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二卷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0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面:二、经文大意。

  我们前面一科介绍的是经题,这一科就讲到本经的修学纲要。我们每一个修行人的心中是有两种力量的,一种是虚妄的力量,就是我们心中很多的欲望,妄想的力量;第二个是我们听闻佛法,如法地修学以后所创造的另外一种力量,这个是一种正念的力量。所有的修行人你都要想办法使令你正念的力量强过你妄想的力量,你的修行才算成功的。不管你今天做了多少的事业,多少的善法,当你的正念没办法克服妄想的时候,你的修行就是失败的。所以整个修行就是要以正念来调伏妄想。

  从本经的角度,到底我们要怎么栽培净土的正念?我相信这个正念在每一个宗派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就从本经的角度,从净土宗的角度,到底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正念?这个就是我们要说的经文大意,这个当中有两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示。我们先看总标的地方:

  信愿持名,一经大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这段是蕅益大师简单扼要地把本经修学的正念作一个说明。我们先看第一段,本经的修学是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信愿,第二个是持名,这是整部经的修学大纲。净土法门,诸位要知道,它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所有本尊相应的法门的特色,就是说你的修学成功不是你有多大的功德,而你能够跟你本尊的功德感应道交,你能够使令你的心进入到本尊的功德,得到本尊的救拔。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你对本尊的功德产生信心,产生一种愿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信愿;第二个是你不断地忆念他的圣号,持名。所以在净土宗,我们整个修行的特点就是,你要想办法让你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这样当然就是信愿跟持名。

  信愿跟持名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看第二段: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蕅益大师进一步说,这个信愿是一种智慧的观照,持名是一种禅定的修学。我们先讲信愿,你今天要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你要很正确地去观照极乐世界的功德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如果你念阿弥陀佛只是想要今生消灾延寿,你心中没有一个愿望,没有一个远景,没有做好来生的规划,其实这个是不能构成感应道交的,因为你因缘不具足。所以念阿弥陀佛,这个佛号的本身它的前面要有一个观照力,这个佛号本身要有一个观照力,这就是信愿。那么第二个就是你的专注力,你如何来调伏你眼前的妄想?一个是对未来目标的设定,一个是对当下妄想的调伏。所以对未来目标的设定叫信愿,对眼前妄想的调伏叫持名,这两个是互相配合的。

  那么总而言之,你修净土要成功,你就做两件事,你的目标设定了没有?你来生的目标是不是规划好了?第二个,你眼前的妄想是不是调伏了?那么蕅益大师就把这两个关系讲得更透彻了,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那么如果说要判断你今生是不是要往生?他判断的标准就是你心中的愿望,往生的愿望是不是坚定?至于你往生以后,你的品位是上品、中品、下品,就看你念佛的功力了。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信愿是决定往生与否,持名决定品位的高下。

  我在台湾曾经遇到一个一贯道的信徒。这一贯道的信徒,他跟我讲他平常很喜欢念佛,我说:你怎么喜欢念佛呢?他说:师父啊,我是一个生意人,整天忙着应付很多客户。晚上我静下来,我觉得我念阿弥陀佛,很快能够把我的心安定下来。以念佛来安定内心,持名,这个人已经在执持弥陀的圣号。我进一步问他说:你相信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他能够救拔你到净土去,你相信吗?你是不是做好来生往生净土的准备?他跟我讲,他完全不相信,他也不想求生净土。所以他这个佛号,对他的力量,顶多是今生的趋吉避凶,如此而已,不能产生一种往生的力量,不可以。所以每一句佛号,在不同的内心,他产生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同样一句佛号,在不同人的心中操作,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个佛号在你的心中只是产生一种今生的安乐,给你今生的安乐,给你吃个小糖果、小蛋糕,如此而已。

  这个佛号,在一个有智慧人的心中操作,它不但让你今生趋吉避凶,它临终的时候能够救拔你到净土去,乃至于成佛。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心理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因为,同样一句佛号在不同的心中产生的加持力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信愿跟持名,我们从往生的角度来说,净土法门是偏重信愿,你看这个净土宗的执持名号,这个专注力的最低标准,临终十念就够了,十念的相续;但是净土宗对于你对阿弥陀佛那个归依的心,那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能有任何的差错,你很明确地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要很明确的。念兹在兹,不得暂忘,任何的时候不能忘掉你来生要去哪里。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是说,我们的精神体力有限,你要掌握跟弥陀感应的重点在哪里?因为这个佛号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这个佛号也可能变成人天福报,也可能变成往生净土,重点在于你对弥陀的归依。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当然到了经文会详细地说明。

