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四、观四谛品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8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中论讲记 二十四、观四谛品

 

  丁三、(断除太过)分二:一、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二、断除无有涅槃之太过。

  本品观察四谛——苦集灭道。佛陀说,整个世间都是苦谛,一切痛苦的来源就是集谛,要断除集谛必须现前灭谛,要现前必须依靠道谛。这个道理不仅世间人不懂,外道宗派也从未提及,唯独佛教才如是宣说。所以很多大德都讲,第二十四品只破斥小乘宗以及唯识宗论师所承许的四谛实有的观点,因为世间人及外道根本不知何谓四谛。

  有些人不理解空性,一听说万法都是空性就产生邪见:如果一切都是空性的话,那四谛、三宝、因果也都不存在了,那是不是跟顺世外道没有差别?既然四谛、三宝乃至因果都不存在,那以后就没有任何束缚了……我非常担心道友们不能了解本该了解的东西——胜义中诸法不存在的道理,反而趋入不该趋入的见解——断灭之见。其实,四谛不存在是就最究竟的实相而言的,许多修行人始终认为苦集灭道四谛实有存在,这就是没有通达胜义中无有四谛的道理所致;而在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之前,四谛是无欺存在的。

  戊一、(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观四谛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己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等观点。

  庚一、(宣说对方观点)分六: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三、无有八果之过;四、无有三宝之过;五、无有因果之过;六、无有世间名言之过。

  辛一、(无有四谛之过):

  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如果一切万法都是空性,无生亦无灭,那么也就没有四圣谛法了。

  有实宗向中观宗发太过说:你们否认一切万法的存在,如果一切万法真的像石女儿、兔角一样不存在,那就会有非常大的过失。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已宣讲了四谛法,如果一切万法无生无灭,就失坏了四谛法。

  四谛也叫四圣谛。为什么叫圣谛呢?《显句论》中说:灭谛和道谛是圣者断除烦恼的所证和所修,所以是圣谛。但苦和集为什么也叫圣谛呢?因为凡夫人的五蕴是苦,五蕴的来源——业和烦恼是集,这二者都是圣者所见,并非凡夫所能通达,从圣者才能通达、才能断除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圣谛。凡夫人为无明病患所蒙蔽,故不能通达五蕴是痛苦的道理,就像某些病人品尝不出苦味一样。就像十几岁的小孩子,尽管大人再三说:“好好学习,这很重要……”但他始终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只有长大以后才真正体会到读书的重要。同样,凡夫人目光短浅,只知享受生活,即使圣者告诉他们生活的真实本面——苦,他们也无动于衷,只有当他们获得圣者果位时才知道圣言不虚。就如一根毛发落入手掌中不会被发觉,而落于眼中就会极为敏感一样,凡夫粗大的分别心不但认识不到痛苦,反而将痛苦误认为是快乐,而在圣者的智慧眼看来,这的的确确是真实的痛苦。

  《显句论》说:凡夫人也可以知道一切感受是痛苦,但这并不能说明凡夫已通达了苦谛。因为,受蕴只是五蕴中的一个,而且仅仅从道理上通达受蕴是苦并不是通达苦谛,只有像圣者那样现证五蕴皆苦才算真正通达苦谛。圣者和凡夫有天壤之别,这种差距到底有多大可能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但对比一下修行者和世间人在见解、行为等方方面面的差别,也可大概类推凡圣之间的差距。

  辛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

  以没有四谛的缘故,见苦谛、断集谛、证灭谛、修道谛,这些事都不存在。

  一般来说,苦以逼恼为义,即一切有为法的心行,恒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所以名为苦。苦有三种:苦苦、坏苦、行苦。在轮回中众生接连不断地一直感受痛苦,这一切痛苦的来源是集——业和烦恼,如果不想受苦就必须断掉集,就好比不想要毒树的果则必须断掉毒树的根一样。而断苦集必须要依靠修道,修道究竟也就现前了灭谛。现前灭谛时业和烦恼已连根断除,这样就获得了解脱。佛经中也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有实宗认为:如果四谛是空性,那么见苦、断集、证灭、修道也就不存在了,你们中观宗所秉持的是多么可怕的见解啊!

  辛三、(无有八果之过):

  以是事无故,则无有四果。

  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

  以四谛不存在的缘故,四种圣果不存在;四果不存在的缘故,得四向的圣者也不存在。

  我们经常讲的沙门四果就是预流果、一来果、无来果和阿罗汉果这四种圣果,四果再加上四向就成了八果。按照小乘的观点,沙门四果可对应见道、修道及无学道,它们都离不开四谛,所以,四谛不存在四果也就无法安立。

  先介绍一下四果。预流果是见道位,一般来说见道分十六个刹那,前十五刹那是预流向,第十六刹那才得果。见道之后开始修道,修道的所断共分三界九地,各地又分九品。欲界的九品烦恼分为上中下,上中下各自又分为上中下。第二是一来果,“一来”指还要再来欲界一次,前六品烦恼已经断尽、后三品还未断,这就是一来果。第三是不来果,“不来”指不再来欲界,当欲界的九品烦恼全部断尽时获得不来果。菩萨会乘愿再来欲界度化众生,但声闻行者一味追求自己的安乐,所以当他断了九品的烦恼以后就不会再来欲界了。第四是阿罗汉果。欲、色、无色三界的烦恼全部断尽以后得阿罗汉果。按大乘的观点,阿罗汉断尽的只是烦恼障,其相续中还有所知障。

  接着介绍四向。预流向是尚未得预流果而正在趋向于它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见道位的前十五刹那中住于将要遍证四谛的境界;一来向包括预流果,是预流圣者正趋向一来果、还未得到一来果时的状态,它已超越预流,趋向后果;不来向就是指正在前往不来果的圣者;阿罗汉向是正在前往阿罗汉果的圣者。

  四果四向是声闻所承认的八种圣贤。如果四谛不存在,那么住四果圣者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四果圣者不存在,住四向者也就不存在了。这是对方的第三个责难。

  辛四、(无有三宝之过)分二:一、广说;二、摄义。

  壬一、(广说)分三:一、僧宝不存在之过;二、法宝不存在之过;三、佛宝不存在之过。

  癸一、(僧宝不存在之过):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

  如果没有八种贤圣,也就不会有僧宝。

  对方认为,如果没有八种贤圣,那么僧宝就不存在了。

  大小乘都承许圣者即是僧宝,大乘一地以上的圣者如文殊、普贤,以及小乘预流向以上的圣者如舍利子、目犍连,他们都是圣者,所以都是僧宝。

  或许有人会想:除了圣者以外其余就不算僧宝了吗?答:僧宝可分为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两种,《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共同小乘中承认……僧众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凡夫小僧为沙弥、沙弥尼及居士,是众生之福田故;大僧为具近圆戒者,即是说比丘为大僧众,四位比丘以上称为僧众;圣者僧众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以前有人问:居士享用法会供斋合不合理?根据《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这个教证,居士也是众生的福田,也应该成为应供处,所以五明佛学院也开许居士享用供斋。佛经中也说:“天人妙衣饮食等,恒沙劫中供众生,不若布施一居士,一日所获功德大。”

  癸二、(法宝不存在之过):

  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没有四谛的缘故,也不会有法宝。

  严格来讲,法宝并不是经书 ,只有自相续中真正现前佛法的意义才是法宝。按大小乘《俱舍论》的观点,法宝包括教法和证法。从证法而言,真正的法宝只有灭谛,何时相续中获得灭谛便有了最究竟的法宝;道谛是现前灭谛的因,所以也是法宝。而教法能诠释证法,是证法的因,所以也是法宝。但是,如果四谛不存在,那法宝也就不存在了。

  癸三、(佛宝不存在之过):

  若无法僧宝,岂能有佛宝?

  如果没有法宝和僧宝,怎么能有佛宝?

  依照小乘宗的观点,释迦牟尼佛一定依靠法宝现前过沙门四果中的一种,所以没有法宝和僧宝,佛宝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佛宝的因就是法宝和僧宝。

  佛陀因地为菩萨时曾广行六度万行,这一点在名言中是不必怀疑的。《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了很多佛陀因地时布施身肉以后以谛实语令身体恢复的公案,如果不是圣者这是很困难的(当然凡夫中也有大悲心非常强烈的,就像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绕杰达,但一般来讲只有圣者才能这样做)。所以佛陀以前一定先成了圣者,如果不曾当过圣者成为僧宝,不曾修持证法具足法宝,佛宝岂能现前?

