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八)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八)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为什么呢?我在过去被片片割截身体时,如果当时有四相实执,必定会对歌利王生起愤怒的猛火。”

  如果有我执,就会有执著自己和他人的心,进一步会起贪己和嗔他之心,从而产生种种烦恼及恶业,乃至一切过患。《释量论》中云:“若有我执他,因执自他故,生起贪嗔心,从而生诸过。”而断我执者,则远离了一切轮回过患,离一切相状执著,从而断除了生起贪心和嗔心的因缘,既不会对歌利王的王妃生起贪心,也不会由于歌利王用宝剑割截身体而生丝毫嗔心。如果相续中已生起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则不会再有贪嗔等烦恼。凡夫人炽燃的贪嗔猛火,只有用空性甘露雨才能彻底消除,因此有缘者应专意致力于闻思修空性法门。

  下面以佛因地修安忍无丝毫嗔心,即为忍辱度,表示应通达四相无相。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须菩提!我又回忆过去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人,在那些时候已断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

  歌利王的公案与此处忍辱仙人的公案是否一样呢?汉地道明法师等说二者是一个故事,久尼夏智大师从字面上也做了一样的解释。此处分别作两个公案也可以,即歌利王时代世尊变成忍辱仙人,具诤国王时代做忍辱仙人,此二公案的内容与故事体裁几乎完全相同。《百业经》、《贤愚经》中,根据世尊发心的不同,内容大致相同的类似情况。

  《贤愚经》中记载世尊在因地曾经做过多次仙人,名字都叫安忍,其中也有一则关于忍辱的公案:印度鹿野苑有位具诤国王,其生性野蛮,喜欢到森林中打猎。一次国王带着王妃宫女去森林,国王打猎疲倦躺下休息。王妃们游赏嬉戏时,见到寂静花园中有一位肃穆庄严的仙人,王妃们对他生起信心,供养仙人一些鲜花水果,然后恭敬求法,仙人也以大慈大悲心为她们传授殊胜的妙法。正在传法时,国王循声而至,见王妃们与仙人在一起,因此生起强烈的嗔恨心,气势汹汹地责问:“在无人的地方与女众说话是何道理?”仙人答:“我在给她们传解脱的甘露妙法,没有做其他事情。”国王问:“你得过四禅吗?”仙人说:“没有。”国王又依次问无色界禅、四无量禅、色界禅,仙人皆答没有。国王又说:“既然没有得到这些境界,凭什么敢与这些女人在一起,你到底有何境界?”仙人说:“我得到不害众生的安忍境界。”国王说:“你真能安忍吗?”仙人答:“能。”国王挥宝剑砍下仙人的两个手指,问:“你现在能不能忍受。”仙人说:“能。”国王又割仙人的脚、耳朵、鼻子,仙人皆安然忍受。这时仙人的五百眷属以神通从空中飞来,天人也降下冰雹惩罚国王。此时国王生起极大恐怖与后悔之心,在仙人前作了忏悔。眷属们问仙人有无后悔心,仙人说:“我没有丝毫后悔。若我无后悔之心,愿我身体恢复如初,否则不要恢复。”以真实语之加持力,仙人身体立刻恢复,并告诉国王:“今天你用宝剑割我的身体,愿我成佛后,用智慧剑斩断你的无明烦恼。”当时的具诤国王即佛在鹿野苑首先度化的一位比丘。

  罗什大师译本“又念过去世”中之“又”字表明这两个公案是分开的。前文从一地菩萨的布施讲远离四相,此处是从圆满安忍度讲三地菩萨,如何远离四相。

  往昔如来如何发心修行,后学的佛子也应如何发心修行,《入菩萨行》中云:“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次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释迦佛在因地修忍辱波罗蜜多,被人用利刃割截身体时未生丝毫嗔恨心,现在学修如来教法者也应如此。而有些学法者被他人稍稍碰一下或说两句就会不高兴,还有种种不如法的反应,虽然每天发心偈子念得很好听,但对照世尊往昔的忍辱行为,自己怎能不羞愧汗颜呢?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所以,须菩提,菩萨应远离一切相状发无上圆满正等觉的菩提心,不应执著色法生心,不应执著声、香、味、触、法生心,应不执著任何法生起真实无伪的胜义菩提心。如果自心有一丝执著,就不是真实的境界。”