  那么慧行是前导,行行是正修,如目足双运。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强烈的观照力,这个观照力叫作信愿,是整个佛号的前导。前导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一样,前面要往左转,往右转,我的目标在哪里很明确,我为什么要念这一句佛号,他有很强烈的目标来引导我们。那么这个念佛,行行,执持名号这种专注力是一种正修,一个眼睛,一个脚,这两个相互的合作使令我们达到最后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其实我们两种力量都需要,一个是观照力,一个是专注力。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作参考。在《净土圣贤录》讲到在明朝有一个叫黄言福,黄居士,这个人是一个读书人。当然,久读圣贤之书,他也就考上了功名,在地方上做一个小官。但是因为工作的忙碌,就得到了肺病。肺病后来越来越严重,就把工作辞掉,在家养病。后来有一天,他的小舅子,就是他太太的弟弟来看他。看到这个黄居士,就说姐夫啊!我看你的病是病得不轻啊!他说是啊!我这个肺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啊!这个小舅子就说,那这样子,你与其在这个地方生病,倒不如我们去,在某一个地方有念佛共修,我们去参加念佛共修。这个黄居士就说好啊,反正这个病在当时是没有药可以医的,看看佛力有没有办法医我的病。那么他就跟这个小舅子参加了念佛共修,几次专注的念佛,果然病情有好转。但是他一放松的时候,病又生起来。所以他参加念佛以后,他的病就起起伏伏的。那么就这样拖着啦,有时候念佛病就好一点,要是一放松,这个病又现前。

  等到有一天,他的小舅子跟他在客厅坐,这个小舅子就突然问他说:姐夫,你有没有想到你来生要去哪里?这个时候,这个黄居士,猛然大悟。他说:我在念佛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来生的问题,我念佛的目的就是把我的病治好,我要继续活下去。所以他心中所住的是住在现在,住在眼前的色身。他念佛的宗旨是把病痛治好,如此而已;他并没有做好来生的规划,也就是说他念这句佛号并没有信愿。所以他这个时候开始修正他的想法,他的心中念佛的时候已经不是以色身为住,开始住到来生去了,以极乐世界的功德当他心中的归依处。那么这个时候他念佛的时候,因缘改变了。他从那次想法改变,把这个心住在今世的色身,改在住在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他念了七天就往生了。

  那么在往生的时候,书上说,七天的专注念佛,最后异香满室,安然坐化。整个房间都有莲花的香味,这个是不容易的,而且是很安祥地坐化。那么当然,我们会想到说,这个黄居士他同样念这句佛号,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探讨:第一个阶段在念佛的时候,其实他是没有目标的,他并没有考虑到来生的问题,把今生看得非常的重要,他是把佛号当作一个治病的工具,他对娑婆世界并没有想要放下的;那么等到他心念改变了,开始知道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把心放到未来,放到极乐世界以后,那么这个时候他佛号真正的救拔力量开始启动,七天而已他的寿命就结束了,念到异香满室安然坐化。所以这句佛号,你在念的时候,你心中准备好了没有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的目标的设定。

  我们的生命有过去、现在跟未来三个阶段。下等人是活在过去,你看有些人他讲话都讲过去的事情,他心中的忆念都是忆念过去的事,这种人没办法突破的,一个人一天到晚回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所以一个下等人,佛法认为一个老是活在过去的人是最糟糕的;中等人活在现在,他知道过去是不能改变的,他努力地经营现在,让今生活得更好,当然是很难得,但是他对未来目标是没有远景的,中等人活在现在;上等人活在未来,我现在的生命活得不够好,但是我心中有一个目标来引导我,诸位要知道,净土宗的修学者,你的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你的心要住在哪里,你知道吗?你的心是住在未来!修净土宗的人,基本上对今生是抱持一个放弃的心态,我今暂做娑婆客,只是把今生当作一个生命的过程,一个客人;不久莲池会上人,所以你如果把今生的生命咬得死死的,你心还是住在今生,其实你念佛对你来说不能产生一个救拔的力量。所以这个地方讲,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执持名号是决定你品位的高下,但是你心中对往生的意愿,是决定你往生的一个关健,就是你的观照力。所以现在大纲知道了,就是一个观照,一个专注。