  另外,也可以说佛宝本身即是法宝和僧宝,佛陀已经修道圆满,所以是究竟无学的僧宝;佛陀已证得究竟灭谛,所以也是究竟法宝。因此,没有法宝和僧宝,又如何安立佛陀呢?

  壬二、(摄义):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这样宣说空性的人就破坏了三宝。

  对方认为:万法如果真的是空性,那三宝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岂不是断了众生的慧命?

  其实,中观宗并不破名言中的四谛、三宝,只是在抉择胜义谛时才遮破这一切。现在很多人没有闻思过中观,讲《般若经》非常困难,讲《华严经》就更困难,因为他们认为“一切都不存在”的话,名言的万法就难以建立。

  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分开二谛,胜义中抉择空,名言中说显现,这样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辛五、(无有因果之过):

  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

  承许空性还会破坏因果,也会破坏罪福业。

  具有因果正见的人都承认因果报应:造十种善业必然转生善趣得乐果,造十种不善业必然转生于恶趣得苦果。如果承认万法皆为空性,那么善恶因果就不存在了,那修行人断恶修善还有什么实义呢?所以对方认为:中观宗的观点远离了佛陀的教言,因此不合理。

  辛六、(无有世间名言之过):

  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

  承认万法空性也全部毁坏了一切世俗法。

  《显句论》陈述对方的观点说:如果一切法是空性,那么吃饭、喝水等名言也就被一概否认了。但佛经中却说“世人怎么承认,我也随顺世间而承认”,所以承许空性不合理。

  庚二、(破彼等观点)分三:一、他宗发太过的原因;二、自宗无有过失之理;三、证悟缘起空性的重要性。

  辛一、(他宗发太过的原因)分二:一、对方未通达空性之理;二、对方未通达二谛之理。

  壬一、(对方未通达空性之理):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

  其实你们并不能真实了达空性的本体、空性的因缘以及空性的含义,所以才自寻烦恼。

  以下对有实宗发的太过一一给予答复。但在答复之前,首先要说明对方发太过的原因:他们对空性的必要、空性的本体、空性的含义一窍不通,对空性的认识只停留在单空(没有)的层面,所以才向中观宗发出了一系列太过。其实这是对方自寻苦恼,没有任何意义。

  首先,对方不知道宣说空性的必要,即宣说空性的因缘或目的。修行佛法的目的是断除烦恼,烦恼灭了就获得了解脱,但烦恼的本体并非实有,完全是戏论的体性,而这样的戏论唯有依靠空性才能灭除。《观我法品》云:“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所以,佛陀宣讲空性的必要就是为了破除有、无、二俱、二非的戏论,令行者趋入根本慧定获得解脱。

  其次,对方不知道空性的本体。空性并不是单空,它具有五种法相,《观我法品》云:“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空性完全是自证的境界,并不依赖其他的言辞和比喻;空性是寂灭四边的自性;它没有言语的戏论;没有彼此相异的差别;也没有心的思维及分别。具有这五种法相才是实相。所以,空性并不是有实宗所承许的单空。

  第三,对方不知道空性的含义。因缘所摄的一切法皆是空性,这就是空性的含义,本品颂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三宝、因果、轮回、善恶等一切万法皆是因缘所生,没有一个不为因缘所摄,既然如此,哪一个法不是空性呢?因此,名言中的法在胜义中都毫无本体。

  这样一来,有实宗所谓的“三宝不存在、四谛不存在”等过失,对中观宗并不会有任何损害,反而说明他们自己未通达如来的究竟密意。

  不仅是小乘宗,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也不明白空性:“佛教不是讲空性吗?既然万法皆空,那磕头顶礼、烧香供佛有什么用呢……”甚至某些久入佛门的法师也不明白:“既然一切万法皆空,那行善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听说有的人还这样说:“一切万法不是空性嘛,那干脆就享受享受吧……”

  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达空性的本体、空性的必要以及空性的内涵,这样自相续中的各种邪见和怀疑就会自然而然消除,也只有这样,闻思修空性才有真正的意义。

  壬二、(对方未通达二谛之理)分五:一、宣说所证二谛之体相;二、未通达二谛之过患;三、宣说二谛之必要;四、误解空性之过患;五、是故佛陀最初未说空性之理。

  癸一、(宣说所证二谛之体相):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诸佛都是依靠二谛为众生说法,一是世俗谛,二是胜义谛。

  众生的根基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故三世诸佛都是根据世俗谛和胜义谛来宣讲佛法,这样才能让众生趋入解脱。释迦牟尼佛传了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三大*轮:佛陀初转*轮时主要宣讲世俗谛;二转*轮主要宣讲了胜义谛的般若空性;三转*轮不仅宣讲了如来藏光明的胜义谛,也阐述了地道安立与万法唯识等世俗谛。可见,佛陀讲法唯一依靠二谛。

  那什么是胜义谛和世俗谛呢?从现空二谛来说,世俗谛即一切显现法,包括凡夫见闻觉知的境界与圣者面前的清净显现。《澄清宝珠论》亦云:“轮涅所摄之一切诸法,皆许为所有有法显现之世俗谛。”《入中论》云:“痴障性故名世俗。”“所见虚妄名俗谛。”凡夫由于无明习气的遮障,不能见到诸法的真相,只能见到显现的假法,这就是世俗谛。当然,世俗法并不仅限于凡夫的根识境界,它包括轮涅所摄的一切显现法。胜义谛即圣者根本慧定所安住的空性境界或者万法的实相。《入中论》云:“说见真境即真谛。”《澄清宝珠论》亦云:“一切法性空性之胜义谛。”除此二谛以外无有第三谛,故诸佛菩萨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既然诸佛菩萨都是依二谛说法,那我们度化众生时也应如是随学,如果所化众生的根基还不够,就要依靠世俗谛的法门来摄受;如果所化众生的根基不错,就应该宣说《金刚经》、《中论》等了义经论,依靠胜义谛的法门来度化他们。但现在很多法师不观察众生的根基,有的一直讲世俗谛的法,有的则只讲胜义谛的法,这样堕于两边都不太好。

  在座的道友不管有没有法师的名称,只要有利他的心,就应该有度化众生的机会,但一定要观察所化众生的根基。有的人刚刚学佛,你就给他讲《金刚经》,这不一定合适;对这些众生应当在信心方面引导,多给他们讲因果取舍的法。有的人学佛很久,在因果取舍方面已有了稳固的基础,如果对他们只讲一些简单的道理,这也不合理;应当以般若空性、如来藏等了义法门来度化他们。

  所以,大家在自利利他的过程中应当把胜义和世俗结合起来。法王如意宝说过:一方面我们要好好观修空性,安住于空性的境界中,这就是胜义方面的修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依众生发起大悲心,以菩提心来摄持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世俗方面的行持。

  癸二、(未通达二谛之过患):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如果不能明辨二谛的体相,则不能通达甚深佛法的真实奥义。

  关于二谛,小乘、唯识、中观各有不同的观点。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就是了达并圆融二谛,如果对胜义谛和世俗谛都搞不明白,那就不可能通达佛法的甚深奥义。《定解宝灯论》讲:“依靠名言观察量,无有错谬行取舍,尤其于教与本师,获得诚信唯一门,即是因明之论典。开显抉择实相义,无垢智慧胜义量,即是胜乘中观论。睁开此二之慧眼,不随他转而真入,佛陀所示之正道,高度赞叹入道者。”就如一个人没有眼目就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一样,修行人没有因明和中观的双目就不可能趣入真正的修行正路。有些修行人具足胜义的眼目,有些具足世俗的眼目,但双目都具足者却比较少。只有为具相的善知识摄受,且依靠殊胜经论的人才能具足胜义和世俗的明目。

  《入中论》、《入行论·智慧品》等诸多中观论典对二谛的抉择也非常清楚,大家可以参考。尤其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为解释《中观庄严论》而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既抉择了胜义谛又抉择了世俗谛,还有如何将二谛结合起来运用的窍诀,要想真正通达二谛圆融之理,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部宝典。《中观庄严论》的作者静命菩萨是将龙猛菩萨的甚深见派与弥勒菩萨的广大行派合而为一的中观瑜伽行派的创始人。这位创始人并不像现在的某些“创始人”,静命菩萨完全具备经论中所提到的开宗祖师的法相。现在有的人异想天开:“我是什么什么的创始人……”有些人打妄想:“既然龙猛菩萨、无著菩萨还有静命菩萨都当了创始人,那我也可以当一个创始人……”现在这种“创始人’非常多,但真正成为开宗祖师的创始人并不是那么容易,这样的创始人的条件比较高。在《中观庄严论释》里有开宗创始人的法相,比如要现量见到万法的真谛、凭自力能开显佛陀密意、广大破斥他宗建立自宗……

