边绽放。

  “右手施依印向吾”,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的右手都打着施依印(也叫保护印)对着我等众生,表示永远守护众生。两位菩萨以站立的姿态安住,表示利益众生的事业永不停息;阿弥陀佛以跏趺坐的姿态安住,表示在法界之中不动摇。

  如果将极乐世界比喻成一个企业,那么阿弥陀佛是董事长,两位菩萨就是总经理,总经理不能经常在办公室里坐着。如果比喻成政府机关,那么阿弥陀佛就是领导,两位菩萨就是得力的助手。如果比喻成一个国家,阿弥陀佛就是国王,两位菩萨就是得力的大臣。两位菩萨没有时间舒舒服服地坐着,一直站立,表示刹那不停地行持利益众生的事业,也就是阿弥陀佛的事业。

  “三大主尊如山王”,西方极乐世界有三大主尊:中间是阿弥陀佛,两侧是两位大菩萨。“山王”就是须弥山,它高于一切山。西方极乐世界有无数的大乘比丘与眷属,但三位主尊高于一切,犹如须弥山一般。

  “巍然明然坦然住”,非常稳重,不动摇的意思。虽然在表相上,三大主尊有各种各样的示现,但他们的内心都是不动的。身巍然,口朗然,心坦然,身口意这样安住着,了了分明,如如不动,无比清净、庄严。不用说亲见,哪怕仅是忆念一遍,也会不由自主地生起欢喜之心!

  下面讲其余的眷属。

  大乘比丘十千亿,身皆金色相好饰,

  著三法衣黄灿灿。

  “大乘比丘十千亿”,这里讲的比丘不是小乘比丘,而是大乘比丘。在表面上都是受持别解脱戒的比丘,但是内心里都是具有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十千亿”是种比喻,形容数量之多,意思是有无数的大乘比丘。

  “身皆金色相好饰”,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分别,他们的身色都是一样的金色,相貌也一样,极其清净、庄严,而且都具有与佛相似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虽然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佛特有的,但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连一般的眷属也都有相似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我们娑婆世界就不是这样了。从长相上说,娑婆世界有美丑之分:长得美,我们就喜欢,生起贪心;长得丑,我们就不喜欢,生起厌恶心。还有高低之分:地位高贵的,我们就尊敬;地位低微的,我们就轻视。娑婆世界的众生所思所想都是贪嗔痴慢疑,所做所行都是杀盗淫妄酒,处处都在造业。

  我们都是修密法、修大圆满的,修行境界应该是当下圆满,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你们互相看看,是不是都一样的美丽,一样的庄严,一样的清净?有些人左看右看,觉得这个人不清净,那个人不清净;这个人好看,那个人不好看。分别心这样重的人,怎么能修密法,怎么能修大圆满法呢?

  “著三法衣黄灿灿”,西方极乐世界的眷属都是大乘比丘,身着与阿弥陀佛同样的三法衣,身色都是金色,发出黄灿灿的光芒,绚烂美丽。三法衣是比丘穿的衣服,我们很多人发心出家,出家了就有福报穿三法衣了。

  有的人认为,《极乐愿文》所描述的这些,都是名言中的,属于世俗谛,都是方便语。也可以这样说。这都是方便语,但也是事实。

  “缘起性空”,在胜义谛,是从“性空”的角度来讲的,西方极乐世界也好,阿弥陀佛也好,都是一个法界、一个法身、一个法性。但是在世俗谛,是从“缘起”的角度来讲的,缘起不可思议。若是你能够深信并一心观想与祈祷,那就确有这样一个清净的极乐世界,确有这样一个佛祖以及无数眷属。谁能把握空性,谁就无所不能。因为是空性,所以就有缘起,就有因果,就有这一切显现。因为是性空,所以就有西方极乐世界,就有阿弥陀佛。有性空,所以我们通过修往生的四因,最终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要相信。

  你们现在没有真正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除了一些利根者,其他人很难生起信心!信心是从明理中生起的,不明理,尤其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要生起信心很难。大家不要再迟疑,只需要一心一意地观想,一心一意地祈祷。这里把西方极乐世界描述得很清楚、很完整,大家按照这些内容明观福田,好好地修往生的第一因。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