  我们再看下一段,下一段就各别解释了,把这个信、愿、持名,这个本经所谓的三资粮,就是你在跟弥陀感应道交,你要准备三种的资粮,那我们把这三资粮的内涵各别解释,比较详细地解释。首先我们看信。我们的心是业障深重,我们期待弥陀的救拔,你要准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弥陀的信心,这个信心在本经当中讲到三种力量的信心,第一个弥陀大愿力的信心,佛力;第二个自性功德力,你自己的心力;第三个名号功德力,法力。也就是说,你每念一句佛号的时候,你要相信,你这句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具足了三种力量,一个是佛力的加被,一个是法力的加被,第三个你这个能念的心的心力的加被。这三种力量,我们分成感应,两个部分来说,第一个是能应,这是佛陀这一部分的力量。其实我们在修学净土的时候,我们真正的归依境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而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来自于弥陀的四十八愿,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所以我们对弥陀的本愿要有一点认识。这个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有两种:一个是禅定力,一个是法身力。一个有禅定的人,他心中发了一种咒愿,这个力量是很大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经典上讲一个公案说,有一个得到四禅的人,他是一个人类的众生,他得到四禅。这个仙人平常入了四禅就不用吃饭了,四禅有这个禅悦为食;但他离开了禅定,他要去吃水果。有一个下雨天,他从禅定出来要去取水果的时候在地上滑倒,滑倒以后这个脚就摔伤了。这个时候他就起嗔心,他就入了禅定就咒愿,他说我这个脚受伤就是龙王下雨不得时,下雨的时间不对,那么他咒愿说从今以后为了惩罚龙王,龙王在十二年当中不准下雨。那么在古时候的农业社会,十二年不下雨,这件事就很严重了。所以这个时候整个国家就非常紧张,这个国王就召集了大臣,这个时候大臣就卜卦,说今天这个旱灾是因为山中有一个修行人,他去摘水果的时候滑倒,所以他用他禅定的咒愿力,使令天上不下雨,所以我们今天要消除旱灾,必须要破坏这个修行人的禅定才有办法。这个国王就派一个淫女,就把这个修行人的梵行破坏,禅定就失掉了,就下雨了。所以你想想看,这个有禅定的人他讲出一句话,十二年不准下雨,他的咒愿,他这个咒愿在整个国家能够影响十二年。

  我们再看阿罗汉的禅定,阿罗汉的禅定叫灭尽定。阿罗汉要入灭尽定之前,他也要咒愿,他入禅定之前也要咒愿:我入了禅定以后,火不能烧我,水不能淹我,老鼠不能咬我,盗贼不能伤害我。所以他入了定以后,他在树下打坐,这个农夫白天过去看到这个比丘在这边坐,回来的时候看到这个比丘也在坐。经过七天以后,这个农夫说,这个比丘可能死掉了,都没人处理。过去一看,他也没有呼吸了,阿罗汉入灭尽定没有呼吸的,就把这个阿罗汉的身体放在火柴上烧,这个时候,他整个袈裟烧成了灰烬,他的身体丝毫不受影响。为什么?火不能烧。所以阿罗汉他发的咒愿力也是如此的坚定有力量。但这种都是禅定的力量,都是生灭法。

  那么当一个佛陀在这个清净法身的心中,发下一种咒愿力的时候就不得了了,你看仙人的咒愿,阿罗汉的咒愿,还有佛陀的咒愿,佛陀说,他在一个清净的法身当中咒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所以这个十念必生就是说,只要你临终的时候以正确的愿力来忆念我的圣号,十念,我一定现前,把你救走。这个时候,当阿弥陀佛发了这个愿以后,这个愿就存在法界,这是一种恒常的力量,这个力量随时等待我们去感应。就好像这个电力公司已经把电准备好了,等到我们把这个插头插下去。所以我们今天要感应的法界,就是弥陀的大愿力,特别是第十八愿,从临终的角度是第十八愿。问题就是说,弥陀的大愿力我们怎么去跟他感应?怎么去启动?怎么把这个门打开来?蕅益大师说我们要具足两种力量,第一个你内心当中要有一个自性功德力,你有一种觉悟的力量,你真实地厌离娑婆,真实地欣求极乐,不断地忆念弥陀的功德,产生好乐之心,忆佛,叫观照力;第二个,你心中要有这个佛号的力量,专注力。