  学好《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入中论》后,再抉择大圆满本来清净的见解就非常容易。上师如意宝在宣讲《法界宝藏论》及《大圆满心性休息》的时候再三强调:修行人务必要通达中观的推理方式,否则很难通达大手印、大圆满的见解。如果不能通达空性,即使宣讲最甚深的法门也不一定有利,相反还有可能对所化补特伽罗的相续有损害。

  大家应该知道闻思中观的重要性,否则很多人不一定会重视对中观的闻思。就像商人觉得有利润可图才愿意去做这笔生意,如果觉得没什么利润,他就不会去做。同样,知道了空性的殊胜性,就会对听闻百千万劫难以值遇的空性法门生起难得之心。

  所以,希望大家潜心研究,一定要通达二谛的意义。可能有些道友自认为已经学得很不错了,但我觉得他们的理解有些偏差。一般来讲,按照传承上师的传讲方式去理解法义非常重要,否则,自己认为理解得很不错,但实际上连边都没有沾上。所以,希望每位道友认真听受上师的教言,尽量将所听的内容融入自心。

  癸三、(宣说二谛之必要):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如果不依靠世俗谛,则得不到胜义谛,得不到胜义谛就得不到涅槃。

  对方提出疑问:如果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是胜义谛,那佛陀只说胜义谛就可以了,何必说世俗谛呢?

  龙猛菩萨回答:虽然胜义谛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但不依靠世俗谛,修行者就不能趣入胜义谛,没有得到胜义谛,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最终的实相涅槃,所以佛陀宣讲了世俗谛。

  因此,在学习、宣讲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世俗谛,否则难以趣入胜义谛。为什么呢?因为胜义谛超越了一切语言寻思等凡夫的行境,而凡夫却不能超离世俗谛,所以佛陀才依靠世俗谛引导众生趣入胜义谛,否则众生怎能进入胜义谛那美妙的殿堂?很多论典都强调了本颂的道理,《入中论》云:“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显句论》说:想获得水,就应提前准备水桶。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引用这个比喻说:既然连得到水都需要水器,那么想获得胜义谛的殊胜境界怎么能不依靠世俗谛呢?

  另外,世俗谛也可以指单空,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真正的胜义并不只是一个单空,而是超离四边之戏论。然而,如果无有存在于遣余分别心境前万法的无实这一相似胜义,则无有证悟大胜义的方便。正由于它属于能证悟真实胜义的方便或因,才命名为胜义的。如《中观藏论》云:‘于此若无有,真实世俗梯,欲上胜义楼,智者非应理。’”所谓真实世俗梯即真世俗谛,就是指破有边的单空。按照汉地某些法师的解释方法,世俗谛就是文字般若,胜义谛就是实相般若,通达实相般若要依靠文字般若,这种解释也可以。总之,世俗谛是凡夫的范畴,依靠世俗谛的方便才能通达胜义谛。

  按自续派的观点,胜义谛有真胜义和假胜义两种。远离一切戏论的实相是真胜义;暂时安立的单空是假胜义:从遮破实有、随顺胜义的角度而言是胜义,从未超离分别戏论的角度而言则是世俗。《中观庄严论释》说:“其中无遮空性是观待远离一切名言之真正胜义而安立为世俗的。”中观自续派暂时抉择的胜义谛是中观应成派的世俗谛,因为从最究竟的观察来看,暂时的单空实际上就是世俗谛。所以,如果谁认为“空性”就是遮破有边的单空,就说明他还没有通达真正的胜义谛,依然落在世俗谛中。但单空是最终进入胜义谛的方便,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照见本义诸大德,极其郑重而宣说,必须通过修无我(指自续派的单空),方可根除我执见。此乃一切初学者,无有错谬之入门,口说最初即断此,乃是散布魔密语。”

  当然应成派的不共所化众生可以不依靠单空,直接向他们宣讲远离四边的大空性就可以。他们依靠强烈的信心和善知识的开示很快就会开悟,但这种情况极为稀少。

  癸四、(误解空性之过患):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

  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不能正确理解空性的钝根者会自己害自己,就如不善咒术的人为咒所害、不善捉毒蛇的人为毒蛇所伤一样。

  修行人的见解一定要正确,见解不正确就很危险。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空性非常重要,否则很有可能趋入邪见的歧途,这一点大家务必要重视。某些人该证悟的空性没有证悟,不该证悟的偏执邪见却“证悟”了,这非常可怕!空性虽然是非常殊胜的甘露妙法,但对不能正确理解的人来讲反而成了毒药。当年旃扎古昧和月称论师在那烂陀寺辩论的时候,连牧童也会歌唱:龙猛菩萨的宗派是药也是毒,而圣者无著的教义唯一是甘露。意思是根基好的人在闻思了中观空性以后很快会得到解脱,而根基差的人却会因此彻底毁坏相续。智慧、信心不错的利根者闻思《中观根本慧论》后既不会堕入名言的边,也不会堕入胜义的边,会安住中道而行持:胜义中以空性的见解摄持,世俗中重视行持善法。但钝根者在闻思了中观后却将空性误解为单空,要么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一切万法都不存在,要么耽执空性实有存在,要么毁谤空性,这样反而就害了自己。所以,大家要依靠教证理证来衡量,看自己的见解是不是真正的空性见。

  下面以两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是不善咒术的比喻;一个是不善捉毒蛇的比喻。

  第一,如果能按窍诀正确使用息增怀诛等事业的咒语,就能够成办相应的事业;但如果方法不对,可能反而会害了自己。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著作中有很多密咒的修法,这些修法都需要具备各种条件,比如缘起物、咒语、观想等,如果这些因缘没有弄妥,那么不但不能成办事业,还可能害了自己。比如降伏咒轮,有些是左转的,有些是右转的,如果方向反了,该左转的右转、该右转的左转,这样不但不能降伏别人,反而会伤害自己。再比如续部中的忿怒咒语,它们都有不同的观想方法,如果没有按要求去作,则不但不能成办事业反而会害自己。

  第二,毒蛇头上的如意宝珠能遣除自他的贫困和疾病,如果有人能善巧捉毒蛇,就能以如意宝珠利益无量众生。但如果不善巧,则会被毒蛇咬死,不仅取不到宝珠反而毁坏了自己。印顺法师的讲记中说“捉毒蛇”是为了取蛇胆,但这种说法好像没有教证理证的根据。

  如果能正确理解空性就会对自他带来很大利益,否则就会像这两个比喻一样有许多过患。有人认为修大圆满法不解脱就堕落,所以不敢求大圆满法。其实中观也一样,从正面来讲,乃至对空性生起合理怀疑,也能断除轮回的根本,《中观四百论》云:“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从反面来讲,如果对中观空性生邪见或者抹杀一切世俗因果法,这只有堕入恶趣一条路,《中观宝鬘论》云:“若误解此法,毁坏诸愚者,如是无见者,沉落不净中。另外邪执此,愚起智者慢,性情极粗鲁,倒堕无间狱。”

  个别法师认为:密宗特别危险,只有显宗才有利无弊。显宗是不是有利无弊呢?当然,如果你不深入,只在表面上学一学,弘扬一些所谓的“人间佛教”,这对自他似乎不会带来任何损害,但实际情况中,还是有人退道心、生邪见、甚至诽谤佛法不灵验,这难道不可怕吗?再说,寻求世间小利都要冒一定的风险,那我们为了获得出世间的利益冒一点“风险”难道不值得吗?其实,没有任何困难,不需承担一点点风险的好事在哪里都没有。所以,绝不能以有一些所谓的危险性就排斥密法。

  总之,这一颂教诫我们要正确理解空性,否则有很大的危险。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很多论典中都引用这个教证,针对其他教派的论师把佛陀二转*轮和龙猛菩萨的究竟密意耽著为单空的见解进行了破斥。所以,希望大家无误认识空性的本体。

  在座的部分道友,可能前世听过中观,跟中观结过一定的因缘,所以现在一听到中观法门就觉得非常殊胜,内心也非常欢喜。而有的道友可能前世跟中观没结上善缘,听到空性也不知所云,只想念念阿弥陀佛就算了。但无论如何,大家应好好珍惜值遇空性教法的殊胜因缘。

  癸五、(是故佛陀最初未说空性之理):

  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

  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世尊知道空性甚深微妙的体相非钝根所能了达,所以在成道后四十九天中未转*轮。

