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四章:从安般念至观禅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0日
来源:   作者:帕奥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四章:从安般念至观禅

  Passambhaya§ kàyasaïkhàra§ assasissàmãti sikkhati.

  Passambhaya§ kàyasaïkhàra§ passasissàmãti sikkhati.

  「止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修习,

  「止息身行我出息」彼如是修习。

  若人依次第修习安般念,当安般似相﹙ànàpàna pañibhàga nimitta﹚生起,心宁静地专注于似相,那么入出息将变得微细。之后,当证入第四禅时,入出息完全停止。

  如果已获得第四禅者欲转修观禅,或欲证阿罗汉果,他应如何修习?《中部.首五十经篇注》﹙Målapaõõasa Aññhakathà﹚中提到:So jhànà vutthahitvà assàsa passàse và parigaõhàti jhànaïgàni và.──「彼出禅那已,取入息、出息或诸禅支。」

  他必须逐一地进入安般禅那,从初禅至第四禅。只有在从禅那出定之后,他依自己的选择,观察入出息或诸禅支。欲观察色法的禅修者以入出息开始观察,彼名为「入出息作业者」﹙assàsa-passàsa kammika puggala﹚。以观察诸禅支开始的禅修者名为「禅那作业者」﹙jhàna kammika puggala﹚。对于「入出息作业者」,他应该如何转修观禅呢?Tattha assàsa-passàsàkammiko `ime assàsa-passàsà ki§ nissità. Vatthu§ nissità. Vatthu nàma karajakàyo, karajakàyo nàma cattàri mahàbhåtàni upàdàråpa¤cà'ti. Eva§ råpa§ parigaïhàti.──「入出息作业者应如是取色法:依于何法此入息、出息?依于所依色。所谓所依色,即所生身。所谓所生身,即四大及所造色。」

  该禅修者必须观察以知「缘于何法故入息与出息生起?」此时,因为他必须转观究竟法﹙paramattha﹚,所以他必须从第四禅出定之后,观察入出息的四界。为甚么他必须观察四界呢?观禅只有两种,即色业处﹙råpa- kammaññhàna﹚及名业处﹙nàmakammaññhàna﹚。佛陀教导如何修习色业处呢?《中部.首五十经篇注》中记载:Tattha Bhagavà råpakammaññhàna§ kathento saïkhepa manasikàravasena và vitthàramanasikàra vasena và catudhàtu vavatthàna§ kathesi.──「尔时,佛陀教导色业处:以简略或详尽的方法思惟四界差别。」

  因此,若欲观察色法,就必须选择以简略法或详尽法修习四界分别观。

  禅修者必须观察入息与出息的四界。首先观察风界。此时不再以气息的概念为目标,而是以入出息中「推」的性质为目标。以推性质为基础,硬、软、粗、滑、重、轻诸性质将呈现于其智。此后,再进一步观察热及冷。一般而言,出息时会发现热,入息时发现冷。以智清楚地观察它们。接着观察支持、流动及黏结,一共十二种性质。

  如果无法观察到入出息的四界,他应该观察全身的四界。在这个阶段,就诸禅修者的经验而言,如果以风界的推动性质开始观察,将易于修习。

  Sakalampi attano råpakàya§ àvajjetvà:转向自己全身的色身已。四界分别观是观察全身四界的禅法。而安般念则专注于一触处的气息。因此,这两种业处是不同的。

  修习四界分别观至看到色聚时,应进而观察诸色聚的四界之十二种性质。

  当能够观察到每一粒色聚中四界的所有性质时,他应该做甚么呢?再次观察入息与出息的四界,即会看到其中称为「入出息身」﹙assàsa passàsa kàya﹚的许多色聚。这些色聚每粒都有九种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及声音。其中的声音是在两粒色聚的地界之「硬」互相撞击时所产生。

  之后,他应如何进一步修行?他必须观察以知「依于何法,彼入息与出息生起?」如是观察之后,他发现:vatthu§ nissità──它们依于所依色﹙vatthu﹚。何谓所依色?所谓所依色,即所生身﹙karajakàya﹚。何谓所生身?所生身即存在于六根及四十二身分的四大及依四大而生起的二十四种所造色﹙upàdà råpa﹚。观察了此四大及二十四种所造色,关于色法的修行[1]即圆满。

  观察色法之后,他必须进一步观察名法。他必须从初禅出定之后,再观察属于法所缘的「禅那名法」。随后他也必须逐一从其余三个禅那出定之后,各别观察第二、第三及第四禅那的名法。然后,正如《中部注》里所说的:`Tato tadàrammaõe phassapa¤camake nàmanti. Eva§ nàmaråpa§ pariggaïhetvà.'──「他必须进一步观察以二十八种色法为所缘的触五法。如此观察名色法。」

  触五法﹙phassa pa¤camaka dhamma﹚即以触为第五之法──识、受、想、思、触[2]。其中的受是受蕴;想是想蕴;触与思是行蕴;识是识蕴。在这四种名蕴之中,如果提到触与思,即包括了行蕴中的所有心所法,这是疏钞的解释。依此解释,这是以智破除每一心识剎那里的名法之密集﹙ghana﹚的禅法。目标(所缘)有六种: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及法所缘。禅修者应根据心路过程﹙vãthi﹚观察以六所缘中的任何一种为目标的名法。

  观察名法之后,禅修者进而如「观察缘起」一章[3]所述,观察诸因及诸果的关系。然后再观名色法及它们的因为无常、苦、无我,直到证悟涅盘。

  --------------------------------------------------------------------------------

  [1] 这里的色业处修法与第九章「色业处」里解释的相同。

  [2] 编按:参考叶均译《清净道论》(繁体版下‧322;简体版587)。

  [3] 译按:见Light of Wisdom pp. 126 - 176.

返回目录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