  所以我们要使令你心中觉悟的心来忆念佛陀的圣号,然后跟弥陀的大愿力感应道交,这个就是整个修行的关健点。你对于这样的一个过程要充满信心,也就是说我们要具足三种信心,第一个,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然后跟弥陀感应道交,弥陀的加持力也不可思议,三种力量。

  这个信心,是所有功德的根本,我们讲信为道源功德母。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在法国,有一个百货公司的店员,这个店员在某一年的时候,因为法国产生经济的萧条就被公司裁员,结果失业了,没有工作做了。这个店员他失业以后整天就喝酒,非常的消极。结果他太太离开了他,他儿子也离开了他,他一无所有了,所以他对未来失望了,这个时候他就想要去自杀了。他自杀之前,他就想要跟他的好朋友道别,就打电话给他的好朋友,说明他准备要自杀,这是最后一次跟他通电话了。他好朋友说:那这样子,你与其要自杀,倒不如,我们这个地方有来一个算命的先生,或者我们去算算命,也可能会有转机。

  这个时候这个朋友就带着这个失业的店员去看这个算命先生。这个算命先生看他的生辰八字,一跟他排以后,他说哎哟!原来你是拿破仑的转世啊!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店员说怎么可能呢?我是一个落泊的失业者。他说不对不对!我看了这么多命盘,我绝对不会看错,你是拿破仑!那么这个店员他本来对拿破仑了解不多,但是他想说哎哟!我是拿破仑的转世啊!这个时候他就有信心了。他开始到图书馆去,把整个拿破仑的事迹,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拿破仑的个性决不放弃,越挫越勇,他就把他整个功德不断地研究思维。他想:我前身是拿破仑,我应该继承这样的功能!那么自从他认为他是拿破仑了之后,他心中就想着拿破仑的身口意。他的命运也开始变化了,开始找到工作了,充满了希望。后来他做到了整个法国最大商店连锁店的总裁,他是百货公司的巨子。后来《商业周刊》去访问他的时候,他说先生啊,你真地是拿破仑的转世吗?他说啊应该不是,但是当我在挫败的时候我观想我是拿破仑,这对我帮助太大了。他这个时候的归依境是以拿破仑当归依境,他观想他自己是拿破仑。所以我们心中信心的力量是很大的。

  当然净土法门是以佛心为己心,就是说你心中不断地忆念弥陀的功德,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容易出现。诸位要知道,佛法的因缘观很强调你内心的心力,你的忆念是很重要的,就是说你平常都在想什么事情,这很重要。你心中经常想些什么事情,这件事情来生就会出现。譬如说你两个人,你们这两个人感情太好了,你们想要来生再见面,怎么办?你必须要某甲忆念某乙,某乙也忆念某甲,互相地忆念,你们来生肯定出现。所以说,这个净土法门就是说你一定要把极乐世界的功德不断地忆念,不断地忆念,这个时候,你来生的时候,这个功德才会出现,不是只是念佛而已。你先建立一个忆念的信心,你要建立一个心中的归依境。就像我们画这个唐卡,你把这个唐卡,中间有一个正报的佛陀,旁边有依报的宫殿,还有很多的菩萨围绕,很多的护法围绕,然后你不断地观想,你的心进入了唐卡里面去。当然我们念佛人不一定要靠这个唐卡,但是诸位要知道,你为什么要学这部《阿弥陀经》?你必须把这个经文学过以后你心中要画出一个唐卡,要勾绘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心中,然后当作你心中的归依境,产生一种归依的信心。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三力不可思议,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弥陀的大愿力,你要相信佛陀是与你同在的,他一定有能力救拔你,这是第一个。

  那么当我们有了信心以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就是要发愿。我们刚才讲过,净土宗的人是活在未来,他心中所想的是来生的功德。净土宗你看它的特点: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从这句话你就看得出来,它不把今生当重点。那么,我们怎么厌离娑婆,怎么欣求极乐呢?这不是嘴巴讲,你心中要有这样的认同,这个其实到愿的时候就有一点智慧的抉择。那我们怎么去观察娑婆?怎么去观察极乐?