  《方广大庄严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四十九天未转*轮,在帝释天和梵天供养右旋海螺和纯金*轮并请佛转*轮后,佛陀才来到鹿野苑传法。而《法华经》则记载,世尊成道以后在二十一天当中未转*轮,经帝释天、梵天、四大天王及大自在天等百千万天人的祈请后才开始转*轮。

  为什么佛陀不转*轮呢?因为佛陀知道自己亲证的空性法门高深莫测,不是钝根者的境界,即使对他们宣说也不会有任何利益。所以世尊当时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意思是,我已经获得犹如甘露一般的法性——甚深、寂灭、离戏的光明无为法,但是为谁宣说也不可能证悟,所以还是无言安住于寂静的林间。

  空性法门的确很深奥,虽然凡夫众生可以了解空性的总相,但要真正证悟空性却非常困难。不要说空性,八种无暇、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等道理真正要在修行中有所体悟也有一定的困难。只有佛陀才完全证悟了空性法门,一地到十地的菩萨也只是部分证悟,而在座的道友以及像我这样的凡夫人虽然不像世间人那样对空性一无所知,但也只是从道理上明白,比如对破有边、破无边等道理有大概的了解。

  所以,不要稍微有一点中观见或大圆满见就认为是证悟。有些人稍微懂一点柱子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的道理就认为已经证悟了空性,或者大概了知了心的本体是不生不灭、明明清清的,就认为自己已经证悟大圆满了。但这并非真正的证悟,了解与开悟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以上六个偈颂总结了对方发太过的原因,下面讲“自宗无有过失之理”。

  辛二、(自宗无有过失之理)分四:一、自宗无过失之原因;二、宣说功过之源;三、无过之宗不应使其变为有过者;四、返其过失。

  壬一、(自宗无过失之原因):

  若汝发太过,谓空为无理。

  汝则弃空性,于自宗不容。

  如果你们发出太过,说宣说空性的宗派非理,那你们就弃舍了空性,这于自宗而言是于理不容的。

  他宗因为未通达空性以及不理解二谛,所以向中观宗发出失坏因果甚至毁坏三宝的太过。但自宗实际上并没有这些过失,这只是对方不了解我宗的真实观点而造成的误解。

  如果空性就是你们所认为的单空,那你们所发的太过也是合理的,因为《宝积经》也说:“佛告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意思是说,宁可生起如须弥山一样的我见,也千万不要做增上慢者而执著空性,因为我见还可以对治,而执著空性却无法摧毁。但自宗根本不承认单空为真正的空性,我们所谓的空性就是名言中的一切显现在本体上是空性,即缘起空性。而你们却认为我们的空性是单空,因此,你们由误解空性而向我宗发出太过,这只能导致你们自己舍弃了真正的空性,而我宗是没有任何过失的。

  壬二、(宣说功过之源):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无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本科判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而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本颂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其实它的含义极为深奥。前面讲过,一切缘起法都是空性,也正因为是空性才可以缘起,所以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间名言,反之则无法安立。《显句论》云:对方的意思是有空性则苦集灭道四谛等一切法都无法安立;但实际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空性,四谛等万法才得以建立,如果万法不空则成了常有,如是则无法建立四谛乃至一切万法。

  具体而言,正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当各种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感受痛苦,也可以断除痛苦的来源——集谛;也因为是空性,为断除集谛而修持道谛以及最终现前灭谛都是合理的。同样,四果和四向等僧宝也都可以安立;僧宝相续中的证法以及教法也合理。如果僧宝和法宝能安立,那么最究竟的佛宝也可安立。有佛法僧三宝,则能安立世出世间一切罪业和福业,进而一切世间名言都能得以合理建立。总之,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俗名言。《般若灯论释》中引佛经来说明这个道理:“如《文殊道行经》说:“佛告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起,即解苦谛;若见一切诸法无住,即能断集;若见一切诸法毕竟涅槃,即能证灭;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自体,即是修道。’以是义故,摩诃衍中圣谛道理得成。道理成故,智慧得成,智慧成故,一切皆可。”

  相反,如果一切万法不空,那么苦集灭道四谛乃至世间一切名言都不可能成立。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还举了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问题:正因为一切万法的本体不存在,所以在一面小小的镜子中就可以显现山王在内的器情世界;如果万法不空,那这一切就无法在镜中显现,人们也无法见到这些影像。

  这一道理通过观察自己的心也可以体会,比如,如果嗔恨心不空,那它就不能有产生、安住乃至消失的机会;正因为嗔恨心的本体是空性,所以当因缘聚散时才有生住灭的显现。

  壬三、(无过之宗不应使其变为有过者):

  汝今自有过,而以回向我。

  如人乘马者,自忘于所乘。

  分明是自己存在过失,你们却把它转嫁给我宗,这就像乘马者忘记了自己所乘的马一样。

  “回向”就是转嫁的意思。有实宗不了解空性、认为诸法实有,这就有无法安立一切名言的过失,但他们却把自己的过失推到中观宗身上,这相当于一个人把正骑着的马给忘记了,反而冤枉别人:是不是你偷了我的马……由于欠缺福报和智慧,有实宗未能通达缘起性空反而认为万法实有,这本来就有很大的过失;但他们还把这一过失推到中观宗的身上,这就更加不合理。就像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所说:“劣者自己之过失,总是染推于他人,乌鸦自食不净嘴,使劲擦于干净处。”

  壬四、(返其过失)分三:一、说他宗有过失;二、说自宗无过失;三、广说回遮他宗之过。

  癸一、(说他宗有过失)分二:一、毁坏一切因缘之过;二、毁坏一切万法之过。

  子一、(毁坏一切因缘之过):

  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

  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

  如果你们见诸法决定有自性,即为见到诸法无因无缘而生。

  如果你们有实宗的见解是一切诸法决定有自性,那就等于承认一切诸法是无因无缘而生,但这样的见解就与常见外道无有任何差别了。比如,正是因为苗芽和种子没有自性,所以依靠地水火风等助缘,苗芽首先可以产生,中间可以安住,最后可以毁灭;如果种子和苗芽有自性,那么苗芽也就不需观待种子之因以及地水火风等缘了,这样一来,苗芽就成了无因无缘而生。所以,见到万法本体实有,就等于见到万法不从因缘而生。

  中观的道理比较深,希望大家要再三听辅导。我讲一次,堪布堪姆讲一次,辅导员再辅导一次……有些人感觉听得太多了,但按他们的智慧和根基来看,听七次辅导可能还不够。因此,希望大家对闻思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否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大家听法的方式也应该如理如法,《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讲:“在闻法期间,甚至包括诵经、念咒等一切善行也要放下来而集中精力恭听。”否则,听法的时候不如法,反而会依靠佛法造下恶业。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个问题,有的道友总是用自己的分别念来理解中观,这是不合理的,应该按照我的讲解方式来理解中观。虽然我自己没有中观的证悟,但我是依靠月称论师、清辩论师、果仁巴大师等大圣者们的观点和推理来传讲的,所以能对每堂课所讲授的内容负责。所以,希望大家要摆脱这种自以为是的增上慢的束缚,否则很难明白中观的甚深奥义。

  子二、(毁坏一切万法之过):

  即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

  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

  也就破坏了因果、作业作者作法,还毁坏了一切万物的生灭。

  前面已经观察过,一切诸法并非自性存在。如果自性存在那就不需要观待因缘,而没有因缘就不会有因生果,这就破坏了春种秋收等因果法。没有春种秋收等因果,也就破坏了作者(农民)、作法(农具)以及作业(庄稼)。如是则破坏了万事万物的产生和毁灭。

  《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和《显句论》都以瓶子的比喻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诸法决定有自性,那么也就破坏了从因法(泥土)产生果法(瓶子)的因果法则;并且也破坏了作者(陶师)、作法(轮等工具)以及作业(瓶子)。这样一来,世间一切万物的生灭也都被破坏了。

  但这些现量所见的法是不能被否认的,不要说学过宗派的人,即使最愚笨的众生也不会否认这些现量所见的法。因此,承许诸法实有的观点不合理。

  癸二、(说自宗无过失)分二:一、抉择中观正见;二、宣说缘起空性。

  子一、(抉择中观正见):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众因缘所生的法,我说就是空性,也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我”在藏文中不是很明显,“我”指龙猛菩萨也可以,因为龙猛菩萨是根据佛的经典才宣说一切万法是空性的;“我”指佛陀也可以,因为佛陀在《楞伽经》、《大般若经》、《宝积经》等经典中都有“我说一切法空”等的词句。