  此段经文中,世尊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结合起来告诉须菩提:作为菩萨应该发远离一切相状,无有任何六境执著的菩提心。《中般若经》云:“佛告须菩提:‘一切所缘乃大菩萨之过患,一切无缘乃无过也。’白言:‘世尊,何为有缘?何为无缘?’佛言:‘须菩提,色乃有缘,如是受、想、行、识亦是大菩萨之所缘,眼为有缘,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皆是大菩萨之所缘……’”世尊昔日修安忍波罗蜜时即是以此殊胜发心而得到成就的,作为佛的后学弟子,也应发离一切戏论的胜义菩提心,以利益无边众生。无任何三轮执著的菩提心才是胜义菩提心,若心有所执著,执著色声香味触法等境,则为非住,也即并非安住于真实的胜义菩提心中。心相续中若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胜义菩提心,即能专注真实中,即可远离对任何法的执著,不为物转而唯一安住在万法的本性中,如是则与如来境界相同,如《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为利益众生,修行者应在世俗名言中修安忍波罗蜜,在胜义中修无住的安忍波罗蜜。法王如意宝说:“不管任何人怎样害我,从现在起我发誓永不伤害任何众生!”修行人不仅要口头上如是发愿,在实际修学中,为了实现这些誓言,必须勤习般若空性法。即于世俗中以如梦如幻愿众生离苦得乐,对其修安忍等波罗蜜多,而胜义中则不应有任何执著之心。当然,具有一定修行境界的人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验,唐代永嘉大师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心正在专注时无可专注,恰恰发菩提心时,在胜义而言无有可发。初学者通过闻思通达空性便可逐渐去除有实无实的种种执著,如果心还落于执著,就不是真实的境界。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云:“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一切有实与无实之法皆不住、不执著于心时,不会有其他成实之相,而心无有任何所缘即是离戏的最寂灭境界,也即世尊成道时所说的“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所以诸佛在经中说:“菩萨心不应执著色法而行布施。菩萨为利益所有的有情众生,应以般若智慧摄持以三轮体空的方式修布施等善行。如来说一切相不是相,又说一切众生也不是众生。”

  诸佛在经中说菩萨不应以执著色等诸法之心而作布施,世尊又说为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应如是布施,目的是从安忍法空讲到三轮体空的智慧波罗蜜。菩萨行持六度万行都应以三轮体空的根本智慧摄持,为了利益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也应作财施、法施、无畏施,在如梦如幻的显现中行持六度积累资粮。而如来所说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相皆为非相,依了义经典可知一切众生不是众生,心中应生如是定解:未经观察时有茫茫如海的无量众生,真正观察时众生与佛的本性无二无别,以此原因而谓众生不是众生。《入行论》中云:“众生如梦幻,究时同芭蕉。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无垢光尊者云:“诸众唯心心如空,胜义不生空性中,自心离戏中安住。”在实相中众生也即无生无灭的空性,众生与佛皆有如来藏,其本性等无二致。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的语言断除了一切过失,堪可信任,因为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在凡夫现量中一切都有生灭存在,如果说胜义理观察一切诸法皆非实有,众生毕竟不生灭,这样的境界是谁说的?合理吗?可靠吗?一般人都会产生类似的疑惑,因此世尊告诉须菩提及未来人:如来不同于凡夫人,他的金刚语是究竟的皈依处。世尊从上述五个方面强调了这一点。