  我们看下面的这一段,厌离娑婆我们应该怎么观察?从古德的开示,要观察娑婆世界有三种障碍:第一种烦恼障,第二个业障,第三个报障。那么娑婆世界,你在娑婆世界得一个果报,你很容易产生贪嗔的烦恼,这个时候障碍你的安乐,障碍你的圣道。因为烦恼的本质是躁动的,所有的快乐都必须具足在一种安祥、安乐的角度,所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有烦恼的障碍;第二个业障,有这个业报身一定夹带着罪业,这个业力也障碍我们的安乐,使令我们不自在;第三个是报障,你这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有老病死的问题,这个老病死,老使令精神衰弱,病痛、死亡这个都会障碍我们的安乐。所以娑婆世界,我们简单地讲它是一场恶梦,这个感受是痛苦的;而且它是添梦,你每一次的投胎就产生一种颠倒的力量,这个十二因缘,你每走过一次,这个十二因缘流转的力量就加强一次。所以你流转得越久,你以后要出去就越困难,因为这个梦越做越糊涂,添梦。

  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会来三界投胎呢?因为我们贪恋娑婆。我们前面讲过,我们对娑婆世界充满了期待,有这个愿望,你如果对娑婆世界没有愿望,你不可能来三界的。那为什么我们对娑婆世界有愿望呢?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真实了解娑婆世界,我们看到娑婆世界美好的一面,因为它有很多五欲的快乐吸引着我们。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五欲的快乐它的背后产生的过失,也就是说我们起了颠倒,我们没有看到娑婆世界的真相,所以我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所以讲厌离娑婆,你必须要说服你自己要厌离娑婆,你必须用智慧的观察,因为它这个快乐的本身夹杂了毒药,烦恼障、业障、报障。

  智者大师他对于我们娑婆世界五欲的快乐,他讲一个偈颂,有助于我们观察。他说我们每一人都喜欢追求五欲,财色名食睡,感到非常的幸福。但是这个五欲,他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智者大师说,其实当我们冷静下来思维,这个五欲的快乐是有三个阶段。第一个,你追求的过程,当你在年轻的时候,读完书,进入了这个职业,你立定志向,使令你富有、使令你追求美好眷属的时候,其实你追求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压力很大,因为你要追求,别人也要追求,所以追求的时候是有一种逼迫之苦。等到你中年的时候,你一生的精神体力,晚年的时候,得到你心中所要的,你快乐了吗?不是,得时多怖畏。因为五欲的快乐是非常的脆弱,你必须不断地担心才能够维持它相续。所以你得到越多,你心中的害怕就越严重,所以拥有越多的人心中的忧愁、压力是越大的,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他所拥有的东西是非常脆弱的,你明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可能就消失掉了。所以心中感到怖畏,你也没有真正的安稳、快乐。等得有一天失掉了,失时怀忧恼,忧愁悔恨。所以我们对于五欲的快乐我们总结啊,一切无乐时。你追求的过程并不快乐,得到的时候有一点快乐,但这个快乐夹带着怖畏,你也没有真正快乐,没有真正受用,等到失掉的时候你比那些没有得到的更痛苦。

  所以就是说,我们今天想要厌离一个东西,你必须要把这个表层的假象拨开来,你看到娑婆世界的真相你才能够真实厌离的。也就是说我们过去是活在妄想当中,智者大师说,我们过去被妄想所欺骗。说是怎么样?狗啮枯骨。说一只狗,这只狗去咬一个没有血、没有肉的一个干枯的骨头,枯骨,这个骨头没有肉。但是这个狗太饥饿了,它一直咬一直咬,把舌头咬破了,它吃到自己的血,它说这个骨头太甜美了!智者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五欲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为什么我们在接触金钱的时候,接触五欲的时候,会产生快乐的感受呢?那是你的妄想创造出来的,你的妄想产生一种虚妄的快乐感受,因为五欲本身不是一种功德相,不像三宝。所以说,我们今天要厌离娑婆,我们必须要远离这个妄想的误导,你看到娑婆世界的真实相,它是烦恼障、业障、报障,它是一个充满障碍的世界。