  对于人们所看到的名言中的显现法,现代科学也试图分析其现象和本质,并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说法,但在佛教看来,名言诸法的现象是由因缘所生,它的本质就是空性,唯有假名。《显句论》说:由各种器具、零件组成的马车,除了种种支分法以外并没有实体,所以“马车”只是假名。同样,因缘所生的法无有自性,只是假名,这就是所谓的中观道。

  很多人不懂什么是中观,认为既不是上也不是下的中间就是中观,但这并不是中观。那什么是中观呢?《宝积经》云:“有是一边,无是一边,离二中间,则无色无受想行识,如是中道名为得证实相方便。”有是一个边,无是一个边,智者不住二边,也不住中间,了达无色受想行识,这样的中观道就是证得实相的最胜方便。《般若经》云:“云何名中道?谓离有起无起及有无等边故,名为中道。”什么是中道呢?不是有生不是无生,超离有无等一切边就是中道。或者说,名言中有如梦如幻的显现故不堕入断边,胜义中没有丝毫本体成立故不堕入常边,远离常断二边就是中观。

  缘起、空性和中道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实际是一个意思。《般若灯论释》中引用《楞伽经》云:“自体无起,体无起者。”“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空,若言从缘生者,亦是空之异名。何以故?因施设故。世间出世间法,并是世谛所作,如是施设名字即是中道。’”《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说:“所谓的‘中观’、‘空性’与‘缘起’三者,本来就是同一含义,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以水月的比喻对缘起空性做了说明:“……在现见了如水月般的世俗实相之时,从月影之现分而言是世俗谛,从月轮无实空性分而言是胜义谛。”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中说:本来清净和任运自成是大圆满最重要的修行,本来清净就是彻却、直断,任运自成就是托嘎、顿超,这二者分别是胜义和世俗。荣素班智达在《入大乘论》中说:就像一个人既是婆罗门又是持戒者一样,法和法性是一个本体上的两个反体,如果证悟了法和法性也就证悟了二谛。

  世间的智者们难以领会缘起空性的道理,这唯是佛陀的不共特法。许多论师在撰著中观论典时都对这一不共特法以及宣讲者佛陀进行了赞叹。《回诤论》云:“空自体因缘,三一中道说,我皈命礼彼,无上大智慧。”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宣说稀有缘起道,无与伦比殊胜者,令解三有之束缚,佛陀释迦狮前礼。”《中论》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世间曾出现了无数名人,他们的学说都被后人一一推翻,但谁能指出佛陀所说的缘起空性的半点过失呢?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可能有。世间虽然有种种诱惑人的花言巧语的学说,但它们终究不能引导众生获得解脱,而只有佛陀宣说的缘起性空才能使众生摆脱轮回的苦海。因此,学习缘起空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佛陀生起坚定的信心。

  一般来说,对世尊生起信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钝根者的方式,一种是利根者的方式。钝根者通过阅读《释迦牟尼佛广传》等经论,在了知佛陀所具有的布施、持戒、安忍等功德后对佛陀生起信心;而利根者是在修学并通达佛陀所宣讲的缘起空性后,知道整个世间唯有佛陀才真正通达了万法的究竟实相,从而对佛陀生起不退转的信心,这时的信心绝不是肤浅的恭敬膜拜。如果不学中观,可能只会人云亦云:“佛陀非常了不起,佛陀的功德第一……”而要对佛陀生起真正随法的诚信,只有以智慧通达缘起空性。

  当然,佛法的精要——缘起空性并不是那么容易通达。为了通达甚深的空性,大家要经常祈祷佛陀。法王如意宝从印度回来后要求五明佛学院展开辩论,法王让大家在辩论之前念诵《回诤论》和《中观庄严论释》中的顶礼句,以此祈祷佛陀。上师在讲中观的时候也是先把本论的顶礼句念一遍,之后才开始宣讲。因此,大家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祈祷。

  这个颂词相当重要,希望大家详加分析,不能仅停留在字面上。虽然字面上的理解也是必需的,但最关键的是要看颂词的内容能不能令心产生触动?如果没有触动,那即使天天闻思修行也没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定要让最关键、最重要的颂词在心中扎下根。如果能这样,那对自己的修行将有非常大的利益,退一步讲,不要说真正通达这里所讲的空性,哪怕只是在阿赖耶上种下空性的种子也非常有意义。

  子二、(宣说缘起空性):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没有一个法不从因缘中产生,所以一切法没有不是空性的。

  人们所见的各种色法、所闻的各种声音等以及能见闻的眼识、耳识等,这些内外所摄的一切万法全部由因缘而生,并非像外道所说的那样万法由常有的自在天、微尘等产生或者无因而生。《中观四百论》云:“一切为果生,所以无常性。”意思是任何法的产生注定要成为它的果法的因缘,而任何果法又无不依靠它的因缘,所以任何法都不可能存在常有、实有的体性。佛经亦云:“智者通达缘起法,不依一切边执见,了知诸法因缘生,不得无因无缘法。”由此可知,一切见闻觉知的法没有一个不是从因缘而生,既然都是从因缘而生,那么就不可能有一个法不是空性。

  癸三、(广说回遮他宗之过)分四: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三宝之过;三、无有因果之过;四、无有世出世间名言之过。

  子一、(无有四谛之过)分二:一、无有外境四谛之过;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

  丑一、(无有外境四谛之过)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寅一、(略说):

  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如果一切法不空就无有生灭,这样也就没有四圣谛之法。

  有实宗认为中观宗的空性毁坏了生灭,毁坏了四谛法:“若一切皆空,不生亦不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针对这一责难,中观宗以同等理反驳说:这些过失完全属于你们:如果一切法有自性,则不应该有生灭,这样也不应该有四圣谛法。

  寅二、(广说)分四:一、无有苦谛之过;二、无有集谛之过;三、无有灭谛之过;四、无有道谛之过。

  卯一、(无有苦谛之过):

  苦不从缘生,云何当有苦?

  无常是苦义,定性无无常。

  如果痛苦不从因缘而生,那怎么会有痛苦呢?佛陀说过无常是痛苦之义,如果万法有决定自性就没有无常。

  对方认为一切万法不应该空,否则苦谛就不能成立。而中观宗认为一切法从因缘而生,所以是空性,否则苦谛不能安立。

  如果像有实宗所认为的那样痛苦是实有的,那它就不应该观待因缘了,既然不从因缘而生,那痛苦就不应该存在。但实际上,“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既然一切法都从因缘生,那就说明不从因缘生的痛苦不存在。另外,痛苦不从因缘生,那么痛苦就自性常有,但这与痛苦的含义——无常相违。

  “无常是苦义”的道理在很多佛经论典中都有宣说。如经云:“凡说无常,乃为痛苦。”“一切诸行无常故,我说一切受皆苦。”《中观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既然无常是苦义,那说痛苦不空就不能成立无常这一名言真理,但谁也不敢承认无常不成立。所以,痛苦并非自性实有。

  卯二、(无有集谛之过):

  若苦有定性,何故从集生?

  是故无有集,以破空义故。

  如果痛苦有决定自性,为何要从集谛产生?不从集谛生也就没有集。因为苦实有而从集生破坏了空性的含义。

  集谛就是烦恼和业,因为痛苦由集谛而生,所以痛苦是空性的。但按照对方的观点,既然痛苦不空,那就永远不可能从业和烦恼中产生,这样一来集谛便不应该存在了。

  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那就可以说痛苦是从集谛中产生的。比如以前世杀害牦牛的业力导致了现在的痛苦,正因为痛苦的本体是空性的,所以可以说今世的苦来源于前世的集。如果痛苦不空,那它何必从因缘(集谛)而生呢?痛苦不从集谛而生,那集谛就没办法安立,因为作为因果关系的苦和集,若果实有因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因此,对方的承许破坏了空性含义的缘故,集谛无法成立。

  卯三、(无有灭谛之过):

  苦若有定性,则不应有灭。

  汝著定性故,即破于灭谛。

  如果苦决定有自性,则不应该有灭谛,因为你们执著定性的缘故破坏了灭谛。

  有实宗承许痛苦有真实的决定性,如果痛苦真有不空的本性,那不论依靠什么方法也不可能灭掉,不能灭苦就没有灭谛,因为灭谛就是灭除了痛苦以后现前的寂灭境界。

  大家要知道,只有无实有的法才可以毁灭,比如水泡、阳焰和彩虹,这些法因为无实有,所以依靠因缘可以息灭;如果它们有自性,那么不论依靠什么方法也不可能毁灭。同样,相续中的痛苦无实有所以可以灭除,比如病苦无实,故通过打针吃药会好;业障也无实,故通过念经消业会消除。但如果相续中的痛苦是实有的,那么不管怎样对治,痛苦永远也不可能毁灭。所以,如果像有实宗所承认的那样痛苦实有不空,那么灭谛就不可能存在,但这一点谁也不会承认。