  《释量论》第三品广泛建立自宗时,以“无因不说妄”成立如来是真实语者。世尊不会说妄语,因为佛陀的贪嗔痴烦恼皆已断尽无余,不存在说妄语的因。所谓如来是真语者,即:名言中如来所说一切法皆真实不虚,如因果、轮回、须弥山的高度、各种形体和形象辨别,生老死病、地狱寒热的痛苦等,世间的历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不管是推测还是科学仪器测量都难以知晓,而如来以现量可以完全了知。实语者:法界本性中诸法皆是空性,从眼识所见的色法到一切智智,无有不空之法。这唯有如来的真实语所宣示,任何科学家无法研究明示。如语者:佛说真如方面的语言,揭示了万法显现无欺本体空性,显空无二的如来藏本性每个众生皆具足。不诳语者:指世尊三转法轮,为引导众生宣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对众生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都有不同的密意,从世尊成佛到涅槃之间没有说过任何欺骗众生的语言,佛所说的法暂时或究竟都在利益众生。不异语者:指在显现上佛应不同众生宣说不同法语,如世尊转法轮时,地狱、饿鬼、人都听到不同类界性的声音,而且都是利于他们获得解脱的语言,不仅暂时令其获得利益,究竟也获得解脱。因此,应知佛语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因为佛陀一瞬间对万事万物通达无碍,陈那论师云:“一切诸所知,如一刹那间”佛知道该做不该做、该说不该说,如《中观四百论》中云:“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如来是整个世界上唯一说真实语者。一般世间人认为的最诚实、最老实、不会谎言者,因为尚未断除语言过患必定会有语言的障碍,他在方便时为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能会说一些非真实的语言。但佛恰恰与之相反,佛断除了语障,所说的语言究竟圆满。针对每一个众生根基不同,所说内容与方式也不同,譬如为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编写不同教材,每一种教科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利益。同理,佛在第一、第二、第三,乃至转密法法轮时,所说及其方式也不相同。当然,虽有不同,但都是有利之语。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法,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

  一般人认为不虚则应是实有,不实亦应是虚无,实际并非如此。“如来所得法”,是指如来在因地千万次舍弃自己的肉身,历经诸多苦痛然后获得的甘露妙法。“此法无实无虚”,一方面是指如来所得诸法实相,其本性并非实有。因为若为实有,则应以胜义理论观察也无倒存在,然而在胜义理论观察时,得不到丝毫实有之法故,此法非实。另一方面,则是指此法也并非虚无断灭。虽然实相本体并无实质性,但在众生迷乱心识面前仍可以总相方式显现,就如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及人生难得的道理在世俗中的显现一样。

  不仅是如来所得的法,其实任何法都是不实不虚的本性。《中观四百论》云:“宁在世间求,非求于胜义,以世间少有,于胜义都无。”在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之前,诸法如幻如梦地显现,业与因果也不会空耗;正在显现的同时,以佛的智慧观察,因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存在,这就是佛所说万法无实无虚的甚深教理。《入中论》亦云:“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行者五蕴皆非有。”世间角度诸法皆无欺存在,而以出世间真实智慧衡量时,圣者自身的五蕴亦不存在。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如果菩萨心耽著于名言法行持布施,则如同在黑暗中行路的迷茫者见不到任何法一般,得不到任何功德。如果菩萨发心时未住任何法相,以三轮体空方式行持布施,就像一个有眼之人,在日光明照的白昼,能一清二楚地看见各种色法一样,其功德究意圆满。”

  包括布施在内的五度必须以智慧波罗蜜来摄持,无智慧摄持的五度则如盲人一样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大智度论》云:“五波罗蜜如盲,般若波罗蜜如眼。”《入中论》亦云:“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宗喀巴大师在《入中论•善解密意疏》、《般若摄颂释》中亦引用此教证:成千上万盲人无有明眼人的引导,难以到达目的地,如果有一个具眼之引导者,则可以到达所缘的任何地方;同理,不具智慧度,布施就会落于相状执著,不能到达究竟彼岸。永嘉大师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由此可知,无般若摄持的有相布施虽有功德,但如盲人行路一样,并非究竟。因此,因此应以智慧度摄持前五度,方可究竟到达彼岸。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未来世界中,如果有人对此经生起信心并受持、读诵,那么皆为佛陀以智慧眼无余了知、无碍照见,知此人因此而获不可衡量无边无际的功德。”