  那么,我们离开了娑婆世界,我们又不能到涅槃去,那么我们来生,云何应住呢?应该到哪里去好呢?所以我们就进一步设定来生的目标——欣求极乐。那么极乐世界之所以值得欣求是因为它有三种功德:第一个法身德,这个法身德就是针对前面的报障,他没有老病死的障碍,极乐世界的寿命是无量无边的阿僧祗劫的寿命,一生都很健康。所以你在极乐世界的这一期的生命当中,你不用为了你的果报的色身而忧愁,它不给你老病死的障碍,法身德;第二个般若德,在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没有所谓的烦恼障,因为他经常能够见佛闻法,能过经常保持正念的观照,这个果报体有这种力量;第三个解脱德,极乐世界没有造作罪业的因缘,你所接触的都是清净的法界,所以它是没有业障。总而言之,蕅益大师对极乐世界的一个总结,极乐世界是好梦者也,极乐世界是醒梦者也,它是一个安乐的果报,它是一个清净的果报。

  这个意思就是说,其实这个发愿很重要,你心中的愿力很重要。我们一个果报的产生,你造业是一部分,你心中的愿望又是另一个部分。你看佛在世的时候,佛陀最大的护法给孤独长者,这个给孤独长者为了要护持佛陀,几乎把所有的家都卖掉了,去盖这个祗桓精舍,而且他还亲自监工。这时候,佛陀就派舍利弗尊者来陪伴给孤独长者来监督这个祗桓精舍的工程。这一天,舍利弗尊者就面带微笑,当然一个圣人是不随便微笑的。这时候,给孤独长者就问舍利弗尊者说,尊者你以何因缘而微笑呢?舍利弗尊者说,你布施这个精舍,地上的精舍未成,你天上的宫殿已就。我们这个精舍还没有盖好,你上面的宫殿已经成就了。这个时候,给孤独长者说,你可不可以把天上我来生的果报现给我看呢?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就用神通力,把他未来的果报现前,结果是六欲天同时现前,因为他这个时候还没有设定目标要到哪里去,所以六欲天同时现前。也就是说,他的业力,六欲天都可以去。这个时候,给孤独长者就问舍利弗尊者说,尊者,六欲天都现前,我应该怎么选择呢?舍利弗尊者说兜率天有弥勒菩萨在说法,有解脱的因缘,你应该选择兜率天。这个时候给孤独长者,他发愿要求生兜率天,这个时候其它五天就统统消失掉了。所以你造的业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但是它没有方向;你心中所发的愿,才是决定这个动力的方向。

  也就是说,我们念了很多的佛号,这是一种资粮力;但这个佛号是不是能够引导你到净土去,重点在于你心中所设定的目标。所以这个地方发愿是很重要,你不能够等到临终才来发愿,你一定是平常就点点滴滴把你对娑婆世界,这个贪恋的心慢慢地转过来、慢慢地转过来、慢慢地转过来。

  在《大智度论》上面讲一个公案说,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这个车夫他为他的主人驾车。有一天他就问佛陀说,说我是一个车夫,我的生命是非常危险的,哪一天发生车祸,我就要死于非命。假设我今天我是很想要求生净土,那如果发生车祸,临时死亡了,那我会到哪里去呢?释迦牟尼佛说你即使发生了车祸,你也会到净土去。这个车夫说是这样子吗?佛陀说你看到前面的树吗?这棵树平常是往西边倾倒,如果你突然间把它砍断,它是往哪里去呢?他说它是往西边倾倒,它只有一个方向,往西边倒下去。佛陀说你亦复如是。你平常已经把你的目标设定得很清楚了,没有任何的怀疑,你即使随时死亡,你的生命也只有一个方向——往净土去。所以说,这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前面讲过,这是一种智慧的观照。我们的心跟娑婆世界的五欲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要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你要的。如果说一个修净土的人,你平常都没有观照力,看到这个就贪求,看到那个就贪求,然后你把娑婆世界的很多东西都咬得死死的,到了临命你会突然间放下,我们实在是很难相信。一个思想的改变,一个愿望的改变是慢慢改变的。所以就是说,我们念佛人你必须把你生命的方向,从娑婆世界慢慢地调回来、调回来,调到极乐世界的方向去,而这都要靠你平常的思考。到临终的时候,你的方向已经调好了,很自然地水到渠成。所以说,发愿很重要,你心中的目标,到这个地方等于是信愿了,就是我们信心跟目标的设定。