  当我们还不太理解空性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有实宗的观点有道理: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那么苦集灭道怎么安立呢?一旦理解了空性就会知道:正因为不空的缘故,苦谛不能从集谛而生,也不能被灭除而现前灭谛;只有是空性,才能生苦谛,也才有灭除苦谛而现前灭谛的机会。所以,不论是器世界还是有情世界,只要执著有决定自性,那就永远没有变化的机会,然而这显然违背了现实。

  观察苦乐等心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理解痛苦无自性。比如有的道友今天特别痛苦,不想去参加辅导,甚至想离开学院;但明天他的心情也许会变得特别好,开始发誓: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精进!可见,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时时在变化。这种现象很普遍,不仅是凡夫人,即使是大成就者也会有。从一些大成就者的传记来看,他们也是有时候开心,有时候不开心。这些现象都说明,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因缘聚合时痛苦和快乐会显现。

  卯四、(无有道谛之过):

  道若有定性,则无有修道。

  若道可修习,即无有定性。

  如果道谛有决定的自性,就不会有修道;如果道谛可以修习,就不会有决定的自性。

  大小乘都认为有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如果道有决定的自性,那么也就无有经历五道的修行。比如如果资粮道的本体是实有的,那么再怎么修习也不会有用处,因为无法改变它而进入上上道。所以,如果道谛实有,就没有修道。

  而如果道的确可以修习,它的功德可以在相续中生起,那么道就不会有自性。不管是小乘道还是大乘道,当我们精进修持以后,自相续中首先可以生起资粮道的境界;继续修持,加行道的各种功德也会现前;再不断修行,就能生起见道的无分别智慧;见道以后,修道、无学道的功德也会逐渐生起。所以道谛并不是实有的,否则不管怎么修也不会得到任何功德。

  道谛没有自性也可以从苦谛的角度来抉择,修道的目的是去除痛苦,如果苦有自性,那不论再怎么修习也不可能断除。而既然可以断苦,道谛就没有自性。

  有的道友说:“我刚来的时候对上师三宝特别有信心,但现在好像越修越没有信心了。”我想恐怕他还不太了解修行,修行只能越修越好,不应该最初有信心后来越修越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这可能是修行增上的表现:最初的时候没有能力观察自己,自认为是个好修行人;闻思佛法并且通过修法断除了一些粗大的烦恼后现前了一些智慧,这时就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好比病情严重的病人在没检查以前不知道自己病得很重,检查后才知道病得厉害,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其他的病,他会认为自己病得越来越严重,但实际上只不过是病被渐渐发现而已。所以,能够发现自己的过失也是修行增上的一种标志。有的人不了解这一点,总是念叨:“我在家的时候特别有智慧,特别有境界;怎么出家后境界反而越来越低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过失而已。

  总的来讲,既然道可以增上,就说明道没有决定的自性。

  寅三、(摄义):

  若无有苦谛,及无集灭谛,

  所可灭苦道,竟为何所至?

  如果没有苦谛也没有集谛与灭谛,那么可以灭苦的道谛究竟要到达什么境界呢?

  有实宗认为中观宗的空性毁坏了四谛,但通过上面的观察可知,恰恰是有实宗不空的观点毁坏了四谛。因为,如果诸法不空,就不应该有苦谛、集谛和灭谛;没有这些,那灭苦的道谛又趋向何方呢?道谛本来是断苦集二谛而趋向灭谛,现在没有了这三谛,道谛自然也成了虚设。所以,有实宗无法建立实有的四谛,而中观宗却可以依靠空性建立名言中的如幻四谛。

  很多大德都教诫修习四谛:首先要知道,轮回是痛苦;其次要明白,痛苦的根源是集谛——业和烦恼;再次要清楚,证得灭谛才能解脱轮回;最后要知道,为了证得灭谛一定要修道。

  修行要首先弄清次第,之后再循着次第而修,这样便可以压制乃至断除烦恼。对修行人来讲,对于痛苦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否则就不可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对三界轮回是痛苦的认识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文字上,而应该从心坎深处觉得,不管转生在何处除了痛苦以外根本不存在少许安乐。这种认识非常重要!如果不认识痛苦,反而觉得:“我现在过得特别快乐!你看我们的寺院多么庄严!有吃、有穿……”对生活这么充满信心,对六道轮回怎么会有厌离心呢?可能永远都不愿离开轮回!其实对世间的贪执是没有智慧的表现,这就像一个犯人赞不绝口:“我们的监狱特别好……”这太没有智慧了。其实轮回中的享受是非常低劣的安乐,闻思经论者都可以认识这一点。所以大家要好好体会一切世间都是痛苦的本性。

  而痛苦不可能无因无缘产生,六道众生都有无法言喻的痛苦,这些痛苦都是依靠烦恼和业出生的。要想灭苦就应当断除苦因——集谛,比如要消灭毒树,就要斩断它的根。

  那如何断除集谛呢?要依靠修道,修道圆满则能断苦灭集从而现前灭谛。这好比要斩断毒树的根就要依靠工具,而树根斩断以后毒树就不会再生长了。

  佛菩萨的教言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历史上无数高僧大德也都依循四谛之道而获得成就。比如米拉日巴尊者,最初他烦恼深重,杀了很多人,后来却依靠修道获得了无上的果位。所以大家也应该依循这样的四谛之道而精进修持。

  丑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分二:一、无见苦谛之过;二、无其余三谛有境智慧与四果之过。

  寅一、(无见苦谛之过):

  若苦定有性,先来所不见,

  于今云何见?其性不异故。

  如果苦谛决定有自性,那么它先前不为有境智慧所见,现在又如何见呢?也不能见,苦的本性不变异的缘故。

  苦谛没有自性,所以以前没有见到它,后来通过修行见到是合理的。但如果苦谛有自性,那么以前没有见到,后来也不应该见到。按《俱舍论》的观点,见道时缘三界依次会生起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此时就是现见苦谛。但这种现见苦谛只有在苦谛无自性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如果苦谛不空,那么在资粮道、加行道时未见苦谛,见道时又怎么能见呢?也不应该见。因为对境苦谛不曾变异,有境智慧又怎么会有不见和见的差别呢?《显句论》说:如果苦谛有自性,那就应该如以前不曾见苦谛那样,在见道时也不应该见苦谛,但实际并非如此。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难陀刚出家时没有出离心,世尊把他带到天界、地狱后他才生起了视整个三界犹如火宅的真实出离心。正是因为痛苦无自性,他才有先前不认识轮回痛苦后来认识痛苦的变化;如果苦谛不空,那么难陀后来也应该像最初一样没有出离心。

  所以,承许苦谛不空就会有见道的有境智慧不存在的过失。

  寅二、(无其余三谛有境智慧与四果之过):

  如见苦不然,断集及证灭,

  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就像见到苦谛不合理那样,断除集谛、证得灭谛、修持道谛以及获得四果也都不合理。

  本颂的推理和前颂完全一致。如果苦谛有自性,那么凡夫地时不见苦谛,圣者位时也不应该见苦谛;其余三谛也是如此。

  首先,如同见苦谛不合理一样,断集谛也不合理。如果集谛实有不空,那么获得圣果时也应该像加行道一样无法断除业和烦恼。为什么呢?“其性不异故”。

  其次,就像见苦谛不合理那样,证灭谛也不合理。如果灭谛实有,凡夫地时未现前灭谛,那么获得圣果时也不应该现前,因为“其性不异故”。

  最后,就像见苦谛不合理那样,修道谛也不合理。如果道谛的智慧实有,那么以前没有的智慧以后也不会有,或者以前没有断的烦恼以后也不可能断。

  另外,如同见苦谛不合理一样,以前未现前四果以后也不应该现前,因为“其性不异故”。或者,既然见苦乃至修道的有境智慧不存在,那么住四果者肯定不成立,因为沙门四果都是在见道、修道的基础上安立的。

  总之,因为有实宗承许实有,见苦、断集、证灭、修道以及四果都被破坏了,这显然有很大过失。

  子二、(无有三宝之过)分三:一、无有僧宝之过;二、无有法宝之过;三、无有佛宝之过。

  丑一、(无有僧宝之过)分二:一、无有四果之过;二、无有僧宝之过。

  寅一、(无有四果之过):

  是四道果性,先来不可得,

  诸法性若定,今云何可得?