  佛有不可思议的智慧,以其智慧眼完全能照见受持此经者的相续。佛陀不仅清晰了知经典所具有的不可思议功德,而且,对于将来受持此经者所获之无边功德也都可以彻见无余。根据《俱舍论》中所说:佛陀不同于声闻独觉,佛能于一刹那中不混杂地照见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并且,能将尽未来际中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在佛的慧眼中,现在每一个持经者都必定显现得非常清晰。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佛经中说缮写、读诵、受持等十大法行的功德不可思议,如果实在没有修行正见的能力,最好是念诵真实的金刚语。因此,如果修行人每天读诵此经,则能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福报。

  真心希求解脱的人,应该立下坚定的誓言,对于自己发愿终生持诵的经典不能放弃,无论遇到任何违缘痛苦,也不能改变此誓言。唐代有一位蔚公法师,他每天念诵五十遍《金刚经》从未间断,后来临终,阿弥陀佛与眷属亲自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经典是佛的金刚语,尤其般若经是佛经的精华,佛陀的加持力和佛法的殊胜性不可思议,依靠持诵此经可获得无量功德。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如果世间一些善男善女早晨以恒河沙数身体作布施,中午也以恒河沙数身体作布施,下午仍以恒河沙数身体布施,如是在无量百千万亿劫中作身体的布施,其所得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如果有人听闻到此经生起不退信心,此功德已胜过前述身布施的功德,更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了达后为他人解说,功德更是无法衡量。”

  身布施一般是一地以上菩萨的修法,如《大圆满前行》所说:极大布施的行为除了得地菩萨之外,普通凡夫人不能实践,故其功德非常殊胜。无数劫中如此作无量的身布施,功德当然是不可思议。因此,若将一地菩萨所造百千万身布施的功德与凡夫人相似信心相比,凡夫信心不会超胜。信心分有三种,最殊胜的是不退信心,而不退信心也有两种:凡夫相续中的不退信心与菩萨的不退信心。菩萨现见法界本性,其信心功德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不会退转;凡夫相续中的不退信心只可承认即生不退,后世退不退转难以确定。故凡夫不退信心的功德不可能超胜于登地菩萨以三轮体空摄持的身布施功德。

  但仅就身体布施本身而言,以凡夫人听闻《金刚经》信心不退,其功德绝对超胜前者。若说凡夫人单凭听闻《般若经》,生起一个不退信心功德就胜过登地菩萨无数劫中以恒河沙等身体布施功德,这种说法有智慧的人应该观察。但假设身布施不以智慧度摄持,则无法与听闻此经所生功德相比。正所谓“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凡夫以真实确信之心可以遣除、远离世间自相烦恼,能使相续生起坚定不移的般若智慧;以坚定的信心可以得到加持离开疑惑心,并通过修行成办一切所愿,获得一切功德。从这一角度来看,凡夫生起真正信心功德也可胜过菩萨以身布施的功德。如经云:“如是一切布施中,法施最胜我宣说。”

  听闻此经生起不退信心功德尚且如是,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的功德更是不可思议。《优婆塞戒经》云:“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古代经书的手抄本较多,现代印刷业发达,不需手工抄写,但提供纸墨让他人书写、印刷经典或送给别人读诵,这也是真正的法布施,功德非常大。并且,不管遇到任何违缘,书写、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都可以遣除。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世尊告诉须菩提:“总而言之,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

  以上内容归纳而言,是佛对须菩提以金刚语宣说此经无边无际的功德。于般若功德,众生之寻思分别念无法分别思维,以语言无法表达,即使是圣者声闻阿罗汉的智慧也难以测度。佛功德不可思议,法功德不可思议,僧众功德不可思议。而对不可思议的对境产生一个信心,也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随念三宝经仪轨》中云:“如来功德不可思,佛法功德不可思,僧伽功德不可思,若信不可思对境,则生不可思功德。”另外我们应该知道,佛是从般若中产生,而众生若能见到《般若经》,则不仅来世,暂时今生也能得到利益。