  第三个是持名。我们前面讲过,净土宗讲到安住的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是一个调伏的问题。前面安住是一种未来目标的设定,第二个就是你当下妄想的调伏。这个时候我们看这个持名,持名有两个:一个是执持名号,一个是一心不乱。在净土宗修学的所缘境就是弥陀的圣号,它的重点是一句弥陀念诵听,产生一种专注力。这个念诵听我们讲一下。你要把这个佛号相应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念从心起,你心中有一个归依的心,念佛人最怕,你那个佛号从嘴巴生起。你在念佛的时候,心打妄想,从嘴巴生起那就不对了。这个佛号要从你的内心生起,你有一种归依的心;然后通过嘴巴的读诵创造音声;然后再听回去,你要听你自己创造的声音,你不能听别人的声音。产生专注力,然后再用三三四的韵调让它相续下去,调伏你现前的妄想。所以说,我们到这个地方,把本经的修学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观照力,你要设定来生的目标;第二个是专注力,调伏当下的妄想,这两个重点。

  好,我们今天的课先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回答两个问题。

  请师父慈悲开示,若欲禅净双修,应如何着手?

  这个禅净双修,在我们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在宋朝之前禅、净是独立的。因为禅宗它的所观境,是观照这一念心,它的重点是在觅心了不可得,它是把这一念心的妄想消灭,然后返妄归真,找到真实的本来面目,所以它的所观境不是佛的功德,是一念心。即使他念佛,也是假借这个佛号把这个心带起来,他是观察念佛是谁?所以禅宗的所缘境是观心,净土宗的目标的归依不是心,是弥陀的功德,是一种他力。所以说,在宋朝之前,禅净是没有办法双修的,是独立的,一个偏重心力,一个偏重佛力。但是宋朝以后,因为很多禅宗的大德陆续地从禅宗转到了净土宗,当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宋朝的永明延寿大师,还有近代明末的蕅益大师、莲池大师。那么从禅宗转到了净土宗,他们禅宗的观照力没有失掉,这一念观照力没有失掉;这时候他对弥陀归依的方法又把它结合起来,所以就构成了所谓的禅净双修。

  也就是说,我们的修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能念的心,一个是所念的法。那么在净土宗,基本上是偏重在佛力,所以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心力是不重视的。你看净土宗的归依,善导大师讲一句话,他说你对阿弥陀佛的归依是什么相貌?信我是业力凡夫,我决定没有能力解脱生死,我自己的心力是不够的,信阿弥陀佛有大悲愿,决定可以救拔我。这个时候,通身靠倒。也就是说,从善导大师的归依的标准,如果你觉得你离开了佛号,离开了佛陀的加持,你还是有本事可以解脱生死,不能构成归依。因为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嘛,那就不能构成一心归命了!所谓的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就是说,我离开了它,我就一无所有了。我自己没有能力,只有佛有能力救拔我。所以净土宗基本上在修行的时候,是偏重他力的,这个是事实,它对于这个能念的心基本上是不重视。

  那么禅宗刚好相反,禅宗是它不管持什么咒,念什么佛,它是认为它内心的自性功德力是不可思议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以当禅净双修了以后,开始所谓的把这个他力,又把自己的力量又加强起来。所以蕅益大师说,禅净双修到最后就是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讲本尊相应法,刚开始的时候,他的修学,本尊相应法是对立的: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没关系,我通身靠倒。但是禅净双修就不是了,禅净双修的时候,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能念所念性空寂,它是一个入不二法门,平等!我的心虽然是业障深重,那是一种外在的因缘,如果把这个生灭的因缘拨开,我的心本自清净;佛陀的心是万德庄严,那个也是因缘所生法,把因缘所生法拨开来,他的心也是本自清净。所以,两个能够感应道交。所以禅净双修,如果你修得好,的确有加分的作用。我们刚开始在修归依的时候是不平等的,我是在下位的业障凡夫,佛陀是万德庄严,那我对他通身靠倒,这是两个体;但是你进入禅宗的时候,本尊跟我的功德是不二,你找到你跟佛陀之间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清净的本性,这个时候对你的归依的信心有加持的作用,因为我跟本尊的本性是不二,所以我有能力进入到本尊的功德,是这样子的。