  如果诸法的自性是决定的,那么先前不可得的四果,现在又怎么可得呢?

  四道果就是指沙门四果: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如果一切万法实有存在,那么四果的本性先前不可得,后来也应该不可得,因为本性不变异的缘故。比如预流果,因为有缘起空性,以前凡夫位时未得此果,后来观修四谛见道以后就能真实现前;而如果不是空性,那么以前未得,以后也不应该得。一来、不来、阿罗汉果也可以同样类推。

  此处破四果,前面一颂也破四果,这重不重复呢?不重复。因为前面是从四谛是四果之因的角度来讲的,即破了四谛也就破了四果;而此处是正面破四果,即如果万法实有不空,那么以前未得四果以后也不应该得,因为“其性不异故”。

  寅二、(无有僧宝之过):

  若无有四果,则无得向者。

  以无八圣故,则无有僧宝。

  没有四果也就没有得四向者。因为不存在八圣的缘故,所以不会有僧宝。

  四果依靠四向而有,四向也依靠四果而安立,没有住四果者也就不会有住四向者,如是八圣贤——小乘宗所谓的僧宝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僧宝不存在,那如何皈依僧宝呢?所以,不是中观宗在毁坏僧宝,而是万法不空的观点将自己推向毁坏僧宝的深渊,所以有智者不应该承认这种见解。

  丑二、(无有法宝之过):

  无四圣谛故,亦无有法宝。

  没有四圣谛的缘故,也没有法宝。

  从究竟的角度来讲,真正的法宝是指依道谛而现前的灭谛。既然断除苦集的灭谛是法宝,那么没有四圣谛,也就没有了法宝。

  人们所见的经书文字虽然可以取上“法宝”的名字,但并不是真正的法宝,只是因为它们是现前真实法宝的因,所以也被叫做法宝。这就像《中观根本慧论》等经论虽可取名为中观,但这只是在因上安立果名,并非真实的中观,真正的中观唯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

  丑三、(无有佛宝之过)分二:一、总说佛宝不成;二、别说佛道不成立。

  寅一、(总说佛宝不成):

  无法宝僧宝,云何有佛宝?

  没有法宝和僧宝,怎么会有佛宝?

  没有四圣谛就不会有法宝和僧宝,没有法宝和僧宝就不会有佛宝。

  月称论师说: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经行地道的时候,肯定得到过沙门四果中的一果。意思是佛陀在因地的修持中,一定曾成为僧宝,也必定现前过法宝。法宝和僧宝的究竟是佛宝,既然没有法宝和僧宝,那佛宝的因就不存在了,这样就失坏了佛宝。

  寅二、(别说佛道不成立)分二:一、佛与菩提不观待之过;二、精勤修道亦不得成佛之过。

  卯一、(佛与菩提不观待之过):

  汝说则不因,菩提而有佛;

  亦复不因佛,而有于菩提。

  按照有实宗的说法则有两个过失:不因菩提而有佛陀;不因佛陀而有菩提。

  菩提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证悟、觉悟或一切种智。佛陀也是梵语“布达”的音译,意思是觉悟者、证悟者。觉悟者是在印度示现十二相成道的补特伽罗——释迦牟尼佛,他所觉悟的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就是菩提。显而易见,觉悟与觉悟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按照有实宗的观点,一切万法实有存在,那就有两个过失:觉悟者佛陀可以不依靠菩提而成为觉悟者,或者不依靠佛陀也可以有菩提存在。这两个过失都来自对方所承许的万法实有的观点。因为,万法实有就不需要观待,这样觉悟者就不需要观待觉悟,觉悟也不需要观待觉悟者。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了觉悟的境界才叫佛陀,如果没有这种境界也可以安立为佛陀,那么世间上所有的众生都是佛陀了;再者,菩提也必须要依靠觉悟者才能安立,如果不依靠觉悟者,那么觉悟是谁的觉悟呢?如果觉悟不依靠佛陀也能安立,那任何人也都有觉悟。所以,承认自性实有,就会同时失坏觉悟和觉悟者。

  在名言中,佛陀是了知一切万法的觉悟者。《皈依七十颂》云:“于所知慧增,摧毁无明地,正觉如莲启。”在藏文中,佛陀就是遣除一切障碍,证得一切智的“正觉”。“正”有清净的意思,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部清净叫正;“觉”是觉性,觉悟通达万法的真如就叫觉。既然佛陀是正觉,就应该依靠觉悟来安立,就像知识分子要依靠知识来安立一样。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观点,那就没有这种观待关系了,因为“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但这一点对方也不敢承认,因为按照小乘的观点,圆满了三十七道品以后才能成就正等觉佛陀的果位。

  卯二、(精勤修道亦不得成佛之过):

  若先非佛性,虽复勤精进,

  修行菩提道,不应得成佛。

  如果先前不是佛的体性,那么虽然精进地修行菩提道也不应该得佛果。

  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都承认释迦牟尼佛最初是凡夫,后来变成菩萨,最后成佛。许多经典也记载了佛陀对某些补特伽罗的授记,如:某众生将于恒沙劫以后于某刹土成佛……谁都不能否认这种从凡夫到佛陀的转变过程,但这只能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自性实有则不可能。《法华经》亦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但是,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观点来看,那以前不是佛陀以后也无法变成佛陀,因为他们承认一切法实有存在。实有的法则应该以前什么样以后也这样,所以先前不是佛的凡夫即便发了菩提心,在三大阿僧祇劫中精进行持六度万行、积累资粮,最终也无法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有实宗的观点是错误的。

  子三、(无有因果之过)分三:一、无有罪福作者之过;二、无有罪福也应有果报之过;三、若有罪福果报则应成立空性。

  丑一、(无有罪福作者之过):

  若诸法不空,无作罪福者。

  不空何所作?以其性定故。

  如果诸法不空,则无有造作罪业者与造作福德者。不空的法该如何造作呢?无法造作,因为它的自性是决定的缘故。

  前面对方向中观宗发太过说: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那就“坏于罪福”,没有罪福业也就不会有痛苦和快乐的果报,这样一来世人就无恶不作了。

  现在中观宗破曰:万法实有存在,则不会有造作罪业者与造作福德者,因为作者要观待造作罪业或福德才可成立,但不空的罪福如何造作呢?不能造作罪福业,也就不会有造作罪福者了。但罪福及其作者在世间都是存在的,如给孤独长者供养佛陀喜乐园,让僧众在此讲经说法,这是福德业,给孤独长者是造作福德者;大天比丘造了好几个五无间罪,这是罪业,大天比丘是造作罪业者。假如因为罪福实有而失坏造罪与修福,那造罪的大天比丘与修福的给孤独长者也就没有差异了。

  所以,只要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不应该承认万法实有。我们一定要清楚: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会有造罪与修福,罪业是空性的缘故,现在才可以造作以前没有造的杀生等恶业;善业是空性的缘故,现在才可以造作供养三宝、建造经堂等以前没有造的福业。

  丑二、(无有罪福也应有果报之过):

  汝许离罪福,而有诸果报,

  罪福因所生,果报则无有。

  既然你们承许离开罪福而有果报,那由罪福之因所生的苦乐果报就无从安立。

  刚才抉择无有罪福作者的过失,现在抉择失坏因果的过失。万法实有,果报也自然实有,如果果报实有存在,那它就成了无因,因为实有的法不需要观待因。这样的话,就不存在由罪福业所产生的果报了。

  《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说:“如果这样承许,则与世间以及论典之理相违了。”稍懂佛理的人也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如果像有实宗所承许的那样果报实有,便有无因有果的过失,这样也就失坏了从罪福因缘中生果的道理。所以这种观点无法安立。

  丑三、(若有罪福果报则应成立空性):

  若谓从罪福,而生果报者。

  果从罪福生,云何言不空?

  如果说从罪福中产生果报,那果既然从罪福中产生,怎么能说不空呢?