  具如此广大功德的经典,佛为什么人宣说呢?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经是如来对已发大乘菩提心,行最胜大乘道者而说。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为人宣说,此人将获得不可称量、无有边际、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乃至获得无上正等觉果位。如来以慧眼全部知晓、彻见这样的人,此人所作即是荷担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事业。”

  此经主要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佛母的密意,一般众生无法理解接受。如来观察法器时,说:唯发大乘愿、行菩提心的人可以接受,如来专为他们宣说此经。许多经典中指出,须菩提虽显现为小乘阿罗汉,而实际都是大乘根基。所以,以须菩提来提问,正说明佛为发大乘菩提心,行最无上乘者宣说般若法门。如来从未对小乘根基的人宣说大乘般若,因为大乘菩萨戒中限定一般小乘者不能强迫引入大乘。

  对于能读诵传讲《般若经》者,如来以尽所有智完全了知此人根基,以及其读诵、受持的不可思议功德。佛经不可思议,因为佛陀的加持力和佛法的殊胜性不可思议;而读诵、受持佛经者亦不可思议,因为依靠佛经能生同等功德。例如从前世亲菩萨念诵《般若经》时,屋顶常有一只鸽子听经。以听经闻法的功德,鸽子死后脱离恶趣,转生为王子,后来出家修持成为大法师,即安慧法师。另据《五台山志》记载,一老和尚念诵《金刚经》获得成就。他加持而流出之泉水具有殊胜功德,有谁饮用则可以开启智慧,此即现今五台山之般若泉。

  因为一切诸佛菩萨的来源即是般若,而读诵宣说此经者必定会得到无量无边功德,并于将来成就菩萨、成就佛果。因此,对于此经能够受持读诵,为人广说之人,即为荷担如来家业。

  “何以故?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为什么呢?如果是喜欢小乘法的人,就会执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且,他们首先不肯听受此经,中间不能读诵,最后更无法为人解说。”

  与大乘相比较,小法即是指仅希求自己个人解脱的法门。而“乐小法者”,即是指执著我见的外道与平凡众生;以及只求自利的小乘行者。外道与平凡众生执著人我存在,并且具有深重实执。他们连人无我见都不能接受,更何况说大乘见解呢?因此,由于不具有内道见解,所以他们不可能获得任何解脱果。如《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而小乘行者虽不执著人我存在,但对诸法仍有强烈实执,所以也不能信受大法。如《经庄严论》云:“有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小乘行者以微弱的信心,卑劣的根性,以及周围又有众多恶友,所以对深广如海的般若法门不会生起信心。因此,如果有人执著相状,则不是真正行持波罗蜜多的法器,而是下根者、卑劣者。

  佛陀不会对钝根、性劣、乐欲小法人宣说究竟一乘的妙法。因为他们根性下劣,即使宣说,他们也不能听受。因此,我们在弘扬佛法时,应观察所化根基而授予相应法门。比如在整体信仰大乘的地方,因为极少人不信大乘,所以应尽可能宣讲弘扬空性法门。而在其余边地,如某些大城市中,因为周围全是不学佛、谤佛法、持邪见的人,所以那些佛教徒也难以接受甚深广大的空性法门;即使他是上根者也不一定接受,更何况是具有相执及傲慢的低劣根性之人呢?如《法华经》云:“钝根小智人,着相骄慢者,不能信是法。”因此,在这些佛法边地传法,我们一定要非常谨慎。如果不经观察,直接授予空性法门,可能就害了他。因为劣者听受大乘空性法门不仅不信,反成诽谤正法之因从而堕落恶趣。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不管任何地方,如果有此经,一切天、人、阿修罗应予供养,应该了知此处即为佛塔所在,人、非人等皆应恭敬、作礼、围绕,并以各种烧香散华方式作供养。”