  不过这个地方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在清朝的时候有很多人禅净双修。但是印光大师他说,禅净双修站在净土宗的角度,你要偏重净土,你要用净土来摄受禅宗,不能用禅宗来摄受净土。因为禅宗动法门是谈到佛性的问题,那么你经常观想你跟本尊是平等的,那你怎么会归依本尊呢?你会想说,阿弥陀佛怎么不归依我呢?是不是?所以说,你这个禅宗的思想太厉害的时候,你很难归依的,所以这个禅净双修这个比例,净土宗的比例要占得多,禅宗只是在兼修。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禅净双修要以净土来摄禅,以归依为主,以禅宗的平等观为辅。

  请问法师应该如何断除妄想或者减少妄想?谢谢!

  我们要断除妄想要知道妄想是怎么来的。妄想,当然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的一种功能,但是真正妄想的出现是外境的刺激,根、境的和合才产生识。我举个例子,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妄想?什么是真心?妄想是随境生灭的,真实的心是不随境生灭的。比如说我现在举个例子,我现在要去骂一个人,这是妄想。因为当这个人消失的时候,我这个嗔心就消失了,它是境在心在,境走这个心就消失了,它是随境而生,也随境而灭。所以你看我们每次发完脾气都后悔,事过境迁都后悔。你为什么后悔?你一个人会后悔表示你的嗔心不在了,你嗔心在的时候是不会后悔的。所以我们在起妄想的时候是有一个境现前,那我们在这个境,我们跳不开这个境。所以被这个境心随境转牵着走,产生了妄想。比如说,我今天举个例子,诸位在受戒的时候,我在佛前发愿,我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发了三个愿,诸位说这是妄想还是真心?这是真实的,为什么?因为你受完戒以后,你当初是缘这个戒师而发愿,但是你下去的时候这个念头还在不在?还在嘛!这个叫真实的,它不随外境改变,这叫真实。

  好,我们现在知道妄想是一时的因缘,某一种人,某一种事,触景生情,遇到这个环境,看到什么人,你看到你有缘的众生,你起欢喜心,这是妄想,因为这个人消失了,你欢喜心就消失了;你遇到你不高兴的你起嗔心,这个也是妄想。在佛法的角度,我们实在是不怕妄想;但是就怕你在妄想的背后没有建立一个主人——就是观照力,或者佛号,或者观照,妄想在动的时候,你后面六神无主,没有一个安住的力量。所以说,妄想生起的时候,你怎么不随妄转?你后面一定要有一个家。一个修行人,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第一个是妄想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正常,我们第一个妄想没有犯错。但是妄想生起的时候,你没有观照到,第二念随顺妄想,这个就错了。所以菩萨戒的制戒,大家知道菩萨戒的制戒是第一念不结罪,它是从第二念开始结罪。所以菩萨戒虽然是心地戒,起心动念都犯戒,但是它是第二念才开始结罪,叫从缘思觉,这个妄想生起了,你都没有觉察到,第二念在继续地随顺下去,从第二念开始结罪,它第一念不结罪的。那么也就是说,你根本就没有观照嘛!你没有用道理来观照。我们对治妄想不能强压的,强压久了你会生病,所以佛法对妄想不是压抑,是用智慧来疏导,用道理来疏导,或者是观,或者是止,用佛号把这个妄想转掉,或者持大悲咒。

  总之你的心中要有另外一个力量,把你的心从妄想的角度再把它拉回来。这个就是我们减少妄想的方法,就是你的心要有另外一个正念力,能够取代妄想。当然我们刚开始会失败,可能第一次做、第二次做会失败,但是你只要不放弃,你慢慢慢地就会进步。所以这个心地法门,你不要要求你刚开始遇到妄想马上就能够收回来。但是只要你不断地努力,你不断地操作,熟能生巧,久了以后,你这妄想的力量就会薄弱,回归到你心中这个法宝的力量就会加强。只要你不放弃努力,你的心念就会改变。

  好,我们这堂课上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