  如果有实宗也承认快乐的果报从善业而生,痛苦的果报从罪业而起,比如供养佛陀会得相好圆满,杀生会短寿多病,那为什么不承认空性呢?如果不空,就不可能从善恶业中成熟果报。这就像种子只有是空性才有机会发芽并成熟果实,如果种子的本体不空,那它永远也不会变化。颂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万法的真相就是缘起空性,只有空性才能安立万事万物等一切缘起。

  子四、(无有世出世间名言之过)分二:一、无有世间名言之过;二、无有出世间名言之过。

  丑一、(无有世间名言之过)分三:一、破坏世间名言;二、破坏世间能作所作;三、破坏世间种种相。

  寅一、(破坏世间名言):

  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

  则破于世俗,诸余所有法。

  你们破坏了一切法缘起性空的意义,也就破坏了世俗中的所有万法。

  有实宗认为万法不空,这一观点破坏了一切法缘起空性的意义,也就是说彻底否认了空性即是缘起这一中道义。世俗万法在因缘和合的前提下才得以形成,这样的法必然是空性,也只有这样世间名言才可以安立,否则什么法都不能成立。所以,破坏了空性的意义,也就破坏了世俗名言中的穿衣、吃饭、走路等种种法。

  寅二、(破坏世间能作所作):

  若破于空义,即应无所作,

  无作而有作,不作名作者。

  若破坏了空性的意义,就应有三种过失:无有所作的业,无作却仍有作的行为,未作却名为作者。

  前面讲了,名言中存在作者、作业和作法。比如陶师是作者,所作的瓶子是作业,运用工具来制作就叫作法(动作或行为)。如果万法是空性,那么这三者就可以成立,否则就有这三者都不成立的过失。

  第一、无所作。只有在空性的条件下,才可以有万法的缘起显现,从而成立所作。如果万法自性不空,那么就不成立所作,因为不空的法不需要造作。所以,破坏了空义就失坏了一切所作。

  第二、无作而有作。在万法空性的前提下,种种作的行为可以成立;如果诸法实有不空,那未造作也应有作,比如,因为作的行为实有,所以未作瓶子也应具有作瓶子的行为。

  第三、不作名作者。由于作者成了实有,未造作的人也应成为作者:没有作瓶子的人也应成了瓶子的作者;对佛教从未作过什么贡献,反而整天忙碌于钱财和名声的某些“活佛”也成了弘扬佛法者;从未经营过商业的人也应成为商人。

  这以上是对有实宗发出的三大过失。

  寅三、(破坏世间种种相):

  若有决定性,众生无生灭,

  恒常而安住,远离种种相。

  如果诸法有决定的自性,那么众生就无生无灭,万法便恒常安住,远离种种迁变之相。

  有实宗认为万法本体不空,决定存在,这样便失坏了世俗诸法生住灭的迁变之相。从内的众生来讲,正因为万法是空性,所以在因缘和合的时候降生、在因缘分离的时候灭尽都是合理的;如果不是空性,那么就没有因缘和合时的降生,没有产生也就没有死亡。如果没有生死,众生便恒常安住,也远离了迁变之相。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因缘的变化,痛苦会变成快乐、违缘会变成顺缘……从外的器世界来讲,也只有在缘起空性的前提下,成住坏空才能安立,否则根本无法显现这些迁变相。因此,承认有决定自性,就远离了内外一切法之种种相。

  《圣象力经》云:“诸法若稍有自性,诸佛声闻亦应见,恒常之法不涅槃,智者永不离戏论。”意思是说,如果一切诸法稍微有自性,那么诸佛以及声闻也应该能见到,而恒常的法不可能有涅槃,这样智者便永远不能离开戏论。佛经又云:“若有不空法,诸佛不授记,若诸法恒常,不增亦不减。”意思是说,如果诸法不空,那么佛就无法对有缘众生授记,如果诸法恒常不变,那就不会有增减。所以有实宗诸法实有的观点不成立。

  丑二、(无有出世间名言之过):

  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

  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

  如果空性不存在,那未得的功德就不应获得,也不应断除业和烦恼,亦无有痛苦灭尽之事。

  如果一切万法不是空性,那么不但破坏了世间名言,出世间的名言也被破坏了。首先,以前未得过的神通、无漏智慧等地道功德现在也不应该获得。其次,也无法断除业和烦恼。众生的相续中有贪嗔痴等烦恼和恶业,如果不是空性,这些应断的业惑就无法断除。最后,也不会有断尽痛苦之事,修行就是为了遣除相续中的痛苦,如果没有空性就不会有灭尽痛苦之日。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大德依靠上师的教言和窍诀,通过励力修持而获得了远超凡夫人的断证功德,如果不是空性,这一切也无法安立。

  作为修行人,我们在信解空性的同时也不应放弃世俗的善法。希望大家每天都要供水、供灯、供香,听课之前要在佛像或上师像前顶礼三次,课前课后念诵时也不要忘了使用转经轮。表面上看这些事情很小,但实际上功德却非常大。依靠这些善法能获得很大功德,它们一定会帮助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大家应该对此深信不疑。

  辛三、(证悟缘起空性的重要性):

  若人能现见,一切因缘法,

  则为能见苦,亦见集灭道。

  若有人能现见一切法皆从因缘而生,则能彻见苦谛,亦能彻见集谛、灭谛和道谛。

  如果谁认为存在实有的四谛,那他就没有真实了达四谛,只有证悟四谛无生无灭才真正通达了四谛。经云:“文殊,何人现见诸法无生,则可通达苦谛;若能现见诸法无生,则可断除集谛。”“远离苦与非苦二者之缘起空性,乃谛实真如法性。若未见此性,则未能见谛实真如。”由此可知,见到缘起空性才能真正通达四谛。

  在《般若灯论释》中,本颂译为:“所谓苦与集,乃至于灭道,见有生灭者,是见名不见。”意思是说:如果见四谛有生灭则并未见到四谛,也就是说只有见到四谛无有生灭,才真正见到四谛。按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文,本颂则为:“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意思是说:所以经中说,见到了因缘法就见到了佛陀,也见到了四谛。

  如果未通达这一点,对佛法的认识就很肤浅。以前有这样一个故事:第七世达赖喇嘛时期,有一位大法师在大昭寺那一带传法,听法的人多得不得了。有一次,哲蚌寺的一位格西也前去听法,听完法后格西向大法师提问:“您刚才一直在讲佛陀,请问佛陀到底在哪里?”大法师回答:“佛陀就在天空中五彩缤纷的光环里。”格西听了以后大失所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佛陀并非有相。人们往往认为佛陀安住在虚空中,也总是对着天空祈祷,但按《金刚经》等了义经典来看,真正的佛陀并不是有眼有鼻的人。只有通达缘起空性才能真正认识佛陀,否则就会觉得佛陀是神,佛法也只是治病、发财的方便而已。

  本颂宣讲了证悟缘起空性的重要性。对于缘起空性,宗喀巴大师造有《缘起赞》,《缘起赞》充满了对缘起空性和佛陀的赞叹,也赞叹了佛法对世间的贡献。这是格鲁派非常重视的一部论典,章嘉国师曾著有《缘起赞广释》,根登群培大师临圆寂的时候也要求给他念一遍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文殊大圆满愿词》。

  虽然世间的科学家对物质的表面的现象有一些研究,对人类也确实有一些贡献,但把他们的发明创造与缘起空性对照就会发现,他们的任何理论都无法超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缘起空性,也没有任何世间伟人能凭自力宣说缘起空性的道理。就拿19世纪三大学说的创始人 来说,他们都未能宣说缘起空性的道理。

  可能有的人只喜欢单纯的佛教,一听到佛法与科学的比较就很反感。但这个世界上毕竟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学科学,我们也不可能逃避这种现实,所以有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来弘扬佛法。如果佛教徒还遵循一些老的观念,一听到科学就闭上眼睛,那佛法要在世间中弘扬恐怕有点困难。作为佛教徒固然不必特别迎合世间,但也没有必要特别反对排斥。印度的观音上师就经常修手表。法王如意宝也是这样,据说学院还没有建立前上师老人家也经常修理收音机,很多老乡的收音机坏了都去找上师。既然高僧大德们都这样示现,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全部抛弃世间的知识。当然,初学佛者不学习世间知识也有必要,因为本来就没有稳固的佛法基础,学了这些很可能动摇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但如果有了较稳固的佛法见解,为了弘法利生,学习一些世间学问还是很有必要的。

  己二、(以教证总结):

  《心经》云:“无苦集灭道。”

  经云:“若见因缘法,是人能见佛,亦见圣谛,能得圣果,灭诸烦恼。”

  经云:“何人若见一切诸法不生,此人已见苦谛;何人若见一切诸法不来,此人已断集谛;何人若见一切诸法涅槃,此人已见灭谛;何人若见一切诸法不生,此人已真实修道。”

  《梵王所问经》云:“佛告梵王:‘以此门应知苦非圣谛,知集灭道亦非圣谛。复次云何是圣谛耶?梵王,若苦无起,是名圣谛;集无能起,是名圣谛;见一切法毕竟如涅槃无起灭者,是名圣谛;若知诸法平等无二修于道者,是名圣谛。’”

  《中观根本慧论·观四谛品》传讲圆满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