  佛塔是诸佛意所依。释迦佛示现涅槃后,遗有装佛舍利的八大佛塔,于八大佛塔所在地方顶礼、转绕有殊胜的功德,如《入行论》云:“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而经典所在之处如有佛塔,一切天、人、非人等也都应恭敬。古代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非常赞叹持诵修持《般若经》的人,认为其脚踏过的灰尘是帝释天、梵天恭敬顶礼的对境;而仅仅宣说空性法门一个偈子的地方,诸天也应修建佛塔恭敬供养。《法华经》云:“乃至说一偈,是中应起塔。”宣化上人讲记也说:“《妙法莲华经》、《般若经》等宣讲之地,天人、非人都应恭敬供养,乃至演说一个偈子所在的地方,诸天人也应建修佛塔,因为这里是一切世间的供养处。”

  关于“则为是塔”有这样一则公案。明朝弘治年间,嘉兴府真如佛塔濒临倒塌。有一位慧林和尚,广行募化,二十年后佛塔重又修葺一新。缘起是慧林在一次苦修时,突然一个鬼使来临,拿长绳套在他的脖子上,令其即刻去见中阴法王。乞求鬼使宽限七天,等作完焰口佛事之后再去阴间。待鬼卒同意后,他集中弟子说:“阎王让我七天后离开人间,怎么办?”弟子说:“离此处一天船程远的苏州承天寺,寺中有一位禅师专修《金刚经》,威力盛猛,可以求他解救。师父到那里一定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于是慧林去苏州拜见禅师,禅师说:“如果你答应修复寺中将要倒塌的佛塔,我有办法令你七天后免于死亡。”慧林答应以后一定化缘修塔,禅师令其七天中住于禅房不断念诵《金刚经》,念一遍经后即云“当知此处,则为是塔”,以此消灾免难。慧林和尚依教非常精进。七天后,两个鬼卒来问禅师慧林和尚的去处,禅师说:“就坐在我的房间里。”两个鬼卒一起进去,慧林和尚正在念经,每念一遍就诵“当知此处,则为是塔”。这样念诵时,两个鬼卒只能见到一光芒万丈的大佛塔。因无法捉到慧林交差,只好去问禅师:“我们与慧林和尚约好今天带他离开人间,但现在根本看不见他,怎么办呢?”禅师说:“般若所发的威光力量令你们无法接近,只能放弃离开吧。”两鬼听后怏怏而去。禅师对慧林说:“我已救你一命,现在你应兑现诺言,化缘好好修塔。”慧林由于被鬼套上了绳子,没法解开,所以只好天天拖着绳子去化缘,二十年后他终于修成了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塔。

  从以上公案我们可以看出,《般若经》所在之处确实与佛塔无异,此处常为龙天护法所守视,一切邪魔外道不能加害,是故世间一切人天等皆应作礼围绕。另外,不仅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即使是随身携带本经,也有很大功德;并且在有人恭敬、顶礼时,也不至于承受不起。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又对须菩提说:“善男善女受持、读诵本经,如果被人轻视、小看,这表明此人前世所造应堕恶趣的罪业,因为今世被人轻视,前世罪业灭尽,很快会得无上圆满正等觉。”

  通过念诵《金刚经》可以使罪障全部清净,因为这部经是一切诸佛菩萨智慧的结晶,通过闻思修持此经,可了达业障的本性而清净业障。永嘉大师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了达业障的本性是空性,不需再受痛苦,不达其本性,始终需偿还受报。平时修行中遇到一些违缘,不能一味地认为对修行不利,也许此违缘已将来世的痛苦解决,若今生没有遇到此违缘,未来的修行过程中会有更大的障碍。很多学佛人的经历中,极少有人能一帆风顺地踏上解脱大道,而是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了挫折与痛苦才生起出离心,因众苦所逼而对佛法生起信心。藏地的拉西堪布经常引用此经做教证说:“大菩萨受到极多损害是以后必定能得到解脱的标志。”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遇到违缘时应泰然处之,不要认为是不吉祥,虽然人生的违缘痛苦非常难忍,但通过遇到这些违缘即生中就可将来世堕地狱、饿鬼之痛苦灭尽。按照此经,受别人歧视、诽谤是最好的,受他人欺侮之时最重要的是护持正见,应当生起欢喜心:“今天有人欺负我,这是在消业,后世不用堕恶趣了。”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